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2211A - 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2211A
CN103992211A CN201410213778.0A CN201410213778A CN103992211A CN 103992211 A CN103992211 A CN 103992211A CN 201410213778 A CN201410213778 A CN 201410213778A CN 103992211 A CN103992211 A CN 103992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esol
ortho
meta
normal pressure
chlorotol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37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2211B (zh
Inventor
付玉军
殷恒波
卢志鹏
刘林鹏
李继泰
朱晓燕
侯祥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137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922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92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2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2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22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37/0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placing functional groups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hydroxy groups, e.g. by hydrolysis
    • C07C37/0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placing functional groups bound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hydroxy groups, e.g. by hydrolysis by substitution of haloge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亦属于相转移催化剂应用领域。本方案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相转移催化剂与铜的化合物在常压下,共同催化邻氯甲苯和氢氧化钠的水解反应,制备邻、间甲酚。该方法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产物易分离、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

Description

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亦属于相转移催化剂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甲酚主要包括邻甲酚、间甲酚和对甲酚,甲酚类产品广泛用作医药与农药中间体(如生产维生素E、羟氨苄青霉素、薄荷醇等),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近五年国内市场对甲酚产品需求增速超过5%,但是国内甲酚生产技术不够成熟,绝大部分甲酚都依赖进口。
从成本较低、来源丰富的邻氯甲苯合成邻、间甲酚是工业上生产甲酚的常用技术路线,该合成路线短、操作简单、产物易于分离;专利CN103254039研究了邻甲酚的制备方法,在碱性化合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在200~400℃下的高压反应釜中邻氯甲苯水解制备邻、间甲酚,但是该方法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设备腐蚀严重、危险性高;位燕红等也研究邻、间甲酚的常压合成方法,以邻氯甲苯、氢氧化铯为原料在常温下合成邻、间甲酚,但是反应中的氢氧化铯价格高,因此该反应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因此,选择合适的原料和催化剂合成邻、间甲酚在常压下合成邻、间甲酚对于降低反应成本、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以邻氯甲苯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在常压下制备邻、间甲酚;该方法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产物易分离、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本方案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相转移催化剂与铜的化合物在常压下,共同催化邻氯甲苯和氢氧化钠的水解反应,制备邻、间甲酚。
一种邻、间甲酚的常压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将邻氯甲苯、氢氧化钠水溶液和复合催化剂混合后,在回流状态下反应一定时间;停止反应后,用一定量的盐酸中和至pH值为5~6,然后用分液漏斗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水层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与有机层合并,再通过精馏,将目标产物间甲酚和邻甲酚、副产物(主要包括苯甲醚和联苯甲酚)、以及原料邻氯甲苯和萃取剂三氯甲烷分离,收集间甲酚和邻甲酚,并将邻氯甲苯和三氯甲烷循环使用。
其中所述的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例为(1~3):1,其中优选(2~2.5) :1。
其中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0%~30%。
其中所述的复合催化剂为相转移催化剂与铜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相转移催化剂包括四丁基溴化铵、四甲基氢氧化铵、链状聚乙二醇、三乙胺和15-冠-5;铜的化合物包括氯化铜、氯化亚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其中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的量与邻率甲苯的摩尔数比例为5%~50%;铜的化合物的量与邻率甲苯的摩尔比例为1%~20%。
其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2 h~10 h。
其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00~12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 本发明的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路线简单、易于操作,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组合,可以实现常压下邻、间甲酚的制备。
2. 本发明的原料价格低廉、生产周期短,利于甲酚的工业化生产。
3. 本发明甲酚的收率高、间甲酚的选择性好,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同时其所示数据不代表对本发明特征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将邻氯甲苯、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用量比为0.2:0.2 mol/mo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的质量浓度为20%)和复合催化剂由15-冠-5与氯化铜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mol,后者的用量为0.01mol )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在110 ℃反应10 h;停止反应后,用盐酸中和至pH值为5~6,然后用分液漏斗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水层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与有机相合并,再通过精馏,将目标产物间甲酚和邻甲酚、副产物、以及原料邻氯甲苯和萃取剂三氯甲烷分离,收集间甲酚和邻甲酚,并将邻氯甲苯和三氯甲烷循环使用。
改变氢氧化钠的用量分别为0.3 mol、0.4 mol、0.5 mol、和0.6mol,使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分别为1:1、1.5:1、2:1、2.5:1和3:1,固定其它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NaOH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实验条件:邻氯甲苯:0.2mol;NaOH浓度:20%;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10 h;复合催化剂:15-冠-5与CuCl2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mol,后者的用量为0.01mol。
,随着NaOH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的增加,邻氯甲苯的转化率以及各个产物的收率显著增加,当NaOH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为2.5:1时,原料转化率为98%,间/邻甲酚的收率分别为50%和34%,副产物收率为14%;继续增加NaOH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原料转化率增加,但是副产物收率显著增加到17%。
实施例2
将邻氯甲苯、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用量比为0.5:0.2 mol/mo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0%)和复合催化剂由15-冠-5与氯化铜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mol,后者的用量为0.01mol )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在110℃反应10 h;停止反应后,用盐酸中和至pH值为5~6,然后用分液漏斗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水层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与有机相合并,再通过精馏,将目标产物间甲酚和邻甲酚、副产物、以及原料邻氯甲苯和萃取剂三氯甲烷分离,收集间甲酚和邻甲酚,并将邻氯甲苯和三氯甲烷循环使用。
改变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30%,固定其它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浓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实验条件:邻氯甲苯:0.2mol;NaOH:邻氯甲苯摩尔数:2.5:1;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10 h;复合催化剂:15-冠-5与CuCl2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mol,后者的用量为0.01mol。
随着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浓度的增加,原料转化率增加,间甲酚收率均先增加后减小,邻甲酚收率均在34%以上,副产物收率增加,这是因为,随着NaOH的质量浓度增加,反应体系体积减小,催化剂单位浓度增加,反应速度增加,但是副产物收率增加。
实施例3
将邻氯甲苯、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用量比为0.5:0.2 mol/mo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0%)和复合催化剂由15-冠-5与氯化铜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mol,后者的用量为0.01mol )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在110℃反应10 h;停止反应后,用一定量的盐酸中和至pH值为5~6,然后用分液漏斗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水层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与有机相合并,再通过精馏,将目标产物间甲酚和邻甲酚、副产物、以及原料邻氯甲苯和萃取剂三氯甲烷分离,收集间甲酚和邻甲酚,并将邻氯甲苯和三氯甲烷循环使用。
将复合催化剂改变为四丁基溴化铵、四甲基氢氧化铵、链状聚乙二醇、三乙胺与氯化铜的复合物,另外有一组催化剂仅为氯化铜的对比实验,固定其它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复合催化剂中相转移催化剂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实验条件:邻氯甲苯:0.2mol;NaOH:邻氯甲苯摩尔数:2.5:1; NaOH浓度:20%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10 h;复合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与CuCl2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mol,后者的用量为0.01mol;空白组实验催化剂仅为CuCl2,其用量为0.01mol。
表3展示了不同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其中使用15-冠-5时,反应中原料转化率以及产物收率较好,没有相转移催化剂,该反应不能在常压下反应。这是因为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将水相中的离子转移到油相中反应,进行取代反应,所以无相转移催化剂参与下的反应,水相和油相难以融合,在常压下不易反应。
实施例4
将邻氯甲苯、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用量比为0.5:0.2 mol/mo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0%)和复合催化剂由15-冠-5与氯化铜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mol,后者的用量为0.01mol )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在110 ℃反应10 h;停止反应后,用盐酸中和至pH值为5~6,然后用分液漏斗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水层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与有机相合并,再通过精馏,将目标产物间甲酚和邻甲酚、副产物、以及原料邻氯甲苯和萃取剂三氯甲烷分离,收集间甲酚和邻甲酚,并将邻氯甲苯和三氯甲烷循环使用。
将复合催化剂改变为氯化亚铜、氧化铜、氧化亚铜与15-冠-6的复合物,另外有一组催化剂仅为15-冠-6的对比实验,固定其它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复合催化剂中铜的化合物种类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实验条件:邻氯甲苯:0.2mol;NaOH:邻氯甲苯摩尔数:2.5:1;NaOH浓度:20%;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10 h;复合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与CuCl2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mol,后者的用量为0.01mol;空白组实验催化剂仅为15-冠-5,其用量为0.01mol。
无铜类化合物参与反应时,该反应较慢,在10 h反应转化率为29%。当加入铜系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增加,其中以CuCl2与15-冠-6组成的复合物催化该反应时,原料转化率为98%,间甲酚、邻甲酚和副产物的收率依次为50%、34%和14%。
实施例5
将邻氯甲苯、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用量比为0.5:0.2 mol/mo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0%)和复合催化剂由15-冠-5与氯化铜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1mol,后者的用量为0.01mol )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在110℃反应10 h;停止反应后,用盐酸中和至pH值为5~6,然后用分液漏斗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水层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与有机相合并,再通过精馏,将目标产物间甲酚和邻甲酚、副产物副产物、以及原料邻氯甲苯和萃取剂三氯甲烷分离,收集间甲酚和邻甲酚,并将邻氯甲苯和三氯甲烷循环使用。
将复合催化剂中15-冠-5的用量改变为0.04mol、0.07mol、和0.1mol,固定其它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复合催化剂中15-冠-5用量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实验条件:邻氯甲苯:0.2mol;NaOH:邻氯甲苯摩尔数:2.5:1;NaOH浓度:20%;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10 h;复合催化剂:15-冠-5与CuCl2组成,其中后者的用量为0.01mol。
随着催化剂中15-冠-5量的增加,反应速率有增加的趋势,间甲酚与副产物收率也显著增加。特别是当15-冠-5得量增加到0.07mol以上,副产物收率可以达到20%以上,从而降低了目标产物总收率。
实施例6
将邻氯甲苯、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用量比为0.5:0.2 mol/mo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0%)和复合催化剂由15-冠-5与氯化铜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mol,后者的用量为0.002mol )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在110 ℃反应10 h;停止反应后,用盐酸中和至pH值为5~6,然后用分液漏斗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水层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与有机相合并,再通过精馏,将目标产物间甲酚和邻甲酚、副产物、以及原料邻氯甲苯和萃取剂三氯甲烷分离,收集间甲酚和邻甲酚,并将邻氯甲苯和三氯甲烷循环使用。
将复合催化剂中CuCl2的用量改变为0.01mol、0.02mol、和0.04mol,固定其它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复合催化剂中CuCl2用量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实验条件:邻氯甲苯:0.2mol;NaOH:邻氯甲苯摩尔数:2.5:1;NaOH浓度:20%;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10 h;复合催化剂:15-冠-5与CuCl2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mol。
随着催化剂中CuCl2含量的增加,原料转化率与副产物收率有增加的趋势,间甲酚与邻甲酚的收率先增加后减小,当CuCl2用量为0.01mol时,产物中附加值高的间甲酚的选择性最高。
实施例7
将邻氯甲苯、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用量比为0.5:0.2 mol/mo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0%)和复合催化剂由15-冠-5与氯化铜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mol,后者的用量为0.01mol )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在110℃反应4 h;停止反应后,用盐酸中和至pH值为5~6,然后用分液漏斗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水层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与有机相合并,再通过精馏,将目标产物间甲酚和邻甲酚、副产物、以及原料邻氯甲苯和萃取剂三氯甲烷分离,收集间甲酚和邻甲酚,并将邻氯甲苯和三氯甲烷循环使用。
将反应时间改变为6 h、8 h和10 h,固定其它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反应时间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实验条件:邻氯甲苯:0.2 mol;NaOH:邻氯甲苯摩尔数:2.5:1;NaOH浓度:20%;反应温度:110 ℃;复合催化剂:15-冠-5与CuCl2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 mol,后者用量为0.01 mol。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原料转化率以及各个产物的收率均增加,10 h反应基本完全。
实施例8
将邻氯甲苯、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用量比为0.5:0.2 mol/mo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0%)和复合催化剂由15-冠-5与氯化铜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mol,后者的用量为0.01mol )加入到250mL的圆底烧瓶中,在100 ℃反应10 h;停止反应后,用盐酸中和至pH值为5~6,然后用分液漏斗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水层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与有机相合并,再通过精馏,将目标产物间甲酚和邻甲酚、副产物、以及原料邻氯甲苯和萃取剂三氯甲烷分离,收集间甲酚和邻甲酚,并将邻氯甲苯和三氯甲烷循环使用。
将反应温度改变为110 ℃和120 ℃,固定其它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反应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实验条件:邻氯甲苯:0.2 mol;NaOH:邻氯甲苯摩尔数:2.5:1;NaOH浓度:20%;反应时间:10 h;复合催化剂:15-冠-5与CuCl2组成,其中前者的用量为0.04 mol,后者用量为0.01 mol。
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原料转化率以及副产物收率均增加,目标产物间甲酚先增加后保持不变,邻甲酚有略微增加的趋势,在110℃和120℃反应,目标产物收率变化不大,因此110 ℃就可满足该反应。

Claims (15)

1.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相转移催化剂与铜的化合物的混合物作为复合催化剂,在常压下催化邻氯甲苯和氢氧化钠的水解反应,制备邻、间甲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包括四丁基溴化铵、四甲基氢氧化铵、链状聚乙二醇、三乙胺和15-冠-5;铜的化合物包括氯化铜、氯化亚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15-冠-5,铜的化合物为氧化亚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邻氯甲苯、氢氧化钠水溶液和复合催化剂混合后,在回流状态下反应;停止反应后,用盐酸中和至pH值为5~6,分离有机层和水层;萃取水层,萃取液与有机相合并,再通过精馏得到甲酚和邻甲酚,邻氯甲苯和三氯甲烷回收后循环使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例为(1~3):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例为2.5 :1。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0%~3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0%。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有机层和水层是用分液漏斗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萃取水层是用三氯甲烷萃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的量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数比例为5%~50%;铜的化合物的量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例为1%~2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的量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数比例为20%;铜的化合物的量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例为5%。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 h~10 h。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0 h。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00~120℃。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10℃。
CN201410213778.0A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2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3778.0A CN103992211B (zh)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3778.0A CN103992211B (zh)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2211A true CN103992211A (zh) 2014-08-20
CN103992211B CN103992211B (zh) 2017-01-04

Family

ID=51306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377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2211B (zh)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9221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0442A (zh) * 2016-05-25 2016-10-12 江苏钟腾化工有限公司 邻氯甲苯水解制间甲酚专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008170A (zh) * 2016-05-25 2016-10-12 江苏钟腾化工有限公司 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
CN106278824A (zh) * 2016-08-16 2017-01-04 东南大学 一种使用改性低共熔溶剂碱解制备甲酚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3608A1 (de) * 1996-08-21 1998-02-26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Kresol
CN103254039A (zh) * 2013-06-08 2013-08-21 济南卡博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邻甲酚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3608A1 (de) * 1996-08-21 1998-02-26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Kresol
CN103254039A (zh) * 2013-06-08 2013-08-21 济南卡博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邻甲酚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卫国: "邻氯甲苯水解制甲酚生产方法及特点比较", 《化工文摘》 *
钟世安等: "A-1相转移催化剂常压催化合成对硝基苯酚", 《精细石油化工》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0442A (zh) * 2016-05-25 2016-10-12 江苏钟腾化工有限公司 邻氯甲苯水解制间甲酚专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008170A (zh) * 2016-05-25 2016-10-12 江苏钟腾化工有限公司 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
CN106000442B (zh) * 2016-05-25 2018-07-10 江苏钟腾化工有限公司 邻氯甲苯水解制间甲酚专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008170B (zh) * 2016-05-25 2019-01-25 江苏钟腾化工有限公司 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
CN106278824A (zh) * 2016-08-16 2017-01-04 东南大学 一种使用改性低共熔溶剂碱解制备甲酚的方法
CN106278824B (zh) * 2016-08-16 2018-09-21 东南大学 一种使用改性低共熔溶剂碱解制备甲酚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2211B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1856B (zh) 一种非对称二芳基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2241662A (zh) 一种噻吩-3-乙醇的合成方法
CN103992211A (zh) 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
CN103012074B (zh) 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
CN104592030A (zh) 一种合成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2603800A (zh) 一种磷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3508875A (zh) 一种2,3,3,3-四氟丙酸(i)的合成方法
CN101774897B (zh) 一种制备香兰素及其类似物的方法
CN103641780B (zh) 一种从煤焦油粗品中提纯异喹啉的方法
CN103224451A (zh) 一种合成3,5-二氯苯甲酸的方法
CN102757312A (zh) 一种高选择性低耗能苯甲醇制备方法
CN102731333A (zh) 一种丁卡因的制备方法
CN102718639A (zh) 一种天然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CN102816076B (zh) 一种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合成方法
CN103755533A (zh) 一种以草蒿脑油为原料合成茴脑的方法
CN102040486B (zh) 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的制备方法
CN103086898B (zh) 二苯胺或其环上取代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2180773B (zh) 一种白藜芦醇的制备方法
CN101219938B (zh) 愈创木酚的合成方法
CN101307016B (zh) 2,6-二异丙基-4-苯氧基苯基硫脲的合成方法
CN104725437A (zh) 碱性水解莱鲍迪苷ⅰ制备昆布二糖和莱鲍迪苷b
CN103864585B (zh) 一种制备3,4,5-三甲氧基甲苯的方法
CN102319549A (zh) 一种缩醛型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CN105753665A (zh) 一种催化合成1,1,1,3,3,3-六氟异丙基甲醚的工艺方法
CN103449975A (zh) 从对叔丁基卤代苯合成间叔丁基苯酚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