CN104798929A - 银杏功力茶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银杏功力茶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8929A
CN104798929A CN201410312701.9A CN201410312701A CN104798929A CN 104798929 A CN104798929 A CN 104798929A CN 201410312701 A CN201410312701 A CN 201410312701A CN 104798929 A CN104798929 A CN 104798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kgo
tea
leaf
power
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27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 Ai Wanxin Commerce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 Ai Wanxin Commerce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 Ai Wanxin Commerce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 Ai Wanxin Commerce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127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89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8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8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功力茶及其制作方法。所述银杏功力茶的配方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银杏叶、20%-40%的霜桑叶、20%-40%的石斛和10%-30%的碧螺春。所述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包括:根据银杏功力茶的配方抓取银杏叶、霜桑叶、石斛和碧螺春;将银杏叶、霜桑叶和石斛分别粉碎过筛;将碧螺春与粉碎过筛后的银杏叶、霜桑叶和石斛机械混合形成银杏功力茶。本发明的银杏功力茶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普适应广。

Description

银杏功力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饮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银杏功力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不仅具有生津止喝、醒脑明目、抗疲劳、清热、利尿的作用,还有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多种功效,加之茶的苦中回甜、甜中带涩、茶香浓郁等特点,使茶自古至今一直作为中国人的主饮。
银杏叶具有抗脑动脉硬化、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止喘等功效,现有技术中的银杏茶通常都是直接将银杏叶用开水冲泡制得,口感较差,完全无法激起饮用的欲望,而且银杏叶中的有益成分不能被充分利用和被人体吸收。
霜桑叶具有滋补肝阴、滑肠润便、抗糖尿病等功效,味苦,能够用其泡茶长期饮用。
石斛为兰科植物流苏石斛或金钗石斛或铁皮石斛或其它多种同属植物的茎。其味甘,平,入胃、肺、肾经,具有生津益胃、清热疏风、养阴强肾、益气除热、补肾积精、开胃健脾、通络散结、活血化瘀等功效。民间常用作茶叶代用品,多饮有利于清热、健胃、养阴。
碧螺春,又名“吓煞人香”、“佛动心”,属于绿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据现代一月研究分析,碧螺春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有咖啡碱、多酚类化合物、维生素B1、B2、C、E、K、氨基酸、矿质元素等,不但能止渴生津、醒脑提神、利尿止痢、清肝明目、消炎杀菌,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抗癌、抗突变作用等。
目前,保健茶品类繁多,由于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不同品类保健茶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但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以上述材料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保健茶。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霜桑叶、石斛、银杏叶和碧螺春为原料制备的银杏功力茶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银杏功力茶,其配方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银杏叶、20%-40%的霜桑叶、20%-40%的石斛和10%-30%的碧螺春。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银杏功力茶的配方包括质量百分比为20%的银杏叶、30%的霜桑叶、30%的石斛和20%的碧螺春。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斛为铁皮石斛、金钗石斛和铜皮石斛中的任意一种。
以上所述银杏功力茶既可以制成茶饼或茶包,然后开水泡饮,也可以制成茶饮料直接饮用。
相应地,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包括:
根据银杏功力茶的配方抓取银杏叶、霜桑叶、石斛和碧螺春;
将银杏叶、霜桑叶、石斛和碧螺春分别粉碎过筛;
将碧螺春与粉碎过筛后的银杏叶、霜桑叶和石斛叶机械混合形成银杏功力茶。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银杏功力茶可以压制形成茶饼或者分装制成茶包。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银杏功力茶的配方包括质量百分比为20%的银杏叶、30%的霜桑叶、30%的石斛和20%的碧螺春。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斛为铁皮石斛、金钗石斛和铜皮石斛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将所述银杏功力茶制成茶饮料直接饮用,其制作方法包括:
称取适量所述银杏功力茶置于耐压锅内;
加入等量的纯净沸水;
蒸汽压蒸数分钟;
冷却,过滤;
在滤液中添加纯净沸水稀释调节总量。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可以在稀释后的滤液中添加辅料。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料为蜂蜜,所述蜂蜜的添加量与稀释后的滤液的质量比为1:100。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汽的压力为4个大气压,压蒸时间为20分钟。
本发明以纯天然植物银杏叶、霜桑叶、石斛和碧螺春为原料,科学合理配制,既可充分利用银杏叶具有抗脑动脉硬化、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止喘的作用,又可通过碧螺春的多种功效进一步增强产品的止渴生津、醒脑提神、利尿止痢、清肝明目、消炎杀菌、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癌、抗突变等多种作用,并利用霜桑叶滋补肝阴、滑肠润便、抗糖尿病的作用,以及石斛生津益胃、清热疏风、养阴强肾、益气除热、补肾积精、开胃健脾、通络散结、活血化瘀的作用,相互补强,协同作用,服用后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功力茶还具有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和普适应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另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功力茶,其配方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银杏叶、20%-40%的霜桑叶、20%-40%的石斛和10%-30%的碧螺春。
优选的,其配方包括质量百分比为20%的银杏叶、30%的霜桑叶、30%的石斛和20%的碧螺春。
根据上述配方制成的银杏功力茶可以分为两种。具体地,所述石斛选用铁皮石斛时,其为高档茶叶或者高档茶饮料,售价较高,所述石斛选用金钗石斛或铜皮石斛时,其为普通茶叶或者普通茶饮料,售价相对较低。
相应地,所述银杏功力茶既可以制成茶饼或茶包,然后开水泡饮,也可以制成茶饮料直接饮用。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根据银杏功力茶的配方抓取银杏叶、霜桑叶、石斛和碧螺春;
其中,所述银杏功力茶的配方包括质量百分比(按干品计)为10%-30%的银杏叶、20%-40%的霜桑叶、20%-40%的石斛和10%-30%的碧螺春。优选的,其配方包括质量百分比(按干品计)为20%的银杏叶、30%的霜桑叶、30%的石斛和20%的碧螺春。所述石斛为铁皮石斛、金钗石斛和铜皮石斛中的任意一种。此外,制作所述银杏功力茶所选用的原料的采收、处理及贮存也颇为讲究,以下简单介绍各原料的采收、处理及贮存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银杏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采收后除去杂质,晒干,使其水份含量在13%以下,然后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贮存备用,贮存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为宜;
霜桑叶:10-11月间霜后采收,除去杂质后置于蒸笼内,下垫清洁细麻布,蒸1小时,晒干,使其水份含量在13%以下,然后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贮存备用,贮存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为宜;
石斛:其中,铁皮石斛以11月上旬至翌年3月上旬采收为宜,收老留嫩,割大留小,挑选肥大植株,长5-7厘米,减去部分须根,留2-4厘米长,放在铁锅中炒软,边炒边搓,搓去叶鞘,再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而成,然后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贮存备用,贮存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为宜;金钗石斛,取鲜石斛棍叶剪去,蒸透或煮透,取出投入水中,用硬刷子刷净其粗皮及叶等,再洗净捞出,晒干或烘干即可,然后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贮存备用,贮存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为宜;
碧螺春:直接购买,最好选用贮存时间不超过半年的碧螺春。
步骤S2,将银杏叶、霜桑叶和石斛分别粉碎过筛;
将银杏叶、霜桑叶和石斛分别粉碎、过40目筛。
步骤S3,将碧螺春与粉碎过筛后的银杏叶、霜桑叶和石斛机械混合形成银杏功力茶;
将碧螺春与粉碎过筛后的银杏叶、霜桑叶和石斛投入到不锈钢混罐机中,机械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S4,压制形成茶饼或者分装制成茶包。
为了方便泡饮,可以将混合均匀后的所述银杏功力茶用压制机制成茶饼,或者将混合均匀后的所述银杏功力茶按一定质量分装制成茶包。每个茶饼或茶包的质量优选为5g,水份含量在13%以下,最好将茶饼或者茶包置于真空环境下贮存。成人每次用量为5g,一天2次,用开水泡饮。
在上述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将所述银杏功力茶制成茶饮料直接饮用。再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根据银杏功力茶的配方抓取银杏叶、霜桑叶、石斛和碧螺春;
步骤S2′,将银杏叶、霜桑叶和石斛分别粉碎过筛;
步骤S3′,将碧螺春与粉碎过筛后的银杏叶、霜桑叶和石斛机械混合形成银杏功力茶;
步骤S1′、S2′及S3′的具体操作与前述步骤S1、S2及S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称取适量所述银杏功力茶置于耐压锅内;
所述耐压锅的耐压力为5个大气压。
步骤S5′,加入等量的纯净沸水;
所述纯净沸水的加入量与所述银杏功力茶茶叶的质量相等。
步骤S6′,蒸汽压蒸数分钟;
其中,所述蒸汽的压力优选为4个大气压,蒸压时间优选为20分钟。
步骤S7′,冷却,过滤;
压蒸后,冷却至20-30℃,然后用脱脂纱布过滤,留滤液备用,滤渣100℃热风干燥后可以用作畜禽饲料。
步骤S8′,在滤液中添加纯净沸水调节总量;
取所述滤液,用纯净沸水稀释调节总量,使稀释后溶液的总质量是制备待稀释滤液所用的银杏功力茶茶叶的质量的100倍。
步骤S9′,在稀释后的滤液中添加辅料;
为了调节口感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蜂蜜,所述蜂蜜的添加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优选为,所述蜂蜜的添加量与稀释后的滤液的质量比为1:100。另外,为了防止变质,可以添加一些防腐剂,比如尼泊金乙酯或者苯甲酸钠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S10′,灭菌和分装处理。
为了成品能够长期保存,可以对茶饮料成品进行灭菌和分装处理,一般以每瓶500毫升的规格分装,常温下可以保存一年。
所述银杏功力茶的总体功效为:滋阴生津、增强免疫力、健脾开胃、促进肠道蠕动、预防老年便秘、护肝利胆、清嗓明目、降低血糖、抑制肿瘤、恢复疲劳、润养肌肤和延年益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以纯天然植物银杏叶、霜桑叶、石斛和碧螺春为原料,科学合理配制,既可充分利用银杏叶具有抗脑动脉硬化、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止喘的作用,又可通过碧螺春的多种功效进一步增强产品的止渴生津、醒脑提神、利尿止痢、清肝明目、消炎杀菌、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癌、抗突变等多种作用,并利用霜桑叶滋补肝阴、滑肠润便、抗糖尿病的作用,以及石斛生津益胃、清热疏风、养阴强肾、益气除热、补肾积精、开胃健脾、通络散结、活血化瘀的作用,相互补强,协同作用,服用后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功力茶还具有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和普适应广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银杏功力茶,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银杏叶、20%-40%的霜桑叶、20%-40%的石斛和10%-30%的碧螺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功力茶,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括质量百分比为20%的银杏叶、30%的霜桑叶、30%的石斛和20%的碧螺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杏功力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斛为铁皮石斛、金钗石斛和铜皮石斛中的任意一种。
4.一种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功力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根据银杏功力茶的配方抓取银杏叶、霜桑叶、石斛和碧螺春;
将银杏叶、霜桑叶和石斛分别粉碎过筛;
将碧螺春与粉碎过筛后的银杏叶、霜桑叶和石斛机械混合形成银杏功力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功力茶的配方包括质量百分比为20%的银杏叶、30%的霜桑叶、30%的石斛和20%的碧螺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斛为铁皮石斛、金钗石斛和铜皮石斛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称取适量所述银杏功力茶置于耐压锅内;
加入等量的纯净沸水;
蒸汽压蒸数分钟;
冷却,过滤;
在滤液中添加纯净沸水稀释调节总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在稀释后的滤液中添加辅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蜂蜜,所述蜂蜜的添加量与稀释后的滤液的质量比为1:10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银杏功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的压力为4个大气压,压蒸时间为20分钟。
CN201410312701.9A 2014-07-03 2014-07-03 银杏功力茶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47989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2701.9A CN104798929A (zh) 2014-07-03 2014-07-03 银杏功力茶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2701.9A CN104798929A (zh) 2014-07-03 2014-07-03 银杏功力茶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8929A true CN104798929A (zh) 2015-07-29

Family

ID=53684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2701.9A Pending CN104798929A (zh) 2014-07-03 2014-07-03 银杏功力茶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9892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5170A (zh) * 2015-10-13 2016-02-03 宁国银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银斛绿茶的生产方法
CN105341210A (zh) * 2015-11-10 2016-02-24 赤水市丹霞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金钗石斛银杏功夫茶
CN105477371A (zh) * 2015-12-22 2016-04-13 桂林双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斛银杏提取物复合茶的制备方法
CN106551048A (zh) * 2015-09-28 2017-04-05 深圳市欣桥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通血补肾功能袋泡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2010A (zh) * 2010-08-24 2010-12-15 王艳华 一种保健茶
CN103749829A (zh) * 2014-01-14 2014-04-30 桂林丰润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铁皮石斛保健茶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2010A (zh) * 2010-08-24 2010-12-15 王艳华 一种保健茶
CN103749829A (zh) * 2014-01-14 2014-04-30 桂林丰润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铁皮石斛保健茶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树良: "《茶饮配方与制作》", 30 September 2001,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犀文图书: "《中国十大名茶》", 31 October 2012, 青岛出版社 *
马汴梁: "《农家药采集加工与应用》", 31 March 2012, 金盾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1048A (zh) * 2015-09-28 2017-04-05 深圳市欣桥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通血补肾功能袋泡茶
CN105285170A (zh) * 2015-10-13 2016-02-03 宁国银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银斛绿茶的生产方法
CN105341210A (zh) * 2015-11-10 2016-02-24 赤水市丹霞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金钗石斛银杏功夫茶
CN105477371A (zh) * 2015-12-22 2016-04-13 桂林双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斛银杏提取物复合茶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5147C (zh) 青稞燕麦茶
CN105053363B (zh) 一种桑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5767291A (zh) 一种石斛绿茶保健饮料
CN102450353A (zh) 一种保健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4643208A (zh) 一种润肺止咳椰果茶醋
CN104798929A (zh) 银杏功力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3704814A (zh) 一种奶味金针菇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8352A (zh) 一种黑糖姜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3750150A (zh) 一种防癌抗癌桂香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0612A (zh) 一种红枣枸杞汁及其生产方法
CN101100635B (zh) 一种利用榴莲及酒作为原料的酿酒方法
CN104472808A (zh) 一种生姜酸奶桂花茶
CN103999990B (zh) 一种天然植物调和茶的制备方法
CN105166851A (zh) 一种甘草橄榄菜酱
CN104489195A (zh) 一种荷叶降血脂生姜茶
CN102028169B (zh) 云南大叶种茶腌菜及加工工艺
CN104106691A (zh) 椰果荞麦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4756A (zh) 一种五谷杂粮香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7404A (zh) 一种鳝鱼调味卤汁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62597A (zh) 一种鳜鱼调味卤汁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24582A (zh) 一种速溶红豆奶茶
CN104489175A (zh) 一种天然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2807A (zh) 一种明目生姜菊花茶
CN104223247A (zh) 石膏鸡肉清热铁皮石斛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6458A (zh) 一种蒲公英车前茶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