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8712B - 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8712B
CN104338712B CN201410374866.9A CN201410374866A CN104338712B CN 104338712 B CN104338712 B CN 104338712B CN 201410374866 A CN201410374866 A CN 201410374866A CN 104338712 B CN104338712 B CN 1043387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ed body
film laminated
foreign matter
mentioned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48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8712A (zh
Inventor
田村透
古泽修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38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8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8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8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6Drying; Softening;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7/00Clean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single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08B7/0028Clean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single group in this subclass by adhesive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1/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lamination processes; Safet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在该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中,一边将包括光学膜、形成在该光学膜上的粘合层、以及层叠在该粘合层上以保护上述光学膜的保护膜的膜层叠体向下游侧输送,一边在利用配置在上述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缘中的一侧的粘合辊对夹持该两个端缘中的至少一个端缘的情况下使上述膜层叠体通过至上述下游侧,由此去除异物。

Description

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应用于例如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的光学膜,使用偏振片(偏振膜)。通常,偏振片以在其至少一个面上借助粘合层层叠了保护膜而成的膜层叠体的形式出厂,在制造图像显示装置时,该膜层叠体在被剥离该保护膜后安装于图像显示部。
在这种光学膜中,若附着有异物,则有可能影响光学膜的光学特性。
因此,提出一种从光学膜去除异物的方法。
例如,提出一种通过向有机EL膜的表面吹送空气并从该表面的两端侧对所吹送的空气进行抽吸来去除表面的异物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例如,提出一种通过使粘合辊的周面与基板的端面垂直地接触并使该粘合辊旋转来去除基板的端面上的异物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1407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6-1650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膜层叠体在其端面侧具有暴露于外部环境的粘合层,因此,存在易于在该端面附着异物的倾向。因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技术中,难以充分地去除附着在端面上的异物。
另外,由于具有光学膜的膜层叠体较薄,因此,在专利文献2那样的技术中,膜层叠体的端面有可能因与粘合辊的周面相接触而损伤。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在抑制损伤的同时充分地去除异物的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以及能够在抑制损伤的同时抑制异物的附着的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一边将包括光学膜、形成在该光学膜上的粘合层、以及层叠在该粘合层上以保护上述光学膜的保护膜的膜层叠体向下游侧输送,一边在利用配置在上述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缘中的至少一个端缘的粘合辊对夹持该两个端缘中的至少一个端缘的情况下使上述膜层叠体通过至上述下游侧,由此去除异物。
采用该结构,通过使附着在膜层叠体的端面上的异物附着于粘合辊对,能够去除该异物。由此,能够充分地去除异物。并且,由于能够避免膜层叠体的端面被粘合辊垂直地按压并利用该粘合辊对去除异物,因此能够抑制膜层叠体的损伤。
因而,能够抑制膜层叠体的损伤并从该膜层叠体充分地去除异物。
在上述结构的膜层叠体的异物去除方法中,优选的是,在利用配置在上述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缘的上述粘合辊对来夹持该两个端缘的情况下使上述膜层叠体通过至上述下游侧,由此去除异物,并且,上述粘合辊对越朝向上述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去越偏向上述下游侧地倾斜。
采用该结构,通过利用如此倾斜的粘合辊来分别夹持上述两个端缘,能够防止膜层叠体产生褶皱。因而,能够更加抑制膜层叠体的损伤。
在上述结构的膜层叠体的异物去除方法中,优选上述粘合辊对的各周面部的洛氏硬度为HRC30~60。
采用该结构,使粘合辊对的各周面部以追随膜层叠体的端缘和端面的形状的方式变形而易于与该膜层叠体的端面相接触,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去除膜层叠体的端面上的异物。
另外,上述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优选应用于上述光学膜是偏振片的情况。
在偏振片中,即使是附着数μm大小的异物也可能引起问题,因此,若也能够可靠地去除附着于膜层叠体的端面上的异物,则非常有效。
另外,本发明的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实施上述异物去除方法的异物去除工序。
采用该结构,能够通过上述异物去除方法来抑制膜层叠体的损伤并从该膜层叠体充分地去除异物。
因而,由于包括实施该异物去除方法的异物去除工序,因此能够制造能够在抑制损伤的同时抑制异物的附着的膜层叠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该膜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其用于将膜层叠体向下游侧输送;以及异物去除装置,其配置于上述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缘中的至少一个端缘,具有用于夹持该两个端缘中的至少一个端缘并使上述膜层叠体通过至下游侧的粘合辊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制造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异物去除方法的实施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异物去除方法的实施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异物去除方法的实施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异物去除方法的实施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膜层叠体的制造装置。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膜层叠体的制造装置1包括:输送用辊对3,其作为用于将从卷筒体19放出的膜层叠体10向下游侧输送的输送装置;以及异物去除装置4,其配置于膜层叠体10的宽度方向(图2的Y方向)上的两个端缘10a、10b中的至少一个端缘,具有用于夹持(nip)该两个端缘10a、10b中的至少一个端缘并使膜层叠体10通过至下游侧的粘合辊对60。
输送用辊对3一边以规定压力夹持膜层叠体10一边旋转,从而将膜层叠体10向下游侧输送。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粘合辊对60配置于膜层叠体10的上述两个端缘10a、10b侧。即,粘合辊对60分别配置于能够夹持膜层叠体10的上述两个端缘的位置。更详细而言,在膜层叠体10的上述两个端缘10a、10b侧分别配置各1个粘合辊对60,合计配置有两个粘合辊对60。另外,如图3所示,粘合辊对60具有旋转自如的第1粘合辊61和旋转自如的第2粘合辊63,上述第1和第2粘合辊61、63在其表面部具有粘合层(异物去除用粘合层)61b、63b。具体而言,第1和第2粘合辊61、63具有辊体61a、63a、分别形成于该辊体61a、63a的表面的粘合层61b、63b。如图2~图4所示,粘合辊对60的第1粘合辊61和第2粘合辊63构成为以夹持膜层叠体10并使膜层叠体10通过至下游侧的方式以规定压力与膜层叠体10相接触。并且,上述粘合辊对60配置为与上述宽度方向(Y方向)平行。
接下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膜层叠体10。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膜层叠体10包括:带状的光学膜11;粘合层13,其形成在该光学膜11的一个面(此处为表面。)11a上;以及带状的保护膜15,其层叠在该粘合层13上。
作为光学膜11,可列举出例如偏振片(偏振膜)、相位差膜、防反射膜、增光膜或由上述膜构成的层叠体等。
粘合层13用于将光学膜11和保护膜15粘接起来。该粘合层13是通过将作为用于形成粘合层13的材料的粘合剂涂敷在光学膜11上并根据需要使其干燥或固化而形成的。
保护膜15用于保护光学膜11的表面11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膜15要从粘合层13剥离,这样的保护膜也被称作离型膜。
包括这样的光学膜11、粘合层13以及保护膜15的膜层叠体10例如能够以如下方式制造。
即,首先,在光学膜11的表面11a上涂敷上述粘合剂,并根据需要使其干燥或固化,由此形成粘合层13。使在该粘合层13上载置保护膜15而获得的层叠体通过设定为规定压力的一对辊之间(未图示)。由此,能够制造膜层叠体10。在图1的形态中,将膜层叠体10卷取成卷状而构成了卷筒体19,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膜层叠体10,而不构成卷筒体19。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膜层叠体20的制造方法包括异物去除工序,在该异物去除工序中,一边将包括光学膜11、形成在该光学膜11上的粘合层13、以及层叠在该粘合层13上以保护上述光学膜11的保护膜15的膜层叠体10向下游侧输送,一边在利用配置在上述膜层叠体10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两个端缘10a、10b中的至少一个端缘的粘合辊对60夹持该两个端缘10a、10b中的至少一个端缘的情况下使上述膜层叠体10通过至上述下游侧,由此实施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
在上述异物去除工序中,首先,如图1所示,从上述卷筒体19将带状的膜层叠体10沿着其长边方向(X方向,参照图2)放出,利用输送用辊对3将膜层叠体10向下游侧输送。一边如此将膜层叠体10向下游侧输送,一边使膜层叠体10的两个端缘10a、10b分别通过粘合辊对60、即分别通过第1粘合辊61与第2粘合辊63之间。如图3、图4所示,第1粘合辊61和第2粘合辊63夹持两个端缘10a、10b并使膜层叠体10通过至下游侧。
通过如此一边利用各粘合辊对60夹持两个端缘10a、10b一边使膜层叠体10通过至下游侧,从而去除附着在膜层叠体10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两端面的异物。此外,此时,还能够同时去除位于膜层叠体10表面的两个端缘10a、10b附近的表面上的异物。
另外,在上述宽度方向(Y方向)上,粘合辊对60的与膜层叠体10相接触的部分的宽度方向(Y方向)长度和粘合辊对60的不与膜层叠体10相接触的(向膜层叠体的外侧突出)部分的宽度方向(Y方向)长度分别能够根据粘合层13的端面上的异物所要去除的程度而适当设定。
此外,在上述图2中,示出两个粘合辊对60配置于膜层叠体10的两个端缘10a、10b侧的形态、即,在本发明中,配置于该两个端缘10a、10b侧的粘合辊对60的数量并没有特别限定,而能够适当设定。
另外,在上述图2中,示出粘合辊对60与膜层叠体10平行地配置的形态,但在本发明中,粘合辊对60的配置并没有特别限定,而能够适当设定。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以采用将粘合辊对60配置为越朝向膜层叠体10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中央侧去越偏向上述下游侧地倾斜的形态。即,粘合辊对60配置为构成朝向上述下游侧去宽度逐渐变窄的日文ハ字状。通过利用如此倾斜的粘合辊对60来分别夹持膜层叠体10的两个端缘10a、10b,能够防止膜层叠体10产生褶皱。因而,能够更加抑制膜层叠体10的损伤。
在如此将粘合辊对60倾斜配置的情况下,粘合辊对60与宽度方向(Y方向)所成的倾斜角度θ优选为大于0°且为30°以下。通过使倾斜角度θ大于0°,从而具有能够防止膜层叠体10产生褶皱这样的优点,通过使倾斜角度θ为30°以下,从而具有防止膜层叠体10的蛇行而提高直行稳定性这样的优点。
另外,上述粘合辊对60的各周面部的洛氏硬度、即第1和第2粘合辊61、63的周面部的洛氏硬度优选为HRC30~60。该洛氏硬度能够使用硬度计(durometer)对第1和第2粘合辊61、63的周面(表面)进行测定而获得。
通过使上述洛氏硬度为HRC60以下,从而在利用粘合辊对60夹持膜层叠体10时,如图4所示,使各第1和第2粘合辊61、63的周面部(即,粘合层61b、63b和辊体61a、63a的表面侧的一部分)以追随膜层叠体10的端缘和端面的方式变形而易于与膜层叠体10的端面相接触。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去除膜层叠体10的端面上的异物。另外,通过使该洛氏硬度为HRC30以上,从而使粘合辊对60的耐久性、即第1和第2粘合辊61、63的耐久性充分地提高。
作为能够如此使上述洛氏硬度为HRC30~60那样的辊体61a、63a的形成材料,可列举出例如丁基橡胶、聚氨酯橡胶等。
并且,如此进行异物去除工序,能够使该异物去除工序后的层叠体构成膜层叠体2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从膜层叠体10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中,将上述膜层叠体10向下游侧输送,并利用配置在膜层叠体10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两个端缘10a、10b中的至少一个端缘(此处为两个端缘10a、10b)的粘合辊对60夹持该两个端缘10a、10b中的至少一个端缘(此处为两个端缘10a、10b)并使膜层叠体10通过至上述下游侧,由此去除异物。
采用该结构,通过使附着在膜层叠体10的端面上的异物附着在粘合辊对60上,能够去除该异物。由此,能够充分地去除异物。并且,由于能够避免粘合辊对60对膜层叠体10的端面按压并利用该粘合辊对60去除异物,因此能够抑制膜层叠体10的损伤。
因而,能够抑制膜层叠体10的损伤并从该膜层叠体10充分地去除异物。
此处,例如,当欲在放出膜层叠体10之前使粘合构件等接触于卷筒体19的侧面而去除该侧面的异物的情况下,由于卷筒体19的卷绕状态而在侧面上存在凹凸,因此,难以充分地去除异物。另外,当欲利用1个粘合辊对来夹持膜层叠体10的整个面地使膜层叠体10通过至下游侧而去除上述端面的异物的情况下,因膜层叠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厚度不均、该辊对的宽度方向上的压力的不均匀等而有可能产生使膜层叠体10出现褶皱的现象。
但是,采用上述异物去除方法,与上述相比,能够在避免产生褶皱的同时充分地去除异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上述光学膜11为偏振片。在偏振片中,即使是附着数μm大小的异物也可能引起问题,因此,若也能够可靠地去除附着于膜层叠体10的端面上的异物,则非常有效。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膜层叠体20的制造方法包括实施从上述膜层叠体10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的异物去除工序。
采用该结构,能够通过上述异物去除方法来抑制膜层叠体10的损伤并从该膜层叠体10充分地去除异物。
因而,由于包括实施该异物去除方法的异物去除工序,因此能够制造能够在抑制损伤的同时抑制异物的附着的膜层叠体2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膜层叠体20的制造装置包括:输送用辊对3,其用于将膜层叠体10向下游侧输送;以及异物去除装置4,其配置于上述膜层叠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缘10a、10b中的至少一个端缘,具有用于夹持该两个端缘10a、10b中的至少一个端缘并使上述膜层叠体10通过至下游侧的粘合辊对60。
采用该结构,能够与上述同样地制造能够在抑制损伤的同时抑制异物的附着的膜层叠体20。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能够在抑制损伤的同时充分地去除异物的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以及能够制造在抑制损伤的同时抑制异物的附着的膜层叠体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如上所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能够在本发明所意图的范围内进行适当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利用配置于该两个端缘10a、10b侧的粘合辊对60来夹持上述两个端缘10a、10b的结构,但在本发明中,也能够采用利用位于该两个端缘10a、10b中的任意一侧的粘合辊对60来夹持上述两个端缘10a、10b中的任意一个端缘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制造装置;3、输送用辊(输送装置);4、异物去除装置;10、膜层叠体;11、光学膜;13、粘合层;15、保护膜;20、异物去除工序后的膜层叠体;60、粘合辊对;61、第1粘合辊;61a、辊体;61b、粘合层;63、第2粘合辊;63a、辊体;63b、粘合层。

Claims (5)

1.一种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边将包括光学膜、形成在该光学膜上的粘合层、以及层叠在该粘合层上以保护上述光学膜的保护膜的膜层叠体向下游侧输送,一边在利用分别配置在上述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缘的粘合辊对夹持该两个端缘的情况下使上述膜层叠体通过至上述下游侧,由此去除异物,并且,
上述粘合辊对越朝向上述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去越偏向上述下游侧地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合辊对的各周面部的洛氏硬度为HRC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其中,
上述光学膜是偏振片。
4.一种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括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的异物去除工序。
5.一种膜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膜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其用于将膜层叠体向下游侧输送;以及
异物去除装置,其具有粘合辊对,该粘合辊对分别配置于上述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缘,用于夹持该两个端缘并使上述膜层叠体通过至下游侧,
上述粘合辊对越朝向上述膜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去越偏向上述下游侧地倾斜。
CN201410374866.9A 2013-07-31 2014-07-31 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Active CN1043387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9658A JP6163377B2 (ja) 2013-07-31 2013-07-31 フィルム積層体からの異物除去方法、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13-159658 2013-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8712A CN104338712A (zh) 2015-02-11
CN104338712B true CN104338712B (zh) 2018-03-30

Family

ID=52495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4866.9A Active CN104338712B (zh) 2013-07-31 2014-07-31 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63377B2 (zh)
KR (1) KR102211407B1 (zh)
CN (1) CN104338712B (zh)
TW (1) TWI6089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28077A (ja) * 2018-08-01 2020-08-27 東洋紡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エッジ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された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216955B2 (ja) * 2019-01-09 2023-02-0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el装置
JP2020131128A (ja) * 2019-02-20 2020-08-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異物除去装置
JP2023105602A (ja) * 2022-01-19 2023-07-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光学部材
JP2023105601A (ja) * 2022-01-19 2023-07-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光学部材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8483A (ja) * 1999-04-05 2000-10-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長尺状可撓性シートの除塵方法
JP2006269614A (ja) * 2005-03-23 2006-10-05 Hitachi Chem Co Ltd 除塵装置
CN101309955A (zh) * 2005-11-21 2008-11-19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的处理方法、光学膜的处理装置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JP4266503B2 (ja) * 2000-08-23 2009-05-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基材搬送装置および基材塗工体の製造方法
CN201264979Y (zh) * 2008-08-27 2009-07-01 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层的制造系统及偏光片的制造系统
JP5134523B2 (ja) * 2008-12-17 2013-01-3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け装置、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け方法、および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WO2013051505A1 (ja) * 2011-10-04 2013-04-1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9170A (en) * 1970-07-09 1974-03-27 Kraftwerk Union Ag Rotor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JP2000343011A (ja) * 1999-06-04 2000-12-12 Ricoh Co Ltd ロールフィルム加工装置および加工方法
JP2002134876A (ja) * 2000-10-23 2002-05-10 Nippon Mektron Ltd プリント基板の除塵装置
JP2006165072A (ja) 2004-12-02 2006-06-22 Ngk Spark Plug Co Ltd 基板端面自動清掃装置及び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8168188A (ja) * 2007-01-10 2008-07-24 Mitsuma Giken Kk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4964723B2 (ja) * 2007-09-26 2012-07-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ピンテンタ及び溶液製膜方法
JP5283923B2 (ja) * 2008-02-20 2013-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40705A (ja) 2008-12-10 2010-06-2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該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を用いた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8483A (ja) * 1999-04-05 2000-10-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長尺状可撓性シートの除塵方法
JP4266503B2 (ja) * 2000-08-23 2009-05-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基材搬送装置および基材塗工体の製造方法
JP2006269614A (ja) * 2005-03-23 2006-10-05 Hitachi Chem Co Ltd 除塵装置
CN101309955A (zh) * 2005-11-21 2008-11-19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的处理方法、光学膜的处理装置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CN201264979Y (zh) * 2008-08-27 2009-07-01 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层的制造系统及偏光片的制造系统
JP5134523B2 (ja) * 2008-12-17 2013-01-3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け装置、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け方法、および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WO2013051505A1 (ja) * 2011-10-04 2013-04-1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4028A (zh) 2015-02-01
KR20150015385A (ko) 2015-02-10
JP2015031751A (ja) 2015-02-16
CN104338712A (zh) 2015-02-11
TWI608926B (zh) 2017-12-21
JP6163377B2 (ja) 2017-07-12
KR102211407B1 (ko) 2021-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8712B (zh) 从膜层叠体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方法、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TWI589507B (zh) 用於應用處理片至連續玻璃帶的方法及裝置
JP5876990B2 (ja) 端面加工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1522426A5 (zh)
TWI733926B (zh) 玻璃輥
WO2009066435A1 (ja) 樹脂積層体、粘着シート、該粘着シートを用いた被着体の加工方法、及びその剥離装置
KR102179947B1 (ko) 필름 적층체로부터의 이물 제거 방법, 필름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WO2008142985A1 (ja) 異方導電接続用フィルム及びリール体
TW201137461A (en) Method for mak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5120700A1 (zh) 剥离装置和方法
JP6532767B2 (ja) 貼合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20107769A1 (zh) 偏光片保护膜及其撕揭方法
JP2013022901A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12296B2 (ja) 単層体または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WO2014109306A1 (ja) 光学部材貼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部材貼合体
TWI666474B (zh) 附保護膜之光學膜的製造方法
JP2016013885A (ja) 接続装置及びその接続方法
JP6904193B2 (ja) 薄膜剥離方法および薄膜の製造方法
CN109477928B (zh) 片状的光学薄膜
JP5849492B2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342081B2 (ja) フィルム製造方法及びフィルム
JP2009109624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11660B2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425954B1 (ko) 광학 표시 패널의 제조 방법과 광학 표시 패널의 제조 시스템
EP295391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flexible glass laminates using electrostatic pin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