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9753B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9753B
CN104079753B CN201410120843.5A CN201410120843A CN104079753B CN 104079753 B CN104079753 B CN 104079753B CN 201410120843 A CN201410120843 A CN 201410120843A CN 104079753 B CN104079753 B CN 104079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able element
door
open
imaging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08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9753A (zh
Inventor
新川悠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079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9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9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9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43Allowing easy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or in case of paper j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5Holders for originals or exposure plat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28Clamshel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49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hotographic apparatus, e.g. a photographic printer or a projector
    • H04N1/0025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hotographic apparatus, e.g. a photographic printer or a projector with an electrophotographic copying machine, i.e. a photocop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49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hotographic apparatus, e.g. a photographic printer or a projector
    • H04N1/00265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hotographic apparatus, e.g. a photographic printer or a projector with a 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04N1/00554Latches or hing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99/00Subject-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6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部;可以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的图像读取装置;可以在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可打开部件;以及支撑部件。在图像读取装置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可打开部件被支撑部件支撑在第二打开位置。在图像读取装置从被支撑状态向第一关闭位置移动时,通过支撑部件限制可打开部件从预定位置的关闭,预定位置比第二打开位置更加靠近第二关闭位置。在图像读取装置从所述可打开部件的关闭被支撑部件限制的状态向第一关闭位置移动时,解除通过所述支撑部件对所述可打开部件的限制。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在成像部上方包括图像读取部的多功能机器。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复印机,所述复印机在成像部上方包括图像读取部并且在成像部和图像读取部之间包括记录片材(材料)要排出到其中的排出空间。为了对成像部实施故障检修或者维护,例如清理成像部的内部或更换消耗性部件,这样的复印机通常被构造为使得能够暴露成像部的内部。
在这样的常规成像设备中,为了暴露成像部的内部而提供了相对于成像部可向上旋转运动(可旋转)的门(可打开部件),并且该门由于成像部处各种组成元件的布置约束而被布置在成像部的上部。此外,图像读取部经由记录片材排出空间而被布置在成像部上方并且被设置为可向上旋转以便对成像部打开和关闭。
该门在很多情况下都设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可以跟门的旋转相互关联地操作以用于在门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旋转期间沿关闭方向推送门。连杆机构还用作例如用于定影单元的压力释放机构。
当实施成像设备的内部维护操作时,在成像部的内部暴露的状态下需要以不可关闭的方式限制门并予以支撑。
在小型复印机中,图像读取部和排出安装部之间的空间较窄,并且因此在相对于进给方向较短的记录材料被输送通过定影单元时,为了便于取出记录材料,需要在门关闭的同时暴露图像读取部,由此允许触及排出安装部。
此外,需要让用户能够通过从图像读取部和门被支撑和限制以不被关闭的状态开始旋转图像读取部而关闭门172和图像读取部。
为此,日本特许公开的专利申请JP-A2011-18038A公开了一种结构,在其中提供了用于限制门以便仅在图像读取部位于打开(暴露)位置时才不关闭的限制装置。
在这样的常规成像设备内的图像读取部处,为了允许触及成像部的内部,可以打开(暴露)并支撑门和图像读取部,而且为了便于取出记录材料,可以在关闭门的同时仅打开和支撑图像读取部。另外,通过旋转图像读取部,门和图像读取部都能从门和图像读取部均打开的状态关闭。
但是,在常规的成像设备中,当图像读取部从门(可打开部件)和图像读取部均打开的状态开始旋转时,实施限制以使得仅在图像读取部位于打开状态时才不关闭门,并且因此门会从门基本全开的状态自由下落。
因此,门被有力地关闭,结果存在关门时导致冲击和噪音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即使在图像读取部从可打开部件和图像读取部均暴露(打开)的状态开始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可打开部件关闭时的冲击和噪音的等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用于在记录材料上成像的成像部;用于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部,其中所述图像读取部能够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打开位置,所述图像读取部对所述成像部打开,在第一关闭位置,所述图像读取部对所述成像部关闭;可打开部件,其能够在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二打开位置,所述可打开部件打开所述成像部的内部,在第二关闭位置,所述可打开部件对所述成像部关闭;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可打开部件的支撑部件,其中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可打开部件被所述支撑部件支撑在第二打开位置,
其中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从所述可打开部件被所述支撑部件支撑在第二打开位置的状态向第一关闭位置运动时,通过所述支撑部件限制所述可打开部件从预定位置的关闭,所述预定位置在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并且比第二打开位置更加靠近第二关闭位置,并且其中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从所述可打开部件从预定位置的关闭被所述支撑部件限制的状态向第一关闭位置运动时,解除通过所述支撑部件对所述可打开部件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用于在记录材料上成像的成像部;用于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部,其中所述图像读取部能够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打开位置,所述图像读取部对所述成像部打开,在第一关闭位置,所述图像读取部对所述成像部关闭;可打开部件,其能够在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二打开位置,所述可打开部件打开所述成像部的内部,在第二关闭位置,所述可打开部件对所述成像部关闭;用于支撑所述可打开部件的支撑部件;以及用于在所述可打开部件从第二打开位置向第二关闭位置运动的过程的至少一部分当中沿关闭方向推压所述可打开部件的推压装置,其中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可打开部件被所述支撑部件支撑在第二打开位置,其中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从所述可打开部件被所述支撑部件支撑在第二打开位置的状态向第一关闭位置运动时,通过所述支撑部件限制所述可打开部件从预定位置的关闭,所述预定位置在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并且比第二打开位置更加靠近第二关闭位置,并且其中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从所述可打开部件从预定位置的关闭被所述支撑部件限制的状态向第一关闭位置运动时,解除通过所述支撑部件对所述可打开部件的限制,并且其中用于通过所述推压装置沿关闭方向推压所述可打开部件的推压作用力最大的位置位于所述预定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
在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之后,本发明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就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在图3中,(a)和(b)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用于扫描部和门的可旋转开闭机构的示意图。
在图4中,(a)和(b)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用于扫描部和门的可旋转开闭机构的示意图。
在图5中,(a)和(b)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可旋转开闭机构的构件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定影单元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压力释放杆的结构的示意图。
在图8中,(a)和(b)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在打开和支撑门的情况下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在图10中,(a)和(b)是示出了图9所示成像设备的门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11中,(a)和(b)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可旋转开闭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在图11所示的可旋转开闭机构中使用的扫描部连杆部件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在以下实施例中介绍的组成要素的尺寸、材料、形状和相对布置应该可以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设备构造以及根据各种条件而适当改变,并且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成像设备)
将介绍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
图1是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成像设备1包括用于成像的打印部2(成像部)和用于读取原稿图像的扫描部3(图像读取部)。
成像设备1根据来自外部设备(未示出)例如与成像设备通信连接的主机的图像信息或者根据通过扫描部3读取的原稿图像信息在打印部2处进行成像。另外,成像设备1还用作扫描设备,用于将通过扫描部3读取的原稿图像信息发送至与成像设备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扫描部3位于打印部2上方并且被设置为扫描部3和打印部2夹持排出安装部4的状态。此外,扫描部3被附连至打印部2从而可围绕设置在后部的旋转中心A旋转打开(可旋转)。此外,提供了用于将打印部2和扫描部3彼此连接的扫描部连杆部件5。
接下来介绍打印部2的结构。堆叠在(片材)进给托盘6内的记录材料(介质)S基于来自主机(未示出)的打印信号由(片材)进给辊7和片材分离装置8逐一地分离和进给。被分离的记录材料S由进给辊对9进给至转印部51。转印部51包括处理盒59和转印辊57。附带地,处理盒59被组装为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部2的一个单元。
处理盒59包括用于在其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感光鼓58。此外,尽管省略了图示,但是处理盒59包括用于给感光鼓58充电的充电器、用于借助调色剂使感光鼓58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设备、用于去除和收集感光鼓58上的残留调色剂的清洁器等。激光扫描单元60包括用于反射激光以借助激光扫描感光鼓58表面的多面镜61。此外,尽管省略了图示,但是激光扫描单元60包括用于旋转多面镜61的旋转马达、用于生成激光的激光单元等。
排出安装部4被设置在门10的上表面上。此外,在打印部2上,门10被设置成可围绕跟扫描部3的旋转中心A同轴的旋转中心旋转打开。此外,门10被相对于打印部2的主体打开,由此能够暴露打印部2的内部,使得可以实施处理盒59的更换和记录材料S的卡堵清除。
(成像设备的一般操作)
基于图像信息的激光L从激光扫描单元60射向感光鼓58,并且感光鼓58的表面由此被激光L曝光,使得在感光鼓58上形成潜像。该潜像由显影设备利用调色剂(显影剂)来显影。由转印辊57将通过显影获得的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58转印到进给的记录材料S上。随后,由清洁器通过从感光鼓58上去除残留的调色剂来清洁感光鼓58。完成调色剂图像转印后的记录材料S被进给到定影单元62内,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在其中被热定影。定影单元62由其中装有定影加热器和定影膜的加热单元64以及压接至加热单元64的加压辊65构成。
(用于扫描部和门的旋转开闭机构)
参照图2至图5介绍用于扫描部3和门10的旋转开闭机构。
图3和图4是示出了用于扫描部3和门10的可旋转开闭机构的示意图。在图3中,(a)示出了扫描部3和门10均为关闭状态下的可旋转开闭机构,并且(b)示出了扫描部3和门10均为大致半开状态下的可旋转开闭机构。在图4中,(a)示出了恰好在扫描部3和门10关闭之前的状态下的可旋转开闭机构,并且(b)示出了扫描部3和门10均为全开状态下的可旋转开闭机构。
如图2所示,用于将打印部5和扫描部3彼此连接的扫描部连杆部件5(连杆部件)主要由下连杆22、上连杆23和扭转螺旋弹簧30构成。
下连杆22被安装至打印部2从而可以围绕旋转中心B为轴旋转。另一方面,上连杆23被安装至扫描部3从而可以围绕旋转中心C为轴旋转。所述下连杆22和上连杆23围绕旋转中心D为轴可旋转地彼此连接。因此,扫描部3、打印部2、下连杆22和上连杆23构成了四连杆。
图2示出的扭转螺旋弹簧30如图4的(b)所示地安装从而围绕旋转中心D为轴沿方向V推压下连杆22和上连杆23。此外,为了限制由扭转螺旋弹簧30引起的下连杆22和上连杆23以预定量或更多的量的旋转,下连杆22设有旋转阻止(止挡)部34,并且旋转阻止部34接触上连杆23,以使下连杆22和上连杆23被阻止以预定量或更多的量旋转。
在图5中,(a)和(b)是示出了可旋转开闭机构的构件的示意图。在图5中,(a)示出了下连杆22和上连杆23的结构,而(b)示出了门10的结构。
如图5的(a)所示,在上连杆23位于与旋转中心B相对一侧的一端设有朝门10的方向突出的突起31(限制部或支撑部)。另一方面,如图5的(b)所示,在门10的侧表面上,设有朝下连杆22的方向突出的引导部32(被限制部或被支撑部)。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使用了在打开和关闭操作期间引导部32由突起31支撑的结构。
(定影单元的压力释放机构)
接下来介绍定影单元62的压力释放机构。
图6是示出了定影单元62的透视图。
如图6所示,定影单元62在其相对于跟记录材料S的进给方向垂直的记录材料S的宽度方向的每一个端部处包括加压板95、加压弹簧96、压力释放杆81等。附带地,加压弹簧96和压力释放杆81构成推压装置。
加压板95的端部跟设置在定影框架90内的安装孔91相接合,使得加压板95可围绕该端部为中心旋转。
加压弹簧96在其一端被安装至定影框架90并且在其另一端被安装至加压板95,并且经由加压板95沿箭头H的方向给加热单元64加压。由此,夹持部压力被施加至加热单元64和加压辊65之间的夹持部。
另外,压力释放杆81被定影框架90轴支撑并可围绕旋转中心E为中心旋转,并且设有用于通过其旋转实施升高加压板95的操作的凸轮部83。
图7是示出了压力释放杆81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凸轮部83具有用于升高加压板95的凸轮面87以及跟旋转中心E同心的弧形凸轮面86。在凸轮面87上存在当升高加压板95时需要最大作用力的点85。
此外,压力释放杆81设有成形为长孔形状的杆槽84,并且杆槽84跟设置在门10侧面上的突起97(图5的(b))相接合。因此,压力释放杆81跟门10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相互关联地沿着跟门10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实施围绕旋转中心E的旋转操作。
附带地,在门10如图3的(a)所示关闭时,压力释放杆81的凸轮部83不接触加压板95,并且加热单元64被加压板95的压力推压从而处于向加压辊65施加压力的加压状态。
(扫描部和门的旋转打开和关闭操作)
将介绍扫描部3和门10的旋转打开和关闭操作以及定影单元62的压力释放操作。
扫描部3可以在扫描部3对打印部2关闭的关闭位置(图3的(a)中的第一关闭位置)以及扫描部3对打印部2全开的打开位置(图4的(b)中的第一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另一方面,门10也可以在门10对打印部2关闭的关闭位置(图3的(a)中的第二关闭位置)以及门10对打印部2打开的打开位置(图4的(b)中的第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
如图3的(a)所示,在稳定状态操作期间,扫描部3处于扫描部3对打印部2关闭的状态。此外,为了实施处理盒59的更换和记录材料S的卡堵清除,需要打开(暴露)打印部2的内部。此外,当成像设备1以记录材料S在定影单元62的夹持部上延伸的状态停止时,为了便于实施卡堵清除,需要释放(消除)定影单元62的夹持部压力。因此,首先将扫描部3升高并支撑在打开状态,并且随后将门10升高并支撑在打开状态下。
(打开状态下的扫描部支撑操作)
将介绍用于通过升高扫描部3将扫描部3支撑在打开状态下的操作。
在扫描部3升高时,如图4的(b)所示,扫描部3沿箭头W的方向围绕旋转中心A旋转。随着这种旋转,下连杆22和上连杆23作为二次连杆分别沿箭头X的方向围绕旋转中心B旋转以及沿箭头Y的方向围绕旋转中心C旋转。然后,在下连杆22和上连杆23均旋转预定量时,上连杆23抵靠设置于下连杆22的旋转阻止部34以停止二次连杆的动作。此时扫描部3的位置是处于打开状态的位置。另外,通过安装至扫描部连杆部件5的扭转螺旋弹簧30,用于沿方向V打开下连杆22和上连杆23的作用力被施加至连杆22和23,使得通过相对于扫描部3撑住连杆22和23来支撑(维持)扫描部3的打开状态。
(打开状态下的门支撑操作)
将介绍用于将门10支撑在打开状态下的操作。
在图8中,(a)和(b)是用于示出在打开和支撑门10的情况下的操作的示意图。在图8中,(a)示出了在扫描部3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升高门10的状态,而(b)示出了扫描部3相对于扫描部3和门10被支撑在打开状态下的状态被半关的状态。
如图8的(a)所示,在扫描部3被支撑在打开状态时升高门10。由此,门10沿箭头W的方向围绕旋转中心A为中心旋转。随着门10的旋转操作,门10的引导部32的一端沿箭头W的方向沿轨迹43旋转操作。然后,门10的引导部32和下连杆22的突起31彼此接触,使得下连杆22和门10与轨迹43的重叠量44的相对应地挠曲,从而向上移动引导部32。
另外,如图4的(b)所示,下连杆22的突起(支撑部件)31支撑门10的引导部(支撑部)32。也就是说,下连杆22及其突起31用作限制装置(限制部件)以用于限制门10沿关闭方向的运动。门10在此时的位置是打开状态的位置。
然后,如图4(b)所示,跟门10围绕旋转中心A沿箭头W的方向的旋转操作相互关联地,压力释放杆81围绕旋转中心E沿箭头G的方向旋转。压力释放杆81的凸轮部83也旋转,使得凸轮面87克服加压弹簧96的弹簧作用力升高加压板95。因此,加压板95沿箭头H的方向以加压板95的安装孔91作为支撑点旋转。
在此,如图7所示,用于旋转压力释放杆82的负载在凸轮面87上的点85接触加压板95时变为最大。随后,压力释放杆82一直旋转直到凸轮面86接触加压板95为止以减轻施加至加热单元64的压力,由此释放(消除)定影夹持部的压力。
(扫描部关闭操作)
将介绍用于通过关闭扫描部3使成像设备1从扫描部3和门10被支撑在打开状态的状态返回到稳定状态的操作。
在扫描部3从图4的(b)所示的状态被向下推送时,扫描部3围绕旋转中心A沿箭头Z的方向旋转,并且下连杆22的突起31围绕旋转中心B沿箭头U的方向旋转。门通过其自重使引导部32抵靠下连杆22的突起31并且随后在被突起31支撑的同时围绕旋转中心A沿箭头Z的方向旋转使得其打开的角度逐渐减小。压力释放杆81围绕旋转中心E沿箭头J的方向旋转。
附带地,在门10打开的角度减小同时引导部32被突起31支撑的过程中,引导部32在接触突起31的同时还在突起31上滑动。这些内容从旋转中心A和B、引导部32和突起31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或图4的(b)、图3的(b)以及随后介绍的图8的(b)之间的引导部32和突起31的位置关系比较中清楚可见。
附带地,门10的打开角度示出了门10围绕旋转中心A的旋转相位并且在门10位于关闭位置(第二关闭位置)的打开角度取为0度时相对于-Z方向取正值。门10被支撑在打开位置(第二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打开角度约为45度。
另外,如图3的(b)所示,压力释放杆81的凸轮部83也被旋转,使得凸轮面87接触加压板95。此时,通过加压弹簧96的弹簧作用力,加压板沿J方向推压凸轮部83。结果,门10经由压力释放杆81的杆槽84和门10的突起97沿Z方向(关闭方向)被推压。
也就是说,在门10被从第二打开位置旋转至第二关闭位置的过程的至少一部分中,门10通过压力释放杆81沿关闭方向被推压。
如图3的(b)所示,在凸轮部83的点85接触加压板95且门10的打开角度约为15度时,用于由加压板95沿Z方向(关闭方向)推压门10的作用力的幅值变为最大值。但是,门10的引导部32骑在下连杆22的突起31上(也就是被突起31支撑),并且因此不用怕门10被关闭。
此外,在扫描部3被向下推送时,如图4的(a)所示,此时门10的打开角度约为10度(预定位置),下连杆22的突起31通过门10的引导部32的端部50并移动到下连杆22不能支撑门10的位置。结果就形成了这样的状态:解除通过突起31对门10沿关闭方向的旋转的限制。在该时间点,设置在压力释放杆81上的凸轮部83已经不接触加压板95,使得加压弹簧96经由加压板95沿箭头F的方向给加热单元64加压。由此,夹持部压力被施加至加热单元64和加压辊65之间的夹持部。附带地,在门10的打开角度小于约12度时,凸轮部83与加压板95分开。
这样,门10不被突起31支撑,并且因此门10通过其自重围绕旋转中心A沿Z方向旋转,由此被关闭。附带地,恰好在门10的引导部32被下连杆22的突起31实施的支撑解除之前的门10的位置(预定位置)位于门10的关闭位置(第二关闭位置)附近。而且,扫描部3类似地围绕旋转中心A沿Z方向旋转,由此被关闭。
引导部32被突起31实施的支撑,也就是通过突起31对门10沿关闭方向的旋转的限制恰好在门10到达第二关闭位置之前(也就是在第二关闭位置附近)解除。
这样,在扫描部3从打开位置(第一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第一关闭位置)移动时,门10跟扫描部3的关闭操作相互关联地向第二关闭位置缓慢关闭,同时在从第二打开位置到预定位置的区段被突起31支撑。也就是说,在从第二打开位置到预定位置的这一区段,门10被突起31支撑且其位置根据扫描部3的打开角度确定,并因此处于其中关闭门时的自由运动(由于自重而下落)受限的状态。
此外,在用于通过加压板95沿关闭方向推压门10的作用力变为最大时(打开角度:约15度),门10位于在预定位置(打开角度:约10度)与第二打开位置(打开角度:约45度)之间的位置。因此,门10沿关闭方向的运动被突起31限制,使得门10被阻止通过加压板95的推压作用力快速运动到第二关闭位置。
(扫描部关闭期间的重新打开)
现介绍用于在扫描部3从扫描部3和门10被支撑在打开状态的状态关闭的过程中再次打开扫描部3的操作。
如图8的(b)所示,下连杆22的突起31支撑门10的引导部32。因此,在扫描部3从该状态打开时,下连杆22的突起31围绕旋转中心B沿X方向沿轨迹45旋转。然后,门10围绕旋转中心A沿W方向旋转同时其引导部32接触下连杆22的突起31并由此逐渐打开,使得扫描部3和门10都被支撑在如图4的(b)所示的打开状态。
相应地,在门10的引导部32被下连杆22的突起31支撑的时段(在从第二打开位置到预定位置的这一区段),扫描部3和门10彼此相互关联地实施旋转打开和关闭操作。在这一区段中,门10的位置被突起31限制,使得门10处于门10的自由运动(由于自重而下落)受限的状态。也就是说,在门10位于这一区段时,门10至少从预定位置起的关闭被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的(b)所示,在门10位于从第二打开位置到预定位置的这一区段时,门10的形状被设计为使得门10能够跟扫描部3相互关联地实施旋转打开和关闭操作。具体地,引导部32被成形为相对于围绕旋转中心A的径向方向具有预定的长度(宽度)以使得即使门10位于任何位置,引导部32也总是被设置在突起31的轨迹45上。通过使用具有这种形状的引导部32,在门10位于上述区段时,突起31能够支撑引导部32。另外,也可以使用以下的结构来代替如上所述引导部32被成形为具有预定宽度的结构。也就是说,引导部31也可以被成形为相对于围绕旋转中心B的径向方向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以使得即使门10位于任何位置,突起31也总是被设置在引导部32的末端的轨迹43上(图8的(a))。
如上所述,在扫描部3从扫描部3和门10都处于打开状态的状态开始关闭时,在门10到达关闭位置附近的预定位置之前,门10都被下连杆22的突起31支撑并且因此限制门10从预定位置关闭。然后,在门10位于预定位置时通过进一步关闭门10,解除通过下连杆22的突起31对门10的支撑,使得门10沿关闭方向的运动的限制得以解除。因此,可以阻止门10像常规结构中那样从高位置一下子落下,并且因此可以降低门10关闭时的冲击和噪音的等级。
另外,在门10的引导部32被下连杆22的突起31支撑的时段,扫描部3和门10彼此相互关联地实施旋转打开和关闭操作。因此,在扫描部3从门10和扫描部3均处于打开状态的位置关闭期间,在用户注意到用户忘记对记录材料S执行卡堵清除的情况下或者在用户检查处理盒59是否被安装在正常位置的情况下,当扫描部3被再次打开时,门10也跟扫描部3相互关联地打开并因此改进了可用性。这样的效果通过将其中门10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跟扫描部3的相互关联被解除的位置(打开角度=约10度)设置在门10的全开位置(打开角度=约45度)和门10的关闭位置中更靠近关闭位置的位置而显著地获得。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在门10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跟扫描部3的相互关联被解除的位置(也就是在通过下连杆22的突起31实施的支撑被解除的位置)的打开角度可以只需被设定为在门10的全开位置下的打开角度的一半或更小的数值。
在从扫描部3和门10均处于打开状态的状态进一步关闭扫描部3时,定影单元62的压力释放机构沿关闭方向推压门10,并随后在约12度的打开角度下不再推压门10。随后,在约10度的打开角度下,通过下连杆22的突起31对门10的支撑被解除。
因此,可以通过压力释放机构的推压来阻止门10的快速关闭,并且因此可以阻止在门10关闭时产生冲击和噪音。
附带地,在由下连杆22的突起31对门10的支撑被解除时的时刻也可以恰好在门10的打开角度约为15度之后,在该角度下从定影单元62的压力释放机构施加用于沿关闭方向推压门10的最大作用力。但是,在形成其中压力释放机构在约10度的打开角度下不再推压门10的状态之后解除对门10的支撑的情况下,可以完全阻止门10的关闭动量,并且因此这样的情况是更加优选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门10给定影单元62的压力释放机构的加压板95加压的结构。但是,即使在门10通过其自重关闭而不接收来自加压板95的推压作用力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本实施例中的效果。如在本实施例中,在门10利用构成未设有减震件等的打印部2的外壳盖的上表面部分的树脂制成的部件形成的情况下,因此在门10的支撑被解除时门10的打开角度可以只需为约20度或更小。也就是说,在门10的支撑被解除时门10的打开角度被设定为约20度或更小,因此就可以充分降低门10关闭时的冲击和噪音的等级,并因此能够获得本实施例中的效果。
<第二实施例>
图9是根据本发明在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101的示意图。在下文中仅介绍了成像设备101的特征部分,并且成像设备101的其他结构和动作都跟第一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1相同。因此,跟第一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1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并且省略了重复性的说明内容。
(打印部的开/关控制结构)
打印部2包括用于以开(ON)/关(OFF)方式切换打印部2的控制器的操作的互锁开关70。互锁开关70跟设置在打印部2内的打印部2的控制器(未示出)相连。通过接通和断开互锁开关70,以开/关的方式控制打印部2的操作。
门10设有用于将互锁开关70的切换杆71下推的互锁开关突起72。在门10如图9所示被关闭的状态下,互锁开关突起72下压切换杆71,使得互锁开关70处于开状态,也就是打印部2处于操作状态。
互锁开关70和互锁开关突起72构成了操作停止装置。
(打开和关闭操作)
在图10中,(a)和(b)都是示出了在门10打开的状态下成像设备101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10中,(a)示出了扫描部3全开且门10被支撑在打开状态的状态,而(b)示出了扫描部3从图10的(a)的状态被半关的状态。
如图10的(a)所示,在门10的打开角度约为2度时,互锁开关突起72从切换杆71分离,使得互锁开关70处于关状态,也就是打印部2的成像操作处于休止(停止)状态。因此,用户能够安全地触及打印部2的内部,并且可以避免由于在门10打开的状态下进行打印而出现图像缺陷和卡堵。
将介绍用于为了让成像设备101返回稳定状态而从扫描部3和门10被支撑在打开状态的状态关闭扫描部3的操作。
在扫描部3如图10的(a)所示被向下推送时,扫描部3围绕旋转中心A沿箭头Z的方向旋转,并且下连杆22的突起31围绕旋转中心B沿箭头U的方向运动。门10围绕旋转中心A沿箭头Z的方向旋转,同时引导部32接触下连杆22的突起31。在门10的引导部32被下连杆22的突起31支撑的状态下,互锁开关70仍处于关状态。
在扫描部3被进一步下压时,如图10的(b)所示,在下连杆22的突起31通过引导部32的端部50时,对门10不再有支撑,使得门10通过其自重围绕旋转中心A沿箭头Z的方向旋转,由此被关闭。在此,如图10的(b)所示,恰好在门10的引导部32被下连杆22的突起31实施的支撑被解除之前的门10的位置(预定位置)位于门10的关闭位置(第二关闭位置)附近。
然后,在门10的下落开始之后且在门10被关闭之前,设置在门上的互锁开关突起72将互锁开关70的切换杆71下压,使得互锁开关70处于开状态。而且,扫描部3类似地围绕旋转中心A沿Z方向旋转,由此被关闭。
这样,在门10被下连杆22的突起31支撑且半开的非稳定状态下,互锁开关70被断开(OFF)。在门10被进一步关闭的状态下,互锁开关70被接通(ON)。
附带地,在门10的限制被解除的位置的打开角度(约10度)大于在打印部2的成像操作被停止的操作停止位置的打开角度(约2度)。也就是说,在门10被下连杆22的突起31实施的限制在10度或更小的打开角度下被解除并且然后门10通过其自重开始其关闭之后,互锁开关70被接通使得恢复打印部2的被停止的操作。
这样可以避免打印部2在扫描部3的关闭操作期间企图以非稳定状态操作。因此,可以避免由于以非稳定状态打印而出现图像缺陷和卡堵。
此外,即使在扫描部3被保持打开状态的状态下,如果门10处于关闭状态,那么打印部2就是可打开的。因此,在实施用于从排出安装部取出相对于进给方向较短的记录材料P的操作时,扫描部3被打开,由此允许轻易地触及排出安装部。
此外,类似于第一实施例,门10的支撑在门10到达其关闭位置附近之后被解除,并且因此可以降低门10关闭时的冲击和噪音的等级。
在本实施例中,打印部2的操作通过使互锁开关70打开和关闭而打开或关闭,而且扫描部3的操作也可以通过互锁开关70打开和关闭。
<第三实施例>
在图11中,(a)和(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可旋转开闭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在图11中,(a)示出了扫描部和门的全开状态,而(b)示出了扫描部和门的半关状态。在下文中仅介绍了成像设备101的特征部分,并且成像设备101的其他结构和动作都跟第一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1相同。因此,跟第一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1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并且省略了重复性的说明内容。
(用于扫描部和门的旋转开闭机构)
图12是示出了在图11所示的可旋转开闭机构中使用的扫描部连杆部件205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在下连杆222的跟下连杆222的旋转中心B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处,扫描部连杆部件205设有滚柱76,滚柱76朝门10的方向突出并且被用作支撑部以支撑门10。滚柱76被可旋转地安装至下连杆222的凸部75。
因此,在门10的引导部32被扫描部连杆部件205的滚柱76支撑时,引导部32和滚柱76被构造为使得引导部32能够通过引导部32和滚柱76之间的滚动接触来支撑门10。
(打开和关闭操作)
将介绍用于从扫描部3和门10被支撑在打开状态的状态(图11的(a))开始关闭扫描部3的操作。
在扫描部3如图11的(b)所示被下推时,扫描部3围绕旋转中心A沿箭头Z的方向旋转,并且扫描部连杆部件205的滚柱76在沿箭头M的方向滚动的同时接触门10的引导部32并围绕旋转中心B沿箭头U的方向旋转。门10在被滚动的滚柱76支撑的同时围绕旋转中心A沿箭头Z的方向旋转。
这样,引导部32和滚柱76促成两者间的滚动接触,并且因此跟在两者间摩擦的情况相比,摩擦阻力变小。结果扫描部3和门10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操作力变小,并且来自引导部32和滚柱76之间接触部的摩擦噪音减小,因此改进了可用性。
尽管已经参照本文公开的结构介绍了本发明,但并不是要受限于阐述的细节且本申请意在覆盖能够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改进目的或保护范围内的这些变形或修改。

Claims (17)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用于在记录材料上成像的成像部;
用于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部,其中所述图像读取部能够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打开位置,所述图像读取部对所述成像部打开,在第一关闭位置,所述图像读取部对所述成像部关闭;
可打开部件,其能够在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二打开位置,所述可打开部件打开所述成像部的内部,在第二关闭位置,所述可打开部件对所述成像部关闭;以及
用于支撑所述可打开部件的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可打开部件被所述支撑部件支撑在第二打开位置,
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从所述可打开部件被所述支撑部件支撑在第二打开位置的状态向第一关闭位置运动时,通过所述支撑部件限制所述可打开部件从预定位置的关闭,所述预定位置在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并且比第二打开位置更加靠近第二关闭位置,并且
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从所述可打开部件从预定位置的关闭被所述支撑部件限制的状态向第一关闭位置运动时,解除通过所述支撑部件对所述可打开部件的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所述可打开部件位于第二打开位置和所述预定位置之间时,所述可打开部件能够通过所述支撑部件对所述可打开部件的支撑跟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运动相互关联地在第二打开位置和所述预定位置之间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所述可打开部件从第二打开位置向第二关闭位置运动的过程的至少一部分当中沿关闭方向推压所述可打开部件的推压装置,
其中用于通过所述推压装置沿关闭方向推压所述可打开部件的推压作用力最大的位置位于所述预定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所述可打开部件位于所述预定位置时,所述推压装置不沿关闭方向推压所述可打开部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成像部包括用于定影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装置,
其中所述推压装置在所述可打开部件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推压所述可打开部件以处于所述定影装置能够向记录材料施加压力的加压状态,并且在所述可打开部件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解除加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停止所述成像部的操作的操作停止装置,
其中所述操作停止装置在所述可打开部件位于其中所述可打开部件对所述成像部的打开比在操作停止位置处更多的位置时将所述成像部的操作置于休止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操作停止位置位于所述预定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
连杆部件,提供所述连杆部件以连接所述成像部和所述图像读取部,连杆部件能够跟所述图像读取部的旋转相互关联地运动,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连杆部件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可打开部件包括由所述支撑部件支撑的被支撑部,并且所述被支撑部具有的形状使得在所述可打开部件位于第二打开位置和所述预定位置之间时所述被支撑部被定位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运动轨迹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支撑部件是相对于所述连杆部件可旋转的滚柱。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可打开部件被旋转以在第二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并且所述可打开部件用于从第二关闭位置运动到所述预定位置的旋转角是20度或更小。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所述可打开部件位于第二打开位置和所述预定位置之间时,所述可打开部件通过所述支撑部件对可打开部件的支撑能够跟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运动相互关联地在第二打开位置和所述预定位置之间运动。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停止所述成像部的操作的操作停止装置,
其中所述操作停止装置在所述可打开部件位于其中所述可打开部件对所述成像部的打开比在操作停止位置处更多的位置时将所述成像部的操作置于休止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操作停止位置位于所述预定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
连杆部件,提供所述连杆部件以连接所述成像部和所述图像读取部,连杆部件能够跟所述图像读取部的旋转相互关联地运动,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被设置在所述连杆部件上。
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可打开部件包括由所述支撑部件支撑的被支撑部,并且所述被支撑部具有的形状使得在所述可打开部件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和所述预定位置之间时所述被支撑部被布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运动轨迹上。
1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可打开部件被旋转以在第二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并且所述可打开部件用于从第二关闭位置运动到所述预定位置的旋转角是20度或更小。
CN201410120843.5A 2013-03-29 2014-03-28 成像设备 Active CN1040797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1813 2013-03-29
JP2013-071813 2013-03-29
JP2014056388A JP6296850B2 (ja) 2013-03-29 2014-03-19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56388 2014-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9753A CN104079753A (zh) 2014-10-01
CN104079753B true CN104079753B (zh) 2017-05-31

Family

ID=5160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0843.5A Active CN104079753B (zh) 2013-03-29 2014-03-28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83831B2 (zh)
JP (1) JP6296850B2 (zh)
CN (1) CN104079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6390B2 (ja) * 2013-06-13 2017-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開閉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51182B2 (ja) * 2014-09-30 2019-0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9733609B2 (en) 2015-02-25 2017-08-1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first and second discharge rollers
JP6418029B2 (ja) 2015-03-26 2018-11-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048632B2 (en) 2015-04-15 2018-08-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eet transport apparatus,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674130B2 (ja) * 2016-01-05 2020-04-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679441B2 (ja) * 2016-07-29 2020-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8170698A (ja) * 2017-03-30 2018-11-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7404085B2 (ja) * 2020-01-30 2023-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465A (zh) * 2006-08-23 2008-02-2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和记录设备
CN202230300U (zh) * 2011-09-26 2012-05-23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63175A (ja) * 1999-08-25 2001-03-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510301B2 (en) * 2000-11-20 2003-01-21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lock unit for preventing a reading unit and a platen cover from being opened simultaneously
US7133626B2 (en) 2003-08-08 2006-1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0553909B1 (ko) * 2003-12-17 2006-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캐너기능을 갖는 프린팅기기
JP2005189552A (ja) 2003-12-25 2005-07-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301141B2 (ja) 2004-10-22 2009-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418766B2 (en) * 2004-12-22 2008-09-02 Xerox Corporation Hinge with tandem pivot structure motion lock and override
KR100676814B1 (ko) * 2005-04-04 2007-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기
JP4713276B2 (ja) 2005-08-29 2011-06-29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24427A (ja) * 2005-10-31 2007-05-17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2528A (ja) * 2006-02-07 2007-08-23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8237995B2 (en) * 2006-02-22 2012-08-07 Oki Data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 apparatus
JP2008209626A (ja) * 2007-02-26 2008-09-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53315A (ja) 2007-08-24 2009-03-12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08617A (ja) 2007-10-31 2009-05-21 Brother Ind Ltd 開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744305B2 (en) * 2009-06-12 2014-06-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latch for openable cover
JP5293536B2 (ja) * 2009-09-28 2013-09-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8605300B2 (en) * 2009-12-08 2013-12-10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urnable image reading part and suspending mechanism
JP5761975B2 (ja) * 2009-12-18 2015-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03574A (ja) * 2010-03-26 2011-10-13 Brother Industries Ltd 複合機
EP2372057B1 (en) * 2010-03-30 2016-04-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JP5435411B2 (ja) * 2010-09-30 2014-03-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開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465A (zh) * 2006-08-23 2008-02-2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和记录设备
CN202230300U (zh) * 2011-09-26 2012-05-23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09205A (ja) 2014-11-06
US20140293359A1 (en) 2014-10-02
CN104079753A (zh) 2014-10-01
JP6296850B2 (ja) 2018-03-20
US9083831B2 (en) 2015-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9753B (zh) 成像设备
EP1650776B1 (en) Open/close switch mechanism having simple configuration
EP1505458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74430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latch for openable cover
US816946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2285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複合機器
JP20140065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59132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4896190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battery
JP51259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ユニット
JP2781196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3255277B2 (ja) 開閉部材の安全装置
JP50394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9052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2785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0690Y2 (ja) 機体開閉検知スイツチ装置
JPH021299Y2 (zh)
JPH08188321A (ja) トレイ給紙式画像形成装置
JP2950381B2 (ja) 電子写真装置の定着器
GB2202489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battery
JPH082693Y2 (ja)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
JP2002244475A (ja) 定着装置及び当該定着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3312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ユニット回動機構
JPS6070473A (ja) クリ−ニング装置
JPH08504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