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1971B - 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1971B
CN104141971B CN201310616836.XA CN201310616836A CN104141971B CN 104141971 B CN104141971 B CN 104141971B CN 201310616836 A CN201310616836 A CN 201310616836A CN 104141971 B CN104141971 B CN 1041419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ortion
unit
opening
air
cl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168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1971A (zh
Inventor
金翰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iaDaewo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bu Daewo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bu Daewo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bu Daewoo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41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1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1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19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8Arrangement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king compartments, e.g. for warming or for storing utensils or fuel containers; Arrangement of additional heating or cooking apparatus, e.g. gri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2Arrangements of ducts for hot gases, e.g. in or around baking ove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2Arrangements of ducts for hot gases, e.g. in or around baking ovens
    • F24C15/322Arrangements of ducts for hot gases, e.g. in or around baking oven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烹饪设备,包括腔单元,具有烹饪室、具有上加热器孔部的顶壁板、具有下加热器孔部的底壁板,以及具有引导孔部的后壁板;门,在所述腔单元上或上方,用于打开和闭合腔单元的开口;上加热器单元,安装在顶壁板上,用于通过上加热器孔部向烹饪室提供热量和/或热空气;下加热器单元,安装在底壁板上,用于通过下加热器孔部向烹饪室提供热量和/或热空气;以及对流加热器单元,在后壁板上,用于通过引导孔部向烹饪室提供热量和/或热空气。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4月3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047948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不仅能够执行常规烹饪而且可以使用热空气进行炸制的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用面粉或油炸粉涂覆例如鱼、肉和蔬菜的各种食物然后在油中炸制涂覆后的材料来制作油炸食物。
由于炸制所使用的油容易氧化,所以需要经常更换新油。在这一方面,由于在保持和重新使用油炸已经用过一次的油方面存在困难,所以烹饪成本可能会增加。
本披露的背景技术在韩国未审实用新型公开第1998-0044155号(1998年9月25日公开,名称为:“连续自动食品炸锅(Continuous Automatic Food Fryer)”)中披露。
在使用油对烹饪对象进行油炸的情况下,由于油被加热至高温,所以,增加了诸如失火的安全相关事故的可能性。另外,在有必要解冻并炸烹饪对象的情况下,解冻和炸需要在分开的烹饪容器中执行,这是繁琐或不方便的。另外,在炸的过程中,由于施加给烹饪对象外部的热量比施加给烹饪对象内部的热量更多,烹饪对象的内部和外部不能被均匀烹饪。因此,需要一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能够使用食物(例如,烹饪对象)中的脂肪来炸食物,从而防止由于高温的油而发生的安全相关事故。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能够同时对烹饪对象进行解冻和炸制。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能够在炸制的过程中均匀烹饪烹饪对象的内部和外部。
在一个方面,烹饪设备包括:腔单元,其中具有烹饪室,具有上加热器孔部的顶壁板,具有下加热器孔部的底壁板,以及具有引导孔部的后壁板;门单元,位于所述腔单元上,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腔单元的开口;上加热器单元,在顶壁板上或上方,用于通过上加热器孔部向烹饪室提供热量和/或热空气;下加热器单元,在底壁板上,用于通过下加热器孔部向烹饪室提供热量和/或热空气;以及对流加热器单元,位于所述后壁板上,用于通过引导孔部提供至烹饪室的热量和/或热空气。
上加热器单元可以包括上加热器,在顶壁板的上方,用于产生热量;以及上加热器盖,在顶壁板上或上方,用于覆盖上加热器。
下加热器单元可以包括下加热器,在底壁板的下方,用于产生热量;以及下加热器盖,在底壁板上或下以覆盖下加热器。
对流加热器单元可以包括在后壁板之后的对流加热器,用于产生热量;对流风扇,在后壁板之后;对流电机,用于旋转对流风扇;以及对流加热器盖,在后壁板上或后方,用于覆盖对流加热器和对流风扇。
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用于打开和闭合引导孔部和/或控制从对流加热器单元提供至烹饪室的热量的量。
引导孔部可以包括上引导孔部,在后壁板的上部中;以及下引导孔部,与上引导孔部分开,在后壁板的下部。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可以包括上打开和闭合部,用于打开和闭合上引导孔部。
上打开和闭合部可以包括上轨道,在后壁板上;以及上打开和闭合门,用于通过沿上轨道滑动或移动来打开和闭合上引导孔部。
引导孔部还可以包括侧引导孔部,在后壁板的一侧中,以及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还可以包括侧打开和闭合部,用于打开和闭合侧引导孔部。
侧打开和闭合部可以包括在后壁板上的侧轨道;以及侧打开和闭合门,用于通过沿侧轨道滑动或移动来打开和闭合侧引导孔部。
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打开和闭合部以及侧打开和闭合部的操作。例如,在炸制过程中,控制单元可以关闭上引导孔部和侧引导孔部。
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循环导管单元,连接至在腔单元的侧壁板中的排放孔部,用于将通过排放孔部来自烹饪室的空气引导回烹饪室。
循环导管单元可以包括循环导管,具有一端连接至排放孔部,以及另一端连接至侧壁板的和侧壁板中的抽吸孔部,用于将来自排放孔部的空气引导至抽吸孔部;以及导管打开和闭合部,在循环导管中,用于打开和闭合循环导管的内流通道。
循环导管可以具有排放开口,用于将来自排放孔部的空气排放出循环导管。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管打开和闭合部可以在打开循环导管的内流通道时关闭排放开口,以及在闭合循环导管的内流通道时打开排放开口。
排放孔部或抽吸孔部中的任一个在侧壁板的上部中,以及另一个可以在侧壁板的下部中。
可选地,排放孔部或抽吸孔部中的任一个可以在侧壁板的前部中,以及另一个可以在侧壁板的后部中。
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排放打开和闭合单元,在侧壁板上,用于打开和闭合在腔单元的侧壁板中的排放孔部。
排放打开和闭合单元可以包括排放轨道,在侧壁板上,以及排放打开和闭合门,沿排放轨道滑动或移动以打开和闭合排放孔部。
在另一方面,烹饪设备包括腔单元,具有烹饪室、具有上加热器孔部的顶壁板,具有下加热器孔部的底壁板,以及具有引导孔部的后壁板;门单元,在腔单元上,用于打开和闭合腔单元的开口;上加热器单元,在顶壁板上,用于通过上加热器孔部将热量和/或热空气提供至烹饪室;下加热器单元,在底壁板上,用于将通过下加热器孔部将热量和/或热空气提供至烹饪室;对流加热器单元,在后壁板上,用于通过引导孔部将热量和/或热空气提供至烹饪室;以及烹饪容器,包括壳单元,具有热空气进入的入口,以及在壳单元上的支撑单元以及在其上放置一个或多个烹饪对象(例如,将被热量和/或热空气烹饪)。通常,在烹饪过程中,烹饪容器放置在烹饪室中。
烹饪容器还可以包括盖单元,覆盖支撑单元和/或用于阻止热空气的流动。
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用于打开和闭合引导孔部和/或控制从对流加热器单元提供至烹饪室的热量的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以下详细描述,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其它有点将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开门单元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门单元处于打开状态的后透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前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所分解的腔单元和柜单元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分解的腔单元和对流加热器单元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对流加热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分解腔单元和上加热器单元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上加热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在安装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下壁或地面的示例性下加热器单元的底透视图;
图11是示出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下加热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烹饪设备中的闭合循环导管的内部流路的透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烹饪设备中的打开循环导管的内部流路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后壁板的打开引导孔部的正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后壁板的打开引导孔部的后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后壁板的关闭引导孔部的正视图;
图17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控制流的框图;
图18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第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透视图;
图19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0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剖开透视图;
图21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分解壳体和支撑单元的平面图;
图22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支撑单元的后表面的透视图;
图23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意性腿的分解透视图;
图24是示出在炸制过程中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视图;
图25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变化的平面图;
图26是示出图25中的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变化的透视图;
图27是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8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平面图;
图29是示出在炸制过程中在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示意图;
图30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例性烹饪容器的透视图;
图31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2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的剖开透视图;
图33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分解的烹饪容器的平面视图;
图34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支撑单元的后表面的透视图;
图35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容器的示意性腿的分解透视图;
图36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示意图;
图37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变化的平面视图;
图38是示出了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图37的壳体的变化的透视图;
图39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0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平面图;
图41是示出在炸制过程中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示意图;
图42是示出在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例性烹饪设备中的打开排放孔部的透视图;
图43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关闭排放孔部的透视图;以及
图44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控制流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目的,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开门单元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门单元处于打开状态的后透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前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所分解的腔单元和柜单元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分解的腔单元和对流加热器单元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对流加热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分解腔单元和上加热器单元的透视图。图9是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上加热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示出在安装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下壁或地面的示例性下加热器单元的底透视图,以及图11是示出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下加热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12是示出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关闭的循环导管单元的内流通道的透视图,以及图13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循环导管单元的打开的内流通道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后壁板的打开引导孔部的前视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后壁板的打开引导孔部的后视图,以及图16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后壁板的关闭引导孔部的前视图。图17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控制流的框图。
参考图1至图3,图6和图14,还可能参考图17,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包括:腔单元100、门单元200、柜单元205、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400,控制单元500,上加热器单元700和下加热器单元800。
参考图2和图4至图6,腔单元100中包括烹饪室C。相应地,烹饪对象60可通过腔单元100的开口放入烹饪室C或从烹饪室C取出,在烹饪对象被放入烹饪室C中的状态下,对烹饪对象进行烹饪。
腔单元100包括:左壁板110,形成左表面(例如,腔单元100的左表面);底壁板120,形成底表面(例如,腔单元100的底表面);右壁板130,形成右表面(例如,腔单元100的右表面);顶壁板140,形成顶表面(例如,腔单元100的顶表面);前壁板150,形成前表面(例如,烹饪设备的前表面);以及后壁板160,形成后表面(例如,腔单元100的后表面和/或烹饪设备的后表面)。
尽管左壁板110、后壁板120和右壁板130可彼此一体化,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安排,应当注意,左壁板110、后壁板120和右壁板130可以分开形成,并通过诸如螺丝钉、榫卯结构(tongue-and-groove configuration)、或焊接的方式彼此整体连接。
参考图12和图13,排放孔部111可处于左壁板110中。烹饪室C中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放孔部111排到烹饪室C的外部。
由于通过排放孔部111排放空气,所以可以防止烹饪室C中的温度急剧上升并在烹饪室C的内部充满蒸汽或烟雾。以这种方式,由于存在排气孔部111,烹饪设备可以稳定地执行常规烹饪操作。
参考图2和图4至图6,形成烹饪设备的基座的基座部215位于底壁板120之下。基座部215通过锁定件或类似物可拆卸地连接至底壁板120。
旋转板驱动部(未示出)位于底壁板120和基座部215之间的空间中。旋转板驱动部通过穿过底壁板120的轴连接至底壁板120之上和/或室C之中的旋转板270。相应地,通过旋转板驱动部旋转旋转板270。
旋转板270构成或包括平面圆形板,烹饪容器1或2可放置在旋转板270上。
抽吸机构(未示出)可以位于右壁板130之中、之上或提供至该右壁板。烹饪室C外部的空气通过抽吸机构进入烹饪室C。由于空气通过抽吸机构导入,在常规烹饪中,烹饪室C内部的空气可通过排放孔部111顺畅地排放到烹饪室C的外部。
参考图8,顶壁板140通过诸如螺丝钉、榫卯结构或焊接方式连接至左壁板110和右壁板130。上加热器孔部141可以位于顶壁板140中。上加热器孔部141限定了一通道,当上加热器710位于顶壁板140的上方时,上加热器710产生的热量通过该通道供给烹饪室C。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加热器孔部141包括多个孔,以大致固定间隔密集安排或设置。
参考图2和图4至图6,前壁板150被连接至左壁板110、底壁板120、右壁板130和顶壁板140的前端。与烹饪室C连通的前壁孔部151位于前壁板150中。
控制面板单元210被装配、连接或固定至前壁板150。在一个实例中,控制面板单元210位于前壁板150的一侧(例如,右部),前壁孔部151之上的门单元200位于前壁板150的相对侧(例如,左部)。
控制面板单元210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按钮,被配置为选择和/或启动烹饪设备的各种烹饪功能,包括电源开关。如果控制按钮被按下,选择信号被传送给控制单元500,所选择的烹饪功能被执行。
参考图4和图14至图16,被配置为将空气供给烹饪室C的引导孔部位于后壁板16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孔部包括:上引导孔部161,位于所述后壁板160的上部中;以及下引导孔部162,位于所述后壁板160的下部中。
上引导孔部161和下引导孔部162可相对于上引导孔部161和下引导孔部162之间的排放孔部165基本对称。相应地,上引导孔部161和下引导孔部162可以通过排放孔部165彼此分开。
引导孔部可进一步包括:左引导孔部163,位于后壁板160的左部;以及右引导孔部164,位于后壁板160的右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左引导孔部163和右引导孔部164相对于排放孔部165基本对称。
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通过引导孔部(例如,上引导孔部161、下引导孔部162、左引导孔部163和/或右引导孔部164)进入烹饪室C。
上引导孔部161包括多个孔,以大致固定间隔密集安排或设置在后壁板160的上部。上引导孔部161中的孔的图案可以为大致矩形、水平延伸形状。在这种结构或配置中,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可通过上引导孔部161均匀导入烹饪室C,而没有任何方向性。
下引导孔部162包括多个孔,以大致固定间隔密集安排或设置在后壁板160的下部。下引导孔部162中的孔的图案可以为大致矩形、水平延伸形状,可以与下引导孔部162中的孔图案相同。在这种结构或配置中,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可通过下引导孔部162均匀导入烹饪室C,而没有任何方向性。
左引导孔部163包括多个孔,以大致固定间隔密集安排或设置在后壁板160的左部。左引导孔部163中的孔的图案可以为大致矩形、垂直延伸形状。在这种结构或配置中,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可通过左引导孔部163均匀导入烹饪室C,而没有任何方向性。
类似地,右引导孔部164包括多个孔,以大致固定间隔密集安排或设置在后壁板160的右部。右引导孔部164中的孔的图案可以为大致矩形、垂直延伸形状。在这种结构或配置中,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可通过右引导孔部164均匀导入烹饪室C,而没有任何方向性。
因为上引导孔部161和下引导孔部162以及左引导孔部163和右引导孔部164可以分别相对于排放孔部165对称,所以被对流风扇320引入的热空气流不受后壁160的形状和/或布置的影响。
排放孔部165可以在后壁板160的中心。相应地,上引导孔部161在排放孔部165之上,左引导孔部163在排放孔部165之左,下引导孔部161在排放孔部165之下,右引导孔部163在排放孔部165之右。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对流风扇320在排放孔部165之后。后壁板160设置排放孔部165的部分可相对于后壁板160的其它部分朝烹饪室C凸出。由于可以将对流风扇320向前设置,可以减小烹饪设备的前后长度。
参考图1至图5,门单元200在腔单元100之上。同时,示意性地,门单元200铰接至前壁板150,本披露并不限于这种安排或配置。
门单元200打开或关闭腔单元100(例如,前壁板150的前壁孔部151)的开口。当门单元200打开时,烹饪容器(1、2、3或4)可被放入烹饪室C或从其中取出,且当门单元200关闭时,烹饪对象60可被加热或烹饪。
柜单元205可形成烹饪设备的上表面和左和右侧表面,与前壁板150和后壁板160协作以保护腔单元100和电子装配室E免受外力和/或环境影响。烹饪设备的下表面包括底部215。底部215连接至底壁板120,并与柜单元205的下部邻接。基部215保护烹饪设备的下表面免受外力和/或环境影响。
参考图6和图7,对流加热器单元300被安装在后壁板160上,并产生热量,通过引导孔部供应给烹饪室C。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包括:一个或多个(例如多个)对流加热器310、对流风扇320、对流电机330和对流加热器盖340。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可进一步包括对流隔离盖350和对流冷却扇360。
对流加热器310在后壁板160之后,起到用于加热的热源的作用。通过对流加热器310产生的热量,对流加热器310的周围,以及尤其是,对流加热器盖340中的空气被加热。接着,加热的空气被提供给烹饪室C,作为对流风扇320操作的热空气。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对对流加热器310单独地位于对流风扇320之上或之下,和/或对流加热器单元300的相对侧或端。
对流风扇320位于后壁板160之后。通过对流电机330旋转对流风扇320,对流风扇将对流加热器盖340中的由对流加热器310加热的空气移动到烹饪室C。
加热的空气通过后壁板160的引导孔部提供给烹饪室C。烹饪室C中的空气通过排放孔部165(例如,通过烹饪室C内的气流)移动或被导回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在此,其被对流加热器310加热,并通过引导孔部供应回烹饪室C。
对流电机330被连接至对流风扇320和对流冷却扇360,起到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源的作用。对流电机330通常还被配置为旋转对流风扇320和对流冷却扇360。对流加热器盖340和对流隔离盖350位于对流电机330和对流加热器310之间。
在这种安排或配置中,可以阻止对流加热器310产生的热量影响或不利影响对流电机330。对流电机330的动力传输轴被通过对流加热器盖340和对流隔离盖350连接至对流风扇320。
对流加热器盖340通过诸如螺丝钉或焊料的锁定件装配、附着、连接或紧固至后壁板160,以覆盖对流加热器310和对流风扇320。对流加热器装配孔341可以在对流加热盖340中,穿过对流加热器装配孔放置对流加热器310。对流加热器盖340在其和后壁板160之间限定了预定尺寸的空间。因此,对流加热器盖340内的空间中的空气可通过对流加热器310的操作而被加热。
对流隔离盖350通过诸如螺丝钉、榫卯结构、焊料或粘合剂的锁定件连接至后壁160和/或对流加热器盖340,同时覆盖对流加热器盖340。对流加热器盖340和对流隔离盖350可以诸如螺丝钉、榫卯结构、焊料或粘合剂的锁定件独立彼此连接。
对流隔离盖350包括隔离材料(例如具有优良隔离属性的诸如陶瓷的材料、诸如纤维玻璃的隔离纤维基隔离板等等)。因此,可以限制或防止来自对流加热器310的热量辐射或逃逸到对流隔离盖350的外部,到达烹饪设备的背部。
对流冷却扇360被连接至对流电机330。当对流电机330工作时,对流冷却扇360可以交错的方式旋转。结果,对流电机330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对流冷却扇360冷却。通过对流冷却扇360导向对流电机330的外部空气可通过背盖220中的孔部排放到烹饪设备的外部。
由于对流隔离盖350位于对流电机330的前方,且对流冷却扇360位于对流电机330的后方,所以可以防止由于对流加热器310或对流电机330本身所产生的热量造成的对流电机330的退化。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由于对流风扇320和对流冷却扇360可使用一个对流电机330同时、顺序和/或独立地旋转,所以可以减小或最小化烹饪设备的前后长度(例如深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对流加热器单元300通过后盖220覆盖。后盖220可覆盖整个对流加热器单元300,该对流加热器单元包括对流电机330和对流冷却扇360,使用诸如螺丝钉或榫卯结构的锁定件讲后盖可拆卸地连接至后壁板160。
使用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在对流加热器盖340中被加热的空气可被直接提供给烹饪室C。因此由于烹饪对象和热空气的直接接触而减少了烹饪时间,并且也可以提高烹饪性能。
参考图5、8和9,上加热器单元700在顶壁板140上,以及可以包括或组成一个或多个上加热器710和上加热盖720。上加热器单元700还可以包括上隔离盖730、上风扇740和上电机750。
上加热器710在顶壁板140的上方,可以作为热源来产生热量。由上加热器710产生的热量加热上加热器710的周围,以及尤其是上加热器盖720中的空气。然后,加热的空气通过上风扇740的操作,穿过上加热器孔部141被提供至烹饪室C作为热空气。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对上加热器710可以在上加热器单元700的相对侧或端,之间具有上风扇740。
上加热器盖720通过例如螺丝钉、焊接、或榫卯结构的锁定部件安装、附着、粘着或固定至顶壁板140,以覆盖上加热器710和上风扇740。上加热器710可以通过上加热器安装部721被安装、粘着或固定至上加热器盖720。
上加热器盖720在其和顶壁板140之间限定了具有预定大小的空间。因此,由上加热器盖720限定的空间中的空气可以被上加热器710加热。
上隔离盖730用于覆盖上加热器710。上隔离盖730可以在上加热器710和上加热器盖720之间。上隔离盖730通过诸如螺丝或粘结剂的锁定部件连接、粘着、附着或固定至上加热器盖720。
上隔离盖730包括隔离物质(例如,具有良好隔离性质的物质,例如陶瓷,基于隔离纤维的隔离片,例如玻璃纤维等)。因此,可以限制或防止来自上加热器710的热量通过烹饪设备的上部辐射或逃离至上隔离盖730的外部。
上风扇740在顶壁板140的上方。上风扇740被上电机750旋转,并将空气从由上加热器710加热的上加热盖720提供至烹饪室C。加热的空气通过顶壁板140的上加热器孔部141提供至烹饪室C。
上电机750连接至上风扇740并作为提供动力的动力源。上电机750通常还用于旋转上风扇740。上隔离盖730和上加热器盖720在上电机750和上加热器710之间。
在这样的布置或结构中,可以防止由上加热器710产生的热量影响或不利地影响上电机750。上电机750的动力传输轴通过上隔离盖730和上加热器盖720连接至上风扇740。
用于冷却上电机750的上冷却风扇(未示出)也可以被设置和/或包括在上加热器单元700中。上冷却风扇可以通过轴连接至上电机750,以及在上电机750运行时可以以与上风扇740互锁的方式旋转。上加热器单元700被柜单元205覆盖并防止受外力和/或环境影响。
参考图5和图6,在电装配室E中,存在产生微波的磁控管240,用于向磁控管提供高电压的高电压变压器245,以及用于冷却电装配室E中的各个电部件的冷却风扇部250。
参考图5、10和11,下加热器单元800在底壁板120上,以及可以包括或构成一个或多个下加热器810和下加热器盖820。下加热器单元800还可以包括下隔离盖830、下风扇840以及下电机850。
下加热器810在底壁板120的下方,用作产生热量的热源。由下加热器810产生的热量加热下加热器810的周围,尤其是加热下加热器盖820中的空气。然后,加热的空气被作为热空气通过下风扇840的操作通过下加热器孔部121提供至烹饪室C。在一个含水量汇总,一对下加热器810上下或左右(例如,纵向或水平)布置,彼此面对,之间具有下风扇840。
下加热器盖820通过例如螺丝钉、焊接、或榫卯结构的锁定部件安装至底壁板120,以覆盖下加热器810和下风扇840。下加热器810可以使用下加热器安装部821被安装至下加热器盖820。
下加热器盖820在其和底壁板120之间限定了具有预定大小的空间。因此,由下加热器盖820限定的空间中的空气可以被下加热器810加热。
下隔离盖830用于覆盖下加热器810以及在下加热器810和下加热器盖820之间。下隔离盖830通过诸如螺丝或螺母和螺钉的锁定部件连接至下加热器盖820,以及与将下加热器盖820固定至底壁板120相同的锁定部件可以将下加热器盖820固定在适当位置。
下隔离盖830包括隔离物质,即,具有良好隔离性质的物质。因此,可以限制或防止由下加热器810产生的热量通过下隔离盖830逃离。
下风扇840在底壁板120的下方。下风扇840被下电机850提供的动力旋转,并将由下加热器810加热的下加热盖820中的空气提供至烹饪室C。加热的空气(即热空气)通过底壁板120的下加热器孔部121提供至烹饪室C。
下电机850连接至下风扇840并作为为下风扇840以及可选的下加热器810提供动力的动力源。下隔离盖830和下加热器盖820在下电机850和下加热器810之间。
因此,可以防止由下加热器810产生的热量不利地影响下电机850。下电机850的动力传输轴通过下缘盖830和下加热器盖820连接至下风扇840。
用于冷却下电机850的下冷却风扇(未示出)也可以附加地提供给下加热器单元800。下冷却风扇可以通过轴连接至下电机850,轴在下电机850运行时可以以与下冷却风扇互锁的方式旋转。下加热器单元800被基部215覆盖并被防止受外部环境和/或外力影响。
参考图4和图14至图17,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400打开和闭合引导孔部,并控制供应给烹饪室C的热量的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400可包括或构成上打开和闭合部410。在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400进一步包括侧引导孔部163和164的情况下,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400可进一步包括侧打开和闭合部420和430。
通常根据烹饪模式,上打开和闭合部410打开和闭合上引导孔部161。在通常烹饪模式,上打开和闭合部410打开上引导孔部161,通过上引导孔部161将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加热的空气导入烹饪室C。相反地,在炸制模式,上打开和闭合部410关闭上引导孔部161,通过与上引导孔部161相对的下引导孔部162将加热后的空气引导进烹饪室C。
在本发明中,使用烹饪对象自身中的脂肪或脂肪成分炸制烹饪对象。可选地,如果希望,在炸制之前,可以将非常少量或轻量的油涂覆或至少部分涂覆烹饪对象。在炸制过程中,烹饪对象被放置在烹饪容器(1、2、3、4)中,其可用于空气炸制(例如,被配置为用热空气炸制烹饪对象)。相应地,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炸制可被称之为“空气炸制”。
上打开和闭合部410包括上轨411和上打开和闭合门412。上轨411可位于后壁板160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上。一对上轨411在上引导孔部161之上和之下,可被配置为彼此面对。上打开和闭合门412适配在上轨411之间,通过上轨411引导上打开和闭合门412的滑动移动。
上轨411和上打开和闭合门412可包括抗热材料,以减小或最小化上轨411和上打开和闭合门412由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而发生退化。
上打开和闭合把手412a可以位于上打开和闭合门412上。后壁板160中可进一步包括上槽161a,对应于上打开和闭合把手412a。
上打开和闭合把手412a可位于上打开和闭合门412的前或后表面,并穿过上槽161a。当用户移动上打开和闭合把手412a(可以通过后壁板160凸出进入烹饪室C)时,上打开和闭合门412可左右活动或移动。上打开和闭合把手412a的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通过上槽161a引导和/或控制。因此,上槽161a可具有对应于上打开和闭合把手412a的向左和向右运动长度或距离的长度。
以这种方式,根据烹饪模式,通过打开或闭合上打开和闭合门412,用户可以手动打开或闭合上引导孔部161。
上打开和闭合单元410可进一步包括上打开和闭合驱动部413。上打开和闭合驱动部413被连接至上打开和闭合门412,并自动控制和/或执行上打开和闭合门412的向左和向右滑动运动。也就是,当使用控制面板单元210选择烹饪模式时,在控制单元500的控制下,通过打开或闭合上打开和闭合门412,上打开和闭合驱动部413自动打开或闭合上引导孔部161。
能够自动实现上打开和闭合门412的向左和向右滑动移动的上打开和闭合驱动部413可包括电机和/或机械汽缸。
尽管示出了上打开和闭合门412和上打开和闭合驱动部413位于上引导孔161的左侧和右侧和/或位于每侧处,本披露并不限于这样的安排和/或配置,其它安排和/或配置也是可能的,只要根据烹饪模式可以打开或闭合上引导孔部161。
侧打开和闭合部420和430分别打开和闭合左和右引导孔部163和164,可包括左打开和闭合部420和右打开和闭合部430。
首先,左打开和闭合部420打开和闭合左引导孔部163。左打开和闭合部420根据烹饪模式打开和闭合左引导孔部163。在常规烹饪模式下,左打开和闭合部420打开左引导孔部163,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加热的空气穿过左引导孔部163进入烹饪室C。反过来,在炸制模式,左打开和闭合部420可闭合左引导孔部163,加热的空气可穿过下引导孔部162进入烹饪室C。
左打开和闭合部420包括左轨421和左打开和闭合门422。左轨421位于后壁板160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上。一对左轨421位于左引导孔部163之上和之下,可彼此面对或相对。左打开和闭合门422适配在左导轨421之间,通过该对左导轨421引导和/或控制左打开和闭合门422的滑动运动。
左导轨421和左打开和闭合门422可包括抗热材料,以减小或最小化左导轨421和左打开和闭合门422由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而发生退化。
左打开和闭合把手422a可以位于上打开和闭合门422上。后壁板160中可进一步包括左槽163a,对应于左打开和闭合把手422a。
左打开和闭合把手422a可位于左打开和闭合门422的前或后表面,并穿过左槽163a。当用户移动左打开和闭合把手422a(可以通过后壁板160凸出进入烹饪室C)时,左或右,左打开和闭合门422可左右活动或移动。左打开和闭合把手422a的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通过左槽163a引导和/或控制。因此,左槽163a可具有对应于左打开和闭合把手422a的向左和向右运动长度或距离的长度。
以这种方式,根据烹饪模式,通过打开或闭合左打开和闭合门422,用户可以手动打开或闭合左引导孔部163。
左打开和闭合单元420可进一步包括左打开和闭合驱动部423。左打开和闭合驱动部423被连接至左打开和闭合门422,并自动控制和/或执行左打开和闭合门422的向左和向右滑动运动。也就是,当使用控制面板单元210选择烹饪模式时,在控制单元500的控制下,通过打开或闭合左打开和闭合门422,左开口和闭合驱动部423自动打开或闭合左引导孔部163。
能够自动实现左打开和闭合门422的向左和向右滑动移动的左打开和闭合驱动部423可包括电机和/或机械汽缸。
接着,右打开和闭合部430打开和闭合右引导孔部164。右打开和闭合部430根据烹饪模式打开和闭合右引导孔部164。在常规烹饪模式下,右打开和闭合部430打开右引导孔部164,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加热的空气穿过右引导孔部164进入烹饪室C。反过来,在炸制模式,右打开和闭合部430可闭合右引导孔部164,加热的空气可仅穿过下引导孔部162进入烹饪室C。
右打开和闭合部430包括右轨431和右打开和闭合门432。右轨431位于后壁板160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上。一对右轨431位于右引导孔部164之上和之下,可彼此面对或相对。右打开和闭合门432适配在右导轨431之间,通过该对右导轨431引导和/或控制右打开和闭合门432的滑动运动。
右导轨431和右打开和闭合门432可包括抗热材料,以减小或最小化右导轨431和右打开和闭合门432由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而发生退化。
右打开和闭合把手432a可以位于上打开和闭合门432上。后壁板160中可进一步包括右槽164a,对应于右打开和闭合把手432a。
右打开和闭合把手432a可位于右打开和闭合门432的前或后表面,并穿过右槽164a。当用户移动右打开和闭合把手432a(可以通过后壁板160凸出进入烹饪室C)时,左或右,右打开和闭合门432可左右活动或移动。右打开和闭合把手432a的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通过右槽164a引导和/或控制。因此,右槽164a可具有对应于右打开和闭合把手432a的向左和向右运动长度或距离的长度。
以这种方式,根据烹饪模式,通过打开或闭合右打开和闭合门432,用户可以手动打开或闭合右引导孔部164。
右打开和闭合单元430可进一步包括右打开和闭合驱动部433。右打开和闭合驱动部433被连接至右打开和闭合门432,并可实现、控制和/或执行右打开和闭合门432的向左和向右滑动运动。也就是,当使用控制面板单元210选择烹饪模式时,在控制单元500的控制下,通过打开或闭合右打开和闭合门432,右打开和闭合驱动部433自动打开或闭合右引导孔部164。
能够自动实现右打开和闭合门432的向左和向右滑动移动的右打开和闭合驱动部433可包括电机和/或机械汽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500在炸制模式下关闭上打开和闭合部410和侧打开和闭合部(420和430),使得上引导孔部161和左和右引导孔部(163和164)相应关闭。在这一实施例中,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仅通过下引导孔部162被提供给烹饪室C。换言之,在炸制模式下,仅通过下引导孔部162将热空气集中到和/或供给烹饪室C。可选地,在炸制模式下,控制单元500可完全关闭上开口和闭合部410,但是仅仅部分关闭侧打开和闭合部(420和430),或者使侧打开和闭合部(420和430)打开。结果,供应给烹饪室C的热空气可集中通过下引导孔部162。
同时,在常规烹饪模式下,控制单元500打开上开口和封闭部410和侧打开和闭合部(420和430),以使上引导孔部161和左和右引导孔部163和164打开。相应地,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通过上引导孔部161、下引导孔部162和左和右引导孔部(163和164)被供应给烹饪室C。换言之,热空气可被均匀地供应给烹饪室C(例如,在向上方向、向下方向、向左方向和向右方向)。
参考图12、图13和图17,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进一步包括循环导管单元600。
循环导管单元600可被连接至左壁板110的排放孔部111,被配置为通过排放孔部将从烹饪室C排放的空气引导回烹饪室C。
循环导管单元600可包括循环导管610和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循环导管610可具有导管状形状(例如,具有大致的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等的横截面)。循环导管610可被安装、附着或连接至左壁板110的后表面(例如,烹饪室C外部的左壁板110),或与左壁板110的后表面一体化。
循环导管610的一端被连接至和/或与排放孔部111交叠,循环导管610的另一端被连接至和/或与抽吸孔部112交叠。因此,可沿循环导管610的内部流路612将通过排放孔部111排放的空气引导至抽吸孔部112。
排放开口611可以在循环导管610中。排放开口611可以在靠近排放孔部111的循环导管610的一个侧壁上。因此,从排放孔部111排放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放开口611排放至循环导管610的外部。
以该方式,当在烹饪室C中的空气通过排放孔部111进入循环导管610时,空气可以沿内部流路612被引导回烹饪室C或可以通过排放开口611排放至循环导管610的外部。这样的空气流动取决于循环导管610中的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
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可旋转并用于打开和闭合循环导管610的内部流路612。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铰链连接至循环导管610,并且可以连接至循环导管610外部的导管驱动部630。因此,当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被导管驱动部630旋转时,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打开或闭合循环导管610的内部流路612。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靠近排放开口611并能够打开和闭合(和/或设置为打开和闭合)排放开口611。
在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打开循环导管610的内部流路612的情况下,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可以关闭排放开口611。也就是说,内部流路612的打开以及排放开口61的闭合可以仅通过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的操作同时执行。因此,当烹饪室C中的空气通过排放孔部111进入循环导管610时,空气通过内部流路612被自然提供回烹饪室C。
在炸制模式下,控制单元500操作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来打开循环导管610的内部流路612。因此,因为通过排放孔部111被排放至烹饪室C的空气通过抽吸孔部112被循环回至烹饪室C,所以作为排放烹饪室C中的空气的结果,热量损失可以被抑制或最小化。
排放孔部111和抽吸孔部112之一可以在侧壁板110和/或130的上部,以及排放孔部111和抽吸孔部112中的另一个可以在侧壁板110和/或130的下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排放孔部11在左侧壁110的上部,以及抽吸孔部112在左侧壁110的下部。因为烹饪室C中的空气通过上排放孔部111被排放,并且空气通过下抽吸孔部112引入烹饪室C,所以空气循环效率,尤其是在烹饪室C中的向上和/或向下的循环效率可以通过分别通过排放孔部11和抽吸孔部112的空气排放和空气引入被提高。因此,因为空气循环有效地在烹饪室C中实现,所以烹饪对象的烹饪时间可以被减少或缩短,并且烹饪性能被提高。
排放孔部111和抽吸孔部112中的一个可以在侧壁板110和/或130的上部,以及排放孔部111和抽吸孔部112中的另一个可以在侧壁板110和/或130的后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排放孔部111在左壁板110的后部,以及抽吸孔部112在左壁板111的前部。因为烹饪室C中的空气通过后排放孔部111排放,并且空气通过前抽吸孔部112进入烹饪室C,所以空气循环效率,尤其是在烹饪室C中的上下方向上的循环效率可以通过分别通过排放孔部111和抽吸孔部112排放和引入空气被提高。因此,因为在烹饪室C中有效实现了空气循环,所以烹饪对象的烹饪时间可以被减小或缩短,并且可以提高烹饪性能。
在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闭合循环导管610的内部流路612的情况下,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可以操作来打开排放开口611。也就是说,内部流路612的关闭和排放开口611的打开可以通过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的操作被同时执行。因此,当烹饪室C中的空气通过排放孔部111进入循环导管610中时,空气通过排放开口611被自然排放至循环导管610的外部。
在一般烹饪模式,控制单元500关闭导管打开和闭合部620(以及循环导管610的内部流路612)。因此,通过排放孔部111排放至排放孔部111的空气通过排放开口611排放至循环导管610的外部。由于以这种方式,在一般烹饪模式中,通过排放孔部111和排放开口611从烹饪室C排放空气,所以可以防止烹饪室C内部的温度过分上升和/或使蒸汽或烟雾充满烹饪室C的内部。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可以同时包括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400和循环导管单元600,或可以仅包括循环导管单元600,而不包括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400。
从上述显而易见,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通过使用一个烹饪设备不仅可以进行一般烹饪而且尤其可以进行炸制烹饪,即空气炸制,因此提高了用户方便性。
同样,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因为可以通过使用烹饪对象中的脂肪成分来进行炸制,而不需要额外地向烹饪对象或在其上提供油,所以可以防止或减少由于高温油而发生安全相关事故,并且烹饪成本可以由于不使用油而被降低。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因为可以通过加热器单元立即进行炸制而不需要在使用微波对烹饪对象解冻之后移动或返回烹饪对象,所以用户方便性可以被提高或改进。
此外,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因为作为主烹饪模式的炸制可以在可选地使用微波暂时、初始和/或部分烹饪烹饪对象之后使用来自加热器单元的热空气执行,所以烹饪对象的内部和外部可以被均匀烹饪,可以实现酥脆的效果。
图18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透视图;图19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20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剖开透视图。图21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分解壳体和支撑单元的平面图;图22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支撑单元的后表面的透视图;以及图23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的示意性腿的分解透视图。图24是示出在炸制过程中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视图。图25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变化的平面图;以及图26是示出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变化的透视图。
参考图18、19和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1包括壳单元5,具有入口14,热空气70从其通过,以及支撑单元30,在壳单元5上,并且将被热空气70烹饪的一个或多个烹饪对象60将被放置在其上。
烹饪对象60放置在支撑单元30上,以及壳单元5在支撑单元30之下。因为支撑支撑单元30的壳单元5具有中心入口14,所以热空气70可以通过入口14进入壳单元5。
壳单元5可以在不背离其限定了用于从入口14提供以加热支撑单元30上的烹饪对象60的热空气70的空气流路的技术核心的情况下,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形状。
参考图19至21和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壳单元5包括壳体10,在其下部和/或中心处具有入口14。壳单元5在其最上端或表面打开,并进一步包括腿部(腿)40,支撑壳体10。
从壳体10向下延伸的腿部40布置在烹饪设备(例如,在烹饪室中)的旋转板270或底部或最下水平表面上。
入口14在壳体10的下部或下侧,以及从烹饪容器1的侧面流过(例如基本上在下引导孔部162的水平上)的热空气70进入壳体10的下部并流向壳体10的上部。
壳体10之下的空间因为壳体10被腿部40支撑而存在。因此,通过壳体10的下部移动至壳体10的内部的空气流可以顺利实现。
壳体10包括壳侧部12、入口14、壳底部15、壳内部16、引导空间17以及可选的引导突起18。
壳侧部12支撑支撑单元30的周围并具有向下延伸的形状。当从顶部观看时,形成壳体10的侧表面的壳侧部12具有圆形或环形,以及当从侧面观看时,具有圆形的轮廓或弯曲截面,可以从壳侧部12的最上端或表面向最下端或表面变圆。
因为壳侧部12具有朝向壳体10内部在向下方向上的圆形轮廓或弯曲截面,所以从壳体10的侧面向壳侧部12流动的热空气70可以被向下向壳侧部12的下方引导,从而烹饪时间可以被减少或缩短。
即,因为壳侧部12倾斜和/或具有圆形,所以在向壳体10的侧方向上提供的热空气70可以容易地通过壳体10的下部或下方的入口14被引入壳体10,流入入口14的热空气70的量可以因为热空气70的损失的降低而增加。
连接至和/或与壳侧部12的最下端或表面一体的壳底部15从壳侧部12的最下端或表面向内延伸。壳底部15从壳侧部12的最下端或表面水平延伸并具有环形形状。腿部40固定至壳底部15的最下表面。
因为腿部40抵接于壳底部15,它水平地延伸,退部40和壳底部15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或最大化,这样,可以稳定地实现将腿部40固定或安装至壳体10。
从壳底部15向上延伸的壳内部16在其最上端或表面限定了入口14,通过其热空气70进入烹调容器1。与入口14连通的引导空间17在壳内部16中。限定了引导空间17的壳内部16具有凸起的弯曲形状。
因为引导空间17在入口14的下方,并且限定引导空间17的壳侧部16具有凸起的弯曲形状,所以可以稳定实现热空气70通过壳内部16流入入口14。因为壳内部16可以具有随着距离放置烹饪容器1的表面的距离而减少的漏斗形(或倒漏斗形),所以向上流过壳内部16的热空气70可以通过入口14平稳进入壳体10。
根据各个实施例的壳体10的最上端或表面在与下引导孔部162相同高度(例如,距离烹饪室C的底壁120的距离)或更高的位置上,热空气70穿过下引导孔部向壳体10的侧面排放。因此,热空气70可以容易地通过壳体10的下端或下方提供至壳体10。
在下引导孔部162的上端的孔的高度可以与壳体10的最下端或表面的高度相同或更低。当下引导孔部162的高度小于或低于壳体10时,热空气70通过壳体10的下端或下方流至入口14。
因为流过入口14的热空气70比周围空气热,所以其向上移动(例如,通过对流)。因此,当热空气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排出时,通过惯性流向入口14的热空气70由于对流(例如,自然向上移动)流向壳体10的最上端或表面,并加热烹饪对象60。
没有向上流动通过入口14而是从烹饪容器的下方倾斜向上流动的热空气70与壳内部16的圆形表面接触,然后向上流向入口14。因此,提供至壳体10的下端或下方的大部分热空气70向上流过入口14。
当在下引导孔部162的上端的孔的高度等于或低于壳体10的最上端或表面的高度时,向下流动的热空气70沿壳体10的侧面的弯曲表面被引导。
换句话说,水平流过下引导孔部162的一部分热空气70通过壳体10的下端或下方流向入口14,以及剩下的一部分热空气70沿壳侧部12的弯曲表面流向壳侧部12的最下端或表面,并与从壳侧部12的最上端或表面进入入口14的热空气70会合。
壳体10可以包括钢体或铝体(可以是一体的或单个部件),在其上具有可选的低粘或不粘材料的涂层,例如聚四氟乙烯或聚碳酸酯。不锈钢也可以用作壳体10,可选地其上没有涂层。
如果来自加热器单元700的辐射热和/或对流热被传递至壳体10的内部,则因为在壳体10内被反射的辐射热和/或对流热向壳体10的最上端或表面移动,所以可以提供热效率。
因为壳侧部12、壳底部15和壳内部16可以具有基本上U形的截面或基本上J形的截面,所以可以保证来自上加热器单元700的热容易向上反射,以及从较高位置向下指向的辐射热可以向壳体10的最上端或表面反射。
图25和26示出了壳体10的改变,其中单独的引导突起18可以在壳内部16上以引导热空气70的旋转移动。
引导突起18可以在面向引导空间17的壳内部16的表面上具有螺旋形或弯曲的形状,实现引导功能,因此通过引导空间17进入入口14的热空气70可以旋转。
在引导空间17中的沿壳内部16的周围的多个引导突起18可以从壳内部16的最低端或表面向上延伸。
因为引导突起18,从壳内部16的表面向内突起,每个都在相同方向上倾斜和/或弯曲,所以通过壳内部16的热空气70被引导突起18引导并形成涡流。
因为形成涡流的热空气70通过壳体10移至支撑单元30,在支撑单元30上的烹饪对象60和热空气70彼此接触的时间和面积增加,所以烹饪时间可以被降低或缩短。
参考图19至22,壳单元5上的支撑单元30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中的任意形状,只要不背离其包括多个通孔并支撑将被热空气70烹饪的烹饪对象60的技术概念。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支撑单元30包括支撑体部31和盖部39。支撑体部31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中的任意形状,只要其包括多个热空气70流过的通孔,以及盖部39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中的任意形状,只要其不背离覆盖支撑体部31的外周的技术概念。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支撑体部31包括周围支撑部32、中心支撑部33、多个第一支撑部34以及多个第二支撑部36。
周围支撑部32可以具有环形。盖部39覆盖周围支撑部32。中心支撑部33、第一支撑部34以及第二支撑部36通常在周围支撑部32的内部。
被盖部39覆盖的周围支撑部32可以具有环或环形形状,并可以包括或基本上包括铝。
中心支撑部33在支撑体部31的中心部,在周围支撑部32的内部。中心支撑部33和周围支撑部32彼此分开。
从中心支撑部33延伸的第一支撑部34和第二支撑部36连接至周围支撑部32。因为第一支撑部34和第二支撑部36可以是弯曲的和/或具有螺旋形,所以他们可以引导从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表面向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表面流动的热空气70的旋转。
第一支撑部34具有第一通孔35,热空气70从其通过。第一支撑部34从中心支撑部33向周围支撑部32延伸,并且可以具有弯曲或螺旋形。第一通孔35可以具有椭圆或弯曲的椭圆形(例如,“肾”)形状。
多个第一支撑部34沿中心支撑部33的周围,以第二支撑部36在相邻的第一支撑部34之间。
第二支撑部36具有热空气70通过的第二通孔37,并类似第一支撑部34延伸。第二支撑部36可以具有弯曲或螺旋形。第二通孔37可以具有椭圆或弯曲椭圆(例如“肾”)形状。
第二支撑部36可以具有至少是第一支撑部34的宽度的二倍的宽度。烹饪烹饪对象60主要通过第二支撑部件36和/或在第二支撑部件36上执行。
因为第二支撑部件36的最上表面在第一支撑部34之下,所以从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表面向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表面移动的热空气70沿第一支撑部34的下表面旋转并形成涡流。
因为当热空气70经过壳单元5的引导突起18时形成的涡流的方向与当热空气70沿第一支撑部34的下表面移动时形成的涡流的方向相同,所以热空气70形成壳单元5中的涡流,并且热空气70与烹饪对象60的接触时间增加。
第一支撑部34中的第一通孔35和第二支撑部36中的第二通孔37在周围方向延伸。
第一通孔35和第二通孔37可以形成中心在中心支撑部33上的弧。多个第一通孔35和多个第二通孔37在中心支撑部33和周围支撑部32之间。
第二支撑部36包括圆形支撑38,具有弧形和向上凸起的截面,尽管第二支撑部36不限于这样的结构。第二支撑部36的弧通常集中在中心支撑部33上。
圆形支撑部38可以具有向上凸起的形状,以及圆形支撑部38的最下表面可以是凹形的。这样,来自圆形支撑部38上的烹饪对象60的汁或其他液体向下流动在圆形支撑部38上以及可选地进入壳体10中。因此,清洁第二支撑部36的表面可以相对容易或方便操作。
此外,因为提供至圆形支撑部38的下部的热空气70可以保留在圆形支撑部38的凹槽中,所以热空气70与圆形支撑部38之间的接触时间增加,并且加热圆形支撑部38可以容易被实现,从而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可以被减少或缩短。
覆盖周围支撑部32的盖部39可以包括橡胶和/或硅胶。因此,可以在支撑单元30被置于微波炉中时,防止在支撑单元30的周围发生火花。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支撑单元30可以包括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或其他低粘或不粘材料的铝。因为铝具有热传导性,所以可以快速实现加热烹饪对象60,以及涂层可以防止烹饪对象60粘在支撑单元30上。
因为盖部39可以包括硅胶,其通常在支撑单元30(可以包括铝)和壳体10(其可以包括钢板)之间,并且可以防止发生火花。
参考图19至23,每个腿部40包括腿架42,固定至壳单元5的外表面,以及腿盖45,围绕并容纳腿架42。腿架42可以包括塑形线。
腿架42可以包括钢结构,以及围绕并容纳腿架42的腿盖45可以包括硅胶。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腿架42包括固定部43,固定至壳单元5的下部,以及延伸部44,从固定部43的端部向下延伸。
因为腿盖45连接至从壳单元5的下部向外倾斜并向下延伸的延伸部44,所以腿盖45固定至延伸部44的外表面。
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腿盖45包括盖体46,具有延伸部44插入其中的安装槽或孔47,以及保护部48,包括在盖体46中的凹槽,用于保护固定部43。
安装槽或孔47延伸进入盖体46,以及可以至少部分符合固定部43的轮廓的保护部48在盖体46的一端中。
因为延伸部44被插入安装槽或孔47中,并且固定部43被容纳在保护部48中,所以腿架42被腿盖45保护,通过这样可以防止发生火花。
参考图18和24,烹饪容器1被烹饪设备的旋转盘270旋转。因此,可以均匀地加热烹饪对象60。
烹饪设备可以使用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上加热器单元700和下加热器单元800提供辐射热和/或对流热。具体地,因为各个加热器单元300、700和800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用于移动或循环热空气的风扇,所以热空气70可以被顺利提供至烹饪容器1。
由上加热器单元700产生的热空气被提供至烹饪容器1的上部,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70移动至烹饪容器1的下端或下方,并进入壳单元5的内部。由下加热器单元800产生的热空气通过烹饪容器1的下端或下方进入壳单元5的内部。
以下将具体描述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1的操作。
在将烹饪容器1放入烹饪设备中之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上加热器单元700和下加热器单元800被操作。
因为上加热器单元700被操作,所以热被向下传递至支撑单元30。在加热烹饪对象60之后在支撑单元30下方移动的热在壳体10内部被反射并可以向上移动。因为被壳体10反射的热空气递至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表面,并且可以将二次热提供至烹饪对象60,所以烹饪时间可以被降低或缩短。
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70移动至壳体10的侧面或移动至壳体10的下端或下方。被引导至壳侧部12上的壳体10的下端或下方的热空气70流至壳内部16中的引导空间17。类似地,从下加热器单元800产生的热空气被引导至壳体10的下端或下方,并流入引导空间17。
向上移动通过壳内部16的空气70旋转和/或被壳内部16中的引导突起18引导,并且可以产生涡流。
因为进入壳体10的热空气70在支撑单元30中的第一支撑部34的下表面上和/或与其接触时,产生了涡流,所以支撑部31和烹饪对象60与热空气70的接触时间增加,从而热效率可以提高并且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可以被降低或缩短。
此外,因为从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表面至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表面向上移动的热空气70可以保留在第二支撑部36中的圆形支撑部38的凹槽中,所以热空气70和支撑体部31的接触时间可以增加,这样支撑体部31的加热可以被容易实现。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为了便于解释,相同的参考标号用于表示具有与本披露的其他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和/或功能的部件和/或部件,所以其具体描述将被省略。
图27是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8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平面图;以及图29是示出在炸制过程中在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视图。
参考图27至29,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的壳单元5包括壳体20和腿部40。
用于将热空气70提供至壳体20的内部的入口24沿壳体20的侧表面。壳体20的最上端或表面打开,以及壳体20的最下端或下方被腿部40支撑。
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壳体20包括壳内部22、壳底部25和内引导26。
壳侧部22形成壳体20的外表面并支撑支撑单元30的周围。壳侧部22可以具有向下延伸的环或环形。
沿壳内部22的周围的入口24形成通道,通过其热空气70移动至壳体20的内部。入口24可以包括水平延伸的槽或开口。多个入口24沿壳侧部22。
壳底部25被固定至壳侧部22的最下端或表面或与其一起,形成壳体20的底部。
因为入口24的上端或最上边界具有与下引导孔部162的上端相同或更低的高度,热空气70从下引导孔部向壳体20的侧部排放,所以热空气70可以容易地进入入口24。
来自下引导孔部162的一部分热空气70通过壳侧部22的侧表面中的入口24移动至壳体20的内部,以及入口24上方的热空气70沿壳侧部22的弯曲或倾斜表面向下流动并进入入口24。因此,烹饪对象60被热空气70加热的加热时间可以被减少或缩短。
内引导26连接至壳侧部22的内表面,并突出至壳侧部22内。内引导26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中的任意一个,只要不背离他们引导进入入口24的热空气70的移动的技术概念。
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内引导26从入口24的一端在水平方向上和/或以有利于在壳体20中形成热空气70的涡流的角度向壳侧部22突出。
进入入口24的热空气70被内引导26引导并形成涡流。因此,热空气70和烹饪对象60彼此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增加。
以下,将具体描述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例性烹饪容器2的操作。
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70向壳体20的侧部移动,以及壳侧部22上的一些热空气70通过入口24移动至壳体20的内部。
壳体20中的热空气70在壳体20的内部旋转,并且其移动被内引导26引导。
因为热空气70产生了在壳体20的内部流动的涡流并在支撑单元30中的第一支撑部34的表面上旋转,所以支撑体部31和烹饪对象60与热空气70的接触时间增加,从而热效率可以被提高,并且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可以被减低或缩短。
此外,因为从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表面向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表面向上移动的热空气70在第二支撑部36中的圆形支撑部38的凹槽中保持至少一些时间,所以热空气70与支撑体部31的接触时间增加,通过这样,支撑体部31的加热可以容易实现。同时,来自上加热器单元700和下加热器单元800的热量和/或热空气以与其他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加热烹饪对象60。
通过上述结构,因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烹饪容器1和2通过使用热空气70加热支撑单元30上的烹饪对象60来进行炸制,所以可以减少由于使用油而发生的安全相关事故的可能性,提高烹饪食物的营养和/或健康的优点,并降低烹饪成本。
同样,由于进入壳单元5的内部的热空气70在以螺旋方式旋转的同时加热烹饪对象60,所以热空气70与烹饪对象60的接触时间增加,从而可以缩短或减少烹饪时间。
此而,因为支撑烹饪对象60的圆形支撑部38具有向上突起形状,所以烹饪对象60和支撑单元30之间的接触面积被减少,所以热空气70和烹饪对象60彼此接触的接触面积被增加,从而可以缩短或减少烹饪时间。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为了便于解释,相同参考标号用于表示与本披露的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相同的部件,并且省略对其的具体描述。
图30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例性烹饪容器的透视图;图31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32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的剖开透视图。图33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分解的烹饪容器的平面视图;图34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支撑单元的后表面的透视图;以及图35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腿的分解透视图。图36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在炸制模式的示意图。图37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变化的平面视图。以及图38是示出了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变化的透视图。
参考图30、31和36,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烹饪设备的示例性烹饪容器3包括壳单元5,具有热空气70进入的入口14;以及支撑单元30,在壳单元5上,并且被热空气70烹饪的一个或多个烹饪对象60放置在其上
烹饪对象60放置在支撑单元30上,以及壳单元5在支撑单元30的下方。因为壳单元5支撑支撑单元30并具有入口14,所以热空气70可以通过入口14进入壳单元5。
壳单元5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中的一个或多个,只要不背离其限定了通过入口14提供热空气70的空气流路以加热支撑单元30上的烹饪对象60的技术原理。
参考图31至33和36,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3包括壳单元5,具有热空气70通过的入口14,以及支撑单元30,在壳单元5上并且将被被热空气70烹饪的烹饪对象60放置在其上,以及盖单元80,覆盖支撑单元30并阻止热空气70的移动。即,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烹饪容器3除了根据其他实施例的示例性烹饪容器1之外还包括盖单元80。
盖单元80包括盖体部82,关闭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表面;以及把手部86,从盖体部82向上突起。
盖体部82可以具有穹顶形或球形盖形。盖体部82覆盖支撑单元30,并且可以限制或抑制不然可能移动至烹饪容器3外部的热空气70的移动。同样,因为盖体部82在其中限定了热空气70可能保持的空间,所以烹饪烹饪对象60的加热时间可以被减少或缩短。
用于与支撑单元30的周围接触并可能包括弹性材料的连接部件84在盖体部82的周围上。连接部件84有利于有效抑制和/或限制热空气70在盖体部82内的移动。
连接部件84可以具有从盖体82的周围向外突出的环或环形。连接部件84的下表面与支撑单元30的盖部39接触,并且可以提高气密性。
参考图30至34,盖单元80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中的任意一种,只要不背离其限制或抑制否则可能从支撑单元30向上移动的热空气70的移动的技术原理。
以下,将具体描述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例性烹饪容器3的操作。
在将烹饪容器3置于烹饪设备中之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操作。从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70向壳体10的侧面或壳体10的下端或下方移动。在壳侧部12上的壳体10的下端或下方的热空气70流向由壳内部16限定的引导空间17。热空气70向上移动通过壳内部16,以及至少一部分被壳内部16上的引导凸起18旋转以产生涡流。
因为进入壳体10的内部的热空气70在支撑单元30中的第一支撑部34的下表面上旋转时产生涡流,所以支撑体部31和烹饪对象60与热空气70的接触时间被增加,从而热效率可以被提高,并且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可以被减少或缩短。
此外,因为从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表面向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表面向上移动的热空气70可以停留在第二支撑部36中的圆形支撑部38的凹槽中,所以热空气70与支撑体部31的接触时间被增加,通过这样,可以容易实现支撑体部31的加热。
同时,在加热烹饪对象60之后从支撑单元30向上移动的热空气70在盖单元80的内表面上被反射,然后向下移动向支撑单元30,其次加热烹饪对象60,从而烹饪时间可以被降低或缩短。
因为加热烹饪对象60之后向上移动的热空气70保持在盖单元80内部并提高盖单元80内部的温度,所以盖单元80之下的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可以被降低或缩短。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例性烹饪容器。为了便于解释,相同参考标号用于表示与本披露的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和/或功能相同的部件和/或元件,并且省略对其的具体描述。
图39是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的分解透视图;图40是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容器中的壳体的平面图;以及图41是示出在执行炸制时用于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烹饪容器的示意图。
参考图39至41,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例性烹饪容器4除了根据其他实施例的示例性烹饪容器2之外还包括盖单元80。烹饪容器4的壳单元5包括壳体20和腿部40。
用于将热空气70提供至壳体20内部的入口24沿壳体20的侧表面。壳体20的最上端或表面被打开,以及壳体20的下端或下方被腿部40支撑。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壳体20包括壳侧部22、壳底部25以及内引导26。
形成壳体20的侧表面的壳侧部22支撑支撑单元30的周围,并具有向下延伸的环或环形。
沿壳侧部22的周围的入口24形成热空气70移动至壳体20的内部的通道。入口24包括或构成可以水平延伸的槽或椭圆。多个入口24沿壳侧部22。
壳底部25水平固定至壳侧部22的最下端或表面并形成壳体20的底部。
入口24的上端可以具有与下引导孔部162的高度相同或更低的高度,热空气70从下引导孔部162向壳体20的侧面排放。因此,热空气70可以容易进入入口24。
内引导26连接至壳侧部22的内表面并突出进入壳侧部22。内引导26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中的任意形状,只要不背离他们引导通过入口24进入壳体20的热空气70的移动的技术概念。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内引导26从对应入口24的一端倾斜和/或突入壳侧部22中。例如,内引导26可以具有相对于壳侧部22的水平角。
进入入口24的热空气70被内引导26引导并形成涡流。因此,热空气70与烹饪对象60的接触面积和/或接触时间可以增加。
以下,将具体描述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用于烹饪设备的示例性烹饪容器4的操作。
由对流加热器单元300产生的热空气70向壳体20的侧面移动,以及接触壳侧部22的圆形表面的热空气70可以通过入口24进入壳体20。通过入口24进入壳体20的热空气70在壳体20中旋转,以及其移动可以被内引导26引导。
产生壳体20的内部中的涡流的热空气70可以在支撑单元30中的第一支撑部34的表面上或被其旋转时产生另一涡流。因此,支撑体部31和烹饪对象60与热空气70的接触时间可以增加,热效率可以提高,以及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可以减少。
此外,因为从支撑单元30的最下端或表面向支撑单元30的最上端或表面向上移动热空气70保留(至少暂时)在第二支撑部36中的圆形支撑部38的凹槽中,所以热空气70与支撑体部31的接触时间可以增加,以及可以容易实现支撑体部31的加热。同时,来自下加热器单元800的热量和/或热空气以与其他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加热烹饪对象60。
通过上述结构,因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烹饪容器3和4通过使用热空气70加热支撑单元30上的烹饪对象60来进行炸制,所以可以减少由于使用油而导致的安全相关事故的可能性,烹饪食物的营养和/或健康优点可以增加,并且烹饪成本可以被降低。
同样,由于进入壳单元5的热空气70在以螺旋形式(至少部分或基本上)旋转的同时加热烹饪对象60,所以热空气70与烹饪对象60的接触时间可以增加,并且可以减少烹饪时间。
此外,支撑烹饪对象60的圆形支撑部38可以具有向上凸起的形状。这样,烹饪对象60和支撑单元30之间的接触面积可能降低,热空气70和烹饪对象60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被增加,并且可以缩短烹饪时间。
此外,因为向上移动通过壳体10和20中和/或壳单元80内部的支撑单元30的热空气70的停留时间可能增加,所以烹饪对象60的烹饪时间可以被减少或缩短,以及烹饪成本可以降低。
以下,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例性烹饪设备。为了便于解释,相同参考标号用于表示与本披露的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和/或功能相同的部件和/或元件,并且省略对其的具体描述。
图42是示出在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例性烹饪设备中的打开排放孔部的透视图;图43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烹饪设备中的关闭排放孔部的透视图;以及图44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性控制流的框图。
参考图5、6和42至44,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包括腔单元100、门单元200、柜单元205、对流加热器单元300、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400以及控制单元500,以及还可以包括排放打开和闭合单元650,代替循环导管单元。
排放打开和闭合单元650打开和闭合排放孔部111排放打开和闭合单元650根据烹饪模式打开和闭合排放孔部111。
在一般烹饪模式,因为排放打开和闭合单元650打开排放孔部111,所以烹饪室C内部的空气可以排放至烹饪室C的外部。因此,在一般烹饪模式,可以防止烹饪室C内的温度过度上升和/或防止烹饪室C内部充满蒸汽或烟雾。
在炸制模式中,排放打开和闭合单元650关闭排放孔部111,以及可以抑制由于排放烹饪室C中的空气而导致的热损失。
排放打开和闭合单元650包括排放轨651和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排放轨651在壁板(例如,左壁板110)的外表面上。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对排放轨651在排放孔部111的上方和下方并彼此相对。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安装在排放轨651之间,以及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的滑动移动可以被一对排放轨651引导和/或控制。
排放轨651和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可以包括耐热材料,从而排放轨651和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不会由于烹饪室C内部的空气的高温而退化。
排放打开和闭合把手652a可以在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上。与排放打开和闭合把手652a一致,排放打开和闭合槽111a可以在左壁板110中。
排放打开和闭合把手652a在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的内表面上并通过排放打开和闭合槽111a向烹饪室C突出。当用户将突入至烹饪室C中的排放打开和闭合把手652a向左或右移动时,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可以向左或向右滑动和/或移动。排放打开和闭合把手652a的向左和向右移动被排放打开和闭合槽111a引导和/或控制。因此,排放打开和闭合槽111a可以具有对应于排放打开和闭合把手652a的移动长度和/或距离的长度。
以此方式,排放打开和闭合把手652a以及排放打开和闭合槽111a被附加提供,使得用户手动打开或关闭排放孔部111。可选地,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可以根据烹饪模式被自动打开或关闭。
排放打开和闭合单元650还可以包括排放打开和闭合驱动部653。排放打开和闭合驱动部653连接至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并自动向左和右滑动或移动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即,在使用控制面板单元210选择烹饪模式时,在控制单元500的控制下,排放打开和闭合驱动部653使用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自动打开或关闭排放孔部111。
能够自动向左和右(或左右地或水平地)移动排放打开和闭合门652的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电机和/或机械汽缸。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不仅执行一般烹饪而且还能执行炸制的烹饪设备。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因为使用烹饪对象中的脂肪成分执行炸制,所以可以防止由于高温油导致的安全相关的事故,营养和/或健康优点可以增加,以及烹饪成本可以由于不使用油而被降低。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在一个烹饪设备中可以同时或顺序地执行烹饪对象的解冻和炸制,从而提高了用户便利性。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可以使用微波和热空气来进行炸制和/或烹饪。结果是,在炸制时,烹饪对象的内部和外部可以被均匀烹饪。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因为在烹饪室中提供的热空气的方向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指令打开和闭合单元来调节和/或控制,所以烹饪条件可以根据烹饪模式被优化。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因为将被排放出烹饪室的热空气可以通过循环导管单元循环回到烹饪室,所以热损失可以被降低或抑制。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因为可以使用导管打开和闭合单元来阻止热空气排放至烹饪室的外部,所以热损失可以被降低或抑制。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进入烹饪容器的壳单元的热空气可以在以螺旋形流动的同时加热烹饪对象或多个对象。结果是,热空气与烹饪对象的接触时间可以增加,以及可以缩短或降低烹饪时间并提高烹饪性能。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用于支撑烹饪对象或多个对象的圆形支撑部可以向上凸起,烹饪对象和支撑单元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或最小化,热空气和烹饪对象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烹饪时间可以减少,以及烹饪性能可以提高。
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流在烹饪容器的壳体的圆形侧部上的从该设备的加热器单元排放的热空气可以在圆形表面上向下流动并进入壳体的侧部的入口,这可以减少热空气的损失,以及减少或缩短烹饪时间和/或提高烹饪性能。
上面为了描述的目的已经披露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Claims (12)

1.一种烹饪设备,包括:
腔单元,具有烹饪室、具有上加热器孔部的顶壁板、具有下加热器孔部的底壁板,以及具有引导孔部的后壁板;
门,在所述腔单元上或上方,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腔单元的开口;
上加热器单元,安装在所述顶壁板上,用于通过所述上加热器孔部向所述烹饪室提供热量和/或热空气;
下加热器单元,安装在所述底壁板上,用于通过所述下加热器孔部向所述烹饪室提供热量和/或热空气;
对流加热器单元,安装在所述后壁板上,用于通过所述引导孔部向所述烹饪室提供热量和/或热空气;
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引导孔部和/或控制从所述对流加热器单元提供至所述烹饪室的热量的量;
循环导管单元,连接至在所述腔单元的侧壁板中的排放孔部,用于通过所述排放孔部将来自所述烹饪室的空气引导回所述烹饪室,
其中,所述引导孔部包括:上引导孔部,在所述后壁板的上部中;以及下引导孔部,与所述上引导孔部分开,在所述后壁板的下部,以及
所述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包括上打开和闭合部,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上引导孔部,
其中所述循环导管单元包括:
循环导管,具有一端连接至所述排放孔部,以及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侧壁板的抽吸孔部,用于将来自所述排放孔部的空气引导至所述抽吸孔部;以及
导管打开和闭合部,在所述循环导管中,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循环导管的内流通道,
其中:
所述循环导管包括排放开口,用于将通过所述排放孔部进入的空气排放出所述循环导管,以及
所述导管打开和闭合部在打开所述循环导管的内流通道时关闭所述排放开口,以及在闭合所述循环导管的内流通道时打开所述排放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上加热器单元包括:
上加热器,在所述顶壁板的上方,用于产生至少部分的所述热量和/或热空气;以及
上加热器盖,在所述顶壁板上或上方,用于覆盖所述上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下加热器单元包括:
下加热器,在所述底壁板的下方,用于产生至少部分的所述热量和/或热空气;以及
下加热器盖,在所述底壁板上或下方,用于覆盖所述下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对流加热器单元包括:
对流加热器,在所述后壁板之后,用于产生至少部分的所述热量和/或热空气;
对流风扇,在所述后壁板之后;
对流电机,用于旋转所述对流风扇;以及
对流加热器盖,在所述后壁板上或后方,用于覆盖所述对流加热器和所述对流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上打开和闭合部包括:
上轨道,安装在所述后壁板上;以及
上打开和闭合门,用于通过沿所述上轨道滑动移动来打开和闭合所述上引导孔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
所述引导孔部还包括侧引导孔部,在所述后壁板的一侧中,以及
所述引导打开和闭合单元还包括侧打开和闭合部,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侧引导孔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侧打开和闭合部包括:
侧轨道,在所述后壁板上;以及
侧打开和闭合门,用于通过沿所述侧轨道滑动和/或移动来打开和闭合所述侧引导孔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上打开和闭合部以及所述侧打开和闭合部的操作,
其中在炸制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关闭所述上打开和闭合部和所述侧打开和闭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排放孔部和所述抽吸孔部中的一个在所述侧壁板的上部中,以及所述排放孔部和所述抽吸孔部中的另一个在所述侧壁板的下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排放孔部和所述抽吸孔部中的一个在所述侧壁板的前部中,以及所述排放孔部和所述抽吸孔部中的另一个在所述侧壁板的后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还包括:
烹饪容器,包括壳单元,具有热空气进入的入口,以及支撑单元,在所述壳单元上以及在其上放置将被所述热量和/或热空气烹饪的一个或多个烹饪对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烹饪容器还包括盖单元,覆盖所述支撑单元以及用于阻止热空气的流动。
CN201310616836.XA 2013-04-30 2013-11-27 烹饪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419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47948A KR101520612B1 (ko) 2013-04-30 2013-04-30 조리장치
KR10-2013-0047948 2013-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1971A CN104141971A (zh) 2014-11-12
CN104141971B true CN104141971B (zh) 2017-06-09

Family

ID=4968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1683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41971B (zh) 2013-04-30 2013-11-27 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26374B2 (zh)
EP (1) EP2799781B1 (zh)
JP (1) JP5723957B2 (zh)
KR (1) KR101520612B1 (zh)
CN (1) CN1041419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16171A1 (en) * 2014-10-22 2016-04-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ven airflow control
KR102556536B1 (ko) * 2016-09-30 2023-07-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리 기기 및 조리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EP3865028A1 (en) 2017-08-09 2021-08-18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107468090A (zh) * 2017-09-22 2017-12-15 南京律智诚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喷射油炸烹饪设备
CN107637616A (zh) * 2017-09-22 2018-01-30 南京律智诚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喷射油炸烹饪方法
USD914436S1 (en) 2018-06-19 2021-03-3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Air diffuser with food preparation pot
USD883015S1 (en) 2018-08-09 2020-05-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and parts thereof
USD883014S1 (en) 2018-08-09 2020-05-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USD934027S1 (en) 2018-08-09 2021-10-2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Reversible cooking rack
USD903413S1 (en) 2018-08-09 2020-12-01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basket
US11051654B2 (en) 2019-02-25 2021-07-0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WO2020176477A1 (en) 2019-02-25 2020-09-03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system with guard
USD918654S1 (en) 2019-06-06 2021-05-11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Grill plate
USD982375S1 (en) 2019-06-06 2023-04-04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US11678765B2 (en) 2020-03-30 2023-06-2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113491454A (zh) 2020-04-06 2021-10-12 沙克忍者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能定位在支撑表面上的烹饪系统
US11882961B1 (en) 2023-01-18 2024-01-3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ver plate for cooking devic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13204A (en) * 1944-11-02 1946-12-24 Alexander A Wolff Cooking utensil
JPH07119973A (ja) * 1993-10-20 1995-05-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00074376A (ja) * 1998-09-02 2000-03-14 Tokyo Gas Co Ltd 加熱処理装置及び加熱処理装置の温度制御方法
KR20110058135A (ko) * 2009-11-25 2011-06-01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전자레인지
KR20110082805A (ko) * 2010-01-12 2011-07-20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컨벡션 전자레인지 및 그 제어방법
EP2527745A1 (en) * 2010-01-18 2012-11-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Hea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14630A (en) * 1939-03-04 1940-09-10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Oven
US4892030A (en) * 1988-07-11 1990-01-09 The Grieve Corporation Airflow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discharging air from a thin plenum, and oven employing same
US5365833A (en) * 1994-03-08 1994-11-22 Chen Ming Jing Pizza baking pan
JPH08270951A (ja) * 1995-03-31 1996-10-18 Toshiba Corp オーブン機能付き電子レンジ
KR200141789Y1 (ko) 1996-12-26 1999-06-01 한동선 연속자동 식품 튀김기
JP3408137B2 (ja) * 1998-02-27 2003-05-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装置
JP2004138346A (ja) * 2002-10-18 2004-05-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過熱蒸気調理装置
JP4196088B2 (ja) * 2003-08-07 2008-1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KR20060070910A (ko) * 2004-12-21 2006-06-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기오븐
KR101185557B1 (ko) * 2007-10-09 2012-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681768B1 (ko) * 2008-09-05 2016-1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컨벡션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오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13204A (en) * 1944-11-02 1946-12-24 Alexander A Wolff Cooking utensil
JPH07119973A (ja) * 1993-10-20 1995-05-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00074376A (ja) * 1998-09-02 2000-03-14 Tokyo Gas Co Ltd 加熱処理装置及び加熱処理装置の温度制御方法
KR20110058135A (ko) * 2009-11-25 2011-06-01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전자레인지
KR20110082805A (ko) * 2010-01-12 2011-07-20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컨벡션 전자레인지 및 그 제어방법
EP2527745A1 (en) * 2010-01-18 2012-11-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Hea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129540A (ko) 2014-11-07
JP5723957B2 (ja) 2015-05-27
EP2799781A3 (en) 2016-01-06
KR101520612B1 (ko) 2015-05-15
EP2799781A2 (en) 2014-11-05
CN104141971A (zh) 2014-11-12
US20140318386A1 (en) 2014-10-30
EP2799781B1 (en) 2018-09-12
JP2014219192A (ja) 2014-11-20
US9526374B2 (en) 2016-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1971B (zh) 烹饪设备
CN104138218B (zh) 烹饪设备
EP2799778B1 (en) Cooking apparatus
US9629499B2 (en) Convection cooking apparatus
US9341382B2 (en) Cooking apparatus
EP2799777A2 (en) Cooking apparatus
CN104223972B (zh) 烹饪容器
US20190021142A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and grill tray
CN203970073U (zh) 空气能电烤锅
JP2010133634A (ja) 引出し型加熱調理器
US20190014623A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JP5666040B1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5145778A (ja) 加熱調理器
KR100860164B1 (ko) 후드 겸용 전자 레인지
CN211911274U (zh) 烹饪器具
CN211270219U (zh) 一种微波功能空气炸锅
KR100438301B1 (ko) 계란구이장치가 구비된 전자레인지
JP5688478B1 (ja) 加熱調理器
KR100633174B1 (ko) 전기오븐의 컨벡션커버
CN101713555A (zh) 烹饪装置
KR20060013780A (ko) 전기오븐레인지의 컨벡션부 구조
JP2015143586A (ja) 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