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5227B - 单向离合器及具备该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向离合器及具备该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5227B
CN104235227B CN201410256888.5A CN201410256888A CN104235227B CN 104235227 B CN104235227 B CN 104235227B CN 201410256888 A CN201410256888 A CN 201410256888A CN 104235227 B CN104235227 B CN 1042352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member
way clutch
gear
recess
transmission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68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5227A (zh
Inventor
田村勇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35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5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5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5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24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F16D41/32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non-hinged det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24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F16D41/3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clutching ring or disc axially shifted as a result of lost motion between actuat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向离合器以及具备该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相比内部包含金属部件的结构、能以廉价的结构限制旋转方向。所述单向离合器具备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支承轴和传递构件。所述支承轴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第一侧面部沿旋转轴的轴向、向内部空间突出设置。所述传递构件被所述支承轴支承,能在所述轴向上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移动,所述传递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将输入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向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传递,所述传递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时限制输入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向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传递。

Description

单向离合器及具备该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向离合器及具备该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相关技术,将旋转驱动力向一个旋转方向传递的单向离合器已被公众所知。按照所述相关技术,单向离合器具备齿轮形状,能旋转地支承在驱动轴上,向所述驱动轴传递朝向一个方向的旋转。在单向离合器的内部配置有弹簧和辊,阻止向另一个方向的旋转。单向离合器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弹簧被压缩,使辊成为能相对驱动轴旋转的状态。其结果,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轴。另一方面,当单向离合器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弹簧被拉伸,使辊夹在驱动轴与单向离合器的内周部之间。其结果,辊的旋转被阻止,所述旋转驱动力的传递受到限制。
所述相关技术的单向离合器中,内部配置有金属材料构成的弹簧和辊。因此存在单向离合器的成本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向离合器及具备该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相比内部包含金属部件的结构、能以廉价的结构限制旋转方向。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单向离合器,包括:第一旋转构件,构成圆筒形状,能围绕旋转轴向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具有:从外部输入旋转驱动力的、包含齿轮牙的外周部;形成在所述外周部的径向内侧的内部空间;作为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一端侧的侧面的第一侧面部;以及作为所述轴向上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另一端侧的侧面的、包含将所述内部空间向外部开放的开口部的第二侧面部;第二旋转构件,构成圆板形状,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二侧面部上,能和所述旋转轴一体旋转,并且具备插入所述内部空间的、轴支承所述旋转轴的轴支承部;支承轴,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一侧面部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向所述内部空间突出设置;以及传递构件,被所述支承轴支承,能在所述轴向上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移动,传递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将输入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向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传递,传递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时限制输入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向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传递,所述第二旋转构件还具备所述传递构件能进入的凹部,所述凹部以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一部分凹陷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传递构件相对,所述传递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与所述凹部卡合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一体旋转,所述传递构件通过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凹部脱离到所述第一侧面部一侧而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空转。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包括:所述单向离合器;轴支承在所述轴支承部上的所述旋转轴;以及产生向所述齿轮牙输入的旋转驱动力的驱动部。
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相比内部包含金属部件的结构、能以廉价的结构限制旋转方向的单向离合器以及具备所述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
本说明书适当地参照附图,通过使对以下详细说明中记载的概念进行总结的内容简略化的方式来进行介绍。本说明书的意图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此外,意图也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范围。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象,并不限定于解决本发明中任意部分中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断面图。
图2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的主视图。
图2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的后视图。
图3A和图3B是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的分解断面图。
图7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的主视图。
图7B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传递构件配置在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单向离合器的断面图。
图7C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传递构件配置在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单向离合器的断面图。
图8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的主视图。
图8B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传递构件配置在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单向离合器的断面图。
图9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的主视图。
图9B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传递构件配置在第二位置的状态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处,作为驱动装置的一例,例示了具备打印功能和复印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1,但是驱动装置也可以是打印机、复印机、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的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体结构的装置主体10;以及配置在装置主体10上的自动供稿装置20。装置主体10的内部收容有读取单元25、图像形成部30、定影部60、供纸部40和输送通道50。读取单元25以光学方式读取要复印的原稿图像。图像形成部30在薄片体上形成调色剂像。定影部60将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在薄片体上。供纸部40储存向图像形成部30输送的薄片体。输送通道50将薄片体从供纸部40或手动供纸部46、经由图像形成部30和定影部60输送到薄片体排出口10E。装置主体10具备右侧面10R。右侧面10R是装置主体10右侧的侧壁。
自动供稿装置(ADF)2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在装置主体10的上表面。ADF20向装置主体10中的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自动供给要复印的原稿薄片体。另一方面,用户手动将原稿薄片体放置到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时,ADF20可向上方打开。ADF20包括:承载原稿薄片体的原稿盘21;经由原稿读取位置输送原稿薄片体的原稿输送部22;以及排出读取后的原稿薄片体的原稿排出盘23。
装置主体10的上表面配置有读取从ADF20自动供给的原稿薄片体的接触玻璃和读取手动放置的原稿薄片体的接触玻璃(未图示)。读取单元25通过所述接触玻璃,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薄片体的图像。另外,由上述的自动供稿装置(ADF)20和读取单元25构成图像读取装置2。
图像形成部30根据公知的电子照相方式,进行生成调色剂图像并将其转印到薄片体上的处理。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喷墨方式等其他图像形成方式。
图像形成部30包括感光鼓321,以及配置在所述感光鼓321的周围的未图示的带电器、曝光器、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等。
感光鼓321围绕其轴旋转,在其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和调色剂像。带电器使感光鼓321的表面均匀带电。曝光器具有激光源、反射镜和透镜等光学系统设备,曝光器对感光鼓321的周面照射基于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光,形成静电潜影。显影装置为使感光鼓321上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向感光鼓321的周面供给调色剂。清洁装置具有清洁辊等,用于清洁调色剂像转印后的感光鼓321的周面。
转印辊35与感光鼓321相对配置。在感光鼓321与转印辊35的转印狭缝部中,感光鼓32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薄片体上。转印辊35上施加有与调色剂像极性相反的二次转印偏置电位。
供纸部40具备二层用于收容实施图像形成处理的薄片体中的标准薄片体的第一供纸盒40A、第二供纸盒40B。这些供纸盒能从装置主体10的前方向眼前方向抽出。
第一供纸盒40A包括:收纳由标准薄片体层叠而成的薄片体摞的薄片体收容部41;以及为了供纸而抬起所述薄片体摞的提升板42。供纸盒40A的右端侧的上部配置有未图示的搓纸辊;以及供纸辊44与延迟辊45的辊对。通过搓纸辊和供纸辊44的驱动,供纸盒40A内的薄片体摞的最上层的薄片体被一张一张抽出,向输送通道50的上游端输送。另外,第二供纸盒40B也具备和第一供纸盒40A相同的结构。
装置主体10的右侧面10R上配置有手动供纸部46。手动供纸部46具备手动供纸用的手动盘46A以及供纸辊461。手动盘46A以配置在其下端部的支点部701为支点、相对装置主体10开关自如。用户进行手动供纸时,如图所示打开手动盘46A并在其上承载薄片体。供纸辊461由未图示的驱动部驱动而旋转,将所述薄片体向手动薄片体输送通道460送出。进而,薄片体从手动薄片体输送通道460被送入输送通道50。
输送通道50从供纸部40通过图像形成部30和定影部60、延伸到薄片体排出口10E。输送通道50的、转印狭缝部的上游侧,配置有对准辊对51。薄片体在停止状态的对准辊对51上暂时停止,进行偏斜矫正。随后,在转印图像的规定时机,对准辊对51被驱动部(省略图示)驱动而旋转,由此薄片体被送往转印狭缝部。此外,输送通道50上配置有多个用于输送薄片体的未图示的薄片体输送辊。
输送通道50的最下游端配置有用于输送薄片体的排纸辊53(旋转体)。排纸辊53从薄片体排出口10E排出薄片体。从薄片体排出口10E排出的薄片体,排出到并堆积在出纸部10U上。
定影部60实施定影处理,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薄片体上。未图示的定影辊与加压辊压力接触,形成定影狭缝部。通过使薄片体经过定影狭缝部,把转印在薄片体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薄片体上。
(关于单向离合器和驱动装置)
接着,参照图2至图6,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单向齿轮7(单向离合器)和具备该单向齿轮7的驱动单元5A。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驱动单元5A。驱动单元5A驱动前述的排纸辊53(旋转体)使其旋转。由此,排纸辊53输送薄片体并将薄片体排出至出纸部10U。驱动单元5A具备电机500(驱动部)、旋转轴501(旋转轴)和单向齿轮7。
电机500(图3A)产生向单向齿轮7输入的旋转驱动力。具体而言,由电机500产生的旋转驱动力输入后述的单向齿轮7的外周齿轮部71A。电机500能正反方向旋转。
旋转轴501成为单向齿轮7的旋转中的旋转轴。旋转轴501轴支承在后述的单向齿轮7的轴插入部72B中。本实施方式的旋转轴501由树脂材料构成。因此,以廉价方式实现了向排纸辊53传递旋转驱动力。另外,排纸辊53轴支承在旋转轴501的轴上。
单向齿轮7将电机500产生的旋转驱动力经由旋转轴501传递至排纸辊53。单向齿轮7通过电机500向第一方向(参照图7A的箭头D1)旋转时,向旋转轴501传递所述旋转驱动力。另一方面,单向齿轮7通过电机50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参照图7A的箭头D2)旋转时,不向旋转轴501传递所述旋转驱动力,而是空转。因此,排纸辊53只能向使薄片体向出纸部10U排出的方向旋转,而不能逆旋转。
单向齿轮7具备第一齿轮部71(第一旋转构件)、第二齿轮部72(第二旋转构件)和传递齿轮73(传递构件)。
第一齿轮部71构成圆筒形状,能围绕旋转轴501旋转。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齿轮部71由树脂材料构成。第一齿轮部71具备外周齿轮部71A(外周部)、孔部71B、第一侧面部71C、第二侧面部71D和内部空间71S。此外,第一齿轮部71具备支承轴71R和爪部71T。
外周齿轮部71A是圆筒形状的第一齿轮部71的外周部分。外周齿轮部71A上设有未图示的齿轮牙,所述齿轮牙用于从外部的电机500输入旋转驱动力。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外周齿轮部71A上形成有未图示的直齿轮。
内部空间71S是在第一齿轮部71中、形成于外周齿轮部71A的径向内侧的空间。内部空间71S是圆筒形状的第一齿轮部71的中空部分。内部空间71S利用后述的开口部71D1向外部局部开放。
第一侧面部71C是旋转轴501的轴向上的、第一齿轮部71的一端侧的侧面。孔部71B是圆形的孔部,所述孔部71B在第一侧面部71C的中央部、轴向贯穿第一侧面部71C。在孔部71B上安装后述的第二齿轮部72的轴插入部72B。
第二侧面部71D是旋转轴501的轴向上的、第一齿轮部71的另一端侧的侧面。换句话说,第二侧面部71D是与第一侧面部71C相反一侧的侧面。第二侧面部71D包含开口部71D1。开口部71D1是在第二侧面部71D的中央部圆形开口的开口部。第二侧面部71D将内部空间71S向外部开放。即,内部空间71S的轴向的所述另一端侧向外部开放。另外,如图4所示,开口部71D1以略小于第二侧面部71D的边缘部的直径开口。因此,第二侧面部71D如图4所示形成环状侧面。
支承轴71R(图4)配置在绕旋转轴501旋转的、径向上的外周齿轮部71A与孔部71B(旋转轴501)之间。支承轴71R从第一齿轮部71的第一侧面部71C的内壁面沿着旋转轴501的轴向、向内部空间71S突出。如图4所示,一对支承轴71R隔着孔部71B配置。支承轴71R支承后述的传递齿轮73,并使所述传递齿轮73能旋转。
爪部71T是以从第一齿轮部71的第二侧面部71D进入开口部71D1的方式向径向内侧突出设置的突片。后述的第二齿轮部72安装到第一齿轮部71时,爪部71T将第二齿轮部72的外周边缘卡止。利用爪部71T将第一齿轮部71和第二齿轮部72简单连接。因此,以简单的结构提供作为试验件的单向齿轮7。
第二齿轮部72是圆板形状的旋转构件。第二齿轮部72安装在第一齿轮部71的第二侧面部71D上。具体而言,第二齿轮部72以堵塞第二侧面部71D的开口部71D1的方式安装在第二侧面部71D上。第二齿轮部72能与旋转轴501一体旋转。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齿轮部72由树脂材料构成。第二齿轮部72具备轴支承部72A、轴插入部72B和凹部72S。
轴支承部72A是从第二齿轮部72的中央部突出设置的圆筒部。第二齿轮部72安装到第一齿轮部71时,轴支承部72A被插入内部空间71S。轴支承部72A轴支承旋转轴501。具体而言,轴支承部72A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状的轴插入部72B。旋转轴501被插入轴插入部72B中。另外,参照图3B和图4,将轴支承部72A的内周部切掉一对D面形状而构成轴插入部72B。与此对应,将旋转轴501(图3B)的外周部切成一对D面形状。由此,当旋转轴501插入轴插入部72B时,旋转轴501能与第二齿轮部72一体旋转。
轴支承部72A具备引导斜齿部72A1(第二斜齿)和插入突起部72A2。引导斜齿部72A1是在轴支承部72A的周面上相对轴向倾斜配置的斜齿轮部分。引导斜齿部72A1与后述的传递齿轮73的传递斜齿部73A啮合。插入突起部72A2在轴支承部72A的前端部上外径缩小一部分。另外,插入突起部72A2上没有像引导斜齿部72A1一样的斜齿轮。第二齿轮部72安装到第一齿轮部71时,插入突起部72A2被插入孔部71B。另外,包含插入突起部72A2的第二齿轮部72以能旋转的方式轴支承在孔部71B中。
使圆板状的第二齿轮部72的一部分局部凹陷而形成凹部72S。一对凹部72S隔着轴支承部72A配置。凹部72S在轴向上与后述的传递齿轮73相对配置。传递齿轮73能进入凹部72S。凹部72S以在第二齿轮部72的旋转的径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且沿周向呈圆弧状的方式凹陷。凹部72S包括传递卡合部72P(第一壁部)和锥形部72Q(第二壁部)。
传递卡合部72P是配置在凹部72S的、所述第一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的壁部。传递卡合部72P沿旋转轴501的轴向直立设置。换句话说,传递卡合部72P沿支承轴71R的轴向直立设置(参照图8A和图8B)。
锥形部72Q是配置在凹部72S的、所述第一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的壁部。锥形部72Q相对旋转轴501的轴向倾斜规定的角度设置。具体而言,在单向齿轮7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锥形部72Q的前端向下倾斜设置。换言之,锥形部72Q以凹部72S的凹陷的深度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变深的方式倾斜。锥形的锥形部72Q具备向轴向引导后述的传递齿轮73的功能。
参照图4和图5,传递齿轮73以能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轴71R支承。本实施方式中的一对传递齿轮73,对应一对支承轴71R配置。传递齿轮73构成圆筒形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传递齿轮73由树脂材料构成。传递齿轮73包括传递斜齿部73A(第一斜齿)和卡合突起部73B(突起部)。传递斜齿部73A是传递齿轮73的周面相对轴向倾斜形成的斜齿轮部。传递齿轮73和第二齿轮部72安装到第一齿轮部71时,传递斜齿部73A与第二齿轮部72的引导斜齿部72A1啮合。卡合突起部73B从传递齿轮73的一方的侧面突出设置。卡合突起部73B以小于传递齿轮73的外径的外径向轴向突出设置。卡合突起部73B能进入第二齿轮部72的凹部72S。
此外,传递齿轮73能相对支承轴71R向轴向滑动移动。具体而言,传递齿轮73在所述轴向上能在第一位置P1(参照图7B)和第二位置P2(参照图7C)之间滑动移动,传递齿轮73在第一位置P1时把从外周齿轮部71A输入第一齿轮部71的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向第二齿轮部72传递,传递齿轮73在第二位置P2时限制输入第一齿轮部71的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向第二齿轮部72传递。
并且,传递齿轮73通过在所述第一位置P1与凹部72S的传递卡合部72P卡合,使第一齿轮部71和第二齿轮部72一体旋转。此外,传递齿轮73通过在旋转轴501的轴向上从凹部72S脱离到第一侧面部71C一侧,而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P2。传递齿轮73在所述第二位置P2时使第一齿轮部71相对第二齿轮部72空转。
接着,参照图7至图9,说明单向齿轮7的动作。另外,图7B、图7C相当于图7A的切断部VII的断面图。另外,图8B相当于图8A的切断部VIII的断面图。另外,图9B相当于图9A的切断部IX的断面图。
电机500(图3A)正旋转时,旋转驱动力输入外周齿轮部71A,第一齿轮部71围绕旋转轴501向第一方向(图7A的箭头D1方向)旋转。此时,轴支承在支承轴71R上的传递齿轮73随着第一齿轮部71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同时,通过传递斜齿部73A与引导斜齿部72A1的啮合,传递齿轮73沿支承轴71R向第二齿轮部72一侧(图7B的箭头D3方向)滑动移动。而后,传递齿轮73的卡合突起部73B进入第二齿轮部72的凹部72S,并且卡合突起部73B能与凹部72S的传递卡合部72P卡合。即,传递齿轮73配置在第一位置P1。此时,如图8B所示,传递卡合部72P沿轴向延伸设置。因此,通过使同样沿轴向延伸设置的卡合突起部73B的周面与传递卡合部72P抵接,确保旋转驱动力从第一齿轮部71经由传递齿轮73沿周向传递到第二齿轮部72。由此,所述旋转驱动力传递到能和第二齿轮部72一体旋转的旋转轴501上,从而使排纸辊53(图1)稳定旋转。
另一方面,电机500(图3A)逆旋转时,旋转驱动力输入外周齿轮部71A,使第一齿轮部71围绕旋转轴501向第二方向(图7A的箭头D2方向)旋转。此时,轴支承在支承轴71R上的传递齿轮73,随着第一齿轮部71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同时,通过传递斜齿部73A与引导斜齿部72A1的啮合,传递齿轮73沿支承轴71R向第一齿轮部71的第一侧面部71C一侧(图7C的箭头D4方向)滑动移动。此时如上所述,凹部72S的第一方向上游侧,即第二方向下游侧的端部配置有锥形部72Q。如图9B所示,沿所述第一方向锥形部72Q的前端向下倾斜设置。因此,伴随第一齿轮部71的第二方向的旋转,传递齿轮73的卡合突起部73B一边沿锥形部72Q脱离凹部72S,一边如上所述滑动移动。即,锥形部72Q具备引导卡合突起部73B从凹部72S脱离的导向功能。其结果,传递齿轮73配置到第二位置P2。因此,由于传递齿轮73与凹部72S未卡合,所以第一齿轮部71的旋转驱动力不会传递到第二齿轮部72。因此,第一齿轮部71成为相对于第二齿轮部72空转的状态,从而轴支承在第二齿轮部72的旋转轴501也不旋转。其结果,限制了排纸辊53的逆旋转。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方式,利用由第一齿轮部71、第二齿轮部72和传递齿轮73构成的单向齿轮7,使第一方向的旋转良好地传递到旋转轴501,并且稳定地限制第二方向的旋转。其结果,稳定实现旋转轴501的向第一方向的旋转,并且稳定限制旋转轴501的向第二方向的旋转。此时,由树脂材料构成第一齿轮部71、第二齿轮部72和传递齿轮73,因此与内部配置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弹簧和辊等金属部件的以往的单向齿轮相比,能够提供廉价的单向齿轮。另外,即使在单向齿轮7上配置连接用的小螺钉等情况下,因为主要部件的第一齿轮部71等为树脂制,所以也能廉价构成单向齿轮7。此外,由树脂材料构成旋转轴501,所以能够提供廉价的驱动单元5A。另外,本实施方式不像以往的单向离合器那样,使由金属材料构成的辊在旋转轴上滑动。因此,可以将如上所述的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旋转轴501作为旋转轴来应用。
此外,本实施方式通过使传递齿轮73与凹部72S卡合,实现旋转驱动力从第一齿轮部71向第二齿轮部72传递。此外,通过使传递齿轮73从凹部72S脱离,切断旋转驱动力从第一齿轮部71向第二齿轮部72传递。此时,通过配置在传递齿轮73和轴支承部72A上的斜齿轮的啮合,良好实现传递齿轮73的、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的滑动移动。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周向配置有多个支承轴71R、传递齿轮73和凹部72S。因此,能稳定实现第一齿轮部71与第二齿轮部72之间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的切换。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单向齿轮7和具备该单向齿轮7的驱动单元5A、图像形成装置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下述变形实施方式。
(1)上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支承轴71R、传递齿轮73和凹部72S各配置有一对,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上述的结构也可以各配置一个,此外,还可以沿周向各配置三个以上。
(2)上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单向齿轮7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排纸辊53传递旋转驱动力,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单向齿轮7也可以向其他旋转体传递旋转驱动力。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来定义,所以可以认为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而并非进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更改,以及等同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内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单向离合器,其包括:
第一旋转构件,构成圆筒形状,能围绕旋转轴向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具有:从外部输入旋转驱动力的、包含齿轮牙的外周部;形成在所述外周部的径向内侧的内部空间;作为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一端侧的侧面的第一侧面部;以及作为所述轴向上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另一端侧的侧面的、包含将所述内部空间向外部开放的开口部的第二侧面部;
第二旋转构件,构成圆板形状,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二侧面部上,能和所述旋转轴一体旋转,并且具备插入所述内部空间的、轴支承所述旋转轴的轴支承部;
支承轴,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一侧面部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向所述内部空间突出设置;以及
传递构件,被所述支承轴支承,能在所述轴向上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移动,传递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将输入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向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传递,传递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时限制输入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向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传递,
所述单向离合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旋转构件还具备所述传递构件能进入的凹部,所述凹部以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一部分凹陷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传递构件相对,
所述传递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与所述凹部卡合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一体旋转,所述传递构件通过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凹部脱离到所述第一侧面部一侧而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空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和所述传递构件为树脂制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构件构成圆筒形状,能围绕所述支承轴旋转,并且周面上具备相对于所述轴向倾斜的第一斜齿,
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所述轴支承部的周面上配置有第二斜齿,所述第二斜齿相对于所述轴向倾斜并与所述第一斜齿啮合,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传递构件通过所述第一斜齿与所述第二斜齿的啮合沿所述支承轴、向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侧滑动移动而配置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传递构件通过所述第一斜齿与所述第二斜齿的啮合沿所述支承轴、向所述第一侧面部侧滑动移动而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构件具备能进入所述凹部的突起部,
所述凹部以在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旋转的径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且沿周向呈圆弧状的方式凹陷,所述凹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下游侧端部具备沿所述轴向直立设置的第一壁部,
通过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第一壁部的抵接,所述旋转驱动力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经由所述传递构件传递至所述第二旋转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游侧端部具备沿所述第一方向前端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二壁部,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突起部一边沿所述第二壁部从所述凹部脱离、一边向所述第一侧面部侧滑动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承轴、所述传递构件和所述凹部沿周向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于卡止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爪部,所述爪部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二侧面部向径向内侧突出设置。
8.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向离合器;
轴支承在所述轴支承部上的所述旋转轴;以及
产生向所述齿轮牙输入的旋转驱动力的驱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由树脂材料构成。
CN201410256888.5A 2013-06-24 2014-06-10 单向离合器及具备该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 Active CN1042352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1779A JP5849070B2 (ja) 2013-06-24 2013-06-24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駆動装置
JP2013-131779 2013-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5227A CN104235227A (zh) 2014-12-24
CN104235227B true CN104235227B (zh) 2017-01-18

Family

ID=51205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6888.5A Active CN104235227B (zh) 2013-06-24 2014-06-10 单向离合器及具备该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84997B2 (zh)
EP (1) EP2835551B1 (zh)
JP (1) JP5849070B2 (zh)
CN (1) CN104235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5061B (zh) * 2015-08-25 2017-12-19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WO2017056764A1 (ja) * 2015-09-28 2017-04-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歯車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68217A (ja) * 2015-10-02 2017-04-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WO2017091433A1 (en) * 2015-11-25 2017-06-01 Means Industries, Inc. Electromechanical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controllable coupling assembly and coupling and electromechanical control assembly
CN106707706A (zh) * 2016-11-29 2017-05-24 北京中恒复印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粉筒上盖及具有该上盖的粉筒
JP6889853B2 (ja) * 2017-03-15 2021-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回転駆動機構、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451159B2 (en) * 2017-07-28 2019-10-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witchable one-way clutch
EP3682132B1 (de) 2017-09-12 2021-03-03 Gkn Automotive Ltd. Freilaufkupplung mit reibungsinduzierter stellkraft
WO2019052635A1 (de) 2017-09-12 2019-03-21 Gkn Automotive Ltd. Freilaufkupplung
JP7135595B2 (ja) * 2018-08-28 2022-09-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54195A (en) * 1938-09-05 1941-08-26 Cicin Paul Stepless mechanical torque converter
US5964332A (en) * 1996-09-05 1999-10-12 King; Christopher D. Rear hub drive engagement mechanism
CN1629512A (zh) * 2003-12-15 2005-06-22 株式会社利富高 单向离合器
US6931954B2 (en) * 2002-11-28 2005-08-23 Nifco Inc.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2472336A (zh) * 2009-06-30 2012-05-23 株式会社利富高 单向离合器
WO2012157259A1 (ja) * 2011-05-16 2012-11-22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付き回転ダン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442A (en) * 1930-07-18 1935-07-09 Adiel Y Dodge Transmission
JPS5322960U (zh) * 1976-08-05 1978-02-25
US4261452A (en) * 1979-09-24 1981-04-14 Ingersoll-Rand Company Overrunning clutch
JPH0668300B2 (ja) * 1990-05-18 1994-08-31 トックベ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一方向ダンパ
FR2724431B1 (fr) * 1994-09-09 1997-01-24 Bg Innovation Moyeu a roue libre pour cycles
JP2000075581A (ja) 1998-08-31 2000-03-14 Canon Inc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内蔵ギヤとこれを用いた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743808B2 (ja) * 2001-03-22 2011-08-10 株式会社 神崎高級工機製作所 コンバイン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KR100532843B1 (ko) * 2004-05-03 2005-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일방향 동력전달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양면 인쇄기의정착기 구동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54195A (en) * 1938-09-05 1941-08-26 Cicin Paul Stepless mechanical torque converter
US5964332A (en) * 1996-09-05 1999-10-12 King; Christopher D. Rear hub drive engagement mechanism
US6931954B2 (en) * 2002-11-28 2005-08-23 Nifco Inc.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629512A (zh) * 2003-12-15 2005-06-22 株式会社利富高 单向离合器
CN102472336A (zh) * 2009-06-30 2012-05-23 株式会社利富高 单向离合器
WO2012157259A1 (ja) * 2011-05-16 2012-11-22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付き回転ダン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49070B2 (ja) 2016-01-27
EP2835551A2 (en) 2015-02-11
CN104235227A (zh) 2014-12-24
US20140374212A1 (en) 2014-12-25
EP2835551B1 (en) 2016-09-07
JP2015004427A (ja) 2015-01-08
EP2835551A3 (en) 2015-12-30
US9284997B2 (en) 2016-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5227B (zh) 单向离合器及具备该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
JP4740293B2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79922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24992B2 (ja)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5914423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8970855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JP2006207643A (ja) 軸継ぎ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530357B2 (ja) 軸継ぎ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310302A (ja)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289750B2 (ja)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200510741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67418A (ja) 搬送ローラージョイント機構、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2340005A (ja) 駆動力伝達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装置
JP2019210084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シート搬送方法
JP20151895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33476A (ja) 軸継手構造、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用ユニット、このユニット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9793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404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601344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48130A (ja)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原稿読取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73910A (ja)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46785B2 (ja) 帯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43038A (ja) 給送装置
JP6362078B2 (ja)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38456A (ja) 用紙の幅合わ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