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3699A - 带有用于工件的过程腔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带有用于工件的过程腔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3699A
CN104583699A CN201380023073.6A CN201380023073A CN104583699A CN 104583699 A CN104583699 A CN 104583699A CN 201380023073 A CN201380023073 A CN 201380023073A CN 104583699 A CN104583699 A CN 104583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fluid
equipment
fresh air
housing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30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3699B (zh
Inventor
迪特马尔·威兰
奥利弗·伊格劳尔
克里斯托夫·克尼赛尔
马里厄斯·温克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err Systems AG
Original Assignee
Duerr System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832566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58369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err Systems AG filed Critical Duerr Systems AG
Publication of CN104583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3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3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3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5/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 F26B15/1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 F26B15/1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the lines being all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26B15/14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the lines being all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the objects or batches of materials being carried by trays or racks or receptacles, which may be connected to endless chains or be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2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4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partly outside the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08Seals, locks, e.g. gas barriers or air curtains, for drying enclo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210/00Drying processes and machines for solid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drying good
    • F26B2210/12Vehicle bodies, e.g. after being pain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F26B23/02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mbustion heating
    • F26B23/022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mbustion heating incinerating volatiles in the dryer exhaust gases, the produced hot gases being wholly, partly or not recycled into the drying enclo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过程腔(5)的设备(1),过程腔包括带有用于工件(3)的容纳区域(15)的内部空间(39)。过程腔(5)具有用于输入或输出工件(3)的开口(12、14)。过程腔(5)带有用于将气态流体吹入内部空间(39)的机构(17、19、25、29、33、37、35)地构造,该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喷嘴(17、19)或孔口用于在开口(12、14)与用于工件(3)的容纳区域(15)之间产生流体流幕帘(21、23)。过程腔(5)具有用于输入新鲜空气的装置(74),利用该装置可以在流体流幕帘(21、23)的背离开口(12、14)的一侧上将新鲜空气导入到容纳区域(15)中。

Description

带有用于工件的过程腔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过程腔的设备,过程腔具有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带有用于工件的容纳区域和用于输入或输出工件的开口,过程腔还带有用于将气态流体吹入内部空间的机构,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喷嘴或孔口用于在开口与用于工件的容纳区域之间产生流体流幕帘。
背景技术
这种设备由WO 2010/122121 A1公知。
在用于给车身上漆和涂层的生产车间中,使用干燥设备来干燥新上漆的或涂有防腐层的车身。这些设备具有构造成干燥通道的过程腔,热空气被吹入该过程腔中。在干燥通道中具有干燥区。干燥区是用于形式为车身的工件的容纳区域。为了干燥车身,车身在传送装置上运动通过干燥通道。车身的待干燥的漆层或涂层会被污物,尤其是尘粒损伤。此外,气态流体和其携带的热量会通过用于输入工件的开口从内部空间逸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过程腔的设备,过程腔具有带有用于工件的容纳区域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至少可以部分地打开,其中,利用简单的器件就能实现这个内部空间与周边环境的有效的热分离,并且其中,同时可以确保用于容纳区域的足够的新鲜空气。
这个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按本发明开头所述类型的设备解决,该设备具有用于将新鲜空气输入到过程腔中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将新鲜空气在流体流幕帘的背离开口的一侧上导入容纳区域中。
新鲜空气的术语在此尤其指的是经预压缩的、被加热的和/或热学地和/或机械地利用过滤器净化后的和/或被干燥的空气,新鲜空气的状态参数是按需调整的。新鲜空气可以例如也是来自过程腔的经处理后的废气。此外,新鲜空气也可以是来自热机或内燃机的废气。伴随着新鲜空气输入过程腔的容纳区域中,可以确保在干燥工件时空气的溶剂含量在过程腔的内部不超过如下阈值,即,干燥过程超过所述阈值就会受到损害并且由颜料、漆、胶粘剂和/或涂层构成的可燃溶剂超过所述阈值就可能引起爆炸,因为超过了爆炸界限。
本发明基于这样一种构思,即,干燥设备中的过程腔的至少一个空气闸履行双重任务:在空气闸中被输送的、生成了新鲜空气幕帘的新鲜空气,一方面可以用于将内部空间在流动技术上和/或在热学上与周边环境分开。另一方面利用新鲜空气幕帘的新鲜空气可以使在干燥过程中在过程腔内被释放的溶剂通过将所述新鲜空气馈入到过程腔中而被充分稀释。
因为第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与负荷情况无关以及第二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与负荷情况相关,所以发明人建议,分开空气闸的这个双重任务。在此,流体的被引入过程腔的体积流量根据过程腔的负荷被降低或提高。在此,尤其考虑新鲜空气和/或经回引的废气作为流体。如果导入干燥设备的过程腔的新鲜空气流被加热到干燥温度,那么新鲜空气体积流量与负荷情况的适配使得在新鲜空气体积流量的最大值之下的新鲜空气体积流量的暂时下降以及因此能耗的下降成为可能。
用于在设备中输送新鲜空气的装置优选包含至少一条与容纳区域连通的管路,该管路具有用于吸入新鲜空气的开口且具有流量控制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可以例如包括节流阀和/或能调整的鼓风机。
设备尤其可以具有用于通过与容纳区域连通的循环空气管路系统来使在容纳区域中的气态的流体旋动的装置,该循环空气管路系统受导引地穿过用于对来自容纳区域的气态的流体调温尤其是加热的装置。导入过程腔的新鲜空气在此可以在用于调温的装置中的热交换器之前或之后被馈入到循环空气管路系统中。不过还可以在循环空气管路系统的管路区段中馈入新鲜空气,循环空气通过该管路区段被从过程腔导引到用于调温的装置或者在用于调温的装置中被调温的循环空气可以进入过程腔。
设备也可以包含用于将新鲜空气输送到容纳区域中的装置,该装置具有至少一条带有用于吸入新鲜空气的开口的管路,该管路连接在循环空气管路系统上。在这种情况下,循环空气鼓风机可以成本低廉地交替或同时用于传送新鲜空气。在循环空气管路系统中,可选地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流量控制装置有利地布置在循环空气管路系统的流入通道或回流通道中。在循环空气管路系统中还进一步可选地设置有热交换器和/或加热装置,其中,热交换器在用于将新鲜空气输送到容纳区域中的装置的内部优选将来自废气流的热量传递到新鲜空气流中,并且其中,加热装置优选例如与太阳能设备和/或与气体燃烧器连接。
带有用于吸入新鲜空气的开口的管路尤其可以通入到循环空气管路系统内的流入通道或回流通道中。
设备也可以包含用于将新鲜空气输送到容纳区域内的装置,该装置具有至少一条带有用于吸入新鲜空气的开口的管路,该管路直接连接在过程腔上。
流量控制装置优选是(上级的)控制或调节回路的一部分,控制或调节回路向容纳区域供应经温湿处理的流体,尤其是供应新鲜空气和必要时经回引、处理的废气。流量控制装置在此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控制或调节回路连接,控制或调节回路包含用于获取过程腔的状态参数的装置且借助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或调节导入容纳区域的新鲜空气的量。
设备中的过程腔可以包含用于监控过程腔的运行的装置,该装置被设计用于获取来自下面给出的组中的状态参数:
i.容纳区域中的气氛的碳含量和/或溶剂含量;
ii.布置在容纳区域中的工件的数量和/或重量和/或类型和/或表面的大小;
iii.每个时间单位内被输送到容纳区域中的工件的数量和/或重量和/或类型和/或表面的大小;
iv.在用于对循环空气调温的装置中的燃烧器的废气的温度;
v.从容纳区域取出的和被再次输入容纳区域的气态的流体的温差;
vi.来自容纳区域的、输送到用于对循环空气调温的装置中的燃烧器的燃烧腔内的气态的流体与来自燃烧器的燃烧腔的废气的温差;
vii.每个时间单位内输送给过程腔的热量。
设备中的过程腔也可以带有容纳区域地实施,该容纳区域被划分成第一容纳区域和另一容纳区域,其中,用于将气态的流体吹入内部空间的机构产生了在第一容纳区域和另一容纳区域之间的流体流幕帘。
用于将气态的流体吹入过程腔的内部空间的机构包含用于在开口和用于工件的容纳区域之间产生流体流幕帘的至少一个喷嘴或至少一个孔口。至少一个喷嘴或至少一个孔口优选用作针对被加热到环境温度之上和/或被压缩到环境压力之上的空气(或相应地被过程化的惰性气体,如CO2或N2)的出口。
过程腔可以例如包含气态的流体,该气态流体的温度T处在100℃之上和/或对该气态流体而言与过程腔的周边环境的温差大于50℃。在实施例中,流体大致垂直地从上向下地流入过程腔。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流过喷嘴的流体具有比包含在过程腔中的(近乎静止的)流体高或低20℃以上的温度。此外,主要参考刚性的或能调整的喷嘴几何形状,其中,分别能用一个或多个简单的孔口来实现本发明。
过程腔的内部空间优选通道状地构造。内部空间具有底部和顶部。通过将至少一个喷嘴设计成带有基本上矩形的出口横截面的隙缝式喷嘴,气态的流体可以通过内部空间的顶部利用相对于底部倾斜的流动方向如下地被输入,即,使得在流体流幕帘的指向底部或入口的那侧上由空气形成流动涡旋,该流动涡旋至少部分地与吹入的流体混合。
本发明的构思尤其在于,当通过至少一个喷嘴吹入内部空间的气态的流体在伸入内部空间的导向轮廓上被导引时,可以用较小的能耗来生成流体流幕帘。优点尤其在于,导向轮廓能够被枢转。因此可以相对水平线调整流体流幕帘。优选调整出在流出方向与水平线之间80°到50°之间的角。
当调整在流出方向与水平线之间的这个角时,流体流幕帘在其沿着流动方向观察处于下方的、指向底部或指向开口的一侧上,产生了流动涡旋。流体流幕帘的流体流压向处在过程腔的底部的区域中的气态流体。流体流幕帘的流体流重叠且与在底部的区域中离开过程腔的流体混合。通过枢转导向轮廓尤其可以使工件在进入或离开过程腔时不会受损。
尤为有利的是,在导向轮廓的指向开口的那侧上布置有壁,这个壁和导向轮廓一起限定包含混合腔的扩散器。参考来自至少一个喷嘴的气态流体的平均流动方向,扩散器不对称地构造。扩散器中的混合腔布置在来自喷嘴的流体流的从流动方向观察向下指向的那侧上。
混合腔被如下地定位在扩散器中,即,使得流体在流体流幕帘的指向开口(也就是说从过程腔的内部空间向外指向的)那一侧上与来自开口的区域的空气混合。空气在此被流过喷嘴或孔口的气态流体吸入涡旋中。
壁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使来自开口的区域的旋动的空气穿过的开口。
通过在导向轮廓的背离混合腔的一侧上构造用作用于气态流体的“死区”的辅助腔,可以确保从喷嘴或孔口排出的气态流体的气流沿着导向轮廓无流动失速地被导引。在“死区”内优选具有比在死区外更低的流动速度。通过在混合腔中布置附加的导向叶片,可以将大量的流体从流动涡旋引回到流体流幕帘中。
通过在导向叶片的指向入口的那侧上布置与导向轮廓一起限定阻隔室的端壁,可以将来自入口的区域的旋动的空气,在排出到外部环境之前就被阻隔,所述旋动的空气在导向叶片的区域内被导入内部空间的边缘区域中。
端壁有利地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使来自入口的区域的旋动的空气穿过的开口。至少一个喷嘴可以具有用于调整流体的穿过喷嘴的流量的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带有这种用于调整流体的穿过喷嘴的流量的装置的喷嘴,可以在不同的区段中不同地调整在入口和用于工件的容纳区域之间的流体流幕帘。
用于吹入气态流体的机构可以具有用于加热气态流体的加热装置。由此可以实现在过程腔的开口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冷凝物,例如冷凝水。过程腔适合使用在干燥设备和/或硬化设备中。过程腔尤其可以集成到上漆设备中。
在过程腔中,利用气态流体产生了流体流幕帘,该气态流体以压力来加载且受导引地穿过喷嘴。在此,在相邻于喷嘴地布置的混合腔中,来自过程腔的开口的区域的空气与从喷嘴流出的气态流体混合。导引通过喷嘴的气态流体沿着限定混合腔的导向轮廓地受导引。这个导向轮廓将混合腔与用作气态流体的死区的、与之相邻地布置的辅助腔分开。
过程腔尤其可以以如下的方式运行,即,使导引通过喷嘴的气态流体流为了产生在开口与用于工件的容纳区域之间的流体流幕帘而被节流或中断并且/或者当工件运动通过开口时,流体流幕帘的方向被改变。这确保了流体流幕帘不会损伤运动进入和离开过程腔的工件的涂层的表面。
附图说明
接下来借助在附图中示意性示出的实施例详细阐释本发明。
其中:
图1示出了用于车身的第一干燥设备;
图2示出了干燥设备的闸的纵剖面;
图3示出了闸的三维视图;
图4示出了在闸的区域中空气的流动情况;
图5示出了用于干燥设备的另一个闸的纵剖面;
图6和图7以及图8示出了在干燥设备中的闸的替选的实施形式的其它纵剖面的局部图;
图9示出了在干燥设备中的干燥通道的横截面;
图10示出了另一个闸的纵剖面;
图11示出了用于车身的第二干燥设备;以及
图12至图19示出了用于干燥工件的其它替选地构造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的用于干燥例如金属的工件的设备1,尤其设计用于车身3。设备1包括构造成干燥通道5的过程腔。安装在滑板7上的车身3可以借助传送装置9运动通过干燥通道5。传送装置具有电驱动器10。干燥通道5用金属板加衬。干燥通道具有带入口12的输入闸11和带出口14的输出闸13。干燥通道5包括处在输入闸11和输出闸13之间的干燥区15。干燥区15是用于工件的容纳区域。干燥区15优选如下地设计,使得其内或多或少可以同时干燥大约十五个刚刚用包含漆和/或溶剂的基底涂层的车身3。为此,干燥区段15例如被设计成具有长度L=40m,净宽b为1.40m<b<2.70m以及净高h为2.00m<h<2.60m。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在5.2m的节拍间距、每小时三十个单元以及每0.5个小时停留时间的情况下,得到了78m的通道长度(外宽b:3m至4.6m,外高h:2.8m至3.3m)。借助用于提供经温湿处理的气态的流体的装置70将流体输入干燥区段15用以进行干燥。
装置70优选包含与干燥区15连通的循环空气管路系统72。循环空气管路系统72与容纳区域15连通且具有用作循环空气回吸通道的前流通道75以及包含回流通道77,回流通道用作回引循环空气的循环空气回引通道。循环空气管路系统72被导引通过加热装置63。在装置70中具有风扇61,借助该风扇可以吹入用于干燥的空气。在干燥区15中的空气可以利用装置70在循环空气运行状态下被保持在限定的温度。
设备1优选还包含装置74以及替选地或附加地包含用于输送必要时经温湿处理的新鲜空气形式的流体的装置74′。装置74、74′具有带有用于吸入新鲜空气的开口78、78′的管路76、76′。在管路76、76′中具有构造成节流阀的流量控制装置80、80′。管路76、76′有利地连接在循环空气管路系统72上。
为了将从车身3的漆、胶粘剂或涂层中蒸发出的溶剂从干燥通道5内的流体气氛中导出,在设备1中具有一条或多条用于废气的管路65,承载有溶剂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管路从干燥通道5输送给净化反应器67。
在干燥通道5的输入闸11和输出闸13中存在各一个用于产生流体流幕帘21、23的喷嘴17、19。喷嘴17、19经由用作压缩机的、用于新鲜空气25、27的风扇通过布置在干燥通道5的顶部6上方的腔29、31被供以新鲜空气。喷嘴17、19优选具有狭窄的隙缝状的开口33、35,所述隙缝状开口基本上在干燥通道5的宽度或在入口或出口12、14的宽度上延伸。喷嘴17、19的隙缝状的开口33、35通入干燥通道5的内部空间39。从喷嘴17、19流出的流体通过扩散器16、18被引入到干燥通道5的内部空间。扩散器16、18在喷嘴17、19之前在入口或出口12、14的宽度上延伸。扩散器16、18关于流体流幕帘21、23的方向不对称地设计且通过带有导向轮廓211和端壁215的导向板限定。从喷嘴17、19流出的流体在导向板的导向轮廓211处被导入到干燥通道的内部空间。为了能够有利地获取通过喷嘴17、19输送给内部空间39的流体的温度T,温度传感器69、71处在导向轮廓211上。
流体流幕帘21、23优选分别相对水平线37成角度50°≤α≤80°地延伸。流体流幕帘指向干燥通道5的内部空间39。从喷嘴17、19流出的流体流在此朝着干燥通道5的底部41变宽。形成了流体流幕帘21、23的、作为气态的流体的新鲜空气的流动速度随着与喷嘴17、19的开口33、35的距离渐增而降低。流体流幕帘21、23将在干燥通道5的内部空间39内的气氛与环境空气42分开。从喷嘴17、19排出的流体流借助控制装置45、47被调整到预先确定的形状。
为了获取干燥通道5的气氛内的溶剂的浓度,在干燥区15中布置有溶剂传感器73。替选或附加地,可以将这种溶剂传感器布置在废气通道65中。输送给喷嘴17、19的空气形式的气态的流体在加热装置43、44中被预热到期望的过程温度Tsoll,该过程温度优选处在160℃≤Tsoll≤250℃的温度范围内。由于流体流幕帘21、23由新鲜空气构成,可以确保不超出干燥通道5的干燥区15内的有机溶剂的爆炸下限。预热所输送的流体使得在干燥通道5的输入闸11和输出闸13中不产生冷凝物。
为了确保维持干燥区15中的爆炸界限,可以按需将新鲜空气通过装置74或74′导入到干燥区段15中。
为了调整通过装置74或74′输送到干燥通道5内的新鲜空气的量,控制装置45被连接在流量控制装置80上。用控制装置45将通过管路76或76′输送的新鲜空气调整到预先确定的值。在此,根据借助传感器49、51作为过程腔运行状态参数被获取的单位时间运动经过干燥通道5的干燥区15的车身的数量和/或基于温度传感器69、71的和/或溶剂传感器73的信号和/或借助一个或多个其它的过程腔运行状态参数来调整新鲜空气的输送,其中,所述过程腔运行状态参数可以说明干燥通道5内的气氛的成分以及因此可以确定在运行干燥通道5时对新鲜空气的需求量。在此,如下地调整新鲜空气输送,使得在设备1运行时不超出干燥通道5中的气氛的成分的爆炸下限。
为了获取过程腔运行状态参数,可以在设备1的修改的实施形式中,作为传感器49的替选,设置光栅来确定单位时间运动通过干燥通道5的车身的数量。替选或附加于传感器49,为此也可以为设备配备测量装置,用该测量装置可以确定输送给干燥通道5的车身3的重量,和/或设置可以获取车身3的配设有表面涂层的表面的大小的装置。此外,设备1也可以配设用于获取施加在工件例如车身3或施加在滑板7上的数字代码例如条形码的装置,数字代码包含了关于涂敷在工件,例如涂敷在车身3上的或在特定的工件类型上的表面涂层的大小和特性。
在一种按本发明的设备中,可以借助工件的预先确定的类型例如如下地来确定过程腔的,尤其是用于汽车车身的干燥通道的新鲜空气需求量:
通过质量获取装置和件数获取装置来确定在过程腔中存在的或在进入过程腔的路径上的工件的质量和数量。在此,在基于设备中被处理的工件而考虑到的预期的波动的情况下,针对工件的质量的每一个测量值,在控制装置45中存入一个工件类型。然后由在控制装置45中获知的工件类型可以在控制装置45中推断出这个工件的被喷漆的表面的大小。然后由相关的针对表面的大小的值可以通过从这个表面除去的溶剂量来确定过程腔的新鲜空气需求量,该新鲜空气需求量是必需的,从而例如在过程腔15的气氛内的可燃的溶剂的份额处在爆炸界限之下。
按照本发明,在设备中尤其可以从工件的利用质量获取装置获知的质量推断出特定的工件,也就是说确定的工件类型。然后为该特定的工件设定涂敷到这个工件上的漆量或涂层量以及从这个所设定的漆量或涂层量中推断出涂敷到工件上的漆中或布置在工件上的涂层中所吸收的溶剂量。
然后结合过程腔中相关的工件的件数可以获知在干燥工件时被引入到过程腔内的总溶剂量。由此可以获知用于过程腔的新鲜空气需求,以便在爆炸界限之下运行这个过程腔。
要注意的是,按照本发明,用于获取工件的质量和件数的装置例如可以构造成称量装置,利用该称量装置可以获取称量过程的数量。
为了考虑整个系统的热惯性,有利的是安装一种在过程腔之前获取工件参数的装置。然后,在直至工件移入过程腔的剩余时间内,可以例如通过在过程腔中的被导入过程腔的新鲜空气的量来调整期望的过程温度和/或气氛的期望的成分。
还要注意的是,之前说明的设备的热惯性基本上由过程腔的热容量和输送给这个过程腔的以及从这个过程腔被排出的空气量的大小来确定。
通过将前述的那些装置与控制装置45连接起来,可以在尤其是考虑到车身3的表面涂层中的溶剂含量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布置在干燥通道5内的车身3的要求调整新鲜空气输送,来控制或调节气氛的成分。
设备1因此可以在例如下列运行状态中运行:
运行状态1:
利用流体流幕帘21、23将恒定不变的新鲜空气体积流量输送到输入闸或输出闸11、13中,该新鲜空气体积流量不仅确保了内部空间39的充分的密封,还确保了在干燥区15的气氛中的溶剂含量的充分稀释。干燥通道5在此与负荷无关地以在满负荷下被输送的溶剂量所需的体积流量加载。
运行状态2:
利用流体流幕帘21、23将恒定不变的新鲜空气体积流量输送到输入闸或输出闸11、12中,该新鲜空气体积流量确保了内部空间39的充分的密封。为了确保在干燥区15的气氛中的溶剂含量充分稀释,借助装置74输送附加的新鲜空气。利用装置74输送的新鲜空气的量借助控制装置45来调整且随着设备1的负荷而变化。当干燥区15被输送了更多的新鲜空气时,必须同时从干燥通道5中通过管路65排出相应量的废气,因此设备1处于平衡中且在干燥通道5中不会产生过压或负压。
图2是图1的干燥设备1的输入闸11的剖视图。输入闸11中的喷嘴17是隙缝式喷嘴。在加热装置44中被加热的新鲜空气通过管道201输送给喷嘴17。管道201通入腔203。在腔203中,新鲜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205和倾斜布置的壳体板206被引导到喷嘴17。在闸11中具有导向板207。导向板207与壳体板206牢固地连接。导向板207和壳体板206可以在闸11中绕转动轴线208沿着箭头214的方向枢转。导向板207随壳体板206的枢转打开了通到过滤器205的入口,因此在那里可以进行维护工作。喷嘴17具有隙缝状的开口209。喷嘴17的隙缝状的开口209相对于干燥通道5的顶部6缩进地布置。这使得即使在从喷嘴17排出的流体流的很高的流动速度下也可以避免对通过输入闸11运动进入干燥通道5的车身的尚未干燥的涂层造成损害和损伤。对避免这类损伤而言重要的是:喷嘴17的开口209到干燥通道5的底部41的较大的间距。这可以通过喷嘴17在干燥通道5内的缩进式布置来实现。这确保了,从喷嘴17流出的气态的流体的激增在干燥通道的中部就已经被削弱,从而使车身3的相应的涂层不会由于流体流幕帘21而受损。
从喷嘴17的开口209排出的流体流210沿着用作导向叶片的导向板207的轮廓211被导入到干燥通道5的内部。导向板207的轮廓211的长度L优选为喷嘴开口209的隙缝宽度B的20倍至40倍。
在轮廓211的指向干燥通道5的输入开口213的那侧上具有端壁215。端壁215在闸11的宽度上延伸。端壁215和轮廓211、顶板元件212以及导向板207的轮廓211限定了扩散器16。扩散器16相对于从喷嘴17流出的流体的主流动平面202不对称地设计。主流动平面202和导向板的轮廓211彼此间成角度扩散器16的区段被用作用于气态的流体219的混合腔217,该区段置放在与导向板的轮廓211关于主流动平面202对称的平面204的指向端壁215的那侧上且平面204与导向板的轮廓211夹成了角度混合腔217关于干燥通道5的顶部6缩进地布置。带有混合腔217的扩散器16于闸11内处在输入开口213上方。混合腔217与输入开口213相邻。带有轮廓211的导向板将混合腔217与辅助腔216分开。辅助腔216朝着干燥通道5的内部39打开。辅助腔216形成用于来自干燥通道5的空气的死区。构造在带有导向轮廓211的导向板的背面上的辅助腔促使流体流210在导向轮廓211上基于康达效应(Coanda-Effekt)而无流动失速地被导引。
图3是图2的输入闸11的三维视图。喷嘴17的隙缝状的开口209在干燥通道5的输入开口213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喷嘴17的隙缝状的开口209在这里如此程度地狭窄,使得从喷嘴17排出的流体流在宽阔的流动区域上以不同的排出速度形成流体流幕帘。这个流体流尤其阻止了来自图1所示的干燥设备1的周边环境的污物颗粒301进入干燥通道5的内部。
图4用箭头示出了在图1的干燥通道5的纵剖面的平面内在输入闸11内的空气的流动情况。通过隙缝状的喷嘴17输送给干燥通道5的新鲜空气在喷嘴17的排出侧上造成了流体流幕帘401。从喷嘴17的开口209出发,该由沿箭头402方向流动的新鲜空气形成的流体流幕帘401以弯曲的棒403的形式延伸至输入闸11的底部41。棒403在输入闸11的中部的高度H上具有厚度D,该厚度由喷嘴17的开口209的宽度B决定。在流体流幕帘401的指向干燥通道5的输入开口213的那侧上,从喷嘴17流出的新鲜空气产生了空气的流动涡旋407。在流动涡旋407中,空气随着用箭头406明示的流动方向围绕中心409流动。空气在中心409的区域中基本上是不运动的。在流动涡旋407中旋动的空气至少部分地与通过喷嘴17吹入的新鲜空气混合。流动涡旋407从输入闸11的底部41起延伸至顶部6。
扩散器16在一侧由导向板211以及在另一侧由布置在导向板211的指向输入开口213的那侧上的端板215形成。扩散器16在此在它的混合腔217中优选容纳一部分在流动涡旋407中旋动的空气。在混合腔217中,这些空气的一部分被从喷嘴17的开口209中流出的气态的流体按文丘里效应的方式交杂和混合。这提高了在箭头402的区域中流体流幕帘401的体积流量。流体流幕帘401的体积流量可以30%或者更多地由气态的流体组成,气态的流体通过混合腔217被输送给从喷嘴17流出的流体流。这样的结果在于,即使用较小量的吹入的新鲜空气也能产生延伸至干燥通道5的底部41的流体流幕帘401。
来自混合腔217的空气以这种方式被再次输送给流动涡旋407。这个过程导致,仅很小份额的通过喷嘴17输送到干燥通道5的内部空间39的气态的流体通过干燥通道5的闸11的开口213再次离开。从喷嘴17流出的气态的流体因此绝大部分都按箭头408的方向进入干燥通道5的内部。借助从喷嘴17流出的气态的流体,在闸11的开口213的区域中利用在流动涡旋407中旋动的空气产生了一道屏障。这道屏障促成了干燥通道5的内部空间39与外部区域的热分离。此外,这道屏障还阻止了灰尘及污物颗粒进入干燥通道5的内部空间39。
图5示出了用于干燥设备的闸501的经改变的实施形式。闸501具有带有相比图1的闸11而言修改过的喷嘴几何形状的喷嘴503用于输送新鲜空气。喷嘴503是双腔喷嘴。喷嘴503具有隙缝状的喷嘴开口505和隙缝状的喷嘴开口507,喷嘴开口507相应地在输入闸501的顶部509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喷嘴503包括能枢转的控制活门511。控制活门511能够借助未进一步示出的主轴驱动器运动。但带有轴的调整机构或绳索传动装置也适用于使控制活门运动。通过控制活门511的枢转,经由腔513输送给喷嘴503的新鲜空气可以有选择地导引通过喷嘴开口507、喷嘴开口509或同时通过喷嘴开口507、509。这实现了对从喷嘴开口507、509排出的空气流的计量。借助控制活门511可以例如根据车身在干燥通道的输入开口的区域内的位置来改变来自喷嘴503的空气流。用这种措施可以使涂敷在车身上的漆层不会因利用来自喷嘴的503的新鲜空气形成的流体流而受损。此外,利用控制活门511可以调整流体流幕帘的厚度D以及因此调整输送到干燥通道的内部的新鲜空气的量和/或速度。
在输入闸501的经修改的设计方案中,也可以设置带有多个喷嘴开口以及带有多个控制活门的喷嘴,以便调整用于干燥通道的新鲜空气流。
图6示出了用于带有喷嘴603的闸601的替选的实施形式的局部图,以便在干燥设备的输入区域或输出区域中形成空气幕帘。
为在闸601中的喷嘴603分配了用作导向叶片的、优选以能枢转的方式布置的导向板605。导向板可选地具有至少区段式弯曲的外轮廓。导向板尤其在喷嘴603的整个宽度上延伸。能枢转的导向板605在喷嘴603的开口607中以能枢转的方式支承在闸601的顶部608处的转动铰链615上。能枢转的导向板605伸到闸601的内部611中。导向板605的轮廓的长度L大致是喷嘴开口的隙缝宽度B的20倍至40倍。与能枢转的导向板605对置地,在闸601中还布置有端壁609。能枢转的导向板605和端壁609与顶板元件612在此共同限定了带有混合腔613的扩散器。基于导向板605的可枢转性,在闸601中扩散器和混合腔613的几何形状可以被改变。
为了枢转,给导向板605配设了未进一步示出的伺服驱动器。通过导向板605按照双箭头617的枢转,可以关于水平线616以及因此关于来自喷嘴603的气态的流体所产生的流体流幕帘的方向而在闸601中调节调整角β。通过枢转,导向板605被移位,从喷嘴607流出的气态的流体在该导向板上被导引。由此可以改变流动涡旋的形状,流动涡旋基于从喷嘴603流出的流体地构造在导向板605的指向闸601的开口619的那侧上。通过将导向板605枢转到闸601的顶部608,可以使气态的流体较为平缓地流入闸中。通过导向板605的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从喷嘴流出的流体的流动方向可以与通过闸601运动进入干燥通道的内部的车身的位置和几何形状相匹配。因此可以实现:从喷嘴流出的流体不会从车身朝着开口619偏转并且涂敷在车身上的、应当在干燥通道内被干燥的漆层不会被吹散以及在干燥通道内不会产生损伤。
图7示出了用于带有喷嘴703的闸701的另一替选的实施形式的局部图,以便在干燥设备的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中形成空气幕帘。喷嘴703通入扩散器区段,该扩散器区段连接在喷嘴的变窄的横截面上并因此拓宽了用于流体的流动横截面。带有所连接的扩散器区段的喷嘴703具有流动通道704,该流动通道的横截面朝着闸701的内部711延伸地进入到用作扩散器的体积中,混合腔713处于该体积内。
此外,闸701的结构对应于图6的闸601的结构。闸601和701的彼此对应的组件因此在图7中相比图6而言用增加数字100后的附图标记标明。与图6中闸601的端壁609不同的是,闸701具有带有一个或多个用于环境空气的入口的端壁709。端壁709优选具有筛状穿孔形式的开口。这种措施同样使得从闸701的周边环境的上部区域721吸入空气成为可能。以该方式吸入闸701内的空气优选与来自流动涡旋的空气混合,流动涡旋在闸的开口处形成。接下来,被吸入的空气和一部分来自流动涡旋的空气被混入到从扩散器排出的流体流中。
图8示出了用于带有具有开口804的孔口803的闸801的另一替选的实施形式的局部图,以便在干燥设备的输入区域或输出区域中形成空气幕帘。闸801的结构对应于图7的闸701的结构。闸701和801的彼此对应的组件因此在图8中相比图7而言用增加数字100后的附图标记标明。端壁809、顶板元件812和导向板805在此同样限定了扩散器,该扩散器包括混合腔。与图7中的闸701的端壁709不同的是,闸801的端壁809带有凹处816地实施。这种措施同样使得将来自闸801的周边环境的上部区域821的空气吸收到在闸的开口处借助孔口803产生的流动涡旋内成为可能。
图9示出了在带有车身912的干燥设备中的干燥通道900的输入闸或输出闸901的横截面。闸901具有隙缝状的喷嘴903、905、907,它们位于闸901的顶部910上。喷嘴903、905、907可以通过未进一步示出的、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的机构以新鲜空气流909来加载。在闸901中具有控制活门,借助这些控制活门可以将新鲜空气流909分配给不同的通道911、913和915,用于单独地以新鲜空气加载喷嘴903、905和907。
利用这种措施能够调整在干燥通道的开口处的流体流幕帘917,可以相应于工件例如车身地通过开口的宽度B不同地调整流体流幕帘。
图10示出了另一个在用于干燥金属工件的设备中的干燥通道的闸1011的纵剖面。与图4对应的是在此也用箭头示出了在闸1011内的空气的流动情况。通过隙缝状的喷嘴1017输送给干燥通道的新鲜空气在喷嘴1017的排出侧上形成了流体流幕帘1401。
(优选由沿箭头1402的方向流动的新鲜空气组成的)流体流幕帘1401以或多或少弯曲的棒1403的形状从喷嘴1017的开口1209出发地沿着闸1011的底部1041的方向延伸。在流体流幕帘1401的指向闸1011的输入开口1213的一侧上,从喷嘴1017流出的新鲜空气产生了由空气构成的流动涡旋1407。在流动涡旋1407中,空气按照通过箭头1406标明的流动方向围绕中心1409流动。空气在中心1409的区域中基本上是不运动的。在流动涡旋1407中旋动的空气至少部分地与通过喷嘴1017吹入的新鲜空气混合。流动涡旋1407从输入闸1011的底部1041延伸至顶部1006。
在喷嘴1017的开口1009处具有导向轮廓的导向板1211的指向输入开口1213的那侧上,闸1011具有弧形的顶壁1215。导向板1211和顶壁1215限定且局部地包围了带有向下敞开的混合腔1217的扩散器1210。在按图10的实施例中,在扩散器1210中定位有“流动叶片”形式的流动导向元件1218,该流动导向元件如喷嘴1017的开口1009那样优选在闸1011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导向板1211将扩散器1210与辅助腔1216分开。辅助腔1216用作空气的死区,在该死区内存在比在其余的闸中更低的流动速度(例外的是原本要忽略的流动涡旋的旋转中心1409)。
在闸1011的底部1041,在开口1213的区域中布置有侧壁1220。侧壁1220尤其用作流动屏障或用作底部侧的流动导向元件。侧壁1220优选由弹簧钢或其它的耐高温和/或耐腐蚀的钢构成。侧壁1220可以围绕(水平的)轴线1222按照箭头1224枢转或向下翻转。
在此,混合腔1217按照本发明容纳了很小一部分在流动涡旋1407中旋动的空气。在混合腔1217中,这些空气随流动叶片1218基于文丘里效应被转向至从喷嘴17的开口1209流出的气态的流体。它们被气态的流体夹杂。这提高了在箭头1402的区域中流体流幕帘1401的体积流量。流体流幕帘1401的体积流量可以大部分由气态的流体构成,气态的流体通过混合腔1217被输送给来自喷嘴1017的流体流。这样的结果是,即使利用较小量的吹入的新鲜空气也能产生延伸直至干燥通道的底部1041的流体流幕帘1401。
来自混合腔1217的空气以这种方式被再次输送给流动涡旋1407。这个过程导致,仅很小份额的通过喷嘴1017输送到干燥通道的内部空间1039中的气态的流体通过干燥通道的闸1011的开口1213再次离开。从喷嘴1017流出的气态的流体因此绝大部分按照箭头1408的方向进入到干燥通道的内部。借助从喷嘴1017流出的气态的流体,在闸1011的开口1213的区域中利用在流动涡旋1407中旋动的空气产生了一道屏障,该屏障将干燥通道的内部空间1039与外部区域热分离以及此外也阻止了灰尘和污物颗粒进入干燥通道。在闸1011的底部1041的侧壁1220使得流动涡旋1407较为狭窄。仅当工件运动到干燥通道中时,侧壁才按照箭头1220暂时地向着底部1041的方向翻转。要注意的是,可以替选或附加地将相应于侧壁1220的能翻转的侧壁布置在入口的上部区域中。
在图11中示出的用于干燥车身2003的设备2001具有干燥通道2005形式的过程腔。干燥通道2005构造有流入闸2011、中间闸2012和流出闸2013。在干燥通道2005中,中间闸2012将第一干燥区段2015a与另一个作为汽车车身的容纳区域的干燥区段2015b分开,保持区2016作为另一个用于汽车车身的容纳区域连接在该干燥区段上,保持区布置在流出闸2013之前。
闸2011和2013的结构对应图1中示出的用于干燥的设备1的输入闸或输出闸11、13的结构。在至少一个闸2011、2013中具有喷嘴2014用于产生由新鲜空气形成的流体流幕帘2021,该流体流幕帘倾斜地指向干燥通道2005的内部。一个或多个喷嘴2014与扩散器2018组合,扩散器尤其与喷嘴出口相邻地布置且与主流动平面不对称地由所属的喷嘴形成。借助在流入闸和流出闸2011、2013的喷嘴上的非对称的扩散器可以在流体流幕帘的指向干燥通道2005的开口2015、2017的一侧上产生各一个由空气构成的流动涡旋,流动涡旋由通过管路2019经由喷嘴2014吹入的流体和在开口2015、2017处的环境空气形成。中间闸2012具有喷嘴2009,该喷嘴产生了流体流幕帘2020。
当对闸的密封性的要求降低时,设备2001的经修改的实施例也可以实施成在喷嘴上没有不对称的扩散器。例如也可以规定机械地关闭相应的闸。
设备2001含有构造成用于废气的热净化的装置的加热装置2023,该加热装置带有管路2025,该管路用于输送来自干燥通道2005和热交换器2027的热的净气体,热交换器用于加热来自干燥通道2005的废气。在热交换器2027中被加热的来自干燥通道2005的废气可以在加热装置2023的燃烧室2029中伴随或不伴随附加的燃料的混入而燃烧。
加热装置2023通过用作净气体管路的热气体管路2036向多个热传递装置2031、2033、2035、2037供热。热传递装置2031、2033和2035在此彼此成一列地前后相继地联接在热气体管路2036上。热传递装置2031、2033、2035在此优选尽可能相同类型地实施。装置2037包含空气交换器/空气热交换器以及作为热传递装置中的最后一个联接在热气体管路2036上。装置2037用于给被引导到用于产生由新鲜空气构成的流体流幕帘2021的喷嘴2014的新鲜空气调温。装置2031、2033和2035包含各一个利用热气体管路2038连接到热气体管路2036上的热交换器2039且被设计用于使循环空气在干燥区段2015a、2015b中以及在保持区2016中旋动。在热交换器2039中,循环空气被调温,循环空气被导引穿过与容纳区域2015a、2015b和2016连通的循环空气管路系统2041,该循环空气管路系统带有用于将循环空气从干燥通道2005取出的循环空气回吸通道2041a和用于将循环空气导入干燥通道2005的循环空气输入通道2041b。
在设备2001中具有用于将额外的新鲜空气输入到干燥通道2005的容纳区域中的装置2043。装置2043具有管路2045,这些管路与在干燥通道2005中的容纳区域连通且包含构造成节流阀的流量控制装置2047。
要注意的是,流量控制装置2047可以替选地或附加地配备有鼓风机。当通过喷嘴2014被输送给干燥通道2005的新鲜空气不足以满足在干燥通道内部的新鲜空气需求量时,新鲜空气通过管路2045被引入到装置2031、2033、2035的循环空气管路系统2041中。
设备2001包含控制装置2046。控制装置2046与用于获取在设备2001中用作过程腔的干燥通道2005的状态参数的第一装置2051连接。在装置2051中,借助电位计或极限开关来获取在用于将热气体导引通过热交换器2039的管路2038中对节流阀2052、2055的调整和在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的管路2045中对节流阀2047的调整。由此可以确定每个时间单位利用装置2031、2033、2035和2037输送给干燥通道2005的流体量。因此,当通过配属于循环空气管路系统2041的管路和管路2045的温度传感器测量流体温度时,又可以选择性地获知伴随着流体所输入的热量。
此外,控制装置2046与用于获取在设备2001中用作过程腔的干燥通道2005的状态参数的第二装置2053连接。装置2053构造成车身计数装置,利用其可以确定每个时间单位内在干燥通道2005中运动的汽车车身2003的数量以及因此确定布置在干燥通道2005内的汽车车身2003的量。
控制装置2046也与用于获取热气体管路2036中的热气体温度TA的温度传感器2007连接。温度传感器2007用于在热传递装置2037的出口侧测量流过热气体管路2036的热气体的温度,利用热传递装置将来自设备2001的热气体作为净气体释放给环境(户外的净气体温度(Reingas-über-Dach-Temperatur))。
控制开关回路2046与用于调整布置在管路2025中的风扇2057的转速的控制模块2056和另一个用于调整风扇2061的转速的控制模块2059连接,风扇2061用于将新鲜空气吸入通往在干燥通道2005中产生流体流幕帘2021的喷嘴2009的管路2019。
然后根据借助装置2051确定的针对每个时间单位输送给干燥通道2005的热量的值以及根据借助装置2053获知的布置在干燥通道2005的内部的车身2003的数量,借助控制回路2046来调整在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的装置2043中的流量控制装置2047以及调整风扇2057的转速。
在此,借助风扇2061,始终有如此多的新鲜空气被输送进入管路2019,使得闸2011、2012和2013借助利用喷嘴2009产生的流体流幕帘2021被密封。
要注意的是,控制装置2046原则上也可以构造成调节回路。此外要注意的是,新鲜空气通过热传递装置2031、2033、2035到干燥通道2005内的输送也可以利用控制装置2046来控制或调节,接下来说明的测量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被作为针对设备2001的过程腔运行状态参数输送给这个控制装置:
进入干燥通道2005的容纳区域中的气氛的溶剂进入量;
在干燥通道2005的容纳区域中的总的碳含量;
布置在干燥通道的容纳区域中的车身的数量;
在装置2037之后在废气烟囱之前在热气体管路2036中利用加热装置2023产生的热气体的温度;
在装置2031、2033和2035之前和之后的循环空气的温差;
来自干燥通道的、被输送给废气净化设备的废气与通过废气烟囱离开废气净化设备的废气的温差;
车身的重量或用漆加载的车身表面的大小,以便由此推导出溶剂量。
有利的是,在控制装置2046中结合了多个测量参数作为状态参数(过程腔运行状态参数)。因此,例如借助温度传感器2007来获取的户外的净气温度被作为主要测量参数获取以及对用于调整在热气体管路2036、2038(净气-阀部位)中的热气体流的节流阀2052、2055的调整被作为次要测量参数获取。主要测量参数在此用于确定新鲜空气废气体积流量以及次要测量参数用于检验、操纵和/或必要时修正这个新鲜空气废气体积流量。
在通过户外净气温度确定了新鲜空气废气体积流量之后,例如按照次要测量参数来对其进行检验。当净气-阀部位的位置超过了与整个系统相关且处在50%和100%的开度之间的所提到的已确定的值时,可变的新鲜空气体积流量例如如此长时间地保持恒定不变或提高,直至所有净气阀部位的位置又处于之前已确定的值之下。利用这种多个测量参数的组合尤其可以确保,在设备2001的干燥通道2005内含有足够的热量。
设备2001可以尤其如下地运行:
在设备2001的负荷状态A关于在构造成干燥通道的过程腔中的工件的最大可能的容量例如为A≤50%的第一运行方式下,恒定的新鲜空气体积流量通过闸2011、2012和/或2013输送。在此不必强制地将额外的新鲜空气通过管路2045输送到过程腔中。
在设备2001的负荷状态A关于在构造成干燥通道的过程腔中的工件的最大可能的容量例如为51%≤A≤90%的第二运行方式下,恒定的新鲜空气体积流量通过闸2011、2012和/或2013输送。同时,通过打开在管路2045中构造成节流阀的流量控制装置,将额外的新鲜空气通过热交换装置2031、2033、2035和/或2037导入到过程腔中。
在设备2001的负荷状态A关于在构造成干燥通道的过程腔中的工件的最大可能的容量例如为91%≤A≤100%的第三运行方式下,恒定的新鲜空气体积流量通过闸2011、2012和/或2013输送,并且在热传递装置2013、2033、2035和/或2037中输送的额外的新鲜空气的体积流量通过相比第二运行方式还额外打开了的流量控制装置2047而被进一步提高。
要注意的是,设备2001也可以在其它的运行方式中运行,在这些运行方式中,在管路2045内的流量控制装置2047具有关于前述的运行方式不同的打开位置。原则上尤其也能无级地改变设备2001的运行方式。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鲜空气馈入到设备2001中的干燥通道2005中也可以在不同于图11所示的其它的部位上进行:
在设备2001的替选实施方案中例如可以规定,循环空气和/或新鲜空气通过在干燥通道2005的壁、顶部和/或底部中的开口被输送到干燥通道2005的容纳区域2015a、2015b、2016中。新鲜空气馈入到循环空气管路系统2041内在前述的设备2001中也可以关于循环空气的流动方向原则上在热传递装置2031、2033、2035中的热交换器2039之前或之后进行。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在此,新鲜空气既能在热传递装置2031、2033、2035内部也能在热传递装置2031、2033、2035外部馈入到循环空气管路系统2041的循环空气回吸通道2041a或循环空气回引通道中。
为了在此针对新鲜空气调整限定的体积流量,可以在用于新鲜空气的管路2045中布置风扇。此外还可以将新鲜空气在流体流幕帘2021的指向干燥通道2005的内部的那侧上输送到设备2001的闸2011、2013、2015中。
为了阐释设备2001的前面说明的替选实施方案,接下来借助图12至图19来进一步说明其它按本发明的用于干燥的设备。
图12示出了用于干燥车身2003的另一设备2001′,该设备在其结构上基本相应于图11的设备2001。只要图11的设备2001中的组件和图12的设备2001′中的一致,那么这些组件在图11中和图12中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设备2001′中,用于将新鲜空气输送进入循环空气管路系统2041的管路2045通过在管路分支2045a和热传递装置2037内的管路分支2045b与用于将新鲜空气输送给喷嘴2009的管路2019连接。通过管路分支2045a可以借助风扇2061将所吸入的新鲜空气馈入到管路2045中,新鲜空气在热传递装置2031的热交换器2039中被来自在热气体管路2036中导引的净气的热量加热。
也可以替选或附加地通过在热传递装置2037中的管路分支2045b将新鲜空气借助风扇2061输送到管路2045内。在这种情况下,借助风扇2061输送的新鲜空气不会或仅部分地被导引通过在热传递装置2037内的热交换器2039。
在管路2019内导引的新鲜空气在设备2001′中被在热传递装置2031、2033和2035中如此地导入,即,使得所述新鲜空气通过布置在热传递装置2031、2033和2035中的热交换器进入干燥通道2005中。
来自管路2045的、导入到热传递装置2031、2033和2035中的新鲜空气因此可以利用来自在热气体管路2036中导引的净气的热量被加热。
在设备2001′的管路区段2019a中布置有流量测量装置2062。流量测量装置2062控制在流量控制装置2048内的调整件。因此在设备2001′中确保了,针对风扇2061的不同的转速,为用于产生流体流幕帘2020、2021的喷嘴2009、2014供应保持不变的新鲜空气流。在管路2045中布置有流量测量装置2063。流量测量装置2063用于确定借助风扇2061馈入到管路2045中的新鲜空气的量。
在设备2001′中,通过流量控制装置2048馈入到管路2045中的新鲜空气流根据利用装置2053获知的、布置在干燥通道2005内的车身2003的数量来调整。
流量测量装置2062、2063通过获取在布置在带有流量测量装置2062、2063的管路区段中的孔口上的压力降来确定借助风扇2061馈入到管路2019、2045内的新鲜空气的量。应注意的是,流量测量装置2062、2063为了获取新鲜空气的流动而可以为此替选地包含磁感应传感器、超声波测量单元或叶轮。
图13示出了另一用于干燥的设备2001″,它的结构与前述的设备2001′的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只要组件在图12和图13中示出的设备中在功能上是相同的,那么这些组件在图12和图13中用相同的数字作为附图标记。
与在图12的设备2001′中不同的是,在设备2001″中,新鲜空气在热交换器2039的出口侧通过用于在热传递装置2031、2033和2035中输送新鲜空气的管路2045被馈入到循环空气管路系统2041中。然后,在热传递装置2031、2033、2035的热交换器2039中,仅通过输入通道2041a输送的来自干燥通道2005的循环空气被加热。
图14和图15示出了其它用于干燥的设备2001″′和2001″″,它们的结构相应于借助图12和图13说明的设备的结构。在这些设备中的功能上相同的组件在此又具有和图12和图13的设备的相应的组件一样的附图标记。在设备2001″′中,通过管路2045在热传递装置2031、2033和2035的外部将新鲜空气导入到管路系统的循环空气回引通道2041b中。在设备2001″″中,用于将新鲜空气输入干燥通道2005的管路2045与管路系统2041的循环空气回吸通道2041a连接,来自干燥通道2005的循环空气通过这个循环空气回吸通道被引入热传递装置2031、2033和2035中。
要注意的是,在图14的设备2001″′或图15的设备2001″″的经修改的实施形式中也可以规定,来自管路2045的新鲜空气既被馈入到循环空气管路系统2041的循环空气回吸通道2041a中也被馈入到循环空气回引通道2041b中。然而当新鲜空气被馈入到循环空气回引通道2041b中时,必须确保相关的新鲜空气被加热。
在图16中示出的用于干燥车身3003的设备3001作为用于获取用作过程腔的干燥通道3005的状态参数的装置而具有多个温度传感器3070、3072、3074和3076。只要在设备3001中的组件在功能上相应于在图11的设备2001中的组件,那么这些组件在图12中用相比图11而言增加数字1000后的数字作为附图标记加以标注。
温度传感器3070、3072、3074和3076与控制装置3046连接。温度传感器3070布置在加热装置3023和热传递装置3031之间的热气体管路3026内。温度传感器3072处于热气体管路3026的端部区段中,从热气体管路3026流出的净气从该端部区段进入环境大气。温度传感器3070、3072用于以如下方式来确定由流过热气体管路3026的净气输入到干燥通道3005内的热量,即,借助这些温度传感器获知差值△TH=T1-T2。利用温度传感器3074和3076来确定在循环空气回吸通道3041a中的从干燥通道3005流出的循环空气和与新鲜空气混合的、通过循环空气输入通道3041b导入到干燥通道3005中的循环空气的温度差值△TU:=T3-T4
控制装置3046根据借助温度传感器3070、3072、3074和3076获取到的温差△TH、△TU来控制在管路3025中的风扇3057的转速以及对用于调整馈入到管路系统3041中的新鲜空气的量的流量控制装置3047的调整。作为对此的替选,控制装置3046也可以实施成调节回路,该调节回路基于温度传感器3070、3072、3074和3076的信号来调节管路3025中的风扇3057的转速和对流量控制装置3047的调整。
在图17中示出的用于干燥车身4003的设备4001具有用于确定输送给干燥通道4005的车身4003的质量的天平4078作为用于获取用作过程腔的干燥通道4005的状态参数的装置。只要在设备4001中的组件在功能上相应于在图11的设备2001中的组件,那么这些组件在图13中用相比图11而言增加数字2000后的数字作为附图标记加以标注。
在此,控制装置4046根据借助天平4078获取到的输送到干燥通道4005中的车身4003的质量来控制在管路4025中的风扇4057的转速和对用于调整馈入管路系统4041的新鲜空气的量的流量控制装置4047的调整。
图18示出了用于干燥车身5003的设备5001。只要在设备5001中的组件在功能上相应于图11的设备2001的组件,那么这些组件在图17中用相比图11而言增加数字3000后的数字作为附图标记加以标注。在设备5001中,用于在热传递装置5037中输送新鲜空气的管路5045获得了可以借助热交换器5039利用来自在热气体管路5026中受导引的净气的热量被加热的新鲜空气。来自管路5045的新鲜空气在设备5005中被导入干燥通道的闸5011、5012和5013中。
图19示出了用于干燥车身6003的设备6001。只要在设备6001中的组件在功能上相应于图18的设备5001中的组件,那么这些组件在图19中用相比图118而言增加数字3000后的数字作为附图标记加以标注。在设备6001中,来自管路6045的新鲜空气被导入干燥通道6005的干燥区段6015a、6015b和保持区6016中。
按本发明的设备的其它的变型方案和改进方案此外也通过前述有利的实施例的不同的特征的组合得出。
总而言之,确定了本发明的下列优选特征:过程腔5、2005具有带有用于工件3、2003的容纳区域15、2015a、2015b、2016的内部空间39。过程腔5、2005具有用于输入和输出工件3、2003的开口12、14、2015、2017。过程腔5、2005带有用于将气态的流体吹入内部空间39的机构17、19、25、29、33、37、35、2014地构造,过程腔具有至少一个喷嘴17、19、2014或孔口803用于在开口12、14、2015、2017和用于工件3、2003的容纳区域15、2015a、2015b之间产生流体流幕帘21、23、2021。过程腔5、2005具有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的装置74、2043,利用所述装置可以在流体流幕帘21、23、2021的背离开口12、14、2015、2017的那侧上将新鲜空气导入容纳区域15、2015a、2015b中。
附图标记列表
1                设备
3                车身
5                干燥通道、过程腔
6                顶部
7                滑板
9                传送装置
10               驱动器
11               输入闸
12               入口
13               输出闸
14               出口
15               干燥区段、干燥区
16、18           扩散器
17、19           喷嘴
17、19、25、29、33、37、35  机构
21、23           流体流幕帘
25、27           新鲜空气
29、31           腔
33、35           开口
37               水平线
39               内部空间
41               底部
42               环境空气
43、44           加热装置
45、47           控制装置
49、51           传感器
61               风扇
74、74′         装置
63               加热装置
69、71           温度传感器
70               装置
72               循环空气系统
73               溶剂传感器
74               装置
75               前流通道
76、76′         管路
77               回流通道
78、78′         开口
80、80′         流量控制装置
201              管道
202              主流动平面
203              腔
204              平面
205              空气过滤器
206              壳体板
207              导向板
208              转动轴线
209              开口
210              流体流
211              导向轮廓、轮廓、导向板
213              输入开口
215              端壁、端板
216              辅助腔
217              混合腔
219              流体
401              流体流幕帘、流体幕帘
402              箭头
403              棒
406              箭头
407              流动涡旋
408              箭头
409              中心
501              闸、输入闸
503              喷嘴
505              喷嘴开口
507              喷嘴开口
509              顶部
507、509         喷嘴开口
511              控制活门
601              闸
603              喷嘴
605              导向板
607              开口、喷嘴
608              顶部
609              端壁
611              内部
612              顶板元件
613              混合腔
615              转动铰链
616              水平线
617              双箭头
619              开口
701              闸
703              喷嘴
704              流动通道
709              端壁
711              内部
713              混合腔
721              区域
801              闸
803              孔口
804              开口
805              导向板
809              端壁
812              顶板元件
816              凹处
821              区域
900              干燥通道
901              闸、输出闸
903、905、907    喷嘴
909              新鲜空气流
910              顶部
911、913、915    通道
917              流体流幕帘
1006             顶部
1009             开口
1011             闸、输入闸
1017             喷嘴
1039             内部空间
1041             底部
1209             开口
1210             扩散器
1211             导向板
1213             开口、输入开口
1215             顶壁
1216             辅助腔
1217             混合腔
1218             流动导向元件、流动叶片
1220             侧壁、箭头
1222             轴线
1224             箭头
1401             流体流幕帘
1402             箭头
1403             棒
1406             箭头
1407             流动涡旋
1408             箭头
1409             中心、旋转中心
2001、2001′、2001″、2001″′、2001″″  设备
2003             车身、工件
2005             干燥通道、过程腔
2007             温度传感器
2009             喷嘴
2011、2012、2013、2015  闸
2014             喷嘴
2015a、2015b     干燥区段、容纳区域
2015、20157      开口
2016             保持区
2018             扩散器
2019             管路
2019a            管路区段
2020             流体流幕帘
2021             流体流幕帘
2023             加热装置
2025             管路
2027             热交换器
2029             燃烧腔
2031、2033、2035 热传递装置
2036、2038       热气体管路
2037             热传递装置
2039             热交换器
2041             循环空气管路系统
2041a            循环空气回吸通道
2041b            循环空气输入通道
2043             装置
2045             管路
2045a、2045b     管路分支
2046             控制装置
2047、2048       流量控制装置
2049             控制回路
2051、2053       装置
2052、2055       节流阀
2056、2059       控制模块
2057、2061       风扇
2062、2063       流量控制装置
3001             设备
3003             车身、工件
3005             干燥通道、过程腔
3023             加热装置
3025、3045       管路
3026             热气体管路
3031             热传递装置
3041             管路系统
3041a            循环空气回吸通道
3041b            循环空气输入通道
3046             控制装置
3047             节流阀
3057             风扇
3070、3072、3074和3076  温度传感器
4001             设备
4003             车身、工件
4005             干燥通道、过程腔
4025、4045       管路
4041             管路系统
4046             控制装置
4047             节流阀
4057             风扇
4078             天平
5001             设备
5003             车身、工件
5011、5012和5013 闸
5036             热气体管路
5037             热传递装置
5039             热交换器
5041             管路系统
5041a            循环空气回吸通道
5045             管路
6001             设备
6005             干燥通道
6015a、6015b     干燥区段
6045             管路

Claims (27)

1.一种设备(1、2001),其带有过程腔(5、2005),所述过程腔包括带有用于工件(3、2003)的容纳区域(15、2015a、2015b、2016)的内部空间(39)且所述过程腔具有用于输入或输出工件(3、2003)的开口(12、14、2015、2017),还带有用于将气态流体吹入内部空间(39)的机构(17、19、25、29、33、37、35、2014),该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喷嘴(17、19、2014)或孔口(803)用于在开口(12、14、2015、2017)与用于工件(3、2003)的容纳区域(15、2015a、2015b)之间产生流体流幕帘(21、23、2021),其特征是用于输入新鲜空气的装置(74、2043),利用该装置可以在流体流幕帘(21、23、2021)的背离开口(12、14、2015、2017)的一侧上将新鲜空气导入到容纳区域(15、2015a、2015b)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输入新鲜空气的所述装置(74、2043)包含至少一条与容纳区域(15、2015a、2015b)连通的管路(78、2045),所述管路具有用于吸入新鲜空气的开口以及流量控制装置(80、2047)。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节流阀(80、2047)和/或能调整的鼓风机。
4.按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用于通过与容纳区域(15、2015a、2015b)连通的循环空气管路系统(72、2041)在容纳区域(15、2015a、2015b)中使气态流体循环的装置(70、2031、2033、2035),该循环空气管路系统受导引地穿过用于对来自容纳区域(15、2015a、2015b)的气态流体进行调温尤其是进行加热的装置(2031、2033)。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新鲜空气输入到容纳区域(15、2015a、2015b)中的装置(74、2043)包含至少一条带有用于吸入新鲜空气的开口(78)的管路(76、2045),该管路连接在循环空气管路系统(72、2041)上且包括流量控制装置(80)。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节流阀(80、2047)和/或能调整的鼓风机。
7.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带有用于吸入新鲜空气的开口(80)的所述管路(76)通入循环空气管路系统(72)中的循环空气回流通道(77)。
8.按权利要求2、3、5、6或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80、2047)与控制或调节回路(45、2049)连接,控制或调节回路获得用于获取过程腔(5、2005)的状态参数的装置(49、69、73、2051)的信号且根据至少一个所获取的状态参数借助流量控制装置(80、2047)来控制或调节通过用于输入新鲜空气的装置导入到容纳区域(15)中的新鲜空气的量。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装置(2051)被设计用于获取过程腔(5、2005)的来自下面给出的组中的状态参数:
i.容纳区域(2015a、2015b、2016)中的气氛的碳含量和/或溶剂含量;
ii.布置在容纳区域中的工件(2003)的数量和/或重量和/或类型和/或表面的大小;
iii.每个时间单位内被输送到容纳区域中的工件(2003)的数量和/或重量和/或类型和/或表面的大小;
iv.来自在用于对循环空气调温的装置中的燃烧器的燃烧腔(2029)的废气的温度;
v.从容纳区域(2015a)取出的气态流体和再次输入到容纳区域(2015a)的气态流体的温差;
vi.来自容纳区域(2015a)的、输送给在用于对循环空气调温的装置中的燃烧器的燃烧腔(2029)的气态流体与来自燃烧器的燃烧腔(2029)的废气的温差;
vii.每个时间单位内输送给过程腔(2005)的热量。
10.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容纳区域被划分成第一容纳区域(2015a)和另一容纳区域(2015b),且用于将气态流体吹入内部空间的机构(2014)产生在第一容纳区域(2015a)和另一容纳区域(2015b)之间的流体流幕帘(2021)。
11.按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内部空间(39)通道状地构造且具有底部(41)以及顶部(6),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喷嘴(17、19)或孔口(803)具有隙缝形状,所述喷嘴或孔口将气态流体经由顶部(6)以关于底部(41)倾斜的流动方向(402)输送到内部空间(39)中,并且被输送到内部空间(39)中的气态流体在流体流幕帘(21、23)的指向开口(12、14)的那侧上产生由空气形成的流动涡旋(407),该流动涡旋至少部分地与吹入的流体混合。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被输送到内部空间(39)中的气态流体是新鲜空气。
13.按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喷嘴(17、19)或孔口(803)被吹入内部空间(39)的气态流体通过扩散器(16、216)导入到内部空间(39)中。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导向轮廓(606)构造在能枢转的导向叶片(605)上。
15.按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导向轮廓(211、1211)的指向开口(213、1213)的那侧上布置有壁(215、1215),该壁与导向轮廓(211、1211)一起限定带有混合腔(217、1217)的扩散器(16、18),来自流动涡旋(407、1407)的流体与来自开口(213、1213)的区域的空气在混合腔中混合。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混合的流体从混合腔(407、1407)由流过喷嘴(17、19、1017)或孔口(803)的气态流体吸入到内部空间(39、1039)中。
17.按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壁(709、809)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使来自开口(213)的区域的旋动的空气穿过的开口(816)。
18.按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导向轮廓(211)的背离混合腔(217)的那一侧上构造有用作气态流体的死区的辅助腔(216)。
19.按权利要求15至1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混合腔(1217)中布置有导向叶片(1218),来自流动涡旋(1407)的气态流体在所述导向叶片上流动并且所述导向叶片将来自流动涡旋(1407)的流体引回到流体流幕帘(1407)中。
20.按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喷嘴(503)具有用于调整穿过喷嘴(503)的流体的流量的装置(511)并且/或者多个喷嘴(903、905、907)配设有用于调整穿过喷嘴的流体的流量的装置,以便在不同的区段中不同地调整输入开口与用于工件(912)的容纳区域之间的流体流幕帘。
21.按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控制在内部空间(1039)中形成的流体流动而设置有能枢转的流动屏障(1220)。
22.按权利要求1至2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吹入气态流体的机构具有用于加热气态流体的加热装置(43、44)。
23.按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构造成干燥设备和/或硬化设备和/或上漆设备。
24.一种用于运行按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为了产生流体流幕帘(21、23、2021),以压力加载的气态流体受导引地穿过喷嘴(17、19)或孔口(803),并且在该方法中,来自开口(213)的区域或过程腔(5)的内部空间(39)的空气与从喷嘴(17、19)流出的气态流体在与喷嘴(17、19)相邻布置的混合腔(217)中混合。
25.按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受导引地穿过喷嘴(17、19)的气态流体沿着限定混合腔(217)的导向轮廓(211)地被导引,该导向轮廓尤其将混合腔(217)与用作气态流体的死区的、与此相邻布置的辅助腔(216)分开。
26.一种用于运行按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设备的方法,其中,受导引地穿过喷嘴(17、19)或孔口(803)的气态流体的气流为了在开口(12、14)与用于工件(3)的容纳区域(15)之间产生流体流幕帘(21、23)而被节流或中断,并且/或者其中,当工件(3)运动通过开口(12、14)时,流体流幕帘(21、23)的方向被改变。
27.按权利要求24至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在时间平均值上超过一个时间段保持不变的新鲜空气量来产生流体流幕帘(21、23、2021),该新鲜空气量被导引穿过喷嘴(17、19)或孔口(803),并且其中,利用用于将新鲜空气输送到内部空间(39)中的装置(74、2043)在所述时间段中输送可变的新鲜空气量,根据来自下列给出的组中的过程腔运行状态参数来控制或调节该可变的新鲜空气量:
i.容纳区域(2015a、2015b、2016)中的气氛的碳含量和/或溶剂含量;
ii.布置在容纳区域中的工件(2003)的数量和/或重量;
iii.每个时间单位内被输送到容纳区域中的工件(2003)的数量和/或重量;
iv.来自在用于对循环空气调温的装置中的燃烧器的燃烧腔(2029)的废气的温度;
v.从容纳区域(2015a)取出的气态流体和再次输入到容纳区域(2015a)的气态流体的温差;
vi.来自容纳区域(2015a)的、输送给在用于对循环空气调温的装置中的燃烧器的燃烧腔(2029)的气态流体与来自燃烧器的燃烧腔(2029)的废气的温差;
vii.每个时间单位内输送给过程腔(2005)的热量。
CN201380023073.6A 2012-05-02 2013-04-26 带有用于工件的过程腔的设备 Active CN1045836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207312.4 2012-05-02
DE201210207312 DE102012207312A1 (de) 2012-05-02 2012-05-02 Prozesskammer mit Vorrichtung zum Einblasen von gasförmigem Fluid
PCT/EP2013/058817 WO2013164285A1 (de) 2012-05-02 2013-04-26 Anlage mit einer prozesskammer für werkstück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3699A true CN104583699A (zh) 2015-04-29
CN104583699B CN104583699B (zh) 2017-03-15

Family

ID=48325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3073.6A Active CN104583699B (zh) 2012-05-02 2013-04-26 带有用于工件的过程腔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9423179B2 (zh)
EP (2) EP3336467B1 (zh)
CN (1) CN104583699B (zh)
BR (1) BR112014024884B1 (zh)
DE (1) DE102012207312A1 (zh)
ES (1) ES2705601T3 (zh)
IN (1) IN2014DN07532A (zh)
PL (1) PL3336467T3 (zh)
PT (1) PT3336467T (zh)
TR (1) TR201820376T4 (zh)
WO (1) WO201316428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2324A (zh) * 2016-07-25 2016-10-26 无锡市曙光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 一种紧固件烘干箱
CN106784166A (zh) * 2017-02-07 2017-05-31 荆门市明豪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钢化玻璃清洗装置
CN108139154A (zh) * 2015-09-29 2018-06-08 艾森曼欧洲公司 用于控制物体温度特别是用于干燥被涂装的车辆车身的设备
CN108351170A (zh) * 2015-10-14 2018-07-31 杜尔系统股份公司 工件加工设备和工件加工设备的运行方法
CN109564062A (zh) * 2016-07-18 2019-04-02 杰艺科股份公司 用于喷漆物体的干燥设备
CN110088548A (zh) * 2016-12-21 2019-08-02 艾森曼欧洲公司 用于对物体进行调温的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19436B4 (de) * 2011-11-25 2020-08-06 Eisenmann Se Vorrichtung zum Temperieren von Gegenständen
US10605529B2 (en) 2012-05-02 2020-03-31 Duerr Systems Ag System having a process chamber for workpieces
US9970706B2 (en) * 2012-05-02 2018-05-15 Duerr Systems Ag System having a process chamber for workpieces
DE102012207312A1 (de) * 2012-05-02 2013-11-07 Dürr Systems GmbH Prozesskammer mit Vorrichtung zum Einblasen von gasförmigem Fluid
DE102014008472A1 (de) * 2014-06-05 2015-12-17 Wenk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Nachverbrennen der Abluft einer Trocknungsanlage, insbesondere einer Kraftfahrzeug-Trocknungsanlage, sowie Vorrichtung zum Nachverbrennen der Abluft einer Trocknungsanlage
EP2952842A1 (de) * 2014-06-06 2015-12-09 Clausthaler Verfahrens- und Energietechnik (CVET) GmbH Trockn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s Trocknungssystems
DE102014015705A1 (de) * 2014-10-22 2016-04-28 Wenker Gmbh & Co. Kg Trockner für technische Gegenstände, insbesondere für lackiert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n
JP6288300B2 (ja) * 2014-11-20 2018-03-0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塗装乾燥装置及び塗装乾燥方法
DE102015102955B4 (de) * 2015-03-02 2017-03-23 Sturm Maschinen- & Anlagenbau Gmbh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Oberflächenbehandlung eines Werkstückes
DE102015205338A1 (de) * 2015-03-24 2016-09-29 Cefla Deutschland Gmbh Trocknungsvorrichtung
DE102015224916A1 (de) * 2015-12-10 2017-06-14 Dürr Systems Ag Behandl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von Werkstücken
JP6775031B2 (ja) * 2015-12-21 2020-10-28 広東環葆嘉節能科技有限公司Verboca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Co., Ltd バランス型乾燥システム
DE102016001893A1 (de) 2016-02-17 2017-08-17 Eisenmann Se Brennereinheit und Vorrichtung zum Temperieren von Gegenständen
CN105575859B (zh) * 2016-03-04 2018-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帘装置
ITUA20161800A1 (it) * 2016-03-18 2017-09-18 Cefla S C Forno verticale per manufatti aventi due dimensioni prevalenti
CN106643028A (zh) * 2016-12-15 2017-05-1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烘烤设备
JP6681853B2 (ja) * 2017-06-16 2020-04-15 株式会社大気社 塗装乾燥炉
US20190186833A1 (en) * 2017-12-14 2019-06-20 Rodney SKIFFINGTON Forced air apparatus
DE102018210433A1 (de) * 2018-06-26 2020-01-02 Dürr Systems Ag Trennvorrichtung und Behandlungsanlage
DE102018210435A1 (de) * 2018-06-26 2020-01-02 Dürr Systems Ag Fördersystem, Behandlungsanlage und Förderverfahren
CN109253611A (zh) * 2018-11-06 2019-01-22 陕西宝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链板式砖坯连续干燥窑
DE102018129583B4 (de) * 2018-11-23 2020-10-15 Christof Schulte-Göbel Anströmungsvorrichtung
DE102019213430A1 (de) * 2019-09-04 2021-03-04 Dürr Systems Ag Trennvorrichtung, Behandlungsanlage, Verfahren zum Trennen zweier Raumbereiche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von Werkstücken
DE102020212808A1 (de) * 2020-10-09 2022-04-14 Dürr Systems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ehandlungsanlage und Behandlungsanlage
DE102021115612A1 (de) * 2021-06-16 2022-12-22 Ulf Reinhardt Stiftofen zur Trocknung von Behältereinheiten und Verfahren
CN113941489B (zh) * 2021-09-22 2023-01-17 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用升降式空气幕装置
US11619399B1 (en) * 2021-09-22 2023-04-04 William H. Whit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 use of solar energy
DE102021129749B4 (de) 2021-11-15 2023-06-22 Christof Schulte-Göbel Anströmungs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und/oder Erwärmen eines Werkstücks
DE102022106284A1 (de) 2022-03-17 2023-09-21 Dürr Systems Ag Behandl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von Werkstücken
DE102022113099A1 (de) * 2022-05-24 2023-11-30 Dürr Systems Ag Frischluft-Wärmeübertrager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rhitzter Frischluft mit dem elektrisch beheizten Frischluft-Wärmeübertrag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95497B (de) * 1954-05-12 1960-12-22 Schilde Maschb Ag Lufttuer fuer Trockner und Industrieoefen
US3947235A (en) * 1973-11-15 1976-03-30 Air Industrie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the stoving of articles
GB2123936A (en) * 1982-06-09 1984-02-08 Flakt Limited Paint curing apparatus
WO2010122121A2 (de) * 2009-04-24 2010-10-28 Dürr Systems GmbH Trocknungs- und/oder härtungsanlage
WO2011160778A1 (de) * 2010-06-23 2011-12-29 Eisenmann Ag Trock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06442A (en) * 1923-08-11 1926-11-09 Aaron S Nichols Paint and varnish drier
DE4324488C2 (de) * 1993-07-21 1998-02-05 Flaekt Ab Verfahren und Heißluft-Trockner zur Trocknung beschichteter Oberflächen
US5568692A (en) * 1994-11-09 1996-10-29 Durr Industries, Inc. Paint drying oven with radiant energy floor
US7658017B1 (en) * 2004-01-12 2010-02-09 Thomas Brian Laviolette Vacuum drying method
JP4821586B2 (ja) 2006-11-29 2011-11-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被塗布物の乾燥炉
US8196310B2 (en) * 2007-02-09 2012-06-12 Usnr/Kockums Canca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ol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 wood veneer jet dryers
DE102007040153A1 (de) * 2007-08-24 2009-02-26 Dürr System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bscheiden von Overspray eines flüssigen Beschichtungsmaterials
CN102256711B (zh) * 2008-12-19 2014-08-27 杜尔系统有限公司 涂漆设备和用于运行涂漆设备的方法
EP2295909B1 (de) 2009-09-10 2016-02-24 Crone, Fokko Verfahren zur effizienten Nutzung der Heißluftströme in einem Trockner-System, insbesondere für eine Fahrzeug-Lackiererei
JP5568377B2 (ja) * 2010-05-26 2014-08-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乾燥方法
DE102010043087A1 (de) * 2010-10-28 2012-05-03 Dürr Systems GmbH Prozesskammer mit Vorrichtung zum Einblasen von gasförmigen Fluid
US8756827B1 (en) * 2011-05-12 2014-06-24 The Paint Booth Guys, Inc. Spray booth system and methods
SE536335C2 (sv) * 2011-12-20 2013-08-27 Pivab Ab Anordning för torkning av färg
DE102012207312A1 (de) * 2012-05-02 2013-11-07 Dürr Systems GmbH Prozesskammer mit Vorrichtung zum Einblasen von gasförmigem Fluid
US9096079B2 (en) * 2012-10-11 2015-08-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Dryer impinging heating liquid onto moistened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95497B (de) * 1954-05-12 1960-12-22 Schilde Maschb Ag Lufttuer fuer Trockner und Industrieoefen
US3947235A (en) * 1973-11-15 1976-03-30 Air Industrie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the stoving of articles
GB2123936A (en) * 1982-06-09 1984-02-08 Flakt Limited Paint curing apparatus
WO2010122121A2 (de) * 2009-04-24 2010-10-28 Dürr Systems GmbH Trocknungs- und/oder härtungsanlage
WO2011160778A1 (de) * 2010-06-23 2011-12-29 Eisenmann Ag Trockne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毅,韦双颖: "《家具表面涂饰技术》", 30 September 201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9154A (zh) * 2015-09-29 2018-06-08 艾森曼欧洲公司 用于控制物体温度特别是用于干燥被涂装的车辆车身的设备
US11029089B2 (en) 2015-09-29 2021-06-08 Eisenmann Se Apparatus for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objects, in particular for drying coated vehicle bodies
CN108351170A (zh) * 2015-10-14 2018-07-31 杜尔系统股份公司 工件加工设备和工件加工设备的运行方法
CN108351170B (zh) * 2015-10-14 2020-06-16 杜尔系统股份公司 工件加工设备和工件加工设备的运行方法
CN109564062A (zh) * 2016-07-18 2019-04-02 杰艺科股份公司 用于喷漆物体的干燥设备
US10935315B2 (en) 2016-07-18 2021-03-02 Geico S.P.A. Drying plants for painted objects
CN106052324A (zh) * 2016-07-25 2016-10-26 无锡市曙光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 一种紧固件烘干箱
CN110088548A (zh) * 2016-12-21 2019-08-02 艾森曼欧洲公司 用于对物体进行调温的设备
US11525631B2 (en) 2016-12-21 2022-12-13 Eisenmann Gmbh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objects
CN106784166A (zh) * 2017-02-07 2017-05-31 荆门市明豪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钢化玻璃清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4024884B1 (pt) 2021-04-06
CN104583699B (zh) 2017-03-15
ES2705601T3 (es) 2019-03-26
EP2844937B1 (de) 2018-03-21
IN2014DN07532A (zh) 2015-04-24
EP3336467A1 (de) 2018-06-20
WO2013164285A1 (de) 2013-11-07
US9423179B2 (en) 2016-08-23
PT3336467T (pt) 2019-01-28
EP3336467B1 (de) 2018-10-24
PL3336467T3 (pl) 2019-04-30
EP2844937A1 (de) 2015-03-11
DE102012207312A1 (de) 2013-11-07
US20150121720A1 (en) 2015-05-07
EP2844937B2 (de) 2023-05-03
TR201820376T4 (tr)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3699A (zh) 带有用于工件的过程腔的设备
US9970706B2 (en) System having a process chamber for workpieces
US10605529B2 (en) System having a process chamber for workpieces
US9316406B2 (en) Process chamber incorporating an arrangement for injecting gaseous fluid thereinto
RU2292522C2 (ru) Сушилка
JP5302223B2 (ja) 塗装設備
US20060183419A1 (en) Air handling unit mix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0088548B (zh) 用于对物体进行调温的设备
US11053611B2 (en) Oxidation furnace
CA2167815A1 (en) Process and hot air drier for drying coated surfaces
KR20120097393A (ko) 시트 건조 방법 및 장치
CN117804186A (zh) 处理设备和用于处理工件的方法
US5562089A (en) Heating with a moving heat sink
US7823631B2 (en) Constructional unit for a heat exchanging device
CN109569294A (zh) 菱镁矿竖窑烟气高效脱硝设备及其工艺
CN106256572A (zh) 气流控制装置和通风、加热或者空调设备
CN110587875B (zh) 薄膜拉伸生产线烘箱及烘箱单元
KR20160084909A (ko) 백연저감형 냉각탑
CN109564062A (zh) 用于喷漆物体的干燥设备
CN203899827U (zh) 喷漆和烘干两用的切换装置
CN105431322B (zh) 机动车中的燃料电池堆的排风引导装置
CN112570182A (zh) 涂装系统
KR101973129B1 (ko) 다단 분리 열교환기의 열교환 효율 측정 시스템
US2011018558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rmally processing web-like fabric webs
JP6741568B2 (ja) 塗装乾燥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erman bietigheim bissingen

Applicant after: Toure Systems Inc.

Address before: German bietigheim bissingen

Applicant before: Duerr Systems GmbH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