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69534A - 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69534A
CN104269534A CN201410372634.XA CN201410372634A CN104269534A CN 104269534 A CN104269534 A CN 104269534A CN 201410372634 A CN201410372634 A CN 201410372634A CN 104269534 A CN104269534 A CN 104269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oxide
oxide
slaine
composite material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26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银珠
胡梅娟
严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4103726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695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69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95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4Composites as mix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3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139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7Nega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用途。氧化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用途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通过复合方法制备,其中金属包括Ag、Au、Cu、Fe、Sn、Si、Ni、Sb,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镍、氧化铜、锡氧化物、锑氧化物、钴氧化物、铁氧化物、锰氧化物,其中氧化石墨烯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0~80%。通过多种有效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的优点,同时制作成本低,适于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开发与应用。

Description

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用途,属于二次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轻质量、高电压、高容量、大功率、放电平稳、环境友好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空间技术、国防工业等多方面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但是,有限的锂资源和持续升高的锂原料价格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开发。
另一方面,钠元素的储量是极为丰富的(地壳中金属元素排名第四,占总储量的2.64%),而且价格低廉,与锂元素处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电极电势也比较接近。因此,用钠取代锂得到的性能优良的钠离子电池将能解决锂电大规模储电应用的问题。为此,探寻高容量及优异循环性能的钠电极材料成为目前电池研究领域新的热点。
由于钠离子的半径比锂离子大,在锂离子电池中达到商业应用的石墨碳负极材料由于其层间距较小(0.335 nm)而不能满足钠离子的自由脱嵌,无法应用于钠离子电池中。而无序化的、层间距较大的硬碳类材料则更适合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储钠机理主要是通过钠离子的在片层之间的脱嵌以及在硬碳中微孔中聚集的方式进行的,比容量最高可以达到300mAh/g。但是,循环稳定性仍然较差,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将石墨进行氧化处理可以引入含氧官能团,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大石墨的层间距,同时,将氧化石墨进一步超声剥离后得到单层的氧化石墨烯,则能进一步增大石墨烯层间距,同时无序排列的氧化石墨烯片层也会提供一定的孔洞位置,这些都可以为钠离子的嵌入和存储提供便利的通道,因此有望成为适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一种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静电喷雾沉积法、沉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或水热法,
所述的静电喷雾沉积法为: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按照薄膜所需组成混合,即金属盐:氧化石墨烯=(25~95)wt%:(75~5)wt%,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溶液溶于乙醇、乙二醇、1,2-丙二醇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浓度为0.001~0.2 mol/L的前驱体溶液,混合均匀后匀速流向喷雾针头,在5~20 kV的静电场作用下,前驱体溶液形成稳定均匀的气溶胶喷雾,沉积于加热温度为100~300 ℃的衬底上形成薄膜,将得到的薄膜在保护气氛下加热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所述的沉淀法为:将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溶液,在均匀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后超声分散均匀,其中氧化石墨烯与金属盐的比例为金属盐:氧化石墨烯=(25~95)wt%:(75~5)wt%,之后缓慢滴加沉淀剂,沉淀剂的量由溶液中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所需的物质的量计算确定,形成金属氧化物沉淀,离心烘干后得到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所述的沉淀剂为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化学气相沉积法为: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按照薄膜所需组成混合,即金属盐:氧化石墨烯=(25~95)wt%:(75~5)wt%,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溶液溶于乙醇,形成浓度为0.001~0.2 mol/L的前驱体溶液,将该溶液作为源溶液通过脉冲喷嘴喷射至反应腔体的蒸发区域,脉冲频率为3Hz,单次脉冲喷射时间为50ms,输运速率0.5~1.5mL/min,保持蒸发区域、输运区域和衬底的温度为,将氮气作为载气通入反应室内,流量控制在200~1200sccm,体系压力保持在20~100mbar,沉积时间为60~300min,得到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所述的水热法为:将摩尔比为1:0.001~1:5的金属盐与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溶液,在均匀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后超声分散均匀,其中氧化石墨烯与金属盐的比例为金属盐:氧化石墨烯=(25~95)wt%:(75~5)wt%,混合均匀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于100~300 ℃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8~30h,反应结束后离心烘干得到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所述的活性剂为NaOH、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聚醋酸乙烯酯、油酸、油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用途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通过复合方法制备,其中金属包括Ag、Au、Cu、Fe、Sn、Si、Ni、Sb,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镍、氧化铜、锡氧化物、锑氧化物、钴氧化物、铁氧化物、锰氧化物,其中氧化石墨烯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5~80%。
氧化石墨烯的新用途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本发明采用的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氧化石墨烯中含氧官能团能够有效增大石墨片层间距,有利于钠离子的嵌入和脱出,同时分散开的氧化石墨烯片层也提供了较大的空隙进行储钠,相比于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能够有效提高钠离子的充放电比容量,因此有望成为适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多种有效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的优点,同时制作成本低,适于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开发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材料循环性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具体地说明使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于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本部分对本发明实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在上下文中,如果未特别说明,本发明所用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所述金属盐为金属Ag、Au、Cu、Fe、Sn、Si、Ni、Sb、Mn、Co的醋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氟化物、乙酰丙酮盐、硫酸盐、柠檬酸盐等。
一种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静电喷雾沉积法、沉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或水热法,
所述的静电喷雾沉积法为: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按照薄膜所需组成混合,即金属盐:氧化石墨烯=(25~95)wt%:(75~5)wt%,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溶液溶于乙醇、乙二醇、1,2-丙二醇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浓度为0.001~0.2 mol/L的前驱体溶液,混合均匀后匀速流向喷雾针头,在5~20 kV的静电场作用下,前驱体溶液形成稳定均匀的气溶胶喷雾,沉积于加热温度为100~300 ℃的衬底上形成薄膜,将得到的薄膜在保护气氛下加热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所述的沉淀法为:将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溶液,在均匀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后超声分散均匀,其中氧化石墨烯与金属盐的比例为金属盐:氧化石墨烯=(25~95)wt%:(75~5)wt%,之后缓慢滴加沉淀剂,沉淀剂的量由溶液中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所需的物质的量计算确定,形成金属氧化物沉淀,离心烘干后得到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所述的沉淀剂为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化学气相沉积法为: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按照薄膜所需组成混合,即金属盐:氧化石墨烯=(25~95)wt%:(75~5)wt%,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溶液溶于乙醇,形成浓度为0.001~0.2 mol/L的前驱体溶液,将该溶液作为源溶液通过脉冲喷嘴喷射至反应腔体的蒸发区域,脉冲频率为3Hz,单次脉冲喷射时间为50ms,输运速率0.5~1.5mL/min,保持蒸发区域、输运区域和衬底的温度为,将氮气作为载气通入反应室内,流量控制在200~1200sccm,体系压力保持在20~100mbar,沉积时间为60~300min,得到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所述的水热法为:将摩尔比为1:0.001~1:5的金属盐与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溶液,在均匀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后超声分散均匀,其中氧化石墨烯与金属盐的比例为金属盐:氧化石墨烯=(25~95)wt%:(75~5)wt%,混合均匀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于100~300 ℃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8~30h,反应结束后离心烘干得到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所述的活性剂为NaOH、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聚醋酸乙烯酯、油酸、油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用途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通过复合方法制备,其中金属包括Ag、Au、Cu、Fe、Sn、Si、Ni、Sb,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镍、氧化铜、锡氧化物、锑氧化物、钴氧化物、铁氧化物、锰氧化物,其中氧化石墨烯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5~80%。
氧化石墨烯的新用途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另外,步骤1中的氧化石墨烯是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得的。
具体步骤为:(1)将纯度为99.5%的石墨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组成的混合酸液中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的温度保持在-2~2℃并搅拌10~30 min。
(2)向混合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并继续将混合液的温度保持在-2~2℃,搅拌1h;再将混合液升温至80~90℃并保持0.5~2h。
(3)再向混合液中加入去离子水,在80~90℃保温0.5~2h。
(4)将混合液中加入过氧化氢,以除去高锰酸钾,抽滤后洗涤固体物,干燥固体物后得到氧化石墨。
(5) 最后将氧化石墨放入水中超声得到浓度为1mg/ml的氧化石墨悬浮液,超声后得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超声后过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材料;
石墨、浓硫酸、浓硝酸以及高锰酸钾的质量体积比为1g:(80~110ml):(15~350ml):(1~10g)。
下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均是通过上述改进的Hummers法制得的,由于改进的Hummers法为现有技术中制备氧化石墨烯的常规方法,故不再各实施例中逐一赘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制备氧化石墨烯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氧化石墨放入水中超声得到浓度为1mg/ml的氧化石墨悬浮液,超声后得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超声后过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材料;
将上述氧化石墨烯粉末即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成钠离子电池。首先按照质量比为8:1:1的比例,将氧化石墨烯、聚偏氟乙烯粘结剂以及导电剂乙炔黑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NMP(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超声分散,搅拌均匀后形成浆料涂覆在铜箔上,干燥后裁成                                                =15mm的极片,在真空条件下于120 ℃干燥10小时,随机转移入手套箱备用。具体电池的装配在氩气气氛的手套箱内进行,以金属钠片作为对电极,1M的NaPF6(EC:DEC=1:1)溶液作为电解液,以Celgard 2300为隔膜,装配成2025扣式电池。电池充放电实验在新威(Neware)电池测试系统上使用恒流充放电模式进行,电压测试范围为0.01~2V。进行测试。图1为氧化石墨烯负极材料前三周的充放电曲线,如图2所示,在电流密度为1000 mA/g下,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034mAh/g,而首次充电比容量为237mAh/g。经过200周循环,容量达到160mAh/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静电喷雾法制备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具体步骤为:
(1)将硝酸亚锡与氧化石墨烯按86 wt%:14 wt%混合,溶解在乙醇/乙二醇/1,2-丙二醇(体积比为2:1:2)的混合溶剂中,形成金属阳离子浓度为0.005 mol/L的前驱物溶液。
(2)将前驱物溶液以3ml/h匀速通过蠕动泵流向喷雾针头,调节喷雾针头到不锈钢基片的距离为4cm,通过热电偶反馈控制加热台使基片温度恒温在175℃,通过直流高压发生装置调节夹在喷雾针头与基片之间的直流电压在15 kV获得稳定均匀的喷雾,控制喷雾时间为3h,获得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锡薄膜负极。
将上述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锡薄膜即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成钠离子电池。此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锡薄膜可直接作为负极材料,不锈钢衬底作为集流体,不需要粘结剂和导电剂配合的制浆过程。具体扣式电池的装配过程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沉淀法制备氧化石墨烯/三氧化二锑复合材料,具体步骤为:
将酒石酸锑钾与氧化石墨烯按75 wt%:25 wt%混合,之后溶于水中形成金属阳离子浓度为0.1mol/L的均匀溶液,再将0.1mol/L的氨水缓慢滴加到均匀溶液中形成三氧化二锑沉淀。将沉淀离心,再用去离子水冲洗,重复三次后过滤烘干,得到氧化石墨烯/三氧化二锑粉末材料,其中氧化石墨烯所占的质量分数约为8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氧化石墨烯/Sn复合材料,具体步骤为:
将乙酰丙酮锡和氧化石墨烯按照薄膜所需组分混合,即金属盐:氧化石墨烯=70wt%:30wt%,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溶液于溶于乙醇,形成乙酰丙酮锡溶液浓度为0.005mol/L的前驱体溶液,将该溶液作为源溶液通过脉冲喷嘴喷射至反应腔体的蒸发区域,脉冲频率为3Hz,单次脉冲喷射时间为50ms,输运速率1mL/min,保持蒸发区域、输运区域和衬底的温度为,将氮气作为载气通入反应室内,流量控制在1200sccm,体系压力保持在40mbar,沉积时间为120min。得到得到氧化石墨烯/Sn复合材料,其中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约为3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石墨烯/三氧化二铁复合材料,具体步骤为:
将0.54 g 三氯化铁溶入10 ml乙醇中,再加入0.2 g CTAB形成均匀溶液。然后,将氢氧化钠溶液(0.300 g NaOH 溶于15 ml去离子水中)缓慢滴加到均匀溶液中,再加入0.017g氧化石墨烯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密封,置于160 ℃下反应12 h。当反应釜冷却至室温时将得到的产物离心,用去离子水或酒精清洗数次,最后烘干得到氧化石墨烯/三氧化二铁复合材料,其中氧化石墨烯所占的质量分数约为5%。
上述实施例是对于本发明的一些详细表述,但是很显然,本发明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的实施例作出形式和内容方面非实质性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所实质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喷雾沉积法、沉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或水热法,
所述的静电喷雾沉积法为: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按照薄膜所需组成混合,即金属盐:氧化石墨烯=(25~95)wt%:(75~5)wt%,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溶液溶于乙醇、乙二醇、1,2-丙二醇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浓度为0.001~0.2 mol/L的前驱体溶液,混合均匀后匀速流向喷雾针头,在5~20 kV的静电场作用下,前驱体溶液形成稳定均匀的气溶胶喷雾,沉积于加热温度为100~300 ℃的衬底上形成薄膜,将得到的薄膜在保护气氛下加热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所述的沉淀法为:将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溶液,在均匀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后超声分散均匀,其中氧化石墨烯与金属盐的比例为金属盐:氧化石墨烯=(25~95)wt%:(75~5)wt%,之后缓慢滴加沉淀剂,沉淀剂的量由溶液中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所需的物质的量计算确定,形成金属氧化物沉淀,离心烘干后得到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所述的沉淀剂为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化学气相沉积法为: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按照薄膜所需组成混合,即金属盐:氧化石墨烯=(25~95)wt%:(75~5)wt%,将金属盐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溶液溶于乙醇,形成浓度为0.001~0.2 mol/L的前驱体溶液,将该溶液作为源溶液通过脉冲喷嘴喷射至反应腔体的蒸发区域,脉冲频率为3Hz,单次脉冲喷射时间为50ms,输运速率0.5~1.5mL/min,保持蒸发区域、输运区域和衬底的温度为,将氮气作为载气通入反应室内,流量控制在200~1200sccm,体系压力保持在20~100mbar,沉积时间为60~300min,得到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所述的水热法为:将摩尔比为1:0.001~1:5的金属盐与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溶液,在均匀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后超声分散均匀,其中氧化石墨烯与金属盐的比例为金属盐:氧化石墨烯=(25~95)wt%:(75~5)wt%,混合均匀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于100~300 ℃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8~30h,反应结束后离心烘干得到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所述的活性剂为NaOH、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聚醋酸乙烯酯、油酸、油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通过复合方法制备,其中金属包括Ag、Au、Cu、Fe、Sn、Si、Ni、Sb,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镍、氧化铜、锡氧化物、锑氧化物、钴氧化物、铁氧化物、锰氧化物,其中氧化石墨烯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5~80%。
4.一种氧化石墨烯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CN201410372634.XA 2014-07-31 2014-07-31 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用途 Pending CN1042695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2634.XA CN104269534A (zh) 2014-07-31 2014-07-31 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2634.XA CN104269534A (zh) 2014-07-31 2014-07-31 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9534A true CN104269534A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1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2634.XA Pending CN104269534A (zh) 2014-07-31 2014-07-31 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69534A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7281A (zh) * 2015-02-12 2015-05-13 中南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锑/掺氮碳纳米片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916824A (zh) * 2015-06-13 2015-09-16 田东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锡/氧化石墨烯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47890A (zh) * 2015-07-08 2015-11-11 东南大学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2347A (zh) * 2016-03-08 2016-05-04 上海中聚佳华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
CN106206058A (zh) * 2016-09-14 2016-12-07 齐齐哈尔大学 氧化镍/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449163A (zh) * 2016-10-26 2017-02-22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器集流体专用石墨烯复合导电剂及制备方法
CN106848338A (zh) * 2017-01-16 2017-06-13 济南大学 一种石墨烯负载Ni基氧化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854389A (zh) * 2017-01-11 2017-06-16 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云母氧化铁/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56808A (zh) * 2017-06-08 2017-10-1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三维石墨烯负载CoO量子点复合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56951A (zh) * 2017-06-08 2017-10-1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CoO/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1835A (zh) * 2017-06-08 2017-11-07 陕西科技大学 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三维石墨烯包裹碳酸钴量子点复合物电极材料及方法
CN107482162A (zh) * 2017-08-28 2017-12-15 中南大学 高振实密度金属氧化物、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7986266A (zh) * 2016-10-24 2018-05-04 林逸樵 一种生产石墨烯/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CN108352511A (zh) * 2015-11-13 2018-07-31 西诺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锂离子电化学电池中的石墨烯包封电活性材料
CN108649191A (zh) * 2018-03-30 2018-10-12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锑/氮掺杂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材料和应用
CN109473663A (zh) * 2018-11-19 2019-03-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锑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0486A (zh) * 2019-03-13 2019-06-28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复合金属氧化物功能陶瓷及其应用
CN110265643A (zh) * 2019-06-24 2019-09-2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Sb2O5/碳布柔性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142009A (zh) * 2021-11-26 2022-03-04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纳米锑/三氧化二锑异质结@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28776A (zh) * 2022-03-01 2022-06-14 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薄膜在钠离子电池中的使用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0665A (zh) * 2022-06-20 2022-09-06 广西亮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循环保持率电化学性能的钠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5176800A (zh) * 2022-07-29 2022-10-14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9994A (zh) * 2010-07-23 2012-02-0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锂电池用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6721A (zh) * 2011-12-21 2012-06-13 浙江大学 一种石墨烯基复合锂离子电池薄膜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881907A (zh) * 2012-10-16 2013-01-16 湖南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15597A (zh) * 2013-09-16 2014-01-15 上海交通大学 新型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WO2014081389A1 (en) * 2012-11-20 2014-05-30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Method for forming a reduced graphene oxide/metal sulfide composite and its use as an anode for batteri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9994A (zh) * 2010-07-23 2012-02-0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锂电池用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6721A (zh) * 2011-12-21 2012-06-13 浙江大学 一种石墨烯基复合锂离子电池薄膜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881907A (zh) * 2012-10-16 2013-01-16 湖南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4081389A1 (en) * 2012-11-20 2014-05-30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Method for forming a reduced graphene oxide/metal sulfide composite and its use as an anode for batteries
CN103515597A (zh) * 2013-09-16 2014-01-15 上海交通大学 新型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INZHU JIANG等: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for high performance sodium ion battery anodes", 《NANO ENERGY》, vol. 5, 14 February 2014 (2014-02-14), pages 60 - 66 *
孙毅: "钴钒基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7281A (zh) * 2015-02-12 2015-05-13 中南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锑/掺氮碳纳米片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916824A (zh) * 2015-06-13 2015-09-16 田东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锡/氧化石墨烯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47890A (zh) * 2015-07-08 2015-11-11 东南大学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11189825B2 (en) 2015-11-13 2021-11-30 Nanograf Corporation Graphene-encapsulated electroactive material for use in a lithium ion electrochemical cell
CN108352511A (zh) * 2015-11-13 2018-07-31 西诺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锂离子电化学电池中的石墨烯包封电活性材料
CN108352511B (zh) * 2015-11-13 2021-11-19 纳诺格拉夫公司 用于锂离子电化学电池中的石墨烯包封电活性材料
CN105552347A (zh) * 2016-03-08 2016-05-04 上海中聚佳华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
CN106206058A (zh) * 2016-09-14 2016-12-07 齐齐哈尔大学 氧化镍/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86266A (zh) * 2016-10-24 2018-05-04 林逸樵 一种生产石墨烯/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CN106449163A (zh) * 2016-10-26 2017-02-22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器集流体专用石墨烯复合导电剂及制备方法
CN106854389A (zh) * 2017-01-11 2017-06-16 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云母氧化铁/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54389B (zh) * 2017-01-11 2020-06-26 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云母氧化铁/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48338A (zh) * 2017-01-16 2017-06-13 济南大学 一种石墨烯负载Ni基氧化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848338B (zh) * 2017-01-16 2019-12-13 济南大学 一种石墨烯负载Ni基氧化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256808B (zh) * 2017-06-08 2019-03-1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三维石墨烯负载CoO量子点复合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56808A (zh) * 2017-06-08 2017-10-1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三维石墨烯负载CoO量子点复合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56951A (zh) * 2017-06-08 2017-10-1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CoO/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1835A (zh) * 2017-06-08 2017-11-07 陕西科技大学 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三维石墨烯包裹碳酸钴量子点复合物电极材料及方法
CN107331835B (zh) * 2017-06-08 2019-12-13 陕西科技大学 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三维石墨烯包裹碳酸钴量子点复合物电极材料及方法
CN107256951B (zh) * 2017-06-08 2019-12-1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CoO/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2162B (zh) * 2017-08-28 2020-12-08 中南大学 高振实密度金属氧化物、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7482162A (zh) * 2017-08-28 2017-12-15 中南大学 高振实密度金属氧化物、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8649191A (zh) * 2018-03-30 2018-10-12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锑/氮掺杂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材料和应用
CN108649191B (zh) * 2018-03-30 2020-09-18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锑/氮掺杂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材料和应用
CN109473663B (zh) * 2018-11-19 2021-07-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锑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73663A (zh) * 2018-11-19 2019-03-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锑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0486A (zh) * 2019-03-13 2019-06-28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复合金属氧化物功能陶瓷及其应用
CN110265643A (zh) * 2019-06-24 2019-09-2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Sb2O5/碳布柔性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142009A (zh) * 2021-11-26 2022-03-04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纳米锑/三氧化二锑异质结@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28776A (zh) * 2022-03-01 2022-06-14 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薄膜在钠离子电池中的使用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0665A (zh) * 2022-06-20 2022-09-06 广西亮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循环保持率电化学性能的钠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5176800A (zh) * 2022-07-29 2022-10-14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76800B (zh) * 2022-07-29 2024-03-08 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9534A (zh) 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用途
CN103943837B (zh) 三氧化二锑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3280571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2615671A1 (en) Lithium salt-graphene-containing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682266B (zh) 一种Li、Mn位共掺杂磷酸锰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151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0482B (zh) 一种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15423A (zh) 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2916178B (zh) 一种碳包覆改性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29375B (zh) 一种复合锂盐改性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6960954A (zh) 一种普鲁士蓝/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362316A (zh) 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935838B (zh) 制备单向择优生长高电化学活性的磷酸铁锂四元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4638242A (zh) 原位聚合包覆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方法
CN107611374A (zh) 一种新型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585804A (zh) 一种FeSx/C/CNT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894594A (zh)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9860536B (zh) 一种富锂锰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49429A (zh) 一种磷酸铁锂/碳化硅复合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09038A (zh) 包覆的富锂层状氧化物及其制备
CN108123106A (zh) 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二次锂电池
CN103384001A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固相催化制备方法
CN103000874A (zh) 一种碳包覆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606700A (zh) 一种充放电性能良好的锂离子电池
CN110627031A (zh) 一种钼掺杂磷化钴碳珊瑚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