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3161A -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3161A
CN104513161A CN201310461760.8A CN201310461760A CN104513161A CN 104513161 A CN104513161 A CN 104513161A CN 201310461760 A CN201310461760 A CN 201310461760A CN 104513161 A CN104513161 A CN 104513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system
organic phase
tetramethylolmethane
total mass
vinylform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17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3161B (zh
Inventor
程为中
谭鹏
池萍
邱晓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FEIKAI NEW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FEIKAI POLYMER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FEIKAI POLYMER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QING FEIKAI POLYMER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617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3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13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3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3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3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08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ng carboxylic acids or symmetrical anhydrides with the hydroxy or O-metal group of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4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4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67/5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liquid-liquid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4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67/62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反应材料加入反应器混合均匀;加热反应体系进行恒温回流;反应结束后冷却并进行洗涤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向有机相加入还原剂进行脱色处理;加入阻聚剂采用减压蒸馏及分子蒸馏脱去有机相中的溶剂,加入稀释剂混合并加压过滤得到产物。本发明不产生有害气体,避免空气污染;通过洗涤除去反应体系中残留的丙烯酸和其他杂质;通过减压蒸馏将溶剂与反应体系分离,加压过滤将残余固体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的产物;通过使用抗氧剂、通入保护气体、脱色处理提高产物的收率,降低产物的色度;加入稀释剂,提高产品化学稳定性,改善产品应用性能,使产品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是一种粘度为500±200cps,折射率为1.4603±0.01,20℃时密度为1.17-1.18,分子量为352,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液体。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具有高交联密度、快速固化、耐划、柔韧性好、挥发度低、耐化学等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电子、光聚合物及复合材料等多种领域,主要作为稀释剂及粘合剂使用。
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使反应材料进行反应、中和反应过程中剩余的酸、加入硅酸镁吸附反应过程生成的盐、脱水、脱溶、过滤硅酸镁及其吸附的盐、加入碱性钙基膨润土和氧化钙进行脱色、过滤碱性钙基膨润土和氧化钙、检测等步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制备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方法步骤较多,制备过程繁琐,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较多,且副产物不易从生成物中分离出来导致制备出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杂质较多、纯度较低;同时通过现有技术制备出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还有收率较小、色度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杂质较多、纯度较低、收率较小、色度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季戊四醇、丙烯酸、溶剂、催化剂、第一阻聚剂和抗氧剂,并将上述材料混合得到反应体系;
步骤2:对所述反应器加热使所述反应体系温度保持在60~110℃,并使所述反应体系恒温回流,向所述反应体系中通入保护气体,保持所述保护气体的流量为0.1~10m3/h,在加热过程中,所述反应体系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跟踪所述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当所述比例达到1:2~1:10范围内时,则执行步骤3,若所述比例未达到1:2~1:10范围内,则反应继续进行;
步骤3: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降温冷却,当所述反应体系温度降温冷却至30~40℃,用浓度为5~10%的氯化钠溶液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水洗,水洗后使所述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测定所述反应体系上层有机相的酸值,向所述反应体系中加入比所述酸值过量10%,且浓度为5~10%的碱性溶液进行碱洗,并静置分层,取所述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用浓度为5~1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并静置分层,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所述水洗及所述碱洗的次数总和为3~6次;
步骤4: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浓度为5~10%的还原剂水溶液,对所述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
步骤5:脱色处理后,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第二阻聚剂,并对所述上层有机相依次进行减压蒸馏和分子蒸馏,脱去所述上层有机相中的溶剂;
步骤6:在40~70℃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活性稀释剂并混合均匀,所述活性稀释剂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和所述稀释剂总质量的10~30%,进行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加入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3.5~1:5,且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1.85~1:2.65。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用量为所述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所述催化剂用量为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总质量的1.0~4.0%,所述第一阻聚剂用量为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所述抗氧剂的用量为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所述第二阻聚剂的用量为所述步骤4中,所述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1000pp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上层有机相在进行减压蒸馏时的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40~80℃。
更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环己烷、甲苯、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甲基磺酸、浓硫酸、固体超强酸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聚剂和所述第二阻聚剂均为对羟基苯甲醚、对苯二酚、五水合硫酸铜、乙酸铜、氯化亚铜、碳酸氢钠、硫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钾、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气体为工艺空气、氮气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较少,制备过程简单;同时本发明通过将季戊四醇、丙烯酸、溶剂、催化剂、第一阻聚剂和抗氧剂混合得到反应体系,并对反应体系进行加热、冷却、洗涤、脱色、蒸馏和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洗涤可以将反应体系中残留的丙烯酸以及其他杂质除去;通过减压蒸馏将溶剂与反应体系分离,通过加压过滤将残余的少量固体杂质除去,使制备出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杂质较少,纯度较高;通过使用抗氧剂、向反应体系中通入工艺空气和氮气、脱色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收率,降低了制备成本,同时大大降低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色度,使产品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季戊四醇、丙烯酸、溶剂、催化剂、第一阻聚剂和抗氧剂,并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得到反应体系,其中反应器为装有温度计、分水器、蛇形冷凝管、搅拌桨和通气管的四口烧瓶;
步骤2:打开加热装置,对反应器进行加热,使反应体系的温度保持在60~110℃,并使所述反应体系恒温回流,同时向反应体系中通入保护气体,所述保护气体采用工艺空气和氮气二者的混合气体,保持混合气体的流量为0.1~1000m3/h,通过通入工艺空气和氮气二者的混合气体可以有效的提高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收率,在加热过程中,反应体系进行化学反应会生成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跟踪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当所述比例达到1:2~1:10范围内时,则执行步骤3,若所述比例未达到1:2~1:10范围内,则反应继续进行;
其中: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以为60℃,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可以为1:2~1:10;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以为110℃,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可以为1:2~1:10;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以为60~110℃,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可以为1:2;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以为60~110℃,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可以为1:5;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以为60~75℃,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可以为1:2~1:5;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以为75~90℃,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可以为1:5~1:8;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以为90~110℃,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可以为1:8~1:10;
步骤2在上述各数值范围内进行时,得到的物质经后续加工后,均可以得到杂质少、纯度高、收率高、色度低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并达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步骤3:对反应体系进行降温冷却,当反应体系温度降温冷却至30~40℃时,用浓度为5~10%的氯化钠溶液对反应体系进行水洗,通过水洗可以将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杂物除去,水洗后使所述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测定所述反应体系上层有机相的酸值,向所述反应体系中加入比所述酸值过量10%,且浓度为5~10%的碱性溶液进行碱洗,通过碱洗可以将反应体系中反应完成后剩余的丙烯酸中和,并静置分层,取所述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用浓度为5~1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并静置分层,通过再次水洗可以将反应体系中和后残余的杂质除去,最后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所述水洗及所述碱洗的次数总和为3~6次;
其中:
所述碱性溶液可以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等呈碱性的溶液;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3~6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4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3~6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0~4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3~6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0~4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10%,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3~6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0~4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3~6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0~4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3~6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0~4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3~6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0~4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3~6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0~4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3~6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0~4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3~6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0~4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3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0~4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10%,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6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0~33℃,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7%,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7%,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3~4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3~36℃,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7~8.5%,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7~8.5%,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4~5次;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以为36~40℃,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8.5~10%,碱性溶液的浓度可以为8.5~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第三步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2次,洗涤次数总和可以为5~6次;
步骤3在上述各数值范围内进行时,均可以将上述步骤2得到的物质中反应生成的杂质、剩余的反应物、以及固体杂质清除干净。
步骤4: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浓度为5~10%的还原剂水溶液,对所述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通过脱色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制备出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色度,从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色度对使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影响,使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其中:还原剂的水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可以为5~7%,可以为7~8.5%,可以为8.5~10%,可以为10%;
步骤4中还原剂浓度在上述各数值范围内时,均可以对所述步骤3中得到的物质进行脱色处理,从而降低最终产物的色度。
步骤5:脱色处理后,由于反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会消耗一部分的第一阻聚剂阻聚剂,并且在洗涤过程中会大量的消耗第一阻聚剂,所以需要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第二阻聚剂,以防止在进行下一步工作时反应体系中的双键由于加热而产生固化交联的现象,并对所述上层有机相进行减压蒸馏,脱去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大部分的溶剂,然后对所述上层有机相进行分子蒸馏,将所述上层有机相中残留的小部分溶剂脱去,通空气吹扫至溶剂含量<0.1%;
步骤6:在40~70℃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活性稀释剂并混合均匀,所述活性稀释剂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和所述稀释剂总质量的10~30%,进行加压过滤将固体杂质与产物分离,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成品;
其中加压过滤的温度可以为40℃,可以为40~50℃,可以为50~60℃,可以为60~70℃,可以为70℃;
其中活性稀释剂可以为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1,6-己二醇丙烯酸酯等;
步骤6中加压过滤的温度在上述各数值范围内时,对步骤5中得到的物质进行加压过滤,均可以将固体杂质与产物分离,得到纯净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混合物制备反应式为:
其中:
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福立FL2200-2,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Eclipse XDB-C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高压二元梯度洗脱条件为0min65%H2O,5min65%H2O,20min35%H2O,35min35%H2O,40min0%H2O,60min0%H2O。
色相APHA检测方法按GB/T605-1988的方法进行测定。
酸值检测方法按GB/T12008.5-2010的方法进行测定。
本发明在制备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避免造成空气污染;同时通过洗涤可以将反应体系中残留的丙烯酸以及其他杂质除去;通过减压蒸馏将溶剂与反应体系分离,通过加压过滤将残余的少量固体杂质除去,使制备出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杂质较少,纯度较高;通过使用抗氧剂、向反应体系中通入工艺空气和氮气、脱色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收率,降低了制备成本,同时大大降低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色度,使产品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加入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3.5~1:5,且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1.85~1:2.65;
其中:
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摩尔比可以为1:3.5,且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可以为1:1.85;
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摩尔比可以为1:3.5~1:4,且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可以为1:1.85~1:2;
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摩尔比可以为1:4~1:4.5,且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可以为1:2~1:1.2.3;
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摩尔比可以为1:4.5~1:5,且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可以为1:2.3~1:2.65;
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摩尔比可以为~1:5,且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可以为1:2.65;
季戊四醇和丙烯酸的比例在上述各数值范围内时,通过反应以及后续加工后,均可以得到杂质少、纯度高、收率高、色度低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并达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溶剂用量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催化剂用量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0~4.0%,第一阻聚剂用量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抗氧剂的用量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第二阻聚剂的用量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1000ppm。
作为优选,溶剂的用量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50~70%。
作为优选,催化剂的用量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5~3.0%.
作为优选,第二阻聚剂的用量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200~500ppm。
其中: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0~4.0%,优选1.5~3%,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80%,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0~4.0%,优选1.5~3%,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优选50~70%,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0%,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0.85%,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0.85%,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400pm,优选为200~400ppm;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优选50~70%,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4.0%,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0.85%,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0.85%,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400pm,优选为200~400ppm;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优选50~70%,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0~2.0%,优选1.5~2%,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0.85%,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400pm,优选为200~400ppm;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优选50~70%,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0~2.0%,优选1.5~2%,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2%,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0.85%,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400pm,优选为200~400ppm;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优选50~70%,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0~2.0%,优选1.5~2%,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400pm,优选为200~400ppm;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优选50~70%,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0~2.0%,优选1.5~2%,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2%,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400pm,优选为200~400ppm;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优选50~70%,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0~2.0%,优选1.5~2%,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ppm;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优选50~70%,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0~2.0%,优选1.5~2%,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0ppm;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53%,优选50~53%,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0~2.0%,优选1.5~2%,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0.85%,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0.85%,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400pm,优选为200~400ppm;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53~66%,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2.0~3.0%,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85~1.45%,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0.85~1.45%,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400~700pm,优选为400~500ppm;
溶剂用量可以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66~80%,优选66~70%,催化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3.0~4.0%,第一阻聚剂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45~2%,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总质量的1.45~2%,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4中,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700~1000pm;
溶剂的用量、催化剂的用量,第一阻聚剂的用量、抗氧剂的用量和第二阻聚剂的用量分别在上述各数值范围内时,通过反应以及后续加工后,均可以得到杂质少、纯度高、收率高、色度低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并达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上层有机相在进行减压蒸馏时的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40~80℃;
其中:
减压蒸馏的温度可以为40℃;
减压蒸馏的温度可以为80℃;
减压蒸馏的温度可以为40~55℃;
减压蒸馏的温度可以为55~70℃;
减压蒸馏的温度可以为70~80℃。
减压蒸馏的温度在上述各数值范围内时,通过反应以及后续加工后,均可以得到杂质少、纯度高、收率高、色度低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并达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更进一步地,溶剂为环己烷、甲苯、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溶剂选用环己烷、甲苯或二者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甲基磺酸、浓硫酸、固体超强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从催化效果、产品色泽、生产成本等因素考虑,甲基磺酸和对甲苯磺酸为较佳选择,其催化效率较高,成本低廉,对产品色泽的影响较小。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对苯二酚、五水合硫酸铜、乙酸铜、氯化亚铜、碳酸氢钠、硫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在反应过程中,阻聚剂的量过少会导致阻聚效果不明显,反应物局部聚合,阻聚剂的量过多会影响产品色泽,从阻聚效果、产品色泽等因素考虑,对羟基苯甲醚和五水合硫酸铜为较佳选择。
更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钾、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气体为工艺空气、氮气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使用的原料均为工业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周期短,反应易于控制,可在反应釜中进行扩大生产,且本发明通过使用抗氧剂,并对生成物进行脱色处理,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色度,使产品对下游产物的色度影响减少到最小。本发明所制得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为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液体,其中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酸值≤0.1mgKOH/g,色相APHA≤60,外观、品质、性能均十分优异,具有高交联密度、快速固化、耐划、柔韧性好,挥发度低,耐化学性等特点,适用于涂料、油墨、电子、光聚合物及复合材料等多种领域,主要作为稀释剂及粘合剂使用。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向装有温度计、分水器、蛇形冷凝管、搅拌桨和通气管的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60.0g季戊四醇、114.4g丙烯酸、47.0g甲苯、82.3g环己烷、1.85g甲基磺酸、1.85g对甲苯磺酸、0.3g五水合硫酸铜、0.01g对羟基苯甲醚、0.7g2,6-二叔丁基对甲酚并混合均匀,得到反应体系;
其中: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1.9,溶剂为甲苯和环己烷,甲苯与环己烷的比例为1:1.75,溶剂一共为129.3g,且溶剂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41.9%,催化剂为甲基磺酸和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一共为3.7g,且催化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2.12%,第一阻聚剂为五水合硫酸铜和对羟基苯甲醚,第一阻聚剂一共为0.31g,且第一阻聚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18%,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为0.7g,且抗氧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4%,在分水器加满溶剂,即按照溶剂中甲苯和环己烷的比例,将分水器中加满甲苯以及环己烷;
步骤2:打开加热装置,对四口烧瓶加热,使反应体系温度上升至60℃,然后使所述反应体系恒温回流,向反应体系中通入工艺空气和氮气二者的混合气体,保持混合气体的流量为3m3/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达到1:7时,反应结束;
步骤3:将反应体系降温冷却至3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浓度为8%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且水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测定酸值,根据酸值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10%的浓度为8%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洗,且碱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再用浓度为8%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2次,使其静置分层,并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4:将浓度为2.5%的硼氢化钾水溶液和浓度为2.5%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混合得到还原剂,并将所述还原剂加入到上层有机相中,对上层有机相进行洗涤脱色处理,并静置分层,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5: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0.006g对羟基苯甲醚和0.017g对苯二酚,使上层有机相脱去溶剂,然后将脱去溶剂的上层有机相放置在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60℃的环境中,将上层有机物中大部分的溶剂脱去,然后对上层有机物进行分子蒸馏,将上层有机物中残留的溶剂脱去,通空气吹扫至溶剂含量<0.1%;
步骤6:在60℃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并混合均匀,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与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总质量的10%,进行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成品;
其中:
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纯度97%,收率90%,酸值≤0.1mgKOH/g,色相APHA≤30。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福立FL2200-2,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Eclipse XDB-C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高压二元梯度洗脱条件为0min65%H2O,5min65%H2O,20min35%H2O,35min35%H2O,40min0%H2O,60min0%H2O。
色相APHA检测方法按GB/T605-1988的方法进行测定。
酸值检测方法按GB/T12008.5-2010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向装有温度计、分水器、蛇形冷凝管、搅拌桨和通气管的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60.0g季戊四醇、130.7g丙烯酸、76g苯、76g甲苯、2.86g甲基磺酸、2.86g固体超强酸、0.7g对苯二酚、0.25g乙酸铜、1.28g2,6-二叔丁基对甲酚并混合均匀,得到反应体系;
其中: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2.12,溶剂为苯和甲苯,苯与甲苯的比例为1:1,溶剂一共为152g,且溶剂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43.3%,催化剂为甲基磺酸和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一共为5.72g,且催化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3%,第一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和乙酸铜,第一阻聚剂一共为0.95g,且第一阻聚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5%,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为1.28g,且抗氧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67%,在分水器加满溶剂,即按照溶剂中苯和甲苯的比例,将分水器中加满苯及甲苯;
步骤2:打开加热装置,对四口烧瓶加热,使反应体系温度上升至65℃,然后使所述反应体系恒温回流,向反应体系中通入工艺空气和氮气二者的混合气体,保持混合气体的流量为5m3/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达到1:10时,反应结束;
步骤3:将反应体系降温冷却至32℃,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浓度为10%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且水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测定酸值,根据酸值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10%的浓度为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洗,且碱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再用浓度为10%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2次,使其静置分层,并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4:用浓度为7%的硼氢化钾水溶液作为还原剂,并将所述还原剂加入到上层有机相中,对上层有机相进行洗涤脱色处理,并静置分层,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5: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0.017g对苯二酚,使上层有机相脱去溶剂,然后将脱去溶剂的上层有机相放置在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45℃的环境中,将上层有机物中大部分的溶剂脱去,然后对上层有机物进行分子蒸馏,将上层有机物中残留的溶剂脱去,通空气吹扫至溶剂含量<0.1%;
步骤6:在45℃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并混合均匀,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与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总质量的30%,进行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成品;
其中:
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纯度97%,收率92%,酸值≤0.1mgKOH/g,色相APHA≤30。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福立FL2200-2,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Eclipse XDB-C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高压二元梯度洗脱条件为0min65%H2O,5min65%H2O,20min35%H2O,35min35%H2O,40min0%H2O,60min0%H2O。
色相APHA检测方法按GB/T605-1988的方法进行测定。
酸值检测方法按GB/T12008.5-2010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向装有温度计、分水器、蛇形冷凝管、搅拌桨和通气管的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60.0g季戊四醇、155g丙烯酸、150.5g环己烷、2.08g甲基磺酸、4.16g浓硫酸、1.61g碳酸氢钠、1.61g硫酸氢钠、2.81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并混合均匀,得到反应体系;
其中: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2.58,溶剂为环己烷,溶剂一共为150.5g,且溶剂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39.8%,催化剂为甲基磺酸和浓硫酸,催化剂一共为6.24g,且催化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2.9%,第一阻聚剂为碳酸氢钠和硫酸氢钠,第一阻聚剂一共为3.22g,且第一阻聚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1.5%,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为2.81g,且抗氧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1.3%,在分水器加满溶剂,即在分水器中加满环己烷;;
步骤2:打开加热装置,对四口烧瓶加热,使反应体系温度上升至60℃,然后使所述反应体系恒温回流,向反应体系中通入工艺空气和氮气二者的混合气体,保持混合气体的流量为4m3/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达到1:8时,反应结束;
步骤3:将反应体系降温冷却至34℃,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浓度为6%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且水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测定酸值,根据酸值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10%的浓度为6%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洗,且碱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再用浓度为6%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2次,使其静置分层,并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4:将浓度为4.5%的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和浓度为4.5%亚硫酸钠水溶液混合得到还原剂,并将所述还原剂加入到上层有机相中,对上层有机相进行洗涤脱色处理,并静置分层,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5: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0.015g对羟基苯甲醚,使上层有机相脱去溶剂,然后将脱去溶剂的上层有机相放置在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80℃的环境中,将上层有机物中大部分的溶剂脱去,然后对上层有机物进行分子蒸馏,将上层有机物中残留的溶剂脱去,通空气吹扫至溶剂含量<0.1%;
步骤6:在80℃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1,6-己二醇丙烯酸酯并混合均匀,所述1,6-己二醇丙烯酸酯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与所述1,6-己二醇丙烯酸酯总质量的10~30%,进行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成品;
其中:
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纯度95%,收率91%,酸值≤0.1mgKOH/g,色相APHA≤50。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福立FL2200-2,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Eclipse XDB-C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高压二元梯度洗脱条件为0min65%H2O,5min65%H2O,20min35%H2O,35min35%H2O,40min0%H2O,60min0%H2O。
色相APHA检测方法按GB/T605-1988的方法进行测定。
酸值检测方法按GB/T12008.5-2010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向装有温度计、分水器、蛇形冷凝管、搅拌桨和通气管的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60.0g季戊四醇、126.9g丙烯酸、140.0g甲苯、2.6g对甲苯磺酸、2.6g浓硫酸、0.22g对羟基苯甲醚、0.22g氯化亚铜、0.65g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并混合均匀,得到反应体系;
其中: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2.12,溶剂为甲苯,溶剂一共为140g,且溶剂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42%,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和浓硫酸,催化剂一共为5.2g,且催化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2.8%,第一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和氯化亚铜,第一阻聚剂一共为0.44g,且第一阻聚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24%,抗氧剂为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抗氧剂为0.65g,且抗氧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35%,在分水器加满溶剂,即在分水器中加满甲苯;
步骤2:打开加热装置,对四口烧瓶加热,使反应体系温度上升至75℃,然后使所述反应体系恒温回流,向反应体系中通入工艺空气和氮气二者的混合气体,保持混合气体的流量为2m3/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达到1:6时,反应结束;
步骤3:将反应体系降温冷却至36℃,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浓度为7%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且水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测定酸值,根据酸值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10%的浓度为7%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洗,且碱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再用浓度为7%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2次,使其静置分层,并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4:将浓度为6%的硼氢化钾水溶液和浓度为3%亚硫酸钠水溶液混合得到还原剂,并将所述还原剂加入到上层有机相中,对上层有机相进行洗涤脱色处理,并静置分层,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5: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0.054g对苯二酚,使上层有机相脱去溶剂,然后将脱去溶剂的上层有机相放置在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65℃的环境中,将上层有机物中大部分的溶剂脱去,然后对上层有机物进行分子蒸馏,将上层有机物中残留的溶剂脱去,通空气吹扫至溶剂含量<0.1%;
步骤6:在65℃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1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并混合均匀,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与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总质量的25%,进行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成品;
其中:
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纯度95%,收率88%,酸值≤0.1mgKOH/g,色相APHA≤20。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福立FL2200-2,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Eclipse XDB-C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高压二元梯度洗脱条件为0min65%H2O,5min65%H2O,20min35%H2O,35min35%H2O,40min0%H2O,60min0%H2O。
色相APHA检测方法按GB/T605-1988的方法进行测定。
酸值检测方法按GB/T12008.5-2010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向装有温度计、分水器、蛇形冷凝管、搅拌桨和通气管的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60.0g季戊四醇、133.3g丙烯酸、90.2g甲苯、45.1g环己烷、3.22g浓硫酸、0.1g五水合硫酸铜、0.09g硫酸氢钠、0.19g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并混合均匀,得到反应体系;
其中: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2.22,溶剂为甲苯和环己烷,甲苯和环己烷的比例为1:0.5,溶剂一共为135.3g,且溶剂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40.7%,催化剂为浓硫酸,催化剂一共为3.22g,且催化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1.7%,第一阻聚剂为五水合硫酸铜和硫酸氢钠,第一阻聚剂一共为0.19g,且第一阻聚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1%,抗氧剂为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抗氧剂为0.19g,且抗氧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1%,在分水器中加满溶剂,即按照溶剂中甲苯和环己烷的比例,将分水器中加满甲苯和环己烷;
步骤2:打开加热装置,对四口烧瓶加热,使反应体系温度上升至70℃,然后使所述反应体系恒温回流,向反应体系中通入工艺空气和氮气二者的混合气体,保持混合气体的流量为8m3/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达到1:7时,反应结束;
步骤3:将反应体系降温冷却至38℃,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浓度为5%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且水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测定酸值,根据酸值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10%的浓度为5%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洗,且碱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再用浓度为5%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2次,使其静置分层,并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4:用浓度为:6%的亚硫酸钠水溶液作为还原剂,并将所述还原剂加入到上层有机相中,对上层有机相进行洗涤脱色处理,并静置分层,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5: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0.042g对苯二酚,使上层有机相脱去溶剂,然后将脱去溶剂的上层有机相放置在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65℃的环境中,将上层有机物中大部分的溶剂脱去,然后对上层有机物进行分子蒸馏,将上层有机物中残留的溶剂脱去,通空气吹扫至溶剂含量<0.1%;
步骤6:在65℃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1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并混合均匀,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与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总质量的10~30%,进行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成品;
其中:
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纯度96%,收率89%,酸值≤0.1mgKOH/g,色相APHA≤40。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福立FL2200-2,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Eclipse XDB-C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高压二元梯度洗脱条件为0min65%H2O,5min65%H2O,20min35%H2O,35min35%H2O,40min0%H2O,60min0%H2O。
色相APHA检测方法按GB/T605-1988的方法进行测定。
酸值检测方法按GB/T12008.5-2010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7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向装有温度计、分水器、蛇形冷凝管、搅拌桨和通气管的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60.0g季戊四醇、139.6g丙烯酸、80g苯、2.5g浓硫酸、2.5g固体超强酸、0.3g碳酸氢钠、0.01g五水合硫酸铜、0.02g2,6-二叔丁基对甲酚并混合均匀,得到反应体系;
其中: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2.33,溶剂为苯,溶剂一共为80g,且溶剂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8.1%,催化剂为浓硫酸和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一共为5g,且催化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2.5%,第一阻聚剂为碳酸氢钠和五水合硫酸铜,第一阻聚剂一共为0.31g,且第一阻聚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16%,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为0.02g,且抗氧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01%,在分水器中加满溶剂,即在分水器中加满苯;
步骤2:打开加热装置,对四口烧瓶加热,使反应体系温度上升至60℃,然后使所述反应体系恒温回流,向反应体系中通入工艺空气和氮气二者的混合气体,保持混合气体的流量为5m3/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达到1:8时,反应结束;
步骤3:将反应体系降温冷却至4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浓度为8%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且水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测定酸值,根据酸值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10%的浓度为8%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洗,且碱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再用浓度为8%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2次,使其静置分层,并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4:用浓度为8%的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作为还原剂,并将所述还原剂加入到上层有机相中,对上层有机相进行洗涤脱色处理,并静置分层,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5: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0.045g对苯二酚,使上层有机相脱去溶剂,然后将脱去溶剂的上层有机相放置在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70℃的环境中,将上层有机物中大部分的溶剂脱去,然后对上层有机物进行分子蒸馏,将上层有机物中残留的溶剂脱去,通空气吹扫至溶剂含量<0.1%;
步骤6:在70℃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并混合均匀,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与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总质量的10%,,进行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成品;
其中:
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纯度94%,收率87%,酸值≤0.1mgKOH/g,色相APHA≤30。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福立FL2200-2,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Eclipse XDB-C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高压二元梯度洗脱条件为0min65%H2O,5min65%H2O,20min35%H2O,35min35%H2O,40min0%H2O,60min0%H2O。
色相APHA检测方法按GB/T605-1988的方法进行测定。
酸值检测方法按GB/T12008.5-2010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8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向装有温度计、分水器、蛇形冷凝管、搅拌桨和通气管的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60.0g季戊四醇、126.9g丙烯酸、82.3g甲苯、41.1g环己烷、5.68g对甲苯磺酸、1.25g对羟基苯甲醚、0.62g对苯二酚、0.09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并混合均匀,得到反应体系;
其中: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2.12,溶剂为甲苯和环己烷,甲苯和环己烷的比例为1:0.49,溶剂一共为123.4g,且溶剂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6.7%,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一共为5.68g,且催化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3%,第一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和对苯二酚,第一阻聚剂一共为1.87g,且第一阻聚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1.%,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为0.09g,且抗氧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05%,,在分水器中加满溶剂,即按照溶剂中甲苯和环己烷的比例,将分水器中加满甲苯和环己烷;
步骤2:打开加热装置,对四口烧瓶加热,使反应体系温度上升至60℃,然后使所述反应体系恒温回流,向反应体系中通入工艺空气和氮气二者的混合气体,保持混合气体的流量为6m3/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达到1:9时,反应结束;
步骤3:将反应体系降温冷却至30~4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浓度为7%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且水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测定酸值,根据酸值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10%的浓度为7%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洗,且碱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再用浓度为7%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2次,使其静置分层,并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4:用浓度为5%的亚硫酸钠水溶液作为还原剂,并将所述还原剂加入到上层有机相中,对上层有机相进行洗涤脱色处理,并静置分层,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5: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0.055g对苯二酚,使上层有机相脱去溶剂,然后将脱去溶剂的上层有机相放置在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80℃的环境中,将上层有机物中大部分的溶剂脱去,然后对上层有机物进行分子蒸馏,将上层有机物中残留的溶剂脱去,通空气吹扫至溶剂含量<0.1%;
步骤6:在65℃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并混合均匀,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与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总质量的20%,进行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成品;
其中:
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纯度94%,收率90%,酸值≤0.1mgKOH/g,色相APHA≤20。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福立FL2200-2,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Eclipse XDB-C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高压二元梯度洗脱条件为0min65%H2O,5min65%H2O,20min35%H2O,35min35%H2O,40min0%H2O,60min0%H2O。
色相APHA检测方法按GB/T605-1988的方法进行测定。
酸值检测方法按GB/T12008.5-2010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9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向装有温度计、分水器、蛇形冷凝管、搅拌桨和通气管的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60.0g季戊四醇、142.8g丙烯酸、101g甲苯、1.85g甲基磺酸、1.85g对甲苯磺酸、0.3g五水合硫酸铜、0.01g对羟基苯甲醚,0.3g2,6-二叔丁基对甲酚并混合均匀,得到反应体系;
其中: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2.38,溶剂为甲苯,溶剂一共为101g,且溶剂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50%,催化剂为甲基磺酸和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一共为3.7g,且催化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1.2%,第一阻聚剂为五水合硫酸铜和对羟基苯甲醚,第一阻聚剂一共为0.31g,且第一阻聚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1%,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为0.3g,且抗氧剂为季戊四醇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1%,在分水器加满溶剂,即在分水器中加满甲苯;
步骤2:打开加热装置,对四口烧瓶加热,使反应体系温度上升至60℃,然后使所述反应体系恒温回流,向反应体系中通入工艺空气和氮气二者的混合气体,保持混合气体的流量为6m3/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达到1:3时,反应结束;
步骤3:将反应体系降温冷却至30~4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浓度为9%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且水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测定酸值,根据酸值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10%的浓度为9%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洗,且碱洗2次后使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取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再用浓度为9%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2次,使其静置分层,并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4:将浓度为3%的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和浓度为3%硼氢化钾水溶液混合得到还原剂,并将所述还原剂加入到上层有机相中,对上层有机相进行洗涤脱色处理,并静置分层,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
步骤5: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0.04g对苯二酚,使上层有机相脱去溶剂,然后将脱去溶剂的上层有机相放置在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60℃的环境中,将上层有机物中大部分的溶剂脱去,然后对上层有机物进行分子蒸馏,将上层有机物中残留的溶剂脱去,通空气吹扫至溶剂含量<0.1%;
步骤6:在50℃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并混合均匀,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与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总质量的15%,进行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成品;
其中:
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的纯度93%,收率91%,酸值≤0.1mgKOH/g,色相APHA≤30。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福立FL2200-2,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Eclipse XDB-C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高压二元梯度洗脱条件为0min65%H2O,5min65%H2O,20min35%H2O,35min35%H2O,40min0%H2O,60min0%H2O。
色相APHA检测方法按GB/T605-1988的方法进行测定。
酸值检测方法按GB/T12008.5-2010的方法进行测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季戊四醇、丙烯酸、溶剂、催化剂、第一阻聚剂和抗氧剂,并将上述材料混合得到反应体系;
步骤2:对所述反应器加热使所述反应体系温度保持在60~110℃,并使所述反应体系恒温回流,向所述反应体系中通入保护气体,保持所述保护气体的流量为0.1~10m3/h,在加热过程中,所述反应体系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跟踪所述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当所述比例达到1:2~1:10范围内时,则执行步骤3,若所述比例未达到1:2~1:10范围内,则反应继续进行;
步骤3: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降温冷却,当所述反应体系温度降温冷却至30~40℃,用浓度为5~10%的氯化钠溶液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水洗,水洗后使所述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测定所述反应体系上层有机相的酸值,向所述反应体系中加入比所述酸值过量10%,且浓度为5~10%的碱性溶液进行碱洗,并静置分层,取所述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用浓度为5~1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并静置分层,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所述水洗及所述碱洗的次数总和为3~6次;
步骤4: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浓度为5~10%的还原剂水溶液,对所述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
步骤5:脱色处理后,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第二阻聚剂,并对所述上层有机相依次进行减压蒸馏和分子蒸馏,脱去所述上层有机相中的溶剂;
步骤6:在40~70℃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活性稀释剂并混合均匀,所述活性稀释剂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和所述稀释剂总质量的10~30%,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3.5~1:5,且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1.85~1:2.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用量为所述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所述催化剂用量为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总质量的1.0~4.0%,所述第一阻聚剂用量为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所述抗氧剂的用量为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总质量的0.005~2%,所述第二阻聚剂的用量为所述步骤4中,所述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1000pp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上层有机相在进行减压蒸馏时的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40~80℃。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环己烷、甲苯、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甲基磺酸、浓硫酸、固体超强酸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聚剂和所述第二阻聚剂均为对羟基苯甲醚、对苯二酚、五水合硫酸铜、乙酸铜、氯化亚铜、碳酸氢钠、硫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钾、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为工艺空气、氮气中的至少一种。
CN201310461760.8A 2013-09-29 2013-09-29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513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1760.8A CN104513161B (zh) 2013-09-29 2013-09-29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1760.8A CN104513161B (zh) 2013-09-29 2013-09-29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3161A true CN104513161A (zh) 2015-04-15
CN104513161B CN104513161B (zh) 2016-08-17

Family

ID=52789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1760.8A Active CN104513161B (zh) 2013-09-29 2013-09-29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1316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7970A (zh) * 2019-09-09 2019-12-31 张家港市德宝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废水制备涤纶抗静电剂的工艺方法
CN110683950A (zh) * 2019-10-21 2020-01-14 江苏利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v光固化单体催化剂、阻聚剂、还原剂、脱色剂的回收利用方法和装置
CN110746328A (zh) * 2019-10-12 2020-02-04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气味的方法
CN113277967A (zh) * 2021-05-24 2021-08-20 烟台新特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锅法合成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的方法
CN115703699A (zh) * 2021-08-06 2023-02-17 深圳有为技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叔丁醚取代多元醇及其丙烯酸酯型化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6034A (zh) * 2010-11-24 2011-08-10 天津市天骄辐射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2643197A (zh) * 2012-03-31 2012-08-22 江苏利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的清洁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6034A (zh) * 2010-11-24 2011-08-10 天津市天骄辐射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2643197A (zh) * 2012-03-31 2012-08-22 江苏利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的清洁生产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7970A (zh) * 2019-09-09 2019-12-31 张家港市德宝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废水制备涤纶抗静电剂的工艺方法
CN110627970B (zh) * 2019-09-09 2022-03-08 张家港市德宝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废水制备涤纶抗静电剂的工艺方法
CN110746328A (zh) * 2019-10-12 2020-02-04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气味的方法
CN110683950A (zh) * 2019-10-21 2020-01-14 江苏利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v光固化单体催化剂、阻聚剂、还原剂、脱色剂的回收利用方法和装置
CN113277967A (zh) * 2021-05-24 2021-08-20 烟台新特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锅法合成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的方法
CN115703699A (zh) * 2021-08-06 2023-02-17 深圳有为技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叔丁醚取代多元醇及其丙烯酸酯型化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3161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9337B (zh) 一种三官能团季戊四醇丙烯酸酯制备方法
CN104513161A (zh)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CN112142570B (zh) 一种对羟基联苯二酚的制备方法
CN104447312B (zh) 一种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04193622B (zh) 一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3664599A (zh) 一种高纯度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2766166B (zh) 一种阻燃剂六苯氧基环三磷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0256289A (zh) 一种紫外线吸收剂uv-3030的制备方法
CN109280007A (zh) 一种硝酸异辛酯的连续合成方法
CN105085335A (zh) 3-巯基丙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2964210A (zh) 一种白色五溴苄基溴的合成工艺
CN103709039B (zh) Cu-丝光沸石催化合成没食子酸甲(乙)酯的方法
CN102603491A (zh) 一种制备双酚抗氧剂的清洁生产方法
CN106699504A (zh) 一种2,2-双(3,4-二甲苯基)六氟丙烷的制备方法
CN102952143A (zh) 一种四苯基卟吩的制备方法
CN104045555B (zh) 一种三甘醇二羧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4945255A (zh) 一种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的制备方法
CN102211996A (zh) 一种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1643427A (zh) 一种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制备方法
CN113912478A (zh) 一种4,4’-联苯二酚的合成方法
CN107118088A (zh) 一种间羟基苯乙酮的制备方法
CN1219599C (zh) 一种制备用于ptmeg聚合的催化剂的方法
CN102432465B (zh) 一种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
CN111138268A (zh) 一种4,4'-联苯二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4418815A (zh) 一种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46005 No. 9, Xiang Zhang Road, Daguan Distric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qing, Anhui

Patentee after: Anqing flying Kaixin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6005 No. 9, Xiang Zhang Road, Daguan Distric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qing, Anhui

Patentee before: Anqing Feikai Polymer Material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04

Address after: Room 711, Building 2, Courtyard 1, Jinhang Middle Road,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1013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leas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46005, 9 camphor Road, Daguan Distric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Anqing

Patentee before: Anqing flying Kaixin Material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7

Address after: 246000 No. 9, Xiang Zhang Road, Daguan Distric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qing, Anhui

Patentee after: ANQING FEIKAI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11, Building 2, Courtyard 1, Jinhang Middle Road,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1013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leasing Limited by Shar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