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1799A - 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1799A
CN104421799A CN201410429082.1A CN201410429082A CN104421799A CN 104421799 A CN104421799 A CN 104421799A CN 201410429082 A CN201410429082 A CN 201410429082A CN 104421799 A CN104421799 A CN 104421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semi
light
panel
lamps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90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深井邦夫
小野田幸央
志藤雅也
伊代田治彦
仲田麻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21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17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1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3/13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3/14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3/145Surface emitters, e.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4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reflectors and refra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5/00Plana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F21Y2115/15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使用面状发光体,使从前方观察灯具的观察者感到纵深感。车辆用灯具(60)具有:面状发光体(62),其在基板的一部分具有有机EL发光部(62a);以及反射部件(64b)及半透半反镜(62c),它们相对地配置,以对从有机EL发光部(62a)发出的光进行反复反射,并且使一部分的光向车辆前方透过。

Description

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面状发光体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有机EL面板等平面光源的车辆用灯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在由壳体和透光罩形成的灯室内,将由柔软的带状发光材料构成的平面光源接地。带状发光材料具有朝向车辆后方的第1发光面、以及朝向车辆侧方的第2发光面,第1及第2发光面设定为,使得来自一个发光面的光不向另一个发光面入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552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使用平面光源的车辆用灯具中,如果与现有的使用光源和反射镜的车辆用灯具相比,存在下述问题,即,从前方观察灯具时的立体感·纵深感差,缺乏设计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面状发光体的车辆用灯具中,使从前方观察灯具的观察者感到纵深感的技术。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有:面状发光体,其在基板的一部分处具有有机EL发光部;以及反射部件及半透半反镜,它们相对地配置,以对从所述有机EL发光部发出的光进行反复反射,并且使一部分的光向车辆前方透过。
根据该方式,通过使用半透半反镜的反复反射,从而能够实现有纵深感的外观。
也可以将所述半透半反镜配置在所述面状发光体的前方,构成为,在从正面观察车辆用灯具时,所述半透半反镜不对所述有机EL发光部的整体或者至少一部分进行遮挡。由此,能够利用来自有机EL发光部中不被半透半反镜遮挡的部分的直射光确保高光度。
所述反射部件也可以是所述面状发光体的除了有机EL发光部以外的部分的阴极层。由此,不需要分别设置反射部件。
也可以设置为,所述面状发光体的除了有机EL发光部以外的部分是透明的,所述反射部件是配置在所述面状发光体后方的反射镜。由此,从有机EL发光部发出的光在反射镜和半透半反镜之间反射大于或等于一次后,向前方射出,因此,如果从前方观察灯具,则光线看上去是多重的,能够使观察者感觉到纵深感。
所述半透半反镜也可以配置在所述面状发光体的前方。由此,能够使来自面状发光体的有机EL发光部的光的一部分向前方射出,并且使其余的光向反射镜反射。
所述半透半反镜也可以形成在所述面状发光体的后表面。由此,不需要另外配置半透半反镜。
所述反射镜也可以是曲面。由此,能够使反射光以更宽的角度扩散。
也可以在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前方还具有第2面状发光体,该第2面状发光体具有有机EL发光部。由此,能够利用第2面状发光体的直射光,提高车辆用灯具的光量。
所述基板也可以是透光性氧化铝基板。由此,能够使有机EL发光部成为高亮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面状发光体的车辆用灯具中,能够使从前方观察灯具的观察者感觉到纵深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有机EL面板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2(a)、(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图。
图3(a)、(b)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图。
图4(a)、(b)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图。
图5(a)、(b)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图。
图6(a)、(b)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图。
图7是表示在图8至图11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中,从位于灯具前面的观察者观察的光线的图。
图8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沿图8中的A-A线切断时的概略剖面图。
图9是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沿图8中的A-A线切断时的概略剖面图。
图10是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沿图8中的A-A线切断时的概略剖面图。
图11是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沿图8中的A-A线切断时的概略剖面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概略剖面图,(b)是表示从正面观察车辆用灯具时的情况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概略剖面图。
图14(a)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概略剖面图,(b)是表示从正面观察车辆用灯具时的情况的图。
图15(a)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正视图,(b)是概略剖面图,(c)是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正视图。
图16是表示有机EL发光层中的各电流密度下的光束和寿命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7是表示通常的有机EL面板的结构例的图。
图1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亮度的有机EL面板的概略剖面图。
标号的说明
30车辆用灯具,32第1有机EL面板,34第2有机EL面板,40车辆用灯具,42半透半反镜,44有机EL面板,44a发光部,46全反射镜,50车辆用灯具,52半透半反镜,54有机EL面板,54a发光部,56全反射镜,60车辆用灯具,62第1有机EL面板,62a发光部,64第2有机EL面板,64a发光部,64b菲涅耳反射面,70车辆用灯具,72有机EL面板,72a发光部,74凸面镜,90车辆用灯具,91外透镜,92第1有机EL面板,92a发光部,93第2有机EL面板,93a发光部,94半透半反镜,95第3有机EL面板,95a发光部,96凸面镜,100车辆用灯具,102外透镜,104半透半反镜,106有机EL面板,106a环状发光部,108凸面镜,110车辆用灯具,112外透镜,114半透半反镜,116有机EL面板,116a环状发光部,118凸面镜,120车辆用灯具,124有机EL面板,124a发光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在后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有机EL面板的发光部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有机EL面板具有下述构造,即,在前表面玻璃基板12和后表面玻璃基板22之间,层叠有作为透明导电膜(例如ITO)的阳极层14、微反射金属层16、有机发光层18以及作为背面侧透明导电膜的阴极层20。
通过在阳极层14和有机发光层18之间配置微反射金属层16,从而形成微小内腔构造。此外,微反射金属层16和阴极层20之间的距离,是与从有机发光层18发出的光的波长相对应而选择的。利用该微小内腔构造,使从有机发光层18发出的光在微反射金属层16和阴极层20之间反复反射,仅将共振的特定波长放大。由此,能够提高发光部的亮度。
图2(a)、(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30的图。车辆用灯具30是兼用作尾灯和停车灯的灯具。
车辆用灯具30构成为,将外形相同的2片有机EL面板沿前后隔着规定的间隔重合。前方侧的第1有机EL面板32是整个面或者除了周缘部之外的至少中央部分透明的面板。后方侧的第2有机EL面板34,在前表面玻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金属蒸镀等而形成有反射镜面。第1及第2有机EL面板32、34整体成为发光部。第1及第2有机EL面板32、34的有机发光层选择适当的材料,以在点灯时发出红色光。
在将车辆用灯具30用作尾灯的情况下,使前方侧的第1有机EL面板32熄灯,使后方侧的第2有机EL面板34点灯。从第2有机EL面板34发出的光,通过第1有机EL面板32的透明区域而向前方射出。
在将车辆用灯具30用作停车灯的情况下,使第1有机EL面板32和第2有机EL面板34这两者点灯。从第1有机EL面板32的前表面向前方直射光。从第2有机EL面板34发出的光,通过第1有机EL面板32的透明区域向前方射出,并且由第1有机EL面板32的后表面玻璃基板对该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然后再由第2有机EL面板34的反射镜面进行反射。反射光的一部分通过第1有机EL面板32的透明区域向前方射出,其余的光再次向第2有机EL面板34反射。通过这种在第1有机EL面板32和第2有机EL面板34之间的一次或多次的光反射,使得位于车辆用灯具30前方的观察者能够对停车灯感觉到纵深感。
此外,第1及第2有机EI面板具有的灯的功能并不限于上述的组合,例如可以在示廓灯、白天行驶灯、转向灯、尾灯、停车灯等中选择任意的组合。
图3(a)、(b)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40的图。车辆用灯具40具有1片有机EL面板44。有机EL面板44仅在玻璃基板的周缘部处设置环状的发光部44a,其内侧成为透明区域。在有机EL面板44的前方,隔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半透半反镜42。另外,在有机EL面板44的后方,隔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全反射镜46。
如果使有机EL面板44点灯,则从发光部44a的前后表面发出的光的一部分,通过有机EL面板44的中央的透明区域,在半透半反镜42和全反射镜46之间反射一次或者多次。然后,反射光的一部分从半透半反镜42向前方射出。其结果,从位于车辆用灯具40前方的观察者,观察到从前侧向内侧直径逐渐变小的成为嵌套状的环状光线,因此,能够使观察者感觉到纵深感。
图4(a)、(b)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50的图。在有机EL面板54的前方隔着规定的间隔配置半透半反镜52,在后方隔着规定的间隔配置全反射镜56,这一点与图3的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面板54上,在带状的发光部54a处形成有商标,除了商标以外的区域成为透明区域。
如果使有机EL面板54的发光部54a点灯,则从发光部54a的前后表面发出的光的一部分,在半透半反镜52和全反射镜56之间反射一次或者多次。然后,反射光的一部分从半透半反镜52向前方射出。其结果,从位于车辆用灯具50前方的观察者,观察到从前侧向内侧逐渐变小的多个商标,因此,能够使观察者感觉到纵深感。另外,能够实现由多个商标构成的有特点的设计。
图5(a)、(b)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60的图。车辆用灯具60构成为,将外形相同的2片有机EL面板沿前后隔着规定的间隔重合。
前方侧的第1有机EL面板62仅在周缘部处形成环状的发光部62a,其内侧成为透明区域62b。发光部62a仅向前方射出光。在第1有机EL面板62的后表面上,通过金属蒸镀而形成有半透半反镜面62c。
后方侧的第2有机EL面板64也仅在周缘部处形成有环状的发光部64a。在发光部64a的内侧配置有菲涅耳反射面64b。
在使第1有机EL面板62和第2有机EL面板64同时点灯的情况下,如图5(b)的剖面图所示,从第1有机EL面板62的发光部62a向前方射出光。从第2有机EL面板64发出的光的一部分,通过第1有机EL面板62的透明区域62b向前方直接射出,除此之外,由第1有机EL面板62的后表面的半透半反镜面62c对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并由第2有机EL面板64的菲涅耳反射面64b再次向前方反射。反射光一边在半透半反镜面62c和菲涅耳反射面64b之间反射一次或者反复反射多次,一边以与半透半反镜面62c的透射率相对应的比例使光向前方射出。
其结果,从位于车辆用灯具60前方的观察者,观察到从前侧向内侧直径逐渐变小的成为嵌套状的环状光线。由此,尽管是由2片有机EL面板构成的薄型灯具,也能够使观察者感觉到超过灯具的实际纵深的纵深感、立体感。另外,也可以通过改变菲涅耳反射面的形状,将环状光线彼此的间隔设为例如相等间隔,从而使光线看上去如通道,或通过使前侧的间隔变窄、使内侧的间隔变宽,从而看上去如碗状。
此外,也可以取代第2有机EL面板的菲涅耳反射面,而配置平坦的反射镜,也可以配置凸面镜。菲涅耳反射面与凸面镜相比在能够设置为较薄这一点上优异,但有可能由于透镜的台阶部而使像变形,所以在可以增加灯具厚度的情况下,优选凸面镜。
图6(a)、(b)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70的图。车辆用灯具70具有1片有机EL面板72。有机EL面板72仅在玻璃基板的周缘部处设置环状的发光部72a,其内侧成为透明区域72b。发光部72a向前后两个方向射出光。在有机EL面板72的后表面上,通过金属蒸镀而形成有半透半反镜面72c。另外,在有机EL面板72的后方,隔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中央部与两端部相比鼓起的凸面镜74。
如果使有机EL面板72点灯,则如图6(b)的剖面图所示,从发光部72a向前方射出光。从发光部72a向后方发出的光,由凸面镜74向前方反射。反射光一边在有机EL面板72的半透半反镜面72c和凸面镜74之间反射一次或者反复反射多次,一边以与半透半反镜面72c的透射率相对应的比例使光向前方射出。
其结果,从位于车辆用灯具70前方的观察者,观察到从前侧向内侧直径逐渐变小的成为嵌套状的环状光线。由此,尽管是仅由有机EL面板和凸面镜构成的薄型灯具,也能够使观察者感到超过灯具实际纵深的纵深感、立体感。另外,通过使用凸面镜,从而能够使反射光以更广的角度扩散。另外,由于有效地使用从有机EL面板的发光部向后方发出的光,所以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整体的照射效率,并节省能量。
此外,也可以取代凸面镜而配置菲涅耳反射面。
如以上说明所示,在图3至图6所示的车辆用灯具中,与现有的使用光源和反射镜的车辆用灯具相比,能够在缩短灯具的纵深方向尺寸的同时,使观察者感觉到纵深感。
图7是表示在后述的图8至图11的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中,从位于灯具前方的观察者观察的光线的图。在上述车辆用灯具中,如图所示,观察到从前侧向内侧直径逐渐变小的成为嵌套状的环状光线。
图8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90沿图7中的A-A线切断时的概略剖面图。车辆用灯具90从前方朝向后方具有:外透镜91、第1有机EL面板92、第2有机EL面板93、半透半反镜94、第3有机EL面板95以及凸面镜96。半透半反镜94和凸面镜96例如通过向玻璃基板进行金属蒸镀而形成。
第1~第3有机EL面板分别具有构成为环状的发光部92a、93a、95a。第1有机EL面板92的发光部92a在面板的最外周配置一个或多个(在本例中为3个)。第2有机EL面板93的发光部93a,在与第1有机EL面板92的发光部92a相比的内周侧配置一个或多个(在本例中为2个)。第3有机EL面板95的发光部95a,在与第2有机EL面板93的发光部93a相比的更内周侧配置一个或多个(在本例中为1个)。第1~第3有机EL面板包含发光部而透明地构成。
在使第1~第3有机EL面板全部点灯的情况下,从第1有机EL面板92的发光部92a和第2有机EL面板93的发光部93a,通过外透镜向前方直射光。另一方面,从第3有机EL面板的发光部95a发出的光,由于在前方配置有半透半反镜94,所以在半透半反镜94和凸面镜96之间反射一次或者反复反射多次,以与半透半反镜的透射率相对应的比例使光向前方射出。
其结果,从位于车辆用灯具90前方的观察者,除了观察到由来自各有机EL面板的发光部的直射光形成的环状光线之外,还观察到由在半透半反镜94和凸面镜96之间的反射形成的环状光线。因此,能够使观察者观察到与环状的发光部的数量相比更多个光线,能够使观察者感觉到超过灯具实际纵深的纵深感、立体感。由于从第1及第2有机EL面板的发光部得到直射光,所以还能够确保车辆用灯具的光量。另外,与使用LED、光导部件、边缘光的情况相比,使环状光线均匀地发光,光线不中断,因此还改善外观。
图9是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0沿图7中的A-A线切断时的概略剖面图。车辆用灯具100从前方朝向后方具有:外透镜102、半透半反镜104、有机EL面板106以及凸面镜108。半透半反镜104和凸面镜108通过例如向玻璃基板进行的金属蒸镀而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有机EL面板106上从外周朝向中心部形成有多个同心的环状发光部106a。有机EL面板106包含发光部而透明地构成。
如果使有机EL面板106点灯,则从各环状发光部106a发出的光的一部分,透过半透半反镜104向前方射出,另一方面,其余的光在半透半反镜104和凸面镜108之间反射一次或者反复反射多次,以与半透半反镜104的透射率相对应的比例使光向前方射出。
其结果,从位于车辆用灯具100前方的观察者,观察到由在半透半反镜104和凸面镜108之间的反射形成的多个环状光线。因此,能够使观察者观察到与环状的发光部的数量相比更多个光线,能够使观察者感觉到纵深感。
图10是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10沿图7中的A-A线切断时的概略剖面图。与图9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00相同地,车辆用灯具110从前方朝向后方具有:外透镜112、半透半反镜114、有机EL面板116以及凸面镜118。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有机EL面板116的外周,仅形成1个环状发光部116a。有机EL面板116包含发光部而透明地构成。
如果使有机EL面板116点灯,则从环状发光部116a发出的光的一部分,透过半透半反镜114向前方射出,另一方面,其余的光在半透半反镜114和凸面镜118之间反射一次或者反复反射多次,以与半透半反镜114的透射率相对应的比例使光向前方射出。
其结果,从位于车辆用灯具110前方的观察者,观察到由在半透半反镜114和凸面镜118之间的反射形成的多个环状光线。因此,虽然与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光量变少,但能够利用少量的发光部使观察者观察到多个光线,能够使观察者感觉到纵深感。
图11是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20沿图7中的A-A线切断时的概略剖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多片板状的有机EL面板124组合而形成有筒状的灯室128。筒状的灯室128形成为,在其剖面形状相似的状态下,从前侧朝向内侧截面积逐渐变小。在有机EL面板124上形成有多个直线状的发光部124a,将面板组合,以使相邻的有机EL面板124的各发光部124a相连续而形成环状光线。
如果使有机EL面板124点灯,则从位于车辆用灯具120前方的观察者,观察到图7所示的从前侧朝向内侧直径逐渐变小的成为嵌套状的环状光线。
也可以取代对板状的有机EL面板进行组合,而使可弯曲地构成的1片有机EL面板变弯,形成筒状的灯室。
在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例如作为尾灯使用的情况下,存在难以满足法规规定的光度的问题。
为了满足光度,还考虑扩大有机EL面板的发光部的面积,或增加有机EL面板的片数。但是,上述方法使得车辆用灯具的制造变得困难,并且成本也增加。
因此,在以下所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1片有机EL面板就能够同时实现确保满足作为尾灯的法规规定光度和有纵深的外观这两者的车辆用灯具。
图12(a)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30的概略剖面图。车辆用灯具130构成为,将有机EL面板132和半透半反镜136沿前后隔着规定的间隔重合,其中,该半透半反镜136以有机EL面板侧成为凸面的方式弯曲形成。
在有机EL面板132上,仅在周缘部处形成有环状的发光部132a。在发光部132a内侧的区域中,在半透半反镜侧形成有反射镜面132b。反射镜面132b可以通过金属蒸镀而形成,也可以在由铝构成有机EL面板132的阴极层的基础上,将该阴极层作为反射镜面使用。
半透半反镜136以下述大小制作并配置,即,在从正面观察车辆用灯具130时,半透半反镜的整体或者大部分包含在有机EL面板132的环状的发光部132a内,不对发光部132a的整体进行遮挡,或者不对发光部132a的大部分进行遮挡。
在使有机EL面板132点灯的情况下,来自发光部132a的直射光完全不受到或者几乎不受到半透半反镜136的影响,因此,以较强的光度向前方照射。
由于有机EL的光是扩散光,所以从发光部132a向有机EL面板132的中央侧倾斜地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入射至半透半反镜136。该光的一部分透过半透半反镜136,并且其余的光向有机EL面板132的反射镜面132b反射。反射光在半透半反镜136和反射镜面132b之间反射一次或反复反射多次,以与半透半反镜136的透射率相对应的比例使光向前方射出。
图12(b)是表示在有机EL面板132点灯时,从正面(图12(a)的右侧)观察车辆用灯具130时的情况的图。如图所示,从位于车辆用灯具130前方的观察者,观察到从前侧朝向内侧直径逐渐变小的成为嵌套状的环状光线138。由此,尽管是薄型的灯具,也能够使观察者感觉到超过灯具实际纵深的纵深感、立体感。另外,由于从发光部132a照射较强的直射光,所以在将车辆用灯具130作为例如尾灯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满足法规规定的光度。
如上述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1片有机EL面板,就能够形成为了符合法规所必要的直射光和向半透半反镜的入射光。
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40的概略剖面图。车辆用灯具140由有机EL面板142、平面状的半透半反镜148、以及以半透半反镜148侧成为凸面的方式弯曲形成的反射镜146构成。
在有机EL面板142上,仅在周缘部处形成有环状的发光部142a。在发光部142a内侧的区域中配置反射镜146。
半透半反镜148以下述大小制作并配置,即,在从正面观察车辆用灯具140时,半透半反镜的整体或者大部分包含在有机EL面板142的环状的发光部142a内,不对发光部142a的整体进行遮挡,或者不对发光部142a的大部分进行遮挡。
凸状的反射镜146的尺寸为,在从前方观察时其整体包含于环状的发光部142a内,并且反射镜146配置在有机EL面板142和半透半反镜148之间。反射镜面和半透半反镜例如也可以通过金属蒸镀而形成。
在使有机EL面板142点灯的情况下,来自发光部142a的直射光完全不受到或者几乎不受到半透半反镜148的影响,因此,以较强的光度向前方照射。
由于有机EL的光是扩散光,所以从发光部142a向有机EL面板142的中央侧倾斜地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入射至半透半反镜148。该光的一部分透过半透半反镜148,并且其余的光向凸面状的反射镜146反射。反射光在半透半反镜148和反射镜面146之间反射一次或反复反射多次,以与半透半反镜148的透射率相对应的比例使光向前方射出。
其结果,与图12(b)所示的情况相同地,从位于车辆用灯具140前方的观察者,观察到从前侧朝向内侧直径逐渐变小的成为嵌套状的环状光线。由此,尽管是薄型的灯具,也能够使观察者感觉到超过灯具实际纵深的纵深感、立体感。另外,由于从发光部142a照射较强的直射光,所以在将车辆用灯具140作为例如尾灯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满足法规规定的光度。
如上述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1片有机EL面板,就能够形成为了符合法规所必要的直射光和向半透半反镜的入射光。
也可以通过改变图12的半透半反镜136、或者图13的反射镜146的形状,将环状光线彼此的间隔设为例如相等间隔,从而使光线看上去如通道(光通道),或通过使前侧的间隔变窄、使内侧的间隔变宽,从而看上去如碗状。另外,半透半反镜148也可以不是平面而是凸面。在此情况下,由于虚像的缩小率变化,所以观察到与平面的情况不同的光线。
在图12及图13所示的车辆用灯具中,仅在有机EL面板的周缘部处设置有环状的发光部。与此相对,即使将发光部设置在有机EL面板的中央,也能够得到相同的作用效果。
图14(a)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50的概略剖面图。车辆用灯具150构成为,将有机EL面板152和以有机EL面板侧成为凸面的方式弯曲形成的半透半反镜156,沿前后隔着规定的间隔而重合。
在有机EL面板152上,仅在中央形成有直线状的发光部152a。在除了发光部152a以外的区域,在半透半反镜侧形成有反射镜面152b。反射镜面152b可以通过金属蒸镀而形成,也可以在由铝构成有机EL面板152的阴极层的基础上,将该阴极层作为反射镜面使用。
半透半反镜156以下述大小制作并配置,即,在从正面观察车辆用灯具150时,覆盖有机EL面板152的大致整体。在半透半反镜156中与发光部152a重合的部分,形成表面没有实施金属蒸镀的透明区域156a。
在使有机EL面板152点灯的情况下,来自发光部152a的直射光透过半透半反镜156的透明区域156a,以较强的光度向前方照射。
从发光部152a向有机EL面板的周缘侧倾斜地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入射至半透半反镜156。该光的一部分透过半透半反镜156,并且其余的光朝向有机EL面板152的反射镜面152b反射。反射光在半透半反镜156和反射镜面152b之间反射一次或者反复反射多次,以与半透半反镜156的透射率相对应的比例使光向前方射出。
图14(b)是表示在有机EL面板152点灯时,从正面(图14(a)的右侧)观察车辆用灯具150时的情况的图。如图所示,从位于车辆用灯具150前方的观察者,观察到从前侧朝向内侧直径逐渐变大的成为嵌套状的环状光线158。由此,尽管是薄型的灯具,也能够使观察者感觉到超过灯具实际纵深的纵深感、立体感。另外,由于从发光部152a照射较强的直射光,所以在将车辆用灯具150例如作为尾灯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满足法规规定的照度。
如上述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1片有机EL面板,就能够形成为了符合法规所必要的直射光和向半透半反镜的入射光。
也可以除了中央的发光部152a之外,与图12及图13相同地,还设置周缘的发光部152c。这样,由于利用来自发光部152a和152c这两者的光形成光通道,所以能够构成更复杂的光线。
参照图12至图14,对利用1个发光部生成直射光和向半透半反镜的入射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直射光用的发光部和向半透半反镜的入射光用的发光部分别设置。
图15(a)是上述车辆用灯具160的正视图,图15(b)是车辆用灯具160的剖面图。车辆用灯具160构成为,将有机EL面板162和以有机EL面板侧成为凸面的方式弯曲形成的半透半反镜166,沿前后隔着规定的间隔而重合。
在有机EL面板162上,形成有2个环状的发光部162a、162b。在发光部162b内侧的区域形成有反射镜面162c。
外周侧的发光部162a是直射光形成用的发光部,内周侧的发光部162b是用于通过半透半反镜166和反射镜面162c之间的多次反射而构成环状光线(光通道)的发光部。如上述所示,通过将发光部分开,从而能够提高光通道的光度。
图15(c)是将直射光用的发光部和向半透半反镜的入射光用的发光部分开后的车辆用灯具170的正视图。车辆用灯具170与车辆用灯具160相同地构成为,将有机EL面板172和以有机EL面板侧成为凸面的方式弯曲形成的半透半反镜(未图示),沿前后隔着规定的间隔而重合。
在有机EL面板172上,形成有L字状的发光部172a以及位于该发光部172a内侧的环状的发光部172b。在发光部172b的内侧形成有反射镜面172c。
外周侧的发光部172a是直射光形成用的用于构成L字形的光线的发光部,内周侧的发光部172b是用于通过半透半反镜和反射镜面172c之间的多次反射而构成环状的光线的发光部。
如上述所示,在作为车辆用灯具而使用有机EL面板的情况下,需要发光部的高亮度化。
通常,在有机EL中,电流密度和亮度成正比。因此,为了实现高亮度化,只要增加电流密度即可,但与此相伴,发光层的温度变高,发光层的寿命降低。图16是表示有机EL发光层中的各电流密度下的光束和寿命的关系的曲线图。根据图可知,如果增加电流密度,则能够维持规定光束的时间(光束维持率)降低。
图17示出通常的有机EL面板200的结构例。通常,在有机EL面板的发光层204产生的热量,通过玻璃基板202进行散热,或利用封装的氮气的对流向内腔玻璃206散热。玻璃及氮气的热传导率均较低,不一定适合作为对在发光层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材料。图17的208是吸湿剂。
本发明人认为通过将热传导性高的材料用作有机EL面板的结构部件,抑制有机EL发光层的温度上升,从而能够实现有机EL面板的高亮度化。下面,对这种有机EL面板的构造进行说明。
图18是表示高亮度的有机EL面板180的发光部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在有机EL面板180中,作为基板,取代玻璃基板而使用透光性氧化铝基板182。在透光性氧化铝基板182上,通过蒸镀而形成发光层184。对于发光层184,取代现有的玻璃基板及内腔玻璃,利用带防潮层的透明薄膜186封装。在透明薄膜186的内部,取代现有的氮气,而封入有带防潮剂的凝胶等封装材料185。另外,在与透明薄膜186的发光层相反的一侧,粘贴有铝箔等金属薄膜188。金属薄膜188也可以通过化学气相生长(CVD)而形成并制作。
透光性氧化铝基板182与现有的玻璃基板相比热传导率高。另外,封装材料185与氮气相比热传导率高。并且,利用金属薄膜188促进散热。如上述所示,通过将热传导率高的材料作为结构部件使用,从而促进在发光层184产生的热量的散热,抑制发光层184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实现有机EL面板的高亮度化。
除此之外,由于透光性氧化铝基板与玻璃基板相比折射率高,所以还具有下述优点,即,能够减少因基板和发光层的阳极之间的界面处的全反射导致的光损失,提高发光效率。
此外,图18的有机EL面板可以与上述的所有实施方式组合使用。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有机EL面板和配置于其前后的半透半反镜、反射镜、外透镜或者凸面镜之间的空间中,填充透明树脂。通常,与空气和玻璃的折射率差相比,透明树脂和玻璃的折射率差较小。因此,如果在上述空间中填充透明树脂,则玻璃基板和透明树脂的界面处的折射角变小,因此,能够提高配光精度,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在图2及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记述了在有机EL面板的前表面上形成反射镜面的技术内容。也可以取代该技术内容,利用铝电极构成有机EL发光部的电极,将该电极作为反射镜面使用。由此,能够省略金属蒸镀过程,抑制成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半透半反镜这一用语,但其并不限于入射光和透过光的强度大致相同的部件,即,并不限于透射率为50%左右的部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透射率设为更大或者更小。
在上述的一部分的实施方式中,记述了在有机EL面板上设置环状的发光部的技术内容。但是,发光部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也可以将发光部形成为直线状或コ字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整体平坦的有机EL面板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通过取代玻璃基板而使用应对曲面的极薄玻璃或透明树脂,从而使有机EL面板自身弯曲或者曲折。

Claims (9)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面状发光体,其在基板的一部分处具有有机EL发光部;以及
反射部件及半透半反镜,它们相对地配置,以对从所述有机EL发光部发出的光进行反复反射,并且使一部分的光向车辆前方透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透半反镜配置在所述面状发光体的前方,
构成为,在从正面观察车辆用灯具时,所述半透半反镜不对所述有机EL发光部的整体或者至少一部分进行遮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件是所述面状发光体的除了有机EL发光部以外的部分的阴极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状发光体的除了有机EL发光部以外的部分是透明的,
所述反射部件是配置在所述面状发光体后方的反射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透半反镜配置在所述面状发光体的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透半反镜形成在所述面状发光体的后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镜为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前方还具有第2面状发光体,该第2面状发光体具有有机EL发光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是透光性氧化铝基板。
CN201410429082.1A 2013-09-02 2014-08-27 车辆用灯具 Pending CN1044217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1233 2013-09-02
JP2013181233 2013-09-02
JP2014099824A JP6430719B2 (ja) 2013-09-02 2014-05-13 車両用灯具
JP2014-099824 2014-05-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1799A true CN104421799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474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9082.1A Pending CN104421799A (zh) 2013-09-02 2014-08-27 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76555B2 (zh)
JP (1) JP6430719B2 (zh)
CN (1) CN104421799A (zh)
DE (1) DE102014217475A1 (zh)
FR (1) FR3010172B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671A (zh) * 2018-02-08 2019-08-1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WO2019237437A1 (zh) * 2018-06-14 2019-12-19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车灯及汽车
CN111219681A (zh) * 2019-01-15 2020-06-02 江西省绿野汽车照明有限公司 汽车照明系统以及汽车
CN112334703A (zh) * 2018-06-21 2021-02-05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的光源单元以及车辆用灯具
CN112639354A (zh) * 2018-08-28 2021-04-09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半导体发光器件的车辆灯
CN113574314A (zh) * 2019-03-19 2021-10-29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CN114001321A (zh) * 2021-11-03 2022-02-01 广州安通林灯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3d效果的氛围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25858B1 (fr) * 2014-09-15 2016-12-09 Valeo Vision Module lumineux avec diodes led et oled
JP6546024B2 (ja) 2015-07-15 2019-07-1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DE102015215139A1 (de) * 2015-08-07 2017-02-09 Osram Oled Gmbh Beleuchtungsanordnung
JP6728603B2 (ja) * 2015-09-08 2020-07-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車両用灯具
CZ306356B6 (cs) 2015-10-30 2016-12-14 Varroc Lighting Systems, s.r.o. Světelné zařízení, zejména signální svítilna pro motorová vozidla
FR3043446A1 (fr) * 2015-11-05 2017-05-12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lumineux a deux fonctions et a effet tridimensionnel,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feu muni d'un tel dispositif lumineux.
KR102580682B1 (ko) 2015-12-02 2023-09-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램프
JP2017147112A (ja) * 2016-02-17 2017-08-24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照明装置
EP3453284A4 (en) * 2016-05-06 2019-08-21 Kaneka Corporation LIGHT EMISSION SYSTEM AND PSEUDO-NATURAL LIGHT EMISSION ELEMENT
JP6778525B2 (ja) * 2016-07-08 2020-11-0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有機elパネルの輝度設定方法
JP2018002117A (ja) * 2016-07-08 2018-01-11 株式会社ミツバ 灯体及び車両のルームランプ
DE102016215020B4 (de) 2016-08-11 2018-06-14 Audi Ag Gekühlte OLED-Leucht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Z2016745A3 (cs) * 2016-11-29 2018-06-06 Varroc Lighting Systems, s.r.o. Signální svítilna pro motorová vozidla
FR3065054B1 (fr) * 2017-04-06 2022-08-19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signalisation a base d’oled pour vehicule a effet tridimensionnel
DE102018205352B4 (de) * 2018-04-10 2020-06-25 Audi Ag Leuchtenband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Leuchtenbands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102097092B1 (ko) * 2018-07-17 2020-04-06 제트카베 그룹 게엠베하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램프
JP2020077564A (ja) * 2018-11-09 2020-05-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TWI669462B (zh) * 2018-12-27 2019-08-21 堤維西交通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多重虛像產生立體燈光效果的燈具裝置
JP2021089385A (ja) * 2019-12-05 2021-06-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ーフミラーの製造方法及び灯体
KR102426338B1 (ko) 2020-11-06 2022-07-2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입체 점등이미지 라이팅장치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8052A1 (en) * 2003-07-01 2005-01-13 Ryoji Nomura Light-emitting device
US20050078486A1 (en) * 2003-10-14 2005-04-14 Honda Motor Co., Ltd. Automotive lighting apparatus
WO2007036185A1 (de) * 2005-09-30 2007-04-05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EP1916471A1 (en) * 2006-10-24 2008-04-30 Valeo Sylvania L.L.C. Three dimensional effect lamp assembly
CN101457890A (zh) * 2007-12-13 2009-06-17 瓦莱奥·西尔瓦尼亚有限责任公司 动态三维效果灯组件
DE102008029450A1 (de) * 2008-06-20 2009-12-2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leuchte
EP2390137A1 (de) * 2010-05-28 2011-11-30 Hella KGaA Hueck & Co.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US20120049723A1 (en) * 2010-08-26 2012-03-0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CN102939498A (zh) * 2010-03-19 2013-02-20 汽车照明后灯法国有限公司 用于获得机动车信号灯的无限远效果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3436A (en) * 1994-12-13 1997-12-30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Transparent contacts for organic devices
US6046543A (en) * 1996-12-23 2000-04-04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High reliability, high efficiency, integrata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same
US5757139A (en) * 1997-02-03 1998-05-26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Driving circuit for stack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JP4592172B2 (ja) * 2000-10-26 2010-12-0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US6680570B2 (en) * 2001-03-21 2004-01-20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Polyme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color control
CN1497306A (zh) * 2002-09-30 2004-05-19 ��ʽ��������Զ�֯�������� 光发射器、显示单元和发光单元
US20060006792A1 (en) * 2004-07-09 2006-01-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Flat panel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ith two sided
JP2006066130A (ja) * 2004-08-25 2006-03-09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標識灯
JP2008233113A (ja) * 2005-11-17 2008-10-0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表示装置
FR2954457B1 (fr) * 2009-12-21 2014-08-22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de signalisation pour vehicule avec effet optique 3d
FR2956720B1 (fr) * 2010-02-19 2013-03-15 Valeo Vision Systeme optiqu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12238654A (ja) * 2011-05-10 2012-12-06 Ngk Insulators Ltd 透光性配線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70046B2 (ja) 2011-08-22 2015-08-2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平面光源を備えた車両用灯具
JP5911295B2 (ja) * 2011-12-22 2016-04-27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8052A1 (en) * 2003-07-01 2005-01-13 Ryoji Nomura Light-emitting device
US20050078486A1 (en) * 2003-10-14 2005-04-14 Honda Motor Co., Ltd. Automotive lighting apparatus
WO2007036185A1 (de) * 2005-09-30 2007-04-05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EP1916471A1 (en) * 2006-10-24 2008-04-30 Valeo Sylvania L.L.C. Three dimensional effect lamp assembly
CN101457890A (zh) * 2007-12-13 2009-06-17 瓦莱奥·西尔瓦尼亚有限责任公司 动态三维效果灯组件
DE102008029450A1 (de) * 2008-06-20 2009-12-2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leuchte
CN102939498A (zh) * 2010-03-19 2013-02-20 汽车照明后灯法国有限公司 用于获得机动车信号灯的无限远效果的设备
EP2390137A1 (de) * 2010-05-28 2011-11-30 Hella KGaA Hueck & Co.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US20120049723A1 (en) * 2010-08-26 2012-03-0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671A (zh) * 2018-02-08 2019-08-1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CN110131671B (zh) * 2018-02-08 2021-10-01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WO2019237437A1 (zh) * 2018-06-14 2019-12-19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车灯及汽车
CN112334703A (zh) * 2018-06-21 2021-02-05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的光源单元以及车辆用灯具
CN112334703B (zh) * 2018-06-21 2023-12-26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灯具的光源单元以及车辆用灯具
CN112639354A (zh) * 2018-08-28 2021-04-09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半导体发光器件的车辆灯
CN112639354B (zh) * 2018-08-28 2023-02-03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半导体发光器件的车辆灯
CN111219681A (zh) * 2019-01-15 2020-06-02 江西省绿野汽车照明有限公司 汽车照明系统以及汽车
CN113574314A (zh) * 2019-03-19 2021-10-29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CN113574314B (zh) * 2019-03-19 2023-06-27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CN114001321A (zh) * 2021-11-03 2022-02-01 广州安通林灯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3d效果的氛围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217475A1 (de) 2015-03-19
FR3010172A1 (fr) 2015-03-06
FR3010172B1 (fr) 2019-04-05
JP6430719B2 (ja) 2018-11-28
JP2015065150A (ja) 2015-04-09
US9776555B2 (en) 2017-10-03
US20150062946A1 (en)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1799A (zh) 车辆用灯具
JP5212720B2 (ja) 灯具
US6447155B2 (en) Double-stacked type lamp unit for the vehicle
EP2769142B2 (en) Lighting device with omnidirectional light distribution
CN104302032B (zh) 有机el 面板以及车辆用灯具
JP5529602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2064533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2038424A (ja) 車両用灯具
CN106641950A (zh) 用于车灯的光引导模块以及制造该光引导模块的方法
CN103782085B (zh) 光学装置,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光学装置
US20080084705A1 (en) Vehicle lamp assembly with a one-piece bezel-lens structure
JP2000251508A (ja) 車両用灯具
JP5812283B2 (ja) 発光装置、車両用灯具及び車両
CN105937740A (zh) 用于车辆的发光装置
US10125945B2 (en) Lamp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210771936U (zh) 一种实现较大面积均匀发光的灯带系统
US10578269B2 (en) Partial metallization of light guides for a binary aesthetic
JP7137381B2 (ja) 車両用灯具
JP5896212B2 (ja) 発光装置、車両用灯具及び車両
JP5895331B2 (ja) 発光装置、車両用灯具及び車両
JP2001307518A (ja) 車両用灯具
CN220981066U (zh) 汽车内饰流水效果氛围灯
JP2014175231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3178978A (ja) 車両用灯具
JP6408806B2 (ja) 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