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8219A - 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8219A
CN104138219A CN201310636665.7A CN201310636665A CN104138219A CN 104138219 A CN104138219 A CN 104138219A CN 201310636665 A CN201310636665 A CN 201310636665A CN 104138219 A CN104138219 A CN 104138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unit
air
chamber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366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翰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iaDaewo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bu Daewo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bu Daewo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bu Daewoo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38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82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2Arrangements of ducts for hot gases, e.g. in or around baking ovens
    • F24C15/322Arrangements of ducts for hot gases, e.g. in or around baking oven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8Arrangement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king compartments, e.g. for warming or for storing utensils or fuel containers; Arrangement of additional heating or cooking apparatus, e.g. gri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烹饪设备,包括:腔单元,其中具有烹饪室和带有引导孔部和排放孔部的后壁板;门,位于所述腔单元之上或上方,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腔单元的开口;以及对流加热器单元,位于所述后壁板之上或之下,用于加热来自腔单元穿过排放孔部,并将热空气穿过所述引导孔部供应给所述烹饪室,其中所述引导孔部位于所述后壁板的下部中,且所述排放孔部位于与所述引导孔部分开的所述后壁板的上部中。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4月3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047945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不仅能够执行常规烹饪而且可以使用热空气进行炸制的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用面粉或油炸粉涂覆例如鱼、肉和蔬菜的各种食物然后在油中炸涂覆后的材料来制作油炸食物。
由于油炸所使用的油容易氧化,所以需要经常更换新油。在这一方面,由于在保持和重新使用油炸已经用过一次的油方面存在困难,所以烹饪成本可能会增加。
本披露的背景技术在韩国未审实用新型公开第1998-0044155号(1998年9月25日公开,名称为:“连续自动食品炸锅(Continuous Automatic FoodFryer)”)中披露。
在使用油对烹饪对象进行炸制的情况下,由于油被加热至高温,所以,增加了诸如失火的安全相关事故的可能性。另外,在有必要解冻并炸烹饪对象的情况下,解冻和炸制需要在分开的烹饪容器中执行,这是繁琐或不方便的。另外,在炸的过程中,由于施加给烹饪对象外部的热量比施加给烹饪对象内部的热量更多,烹饪对象的内部和外部不能被均匀烹饪。因此,需要一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能够使用食物(例如,烹饪对象)中的脂肪来炸制食物,从而防止由于高温的油而发生的安全相关事故。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能够同时执行烹饪对象的解冻和炸制。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能够在炸制的过程中均匀烹饪烹饪对象的内部和外部。
在一个方面,烹饪设备包括:腔单元,其中具有烹饪室和具有引导孔部和排放孔部的后壁板;门,位于所述腔单元之上或上方,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腔单元的开口;以及对流加热器单元,位于所述后壁板之上或上方,用于加热来自腔单元穿过排放孔部(例如,从烹饪室进入对流加热器单元)的空气,并将热空气穿过所述引导孔部供应给所述烹饪室,其中,所述引导孔部位于所述后壁板的下部中,所述排放孔部位于与所述引导孔部分开的所述后壁板的上部中。
所述对流加热器单元可包括对流加热器,位于所述后壁板之后,被配置为产生热量;对流扇,位于所述后壁板之后,被配置为产生热量;对流电机,被配置为旋转所述对流扇;以及对流加热器盖,位于所述后壁板之上,覆盖对流加热器和对流扇,其中,所述引导孔部可低于所述对流扇的旋转轴,以及,所述排放孔部可在所述对流扇的旋转轴之上。
对流加热器单元可进一步包括对流隔离盖,用于覆盖所述对流加热器盖,在所述对流电机之前;以及对流冷却扇,连接至所述对流电机,可被配置为在对流电机工作时旋转。
所述烹饪设备可进一步包括循环导管单元,连接至位于腔单元的侧壁板中的排放孔部,通过排放孔部将所述烹饪室排出的空气引导回烹饪室。
所述循环导管单元可包括循环导管,其一端连接至所述排放孔部,另一端连接至侧壁板中的抽吸孔部,被配置为将通过排放孔部排放的空气引到所述抽吸孔部;以及,导管开闭部,位于所述循环导管中,被配置为打开和闭合所述循环导管的内流通道。
所述循环导管可具有排放口,用于将通过排放口部进入的空气排放到所述循环导管之外,所述导管开闭部可在打开所述循环导管的所述内流通道时关闭所述排放口,在关闭所述循环导管的所述内流通道时打开所述排放口。
所述排放孔部和所述抽吸孔部中的一个可位于所述侧壁板的上部,另一个可位于所述侧壁板的下部。
所述排放孔部和所述抽吸孔部中的一个可位于所述侧壁板的前部,另一个可位于所述侧壁板的后部。
所述烹饪设备可进一步包括排放开闭单元,位于所述侧壁板上,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腔单元的侧壁板中的所述排放孔部。
所述排放开闭单元可包括:排放轨道,位于所述侧壁板上;以及排放门,可沿所述排放轨道移动或滑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排放孔部。
另一方面,烹饪设备包括:腔单元,具有烹饪室和带有引导孔部和排放孔部的后壁板;门单元,位于所述腔单元之上或上方,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腔单元的开口;对流加热器单元,位于所述后壁板上,加热来自所述腔单元通过所述排放孔部的空气(例如,从烹饪室进入对流加热器单元)并将热空气通过所述引导孔部提供给所述烹饪室;以及烹饪容器,包括:壳单元,具有入口,热空气通过该入口进入;以及支撑单元,位于所述壳单元上,在所述支撑单元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烹饪对象(例如,将通过热空气烹饪),其中,所述引导孔部位于所述后壁板的下部,所述排放孔部位于与所述引导孔部分开的所述后壁板的上部中。
烹饪容器可包括盖单元,用于覆盖所述支撑单元并阻挡热空气的移动。
烹饪设备可进一步包括循环导管单元,被配置为连接至所述腔单元的侧壁板中的排放孔部,被配置为将来自烹饪室的通过排放孔部排放的空气引导回烹饪室。
烹饪设备可进一步包括排放开闭单元,位于所述侧壁板上,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腔单元的所述侧壁板中的排放孔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以下详细描述,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其它有点将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开门单元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门单元处于打开状态的后透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前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所分解的腔单元和柜单元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分解的腔单元和对流加热器单元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对流加热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闭合的循环导管单元的内流通道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闭合循环导管单元的打开的内流通道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示范性后壁板的前视图;
图11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示范性控制流的框图;
图12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第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的透视图;
图13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的剖面透视图;
图15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分解壳体和支撑单元的平面图;
图16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中的支撑单元的后表面的透视图;
图17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范性腿的分解透视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用于炸制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使用的示意图;
图19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20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中图23的壳体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21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2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平面图;
图23是示出用于在烹饪设备中进行炸制的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示意图;
图24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的透视图;
图25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6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的剖面透视图;
图27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分解烹饪容器的平面图;
图28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中的支撑单元的后表面的透视图;
图29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腿的分解透视图;
图30是示出在炸制过程中烹饪设备中的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示意图;
图31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变形的平面图;
图32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中的图35的壳体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33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4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35是示出炸制过程中的烹饪设备的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图36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打开排放孔部的透视图;
图37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闭合排放孔部的透视图;以及
图38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范性控制流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目的,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开门单元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门单元处于打开状态的后透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前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所分解的腔单元和柜单元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分解的腔单元和对流加热器单元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对流加热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闭合的循环导管单元的内流通道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闭合循环导管单元的打开的内流通道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示范性后壁板的前视图。图11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示范性控制流的框图。
参考图1至图3、图6和图11,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包括:腔单元100、门单元200、柜单元205、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和控制单元500。
参考图2和图4至图6,腔单元100中包括烹饪室C。相应地,烹饪对象60可通过腔单元100的开口放入烹饪室C或从烹饪室C取出,在烹饪对象被放入烹饪室C中的状态下,对烹饪对象进行烹饪。
腔单元100包括:左壁板110,形成左表面(例如,腔单元100的左表面);底壁板120,形成底表面(例如,腔单元100的底表面);右壁板130,形成右表面(例如,腔单元100的右表面);顶壁板140,形成顶表面(例如,腔单元100的顶表面);前壁板150,形成前表面(例如,烹饪设备的前表面);以及后壁板160,形成后表面(例如,腔单元100的后表面和/或烹饪设备的后表面)。
尽管左壁板110、后壁板120和右壁板130可彼此一体化,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安排,应当注意,左壁板110、后壁板120和右壁板130可以分开形成,并通过诸如螺丝钉、榫卯结构(tongue-and-groove configuration)、或焊料(weld)的锁定件彼此整体连接。
参考图8和图9,排放孔部111可处于左壁板110中。烹饪室C中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放孔部111排到烹饪室C的外部。
由于通过排放孔部111排放空气,所以可以防止烹饪室C中的温度急剧上升并在烹饪室C的内部充满蒸汽或烟雾。以这种方式,由于存在排气孔部111,烹饪设备可以稳定地执行常规烹饪操作。
参考图2和图4至图6,形成烹饪设备的基座的基座部215位于底壁板120之下。基座部215通过锁定件或类似物可拆卸地连接至底壁板120。
旋转板驱动部(未示出)位于底壁板120和基座部215之间的空间中。旋转板驱动部通过穿过底壁板120的轴连接至底壁板120之上和/或室C之中的旋转板270。相应地,通过旋转板驱动部旋转旋转板270。
旋转板270构成或包括平面圆形板,烹饪容器1、2、3或4可放置在旋转板270上。
抽吸机构(未示出)可以位于右壁板130之中、之上或提供至该右壁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抽吸机构包括扇和被配置为旋转扇的电机。烹饪室C外部的空气通过抽吸机构进入烹饪室C。由于空气通过抽吸机构导入,在常规烹饪中,烹饪室C内部的空气可通过排放孔部111顺畅地排放到烹饪室C的外部。
顶壁板140通过诸如螺丝钉、榫卯结构或焊料的锁定件连接至左壁板110和右壁板130。
前壁板150被连接至左壁板110、底壁板120、右壁板130和顶壁板140的前端。与烹饪室C连通的前壁孔部151位于前壁板150中。
控制面板单元210被装配、连接或附着至前壁板150。在一个实例中,控制面板单元210位于前壁板150的一侧(例如,右部),前壁孔部151之上的门单元200位于前壁板150的相对侧(例如,左部)。
控制面板单元210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按钮,被配置为选择和/或启动烹饪设备的各种烹饪功能,包括电源开关。如果控制按钮被按下,选择信号被传送给控制单元500,所选择的烹饪功能被执行。
图4和图10示出:引导孔部162,被配置为将空气供入烹饪室C;以及排放孔部161,被配置为向后壁板160中的对流加热器单元300排放来自烹饪室C的空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引导孔部162位于后壁板160的下部,以及排放孔部161位于与引导孔部162分开的后壁板160的上部中。引导孔部162和排放孔部161相对于后壁板160的中心和/或彼此基本对称。
进入对流加热器单元300的通过排放孔部161的空气被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加热,并通过引导孔部162供应回烹饪室C。在这种方式下,由于排放和引导通道位于烹饪室C的相对侧上,和/或彼此不相邻,可以改善热空气的循环效率。特别地,由于排放孔部162可仅在后壁板160的下部中,来自对流加热器单元300的热空气可集中在烹饪室C的下部。这与用于空气炸制的烹饪设备中的烹饪容器(1、2、3和/或4)相关联和/或有益于其。
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通过引导孔部162进入烹饪室C。引导孔部162包括多个孔,以大致固定间隔密集安排或设置在后壁板160的下部。相应地,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可通过引导孔部162均匀导入烹饪室C,而没有任何方向性。
参考图1至图5,门单元200在腔单元100之上。同时,示意性地,门单元200铰接至前壁板150,本披露并不限于这种安排或配置。
门单元200打开或关闭腔单元100(例如,前壁板150的前壁孔部151)的开口。当门单元200打开时,烹饪容器(1、2、3或4)可被放入烹饪室C或从其中取出,且当门单元200关闭时,烹饪对象60可被加热或烹饪。
柜单元205可形成烹饪设备的上表面和左和右侧表面,与前壁板150和后壁板160协作以保护腔单元100和电气装配室E免受外力和/或环境影响。烹饪设备的下表面包括底部215。底部215连接至底壁板120,并与柜单元205的下端邻接。基部215保护烹饪设备的下表面免受外力和/或环境影响。
参考图6和图7,对流加热器单元300被安装在后壁板160上,并产生热量,通过引导孔部供应给烹饪室C。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包括:一个或多个(例如多个)对流加热器310、对流扇320、对流电机330和对流加热器盖340。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可进一步包括对流隔离盖350和对流冷却扇360。
对流加热器310在后壁板160之后,起到用于加热的热源的作用。通过对流加热器310产生的热量,对流加热器310的周围,以及尤其是,对流加热器盖340中的空气被加热。接着,通过对流扇320的工作将加热的空气作为热空气提供给烹饪室C。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对对流加热器310单独地位于对流扇320之上或之下,和/或对流加热器单元300的相对侧或端。
对流扇320位于后壁板160之后。通过对流电机330旋转对流扇320,对流扇将对流加热器盖340中的由对流加热器310加热的空气移动到烹饪室C。
加热的空气通过后壁板160的引导孔部提供给烹饪室C。烹饪室C中的空气通过排放孔部165(例如,通过烹饪室C内的气流)移动或被导回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在此,其被对流加热器310加热,并通过引导孔部供应回烹饪室C。
对流电机330被连接至对流扇320和对流冷却扇360,起到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源的作用。对流电机330通常还被配置为旋转对流扇320和对流冷却扇360。对流加热器盖340和对流隔离盖350位于对流电机330和对流加热器310之间。
在这种安排或配置中,可以阻止对流加热器310产生的热量影响或不利影响对流电机330。对流电机330的动力传输轴穿过对流加热器盖340和对流隔离盖350连接至对流扇320。
对流加热器盖340通过诸如螺丝钉或焊料的锁定件装配、附着、连接或紧固至后壁板160,以覆盖对流加热器310和对流扇320。对流加热器装配孔341可以在对流加热盖340中,穿过对流加热器装配孔放置对流加热器310。对流加热器盖340在其和后壁板160之间限定了预定尺寸的空间。因此,对流加热器盖340内的空间中的空气可通过对流加热器310的操作而被加热。
对流隔离盖350通过诸如螺丝钉、榫卯结构、焊料或粘合剂的锁定件连接至后壁160和/或对流加热器盖340,同时覆盖对流加热器盖340。对流加热器盖340和对流隔离盖350可以诸如螺丝钉、榫卯结构、焊料或粘合剂的锁定件独立彼此连接。
对流隔离盖350包括隔离材料(例如具有优良隔离属性的诸如陶瓷的材料、诸如纤维玻璃的隔离纤维基隔离板等等)。因此,可以限制或防止来自对流加热器310的热量辐射或逃逸到对流隔离盖350的外部,到达烹饪设备的背部。
对流冷却扇360被连接至对流电机330。当对流电机330工作时,对流冷却扇360可以交错的方式旋转。结果,对流电机330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对流冷却扇360冷却。通过对流冷却扇360导向对流电机330的外部空气可通过背盖220中的孔部排放到烹饪设备的外部。
由于对流隔离盖350位于对流电机330的前方,且对流冷却扇360位于对流电机330的后方,所以可以防止由于对流加热器310或对流电机330本身所产生的热量造成的对流电机330的退化。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由于对流扇320和对流冷却扇360可使用一个对流电机330同时、顺序和/或独立地旋转,所以可以减小或最小化烹饪设备的前后长度(例如深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对流加热器单元300通过后盖220覆盖。后盖220可覆盖整个对流加热器单元300,该对流加热器单元包括对流电机330和对流冷却扇360,使用诸如螺丝钉或榫卯结构的锁定件将后盖可拆卸地连接至后壁板160。
使用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在对流加热器盖340中加热的空气可被直接提供给烹饪室C。结果,由于烹饪对象和热空气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烹饪时间,提高了烹饪性能。
参考图8、9和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进一步包括循环导管单元600。
循环导管单元600可被连接至左壁板110的排放孔部111,被配置为通过排放孔部111将从烹饪室C排放的空气引导回烹饪室C。
循环导管单元600可包括循环导管610和导管开闭部620。循环导管610可具有导管状形状(例如,具有大致的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等的横截面)和内流通道。循环导管610可被安装、附着或连接至左壁板110的后表面(例如,烹饪室C外部的左壁板110),或与左壁板110的后表面一体化。
循环导管610的一端被连接至和/或与排放孔部111交叠,循环导管610的另一端被连接至和/或与抽吸孔部112交叠。因此,可沿循环导管610的内部流通道612将通过排放孔部111排放的空气引导至抽吸孔部112。
排放口611可以在循环导管610中。排放口611可以在循环导管610靠近排放孔部111的一个侧壁上。相应地,通过排放孔部111排放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放口611排放到循环导管610之外。
以这种方式,当烹饪室C中的空气通过排放孔部111进入循环导管610时,空气可沿着内流通道612被引导回烹饪室C并通过排放口611被排放到循环导管610之外。这样,空气流取决于循环导管610中的导管开闭部620。
导管开闭部620是可旋转的并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循环导管610的内流通道612。导管开闭部620可使用一个或多个铰链连接至循环导管630,并可被连接至位于循环导管610之外的导管驱动部630。因此,由于导管开闭部620通过导管驱动部630旋转,导管开闭部620打开或闭合循环管610的内流通道612。导管开闭部620与排放口611相邻并可以打开和闭合(和/或被配置为打开和闭合)排放口611。
在导管开闭部620打开循环导管610的内流通道612的情况下,导管开闭部620可关闭排放口611。也就是说,仅通过导管开闭部620的操作,可以同时实现内流通道612的打开和排放口611的关闭。因此,当烹饪室C中的空气通过排放孔部111进入循环导管610时,空气通过内流通道612被自然地提供回烹饪室C。
控制单元500操作导管开闭部620,在炸制模式下打开循环导管610的内流通道612。相应地,由于通过排放孔部111排放出烹饪室C的空气通过抽吸孔部112循环回烹饪室C,由于将空气排放到烹饪室C中,抑制或最小化热量损失。
在本发明中,使用烹饪对象自身中的脂肪或脂肪成分炸制烹饪对象。可选地,如果愿意,在炸制之前,可以将非常少量或轻量的油涂覆或至少部分涂覆烹饪对象。在炸制过程中,烹饪对象被放置在烹饪容器(1、2、3、4)中,其可用于空气炸制(例如,被配置为用热空气炸制烹饪对象)。相应地,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炸制可被称之为“空气炸制”。
排放孔部111和抽吸孔部112中的一个可位于侧壁板110和/或130的上部,排放孔部111和抽吸孔部112中的另一个可位于侧壁板110和/或130的下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排放孔部111位于左壁板110的上部,以及抽吸孔部112位于左壁板110的下部。由于烹饪室C中的空气通过上排放孔部111排放,空气通过下抽吸孔部112导入烹饪室C,通过分别穿过排放孔部111和抽吸孔部112的空气的排放和引导,可以改善空气循环效率,尤其是,烹饪室C中的向上和/或向下的循环效率。因此,由于在烹饪室C中有效地执行空气循环,所以,可以减少或缩短烹饪对象的烹饪时间,提高烹饪性能。
排放孔部111和抽吸孔部112中的一个可位于侧壁板110和/或130的前部,排放孔部111和抽吸孔部112中的另一个可位于侧壁板110和/或130的后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排放孔部111位于左壁板110的后部,以及抽吸孔部112位于左壁板110的前部。由于烹饪室C中的空气通过后排放孔部111排放,空气通过前抽吸孔部112导入烹饪室C,通过分别穿过排放孔部111和抽吸孔部112的空气的排放和引导,可以改善空气循环效率,尤其是,烹饪室C中的向上和/或向下的循环效率。因此,由于在烹饪室C中有效地进行空气循环,所以,可以减少或缩短烹饪对象的烹饪时间,提高烹饪性能。
在导管开闭部620关闭循环导管610的内流通道612时,导管开闭部620可工作以打开排放口611。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导管开闭部620的工作,可以同时执行内流通道612的闭合和排放口611的打开。因此,当烹饪室C中的空气通过排放孔部111进入循环导管610时,通过排放口611将空气自然地排放到循环导管610之外。
在常规烹饪模式,控制单元500关闭导管开闭部620(和循环导管610的内流通道612)。因此,通过排放孔部111排放到烹饪室C之外的空气通过排放口611被排放到循环导管610的外部。由于按照这种方式通过排放孔部111和排放口611排放来自烹饪室C的空气,所以,可以防止在常规烹饪模式下烹饪室C内部的温度快速上升和/或在烹饪室C的内部充满蒸汽或烟雾。
参考图5和图6,在电气装配室E中,存在:磁控管240,用于产生微波;高压变压器245,被配置为提供高电压给磁控管240;以及冷却扇部250,被配置为冷却电气装配室E中的各种电气部件。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清楚,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由于可以通过一个烹饪设备不仅可以进行常规烹饪而且可以进行炸制,改善了用户便利性。
同样,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由于可以使用烹饪对象中的脂肪执行炸制,而不需要单独供应油给烹饪对象或供应到烹饪对象之上,可以防止或降低由于高温的油而发生的安全相关事故的可能性,由于不需要油,从而降低了烹饪成本。
另外,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由于可以通过加热器单元立即执行炸制,而不需要移动或反转烹饪对象,可选地在使用微波炉对烹饪对象解冻之后,所以,改善了用户便利性。
另外,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中,由于使用来自加热器单元的热空气执行作为主烹饪模式的炸制,可选地在使用微波炉暂时、初始和/或部分烹饪烹饪对象之后,所以,烹饪对象的内部和外部可以被均匀烹饪,实现酥脆口感。
图12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第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的透视图。图13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图14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的剖面透视图。图15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分解壳体和支撑单元的平面图。图16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中的支撑单元的后表面的透视图。图17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范性腿的分解透视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用于炸制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使用的示意图。图19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变形例的平面图。图20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中壳体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参考图12、图13和图18,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包括:壳单元5,具有供热空气70通过的入口14;以及支撑单元30,位于所述壳单元5上,将要通过热空气70烹饪的一个或多个烹饪对象60被放置在其上。
烹饪对象60被放置在支撑单元30上,壳单元5位于支撑单元30之下。由于用于支撑支撑单元30的壳单元5具有中心入口,热空气70可穿过入口14进入壳单元5。
壳单元5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形状,而不会偏离用于限定通过入口14供应以加热支撑单元30上的烹饪对象60的热空气70的空气流通道的技术理念。
参考图13至图15和图18,壳单元5包括壳体10,在其下部和/或中心具有入口14。壳单元5在其最高端或表面开口,进一步包括腿部(腿)40,用于支撑壳体10。从壳体10向下延伸的腿部40被置于旋转板270或者烹饪设备的底部或最低水平表面上(例如,在烹饪室中)。
入口14处于壳体10的下部或底侧,从烹饪容器1的一侧(例如,大致在下引导孔部162的水平处)流出的热空气70进入壳体10的下部并流向壳体10的上部。
由于壳体10通过腿部40支撑,所以存在壳体10之下的空间。结果,可以顺利执行通过壳体10的下部将空气流移动进壳体10的内部。
壳体10包括壳侧部12、入口14、壳底部15、壳内部16、引导空间17和可选的引导凸起18。
壳体侧部12支撑支撑单元30的周围,并具有向下延伸的形状。当从顶部观察时,形成壳体10的侧表面的壳侧部12具有圆形或环形,当从侧面观察时,具有圆角的轮廓或弯曲的横截面,其可以从壳侧部12的最上端或表面向最下端或表面倒圆。
由于壳侧部12在向下方向具有内部向壳体10的圆角和曲线,从壳体10侧向壳侧部12流动的热空气70可被朝壳侧部12向下引导,从而可以减少或缩短烹饪时间。
也就是,由于壳侧部12是倾斜的和/或具有倒圆形状,在侧壁部中向壳体10供应的热空气70可以通过位于壳体10的底部或下侧的入口14被轻易地导入壳体10,流入入口14的热空气70的量可以增加,由此可以减少热空气70的损失。
连接至壳侧部12的最低端或表面和/或与最低端一体化的壳底部15从壳侧部12的最低端或表面向内延伸。壳底部15从壳侧部12的最下端或最下表面水平延伸,并具有环形。腿部40被固定至壳底部15的最下表面。
由于腿部40邻接在水平延伸的壳底部15上,腿部40和壳底部15之间的接触面积可被增加或最大化,由此,可以稳定地实现将腿部40固定或紧固至壳体10。
从壳底部15向上延伸的壳内部16在其最下端或最下表面限定了入口14,热空气70通过该入口进入烹饪容器1。与入口14连通的引导空间17位于壳内部16。限定引导空间17的壳内部16具有凸曲面形状。
由于引导空间17位于入口14之下,且限定引导空间17的壳内部16具有凸曲面形状,可以稳定地进行热空气70通过壳内部16向入口14的流动。
由于壳内部16可具有漏斗形状(或反漏斗形状),其水平横截面面积随着离上面放置烹饪容器1的表面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壳内侧部16向上流的热空气70可以通过入口14顺畅地进入壳体10。
根据不同实施例的壳体10的最上端或最上表面处于和下引导孔部162相同或更高的位置和/或高度(例如,烹饪室C的底壁120的距离),热空气70通过下引导孔部162向壳体10侧排放。结果,通过壳体10的下端或底侧的热空气70可容易地提供进壳体10。
位于下引导孔部162的下端处的孔的高度可以与壳体10的最低端或表面的高度相同或更低。当引导孔部162的高度小于或低于壳体10时,热空气70通过壳体10的下端或底侧流向入口14。
由于流过入口14的热空气70比周围的空气更热,其向上移动(例如,通过对流)。因此,当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排放时通过内部流向入口14的热空气70流向壳体10的最低端和表面(例如,自然地向上移动),并加热烹饪对象60。
不通过入口14向上流动、但是从烹饪容器1的底侧斜向上流动的热空气70与壳内部16的圆表面接触,并接着朝入口14向上流动。因此,供应给壳体10的下端或底侧的大部分热空气70通过入口14向上流动。
当下引导孔部162的上端处的孔的高度与壳体10的最上端或表面相同或比其更低时,热空气70的下行流被沿着壳体10的侧部的弯曲表面引导。
换言之,水平流过下引导孔部162的热空气70的部分通过壳体10的下端或上侧流向入口14,热空气70的剩余部分沿着壳侧部12的弯曲表面流向壳侧部12的最低端或表面,并加入从壳侧部12的最低端或表面进入入口14的热空气70。
壳体10可包括钢制或铝制体(可以是一体的或单片的),该钢制或铝制体上具有诸如聚四氟乙烯(Teflon)或聚碳酸酯等低粘性或无粘性材料涂层。不锈钢也可用于壳体10,可选地其上没有涂层。
图19和图20示出壳体10的变化例,其中,分离的引导凸起18可在壳内部16之上,并引导热空气70的旋转运动。
引导凸起18可具有在朝向引导空间17的壳内部16的表面上的螺旋或弯曲形状,执行引导功能,因此,通过引导空间17流向入口14的热空气70可以旋转。沿着引导空间17中的壳内部16的周围的多个引导凸起18可从壳内部16的最下端或最下表面向上延伸。
由于从壳内部16的表面向内凸出的引导凸起18中的每个均在相同方向倾斜和/或弯曲,通过壳内部16的热空气70通过引导凸起18引导并形成涡流。
由于形成涡流的热空气70通过壳体10移动至支撑单元30,支撑单元30上的烹饪对象60和热空气70彼此接触的时间和面积增加,从而可以减少或缩短烹饪时间。
参考图13至图16,壳单元5上的支撑单元30可具有任意各种形状,而不脱离以下技术理念:壳单元上的支撑单元包括多个通孔并支撑将由热空气70烹饪的烹饪对象60。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支撑单元30包括支撑体部31和盖部39。支撑体部31可具有任意各种形状,而不脱离以下技术理念:壳单元上的支撑单元包括热空气70流经的多个通孔,盖部39可具有任意各种形状,而不脱离以下技术理念:盖部覆盖支撑体部31的外周。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支撑体部31包括周围支撑体32、中央支撑体33、多个第一支撑部34和多个第二支撑部36。
周围支撑体32可具有环形。盖部39覆盖周围支撑部32。中心支撑部33、第一支撑部34和第二支撑部36通常位于周边支撑部32内。
通过盖部39覆盖的周边支撑部32可具有环或环形,可主要包含铝或由铝制成。
中心支撑部33位于支撑体部31的中心部,位于周围支撑部32内部。中心支撑部33和周围支撑部32彼此分开。
沿着中心支撑部33延伸的第一支撑部34和第二支撑部36被连接至周围支撑部32。由于第一支撑部34和第二支撑部36可被弯曲和/或具有螺旋形状,它们可引导热空气70的旋转,其从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最下表面向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表面流动。
第一支撑部34具有供热空气70穿过的第一通孔35。第一支撑部34从中心支撑部33向周围支撑部32延伸,并具有弯曲或螺旋形状。第一通孔32可具有椭圆或弯曲椭圆(例如,“肾”)形状。多个第一支撑部34沿着中心支撑部33的周围,多个第二支撑部36位于相邻的第一支撑部34之间。
第二支撑部36具有供热空气70穿过的第二通孔37,并像第一支撑部34那样延伸。第二支撑部36具有弯曲或螺旋形状。第二通孔37可具有椭圆或弯曲椭圆(例如,“肾”)形状。第二支撑部36的宽度为第一支撑部34的宽度的至少两倍。主要通过第二支撑部36和/或在其上执行对烹饪对象60的烹饪。
由于第二支撑部36的最上表面在第一支撑部34之下,从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最下表面向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最上表面移动的热空气70沿着第一支撑部34的最下表面旋转,并形成涡流。
由于热空气70穿过壳单元5的引导凸起18时形成的涡流的方向和热空气70沿着第一支撑部34的下表面移动时形成的涡流的方向相同,热空气70在壳单元5的内部形成涡流,增加了热空气70和烹饪对象60的接触时间。
第一支持部34中的第一通孔35和第二支持部36中的第二通孔36在外周方向延伸。第一通孔35和第二通孔37可形成位于中心支撑部33的中心上的弧形。多个第一通孔35和多个第二通孔37位于中心支撑部33和周围支撑部32之间。
第二支持部36包括圆形支撑部38,具有弧形形状和向上凸起的横截面,尽管第二支持部36不限于这种结构。第二支持部36的弧通常位于中心支撑部33的中心上。
圆形支撑部38可具有向上凸起的形状,圆形支撑部38的最下表面可以是凹陷的。因此,从圆形支撑部38上的烹饪对象60流出的汁或其它液体向下流道圆形支撑部38和可选地进入本体10中。因此,可以相对容易或便利地对第二支撑部36的表面进行清洁。
另外,由于供给圆形支撑部38的下部的热空气70可以停留在圆形支撑部38的凹槽中,所以,增加了热空气70和圆形支撑部38的接触时间,并可以容易地执行对圆形支撑部38的加热,从而,可以减少或缩短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
覆盖周围支撑部32的盖部39可以包含橡胶和/或硅胶。因此,可以在支撑单元30被放置在微波炉中,防止在支撑单元30的周围处产生火花。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支撑单元30包含涂覆有聚四氟乙烯(Teflon)或其它低粘性或无粘性材料的铝。由于铝具有高导热性,所以可快速进行加热对象60的加热,并且这种涂层可防止烹饪对象60粘到支撑单元30上。
因为盖部39可包含硅胶,所以它通常在支撑单元30(可包括铝)和壳体10(可包括钢板)之间,并且能防止出现火花。
参考图13至图17,腿部40的每个都包括固定到壳单元5的外表面的腿框架42和围绕并容纳腿框架42的腿盖45。该腿框架42可包括成形线(shaped wire)。
腿框架42可包括钢结构,并且围绕并容纳腿框架42的腿盖45可包含硅胶。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腿框架42包括固定到壳单元5的下部的固定部43和从固定部43的末端向下延伸的延伸部44。
由于腿盖45连接至向外倾斜并从壳单元5的下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44,所以腿盖45固定到延伸部44的外表面。
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腿盖45包括:盖体46,具有允许延伸部44插入的装配槽或孔47;以及屏蔽部48,包括位于盖体46中被配置为屏蔽固定部43的槽。
装配槽或孔47延伸进盖体46,至少部分配合固定部43的轮廓的屏蔽部48位于盖体46的一端中。
因为延伸部44被插入装配槽或孔47,且固定部43被容纳在屏蔽部48中,所以腿框架42由腿盖45屏蔽,从而可防止出现火花。
参考图12和图18,烹饪容器1通过烹饪设备的旋转板270旋转。这样,可均匀加热烹饪对象60。
烹饪设备1被置于烹饪设备的旋转板270上。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70移动至或流向烹饪容器1的下端或下侧,并从下方进入壳单元5的内部。
下面,将详细描述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1的操作。
在将烹饪容器1放入烹饪设备后,上加热器单元700和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工作。来自上加热器单元700的热量朝支撑单元30向下传递。支撑单元30之下的热量可在壳体10内反射,并且可向上移动。因为被壳体10反射的热量被传送给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最下表面,并且可再次加热烹饪对象60,所以可减少或缩短烹饪时间。
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1的操作。
在将烹饪容器1放入烹饪设备的烹饪室C中之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工作。来自对流加热器单元300的热空气70在壳体10的方向上横向或水平移动或流动至壳体10的下端或下侧。
被引导至壳侧部12上的壳体10的下端或下侧的热空气70流入壳内部16中的引导空间17。热空气70穿过壳内部16向上移动并旋转,和/或通过壳内部16中的引导凸起18引导,并可以产生涡流。
因为进入壳体10的热空气70在支撑单元30的第一支撑部34的下表面上旋转和/或接触支撑单元30的第一支撑部34的下表面期间产生涡流,所以支撑体部31和烹饪对象60与热空气70的接触时间增加,从而可提高热效率,减少或缩短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
并且,因为从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最下表面向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最上表面向上移动的热空气70可留在第二支撑部36中的圆形支撑部38的凹槽中,所以热空气70和支撑体部31的接触时间可增加,从而容易实现支撑体部31的加热。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为了便于说明,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本披露的其它实施例有相同构造和功能的部件,并且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21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2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平面图。图23是示出用于在烹饪设备中进行炸制的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示意图。
参考图21至图23,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壳单元5包括壳体20和腿部40。
被配置为供应热空气70给壳体20的内部的入口24沿壳体20的侧表面设置。壳体20的最上端或最上表面是敞开的,并且壳体20的下端或下侧由腿部40支撑。
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壳体20包括壳侧部22、壳底部25和内引导件26。
壳侧部22形成壳体20的外侧表面,并且支撑支撑单元30的周缘。壳侧部22可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形状或呈环状。
沿壳侧部22的周围设置的入口24形成热空气70移动经过至壳体20内部的通道。入口24可包括水平延伸的狭槽(slot)或开口。多个入口24沿着壳侧部22设置。
壳底部25被紧固到壳侧部22的最下端或最下表面或与紧固到壳侧部22的最下端或最下表面一体化,形成壳体20的底部。
由于入口24的上端或最上边界的高度等于或小于热空气70从其向着壳体20的侧排放的下导孔部162的上端的高度,热空气70可轻易地进入入口24。
来自下导孔部162的热空气70的一部分通过壳侧部22的侧表面中的入口24移动到壳体20的内部,并且在入口24上方的热空气70沿着壳侧部22的弯曲的或倾斜的表面向下流动,进入入口24。因此,可减少或缩短热空气70加热烹饪对象60的时间。
内引导件26连接到壳侧部22的内表面,并且凸进壳侧部22。只要不偏离内引导件26引导进入入口24的热空气70的运动的技术理念,内引导件26可以具有任意各种形状。
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内引导件26在水平方向上和/或便于在壳体20内部形成热空气70的涡流的角度从入口24的一端向壳侧部22的内部凸出。
进入入口24的热空气70由内引导件26引导并形成涡流。因此,热空气70和烹饪对象60的彼此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增加。
下面,将详细描述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2的操作。
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70向着壳体20的侧移动,并且在壳侧部22的一部分热空气70通过入口24移动到壳体20的内部。壳体20中的热空气70在壳体20内旋转,并且它的运动由内引导件26引导。
由于热空气70产生在壳体20内部流动的涡流,并且在支撑单元30中的第一支撑部34的表面上旋转,支撑体部31和烹饪对象60与热空气70的接触时间增加,从而可提高热效率,减少或缩短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
并且,因为从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最下表面向上朝着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最上表面移动的热空气70在第二支撑部36中的圆形支撑部38的凹槽中停留至少一段时间,所以热空气70与支撑体部31的接触时间增加,从而容易执行对支撑体部31的加热。
利用上述构造,由于根据各个实施例的烹饪容器1和2通过在支撑单元30上利用热空气70加热烹饪对象60进行炸制,所以可能降低由于油的使用而造成的安全相关事故的可能性,也可能提高被烹饪的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或健康益处,从而降低烹饪成本。
并且,由于进入壳单元5内部的热空气70在以螺旋模式旋转期间加热烹饪对象60,所以热空气70与烹饪对象60的接触时间增加,从而可能缩短或减少烹饪时间。
进而,由于支撑烹饪对象60的圆形支撑部38具有上凸的形状,所以烹饪对象60和支撑单元3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热空气70和烹饪对象60彼此接触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可能缩短或减少烹饪时间。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为了便于说明,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本披露的其它实施例有相同构造和功能的部件,并且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24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的透视图。图25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6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的剖面透视图。图27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分解烹饪容器的平面图。图28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中的支撑单元的后表面的透视图。图29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腿的分解透视图。图30是示出在炸制过程中烹饪设备中的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示意图。图31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变形的平面图。图32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参考图24、图25和图30,用于根据本披露的第三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3包括:壳单元5,其有供热空气70穿过的入口14;支撑单元30,位于壳单元5上,用于在上面放置将由热空气70烹饪的一个或多个烹饪对象60;以及盖单元80,其覆盖支撑单元30并限制或约束热空气70的移动。也就是,除了根据其它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容器1所包括的部件之外,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容器3还包括盖单元80。
盖单元80包括:盖体部82,用于关闭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最上表面;以及把手件(knob member,又称之为圆形把手件)86,从盖体部82向上凸出。
盖体部82可具有穹顶状或球冠状。盖体部82覆盖支撑单元30,并可限制或约束热空气70的移动,否则热空气可能移动到烹饪容器3的外部。同样,由于盖体部82中限定的空间可以保留热空气70,所以,可以减少或缩短用于烹饪烹饪对象60的加热时间。
接合件84被配置为与支撑单元30的周围接触,并包含弹性材料。接合件84便于有效地约束和/或限制盖体部82内的热空气70的移动。
接合件84可具有环形或呈环状,从盖体82的周围向外凸出。结合件84的下表面与支撑单元30的盖部39接触,可改善气密性。
参考图24至图30,盖单元80可具有多种形状中的任何一种,而不会脱离以下技术理念:限制或约束热空气70的移动,否则热空气可能会从支撑单元30向上移动。
下面,将详细描述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3的操作。
在将烹饪容器3放入烹饪设备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工作。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70朝着壳体10侧移动或者朝着壳体10的下端或下侧移动。壳侧部12上壳体10的下端或下侧处的热空气70流向壳内部16限定的引导空间17。热空气70向上移动通过壳内部16,至少一部分通过壳内部16上的引导凸起18旋转,以产生涡流。
由于进入壳体10内部的热空气70在支撑单元30的第一支撑部34的下表面上旋转期间产生涡流,所以支撑体部31和烹饪对象60与热空气70的接触时间增加,从而可提高热效率,减少或缩短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
并且,因为从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最下表面向着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最上表面向上移动的热空气70可能留在第二支撑部36中的圆形支撑部38的凹槽中,所以热空气70和支撑体部31的接触时间可能增加,从而容易实现支撑体部31的加热。
同时,在加热烹饪对象60之后从支撑单元30向上移动的热空气70在盖单元80的内表面上反射,从而朝支撑单元30向后移动,并再次加热烹饪对象60,从而减少或缩短烹饪时间。
由于在加热烹饪对象60之后向上移动的热空气70停留在盖单元80内,并提高了盖单元80内的温度,所以,从而减少或缩短盖单元80下的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为了便于说明,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本披露的其它实施例有相同构造和功能的部件,并且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33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图34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平面示意图。图35是示出炸制过程中的烹饪设备的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参考图33至图35,除了根据其它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容器2所包括的部件之外,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范性烹饪容器4进一步包括盖单元80。烹饪容器4的壳单元5包括壳体20和腿部40。
被配置为供应热空气70给壳体20的内部的入口24沿壳体20的侧表面设置。壳体20的最上端或最上表面是敞开的,并且壳体20的下端或下侧由腿部40支撑。
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壳体20包括壳侧部22、壳底部25和内引导件26。
壳侧部22形成壳体20的外侧表面,并且支撑支撑单元30的周缘。壳侧部22可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形状或呈环状。
沿壳侧部22的周围设置的入口24形成热空气70移动经过至壳体20内部的通道。入口24可包括或构成水平延伸的狭槽或开口。多个入口24沿着壳侧部22设置。
壳底部25被水平紧固到壳侧部22的最下端或最下表面。
入口24的上端的高度等于或小于热空气70从其向着壳体20的侧排放的下导孔部162的上端的高度。因此,热空气70可轻易地进入入口24。
内引导件26连接到壳侧部22的内表面,并且凸进壳侧部22。只要不偏离内引导件26引导进入壳体20的热空气70的运动的技术理念,内引导件26可以具有多种形状的任何一种。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内引导件26从对应的入口24的一端倾斜进和/或凸出进壳侧部22。例如,内引导件26可具有相对于壳侧部22的水平角度。
进入入口24的热空气70由内引导件26引导并形成涡流。因此,热空气70和烹饪对象60的彼此接触面积和/或接触时间增加。
下面,将详细描述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4的操作。
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70向着壳体20侧移动,接触壳侧部22的圆表面的热空气70可通过入口24进入壳体20。通过入口24进入壳体20中的热空气70在壳体20内旋转,并且它的运动由内引导件26引导。
在壳体20内产生的涡流的热空气70可以在支撑单元30中的第一支撑部34的表面上或通过其旋转时期间产生另一涡流。因此,支撑体部31和烹饪对象60与热空气70的接触时间增加,从而可提高热效率,减少或缩短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
另外,由于从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最下表面朝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最上表面向上移动的热空气70停留(至少暂时停留)在第二支撑部36的圆形支撑部38的凹槽中,可以增加热空气70和支撑体部31的接触时间,从而可以容易地执行支撑体部31的加热。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根据不同实施例的烹饪容器3和4通过用热空气70加热支撑单元30上的烹饪对象60来执行炸制,所以可以降低由于油的使用而造成的安全相关事故的可能性,也可能提高被烹饪的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或健康益处,从而降低烹饪成本。
并且,由于进入壳单元5的热空气70在以螺旋模式旋转(至少部分旋转或大致旋转)期间加热烹饪对象60,所以热空气70与烹饪对象60的接触时间增加,从而可能缩短或减少烹饪时间。
进而,由于支撑烹饪对象60的圆形支撑部38具有上凸的形状,所以烹饪对象60和支撑单元3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热空气70和烹饪对象60彼此接触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可能缩短或减少烹饪时间。
另外,由于增加了通过壳体10和20中的支撑单元30向上移动和/或进入壳单元80内部的热空气70的停留时间,所以,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可被减少或缩短,可以降低烹饪成本。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范性烹饪设备。为了便于说明,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本披露的第一实施例有相同构造和功能的部件,并且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36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打开排放孔部的透视图。图37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闭合排放孔部的透视图。图38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范性控制流的框图。
参考图5、图6、图36至图38,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包括:腔单元100、门单元200、柜单元205、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和控制单元500,并且可进一步包括排放开闭单元650而不是循环导管单元。
排放开闭单元650打开和关闭排放孔部111。该排放开闭单元650根据烹饪模式打开和关闭排放孔部111。
在常规烹饪模式中,因为排放开闭单元650打开排放孔部111,所以烹饪室C内的空气可从烹饪室C排出烹饪室。因此,在常规烹饪模式中,可能防止烹饪室C中的温度急剧上升,和/或防止烹饪室C的内部充满蒸汽或烟雾。
在炸制模式中,排放开闭单元650关闭排放孔部111,从而可抑制由于烹饪室C中的空气排放造成的热损失。
排放开闭单元650包括排放轨651和排放开闭门652。排放轨651位于壁板(例如左壁板110)的外表面上。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对排放轨651位于排放孔部111之上或之下,并且彼此面对。排放开闭门652配合在排放轨651之间,并且排放开闭门652的滑动可由这对排放轨651引导和/或控制。
排放轨651和排放开闭门652可包括耐热材料,这样排放轨651和排放开闭门652就不会由于烹饪室C内部空气的高温而降解。
排放开闭把手652a可以位于排放开闭门652上。与排放开闭把手652a一致,排放开闭槽111a可位于左壁板110中。
排放开闭把手(knob)652a位于排放开闭门652的内表面上,并且通过穿过排放开闭槽111a向着烹饪室C凸出。当用户向左或向右移动穿过左壁板110凸进烹饪室C的排放开闭把手652a时,排放开闭门652可能向左或向右滑动和/或移动。排放开闭把手652a的左移和右移是由排放开闭槽111a引导和/或控制的。因此,排放开闭槽111a的长度可相当于排放开闭把手652a的移动长度和/或距离。
这样,排放开闭把手652a和排放开闭槽111a被额外设置,使得用户能手动打开或关闭排放孔部111,可选地,排放开闭门652可以根据烹饪模式被自动打开或关闭。
排放开闭单元650可进一步包括排放开闭驱动部653。该排放开闭驱动部653连接到排放开闭门652,并且使排放开闭门652自动向左和向右滑动或移动。也就是说,当使用控制面板单元210选择烹饪模式时,排放开闭驱动部653在控制单元500的控制下使用排放开闭门652自动打开或关闭排放孔部111。
能向左和向右(或侧到侧,或水平)自动移动排放开闭门652的驱动装置可包括电机和/或机械汽缸。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可能提供不仅能进行常规烹饪而且能进行炸制的烹饪设备。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由于是使用烹饪对象中的脂肪成分进行的炸制,所以可能防止由于高温油造成的安全相关事故,从而可提高营养价值和/或增进健康,也可因为不用油而降低烹饪成本。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可在同一个烹饪设备中同时或顺序进行烹饪对象的解冻和炸制,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可使用微波和热空气进行炸制和/或烹饪。因此,可在炸制时对烹饪对象的内部和外部均匀加热。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因为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引导开闭单元调整和/或控制将供给烹饪室中的热空气的方向,所以可根据烹饪模式优化烹饪条件。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因为从烹饪室排放的热空气可以通过循环导管单元循环回到烹饪室内,所以可减少或抑制热损失。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由于使用导管开闭单元可阻止热空气排放到烹饪室外,所以可减少或抑制热损失。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进入烹饪容器的壳单元的热空气在以螺旋模式旋转期间可加热烹饪对象。因此,热空气与烹饪对象的接触时间增加,从而可能缩短或减少烹饪时间,也可改善烹饪性能。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被配置为支撑烹饪对象的圆形支撑部可朝上凸,烹饪对象和支撑单元之间的接触面积可减少或最小化,热空气和烹饪对象之间的接触时间增加,从而可能减少烹饪时间,也可改善烹饪性能。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从设备中的加热器单元排放流到烹饪容器的壳体的圆形侧部上的热空气可在圆形表面上向下流动,并进入壳体的侧部中,这可减少热空气的损耗,从而减少或缩短烹饪时间和/或改善烹饪性能。
尽管出于解释目的已经披露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所给出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目的,可以实现各种变形和等同实施例,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本发明的范围将仅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7)

1.一种烹饪设备,包括:
腔单元,具有烹饪室并具有带有引导孔部和排放孔部的后壁板;
门,位于所述腔单元之上或上方,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腔单元的开口;以及
对流加热器单元,位于所述后壁板之上或之下,用于加热来自腔单元穿过排放孔部的空气,并将热空气穿过所述引导孔部供应给所述烹饪室,
其中所述引导孔部位于所述后壁板的下部中,且所述排放孔部位于与所述引导孔部分开的所述后壁板的上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对流加热器单元包括:
对流加热器,位于所述后壁板之后,被配置为产生热量;
对流扇,位于所述后壁板之后,具有旋转轴;
对流电机,被配置为旋转所述对流扇;以及
对流加热器盖,位于所述后壁板之上,覆盖所述对流加热器和所述对流扇,以及
其中,所述引导孔部在所述对流扇的旋转轴之下,且所述排放孔部在所述对流扇的旋转轴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对流加热器单元进一步包括:
对流隔离盖,用于覆盖所述对流加热器盖,位于所述对流电机之前;以及
对流冷却扇,连接至所述对流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对流冷却扇在所述对流电机工作时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进一步包括:
循环导管单元,连接至位于所述腔单元的侧壁板中的第二排放孔部,被配置为将从所述烹饪室排放的空气通过所述排放孔部引导回所述烹饪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循环导管单元包括:
循环导管,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排放孔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侧壁板中的抽吸孔部,被配置为将通过所述排放孔部排放的空气引到所述抽吸孔部;以及,
导管开闭部,位于所述循环导管中,被配置为打开和闭合所述循环导管的内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
其中,所述循环导管包括排放口,所述排放口用于将通过排放口部进入的空气排放到所述循环导管之外,以及
其中,所述导管开闭部在打开所述循环导管的所述内流通道时关闭所述排放口,在关闭所述循环导管的所述内流通道时打开所述排放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排放孔部和所述抽吸孔部中的一个位于所述侧壁板的上部,另一个位于所述侧壁板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排放孔部和所述抽吸孔部中的一个位于所述侧壁板的前部,另一个位于所述侧壁板的后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进一步包括:
排放开闭单元,位于所述侧壁板上,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排放孔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排放开闭单元包括:
排放轨道,位于所述侧壁板上;以及
排放开闭门,沿所述排放轨道移动或滑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排放孔部。
12.一种烹饪设备,包括:
腔单元,具有烹饪室和带有引导孔部和排放孔部的后壁板;
门,位于所述腔单元之上或上方,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腔单元的开口;
对流加热器单元,位于所述后壁板上,加热来自所述腔单元穿过所述排放孔部的空气,并将热空气通过所述引导孔部提供给所述烹饪室;以及
烹饪容器,包括壳单元和支撑单元,其中所述壳单元具有供热空气穿过的入口,所述支撑单元位于所述壳单元上,其上放置一个或多个烹饪对象,
其中,所述引导孔部位于所述后壁板的下部中,且所述排放孔部位于与所述引导孔部分开的所述后壁板的上部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烹饪容器位于所述烹饪室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烹饪容器进一步包括用于覆盖所述支撑单元的盖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盖单元被配置为阻挡热空气的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设备,进一步包括:
循环导管单元,连接到所述腔单元的侧壁板中的第二排放孔部,被配置为将通过排放孔部从烹饪室排放的空气引导回所述烹饪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设备,进一步包括:
排放开闭单元,位于所述侧壁板上,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排放孔部。
CN201310636665.7A 2013-04-30 2013-11-27 烹饪设备 Pending CN1041382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47945A KR101513456B1 (ko) 2013-04-30 2013-04-30 조리장치
KR10-2013-0047945 2013-04-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8219A true CN104138219A (zh) 2014-11-12

Family

ID=49683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6665.7A Pending CN104138219A (zh) 2013-04-30 2013-11-27 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29499B2 (zh)
EP (1) EP2799780A3 (zh)
JP (1) JP5723955B2 (zh)
KR (1) KR101513456B1 (zh)
CN (1) CN1041382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4843A (zh) * 2014-12-05 2016-08-17 东部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悬挂式微波炉及其使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9439A1 (es) * 2014-06-13 2015-12-17 Frigondas Solutions S.L. Electrodoméstico aplicable también a la industria para enfriar o congelar y calentar con la máxima rapidez
US20160116171A1 (en) * 2014-10-22 2016-04-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ven airflow control
DE102014118787A1 (de) * 2014-12-16 2016-06-16 Binder Gmbh Simulationsschrank
JP6270773B2 (ja) * 2015-04-02 2018-01-31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2016214392A (ja) * 2015-05-15 2016-12-22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包焼きケース
CN105373003B (zh) * 2015-11-26 2018-09-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参数修正方法及装置
EP3865028A1 (en) 2017-08-09 2021-08-18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D914436S1 (en) 2018-06-19 2021-03-3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Air diffuser with food preparation pot
USD883015S1 (en) 2018-08-09 2020-05-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and parts thereof
USD903413S1 (en) 2018-08-09 2020-12-01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basket
USD934027S1 (en) 2018-08-09 2021-10-2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Reversible cooking rack
USD883014S1 (en) 2018-08-09 2020-05-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US11051654B2 (en) 2019-02-25 2021-07-0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WO2020176477A1 (en) 2019-02-25 2020-09-03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system with guard
USD918654S1 (en) 2019-06-06 2021-05-11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Grill plate
USD982375S1 (en) 2019-06-06 2023-04-04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KR20210107487A (ko) * 2020-02-24 2021-09-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US11678765B2 (en) 2020-03-30 2023-06-2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113491454A (zh) 2020-04-06 2021-10-12 沙克忍者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能定位在支撑表面上的烹饪系统
US11882961B1 (en) 2023-01-18 2024-01-3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ver plate for cooking devic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16917A (ko) * 1998-08-28 2000-03-25 가브리엘 데미스터 파상의버너막
CN101142448A (zh) * 2005-03-14 2008-03-12 特博切夫技术有限公司 空气油炸锅
CN101406208A (zh) * 2007-10-09 2009-04-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烹饪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767792U (zh) * 2010-01-25 2011-03-23 上海乐扣乐扣贸易有限公司 烹饪器皿
KR20110082805A (ko) * 2010-01-12 2011-07-20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컨벡션 전자레인지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2472479A (zh) * 2009-07-31 2012-05-23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和用于制造发光装置的方法
JP2013019589A (ja) * 2011-07-11 2013-01-31 Sharp Corp 加熱調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62095A (en) * 1954-10-07 1958-11-25 Philco Corp Vapor treating means
US3063441A (en) * 1959-08-26 1962-11-13 Whirlpool Co Cooking apparatus
JPS546390U (zh) * 1977-06-15 1979-01-17
US4395233A (en) * 1981-06-22 1983-07-26 G. S. Blodgett Co., Inc. Dual flow heating apparatus
US4516012A (en) * 1981-06-22 1985-05-07 G. S. Blodgett Co., Inc. Dual flow heating apparatus
JPH06103100B2 (ja) * 1986-09-09 1994-12-14 株式会社東芝 熱風循環式調理器
US4892030A (en) * 1988-07-11 1990-01-09 The Grieve Corporation Airflow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discharging air from a thin plenum, and oven employing same
US5365833A (en) * 1994-03-08 1994-11-22 Chen Ming Jing Pizza baking pan
JPH07269879A (ja) * 1994-03-31 1995-10-20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高周波加熱装置
US5756974A (en) * 1995-06-09 1998-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vection microwave oven having improved hot air circulation
KR0119927Y1 (ko) * 1995-06-29 1998-08-01 김광호 컨백션 전자렌지
KR200141789Y1 (ko) 1996-12-26 1999-06-01 한동선 연속자동 식품 튀김기
JPH10267280A (ja) * 1997-03-27 1998-10-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熱循環式加熱調理器
JPH11193926A (ja) * 1997-12-28 1999-07-21 Tokyo Gas Co Ltd コンベクションオーブン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炊飯釜
JP3408137B2 (ja) * 1998-02-27 2003-05-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装置
JP2003254537A (ja) * 2002-02-28 2003-09-10 Hitachi Hometec Ltd ファン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加熱調理器
KR20040096037A (ko) * 2003-05-07 2004-1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열조리기
US6831255B1 (en) * 2003-09-11 2004-12-14 Maytag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radiant/convection cooking system for an electric oven
JP2005172319A (ja) * 2003-12-09 2005-06-30 Sharp Corp 加熱調理器
JP2005233467A (ja) * 2004-02-18 2005-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4381189B2 (ja) * 2004-03-19 2009-1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蒸気調理器
KR20060070910A (ko) * 2004-12-21 2006-06-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기오븐
JP2006292189A (ja) * 2005-04-06 2006-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4558593B2 (ja) * 2005-06-24 2010-10-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4922640B2 (ja) * 2006-03-28 2012-04-25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MX2009007692A (es) * 2007-01-17 2009-07-29 Lg Electronics Inc Horno.
JP2008190824A (ja) * 2007-02-07 2008-08-21 Sharp Corp 加熱調理器
EP2015610B1 (en) * 2007-07-09 2015-09-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vection heating unit and heating cooker having the same
KR101207305B1 (ko) * 2007-07-31 2012-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9156521A (ja) * 2007-12-27 2009-07-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加熱調理器
US9534794B2 (en) * 2009-03-16 2017-01-03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nvection cooking appliance with circular air flow system
KR20110058135A (ko) * 2009-11-25 2011-06-01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전자레인지
JP5015287B2 (ja) * 2010-05-11 2012-08-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16917A (ko) * 1998-08-28 2000-03-25 가브리엘 데미스터 파상의버너막
CN101142448A (zh) * 2005-03-14 2008-03-12 特博切夫技术有限公司 空气油炸锅
CN101406208A (zh) * 2007-10-09 2009-04-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烹饪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72479A (zh) * 2009-07-31 2012-05-23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和用于制造发光装置的方法
KR20110082805A (ko) * 2010-01-12 2011-07-20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컨벡션 전자레인지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1767792U (zh) * 2010-01-25 2011-03-23 上海乐扣乐扣贸易有限公司 烹饪器皿
JP2013019589A (ja) * 2011-07-11 2013-01-31 Sharp Corp 加熱調理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4843A (zh) * 2014-12-05 2016-08-17 东部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悬挂式微波炉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99780A2 (en) 2014-11-05
KR101513456B1 (ko) 2015-04-20
US9629499B2 (en) 2017-04-25
US20140318385A1 (en) 2014-10-30
JP2014219189A (ja) 2014-11-20
JP5723955B2 (ja) 2015-05-27
KR20140129537A (ko) 2014-11-07
EP2799780A3 (en)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8219A (zh) 烹饪设备
CN104138218B (zh) 烹饪设备
EP2799778B1 (en) Cooking apparatus
CN104141971B (zh) 烹饪设备
CN104138225A (zh) 烹饪设备
EP2799779B1 (en) Cooking apparatus
CN102113836A (zh) 利用贯流风扇的烹饪装置内热风对流系统
CN210673107U (zh) 烤箱
US20150369493A1 (en) Electric rotisserie
CN219846161U (zh) 一种具有空气炸功能的微烤炸一体机
KR200374784Y1 (ko) 음식물 구이장치
JP5805287B1 (ja) 加熱調理器
JP2023547403A (ja) 無煙グリル兼エアフライヤー
CN115778203A (zh) 空气加热烹饪内胆和空气加热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