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3356B - 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及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及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3356B
CN104133356B CN201410339711.1A CN201410339711A CN104133356B CN 104133356 B CN104133356 B CN 104133356B CN 201410339711 A CN201410339711 A CN 201410339711A CN 104133356 B CN104133356 B CN 104133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toner container
container
toner cartridge
sh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97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3356A (zh
Inventor
藤森彰
小杉秀树
久保达哉
野寺健太郎
腰塚慎之介
菊地彻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33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3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3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3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80Details relating to power supplies, circuits boa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所述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包括:装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容器固定架,该容器固定架包含内部空间以容纳所述调色剂容器;调色剂容器承受器,该调色剂容器承受器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架的所述内部空间的内端侧上;形成在所述调色剂容器的所述后端表面上的定位孔;设置在所述调色剂容器承受器内的定位销;收缩组件,该收缩组件在将所述调色剂容器插入到所述容器固定架内时,将所述调色剂容器的后端部件收缩到调色剂容器承受器侧;以及倾斜止动装置,该倾斜止动装置在所述调色剂容器的后端部件被所述收缩组件朝所述调色剂容器承受器收缩时,防止所述调色剂容器倾斜。

Description

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及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其中容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被支撑到成像设备上,并涉及一种包含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容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插入到成像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及多功能外设内。即,所述成像设备包含其内有空间的容器固定架。所述调色剂容器插入到该容器固定架的空间内。所述调色剂容器配置成可分离和附接,并可在内部调色剂用完后用新的来更换。
所述成像设备还包含形成在调色剂容器后表面上的固定凸出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容器固定架内部空间内表面上的可移动凸出部。所谓的收缩组件也包含在成像设备内。当所述调色剂容器插入到容器固定架内时,调色剂容器由收缩组件向容器固定架内部空间的内部深处收缩。在收缩组件内,当调色剂容器插入到容器固定架时,可移动凸出部接触固定凸出部,并且固定凸出部推动所述可移动凸出部使其能够越过固定凸出部。由于可移动凸出部配置为具有向外部方向的偏压力,所以其在越过固定凸出部时受到偏压力的作用而试图往回走。于是,调色剂容器的端部被拉回容器固定架内部空间的深处。
不过在上述的成像设备中,有一个问题是在由收缩组件收缩时调色剂容器会有倾斜。详细来说,固定凸出部位于容器的外后壁表面的较低部位并且移动凸出部类似地位于容器固定架的内后壁表面的较低部位。因此,由于施加到容器下部的偏压力,调色剂容器的后部向上移动,所以调色剂容器在被收缩组件收缩时倾斜。
通常,用于调节调色剂容器位置的定位孔和定位销设置在调色剂的后端表面和容器固定架内部空间的内侧表面上。不过,如调色剂容器倾斜,那么该定位孔的位置不与定位销的位置匹配,结果,位置调节销就不能装进定位孔内。
发明内容
因此,研发出本发明以提供一种在调色剂容器被收缩组件收缩时能防止调色剂容器倾斜的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以及一种包括这种结构的成像设备。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根据本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包括:装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容器固定架,该容器固定架包含内部空间以容纳所述调色剂容器;调色剂容器承受器,该调色剂容器承受器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架的所述内部空间的内端侧上,固定并支撑插入到所述容器固定架的所述调色剂容器的后端表面;形成在所述调色剂容器的所述后端表面上的定位孔;设置在所述调色剂容器承受器内以面对所述定位孔的定位销;收缩组件,该收缩组件在将所述调色剂容器插入到所述容器固定架内时,将所述调色剂容器的后端部件收缩到调色剂容器承受器侧,通过所述收缩组件收缩所述调色剂容器的后端部件,将所述定位销配装到所述定位孔内,从而所述调色剂容器的位置得到调整;以及倾斜止动装置,该倾斜止动装置在所述调色剂容器的后端部件被所述收缩组件朝所述调色剂容器承受器收缩时,防止所述调色剂容器倾斜。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所包括的附图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所述附图结合于本说明书中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与本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2的整体构造。
图2提供根据实施例的处理盒20和调色剂盒502的构造的解释图。
图3根据实施例提供示出调色剂盒502和调色剂盒502的外围构造在插入到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4是调色剂盒502从上前侧(Z方向上)观察时的透视图。
图5是从上前侧和从与图4中不同的方向观察的调色剂盒502在左和右方向上的透视图。
图6是调色剂盒502从下前侧(Z方向上)观察时的透视图。
图7是调色剂盒502从前侧观察时的前视图。
图8是调色剂盒502从上前侧观察时的透视图,示出沿图7所示V-V线的部分剖视图(在包括V-V线剖面的Z方向上)。
图9A到9C是示出图8中所示搅拌构件52内耦接器522a的构造的解释图。图9A是示出从前侧(Z方向上)观察时耦接器522a的透视图。图9B是耦接器522a的侧视图(垂直于Z方向)。图9C是示出沿图9A所示VI-VI线的耦接器522a的剖视图。
图10A到10E提供示出搅拌构件52内的耦接器522a,以及调色剂供应装置43的搅拌驱动耦接器301的结构和功能的解释图。图10A示意地示出从Z方向的垂直侧观察时的搅拌驱动耦接器301和耦接器522a。图10B示意地示出从图10A中所示箭头A9所示的方向观察时搅拌驱动耦接器301的钩凸起301a和耦接器522a的钩凸起522b。图10C示出钩凸起301a和522b的运动,其涉及钩凸起522b的倾斜面301a和钩凸起522b的倾斜面522d的引导功能。图10D示出搅拌驱动耦接器301连接到耦接器522a的方面。图10E示出设置在一对钩凸起522b之一上的端部件522c上的倾斜522f,以及设置在一对钩凸起301a之上的凸起端部件301b上的倾斜301d。
图11提供从顶后侧(与Z方向相反)观察时示出调色剂盒502的透视图。
图12提供从顶后侧和不同于图11的方向在左右方向上观察时示出调色剂盒502的透视图。
图13提供示出调色剂盒502的部分放大底面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设置在调色剂盒502的快门组件602内的第一快门622的构造的解释图。
图15A到15C是示出快门组件602内的第二快门632的构造的解释图。图15A示出从上侧观察时第二快门632的前视图。图15B示出从上侧和插入方向的背向(与Z方向相反)观察时第二快门632的透视图。图15C示出从上侧和插入方向的前向侧观察时第二快门632的透视图。
图16是示出快门组件602的构造的解释图,所述快门组件602由与容器部件51(调色剂盒502)底表面结合的第一快门622和第二快门632组成。
图17是图3中所示容器部件51的解释图,示出沿VII-VII线的剖视图(包括VII-VII线剖面的Y-Z平面)。
图18是调色剂供应装置43的调色剂容器固定部件902的透视图。
图19是从上侧(Y方向)观察时调色剂容器固定部件902的前视图。
图20是示意地示出成像设备102的解释图。
图21A到21B是示出成像设备102的容器固定架220(调色剂固定部件902)与调色剂盒502之间关系的解释图。图21A示出将调色剂盒502插入容器固定架220时的一个方面。图21B示出调色剂盒502插入到容器固定架220内的一个方面。
图22提供示出容器固定架220(调色剂容器固定部件902)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23A到23C是示出调色剂盒502的侧壁区段50c中的保持轨209,以及容器固定架220的保持轨221的功能的解释图。图23A示出在Z方向上保持轨209面对保持轨221的方面。图23B示出保持轨209接触保持轨221的方面。图23C示出在Y方向上保持轨209与保持轨221交迭的方面。
图24提供示出调色剂盒502插入到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方面的解释图。图24包括类似于图16的调色剂盒502的剖视图和类似于图19的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前视图。图24还示出具有开口的一对施压部件212。图24还示出施压部件212的施压主体212b、凸起端部件212c和倾斜施压表面212d,施压部件212与一对臂状区段812的释放凸起812d(及其倾斜表面812e)接触,作为调色剂盒502的第二快门632的主要内弯情况。图24A是图24中用虚线圆圈围住的部分A的放大图。
图25提供类似于图24的解释图,并示出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第二台阶部件98接触的调色剂盒502的第二快门632。图25A是图25中用虚线圆圈围住的部分B的放大图。
图26提供类似于图24的解释图,并示出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调色剂供应装置43)的调色剂供应口96a连接的调色剂盒502的排放出口55。图25A是图25中用虚线圆圈围住的部分A的放大图。图26A是图26中用虚线圆圈围住的部分C的放大图。
图27提供类似于图24的解释图,示出调色剂盒502被卸下的方面。图27示出当调色剂盒502相对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移动到Z方向的相反侧时,由一对释放爪组件97释放的调色剂盒502的释放方面。图27A是图27中用虚线圆圈围住的部分D的放大图。
图28提供类似于图24的解释图,示出由每个钩状件812b和固定槽93固定的第二快门632被释放的方面,通过其调色剂盒502移动到相对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朝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图28A是图28中用虚线圆圈围住的部分E的放大图。
图29提供调色剂盒502的承受器905的透视图。
图30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构造,示出调色剂盒502插入到成像设备102的容器安装架220内时调色剂盒502可保持水平的方面。
图31示出常规技术的结构。图31示出调色剂盒502插入到容器安装架220内时调色剂盒502倾斜。
图32A和32B提供示出第一定位孔201和第二定位孔的位置的效果的解释图。图32A示意地示出调色剂盒502的内侧。图32B示意地示出作为比较例的调色剂盒502′的内侧方面。
图33是具有与调色剂盒502不同构造的调色剂盒503从顶前侧(Z方向)观察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和成像设备的例子。在全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标出,且其描述被有意简化或省略以免于重复。
调色剂盒502(502Y、502C、502M、502BK)与能够容纳调色剂盒的成像设备102描述于下。首先,描述成像设备102的构造和运作。
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2是如图1中所示的多色打印机,其包括盒状的主体11作为壳体。成像设备102包括写单元12A到12D以在充电过程后按照图像数据将静电潜像写在感光鼓21(图像携带者)上。写单元12A到12D可以是采用多面镜13A到13D和光学元件14A到14D等的光学扫描装置。或者,可采用发光二极管(LED)阵列作为写单元。由写单元12A到12D形成的静电潜像被显影及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并堆放在送纸装置31内的转印材料P上。
转印材料P可以是记录纸、高射投影膜(overhead project film,OHP),等等。许多张这些材料堆放在送纸装置31内。在成像中,随着输纸辊32旋转,堆放的转印材料P从顶部送出到转印带30。转印带30是环形形式,并输送具有静电吸附表面的转印材料P。转印带30将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P。转印带30绕没有开始边也没有终止边的确定路径旋转。吸附辊34和带清洁装置35设置在转印带30的外圆周表面上。
感光鼓21经转印带30面对各自转印辊24。每个转印辊24包括未示出的金属芯和覆盖金属芯的导电弹性层。转印辊24的导电弹性层是由例如聚氨酯橡胶或乙烯-丙烯-二烯-聚乙烯(EPDM)的弹性材料构造,其电阻值(体积电阻率)根据例如碳黑、氧化锌或氧化锡等的导电施料器(applicator)的分布被调节为中间值。定影设备36设置在绕转的转印带30上方,如图1中所示。定影设备36包括压力辊37和加热辊38以利用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转印材料P上。
在图1中,四个处理盒20Y、20C、20M和20BK沿着转印带30垂直地布置。四个处理盒20形成黄色、青色、品红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向各显影装置23供应载体(磁性载体颗粒)和各色(黄色、青色、品红色及黑色)调色剂(调色剂颗粒)的装置设置在各处理盒20Y、20C、20M和20BK的上方。即,包含载体或调色剂的调色剂盒502Y、502C、502M及502BK作为供应设备设置在各个处理盒20Y、20C、20M和20BK的上方。
当转印带30绕旋转轴(未示出)旋转时,处理盒20Y、20C、20M、20BK和调色剂盒502Y、502C、502M及502BK可安装到主体11及从其移除。
在实施例中,成像设备102作为多功能外设,例如复印机或打印机工作。当成像设备102作为复印机工作时,各种类型图像处理,比如模拟和数字转换、MTF校正、灰度处理提供在扫描仪读入的图像数据上。这样的图像处理后,图像数据被转换成图像写入数据。当成像设备102作为打印机工作时,从计算机等处传送来的页描述语言或位图等形式的图像数据被处理成图像写入数据。
在成像时,写单元12A到12D根据黑色、品红色、青色及黄色的图像数据向各处理盒20BK、20M、20C及20Y发射曝光光线。即,由写单元12A到12D每个光源所发射的曝光光线(激光束)经过多面镜13A到13D及光学元件14A到14D照射感光鼓21。由此,对应于各曝光光线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各处理盒20Y、20C、20M及20BK的感光鼓21(图像携带者)上。然后,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转印材料P。
从送纸装置31送来的转印材料P暂时停留在配准辊33处,前去转印带30。具体来说,配准辊33与转印材料P的经过一致地旋转通过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感光鼓21(图像携带者)。转印带30吸附由通过位于转印带30入口位置上的吸附辊34施加的电压而进入的转印材料P。由此,转印材料P在图1中所示箭头指示的方向上沿转印带30的旋转而移动。转印材料P顺序地经过各处理盒20Y、20C、20M及20BK时,各种颜色的各调色剂图像叠加其上。
这样,包括所转印的彩色图像的转印材料P从转印带30分离并到达定影设备36。在压力辊37和加热辊38之间被夹挤和加热时,转印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于其上。于是,转印材料P从其分离后,转印带30的表面被带清洁器35所清洁。
下面给出关于成像设备102中处理盒20和调色剂盒502的描述。要注意的是,处理盒20Y、20C、20M及20BK具有几乎相同的构造,调色剂盒502Y、502C、502M及502BK也具有几乎相同的构造。于是,下列的描述和附图中,表示处理盒和调色剂盒中各颜色的后缀Y、C、M、BK被省略。同样,写设备20A到20D具有相似的构造,所以为了简明而省略引用标记的后缀A到D。
如图2中所示,各处理盒20整体地包括感光鼓21、带电部件22、显影装置23和清洁单元25等。处理盒20采用对载体按需供应及放电的预混料显影方法。
作为图像携带者的感光鼓21可以是带负电的有机感光器,由未示出的驱动单元逆时针方向旋转。带电部件22是弹性的充电辊,所述充电辊是通过使用适中电阻率的弹性层覆盖金属芯制成,所述弹性层例如泡沫聚氨酯层,其含有作为导电颗粒的碳黑、硫化剂和发泡剂等。带电部件22内适当电阻率的弹性层材料包括橡胶,比如聚氨酯、乙烯-丙烯-二烯单体(EPDM)、丙烯晴-丁二烯橡胶(NBR)、硅橡胶和基质橡胶,诸如碳黑或金属氧化物这样的导电材料加入其中以调整电阻率。或者,可使用包含这些材料的泡沫橡胶。清洁单元25包括清洁刷(或清洁片),所述清洁刷接触感光鼓21的表面并刮擦该表面。清洁单元25机械式地去除及收集感光鼓21上未被转印的调色剂。
显影装置23包括作为显影剂携带者的显影辊23a1和23a2。显影辊23a1和23a2位于邻近感光鼓21的位置。显影范围形成在面对显影辊23a1和23a2的位置,磁刷在所述显影范围内接触感光鼓21。显影装置23包括含调色剂T和载体C的显影剂G(两种成分的显影剂)。显影装置23将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潜像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装置23的构造和运作的详细描述将在后面给出。
实施例内的显影装置23是预混显影类型,从调色剂盒502向其按需提供新鲜的载体C(显影剂G)。劣化的调色剂G被排放到位于显影装置23之外的显影剂存储器41。调色剂盒502含有将提供给显影装置23的包括调色剂T(调色剂颗粒)和载体C(载体颗粒)的预混的显影剂G。调色剂盒502在其内含有显影剂G(调色剂T和载体C)。显影剂G被提供给显影装置23。调色剂盒502起到供应设备的作用以将新鲜的调色剂T供应给显影装置23并将新鲜的载体C供应给显影装置23。在实施例内,装在调色剂盒502内的显影剂G中调色剂T相对载体C的比率(调色剂浓度)很高。
接着,以下描述感光鼓21上的成像操作。
随着感光鼓21逆时针旋转,感光鼓21的表面在带电部件22处被均匀地充电。然后,感光鼓21的带电部件22到达接收曝光光线L的部分,曝光过程由写单元12执行。具体来说,感光鼓21的表面被曝光光线L根据图像数据选择性地将放电(改变电势),于是由于放电部分和未照射的无图像部分之间的电势差(电势对比)形成静电潜像。在曝光过程中,在感光鼓21光敏层内的电荷产生材料由于接收到光线而产生电荷,其间的空洞与感光鼓21表面上的电荷电位相抵消。
随后,形成潜像的感光鼓21的表面到达面对显影装置23的位置。感光鼓21上的静电潜像与形成在显影辊23a1和23a2上的磁刷相接触。静电潜像被磁刷里带负电荷的调色剂T所附着,而变成可见。具体来说,被上显影辊23a磁极的磁力所吸引的显影剂G的量由刮墨刀23c调节,显影剂G被输送到面对感光鼓21的显影范围(显影辊23a1、23a2和感光鼓21的面对位置)。在显影范围,粗糙的载体C擦蹭感光鼓21的表面。此时,含在载体C内的调色剂T由于和载体C的摩擦而被充以负电。反过来,载体被充以正电。显影辊23a1和23a2收到来自于未示出的电源的预定的显影偏压。这样,感光鼓21和显影辊23a1与23a2之间形成电场。调色剂T被充以负电并通过电场选择性地粘附到感光鼓21上的图像部分(静电潜像)。
这样,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图像到达面对转印带30和转印辊24的位置。此时,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立即输送至面对转印带30的位置的转印材料P的表面。其中,预定的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24。
其中转印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P经过定影设备36,并被位于成像设备之外的排放辊39排出。存留于感光鼓21上未在转印过程期间转印到转印材料P的调色剂T(未转印的调色剂)到达面对粘附到感光鼓21的清洁单元25的位置。感光鼓21上未转印的调色剂被清洁单元25所搜集与去除。随后,感光鼓21的表面经过未示出的放电设备,其上的残余电势被去除。
随后描述显影装置23的构造和运作。显影装置23包括显影辊23a1和23a2、螺杆输送器(螺旋式螺杆)23b1到23b3和刮墨刀23c等。两显影辊23a1和23a2构造为具有柱形套筒,所述柱形套筒由无磁材料比如铝、黄铜、不锈钢,或导电树脂所构造。通过未示出的驱动单元,柱形套筒可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显影辊23a1和23a2的套筒内部附接产生磁场的磁体,使得显影剂G可在套筒的圆周表面上竖起(bristle)。显影剂G内的载体C在法线方向上沿着磁体所产生的的磁力线以链式形式竖起在套筒上。带电调色剂T被粘附到竖起链的载体C,由此构成磁刷。磁刷被由套筒的旋转而在与套筒相同的方向上(顺时针)输送。
刮墨刀23c位于显影范围的上游侧,控制在显影辊23a1上携带(磁性提起)的显影剂G的量。刮墨刀23c是厚度约2mm使用无磁性金属性材料比如SUS316与XM7构造的板。或者,厚度约0.3mm由作为无磁性金属性材料的SUS430所构造的薄金属片可用在面对刮墨刀23c的表面上。
三个螺杆输送器23b1到23b3作为螺旋丝杠部件设置在容器的轴杆部分上。通过在纵向方向(垂直于图2的纸面平面)上旋转它们,螺杆输送器23b1到23b3搅拌并混合装在显影装置23内的显影剂G。第一螺杆输送器23b1设置在面对显影辊23a1的位置,向水平方向(垂直于图2的纸面平面)输送显影剂G,并供应在显影辊23a1上的显影剂G。换言之,第一螺杆输送器23b1面对显影辊23a1并通过在纵向方向(垂直于图2的纸面平面)上输送显影剂G而将显影剂G供应到显影辊23a1。
第二螺杆输送器23b2设置在面对显影辊23a2的位置并在第一螺杆输送器23b1的下部。第二螺杆输送器23b2在水平方向上输送从显影辊23a2上分离的显影剂G。显影过程后,显影剂G被显影剂排放杆强制地从显影辊23a2分离开。换言之,第二螺杆输送器23b2设置在面对显影辊23a2的位置并在纵向方向上输送从显影辊23a2分离的显影剂G。显影剂放电杆是通过从套筒内的磁体上部分地去除磁极而形成,或是利用具有产生反应(reactive)磁场的配置的磁体而形成。设置第一螺杆输送器23b1和第二螺杆输送器23b2用以保持旋转轴大体上是水平的,类似于显影辊23a1与23a2或感光鼓21。
尽管附图中未明确示出,但第三螺杆输送器23b3设置成倾斜于水平方向从而将与第二螺杆输送器23b2对应的输送路径的下游和与第一螺杆输送器23b1对应的输送路径的上游直线连接。第三螺杆输送器23b3将由第二螺杆输送器23b2输送的显影剂G朝与第一螺杆输送器23b1对应的输送路径的上游输送。另外,第三螺杆输送器23b3朝与第一螺杆输送器23b1对应的输送路径的上游侧输送通过下降路径从与第一显影螺旋体23b1对应的输送路径下游侧循环的显影剂G。
第一螺杆输送器23b1、第二螺杆输送器23b2、第三螺杆输送器23b3的输送路径被壁区段所分隔。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第二螺杆输送器23b2输送路径的下游部分和第三螺杆输送器23b3输送路径的上游部分通过第一中继部分连接。第三螺杆输送器23b3输送路径的下游部分和第一螺杆输送器23b1输送路径的上游部分通过第二中继部分连接。第一螺杆输送器23b1的下游部分和第三螺杆输送器23b3的上游部分通过下降路径连接。通过这样的构造,三个螺杆输送器23b1到23b3可构成循环路径,在所述循环路径中显影剂G以纵向方向循环。
排放出口23d(排放设备)设置在第一螺杆输送器23b1输送路径的壁区段上用以将装在显影装置23内的部分显影剂G排放到外部(显影剂存储器41)。详细来说,当显影装置23内显影剂G增加到超过预定的显影剂量及所装显影剂G的上表面超过预定高度时,多余的显影剂G就从排放出口23d向显影剂存储器41排放。即,当多余的显影剂G高于排放出口23d下部高度的时候,其从排放出口23d排放,经过排放路径42,在重力作用朝显影剂存储器41下落。这样,被调色剂T基料树脂或额外添加物的污染所劣化的载体C可从排放出口23d朝显影范围外部自动排放。图像质量上的劣化和陈旧劣化可得到预防。尽管图2中未示出,但在排放路径42中,设置排放杆用以输送从排放出口23d排放到水平方向的显影剂。
下面给出关于调色剂供应装置43(粉粒供应器)的描述,所述装置将来自调色剂盒502的新鲜的载体C供应到显影装置23。图3示意地示出调色剂盒502插入到调色剂供应装置43的情况下的调色剂盒502及其外围构造。
如图3中所示,容器部件51、搅拌构件52、锥形部件53、排放路径54、排放出口55、螺杆输送器56和快门组件602都包含在调色剂盒502内。搅拌构件52可旋转地位于容器部件51的内侧。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搅拌构件52通过适当的旋转搅拌装在容器部件51内的显影剂G(如图2中所示),并在重力作用下将显影剂G输送到锥形部件53。锥形部件53设置在容器部件51的底表面侧上(方向Y的相反方向)。锥形部件53的尺寸从容器部件51的内侧朝外侧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排放路径54形成在锥形部件53的前端侧(从前面看的图3的下边),当容器部件51底表面打开时就放置成后继于锥形部分53。排放出口55构造在排放路径54的一端上并具有孔隙以排放装在容器部件51即调色剂盒502内的显影剂G。螺杆输送器56可旋转地位于排放路径54内(附图中未明确示出),并朝排放出口55一侧输送排放路径54内的显影剂。
设置快门组件602用以滑动容器部件51(调色剂盒502)的底侧外壁。在默认位置,快门组件602面对并盖住排放出口55(参看图16)。当调色剂盒502插到调色剂供应装置43时,快门组件602滑动容器部件51(调色剂盒502)底侧壁区段的表面,从而打开排放出口55(参看图3等)。快门组件602的构造和运作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通过从成像设备102前侧向内侧(参看图3中的箭头A1)的滑动动作,调色剂盒502插入到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此时,通过容器部件51后端表面上快门组件602的滑动动作,排放出口55打开。在此,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每个搅拌构件52和螺杆输送器56都连接到随调色剂供应装置43设置的搅拌-驱动耦接器(参看后面所描述的图10中的附图标记301)和输送-驱动耦接器。然后,容器部件51内,装在其中的显影剂G(未示出)被搅拌构件52搅拌并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到设置在底表面侧上的锥形部件53。接下来,显影剂G被收集在邻近锥形部件53的排放路径54中并通过设置有排放路径54的螺杆输送器56的旋转输送到排放出口55。由此,显影剂G通过排放出口55排放到外侧,并到达调色剂供应装置43。
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包括临时的调色剂腔44。从容器部件51(调色剂盒502)的排放出口55排放的显影剂G由于自身重量落入临时的调色剂腔44。调色剂探测传感器45和可旋转的清洁构件46随临时的调色剂腔44设置。调色剂探测传感器45由压电传感器等构成,并探测临时调色剂腔44是否含有显影剂G。尽管附图中未明确示出,但可旋转的清洁构件46由柔性清洁构件构成于旋转轴构件的表面,所述柔性清洁构件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等组成。可旋转的清洁构件46通过位于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的驱动器,由旋转轴构件的旋转来清洁粘附到调色剂探测传感器45未示出的探测表面的显影剂G。
调色剂输送管47连接到临时调色剂腔44底表面。分配到临时调色剂腔44的显影剂G由于自身重量而被送入调色剂输送管47内。调色剂输送管47的前端部件连接到安装在打印机主体内的处理单元中的显影剂设备23。调色剂盒输送管47内的显影剂G相应于未示出的可旋转输送构件的旋转而向显影装置23发送,所述输送构件比如设置在调色剂输送管47内的螺旋体或螺旋推进器。于是,从调色剂盒502排放的显影剂G被供应给显影装置23。
即使调色剂盒502内的搅拌构件52和螺杆输送器56正在旋转,当没有从调色剂探测传感器45发送调色剂探测信号时,成像设备102内未示出的控制器估计容器部件51“调色剂耗尽”。在此,“容器部件51内”包括“调色剂盒502内”,“调色剂耗尽”意指所含显影剂G几乎全部用完的情况。即使探测到“调色剂耗尽”,实际上显影剂G依然存留在调色剂输送管47中,所以显影剂G可在未重填新调色剂盒502的情况下供应一段时间。如所描述,由于容器部件51(调色剂盒502)内可根据临时调色剂腔44内的调色剂G的量来探测调色剂耗尽,在未随调色剂盒502提供调色剂探测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探测调色剂耗尽的时间。
下面参照附图4到23给出调色剂盒502(502Y、502M、502C、502BK)、容纳调色剂盒502的成像设备102,以及成像设备102内调色剂容器固定部件902的描述。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调色剂盒502从上前侧(Z方向上)观察时的透视图。图5是从上前侧和从与图4中不同的方向观察的调色剂盒502在左和右方向上的透视图。图6是调色剂盒502从下前侧(Z方向上)观察时的透视图。图7是调色剂盒502从前侧观察时的前视图。图8是调色剂盒502从上前侧观察时的透视图,示出沿图7所示V-V线的部分剖视图(包括V-V线剖面的Z方向表面)。图9A到9C是示出图8中所示搅拌构件52内耦接器522a的构造的解释图。图9A是示出从前侧(Z方向上)观察时耦接器522a的透视图。图9B是耦接器522a的侧视图(与Z方向相反)。图9C是示出沿图9A所示VI-VI线的耦接器522a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设置在调色剂盒502的快门组件602内的第一快门622的构造的解释图。图15A到15C是示出快门组件602内的第二快门632的构造的解释图。图15A示出从上侧观察时第二快门632的前视图。图15B示出从上侧和插入方向的背向(与Z方向相反)观察时第二快门632的透视图。图15C示出从上侧和插入方向的前向侧观察时第二快门632的透视图。
图16是示出快门组件602的构造的解释图,所述快门组件602由与容器部件51(调色剂盒502)底表面结合的第一快门622和第二快门632组成。图17是图3中所示容器部件51的解释图,示出沿VII-VII线的剖视图(包括VII-VII线剖面的Y-Z平面)。图18是调色剂供应装置43的调色剂容器固定部件902的透视图。图19是从上侧(Y方向)观察时调色剂容器固定部件902的前视图。图20是示意地示出成像设备102的解释图。图21A到21B是示出成像设备102的容器固定架220(调色剂固定部件902)与调色剂盒502之间关系的解释图。图21A示出将调色剂盒502插入容器固定架220时的一个方面。图21B示出调色剂盒502插入到容器固定架220内的一个方面。图22提供示出容器固定架220(调色剂容器固定部件902)的构造的透视图。图23A到23C是示出调色剂盒502的侧壁区段50c中的保持轨209,以及容器固定架220的保持轨221的功能的解释图。图23A示出在Z方向上保持轨209面对保持轨221的方面。图23B示出保持轨209接触保持轨221的方面。图23C示出在Y方向上保持轨209与保持轨221交迭的方面。
在图8中,省略容器部件51(调色剂盒502)的内部构造和搅拌构件52内耦接器522a以外的其它部件。图20示出成像设备102内显影装置23、调色剂供应装置43、容器固定架220和以相同方式插入到容器固定架220内的各调色剂盒502(502Y、502M、502C、502BK)。以上之外的构造被省略。另外,在图21中,为了简单描述,容器固定架220和调色剂容器固定部件902内的各零件在简化的同时予以突出,所以其不总是符合实际构造或其它附图。
如图4到8中所示,调色剂盒502整体上是盒状。容器部件51(参看图8等)包含在调色剂盒502内。在调色剂盒502内(容器部件51内),电子基板572、耦接孔582、第一定位孔201和第二定位孔202及供应/排出口203都设置在前端表面50a上(Z方向上)。
电子基板572外面为基板盖572a所覆盖。电基板572可在基板盖572a内沿X-Y平面移动。定位调节孔572b构造在电基板572的中心。设置在后面说明的容器固定架220(参看图22)内的位置调节凸起可以在Z轴方向上配装到位置调节孔572b内。位置调节孔572b的尺寸设置为便于在位置调节凸起配装到孔572b时在沿X-Y平面的方向上配装凸起。当位置调节凸起配装到位置调节孔572b内时,后面描述的位于调色剂供应装置43容器固定架220(参见图22)内的通信基板位置位于电基板572内的合适位置上。这一位置是合适的位置是因为:设置在通信基板的接触端子能够合适地与电基板572(其内设置接触端子)相接触。类似地,在通信基板和电基板572之间能够通过两接触端子建立合适连接(数据交换)的情况在此即为合适的。这样,当位置调节凸起配装到位置调节孔572b内时,通过位于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的通信基板,就可以在电基板572和包括控制器的成像设备102(参看图20等)之间实现通过连接的信息交换。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位置调节凸起相关于第一定位销951(参看图29)的位置而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销951对应于作为基本位置的第一定位孔201的位置而设置。位置调节凸起设置得与第一定位销951(参照图29)的位置相关,第一定位销91在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设置成相应于作为基本位置的第一定位孔201的位置。当调色剂盒502合适地插入到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时,电基板572位于合适的位置。于是,电基板572(及其位置调节孔572b)在对应于作为标准的第一定位孔201的位置内设置在调色剂盒502(其前端表面50a,Z方向)上。
设置在容器部件51内部的搅拌构件52的耦接器522a穿过耦接孔582向容器部件51的前面(Z方向上)露出。耦接器522a的构造将在后面详细描述。耦接孔582设置有防护壁区段582a,耦接孔582围绕可露出耦接器522a的孔。防护壁区段582a形成为在Z方向上从调色剂盒502(容器部件51)的前表面向前侧凸起。防护壁区段582a在Z轴线的垂直方向上围绕从耦接孔582露出的耦接器522a。这样,就可由防护壁区段582a防止耦接孔582在Z方向的反方向上接触耦接器522a。于是,耦接器522a可得到保护。耦接孔582(包括搅拌构件52的耦接器522a)根据作为标准位置的第一定位孔201的位置安排在调色剂盒502内(前端表面50a,Z方向)。
第一定位孔201形成在第一定位壁区段201a内部,所述第一定位壁区段201a是圆柱形形状,在调色剂盒502(容器部件51)的前表面内Z方向上延伸。第一定位壁区段201a从形成调色剂盒502(容器部件51)前表面的前壁区段朝Z方向凸起,并从前壁区段(容器部件51的里面)朝Z方向的相反侧凸起,如图8中所示。当从Z方向的相反侧观察横截表面时(参看图7),在Z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定位壁区段201a的内部空间形成圆形。因此,当从Z方向的垂直方向观察其横截表面时,第一定位孔201形成圆形。第一定位孔201在Z方向上延伸。
第一定位壁区段201a接触容器部件51的内侧表面(即,调色剂盒502的容器部件51内部)。容器部件51内部的第一定位壁区段201a在Z方向上的整个区段接触调色剂盒502(容器部件51)的内侧表面。另外,倾斜表面区段201b在Z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定位壁区段201a的端部上。倾斜表面区段201b使得内空间,即,第一定位孔201的内径向着Z方向逐渐变大。
后面描述的第一定位销951(参看图29)可以在Z方向上配装到第一定位孔201,所述第一定位销951设置在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的容器固定架220(参看图22)。第一定位销951是在Z方向上延伸的柱形。第一定位销951的尺寸布置成在插入时在沿X-Y平面的方向上配装到第一定位孔201内。由此,通过将第一定位销951配装到第一定位孔201内,调色剂盒502的方向可匹配于调色剂供应装置43(将在后面描述的容器固定架220,如图22所示)的Z方向。由于倾斜表面区段201b在Z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定位孔201的前端部件上,所以在调色剂盒502插入到后面描述的容器固定架220(调色剂供应单元43)时易于配装第一定位销951。
第二定位孔202形成在第二定位壁区段202a的内部,第二定位壁区段202a为柱形并在调色剂盒502(容器部件51)前表面上在Z方向延伸,如图4到8中所示。第二定位孔202设置在第一定位孔201的第一定位壁区段201a在左右方向上的相反侧。如图8中所示,第二定位壁区段202a在Z方向上从调色剂盒502(容器部件51)的前壁区段向前侧凸起,并从前壁区段向Z方向的反方向凸起。在Z方向的相反侧的横截表面上延伸到Z方向的内部空间P内,连接其中心位置和第一定位壁区段201a的中心位置的线LS的方向更长。即,第二定位壁区段202a在线LS方向上每边为半圆部分,在线LS的方向上第二定位壁区段有较长的孔。即,当以垂直于Z轴线的方向观察其横截表面时第二定位孔202在线LS方向上具有较长的孔。
第二定位壁区段202a接触第一定位壁区段201a在左右方向上相反侧的容器部件51(即,调色剂盒502)的内侧表面。在第二定位壁区段202a中,容器部件51内部Z方向上的整个区段接触调色剂盒502(容器部件51)的内部表面。另外,倾斜壁区段202b在Z方向上其端部件上设置在第二定位壁区段202a。配置倾斜壁区段202b从而扩展其内部空间,换言之,第二定位孔202的内径向着Z方向变大。
第二位置探测销952(参看图29)可配装到第二定位孔202内,所述第二位置探测销952设置在后面描述的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的容器固定架220(参见图22)。第二位置探测销952是在Z方向上更长的柱形。第二位置探测销952具有合适的尺寸以便于在插入时候沿X-Y表面及线LS(参看图7)的垂线配装进第二定位孔202。换言之,配置第二位置探测销952从而在配装到第二定位孔202时向着线LS方向(参看图7)插到第二定位孔202内。在容器固定架220内调整第一定位孔201与第二定位孔202之间间隙相对于第一定位销951与第二定位销952之间间隙的差(参看图22),从而第二定位孔202可以接受第二位置探测销952。于是,第一定位销951可配装到第一定位孔201内,而第二定位销952可配装到第二定位孔202内。从这样的构造,调色剂盒502可保持关于调色剂供应装置43(将在后面描述的容器固定架220,如图22所示)的预定姿态。因为倾斜表面部件202b以在Z方向上设置在其前端部件上,所以当调色剂盒502插入到后面描述的容器固定架220(调色剂供应装置43)时,第二定位孔202可更容易地接受第二位置探测销952。
在此,第一定位孔201和第二定位孔202的构造设置为至少使调色剂盒502能够保持容器固定架220(调色剂供应装置43)的预定姿态。即,第一与第二定位孔201和202的构造可以相互不同,且不总受限于如实施例的构造。例如,它们可位于彼此相反的位置。第二定位孔不必须要有长孔。
供应/排出口203设置在邻近调色剂盒502(容器部件51)前表面内上端(在Y方向上端部件)的位置。供应/排出口203包括穿透调色剂盒502(容器部件51)前壁部分的供应/排出口203a和在Z方向上设置在端部件上的过滤器203b。供应/排出口203a设置在不为显影剂G所阻挡的位置,换言之,就是在显影剂G完全装入调色剂盒502内(例如,运输条件)的情况下未埋在所装(所供应)显影剂G内的位置。未被显影剂G阻塞的位置使得调色剂盒502的Y方向面对上侧的垂直方向。过滤器203b接受空气通过,同时防止装在容器部件51内的显影剂G散逸到外部。就此而言,供应/排出口203配置成防止显影剂G散逸,并用于向容器部件51供应空气,及排出来自容器部件51的空气。供应/排出小孔203a(供应/排出口203)可以设置在不同位置,只要其没有被显影剂G所阻挡。例如,其可设置在调色剂盒502的上表面,或其它部分,其不限于如实施例的构造。
封闭/开启部件592设置在容器部件51的底部相继于排放路径54(参看图3)。在封闭/开启部件592中,可旋转地设置在输送路径54内的螺杆输送器56的耦接器562a可以从容器部件51的前表面(Z轴线方向上的前侧表面)露出。封闭/开启部件592的上侧被顶板部件592a所遮盖。在此,顶板部件592a左右方向上的一边被裁去。因此,由于顶板部件592a,可以防止封闭/开启部件592在Z方向的反方向及在左右方向的另一侧上在上侧上接触螺杆输送器56的耦接器562a。由此,耦接器562a可以受到保护。在调色剂盒502内(在Z方向上前端表面50a内)封闭/开启部件592(设置于其中的螺杆输送器56的耦接器562a)设置在对应于作为标准的第一定位孔201位置处。
耦接器562a构造为类似于搅拌构件52的耦接器522a。所以,下面,仅描述耦接器522a的构造和运作,耦接器562a的这些内容都省略。耦接器522a(耦接器562a)包括一对钩形凸起522b,如图9A到10E中所示。钩形凸起522b设置在搅拌构件52作为中轴线的轴杆线的每一侧上。这对钩形凸起522b每个都包括设置在邻近端部件522c处的倾斜部件。形成这样的倾斜是用以减小钩形凸起522b从端部件522c表面的在Z方向的反向侧的长度。在以搅拌部件52的轴杆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一对倾斜表面522d在端部件522c设置于钩形凸起522b。两个倾斜表面522d都倾斜以减少钩形凸起522b从端部件522c那一面朝向外侧的长度(在Z方向的反方向上减小)。
耦接器522a连接到设置在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容器固定架220内的搅拌-驱动耦接器301(参看图10D)。搅拌-驱动耦接器301位于容器固定架220(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包括与输送-驱动耦接器类似的构造,在所述输送-驱动耦接器中连接螺杆输送器56的耦接器562a。如图10A中所示并类似于耦接器522a,搅拌-驱动耦接器301包括一对钩形凸起301a。钩形凸起301a设置在搅拌-驱动耦接器301中心轴线Ca(相当于搅拌构件52的轴杆线)的每一侧上。搅拌-驱动耦接器301绕容器固定架220内的中心轴线Ca旋转。如此,钩形凸起301a能够通过接收来自旋转-驱动单元的驱动力绕中心轴线Ca旋转。当容器固定架220(调色剂供应单元43)内搅拌-驱动耦接器301不旋转时,搅拌-驱动耦接器301内在以Ca轴线中心的旋转方向上存在准许范围。因此,可允许通过接收外部力,由搅拌-驱动耦接器301轻微旋转(通过钩形凸起301a的旋转传动)。
钩形凸起301a包括在Z方向的上侧端上位于邻近端部件301b的倾斜部位。形成这种倾斜从而减少钩形凸起301a在Z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当中心轴线Ca配装搅拌构件52的轴杆线,并且搅拌-驱动耦接器301面对耦接器522a时,一对钩形凸起物301a的每个端部件301b可在中心轴线Ca的方向上水平于一对钩形凸起522b的每个端部件522c。在上述条件下,当搅拌-驱动耦接器301接近耦接器522a时,一对端部件301b和端部件522c彼此接触。这里,通过两对端部件301b和522c的引导功能,产生引导力从而引导一对钩形凸起301a朝向一对钩形凸起522b的内部。因而,即使两个钩形凸起301a(端部件301b)和钩形凸起522b(端部件522c)已经互相接触,也可防止中心轴Ca和搅拌构件52的轴杆线在搅拌-驱动耦接器301和耦接器522a之间错配。
如图10B中所示,在圆周方向上,一对倾斜表面301c设置在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两侧。一对倾斜表面301c倾斜着以便于减少钩形凸起301a从端部件301b开始在Z方向上的长度。实施例中,倾斜表面301c的倾斜角度相似于端部件522c中倾斜表面522d的角度。因此,如所描述,当中心轴线Ca配装搅拌构件52的轴杆线和搅拌-驱动耦接器301的一对端部件时,耦接器522a的每个端部件522c彼此接触时(参照图10),从端部件301b的圆周方向观察的其中一个倾斜表面301c接触从端部件522c的圆周方向观察的另一个倾斜表面522d。这里,搅拌-驱动耦接器301可绕中心轴线Ca旋转,如所述。通过倾斜表面301和522d的引导功能搅拌-驱动耦接器301旋转并移动到更接近耦接器522(参照箭头A10),并可防止搅拌-驱动耦接器的端部件301b与耦接器522a的端部件522c的碰撞。如图10D所示,设置搅拌-驱动耦接器301和耦接器522使得从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圆周方向(旋转方向)观察时,两对钩形凸起301a和522b彼此相继地放置。在这种情况下,当搅拌-驱动耦接器301在容器安装架220(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旋转时,调色剂盒502的搅拌构件52旋转,由此钩凸起301a在旋转方向上推动相应的钩凸起522b。因此在如所述从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圆周方向(旋转方向)观察时,两对钩形凸起301a和522b彼此相继地放置的情况下,搅拌-驱动耦接器301和耦接器522a被连接。
如图4、5、11和12所示,装载区204和夹持件205设置在调色剂盒502的上表面上(Y方向的相反侧表面)。装载区204构造成包括在装载口上的帽部204a,所述装载口穿透限定调色剂盒502的上表面的上壁区段。装载口连接到容器部件51。显影剂G从装载口朝装载区段204内的容器部件51装载。帽部204a可通过密封装载区204的装载口防止显影剂G散逸。
夹持件205在调色剂盒502的上表面上成对设置,从左右方向(X方向)观察时邻近后侧(Z方向的负方向)并邻近外侧。一对夹持件205从调色剂盒502的上表面朝Y轴线方向的正侧凸起。夹持件205的Y轴线的正侧上的凸起部件朝Z轴线方向的负侧逐渐增加。
如图11和12所示,把手206设置在调色剂盒502的后表面上(Z方向的负侧)。把手206包括凹部206a和覆盖凹部206a的上侧的把手壁区段206b。凹部206a由将凹部件部分地放在调色剂盒502的限定后壁表面的后壁区段的中心上而形成,使得后壁区段的中心部包括在Y方向上有凹陷的凹部206a。把手壁区段206b包括网格状肋206c从而确保刚性。把手206使得更容易通过用插在凹部206a内的手抓住把手壁206b而携带调色剂盒502。
如图13所示,矩形且部分朝Y方向的负方向凸起的附接固定架61在调色剂盒502的下壁区段50b设置在排放出口55周围。快门组件602由随附接固定架61提供第一快门622和第二快门632而构成,从而在Z方向上在其上滑动和移动(参照图16)。一对引导凹部64形成在附接固定架61上。每个引导凹部64通过在附接固定架61在X方向上的两个端侧上设置在X方向上有凹陷并在Z方向上延伸(参照图13)的凹部而形成。在从引导凹部64相对地在X方向上凸起的一对零件64a随引导凹部64的配置而形成。换言之,提供零件64a从而在附接固定架61上限定引导凹部64。
一对固定凸起65,一对支撑凸起66和一对释放凸起67设置在提供附接固定架61的下壁区段50b上。另外,连接板部件207和区分凸起208设置在下壁区段50b上(参照图7)。固定凸起65包括基端区段65a和受压部件65b,并限定下壁区段50b与受压部件65b之间的循环空间65c。支撑凸起66包括基端区段66a和平板66b。一对基端区段66a的端部件相应于倾斜壁表面66c。支撑凸起66包括凸出止动部66d,平板66b的端部件通过所述凸出止动部66d而Z方向上部分地朝Y方向凸起。释放凸起67设置在附接固定架61的Z方向上的端部件上,并朝Z方向凸起。Z方向上释放凸起67的前端表面67a存在于与X-Y平面同样的平面上。释放凸起67设置在附接固定架61内一对引导凹部64的上侧上(Y方向)。
如图6和7所示,连接板部件207从下壁区段50b朝垂直于由下壁区段50b限定的曲面的方向凸起。连接板部件207是在Z方向上延伸的矩形。连接板部件207能够在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在容器安装架220的承接面224(参照图22)上滑动。在连接板部件207接触承接面224的情况(滑动状态)下,连接板部件207的高度(凸起范围)使得可防止调色剂盒502的下壁区段50b接触承接面224。
区分凸起208是从下壁区段50b朝下侧(与Y方向相反)凸起的板状。设置区分凸起208是为了避免调色剂盒502插入到相应于与调色剂盒502内所含显影剂G(调色剂T)不同颜色的容器安装架220(调色剂供应装置43)。区分凸起208的位置和数量根据调色剂盒502内所含显影剂G(调色剂T)的颜色而不同。在图7等所示实施例中,在左右两侧各具有两个,即共计四个。区分凸起208的位置和数量相应于后面描述的根据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每个容器安装架220的颜色而提供的区分槽225(参照图22)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区分凸起208与区分槽225的协作(参照图22),调色剂盒502(502Y、502M、502C和502BK)可相应于它们自身(所包含的显影剂G)的相同颜色显影剂G(调色剂T)而插到合适的容器安装架220(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类似地,可防止调色剂盒502插入到对应于与该盒502颜色不同的颜色的容器安装架220(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即,防止安装错误)。
区分凸起208设置在左右方向上夹住附接固定架61的两端上。区分凸起208由后面描述的侧壁区段50c、引导壁区段50d和底壁区段50f围绕。换言之,当在沿X-Y平面的方向上观察区分凸起208时,下壁区段50b设置在上侧上,侧壁区段设置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上,引导壁区段50d设置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上,以及底壁区段50f设置在底侧上。以及,限定下壁区段50b的后端侧(在与Z相反的方向的端侧)的后表面(后端部件)在调色剂盒502内。因此,防止从Z方向以外的方向上插入,使得区分凸起208更准确地保护。因此,可以防止调色剂盒502(502Y、502M、502C和502BK)安装错误,并通过区分凸起208实现使相应的容器安装架220(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能够更准确地插入。
如图4、5等中所示,保持轨209设置在调色剂盒502的每个侧壁区段50c上,每个侧壁区段50c具有保持态释放件68。保持轨209由板构件构成,所述板构件在左右方向(X方向)从对应侧壁区段50c上向外侧延伸。每个保持轨209包括轨主体209a和倾斜的入口表面209b。轨主体209a在Z方向上沿侧壁区段50c延伸。倾斜的入口表面209b在Z方向上连接轨主体209a的端部件,并沿Z方向朝Y方向倾斜。
另外,延伸的后区段210设置在调色剂盒502的侧壁区段50c的每个端侧(Z方向反方向上的端侧)上。每个延伸的后壁区段210包括延伸的后壁210a、竖直肋210b及多个水平肋210c。延伸的后壁210a是由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向外侧延伸的板构件构造的,并限定出几乎正方形的调色剂盒502的后端部件,与此有关,容器部件51朝下侧(内侧到外侧)逐渐减少尺寸,如图11和12所示。通过延伸的后壁210a与调色剂盒502的后端部件之间的协作,延伸的后壁210a具有便于配装到容器安装架220的开口部220a内(参照图21A-22)而没有间隙的尺寸。竖直肋210b平行于延伸的端壁210a设置在延伸的端壁210a的前侧(Z方向上)上。竖直肋210b由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从每个侧壁区段50c朝外侧延伸的板构件所构成。水平肋210c设置成多个,并用作延伸的后壁210a和竖直肋210b在Z方向的桥梁。因此,在延伸的后区段210中,通过配置竖直肋210b和多个水平肋210c可实现重量和材料减小的同时延伸的后壁210a的刚性得到确保.。
一对引导壁区段50d设置于调色剂盒502。快门保护器50e进一步设置于图13中右侧上的引导壁区段50d的前端(Z方向上的前端部件)。引导壁区段50d的前端部分地朝Z方向部分凸起并形成快门保护器50e。如后所述,快门保护器50e设置于附接固定架61内(调色剂盒502的下壁区段50b)。快门保护器50e在Z方向上凸起超过第一快门622和第二快门632,在设置第一快门622和第二快门632(快门组件602)的情况下,从而在Z方向上滑动到一边(参照图17)。在调色剂盒502面对非故意目标的情况下,当其在Z方向上插入时,快门保护器50e在第一和第二快门622和632之前接触目标。因此,快门保护器50e可防止第一和第二快门622和632被朝Z方向的负侧相对受推。这样,通过防止被非故意目标推动,第一和第二快门622和632可受到快门保护器50e的保护。
如图6、7和13中所示,底壁区段50f设置在附接固定架61的左右方向上每个下端部件上。每个底壁区段50f在侧壁区段50c和其Z方向的负方向上的引导壁区段50d之间设置为在X方向上的桥。下支撑件214设置于每个底壁区段50f。下支撑件214在邻近后侧表面(在Z方向上的负侧表面)的位置成对地设置于底壁区段50f。下支撑件214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设置在每个底壁区段50f的外侧上。两个下支撑件214都从底壁区段50f向Y方向的反方向凸起。其凸起范围向Y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增加。第一快门622具有包含前面所述的那些构造的调色剂盒502的下壁区段50b。
如图14中所示,第一快门622整体上构造成板状,包括一对侧壁区段71、固定件72、释放凸起73、固定架74、一对接合区段75,以及一对引导壁区段76。裁去部分71a形成在每个侧壁区段71上。侧壁区段71的Z方向的端侧由裁去部分71a露出。在Z方向上相反侧端部件不会开放的范围内确定裁去部分71a的长度。为了满足以上,关于裁去部分71a设置向Y方向的负方向凸起的凸出止动部71b。
固定件72包括基端72a和主体72b。主体72b的凸起边缘构成压脚部件72c。释放凸起73设置在主体72b。在封闭位置上,通过向Y方向按压,释放凸起73释放第一快门622的固定。
固定架74由固定件72(包括基端72a)和侧壁区段71围绕,并包括作为密封构件的快门密封772。快门密封772是固定从而接合到固定架74。快门密封772通过为排放出口55周围的附接凸起61所推压而密封排放出口55(目的为封闭显影剂G的通道),所述排放出口55设置在调色剂盒502的下壁区段50b上(参看图17)。在Z方向上,快门密封772的前端部件772a比固定架74的前端部件74a更加凸起。快门密封772包括弹性构件比如海绵以使得当其被排放出口55周围的附接凸起61推压时,能够通过其弹性形变而紧密附着在排放出口55的周围。如所描述,可通过快门密封772实现密封(参看图17)。
一对接合区段75包括在Z方向的相反侧平行于X-Y平面的钩形表面75a。接合区段75还包括在Z方向上平行于X-Y平面的施压表面75b。
一对引导壁区段76包括平行于Y-Z平面的引导表面76a。每个引导表面76a都包括引导凸起76b。引导凸起76b可接合到引导凹部64(参看图13),该引导凹部64设置于调色剂盒502的下壁区段50b的附接固定架61。引导凸起76b设置为在其中可移动。引导凹部64由部件64a限定(参看图13)。当引导凸起76b插入到引导凹部64时(参看图13等),部件64a可在Y方向上保持在引导凸起76b与设置有固定架74的快门密封772之间(参看图14等)。
如图15A-15C中所示,第二快门632设置用以遮盖第一快门622,其整体上由一平板构成。第二快门632包括平板782、释放凸起79、一对侧壁区段80、一对臂状区段812,以及一对止动器82。第二快门632还包括支撑凸起211。平板782由平行于X-Z表面的薄板构成,在Z方向上(X-Z平面上)整体上是矩形。平板782在Z方向的相反侧上的端部件构造为平坦的并在X方向上平行于X-Y表面延伸。
释放凸起79设置在平板782上。释放凸起79在Z方向的反方向上的端部件构成倾斜表面79a。平板782还包括一对侧壁区段80。每个侧壁区段80上都设置有插入凹部80a和倾斜表面80b。
一对臂状区段812从侧壁区段80在Z方向上的端部件向Z方向凸起。臂状区段812由向Z方向延伸的条状构件构成。臂状区段812之间的距离向Z方向逐渐变小。设置在调色剂盒502下壁区段50b上的支撑凸起66的各平板66b可插入在各臂状区段812和平板782之间,其中臂状区段812是可移动的。另外,设置在邻近臂状区段812处的一对插入凹部80a类似地接受支撑凸起66的平板66b。因此,第二快门632可附接到调色剂盒502(在其下壁区段50b上)以在Z方向上移动。第一快门622可被保持在两个臂状区段812之间。如后面的所描述的,在第一和第二快门622和632都适当地附接到调色剂盒502下壁区段50b的情况下(参看图16等),当第一快门622关于第二快门632向Z方向移动时,第一快门622的侧壁区段71接触(干涉)臂状区段812(参看图25等)。
每个臂状区段812的端部件812a在Z方向上凸起,并当从Y方向看时其端部件变尖。每个端部件812a的尖端在X方向上相互面对。端部件812a之间的间隔比第一快门622的宽度(第一快门622侧壁每个侧面之间在X方向上的间隙)更短。每个臂状区段812包括邻近于凸起端部件812a的钩状件812b。每个钩状件812b从各臂状区段812(邻近于凸起的端部件812a)在X方向上向外凸起。其凸起边缘(X方向上外端)设置在侧壁区段80外表面的相同表面上(在X方向上的外壁表面)。以上状态视为臂状区段812的初始弯曲状态。臂状区段812是弹性的并且当施加X方向的力时在X方向上形变。然后,当力释放开时,臂状区段812恢复到初始的弯曲状态。
在臂状区段812内,在初始的弯曲状态下,凸起端部件812a周围的在Z方向负侧上的表面构成平行于X-Y平面的平面812c。这样,当臂状区段812具有以上所描述构造(参看图16)且第一快门622关于第二快门632在Z方向移动时,平面812c接触第一快门622每个侧壁区段71的前端。在此,平面812c平行于X-Y平面并且设置成邻近于每个凸起端部件812a。第一快门622的每个侧壁区段71的前端相应于接合区段75的平行于X-Y平面的施压表面75b。
第二快门632的每个臂状区段812包括在钩状件812b的Z方向上的释放凸起812d。释放凸起812d从臂状区段812的凸起端部件812a的邻近位置向X方向外侧及在Z方向上凸起,且在其Z方向上构成释放倾斜812e。释放倾斜812e在X方向上沿外侧向Z方向逐渐倾斜。包括臂状区段812的平板782还包括一对止动器82。
支撑凸起211设置成邻近平板782中央并释放凸起79上方Z方向相反位置上。支撑凸起211从平板782向Y方向凸起。支撑凸起211在Z方向上的前表面由平行于X-Y平面的平坦表面211a构成。如后面所描述的,支撑凸起211构造为这样的大小:当第一和第二快门622和632恰当地设置在调色剂盒502下壁区段50b上时(参看图17),第一快门622内在X方向上的桥梁部件(参看图14中72d)可在Z方向上接触平面211a。此桥梁部件设置在固定件72内的主体72b,具有如字母H的形状。
如图16和17中所示,在快门组件602内的第一和第二快门622和632可设置在调色剂盒502的下壁区段50b上。第一快门622通过在一对引导壁区段76内的每个引导凸起76b附接到附接固定架61,所述引导凸起76b被插入到设置在调色剂盒502下壁部分50b上附接固定架61的一对引导凹部64内。因此,由于引导凹部64的引导功能和插入其中的引导凸起76b,第一快门622可在调色剂盒502的下壁区段50b上在密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在Z方向上滑动。在此情况下,下壁区段50b上一对支撑凸起66的平板66b(内部部分66e如图13中所示从X方向观察)插入到第一快门622内两侧壁区段71上的裁去部分71a内。以Z方向的负侧上设置在裁去部分71a端部件上的凸出止动部71b(参看图14)与以Z方向上设置在平板66b端部件上的凸出止动部66d干涉。因此,通过在下壁区段50b上向Z方向移动而防止了第一快门从下壁区段50b(即,附件固定架61)掉落。
第二快门632通过调色剂盒502下壁区段50b上的支撑凸起66的平板66b附接。平板66b插入到每个侧壁区段80内的插入凹部80a内。第二快门632可以通过插入凹部80a的引导功能和一对插在其中的支撑凸起66而在遮盖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经过第一快门622的释放位置在Z方向上滑动。当第二快门关于第一快门622向Z方向移动时,第二快门内的支撑凸起211可以与主体72b(特别是在X方向上的桥72d)匹配。从而,相对于第二快门632向Z方向的进一步移动,第一快门622可以在Z方向上从释放位置向密封位置移动。因此,在调色剂盒502内,排放出口55可以通过Z方向上第二快门632的移动从而向密封位置移动第一快门622而被快门密封772所密封。
设置有快门组件602的调色剂盒502插入到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调色剂供应装置43包括与快门组件602构造相应的调色剂容器固定部件902。如图18和19中所示,调色剂容器固定构件902包括引导凹部91、第二插入凹部92、固定槽93、第一插入凹部94、固定爪组件95、供应口96和释放爪组件97。另外,调色剂容器固定构件902还包括推动释放凸起和辅助引导部件213的施压部件212。
引导凹部91在X方向上设置成一对。调色剂盒502的引导壁区段50d可插入到引导凹部91内(参看图24等)。快门组件602内的第二快门632可插入到第二插入凹部92内使其与其接合并在Z方向上可移动(参照图24等)。固定槽93在Z方向的相反侧上由平行于X-Y平面的固定壁区段93a限定。固定槽93构造成其尺寸使得第二快门632内臂状区段812内的钩状件812b(参看图15A-15C等)可以插入到其中。第一插入凹部94设置在Z方向上邻近第二插入凹部92。调色剂盒502内快门组件602的第一快门622可以在Z方向上可移动地插入到第一插入凹部94内(参看图26等)。在此,第一快门622接合到第一插入凹部94。第一插入凹部94构成在第二插入凹部92之间内的第二台阶部分98。
固定爪组件95包括一边上的凸起95a和其另一边上的凸起95b。凸起95a一端的表面解决(fix up)调色剂盒502附接固定架61的两个侧壁区段。另一边上的凸起95b可以设置在调色剂盒502内第一快门622两侧壁区段71上(参看图26等)接合区段75的后表面上(其钩型表面75a的相对侧表面)。绕旋转轴线95c可旋转地设置固定爪组件95,并施加旋转力以产生初始的弯曲状态(参看图19中的箭头A2)。另外,在初始的旋转状态下,当恰当地安装调色剂盒502时,在固定爪组件95内每个固定凸起95a都可以在Z方向上与调色剂盒502的附接固定架61内的每个释放凸起67的前端表面接触。
供应口96在Z方向上相邻于第一插入凹部94。供应口96的中心部分设置有孔隙用作调色剂供应口96a,所述调色剂供应口96a连接到临时调色剂腔44(参看图3)。供应口96在第一插入凹部94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部分99。设置供应口96上端表面的位置以在调色剂盒502恰当插入的情况下,面对面地接触附接固定架61的下端表面。供应口96的上表面具有孔隙用于在Y方向上提供调色剂供应口96a。附接固定架61的下端表面具有孔隙用于在Y方向的相反侧上提供排放出口55。在此构造中,排放出口55和调色剂供应端口96a连接起来以在Y方向上彼此面对。
释放爪组件97向释放爪97a施加力使弹性施压构件97b可以取如图18和19中所示的初始的凸起位置。释放爪97a包括前侧倾斜97c和后向倾斜97d。在释放爪组件中97中,当其不受任何力时,释放爪97a的位置被视为初始的凸起位置。释放爪97a的前端部件可被逆着弹性施压构件97b推入到调色剂容器固定部分902内。
设置推压释放凸起的施压部件212以相应于第二快门632插入第二插入凹部632而在X方向上向外侧移动第二快门632的臂状区段812。施压部件212在X方向上设置为一对以对应于每个臂状区段812。每个施压部件212包括从有右和左方向(X方向)观察时,在固定槽93的X方向上,朝端部件内部凸起的基部构件212b,以及从施压主体部分212b的凸起末端向Z方向相反侧凸起的施压主体部分212b。如后面所描述的,基部构件212a的尺寸和位置设置为防止臂状区段812内的钩状件812b进入固定槽93内(参看图24-26等)。Z方向相反侧上设置施压主体212b的前端部件(后文起,简称为凸起端212c)以向第二插入凹部92凸起。继凸起端212c之后,设置倾斜的施压表面212d。倾斜的施压表面212d在X方向从内到外向着Z方向倾斜。
在对释放凸起施压的每个施压部件212内,施压主体212b(凸起端212c和倾斜的施压表面212d)设计成具有插入到第二插入凹部92的第二快门632的对应臂状区段812(特别是释放凸起812d和释放倾斜812e)的平均高度。在各施压部件212内,施压主体212b的凸起端212c和倾斜施压表面212d设置于在Z方向上面对臂状区段812释放凸起812d的释放倾斜表面812e的位置(参看图24)。每个施压部件212的位置设计成使在第二快门632移动到第二台阶部分98所限定的界限线之前(参看图24),施压主体212b的凸起端212c和倾斜施压表面212d接触臂状区段812的施压倾斜表面812e。
因此,在每个施压部件212内,当第二快门632进入经二插入凹部92时(参看图24等),施压主体212b接触处于初始凸起状态的各臂状区段812的释放凸起812d。随着第二快门632在Z方向进一步移动,由于在凸起812d的倾斜表面812e与施压主体212b的凸起端212c和倾斜施压表面212d之间的相互作用,施压部件212将臂状区段812的钩状件812b(在X方向上的外端)移动到侧壁区段80外侧(其外端)的位置。由此,钩状件812b进入到固定槽93内(参看图25等)。
辅助引导部件213设置在引导凹部91和第二插入凹部92之间的壁区段的Z方向的负方向上的端部件上。此辅助引导部件213包括从右和左方向(X方向)观察时在其外侧上的外部倾斜表面213a,以及内部的内侧倾斜表面213b。外侧倾斜表面213a向引导凹部91引导一对引导壁区段50d使得每个引导壁区段50d能够平滑地进入引导凹部91。内侧倾斜表面213b引导设置有第二插入凹部92的第二快门使得每个引导壁区段50d能够平滑地将纳入第二插入凹部92。
调色剂容器固定部分902设置在成像设备102(参看图20等)的容器固定架220的内侧上,如图22中所示。如图20中所示,显影装置23在水平方向(沿X-Z平面的方向)上平行地设置。与此相应,感光鼓21、转印带30、调色剂供应装置43等等在水平方向上平行地设置(虽然图20中仅示出了调色剂供应装置)。为了容纳调色剂盒502,成像设备102含对应于黄色、青色、品红和黑色的四个容器固定架220。每个对应一种颜色。容器固定架220对应于在水平方向上平行地设置的显影装置23(调色剂供应装置43)在水平方向上平行地布置。每个容器固定架220接收一种颜色的调色剂盒502(502Y、502M、502C、502BK)。与调色剂盒502和调色剂容器固定设备902相似,除了如后叙述的区分槽225以外,每个容器固定架220具有几乎相同的配置。所以在此描述与图21A到22中示出仅一个容器固定架220的构造,在此省略其它那些容器固定架220。
如图21A-22所示,容器安装架220通过成像设备102的外壁区段的开口部220a容纳于成像设备102。容器安装架220为长方体形,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插入到其空间内。开口部220a是近乎矩形,其大小使得调色剂盒502的近乎矩形的端侧部件可被插入(参照图21B)而在其间没有或几乎没有间隙。
容器安装架220包括保持轨221。保持轨221设置在容器安装架220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的每个内表面220b上。每个保持轨221由从相应内表面220b的内部向左右方向(X方向)凸出的平板构件构成。如图23B所示,当调色剂盒502插入到容器安装架220时,保持轨221接触保持轨209的倾斜入口表面209b的上表面(Y方向上的表面),所述保持轨209设置于调色剂盒502的侧壁区段50c。如图23B-23C所示,当调色剂盒502进一步向Z方向移动时,保持轨221相对移动到保持轨209的轨体209a的上侧(Y方向)并从上侧与其接触。因此,可防止调色剂盒502移动到上侧(Y方向),并且在容器安装架220内通过保持轨221限定其姿态。
如图21A-22所示,保持件222在保持轨221的上侧(Y方向)上设置于容器安装架220的每个内侧表面22b。保持件222从相应内侧表面220b朝左右方向(X方向)的内部凸出。其在左右方向上的凸出范围沿Z方向逐渐增加。保持件222的尺寸形成为使得至少在凸出范围最大时的位置沿左右方向夹住调色剂盒502(两侧)。
如图22所示,一对安装基部223设置于容器安装架220从而在左右方向上覆盖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两个侧部。安装基部223的上侧表面是形成相应于由下壁区段50b限定的曲面的曲线的调适表面224,从而防止插入时可能出现在下壁区段50b(参照图6)的干涉。当调色剂盒502在容器安装架220内向Z方向移动时,调色剂盒502的下壁区段50b内的连接板部件207(参照图6等)可接触并滑动调适表面224。当调适表面224接触连接板部件207时,由于连接板部件207的上述构造,可防止调适表面224接触调色剂盒502的下壁区段50b。
区分槽225和插入槽226设置于安装基部223。区分槽225防止调色剂盒502安装到不同于调色剂盒502内所含显影剂G(调色剂T)的颜色(黄色、青色、品红色和黑色)的容器安装架220(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区分槽225从调适表面224凹入到Y方向上的负侧并在Y方向上延伸。区分槽225的尺寸被确定为容纳设置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区分凸起208(参照图6等)。区分槽225的位置和数量根据相应调色剂盒502内所含显影剂G的颜色而不同。在所示例子中,在每侧形成两个区分槽225,即,共计四个。用这种结构,区分槽225允许调色剂盒502只插入到相应于相同颜色的容器安装架220。
插入槽226在安装固定架223的下部定位在横向外侧(X方向)上。插入槽226向内凹入并在Z方向上延伸。插入槽226可接收调色剂盒502提供的保持态释放件68(参照图16等),并允许保持态释放件68在Z方向上移动到释放爪组件97(图18所示释放爪97a等)。
以下参照图24-26说明在将调色剂盒502插入到容器安装架220时快门组件602和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操作。图24是示出调色剂盒502插入到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方面的解释图。图24包括类似于图16的调色剂盒502的剖视图和类似于图19的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前视图。图24还示出具有凸起和开口的一对施压部件212。图24还示出施压部件212的施压主体212b、凸起端部件212c和倾斜施压表面212d,施压部件212与一对臂状区段812的释放凸起812d(及其倾斜表面812e)接触,作为调色剂盒502的第二快门632的主要内弯情况。图25是类似于图24的解释图,并示出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第二台阶部件98接触的调色剂盒502的第二快门632。图26是类似于图24的解释图,并示出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调色剂供应装置43)的调色剂供应口96a连接的调色剂盒502的排放出口55。
初始地,利用把手206(参照图21A和21B等)抓住调色剂盒502,并将其(包括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朝插入方向(Z方向)移动到容器安装架220,如图21A中所示的箭头A11所指示。此时,将该部分引导壁区段50d(参照图16等)插入到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一对引导凹部91内(参照图19和20等),然后将调色剂盒502的下壁区段50b提供的连接板部件207(参照图6等)安装在容器安装架220提供的每个承接面224(参照图22)上。因此,容器安装架220内保持轨221从下侧接触在调色剂盒502的一对侧壁区段50c上提供的相应保持轨209(参照图23A-23C)。每个保持件222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夹着调色剂盒502(其侧表面)。因此,相应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调色剂盒502的移动方向被限定到插入方向(Z方向上),如图24所示。
如图16-17所示,第一快门622在快门组件602内处于封闭位置,快门封闭772被压在排放出口55周围的附接固定架61上,从而封闭排放出口55。第二快门632在快门组件602的覆盖位置,因此包括释放凸起73的第一快门622由第二快门632覆盖。另外,在第一快门622中,固定件72的主体部件72b内的压脚部件72c在Z方向上接触固定凸起65的受压表面65b。可防止压脚部件72c从受压位置朝位于Z方向相反侧的附接固定架61(调色剂盒502)移动。相继地,在第二快门632,邻近臂状区段812的凸起端部件812a的平行于X-Y的平表面812c接触第一快门622的侧壁区段71的前端部件,即,平行于接合区段75的X-Y平面的施压表面75b。如此,可防止第二快门632相应于附接固定架61(调色剂盒502)朝X方向的相反侧移动,如图16所示。
随着调色剂盒502朝Z方向移动,快门组件602的第二快门632进入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第二插入凹部92内。在初始弯曲状态,第二快门内的臂状区段812的释放凸起812d(特别是释放倾斜表面812e)接触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内的施压部件212的施压主体212b(凸起端212c,即,倾斜施压表面212d),如图24所示。当调色剂盒502进一步朝Z方向移动时,由于施压主体212b的凸起端部件212c、倾斜施压表面212d以及释放凸起812d的释放倾斜表面812e的引导功能,从X方向观察时臂状区段812朝外侧改变其位置(凸出)。因此,钩状件812b可进入连接到第二插入凹部92的固定槽93(参照图25等)。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快门632接触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第二台阶部件98(参照图25)。因此,第二快门632受到控制从而相对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不朝Z方向移动。
如图26所示,随着调色剂盒502在Z方向上移动,附接固定架61的下端表面(Y方向上的负侧表面)和供应口单元96的上端表面(Y方向上的正侧表面)面对面地互相接触。同时,附接固定架61的排放出口55在Y方向上面对供应口单元63的调色剂供应口96a,并与其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固定爪组件95的另一端侧凸起95b进入第一快门622的侧壁区段71内接合区段75的后侧(快门封闭772的前端部件772a),作为由第一台阶部件99限定的控制位置上的释放位置。第一快门622的固定架74的前侧表面74a被确定为由第一台阶部件99限定的控制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快门622,快门封闭772的前端部件772a比固定架74的前端表面74a在Z方向上更凸出(参照图14等)。因此,包括前端部件772a的快门封闭772的凸起部在第一台阶部件99上受到压缩。如此,在排放出口55与调色剂供应口96a被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台阶部件99即,供应口单元96和第一快门622之间的间距可被封闭在快门封闭772内的压缩位置。另外,类似地,第二快门632内的臂状区段812的钩状件812b进入到固定槽93内。钩状件812b在由第二台阶部件98限定的控制位置中的释放位置。这里,在第二快门632的臂状区段812内,构造成使得释放凸起812d接触施压部件212的施压主体212b,或凸出的端部件812a接触第一快门622的侧壁区段71。因此,臂状区段812保持在形变状态,使得凸出的端部件812a沿Z方向延伸时朝X方向移动。在调色剂盒502的侧壁区段50c的保持态释放件68内,倾斜部件68b的横侧在Z方向上面对释放爪组件97的释放爪97a的前侧倾斜部件97c。因此,调色剂盒502可释放地固定到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
当排放出口55和调色剂供应口96a连接时,设置于容器安装架220的第一定位销951(参照图29)可被插入到第一定位孔201内(参照图4)。设置于容器安装架220的第二定位销952(参照图2)插入到第二定位孔202内。因此,调色剂盒502可保持相应于容器安装架220的预定姿态。这里,设置于容器安装架220的定位凸起被插入到电子基板572上的位置调整孔572b(参照图4等)内,使得电子基板572可位于恰当的位置。
另外,在调色剂盒502在Z方向上移动使得排放出口55和调色剂供应口96a处于连接状态时,设置在调色剂盒502的上表面上的夹持件205(参照图4)接触容器安装架220的上壁区段220c(参照图22),从而防止调色剂盒502的端部件侧向上移动(参照图21B等)。另外,在调色剂盒502在Z方向上移动使得排放出口55和调色剂供应口96a处于连接状态时,设置于调色剂盒502的底壁区段50f的下支撑件214(参照图6等)接触容器安装架220的下壁区段220d(参照图22),从而防止调色剂盒502的后端侧朝下侧移动。然后,在排放出口55和调色剂供应口96a连接的情况下,如图21B所示,容器安装架220的开口部220a被调色剂盒502的一端部件填充。因此,设置于容器安装架220的搅拌驱动耦接器301与搅拌构件52的耦接器52a连接(参照图10D),且设置于容器安装架220的输送驱动耦接器与螺杆输送器56的耦接器562a(参照图4等)连接。
从这种结构,调色剂盒502被恰当地插入到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内,并完成调色剂盒502到容器安装架220内的插入操作。因此,当调色剂盒502恰当插入到调色剂供应装置43(容器安装架220)内时,搅拌构件52可由搅拌驱动耦合器的旋转驱动力相应的旋转,且螺杆输送器56可从输送-驱动耦接器接收驱动力而恰当地旋转。如此,能够把从调色剂盒502的排放出口55朝外排放的显影剂G从调色剂容器固定装置的调色剂供应口96a(参照图3)可靠地输送到内部(临时调色剂腔44)。因此,从调色剂盒502排放的显影剂G被供应到显影装置23(参照图3)。
以下参照图27和28给出从容器安装架220释放调色剂盒502的过程中,快门组件602和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操作。图27是类似于图24的解释图,示出调色剂盒502被卸下的方面。图27示出当调色剂盒502相对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移动到Z方向的相反侧时,由一对释放爪组件97释放的调色剂盒502的释放方面。图28是类似于图24的解释图,示出由每个钩状件812b和固定槽93固定的第二快门632通过相对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朝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调色剂盒502而释放的方面。
在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内,为了卸下调色剂盒502,调色剂盒移动到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即Z方向的相反方向。简而言之,释放方向与Z方向反向。这里,首先,通过抓住把手206(参照图21B等)而握住调色剂盒502,并从容器安装架220移动调色剂盒502,即,朝释放方向(Z方向的相反侧)移动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然后,通过调色剂盒502的侧壁区段50c上的保持态释放件68和释放爪组件97释放固定状态(参照图27)。图27示出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释放爪组件97(释放爪97a)被推在其内部用于释放操作的运动。调色剂盒502的附接固定架61移动到Z方向的相反侧,在Y方向上排放出口55面对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调色剂供应口96a的情况被释放。这里,在快门组件602内,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内固定爪组件95的另一端侧凸起95b进入接合区段75的后侧(其钩表面75a的Z方向的相反侧)。由此,第一快门622受到控制从而不关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朝Z方向的相反侧移动,这是因为端侧凸起95b在Z方向上接触接合区段75的钩表面75a。在快门组件602内,第二快门632的臂状区段812的凸出的端部件812a接触第一快门622的侧壁区段71,钩状件812b进入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固定槽93。钩状件812b与固定槽93的固定壁区段93a在Z方向上接触(干涉)。因此,第二快门632受到控制从而不朝Z方向的相反侧移动。这里,第二快门632从由第二台阶部件98所限定的控制位置在Z方向的相反侧上轻微移动,但是它仍保持在释放位置。当钩状件812b插入到固定槽93的臂状区段812覆盖到初始弯曲状态时,防止释放凸起812d(其倾斜的释放表面812e)干涉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与释放凸起812d配套的施压主体212b(其凸起端部件212c和倾斜施压表面212d)(参照图28等),通过所述初始弯曲状态,在第二快门632内发生朝Z方向相反侧的轻微移动。因此,在调色剂盒502内能够防止第一快门622和第二快门632朝Z方向的相反侧随附接固定架61(调色剂盒502)一起移动。即,第一和第二快门622和632可保持释放位置并朝Z方向移动。
当调色剂盒502朝释放方向(Z方向的相反侧)移动时,第一快门622通过固定爪组件95固定在由第一台阶部件99限定的受控位置,直到第一快门622到达快门封闭772(参照图17)封闭排放出口55的位置。在这样的位置,第一快门622移动到调色剂盒502的封闭位置。接着,当调色剂盒502在释放方向(Z方向的相反侧)移动时,第一快门622的快门封闭772受推并与调色剂盒502的附接固定架61的排放出口55接触,第一快门移动到封闭位置,因而,排放出口55被其快门封闭772封闭。此时,在快门组件602内,调色剂盒502的附接固定架61的释放凸起67(其前端表面67a)移动到Z方向的相反侧超过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固定爪组件95的一个端凸起95a。因此,附接固定架61(释放凸起67)朝Z方向推一个端凸起95a的状态得以解除。因而,固定爪组件95通过绕旋转轴线95c旋转而取初始旋转状态。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内固定爪组件95的另一端侧凸起95b进入第一快门622的侧壁区段71内的接合区段75的后侧(其钩表面75a的Z方向的相反侧)内的状态得以解除。第一快门622可关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朝Z方向的相反侧移动。因而,当调色剂盒502关于固定部件902朝Z方向的相反侧移动时,第一快门准确移动到封闭位置,并且附接固定架61的排放出口55可以可靠地由第一快门622的快门封闭772封闭。
接着,当调色剂盒502进一步朝释放方向(Z方向的相反侧)移动时,快门组件602的第一快门622随调色剂盒502一起在Z方向的相反侧移动,并且第二快门停止邻近于由第二台阶部件98限定的受控位置。即,在调色剂盒502内,第二快门632朝Z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快门保持封闭位置。然后,第一和第二快门622和632在Z方向上相对移动。第一快门622的释放凸起73在Y方向上面对第二快门632的释放凸起79的释放位置被解除,从而在快门封闭772封闭排放出口55的封闭位置上防止第一快门622关于调色剂盒502朝相反的Z方向移动。
接着,调色剂盒502在释放方向(Z方向的相反侧)上移动,快门组件602的第一快门622进入第二快门632提供的臂状区段812之间。凸出的端部件812a接触第一快门622的侧壁区段71的臂状区段812的状态被解除(参照图28)。因此,第二快门632的臂状区段812取初始弯曲状态,使得钩状件812b从进入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固定槽93的状态下释放。第二快门632可关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朝Z方向的相反侧移动(参照图28)。这里,如所述,由于防止了第二快门632干涉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的施压部件212的施压主体212b(其凸起端部件212c和倾斜施压表面212d),因而其钩状件812b插入到固定槽93的臂状区段812可确定地返回到初始弯曲状态。此时,第二快门632移动到覆盖位置,用于防止第一快门622的释放凸起73朝调色剂盒502的外侧(其下壁区段50b)暴露,如图28所示。
接着,调色剂盒502可通过在释放方向(Z方向的相反侧)上移动而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容器安装架220)释放。这里,如图16、17和28所示,在快门组件602中,第一快门在封闭位置。快门封闭772在排放出口55周围推压附接固定架61,从而将其封闭。第二快门632在覆盖位置并覆盖包括释放凸起73在内的第一快门。因此,调色剂盒502可处于与之前插入到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容器安装架220及调色剂供应装置43)类似的情况,其中快门组件602封闭排放出口602。如所述,完成调色剂盒502的释放操作。
下面参照图29-31给出实施例的调色剂盒502(502Y、502M、502C和502BK)特征的描述。
图29是盒承受器950的透视图。成像设备102中,盒承受器950设置在容器固定架220所包含的空间的内侧上(参看图21A-22)。在盒承受器950中,第一定位销951和第二定位销952分别设置在右侧端和左侧端上。第一定位销951设置在X方向的反侧上,而第二定位销952设置在X方向侧上。第一和第二定位销951和952都向Z方向的相反侧凸出。
第一定位销951面对设置在调色剂盒502前端表面50a上的第一定位孔201(参看图4等)。第二定位销952面对设置在相同端表面50a上的第二定位孔202(参看图4等)。第一定位销951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以配合设置在第一定位孔201前面的第一定位壁区段201a(参看图4等)的形状。第一定位销951横断面的外径形成为略小于第一定位壁区段201a的内径。第二定位销952的横截面形成为椭圆形以配合第二定位壁区段202a的形状。第二定位壁区段202的外径(最长和最短直径)形成为略小于第二定位壁区段202a(最长和最短直径)的内径。
还有电子基板连接器953设置于盒承受器950。电子基板连接器953与电子基板572相连接(参看图4等)。如此,子定位销983a设置在电子基板连接器953的中央部分。子定位销953a被设置成面对电子基板572内的位置调整孔572b(参看图4)。
盒承受器950还包括搅拌-驱动耦接器301(参看图10)和输送-驱动耦接器954。搅拌-驱动耦接器301面对搅拌构件52的耦接器522a(参看图4、10等),而输送-驱动耦接器301面对螺杆输送器56的耦接器562a(参看图4等)。搅拌-驱动耦接器包括在Z方向相反侧上凸出的两个凸出钩301a。输送-驱动耦接器954也包含两个凸出钩954a。于此,在图29中,附图标记955表示马达,而附图标记956表示由齿轮956a、956b、956c、956d等构成的传动线。来自马达955的旋转力通过传动线向输送-驱动耦接器954和搅拌-驱动耦接器等传递。
如所描述,释放件68设置在调色剂盒502的侧壁区段50c上(参看图16等)。另一方面,释放爪组件97设置于调色剂盒固定部件902(容器固定架220),如图18等中所示。释放爪组件97包括前侧倾斜部分97c和横侧倾斜部分97d并通过弹性的压力构件97b而具有朝向外面的力。如此,释放件68对应于固定凸起,而释放爪组件97对应于可移动的凸起,并且这两者一起构成收缩组件。
为了将调色剂盒502插入到成像设备102的容器固定架220内,在图31中所示箭头A12所指的方向上向容器固定架220推调色剂盒502。由此,第一定位销951配装到调色剂盒502的前端表面50a上的第一定位孔201,第二定位销配装到调色剂盒502的前端表面50a上的第二定位孔202内。子定位销953a配装到电基板572的位置调整孔572b内。同时,搅拌-驱动耦接器301和搅拌构件52的连接器部件522a相连接,并且输送-驱动耦接器954和螺杆输送器56的耦接器562a相连接。
在实施例中,如图4、11、21A和21B中所示的,保持件205沿Z方向的相反方向设置在调色剂盒502上表面的右侧和左侧两侧上。如图13等中所示的,在调色剂盒502下侧表面上,下支撑件214在Z方向的相反方向上设置在右侧和左侧两侧上。这样,下支撑件214构成防倾斜部分。
具体地说,由于如图30中所示下支撑件214的设置,当调色剂盒502插入到容器固定架220内时,调色剂盒502可保持平行于调色剂盒502的容器固定架220的下壁区段220d。即,即使当调色剂盒502下端被收缩组件收缩到箭头A12所指方向时,其也不会在插入到容器固定架220的过程中倾斜。换言之,调色剂盒502保持与容器固定架220的下壁区段220d平行。所以,其被构造成将调色剂盒502的第一定位孔201容易地配装到盒承受器950的第一定位销951。类似地,调色剂盒502的第二定位孔202可容易地配装到盒承受器950的第二定位销952。电基板572的位置调整孔572b可容易地配装到盒承受器950的子定位销953a。
这里,将在下面给出收缩组件的功能的说明。如所述收缩组件包括保持态释放件68和释放爪组件97。当调色剂盒502插入到容器安装架220时,释放爪组件97接触保持态释放件68。具体地,释放爪组件97包括前侧倾斜97c和横侧倾斜97d,释放爪组件97的横侧倾斜97d首先接触保持态释放件68,如图24-27所示。当具有朝外的偏压力的释放爪组件97进一步向A12方向移动时,前端表面(倾斜97c和97d的接触部)接触保持态释放件68。在这种情况下,释放爪组件97被保持态释放件68推压。
当释放爪组件97在A12方向上进一步移动时,释放爪组件97的前侧倾斜97c接触保持态释放件68。此时,释放爪组件97和保持态释放件68限定出三角形。由释放爪组件97产生的朝向Z方向的力作用在保持态释放件68上,这是因为释放爪组件97包括朝外的偏压力。因此,调色剂盒502被收缩组件收缩。
另一方面,在图31中,调色剂盒502的底表面不包括任何如图30所示的保持件205。因此,当调色剂盒502插入到成像设备102的容器安装架220内时,其朝容器安装架220的下壁区段220d略微倾斜。即,当调色剂盒502的下前端在插入过程中被拉到如箭头A12所示的Z方向侧时,调色剂盒502以底表面端502a为中心朝箭头A13方向旋转,并作为整体略微旋转。因此,调色剂盒502的第一定位孔201不能配装到盒承受器950的第一定位销951。类似地,调色剂盒502的第二定位孔202不能配装到第二定位销952。另外,电基板572的位置调整孔572b不能配装到盒承受器950的子定位销953a。
如所描述,在实施例中,下支撑件214设置在调色剂盒502的底表面上。因此,当被收缩组件收缩时调色剂盒502可稳定地保持其平行姿态以便插入到容器固定架220内。于是,第一定位孔201可配装第一定位销951,而第二定位孔202可轻松地配装第二定位销952。电基板953的子定位销953a可轻松地配装到电基板572的位置调整孔572b。所以,调色剂盒502的后侧端部件可由盒承受器950固定及保持,使得调色剂盒502可以在容器固定架220内保持稳定。
另外,在实施例内,电基板连接器953的子定位销953a可轻松地配装到电基板572的位置调整孔572b,所以电基板连接器953和电基板572能够可靠地彼此连接。于是,电基板连接器953和电基板572之间的信息交换可精确执行。
如图30中所示,在调色剂盒502的底表面与容器固定架220的下壁部220d之间设置有微小缝隙S。通过这样的构造,因为至少下支撑件214(特别是凸出范围)以高精度制造,所以无须安排调色剂盒的整个底表面具有高精度。因此,可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在调色剂盒502(502Y、502M、502C和502BK)中,保持件205设置在其上表面上。于是,其可在调色剂盒502接触容器固定架220的上壁区段220c(参看图22)时,阻止调色剂盒502的后端侧向上移动。因此,这样的构造使下列成为可能:容器固定架220的第一定位销951(参看图29)恰当地配装到第一定位孔201(参看图4等)内;容器固定架220的第二定位销952(参看图29)恰当地配装到第二定位孔202(参看图4等)内;容器固定架220的定位凸起恰当地配装到位置调整孔572b(参看图4等)内;搅拌-驱动耦接器301(参见图10)恰当地连接到搅拌构件52的耦接器522a;以及输送-驱动耦接器连接到搅拌构件52的耦接器562a(参看图4等)。这样的构造显著提高效率,因为把手部分206设置在后表面上(方向Y的相反侧表面)以便通过用手插入到凹部206a抓住把手壁部206b而容易地携带调色剂盒502。
在调色剂盒502(502Y、502M、502C和502BK)中,下支撑件214设置在底壁区段50f上。于是,其可通过与容器固定架220的下壁区段220d(参看图22)相接触而防止调色剂盒502的后端侧向下移动。从而,可实现以上描述的各构件的恰当接合、插入或连接。另外,其可防止电基板572与设置于容器固定架220(调色剂供应装置43)的通信基板之间因为插入到容器安装架220时调色剂盒502的后端部件向下方向倾斜而导致的通信困难。这明显是有效的,因为调色剂盒502后端部件因其自重(容器部件51内所装的显影剂G的重量)而向下移动,从而很容易倾斜。
在调色剂盒502(502Y、502M、502C和502BK)内,上表面上的保持件205接触上壁区段220c,而下壁区段50f上的下支撑件214接触下壁区段220d,从而在从后端部的上下方向观察时能取适当位置。于是,可实现以上所描述各构件的恰当接合、插入,或连接。另外,保持件部件205和下支撑件214沿Z方向的相反侧逐渐凸出到Y方向。如此,调色剂盒502可在实现以上所描述效果的同时平滑地插入到容器固定架220(调色剂供应装置43)内。
在调色剂盒502(502Y、502M、502C和502BK)内,第一定位孔201的第一定位壁201a和第二定位孔202的第二定位壁区段202a连接到容器部件51,即,调色剂盒502的内表面。由此,通过搅拌构件52的搅拌翼52b(参看图32A)装在容器部件51内的显影剂G的搅拌效果进一步得到加强。这可描述如下:例如,在如图32B所示的调色剂盒502′内,第一定位孔201′和第二定位孔202′不连接到容器部件51,即,从搅拌构件52的轴线观察时,由调色剂盒502的内表面、第一定位孔201′和第二定位孔202′、容器部件51和内壁区段之间形成盲区Bs;在此,设置搅拌翼52b以用于从轴线以径向方式扩展,所以,如形成盲区Bs,即使搅拌构件52旋转,也变得难以使用搅拌翼52b搅拌存在于盲区Bs内的显影剂G。另一方面,在如附图32A中所示的实施例的调色剂盒502内,由于第一定位壁部201a和第二定位壁部202a连接到其内表面,所以装在容器部件51内的显影剂G可由搅拌翼52b均匀搅拌而无这样的盲区Bs。这样,就能够加强搅拌构件52的搅拌翼52b对装在容器部件51内的显影剂G的搅拌效果。在这方面,为了描述的简明,尽管容器部件51的内侧以及搅拌构件52的搅拌翼52b被简化,但在图32A与32B中强调了搅拌翼52b的不同。不过,这不说明实际构造,也不同于在其它附图中。
在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虽然调色剂盒502包括单个搅拌构件52,但是其可使用如图33所示包含两个搅拌构件52的调色剂盒503替代,其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调色剂盒503包含两个连接孔522a以露出相应的搅拌构件52的连接部分522a。连接孔583具有和连接孔58或582相似的构造。除了两个搅拌构件52外,调色剂盒503的构造类似于实施例中调色剂盒502。由于其包含两个搅拌构件52,对装在容器部件51内的显影剂G的搅拌力被提高。
虽然已根据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其细节结构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所述实施例中做出变化。所述构件的数量、位置、形式等不限于实施例,它们可随本发明的操作而恰当地安排。
例如,在实施例中,虽然调色剂供应装置43(调色剂容器固定部件902)设置于作为彩色打印机的成像设备102,但是它也可设置于形成单色图像的成像设备。它不限于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在其中提供倾斜止动部件,可防止被收缩单元收缩时调色剂容器倾斜。

Claims (5)

1.一种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包括:
装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502);
容器固定架(220),该容器固定架包含内部空间以容纳所述调色剂容器(502);
调色剂容器承受器(950),该调色剂容器承受器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架(220)的所述内部空间的内端侧上,固定并支撑插入到所述容器固定架(220)的所述调色剂容器(502)的后端表面;
形成在所述调色剂容器(502)的所述后端表面上的定位孔(201,202);
设置在所述调色剂容器承受器(950)内以面对所述定位孔(201,202)的定位销(951,952);
收缩组件(68,97),该收缩组件在将所述调色剂容器(502)插入到所述容器固定架(220)内时,将所述调色剂容器(502)的后端部件收缩到调色剂容器承受器(950)侧,通过所述收缩组件(68,97)收缩所述调色剂容器(502)的后端部件,将所述定位销(951,952)配装到所述定位孔(201,202)内,从而所述调色剂容器(502)的位置得到调整;以及
倾斜止动装置,该倾斜止动装置在所述调色剂容器(502)的后端部件被所述收缩组件朝所述调色剂容器承受器(950)收缩时,防止所述调色剂容器(502)倾斜,
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组件(68,97)具有设置于所述调色剂容器(502)的后侧上的固定凸起(68),以及设置于所述容器固定架(220)的内侧上并朝外有偏压力的可移动凸起(97);并且
当把所述调色剂容器(502)插入到所述容器固定架(220)时,所述可移动凸起(97)接触所述固定凸起(68)并当被所述固定凸起(68)推动时移动越过所述固定凸起(68),然后所述可移动凸起(97)在偏压力作用下返回以使所述收缩组件将所述调色剂容器(502)的后端部件收缩到所述调色剂容器承受器(950)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还包括:
位于所述调色剂容器(502)的后端表面上的电子基板(572);以及
位于所述调色剂容器承受器(950)上的连接器(953),该连接器连接到所述电子基板(572),其中,
不同于所述定位销(951,952)的子定位销(953a)设置于所述连接器(953)内,所述子定位销(953a)所配合的定位孔(572b)形成于所述电子基板(572)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还包括:
作为所述倾斜止动装置的下支撑件(214),所述下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调色剂容器(502)的底表面的前侧,
其中,所述下支撑件(214)沿所述调色剂容器(502)的插入方向设置于右侧和左侧并朝下侧凸出,所述下支撑件(214)的凸出部件至多在所述前侧上增加,并且朝后端侧逐渐减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其中,
所述固定凸起(68)设置于所述调色剂容器(502)的后端部件的下侧上,所述可移动凸起(97)设置于所述容器固定架(220)的内端部件的下侧上。
5.一种成像设备(102),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
CN201410339711.1A 2013-04-30 2014-04-30 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及成像设备 Active CN1041333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5231A JP6070392B2 (ja) 2013-04-30 2013-04-30 トナー収納容器支持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95231 2013-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3356A CN104133356A (zh) 2014-11-05
CN104133356B true CN104133356B (zh) 2018-04-06

Family

ID=50624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9711.1A Active CN104133356B (zh) 2013-04-30 2014-04-30 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及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10403B2 (zh)
EP (1) EP2799933B1 (zh)
JP (1) JP6070392B2 (zh)
CN (1) CN1041333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87693A (ja) 2014-03-11 2015-10-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32826B2 (ja) 2014-08-11 2018-1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581936B2 (en) 2015-01-30 2017-02-28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contact member which is elastically deformed
JP6667134B2 (ja) 2015-12-10 2020-03-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83149B2 (ja) * 2016-06-08 2019-10-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6862687B2 (ja) * 2016-06-10 2021-04-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91501A (ja) * 2018-04-27 2019-10-3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体、画像形成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収容体制御方法
JP2020122907A (ja) * 2019-01-31 2020-08-1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体、画像形成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71372B2 (ja) 2019-07-16 2023-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DE102020106393B3 (de) * 2020-03-10 2021-06-24 General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Tonerkartusche
JP2022136710A (ja) 2021-03-08 2022-09-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残量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9288A (zh) * 2000-05-01 2002-01-02 佳能株式会社 成象盒的再生方法
CN1661500A (zh) * 2004-02-27 2005-08-3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1135880A (zh) * 2006-08-31 2008-03-05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显影剂材料容器、图像形成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679Y2 (ja) * 1988-03-01 1995-05-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その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4622385B2 (ja) * 2004-08-23 2011-02-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368331B2 (ja) * 2005-04-27 2009-1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88251B2 (ja) 2006-06-02 2012-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904001B2 (en) 2007-02-16 2011-03-08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nveyor members, a supply part, and a discharge part
US7792465B2 (en) 2007-02-20 2010-09-07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216565A (ja) 2007-03-02 2008-09-18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39416B2 (ja) 2007-04-03 2012-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427682B1 (ko) * 2007-06-15 2014-08-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제 카트리지 장착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4999611B2 (ja) 2007-08-30 2012-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85242B2 (ja) 2007-09-07 2012-1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46724B2 (ja) 2007-09-11 2013-0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51391B2 (ja) 2007-10-22 2013-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83101B2 (ja) 2009-09-04 2014-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69050B2 (ja) 2010-03-10 2015-08-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SG10201501658VA (en) 2010-03-10 2015-04-29 Ricoh Co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5569241B2 (ja) * 2010-08-09 2014-08-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69067B2 (ja) 2010-08-27 2015-08-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556617B2 (ja) * 2010-11-22 2014-07-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粉体処理装置
JP2012252178A (ja) * 2011-06-03 2012-12-20 Ricoh Co Ltd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35116B2 (ja) * 2012-03-15 2014-03-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その粉体収納容器から現像剤を補給する粉体補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が搭載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46276A (ja) 2012-05-25 2013-12-09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9288A (zh) * 2000-05-01 2002-01-02 佳能株式会社 成象盒的再生方法
CN1661500A (zh) * 2004-02-27 2005-08-3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1135880A (zh) * 2006-08-31 2008-03-05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显影剂材料容器、图像形成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70392B2 (ja) 2017-02-01
EP2799933A1 (en) 2014-11-05
US20140321885A1 (en) 2014-10-30
JP2014215585A (ja) 2014-11-17
CN104133356A (zh) 2014-11-05
US9110403B2 (en) 2015-08-18
EP2799933B1 (en) 2022-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3356B (zh) 调色剂容器支撑单元及成像设备
CN103238118B (zh) 显影剂容器、显影装置、处理单元和成像设备
CN101046659B (zh) 调色剂供应装置、成像设备和调色剂供应方法
JP5435116B2 (ja) 粉体収納容器、その粉体収納容器から現像剤を補給する粉体補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が搭載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
JP3364632B2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
CA2577617C (en)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process cartridge
CN102540813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调色剂容器
CN102298292B (zh) 显影剂输送装置以及设有显影剂输送装置的显影装置、调色剂盒和清洁单元
CN100454161C (zh) 成像装置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供应盒
CN101038466B (zh) 调色剂容器和使用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供应装置
US9354586B2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35920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EP2031460B1 (en)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738620A2 (en) Developer cas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869661A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80181672A1 (en) Development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628910B2 (en) Toner cartridg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540816B (zh) 调色剂搅拌部件及具有该调色剂搅拌部件的调色剂盒
CN107209470A (zh) 显影剂容器以及具有该显影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JP3468514B2 (ja) 現像剤補給装置
CN102033465B (zh) 调色剂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H08123170A (ja) 現像装置
JPH042452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212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JPH0633158U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