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4095B - 液压制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压制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4095B
CN104724095B CN201410812227.6A CN201410812227A CN104724095B CN 104724095 B CN104724095 B CN 104724095B CN 201410812227 A CN201410812227 A CN 201410812227A CN 104724095 B CN104724095 B CN 104724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ston
control
pressure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22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24095A (zh
Inventor
中田大辅
神谷雄介
冈野隆宏
增田芳夫
山添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ics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dvics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ics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dv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24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4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24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4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16Master control, e.g. master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18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 B60T17/22Devices for monitoring or checking brake systems; Signal devices
    • B60T17/221Procedure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or keeping in a correct functioning condition of brake systems
    • B60T17/222Procedure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or keeping in a correct functioning condition of brake systems by filling or bleeding of hydraulic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12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the fluid being liquid
    • B60T13/1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the fluid being liquid using accumulators or reservoirs fed by pumps
    • B60T13/142Systems with master cylinder
    • B60T13/145Master cylinder integrated or hydraulically coupled with booster
    • B60T13/146Part of the system directly actuated by booster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62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functions of the control system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8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 B60T13/68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in hydraulic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4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 B60T7/04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travel or forc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包括: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4,28),能够控制液压制动器(4,10)的制动缸(6,12)中的液压,液压制动器被配置成减缓轮子(2,8)的旋转,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包括:(i)活塞(34,114),(ii)液压室(42,66,124,62),与活塞相对地设置,以及(iii)移动力控制装置(28,104),被配置成将移动力施加到活塞并且能够控制移动力;以及空气减少装置(20,216),被配置成控制移动力控制装置以移动活塞,从而减少包括液压室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1,222,225,227,238,239)中的空气。

Description

液压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制动系统中的空气减少。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第2007-186140号)公开了一种液压制动系统,该液压制动系统包括:(a)主缸;(b)制动缸;(c)液压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制动缸中的液压;以及(d)排气装置,被配置成排出液压控制装置中的空气。液压控制装置包括:(i)泵装置;(ii)贮存器;(iii)多个电磁阀,分别设置在泵装置与制动缸之间以及贮存器与制动缸之间。排气装置激励泵装置并且打开至少一个电磁阀,从而从泵装置释放的工作流体被提供到液压控制装置中的排气目标部分然后被释放到贮存器。因此,针对排气目标部分执行排气。另外,排气装置闭合设置在主缸与制动缸之间的电磁阀并且激励泵装置。同时,操作者打开设置在制动缸上的放泄塞(bleeder plug)。因此,针对排气目标部分(其位于电磁阀的下游)执行排气。
发明内容
提出本发明以提供一种液压制动系统,该液压制动系统被配置成以与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提供用于排气的配置不同的配置来执行空气减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其包括:制动液压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制动缸中的液压并且包括:(i)活塞,(ii)液压室,与活塞相对地设置,以及(iii)移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移动力施加到活塞并且能够控制移动力;以及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移动力控制装置以移动活塞,从而减少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空气减少装置对活塞的移动使得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与工作流体一起被排出,从而导致空气量减少。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液压制动系统中,利用活塞的移动来减少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即,以与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用于排气的配置不同的配置来减少空气。
本发明的形式
将作为示例来描述被认为是本申请人可要求保护的发明或者发明的特征。
(1)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包括:
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缸,该液压制动器被配置成减缓轮子的旋转;
主缸,包括:(a)第一壳体,(b)加压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fluid-tightly)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第一壳体中,(c)压力室,设置在加压活塞的前方并且连接到制动缸,以及(d)后室,设置在加压活塞的后方;
后液压控制装置,包括:(i)第二壳体,(ii)控制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第二壳体中,(iii)输出室,与控制活塞相对地设置,(iv)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移动力施加到控制活塞并且能够控制移动力,后液压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输出室中的液压提供到后室;以及
空气减少装置,包括第二空气减少装置,该第二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通过控制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而移动控制活塞并且建立输出室与低压源之间的连通,从而减少包括输出室的第二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后液压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施加到控制活塞的移动力而控制输出室中的液压,并且输出室中的被控制的液压被提供到后室。在主缸中,后室中的液压使得加压活塞前进,使得在压力室中产生液压并且该液压被提供到制动缸。制动缸中的液压通过后液压控制装置对移动力的控制来控制。
例如,该液压制动系统可被配置成使得由空气减少装置来移动控制活塞以增加输出室中的液压,此后输出室以可流动方式与低压源耦合。输出室中的空气与工作流体一起被排到低压源中,从而减少了第二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低压源可以是贮存器和大气中的任一个。
施加到控制活塞的移动力的示例包括与液压有关的力和电磁驱动力。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的示例包括:包括能够控制液压的电磁阀的装置;以及包括能够输出由例如供给电流确定的按压力(即,电磁驱动力)的电动机的装置。另外,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独立于彼此以及可由同一壳体来提供,换言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不独立于彼此。
(2)根据以上形式(1)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
其中,后液压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输出室与低压源之间的连通/隔离机构,并且连通/隔离机构的状态能够在输出室和低压源彼此连通的连通状态与输出室和低压源彼此隔离的隔离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其中,空气减少装置包括:(i)控制活塞移动装置,被配置成控制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以移动控制活塞,以及(ii)低压源连通切换装置,被配置成将连通/隔离机构的状态从隔离状态切换为连通状态。
连通/隔离机构可以是电磁阀和机械阀中的任一个。例如,连通/隔离机构可被配置成通过控制活塞的移动而在连通状态与隔离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以上形式(1)或(2)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
其中,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包括基于液压的移动力控制装置,该基于液压的移动力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控制设置在控制活塞的与输出室相对的一侧的控制压力室中的液压来控制移动力,以及
其中,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基于液压的移动力控制装置以移动控制活塞。
(4)根据以上形式(2)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
其中,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包括:(i)控制压力室,设置在控制活塞的与输出室相对的一侧,(ii)增压阀,设置在控制压力室与高压源之间,以及(iii)减压阀,设置在控制压力室与低压源之间,以及
其中,控制活塞移动装置被配置成控制增压阀和减压阀以移动控制活塞。
增压阀和减压阀中的每个可以是根据供给电流的存在和不存在(开/关)而打开和闭合的电磁打开/闭合阀,并且可以是根据供给电流的幅值而被激励的线性阀。控制活塞移动装置可被配置成多次将增压阀和减压阀中的每个切换到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以使控制活塞多次往复。第二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可以通过使控制活塞多次往复而可靠地被减少。
(5)根据以上形式(4)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第二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通过以下方式来减少第二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建立增压阀的打开状态和减压阀的闭合状态以引起控制活塞的移动,从而将输出室与低压源隔离以增加输出室中的液压,以及此后建立减压阀的打开状态以在与上述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控制活塞,从而建立输出室与低压源之间的连通。
当在输出室中的液压增加之后打开减压阀时,增压阀可处于闭合状态或打开状态。
(6)根据以上形式(4)或(5)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空气减少装置还包括第三空气减少装置,该第三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通过以下方式来减少包括控制压力室的第三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建立增压阀的打开状态和减压阀的闭合状态以增加控制压力室中的液压,以及此后建立减压阀的打开状态以建立控制压力室与低压源之间的连通。
控制压力室中的空气与工作流体一起经由减压阀被排到低压源中。另外,控制压力室中的液压的减小使得控制活塞在控制压力室的体积减小的方向上移动。该配置实现了空气从控制压力室可靠地排出。
(7)根据以上形式(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高压源包括被配置成在加压状态储蓄工作流体的储能器。
注意,在空气减少中可不使用储蓄在储能器中的工作流体,并且可使用从泵释放的工作流体。
(8)根据以上形式(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空气减少装置包括第四空气减少装置,该第四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后液压控制装置以减少包括后室的第四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9)根据以上形式(8)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第四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通过控制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以移动控制活塞,增加输出室中的液压以增加后室中液压以及此后建立后室与低压源之间的连通。
后室中的空气与工作流体一起被排到低压源中。另外,后室中的液压的增加使得加压活塞前进,并且后室与低压源之间的连通使得加压活塞收回。加压活塞的收回(即,加压活塞在后室的体积减小的方向上的移动)可以可靠地排出后室中的空气。
(10)根据以上形式(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空气减少装置还包括第一空气减少装置,该第一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后液压控制装置以使得加压活塞前进,从而减少包括压力室的第一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例如,液压制动系统可被配置成使得加压活塞前进以增加压力室中的液压,此后,压力室以可流动方式与低压源耦合。另外,液压制动系统可被配置成使得设置在压力室的下游的放泄塞由操作者打开并且可被配置成使得设置在压力室与低压源之间的电磁阀等由第一空气减少装置打开。
另外,加压活塞可在压力室与低压源彼此连通的状态下前进。加压活塞的前进(即,加压活塞在压力室的体积减小的方向上的移动)可以可靠地排出压力室中的空气。
(11)根据以上形式(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
其中,加压活塞包括第一活塞部分和第二活塞部分,
其中,压力室设置在第一活塞部分的前方,
其中,主缸设置在第二活塞部分的前方并且包括独立于压力室的反作用力室,以及
其中,空气减少装置还包括第五空气减少装置,该第五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后液压控制装置以减少包括反作用力室的第五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12)根据以上形式(11)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第五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以使得加压活塞前进以及建立反作用力室与低压源之间的连通。
冲程模拟器连接到反作用力室,并且反作用力室中的工作流体通过加压活塞的前进而被提供到冲程模拟器。通过将反作用力室与低压源以可流动方式耦合,反作用力室中的空气与工作流体一起被排到低压源中。另外,加压活塞的前进(即,加压活塞在反作用力室的体积减小的方向上的移动)可以可靠地排出反作用力室中的空气。
在放泄塞设置在例如冲程模拟器上的情况下,操作者可以打开放泄塞以建立反作用力室与低压源之间的连通。另外,可在反作用力室与低压源彼此连通的情况下使得加压活塞前进。
(13)根据以上形式(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响应于空气减少命令而减少空气。
空气减少命令可在液压制动系统中产生,并且可在液压制动系统外部的外部装置中产生。
(14)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包括:
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缸,该液压制动器被配置成减缓轮子的旋转;
主缸,包括:(a)第一壳体,(b)加压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第一壳体中,以及(c)压力室,设置在加压活塞的前方并且连接到制动缸;
加压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移动力施加到加压活塞并且能够控制移动力;以及
空气减少装置,包括第一空气减少装置,该第一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加压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以使得加压活塞前进,从而减少包括压力室的第一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本形式中的液压制动系统可以采用形式(1)至(13)中的任意技术特征。
加压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可以是根据形式(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液压控制装置。
(15)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包括:
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缸,该液压制动器被配置成减缓轮子的旋转;
主缸,包括:(a)第一壳体,(b)加压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第一壳体中,(c)压力室,设置在加压活塞的前方并且连接到制动缸,以及(d)后室,设置在加压活塞的后方;
后液压控制装置,包括:(i)第二壳体,(ii)控制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第二壳体中,(iii)输出室,与控制活塞相对地设置,以及(iv)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移动力施加到控制活塞并且能够控制移动力,后液压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输出室中的液压提供到后室;以及
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以移动控制活塞从而减少液压产生装置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空气减少目标部分包括主缸和后液压控制装置。
本形式中的液压制动系统可以采用形式(1)至(14)中的任一技术特征。
(16)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包括:
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缸,该液压制动器被配置成减缓轮子的旋转;
主缸,包括:(a)壳体,(b)加压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壳体中,(c)压力室,设置在加压活塞的前方并且连接到制动缸,以及(d)后室,设置在加压活塞的后方;
后液压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后室中的液压;以及
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后液压控制装置以减少包括后室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本形式中的液压制动系统可以采用形式(1)至(15)中的任意技术特征。
(17)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包括:
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缸,该液压制动器被配置成减缓轮子的旋转;
主缸,包括:(a)壳体,(b)加压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壳体中并且包括第一活塞部分和第二活塞部分,(c)压力室,设置在第一活塞部分的前方并且连接到制动缸,以及(d)反作用力室,设置在第二活塞部分的前方并且独立于压力室;
加压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移动力施加到加压活塞并且能够控制移动力;以及
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加压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以减少包括反作用力室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本形式中的液压制动系统可以采用形式(1)至(16)中的任意技术特征。
(18)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包括:
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缸,该液压制动器被配置成减缓轮子的旋转;
主缸,包括:(a)第一壳体,(b)加压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第一壳体中,(c)压力室,设置在加压活塞的前方并且连接到制动缸,以及(d)后室,设置在加压活塞的后方;
后液压控制装置,包括:(i)第二壳体,(ii)控制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第二壳体中,(iii)输出室,与控制活塞相对地设置,(iv)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移动力施加到控制活塞并且能够控制移动力,后液压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输出室中的液压提供到后室;以及
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以减少包括输出室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本形式中的液压制动系统可以采用形式(1)至(17)中的任意技术特征。
(19)一种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减少液压制动系统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该液压制动系统包括:(A)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缸,该液压制动器被配置成减缓轮子的旋转,以及(B)制动液压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制动缸中的液压并且包括:(i)壳体,(ii)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壳体中,(iii)液压室,设置在活塞的前方,以及(iv)移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移动力施加到活塞并且能够控制移动力,制动液压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液压室中的液压提供到制动缸,
空气减少装置包括活塞移动装置,该活塞移动装置被配置成控制移动力控制装置以移动活塞从而减少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空气减少装置可设置在液压制动系统中,并且可设置在与液压制动系统不同的外部装置中。例如,空气减少装置可设置在例如检查工厂中安装的装备中。另外,液压室中的液压可被直接提供到制动缸,并且可经由例如液压激励机构而被提供到制动缸。
本形式中的空气减少装置可以采用形式(1)至(18)中的任意技术特征。
(20)一种减少液压制动系统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的空气减少方法,该液压制动系统包括:(A)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缸,该液压制动器被配置成减缓轮子的旋转,以及(B)制动液压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制动缸中的液压并且包括:(i)壳体,(ii)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壳体中,(iii)液压室,设置在活塞的前方,以及(iv)移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移动力施加到活塞并且能够控制移动力,该制动液压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液压室中的液压提供到制动缸,
该空气减少方法包括:控制移动力控制装置以移动活塞,从而减少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本形式中的空气减少方法可以采用形式(1)至(19)中的任意技术特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将通过阅读当结合附图考虑时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而得以更好地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压制动系统的电路图;
图2是示出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制动ECU和与其连接的装置的视图;
图3是示出存储在制动ECU的存储装置中的空气减少程序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空气减少程序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液压制动系统中的空气减少状态(状态(1))的电路图;
图6是示出与空气减少状态不同的状态(状态(2)(a))的电路图;以及
图7是示出与空气减少状态不同的另一状态(状态(2)(b)、(c))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压制动系统。当在本液压制动系统中减少空气时,该空气减少通常在例如车辆工厂或检查地方执行。
液压制动系统的配置
液压制动系统包括:(i)分别针对左前轮和右前轮2FL、2FR设置的液压制动器4FL、4FR的制动缸6FL、6FR以及分别针对左后轮和右后轮8RL、8RR设置的液压制动器10RL、10RR的制动缸12RL、12RR;(ii)液压产生装置14,能够将液压提供到这些制动缸6FL、6FR、12RL、12RR;以及(iii)滑差(slip)控制装置,设置在液压产生装置14与制动缸6FL、6FR、12RL、12RR之间。诸如液压产生装置14和滑差控制装置16的装置由制动ECU 20(参见图2)来控制。在以下描述中,例如,诸如液压制动器的每个部件将以表示各个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的后缀(FL、FR、RL、RR)中的相应一个来引用,其中,这些部件应该由其各自的轮子位置来区分,或者这些部件被共同引用。
液压产生装置
液压产生装置14包括:(i)作为制动操作构件的制动踏板24,(ii)主缸26,(iii)后液压控制装置28,被配置成控制主缸26的后室中的液压。
主缸
主缸26包括:(a)作为第一壳体的壳体30,(b)布置在一行并且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壳体30中形成的缸膛中的加压活塞32、34和输入活塞36。
压力室40、42分别被限定在加压活塞32、34的前方。用于左前轮和右前轮2的制动缸6通过流体通道44连接到压力室40,而用于各个左后轮和右后轮8的制动缸12通过流体通道46连接到压力室42。当液压被提供到制动缸6、12时,液压制动器4、10中的每个被激励以减小轮子2、8中的相应一个的旋转量。弹力通过返回弹簧在返回方向上被施加到加压活塞32、34,并且当加压活塞32、34中的每个位于其后端位置时,压力室40、42与贮存器52连通。
加压活塞34包括:(a)作为第一活塞部分的前活塞部分56,设置在加压活塞34的前部中,(b)作为第二活塞部分的中间活塞部分58,设置在加压活塞34的中部中以在其径向方向上突出,以及(c)后小直径部分60,设置在加压活塞34的后部中并且具有比中间活塞部分58小的直径。前活塞部分56和中间活塞部分58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壳体30中。前活塞部分56前方的空间是压力室42,并且中间活塞部分58前方的空间是环形反作用力室62。设置在中间活塞部分58的后方的后小直径部分60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壳体30中所设置的环形内圆周侧突起部分64中。该构造在中间活塞部分58的后方形成了后室66。
输入活塞36位于加压活塞34的后方,并且输入室70被限定在后小直径部分60与输入活塞36之间。制动踏板24通过操作杆72和其它部件与输入活塞36的后部接合。在输入活塞36位于其后端位置的情况下,输入室70与贮存器52连通。
反作用力室62和输入室70通过通道80连接。常闭连通控制阀(SGH)82设置在通道80中。通道80的位于连通控制阀82的相对侧中较靠近反作用力室62的一侧的部分通过贮存器通道84连接到贮存器52并且通过模拟器通道88连接到冲程模拟器90。常开贮存器切断阀(SSA)86设置在贮存器通道84中。操作液压传感器92设置在通道80的位于其连接到贮存器通道84和模拟器通道88的部分的相对侧中的较靠近反作用力室62的一侧的部分中。
后液压控制装置
后液压控制装置28连接到后室66。
后液压控制装置28包括:(a)高压源100,(b)调节器102,以及(c)线性阀装置104。
高压源100包括:泵装置,包括泵105和泵马达106;以及储能器108,被配置成在加压状态储蓄从泵装置排出的工作流体或制动流体。储蓄在储能器108中的工作流体的液压称为由储能器压力传感器109检测的储能器压力。泵马达106被控制,使得将储能器压力保持在预定范围内。
调节器102包括:作为第二壳体的壳体110以及设置在壳体110中以在与轴线L平行的方向上布置在一行的先导活塞(pilot piston)112和控制活塞114。壳体110具有阶梯式缸膛,该阶梯式缸膛包括:先导活塞112和控制活塞114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的大直径部分;以及具有连接到高压源100的高压室116的小直径部分。限定在先导活塞112的后方的空间是先导压力室120。限定在控制活塞114的后方的空间是控制压力室122,并且限定在控制活塞114的前方的空间是伺服室124。
常闭高压提供阀126设置在伺服室124与高压室116之间。
控制活塞114包括:配对孔140,总是与贮存器52连通;以及阀构件144,装配在配对孔140中。阀构件144具有与配对孔140(贮存器52)连通的轴向通道146。阀构件144在贮存器52和伺服室124彼此隔离的状态与贮存器52和伺服室124彼此连通的状态之间切换。弹力在返回方向上通过弹簧被施加到控制活塞114(包括阀构件144),并且当控制活塞114位于其后端位置时,伺服室124与贮存器52彼此连通。
先导压力室120通过先导通道152连接到流体通道46。因此,主缸26的压力室42中的液压作用于先导活塞112。
主缸26的后室66通过伺服通道154连接到伺服室124。由于伺服室124和后室68直接连接到彼此,因此伺服室124中的液压和后室66中的液压大体上彼此相等。注意,伺服液压传感器156设置在伺服通道154中以检测作为伺服室124中的液压的伺服液压。
线性阀装置104包括:作为设置在控制压力室122与高压源100之间的增压阀的一个示例的增压线性阀160;以及作为设置在控制压力室122与贮存器52之间的减压阀的一个示例的减压线性阀162。增压线性阀160是常闭阀,并且减压线性阀162是常开阀。
滑差控制装置
滑差控制装置16包括多个电磁打开/闭合阀。多个电磁打开/闭合阀分别打开和闭合,由此分别控制各个制动缸6、12中的液压。
制动ECU
如图2所示,连接到制动ECU 20的装置包括:操作液压传感器92;储能器压力传感器109;伺服液压传感器156;冲程传感器200,被配置成检测制动踏板24的冲程;手动操作构件202;泊车制动开关204;诸如连通控制阀82、贮存器切断阀86、增压线性阀160和减压线性阀162的电磁阀的线圈;泵马达106;以及包括显示器的通知装置206。通知装置206提供关于空气减少的信息等。注意,不仅泊车制动开关204而且诸如档位传感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各种传感器都可连接到制动ECU 20。可采用任何配置,只要制动ECU 20可以基于检测值等识别车辆是否停止即可。
制动ECU 20大体上由包括执行装置210、存储装置212和输入/输出装置214的计算机构成。存储装置212包括存储信息(诸如图3中的流程图所示的空气减少程序)的空气减少程序存储装置216。
液压制动系统的操作
通常控制
当不存在用于激励液压制动器4、10的请求时,增压线性阀160闭合,并且减压线性阀162打开。控制压力室122与贮存器52连通,并且控制活塞114位于其后端位置。伺服室124与贮存器52连通,使得没有液压被提供到后室66。在主缸26中,加压活塞34位于其后端位置,并且在压力室40、42中没有产生液压。没有液压被提供到制动缸6、12,使得液压制动器4、10不工作。
当压下制动踏板24时,即,当请求激励液压制动器4、10时,连通控制阀82打开,贮存器切断阀86闭合,增压线性阀160打开,并且减压线性阀162闭合。控制压力室122中的液压增加,由此控制活塞114向前移动。结果,轴向通道146被中断,高压提供阀126打开,并且伺服室124与贮存器52隔离并且以可流动方式(fluidically)与高压室116耦合。伺服液压因此增加并且被提供到后室66。在主缸26中,后室66中的液压使加压活塞34向前移动,使得各个压力室40、42中的液压增加。液压被提供到制动缸6、12,这使得液压制动器4、10工作。通过对增压线性阀160和减压线性阀162的控制来控制各个制动缸6、12中的液压。
空气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增压线性阀160和减压线性阀162的打开和闭合使得控制活塞114和加压活塞32、34移动,由此从控制压力室122、伺服室124、后室66、压力室40、42、反作用力室62等释放空气和工作流体,从而导致这些室中的空气量的减少。
(1)加压状态(加压活塞32、34和控制活塞114的向前移动)
如图5所示,连通控制阀82闭合,贮存器切断阀86闭合,增压线性阀160打开,并且减压线性阀162闭合。储能器108中的液压使得控制压力室122中的液压增加,这使得控制活塞114向前移动。伺服室124与贮存器52隔离,使得伺服室124中的液压增加,并且后室66中的液压增加,这使得加压活塞34、32向前移动。各个压力室40、42中的液压增加,使得液压被提供到制动缸6、12。反作用力室62中的液压也增加,这将液压提供到冲程模拟器90。在本实施例中,该状态在下文中可称为“加压状态”和“活塞前进状态”。
注意,可不使用储能器108中的液压来增加控制压力室122中的液压,并且可使用其它方法。例如,可驱动泵马达106以通过利用泵105的排出压力而增加控制压力室122中的液压。
(2)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与低压源的连通
在建立加压状态之后,一个或多个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以可流动方式与贮存器52或大气耦合。
(a)对于伺服室124、后室66、控制压力室122等的空气减少
如图6所示,减压线性阀162打开,并且增压线性阀160闭合。控制压力室122中的液压降低,这使得控制活塞114向后移动。
(a-1)建立轴向通道146的连通状态,使得伺服室124与贮存器52连通。伺服室124中的液压降低,并且后室66中的液压降低,这使得加压活塞34、32向后移动。后室66经由伺服室124以可流动方式与贮存器52耦合。后室66中的空气经由伺服通道154沿着路径220与工作流体一起被排到伺服室124中。伺服室124中的空气经由轴向通道146和贮存器通道84与工作流体一起被排到贮存器52中。该操作减少了包括后室66和伺服通道154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1中的空气量以及包括伺服室124、轴向通道146和贮存器通道84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2中的空气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伺服室124和后室66中的液压高的状态下伺服室124和后室66以可流动方式与贮存器52耦合,因此伺服室124和后室66中的空气被压缩,然后与工作流体一起被排到贮存器52中。由于空气在压差大的状态下被排出,因此伺服室124、后室66等中的空气可以被可靠地排放。后室66中的空气也可以通过加压活塞34的向后移动(即,加压活塞34在后室66的体积减小的方向上的移动)而被可靠地排放。
(a-2)控制压力室122中的空气经由减压线性阀162和贮存器通道84沿着路径224与工作流体一起被排到贮存器52中。该操作减少了包括控制压力室122、减压线性阀162和贮存器通道84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5中的空气量。控制压力室122中的空气也可以通过控制活塞114的向后移动(换言之,控制活塞114在控制压力室122的体积减小的方向上的移动)而被可靠地排放。
注意,增压线性阀160可不被切换到闭合状态并且可保持在打开状态。在该配置中,也可以减少增压线性阀160中的空气。
(b)对于反作用力室62、冲程模拟器90等的空气减少
如图7所示,贮存器切断阀86打开,并且反作用力室62、冲程模拟器90等与贮存器52连通。反作用力室62和冲程模拟器90中的空气经由模拟器通道88、贮存器切断阀86和贮存器通道84沿着路径226与工作流体一起被排到贮存器52中。该操作减少了包括反作用力室62、冲程模拟器90、模拟器通道88和贮存器切断阀86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7中的空气量。另外,由于反作用力室62与贮存器52连通,因此加压活塞34向前移动,换言之,加压活塞34在反作用力室62的体积减小的方向上移动。该移动也可以可靠地排出反作用力室62中的空气。
注意,设置在冲程模拟器90上的放泄塞230可由操作者打开。反作用力室62、模拟器通道88、冲程模拟器90等中的空气可以从放泄塞220排出。
(c)对于压力室40、42的下游侧的空气减少
如图7所示,设置在各个制动缸6、12上的放泄塞232由操作者打开,使得压力室40、42暴露于大气。压力室40、42中的空气经由流体通道44、46、滑差控制装置16和制动缸6、12沿着路径234、236与工作流体一起从放泄塞232被排出。该操作减少了包括压力室40、42、流体通道44、46和制动缸6、12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38、239中的空气量。加压活塞32、34的向前移动也可以排出压力室40、42中的空气。
注意,设置在各个制动缸6、12上的所有放泄塞232可不都打开,并且四个放泄塞232FL、232FR、232RL、232RR可部分保持闭合。另外,放泄塞可设置在压力室40、42的下游侧(除了制动缸之外)。
在本实施例中,在车辆静止、液压制动器4、10不工作并且输出空气减少命令的情况下执行空气减少。在大部分情况下,在诸如维修工厂和检查工厂的地方执行该空气减少。
在每次过去了预定时长时执行图3所示的空气减少程序。在步骤1(适当时省略“步骤”),确定车辆是否停止。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当泊车制动开关204“开启”时,确定车辆停止。在S2,确定液压制动器4、10是否处于非工作状态。例如,在没有电流被提供到增压线性阀160和减压线性阀162的线圈的情况下或者在制动踏板24没有被压下的情况下,确定液压制动器4、10没有工作。在S3确定是否提供了空气减少命令。例如,在操作了手动操作构件202的情况下或者在执行了诸如加速踏板的连续压下的通常操作的情况下,可以确定输出了空气减少命令。
当在S1至S3中的至少一个做出了否定判决(否)时,不执行空气减少。当在S1至S3做出了肯定判决(是)时,在S4执行空气减少。
图4是示出S4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S11,闭合连通控制阀82,并且闭合贮存器切断阀86。在S12,建立加压状态。减压线性阀162闭合,并且增压线性阀160打开。这些操作使得控制活塞114向前移动,这使得加压活塞32、34前进。在控制压力室122、伺服室124、后室66、压力室40、42和反作用力室62中产生液压。在S13确定是否满足加压结束条件。例如,在从增压线性阀160切换到打开状态开始过去的时间达到加压结束时间的情况下和/或在伺服液压传感器156检测的值和/或操作液压传感器92检测的值达到了适合于空气减少的设定压力的情况下,确定满足加压结束条件。
当满足加压结束条件时,在S14,闭合增压线性阀160,并且打开减压线性阀162,以便减少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1、222、225中的空气量。执行S14的处理(减压线性阀162的打开状态),直到在S15满足空气减少结束条件为止。例如,在从减压线性阀162切换到打开状态开始过去的时间达到第一空气减少时间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满足空气减少结束条件,在第一空间减少时间,可以认为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1、222、225中的空气量减少。
当满足空气减少结束条件时,在S16,闭合减压线性阀162,并且打开增压线性阀160,使得再次建立加压状态。当满足加压结束条件时,在S17做出肯定判决(是),并且在S18打开贮存器切断阀86。该操作减少了图7所示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7中的空气量。另外,操作者打开设置在制动缸6、12上的放泄塞232,以减少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38、239中的空气量。在S19,当从贮存器切断阀86切断到打开状态开始过去的时间超过了第二空气减少时间时,满足空气减少结束条件,并且该流程继续到执行结束处理的S20,其中,在第二空气减少时间可以认为反作用力室62、冲程模拟器90、压力室40、42等中的空气量减少,在结束处理中,例如,建立各个电磁阀的所示出的原始状态。另外,放泄塞232再次闭合。
在从通知装置206通知执行S18和S20的处理的构造中,操作者可以识别打开或闭合放泄塞232的定时。操作者可以在基于例如工作流体从放泄塞232排出的状态而识别出对于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38、239的空气减少完成之后,闭合放泄塞232。该配置消除了通知S20的执行的需要。
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中,增压线性阀160和减压线性阀162被控制以移动控制活塞114和加压活塞32、34,由此可以可靠地减少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1、222、225、227、238、239中的空气。
另外,由于在建立加压状态之后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1、222、225、227、238、239以可流动方式与诸如贮存器52和大气的低压源耦合,因此可以与工作流体一起可靠地排出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1、222、225、227、238、239中的空气。
在减少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38、239(即,位于压力室40、42的下游侧的部分)中的空气量的情况下,传统上需要多于两个操作者,例如,一个操作者压下制动踏板24,并且另一个操作者打开放泄塞232。然而,由于通过后液压控制装置28的控制而使得加压活塞32、34向前移动,因此本实施例消除了操作者压下制动踏板24的需要。结果,可以减少空气减少所需的操作者数量,从而改进了工作效率。
由于利用了储能器108中的液压,因此可以迅速地增加控制压力室122中的液压,从而缩短空气减少所需的时间。另外,不需要驱动泵105,从而导致空气减少中的能耗量减少。此外,当与利用泵105的排放压力的情况相比时,在增压线性阀160从闭合状态切换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在增压线性阀160的高压侧与低压侧之间引起了较大的液压差。因此,工作流体可以以较高流速通过增压线性阀160,从而工作流体可以可靠地被提供到控制压力室等,由此可以可靠地排出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由线性阀装置104等构成。空气减少装置由制动ECU 20的空气减少程序存储装置216、制动ECU 20的执行空气减少程序的部分等构成。伺服室124对应于输出室,并且连通/隔离机构由阀构件144、轴向通道146等构成。控制活塞移动装置和低压源连通切换装置由空气减少装置的存储和执行S12和S14的处理的部分构成。
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2对应于第二空气减少目标部分,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1对应于第四空气减少目标部分,并且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5对应于第三空气减少目标部分。第二空气减少装置、第三空气减少装置和第四空气减少装置由空气减少装置的存储和执行S12至S15的处理的部分等构成。
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7对应于第五空气减少目标部分。第五空气减少装置由空气减少装置的存储和执行S11和S16至S18的处理的部分等构成。
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38、239中的每个对应于第一空气减少目标部分。第一空气减少装置由空气减少装置的存储和执行S16、S17和S19的处理的部分等构成。
加压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由后液压控制装置28等构成。
可以考虑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由液压产生装置14等构成,加压活塞32、34中的每个对应于活塞,压力室40、42中的每个对应于液压室,并且后液压控制装置28对应于移动力控制装置。另外,可以考虑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由后液压控制装置28等构成,控制活塞114对应于活塞,伺服室124对应于液压室,并且线性阀装置104对应于移动力控制装置。
注意,以上(a)(对于后室等的空气减少(S12至S15)),以上(b)(对于反作用力室等的空气减少(S16至S19))以及以上(c)(对于压力室等的空气减少(S16、S17、操作者的操作和S19))可不连续执行,并且可分开或者以不同的顺序来执行。
可不执行以上(a)(对于后室等的空气减少),以上(b)(对于反作用力室等的空气减少)以及以上(c)(对于压力室等的空气减少)的全部,并且可执行其中的至少一个。
可在S18的处理执行之后执行S16和S17的处理。即,在反作用力室62和贮存器52彼此连通的状态下,可使得加压活塞34、32向前移动。另外,在放泄塞230、232的打开状态下,可使得加压活塞32、34向前移动。
可重复S12至S15的处理多次。即,重复增加和减小控制压力室122中的液压,从而使得控制活塞114往复多次,由此可以可靠地释放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1、222、225中的空气。另外,可重复S16至S18的处理多次。通过使得加压活塞32、34往复多次,可以可靠地减少空气减少目标部分227中的空气量。
以上(a)(对于后室等的空气减少)和以上(b)(对于反作用力室等的空气减少)可在用户的使用中执行。
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和加压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中的每个可包括电动机和运动转换器。
在以上(c)(对于压力室等的空气减少)中,在放泄塞232的打开状态下,可控制后室66中的液压以使加压活塞32、34向前移动。在该配置中,不需要向操作者通知打开或闭合放泄塞232的定时,并且通知装置206是不必要的。
另外,在以上(b)(对于反作用力室等的空气减少)中,在放泄塞230的打开状态下,可使得加压活塞32、34向前移动。
设置在车辆外部的外部装置(例如,设置在例如维修工厂中的PC或装备)可连接到制动ECU 20以提供空气减少命令。另外,外部装置可存储空气减少程序等,并且指示车辆的液压制动系统中的空气减少。
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出的实施例的细节,而是可以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各种改变和修改来实施,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例如,一个壳体可被设置用于主缸26的第一壳体30和调节器102的第二壳体110。另外,应用本发明的液压制动系统的配置不受限制。

Claims (6)

1.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包括: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缸中的液压,所述液压制动器被配置成减缓轮子的旋转,所述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包括:(i)活塞,(ii)液压室,与所述活塞相对地设置,以及(iii)移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移动力施加到所述活塞并且能够控制所述移动力;以及
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所述移动力控制装置以移动所述活塞,从而减少包括所述液压室的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其中,所述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包括主缸,所述主缸包括:(a)第一壳体;(b)加压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所述第一壳体中;(c)压力室,设置在所述加压活塞的前方并且连接到所述制动缸;以及(d)后室,设置在所述加压活塞的后方,
其中,所述液压制动系统还包括后液压控制装置,所述后液压控制装置包括:(i)第二壳体;(ii)控制活塞,以流体紧密方式和可滑动方式装配在所述第二壳体中;(iii)输出室,与所述控制活塞相对地设置,以及(iv)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移动力施加到所述控制活塞并且能够控制移动力,所述后液压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所述输出室中的液压提供到所述后室,
其中,所述空气减少装置还包括第二空气减少装置,所述第二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通过控制作为所述移动力控制装置的所述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移动作为所述活塞的所述控制活塞并且建立所述输出室与低压源之间的连通,从而减少包括作为所述液压室的所述输出室的第二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其中,所述后液压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室与所述低压源之间的连通/隔离机构,并且所述连通/隔离机构的状态能够在所述输出室和所述低压源彼此连通的连通状态与所述输出室和所述低压源彼此隔离的隔离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空气减少装置包括:(i)控制活塞移动装置,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以移动所述控制活塞;以及(ii)低压源连通切换装置,被配置成将所述连通/隔离机构的状态从所述隔离状态切换到所述连通状态,
其中,所述控制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包括:(i)控制压力室,设置在所述控制活塞的与所述输出室相对的一侧;(ii)增压阀,设置在所述控制压力室与高压源之间;以及(iii)减压阀,设置在所述控制压力室与所述低压源之间,
其中,所述控制活塞移动装置被配置成控制所述增压阀和所述减压阀以移动所述控制活塞,以及
其中,所述空气减少装置还包括第三空气减少装置,所述第三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通过以下方式来减少包括作为所述液压室的所述控制压力室的第三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建立所述增压阀的打开状态和所述减压阀的闭合状态以增加所述控制压力室中的液压,以及此后建立所述减压阀的打开状态以建立所述控制压力室与所述低压源之间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
其中,所述移动力控制装置包括加压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所述加压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移动力施加到所述加压活塞并且能够控制移动力,
其中,所述空气减少装置包括第一空气减少装置,所述第一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所述加压活塞移动力控制装置以使得作为所述活塞的所述加压活塞前进,从而减少包括作为所述液压室的所述压力室的第一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所述后液压控制装置以使得所述加压活塞前进,从而减少所述第一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通过以下方式来减少所述第二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建立所述增压阀的打开状态和所述减压阀的闭合状态以引起所述控制活塞的移动,从而将所述输出室与所述低压源隔离以增加所述输出室中的液压,以及此后建立所述减压阀的打开状态以在与所述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控制活塞,从而建立所述输出室与所述低压源之间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所述高压源包括储能器,所述储能器被配置成储蓄从泵释放的工作流体,所述工作流体是在加压状态下储蓄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减少装置包括第四空气减少装置,所述第四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所述后液压控制装置以减少包括作为所述液压室的所述后室的第四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
其中,所述加压活塞包括第一活塞部分和第二活塞部分,
其中,所述压力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部分的前方,
其中,所述后室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部分的后方,
其中,所述主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部分的前方,并且包括独立于所述压力室的反作用力室,以及
其中,所述空气减少装置还包括第五空气减少装置,所述第五空气减少装置被配置成控制所述后液压控制装置以使得所述加压活塞前进,从而减少包括作为所述液压室的所述反作用力室的第五空气减少目标部分中的空气。
CN201410812227.6A 2013-12-23 2014-12-23 液压制动系统 Active CN1047240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4740 2013-12-23
JP2013264740A JP6018039B2 (ja) 2013-12-23 2013-12-23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4095A CN104724095A (zh) 2015-06-24
CN104724095B true CN104724095B (zh) 2017-09-19

Family

ID=53275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2227.6A Active CN104724095B (zh) 2013-12-23 2014-12-23 液压制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11758B2 (zh)
JP (1) JP6018039B2 (zh)
CN (1) CN104724095B (zh)
DE (1) DE102014119399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7859B2 (ja) * 2012-10-23 2015-09-30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車両用制動制御装置
JP5960640B2 (ja) * 2013-04-26 2016-08-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エア抜き装置、エア抜き方法
JP5869527B2 (ja) * 2013-07-10 2016-0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および液圧制御装置
CN113147694B (zh) 2014-05-20 2024-02-13 爱皮加特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制动器的操纵系统和用于运行该操纵系统的方法
US9829114B2 (en) 2014-08-21 2017-11-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Pressure regulator and hydraulic brake system for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2016043753A (ja) * 2014-08-21 2016-04-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
US9581254B2 (en) 2014-08-21 2017-02-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Pressure regulator and hydraulic brake system for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6348459B2 (ja) * 2015-07-06 2018-06-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有無検出装置、エア有無検出方法
WO2017022544A1 (ja) * 2015-07-31 2017-02-0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マスタシリンダユニット
JP6654391B2 (ja) 2015-09-30 2020-02-26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液圧制御装置
JP6426579B2 (ja) 2015-09-30 2018-11-21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車両用制動装置
JP6434395B2 (ja) 2015-10-23 2018-12-05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液圧制御装置
DE102018204526A1 (de) * 2018-02-28 2019-08-29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Verfahren zum Entlüften einer Komponente eines fluidbetätigten Bremssystems, Bremssystem und Verwendung
DE102018214353A1 (de) * 2018-08-24 2020-02-27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Abbau eines vorherrschenden Bremsdrucks in einem Bremskreis einer elektronisch schlupfregelbaren Fremdkraftbremsanlage sowie elektronisch schlupfregelbare Fremdkraftbremsanlage
KR102603346B1 (ko) * 2019-01-03 2023-11-1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전동식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의 공기빼기 장치 및 방법
JP7092085B2 (ja) * 2019-04-03 2022-06-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6642B1 (en) * 1997-05-02 2001-03-06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Four-piston brake fluid pressure controller with diaphragm
US7159696B2 (en) * 2003-11-21 2007-01-09 Advics Co., Ltd. Hydraulic braking pressure genera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s
DE102004058875A1 (de) * 2003-12-09 2005-08-25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gelu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einer elektrohydraulischen Bremsanlage mit Fahrdynamikregelung
JP2007186140A (ja) * 2006-01-16 2007-07-26 Hitachi Ltd ブレーキ液圧系、ブレーキエア抜き作業支援装置、およびブレーキ液圧系のエア抜き作業方法
JP4492666B2 (ja) * 2006-10-24 2010-06-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制動装置
JP5331429B2 (ja) 2008-09-29 2013-10-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DE102011085273A1 (de) 2010-11-05 2012-05-10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Bremsanlage für Kraftfahrzeuge
WO2012067196A1 (ja) * 2010-11-17 2012-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JP2012126307A (ja) * 2010-12-16 2012-07-05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のエア抜き方法
CN103930322B (zh) * 2011-11-25 2016-08-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制动装置
DE102013018072A1 (de) 2013-11-28 2015-06-11 Lucas Automotive Gmbh Elektrohydraulische Kraftfahrzeug-Bremsanl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11758B2 (en) 2016-12-06
JP6018039B2 (ja) 2016-11-02
DE102014119399B4 (de) 2022-07-14
CN104724095A (zh) 2015-06-24
JP2015120397A (ja) 2015-07-02
DE102014119399A1 (de) 2015-06-25
US20150175145A1 (en) 2015-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4095B (zh) 液压制动系统
CN104149765B (zh) 一种可实现分时控制的汽车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CN104837692B (zh) 用于运行车辆的制动系统的方法以及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的控制装置
CN102292246B (zh) 电液制动系统以及操作该电液制动系统的方法
CN102015392B (zh) 液压的汽车制动设备
CN105793129A (zh) 电动液压机动车制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KR20070062999A (ko) 모터 차량용 브레이크 시스템
CN101039830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制动设备
CN102481914A (zh) 用于机动车的制动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5073529A (zh) 用于机动车的制动系统
CN103129531A (zh) 车辆用制动装置
CN105307915B (zh) 液压制动系统、放气装置、放气方法
CN102414063A (zh) 防滑调节的液压式车辆制动系统
CN103863286B (zh) 液压制动系统
CN103129549A (zh) 车辆用制动装置
JP2007533542A5 (zh)
CN109733355A (zh) 一种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及方法
CN108791260B (zh) 一种利用epb辅助冗余的线控液压制动系统
EP2749466B1 (en) Tandem Master cylinder
CN106335489B (zh) 空气有无检测装置、空气有无检测方法
US8695478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motor vehicle brake system
DE102011087182A1 (de) Bremsanlage für Kraftfahrzeug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Überwachung
DE102011077169A1 (de) Bremsanlage für Kraftfahrzeug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Bremsanlage
CN106379302A (zh) 一种车辆液压主动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02979B (zh) 主缸和主缸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