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8548A - 用于对物体进行调温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物体进行调温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8548A
CN110088548A CN201780078962.0A CN201780078962A CN110088548A CN 110088548 A CN110088548 A CN 110088548A CN 201780078962 A CN201780078962 A CN 201780078962A CN 110088548 A CN110088548 A CN 110088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ing unit
module
heat exchanger
he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89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8548B (zh
Inventor
M·莫尔
H·松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senm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Eisenmann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senmann SE filed Critical Eisenmann SE
Publication of CN110088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8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8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8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5/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 F26B15/1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 F26B15/1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the lines being all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26B15/14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the lines being all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the objects or batches of materials being carried by trays or racks or receptacles, which may be connected to endless chains or be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2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4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partly outside the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2Velocity of flow; Quantity of flow, e.g. by varying fan speed, by modifying cross flow are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F26B23/001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waste heat
    • F26B23/002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waste heat recovered from dryer exhaust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F26B23/02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mbustion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0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 F26B3/04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the gas or vapour circulating over or surrounding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4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 B05D3/04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the gas being air
    • B05D3/0413Heating with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210/00Drying processes and machines for solid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drying good
    • F26B2210/12Vehicle bodies, e.g. after being pain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物体(12)进行调温的设备,该设备特别用于干燥物体,该物体特别是车身(16),所述设备包括壳体(22),在该壳体中安置有调温空间(18),该调温空间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出口(68)和至少一个空气入口(76)。为调温空间(18)分配有至少一个加热单元(72),在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中能产生热的初级气流(92)并且能从空气出口(68)向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输送待加热的空气(90)。加热单元(72)包括热交换器装置(94),热的初级气体(92)能被导入该热交换器装置中并且在该热交换器装置中能通过热的初级气体(92)加热来自调温空间(18)的空气(90),所述空气能作为经加热的循环空气在循环回路中通过至少一个空气入口(76)重新输送到调温空间(18)。加热单元(72)包括使经加热的循环空气从加热单元离开的至少一个第一流动输出端(106)和第二流动输出端(108)。

Description

用于对物体进行调温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物体进行调温的设备,该设备特别用于干燥物体,该物体特别是车身,所述设备包括:
a)壳体,在该壳体中安置有调温空间,该调温空间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和至少一个空气入口;
其中,
b)为调温空间分配有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在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中能产生热的初级气流并且能从空气出口向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输送待加热的空气;
c)加热单元包括热交换器装置,热的初级气体能被导入该热交换器装置中并且在该热交换器装置中能通过热的初级气体加热来自调温空间的空气,所述空气能作为经加热的循环空气在循环回路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入口重新输送到调温空间。
背景技术
在这种市场上已知的设施中对特别是被新涂漆的车身、但也对车身部件或其它物体进行干燥。这种干燥器尤其通过以下方式加热,即,将来自通常被设计为调温隧道的调温空间的、大多是来自相对于调温隧道总长度而言较短的隧道部段的空气吸出,在加热单元中借助于热交换器加热空气并将空气在循环回路中重新输送到调温隧道或相应的隧道部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使用(回收)能量而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设备。
所述目的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设备中由此实现,即
d)加热单元包括使经加热的循环空气从加热单元离开的至少一个第一流动输出端和第二流动输出端。
利用这种加热单元可以产生两个能量不同的循环空气流,它们可以在不同位置上被输送到调温隧道。借助于加热单元将循环空气分成至少两个部分流。由此可以使调温隧道中的温度曲线(温度分布)与利用常规的加热单元所能实现的相比更灵活地适配于变化的条件/状况,在常规的加热单元中,所有在加热单元中加热的空气被导入同一个循环回路中。
在此有利的是,为第一流动输出端和第二流动输出端分配有各一个自身的鼓风机以用于输送循环空气。
有利的是,热交换器装置包括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其中,借助于第一热交换器加热的空气通过第一流动输出端从加热单元离开,借助于第二热交换器加热的空气通过第二流动输出端从加热单元离开。以这种方式可以将部分流单独地加热到各自自身的温度。
这能通过以下方式更有效地实现,即,为热交换器装置的每个热交换器都分配有单独的燃烧器,利用该燃烧器能产生用于每个热交换器的初级气体。
另一个有利的调节可能性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流过热交换器的初级气体作为燃烧器排出空气通过排出接口流出,其中,优选地借助于调整阀瓣,能调节初级气体的出流。
优选地设有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借助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能检测待加热的空气的温度和/或经加热的空气的温度。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监控和调节调温空间中的温度曲线。
有利的是,调温空间由多个干燥器模块构成,所述多个干燥器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干燥器模块被设计为具有加热单元的单元模块并且至少一个干燥器模块被设计为具有压力空间的压力空间模块,所述压力空间与加热单元的两个流动输出端中的至少一个流动输出端连接并且经加热的空气能从所述压力空间流入调温空间中。
特别有利的是,单元模块与两个压力空间模块共同工作。从加热单元的每个所设有的流动输出端随后可以为压力空间及经由该压力空间为调温空间的相应部段馈送经加热的循环空气。
部件的有利布置由此形成,即,单元模块在调温空间的每侧上都包括加热单元,或者单元模块在调温空间的仅一侧上包括加热单元,并且/或者单元模块包括安置在调温空间上方的加热单元。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示出:
图1示意性示出用于干燥物体的干燥器的透视图,其中,干燥空间通过干燥隧道限定,该干燥隧道由单元模块和压力空间模块形式的多个干燥器模块构成;
图2示出隧道部段的透视图,其中表明了输送系统;
图3示出图1的干燥器的部段的透视图,其中,可以完全识别出单元模块和压力空间模块;
图4以朝向图3中平面IV的视线方向示出干燥隧道的俯视图,其中,示出单元模块,该单元模块在每个隧道侧上包括具有加热单元的加热空间,还示出两个压力空间模块,各压力空间模块在每个隧道侧上具有各一个压力空间,通过压力空间模块可以将由加热单元加热的空气吹入干燥隧道中;
图5以放大的比例尺示出具有单元模块加热单元的加热空间的与图4相对应的俯视图;
图6示出具有加热单元的加热空间的侧视图;
图7至图10示出具有各一个变型的加热单元的加热空间的与图6相对应的侧视图;
图11示出干燥器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与图4相对应的俯视图,其中,单元模块仅在一个隧道侧上包括具有加热单元的加热空间,在相对的隧道侧上包括压力空间;
图12示出干燥器的第三个实施例的与图4相对应的俯视图,其中,仅在单元模块和压力空间模块的一侧上设有加热空间或压力空间;
图13示出干燥器的第四个实施例的与图4相对应的俯视图,其中,加热单元布置在图3中平面IV的上方;
图14示出一种变型的干燥器的与图4相对应的俯视图,其中,干燥空间由干燥室限定,其中,加热单元设置在干燥室的端侧上,两个压力空间设置在干燥室的两侧。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用10整体上表示用于对仅在图2中示出的工件12进行调温的调温设备。作为这种调温设备10的例子示出干燥器14。作为工件12的例子在图2中示出车身16;但是,工件12也可以是其它工件,特别是车身16的构件或装配件,如保险杠、侧视镜或类似工件。较小的工件12可以在必要时布置在未特意示出的工件支架上。
在根据图1至图13的实施例中,干燥器14包括干燥隧道20形式的调温空间18,其安置在干燥器壳体22中。干燥器壳体22被设计为热绝缘的。待干燥的工件12在从隧道输入端到隧道输出端的通道中被输送,其在图中未示出。
为此,干燥器14包括运输系统24,利用该运输系统能输送工件12经过干燥空间18并且该运输系统仅在图2中显示。运输系统24包括多个运输车26,在图2中仅能看到这些运输车中的一个并且在运输车上运输工件12且运输车在轨道系统28上移动。运输系统24的轨道系统28包括支承轨道30,运输车26在该支承轨道上移动并且支承轨道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被设计为I形型材和锚定在地面上。因此与地面连接的支承轨道30是单轨的。另选地,也可以设置多轨的、特别是双轨的轨道系统28。
运输车26包括固定装置32,在该固定装置上可以固定车身18或相应的用于工件12的工件支架。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固定装置32被设置为用于接纳车身16。为此,固定装置32包括支承型材34,该支承型材具有在图2中未示出的支承销,该支承销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和方法与车身16上的配对元件共同工作,使得车身16可以紧固在固定装置32上。固定装置32也可以具有多组这种支承销,该支承销适配于不同尺寸和设计方案的不同车身16,因此固定装置32可以灵活地用于不同车身类型。
运输车26包括运输车-行驶机构34,该运输车-行驶机构在支承轨道30上移动并且支承固定装置32。运输车-行驶机构34通过连接装置36与固定装置32耦接。耦接被这样设置,即,运输车26也能够驶过支承轨道30的转弯部段。为此,运输车-行驶机构34可以例如包括彼此铰接的在前行驶单元和在后跟随单元,其中,在图2中可以部分地识别出仅一个在前行驶单元36。
在当前的实施例中,连接装置36包括两个竖直的铰链杆40,该铰链杆将在前行驶单元38和在后跟随单元与固定装置32耦接。铰链杆38、40能够通过未特意示出的铰链实现,即,固定装置32可以围绕竖直的转动轴相对于在前行驶单元32和在后跟随单元34摆动。
各运输车26携带各一个自身的驱动系统,从而各运输车26可以彼此独立地被驱动和移动。除了这种具有自身的驱动系统的运输车26之外,也可以在必要时设置通过中央驱动系统驱动的其它运输车。这种中央驱动系统可以由例如链式滑车组或类似装置形成。在此说明的运输车26随后也可以相应地独立于其它驱动装置被驱动和移动。
在这里未特意示出的变型方案中也可以设置其它输送系统,如其本身已知的那样。对此特别例如适合的有辊式运输机、链式运输机、皮带运输机或带式运输机以及以与上述装置不同的方式设计的轨道系统或类似装置,其可以间歇性地或连续地运行。
如在图2中可见的,干燥隧道20在下方通过隧道底部42界定。隧道底部42具有与运输车26的连接装置36互补的连接通路44,该连接通路通向布置在干燥隧道20的下方的、用于运输车-行驶机构34的行驶空间46,在该行驶空间中安置有轨道系统30。
在装载有工件12的运输车26驶入干燥器14中时,运输车26的连接装置36也就近似汇入隧道底部42的连接通路44中。如果工件12随后通过干燥隧道20输送,则运输车-行驶机构34在行驶空间46中运动并且在干燥隧道20中携带固定装置32,其中,连接装置36——在当前的实施例中也就是说铰链杆40——穿过隧道底部42中的连接通路44延伸。
如在图2中可见的,连接通路44在当前的实施例中与竖直延伸的铰链杆40配合地被设计为竖直的通过狭槽。在这种情况下,隧道空气可以在相应的流动条件下很大程度上不受阻碍地从干燥隧道20中穿过连接通路44向下流入行驶空间46中。为了至少使隧道空气从干燥隧道20中的这种流出变得困难,可以设置合适的密封部件或遮蔽部件。
干燥隧道20通过多个干燥器模块48构成,该干燥器模块具有模块壳体50,在该模块壳体中安置有各一个模块隧道52并且其包括侧壁54、顶盖56和模块底部58。先后依次布置的各干燥器模块48的模块隧道52形成干燥器14的干燥隧道20,也就是说干燥器模块48的每个模块隧道52限定干燥隧道20的部段,其中,每个模块底部58限定所形成的隧道底部42的连接通路44的部段。干燥器模块48布置在干燥器14的横截面内。
模块隧道52侧向地通过中间壁60界定,使得在模块壳体50的侧壁54和相应的中间壁60之间形成工作空间62。
干燥器模块48当前可以作为结构单元预先安装,因此干燥器14可以在其运行地点通过预先安装的干燥器模块48的结合而被组装。另选地,干燥器模块48也可以仅在装配干燥器14时才形成。
在预先安装的干燥器模块48的情况下,各干燥器模块配备有彼此互补的、用于流体管路和电线的接口,该接口必须作为用于运行干燥器14的运行部件提供。
干燥器14按照本身已知的干燥器方案工作,其中,来自压力空间的热的和被预先调控的空气被吹入干燥隧道20中,所述压力空间被安置在干燥器壳体22中的干燥隧道20的一侧上或两侧上。在图4中示出一个实施例,其中,空气被从两侧吹入干燥隧道20中。
在所有当前的实施例中存在两种干燥器模块48,其以单元模块64的形式和压力空间模块66的形式存在,这些模块自身又适配于所选择的吹入方案;对此在下面进一步说明。
单元模块64在其中间壁60中具有一个或多个空气出口68,通过该一个或多个空气出口将隧道空气经由至少一个鼓风机70抽吸到单元模块64的工作空间62中,在该工作空间中,所述隧道空气通过安置在工作空间62中的加热单元72加热。这种加热单元72被分配给调温空间,该调温空间在此被设计为干燥隧道20的形式。
压力空间模块66的工作空间62形成压力空间74,所述被加热的隧道空气流入该压力空间中并且通过界定压力空间74的中间壁60中的一个或多个空气入口76重新被送回到干燥隧道20中。以这种方式使来自干燥隧道20的隧道空气在循环回路中循环并且将隧道空气作为被加热的循环空气重新输送到干燥隧道20。所述被送回的、经加热的循环空气例如通过布置在空气入口76中的喷嘴78向待干燥的物体12引导并且通常是热的,例如在80℃和220℃之间。沿流动方向在空气入口76上游,在压力空间模块66的压力空间74中设有在图4、图11、图12和图14中示出的过滤器装置80,通过该过滤器装置在被加热的隧道空气重新进入干燥隧道20中之前过滤该被加热的隧道空气并且清除其携带的颗粒。在这里示出的实施例中,该过滤器装置80被设计为具有过滤器盒的过滤器壁82,该过滤器壁位于具有喷嘴78的空气入口76上游。
在过滤器壁82和中间壁60之间,在压力空间模块66中以这种方式形成流动空间83a。单元模块64的工作空间62在每个中间壁60的背离干燥隧道20的一侧上限定各两个这种流动空间83b和83c,在其中同样设有具有喷嘴78的空气入口76。流动空间83b和83c通过未特意带有附图标记的分隔壁在流动上彼此分隔。单元模块64的流动空间83b与图4中位于左侧的压力空间模块66的流动空间83a连接,单元模块64的流动空间83c与图4中位于右侧的压力空间模块66的流动空间83a连接。因此,被加热的循环空气可以在过滤器壁82的下游流入单元模块64的间隙83b、83c中并从那里流入干燥隧道中。间隙83a、83b和83c仅在图4中带有附图标记。
在必要时,空气可以在重新进入干燥隧道20中之前也还被加湿或除湿,为此则设置相应的调控装置,如其本身已知的那样。此外,空气可以在进入干燥隧道20中之前也被混合以经调控的新鲜空气。对此也可以实现循环空气-流动的温度调节。
加热单元72包括燃烧器装置84,该燃烧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燃烧器86和附属的燃烧室88,借助于该加热单元产生热的初级气流,为此,向加热单元72或燃烧器86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输送燃烧气体以及助燃空气。在图6至图10和图13中,流动的隧道空气、也就是说既有来自干燥隧道20的待加热的隧道空气又有在流过加热单元72之后的经加热的隧道空气通过箭头90表明,流动的初级气体通过箭头92表明。
在加热单元72中产生的初级气体被导入具有一个或多个热交换器94的热交换器装置中,在那里,经由空气出口68抽吸到单元模块64的工作空间62中的空气通过热的初级气体92加热。
这种热交换器94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包括蜿蜒形的管道系统96,热的初级气体92通过输入端接口98流入该管道系统中,输入端接口与燃烧器86的燃烧室88连接。在管道系统96的端部上设有排出接口100,初级气体92作为燃烧器排出空气通过该排出接口流出,燃烧器排出空气在必要时可以通过顶盖排出或首先被进一步清洁。
如果相应地存在两个排出接口100,相应的初级气体作为燃烧器排出空气通过这两个排出接口流出,那么这两个可以具有不同温度的燃烧器排出空气流可以被聚集在一起或彼此分离地被输送以用于进一步的应用或通过顶盖导出。
如在图4和图5中可以看到地,管道系统96包括第一部段96a、第二部段96b和第三部段96c,这些部段蜿蜒形地依次被热的初级气体流过。第一部段96a的流动横截面在此大于第二部段96b的流动横截面,第二部段的流动横截面又大于第三部段96c的流动横截面。这是考虑到初级气体92的在流过管道系统96的过程中降低的温度;向隧道空气90的最大热传递在管道系统96的开端处进行。通过初级气体的连续冷却,其体积在流动过程中减小。通过部段96a、96b、96c的改变的横截面,其流动速度保持恒定。
此外,这种热交换器94具有用于待加热的隧道空气的热交换器进口102,通过该热交换器进口,待加热的隧道空气可以流入热交换器94中并且沿管道系统96流动。随后被加热的隧道空气通过热交换器输出端104离开热交换器94。
加热单元72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具有第一流动输出端106和第二流动输出端108,经加热的隧道空气90通过第一流动输出端和第二流动输出端从加热单元72离开并且被该加热单元排出。
以这种方式提供以下基础:利用加热单元72产生两个能量不同的循环空气流,可以在不同位置向干燥隧道20输送所述循环空气流。由此,温度曲线可以在干燥隧道20中与利用传统的加热单元所能实现的相比更灵活地适配于变化的条件。
在这里示出的实施例中,向两个流动输出端106、108中的每个流动输出端分配其自身的上述鼓风机70,从而可以在每个流动输出端106、108上分别调节经加热的隧道空气的体积流。隧道空气经由单元模块64的中间壁60中的空气出口68实现的抽吸流由鼓风机70的总功率得出。
鼓风机70能通过未特意示出的控制器被单独地操控。对此,该鼓风机例如是转速受控的鼓风机,其通过频率调节而被操控。
在图1至图13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在单元模块64中,第一流动输出端106与第一压力空间模块66的压力空间74连接,第二流动输出端108与第二压力空间模块66的压力空间74连接,其中,压力空间模块66被布置在单元模块64的前方和后方。
根据鼓风机70在加热单元72的流动输出端106和108上的鼓风机功率,与其连接的压力空间74可以被彼此独立地供给经加热的循环空气,由此,在干燥隧道20中的能量输入可以在每个压力空间模块66中被单独地调节。
在未特意示出的变型方案中,加热单元72也可以包括多于两个流动输出端106、108的流动输出端;对于第三个和另外的这种流动输出端,它们又可以分别配备有自身的鼓风机,上述内容相应有效。
为了能够以更多的选择性来调节经加热的隧道空气在干燥隧道20中的单独流动,相应的鼓风机也可以设置在压力空间模块66的中间壁60中。因此也可以例如替代被动的喷嘴78设置鼓风机形式的主动的喷嘴,从而可以在这种主动的喷嘴中的每个喷嘴上调节经加热的循环空气的体积流。另选地,也可以为过滤器壁82配备相应的鼓风机并且例如对于每个过滤器盒设置一个鼓风机,从而可以始终为空气入口76或喷嘴78的组供给可单独地调节的循环空气流。
在图6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加热单元72包括燃烧器装置84,该燃烧器装置具有燃烧器86和配属于该燃烧器86的燃烧室88,以及两个热交换器94,这两个热交换器用94a和94b表示并且它们从所具有的燃烧室88被供给以热的初级气体92。在第一热交换器94a中被加热的隧道空气通过第一流动输出端106从加热单元72离开,在第二热交换器94b中被加热的隧道空气通过第二流动输出端108从加热单元72离开。
为此,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热交换器94a的热交换器输出端104通过第一流动通道110与加热单元72的第一流动输出端106连接。第二热交换器94b的热交换器输出端104通过第二流动通道112与加热单元72的第二流动输出端108连接。因此,以这种方式,经加热的隧道空气90从第一热交换器94a中通过第一流动输出端106及其鼓风机70被加热单元72排出,且经加热的隧道空气90从第二热交换器94b中通过第二流动输出端108及其鼓风机70被加热单元72排出。
在图7中示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加热单元72包括燃烧器装置84,该燃烧器装置具有两个燃烧器86和各一个燃烧室88,其中,第一燃烧器和第一燃烧室用86a和88a表示,第二燃烧器和第二燃烧室用86b和88b表示。向每个燃烧器86a、86b分开地输送燃烧气体和助燃空气。同样存在两个热交换器94a、94b,其中,第一热交换器94a现在从第一燃烧室88a中获得初级气体,第二热交换器94b现在从第二燃烧室88b中获得初级气体。
在根据图8的实施例中,加热单元72的燃烧器装置84又包括仅一个具有附属的燃烧室88的燃烧器86。替代两个热交换器94a、94b,热交换器装置94在那里包括仅一个唯一的热交换器94a,其热交换器输出端104与两个流动通道110和112连接。
根据图9的实施例与根据图6的实施例相对应,唯一的区别在于,第一热交换器94a的排出接口100包括调整阀瓣114,借助于该调整阀瓣可以调节来自第一热交换器94a的初级气体或燃烧器排出空气的出流。
在根据图10的实施例中相对于根据图6的实施例补充地设有温度传感器116。在此设有温度传感器116a,以便检测流向热交换器94a、94b的待加热的隧道空气的温度。各一个另外的温度传感器116b布置在流动通道110或112中,以便在离开相应的热交换器94a、94b之后确定经加热的隧道空气的温度。此外,在流动输出端106或108上还设有各一个温度传感器116c,因此可以在经加热的隧道空气离开加热单元72时确定经加热的隧道空气的温度。
可以设置所有示出的温度传感器116a、116b或116c,然而如果仅设置一个或一些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16a、116b、116c就足够了。也可以在干燥隧道20中相对于温度传感器116另选地或补充地使用下述温度传感器:通过该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在压力空间模块66中的隧道空气的温度。
根据这样获得的温度数据可以操控鼓风机70、所设有的调整阀瓣或燃烧器功率,以便调节或维持干燥隧道20中的温度曲线。
以这种方式可以更精细地分辨干燥隧道20中的温度区。因此,可以沿干燥隧道的纵向方向、但也可以沿干燥隧道的横向方向进行各种温度调节。根据压力空间模块66的纵向延伸范围,可以沿干燥隧道20的纵向方向调节温度分辨率通过从加热单元72到空气入口76进入压力空间模块66中的短的流动路径可以实现在较短的响应时间内的期望的温度变化。由此可以针对不同的依次的工件12迅速地调节干燥隧道20。同样可能的是,干燥隧道20中的温度曲线可以近似沿纵向方向与工件的输送运动同步地一同变化。
如上面所述的,图4示出干燥器14,在该干燥器中在单元模块64的情况下在干燥隧道20的两侧上在每个工作空间62中设有加热单元72。图11表明与此不同的方案,其中,单元模块64在干燥隧道20的仅一侧上在两个工作空间62中的仅一个工作空间中安置有加热单元72,其中,经加热的隧道空气90仍从两侧被吹入干燥隧道20中。为此,压力空间模块66的两个压力空间74通过连接通道118在流动上相互连接,因此,经加热的隧道空气90——该隧道空气首先从单元模块64中流入压力空间模块66的压力空间74中——可以从那里通过连接通道118在干燥隧道20的另一侧上到达第二压力空间74中并且在那里流入其中。
单元模块64的空的工作空间62——在该空的工作空间中现在未安置加热单元72——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当其与相邻的压力空间模块66的至少一个压力空间74连接时用作压力空间74。单元模块64的那里的中间壁60可以在这种情况下配备有空气入口76和喷嘴78,如在压力空间模块66的中间壁60的情况下一样。
在根据图12的实施例中,干燥器14遵循单侧的输送方案。干燥器模块48、也就是说单元模块64和压力空间模块66在那里仅在干燥隧道20的一侧上具有工作空间62、也就是说一个工作空间62或一个压力空间74。干燥隧道20在这种情况下在与工作空间62相对的一侧上由干燥器壳体22界定;每个模块隧道52在那里因此由相应的模块壳体50的侧壁54界定。
在图13中示出一个变型方案,其中,工作空间62又位于干燥隧道22的两侧上,该工作空间既在单元模块64中又在压力空间模块66中用作压力空间74。如可在图13中看出的,在单元模块64中,两个加热单元72安置在模块隧道52的顶部56的上方,其中,被加热的隧道空气90通过加热单元72之一引导到单元模块64的第一工作空间62中及通过另一加热单元72引导到单元模块64的第二工作空间62中。经加热的隧道空气90随后从单元模块64的工作空间62流入相邻的压力空间模块66的相连接的压力空间74中并且从那里从两侧流入干燥隧道20中。每个加热单元72的流动输出端106、108也就将经加热的隧道空气向下排出到相应的工作空间62中。
图13在所存在的两个加热单元72中表明流动输出端106和108的不同位置。在图13中的左侧的加热单元72中,流动输出端106和108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那样彼此相对地布置在单元模块64的端侧上。在图13中的右侧的加热单元72中,两个流动输出端106、108与此相比不对称地分别朝向中间方向错开。在那里,经加热的隧道空气因此必须首先流过位于加热单元72下方的工作空间62,以便到达在图13中位于右侧和左侧的压力空间模块66的压力空间74中。
如在所有其余的实施例中那样,在根据图13的实施例中加热单元72也位于干燥器14的横截面内或位于由干燥器模块48限定的横截面内。
原则上适用的是,布置在干燥空间18侧面和上方的加热单元72可以被组合并集成到单元模块64中。
图14示出干燥器14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调温空间18不被设计为干燥隧道20、而是被设计为干燥室120,该干燥室能通过输入端-和输出端门122封闭。除了干燥隧道20之外,这种干燥室120也可以设置在干燥器14中。干燥室120将单元模块64和压力空间模块66组合在一起并且为此在远离门122的一侧上具有两个相对的压力空间74和一个端侧的工作空间62,加热单元72被安置在该工作空间中。
上述实施例反映出由单元模块64和压力空间模块66组成的干燥器14的设想的构造。
通过燃烧器装置84与热交换器装置94和上面说明的鼓风机、特别是鼓风机70的相互配合,可以在每个流动输出端106、108处这样调节经加热的隧道空气的、也就是说循环空气的温度,使得能在每个压力空间模块66中在空气入口76处实现向干燥隧道20中的确定的热量输入。
通过每个所存在的热交换器94a、94b可以单独地对待加热的隧道空气进行加热,这在存在各一个用于每个热交换器94a、94b的燃烧器86的情况下得到辅助。
关于前面确定的参考热量输入,可以在空气入口76上相应地实现向干燥空间18中的不同的热量输入系数,该热量输入系数也影响向工件12中的热量输入。在此,热量输入系数为1时表示通过所产生的经加热的隧道空气流实现的、相当于参考热量输入的热量输入。热量输入系数<1时表示较小的热量输入,热量输入系数>1时表示比参考热量输入大的热量输入。
再次概括而言,可以在上面说明的、一直具有两个鼓风机70的实施例中根据加热单元72的布置,在将一个单元模块64与两个压力空间模块66组合在一起时出现下面的情况:
利用根据图4的实施例可以获得四个不同的热量输入系数,分别在四个流动输出端106、108中的每个流动输出端上或分别在压力空间模块66中的与其连接的空气入口76上。
利用根据图11的实施例可以获得两个不同的热量输入系数。分别大约相同的热量输入系数可以在这样的空气入口76上获得,所述空气入口与第一流动输出端106在干燥空间18的同一侧上连接或者与第一流动输出端106通过连接通道118在干燥空间18的相对侧上连接。同样地,分别大约相同的热量输入系数——然而与第一流动输出端106无关——可以在这样的空气入口76上获得,所述空气入口与第二流动输出端108在干燥空间18的同一侧上连接或者与第二流动输出端108通过连接通道118在干燥空间18的相对侧上连接。
利用根据图12的实施例同样可以获得两个不同的热量输入系数,分别在两个流动输出端106、108中的每个流动输出端上或分别在压力空间模块66中的与其连接的空气入口76上。
利用根据图13的实施例可以再次获得四个不同的热量输入系数,分别在四个流动输出端106、108中的每个流动输出端上或分别在压力空间模块66中的与其连接的空气入口76上。
利用根据图14的实施例可以再次获得两个不同的热量输入系数,分别在两个流动输出端106、108中的每个流动输出端上或分别在那里示出的干燥器模块48中的与其连接的空气入口76上,该干燥器模块集成了单元模块64和压力空间模块66。
可能的不同的热量输入系数的数量对应于单元模块64和压力空间模块66的数量分别增多。
原则上,所有对温度变化敏感的接口和连接部位或所涉及构件的其它部分布置在干燥空间18外,而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元件也可以安装在干燥空间18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对物体(12)进行调温的设备,该设备特别用于干燥物体,该物体特别是车身(16),所述设备包括:
a)壳体(22),在该壳体中安置有调温空间(18),该调温空间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出口(68)和至少一个空气入口(76);
其中,
b)为调温空间(18)分配有至少一个加热单元(72),在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中能产生热的初级气流(92)并且能从空气出口(68)向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输送待加热的空气(90);
c)加热单元(72)包括热交换器装置(94),热的初级气体(92)能被导入该热交换器装置中并且在该热交换器装置中能通过热的初级气体(92)加热来自调温空间(18)的空气(90),所述空气能作为经加热的循环空气在循环回路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入口(76)重新输送到调温空间(18),
其特征在于,
d)加热单元(72)包括使经加热的循环空气从加热单元离开的至少一个第一流动输出端(106)和第二流动输出端(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第一流动输出端(106)和第二流动输出端(108)分配有各一个自身的鼓风机(70)以用于输送循环空气(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装置(84)包括第一热交换器(94a)和第二热交换器(94b),其中,借助于第一热交换器(94a)加热的空气通过第一流动输出端(106)从加热单元(72)离开,借助于第二热交换器(94b)加热的空气通过第二流动输出端(108)从加热单元(72)离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热交换器装置(94)的每个热交换器(94a,94b)都分配有单独的燃烧器(86),利用该燃烧器能产生用于每个热交换器(94a,94b)的初级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流过热交换器(94a,94b)的初级气体(92)作为燃烧器排出空气通过排出接口(100)流出,其中,优选地借助于调整阀瓣(114),能调节初级气体的出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116a,116b,116c),借助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能检测待加热的空气的温度和/或经加热的空气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调温空间(18)由多个干燥器模块(49)构成,所述多个干燥器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干燥器模块被设计为具有加热单元(72)的单元模块(64)并且至少一个干燥器模块被设计为具有压力空间(74)的压力空间模块(66),所述压力空间与加热单元(72)的两个流动输出端(106,108)中的至少一个流动输出端连接并且经加热的空气能从所述压力空间流入调温空间(18)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单元模块(64)与两个压力空间模块(66)共同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单元模块(64)在调温空间(18)的每侧上都包括加热单元(72),或者单元模块(64)在调温空间(18)的仅一侧上包括加热单元,并且/或者单元模块(64)包括安置在调温空间(18)上方的加热单元(72)。
CN201780078962.0A 2016-12-21 2017-12-07 用于对物体进行调温的设备 Active CN1100885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25060.0 2016-12-21
DE102016125060.0A DE102016125060B4 (de) 2016-12-21 2016-12-21 Vorrichtung zum Temperieren von Gegenständen
PCT/EP2017/081919 WO2018114375A1 (de) 2016-12-21 2017-12-07 Vorrichtung zum temperieren von gegenständ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8548A true CN110088548A (zh) 2019-08-02
CN110088548B CN110088548B (zh) 2021-12-21

Family

ID=60629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8962.0A Active CN110088548B (zh) 2016-12-21 2017-12-07 用于对物体进行调温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5631B2 (zh)
EP (1) EP3704428A1 (zh)
CN (1) CN110088548B (zh)
DE (1) DE102016125060B4 (zh)
WO (1) WO20181143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12910B2 (ja) * 2017-03-21 2021-08-04 トリニティ工業株式会社 乾燥システム
DE202017107664U1 (de) * 2017-12-15 2018-02-08 Lübbers Anlagen- und Umwelttechnik GmbH Heizraum zum Bereitstellen einer Wärme und Sprühtrockner zum Trocknen eines zu trocknenden Gutes
CN109959246B (zh) * 2017-12-22 2024-04-05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烘箱结构
DE102018133362A1 (de) * 2018-12-21 2020-06-25 Eisenmann Se Injektionseinrichtung zum Abgeben eines Gases, Prozessgassystem zum Zuführen eines Prozessgases, sowi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hermischen oder thermo-chemischen Behandeln von Material
CN112156930A (zh) * 2020-10-14 2021-01-01 兴化市海斯美尔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绷带生产用烘干效果好的喷涂装置
DE102021109810A1 (de) 2021-04-19 2022-10-20 Dürr Systems Ag Werkstückbearbeit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und betreiben einer solchen werkstückbearbeitungsanlage
DE102022110422A1 (de) 2022-04-28 2023-11-02 Wenker Gmbh & Co. Kg Trocknungsmodul, Durchlauftrockn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Trocknen von lackierten Werkstücken und/oder lackierten Baugruppen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052994A (en) * 1976-10-13 1979-04-24 B And K Machinery International Limited Convection oven and method of drying solvents
DE20202512U1 (de) * 2002-02-19 2002-06-27 Wahrmund Juergen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einer Materialbahn mit einem gasförmigen Medium und Strahlungsenergie
CN1233975C (zh) * 2001-05-26 2005-12-28 艾森曼机械制造两合公司(无限责任股东:艾森曼-基金会) 干燥器
CN1987313A (zh) * 2005-12-23 2007-06-27 艾森曼设备有限及两合公司 干燥装置
DE102009021004A1 (de) * 2009-04-24 2010-10-28 Dürr Systems GmbH Trocknungs- und/oder Härtungsanlage
CN101910748A (zh) * 2007-11-02 2010-12-08 株式会社铃矢电机服务 过热压缩暖风的发生方法及其发生装置、以及采用过热压缩暖风的加工处理物、加工处理方法、加工处理装置
CN101970965A (zh) * 2008-03-05 2011-02-09 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涂装设备的干燥器
CN103380343A (zh) * 2011-02-15 2013-10-30 艾森曼股份公司 用于控制车辆车身的温度的设备
CN103547549A (zh) * 2011-03-14 2014-01-29 派特欧赛拉米克斯股份公司 用第二材料渗透多孔材料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3946655A (zh) * 2011-11-25 2014-07-23 艾森曼股份公司 用于对物体调温的装置
CN104583699A (zh) * 2012-05-02 2015-04-29 杜尔系统有限公司 带有用于工件的过程腔的设备
CN204656893U (zh) * 2015-06-01 2015-09-23 浙江索凡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涂布机烘箱
CN106524742A (zh) * 2016-11-30 2017-03-22 楚天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节隧道灭菌烘干机层流风压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6094862U (zh) * 2016-08-31 2017-04-12 广东环葆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风干燥设备
CN107008585A (zh) * 2017-05-26 2017-08-04 陕西恩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双控快速喷漆机
CN108369065A (zh) * 2015-12-10 2018-08-03 杜尔系统股份公司 处理设备和用于处理工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2429A (en) * 1966-04-13 1974-08-27 Saint Goba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eet on block of agglomerated granules of polystryrene
DE19735322A1 (de) * 1997-08-14 1999-02-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Durchlauflufttrocknungsanlage
DE102006030334A1 (de) * 2006-06-30 2008-01-03 Dürr Systems GmbH Trocknermodul für einen Trockner
DE102010006550B4 (de) * 2010-02-01 2015-08-13 Eisenmann Ag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Gegenständen
DE102012007769A1 (de) * 2012-04-20 2013-10-24 Eisenmann Ag Anlage zum Behandeln von Gegenständen
DE102015003856A1 (de) * 2015-03-26 2016-09-29 Eisenmann Se Vorrichtung zur Temperierung von Gegenständen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052994A (en) * 1976-10-13 1979-04-24 B And K Machinery International Limited Convection oven and method of drying solvents
CN1233975C (zh) * 2001-05-26 2005-12-28 艾森曼机械制造两合公司(无限责任股东:艾森曼-基金会) 干燥器
DE20202512U1 (de) * 2002-02-19 2002-06-27 Wahrmund Juergen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einer Materialbahn mit einem gasförmigen Medium und Strahlungsenergie
CN1987313A (zh) * 2005-12-23 2007-06-27 艾森曼设备有限及两合公司 干燥装置
CN101910748A (zh) * 2007-11-02 2010-12-08 株式会社铃矢电机服务 过热压缩暖风的发生方法及其发生装置、以及采用过热压缩暖风的加工处理物、加工处理方法、加工处理装置
CN101970965A (zh) * 2008-03-05 2011-02-09 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涂装设备的干燥器
DE102009021004A1 (de) * 2009-04-24 2010-10-28 Dürr Systems GmbH Trocknungs- und/oder Härtungsanlage
CN103380343A (zh) * 2011-02-15 2013-10-30 艾森曼股份公司 用于控制车辆车身的温度的设备
CN103547549A (zh) * 2011-03-14 2014-01-29 派特欧赛拉米克斯股份公司 用第二材料渗透多孔材料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3946655A (zh) * 2011-11-25 2014-07-23 艾森曼股份公司 用于对物体调温的装置
CN104583699A (zh) * 2012-05-02 2015-04-29 杜尔系统有限公司 带有用于工件的过程腔的设备
CN204656893U (zh) * 2015-06-01 2015-09-23 浙江索凡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涂布机烘箱
CN108369065A (zh) * 2015-12-10 2018-08-03 杜尔系统股份公司 处理设备和用于处理工件的方法
CN206094862U (zh) * 2016-08-31 2017-04-12 广东环葆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风干燥设备
CN106524742A (zh) * 2016-11-30 2017-03-22 楚天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节隧道灭菌烘干机层流风压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008585A (zh) * 2017-05-26 2017-08-04 陕西恩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双控快速喷漆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旅大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节约能源1000例》", 30 November 198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25631B2 (en) 2022-12-13
DE102016125060A1 (de) 2018-06-21
EP3704428A1 (de) 2020-09-09
US20190316842A1 (en) 2019-10-17
DE102016125060B4 (de) 2023-02-16
CN110088548B (zh) 2021-12-21
WO2018114375A1 (de) 2018-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8548A (zh) 用于对物体进行调温的设备
KR101452603B1 (ko) 시트 건조 방법 및 장치
CN104583699B (zh) 带有用于工件的过程腔的设备
US5038498A (en) Bulk material dryer
US3813216A (en) Continuous tunnel oven for baking and/or drying
US20110094122A1 (en) Laminar conditioned egg drying device
CN111838345A (zh) 一种远红外热风复合理条设备
FI104276B (fi) Kuivatusosakonsepti ja menetelmä paperirainan/kartonkirainan kuivatuksessa
US4494556A (en) Pneumatic conveying tobacco drying apparatus
US11235737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objects
ITTO970110A1 (it) Macchina essiccatrice per tabacco trinciato, in particolare per costo- le di tabacco trinciate ed espanse.
CN102782431B (zh) 用于热处理连续输送的片材的装置和方法
CN202482691U (zh) 干燥装置
CN109405506A (zh) 一种递增式热风逆流干燥装置和方法
CN105783471B (zh) 一种电磁加热隧道式钢带流化烘干机
CN211953597U (zh) 隧道型多腔式烘干设备
US20030051369A1 (en) Integral dryer
CN208170966U (zh) 高温高湿车间
EP1079011A2 (en) Hot air drier for warp sizer
CN2196766Y (zh) 立式干燥用的热风抽湿装置
CN111879105A (zh) 一种用于提高电加热温度检测精度的装置
CN111838344A (zh) 一种布风机构
CN2497554Y (zh) 烘丝机
US1200716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ying boards
US2951294A (en) Method of drying lumber and a dry kiln for carrying the method into eff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4

Address after: German Bobulingen

Applicant after: Eisenman Ltd.

Address before: Zest, the Netherlands

Applicant before: Halo investment cxliv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4

Address after: Zest, the Netherlands

Applicant after: Halo investment cxliv

Address before: German Bobulingen

Applicant before: EISENMANN S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