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0344A - 纤维增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快门装置以及照相机 - Google Patents

纤维增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快门装置以及照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0344A
CN104760344A CN201510009419.8A CN201510009419A CN104760344A CN 104760344 A CN104760344 A CN 104760344A CN 201510009419 A CN201510009419 A CN 201510009419A CN 104760344 A CN104760344 A CN 104760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mentioned
layer
reinforced layer
metal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94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0344B (zh
Inventor
松田佳菜
桥爪通代
齐藤雄树
井川瑞穂
吉川宗利
柳道男
周耀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60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0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0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0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36Sliding rigid plate
    • G03B9/40Double p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1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10Blade or disc rotating or pivoting about axis normal to its plane
    • G03B9/18More than two memb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36Sliding rigid plate
    • G03B9/40Double plate
    • G03B9/42Double plate with adjustable slot; with mechanism controlling relative movement of plates to form slo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33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40Symmetrical or sandwich layers, e.g. ABA, ABCBA, ABCCB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058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grain, strips, or filamentary elements in respective layers or components in angular relation
    • Y10T428/24124Fi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13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grain, strips, or filamentary elements in different layers or components parall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355Continuous and nonuniform or irregular surface on layer or component [e.g., roofing,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612Composite web or she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10T428/2495Thickness [relative or absolu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78Of met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纤维增强层、第2纤维增强层和在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之间设置的金属层。

Description

纤维增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快门装置以及照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快门装置以及照相机。
背景技术
开闭照相机等光学设备的光路的快门、光圈等光路开闭装置中,快门叶片进行移动和停止以用非常短的时间将光路横切。为了减轻此时的驱动源的负担,希望快门叶片为轻质,为了提高耐久性,希望快门叶片具有高强度和高刚性。
以往,作为快门叶片,已知由纤维增强塑料膜制成的快门叶片、由铝的板材制成的快门叶片和由铝合金的板材制成的快门叶片。
作为碳纤维增强塑料膜,可列举使用碳纤维作为增强纤维、使用环氧树脂作为母材物质(基体树脂)的片材(例如特开昭49-84232号公报)。碳纤维增强塑料膜为轻量,刚性高,具有润滑性。作为碳纤维增强塑料膜,能够使用预浸坯料片材。例如,已知使用至少3片以上的预浸坯料片材、以邻接的片材的纤维方向相互正交的方式层叠、在预浸坯料片材间设置了含有炭黑的树脂层的快门叶片(特开平10-3011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涉及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具有第1纤维增强层、第2纤维增强层、和在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与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之间设置的金属层。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涉及的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具有:将浸渍了树脂的第1纤维层、金属层和浸渍了树脂的第2纤维层层叠而得到层叠体的工序;和在加压下将上述层叠体加热的工序。
由以下(参照附图)对例示实施方案的说明,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装置的图。
图2是图1的II-II’的向视断面图。
图3是一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叶片的断面图。
图4是说明体积分率的图。
图5是说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的测定方法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1~13中的快门叶片的分光反射率的图。
图7是表示摩擦减轻层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摩擦减轻层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摩擦减轻层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了碳纤维增强塑料膜的快门叶片存在厚度的均一性低、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遮光性的问题。因此,存在使用了碳纤维增强塑料膜的快门叶片的品质管理不容易、由于不合格率高因此成本也提高的课题。进而,如果为了提高遮光性而使快门叶片变厚,存在快门变重的课题。
根据几个实施方案,能够实现能够小型化和轻质化、具有充分的遮光性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快门叶片和快门装置以及照相机。
本发明在后述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说明,涉及纤维增强层叠体,其具有第1纤维增强层、第2纤维增强层、和在第1纤维增强层与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之间设置的金属层。这样的纤维增强层叠体不仅轻质,而且具有充分的遮光性,能够作为快门叶片的材料使用。
一实施方案中,金属层由无缝的金属片材形成。这是为了确保作为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充分的遮光性。此外,一实施方案中,在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之间与金属层之间存在着接合层。该接合层是为了在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中所含的纤维与金属层之间将纤维与金属层连接而设置的层。
一实施方案中,该接合层将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与金属层粘接,含有与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保持纤维的树脂组合物相同的成分。这样,通过使用与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保持纤维的树脂组合物相同的成分,将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与金属层粘接,粘接强度提高。此外,能够容易地制造具有良好的平面性的纤维增强层叠体。这样的纤维增强层叠体,能够通过用具有与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保持纤维的树脂组合物相同的成分的粘接剂将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与金属层粘接而制造。另一方面,也能够如后所述,通过用通过使纤维浸渍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预浸坯料片材夹持金属层,加压成型,从而得到这样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后者的方法在容易制造具有良好的平面性的纤维增强层叠体的方面有利。
另一实施方案中,该接合层含有具有金属层的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的层和树脂组合物的层的至少一方。在此,接合层中的树脂组合物的层是例如与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保持纤维的树脂组合物(基体树脂等)相同的成分的层。树脂组合物的层优选与邻接的第1纤维增强层或第2纤维增强层一体地形成。由此,能够提高第1纤维增强层与金属层之间、以及第2纤维增强层与金属层之间的接合强度。
与纤维增强层相比,得到具有良好的平面性的金属层容易。例如,由轧制材料制成的轻金属构件与CFRP预浸坯料片材相比,具有均一的面内厚度分布。因此,为了制作平面性高的快门叶片,使用金属层变得有利。一实施方案中,为了确保平面性,金属层的层厚为10μm以上,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为15μm以上,在又一实施方案中,为20μm以上。使用薄的金属箔的情况下,例如使用与纤维增强层中的纤维的直径相比足够薄的金属箔的情况下,要考虑加压成型时沿纤维的形状金属箔变形。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具有足够的厚度的金属层,防止金属层的变形,确保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平面性变得更容易。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一实施方案中,使用比纤维增强层中的纤维的直径的50%厚的金属层,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使用比纤维增强层中的纤维的直径厚的金属层。此外,一实施方案中,为了使制作的纤维增强层叠体中金属层平坦,选择金属层的厚度以使例如中心线表面粗糙度Ra为10nm以下。
此外,通过加热处理将纤维增强层成型的情况下,纤维增强层(或作为其前体的预浸坯料片材)中所含的基体树脂的粘度降低。通过配置金属层作为中间层,防止从两侧夹持金属层的纤维增强层中的基体树脂越过金属层而流动。因此,基体树脂的量偏于一方的纤维增强层得以抑制,即,使各个纤维增强层中的基体树脂与碳纤维的比例均一化。其结果,由于能够确保各纤维增强层的厚度的对称性,因此能够抑制起因于厚度的非对称性而产生的翘曲。也由于该理由,使用本实施方案涉及的纤维增强层叠体,能够形成平面性良好的快门叶片。如以上那样,通过使用本实施方案涉及的纤维增强层叠体,能够实现抑制板厚的増加,而且平面性良好、光学特性优异的快门叶片、照相机用快门和照相机。
一实施方案涉及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具有在第1纤维增强层与第2纤维增强层之间存在金属层的结构。其中,该金属层是作为纤维增强层叠体中的实质上的芯材发挥功能的基础基材。即,金属层在第1纤维增强层与第2纤维增强层之间实质上作为芯材发挥功能,同时作为成为将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粘贴的对象的基础基材发挥功能。因此,金属层不仅作为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中间材料发挥功能,而且具有作为保持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全体的平坦的姿势的母材的作用。
使用具有这样的构成的纤维增强层叠体作为照相机的快门叶片的情况下,由于金属层作为各纤维增强层的芯材发挥功能,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伴随移动(即,伴随快门叶片的行走)而在快门叶片中产生的波状变形。因此,为了使快门叶片的行走姿势稳定化,这样的构成极其有效。此外,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提高快门叶片的对于拉伸应力的强度。进而,通过各纤维增强层作为用于提高金属层的表面强度的补强层发挥功能,能够获得充分的刚性,即使反复驱动(例如快门叶片的连续驱动),也能确保充分的耐久性。
第1纤维增强层或第2纤维增强层,如上所述,与金属层的表面接合,具有提高金属层的表面强度的作用。因此,使用上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作为照相机的快门叶片的情况下,与和快门叶片接合的构件的接合强度提高。例如,能够提高支撑可旋转地接合的驱动臂的轴构件的对于快门叶片的接合强度。进而,即使将快门叶片连续驱动的情况下,由于金属层的表面强度提高,因此在与和快门叶片接合的构件的接合部分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刚性。
此外,为了提高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与金属层的接合强度,能够在金属层的表层设置多个凹部。例如,优选在金属层的表层(表面上)、例如金属层的两表面侧的至少一方设置构成接合层的一部分的具有多个微细凹部的表面处理层。再有,在金属层的端面也可设置表面处理层。这种情况下,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的至少一方的保持纤维的树脂组合物可进入凹部内。例如,构成接合层的一部分的树脂组合物的层的至少一部分(接合成分)能够进入上述表面处理层的微细凹部内而埋设,然后一体化。由此,在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与金属层的界面、具体地、接合层与金属层、第1纤维增强层与接合层、第2纤维增强层与接合层的边界部分,形成多个锚定部分,可通过锚定效应提高两者的接合强度。因此,上述表面处理层由于将接合层的一部分埋设,因此实质上作为接合增强层(密合增强层)构成接合层的一部分。
此外,作为上述的金属层中的表面处理层,可以是实施了黑色化处理的层。这是因为,例如,作为纤维增强层叠体,作为光遮蔽(光阻断)用的快门叶片的结构体是有利的。当然,在第1纤维增强层或第2纤维增强层内可含有炭黑等黑色成分,也可通过对第1纤维增强层或第2纤维增强层的表面施以黑色的涂料,从而提高光遮蔽效果。再有,对金属层进行了氧化处理后,通过实施染色处理,也能够实现黑色化。例如,在金属层上形成了多孔被膜后,通过将金属层浸渍于黑染染色液等,能够将多孔被膜染色。这样,进一步提高多孔被膜上的遮光性成为可能。作为黑染染色液,能够使用已知的染色液。例如,能够使用使铬或钴等金属和酸性偶氮染料形成络合物而得到的、金属络合物型的酸性偶氮染料。
此外,本发明中,作为上述的金属层中的表面处理层,例如,可以为对金属层的表面通过阳极氧化或化学转化处理而形成的层。由此,金属层的表面通过电解处理或化学处理而成为微细的凹凸面,其结果,上述的接合层中的表面处理层与树脂组合物的层的接合面增大,能够获得高的接合强度。此时,通过对金属层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而成的表面处理层的氧化面形成与接合层中的树脂组合物的层的界面,该氧化面由于成为微细的凹凸面,因此表面积实质上变大。因此,例如,第1纤维增强层或第2纤维增强层的保持纤维的接合成分(例如树脂成分)容易浸润(流入)微细的凹凸,利用上述的锚定效应能够确保高的接合强度。
阳极氧化处理中,例如,使用有机酸电解液(例如硫酸、草酸或磷酸等),以金属层(例如铝合金)作为阳极进行电解。通过产生的氧与金属层结合,从而在金属层上形成多孔的氧化被膜。
此外,通过对金属层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或化学转化处理而形成的表面处理层,具有金属层的元素的金属氧化物为主成分,与金属层(母材)比较,形成材质上硬的层。其结果,最终制成纤维增强层叠体时确保刚性的进一步提高成为可能。作为结果,例如,将该纤维增强层叠体应用于快门叶片的情况下,在快门单元内快门叶片行走时产生的快门叶片的挠曲减轻,快门叶片的驱动时的行走稳定性提高,作为快门叶片的耐久性也提高。
作为上述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为例如1~8μm左右。只要厚度为1~3μm左右,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密合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层间的密合性,能够使厚度为3~6μm。再有,作为表面处理,可代替上述的氧化处理,或者在进行了氧化处理后,对于金属层的两面、或者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中与金属层接合的一侧的面,预先涂布硅烷偶联剂、或者底漆,从而提高密合性。
此外,将纤维增强层叠体用作快门叶片的情况下,能够对纤维增强层叠体的端面实施黑色化处理。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纤维增强层叠体的端面(具体地,金属层的端面)中的不需要的光反射。这样,不仅对金属层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而且也能够对金属层的端面进行表面处理。
对金属层的两面实施表面处理的情况下,如果考虑制造工艺的效率性,优选对金属层的端面实施与对金属层的两面实施的表面处理相同的表面处理。此外,对于这样的金属层的端面处理,可在金属层的两面分别接合纤维增强层后实施金属层的端面处理,也可在对金属层的两面和端面实施了表面处理后,在该金属层的两面将纤维增强层接合。这样,金属层的端面处理,从刚性增强的观点出发,可在金属层的全周实施,从光反射的观点出发,可只对与光相接的端面实施。再有,通过金属层的端面处理设置与对金属层的两面实施的表面处理层基本上连续的表面处理层,从而能够增强金属层(最终地,快门叶片)的刚性。
对于该黑色化处理,例如,可列举阳极氧化处理、黑染染色化处理(例如,能够使用金属络合物型的酸性偶氮染料等作为黑染染色液),可根据金属层的材质等适当调整,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
其中,上述的第1纤维增强层与第2纤维增强层,如果作为层叠体考虑应力平衡,优选使厚度基本上为同等。第1纤维增强层或第2纤维增强层的厚度,能够通过适当地改变内在的纤维的直径(粗细)、根数等而调整,此外,也能够通过适当地改变用于保持这些纤维的成分(接合成分)的量而调整。此外,上述的第1纤维增强层与第2纤维增强层,如果考虑作为层叠体的应力平衡,优选纤维的密度基本上为同等。
此外,第1纤维增强层或第2纤维增强层的厚度,可为与上述的金属层的厚度同等或其以上的厚度,以确保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刚性。
此外,为了使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全体的厚度变薄、或者实现每单位面积的重量的轻质化,能够通过使各纤维增强层的厚度变薄、进而使金属层的厚度相对地变薄来应对。另一方面,如果使金属层的厚度变厚,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全体重量变重。因此,能够使第1纤维增强层的厚度与第2纤维增强层的厚度之和比金属层的厚度大。
即,将金属层的厚度设为X,将第1纤维增强层的厚度设为Y1,将第2纤维增强层的厚度设为Y2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使得满足下述的关系式(1)~(4)中的至少1个或全部。
Y1=Y2···(1)
X<(Y1+Y2)···(2)
X≤Y1···(3)
X≤Y2···(4)
再有,金属层的厚度,例如,使用了铝合金或镁合金的情况下,优选为10μm~50μm,更优选为15μm~30μm。这是因为,如果金属层的厚度过薄,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刚性和金属层的平坦性(平面度)降低,例如,应用于快门叶片的情况下,由于高速行走,快门叶片挠曲,对于与其他构件的碰撞的耐久性降低。此外,这是因为,如果金属层的厚度过厚,刚性提高,但对轻质化不利,例如,应用于快门叶片的情况下,对于高速行走变得不利。特别地,通过使金属层进一步变厚,例如成为10μm以上,能够防止为了设置销钉等而在快门叶片开孔时产生裂纹。
再有,由于上述的实际情况,金属层的材质能够为轻质、强度高的轻金属。例如,能够使用作为高刚性的材料的硬铝(duralumin)、超硬铝(super duralumin)、超超硬铝(extra super duralumin)。此外,使用镁系合金的情况下,优选能够轧制处理的镁系合金、或者适合塑性加工的镁系合金,能够使用Mg-Al-Zn、Mg-Zn-Zr、Mg-Li-Al等。
此外,夹持上述金属层的第1纤维增强层、第2纤维增强层可为碳纤维增强片材。其厚度,在一实施方案中为10~80μm,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为15~40μm。例如,形成第1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碳纤维增强片材的厚度过度变厚时,对于轻质化是不利的,碳纤维增强片材的厚度过度变薄时,碳纤维从覆盖纤维的基体树脂露出,或者碳纤维分布容易变得不均一,在强度的方面变得不利。此外,应用于快门叶片的情况下,在确保高速行走、刚性上,必须考虑碳纤维增强片材的厚度。
再有,在金属层与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之间存在的接合层的厚度,例如,如果包含在上述金属层的表面形成的表面处理层,成为约4~8μm左右。
特别地,将纤维增强层叠体用作快门叶片的情况下,希望将纤维增强层叠体轻质化。例如,通过使金属层比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薄,将快门叶片轻质化成为可能。此外,通过用轻金属材料制作被第1和第2纤维增强层夹持的金属层,能够进一步将快门叶片轻质化。这样,能够确保快门叶片的遮光性,同时能够得到轻质的快门叶片。
上述的构成的快门叶片中,将第1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平均密度设为[ρ1],将金属层的平均密度设为[ρ2]的情况下,金属层的厚度相对于第1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厚度、不到(ρ1/ρ2)倍对于轻质化有利。例如,使金属层的密度为2~3g/cm3左右或其以下,为了快门叶片的轻质化和强度的确保是有效的。此外,作为金属层的材料,使用由铝合金制成的轧制材料为了轻质化是有利的。进而,金属层在两面具有通过阳极氧化处理等得到的表面处理层是有利的。由于通过表面处理,金属层的刚性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使金属层变薄,将快门叶片进一步轻质化成为可能。
第1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平均密度[ρ1]由关系式:A×(1-(C/100))+(B×C)求得。其中,将第1和第2纤维增强层中的纤维的密度设为[A](g/cm3),将保持该纤维的保持材料(基体树脂等)的密度设为[B](g/cm3)。此外,将第1和第2纤维增强层中所含的上述保持材料的含有率设为[C](重量%)。按照该关系式,通过使第1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厚度为[T1](μm),使金属层的厚度[T2](μm)为不到T1×(ρ1/ρ2)(μm),能够将快门叶片充分地轻质化。
此外,本发明中,除了上述的构成以外,能够使第1纤维增强层具有的纤维方向与第2纤维增强层具有的纤维方向基本上为同一方向。这是因为,通过纤维方向交叉,将全方向上的应力平衡整合,如果使纤维方向一致,提高一方向(与纤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刚性成为可能,此外确保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平坦性(平面度)成为可能。如果使纤维方向一致,能够确保作为快门叶片必需的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平坦性(平面度),同时能够提高一方向(与纤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刚性。
再有,上述的金属层,例如,可以是轻金属的层,例如,可为铝合金或镁合金。这是因为,这些合金不仅轻质,而且通过金属成分的组成,能够调整刚性。特别地,作为金属层,从生产率等的观点出发,能够使用片状的轧制材料。这种情况下,能够相对于金属层的轧制方向,使上述的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各纤维方向交叉或者正交,进而,能够如上所述使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增强纤维层的各纤维方向在一方向上一致,使金属层的轧制方向与其交叉,特别是正交。对于叶片材料面内的纤维方向和与纤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平坦性(平面度)的平衡确保,变得有利。
另一实施方案中,第1纤维增强层或第2纤维增强层在纤维方向相对于纤维增强层叠体的纵向倾斜的状态下与金属层接合。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两者在纤维方向相对于纵向倾斜的状态下与金属层接合。一实施方案中,纤维增强层叠体为长条状薄板。这样的形态的纤维增强层叠体能够作为焦面快门等的快门叶片使用。这种情况下,第1纤维增强层或第2纤维增强层在纤维方向相对于长条状薄板的纵向倾斜的状态下与金属层接合。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1纤维增强层或第2纤维增强层在纤维方向在相对于长条状薄板的纵向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方向上延伸的状态下与金属层接合。如果反复高速驱动快门叶片,则对快门叶片附加各种变形应力。如果对于快门叶片施加这样的应力,有时在快门叶片的端面附近配置的纤维散开(脱落)。但是,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纤维方向与长条状薄板的边缘部交叉,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在快门叶片的边缘部纤维脱落而使快门叶片的端部起毛。相对于长条状薄板的纵向,纤维方向所成的角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从有效地抑制纤维的脱落的观点出发,可为10度以上。此外,从纤维增强层叠体的观点出发,可为20度以下。
此外,一实施方案中,在从长条状薄板的厚度方向的平面视中,第1纤维增强层的纤维方向与第2纤维增强层的纤维方向交叉。例如,长条状薄板的纵向上的第1纤维增强层的纤维方向与长条状薄板的纵向上的第2纤维增强层的纤维方向,夹持金属层而实质上交叉。具体的一实施方案中,在从长条状薄板的厚度方向的平面视中,相对于长条状薄板的纵向,第1纤维增强层的纤维方向所成的角度为+10°~+20°。另一方面,相对于相同的纵向,第2纤维增强层的纤维方向所成的角度为-10°~-20°。这样的构成在快门叶片的连续驱动时有效地抑制上述的纤维的脱落,同时即使施加各种应力,也稳定地保持行走姿势,因此有利。
此外,作为上述的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适用的纤维,可以是碳纤维,这种情况下,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例如,可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层。通过使用碳纤维,为轻质,刚性也提高,非常有效。
一实施方案中,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至少一方在与金属层的相反侧的面具有减反射层。减反射层是减少光反射的层。通过设置减反射层,能够减少纤维增强层的表面的光反射,因此纤维增强层叠体可更有利地作为快门叶片的材料使用。一实施方案中,设置了减反射层的纤维增强层具有与设置了黑色涂膜的纤维增强层同等的低反射特性。
一实施方案中,减反射层是在纤维增强层的表面设置的具有凹凸形状的层。例如,减反射层可为在纤维增强层的表面覆盖碳纤维、具有规定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的基体树脂的层。在此,所谓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沿1根碳纤维测定的基体树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更具体地,所谓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指在纤维增强纤维层的最表层配置的单纤维表面的、层叠的基体树脂的微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
纤维增强层中,通常,使基体树脂浸渍于在一方向上对齐的碳纤维。因此,在纤维增强层的表面,在碳纤维彼此之间产生了凹凸。例如,如果碳纤维的直径为5~8μm,产生与其对应的凹凸。因此,如果不考虑碳纤维的方向而测定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将碳纤维彼此间的凹凸反映于得到的宏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另一方面,通过沿1根碳纤维,测定覆盖碳纤维的基体树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从而能够测定微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通过沿1根碳纤维形成微细的凹凸形状,即,通过控制该微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从而能够使纤维增强层的表面的光反射减小。
参照图5对微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进一步说明。图5中示出了具有金属层52和纤维增强层51的纤维增强层叠体。纤维增强层51具有沿纤维方向55排列的多个纤维54。此外,纤维增强层51在表面具有减反射层53。本实施方案中,微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指沿纤维54的表面测定减反射层53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时得到的值。
这样,通过控制被覆1根纤维的表面的基体树脂表面的凹凸形状,能够减小表面反射。作为其结果,能够制作在搭载了通过增加像素数而使分辨能力提高的摄像元件的摄影装置中也能够使用的、光学上具有足够的能力的快门叶片。
减反射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在一实施方案中为10nm以上,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为30nm以上。此外,一实施方案中为300nm以下,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为200nm以下。通过使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的值为10nm以上,能够防止纤维增强层表面成为镜面,能够提高作为快门叶片要求的低反射率性。此外,通过使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的值为300nm以下,由于凸部的机械强度提高,因此能够防止快门叶片同时接触时凸部脱落而产生垃圾。
一实施方案中,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至少一方,在与金属层的相反侧的面具有摩擦减轻层。所谓摩擦减轻层,是以减少滑动阻力而形成的层。一实施方案中,作为摩擦减轻层,可使用在表面形成了多个凸部的层。通过形成这样的摩擦减轻层,能够减少驱动时的快门叶片之间的接触部位,能够减少滑动阻力。作为结果,用更小的驱动力驱动快门叶片成为可能。
一实施方案中,在摩擦减轻层形成的凸部的纵横比不到1。所谓纵横比,是指将凸部的宽度设为X、将高度设为Y的情形下的Y/X的值。其中,所谓凸部的宽度X,是指与凸部的平面视像外切的平行的2直线的间隔中最短者。此外,所谓凸部的高度Y,是指从纤维增强层表面到凸部顶端的距离。通过使凸部的纵横比不到1,能够确保凸部的机械强度,能够防止驱动时的凸部的脱落。作为其结果,能够抑制对摄像产生影响的垃圾的产生。
摩擦减轻层可以是与基体树脂不同的材料的层,也可以是纤维增强层中所含的基体树脂的层。
对凸部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可为例如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对凸部的大小、高度(突出长)和凸部间的间距也无特别限定。一实施方案中,凸部的平面视中的直径、对角线或宽度可为约100μm以上约500μm以下。此外,凸部间的间距可为约50μm以上约300μm以下。进而,凸部的高度(突出长)可为约2μm以上约10μm以下。
摩擦减轻层,根据快门装置的形式,可如图8中所示在纤维增强层叠体的两面形成,也可如图9中所示在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单面形成。使用如图9那样在单面形成了摩擦减轻层的快门叶片的情况下,通过以形成了摩擦减轻层的面与没有形成摩擦减轻层的面相互接触的方式将快门叶片组装到快门装置中,能够进一步减小滑动阻力。
将摩擦减轻层63的一例示于图7。图7的例子中,具有第1形状的凸部64和具有第2形状的凸部65设置于夹持金属层62的纤维增强层61的表面。以下将在纤维增强层的表面设置的具有第1形状的多个凸部称为图案A,将具有第2形状的多个凸部称为图案B。图案A由具有同等的高度的多个凸部构成。图7的例子中,在图案A与图案B之间,凸部的高度不同。一实施方案中,图案A的凸部的高度可为约4μm以上约10μm以下。此外,图案B的凸部的高度可为约2μm以上约8μm以下。一实施方案中,为了得到良好的摩擦减轻层,图案A的凸部的高度与图案B的凸部的高度之差为约2μm以上约6μm以下。
图8、9表示具有摩擦减轻层的纤维增强层叠体的断面图的一例。图8表示在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双方的纤维增强层设置了摩擦减轻层的例子。此外,图9表示在纤维增强层叠体的一方的纤维增强层设置了摩擦减轻层的例子。如图8、9中所示,图案A的凸部的高度比图案B的凸部的高度只高h。
作为焦面快门的叶片,将快门叶片驱动时,快门叶片在多个快门叶片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滑动。通过具有图7中所示的摩擦减轻层,更高的图案A的凸部与其他的快门叶片优先地接触。另一方面,更低的图案B的凸部不易与其他的快门叶片接触。此外,根据图7的例子,图案A的凸部比图案B的凸部少。因此,在快门的驱动时与其他的快门叶片接触的凸部的数变少,能够减小滑动阻力。作为结果,以更小的驱动力驱动快门叶片成为可能。此外,由于图案A的凸部的数少,由于驱动时的快门叶片之间的接触,凸部的至少一部分脱落、产生碎片的频率降低。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快门叶片之间的接触引起的垃圾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图案B的凸部,通过加压成型形成纤维增强层叠体时,能够使由于偏在而变得过剩的基体树脂逃逸到图案B的凸部,因此容易得到平面性高的纤维增强层叠体。
纤维增强层叠体,例如,能够通过将第1纤维增强层、金属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依次层叠而制作。例如,通过以用未固化或半固化的纤维增强树脂层夹持金属层的方式层叠后使树脂固化,能够制作纤维增强层叠体。这种情况下,在第1纤维增强层中所含的纤维与金属层之间,第1纤维增强层的保持纤维的树脂组合物的层存在。该树脂组合物的层构成接合层的一部分,与第1纤维增强层、特别地第1纤维增强层的保持纤维的树脂组合物部分一体地形成。在第2纤维增强层中所含的纤维与金属层之间也同样地存在第2纤维增强层的保持纤维的树脂组合物的层。
此外,通过在金属层的表面设置构成接合层的一部分的具有多个微细凹部的表面处理层后进行层叠,构成接合层的一部分的树脂组合物的层成为将至少一部分埋设于表面处理层的微细凹部中的状态。
再有,上述的本发明的纤维增强层叠体适合需要薄和轻的用途,例如,能够用于照相机的快门叶片等。因此,本发明,例如,在具有形成了开口的基板、将该开口开闭并且以与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作为纵向的1片以上的快门叶片和驱动该快门叶片的驱动部的快门装置中,在1片以上的快门叶片中的至少1个中能够应用上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有助于具有这样的快门装置的照相机的性能提高。
以下对于作为应用了上述的本发明的纤维增强层叠体的结构体的一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叶片和使用了该快门叶片的快门装置(光路开闭装置),参照附图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案,按照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本发明的概念的所有的变更和修正是可能的。即,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按照本发明的精神的其他的技术。
图1表示本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装置的正面形状。图1中所示的快门装置10为焦面快门单元。此外,图2为图1的II-II’处的向视断面图。本实施方案涉及的焦面快门单元10称为所谓的纵向移动型。即,焦面快门单元10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行走的前幕11和后幕12,使用这些前幕11和后幕12将快门基板24的开口部开闭。前幕11和后幕12由1片以上的快门叶片构成。具体地,前幕11由相互重合的5片快门叶片13、14、15、16、17构成,后幕12由相互重合的4片快门叶片18、19、20、21构成。各个快门叶片13~21的纵向相对于移动方向大致正交。
在框状的快门基板24,经由多个间隔物22,平行地安装有框状的盖板23。此外,在盖板23与快门基板24之间,相对于快门基板24倾斜地安装有将前幕11和后幕12分隔的框状的隔板25。将前幕11配置在盖板23与隔板25之间,将后幕12配置在隔板25与快门基板24之间。
在构成前幕11的快门叶片13~17的纵向的一端(图1中左侧),分别用销钉将前幕支持臂26和前幕驱动臂27衔接。同样地,在构成后幕12的快门叶片18~21的纵向的一端,也分别用销钉将后幕支持臂28和后幕驱动臂29衔接。这些前幕驱动臂27和后幕驱动臂29相对于在盖板23和快门基板24形成的圆弧状的导向槽30、31,分别可滑动地衔接。此外,将前幕驱动臂27和后幕驱动臂29的基端部与驱动部(未图示)连接。通过驱动部使前幕驱动臂27和后幕驱动臂29运动,从而连动,前幕支持臂26和后幕支持臂28也运动,快门叶片13~17和18~21运动,将光路开闭。
以上的焦面快门单元10的构成只不过是一例,能够使用特开平10-186448号公报、特开2002-229097号公报、特开2003-280065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公知的构成。
以下对快门叶片13~21的构成详细说明。快门叶片13~21中的至少1个是包含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快门叶片,该纤维增强层叠体包含第1纤维增强层、第2纤维增强层和在第1和第2纤维增强层之间设置的金属层。以下将该包含层叠体的快门叶片称为本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叶片。快门叶片13~21的全部是本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叶片带来高耐久性和小型化。但是,为了降低成本,可将本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叶片与其他的快门叶片并用。由于本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叶片的强度高,因此能够用作更容易受到冲击的快门叶片。具体地,能够将本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叶片用作快门开闭时的移动量更大的快门叶片。图1的例子中,作为移动量更大、容易受到冲击的快门叶片13、14、20、21,能够使用本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叶片。作为能并用的快门叶片,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由铝合金的板材制成的快门叶片等。
图3表示本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叶片的一例的断面图。图3的快门叶片包含层叠体,该层叠体包含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之间配置的金属层34,和包含具有金属层的元素的金属氧化物和第1纤维增强层和第2纤维增强层的保持纤维的树脂组合物(基体树脂等)的接合层33、35。不过,可将3层以上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层叠,快门叶片可具有2层以上的金属层。此外,金属层34不必与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相接,可进一步层叠其他的层。碳纤维增强树脂的平滑性高,能够用作快门叶片之间接触的部分的材料。从该观点出发,一实施方案中,面向被写体或摄像部(例如摄像元件或膜)的快门叶片的表面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层。
作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只要由碳纤维增强树脂构成,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包含环氧树脂作为母材的碳纤维增强树脂。从制造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能够使用预浸坯料片材。具体地,通过使用使碳纤维层含浸热固化性环氧树脂、半固化的片材,能够抑制开孔。
此外,也能够将使碳纤维层含浸热塑性树脂而得到的片材用作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的材料。使用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与使用热固化性树脂的情形相比,能够用短的加热时间进行成型,因此能够用更短时间得到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因此,能够提高快门叶片的生产率。
希望通过极力抑制使快门叶片以高速的快门速度行走时的行走中和停止后即刻的快门叶片的起伏,从而确保对于反复驱动的耐久性。为了将纤维增强层叠体作为快门叶片的构成构件使用,要求为此所必需的弯曲刚性。纤维增强树脂的弯曲刚性受到纤维强度和树脂中的纤维量的影响。通过增加纤维增强树脂中的纤维量,纤维增强树脂的弯曲刚性提高,因此快门叶片的耐久性也提高。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一实施方案中,纤维增强树脂中的纤维的体积分率、即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中的碳纤维的体积分率(Vf)为0.50以上,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为0.60以上。
图4中示出具有金属层42和纤维增强层41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图4中,纤维增强层41由纤维43和基体树脂44构成。纤维增强层41中所占的纤维43的体积的比例相当于纤维增强树脂中的纤维的体积分率(Vf)。
另一方面,纤维增强树脂中的纤维的体积分率越大,使纤维层中无间隙地含浸基体树脂变得困难。一实施方案中,即使纤维的体积分率(Vf)为0.50以上,为了使树脂也充分地浸透到纤维之间的间隙的细部,作为纤维增强树脂的材料,能够使用使热塑性树脂的低分子低聚物在纤维层含浸而得到的片材。作为一例,能够使用通过使实施规定的施胶处理而得到的碳纤维含浸热塑性树脂的低分子低聚物而得到的预浸坯料片材。
热塑性树脂,如果聚合度变大,则粘度上升。使用聚合度大的热塑性树脂制作预浸坯料片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热塑性树脂加压和/或加热而使粘度降低后含浸纤维。但是,热塑性树脂由于依然具有某种程度的粘度,因此特别是纤维的体积分率多的情况下,均一地使树脂含浸到纤维内部并不容易。另一方面,热塑性树脂在低分子低聚物的状态下,分子量小,因此粘度比较低。因此,在纤维层中含浸粘度低的低分子低聚物的情况下,能够使必要最小限度的量的热塑性树脂浸透到纤维层中以不产生空隙。因此,即使在为了得到性能更高的快门叶片而使纤维的体积分率变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内部缺陷少的纤维增强树脂。
一实施方案中,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低分子低聚物,可使用2聚体至10聚体左右的低聚物。通过在纤维层中使这样的低分子低聚物含浸而得到的预浸坯料片材在第1温度T1下具有能够进一步聚合的2聚体至10聚体左右的低分子低聚物。该温度T1是低分子低聚物熔融、低粘度化,另一方面,聚合反应不进行的温度。在该温度T1,预浸坯料片材中含有的低分子低聚物进一步浸透到纤维之间的间隙。此外,通过使温度上升到比第1温度T1高的第2温度T2,低分子低聚物之间的聚合反应进行,然后通过冷却,热塑性树脂固化。如以上所述,一实施方案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具有下述的性质:在第1温度T1下维持粘度低的低分子低聚物的状态,在第2温度T2下引起聚合反应。
一实施方案中,聚合前的低分子低聚物在第1温度T1下熔融粘度为10mPa·s~1000mPa·s,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为10mPa·s~100mPa·s。熔融粘度越低,低分子低聚物越容易浸透到预浸坯料片材中的纤维间。如上所述,采用加压和加热的成型前的预浸坯料片材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是在纤维间的间隙分散的低分子低聚物的状态,加热后热塑性树脂成为聚合度大的高分子的状态。一实施方案中,所谓高分子,是指超过10聚体的聚合物。
这样使用包含熔融粘度低的低分子低聚物的预浸坯料片材,在金属层具有有微细凹部的表面处理层的情况下特别有利。即,低分子低聚物容易进入表面处理层的微细凹部,因此在纤维增强层与金属层之间形成更牢固的锚定部分。因此,能使纤维增强层与金属层之间的接合强度进一步提高。
为了使聚合反应容易进行,在该预浸坯料片材中进一步含有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即,在第1温度T1下,即使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反应也不进行。另一方面,在第2温度T2下,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低分子低聚物的聚合反应进行,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即,如果为了形成纤维增强层叠体而在第2温度T2下进行加压成型,则通过构成预浸坯料片材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的低分子低聚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形成纤维增强层。
采用加热的低分子低聚物的聚合反应的结果得到的纤维增强层中的基体树脂中,包含未反应的低分子低聚物和由聚合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一实施方案中,低分子低聚物的熔融粘度为高分子聚合物的熔融粘度的1/1000以下。通过具有这样的性质,能够确保内部缺陷少和纤维增强层的强度这两者。
对热塑性树脂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环状低聚物聚酯、环状低聚物聚碳酸酯、直链聚酯、或直链聚酰胺等。作为具体例,可列举环状低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环状低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进一步的具体例,可列举环状低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作为热塑性树脂,使用环状低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情况下,第1温度T1可为例如150~155℃附近,第1温度T1下的熔融粘度可为20mPa·s左右。此外,第2温度T2可为例如200~205℃附近。
从提高强度的观点出发,能够使用纤维方向沿一方向对齐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以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间纤维方向一致的方式将碳纤维增强树脂层层叠。此外,能够以碳纤维增强树脂的纤维方向与快门叶片的纵向大致一致的方式将碳纤维增强树脂层层叠。
从提高强度的观点出发,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的厚度,在一实施方案中超过10μm,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超过15μm。通过使厚度超过10μm,更充分地防止碳纤维从树脂飞出,强度提高。此外,在轻质性和能够使快门装置小型化的方面,一实施方案中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的厚度为小于80μm,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为40μm以下。
对金属层34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以往作为快门叶片的材料使用的材料。金属层34可为轻质、比强度高的轻金属的层。例如,作为金属层34的材料,能够使用铝合金或镁合金。
作为铝合金,能够使用硬铝、超硬铝、或超超硬铝等,一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刚性更高的超超硬铝。作为镁合金,能够使用Mg-Al-Zn、Mg-Zn-Zr、Mg-Li-Al、或Mg-Mn等,一实施方案中使用因能够轧制处理因而能够制造长条的板材的Mg-Al-Zn。例如,采用特开2002-34864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能够制造具有0.03mm~1.2mm的厚度、适合塑性加工的品质好的镁合金板材。
金属层34的厚度,能够根据使用的材料适当地设定,从提高刚性和平面性的观点出发,一实施方案中超过10μm,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为15μm以上。通过使厚度超过10μm,能够更充分地防止快门叶片高速行走时叶片挠曲、与快门基板24或盖板23的开口部的端面碰撞而破损。此外,在轻质性的方面,一实施方案中为50μm以下,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为30μm以下。
此外,在金属层34与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之间设置了接合层33、35。该接合层33、35可具有阳极氧化被膜或化学转化处理被膜这样的表面处理层。表面处理层如上所述提高金属层与碳纤维增强树脂层的密合性。由于密合性的提高,快门叶片的平面性提高,而且耐久性和耐环境性提高。进而,通过设置表面处理层,能够防止碳纤维增强树脂层的开孔。
阳极氧化处理能够按照金属的表面加工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方法进行。此外,化学转化处理也能够使用金属的表面加工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方法。
对快门叶片的表面可进行进一步的表面加工。例如,为了防止反射,可使快门叶片的表面为黑色。作为黑色化的方法,可列举进行黑色的涂装的方法、采用溅射法、蒸镀法或等离子体CVD法等形成黑色的膜的方法等。
本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叶片,能够通过在金属层34形成了构成接合层的阳极氧化被膜或化学转化处理被膜后,使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与金属层34粘接而制造。例如,能够将碳纤维增强树脂层和金属层冲切成快门叶片的形状后层叠。这种情况下,能够在对金属层的端面进行了黑色化处理这样的表面处理后进行层叠。此外,也可将碳纤维增强树脂层与金属层层叠后冲切成快门叶片的形状。这种情况下,能够在冲切加工后对金属层的端面进行黑色化处理这样的表面处理。对冲切方法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线切割(wire cutting)或加压冲切(press cutting)等。例如,从低成本性的观点出发,可使用加压冲切。
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与金属层34的粘接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通过将未固化或半固化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与金属层层叠后使树脂固化,能够使碳纤维增强树脂层与金属层粘接。特别地,使用包含热固化性树脂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在加压下边加热边使树脂固化的方法(热压法)使制造变得容易。不过,也可使用粘接剂使碳纤维增强树脂层与金属层粘接。
此时,通过用在表面具有微细的凹凸形状的构件夹持预浸坯料片材和金属层34,进行加压,能够在预浸坯料片材的表面设置微细的凹凸形状。这样,能够在由预浸坯料片材得到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的表面设置上述的减反射层。即,通过选择减反射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以使反射率充分地减小,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层的表面形成与选择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对应的凹凸形状,从而能够设置减反射层。
例如,通过使用具有与要形成的微细凹凸形状同等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的模具,能够将微细凹凸形状转印到预浸坯料片材的表面。这种情况下,为了使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容易从模具脱离,能够将脱模剂涂布于模具。此外,通过将具有与要形成的微细凹凸形状同等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的脱模片材重叠于预浸坯料片材的表面后施加压力,也能够将微细凹凸形状转印到预浸坯料片材的表面。作为脱模片材,只要容易从基体树脂脱离,具有能耐受加热温度的耐热性,则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PTFE片材等。这种情况下,不必使用脱模剂。
以下对具体的减反射层的形成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在预浸坯料片材与金属层34的层叠体的两面重叠具有与要设置的减反射层同等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的、PTFE片材等脱模片材。将这样得到的层叠体配置于热压机的加压板之间后,在120~140℃的温度下以1~2小时、0.1~0.5MPa的压力进行成型。使用热固化树脂作为基体树脂的情况下,预浸坯料片材中的未固化的基体树脂的粘度降低,流入在脱模片材表面形成的微细的凹部。然后,基体树脂通过固化反应而交联为三维状,从而将脱模片材的微细凹凸形状转印到碳纤维增强树脂层的表面。这样,能够制作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的表面形成了减反射层的快门叶片材料。即使是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将脱模片材的微细凹凸形状转印到碳纤维增强树脂层的表面。
此外,通过用在表面具有与摩擦减轻层的凸部对应的凹部的构件夹持预浸坯料片材和金属层34,进行加压,能够在预浸坯料片材的表面设置上述的摩擦减轻层。例如,在预浸坯料片材的表面重叠形成了与使用图7说明的图案A、B的形状对应的多个凹部的PTFE片材等脱模片材。然后,通过与形成减反射层的情形同样地进行加热成型,能够制作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的表面形成了摩擦减轻层的快门叶片材料。
在快门叶片的两面形成摩擦减轻层的情况下,能够将形成了多个凹部的脱模片材在两面的预浸坯料片材上重叠。此外,在快门叶片的单面形成摩擦减轻层的情况下,能够将形成了多个凹部的脱模片材在任一方的预浸坯料片材上重叠,同时使无凹部的PTFE片材与另一方的预浸坯料片材重叠。
此外,通过进一步控制形成了与摩擦减轻层的凸部对应的多个凹部的脱模片材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也能够在纤维增强层上设置减反射层和摩擦减轻层这两者。
本实施方案中,如上所述,防止从两侧夹持金属层的纤维增强层中的基体树脂越过金属层而流动。因此,防止在一方的纤维增强层中为了形成减反射层或摩擦减轻层的凸部所必需的基体树脂不足,能够以更高的再现率形成减反射层或摩擦减轻层。此外,在金属层设置了表面处理层的情况下,防止:进入表面处理层的凹部、为了显现锚定效应所必需的基体树脂不足,能够提高纤维增强层与金属层的密合性。
然后,停止热压机的加热,进行缓冷。例如,能够在将热压机冷却到50℃以下后取出纤维增强层叠体。然后,通过去除表面的脱模片材,从而得到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层32、36的表面形成了所需的减反射层或摩擦减轻层的纤维增强层叠体。通过这样使用脱模片材,能够减少脱模剂附着于减反射层或摩擦减轻层、使减反射层或摩擦减轻层破损的可能性。
本实施方案涉及的快门装置能够设置于例如照相机中而使用。即,在具有壳体、透镜这样的光学系和摄像元件这样的摄像部的照相机中,为了使通过光学系而入射到摄像元件的光路不通畅,能够配置快门装置。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只要不超越其主旨,并不限定于这些。
[实施例1]
对于实施例1涉及的快门叶片的制造方法,以下进行说明。
碳纤维预浸坯料片材是进行冲切以具有与快门叶片的平面形状(光入射面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而使用。其中,进行冲切以使预浸坯料片材的纤维方向成为快门叶片的纵向。预浸坯料片材的厚度为15μm。
作为金属层,使用了作为铝合金的超超硬铝。使用的铝合金的组成为锌5.5重量%、镁2.5%、铜1.6%和其他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余为铝。铝合金也冲切以具有与快门叶片的平面形状(光入射面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而使用。铝合金的厚度为15μm。
首先,通过对金属层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从而形成了作为上述的接合层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处理层。具体地,将材料脱脂后,将电极配置在材料的两侧以夹持材料,使用硫酸(200g/L),在15℃、电流密度1.5A/dm2的条件下进行了15分钟的阳极氧化处理。
进而,对于阳极氧化后的金属层,使用TAC BLACK-SLH(奥野制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进行了黑色染色。
将得到的金属层夹持在2片预浸坯料片材之间。然后,在0.5MPa的压力、60℃、然后90℃、然后120℃的温度下进行热压。2片预浸坯料片材的纤维方向与快门叶片的纵向一致。然后,通过对层叠体的最外表层和端面进行黑色涂装,从而制作快门叶片。将得到的快门叶片的构成示于图3。
[实施例2]
除了使金属层的厚度为20μm,使预浸坯料片材的厚度为35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快门叶片。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作为金属层,使用了厚15μm的镁合金。使用的镁合金的组成为铝3重量%、锌1重量%、及其他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剩余为镁。
通过对该金属层进行化学转化处理,从而形成了表面处理层。具体地,使用镁用化学转化处理液,进行了化学转化处理。
使用化学转化处理后的金属层和与实施例1同样地准备的2片预浸坯料片材(厚15μm),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快门叶片。
[实施例4]
除了使金属层的厚度为20μm,使预浸坯料片材的厚度为35μm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快门叶片。
[快门叶片的评价]
对于实施例1~4中得到的快门叶片,评价了耐久性、耐剥离性、平面度和遮光性。耐久性通过将快门叶片组装到快门中,以实现快门速度1/8000秒的幕速使快门叶片反复行走而评价。耐剥离性通过进行交叉切割,进行带剥离试验而评价。
【表1】
[表1]
实施例1~4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确认具有充分的遮光性。
此外,实施例1~4中得到的快门叶片具有平面性。如实施例1~4那样,如果预浸坯料片材和金属层的膜厚超过10μm,认为快门叶片具有更高的平面性。
此外,实施例1~4中得到的快门叶片具有耐久性。由这些结果认为,如果碳纤维增强预浸坯料片材的膜厚为超过10μm且不到80μm的范围,以及金属层的膜厚在超过10μm且不到50μm的范围,则可获得耐久性。
此外,具有接合层的实施例1~4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由于具有更高的耐剥离性密合性,因此认为通过在金属层与预浸坯料片材之间设置接合层,能够更充分地防止使用中的剥离。
[实施例5]
作为构成快门叶片材料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准备了2片CFRP预浸坯料片材(三菱レイヨン制造,商品名:パイロフィルプリプレグCFRP,厚36μm,固化推荐温度130℃)。该碳纤维增强树脂层中,碳纤维连续、沿一方向对齐,环氧树脂成为主成分。该碳纤维增强树脂层中,碳纤维的密度为1.81g/cm3,用作基体树脂的环氧树脂的密度为1.20g/cm3,碳树脂增强树脂中的环氧树脂的含有率为30重量%。碳树脂增强树脂的平均密度算出为1.63(g/cm3)。
接下来,作为构成中间层的轻金属层,准备了由轧制材料制成的铝(Al)合金片材(A2024)。本实施例中使用的Al合金片材的密度为约2.77g/cm3。为了使金属层的厚度[T2](μm)不到T1×(ρ1/ρ2)(μm),Al合金片材的厚度必须为不到36×(1.63/2.77)=21.2μm。以该算出结果为参考,准备了厚度为21μm的轧制Al合金片材。
对于该Al合金片材,进行了表面处理。具体地,首先,对于该Al合金片材,进行了将表面脱脂的处理后,在调整为浓度200g/L、浴温15℃的硫酸溶液中,在电流密度1.0A/dm2、电解时间1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阳极氧化处理。然后,使用TAC BLACK-SLH(奥野制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对Al合金片材上的阳极氧化被膜进行了染色处理。
接下来,将Al合金片材与CFRP预浸坯料片材(CFRP)以CFRP/Al合金片材/CFRP的顺序重叠,准备层叠片材。其中,配置CFRP预浸坯料片材以使相互的纤维方向变得平行,即,成为面对称。进而,作为脱模片材,准备厚50μm的PTFE片材,重叠于层叠片材的两面。这样,得到了脱模片材/CFRP/Al合金片材/CFRP/脱模片材这样的层叠结构。
将这样得到的层叠结构安装于热压机后,调整压力以将0.3MPa的压力施加于层叠结构。然后,在该压力下,从室温以每分钟1.5℃的升温速度将热压机加热直至成为130℃,进而在130℃下保持2小时。然后,停止热压机的加热,进行缓冷,确认层叠结构的温度为50℃以下后,将层叠结构取出。然后,通过将配置于表层的脱模片材除去,得到了用于得到照相机用快门叶片的层叠片材。采用同样的方法,为了得到规定的片数的照相机用快门叶片,制作了多个层叠片材。从这样得到的层叠片材,通过采用加压的冲切加工,冲切出具有规定的快门叶片形状的快门叶片,从而得到了照相机用快门叶片。
[实施例6]
作为构成快门叶片材料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准备了2片CFRP预浸坯料片材(三菱レイヨン制造,商品名:パイロフィルプリプレグCFRP,厚32μm,固化推荐温度130℃)。该碳纤维增强树脂层中,碳纤维连续、沿一方向对齐,环氧树脂成为了主成分。该碳纤维增强树脂层的平均密度与实施例5同样,为1.63(g/cm3)。
接下来,作为构成中间层的轻金属层,准备由轧制材料制成的铝(Al)合金片材(A2024)。本实施例中使用的Al合金片材的密度为约2.77g/cm3。为了使金属层的厚度[T2](μm)为不到T1×(ρ1/ρ2)(μm),Al合金片材的厚度必须为不到32×(1.63/2.77)=18.8μm。参考该算出结果,准备厚度为18μm的轧制Al合金片材。进而,对于该Al合金片材,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了表面处理。然后,使用该Al合金片材和CFRP预浸坯料片材,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快门叶片。
[实施例7]
作为构成快门叶片材料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准备了2片CFRP预浸坯料片材(三菱レイヨン制造,商品名:パイロフィルプリプレグCFRP,厚26μm,固化推荐温度130℃)。该碳纤维增强树脂层中,碳纤维连续、沿一方向对齐,环氧树脂成为了主成分。该碳纤维增强树脂层的平均密度与实施例5同样,为1.63(g/cm3)。
接下来,作为构成中间层的轻金属层,准备了由轧制材料制成的铝(Al)合金片材(A2024)。本实施例中使用的Al合金片材的密度为约2.77g/cm3。为了使金属层的厚度[T2](μm)为不到T1×(ρ1/ρ2)(μm),Al合金片材的厚度必须为不到26×(1.63/2.77)=15.3μm。参考该算出结果,准备了厚度为15μm的轧制Al合金片材。进而,对于该Al合金片材,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了表面处理。然后,使用该Al合金片材和CFRP预浸坯料片材,与实施例5同样地制作快门叶片。
这样地,实施例5~7中,以金属层的厚度[T2](μm)为不到T1×(ρ1/ρ2)(μm)的方式制作了快门叶片。确认实施例5~7中得到的快门叶片具有充分的耐久性和遮光性。
[实施例8]
作为构成中间层的金属层,准备了对两面用硅烷偶联剂实施了表面处理的铝(Al)合金片材(A2024,厚22μm)。此外,作为碳纤维预浸坯料片材,准备了连续的碳纤维沿一方向对齐、基体树脂为环氧树脂、厚30μm的预浸坯料片材(三菱レイヨン制造,商品名パイロフィルプリプレグCFRP)。接下来,将Al合金片材与碳纤维预浸坯料片材(CFRP)层叠以成为CFRP/Al合金/CFRP的顺序。其中,CFRP预浸坯料片材以相互的纤维方向成为平行,即成为面对称的方式配置。
然后,将该层叠体安装于热压机后,在压力0.3MPa、温度130℃的条件下加热加压成型2小时,从而使预浸坯料片材中所含的未固化的环氧树脂固化,将预浸坯料片材与Al合金片材粘接。通过对这样得到的层叠片材实施加压冲切加工,从而得到了多个快门叶片通过剩余部分连接的片材。
接下来,通过对通过加压冲切加工得到的片材的、构成快门叶片的外形的端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从而在快门叶片的端面形成了多孔的阳极氧化被膜。具体地,将片材的表面脱脂后,使用经调整以成为浓度200g/L、浴温15℃的硫酸溶液,在电流密度1.5A/dm2、电解时间1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阳极氧化处理。
然后,使用TAC BLACK-SLH(奥野制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对于在构成快门叶片的外形的端面形成的多孔的阳极氧化被膜进行了染色处理。进而,通过将连接多个快门叶片的剩余部分机械地切除,得到了照相机用快门叶片。这样制作了对于金属层中至少包含与光相接的端面的外周实施了黑色化处理的快门叶片。
[实施例9]
作为构成中间层的金属层,准备了与实施例8同样的Al合金片材(A2024,厚21μm)。此外,作为碳纤维预浸坯料片材,准备了与实施例8同样的预浸坯料片材(三菱レイヨン制造,商品名パイロフィルプリプレグCFRP)。对于这些Al合金片材和预浸坯料片材,通过分别实施加压冲切加工,得到了多个具有快门叶片形状的构件通过剩余部分连接的Al合金片材和预浸坯料片材。
接下来,通过对采用加压冲切加工得到的Al合金片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在Al合金片材的表面和端面形成了多孔的阳极氧化被膜。阳极氧化处理的条件采用与实施例8同样的条件。然后,使用TACBLACK-SLH(奥野制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对于在Al合金片材的表面和端面形成的阳极氧化被膜,进行了染色处理。
进而,将经染色处理的Al合金片材与预浸坯料片材(CFRP)层叠以成为CFRP/Al合金/CFRP的顺序。其中,CFRP预浸坯料片材以相互的纤维方向成为平行的方式,即成为面对称的方式配置。将这样得到的层叠体安装于热压机后,在与实施例8同样的条件下加热加压成型,从而将预浸坯料片材中含有的未固化的环氧树脂固化,将预浸坯料片材与Al合金片材粘接。这样,得到了多个快门叶片通过剩余部分连接的片材。然后,通过将多个快门叶片连接的剩余部分机械地切除,从而得到了照相机用快门叶片。这样制作了在金属层的全面实施了黑色化处理的快门叶片。
实施例8、9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确认了具有充分的耐久性和遮光性。
[实施例10]
作为构成快门叶片材料的碳纤维增强层的材料,准备碳纤维连续、在一方向上一致的碳纤维预浸坯料片材(厚30μm)。预浸坯料片材中,作为基体树脂含有环状低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此外,预浸坯料片材中的碳纤维的体积分率(Vf)调整为0.50。环状低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2~4聚体的环状低聚物。该环状低聚物具有聚合反应性,是在后述的温度条件下能够聚合反应的热塑性树脂。此外,该环状低聚物在聚合前具有20mPa·s的熔融粘度,聚合后的树脂具有100000mPa·s的熔融粘度。在基体树脂中还含有在后述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环状低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开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接下来,作为构成中间层的轻金属层,准备了由轧制材料制成的铝(Al)合金片材(A2024,厚22μm)。对于Al合金片材,进行了表面脱脂处理、阳极氧化处理和染色处理。阳极氧化处理在经调整以成为浓度200g/L、浴温15℃的硫酸溶液中、电流密度1.0A/dm2、电解时间1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对于染色处理,使用奥野制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TAC BLACK-SLH进行。
接下来,通过将碳纤维预浸坯料片材与Al合金片材重叠以使层构成成为碳纤维预浸坯料片材/Al合金片材/碳纤维预浸坯料片材,从而准备层叠片材。其中,2片的碳纤维预浸坯料片材以成为面对称、即相互的纤维方向成为平行的方式配置。进而,作为脱模片材,准备厚50μm的PTFE片材,将PTFE片材重叠于层叠片材的两面而配置。
将固化成型用的热压的模具温度设定为作为环状低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开环聚合反应进行的温度T2的200℃。然后,使用热压机,对于层叠片材在压力0.3MPa的条件下加压约1~2分钟,在加压状态下冷却约1小时。然后,通过将脱模片材去除,得到了用于得到照相机用快门叶片的纤维增强层叠体。
通过反复以上的工序,从而制作多片纤维增强层叠体。通过对这样得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进行采用加压的冲切加工,从而制作具有规定形状的照相机用快门叶片。使用SEM(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对得到的快门叶片的断面观察,结果树脂浸透到纤维的内部。此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采用交叉切割法评价了密合性,结果没有观察到从层叠体的剥离。进而,与实施例1~4同样地进行了1/8000秒的快门速度下的耐久试验,结果即使通过30万次的驱动,也没有发生异常。
以上的实施例中,作为碳纤维增强层中所含的基体树脂,使用以低分子低聚物作为前体的热塑性树脂,并且纤维增强层中所含的碳纤维的体积分率为0.50以上。通过这样的构成,在碳纤维的体积分率足够高的状态下,能够使基体树脂充分地浸透到碳纤维间的细部。因此,能够形成无空隙等缺陷的碳纤维增强层。具有这样的碳纤维增强层的快门叶片具有足够的弯曲刚性。此外,与使用了热固化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的情形比较,能够大幅地缩短固化时间。作为结果,快门叶片的生产率大幅改善,能够提供驱动时和停止时的起伏控制在最小限度并且驱动耐久性优异的快门装置和照相机。
[实施例11]
作为构成快门叶片材料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准备了CFRP预浸坯料片材(三菱レイヨン制造,商品名パイロフィルプリプレグCFRP,厚30μm,单丝直径7μm,固化推荐温度130℃)。该CFRP预浸坯料片材中,碳纤维连续、沿一方向对齐,作为基体树脂的主成分,含有环氧树脂。
接下来,作为构成中间层的金属层,准备了由轧制材料制成的铝(Al)合金片材(A2024,厚22μm)。对于该Al合金片材,进行了将表面脱脂的处理后进行了阳极氧化处理。阳极氧化处理在经调整以成为浓度200g/L、浴温15℃的硫酸溶液中、电流密度1.0A/dm2、电解时间1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然后,使用TAC BLACK-SLH(奥野制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对在Al合金片材表面形成的多孔被膜进行了染色处理。
接下来,通过将Al合金片材与CFRP预浸坯料片材(CFRP)重叠以成为CFRP/Al合金片材/CFRP的层构成,从而准备层叠片材。此时,以相互的纤维方向成为平行的方式,面对称地配置CFRP预浸坯料片材。进而,准备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40nm的PTFE制片材(厚50μm)作为脱模片材,在层叠片材的两面,即CFRP预浸坯料片材上重叠。
将这样得到的层叠片材安装于热压机后,施加压力以使压力成为0.3MPa。在该状态下,从室温以每分钟1.5℃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直至成为130℃,在130℃的状态下保持了2小时。然后,停止热压机的加热,进行缓冷直至层叠片材的温度成为50℃以下后,将层叠片材取出。然后,通过将在层叠片材表层配置的脱模片材去除,从而得到了纤维增强层叠体。通过对于纤维增强层叠体进行采用加压的冲切加工,制作了多个具有规定形状的照相机用快门叶片。
[实施例12]
将与实施例11同样的CFRP预浸坯料片材重叠以成为CFRP/CFRP/CFRP的层构成,准备层叠片材。此时,碳纤维的取向方向为0°/90°/0°。进而,准备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没有受到控制的PTFE制片材作为脱模片材,重叠于层叠片材的两面。然后,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条件下,使用热压机得到了纤维增强层叠体。进而,对纤维增强层叠体的两面进行了黑色涂装。具体地,使用东京ペイント制CN50,在层叠片材两面形成了具有每个单面5μm的厚度的黑色涂膜。通过对得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进行采用加压的冲切加工,制作了多个具有规定形状的照相机用快门叶片。
[实施例13]
除了作为脱模片材,使用了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5nm的ETFE制片材(厚50μm)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纤维增强层叠体。此外,使用该纤维增强层叠体,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多个照相机用快门叶片。
对于实施例11~13中得到的快门叶片,评价了各种特性。表2表示其评价结果。实施例11和13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的关于平面性的合格品率,与实施例12比较,为良好。其中,关于平面性的合格品率,表示平面性良好的快门叶片的比例。
此外,测定实施例11~13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的在碳纤维表面形成的减反射层的表面粗糙度。具体地,测定了沿碳纤维的纤维方向在单丝(单纤维)的表面上形成的、基体树脂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进而,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实施例11~13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的光反射率。将测定结果示于图6。
【表2】
[表2]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板厚 85μm 112μm 84μm
合格品率 96% 78% 95%
表面反射率(波长550nm) 0.15% 0.10% 2.61%
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 36.6nm 未控制 4.9nm
影像评价 无问题 无问题 有画质降低
如图6中所示,实施例11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的反射率与进行了黑色涂装的实施例12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的反射率大致同等。此外,确认了实施例13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的反射率在可见光区域中比实施例12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的反射率大。由上述的结果确认,通过控制碳纤维的单丝表面的减反射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能够减小快门叶片的光反射率。具体地,确认了通过使减反射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10nm以上,能够充分地减小快门叶片的光反射率。
此外,将安装了实施例11~13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的快门装置组装到照相机中,对摄影的图像进行了评价。其结果,使用了实施例11、12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的情况下,没有观察到起因于光反射的显著的画质的劣化。另一方面,使用了实施例13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的情况下,观察到认为起因于快门叶片表面的光反射的画质的降低。
如以上那样,通过如实施例11那样设置金属层作为中间层,能够实现作为快门叶片要求的平面性和遮光性。此外,能够制作纤维增强层的表层的微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和表面反射率受到控制的快门叶片。
[实施例14]
作为构成快门叶片材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层,准备了CFRP预浸坯料片材(三菱レイヨン制造,商品名パイロフィルプリプレグCFRP,厚30μm,固化推荐温度130℃)。该CFRP预浸坯料片材,碳纤维连续、沿一方向对齐,含有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的主成分。
接下来,作为构成中间层的金属层,准备了由轧制材料制成的铝(Al)合金片材(A2024,厚22μm)。对于该Al合金片材,进行了将表面脱脂的处理后进行了阳极氧化处理。阳极氧化处理在经调整以成为浓度200g/L、浴温15℃的硫酸溶液中、电流密度1.0A/dm2、电解时间1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然后,使用TAC BLACK-SLH(奥野制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对在Al合金片材表面形成的多孔被膜进行了染色处理。
接下来,通过将Al合金片材与CFRP预浸坯料片材(CFRP)重叠以成为CFRP/Al合金片材/CFRP的层构成,从而准备层叠片材。此时,以相互的纤维方向成为平行的方式面对称地配置CFRP预浸坯料片材。进而,准备设置了与图7中所示的图案A、B的凸部对应的凹部的PTFE片材(厚50μm)作为脱模片材,在层叠片材的两面,即CFRP预浸坯料片材上重叠。其中,图案A的凸部的平面视中的对角线长度为300μm,高度(突出长)为7μm。此外,图案B的凸部的平面视中的直径为400μm,高度(突出长)为4μm。此外,图案A的凸部与图案B的凸部之间的间距为250μm。
将这样得到的层叠片材安装于热压机后,施加压力以使压力成为0.3MPa。在该状态下,从室温以每分钟1.5℃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直至成为130℃,在130℃的状态下保持了2小时。然后,停止热压机的加热,进行缓冷直至层叠片材的温度成为50℃以下后,将层叠片材取出。然后,通过将配置在层叠片材表层的脱模片材去除,得到了形成了摩擦减轻层的纤维增强层叠体。通过对纤维增强层叠体进行采用加压的冲切加工,制作多个具有规定形状的照相机用快门叶片。
对这样得到的快门叶片的特性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3。关于快门叶片的平面性的合格品率为96%。这样,确认本实施例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的平面性良好。此外,使用本实施例中制作的快门叶片作为前幕快门叶片和后幕快门叶片这两者,制作图1中所示的快门装置(焦面快门),进行了驱动耐久试验。在得到的快门装置中,即使在常温常湿下进行30万次开闭也没有发生问题。这样,确认本实施例涉及的快门叶片作为照相机用快门叶片具有足够的耐久性。此外,驱动耐久试验后确认快门装置,结果没有观察到起因于摩擦减轻层的脱落的垃圾的产生。进而,在驱动耐久试验后用显微镜观察快门叶片表面,结果没有发现起因于摩擦减轻层的脱落的、或起因于滑动痕等的显著的损伤的发生。
[表3]
[表3]
[实施例15]
除了将设置了与图7中所示的图案A、B的凸部对应的凹部的PTFE片材(厚50μm)重叠于层叠片材的一面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得到了照相机用快门叶片。在层叠片材的另一面重叠了没有图案的PTFE片材(厚50μm)。
对这样得到的快门叶片的特性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3。关于快门叶片的平面性的合格品率为95%。这样,确认本实施例中得到的快门叶片的平面性良好。此外,使用本实施例中制作的快门叶片作为前幕快门叶片和后幕快门叶片这两者,制作图1中所示的快门装置(焦面快门),进行了驱动耐久试验。此时,配置快门叶片以使设置了摩擦减轻层的面与没有图案的面相互接触。在得到的快门装置中,即使在常温常湿下进行30万次开闭,也没有发生问题。这样,确认本实施例涉及的快门叶片作为照相机用快门叶片具有足够的耐久性。此外,驱动耐久试验后确认快门装置,结果没有观察到起因于摩擦减轻层的脱落的垃圾的产生。进而,在驱动耐久试验后用显微镜观察快门叶片表面,结果没有发现起因于摩擦减轻层的脱落的、或起因于滑动痕等的显著的损伤的发生。
尽管已参照例示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例示实施方案。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括所有变形、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29)

1.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纤维增强层、
第2纤维增强层、和
设置在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之间的金属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层由无缝的金属片材形成。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层是在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与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之间实质上作为芯材发挥功能的基础基材,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是对由上述基础基材形成的上述金属层的表面强度进行补强的补强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将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与上述金属层粘接的接合层,该接合层包含与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的保持纤维的树脂组合物相同的成分。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与上述金属层之间存在接合层。
6.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层设置在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中所含的纤维与上述金属层之间,并且包含由与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的保持纤维的树脂组合物相同的成分一体地形成的树脂组合物的层。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金属层的表层设置具有多个微细凹部的表面处理层,该多个微细凹部构成上述接合层的一部分,将上述树脂组合物的层的至少一部分埋设在上述表面处理层的上述微细凹部内。
8.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金属层的表层设置具有多个微细凹部的表面处理层,该多个微细凹部构成上述接合层的一部分,上述表面处理层为实施了黑色化处理的层。
9.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处理层也设置在上述金属层的端面。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处理层是通过对上述金属层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或化学转化处理而形成的层。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对上述金属层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而成的表面处理层的氧化面形成与上述树脂组合物的层的界面。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金属层的表层设置多个凹部,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的至少一方的保持纤维的树脂组合物进入上述凹部内。
13.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以基本上相同的厚度设置。
14.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或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的厚度以与上述金属层的厚度同等或其以上的厚度设置。
15.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的厚度与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的厚度之和比上述金属层的厚度大。
16.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具有的纤维方向与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具有的纤维方向基本上为同一方向。
17.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纤维增强层叠体为长条状薄板,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或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在纤维方向相对于上述长条状薄板的纵向倾斜的状态下与上述金属层接合。
18.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长条状薄板的从厚度方向的平面视中,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的纤维方向与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的纤维方向交叉。
19.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层为轻金属的层。
20.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层为铝合金或镁合金的层。
21.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层。
22.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层由轧制材料形成,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的各纤维方向沿一方向一致,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的纤维方向与上述金属层的轧制方向交叉或正交。
23.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的至少一方中,纤维的体积分率(Vf)为0.50以上。
24.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的至少一方在表面具有减反射层,沿上述第1或第2纤维增强层中所含的纤维的表面测定的上述减反射层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10nm以上。
25.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纤维增强层和上述第2纤维增强层的至少一方在表面具有摩擦减轻层,上述摩擦减轻层在表面具有多个第1凸部和高度比上述第1凸部低的多个第2凸部。
26.快门装置,是具有形成了开口的基板、将上述开口开闭并且使与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为纵向的1片以上的快门叶片和驱动上述快门叶片的驱动部的快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1片以上的快门叶片中的至少1个是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
27.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26所述的快门装置。
28.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含浸了树脂的第1纤维层、金属层和含浸了树脂的第2纤维层层叠而得到层叠体的工序,和
在加压下将上述层叠体加热的工序。
29.权利要求28所述的纤维增强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纤维层和上述第2纤维层的至少一方中,纤维的体积分率(Vf)为0.50以上,上述第1纤维层和上述第2纤维层的上述至少一方中所含的树脂为热塑性树脂的低聚物。
CN201510009419.8A 2014-01-08 2015-01-08 纤维增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快门装置以及照相机 Active CN104760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1930 2014-01-08
JP2014070004 2014-03-28
JP2014-070004 2014-03-28
JP2014-001930 2014-04-14
JP2014219698A JP6434275B2 (ja) 2014-01-08 2014-10-28 繊維強化積層体及びシャッタ装置並びにカメラ
JP2014-219698 2014-10-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0344A true CN104760344A (zh) 2015-07-08
CN104760344B CN104760344B (zh) 2017-06-30

Family

ID=52358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9419.8A Active CN104760344B (zh) 2014-01-08 2015-01-08 纤维增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快门装置以及照相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88401B2 (zh)
EP (1) EP2894031A1 (zh)
JP (1) JP6434275B2 (zh)
CN (1) CN10476034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3783A (zh) * 2016-08-30 2016-12-14 福建省邦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强度抗老化、轻质铝合金门、窗边框及其制备工艺
CN108312684A (zh) * 2017-12-11 2018-07-24 姜文明 一种铝合金与碳纤维固化上色工艺
CN110073285A (zh) * 2016-12-20 2019-07-30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叶片驱动装置
CN113474160A (zh) * 2019-02-13 2021-10-0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叠层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3932B2 (ja) * 2015-01-07 2019-07-17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羽根駆動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JP6749687B2 (ja) * 2015-06-23 2020-09-02 株式会社足立ライト工業所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材料と接合対象物とを接合する接合方法及び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製品
WO2017199886A1 (ja) 2016-05-16 2017-11-23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積層体、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JP6623458B2 (ja) * 2016-06-29 2019-12-25 セイコ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羽根駆動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US10442950B2 (en) 2017-05-18 2019-10-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lm formed on a sliding surface of a component
JP6915468B2 (ja) * 2017-09-15 2021-08-04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構造体および加工装置
JP2021148946A (ja) * 2020-03-19 2021-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遮光羽根及び撮像装置
WO2023181489A1 (ja) * 2022-03-25 2023-09-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0065A (ja) * 2002-03-26 2003-10-02 Canon Electronics Inc 遮光板、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JP2009156969A (ja) * 2007-12-25 2009-07-16 Nikon Corp シャッタ羽根、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CN203084397U (zh) * 2013-01-15 2013-07-24 烟台睿创微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红外热像仪的快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84232A (zh) 1972-12-16 1974-08-13
US4029838A (en) * 1975-09-24 1977-06-1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Hybrid composite laminate structures
JPS5961827A (ja) 1982-10-01 1984-04-09 Nippon Kogaku Kk <Nikon> 光制御装置用の遮光羽根
JPS6065726U (ja) 1983-10-13 1985-05-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用シヤツタ羽根
JPS6485749A (en) * 1987-05-19 1989-03-30 Canon Denshi Kk Composition plastic light screening material
EP0323660A1 (en) * 1987-12-31 1989-07-12 Akzo N.V.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laminate of metal sheets and filaments-reinforced synthetic layers
JPH04348138A (ja) * 1991-05-27 1992-12-03 Tonen Corp 複合プリプレグ
US5248864A (en) * 1991-07-30 1993-09-2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thod for induction heat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
US5797055A (en) * 1994-07-06 1998-08-18 Nikon Corporation Focal plane shut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5866272A (en) * 1996-01-11 1999-02-02 The Boeing Company Titanium-polymer hybrid laminates
JPH10186448A (ja) 1996-12-27 1998-07-14 Canon Electron Inc 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カメラ
JPH10301158A (ja) 1997-04-25 1998-11-13 Nikon Corp 炭素繊維強化樹脂製遮光羽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メラ用 シャッター
JP2002229097A (ja) 2001-02-07 2002-08-14 Canon Electronics Inc シャッター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JP2002348646A (ja) 2001-05-25 2002-12-04 Nippon Crose Rolling Corp 展伸用の長尺マグネシウム合金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38544B2 (ja) * 2003-03-24 2008-08-27 株式会社栗本鐵工所 マグネシウム系金属の防食性被覆構造
JP4965347B2 (ja) * 2007-06-18 2012-07-04 大成プラス株式会社 管状複合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48937A (ja) * 2010-01-23 2011-08-04 Taisei Plas Co Ltd 溶剤型エポキシ接着剤及び接着方法
KR101091030B1 (ko) * 2010-04-08 2011-12-09 이화다이아몬드공업 주식회사 감소된 마찰력을 갖는 패드 컨디셔너 제조방법
US20110300358A1 (en) * 2010-06-04 2011-12-08 The Boeing Company Shape memory alloy/fiber reinforced polymeric composite structure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0065A (ja) * 2002-03-26 2003-10-02 Canon Electronics Inc 遮光板、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JP2009156969A (ja) * 2007-12-25 2009-07-16 Nikon Corp シャッタ羽根、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CN203084397U (zh) * 2013-01-15 2013-07-24 烟台睿创微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红外热像仪的快门组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3783A (zh) * 2016-08-30 2016-12-14 福建省邦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强度抗老化、轻质铝合金门、窗边框及其制备工艺
CN106223783B (zh) * 2016-08-30 2019-03-15 石狮市台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高强度抗老化、轻质铝合金门、窗边框及其制备工艺
CN110073285A (zh) * 2016-12-20 2019-07-30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叶片驱动装置
CN110073285B (zh) * 2016-12-20 2021-08-27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叶片驱动装置
CN108312684A (zh) * 2017-12-11 2018-07-24 姜文明 一种铝合金与碳纤维固化上色工艺
CN113474160A (zh) * 2019-02-13 2021-10-0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叠层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88401B2 (en) 2017-03-07
EP2894031A1 (en) 2015-07-15
JP2015193214A (ja) 2015-11-05
JP6434275B2 (ja) 2018-12-05
CN104760344B (zh) 2017-06-30
US20150192836A1 (en) 2015-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0344A (zh) 纤维增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快门装置以及照相机
CN103890619B (zh) 单轴延伸多层层叠膜
JP5272418B2 (ja) 切込プリプレグ基材、複合切込プリプレグ基材、積層基材、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および切込プリプレグ基材の製造方法
KR100888303B1 (ko) 와이어 그리드 편광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169749A (zh) 反射膜
WO2018181983A1 (ja) プリプレグ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表皮材付き単位層、繊維強化複合材料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成形品
US9856396B2 (en) Surface ornament composition for part of fishing tackle or bicycle
US10493717B2 (en) Fiber reinforced laminate, shutter device and optical apparatus
EP3812118B1 (en) Prepreg she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molded art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reform
US20190381758A1 (en) Multi-layered fibre composite material
CN109514954A (zh) 层叠体
CN110023076A (zh) 多层层叠膜和使用其的加工品
JP2003251675A (ja) 多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2012088613A (ja) 1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1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積層体
US4965617A (en) Plate for light shielding blade
WO2014050237A1 (ja) 透明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透明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202235286A (zh) Lcp押出膜及其製造方法、延伸處理用lcp押出膜、lcp延伸膜、熱收縮性lcp延伸膜、電路基板用絕緣材料、與金屬箔貼合積層板
JP7185013B2 (ja) 積層体、金属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樹脂部材の製造方法
JPWO2021200008A5 (zh)
JPH09254265A (ja) 炭素繊維強化型樹脂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135107A (ja) 繊維強化樹脂製部品の表面装飾構造
JPH11194393A (ja) 炭素繊維強化樹脂製遮光羽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メラ用 シャッター
JP6600184B2 (ja) シャッタ羽根、シャッタ羽根駆動装置及び光量調整装置並びに撮像装置
KR20230015314A (ko) Led 기판, 적층체, 및 led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JPH04318825A (ja) 遮光羽根用またはアーム用板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