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8271B - 树脂部件安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树脂部件安装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8271B
CN104648271B CN201410646147.8A CN201410646147A CN104648271B CN 104648271 B CN104648271 B CN 104648271B CN 201410646147 A CN201410646147 A CN 201410646147A CN 104648271 B CN104648271 B CN 104648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mponent
base portion
arm
vehicle body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461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8271A (zh
Inventor
堀野正俊
栋长健
栋长健一
三宅良典
阿部和广
小室良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48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8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8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8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 F16B21/07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ocket has a resilient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004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 F16B5/0008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by moving the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substantially in their own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abutting edge
    • F16B5/0024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by moving the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substantially in their own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abutting edge the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having holes, e.g. for dowel- type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004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 F16B5/0032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by moving the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or the interlocking key parallel to the abutting edge
    • F16B5/0036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by moving the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or the interlocking key parallel to the abutting edge and using hook and slot or keyhole-type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6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部件安装构造的技术,将长尺寸的树脂部件安装在车身上,能够在相对于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限制树脂部件的移动而将其与车身卡定,并且能够在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吸收树脂部件的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当树脂部件(30)因热膨胀而沿车宽方向延伸时,维持卡定面(62)与卡定端面(43)抵接的状态,且安装部(40)如箭头a所示地移动。安装部(50)不会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移动,只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移动。即,相对于车身,能够保持树脂部件(30)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且只吸收树脂部件(30)的车宽方向上的延伸。

Description

树脂部件安装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长尺寸的树脂部件安装在车身上的树脂部件安装构造的改良。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车身上安装有装饰用的部件。对于装饰用的部件而具有树脂制的部件,且作为将该树脂部件安装在金属制的车身上的技术,而已知一种使用夹持件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
该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在构成车身的金属制的车身面板上设有矩形状的安装孔,并将夹持件的一端与该安装孔卡定。在安装孔与夹持件之间没有缝隙,夹持件相对于车身面板被固定。在夹持件的另一端上形成有:与车身面板重叠的基部;设在该基部上的圆柱状的轴部;和设在该轴部的前端上的凸缘部。
在树脂部件的背面设有将夹持件嵌入的安装部。若将夹持件的轴部导入至安装部的导入槽内,则凸缘部与安装部的防脱缘钩挂,而使树脂部件安装在车身上。在导入槽的嵌入方向上的深处,形成有孔径比导入槽的宽度大的圆形状的孔。由于该孔的孔径比夹持件的轴部的外径大,所以相对于孔而能够形成轴部。其结果是,树脂部件能够相对于夹持件而进行规定量的移动。
根据树脂部件的成形状态或安装状态,具有在嵌入方向上的最深处,夹持件的轴部与孔抵接的情况。在树脂部件在相对于嵌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嵌入正交方向)上为长尺寸的情况下,树脂部件将因热膨胀而沿长度方向延伸。但是,由于轴部在嵌入方向上的最深处与孔抵接,所以在嵌入正交方向上,孔的移动被限制。其结果是,树脂部件无法吸收长度方向(嵌入正交方向)上的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5720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树脂部件安装构造的技术为课题,将长尺寸的树脂部件安装在车身上,能够在相对于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限制树脂部件的移动而将其与车身卡定,并且,能够在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吸收树脂部件的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供一种树脂部件安装构造,将长尺寸的树脂部件安装在车身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或所述树脂部件的一方上,设有在前端具有卡定爪部的固定部件,在所述车身或所述树脂部件的另一方上,设有具有开口部的安装部,该开口部用于钩挂所述卡定爪部,所述开口部朝向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及所述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所述开口部的内面中的安装方向侧的端面构成与安装方向大致正交且为平面状的卡定端面,该卡定端面用于卡定所述卡定爪部的卡定面,所述卡定爪部的所述卡定面形成为平面状,在所述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卡定端面的宽度设定成比所述卡定爪部的宽度大。
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那样,其特征在于,优选为,固定部件具有向卡定爪部的卡定面的基端侧凹陷的凹部。
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那样,其特征在于,更优选为,固定部件是安装在车身上的结构,且包括:与车身重叠且安装在其上的平板状的基部;从该基部向与车身相反的一侧延伸的第1臂部;和从该第1臂部的前端沿着基部而延伸的第2臂部,基部、第1臂部和第2臂部从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观察而形成为大致U字状,卡定爪部与第2臂部的前端一体地形成,并且,与基部相对,安装部具有插入部,该插入部插入基部与第2臂部之间的槽内,且能够与基部抵接,在该插入部上形成有开口部。
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那样,其特征在于,更优选为,插入部形成面向固定部件的基部的平板状,插入部中的与第2臂部相对的面形成为朝向前端而厚度变薄的倾斜面,在插入部的前端,形成有朝向基部而平滑地弯曲的弯曲部。
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那样,其特征在于,更优选为,弯曲部在插入的状态下与基部抵接。
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那样,其特征在于,更优选为,在基部的缘部,一体地形成有从该缘部向周围延伸的具有弹性的罩,并构成为,在基部被安装在车身上的状态下,罩的前端与车身抵接,由此,通过罩覆盖基部的周围。
如技术方案7所述的那样,其特征在于,更优选为,罩从基部的缘部朝向前端而倾斜。
如技术方案8所述的那样,其特征在于,更优选为,固定部件具有从第1臂部的前端沿着基部而在第2臂部的两侧延伸的一对第3臂部,一对第3臂部相对于第2臂部分离,并且,朝向基部而具有弹性,一对第3臂部的前端部与插入部带有弹性地抵接,在插入部的两缘部,具有以包围一对第3臂部的方式延伸的一对肋,固定部件与安装部沿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设有多组,其中的一组设定为使一对第3臂部的外侧宽度相对于一对肋之间的内侧宽度大致相同。
发明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车身或树脂部件的一方上,设有在前端具有卡定爪部的固定部件,在车身或树脂部件的另一方上,设有具有开口部的安装部,该开口部用于钩挂卡定爪部。开口部的内面中的安装方向侧的端面构成平面状的卡定端面,该卡定端面用于卡定卡定爪部的卡定面,卡定爪部的卡定面形成为平面状,且卡定面与卡定端面抵接,因此,在相对于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能够以限制树脂部件的移动而使其不从车身离开的方式卡定。另外,在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上,与安装方向大致正交且为平面状的卡定端面的宽度与平面状的卡定爪部的宽度相比设定得较大,因此,在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吸收树脂部件的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固定部件具有向卡定爪部的卡定面的基端侧凹陷的凹部,因此,能够宽阔地形成卡定面。能够使平面状的卡定面与平面状的卡定端面以宽阔面积抵接,而使卡定变得牢固,从而能够防止树脂部件从固定部件脱落。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固定部件的基部、第1臂部和第2臂部从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观察而形成为大致U字状。固定部件与树脂部件使卡定爪部与卡定端面抵接,并且使基部与插入部抵接,因此,插入部在朝向基部及第2臂部的方向上的移动也被限制。其结果是,能够限制树脂部件向从插入部观察而朝向基部及第2臂部的方向移动,从而稳定地将其固定。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在插入部中,插入部中与第2臂部相对的面形成为朝向前端而厚度变薄的倾斜面,且在插入部的前端,形成有朝向基部平滑地弯曲的弯曲部。在将插入部插入至基部与第2臂部之间时,能够通过倾斜面和弯曲部进行引导,从而能够容易地插入。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弯曲部在插入的状态下与基部抵接,因此,能够通过弯曲部的一部分而实现抵接和安装性的提高。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在基部的缘部,一体地形成有从该缘部向周围延伸的具有弹性的罩。并构成为,在基部安装在车身上的状态下,罩的前端与车身抵接,由此,通过罩覆盖基部的周围,因此,能够覆盖隐藏基部与车身抵接的部分。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罩从基部的缘部朝向前端而倾斜。在将插入部插入至基部与第2臂部之间时,能够通过罩的倾斜来引导插入部,从而能够容易地插入。
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固定部件具有一对第3臂部,在插入部的两缘部具有以包围一对第3臂部的方式延伸的一对肋。固定部件与安装部沿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设有多组,其中的一组设定为使一对第3臂部的外侧宽度相对于一对肋之间的内侧宽度大致相同,因此,能够只通过变更安装部的肋间的内侧宽度,而在保持固定部件为通用的状态下,具有成为基准点的安装部和允许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的安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的树脂部件的车身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2-2线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树脂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图4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6是图3的6向视图。
图7是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8是图7的8向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固定部件及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10是基准位置的固定部件及安装部的主视图。
图11是基准位置以外的固定部件及安装部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树脂部件安装构造的作用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 车身
23 凸缘部(车身)
30 树脂部件
40 安装部
41 开口部
42 插入部
43 卡定端面
44 倾斜面
45 弯曲部
47 肋
50 固定部件
52 基部
53 第1臂部
54 第2臂部
55 基部的缘部
56 罩
61 卡定爪部
62 卡定面
64 凹部
63 第3臂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另外,图中Fr表示前,Rr表示后、L表示从乘员观察的左、R表示从乘员观察的右、Up表示上、Dw表示下。
【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汽车10的后部,在车身20上安装有装饰用的树脂部件30。具体来说,在车身20中的开闭行李箱11的行李箱罩21上,沿车宽方向安装有长尺寸的树脂部件30。
行李箱罩21由后面部22、凸缘部23和上面部24构成,其中,后面部22以在后部整体上立起的方式形成且供牌照12安装,凸缘部23以从该后面部22的上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供树脂部件30安装,上面部24以从该凸缘部23的后端稍微立起且向车身前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并覆盖行李箱11的上方。
凸缘部23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凸缘部23上,沿着凸缘部23的长度方向分离地形成有多个贯穿孔25。在这些贯穿孔25中,设有用于安装树脂部件30的固定部件50。
如图2及图3所示,树脂部件30是沿车宽方向形成为长尺寸的部件,且具有:在车身后方侧形成有外观面31的主体部32;从该主体部32向车身前方延伸的多个安装部40;和形成在这些安装部40上的开口部41。
多个安装部40沿着树脂部件30的长度方向分离地配置。多个开口部41朝向相对于安装部40的安装方向及树脂部件3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且配置在与多个固定部件50钩挂的位置上。树脂部件30仅通过从车身后方朝向固定部件50移动,就能够使多个安装部40与多个固定部件50钩挂。树脂部件30在安装在车身20上的状态下,被限制向车身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
另外,树脂部件30是在车宽方向上为长尺寸的部件,由此,因热膨胀而向车宽方向延伸。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树脂部件30的延伸与金属制的车身20的延伸相比较大。由此,为了将树脂部件30安装在车身20上,而需要能够允许树脂部件30向车宽方向延伸的构造。以下,具体地对树脂部件安装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4及图5所示,固定部件50具有:车身侧固定部51,其从车身20的凸缘部23的下方穿过贯穿孔25并卡定;平板状的基部52,其设在该车身侧固定部51的下部,并且与凸缘部23的下侧重叠;第1臂部53,其从该基部52向与凸缘部23相反的一侧延伸;和第2臂部54,其从该第1臂部53的前端沿着基部52而向车身方向延伸。
基部52、第1臂部53和第2臂部54从树脂部件30的长度方向观察而形成为大致U字状。另外,固定部件50具有卡定爪部61,其与第2臂部54的前端一体地形成,并且与基部52相对。卡定爪部61具有:与安装部40的开口部41抵接的平面状的卡定面62;形成在卡定面62的相反侧且从卡定爪部61的顶点朝向前端而倾斜的爪部侧倾斜面63;和向卡定面62的基端侧凹陷的凹部64。通过形成有凹部64,而能够在基端侧宽阔地形成卡定面62。
在基部52的缘部55,一体地形成有从该缘部55向周围延伸的具有弹性的罩56,且在基部52安装在凸缘部23上的状态下,罩56的前端与凸缘部23抵接。由此,通过罩56覆盖基部52的周围。罩56具有从基部52的缘部55朝向前端而倾斜的罩侧倾斜面57。
另外,树脂部件30的安装部40具有插入至基部52与第2臂部54之间的槽58内且能够与基部52抵接的插入部42。在该插入部42上形成有开口部41,且开口部41朝向与安装部40的安装方向及树脂部件3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部41的内面中的沿着树脂部件30的长度方向的安装方向侧的端面形成与安装方向大致正交且为平面状的卡定端面43,该卡定端面用于卡定卡定爪部61的卡定面62。
插入部42形成为面向基部52的平板状,且插入部42中的与第2臂部54相对的面形成为朝向前端而厚度变薄的倾斜面44。而且,在插入部42的前端,形成有朝向基部52而平滑地弯曲的弯曲部45,且该弯曲部45在被插入的状态下与基部52抵接。
树脂部件30在主体部32上设有用于密封其与车身20之间的密封部件33。在固定部件50的车身侧固定部51上设有爪59,且该爪59与凸缘部23的贯穿孔25卡定。此外,使在将固定部件50向安装部40安装时的插入方向作为安装方向。
如图6~图8所示,安装部40在插入部42前端的车宽方向整体范围内形成有弯曲部45,因此,能够发挥肋的作用,且提高安装部40的刚性。由此,能够使安装部40的前端侧难以变形,从而将安装部40牢固地卡定在固定部件50上。
另外,在插入部40的两缘部46上设有一对肋47。由此,能够使插入部42的长度方向的刚性提高,也能够在将树脂部件30安装后使插入部42难以挠曲,从而维持树脂部件30的合适的安装位置。
如图7~图9所示,固定部件50具有从第1臂部53的前端沿着基部52而在第2臂部54的两侧延伸的一对第3臂部65、65。一对第3臂部65、65相对于第2臂部54分离,并且朝向基部52而具有弹性,一对第3臂部65、65的前端部66、66与插入部42的抵接部分48、48抵接。
树脂部件30的长度方向上的、安装部40的卡定端面43的宽度为L1,一对肋47、47之间的内侧宽度为L2。另外,树脂部件30的长度方向上的、固定部件50的卡定爪部61的宽度为L3,一对第3臂部65的外侧宽度为L4。在成为车宽方向上的定位基准的安装部40中,L3<L1,L4<L2。即,安装部40能够相对于固定部件50而在车宽方向上移动(具体后述)。
接下来说明以上所述的树脂部件安装构造的作用。
如图5、图9所示,向车身20安装树脂部件30时,预先将固定部件50固定在车身20上,且使树脂部件30的安装部40从车身后方朝向固定部件50移动。
在固定部件50上,以朝向车身后方而扩开的方式形成有卡定爪部61的爪部侧倾斜面63和罩56的罩侧倾斜面57。另一方面,在安装部40上,通过倾斜面44而前端细窄地形成有插入部42,且在前端形成有弯曲部45,由此,插入部42的前端细窄且在剖视下弯曲地形成。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将插入部42插入至固定部件50的槽58内。
另外,固定部件50在卡定面62的基端侧形成有凹部64,由此,即使空间狭小,也能够使卡定面62的面积宽阔。其结果是,能够易于支承形成在安装部40的开口部41上的卡定端面43,从而能够牢固地卡定安装部40。
接下来,说明车宽方向上的作为定位基准的安装部、和吸收树脂部件的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的安装部。
图10是从车身前方观察定位基准的安装部的图,图2及图3所示的多个固定部件50和安装部40中的一组固定部件50和安装部40的一对第3臂部65、65的外侧宽度为L4,一对肋47、47之间的内侧宽度为L5,且L4与L5设定得大致相同。由此,在车宽方向上,能够相对于固定部件50限制安装部40的移动,从而进行车宽方向上的定位。
另一方面,图11是从车身前方观察吸收树脂部件的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的安装部的图,在固定部件50与安装部40中,一对第3臂部65、65的外侧宽度为L4,一对肋47、47之间的内侧宽度为L2,并设定为L4<L2。由此,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固定部件50而允许安装部40的移动。
另外,图10的固定部件50与图11的固定部件50是尺寸相等的通用的部件,将用于生产固定部件的金属模具通用,而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另外,在树脂部件30中,仅变更多个安装部40中的1个位置的尺寸即可,不需要准备另外的金属模具,即使作为整体也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作为定位基准的安装部40虽然可以为任意的位置的安装部,但优选为离树脂部件30的车宽方向中央近的安装部40。像这样,能够将树脂部件30的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向基准位置的左右分配。
接下来,说明吸收树脂部件的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的安装部的作用。
图12(a)是表示承受热膨胀之前的状态的图,在车宽方向上,在卡定爪部61与开口部41之间存在缝隙。另外,在车宽方向上,在一对第3臂部65、65与一对肋47、47之间也存在缝隙。当树脂部件30因热膨胀而沿车宽方向延伸时,维持卡定面62与卡定端面43抵接的状态,且安装部40如箭头a所示地移动。
图12(b)是表示热膨胀后的状态的图,车宽方向右侧的第3臂部65的侧面与肋47抵接。另外,卡定爪部61的卡定面62处于与安装部40的卡定端面43抵接的状态。像这样,安装部40不会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移动,只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移动。即,在图1中,相对于车身20,能够保持树脂部件30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且只吸收树脂部件30的车宽方向上的延伸。而且,在树脂部件30的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较小的情况下,肋47不与第3臂部65抵接。
总结以上所述的紧固构造而如下所述。
如图12所示,开口部41的内面中的安装方向侧的端面构成与安装方向大致正交且为平面状的卡定端面43,该卡定端面43用于卡定卡定爪部61的卡定面62,且卡定爪部61的卡定面62形成为平面状,卡定面62与卡定端面43抵接,因此,在相对于树脂部件3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能够以限制树脂部件30的移动而使其不从车身离开的方式卡定。另外,在树脂部件30的长度方向上,平面状的卡定端面43的宽度设定成比平面状的卡定爪部61的宽度大,因此,在树脂部件30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吸收树脂部件30的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
如图5所示,固定部件50具有向卡定爪部61的卡定面62的基端侧凹陷的凹部64,因此,能够宽阔地形成卡定面62。能够使平面状的卡定面62与平面状的卡定端面43以宽阔面积抵接,使卡定牢固,并能够防止树脂部件30从固定部件50脱落。
如图5所示,固定部件50和树脂部件30使卡定爪部61与卡定端面43抵接,并且基部52与插入部42抵接,因此,插入部42也被限制朝向基部52及第2臂部54的方向移动。其结果是,能够限制树脂部件30向从插入部42观察而朝向基部52及第2臂部54的方向移动,且稳定地将其固定。
如图5及图9所示,将插入部42插入至基部52与第2臂部54之间时,能够通过倾斜面44和弯曲部45进行引导,从而容易地插入。
如图5所示,弯曲部45在插入状态下与基部52抵接,因此,能够通过弯曲部45的一部分而实现抵接和安装性的提高。
如图5所示,构成为,在基部52安装在车身20上的状态下,罩56的前端与车身20抵接,由此,通过罩56覆盖基部52的周围,因此,能够将基部52与车身20抵接的部分覆盖隐藏。
如图5所示,罩56从基部52的缘部朝向前端而倾斜。在将插入部42插入至基部52与第2臂部54之间时,能够通过罩56的倾斜引导插入部42,从而容易地插入。
如图5所示,固定部件50和安装部40沿树脂部件30的长度方向设有多组,其中的一组设定为使一对第3臂部的外侧宽度相对于一对肋47、47之间的内侧宽度大致相同,因此,仅通过变更安装部40的肋47、47间的内侧宽度,就能够在保持固定部件50为通用的状态下,具有成为基准点的安装部40、和允许基于热膨胀而造成的延伸的安装部40。
而且,在实施例中,虽然将树脂部件30作为装饰车身20的牌照12上方的装饰件,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为安装在车身20的左右或前面的树脂部件,或者也可以将树脂部件相对于车身倾斜地安装、或以使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成为上下方向的方式安装。
另外,在实施例中,虽然将固定部件50设在车身20上,并将安装部40设在树脂部件30上,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固定部件50设在树脂部件30上,并将安装部40设在车身20上。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树脂部件安装构造适用于将长尺寸的树脂部件安装在车身上的技术。

Claims (6)

1.一种树脂部件安装构造,将长尺寸的树脂部件安装在车身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身或所述树脂部件的一方上,设有在前端具有卡定爪部的固定部件,
在所述车身或所述树脂部件的另一方上,设有具有开口部的安装部,该开口部用于钩挂所述卡定爪部,
所述开口部朝向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及所述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所述开口部的内面中的安装方向侧的端面构成与安装方向大致正交且为平面状的卡定端面,该卡定端面用于卡定所述卡定爪部的卡定面,
所述卡定爪部的所述卡定面形成为平面状,
在所述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卡定端面的宽度设定成比所述卡定爪部的宽度大,
所述固定部件是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结构,且包括:
与所述车身重叠且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平板状的基部;
从该基部向与所述车身相反的一侧延伸的第1臂部;和
从该第1臂部的前端沿着所述基部延伸的第2臂部,
所述基部、所述第1臂部和所述第2臂部从所述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观察形成为大致U字状,
所述卡定爪部与所述第2臂部的前端一体地形成,并且,与所述基部相对,
所述安装部具有插入部,该插入部插入至所述基部与所述第2臂部之间的槽内,且能够与所述基部抵接,
在该插入部上形成有所述开口部,
所述插入部形成为面向所述固定部件的所述基部的平板状,
所述插入部中的与第2臂部相对的面形成为朝向前端而厚度变薄的倾斜面,
在所述插入部的前端,形成有朝向所述基部而平滑地弯曲的弯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部件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向所述卡定爪部的所述卡定面的基端侧凹陷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部件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在被插入的状态下与所述基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部件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部的缘部,一体地形成有从该缘部向周围延伸的具有弹性的罩,
并构成为,在所述基部被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状态下,所述罩的前端与所述车身抵接,由此,通过所述罩覆盖所述基部的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部件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从所述基部的缘部朝向前端而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部件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从所述第1臂部的前端沿着所述基部而在所述第2臂部的两侧延伸的一对第3臂部,
一对所述第3臂部相对于所述第2臂部分离,并且朝向所述基部而具有弹性,
一对所述第3臂部的前端部与所述插入部带有弹性地抵接,
在所述插入部的两缘部,具有以包围一对所述第3臂部的方式延伸的一对肋,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安装部沿所述树脂部件的长度方向设有多组,其中的一组设定为使一对所述第3臂部的外侧宽度相对于一对所述肋之间的内侧宽度大致相同。
CN201410646147.8A 2013-11-15 2014-11-14 树脂部件安装构造 Active CN1046482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7270A JP5911023B2 (ja) 2013-11-15 2013-11-15 樹脂部材取付構造
JP2013-237270 2013-1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8271A CN104648271A (zh) 2015-05-27
CN104648271B true CN104648271B (zh) 2017-01-18

Family

ID=53240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6147.8A Active CN104648271B (zh) 2013-11-15 2014-11-14 树脂部件安装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11023B2 (zh)
CN (1) CN1046482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8024B2 (ja) * 2015-09-25 2018-03-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構造
CN111605488A (zh) * 2019-02-25 2020-09-01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后备箱盖结构及车辆
FR3097618A1 (fr) * 2019-06-18 2020-12-25 Psa Automobiles Sa Positionnement relatif entre des feux de signalisation latéraux équipant un volet arrière d'une caiss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enjoliveu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73650A (zh) * 1972-01-10 1973-10-04
JPS56106923U (zh) * 1980-01-21 1981-08-20
JPS6191614U (zh) * 1984-11-20 1986-06-13
CN201592675U (zh) * 2010-02-22 2010-09-29 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后组合灯安装组件
WO2012056646A1 (ja) * 2010-10-27 2012-05-03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及び連結構造
CN202597355U (zh) * 2011-03-24 2012-12-12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将汽车装饰板固定到内板上的便于使用的安全卡扣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4512A1 (en) * 2000-09-19 2002-03-28 Decoma International Inc. Adjustable rear frame cladd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73650A (zh) * 1972-01-10 1973-10-04
JPS56106923U (zh) * 1980-01-21 1981-08-20
JPS6191614U (zh) * 1984-11-20 1986-06-13
CN201592675U (zh) * 2010-02-22 2010-09-29 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后组合灯安装组件
WO2012056646A1 (ja) * 2010-10-27 2012-05-03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及び連結構造
CN202597355U (zh) * 2011-03-24 2012-12-12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将汽车装饰板固定到内板上的便于使用的安全卡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11023B2 (ja) 2016-04-27
JP2015096763A (ja) 2015-05-21
CN104648271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8271B (zh) 树脂部件安装构造
JP6018309B2 (ja) 車両用シール構造
CN104812627B (zh) 车辆用外饰部件的安装构造以及安装方法
CN102529654A (zh) 化妆镜单元及具有化妆镜单元的遮阳板本体
JP5061989B2 (ja) フレーム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CN205292469U (zh) 车门装饰件
CN104723982B (zh) 用于阻挡车辆后门的分割槽道处的噪声的装置
US20160144803A1 (en) Structure of door trim and door inner belt for vehicle
BRPI1102810B1 (pt) membro de interior de veículo
CN106604850A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
CN106232401B (zh) 空调格栅安装结构以及空调格栅安装方法
CN103786794A (zh) 车辆的前支柱
JP6238129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側部及びフロントピラートリム下部の合わせ部構造
JP6135348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保持構造
CN107021032B (zh) 用于车辆的侧门装饰件
CN205769090U (zh) 汽车顶棚安装结构及汽车
JP6251153B2 (ja) 車両用の外装材取付構造
CN204341224U (zh) 翼子密封板及翼子密封板总成
CN100560406C (zh) 车辆用行李板
JP6315186B2 (ja) プルポケットの取付構造
JP4990986B2 (ja) テールライト構造
CN205387061U (zh) 一种车辆用门
CN217355064U (zh) 用于与固定件配合的卡扣、卡接构件
CN109421614A (zh) 部件组装部的结构
JP5660385B2 (ja) トランクトリ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