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3633A - 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3633A
CN104103633A CN201410292897.XA CN201410292897A CN104103633A CN 104103633 A CN104103633 A CN 104103633A CN 201410292897 A CN201410292897 A CN 201410292897A CN 104103633 A CN104103633 A CN 104103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limit
height piece
height
wir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28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中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National Center for Advanced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National Center for Advanced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National Center for Advanced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4102928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36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3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36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93Batch processes
    • H01L24/95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 H01L24/97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the devices being connected to a common substrate, e.g. interposer, said common substrate being separable into individual assemblies after connec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93Batch processes
    • H01L24/95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 H01L24/96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the devices being encapsulated in a common layer, e.g. neo-wafer or pseudo-wafer, said common layer being separable into individual assemblies after connec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01L21/56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on layers, coatings
    • H01L21/568Temporary substrate used as encapsulation process a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4105Bonding areas formed on an encapsulation of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bonding areas on chip-scale packa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2105Bump connectors formed on an encapsulation of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bumps on chip-scale packa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8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HDI]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9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prefo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3Means for bonding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of groups H01L2224/10, H01L2224/18, H01L2224/26, H01L2224/34, H01L2224/42, H01L2224/50, H01L2224/63, H01L2224/71
    • H01L2224/732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73201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n the same surface
    • H01L2224/73203Bump and layer connectors
    • H01L2224/73204Bump and layer connectors the bump connector being embedded into the layer conn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r Materials For Encapsulating Or Co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Encapsulation Of And Coatings For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所述晶圆结构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再布线层,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其中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距离所述再布线层具有第一距离;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所述第一限高块和所述第二限高块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其中所述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距离所述再布线层具有第二距离;所述再布线层、所述第一限高块、所述第二限高块、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构成了第一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内填充树脂;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本发明通过使用限高块而不必使用高精度塑封模具,具有大幅度降低封装制造和加工成本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线路越来越细,22nm技术已经进入量产,线路的细化,导致对于设备和工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提高单位面积上的芯片密度和信号处理能力。随着线路线宽尺寸不断减小,信号处理能力的增强,芯片尺寸不断减小,芯片输入输出的管脚数量越来越多,即芯片I/O数量增加,单个芯片的大量I/O数量导致,单个芯片电极尺寸也不断减小。而基板的电极尺寸受到加工的限制无法做到同样的尺寸,芯片表面的金属电极的大小和间距都很小,因此无法进行后续封装所必须的植球等工作,因此,在芯片和基板进行键合前,将晶圆进行重构,将芯片埋入一个重构的晶圆中,增大芯片见得距离,在重构晶圆的更大表面上,通过再布线将芯片表面的小电极进行扇出形成能能够符合基板制造要求的电极排布结构,再在重构晶圆上进行凸点加工和切割形成,能够进行封装加工的扇出结构单元,这就是所谓的fan-out技术,即芯片扇出技术。
常规的芯片扇出技术采用晶圆级封装方法制造,首先将切割好的芯片在一个涂覆一层临时键合胶的表面进行贴装,再塑封,将芯片塑封在树脂中,形成晶圆形状的一面嵌入芯片的树脂结构,将承载板和树脂结构分离,在有芯片一侧进行再布线,形成具有电极扇出结构的重构晶圆。此时的树脂结构与常规硅晶圆结构相似,外形尺寸相同,只是芯片面的芯片电极通过再布线层线路将芯片表面的高密度金属电极分散到一个更大的平面上,形成一些能够和PCB电极尺寸相当的电极排布,形成重构晶圆结构,经过凸点加工和切割就形成形成芯片扇出结构,以便形成后续的扇出单元与PCB或基板的封装键合。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不足:
这种封装结构和制造方法制造成本比较高,芯片贴装后,树脂填充需要制造高精度的塑封模具,由于塑封模具制作成本高昂,导致这个制作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高精度、高成本的塑封模具导致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具有无须使用高精度模具、成本低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所述结构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再布线层,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其中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距离所述再布线层具有第一距离;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所述第一限高块和所述第二限高块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其中所述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距离所述再布线层具有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之间分别布置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再布线层、所述第一限高块、所述第二限高块、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构成了第一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内填充树脂;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再布线层具体为一层结构或者多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再布线层包括绝缘层和线路层。
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还提供另一技术方案:
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一限高块、第二限高块贴在承载板的临时键合胶表面;将塑封板覆盖在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上;将树脂填充到第一空间内,并固化形成整体结构;去掉所述塑封板;去掉承载板和临时键合胶;制作再布线层。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植入凸点。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采用流动性好的液体树脂在低温填充的方式填充树脂,然后固化。
进一步的,在所述将塑封板覆盖在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上之后,还包括:采用高温下流动性好的树脂进行树脂的填充灌封,然后固化。
进一步的,所述将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一限高块、第二限高块贴在承载板的临时键合胶表面,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布置于所述第一限高块、所述第二限高块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所述晶圆结构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再布线层,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其中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距离所述再布线层具有第一距离;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所述第一限高块和所述第二限高块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其中所述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距离所述再布线层具有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之间分别布置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再布线层、所述第一限高块、所述第二限高块、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构成了第一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内填充树脂;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本发明通过使用限高块而不必使用高精度塑封模具,具有大幅度降低封装制造和加工成本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发明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高度的限高块而达到制造不同高度的封装结构,而不必采用不同封装高度而制作不同高精度模具的方案,进而具有成本低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的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扇出型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所述晶圆结构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再布线层,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其中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距离所述再布线层具有第一距离;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所述第一限高块和所述第二限高块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其中所述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距离所述再布线层具有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之间分别布置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再布线层、所述第一限高块、所述第二限高块、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构成了第一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内填充树脂;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本发明通过使用限高块而不必使用高精度塑封模具,具有大幅度降低封装制造和加工成本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详细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述,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其中,所述结构包括:
第一芯片11;
第二芯片12;
再布线层2,所述第一芯片11和第二芯片12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2上,其中所述第一芯片11和所述第二芯片12距离所述再布线层2具有第一距离a;
第一限高块31和第二限高块32,所述第一限高块31和所述第二限高块32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2上,其中所述第一限高块31和第二限高块31距离所述再布线层2具有第二距离b;
其中,所述第一限高块31和第二限高块32之间分别布置所述第一芯片11和第二芯片12;
所述再布线层2、所述第一限高块31、所述第二限高块32、所述第一芯片11、所述第二芯片12构成了第一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内填充树脂4;
其中,所述第二距离b大于所述第一距离a。
进一步的,所述再布线层2具体为一层结构或者多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再布线层2包括绝缘层和线路层。
进一步的,第一芯片11和第二芯片12周围用树脂4填充,进而实现树脂4将第一芯片11和第二芯片12粘接在一起。同时,再布线层2覆盖了树脂4、第一芯片11、第二芯片12的表面。
进一步的,通过第一限高块31、第二限高块32的厚度高于第一芯片11、第二芯片12的厚度,或者说,第一限高块31、第二限高块21距离再布线层2的第二距离b大于第一芯片11、第二芯片12距离再布线层2的第一距离a,实现了在最终的扇出结构中树脂4完全包裹了第一芯片11、第二芯片12。
【实施例二】
如图2-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将第一芯片11、第二芯片12、第一限高块31、第二限高块32贴在承载板6的临时键合胶6表面;
步骤120:将塑封板7覆盖在第一芯片11、第二芯片12、第一限高块31和第二限高块32上;
步骤130:将树脂4填充到第一空间内,并固化形成整体结构;
步骤140:去掉所述塑封板7;
步骤150:去掉承载板6和临时键合胶5;
步骤160:制作再布线层2。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70:植入凸点8。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80:切割形成扇出封装结构。
进一步的,步骤130:将树脂4填充到第一空间内,并固化形成整体结构中的树脂填充可以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采用流动性好的液体树脂在低温填充的方式填充树脂,然后固化。
具体来说,该方案为低温填充,液体树脂可以为底填胶underfill。
第二种,在步骤120中形成结构后,在步骤130中高温下填充,即:采用高温下流动性好的树脂进行树脂的填充灌封,然后固化。
具体来说,该方案为高温填充。
进一步的,步骤140:去掉所述塑封板7中的塑封板为:聚四氟乙烯板或者涂覆聚四氟乙烯的金属板。其中,限高块和所述聚四氟乙烯板或者涂覆聚四氟乙烯的金属板与承载板形成第一空间,并在第一空间内填充树脂,并最终形成重构晶圆。进一步的,所述塑封板具有与所述树脂不具有粘接的性质,以便于所述塑封板更容易的从所述树脂上去除。
进一步的,再布线层的制造方法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扇出型封装的再布线方法相同,本发明不再具体阐述。
进一步的,步骤110中的所述将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一限高块、第二限高块贴在承载板的临时键合胶表面,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布置于所述第一限高块、所述第二限高块之间。
进一步的,步骤180中切割形成扇出封装结构中的,如图11所示,所述扇出封装结构具体为:
第一芯片11;
再布线层2,所述第一芯片11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2的第一面上;
所述扇出封装结构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再布线层2的第一面形成所述第一空间;且,所述第一芯片11容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
树脂4,所述树脂4填充所述第一空间;
凸点8,所述凸点8设置于所述再布线层2的第二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芯片11的高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所述结构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再布线层、第一限高块、第二限高块、凸点,其中,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其中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距离所述再布线层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其中所述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距离所述再布线层具有第二距离;其中,所述再布线层、所述第一限高块、所述第二限高块、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构成了第一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内填充树脂;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本发明通过使用限高块而不必使用高精度塑封模具,具有大幅度降低封装制造和加工成本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发明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高度的限高块而达到制造不同高度的封装结构,而不必采用不同封装高度而制作不同高精度模具的方案,进而具有成本低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发明由于封装高度由限高块控制,所以不同封装高度不需要制作不同的高精度模具,具有成本低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不同限高块的使用,具有适用小批量生产,也适用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易于量产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
第一芯片;
第二芯片;
再布线层,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其中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距离所述再布线层具有第一距离;
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所述第一限高块和所述第二限高块设置在所述再布线层上,其中所述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距离所述再布线层具有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之间分别布置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
所述再布线层、所述第一限高块、所述第二限高块、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构成了第一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内填充树脂;
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布线层具体为一层结构或者多层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布线层包括绝缘层和线路层。
4.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一限高块、第二限高块贴在承载板的临时键合胶表面;
将塑封板覆盖在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一限高块和第二限高块上;
将树脂填充到第一空间内,并固化形成整体结构;
去掉所述塑封板;
去掉承载板和临时键合胶;
制作再布线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植入凸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流动性好的液体树脂在低温填充的方式填充树脂,然后固化。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塑封板覆盖在芯片和限高块上之后,还包括:
采用高温下流动性好的树脂进行树脂的填充灌封,然后固化。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一限高块、第二限高块贴在承载板的临时键合胶表面,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布置于所述第一限高块、所述第二限高块之间。
CN201410292897.XA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103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2897.XA CN104103633A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2897.XA CN104103633A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3633A true CN104103633A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71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2897.XA Pending CN104103633A (zh) 2014-06-25 2014-06-25 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36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8071A (zh) * 2021-04-08 2021-07-0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降低芯片位置偏移的板级封装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5568A1 (en) * 2002-12-30 2004-07-01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Thermal enhance pack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10204494A1 (en) * 2010-02-23 2011-08-25 Chi Heejo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ing system with shiel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2456584A (zh) * 2010-11-02 2012-05-16 新科金朋有限公司 在半导体小片和互连结构周围形成可穿透膜包封料的半导体器件和方法
CN102623359A (zh) * 2012-04-17 2012-08-01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5568A1 (en) * 2002-12-30 2004-07-01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Thermal enhance pack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10204494A1 (en) * 2010-02-23 2011-08-25 Chi Heejo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ing system with shiel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2456584A (zh) * 2010-11-02 2012-05-16 新科金朋有限公司 在半导体小片和互连结构周围形成可穿透膜包封料的半导体器件和方法
CN102623359A (zh) * 2012-04-17 2012-08-01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8071A (zh) * 2021-04-08 2021-07-0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降低芯片位置偏移的板级封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9293B (zh) 在封装工艺中切割底部填充物
CN104241217A (zh) 一种芯片背面裸露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及制造方法
CN104377171B (zh) 具有中介层的封装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03515326B (zh) 具有用于翘曲控制的基于聚合物的材料的堆叠式封装结构
CN103904057B (zh) PoP封装结构及制造工艺
CN104025288A (zh) 半导体封装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15414A (zh) 倒装芯片晶片级封装及其方法
CN103400830B (zh) 多层芯片堆叠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CN105470209A (zh) 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
CN104078431A (zh) 双层底充胶填充的铜凸点封装互连结构及方法
CN109887890A (zh) 一种扇出型倒置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1216A (zh) 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及制造方法
CN104064557A (zh) 一种芯片背面裸露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
CN204011396U (zh) 一种新型PoP堆叠封装结构
CN104241144A (zh) 一种芯片塑封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03367174A (zh) 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
CN105161474A (zh) 扇出型封装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CN104103633A (zh) 一种封装高度可控的重构晶圆结构及制造方法
CN104064532A (zh)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器件封装结构及制造方法
CN204118064U (zh) 一种芯片倾斜堆叠的圆片级封装单元
CN204348708U (zh) 一种扇出型圆片级芯片倒装封装结构
CN104201166A (zh) 低成本tsv转接板及其制造工艺
CN204348703U (zh) 一种扇出型圆片级芯片正装封装结构
CN104538380A (zh) 小间距PoP封装单体
CN108922853A (zh) 一种基于Fan-out工艺的三维结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