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2074B - 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2074B
CN103012074B CN201210589021.2A CN201210589021A CN103012074B CN 103012074 B CN103012074 B CN 103012074B CN 201210589021 A CN201210589021 A CN 201210589021A CN 103012074 B CN103012074 B CN 103012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ether
ether compound
aromatic
aromatic methyl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90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2074A (zh
Inventor
顾振鹏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BIO-CH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BIO-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BIO-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BIO-CH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890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12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12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2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2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2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是将芳香族酚类化合物、苛性碱、水和一氯甲烷在温度60~100℃,压力0.5~2.5Mpa下反应2-8小时,制得芳香族甲醚化合物,所述芳香族酚类化合物、苛性碱、一氯甲烷按摩尔比为1:1.0~2.0:1.0~5.0,所述苛性碱与水的重量比1:4~10。本发明制备方法不但具有成本低、收率高、反应易于实现等优点,通过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可以有效地促进气液两相反应,反应温度范围温和,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都比较高,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纯度达到99.5%以上,反应收率95~97%,具有很高的工业化价值。而且,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解决1,2-苯并异噻唑啉酮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难题,有效的回收利用一氯甲烷,实现了无排放生产工艺。

Description

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芳香族甲醚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广泛的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香料等领域。低碳数的芳香族甲醚化合物还是重要的溶剂。苯甲醚又叫茴香醚,是生产多种香料、染料、农药的重要中间体。4-甲基苯甲醚可用于食品香料,具有香紫罗兰香气,主要用于配制胡桃、榛子等坚果型香精,也可用作其它香料的中间体。
合成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有多种。通常使用酚与甲基化试剂在碱存在下合成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目前工业上生产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主要方法是用酚钠与硫酸二甲酯作用而得。
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传统制法还曾采用一氯甲烷做原料,与酚钠或酚钾反应制得相应的芳香族甲醚化合物。
1883年法文文献(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2,40,106,1883)中提到了一氯甲烷和酚钠在190-200℃下反应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文献中的反应温度过高,工业化不易实现。
1924年的美国文献(J.A.C.S.,46,967,1924)中提到用苯酚、液氨、金属钠混合先制苯酚钠,然后通入一氯甲烷气体反应得到苯甲醚,醚化收率42%。此方法用到非常危险的金属钠,导致原料成本高,而且报道的反应收率非常不理想,此方法不适合进行工业化生产。
1,2-苯并异噻唑啉酮的合成方法如下:
                                                 
理论上,生产1kg的1,2-苯并异噻唑啉酮就要产生0.438kg的一氯甲烷,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回收处理上述合成路线产生的一氯甲烷的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由一氯甲烷合成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不足以及生产1,2-苯并异噻唑啉酮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一氯甲烷不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本发明提供了利用一氯甲烷合成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
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是将芳香族酚类化合物、苛性碱、水和一氯甲烷在温度60~100℃,压力0.5~2.5Mpa下反应数小时,制得芳香族甲醚化合物,所述芳香族酚类化合物、苛性碱、一氯甲烷按摩尔比为1:1.0~2.0:1.0~5.0,所述苛性碱与水的重量比1:4~10
所述的芳香族酚类化合物通式为:
通式中,R1-R5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代表氢原子、卤原子、C1-C16的直链烃基或支链烃基。
所述芳香族酚类化合物为苯酚、2-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4-甲基苯酚、2-氯苯酚、3-氯苯酚、4-氯苯酚、2-溴苯酚、3-溴苯酚、4-溴苯酚。
所述的苛性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锂。
所述反应还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与芳香族酚类化合物重量比为0.001~0.01。
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是季铵盐类化合物、冠醚、聚乙二醇、聚乙二醇醚、聚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季铵盐类化合物。
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是四丁基溴化铵。
所述方法制得固体产物时,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得到芳香族甲醚化合物,所述方法制得液体产物时,反应后,经分液、蒸馏,得到芳香族甲醚化合物,优选,在分液或过滤前前进行冷却排气。
所述方法收率95~97%,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纯度大于99.5%。
所述一氯甲烷为生产1,2-苯并异噻唑啉酮工艺中回收制得,所述回收方法为:生产1,2-苯并异噻唑啉酮工艺生成的废气经水、15%~30%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去除氯化氢后,经缓冲罐进入压缩机增压后,将一氯甲烷冷凝液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制备方法不但具有成本低、收率高、反应易于实现等优点,通过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可以有效地促进气液两相反应,反应温度范围温和,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都比较高,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纯度达到99.5%以上,反应收率95~97%,具有很高的工业化价值。,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解决1,2-苯并异噻唑啉酮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难题,有效的回收利用一氯甲烷,实现了无排放生产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配备有磁力搅拌,热电偶,气液相加料口的1L不锈钢高压釜中,加入苯酚94g,15%氢氧化钠液400g,四丁基溴化铵0.1g,室温搅拌成苯酚钠水溶液,密闭高压釜。室温下通过气相口通入一氯甲烷70g,通完一氯甲烷后升温至60~70℃,此时釜内表压1.2Mpa,反应混合物保温60~70℃反应5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排气泄压,釜内反应物经分层,简单蒸馏得到目的产物苯甲醚,纯度大于99.5%,醚化收率95.0%。
实施例2
在配备有磁力搅拌,热电偶,气液相加料口的1L不锈钢高压釜中,加入4-甲基苯酚108g,20%氢氧化钾液420g,四丁基溴化铵0.1g,室温搅拌成4-甲基苯酚钾水溶液,密闭高压釜。室温下通过气相口通入一氯甲烷70g,通完一氯甲烷后升温至70~80℃,此时釜内表压1.2Mpa,反应混合物保温70~80℃反应5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排气泄压,釜内反应物经分层,简单蒸馏得到目的产物4-甲基苯甲醚,纯度99.5%,醚化收率9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芳香族酚类化合物、苛性碱、水和一氯甲烷在温度60~100℃,压力0.5~2.5MPa下反应2-8小时,制得芳香族甲醚化合物,所述芳香族酚类化合物、苛性碱、一氯甲烷按摩尔比为1:1.0~2.0:1.0~5.0,所述苛性碱与水的重量比1:4~10;所述芳香族酚类化合物为苯酚、2-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4-甲基苯酚、2-氯苯酚、3-氯苯酚、4-氯苯酚、2-溴苯酚、3-溴苯酚、4-溴苯酚;所述的苛性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所述反应还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与芳香族酚类化合物重量比为0.001~0.01;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是四丁基溴化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制得固体产物时,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得到芳香族甲醚化合物,所述方法制得液体产物时,反应后,经分液、蒸馏,得到芳香族甲醚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收率95~97%,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纯度大于9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氯甲烷为生产1,2-苯并异噻唑啉酮工艺中回收制得,所述回收方法为:生产1,2-苯并异噻唑啉酮工艺生成的废气经水、15%~30%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去除氯化氢后,经缓冲罐进入压缩机增压后,将一氯甲烷冷凝液化。
CN201210589021.2A 2012-12-31 2012-12-31 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 Active CN103012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9021.2A CN103012074B (zh) 2012-12-31 2012-12-31 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9021.2A CN103012074B (zh) 2012-12-31 2012-12-31 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2074A CN103012074A (zh) 2013-04-03
CN103012074B true CN103012074B (zh) 2015-08-19

Family

ID=47961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9021.2A Active CN103012074B (zh) 2012-12-31 2012-12-31 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120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8625B (zh) * 2013-11-21 2015-04-15 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甲基硫酸钠废渣合成苯甲醚的方法
CN104529723B (zh) * 2014-12-31 2016-06-29 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烷氧基氟代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4844427B (zh) * 2015-04-14 2017-01-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苄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481702B (zh) * 2015-11-27 2018-05-11 浙江鸿盛化工有限公司 一锅法合成间氨基苯乙醚的方法
CN108793104B (zh) * 2017-04-28 2021-01-08 北京阳光欣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氧化氮相转移催化方法
CN108314605A (zh) * 2018-04-12 2018-07-24 深圳市前海博扬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碘甲烷醚化制备苯甲醚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6946B2 (en) * 2002-02-15 2005-01-25 Value Recovery, Inc. Process for making organic product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on-product streams using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velopment》.2003,第7卷(第4期),第551-552页. *
Roman Bielski,et al.,.Conversion of Pollutants in Dilute Aqueous Waster Streams to Useful Products:a 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Phase-Transfer Catalysis.《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amp *
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方法综述;黄国华;《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831(第8期);第131-132页 *
间-甲基苯甲醚相转移催化合成研究;赵硕等;《精细化工》;19931231;第10卷(第1期);第53-5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2074A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2074B (zh) 制备芳香族甲醚化合物的方法
US9434665B2 (en) Ruthenium complex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methanol and diol
CN104592030A (zh) 一种合成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2351695B (zh) α-溴丙酸乙酯的高选择性合成方法
CN103058984B (zh) 西瓜酮的合成方法
CN102766061A (zh) 脱氢枞酸基二芳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7082740B (zh) 一种提高氯代法制备异戊烯醇收率的方法
CN104230676A (zh) 一种甲缩醛的制备工艺
CN106588657A (zh) 一种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07663148B (zh) 一种制备c6~10芳基c1~4烷基醚的方法
CN106673952A (zh) 一种活性白土负载的三氯化铁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合成苄基甲苯的方法
CN104177447B (zh) 一种碳基固体酸催化木质素降解制备酚类化学品的方法
CN102775311B (zh) 一种水杨酸异辛酯的制备方法
CN105111039A (zh) 一种氯代异戊烯的制备方法
CN104277027A (zh) 一种(r)- 碳酸丙烯酯的制备方法
CN104892371A (zh) 一种乙二醇二甲醚的制备方法
CN103951546A (zh) 一种百里酚的新合成工艺
CN105237340B (zh) 4,4,4‑三氟丁醇的合成新方法
CN103992211A (zh) 一种邻、间甲酚常压合成的方法
CN101781205A (zh) 一种合成取代丙烯酸苯酯的方法
CN103524313B (zh) 一种3,5-二甲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CN102001922B (zh) 一种合成二苯氧基甲烷的方法
CN101774957B (zh) 一种β-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CN106588655B (zh) 一种用尿素与甲醇反应合成碳酸二甲酯的装置及生产工艺
CN102617294B (zh) 白藜芦醇的微波化学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