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1339B - 三级双低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级双低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1339B
CN104531339B CN201510006828.2A CN201510006828A CN104531339B CN 104531339 B CN104531339 B CN 104531339B CN 201510006828 A CN201510006828 A CN 201510006828A CN 104531339 B CN104531339 B CN 104531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low
preparation
double
crud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68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31339A (zh
Inventor
黄天柱
许开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INGCHENG GREAS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INGCHENG GREAS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INGCHENG GREAS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INGCHENG GREAS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068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31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31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1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31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13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1/00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 C11B1/06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by pres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DEDIBLE OILS OR FATS, e.g. MARGARINES,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0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2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duction or working-up
    • A23D9/04Working-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3/0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 C11B3/001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by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of the means hereaf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3/0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 C11B3/008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by filtration, e.g. including ultra filtration, dialy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粗制油送入炼油锅,并加入粗制油质量1.5~2.5%的压榨饼粉,以30~60r/min的速度搅拌5~10分钟后过滤,得到滤液;再向滤液中加入滤液质量0.5~1.5%的压榨饼粉,在15~20℃条件下、以30~60r/min的速度搅拌20~30小时,再次过滤,得到浓香母油;将所述浓香母油与经过精炼加工后的一级菜籽油进行混合,得到三级双低菜籽油。本发明提供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在解决了菜籽制取与菜籽油精制加工过程中香味生成、保留、修复和维持的技术问题,使得成品三级双低菜籽油香味浓纯馥郁。

Description

三级双低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02年以前,菜籽油在我国植物油消费总量中居第一位,随着大豆、豆油进口量的增加,菜籽油消费退居第二位,之后由于我国进口棕榈油数量的增加,2006年菜籽油消费退居第三位。2007年我国菜籽油消费量占植物油消费总量的20.6%,略低于棕榈油的消费量。目前,国产油菜籽全部轧油也还不到500万吨,仅仅占全年油脂消费总量的20%左右。
优质菜籽油是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的纯天然、无污染健康食用油,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气味香醇,营养丰富,其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及亚油酸含量居各种植物油之冠,能呵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健康,保护中老年人血管通畅。营养价值很高,富含多种人体必需营养素,具有抗衰老、抗突变,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方面的一些传统习惯逐渐回归,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消费者对农村小榨菜籽油的浓郁香味的执着追求,但是市面上一般的三级菜籽油不具备浓郁香味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烘炒双低菜籽,直至菜籽仁为茶色;
2)将烘炒后的菜籽进行压榨,获得压榨饼和含渣的原油,所述菜籽入榨的水分含量为1.5~2.5%,压榨饼中残油的含量小于8%;再将含渣的原油进行静置除渣,获得原油;
3)向原油中加入原油重量1~2%、温度为90~100℃的非碘食盐水进行水化,所述非碘食盐水的质量浓度为8~12%,水化时间为1~10分钟;
4)将水化后的原油送入滞留罐,滞留0~3分钟;然后分离所述滞留罐中的原油,获得粗制油;
5)将所述粗制油送入炼油锅,并加入粗制油质量1.5~2.5%的压榨饼粉,控制粗制油的温度为15~20℃,以30~60r/min的速度搅拌5~10分钟后过滤,得到滤液;
6)再向滤液中加入滤液质量0.5~1.5%的压榨饼粉,在15~20℃条件下、以30~60r/min的速度搅拌20~30小时,再次过滤,得到浓香母油;
7)将所述浓香母油与经过精炼加工后的一级菜籽油进行混合,得到三级双低菜籽油。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2)中,静置除渣所得的油渣捞出后进行回榨。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压榨饼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步骤2)得到的压榨饼粉碎,然后通过60~100目过滤筛,选取通过筛网后的细饼粉,并将水分控制在2%以下。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浓香母油占三级双低菜籽油的重量百分比为4~16%。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1)包括:
先将双低菜籽的水分控制在4~7%,杂质控制在1.5%以下,获得合格的双低菜籽,再烘炒所述合格的双低菜籽,直至菜籽仁为茶色。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2)的静置除渣包括:
先将含渣的原油进行第一次静置,静置时间为3~8分钟,然后过滤除渣;再将原油进行第二次静置,静置时间为20~40分钟,然后过滤除渣,获得原油。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6)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所述三级双低菜籽油是根据上述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制得的。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在解决了菜籽制取与菜籽油精制加工过程中香味生成、保留、修复和维持(我们将其命名为“生香、留香、回香、藏香”,统称“物理4A”技术,A为AROMA,香味的意思)的技术问题,使得成品三级双低菜籽油香味浓纯馥郁。本发明将三级双低菜籽油最关键的两项感官指标一分为二进行管控:在母油制备过程中控制香味,在成品调制过程中控制色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双低菜籽→清理→烘炒→压榨→沉渣→加水混合→缓冲滞留→离心分离→第一次加助滤剂(搅拌)→第一次过滤→第二次加助滤剂→冷媒沉降→第二次过滤→浓香母油
浓香母油+配油→三级双低菜籽油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1、原料:筛选水分含量为4~5%的双低菜籽。双低菜籽是指菜籽中芥酸含量在3%以下、菜籽饼中的硫苷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品种。
2、清理:通过振动筛去除杂质与不合格菜籽,比如未成熟粒、成化粒和霉变粒,使菜籽中的杂质<1.5%。
3、烘炒:烘炒合格的菜籽,直至菜籽仁呈茶色,此时菜籽水分1.5±0.5%。
需要说明的是,烘炒机的具体温度根据大试实际情况调节,炒籽机温度一般不低于155℃,此时被烘炒的菜籽温度能达到135℃左右。
4、压榨:先将烘炒后的菜籽进行压榨,获得压榨饼和含渣的原油,所述菜籽入榨的水分含量为1.5~2.0%,压榨饼中残油的含量小于8%。
5、沉渣及毛油输送:将压榨后含渣的原油至于小澄油箱中进行静置除渣,静置除渣所得的油渣可以捞出后进行回榨,从小澄油箱澄油静置后的原油将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管道流进大澄油箱,原油在大澄油箱中进一步静置澄油。较佳地,大小澄油箱都需要加盖。原油在小澄油箱中的静置时间约5分钟,在大澄油箱的静置时间约30分钟。
6、加水混合:在大澄油箱中静置后的原油通过齿轮泵的作用泵入刀式混合机,在刀式混合机内由计量泵加压泵入原油质量1.5%,浓度为10%,温度为90~95℃的非碘食盐水进行水化。为了保证混合时间足够短以及混合均匀,刀式混合机搅拌速度维持在60~80r/min。由于采用混合机进行水化,水化时间可以很短,约为3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氯化钠电解质溶液可以加速胶体杂质沉降,但是由于用含碘的食用盐会导致过氧化值的测定结果上升,因此本发明采用食用级非碘盐进行沉降。
7、缓冲滞留:加了食盐水的原油经刀式混合机的混合后进入滞留罐,原油在滞留罐中滞留时间越短越好,不要超过3分钟。如果后续的离心分离处理速率及时,那么完全可以去除该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限于离心沉降分离机处理效率有限,因而保留了缓冲滞留工序。
8、离心分离:水化后的原油在到达滞留罐时,应尽快启用离心沉降分离机进行离心处理,否则滞留时间过长将对原油香气造成损失。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尽量缩短原油在滞留罐中滞留的时间,但是又不能去除滞留罐,因为一般采用的离心沉降分离机是间歇式工作的,每次分离油脂的质量在8~9kg,而刀式混合机水化原油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就需要一个暂时存储水化后的原油的设备。如果采用的离心分离机处理速率足够大,或者采用连续处理的离心分离机,那么可以不需要滞留罐。水化后的原油经离心分离后,得到粗制油。
理化检验结果显示:离心前,原油中杂质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3%,离心后杂质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1%;通过该离心步骤可以脱除原油中50%左右的磷脂胶体,剩余的杂质及磷脂胶体将通过后续过滤过程进行脱除。
9、第一次加助滤剂:将所得的粗制油在齿轮泵的作用下泵入炼油锅中,并向炼油锅中添加粗制油质量1.5~1.8%的压榨饼粉,控制粗制油的温度为15~20℃,然后用炼油锅自带的搅拌翅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保持在30~50r/min,搅拌时间5~8min。
10、第一次过滤:将第一次加助滤剂经搅拌后的粗制油经板式压滤机过滤。此时板式压滤机能有效脱除离心分离后的原油中50~60%的磷脂胶体。
11、第二次加助滤剂:将第一次过滤后的粗制油(即滤液)泵入另一台炼油锅,该炼油锅需有可密闭的保温盖,具备密封性能和保温性能,接着向其中加入第一次过滤后的粗制油质量1.0~1.5%的压榨饼粉。油脂温度不超过20℃;压榨饼粉温度室温即可。
12、冷媒沉降:第二次加助滤剂后,将炼油锅的保温盖阖上,保证密封性能,将混合速度调至45~60r/min,温度保持在15~20℃,搅拌25~30小时。
具体地,该过程可以通过向炼油锅间接加热管中通入冷凝水,并在搅拌的操作下,创造“冷媒”过程的低温坏境,温度不高于20℃。保温盖可以使炼油锅与外界的空气隔绝,防止香气散失
13、第二次过滤:经冷媒沉降之后的粗制油用板式过滤机过滤,此时能脱除第一次过滤后的粗制油中约10%的磷脂胶体,得到浓香母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榨饼来自于压榨工段螺旋榨油机所得的压榨饼,它是将片状的压榨饼在粉碎机下进行粉碎,然后通过80目过滤筛,选取通过筛网后的细饼粉所得,水分控制在2%以下。
过滤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脱出磷脂胶团以及其它杂质,采用压榨饼粉作助滤剂能有效脱除离心分离后粗制油中的磷脂等胶体物质。另外,以压榨后的压榨饼粉作助滤剂还能对母油香气起促进作用。
该步骤所用到的是吸附脱胶的原理,其原理是利用过滤材质(滤纸、滤布、滤网等)在压力差存在的前提下,将固液混合物中微粒直径大于过滤材质微孔直径的固体物质进行截留,而允许小于微孔直径的固体和液体通过过滤材质。过滤的压力差并不是越大越好,压力差过大的后果是小直径微粒阻塞过滤材质的微孔,导致过滤速率降低。加助滤剂的作用之一在于在过滤材质上形成“骨架”,防止微粒阻塞过滤材质微孔。
本发明经短时间水化和两次过滤后,能脱除毛油中77.5%~85.6%的磷脂,所得的浓香母油经加热试验无析出物(即合格)。
14、浓香母油储藏方法及储备量
(1)、储藏方法:制备得到的浓香母油成品要迅速打入储油罐,恒温储藏,储藏温度不超过20℃,在夏季炎热天气时需尤为注意。
(2)、储备量:为了保障生产所得产品的色泽和香气的稳定性,在此设定常规储备量和安全储备量。常规储备量指的是浓香母油用于制备三级双低菜籽油的总储备量;安全储备量指的是前后不同批次浓香母油由于不可避免会存在色泽和香气的差异,为了保障这两项指标维持在一个较小波动范围,将前一批次常规储备量的65%或以上的浓香母油留存下来,并与后一批次的浓香母油进行混合,以缓冲后一批次浓香母油指标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经过一次前后批次浓香母油混合后,需要对前后批次混合的浓香母油进行相关理化指标检验(尤其是色泽和香气),如果混合后浓香母油的检验结果高出标准值,则采用低于标准的工艺组合对下一批浓香母油进行生产;反之,则采用高于标准的工艺组合对下一批次浓香母油进行生产。对于浓香母油,它的色泽深浅和香气浓淡直接决定了三级双低菜籽油的色泽及香气,因此,这两项指标是在符合安全指标的前提下最为重要的指标。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色泽与香气呈正比,但是超过这一范围时,则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焦味。
常规储备量可根据销量及公司生产能力进行调节,安全储备量不低于常规储备量的65%,本实例设定为30吨。因此,本实例中,每次制备三级双低菜籽油所需的浓香母油量在30-30*65%=10.5吨及以下。
15、配制三级双低菜籽油:将所述浓香母油与经过精炼加工后的一级菜籽油进行混合,得到三级双低菜籽油。
所述浓香母油占三级双低菜籽油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4%、6%、8%、10%、12%、16%。该百分比越高,其香味越浓厚;比值在4%至8%之间时,有清香味。显然,这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香型菜籽油的选择。更为优选地,所述浓香母油占三级双低菜籽油的重量百分比为6%,由此制得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色泽金黄且香味馥郁清新,又香又健康。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1、原料:筛选水分含量为5~7%的双低菜籽。
2、清理:通过振动筛去除杂质与不合格菜籽,比如未成熟粒、成化粒和霉变粒,使菜籽中的杂质<1.4%。
3、烘炒:烘炒合格的菜籽,直至菜籽仁呈茶色,此时菜籽水分1.4±0.5%。
需要说明的是,烘炒机的具体温度根据大试实际情况调节,炒籽机温度一般不低于155℃,此时被烘炒的菜籽温度能达到135℃左右。
4、压榨:先将烘炒后的菜籽进行压榨,获得压榨饼和含渣的原油,所述菜籽入榨的水分含量为2.2~2.5%,压榨饼中残油的含量小于7%。
5、沉渣及毛油输送:将压榨后含渣的原油至于小澄油箱中进行静置除渣,静置除渣所得的油渣可以捞出后进行回榨,从小澄油箱澄油静置后的原油将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管道流进大澄油箱,原油在大澄油箱中进一步静置澄油。较佳地,大小澄油箱都需要加盖。原油在小澄油箱中的静置时间约4分钟,在大澄油箱的静置时间约33分钟。
6、加水混合:在大澄油箱中静置后的原油通过齿轮泵的作用泵入刀式混合机,在刀式混合机内由计量泵加压泵入原油质量1.2%,浓度为11%,温度为95~100℃的非碘食盐水进行水化。为了保证混合时间足够短以及混合均匀,刀式混合机搅拌速度维持在60~80r/min。由于采用混合机进行水化,水化时间可以很短,约为5分钟。
7、缓冲滞留:加了食盐水的原油经刀式混合机的混合后进入滞留罐,原油在滞留罐中滞留时间越短越好,不要超过4分钟。如果后续的离心分离处理速率及时,那么完全可以去除该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限于离心沉降分离机处理效率有限,因而保留了缓冲滞留工序。
8、离心分离:水化后的原油在到达滞留罐时,应尽快启用离心沉降分离机进行离心处理,否则滞留时间过长将对原油香气造成损失。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尽量缩短原油在滞留罐中滞留的时间,但是又不能去除滞留罐,因为一般采用的离心沉降分离机是间歇式工作的,每次分离油脂的质量在8~9kg,而刀式混合机水化原油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就需要一个暂时存储水化后的原油的设备。如果采用的离心分离机处理速率足够大,或者采用连续处理的离心分离机,那么可以不需要滞留罐。水化后的原油经离心分离后,得到粗制油。
9、第一次加助滤剂:将所得的粗制油在齿轮泵的作用下泵入炼油锅中,并向炼油锅中添加粗制油质量1.8~2.5%的压榨饼粉,控制粗制油的温度为15~20℃,然后用炼油锅自带的搅拌翅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保持在50~60r/min,搅拌时间8~10min。
10、第一次过滤:将第一次加助滤剂经搅拌后的粗制油经板式压滤机过滤。此时板式压滤机能有效脱除离心分离后的原油中50~60%的磷脂胶体。
11、第二次加助滤剂:将第一次过滤后的粗制油(即滤液)泵入另一台炼油锅,该炼油锅需有可密闭的保温盖,具备密封性能和保温性能,接着向其中加入第一次过滤后的粗制油质量0.5~1.2%的压榨饼粉。油脂温度不超过20℃;压榨饼粉温度室温即可。
12、冷媒沉降:第二次加助滤剂后,将炼油锅的保温盖阖上,保证密封性能,将混合速度调至30~40r/min,温度保持在15~20℃,搅拌20~26小时。
具体地,该过程可以通过向炼油锅间接加热管中通入冷凝水,并在搅拌的操作下,创造“冷媒”过程的低温坏境,温度不高于20℃。保温盖可以使炼油锅与外界的空气隔绝,防止香气散失
13、第二次过滤:经冷媒沉降之后的粗制油用板式过滤机过滤,此时能脱除第一次过滤后的粗制油中约10%的磷脂胶体,得到浓香母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榨饼来自于压榨工段螺旋榨油机所得的压榨饼,它是将片状的压榨饼在粉碎机下进行粉碎,然后通过100目过滤筛,选取通过筛网后的细饼粉所得,水分控制在2%以下。
本发明经短时间水化和两次过滤后,能脱除毛油中77.5%~85.6%的磷脂,所得的浓香母油经加热试验无析出物(即合格)。
14、配制三级双低菜籽油:将所述浓香母油与经过精炼加工后的一级菜籽油进行混合,得到三级双低菜籽油。
所述浓香母油占三级双低菜籽油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5%、7%、9%、11%、15%。该百分比越高,其香味越浓厚;比值在4%至8%之间时,有清香味。显然,这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香型菜籽油的选择。由此制得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色泽金黄且香味馥郁清新,又香又健康。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1、原料:筛选水分含量为6~7%的双低菜籽。
2、清理:通过振动筛去除杂质与不合格菜籽,比如未成熟粒、成化粒和霉变粒,使菜籽中的杂质<1.3%。
3、烘炒:烘炒合格的菜籽,直至菜籽仁呈茶色,此时菜籽水分1.3±0.5%。
需要说明的是,烘炒机的具体温度根据大试实际情况调节,炒籽机温度一般不低于155℃,此时被烘炒的菜籽温度能达到135℃左右。
4、压榨:先将烘炒后的菜籽进行压榨,获得压榨饼和含渣的原油,所述菜籽入榨的水分含量为1.8~2.3%,压榨饼中残油的含量小于7.5%。
5、沉渣及毛油输送:将压榨后含渣的原油至于小澄油箱中进行静置除渣,静置除渣所得的油渣可以捞出后进行回榨,从小澄油箱澄油静置后的原油将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管道流进大澄油箱,原油在大澄油箱中进一步静置澄油。较佳地,大小澄油箱都需要加盖。原油在小澄油箱中的静置时间约7分钟,在大澄油箱的静置时间约27分钟。
6、加水混合:在大澄油箱中静置后的原油通过齿轮泵的作用泵入刀式混合机,在刀式混合机内由计量泵加压泵入原油质量2%,浓度为12%,温度为95~98℃的非碘食盐水进行水化。为了保证混合时间足够短以及混合均匀,刀式混合机搅拌速度维持在70~80r/min。由于采用混合机进行水化,水化时间可以很短,约为6分钟。
7、采用连续处理的离心分离机及时分离水化后的原油,得到粗制油。
8、第一次加助滤剂:将所得的粗制油在齿轮泵的作用下泵入炼油锅中,并向炼油锅中添加粗制油质量1.6~2.1%的压榨饼粉,控制粗制油的温度为15~20℃,然后用炼油锅自带的搅拌翅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保持在35~48r/min,搅拌时间8~10min。
9、第一次过滤:将第一次加助滤剂经搅拌后的粗制油经板式压滤机过滤。此时板式压滤机能有效脱除离心分离后的原油中50~60%的磷脂胶体。
10、第二次加助滤剂:将第一次过滤后的粗制油(即滤液)泵入另一台炼油锅,该炼油锅需有可密闭的保温盖,具备密封性能和保温性能,接着向其中加入第一次过滤后的粗制油质量0.7~1.1%的压榨饼粉。油脂温度不超过20℃;压榨饼粉温度室温即可。
11、冷媒沉降:第二次加助滤剂后,将炼油锅的保温盖阖上,保证密封性能,将混合速度调至40~55r/min,温度保持在15~20℃,搅拌23~28小时。
具体地,该过程可以通过向炼油锅间接加热管中通入冷凝水,并在搅拌的操作下,创造“冷媒”过程的低温坏境,温度不高于20℃。保温盖可以使炼油锅与外界的空气隔绝,防止香气散失
12、第二次过滤:经冷媒沉降之后的粗制油用板式过滤机过滤,此时能脱除第一次过滤后的粗制油中约10%的磷脂胶体,得到浓香母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榨饼来自于压榨工段螺旋榨油机所得的压榨饼,它是将片状的压榨饼在粉碎机下进行粉碎,然后通过90目过滤筛,选取通过筛网后的细饼粉所得,水分控制在2%以下。
本发明经短时间水化和两次过滤后,能脱除毛油中77.5%~85.6%的磷脂,所得的浓香母油经加热试验无析出物(即合格)。
13、配制三级双低菜籽油:将所述浓香母油与经过精炼加工后的一级菜籽油进行混合,得到三级双低菜籽油。
所述浓香母油占三级双低菜籽油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4%、6%、7%、8%、11%、14%。该百分比越高,其香味越浓厚;比值在4%至8%之间时,有清香味。显然,这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香型菜籽油的选择。由此制得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色泽金黄且香味馥郁清新,又香又健康。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1、原料:筛选水分含量为4.5~5.5%的双低菜籽。
2、清理:通过振动筛去除杂质与不合格菜籽,比如未成熟粒、成化粒和霉变粒,使菜籽中的杂质<1.5%。
3、烘炒:烘炒合格的菜籽,直至菜籽仁呈茶色,此时菜籽水分1.4±0.5%。
需要说明的是,烘炒机的具体温度根据大试实际情况调节,炒籽机温度一般不低于155℃,此时被烘炒的菜籽温度能达到135℃左右。
4、压榨:先将烘炒后的菜籽进行压榨,获得压榨饼和含渣的原油,所述菜籽入榨的水分含量为1.8~2.3%,压榨饼中残油的含量小于7.5%。
5、沉渣及毛油输送:将压榨后含渣的原油至于小澄油箱中进行静置除渣,静置除渣所得的油渣可以捞出后进行回榨,从小澄油箱澄油静置后的原油将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管道流进大澄油箱,原油在大澄油箱中进一步静置澄油。较佳地,大小澄油箱都需要加盖。原油在小澄油箱中的静置时间约8分钟,在大澄油箱的静置时间约20分钟。
6、加水混合:在大澄油箱中静置后的原油通过齿轮泵的作用泵入刀式混合机,在刀式混合机内由计量泵加压泵入原油质量1.6%,浓度为8%,温度为95~100℃的非碘食盐水进行水化。为了保证混合时间足够短以及混合均匀,刀式混合机搅拌速度维持在60~80r/min。由于采用混合机进行水化,水化时间可以很短,约为4分钟。
7、缓冲滞留:加了食盐水的原油经刀式混合机的混合后进入滞留罐,原油在滞留罐中滞留时间越短越好,不要超过3分钟。如果后续的离心分离处理速率及时,那么完全可以去除该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限于离心沉降分离机处理效率有限,因而保留了缓冲滞留工序。
8、离心分离:水化后的原油在到达滞留罐时,应尽快启用离心沉降分离机进行离心处理,否则滞留时间过长将对原油香气造成损失。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尽量缩短原油在滞留罐中滞留的时间,但是又不能去除滞留罐,因为一般采用的离心沉降分离机是间歇式工作的,每次分离油脂的质量在8~9kg,而刀式混合机水化原油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就需要一个暂时存储水化后的原油的设备。如果采用的离心分离机处理速率足够大,或者采用连续处理的离心分离机,那么可以不需要滞留罐。水化后的原油经离心分离后,得到粗制油。
9、第一次加助滤剂:将所得的粗制油在齿轮泵的作用下泵入炼油锅中,并向炼油锅中添加粗制油质量1.7~2.1%的压榨饼粉,控制粗制油的温度为15~20℃,然后用炼油锅自带的搅拌翅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保持在45~55r/min,搅拌时间7~9min。
10、第一次过滤:将第一次加助滤剂经搅拌后的粗制油经板式压滤机过滤。此时板式压滤机能有效脱除离心分离后的原油中50~60%的磷脂胶体。
11、第二次加助滤剂:将第一次过滤后的粗制油(即滤液)泵入另一台炼油锅,该炼油锅需有可密闭的保温盖,具备密封性能和保温性能,接着向其中加入第一次过滤后的粗制油质量0.6~0.8%的压榨饼粉。油脂温度不超过20℃;压榨饼粉温度室温即可。
12、冷媒沉降:第二次加助滤剂后,将炼油锅的保温盖阖上,保证密封性能,将混合速度调至40~55r/min,温度保持在15~20℃,搅拌24~29小时。
具体地,该过程可以通过向炼油锅间接加热管中通入冷凝水,并在搅拌的操作下,创造“冷媒”过程的低温坏境,温度不高于20℃。保温盖可以使炼油锅与外界的空气隔绝,防止香气散失
13、第二次过滤:经冷媒沉降之后的粗制油用板式过滤机过滤,此时能脱除第一次过滤后的粗制油中约10%的磷脂胶体,得到浓香母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榨饼来自于压榨工段螺旋榨油机所得的压榨饼,它是将片状的压榨饼在粉碎机下进行粉碎,然后通过60目过滤筛,选取通过筛网后的细饼粉所得,水分控制在2%以下。
本发明经短时间水化和两次过滤后,能脱除毛油中77.5%~85.6%的磷脂,所得的浓香母油经加热试验无析出物(即合格)。
14、配制三级双低菜籽油:将所述浓香母油与经过精炼加工后的一级菜籽油进行混合,得到三级双低菜籽油。
所述浓香母油占三级双低菜籽油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4%、5%、6%、8%、9%、13%、15%。该百分比越高,其香味越浓厚;比值在4%至8%之间时,有清香味。显然,这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香型菜籽油的选择。由此制得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色泽金黄且香味馥郁清新,又香又健康。
本发明的创新点之一表现在“留香”方面。以往的加盐水水化过程和水化后静置沉降过程时间长,水化时间在半小时以上,静置沉降的时间在3~8个小时。而本发明采用刀式混合机进行快速水化,水化时间不超过1min,几乎不静置处理。实验及经验表明:延长水化时间及静置沉降时间有利于磷脂胶团的沉降,但同时也会对原油的呈香物质造成损失。因此,本发明采用快速水化和省略静置时间,紧接着用离心分离机进行快速离心,能除去毛油中约50%~60%磷脂。
在“留香”方面的另一个创新点体现在“冷媒沉降”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温度越高,分子的动能越大,分子越容易挥发。而香气实际上是由多种易挥发的分子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想留住香气物质,降低温度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在“回香”方面,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采用压榨饼粉作助滤剂能释放饼粉中的香气物质进入离心分离后的菜籽油中。经压榨后的压榨饼中本身含有丰富的香气物质,将压榨饼用粉碎机处理后得到压榨饼粉,提高了压榨饼的比表面积。实验表明:将压榨饼粉混合于离心分离后的菜籽油中,能明显提升浓香母油的香气浓度。
第二,采用压榨饼粉作助滤剂能有效脱除离心分离后菜籽油中的磷脂等胶体物质。磷脂是由多种含磷类脂组成的混合物,在向原油中加入水时,磷脂会吸水膨胀,进而长大形成胶团,磷脂胶团的密度大于油脂的密度,因此离心能起到分离磷脂胶团的作用。此外,磷脂胶团还吸附了一些固体杂质以及一些与磷脂结合在一起的蛋白质、微量金属离子等。加盐水水化,再经离心分离能脱除毛油中50%~60%的磷脂,但是由于水化时间和沉降时间较短,所得的离心分离后的菜籽油磷脂含量还较高,加热试验(一种检测磷脂的定性实验)不合格。因此,再经过两次过滤后,能脱除毛油中77.5%~85.6%的磷脂,所得的浓香母油经加热试验无析出物(即合格)。珍珠岩、活性炭也能起到脱除磷脂的作用,但是会混入异味,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用压榨饼粉作助滤剂的作用有:1、提高了浓香母油香气浓度;2、有效吸附菜籽油中磷脂等物质。另外,助滤剂还能提高过滤速率。
在“藏香”方面也有创新。“藏香”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储藏方法和储备量,另一方面是指菜籽油在包装、运输、贮藏等过程中,利用低温抑制香气物质挥发的特性,从而达到菜籽油“藏香”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在解决了菜籽制取与菜籽油精制加工过程中香味生成、保留、修复和维持(我们将其命名为“生香、留香、回香、藏香”,统称“物理4A”技术,A为AROMA,香味的意思)的技术问题,使得成品三级双低菜籽油香味浓纯馥郁。本发明将三级双低菜籽油最关键的两项感官指标一分为二进行管控:在母油制备过程中控制香味,在成品调制过程中控制色泽。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烘炒双低菜籽,直至菜籽仁为茶色;
2)将烘炒后的菜籽进行压榨,获得压榨饼和含渣的原油,所述菜籽入榨的水分含量为1.5~2.5%,压榨饼中残油的含量小于8%;再将含渣的原油进行静置除渣,获得原油;
3)向原油中加入原油重量1~2%、温度为90~100℃的非碘食盐水进行水化,所述非碘食盐水的质量浓度为8~12%,水化时间为10~50秒;
4)将水化后的原油立即送入离心机内离心分离,得到粗制油;或者将水化后的原油送入滞留罐,滞留0~3分钟;然后分离所述滞留罐中的原油,获得粗制油;
5)将所述粗制油送入炼油锅,并加入粗制油质量1.5~2.5%的压榨饼粉,控制粗制油的温度为15~20℃,以30~60r/min的速度搅拌5~10分钟后过滤,得到滤液;
6)再向滤液中加入滤液质量0.5~1.5%的压榨饼粉,在15~20℃条件下、以30~60r/min的速度搅拌20~30小时,再次过滤,得到浓香母油;
7)将所述浓香母油与经过精炼加工后的一级菜籽油进行混合,得到三级双低菜籽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静置除渣所得的油渣捞出后进行回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饼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步骤2)得到的压榨饼粉碎,然后通过60~100目过滤筛,选取通过筛网后的细饼粉,并将水分控制在2%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香母油占三级双低菜籽油的重量百分比为4~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先将双低菜籽的水分控制在4~7%,杂质控制在1.5%以下,获得合格的双低菜籽,再烘炒所述合格的双低菜籽,直至菜籽仁为茶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静置除渣包括:
先将含渣的原油进行第一次静置,静置时间为3~8分钟,然后过滤除渣;再将原油进行第二次静置,静置时间为20~40分钟,然后过滤除渣,获得原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的。
8.一种三级双低菜籽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双低菜籽油是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级双低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制得的。
CN201510006828.2A 2015-01-07 2015-01-07 三级双低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31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6828.2A CN104531339B (zh) 2015-01-07 2015-01-07 三级双低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6828.2A CN104531339B (zh) 2015-01-07 2015-01-07 三级双低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1339A CN104531339A (zh) 2015-04-22
CN104531339B true CN104531339B (zh) 2018-01-02

Family

ID=52846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682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31339B (zh) 2015-01-07 2015-01-07 三级双低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13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2655A (zh) * 2015-07-20 2015-11-18 河南懿丰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小榨浓香菜籽油的生产方法
CN105255587B (zh) * 2015-12-01 2019-02-15 道道全粮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浓香风味菜籽油的低温物理精炼方法
CN107043652A (zh) * 2017-01-10 2017-08-15 欧阳鹏飞 一种茶油风味物质的制取工艺
CN106800970A (zh) * 2017-01-10 2017-06-06 欧阳鹏飞 一种采用气体吸收法生产浓香茶油的方法
CN107779259B (zh) * 2017-11-29 2021-04-09 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浓香油脂的脱胶方法
CN108294121B (zh) * 2018-01-25 2021-12-07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兼顾低油烟和风味特点的风味调和油的生产方法及由其制备的风味调和油
CN108559619A (zh) * 2018-04-17 2018-09-21 杨占红 一种菜籽油的锁香鲜榨方法及菜籽油
CN109456831A (zh) * 2018-12-10 2019-03-12 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浓香菜籽油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7377C (zh) * 2002-11-04 2005-06-22 武汉工业学院 油菜籽脱皮、冷榨、挤压膨化、浸出制油方法
CN101899360B (zh) * 2010-07-23 2013-02-27 广东富然农科有限公司 浓香山茶籽油的制作方法
CN102250679A (zh) * 2011-06-09 2011-11-23 安徽中草香料有限公司 香菜籽油的制备工艺
CN103184098A (zh) * 2013-03-11 2013-07-03 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MX2015012710A (es) * 2013-03-13 2018-03-23 Interquim S A De C V Mejoras al proceso de preparacion de hidroxocobalamina y sus sales de alta pureza.
CN103555415A (zh) * 2013-11-07 2014-02-05 河南懿丰油脂有限公司 原味双低菜籽油的生产方法
CN103865629A (zh) * 2014-03-13 2014-06-18 苏州高新区长巷农场专业合作社 菜籽油的制作方法
CN103992878A (zh) * 2014-06-09 2014-08-20 贵州安顺油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冷炼菜籽油全自动高效提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1339A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1339B (zh) 三级双低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0463B (zh) 九果原浆植物蛋白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3184098A (zh) 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5764A (zh) 一种压榨核桃油的生产工艺
CN103815059A (zh) 一种含牡丹籽油的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5058B (zh) 一种牡丹籽油与米胚油调和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5413A (zh) 一种食用油脂增香的方法
CN104560372A (zh) 浓香油菜籽仁油制取方法
CN105112157B (zh) 亚麻籽油脱苦脱腥处理方法
CN110089694B (zh) 一种蛋黄-植物甾醇-多糖复合乳液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5587A (zh) 一种浓香风味菜籽油的低温物理精炼方法
CN110016387A (zh) 食用植物油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食用植物油精炼方法
CN106106851A (zh) 一种调和油及其制备工艺
CN105238548B (zh) 压榨非转基因大豆提取豆仁油的方法
CN104187975A (zh) 魔芋、草莓复合果蔬汁及制备方法
CN108102830A (zh) 一种洋葱葡萄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2831A (zh) 一种人参葡萄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7760B (zh) 蓝莓果酒的制备方法
CN102845539A (zh) 一种亚麻膳食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9951A (zh) 一种压榨核桃油的生产工艺
CN107509822A (zh) 一种孕妇专用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8572A (zh) 一种米糠油精炼提纯工艺
CN106333313A (zh) 一种果冻的制作方法
CN109953129B (zh) 风味油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5289A (zh) 一种从高含油坚果酱泥中提取部分毛油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