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0316A - 止回阀以及扬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止回阀以及扬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0316A
CN104350316A CN201380028546.1A CN201380028546A CN104350316A CN 104350316 A CN104350316 A CN 104350316A CN 201380028546 A CN201380028546 A CN 201380028546A CN 104350316 A CN104350316 A CN 104350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safety check
valve seat
valv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85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50316B (zh
Inventor
千叶和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HIZAKI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HIZA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ZA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HIZA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50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50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7Arrangement of devices, e.g. filters, flow controls, measuring devices, siphons or valves, in the pipe systems
    • E03B7/077Arrangement of backflow preven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B23/02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having reservoi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0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6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guided stems
    • F16K15/06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guided stems the valve being loaded by a sp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837Direct response valves [i.e., check valve type]
    • Y10T137/7904Reciprocating valves
    • Y10T137/7922Spring bias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5978With pump
    • Y10T137/85986Pumped fluid control
    • Y10T137/86002Fluid pressure responsive
    • Y10T137/86019Direct response val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止回阀(100)包括:阀座(20);阀芯(30),向与该阀座(20)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向进行直线往复摇动,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关闭阀座(20)。止回阀(100)是升降式止回阀,流体(F)流入阀座(20)的流入方向(D1)和流体(F)通过阀芯(30)的通过方向(D2)交叉。在阀芯(30)的流入侧(一次侧)设置有使流体(F)从流入方向(D1)向通过方向(D2)转向的转向面(40)。

Description

止回阀以及扬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流体的流动方向限制为单向的止回阀以及具有该止回阀的扬水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止回阀,即,使配管内的水流等流体向特定的方向单向通过。止回阀按照阀芯的动作方式来分为几种。阀芯相对于阀座倾斜地打开的旋启式或倾斜式(蝶式)的止回阀,难以迅速地关闭阀芯,出现产生水击的问题。另一方面,包括缓闭式(Smolensky type)在内的升降式止回阀,阀芯向与阀座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向进行直线往复摇动,因此能够迅速地关闭阀芯,能够良好地防止产生水击。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直通型的升降式止回阀。该止回阀是流入阀体的流入方向和从阀体流出的流出方向一致的直通阀(straight valve),连接流入方向和流出方向的轴流方向呈直线状。当阀芯的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的差压超过规定的最低动作压力(启开压力)时,阀芯与阀座分离(升降)来使流体流通。通过阀座前后的流体的流路与轴流方向垂直,流路在阀体的内部弯曲。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角型的升降式止回阀。该止回阀为流入阀体的流入方向和从阀体流出的流出方向垂直的角阀,连接流入方向和流出方向的轴流方向在阀体的内部弯曲。当阀芯的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的差压超过启开压力时,阀芯与阀座分离(升降)来使流体流通。通过阀座的流体与阀芯发生碰撞,并且流路弯曲来从阀体流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486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44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或2记载那样的流路在阀体的内部弯曲的止回阀中,在通过阀芯时流体大幅度减速,因此高的压力损失(水头损失)成为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头损失小的升降式止回阀。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止回阀,为升降式止回阀,包括:阀座和阀芯,所述阀芯向与所述阀座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向进行直线往复摇动,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关闭所述阀座;流体流入所述阀座的流入方向和所述流体通过所述阀芯的通过方向交叉,该止回阀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的流入侧设置有使所述流体从所述流入方向向所述通过方向转向的转向面。
在此,转向面使流体向通过方向转向是指,与流体和与流入方向垂直并正对的面发生碰撞的情况相比,碰到该转向面之后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更朝向通过方向。根据上述发明,通过转向面使流体从流入阀座的流入方向向通过阀芯的通过方向转向,因此抑制通过阀芯时的流体的减速。因此,在流入阀座的流入方向和通过阀芯的通过方向交叉的升降式止回阀中,也能够以低的水头损失使流体流动。
在本发明的止回阀中,所述转向面可以为平坦的倾斜面,所述转向面的法线方向和所述流入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可小于45度。
可包括被所述阀座和所述阀芯夹持的具有水密性且片状的密封构件。
所述密封构件可具有:周缘部,被所述阀座和所述阀芯夹持,栓塞部分,连接设置在所述周缘部的内侧,厚度比所述周缘部的厚度大,并构成所述转向面;所述周缘部和所述栓塞部分可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型。
所述栓塞部分可呈从所述周缘部朝向所述阀芯的摇动方向立起的斜筒状,在所述阀芯关闭时,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阀座可三维地紧贴在一起。
所述密封构件可构成所述转向面,并且由具有独立气泡的泡沫树脂材料形成。
所述转向面可以为朝向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分离的方向呈凸状的弯曲面。
所述转向面和所述阀芯可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型。
所述转向面可以为将与所述流入方向以及所述通过方向都交叉的方向作为圆筒轴的部分圆筒面。
所述部分圆筒面的曲率半径可大于所述流体流入所述阀座的流路的直径。
还可具有容置所述阀座以及所述阀芯的阀体;所述阀体具有:流入筒,构成所述阀芯的一次侧的流路,流出筒,构成所述阀芯的二次侧的流路;所述流入筒上的阀体内侧的端面呈与所述转向面对应的倾斜形状,所述端面构成所述阀座。
止回阀可以是所述流入筒和所述流出筒的轴心方向相互交叉的角阀。
还可具有:弹性体,朝向所述阀座对所述阀芯施力,罩部,能够安装于所述阀体且能够从该阀体卸下,支撑所述阀芯以及所述弹性体;通过使所述罩部从所述阀体分离,能够从所述阀体卸下所述阀芯以及所述弹性体。
可以使所述阀芯和所述罩部能够相对旋转,所述弹性体可以与所述阀芯或者所述罩部中的至少一个不固定地被按压。
可以在所述阀芯或者所述罩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摩擦保持所述弹性体的端部的树脂材料。
可以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引导所述阀芯以不能旋转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罩部滑动。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具有上述止回阀的扬水系统。该扬水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贮液槽,贮存液体,泵,设置在地上,输送所述液体,吸液管,连接所述贮液槽和所述泵,喷出管,使所述泵所喷出的所述液体在该喷出管中流通;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吸液管的地上部分。
在上述扬水系统中,作为防止从吸液管漏水的底阀而使用本发明的止回阀,因此能够以低的泵压从贮液槽输送液体。而且,止回阀设置在吸液管的地上部分,因此维护性高。
在本发明的扬水系统中,所述吸液管可包括:吸上部,立起设置,下端浸渍于所述贮液槽中,转送部,横倒设置在地上,与所述泵连接;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吸上部和所述转送部之间。
所述止回阀可包括:阀体,容置所述阀座以及所述阀芯,减压口,在所述阀体的所述阀芯的一次侧开口形成;所述减压口与真空泵连接,并且所述泵为变频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水头损失小的升降式止回阀。若采用使用该止回阀作为底阀的扬水系统,则能够以低的泵压输送液体。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叙述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以及随附的以下附图,进一步明确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开放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3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阀芯的俯视图。图3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阀芯的左侧视图。图3C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阀芯的主视图。图3D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阀芯的右侧面图。图3E是沿着图3C的E-E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扬水系统的结构图。
图5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关闭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5B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开放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阀芯的立体图。
图7A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关闭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7B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开放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8A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关闭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8B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开放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关闭状态的说明图。
图10A是树脂片的说明图。图10B是树脂片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扬水系统的结构图。
图12A是示出吸液管的下端部的第一例的示意剖视图。图12B是示出吸液管的下端部的第二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3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关闭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开放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所有附图中,对于同样的结构构件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说明。将流入止回阀的流入侧称为一次侧,将流出侧称为二次侧。为了便于说明,在附图中,有时将阀芯的打开方向表示为上方,将阀芯的关闭方向以及流体的流入侧称为下侧,但是这并不一定表示重力方向或止回阀相对于配管的设置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的纵向剖视图。图1表示阀芯30的关闭状态。图2是表示阀芯30的开放状态的止回阀100的纵向剖视图。图3A至图3E是阀芯30的说明图。
首先,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的概要进行说明。止回阀100包括:阀座20;阀芯30,向与该阀座20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向进行直线往复摇动,以能够自由开闭的方式关闭阀座20。止回阀100是升降式止回阀,其中,流体F流入阀座20的流入方向D1和流体F通过阀芯30的通过方向D2相交叉。在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中,在阀芯30的流入侧(一次侧)设置有使流体F从流入方向D1向通过方向D2转向的转向面40。将被止回阀100整流的流体F的上游侧称为止回阀100的一次侧,将下游侧称为二次侧。
接着,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流体F是水等液体或者空气等气体。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设置于使液体或者气体流通的流路,在阀芯30的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的差压超过规定的最低动作压力(启开压力)时使流体F流通。在阀芯30的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的差压为负或者最低动作压力以下的情况下,阀芯30关闭来使流体F的流通断开。
止回阀100还具有用于容置阀座20以及阀芯30的阀体10。阀体10具有:阀筒18;流入筒12,构成阀芯30的一次侧的流路;流出筒16,构成阀芯30的二次侧的流路。流入筒12中的阀体内侧的端面13呈与转向面40对应的倾斜形状。由此,流入筒12的端面13构成阀座20。
流入筒12、流出筒16为直筒,轴心方向为直线状。流入筒12的轴心方向相当于流入方向D1,流出筒16的轴心方向相当于通过方向D2。在流入筒12的一次侧的端面15设置有直径大于流入筒12的直径的凸缘部22。凸缘部2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盖于流入筒12。凸缘部22也可以以不能分离的方式固定于流入筒12。也可以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使凸缘部22和流入筒12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型。在本实施方式的凸缘部22上贯穿设置有多个螺栓孔。在凸缘部22的中央形成有直径与流入筒12的内径相同的开口23。开口23为止回阀100的流入口。
在流出筒16的二次侧的端面17设置有直径大于流出筒16的直径的凸缘部24。凸缘部24可以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盖于流出筒16,也可以以不能分离的方式固定于流出筒16,或者也可以与流出筒16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型。在凸缘部24上贯穿设置有多个螺栓孔。在凸缘部24的中央形成有直径与流出筒16的内径相同的开口25。开口25为止回阀100的流出口。凸缘部22、24为用于将止回阀100固定于配管(例如吸液管210:参照图4)的接合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中,流入方向D1和通过方向D2相垂直。即,止回阀100为流入筒12和流出筒16的轴心方向相互交叉的角阀。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将流入方向D1以及通过方向D2等称为“方向”的术语用作为具有朝向的矢量(定向)。
止回阀100具有弹性体50以及罩部60。弹性体50是朝向阀座20对阀芯30施力的构件。具体地说,作为弹性体50,能够举例示出螺旋弹簧。罩部60是如下构件,即,能够安装于阀体10或者从该阀体10卸下,支撑阀芯30以及弹性体50。
通过使罩部60与阀体10分离,能够从阀体10卸下阀芯30以及弹性体50。罩部60沿着流入筒12的延伸方向(阀芯30的摇动方向)拧向阀筒18。
阀筒18呈圆筒状,在周面上设置有侧孔19。流出筒16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侧孔19,或者以不能分离的方式固定于侧孔19。流入筒12以能够装卸或者不能分离的方式固定并内嵌于阀筒18的一端(在图1以及图2中为下端)。流入筒12的上侧的端面13插入阀筒18的内部。
罩部60具有:顶板部62;直筒部64,立设于该顶板部62的大致中央;周面部66,从顶板部62的周围立起。罩部6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外嵌于阀筒18的另一端(在图1以及图2中为上端)。弹性体50安装在直筒部64的外周上。直筒部64的内部插入有引导轴32,并且该引导轴32能够滑动。
引导轴3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立设于阀芯30的二次侧(在图1以及图2中为上侧)。具体地说,在引导轴32的下端形成有外螺纹部,与后述阀芯30的盲孔34螺合。通过使引导轴32相对于直筒部64滑动,使阀芯30在与阀座20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进行直线往复摇动。通过使阀芯30与阀座20分离,使流入筒12和流出筒16连通。由此流体F能够通过止回阀100。
在阀筒18的内周面形成有沿着引导轴32的滑动方向延伸的键槽部52。键槽部52与作为阀芯30的一部分的突起部43卡合,从而引导阀芯30进行往复摇动。
即,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引导阀芯30以不能旋转的方式相对于罩部60滑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43以及键槽部52相当于引导部。
在阀芯30和阀座20抵接的关闭状态下,弹性体50向阀座20稍微按压阀芯30。即,在阀芯30的关闭状态下,弹性体50与自然长度相比稍微进行收缩。通过使阀芯30与阀座20分离,使弹性体50进一步收缩,使朝向阀座20按压阀芯30的作用力增大。在忽略作用于止回阀100的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阀芯30从阀座20上升至弹性体50作用于阀芯30的作用力与流体F的总压(水流压)压载的位置(参照图2)。
转向面40使通过阀座20的流体F的流入方向D1平滑地向阀芯30的通过方向D2转向。在本实施方式中,阀芯30的通过方向D2为,流入阀筒18的流体F通过侧孔19的方向,即侧孔19的大致法线方向。
转向面40是向定向的流入方向D1和通过方向D2的矢量和的方向倾斜的平面或者曲面。转向面40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使平面围绕一个轴弯曲而成的二维弯曲面,或者也可以是使平面围绕多个轴弯曲而成的三维弯曲面。
本实施方式的转向面40是朝向阀芯30与阀座20分离的方向呈凸状的弯曲面。更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的转向面40为,将与流入方向D1以及通过方向D2都交叉的方向(图3B中的左右方向)作为圆筒轴的部分圆筒面(二维弯曲面)。在此,圆筒包括长圆筒以及椭圆筒。
转向面40的部分圆筒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流入阀座20的流体F的流路半径。由此,不会使流体F过度急剧地转向,不会使流体F推起阀芯30的力变得过小。因此,不会使止回阀100的启开压力变得过大。在此,流入阀座20的流体F的流路半径指流入筒12的内径(半径),是沿着流入方向D1投影而得到的阀座20的开口半径。本实施方式的转向面40的部分圆筒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流入阀座20的流体F的流路的直径。由此,在流入的流体F按压转向面40的力中的沿着引导轴32的方向(阀芯30的摇动方向)的成分大于与引导轴32垂直的方向(横力)的成分。因此,在阀芯30进行往复摇动时,引导轴32平滑地相对于直筒部64滑动。将本实施方式的转向面40沿着流入方向D1投影而得到的形状以及尺寸,与将流入筒12沿着与流入方向D1垂直的方向剖切的截面的开口形状以及尺寸相等。本实施方式的转向面40的曲率半径整体上均匀,但是也可以使转向面40的曲率半径局部发生变化,来代替本实施方式。在阀芯30的关闭状态(参照图1)下,整个转向面40面向流入筒12的开口内部。
阀芯30呈大致圆盘状。转向面40和阀芯30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型。下面,将阀芯30中的形成有转向面40的一侧称为下表面侧,将相反侧称为上表面侧。在阀芯3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壁厚的加强部33。在加强部33的中央设置有盲孔34。在盲孔34的周面形成有螺旋槽(未图示),与引导轴32的下端的外螺纹部螺合。在加强部33中的盲孔34的周围形成有环状槽35。环状槽35与弹性体50的下端嵌合。
为了便于说明,将图3B的左右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另外,将图3C的左方称为前方,将右方称为后方。在转向面40的倾斜方向(图3C中的左右方向)的前方与转向面40平滑地连续形成有前缘平坦部41。在转向面40的后方相对于转向面40弯曲地形成有后缘平坦部42。前缘平坦部41以及后缘平坦部42的法线方向与盲孔34的深度方向,即阀芯30的摇动方向一致。前缘平坦部41的在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转向面40的在宽度方向上的该尺寸,大于后缘平坦部4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该尺寸。转向面40呈燕尾形状,随着朝向后缘平坦部42而宽度方向的尺寸逐渐减小。在阀芯30的周面中的后缘平坦部42的后方形成有突起部43。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43呈半圆柱状,沿着阀芯30的摇动方向延伸。突起部43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阀筒18的键槽部52嵌合。在阀芯30的关闭状态下,前缘平坦部41以及后缘平坦部42与流入筒12的端面13中的平坦部13a液密(密封不漏液体)地抵接(参照图1、图2)。也可以在阀芯30和阀座20之间任意设置O型圈等止水用的密封件。通过设置密封件,提高关闭状态下的阀芯30和阀座20之间的液密性。并不特别地限定密封件的具体的设置部位,但是可以在流入筒12的端面13呈周状安装环状密封件,或者也可以在前缘平坦部41、转向面40以及后缘平坦部42呈周状安装环状密封件。但是,由于流入筒12的端面13以及转向面40为弯曲面,因此也可以不使用密封件,而在关闭状态下使阀芯30与阀座20直接抵接。前缘平坦部41以及后缘平坦部42的法线方向与流入方向D1一致,因此上述部位与流入筒12的端面13中的平坦的部分沿着流入方向D1(即漏水方向)直接抵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阀芯30虽然具有弯曲的转向面40,但即使不使用密封件,在关闭状态下的止水性也优异。
在图1中,在阀芯30关闭的状态下从流入筒12的一次侧的端面15流入的流体F,对转向面40施加垂直阻力。垂直阻力中的引导轴32的延伸方向成分使弹性体50压缩,从而从阀座20推起阀芯30。流体F沿着转向面40流动,滞留于前缘平坦部41的附近即侧孔19的附近。因此,当打开阀芯30时,流体F立即从侧孔19流出。在图2所示的阀芯30的开放状态下,沿着流入方向D1流动的流体F与转向面40发生碰撞,从而一边维持阀芯30的开放状态,一边沿着转向面40向通过方向D2转向。
当阀芯30相对于阀座20的上升被限制而到达最大的上升位置时,止回阀100处于最大开放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中,上升的阀芯30中的加强部33的上表面与直筒部64的下端抵接,从而限制阀芯30的上升。此外,也可以通过使引导轴32到达直筒部64的最里部即顶板部62,来限制阀芯30的上升。在止回阀100的最大开放状态下,引导轴32的下端部以及阀芯30位于阀筒18的内部。阀筒18呈圆筒状,内径与阀芯30的外径一致。阀芯30在阀筒18的内部液密地进行往复摇动。在从阀芯30与阀座20抵接的关闭状态至上述最大开放状态的整个行程上,阀芯30容置于阀筒18的内部。因此,从流入方向D1流入的流体F不会流入阀芯30的背后即罩部60的内部,而通过侧孔19以及流出筒16从止回阀100流出。通过不使流体F流入罩部60的内部,不会阻碍阀芯30的上升。
通过使阀芯30上升,从而压缩罩部60的内部的空气。也可以在罩部60的顶板部62或者周面部66上设置用于排出该压缩的空气的排气孔。由此,能够用小的力推起阀芯30,因此能够减小止回阀100的压力损失。另一方面,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不在罩部60上设置排气孔,从而能够借助上述被压缩的空气的弹性复原力来使阀芯30迅速地从开放状态转移到关闭状态。由此,在流体F停止时使阀芯30迅速地关闭,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止回阀100的二次侧的流体F逆流。将止回阀100设置在输送泵的一次侧来作为所谓的底阀(foot valve),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该逆流防止功能来良好地防止漏水。此外,也可以使从流入方向D1流入的流体F流入阀芯30的背后即罩部60的内部,来代替上述结构。具体地说,也可以在阀芯30的周围和阀筒18之间稍微设置间隙,在图2所示的开放状态下,使液体L流入罩部60的内部之后向流出筒16流出。由此,能够通过流动的液体L来将罩部60的内部保持洁净,即使在弹性体50与异物咬合的情况下,也能够立即冲洗掉该异物。
图4是将止回阀100用作底阀的扬水系统1000的结构图。该扬水系统1000被用于各种用途中,例如用于上下水道的供水、供给用于灭火或压载(ballast)的水、供给冷却液等。被输送的液体L,除了水之外,还能够按照用途来选择。
本实施方式的扬水系统1000具有:贮液槽200,贮存液体L;泵300,设置在地上,用于输送液体;吸液管210,连接贮液槽200和泵300;喷出管220,使泵300所喷出的液体L流通。止回阀100设置于吸液管210的地上部分。
泵300与马达等驱动部302连接。泵300为陆上泵,可以是自吸式,也可以是非自吸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非自吸式的离心泵。起动注水槽304设置在比泵300更高的位置上。通过打开开闭阀306,起动用水供给至泵300。
吸液管210包括:吸上部212,立起设置,下端213浸渍于贮液槽200中;转送部216,横倒设置在地上,与泵300连接。止回阀100设置在吸上部212和转送部216之间。吸液管210的下端213位于液体L的液面FL的下方。
转送部216设置在从止回阀100的二次侧到泵300的吸込侧SS为止的部位上。转送部216以斜率φ朝向泵300向上倾斜。止回阀100借助泵300的喷出压打开流路,向将液体L从吸上部212(一次侧UP)输送至转送部216(二次侧DW)的方向,使液体L单向通过。在与泵300的喷出侧DS连接的喷出管220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110,该第二止回阀110使泵300所喷出的液体L向喷出方向(图4的上方)单向流通。在第二止回阀110的二次侧还设置有开闭阀112。
当泵300停止动作时,转送部216的流路被关闭,从而转送部216处于高压。由此,止回阀100的一次侧UP和二次侧DW之间的差压成为最低动作压力(启开压力)以下,从而阀芯30迅速地关闭。由此,转送部216的内部的液体L不从底阀即止回阀100漏出,而留在转送部216的内部。因此,吸上部212的内部的液体L也不落下而留在内部。由此,在泵300再运行时,不必从起动注水槽304向吸上部212以及转送部216供给起动用水,或者能够使供给量处于最小限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扬水系统1000中,止回阀100设置在地上,因此安装以及维护的操作性优异。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中,在阀筒18的上端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罩部60,从而使维护操作性进一步优异。在阀芯30和阀筒18之间夹住异物的情况下,或者引导轴32和直筒部64之间的滑动性或者弹性体50的伸缩性降低的情况下,在使泵300停止后,从阀筒18卸下罩部60。由此,能够容易地从阀筒18卸下弹性体50、引导轴32以及阀芯30。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能够在不卸下吸液管210(吸上部212、转送部216)以及阀体10的情况下,容易地从阀体10卸下止回阀100的可动部即阀芯30,来进行维护操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使液体(水)流通的扬水系统100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止回阀100设置在空气管道(通风管)等气体流路上,来用作使气体(空气)单向通过的逆流防止用的风挡(checkdamper)。
<第二实施方式>
图5A、图5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的纵向剖视图。图5A表示阀芯30的关闭状态,图5B表示阀芯30的开放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在如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即,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为流入筒12和流出筒16的轴心方向相互交叉的角阀。在相对于阀座20进行直线往复摇动的阀芯30的背后(二次侧)安装有弹性体50以及引导轴32,从而使阀芯30对阀座20弹性施力。罩部60沿着阀芯30的摇动方向拧向阀筒18,能够安装于阀筒18并能够从阀筒18卸下。
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在如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本实施方式的转向面40是将与流入方向D1以及通过方向D2都交叉的方向作为圆筒轴的第一部分圆筒面46,和将流入方向D1作为圆筒轴的第二部分圆筒面48的复合面。
阀体10包括阀筒18、流入筒12、流出筒16以及凸缘部22、24。本实施方式的阀筒18、流入筒12以及流出筒16相互形成为一体。并不特别地限定阀筒18、流入筒12以及流出筒16的具体制造方法,但是可以通过铸造将这些构件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型,或者也可以在将这些构件作为单独的部件成型之后利用T型接头等连接构件来相互连接。凸缘部22、24也同样地与阀筒18形成一体。在流入筒12和阀筒18之间的边界部形成有内侧凸缘26。上述内侧凸缘26中的面向阀筒18的端面构成阀座20。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阀芯30的立体图。阀芯30由圆盘状的滑动部36以及三维曲面状的转向面40形成。在滑动部36形成有盲孔34、环状槽35以及突起部43。盲孔34、环状槽35以及突起部43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省略进行重复说明。
第一部分圆筒面46呈下端侧尖锐的倒置水滴形状。第一部分圆筒面46的弯曲方向为流入方向D1和通过方向D2的矢量和方向。由此,从阀体10的一次侧流入的流体F推起阀芯30来使阀芯30开放,并且流体F通过第一部分圆筒面46平滑地向通过方向D2转向。第二部分圆筒面48相对于内侧凸缘26滑动,引导阀芯30进行往复摇动。第二部分圆筒面48是与流入筒12以及阀筒18的周面具有同方向的圆筒轴的圆筒面。第二部分圆筒面48是用于抑制流体F与阀筒18的内部发生碰撞而产生涡流或紊流的裙(skirt)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也能够在交叉的配管(例如吸上部212以及转送部216:图4)的边界部发挥逆止功能。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也能够设置在扬水系统1000(参照图4)的地上部分上来作为底阀使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流入筒12和流出筒16的轴心方向垂直的角阀,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流入筒12和流出筒16的轴心方向平行的所谓的直通型止回阀100。
<第三实施方式>
图7A、图7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的纵向剖视图。图7A表示阀芯30的关闭状态,图7B表示阀芯30的开放状态。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是如下的直通阀,即,流入筒12和流出筒16的轴心方向平行,更具体地说是一致。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00在如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即,流入筒12的轴心方向与引导轴32的延伸方向交叉,具体地说垂直。
在阀体10的内部设置有一次贮液部70。一次贮液部70位于阀座20的一次侧。转向面40面向一次贮液部70。在阀芯30的关闭状态(参照图7A)下,从流入筒12的开口23流入流体F,当一次贮液部70的内压上升而与二次侧之间的差压超过规定的最低动作压力时,如图7B所示那样从阀座20推起阀芯30,从而使止回阀100处于开放状态。
从流入筒12的开口23流入而到达一次贮液部70的流体F,将阀座20的开口方向(图7A以及图7B的上下方向)作为流入方向D1来通过阀座20。通过阀座20的流体F将沿着转向面40的方向作为通过方向D2来通过阀芯30。然后,流体F沿着流出筒16的轴心方向(排出方向D3)从开口25流出。在本实施方式这样的直通型的升降式止回阀中,也在通过阀座20的前后使流入方向D1和通过方向D2交叉。在该止回阀100中,通过在阀芯30的一次侧设置转向面40,能够使流体F平滑地从流入方向D1向通过方向D2转向。由此,能够降低止回阀100中的水头损失(head loss)。
<第四实施方式>
图8A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的关闭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8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的开放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的关闭状态的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在如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转向面40为平坦的倾斜面,转向面40的法线方向N和流体F的流入方向D1之间的交叉角度小于45度。
对于转向面40的法线方向N和流体F的流入方向D1之间的交叉角度进行说明。在流体F流入止回阀400的流入方向D1与转向面40完全正对的情况下,将交叉角度设为零度。即,将转向面40的法线矢量(N)和流体F的流入矢量(D1)所形成的角度的补角称为转向面40的法线方向N和流体F的流入方向D1之间的交叉角度。下面,有时将该交叉角度称为转向面40的倾斜角度。
优选转向面40的倾斜角度如上述那样小于45度。由此,流体F推起转向面40来使弹性体50良好地收缩,使止回阀400从图8A的关闭状态转移至图8B的开放状态。
在流体F的流入方向D1和通过方向D2以90度交叉的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中,优选转向面40的倾斜角度为15度以上且22.5度以下。换句话讲,优选转向面40的倾斜角度为流入方向D1和通过方向D2交叉的角度的1/6以上且1/4以下。通过设置在该范围内,抑制流入止回阀400的流体F按压转向面40的力所包括的横向成分,因此抑制引导轴32的滑动阻力。另外,能够不对流入的流体F过度地进行减速的情况下使流体F向通过方向D2转向。因此,能够良好地降低通过止回阀400的流体F的压力损失。
阀芯30的厚度不均匀,阀芯30的厚度以接近开口25的一侧(图8A的左侧)最薄的方式单调地发生变化。阀芯30的下表面相对于流体F的流入方向D1倾斜。阀芯30的下表面粘附有树脂片44。树脂片44是由阀座20和阀芯30夹持的具有水密性且片状的密封构件。本实施方式的转向面40由树脂片44形成。作为树脂片44(密封构件),能够使用具有独立气泡的泡沫树脂材料。树脂片44具有平坦且均匀的厚度。树脂片44的下表面形成转向面40。
通过使树脂片44具有独立气泡,不会通过树脂片44的内部来使止回阀400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相互连通,从而水密性优异。即,在树脂片44具有连续气泡的情况下,树脂片44的转向面40和侧周面连通,即使在阀芯30的关闭状态下,也可能产生漏水。相对于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利用具有独立气泡的树脂材料作为树脂片44,使阀芯30在关闭状态下的止水性优异。即,通过因树脂片44柔软而产生的阀座20的密闭性和树脂片44本身的水密性的协同作用,能够实现止回阀400的高的止水性。另外,通过使树脂片44具有独立气泡,即使树脂片44被流体F弄湿的状态下,流体F也不会渗进树脂片44的内部,从而不会破坏树脂片44的柔软的变形性。另外,树脂片44和阀芯30之间的接合部也不会被渗进树脂片44的流体F侵蚀。
本实施方式的转向面40为平坦面。如图9所示,在关闭状态的止回阀400中,阀芯30借助从自然长度被压缩的弹性体50的弹性复原力在轴心方向上对阀座20施加的按压力P1,在阀座20的整周均匀。另外,树脂片44的倾斜角均匀,因此按压力P1中的树脂片44的厚度方向上的力成分P2也在阀座20的整周均匀。由于树脂片44的厚度也均匀,因此树脂片44的厚度方向的压缩变形是均匀的。因此,关闭状态下的树脂片44和阀座20之间的紧贴性在阀座20的整周变得均匀,从而使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的止水性变高。
树脂片44的特性为,优选用JIS(日本工业标准)K6767测定的压缩永久变形(30分钟)为同样的压缩永久变形(24小时)的10倍以上,更优选为15倍以上。即,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片44的下述算式(1)所表示的止水性参数为10以上,优选为15以上。
止水性参数=压缩永久变形(30分钟)/压缩永久变形(24小时)……(1)
在此,压缩永久变形(30分钟)指,基于ISO1856将试验片压缩成从初始厚度变形了25%的状态并在23℃±2℃下放置22小时,从结束压缩起30分钟之后的试验片的厚度。压缩永久变形(24小时)指,同样地放置22小时,从结束压缩起24小时之后的试验片的厚度。压缩永久变形(30分钟)大,表示树脂片44具有高的变形保持性,压缩永久变形(24小时)小,表示树脂片44具有高的形状复原性。
若上述算式(1)所表示的止水性参数为10倍以上,优选为15倍以上,则止回阀400的高的止水性长时间持续,因此是优选的。其原因在于,若压缩永久变形(30分钟)大,则在止回阀400的关闭状态下阀座20侵入树脂片44来水密地紧贴在一起。通过使压缩永久变形(24小时)小,不会使树脂片44以被侵入的形状发生永久变形。因此,即使在阀芯30进行开闭摆动而使阀座20和树脂片44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微小变化,也能够恰当地防止因树脂片44变形而漏水的情况。
作为用于制作树脂片44的泡沫树脂材料,能够使用聚氯乙烯泡沫、烯烃泡沫、聚氨酯泡沫或者氟化橡胶泡沫体。此外,作为树脂片44能够使用非泡沫树脂材料。作为非泡沫树脂材料,能够使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氟化橡胶等软性树脂材料。
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在如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阀芯30和罩部60能够相对旋转,弹性体50相对于阀芯30或者罩部60中的至少一个不固定地被按压。弹性体50相对于阀芯30或者罩部60中的一个不固定地被按压。弹性体50也可以固定接合在另一个上。阀芯30和罩部60能够分离。
以不固定的方式按压弹性体50的阀芯30或者罩部6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摩擦保持弹性体50的端部的树脂材料(树脂垫54、56)。本实施方式的弹性体50的两端与罩部60以及阀芯30均不固定。在阀芯3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凹部38。在凹部38嵌合安装有环状的树脂垫54。在罩部60的顶板部62的下表面也同样地形成有环状的凹部69。在凹部69嵌合安装有环状的树脂垫56。
树脂垫54和树脂垫56可以是同种材料,也可以是相互异种材料。也可以将树脂片44、树脂垫54以及树脂垫56由共用的材料、即具有独立气泡的泡沫树脂材料制作。
在图8B所示的止回阀400的关闭状态下,弹性体50被压缩。弹性体50的下端被树脂垫54按压,上端被树脂垫56按压。在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中,在图8A所示的止回阀400的开放状态下,弹性体50也比自然长度被压缩。弹性体50的下端被树脂垫54按压而被摩擦保持。同样地,弹性体50的上端被树脂垫56按压而被摩擦保持。因此,抑制在弹性体50和罩部60之间以及弹性体50和阀芯30之间围绕引导轴32进行相对轴旋转。
如图9所示,弹性体50的下端面51被研磨得平坦。具体地说,下端面51被研磨了弹性体50的绕线的粗细的大致一半那么多。因此,下端面51和树脂垫54进行面接触,以高的摩擦力抑制弹性体50的轴旋转。同样地,弹性体50的上端面(未图示)也被研磨得平坦,与树脂垫56进行面接触。
弹性体50具有针对扭转变形的弹性复原力。因此,阀芯30和罩部60围绕引导轴32相对进行轴旋转的情况,被树脂垫54、56以及弹性体50抑制。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不具有引导部即键槽部52以及突起部43(参照图1),未禁止阀芯30和罩部60之间的相对的轴转动。但是,如上述那样,阀芯30和罩部60的相对的轴旋转被摩擦以及弹性限制。因此,在流体F流入而使阀芯30进行开闭摆动的前后,良好地再现阀芯30相对于阀座20的位置。因此,不必在本实施方式的阀筒18的内表面设置键槽部,从而使止回阀400的加工性优异。
在阀体10的阀筒18和罩部60之间插入有密封件68来水密地进行压力接触。阀筒18和罩部60由卡套接头(ferrule joint)(未图示)紧固连接。由此,只要解开卡套接头来使罩部60与阀筒18分离,就能够从阀体10卸下阀芯30以及弹性体50。在组装止回阀400的情况下,将粘附有树脂片44的阀芯30插入阀筒18,在引导轴32的周围安装弹性体50。在使转向面40和阀座20的倾斜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在阀筒18的开口安装罩部60并用卡套接头紧固。弹性体50被压缩,两端分别与树脂垫54、56进行压力接触。由此,弹性体50相对于阀芯30以及罩部60进行的转动被摩擦限制。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通过简单的组装操作来稳定地再现转向面40和阀座20的方向的止回阀400。
图10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片44以及阀座20的纵向截面的说明图。图10B是示出树脂片44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图10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片44,前端部45a以及后端部45b向倾斜的阀座20的法线方向立起。即,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片44的周面与壁厚方向平行地立起,因此树脂片44是加工性优异的形状。另一方面,变形例的树脂片44在如下方面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即,前端部45a以及后端部45b与流入筒12的轴心方向(图中,上下方向)平行地立起。换句话讲,图10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片44,从壁厚方向观察的厚度尺寸均匀。相对于此,图10B所示的变形例的树脂片44,从轴心方向观察的厚度尺寸均匀。
如图9所示,阀芯30借助弹性体50的弹性复原力对阀座20施加的按压力P1,作用于止回阀100的轴心方向。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该按压力P1的反作用力N1,从阀座20沿着轴心方向作用于树脂片44。图10B所示的变形例的树脂片44的从轴心方向观察的厚度尺寸均匀,因此被反作用力N1压缩的树脂片44的变形量,从前端部45a至后端部45b都均匀。因此,与图10A所示的树脂片44相比,阀座20的止水性更优异。
在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中,举例示出了如下情况,即,将相当于流入筒12的上端面的阀座20的上表面用粘附于阀芯30的下表面的树脂片44覆盖,从而使阀座20止水。也可以用如下方式代替上述结构,即,使阀芯30具有能够与流入筒12嵌合的形状以及尺寸,用阀芯30塞住流入筒12来进行止水。具体地说,可以作成使阀芯30呈朝向下方越来越细的圆锥形状的提升阀。
在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中,借助弹性体50和树脂垫54、56之间的摩擦力限制阀芯30的轴旋转。也可以设置引导部来引导阀芯30以不能旋转的方式相对于罩部60滑动,来代替上述结构。具体地说,如第一实施方式的突起部43以及键槽部52那样,在阀芯30和阀筒18之间设置用于限制轴旋转的引导部。或者,也可以在引导轴32和直筒部64设置相互卡合的非圆形截面部来限制相对的轴旋转。该非圆形截面部相当于引导部。更具体地说,能够使引导轴32的外周形状以及直筒部64的内周形状为,椭圆形或将圆形沿孤线切掉而成的半圆形或局部圆形等非圆形。该非圆形截面部能够设置于引导轴32和直筒部64的整个长度或者一部分长度上。具体地说,使直筒部64的开口端部(图8A中的下端部)的附近的开口形状呈非圆形来形成引导部,使除了开口端部的附近之外的中间部以及上部的开口形状呈圆形。另一方面,使引导轴32中的插入直筒部64的整个长度区域的截面形状呈与直筒部64的开口端部对应的非圆形。这样,在直筒部64中,局部留出应该要将开口形状加工成非圆形的长度,由此提高加工精度以及降低加工成本,从而能够降低用于引导阀芯的往复摇动的引导轴32的滑动摩擦。通过彼此的非圆形截面部的嵌合,限制直筒部64和引导轴32的相对的轴旋转,从而能够在使转向面40和阀座20的倾斜方向总是一致的状态下,使阀芯30进行往复摇动。
如图8A、图8B所示,止回阀400在具有用于容置阀座20以及阀芯30的阀体10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在如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包括在该阀体10的阀芯30的一次侧UP开口形成的减压口105。在本实施方式的阀体10,具体地说,在流入筒12的周面形成有减压口105。利用图11,对于减压口105的用途进行说明。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扬水系统1000的结构图。图12A是示出吸液管210的下端部215的第一例的示意剖视图。图12B是示出吸液管210的下端部215的第二例的示意剖视图。
止回阀400的一次侧UP与吸液管210的吸上部212连接。止回阀400的二次侧DW与吸液管210的转送部216连接。吸上部212与贮液槽200的内部连通,转送部216与泵300连通。止回阀400使液体L从一次侧UP朝向二次侧DW单向流通。在泵300停止时,在吸液管210的一次侧UP(吸上部212)充满液体L,且为负压。
吸液管210的下端部215在贮液槽200的内部向铅垂上方开口。图12A以及图12B表示液面FL从图11的状态下降而液面FL比吸液管210的下端部215低的状态。这在将贮存在贮液槽200中的液体L通过泵300输送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产生。由于止回阀400的止水性,大气压作用于吸液管210的下端部215的液端面EL。在吸液管210的下端部215向下方开口的情况下,若吸液管210的下端部215的液端面EL,因贮液槽200的液面FL晃动或与周围的空气的流动发生接触而变得不稳定,则使空气进入吸液管210的内部,结果会漏水。
相对于此,图12A所示的第一例的吸液管210的下端部215,以大致180度的弯曲角度弯曲来使管端217朝向上方。吸液管210的液端面EL位于管端217的附近。因此,扬水系统1000从吸液管210的下端部215的上方吸引液体L来输送。有时在贮液槽200的底部沉淀有比重比液体L的比重大的淤泥等异物。在此,在吸液管的下端部向下方开口的情况下,容易吸引该底部的异物。因此,为了不吸引异物,需要在与贮液槽200的底部隔开距离的上方配置下端部。因此,在吸液管的下端部向下方开口的情况下,不能输送贮液槽200的底部附近的液体L,液体L产生很多浪费。相对于此,在如本实施方式的扬水系统1000那样吸液管210的下端部215向上方开口而下方堵塞的情况下,难以吸引贮液槽200的底部的异物,因此能够将下端部215配置在底部的附近。因此,能够不浪费而有效地使用液体L。
图12B所示的第二例的吸液管210的下端部215具有:吸液管210的管端217,下方开口;水保持部218,上方开口,容置该管端217。吸液管210的液端面EL位于水保持部218的上表面的附近。吸液管210的管端217位于液端面EL的下方,浸渍于液体L中。管端217和水保持部218一体连接。将水保持部218开口的上表面的面积即液端面EL的面积称为水保持部218的开口面积。并不特别地限定该水保持部218的开口面积,但是优选大于吸液管210的管端217的开口面积。
如图12A以及图12B所示那样,在吸液管210的内部直到下端部215为止充满液体L,且下端部215(管端217或者水保持部218)向上方开口。因此,若空气AR要进入吸液管210,则空气AR需要从液端面EL潜入下方并超过吸液管210的最下部。此外,就吸液管210的最下部而言,在图12A的第一例的情况下为下端部215的弯曲部219,在图12B的第二例的情况下为管端217。即使吸液管210的液端面EL变得不稳定,空气AR也不会进入吸液管210。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吸液管210不管贮液槽200的液面FL的水位如何都能够维持泵起动注水的状态。因此,即使贮液槽200的液面FL暂时下降至下端部215的下方,只要在吸上部212变空之前使泵300停止,就能够在使液端面EL的水位恢复之后立即再次输送液体L。
如图12B所示的第二例所示,在管端217以朝向上方的方式设置水保持部218,从而能够在不使吸液管210的下端部215弯曲的情况下容易地使液端面EL稳定。
从吸液管210的吸上部212到液端面EL为止的下端部215的流路的最小面积,与吸液管210的吸上部212的开口面积相等。换句话讲,在下端部215不存在吸液管210的流路的瓶颈。即,构成第一例的下端部215的弯曲部219、管端217的开口面积、构成第二例的下端部215的水保持部218的内部的流路面积大于或者等于吸液管210的吸上部212的开口面积。由此,在不产生液体L的吸入不足的情况下使下端部55向上方开口。
根据扬水系统1000,通过止回阀400的止水力和通过使下端部215向上方开口,协同地防止从吸液管210的吸上部212漏水的情况。因此,即使在从贮液槽200排出液体L来检查贮液槽200的内部的情况等下,也能够将吸液管210的吸上部212保持为通水的状态。因此,若再次向贮液槽200贮存液体L,则能够在不对吸液管210进行起动注水的情况下再次立即通过泵300输送。
减压口105是如下吸气孔,即,连通阀体10的内外,对阀体10中的阀芯30的一次侧UP进行减压。减压口105与配管190连接。在配管190上设置有以能够开闭的方式断开流路的开闭阀182、183。在开闭阀182和开闭阀183之间的流路上连接有用于测定配管190的内部的静压的压力计185。
减压口105与真空泵180连接。具体地说,在开闭阀183的下游侧,即在配管190的末端设置有真空泵180。真空泵180在不必起动注水的情况下吸引配管190的内部的空气。通过使开闭阀182、183开放来使真空泵180动作,使配管190、阀体10的一次侧UP以及吸液管210的吸上部212成为负压,从而吸上液体L。由此,将关闭止回阀400的阀芯30的状态下,对阀体10以及吸液管210的吸上部212进行初始通水。在该状态下关闭开闭阀183。由此,在泵300停止时,在吸液管210的一次侧UP(吸上部212)充满液体L,且成为负压。
本实施方式的泵300为变频泵(inverter pump)。并不特别限定变频泵的种类。能够使用改变电流流通率来控制泵的输出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方式和改变电压值来控制泵的输出的PAM(脉冲幅度调制)方式这样的两种方式。变频泵是初始的动作压力低而使动作压力逐渐地增大的泵,因此虽然节能优异,但是在止回阀400的一次侧UP未被起动注水的情况下,在初始通水时需要时间。相对于此,由于阀芯30在初始状态下关闭,因此即使从起动注水槽304向吸液管210供给起动用水,也不能使吸上部212通水。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真空泵180对吸液管210的吸上部212进行初始通水,因此即使泵300利用变频泵,也能够迅速地开始扬水。
与配管190连接的压力计185为用于测定大气压以下的压力的真空计。在用泵300输送流体F的期间,开放开闭阀182且关闭开闭阀183,用压力计185测定配管190的静压。压力计185所测定的压力为阀体10的一次侧UP的静压的绝对压或者表压(gauge pressure)。在该绝对压小于大气压即表压为负压的情况下,向吸上部212进行起动注水至比液面FL高的位置。表压(负压)的绝对值和吸上部212的内部的起动用水的水位(距液面FL的高度)能够进行换算。在压力计185所测定的表压到达基于阀芯30距液面FL的高度决定的规定压力(负压)的情况下,阀芯30的一次侧UP处于完全通水的状态。相反,在压力计185所测定的表压实际上为0时,阀芯30的一次侧UP发生漏水的情况。
在使泵300动作来输送液体L的期间,压力计185所测定的表压(负压)的绝对值变得更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基于压力计185的测定值,来判断是否正常输送液体L。
如上所述,在阀体10的一次侧UP连接压力计185来测定静压,从而能够检测吸上部212的内部的起动用水的定量的水位。由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即使在将止回阀400设置在吸上部212的中间而不是末端的情况下,也能够确认一次侧UP充分被初始通水。而且,还能够判断是否正常输送液体L。由此,能够迅速地检测泵300的空转,来提前防止泵300烧毁。
<第五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的关闭状态的说明图。图14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的阀芯30向虚线箭头的方向上升来与阀座20分离的状态的开放状态的说明图。在图13以及图14中省略图示了弹性体50。
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400在如下方面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即,具有被阀座20和阀芯30夹持的具有水密性且片状的密封构件即树脂片44。在密封构件由具有独立气泡的泡沫树脂材料形成的这一方面上也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树脂片44)具有:周缘部44a、44c,被阀座20和阀芯30夹持;栓塞部分44b,连接设置于周缘部44a、44c的内侧。周缘部44a、44c比较薄,栓塞部分44b与周缘部44a、44c相比形成得厚。周缘部44a、44c和栓塞部分44b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型。栓塞部分44b为中央膨出部,周缘部44a、44c为平坦的凸缘部。
栓塞部分44b构成转向面40。转向面40的倾斜角度小于45度。如图14所示,将倾斜的树脂片44的上侧的区域称为周缘部44a,将倾斜的树脂片44的下侧的区域称为周缘部44c。
树脂片44的上表面平坦,并粘附于阀芯30的下表面。在树脂片44的下表面突出形成有栓塞部分44b。树脂片44呈圆形,在外周侧形成有规定宽度且环状的周缘部44a、44c。栓塞部分44b为从周缘部44a、44c向下方突出的筒状部。周缘部44a和44c的壁厚可以彼此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
如图14所示,栓塞部分44b从周缘部44a立起的倾斜角θ1为钝角,栓塞部分44b从周缘部44c立起的倾斜角θ2为锐角。从周缘部44a、44c立起的立起面即栓塞部分44b的周面沿着流入筒12的内周面延伸。栓塞部分44b从周缘部44a、44c倾斜地立起,而不是垂直地立起。
即,栓塞部分44b呈朝向阀芯30的摇动方向(图13的上下方向)从周缘部44a、44c立起的斜筒状。在阀芯30关闭时(参照图13),密封构件(树脂片44)与阀座20三维地紧贴在一起。树脂片44与阀座20三维地紧贴在一起,并不指树脂片44仅与阀座20的座面紧贴的状态,而指与和阀座20的座面连接的其它面也紧贴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不仅在阀座20上,还在流入筒12的内周面上也紧贴有树脂片44。
并不特别地限定具有栓塞部分44b的树脂片44的制作方法,也可以将具有与栓塞部分44b相等的壁厚的平坦的片状的树脂材料切削加工来形成周缘部44a、44c。或者,也可以对该树脂材料进行冲压成型来将周缘部44a、44c按压形成为薄壁。在进行冲压成型的情况下,可以将止回阀400的流入筒12以及阀芯30用作压模,或者也可以利用与上述构件相同尺寸的压模。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片44如上所述那样由具有独立气泡的泡沫树脂材料形成。因此,即使在对止回阀400通水而树脂片44与水发生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水侵入树脂片44的表层的内部。即使在止回阀400的通水环境下,树脂片44的内部的气泡也以气相充满,树脂片44不失去良好的变形性。因此,若在通水后阀芯30处于关闭状态,则周缘部44a、44c被阀座20和阀芯30按压,立即被压缩而水密地对阀座20和阀芯30之间进行密封。栓塞部分44b稍稍被流入筒12的内周面按压而与其紧贴。通过使树脂片44具有独立气泡,留在流入筒12的一次侧的水不会通过树脂片44的内部来向二次侧泄漏。栓塞部分44b与流入筒12紧贴,周缘部44a、44c与阀座20紧贴,分别具有止水力。因此,与仅对阀座20进行密封的情况相比,提高止回阀400的关闭状态下的水密性。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使树脂片44的周缘部44a的壁厚大于周缘部44c的壁厚,使倾斜角θ1小于倾斜角θ2(参照图14)。此时,在引导轴32(参照图13)与阀芯30的中心偏离而靠近周缘部44c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树脂片44与阀座20良好地紧贴来提高止回阀400的止水性。
上述实施方式包括如下技术思想。
(1)一种止回阀,为升降式止回阀,包括阀座和阀芯,所述阀芯向与所述阀座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向进行直线往复摇动,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关闭所述阀座;流体流入所述阀座的流入方向和所述流体通过所述阀芯的通过方向交叉,该止回阀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的流入侧设置有使所述流体从所述流入方向向所述通过方向转向的转向面。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止回阀,所述转向面为朝向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分离的方向呈凸状的弯曲面。
(3)根据上述(2)所述的止回阀,所述转向面和所述阀芯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型。
(4)根据上述(2)或(3)所述的止回阀,所述转向面为将与所述流入方向以及所述通过方向都交叉的方向作为圆筒轴的部分圆筒面。
(5)根据上述(4)所述的止回阀,所述部分圆筒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流体流入所述阀座的流路的直径。
(6)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用于容置所述阀座以及所述阀芯的阀体,所述阀体具有:流入筒,构成所述阀芯的一次侧的流路,流出筒,构成所述阀芯的二次侧的流路;所述流入筒上的阀体内侧的端面呈与所述转向面对应的倾斜形状,所述端面构成所述阀座。
(7)根据上述(6)所述的止回阀,止回阀是所述流入筒和所述流出筒的轴心方向相互交叉的角阀。
(8)根据上述(6)或(7)所述的止回阀,还具有:弹性体,朝向所述阀座对所述阀芯施力,罩部,能够安装于所述阀体且能够从该阀体卸下,支撑所述阀芯以及所述弹性体;通过使所述罩部从所述阀体分离,能够从所述阀体卸下所述阀芯以及所述弹性体。
(9)一种具有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的扬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贮液槽,贮存液体,泵,设置在地上,输送所述液体,吸液管,连接所述贮液槽和所述泵,喷出管,使所述泵所喷出的所述液体在该喷出管中流通;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吸液管的地上部分。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扬水系统,所述吸液管包括:吸上部,立起设置,下端浸渍于所述贮液槽中,转送部,横倒设置在地上,与所述泵连接;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吸上部和所述转送部之间。
上述实施方式还包括如下技术思想。
(i)在上述止回阀中,所述转向面为平坦的倾斜面,所述转向面的法线方向和所述流入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小于45度。
(ii)在上述止回阀中,包括被所述阀座和所述阀芯夹持的具有水密性且片状的密封构件。
(iii)在上述止回阀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具有:周缘部,被所述阀座和所述阀芯夹持,栓塞部分,连接设置在所述周缘部的内侧,厚度比所述周缘部的厚度大,构成所述转向面;所述周缘部和所述栓塞部分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型。
(iv)在上述止回阀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塞部分呈从所述周缘部朝向所述阀芯的摇动方向立起的斜筒状,在所述阀芯关闭时,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阀座三维地紧贴在一起。
(v)在上述止回阀中,所述密封构件构成所述转向面,并且由独立气泡的泡沫树脂材料形成。
(vi)在上述止回阀中,所述阀芯和所述罩部能够相对旋转,所述弹性体与所述阀芯或所述罩部中的至少一个不固定地被按压。
(vii)在上述止回阀中,在所述阀芯或所述罩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摩擦保持所述弹性体的端部的树脂材料。
(viii)在上述止回阀中,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引导所述阀芯以不能旋转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罩部滑动。
(ix)在上述扬水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包括:阀体,容置所述阀座以及所述阀芯,减压口,在所述阀体的所述阀芯的一次侧开口形成;所述减压口与真空泵连接,并且所述泵为变频泵。
该申请主张2012年5月31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2-124090号以及2013年1月25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3-12498号的优先权,将全部公开编入到此。

Claims (19)

1.一种止回阀,为升降式止回阀,包括:阀座和阀芯,所述阀芯向与所述阀座接近或分离的方向进行直线往复摇动,以自由开闭的方式关闭所述阀座;流体流入所述阀座的流入方向和所述流体通过所述阀芯的通过方向交叉,该止回阀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芯的流入侧设置有使所述流体从所述流入方向向所述通过方向转向的转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面为平坦的倾斜面,所述转向面的法线方向和所述流入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小于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包括被所述阀座和所述阀芯夹持的具有水密性且片状的密封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构件具有:
周缘部,被所述阀座和所述阀芯夹持,
栓塞部分,连接设置在所述周缘部的内侧,厚度比所述周缘部的厚度大,并构成所述转向面;
所述周缘部和所述栓塞部分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栓塞部分呈从所述周缘部朝向所述阀芯的摇动方向立起的斜筒状,在所述阀芯关闭时,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阀座三维地紧贴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构件构成所述转向面,并且由具有独立气泡的泡沫树脂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面为朝向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分离的方向呈凸状的弯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面和所述阀芯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面为将与所述流入方向以及所述通过方向都交叉的方向作为圆筒轴的部分圆筒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分圆筒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流体流入所述阀座的流路的直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容置所述阀座以及所述阀芯的阀体,
所述阀体具有:
流入筒,构成所述阀芯的一次侧的流路,
流出筒,构成所述阀芯的二次侧的流路;
所述流入筒上的阀体内侧的端面呈与所述转向面对应的倾斜形状,所述端面构成所述阀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回阀是所述流入筒和所述流出筒的轴心方向相互交叉的角阀。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
弹性体,朝向所述阀座对所述阀芯施力,
罩部,能够安装于所述阀体且能够从该阀体卸下,支撑所述阀芯以及所述弹性体;
通过使所述罩部从所述阀体分离,能够从所述阀体卸下所述阀芯以及所述弹性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和所述罩部能够相对旋转,所述弹性体与所述阀芯或者所述罩部中的至少一个不固定地被按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芯或者所述罩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摩擦保持所述弹性体的端部的树脂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引导所述阀芯以不能旋转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罩部滑动。
17.一种扬水系统,具有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该扬水系统的特征在于,
具有:
贮液槽,贮存液体,
泵,设置在地上,输送所述液体,
吸液管,连接所述贮液槽和所述泵,
喷出管,使所述泵所喷出的所述液体在该喷出管中流通;
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吸液管的地上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扬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液管包括:
吸上部,立起设置,下端浸渍于所述贮液槽中,
转送部,横倒设置在地上,与所述泵连接;
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吸上部和所述转送部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扬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回阀包括:
阀体,容置所述阀座以及所述阀芯,
减压口,在所述阀体的所述阀芯的一次侧开口形成;
所述减压口与真空泵连接,并且所述泵为变频泵。
CN201380028546.1A 2012-05-31 2013-05-28 止回阀以及扬水系统 Active CN1043503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4090 2012-05-31
JP2012-124090 2012-05-31
JP2013012498 2013-01-25
JP2013-012498 2013-01-25
PCT/JP2013/064732 WO2013180108A1 (ja) 2012-05-31 2013-05-28 逆止弁および揚水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0316A true CN104350316A (zh) 2015-02-11
CN104350316B CN104350316B (zh) 2017-07-07

Family

ID=49673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8546.1A Active CN104350316B (zh) 2012-05-31 2013-05-28 止回阀以及扬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816622B2 (zh)
EP (1) EP2857726B1 (zh)
JP (1) JP5433865B1 (zh)
CN (1) CN104350316B (zh)
ES (1) ES2716856T3 (zh)
IN (1) IN2014DN10951A (zh)
WO (1) WO201318010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0054A (zh) * 2016-12-21 2017-05-24 太仓荣文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Pbt真空聚合装置用抽真空装置
CN110832238A (zh) * 2018-03-12 2020-02-21 株式会社石崎 止回阀和止回阀用往复移动体
CN113202958A (zh) * 2020-01-31 2021-08-03 株式会社日本碧士克 调压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5476B1 (en) * 2012-01-06 2018-11-13 Daniel A. Handley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fluids
CN104350316B (zh) * 2012-05-31 2017-07-07 石崎公司 止回阀以及扬水系统
JP6226792B2 (ja) * 2014-03-25 2017-11-08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開閉弁及びガスメータ
US9599243B1 (en) * 2014-08-21 2017-03-21 Taylor Innovations, Llc Inline relief valve with parabolic piston face
JP6469406B2 (ja) * 2014-10-07 2019-02-13 株式会社イシザキ 逆止弁および逆止弁セット
JP6496514B2 (ja) * 2014-10-07 2019-04-03 株式会社イシザキ 逆止弁および逆止弁用封止体
LU92958B1 (en) * 2016-01-25 2017-08-07 Luxembourg Patent Co High pressure valve with telescopic piston
WO2018209377A1 (en) * 2017-05-15 2018-11-22 Country Cocky Pty Ltd Valve for large scale irrigation
KR101973119B1 (ko) * 2017-08-31 2019-04-26 (유)성문 체크 밸브
DE102018102251A1 (de) * 2018-02-01 2019-08-01 Samson Aktiengesellschaft Ventilgehäuse-Baukastensystem und Hubventil
US11148818B2 (en) * 2018-10-19 2021-10-19 Goodrich Corporation Aspirator air vent valve
US11157026B1 (en) 2019-01-25 2021-10-26 3A Holdings, Ll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fluids comprising a two-stage poppet valve
KR102302329B1 (ko) * 2019-04-02 2021-09-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
CN110206899B (zh) * 2019-06-11 2020-11-20 佟磊 一种控流控压装置
JP7068500B2 (ja) * 2020-01-31 2022-05-16 株式会社イシザキ 逆止弁
DE102020207381A1 (de) 2020-06-15 2021-12-16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Ventileinrichtung sowi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Ventileinrichtung
KR20220125866A (ko) * 2021-03-04 2022-09-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진공 밸브 및 이를 구비한 반도체 제조 장치
KR20230122680A (ko) 2021-03-11 2023-08-22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시자키 체크 밸브
KR102526009B1 (ko) * 2021-04-13 2023-04-26 주식회사 대성코어 수류 성능이 향상된 지상식 소화전
KR102618656B1 (ko) * 2022-04-27 2023-12-28 주식회사 대성코어 옥외 소화전
JP7458119B1 (ja) 2023-09-19 2024-03-29 株式会社横田製作所 気液分離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68864A7 (fr) * 1976-10-23 1978-05-19 Gossler Kg Oscar Clapet de retenue pour robinet de distribution
JP2002323157A (ja) * 2001-04-27 2002-1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逆流防止弁
CN2584981Y (zh) * 2002-11-22 2003-11-05 宁波法兰特阀门有限公司 升降式缓闭止回阀
CN2603881Y (zh) * 2003-03-11 2004-02-18 王斌 斜面截止阀
CN101487537A (zh) * 2008-12-05 2009-07-22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截止阀
CN101672368A (zh) * 2009-09-01 2010-03-17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截止阀
CN101784633A (zh) * 2007-08-24 2010-07-2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密封材料
CN201546972U (zh) * 2009-09-29 2010-08-11 英德佳纳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吸程离心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9814A (en) * 1878-01-29 Improvement in stop-valves
US704557A (en) * 1902-01-17 1902-07-15 William R Michener Check-valve.
US862714A (en) * 1906-10-22 1907-08-06 Boris V Constantinov Valve.
US1679898A (en) * 1924-04-12 1928-08-07 Israel B Gilbert Check valve
US1716722A (en) * 1925-03-23 1929-06-11 Arthur J Fausek Valve
US2278595A (en) * 1935-11-05 1942-04-07 Frank E Stelzer Pump
US2521201A (en) * 1949-02-23 1950-09-05 Bruce E Clark Radiator pressure cap
CH289790A (fr) * 1950-06-19 1953-03-31 Cableries Et Trefileries Sa De Vanne de fermeture et de réglage.
US2701581A (en) * 1951-04-13 1955-02-08 Bell & Gossett Co Flow control valve
US2725076A (en) * 1953-07-03 1955-11-29 Crane Co Guided closure unit for check valves and the like
US3298393A (en) * 1963-11-15 1967-01-17 Kenneth C Mosier Check valve having throttling passage
US3542332A (en) * 1968-11-22 1970-11-24 Alain A Chevalier Air operated poppet seat valve
US3613723A (en) * 1970-02-03 1971-10-19 Max E Witt Chlorine injection means
DE2326609C3 (de) * 1973-05-24 1978-06-22 Paul 5419 Doettesfeld Kunz Dampfschälanlage mit einem Druckbehälter
US3911950A (en) * 1974-05-03 1975-10-14 Lunkenheimer Pre-set pressure relief valve
US4270571A (en) * 1979-07-06 1981-06-02 Pauliukonis Richard S High pressure letdown valve
JPS57107488A (en) * 1980-10-03 1982-07-03 Kei Saundaasu Fuiritsupu Y-shaped valve device
GB2085128A (en) * 1980-10-03 1982-04-21 Saunders Philip Keith Valves
IL63718A0 (en) * 1981-01-28 1981-12-31 Dorot Foundry & Metal Works Check valve
US4576197A (en) * 1982-09-29 1986-03-18 Midwest Energy Services Company Pump suction vacuum lift vortex control
DE3407190A1 (de) 1984-02-28 1985-09-12 Gerhard 5330 Königswinter Esser Vorrichtung zur abfuellung von fluessigkeiten
JPH0319649Y2 (zh) * 1986-05-14 1991-04-25
US4757974A (en) * 1987-04-13 1988-07-19 Ward Erin C Check valve
US4883086A (en) * 1988-10-26 1989-11-28 Lejnar Emil A Aspiration chemical suppl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797421A (en) * 1994-01-12 1998-08-25 Schlumberger Industries, Inc. Dry hydrant siphon assembly
JPH07260020A (ja) * 1994-03-17 1995-10-13 Harman Co Ltd 湯水混合バルブ
JP3368995B2 (ja) 1994-06-29 2003-01-20 株式会社小坂研究所 アングル型リフト式逆止弁
US5915410A (en) 1996-02-01 1999-06-29 Zajac; John Pneumatically operated positive shutoff throttle valve
GB2344635B (en) * 1998-12-09 2003-04-30 Kitz Corp Ball check valve and pumping apparatus using the check valve
US6929238B2 (en) 2000-02-18 2005-08-16 Ga Industries Inc. Electric motor actuated stop and self-closing check valve
JP2002213629A (ja) 2001-01-19 2002-07-31 Nippo Valve Co Ltd 減圧式逆流防止装置
JP2003148634A (ja) 2001-11-13 2003-05-21 Nippon Sanso Corp 弁および弁体
DE10243291B4 (de) * 2002-09-18 2015-04-30 Mann + Hummel Gmbh Ventil, insbesondere für den Ölkreislauf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S20050271518A1 (en) * 2004-06-04 2005-12-08 Smith & Loveless, Inc. Pumping method and system
JP4831422B2 (ja) * 2006-07-19 2011-12-0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流量可変バルブ
US7921867B2 (en) * 2006-09-06 2011-04-12 Olmsted Products Co. Elbow plug external sleeve valve
SG153002A1 (en) 2007-11-16 2009-06-29 Millipore Corp Fluid transfer device
CN104350316B (zh) * 2012-05-31 2017-07-07 石崎公司 止回阀以及扬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68864A7 (fr) * 1976-10-23 1978-05-19 Gossler Kg Oscar Clapet de retenue pour robinet de distribution
JP2002323157A (ja) * 2001-04-27 2002-1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逆流防止弁
CN2584981Y (zh) * 2002-11-22 2003-11-05 宁波法兰特阀门有限公司 升降式缓闭止回阀
CN2603881Y (zh) * 2003-03-11 2004-02-18 王斌 斜面截止阀
CN101784633A (zh) * 2007-08-24 2010-07-2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密封材料
CN101487537A (zh) * 2008-12-05 2009-07-22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截止阀
CN101672368A (zh) * 2009-09-01 2010-03-17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截止阀
CN201546972U (zh) * 2009-09-29 2010-08-11 英德佳纳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吸程离心泵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0054A (zh) * 2016-12-21 2017-05-24 太仓荣文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Pbt真空聚合装置用抽真空装置
CN106700054B (zh) * 2016-12-21 2019-04-19 太仓荣文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Pbt真空聚合装置用抽真空装置
CN110832238A (zh) * 2018-03-12 2020-02-21 株式会社石崎 止回阀和止回阀用往复移动体
TWI696778B (zh) * 2018-03-12 2020-06-21 日商石崎股份有限公司 止回閥及止回閥用往復移動體
CN110832238B (zh) * 2018-03-12 2021-05-18 株式会社石崎 止回阀和止回阀用往复移动体
CN113202958A (zh) * 2020-01-31 2021-08-03 株式会社日本碧士克 调压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33865B1 (ja) 2014-03-05
EP2857726B1 (en) 2018-12-26
EP2857726A4 (en) 2016-01-20
WO2013180108A1 (ja) 2013-12-05
JPWO2013180108A1 (ja) 2016-01-21
US9816622B2 (en) 2017-11-14
ES2716856T3 (es) 2019-06-17
US20150122353A1 (en) 2015-05-07
IN2014DN10951A (zh) 2015-09-18
CN104350316B (zh) 2017-07-07
EP2857726A1 (en)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0316A (zh) 止回阀以及扬水系统
US9102228B2 (en) Fuel-filling aperture opening/closing device
CN103717899B (zh) 隔膜泵
CN102245824B (zh) 洗衣机
CN100416079C (zh) 逆流防止阀的阀体
US20120285551A1 (en) Nose seal for surge relief valves
CN105612008A (zh) 吐出系统
CN114352728A (zh) 流量调节阀
CN104500789B (zh) 防倒流双芯一体式阀门
JP2002372197A (ja) 気体貯蔵システム
JP6654420B2 (ja) 高圧用逆止め弁とこれを用いた水素ステーション
JP2007120731A (ja) ダイヤフラム弁
CN100412430C (zh) 止回阀
CN100500064C (zh) 无气饮水机
CN105636770B (zh) 用于可充气物品修补的一次性密封剂液体罐和相关生产方法
US5348046A (en) Spring check valve cartridge
JP6963458B2 (ja) バルブ装置
CN206874412U (zh) 柴油进油管
CN201180526Y (zh) 一种水平井捞砂泵用砂铲
CN101806311B (zh) 泵及泵的使用方法
CN108953694A (zh) 核电用止回阀
CN212338316U (zh) 一种阀门阀芯结构
CN207486138U (zh) 一种斜板止回阀
CN212564544U (zh) 一种止回阀
CN108458141A (zh) 手动泄压式止回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