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3079A - 一种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及其纺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及其纺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53079A CN104153079A CN201410389410.XA CN201410389410A CN104153079A CN 104153079 A CN104153079 A CN 104153079A CN 201410389410 A CN201410389410 A CN 201410389410A CN 104153079 A CN104153079 A CN 1041530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spinning
- twist
- heart yarn
- fa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纺织领域,提供了一种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该新型色纺纱以一条低线密度坯纱或色纺纱为芯纱,利用复合成纱工艺在该芯纱外层附着极低捻度的经牵伸后的粗纱。该色纺纱具有一定的蓬松感,手感柔软,亲肤感强,并且具有比同类组分产品超强的吸水性能及丰富的花纱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及其纺制方法。
背景技术
赋予面料特殊的功能性、提高面料的高附加值一直是纺织品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国内棉花价格较国际的价格高,棉纺企业的原料成本压力大,近年来国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人工成本也极大的增加,从而使棉纺企业的生存压力增大。企业只有不断地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寻找更多的生存空间。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纺织品色彩的要求提高了,同时对纺织面料的蓬松度、亲肤感、吸湿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现有通常都是采用昂贵的可溶性维纶作为载体来生产蓬松性和吸湿性能高的纱线,这增加了产品的成本,缩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旨在解决现有的蓬松性和吸湿性能高的纱线成本高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以一条低线密度坯纱或色纺纱为芯纱,利用复合成纱工艺在该芯纱外层附着极低捻度的经牵伸后的粗纱。
优选的,所述芯纱的线密度为7.4tex~14.8tex,芯纱纱线捻度为该纱线线密度正常捻度的90%-100%。
进一步的,所述芯纱为由短纤维加工而成的坯纱或色纺纱线,芯纱的成分为纯棉,或者是与棉混纺的符合色纺要求的短纤,该短纤中棉纤维含量不低于50%。
进一步的,所述附着于芯纱外层的粗纱是通过将一种或若干种的染色棉纤维依次经配棉、混棉、梳棉、并条、粗纱工序制成粗纱后,从细纱机后罗拉的喇叭口喂入,经罗拉以一定的倍率牵伸后,以极低的捻度附着在所述芯纱表层。
进一步的,所述芯纱与附着于其表层的粗纱抱合后加捻的捻度为30捻/10m~70捻/10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制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的方法,通过在纺制装置的前罗拉和上销间设置集棉器,并在纺制装置上方设置吊顶及芯纱导纱装置,所述导纱装置包括芯纱导纱勾及芯纱张力杆,通过将做好的低线密度坯纱或色纺纱作为芯纱络筒形成筒子纱,固定在所述吊顶上,芯纱经芯纱导纱勾通过芯纱张力杆,经集棉器喂入前罗拉,另一方面,粗纱从粗纱管退绕出来,经粗纱张力杆,从后罗拉的喇叭口喂入,经后罗拉和中罗拉以一定的倍率牵伸后,与芯纱一起喂入前罗拉,粗纱以极低的捻度附着在芯纱的表层,纺成新型花式色纺纱,经导纱勾卷绕在细纱管上,该新型花式色纺纱经络筒和加捻后,最终形成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
进一步的,在所述新型花式色纺纱的络筒工序不上蜡,并且要降低络筒时的细纱张力。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本发明采用普通环锭纺细纱机经简单改造后,通过特殊的工艺,制成的新型的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具有良好的蓬松感,手感柔软,亲肤感强,并且具有比同类组分产品超强的吸水性能,此外,纺制方法简单、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的纺制设备及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的效果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的效果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以一条低线密度坯纱或色纺纱为芯纱,利用复合成纱工艺在该芯纱外层附着极低捻度的经牵伸后的粗纱,形成一种“外柔内刚”的效果,使得该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具有一定的蓬松感,手感柔软,亲肤感强,并且具有比同类组分产品超强的吸水性能。
所述芯纱必须为由短纤维加工而成的坯纱或色纺纱线,从而增强外层纤维与芯纱的抱合力,芯纱的成分可以是纯棉或者是与棉混纺的符合色纺要求的短纤(棉纤维含量不低于50%),芯纱的线密度优选7.4tex~14.8tex,芯纱纱线捻系数为该纱线线密度正常捻度的90%-100%,芯纱捻向与最终成纱的捻向一致。
通过将一种或若干种的染色棉纤维依次经配棉、混棉、梳棉、并条、粗纱等工序制成粗纱后,将该粗纱从普通环锭纺细纱机后罗拉的喇叭口喂入,经罗拉以一定的倍率牵伸后,以极低的捻度附着在所述芯纱表层,从而制成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
所述粗纱的原料最好为吸湿性能好、亲肤感强、抱合力好的棉纤维,粗纱的定量优选5.5g/10m,所述芯纱与附着于其表层的粗纱抱合后加捻的捻度为30捻/10m~70捻/10m,以实现纱线表层纤维的蓬松感和更好的吸湿性能。芯纱和粗纱纤维的颜色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外观和功能性等综合性能的需求。
本发明中,为了更好地纺制所述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在细纱机的前罗拉和上销间设置一集棉器,用于对进入前罗拉的芯纱进行定位,控制芯纱的移动,以控制进入前罗拉的芯纱与粗纱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使芯纱和粗纱更好地实现抱合。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纺制所述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的装置结构示意以及纺制的流程。如图所示,芯纱是在前罗拉与中罗拉之间喂入,为了使芯纱能更好地喂入,纺制装置上增设了吊顶15及帮助芯纱喂入的芯纱导纱装置,该芯纱导纱装置包括芯纱导纱勾2及芯纱张力杆3、4和5。所述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的纺制方法为:将做好的低线密度坯纱或色纺纱(即芯纱14)络筒形成筒子纱1,固定在粗纱吊顶15上,芯纱14经改造后的芯纱导纱勾2通过芯纱张力杆3、4和5,经集棉器6喂入前罗拉,同时,粗纱13从粗纱管12退绕出来,经粗纱张力杆11,从后罗拉7处的喇叭口10喂入,经后罗拉7和中罗拉以一定的倍率(即通用的与该粗纱线密度等参数相适配的牵伸倍率)牵伸后,与芯纱一起喂入前罗拉,粗纱13以极低的捻度附着在芯纱14的表层,纺成新型花式色纺纱16,经导纱勾8卷绕在细纱管9上,该新型花式色纺纱16经络筒和加捻后,最终形成一种“外柔内刚”型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本发明中,在络筒工序不宜上蜡,并且要适当降低络筒时的细纱张力。
以下为本发明提供的按照上述纺制方法应用的几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芯纱为白色纯棉纱,纱线线密度为14.8tex(其中芯纱捻度为340,捻向为Z捻)。粗纱为藏青色与浅蓝两种颜色的棉纤维经配棉、混棉、梳棉、并条、粗纱工序后纺成的粗纱,按图1所示纺制方法,按设计的工艺,所得最终线密度为19.7tex的纱线经织布后得到布片实物效果图2。
实施例2
芯纱为纯棉纤维经染色、配棉、混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工序纺成的,纱线线密度为11.8tex的浅蓝色色纺纱(其中芯纱捻度为345,捻向为Z捻)。粗纱为翠绿色与白棉两种颜色的棉纤维经配棉、混棉、梳棉、并条、粗纱工序后纺成的粗纱,按图1所示纺制方法,按设计的工艺,所得最终线密度为14.8tex的纱线经织布后得到布片实物效果图3。
实施例3
芯纱为60棉/40再生纤维混纺,棉纤维经过染色再生纤维为原白色通过配棉、混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工序纺成的,纱线线密度为14.8tex的麻灰色色纺纱(其中芯纱捻度为340,捻向为Z捻)。粗纱为藏青色与浅绿两种颜色的棉纤维经配棉、混棉、梳棉、并条、粗纱工序后纺成的粗纱,按图1所示纺制方法,按设计的工艺,所得最终线密度为29.5tex的纱线经织布后得到布片实物效果图4。
本发明采用普通环锭纺细纱机经简单改造后,通过特殊的工艺,具体为在用短纤维纺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低线密度芯纱外层附着着一些具有极低捻度的色纤维,制成新型的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该新型色纺纱是将一种或若干种的染色棉纤维分别通过配棉、混棉、梳棉、并条、粗纱等工序完成粗纱半成品待用,利用复合成纱工艺,以做好的低线密度色纺纱为芯纱,将做好待用的粗纱从细纱机后罗拉的喇叭口喂入,芯纱通过改造后的导纱转置经集棉器喂入,粗纱经罗拉以一定的倍率牵伸后纤维以极低的捻度附着在芯纱表层,形成一种“外柔内刚”型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该新型色纺纱由于表层纤维捻度低,表层纤维与芯纱之间的捻度较小,从而表层纤维与芯纱间产生的空隙较普通纱线纤维间的空隙要大,使得该纱线具有良好的蓬松感,手感柔软,亲肤感强,并且具有比同类组分产品超强的吸水性能。同时,芯纱本身的强力又保证了该产品络筒、织造等后道工序的生产要求。本方法简单、方便,成本低,解决了传统采用高成本的可溶性维纶或采用新型功能型纤维等方法才能生产低捻、高吸湿纱线的问题。并且,利用本方法可以生产各种花色的色纺针织产品,同时还可用于生产对吸湿性能、蓬松感要求高的毛巾类纺织品等。在极少地增加甚至不增加纱线生产成本同时又能保持产品的蓬松感和吸湿性等优点,还可以随意调整纱线的颜色和风格,同时纱线的表层纤维捻度低使得纱线具有良好的蓬松性和吸湿性能,受到众多消费者的欢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其特征在于,以一条低线密度坯纱或色纺纱为芯纱,利用复合成纱工艺在该芯纱外层附着极低捻度的经牵伸后的粗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的线密度为7.4tex~14.8tex,芯纱纱线捻系数为该纱线线密度正常捻度的90%-1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为由短纤维加工而成的坯纱或色纺纱线,芯纱的成分为纯棉,或者是与棉混纺的符合色纺要求的短纤,该短纤中棉纤维含量不低于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于芯纱外层的粗纱是通过将一种或若干种的染色棉纤维依次经配棉、混棉、梳棉、并条、粗纱工序制成粗纱后,从细纱机后罗拉的喇叭口喂入,经罗拉以一定的倍率牵伸后,以极低的捻度附着在所述芯纱表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与附着于其表层的粗纱抱合后加捻的捻度为30捻/10m~70捻/10m。
6.一种纺制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纺制装置的前罗拉和上销间设置集棉器,并在纺制装置上方设置吊顶及芯纱导纱装置,所述导纱装置包括芯纱导纱勾及芯纱张力杆,通过将做好的低线密度坯纱或色纺纱作为芯纱络筒形成筒子纱,固定在所述吊顶上,芯纱经芯纱导纱勾通过芯纱张力杆,经集棉器喂入前罗拉,另一方面,粗纱从粗纱管退绕出来,经粗纱张力杆,从后罗拉的喇叭口喂入,经后罗拉和中罗拉以一定的倍率牵伸后,与芯纱一起喂入前罗拉,粗纱以极低的捻度附着在芯纱的表层,纺成新型花式色纺纱,经导纱勾卷绕在细纱管上,该新型花式色纺纱经络筒和加捻后,最终形成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制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的线密度为7.4tex~14.8tex,芯纱纱线捻系数为该纱线线密度正常捻度的90%-10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制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花式色纺纱加捻的捻度为30捻/10m~70捻/10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制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型花式色纺纱的络筒工序不上蜡,并且要降低络筒时的细纱张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89410.XA CN104153079B (zh) | 2014-08-08 | 2014-08-08 | 一种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及其纺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89410.XA CN104153079B (zh) | 2014-08-08 | 2014-08-08 | 一种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及其纺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53079A true CN104153079A (zh) | 2014-11-19 |
CN104153079B CN104153079B (zh) | 2017-03-15 |
Family
ID=51878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89410.XA Active CN104153079B (zh) | 2014-08-08 | 2014-08-08 | 一种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及其纺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53079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46198B (zh) * | 2015-04-10 | 2016-08-31 | 东华大学 | 一种花式纱的生产方法 |
CN105970374A (zh) * | 2016-07-19 | 2016-09-28 | 苏州星原纺织有限公司 | 弹性牵伸合股装置 |
CN106192118A (zh) * | 2016-07-15 | 2016-12-07 | 中原工学院 | 半精纺彩色兔毛藏獒毛混纺多形包捆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385614A (zh) * | 2017-01-06 | 2017-11-24 | 大丰万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包芯纱导丝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50240A (en) * | 1986-01-09 | 1987-10-31 | Du Pont | False twisted yarn having different tension applied thereto |
US5481861A (en) * | 1989-05-27 | 1996-01-09 | Jones Stroud & Co. Ltd. | Method of making a composite elastic yarn |
CN101492843A (zh) * | 2008-12-31 | 2009-07-29 | 武汉科技学院 | 一种嵌入式系统定位纺纱方法 |
CN101649515A (zh) * | 2008-08-12 | 2010-02-17 | 王武英 | 有捻包芯复合纱线及其工艺和织物 |
JP5060668B1 (ja) * | 2011-04-01 | 2012-10-31 | 日本毛織株式会社 | 防護服用布帛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紡績糸 |
CN103938326A (zh) * | 2014-04-17 | 2014-07-23 | 浙江百德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半精纺花线机 |
-
2014
- 2014-08-08 CN CN201410389410.XA patent/CN1041530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50240A (en) * | 1986-01-09 | 1987-10-31 | Du Pont | False twisted yarn having different tension applied thereto |
US5481861A (en) * | 1989-05-27 | 1996-01-09 | Jones Stroud & Co. Ltd. | Method of making a composite elastic yarn |
CN101649515A (zh) * | 2008-08-12 | 2010-02-17 | 王武英 | 有捻包芯复合纱线及其工艺和织物 |
CN101492843A (zh) * | 2008-12-31 | 2009-07-29 | 武汉科技学院 | 一种嵌入式系统定位纺纱方法 |
JP5060668B1 (ja) * | 2011-04-01 | 2012-10-31 | 日本毛織株式会社 | 防護服用布帛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紡績糸 |
CN103938326A (zh) * | 2014-04-17 | 2014-07-23 | 浙江百德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半精纺花线机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46198B (zh) * | 2015-04-10 | 2016-08-31 | 东华大学 | 一种花式纱的生产方法 |
CN106192118A (zh) * | 2016-07-15 | 2016-12-07 | 中原工学院 | 半精纺彩色兔毛藏獒毛混纺多形包捆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970374A (zh) * | 2016-07-19 | 2016-09-28 | 苏州星原纺织有限公司 | 弹性牵伸合股装置 |
CN107385614A (zh) * | 2017-01-06 | 2017-11-24 | 大丰万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包芯纱导丝装置 |
CN107385614B (zh) * | 2017-01-06 | 2020-03-31 | 大丰万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包芯纱导丝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53079B (zh) | 2017-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90574B (zh) | 一种结合集聚纺、赛络纺与赛络菲尔纺的集成纺纱方法 | |
CN105332153A (zh) | 一种高弹柔肤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3668628A (zh) | 一种集聚赛络菲尔弹力纱的加工方法 | |
CN102936772B (zh) | 高支精纺羊绒绢丝混纺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6192110A (zh) | 一种t/c/r竹节雪花纱线的生产方法 | |
CN104153079B (zh) | 一种包缠式弱捻花式色纺纱及其纺制方法 | |
CN102936775A (zh) | 一种山羊绒纤维包芯复合纱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1031283Y (zh) | 彩色结子纱 | |
CN103388207A (zh) | 一种段彩竹节纱的纺制方法 | |
CN101929013B (zh) | 一种云纹纱的纺制方法 | |
CN103388247B (zh) | 一种电脑绣花线的加工方法 | |
KR20130095072A (ko) | 단섬유를 이용한 혼방사의 제조방법 | |
CN101880929B (zh) | 一种用捆绑式方法生产隆纹纱的方法 | |
CN104372482B (zh) | 一种新式溢彩竹节纱的加工方法 | |
CN105821547A (zh) | 一种棉涤赛络纺ab纱的纺纱工艺 | |
CN206376048U (zh) | 一种功能性包芯纱 | |
CN206188972U (zh) | 一种功能性喷毛纱 | |
CN204185647U (zh) | 一种四罗拉牵伸赛洛菲尔包芯纱生产装置 | |
CN105887261A (zh) | 一种色纺花式粗纱的赛洛式生产方法 | |
CN205171050U (zh) | 一种卷绕花式纱线专用的新型捻线机 | |
CN106048810A (zh) | 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26158B (zh) | 一种彩色竹节纱及其生产方法 | |
CN202898648U (zh) | 绢丝棉混纺赛络纺纱 | |
CN106544771A (zh) | 一种羊绒莫代尔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9989143A (zh) | 一种丝牛绒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