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0914A - 摄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0914A
CN104580914A CN201510038584.6A CN201510038584A CN104580914A CN 104580914 A CN104580914 A CN 104580914A CN 201510038584 A CN201510038584 A CN 201510038584A CN 104580914 A CN104580914 A CN 104580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acceleration
mentioned
imag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85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0914B (zh
Inventor
川口胜久
新谷浩一
石原晴之
野中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80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0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0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09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04N23/651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ffecting camera operations, e.g. sleep mode, hibernation mode or power off of selective parts of the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5/9201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video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摄影装置,只需通过摆好时的动作即可接通电源,且在其他状态下不会因误动作而使电源接通。检测照相机在多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振动(S101),在振动检测时始终对是否存在重力以上的输出进行判定(S102),在检测到重力以上的输出的情况下,检测在观察照相机的显示部(8)的同时摆好姿势的情况下的上下方向上的姿势变化(S104,S105),在检测到姿势变化时,向摄像部(2)供电(S111)。

Description

摄影装置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申请日为“2010年4月2日”,申请号为“201010155733.4”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所谓数字照相机、摄像机、带照相机的移动电话等、具有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摄影功能的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的改进,详细地说,涉及在使用中能够在摆好照相机时立刻进行捕捉到被摄体的摄影的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主张于2009年4月2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090383号的优先权。该申请明以引证的方式清楚地结合于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受本申请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任何要求的限制。
对于照相机等摄影装置,如果在不使用时没有认真地切断电源,则会导致电源消耗,摄影帧数减少,从而可能错过快门时机。因此,在不使用时要切断电源,然而,在摄影时如果不接通电源开关则不会开始工作,可能导致错过快门时机。
目前存在不切断电源开关而进入休眠模式的方法。在日本公开特许2007-279553号公报(2007年10月25日公开,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摄像装置:在电源接通状态下,检测手抖,在不存在手抖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休眠模式。
在专利文献1中,是从电源接通状态进入休眠模式,而未考虑电源接通。即,没有公开能够在摆好照相机时立即进行捕捉到被摄体的摄影的摄影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只需通过摆好姿势时的动作即可使电源接通、从而能够在不漏拍被摄体的情况下开始摄影的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摄影装置具有:摄像部,其对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而输出图像数据;显示部,其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来显示上述被摄体像;加速度传感器部,其检测照相机在多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振动;判定部,其通过上述加速度传感器部始终对重力以上的输出进行判定;以及电源控制部,当上述判定部检测到重力以上的输出、且检测到在观察上述照相机的显示部的同时摆好姿势的情况下的上下方向等的姿势变化或规定的加速度时,该电源控制部向上述摄像部进行供电。
另外,本发明的摄影装置具有:摄像部,其对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而输出图像数据;显示部,其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来显示上述被摄体像;动作检测部,其检测照相机在多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动作;摄影开始部,其根据上述动作的检测而开始上述图像数据的记录;以及记录部,其在上述摄影开始部开始了摄影时,记录上述图像数据,并且一起记录由上述动作检测部取得的倾斜校正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摄影装置具有:摄像部,其对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而输出图像数据;显示部,其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来显示上述被摄体像;动作检测部,其检测照相机在多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动作;摄影开始部,其根据上述动作的检测结果而开始上述图像数据的记录;以及显示控制部,其在上述摄影开始部开始了摄影时,根据上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到的照相机姿势信息、以及从上述摄影开始部执行开始后的连续图像中得到的脸部图像,生成剪修图像,并将其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
另外,本发明的摄影装置具有:动作检测部,其检测照相机在多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动作;第1判定部,其通过上述动作检测部始终对重力以上的输出进行判定;第2判定部,在上述第1判定部判定为存在重力以上的动作的情况下,该第2判定部通过上述动作检测部来判定上述照相机是否进行了特定动作;以及电源控制部,当上述第1判定部检测到重力以上的输出且上述第2判定部检测到上述照相机进行了特定动作时,该电源控制部接通上述照相机的电源。
另外,本发明的摄影装置具有:传感器,其检测施加在照相机上的动作;比较器,其对上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与阈值进行比较;AD转换部,其对上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AD转换;判定部,其根据来自上述比较器的输出,通过上述AD转换部对上述检测信号进行AD转换,由此来判定上述照相机的动作;以及电源控制部,其在上述判定部判定为上述照相机进行了特定动作的情况下,接通上述照相机的电源。
另外,本发明的摄影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照相机在多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振动;根据上述振动的检测而始终判定是否存在重力以上的输出;在判定为存在上述重力以上的动作的情况下,判定上述照相机是否进行了特定动作;以及当上述判定结果为检测到重力以上的输出且检测到上述照相机进行了特定动作时,接通上述照相机的电源。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只需通过摆好姿势时的动作即可接通电源、且在其他状态下不会因误动作而使电源接通的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A、图2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的倾斜检测部的结构的图,图2A示出了照相机处于横向位置时的倾斜检测部,图2B示出了照相机接近于纵向位置时的倾斜检测部。
图3A-图3D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的加速度检测部的图,图3A是示出加速度检测传感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B、图3C示出了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输出,图3D是示出加速度检测部的配置的图。
图4A、图4B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光电传感器型触摸面板的图,图4A是触摸面板的剖面图,图4B是在用手指进行了触摸的状态下触摸面板的剖面图。
图5A、图5B是说明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进行摄影时的电源接通方法的图,图5A示出摆好了照相机的状态,图5B示出在使照相机朝前倾倒而接通电源时的状态。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加速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的信号波形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电源接通动作的流程图。
图8A、图8B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摆放好照相机?”的子程序的图,图8A是其流程图,图8B是示出摆放好照相机时的状态的图。
图9A、图9B是说明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进行摄影时的电源接通方法的图,图9A示出摆好了照相机的状态,图9B示出在照相机倾斜而接通电源时的状态。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加速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的信号波形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电源接通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电源关闭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电源接通动作的流程图。
图14A-图14D是说明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通过对连拍图像进行剪修(trmming)来生成连续图像的状态的图。
图15A-图15D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生成的连续图像的图。
图16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欣赏生成的连续图像的再现的状态的图。
图17A-图17D是说明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进行摄影时的电源接通方法的图,图17A示出摆好了照相机的状态,图17B示出照相机被晃动而接通电源时的状态,图17C、图17D示出电源接通时的选择。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电源接通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使用应用了本发明的数字照相机来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0的结构的框图。照相机10具有:图像处理及控制部1、摄像部2、脸部检测部2a、记录部4、加速度检测部5、倾斜检测部7、操作判定部6、显示部8、触摸面板8b以及时钟部9。
摄像部2具有对由摄影镜头2b(参照图5)形成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的摄像元件,并将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处理及控制部1等。脸部检测部2a输入从摄像部2输出的由图像处理及控制部1进行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判定图像中是否包含有脸部,在包含有脸部的情况下,检测其位置等。图像处理及控制部1对从摄像部2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并且,图像处理及控制部1根据预先存储在存储部(未图示)内的程序,进行照相机10整体的控制。另外,作为图像处理,可以是静态图像处理和动态图像处理。
在图像处理及控制部1内设有:第1电源控制部1a、第2电源控制部1b、第3电源控制部1c以及重力判定部1d。第1电源控制部1a控制向显示部8以及摄像系统等的供电,所述显示部8具有背光装置等,且功耗最大,所述摄像系统包含功耗第二大的摄像部2以及脸部检测部2a等。当通过第1电源控制部1a进行了供电时,照相机10能够执行通常的工作。
第2电源控制部1b对来自加速度检测部5的加速度检测信号进行AD转换,并控制向后述的重力判定部1d等的供电。第3电源控制部1c控制向触摸面板8b的供电。另外,加速度检测部5中的比较器5a即使在电源关闭状态下也会被提供微小的电力(10μW级),在3轴或1轴中的任一方向上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振动的情况下,从比较器5a输出信号。因此,比较器5a作为判定部来工作,其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始终对重力以上的输出进行判定。并且,当从第2电源控制部1b向重力判定部1d开始供电时,向加速度检测部5和重力判定部1d连续地进行进一步的供电,能够检测到细微的振动。
重力判定部1d是判定因照相机10的摆放方式和移动方式引起的重力变化的判定部,进一步讲是判定详细的加速度的判定部,其具有AD转换器,该AD转换器从后述的加速度检测部5输入加速度传感器50的检测输出,对该检测输出进行AD转换。并且,重力判定部1d根据AD转换后的加速度传感器50的检测输出,基于施加给照相机10的加速度的大小来判定重力。
加速度检测部5检测施加给照相机10的加速度。在加速度检测部5中,为了在照相机10的长度方向及与其垂直的方向等上进行检测,配置了3处(参照图3D)加速度传感器50(参照图3A),使用各加速度传感器50来检测加速度。在加速度检测部5内连接有比较器5a,该比较器5a判定来自加速度传感器50的检测输出是否大于规定值。该比较器5a的功耗极小,为10μA级。该比较器5a的输出与图像处理及控制部1连接,可进行中断处理。此外,加速度传感器50的检测输出(模拟量)如上所述与重力判定部1d的AD转换器连接。
根据由加速度检测部5检测到的加速度来检测照相机10的振动,通过未图示的防振机构来防止摄像部2上的手抖。并且,使用加速度检测部5的检测结果来判定照相机10的倾斜状态,如后所述,其在电源控制时使用。并且,在判定照相机10是否被稳固地保持时使用。而且,加速度检测部5除了能够检测加速度以外,还能检测重力方向,可用于判定照相机10是位于纵构图还是位于横构图中。关于加速度检测部5的详情,后面将使用图3A-图3D来进行描述。
倾斜检测部7检测照相机10的倾斜状态。关于该倾斜检测部7的结构,后面将使用图2A、图2B进行描述。操作判定部6对照相机10上设置的释放按钮、变焦按钮、再现按钮、菜单按钮等的操作部件的操作状态进行判定。在菜单模式下,可以设定为各种模式,例如动态图像摄影模式、静态图像摄影模式等。
时钟部9输出日期时间信息。记录部4是记录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当操作判定部6判定为进行了摄影指示操作时,图像处理及控制部1将图像数据以及与该图像数据相关联的摄影日期时间信息记录在记录部4内。这是为了能够根据摄影日期时间来进行图像管理。
显示部8由配置在照相机10的背面等的液晶监视器等显示装置构成。并且,显示部8可根据来自摄像部2的图像数据,以动态图像形式对被摄体像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并能够对记录在记录部4中的摄影图像进行再现。在显示部8的表面配置有触摸面板8b,能够检测摄影者的手指等的触摸。当设定为菜单模式时,在显示部8上显示菜单画面,可通过触摸正在显示的菜单(例如动态图像摄影、静态图像摄影等)来进行设定。并且,在选择了再现模式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在一览显示的摄影图像中触摸所希望的图像,来进行放大显示。后面将使用图4A-图4B来详细描述触摸面板8b。
接着,使用图2A、图2B来说明检测照相机10的倾斜状态的倾斜检测部7。作为检测倾斜的传感器,有各种传感器,在图2A、图2B所示的一例传感器中,永磁铁始终朝向重力方向,并通过霍尔元件来检测该磁铁。即,永磁铁7b由支撑臂部7c支撑,支撑臂部7c绕轴7d转动自如。永磁铁7b以朝向重力方向的方式绕轴7d转动。在永磁铁7b的转动路径中配置有霍尔元件7a,通过该霍尔元件7a来检测永磁铁7b的磁场变化。
在照相机10的姿势处于水平状态(横构图姿势)的情况下,永磁铁7b处于图2A所示的位置,另一方面,当照相机10的姿势倾斜时,如图2B所示,永磁铁7b倾斜。通过利用霍尔元件7a检测永磁铁7b的倾斜状态,能够检测出照相机10的姿势,并能够进行照相机10是处于纵构图姿势还是横构图姿势的判定等。
接着,使用图3A、图3B来对检测施加给照相机10的加速度的加速度检测部5进行说明。如图3A所示,加速度传感器50由芯片表面的金属部52和桥接的金属部51构成。金属部51由以下部分构成:4个基点51a;由该基点51a保持的呈H形状的桥接部51b;以及与金属部52对置的检测部51c。加速度传感器50检测由检测部51c和金属部52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当金属部51在图3A中的箭头A的方向上移动时,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求出其变化量,能够检测箭头A方向上的加速度。
并且,如图3B、图3C所示,加速度传感器50的检测输出随施加的加速度的方向不同而不同。即,对于图3B所示的在首先产生正输出后变化为负输出的情况与图3C所示的在首先产生负输出后变化为正输出的情况,加速度方向不同。因此,通过检测信号变化,还知道了加速度的方向。
如图3D所示,上述加速度传感器50在照相机10中配置有3处。即,配置有:检测照相机10的长度方向(X方向)上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50X;检测照相机10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Y方向)上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50Y;位于照相机10的左侧,检测光轴方向(Z方向)上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50Z,利用这些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沿着各个方向的加速度。
接着,图4A、图4B示出了触摸面板8b的结构。该触摸面板8b是光电传感器型触摸面板。关于该触摸面板8b,如图4A所示,在液晶80内以规定的间隔二维排列着光传感器80b,在液晶80的背面设有背光装置80a。另外,该光电传感器型触摸面板也可以不配置在液晶上,而是一体组装到液晶内。作为触摸面板,除了光电传感器型以外,还可以使用电阻膜方式等的其他触摸面板。
当用户的手指81靠近触摸面板8b时,如图4B所示,来自背光装置80a的光经手指81反射而被光传感器80b检测到。可根据是哪个光传感器80b检测到来自手指81的反射光,来检测触摸位置。
接着,使用图5A、图5B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摄影开始时的电源接通方法。图5A是摄影者15为了进行摄影而将照相机10摆好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照相机10是水平摆放(横构图姿势),且摄影镜头2b朝向被摄体侧,照相机10的背面侧朝向摄影者15。此时的X方向、Y方向、Z方向如图所示,X方向是与照相机10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Y方向是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重心方向,Z方向是摄影镜头2b的光轴方向。
在图5A所示的摆放好照相机10的状态下,当摄影者15犹如使照相机10进行鞠躬那样前后移动照相机10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照相机10的电源接通。即,当使照相机10首先向前侧倾倒、然后接着使照相机10回到原来位置时,此时的动作被加速度检测部5检测到,并根据其检测结果而接通照相机10的电源。
图6示出了加速度检测部5的加速度传感器50X、50Y、50Z的检测输出的时间变化。当摄影者15摆好照相机10时,加速度传感器50Y受到重力影响,输出1G左右的检测信号,而其他加速度传感器50X、50Z的检测信号大致为零,在任何检测信号中均叠加有手抖信号。
当在时刻t1的定时,摄影者15使照相机10向前侧倾倒时,如图6所示,加速度传感器50Z的检测输出急剧增大,达到相当于3G左右的值。并且,加速度传感器50Y的检测输出急剧下降。然后,当在时刻t2的定时,摄影者15使照相机10的倾斜恢复而摆好时,加速度传感器50Z的检测输出在一度降低到负侧之后,回到原来的水平。并且,加速度传感器50Y的检测输出在一度增加到相当于3G左右的值之后,回到原来的水平,即相当于1G左右的值。
这样,通过检测加速度传感器50Y、50Z的信号变化,能够判定是否照相机10从摆好的状态向前测倾倒、而后回到原来的摆好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电源关闭的状态下,也继续向加速度检测部5的比较器5a进行供电。而且,当产生了照相机10倾斜时产生的相当于3G左右的加速度信号时,从比较器5a向图像处理及控制部1输出信号,由第2电源控制部1b向重力判定部1d和加速度检测部5整体进行供电。重力判定部1d精细地检测加速度的变化,判定照相机10的动作,判定是否要接通电源。
接着,使用图7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源接通动作。图7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101和S102不是由图像处理及控制部1执行的,而是以硬件方式执行的。首先,将加速度传感器设定为比较模式,使传感器初始化(S101)。在该步骤中,当处于电源关闭状态时,就向加速度检测部5内的比较器5a供电,设定为由比较器5a对加速度传感器50的检测信号与判定值进行比较的比较模式。
接下来,判定Z方向的重力振幅是否大(S102)。这里,由比较器5a来判定从加速度传感器50Z输出的加速度信号是否为超过了3G左右的水平。在其判定结果为振幅不大的情况下,回到S101。
在步骤S102的判定结果为振幅大的情况下,接着使电力微增,精细地检测加速度(S103)。这里,第2电源控制部1b开始向加速度检测部5的整体和重力判定部1d进行供电。即,在步骤S102中,仅知道施加了大致超过3G的加速度,而不清楚其加速度值的变化,因此,在重力判定部1d的AD转换部中,精细地检测加速度。
在精细地检测了加速度后,接着检测之前施加的Z方向的重力是否在减小(S104)。根据图6所示的信号变化的曲线图可知,当在定时t1,照相机10朝前倾倒时,加速度传感器50Z的信号输出增大,当达到峰值时,转而减小。在该步骤S104中,对加速度传感器50Z的信号输出进行AD转换,判定是否超过了峰值。
在步骤S104中的判定结果为未减小的情况下,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121)。这里,判定从步骤S102中检测到Z方向的重力振幅大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该规定时间设为摄影者15足以使照相机10朝前倾倒的时间,例如为1秒左右。等待经过规定时间,在其间重力未减小的情况下,认为摄影者15未进行用于接通电源的动作,回到步骤S101,回到电源关闭状态。
在步骤S104中的判定结果为重力减小了的情况下,接着判定Y方向的重力是否为1G左右(S105)。这里,对来自加速度传感器50Y的信号输出进行AD转换,判定其值是否大致相当于1G。如图6所示,当在定时t2照相机10回到原来的姿势(摆好的姿势)并稳定下来时,加速度传感器50Y的值为大致相当于1G。在该步骤S105中,判定是否回到该摆好姿势的状态。
在步骤S105中的判定结果为未变为1G左右的情况下,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105)。这里,在步骤S104中,从Z方向的重力减小时点开始计时动作,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该规定时间设为足以使朝前侧倾斜的照相机10返回的时间,例如为1秒左右。等待经过规定时间,在其间重力未减小的情况下,认为摄影者15未进行用于接通电源的动作,回到步骤S101,回到电源关闭状态。
在步骤S105中的判定结果为Y方向的重力为1G左右的情况下,接着进行电力增加1,接通触摸面板(S111)。这里,由第3电源控制部1c向触摸面板8b进行供电,检测来自触摸面板8b的触摸信号。并且,第1电源控制部1c开始向摄像系统进行供电,开始摄像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为不具有在改变焦距时外形发生变化的变焦镜头那样的可动部,并且,优选的是:在变焦位置的广角侧,视场角宽,且焦点被初始化为固定焦点位置。
接下来,判定是否正确地摆放好照相机10(S112)。这里,判定摄影者15是否保持着照相机10。这是因为,在仅是照相机进行了前后移动而摄影者15尚未正确地摆放好照相机10的情况下,即使接通电源,也将是无用地消耗电力。关于是否正确地摆放好的判定,后面将使用图8A、图8B来进行描述。
在步骤S112中的判定结果为未正确地摆放好的情况下,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113)。这里,从在步骤S105中Y方向的重力达到相当于1G的时点开始进行计时动作,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该规定时间设为从回到原来位置的状态起正确地摆放好照相机10所需的充分的时间,例如为从用右手把持到添上左手为止的5秒左右。等待经过规定时间,在即使经过了规定时间也未正确摆放好的情况下,关闭摄像(S114)。这里,通过第1电源控制部1a关闭向摄像系统的供电。当关闭了摄像时,回到步骤S101,回到电源关闭状态。
在步骤S112中的判定结果为正确地摆放好的情况下,进行电力增加2,接通显示,设为电源接通状态(S115)。通过进行电力增加2,照相机10处于电源接通状态,可以执行通常的照相机动作。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源接通流程中,在电源关闭状态下,通过预先向加速度检测部5的比较器5a进行供电,能够判定是否发生了摄影者15有意图的动作,即,朝前倾倒。当从比较器5a输出了检测信号时,对加速度检测部5的输出信号进行AD转换,精细地检测其动作,判定照相机10的动作,在判定为发生了摄影者15有意图的动作(即,使照相机10朝前倾斜、之后回到原来摆放好的位置)的情况下,进行电源接通。
对于在使照相机10向前倾斜的动作之后、接着使其回到原来位置这样的动作,在日常生活中,除非摄影者15有意图地进行,否则这样的动作不会发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从电源关闭状态变为电源接通的误动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在朝前倾斜之后回到原来位置的情况下,还要进一步判定是否正确地摆放好(参照S112),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误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2中检测了Z方向的重力振幅,不过,比较器5a也可以不是仅检测Z方向的类型,而是检测X/Y/Z方向这所有方向的类型。在该情况下,虽然是对X、Y、Z这所有方向上的振幅进行检测,不过,只要在步骤S103中针对各个方向进行加速度检测、并在步骤S104中进行判定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5中检测到Y方向的重力变为1G左右的情况下,进一步在步骤S112中进行了是否正确摆放好的判定。不过,在Y方向的重力变为1G左右的情况下,由于摄影者15在使照相机朝前倾斜之后又设为了原来位置即摆放好的位置,因此,可以在该时点直接进行电力增加2,接通显示,设为摄影状态。
接着,使用图8A、图8B来说明步骤S112中关于是否摆放好照相机的判定。进入图8A所示的流程,首先,判定是否为横构图(S201),在不是横构图的情况下,判定是否为纵构图(S202)。是横构图还是纵构图,这是根据加速度检测部5的输出来判定的。另外,除了加速度检测部5以外,例如还可以设置重力检测器等,并使用其输出来进行判定。
在步骤S201或步骤S202中,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即,在为横构图或纵构图的情况下,接着判定是否不存在1秒钟期间的振动(S203)。在该步骤中,根据加速度检测部5的检测输出,判定在1秒钟的期间是否不存在振动。另外,1秒钟只是个例子,该时间可以比1秒钟长,也可以比1秒钟短,只要在可以说已正确摆放好照相机的程度的时间期间内,不存在振动即可。
如果步骤S203中的判定结果为在1秒钟的期间内不存在振动,则接着判定是否触摸了规定位置(S204)。在该步骤中,根据来自触摸面板8b的检测输出进行判定。在为横构图的情况下,如图8B所示,是把持着右上方,因此判定是否存在与该部分对应的检测输出。而在为纵构图的情况下,也是该部分被把持着,因此同样根据触摸面板8b的检测输出来进行判定。
在步骤S204中的判定结果为触摸了规定位置的情况下,判定为“是”。即,在该情况下,对于横构图或纵构图,在规定时间期间不存在振动,摄影者把持着规定位置,因此,判定为正确地摆放好照相机。另一方面,在步骤S202中的判定结果为既不是横构图也不是纵构图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203中为存在振动的情况下、或者步骤S204中的判定结果为未触摸规定位置的情况下,判定为“否”。在该情况下,不是正确摆放好照相机的状态。
这样,在图8A所示的流程中,能够判定是否稳固地保持着照相机而将其摆好。如上所述,在电源接通流程中,在摆放好照相机的情况下,接通显示,开始通常的照相机动作模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加速度检测部始终对重力以上的输出进行判定,在检测到重力以上的输出的情况下(S102→“是”),当检测到在观察照相机的显示部8的同时摆好姿势的情况下的上下方向上的姿势变化时(S104→“是”,S105→“是”),进行电源接通(电力增加1)。因此,只需通过摆好时的动作即可使电源接通,且在其他状态下不会因误动作而接通电源。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了摆好姿势时照相机在上下方向上的姿势变化,即可接通电源,而且在通常的日常动作中不会发生这种姿势变化。并且,由于这些动作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因此可认为其反映了摄影者的意图。由于是检测这样的动作,因而不会因误动作而接通电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了是否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但不限于此,可以追加将比规定时间更快的动作视为不自然动作的判断。
下面,使用图9至图12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在检测到照相机10从摆好的位置向前倾斜、接着回到原来位置的情况下,进行电源接通。在第2实施方式中,是在检测到照相机10从摆好的位置横向地倾斜(而不是向前倾斜)、接着回到原来位置的情况下,进行电源接通。第2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1相同,只是将图7所示的流程置换为图11所示的流程图。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9A、图9B示出了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照相机10的电源接通的方法。图9A与图5A同样,是摄影者15为了进行摄影而摆放好照相机10的状态。在图9A所示的摆放好照相机10的状态下,当摄影者15使照相机10左右往复1次时,照相机10的电源接通。即,当使照相机10首先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然后使照相机10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此时的移动被加速度检测部5检测到,根据其检测结果而接通照相机10的电源。
图10示出了加速度检测部5的加速度传感器50X、50Y、50Z的检测输出的时间变化。当摄影者15摆好照相机10时,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加速度传感器50Y受到重力影响,输出1G左右的检测信号,其他加速度传感器50X、50Z的检测信号大致为零,在任何检测信号中均叠加有手抖信号。
当在时刻t11的定时,摄影者15使照相机10朝左侧或右侧倾斜时,如图10所示,加速度传感器50X的检测输出急剧增大,达到相当于3G左右的值。并且,加速度传感器50Y的检测输出急剧下降。然后,当在时刻t13的定时,摄影者15使照相机10的倾斜恢复而将其摆好时,加速度传感器50X的检测输出在一度降低到负侧之后,回到原来的水平。并且,加速度传感器50Y的检测输出在一度增加到大致相当于3G的值之后,回到原来的水平,即大致相当于1G的值。
这样,通过检测加速度传感器50X、50Y的信号变化,能够判定是否照相机10从摆好的状态朝左侧或右侧倾斜、然后又回到原来摆好的位置。
接着,使用图11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电源接通动作。该电源接通的流程图与图7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源接通的流程图相比,将步骤S102置换为S102b,将步骤S104置换为S104b,将步骤S111置换为S111b,以及将步骤S112置换为S112b,除此以外均相同,因此以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进入电源接通的流程,当把加速度传感器设定为比较模式时(S101),接着判定X方向的重力振幅是否大(S102b)。这里,判定加速度传感器50X的输出是否超过大致相当于3G的值。如使用图10所说明的那样,当使照相机10朝右侧或左侧倾斜时,X方向的加速度增大,这里是判定是否摄影者15为了接通电源而使照相机倾斜。
在步骤S102b中的判定结果为X方向的重力振幅大的情况下,接着,精细地检测加速度(S103),判定X方向的重力是否减小(S104b)。在该步骤中,对加速度传感器50X的信号输出进行AD转换,判定其值是否存在减小趋势。当照相机10朝右侧或左侧倾斜并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时,加速度传感器50X的信号输出达到峰值,之后减小,因此,在该步骤中,判定是否超过了峰值。
在步骤S104b中的判定结果为X方向的重力减小了的情况下,接着,判定Y方向的重力是否为1G左右(S105)。如果其判定结果为1G左右,则接着将摄像系统接通(S111b)。由于在为1G左右的情况下,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即照相机10摆好的位置,因此,在该步骤中,通过第1电源控制部1a向摄像系统进行供电。
当接通了摄像系统时,接着判定是否适合于摄影(S112b)。作为是否适合于摄影的判定,例如,根据来自摄像部2的图像数据,判定周围是否较暗。在放入箱包中的状态下,周围很暗,在这样的情况下,判定为不适于摄影。
在步骤S112b中的判定结果为适合于摄影的情况下,进行电力增加2,接通显示(S115)。通过进行电力增加2,照相机10进入电源接通状态,可以执行通常的照相机动作。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源接通流程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在电源关闭状态下,通过预先向加速度检测部5的比较器5a进行供电,能够判定摄影者15有意图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判定是否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当从比较器5a输出了检测信号时,对加速度检测部5的输出信号进行AD转换,精细地检测其动作,判定照相机10的动作,在判定为发生了摄影者15有意图的动作(即,使照相机10倾斜、之后回到原来摆好的位置)的情况下,进行电源接通。
对于在使照相机10倾斜的动作之后、接着使其回到原来位置这样的动作,在日常生活中,除非摄影者15有意图地进行,否则这样的动作不会发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从电源关闭状态变为电源接通的误动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在倾斜之后回到原来位置的情况下,还要进一步判定是否适合于摄影(参照S112b),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误动作。
下面,使用图12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源关闭。当摄影者15进行了使照相机10倾斜的动作时,进行电源关闭。即,电源关闭也与电源接通一样,可通过使照相机10倾斜的动作来进行。
首先,执行摄影模式(S501)。这里,当在显示部8上观察被摄体像并决定了构图时,通过释放操作将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部4内。在执行了摄影模式的情况下,在规定的定时判定X方向的重力振幅是否大(S502)。这里,对加速度传感器50X的信号输出进行AD转换,在重力判定部1d中,判定振幅是否增大。在其判定结果为未增大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501,继续执行摄影模式。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2中的判定结果为X方向的重力振幅增大的情况下,随后判定X方向的重力是否减小(S503)。如上所述,当照相机10从摆好的位置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并回到原来的位置时,加速度传感器50X的信号输出增大,之后减小。在该步骤S502和S503中,判定是否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发生倾斜并回到原来的位置。
在步骤S503中的判定结果为X方向的重力未减小的情况下,接着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504)。这里,判定从在步骤S502中X方向的重力振幅增大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规定时间设为足以使照相机10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发生倾斜的时间。等待经过规定时间,在其间重力未减小的情况下,认为摄影者15未进行电源关闭用的动作,回到步骤S501,继续执行摄影模式。
在步骤S503中的判定结果为X方向的重力减小了的情况下,接着判定Y方向的重力是否为1G左右(S505)。在其判定结果为未变为1G左右的情况下,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506)。这里,从在步骤S503中X方向的重力减小的时点开始进行计时。规定时间设为在暂且朝左或右倾斜之后足以回到原来位置的时间。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判定Y方向的重力是否为1G左右,当未变为1G左右且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回到步骤S501,继续执行摄影模式。这是因为判断为摄影者15未进行电源关闭用的动作。
在步骤S505中的判定结果为Y方向的重力为1G左右时,关闭摄像和显示,设为电源关闭状态(S507)。当变为电源关闭状态时,除了比较器5a等以外,均停止供电,防止电源电池的消耗。
这样,在电源关闭的流程中,与电源接通时同样,通过使照相机10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能够将照相机10的电源关闭。因此,能够省略特意关闭电源开关的动作,能够立即将电源关闭。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加速度检测部始终对重力以上的输出进行判定,且在检测到重力以上的输出的情况下(S102b→“是”),当检测到在观察照相机的显示部8的同时摆好姿势的情况下的上下方向上的姿势变化时(S104b→“是”,S105→“是”),进行电源接通(电力增加1)。因此,只需通过摆好姿势时的动作(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即可接通电源,而且在其他状态下不会因误动作而接通电源。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了摆好姿势时的照相机的上下方向的姿势变化即可接通电源,由于在通常的日常动作中不会发生这种姿势变化,且这些动作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因此可认为其反映了摄影者的意图,因而不会因误动作而接通电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判定了是否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但不限于此,可以追加将比规定时间更快的动作视为不自然动作的判断。
下面,使用图13至图17来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是在朝前倾斜或朝左右倾斜等进行了特定动作的情况下,接通摄像系统,且摄影者通过操作释放按钮即可进行摄影。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朝左右倾斜并回到原来位置时,开始连拍或连续摄影。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1相同,只是将图7所示的流程置换为图13。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用于接通电源的动作,是在图9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中,在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且返回的定时,接通电源。即,在图10所示的加速度检测信号的波形中,当加速度传感器50X检测到从增加转而减小的定时t12时,在该时点接通电源(电力增加2),向摄像系统进行供电。并且,从该定时t12开始摄像。
使用图13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0的动作。进入本实施方式的电源接通流程,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首先将加速度传感器50X~50Z设定为比较模式,进行传感器的初始化(S101)。接下来,判定加速度传感器50X的重力振幅是否大(S102b)。在其判定结果为重力振幅不大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101。步骤S101、S102b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是以硬件方式来执行。
在步骤S102b中的判定结果为加速度传感器50X的重力振幅大的情况下,接着,精细地检测加速度(S103)。这里,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重力判定部1d根据来自加速度传感器50X的信号输出,进行检测。接下来,判定X方向的重力是否开始减小(S107)。这里,是判定加速度传感器50X的信号输出是否开始减小。该开始减小的位置对应于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而从最大倾斜角度返回时的位置。
在步骤S107中的判定结果为X方向的重力未减小的情况下,接着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121)。这里,判定从步骤S102b中判定为X方向的重力振幅大的定时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规定时间通常设定为在使照相机10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的情况下足以达到最大倾斜角度的时间。在该步骤S121中的判定结果为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107,另一方面,当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回到步骤S101,变为电源关闭状态。
在步骤S107中的判定结果为X方向的重力开始减小时,接着将摄像系统接通,开始连拍,记录倾斜校正信息(S108)。这里,通过第1电源控制部1a向摄像系统进行供电(电力增加2),并且,摄像部2开始进行连拍,将从加速度检测部5取得的与倾斜相关的倾斜校正信息,与连拍的图像数据一起进行记录。
当开始连拍等后,接着判定在X方向上是否存在规定时间的重力(S109)。这里,判定从照相机10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并达到最大倾斜角度起、是否在经过了规定时间后仍存在来自加速度传感器50X的相当于重力的信号输出。在其判定结果为在X方向上经过了规定时间但仍存在重力的情况下,将摄像关闭(S110)。该情况只是照相机10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而不是摄影者有意图地要进行电源接通的状态,因此关闭摄像。当关闭了摄像时,回到步骤S101,变为电源关闭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9中的判定结果为在经过了规定时间后X方向不存在重力的情况下,接着判定在Z方向上是否不存在重力(S116)。这里,根据加速度传感器50Z的信号输出来进行判定。在其判定结果为在Z方向上存在重力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连拍,删除旧图像(S117)。由于在步骤S109中检测到在X方向上不再存在相当于重力的加速度且在步骤S116中检测到在Z方向上也不存在相当于重力的加速度,因此,在该情况下,照相机10回到原来摆好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继续在步骤S108中开始的连拍,在存储器容量用完的情况下,从旧图像中进行删除。接下来,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接通显示。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6中的判定结果为在Z方向上存在相当于重力的加速度的情况下,切换到再现模式,删除连拍结果(S118)。在Z方向上存在重力的情况表示摄影者使照相机10朝前侧倾斜而在观看显示部8的状态。因此,切换到再现模式,删除连拍结果而回到步骤S109。
使用图14至图16来说明以上的电源接通动作。图14A-14D示出了在运动会等中观察跑步的姿态、使照相机10向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来接通电源而进行连拍的状态。图14A是照相机10从最大倾斜的状态开始复原的状态,且与图14B、图14C顺序地示出逐渐回到原来位置的状态,图14D是回到横构图的位置后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步骤S108中开始进行连拍,在此时的照相机视场角21下,如图14A-14D所示地进行连拍。在通过倾斜等特定的动作使照相机的电源接通的方式中,在开始倾斜等的动作时,已经面向被摄体的可能性高。因此,在图10的定时t12,即,在倾斜等的动作的回转位置开始进行摄像,将摄像结果和倾斜状况一起进行记录。
为了尽量早地开始记录,在步骤S107中,在检测到X方向的重力开始减小的时点开始摄像。此时,也可以开始向显示部8进行供电,以显示被摄体像。并且,优选摄影镜头2b的焦距被初始设定在广角端且焦点位置被初始设定为2~3m左右,以便立即摄影且使主被摄体进入画面。
并且,为了避免无谓的能量损失,不进行闪光灯的发光等。不过,在步骤S116中判断为在Z方向存在重力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摄影者使照相机10朝前侧倾斜而要在显示部8上观察摄影图像,因此,在该情况下,切换到再现模式(参照S118)。
当通过释放按钮等的操作结束了摄像时,照相机10凑齐相同脸部的部分,对该部分进行剪修,生成一系列的连续图像。即,从照相机视场角21的图像中提取出包含相同的脸部的部分(剪修部23的部分)。在提取时,使用摄影时与图像数据一起记录的倾斜校正信息来校正图像的倾斜。
图15A-15D是这样生成的一系列的连续图像。图15A对应于图14A中的剪修部23,这里将没有图像的部分涂黑。同样,图15B对应于图14B中的剪修部23,图15C对应于图14C中的剪修部23,图15D对应于图14D中的剪修部23。这一系列连续图像可以作为动态图像进行再现,也可以作为静态图像进行再现。
这样,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加速度检测部始终对重力以上的输出进行判定,在检测到重力以上的输出的情况下(S102b→“是”),当检测到在观察照相机的显示部8的同时摆好姿势的情况下的上下方向上的姿势变化时(S107→“是”),进行电源接通(电力增加2)。并且,由于这些动作是在规定时间(S121→“是”)内进行的,因此可认为其反映了摄影者的意图。由于是检测这样的动作,因而不会因误动作而接通电源。因此,只需通过摆好时的动作(朝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即可接通电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第2实施方式同样,也判定了是否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但不限于此,可以追加将比规定时间更快的动作视为不自然动作的判断。
并且,在第3实施方式中,通过照相机10的摆好和倾斜不仅能够接通电源,而且还能够开始摄影,因此不会漏拍被摄体。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倾斜状态开始返回时既进行了摄影,因此,在该状态下,图像倾斜而不便于观看,但由于在摄影时记录了倾斜校正信息,并使用了该倾斜校正信息进行了校正,因此能够消除这种问题。即,在步骤S108中,当作为摄影开始部发挥功能的图像处理及控制部1开始了将来自摄像部2的图像处理记录到记录部4中的摄影时,记录部4在记录上述图像数据的同时,还记录了倾斜校正信息。并且,在图像数据的再现时,使用倾斜校正信息对再现图像的倾斜进行校正并在显示部8上进行显示,因此成为适于观看的图像。而且,通过剪修提取出了脸部部分,因此成为符合摄影者意图的再现图像。
接着,使用图17和图18来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是当摄影者15从摆好照相机10的位置起进行了通常不会发生的动作时,进行电压接通。在第4实施方式中,是当摄影者15从摆好照相机10的位置起进行了通常不会发生的动作、并且在显示画面中选择了动作模式时,进行电源接通。第4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1相同,只是将图7所示的流程置换为图18所示的流程图。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7A-17D示出了在第4实施方式中使照相机10的电源接通的方法。图17A是摄影者15为了进行摄影而在摆好照相机10的状态下,左右晃动照相机10的状态。在第2实施方式中,只是左右进行一次往复晃动,而在第4实施方式中,可以进行1次或者多次晃动。如图17B所示,当使照相机10回到摆好的位置时,如图17C、图17D所示,在照相机10的显示部8上显示有3种工作模式,即,动态图像摄影模式、再现模式以及静态图像摄影模式。
在显示着3种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摄影者15可用手指触摸任意一种工作模式,由触摸面板8b对此进行检测。图17C示出用右手的手指触摸着静态图像摄影时的状态,图17D示出触摸着动态图像摄影时的状态。对于动态图像,用双手稳固地把持着照相机10的情况居多,而对于静态图像,用单手把持着照相机10的情况居多,因此,动态图像摄影和静态图像摄影的位置如图17C、图17D所示地配置。
接着,使用图18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电源接通动作。该电源接通的流程图与图7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源接通的流程图相比,将步骤S102置换为S102b,将步骤S104置换为S104c,将步骤S111置换为S111c,将步骤S112置换为S112c,以及对步骤S104与步骤S111之间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变更,除此以外均相同,因此以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进入电源接通流程,当把加速度传感器设定为比较模式时(S101),接着,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判定X方向的重力振幅是否大(S102b)。这里,判定加速度传感器50X的输出是否超过了大致相当于3G的值。当晃动了照相机10时,X方向的加速度增大,因此,这里是判定摄影者15是否是为了接通电源而晃动照相机。
在步骤S102b中的判定结果为X方向的重力振幅大的情况下,接着,精细地检测加速度(S103),判定是否向Y方向施加了1G左右的重力(S104c)。在该步骤中,对加速度传感器50Y的信号输出进行AD转换,判定其值是否为1G左右。在照相机10被晃动的期间,加速度传感器50Y的信号输出大幅变化,不会稳定在1G左右。在该步骤S104c中的判定结果为Y方向上并非1G左右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101,设定为电源关闭状态。
在步骤S104b的判定结果为Y方向的重力为1G左右的情况下,接着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121)。这里,判定从在步骤S104c中加速度传感器50Y的信号输出变为1G左右的时点开始计时的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另外,规定时间设为,可认为已从晃动状态稳定在摆好状态的程度的时间。
在步骤S121中的判定结果为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104c。另一方面,当经过了规定时间时,进行电力增加1,接通显示系统和触摸面板(S111c)。这里,在可以说照相机10稳定在摆好状态之后,在显示部8上显示如上所述的动态图像摄影等3种工作模式,触摸面板8b开始检测触摸状态。
接下来,判定是否进行了触摸(S112c)。这里,判定是否通过触摸面板8b触摸了显示部8。在其判定结果为未进行触摸的情况下,接着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113)。这里,在步骤S111c中,从进行了电力增加1的时点起进行计时,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在其判定结果为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112c。在其判定结果为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回到步骤S101,关闭电源。
在步骤S112c中的判定结果为进行了触摸的情况下,进行电力增加2,以所触摸的模式起动(S116)。即,变为电源接通状态。通过进行电力增加2,照相机10进入电源接通状态,可以执行通常的照相机动作。
这样,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第2实施方式一样,加速度检测部始终对重力以上的输出进行判定,当从比较器5a输出了检测信号时,对加速度检测部5的输出信号进行AD转换,精细地检测其动作。并且,当检测到照相机10变为稳定的状态时,显示工作模式,当摄影者选择了工作模式时,接通电源。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不像第1和第2实施方式那样对前后方向上的倾倒动作和左右方向上的倾斜动作进行仔细的验证,但是在接通电源之前,要由摄影者进行工作模式的选择,因此,不会因误动作而使电源接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第3实施方式一样,判定是否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S121→“是”),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追加将比规定时间更快的动作视为不自然动作的判断。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重力以上的输出且检测到照相机进行了特定的动作时,接通照相机的电源。因此,只需通过摆好时的动作即可接通电源,且在其他状态下不会因误动作而使电源接通。
即,由于只是判定是否存在重力以上的振动,因此电源消耗极其微小,实质上可以说是处于电源关闭状态。与此相对,在现有的休眠模式中,电源消耗比其大,导致电源消耗,根据情况不同,有时可能会错过快门时机。在这种功耗极低的状态下,只需摆好照相机并进行特定移动,即可立即设定为电源接通状态。并且,在进行电源接通时,判定照相机的动作,只有在发生了通常不会进行的特定动作的情况下,电源才会接通。
另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特定的动作,说明了以下4种情况的例子,即:使照相机向前侧倾倒、之后回到原来位置(第1实施方式);使照相机向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第3实施方式);向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之后接着回到原来位置(第2实施方式);以及使照相机晃动(第4实施方式)。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通常的日常动作中不会发生的、除此以外的任何动作。
另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检测照相机动作的传感器,以加速度传感器为例作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角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可检测照相机动作的任何传感器。
而且,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在电源接通之前,向加速度检测部5、重力判定部1d、触摸面板8b等一部分电路等进行了供电。在从电源关闭状态到电源接通的期间要对其进行供电的电路不限于上述电路,只要根据是否进行电源接通的判定条件适当选择即可。
而且,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摄影用的设备,使用数字照相机作了说明,而作为照相机,既可以是数字单反照相机,也可以是袖珍型数字照相机,还可以是摄像机、电影摄影机那样的动态图像用的照相机,而且,还可以是内置在移动电话、便携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个人数字助理)、游戏设备等中的照相机。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直接限定,在实施阶段中,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构成要素进行变型来具体化。并且,通过将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组合,可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去除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的若干构成要素。而且,也可以对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组合。

Claims (12)

1.一种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摄像装置包括:
摄像部,其对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而输出图像数据;
显示部,其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来显示上述被摄体像;
动作检测部,其检测在观察上述显示部的同时摆好姿势的情况下的照相机的上下方向的姿势变化;
控制部,其在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到上述姿势变化时,控制所述显示部显示多个工作模式,并基于从所述多个工作模式中选择出的工作模式进行照相机动作。
2.一种摄像方法,其中,所述摄像方法包括:
对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而输出图像数据;
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来显示上述被摄体像;
检测在观察照相机的显示部的同时摆好姿势的情况下的照相机的上下方向的姿势变化;
在检测到上述姿势变化时,控制上述显示部显示多个工作模式,并基于从所述多个工作模式中选择出的工作模式进行照相机动作。
3.一种摄影方法,该摄影方法包括:
对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而输出图像数据;
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来显示上述被摄体像;
检测在观察照相机的显示部的同时摆好姿势的情况下的照相机的上下方向的姿势变化;
在检测到上述姿势变化时,开始摄像并开始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连续记录;以及
在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连续记录的同时,记录倾斜校正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到上述照相机在特定方向上的姿势变化时,开始连续记录上述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上述图像数据的再现时,使用上述倾斜校正信息来校正图像的倾斜而进行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检测到的照相机姿势信息、以及脸部的图像,生成上述脸部的部分的剪修图像,并显示该剪修图像,其中,所述脸部的图像是从开始摄像而连续取得的上述图像数据中得到的。
7.一种摄影方法,该摄影方法包括:
对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而输出图像数据;
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来显示上述被摄体像;
检测在观察照相机的显示部的同时摆好姿势的情况下的照相机的上下方向的姿势变化;
在检测到上述姿势变化时,开始摄像并开始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连续记录;以及
在开始摄像时,根据检测到的照相机姿势信息、以及从开始摄像而连续取得的上述图像数据中得到的脸部图像,生成剪修图像,并显示该剪修图像。
8.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摄影装置处于电源关闭状态下,对所述摄影装置的加速度检测部进行供电;
当所述加速度检测部检测到施加给所述摄影装置的加速度时,对所述摄影装置的重力判定部和所述加速度检测部进行供电;
当所述重力判定部根据所述加速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施加给所述摄影装置的加速度,检测到所述摄影装置从摆好的位置向前倾倒然后回到摆好的位置或者从摆好的位置左右倾倒然后回到摆好的位置时,接通所述摄影装置的电源。
9.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摄影装置处于电源关闭的状态下,利用第一电力检测施加给所述摄影装置的加速度;
在检测到施加给所述摄影装置的加速度时,利用第二电力进一步检测施加给所述摄影装置的加速度;
根据利用第二电力检测到的施加给所述摄影装置的加速度检测所述摄影装置的姿势变化;
当检测到所述摄影装置从摆好的位置向前倾倒然后回到摆好的位置或者从摆好的位置左右倾倒然后回到摆好的位置时,接通所述摄影装置的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源控制方法,其中,
当检测到所述摄影装置在规定的时间内从摆好的位置向前倾倒然后回到摆好的位置或者从摆好的位置左右倾倒然后回到摆好的位置时,接通所述摄影装置的电源。
11.一种摄影装置,其中,所述摄影装置包括:
加速度检测部,其检测施加给所述摄影装置的加速度;
重力判定部,其根据所述加速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施加给所述摄影装置的加速度确定所述摄影装置的姿势变化;
电源控制部,其在所述摄影装置处于电源关闭的状态下对所述加速度检测部进行供电,在所述加速度检测部检测到施加给所述摄影装置的加速度时,对所述加速度检测部和所述重力判定部进行供电,在所述重力判定部根据所述加速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施加给所述摄影装置的加速度,检测到所述摄影装置从摆好的位置向前倾倒然后回到摆好的位置或者从摆好的位置左右倾倒然后回到摆好的位置时,接通所述摄影装置的电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所述电源控制部在所述重力判定部检测到:所述摄影装置在规定的时间内从摆好的位置向前倾倒然后回到摆好的位置或者从摆好的位置左右倾倒然后回到摆好的位置时,接通所述摄影装置的电源。
CN201510038584.6A 2009-04-02 2010-04-02 摄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809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0383A JP5495602B2 (ja) 2009-04-02 2009-04-02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方法
JPJP2009-090383 2009-04-02
CN201010155733A CN101860683A (zh) 2009-04-02 2010-04-02 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5733A Division CN101860683A (zh) 2009-04-02 2010-04-02 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0914A true CN104580914A (zh) 2015-04-29
CN104580914B CN104580914B (zh) 2018-10-09

Family

ID=4282586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858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80914B (zh) 2009-04-02 2010-04-02 摄影装置
CN201010155733A Pending CN101860683A (zh) 2009-04-02 2010-04-02 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
CN20121044950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2600B (zh) 2009-04-02 2010-04-02 摄影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5733A Pending CN101860683A (zh) 2009-04-02 2010-04-02 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
CN20121044950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2600B (zh) 2009-04-02 2010-04-02 摄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8610821B2 (zh)
JP (1) JP5495602B2 (zh)
CN (3) CN1045809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52043B2 (en) 2006-09-29 2010-07-06 Verint Americas Inc. Multi-pass speech analytics
DE102008049872A1 (de) * 2008-10-01 2010-04-29 Mobotix Ag Verstellsicherung für Überwachungskameras
JP2010187354A (ja) * 2009-01-16 2010-08-26 Ricoh Co Ltd 撮像装置
US8719016B1 (en) 2009-04-07 2014-05-06 Verint Americas Inc. Speech analytics system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ructured speech
CN102611803A (zh) * 2011-01-25 2012-07-2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手机省电方法及系统
JP5700204B2 (ja) * 2011-01-26 2015-04-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頭部装着型撮像装置
TWI486758B (zh) * 2011-01-27 2015-06-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手機省電方法及系統
JP5914824B2 (ja) * 2011-07-05 2016-05-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101340794B1 (ko) * 2011-08-12 2013-12-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JP5861395B2 (ja) * 2011-11-02 2016-02-16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
JP5978610B2 (ja) * 2011-12-09 2016-08-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952260B1 (ko) 2012-04-03 2019-0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동영상 썸네일을 동시에 표시하기 위한 영상 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JP5995607B2 (ja) * 2012-08-22 2016-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056366B2 (ja) * 2012-10-17 2017-01-11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手ブレ補正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KR101990036B1 (ko) * 2012-10-31 2019-06-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US9794456B2 (en) 2014-06-16 2017-10-17 Htc Corporation Camera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amera device
US9491336B2 (en) * 2014-06-16 2016-11-08 Htc Corporation Camera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amera device
US9848120B2 (en) * 2015-05-08 2017-12-19 Fast Model Technolog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rving video clips from a handheld device
JP6521900B2 (ja) * 2016-05-20 2019-05-2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の電源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457618B1 (ko) * 2017-12-11 2022-10-21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틸트-각도 유지 방법, 틸팅 제어 방법, 및 감시 카메라
US10904423B2 (en) * 2018-03-16 2021-01-26 Hanwha Techwin Co., Ltd. Image provi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554885B2 (en) * 2018-04-04 2020-02-04 Gopro,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ation of an orientation-based user interface
DE102018213819B3 (de) * 2018-08-16 2019-11-0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TDC-Sharing bei laufzeitbasierter Distanzmessung
CN110933289A (zh) * 2018-09-20 2020-03-2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连拍方法、拍照装置和终端设备
US11153256B2 (en) 2019-06-20 2021-10-19 Shopif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ommending merchant discussion groups based on settings in an e-commerce platform
CN112902841A (zh) * 2021-01-25 2021-06-04 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纠偏功能的尺寸测量传感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867A (zh) * 2001-08-30 2003-03-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记录有程序的记录媒体
JP2006129391A (ja) * 2004-11-01 2006-05-18 Sony Corp 撮像装置
US20060204232A1 (en) * 2005-02-01 2006-09-14 Harvey Weinberg Camera with acceleration sensor
JP2007017613A (ja) * 2005-07-06 2007-01-25 Fujifilm Holdings Corp 撮影装置
JP2008193362A (ja) * 2007-02-02 2008-08-21 Ricoh Co Ltd 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9336A (en) * 1996-07-10 1999-12-28 Motorola, Inc. Hand-held radiotelephone having a detachable display
JPH10304234A (ja) * 1997-04-24 1998-11-13 Sony Corp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ビデオカメラ装置
US7508444B1 (en) * 1998-01-22 2009-03-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nic camera with quick view and quick erase features
JP4009887B2 (ja) * 1998-10-20 2007-1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メラ
US6154210A (en) * 1998-11-25 2000-11-28 Flashpoint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button interface compatibility in touch-screen equipped digital imaging device
US6738075B1 (en) * 1998-12-31 2004-05-18 Flashpoint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n interactive slide show in a digital imaging device
JP3862132B2 (ja) * 1999-11-04 2006-12-27 富士フイルム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2004012637A (ja) * 2002-06-04 2004-01-15 Olympus Corp 手ブレ検出機能付きカメラ
JP4301493B2 (ja) * 2003-04-09 2009-07-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850400B2 (ja) * 2004-09-17 2012-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0504568C (zh) * 2004-10-15 2009-06-2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具有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
JP5061418B2 (ja) * 2005-01-31 2012-10-3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JP4505740B2 (ja) * 2005-05-16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起動方法
JP2007006223A (ja) * 2005-06-24 2007-01-11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07047603A (ja) * 2005-08-11 2007-02-22 Fujifilm Corp 撮影装置
JP5014661B2 (ja) 2006-04-11 2012-08-29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457358B2 (ja) * 2006-05-12 2010-04-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顔検出枠の表示方法、文字情報の表示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US7855743B2 (en) * 2006-09-08 2010-12-21 Sony Corporation Image capturing and displa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capturing and displaying method
JP2008079137A (ja) * 2006-09-22 2008-04-03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KR100842570B1 (ko) * 2006-11-03 2008-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에서 복수의 영상을 디스플레이 하기 위한 방법및 장치
JP5007619B2 (ja) * 2007-07-19 2012-08-22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カメラ
US8259193B2 (en) * 2007-11-21 2012-09-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e file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dat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JP4697289B2 (ja) * 2008-11-05 2011-06-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表示制御方法
US20100141592A1 (en) * 2008-12-09 2010-06-10 Andrei Andrievsky Digital camera with character based mode initiation
JP2010183564A (ja) * 2009-01-09 2010-08-19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867A (zh) * 2001-08-30 2003-03-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记录有程序的记录媒体
JP2006129391A (ja) * 2004-11-01 2006-05-18 Sony Corp 撮像装置
US20060204232A1 (en) * 2005-02-01 2006-09-14 Harvey Weinberg Camera with acceleration sensor
JP2007017613A (ja) * 2005-07-06 2007-01-25 Fujifilm Holdings Corp 撮影装置
JP2008193362A (ja) * 2007-02-02 2008-08-21 Ricoh Co Ltd 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98275A1 (en) 2014-04-10
JP5495602B2 (ja) 2014-05-21
US8610821B2 (en) 2013-12-17
US9661220B2 (en) 2017-05-23
CN102932600B (zh) 2015-06-24
US20170223270A1 (en) 2017-08-03
JP2010243667A (ja) 2010-10-28
US20100253792A1 (en) 2010-10-07
CN101860683A (zh) 2010-10-13
US10404913B2 (en) 2019-09-03
CN102932600A (zh) 2013-02-13
CN104580914B (zh) 2018-10-09
US9232136B2 (en) 2016-01-05
US20160088224A1 (en) 2016-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2600B (zh) 摄影装置
JP5712360B2 (ja) 撮像装置
CN101808193B (zh) 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720302B2 (en) Continuous autofocus mechanisms for image capturing devices
US2010016640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a Touch-Detecting Surface
KR20120070502A (ko) 화상 표시 제어 장치 및 화상 표시 제어 방법
KR20100050391A (ko) 촬상 장치, 촬상 장치의 표시 제어 방법
US1009633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442616B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JPH104530A (ja) 情報記録装置
JP2010171892A (ja) カメラ
CN105827985B (zh)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
JP5941584B2 (ja)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の電源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撮影装置
JP2012156760A (ja) 頭部装着型撮像装置
JP6506433B2 (ja) 情報端末、情報端末の電源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45240A (ja) 撮像装置
JP2011101155A (ja) 撮像装置
JP2009171006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521900B2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の電源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85288B2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686996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45732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電源制御方法
KR20110065857A (ko) 휴대용 전자장치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JP2007336243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OLYMPU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