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2177A -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 Google Patents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2177A
CN103992177A CN201410213075.8A CN201410213075A CN103992177A CN 103992177 A CN103992177 A CN 103992177A CN 201410213075 A CN201410213075 A CN 201410213075A CN 103992177 A CN103992177 A CN 103992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medium
pleurotus eryngii
mycelia
bacterium bag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30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2177B (zh
Inventor
陆荣生
韩美丽
郭泽旺
霍秀娟
梁志强
马跃峰
覃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xi Tianyuan Bi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xi Tianyuan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xi Tianyuan Bi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4102130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92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92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2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2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21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长满菌丝的菌袋经塑料袋剥离促进菌丝充分后熟,然后采用低温与变温刺激加速菇蕾集中形成,并通过喷施营养液、加盖营养土促进子实体形成与生长。本发明还公开了配套的栽培培养基、培养液与营养土配方(培养基A、营养土A和营养液A)。应用本发明低温与变温刺激结合菌袋剥离加盖营养土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生产配方,可以提高杏鲍菇的产量,缩短菌丝生长时间并适当降低培养料成本,出菇早、出菇期集中。

Description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背景技术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又名剌芹侧耳,是一种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该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特别是其所含的多糖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深得消费者喜爱,目前广西市场上杏鲍菇批发价格已达18元/公斤。
杏鲍菇是低温型食用菌,温度超过23℃子实体会死亡、腐烂,对生产条件要求较高。现有栽培技术下杏鲍菇产量较低,生物转化率在70-80%之间。造成产量低的原因主要有:
(1)现有培养基配方不合适,没能提供菌丝生长与子实体发育所必需的全部营养;(2)菇蕾形成期不集中,因而消耗了菌袋部分养料,间接影响了子实体的产量;(3)菌丝形成菇蕾前没有经过充分的后熟过程,积累的养分不足以形成高产的子实体;(4)传统的袋栽方法无法在子实体生长发育后期人工补充所需的养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杏鲍菇高产栽培培养基,每1000g培养基中含有棉籽壳460.0g、甘蔗渣319.0g、泥灰土100.0g、桉树锯木屑100.0g、石膏粉10.0g、过磷酸钙10.0g、海藻糖1.0g。
杏鲍菇高产栽培培养料配方,包括培养基A、营养土A和营养液A,培养基A用于菌丝培养,每1000g培养基A中含有棉籽壳460.0g、甘蔗渣319.0g、泥灰土100.0g、桉树锯木屑100.0g、石膏粉10.0g、过磷酸钙10.0g、海藻糖1.0g,培养基与水按1:1.65比例混合;营养土A用于出菇期覆盖菌袋,每1000g营养土A中含有黄土540.0g、泥炭土230.0g、椰糠100.0g、陶砾(直径1cm左右)100g、过磷酸钙10g、石灰20g,使用前按1:1.5与水混合;营养液用于菌丝后熟作用后喷施,每1000ml营养液A中含有硫酸镁3.7g、磷酸二氢钾1.7g、硝酸钙5.6g、硼酸0.08g、硫酸铜0.04g、氯化钴0.04g、腐胺0.10g、海藻糖2g。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长满菌丝的菌袋经塑料袋剥离促进菌丝充分后熟,然后采用低温与变温刺激加速菇蕾集中形成,并通过喷施营养液、加盖营养土促进子实体形成与生长;菌丝采用培养基A进行培养,每1000g培养基A中含有棉籽壳460.0g、甘蔗渣319.0g、泥灰土100.0g、桉树锯木屑100.0g、石膏粉10.0g、过磷酸钙10.0g、海藻糖1.0g,培养基与水按1:1.65比例混合;低温与变温刺激前,将营养液A喷于菌袋表面,每1000ml营养液A中含有硫酸镁3.7g、磷酸二氢钾1.7g、硝酸钙5.6g、硼酸0.08g、硫酸铜0.04g、氯化钴0.04g、腐胺0.10g、海藻糖2g;每1000g营养土A中含有黄土540.0g、泥炭土230.0g、椰糠100.0g、陶砾(直径1cm左右)100g、过磷酸钙10g、石灰20g。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杏鲍菇栽培种接种于装有培养基A的菌袋中,置于25-28℃下培养菌丝;
(2)待菌丝长满菌袋后,环剥塑料袋,置于25-28℃下后熟处理3天;
(3)后熟完毕,喷营养液A于菌袋表面,置于10-12℃低温下低温处理3天,然后升温至16-18℃继续处理3天;
(4)菌袋表面加盖营养土,在16-21℃下出菇生长至采收。
针对现有杏鲍菇栽培技术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低的问题,发明人从培养基配方研制、剥袋促进菌丝充分后熟知、低温与变温结合刺激与加速菇蕾集中形成、喷施营养液与覆盖营养土结合四方面进行了攻关研究,建立了一种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长满菌丝的菌袋经塑料袋剥离促进菌丝充分后熟,然后采用低温与变温刺激加速菇蕾集中形成,并通过喷施营养液、加盖营养土促进子实体形成与生长。为此,发明人还研制了配套的栽培、培养液与营养土配方(培养基A、营养土A和营养液A)。应用本发明低温与变温刺激结合菌袋剥离加盖营养土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生产配方,可以提高杏鲍菇的产量,缩短菌丝生长时间并适当降低培养料成本,出菇早、出菇期集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缩短了杏鲍菇菌生长时间,缩短时间7天左右;
(2)一茬菇的生物学转化率高达124%,远高于国内目前一茬菇60%的水平;;
(3)菇蕾形成时间缩短,出菇期较为集中,不仅可以节约长期降温所用电能,而且方便工厂化管理,有利于产品的采收、上市;
(4)培养基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甘蔗渣与桉树锯木屑,使生产成本有所下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
(1)培养料配制
培养基A配制(配料、拌料、装袋、灭菌):①按质量称取棉籽壳46.0%、甘蔗渣31.9%、泥炭土10.0%、桉树锯木屑10.0%、石膏粉1.0%、过磷酸钙1.0%、海藻糖1.0%;②将棉籽壳、甘蔗渣、泥炭土、桉树锯木屑、石膏粉这几种成分混在一起拌均;③过磷酸钙、海藻糖溶于适量的水中溶解;④将②、③两种混合物合并混合,并加水至混合的培养基中,混合物与水的比例为1:1.65。
营养土A配制(配料、拌料):①按质量称取黄土54.0%、泥炭土23.0%g、椰糠10.0%、陶砾(直径1cm)10.0%、过磷酸钙1.0%、石灰2.0%;②将①中除过磷酸钙之外的成份混合拌均;③用适量的水溶解过磷酸钙;④将②、③两种混合物合并混合,并加水,混合物与水的比例为1:1.5。
营养液A配制:每1000ml营养液中含有硫酸镁3.7g、磷酸二氢钾1.7g、硝酸钙5.6g、硼酸0.08g、硫酸铜0.04g、氯化钴0.04g、腐胺0.10g、海藻糖2g。
(2)培养基A的分装、消毒灭菌、接种
将配好的培养基A,分装到规格32cm×17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干料400g;在120℃下消毒灭菌60分钟,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待用。
将栽培种接入消毒后的培养袋中,每瓶50g干重的栽培种接种6个菌袋;接种后放于25-28℃温室黑暗培养25天左右,菌丝长满菌袋。
(3)菌丝后熟作用的完成
将长满菌丝的菌袋剥去塑料袋,放入底部带孔塑料框(规格47cm×36cm×27cm)中,框底铺一层5mm厚的纸板,并铺0.5-1cm厚的营养土A,将菌袋接种一头向上,垂直放置框中,每框9个菌袋,菌袋之间间隔2-3cm,在塑料框表面盖一层塑料地膜,室温控制在25-28℃,维持3天(如室温在23-25℃则需4天)。期间,每天掀开薄膜二次以通风换气,每次掀开时间10分钟。处理第三天时,菌块表面已长成一层浓密的白色菌丝。
其中,将菌袋放于塑料框中,便于生产中的移动式与分隔式管理,而且可以放于培养架上,节省空间,有利于工厂化推广种植。
(4)低温与变温处理
①喷营养液A于菌袋表面,用量为100袋喷80ml;
②将装菌袋的框移入低温处理室,在10-12℃低温下低温处理3天,然后升温至16-18℃继续处理3天;处理期间菌框表面盖塑料地膜,每天掀开薄膜二次以通风换气,每次掀开时间30分钟。处理第6天时,已见50%菌块表面菌丝出现纽结。
(5)菌袋覆土处理
将步骤(4)中处理过的菌框移入出菇室,菌袋表面盖上营养土A(盖营养土A前,将湿度调至含水量60%),营养土厚度1-2cm,且菌袋之间的缝隙也要用营养土填满。然后,将菇房温度控制在16-21℃以下。
(6)出菇期管理
控制菇房整体空气湿度在70-80%;覆盖营养土的菌框菇蕾未出土之前,土层表面不发白不用喷水,如土层表面发白,可喷一次雾状清水,使土层表面湿润既可;50%以上菌框都有菇蕾形成后,3天淋一次透水,直至采收。
结果:移入菇房后第4天,50%菌框覆土表面出现灰色菇蕾,第6天,所有菌框均出现菇蕾,第12-15天分批采收。第一批菇采收后,清理菌筐,将菌块倒置,喷2%石灰水,放置7天,待菌生恢复生长后,同前期一样重复管理。一茬菇生物转化率125%,二茬菇生物转化率62%,共采收二茬,总生物转化率187%。
实施例2传统栽培方式与本发明菌丝生长、出菇性状比较试验
(一)传统培养基与本发明培养基A采用传统出菇方式时出菇袋菌丝生长与产量情况(结果见表1)
传统出菇袋培养基配方1(记作传1):棉籽壳98.0%、石膏粉1.0%、过磷酸钙1.0%;
传统出菇袋培养基配方2(记作传2):棉籽壳70.0%、甘蔗渣28.0%、石膏粉1.0%、过磷酸钙1.0%;
本发明出菇袋培养基配方(记作本):棉籽壳46%、甘蔗渣31.9%、泥灰土10.0%、桉树锯木屑10.0%、石膏粉1.0%、过磷酸钙1.0%、海藻糖0.10%。
参照实施例1做好出菇袋培养基,并装袋(袋规格17cm×34cm)、灭菌,然后取刚长满菌丝的栽培种接种,菌袋在25-28℃培养室培养。
菌袋菌丝长满后,按目前所用袋栽模式进行出菇管理,具体过程如下:
将菌袋排在栽培架上,解开袋口,保持温度在12-18℃之间,同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并适当通风,以刺激原基的形成。子实体原基形成阶段,以保湿为主,随着子实体的不断增大,也要逐渐地加大通风量,以保证棚内的空气新鲜。子实体采收完以后,要及时清除料面,去掉菇根,及时补水,进行第二茬菇的出菇管理。
表1传统培养基与本发明培养基A对出菇袋菌丝生长的影响比较
表1试验结果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分析,数据后相同大小写字母表示在1%和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从中可见,在传统袋栽出菇方式下,采用本发明所制做的菌袋,在试验时间下,其处理菌丝生长速度明显优于另外二种培养基,第一茬菇的生物学转化率也明显较高。试验表明,本发明培养基确实在缩短菌丝生长时间与提高产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二)传统培养基与本发明培养基采用本发明出菇方法时出菇袋菌丝生长与产量情况(结果见表2)
传统出菇袋培养基配方1(记作传1)、传统出菇袋培养基配方2(记作传2)、本发明出菇袋培养基配方(记作本)同(一)。
参照实施例1做好出菇袋培养基,并装袋(袋规格17cm×34cm)、灭菌,然后取刚长满菌丝的栽培种接种,菌袋在25-28℃培养室培养。
菌袋菌丝长满后,按实施例1步骤(3)至(6)方法进行出菇管理。
表2传统培养基与本发明培养基A采用本发明方法产量比较
表试验结果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分析,表中数据后相同大小写字母表示在1%和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传1-CK、传2-CK是传统培养基(传1和传2)在传统袋栽管理情况下的结果。从中可见,采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在本发明出菇方法的情况下,在所试验的时间下,第一茬、第二茬菇及总的生物学转化率均明显高于另外二个传统配方及其传统方法处理的对照。在采用本发明出菇方法的情况下,在所试验的时间下,传1和传2第一茬、第二茬菇及总的生物学转化率均明显高于其对照。

Claims (4)

1.一种杏鲍菇高产栽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每1000g培养基中含有棉籽壳460.0g、甘蔗渣319.0g、泥灰土100.0g、桉树锯木屑100.0g、石膏粉10.0g、过磷酸钙10.0g、海藻糖1.0g。
2.杏鲍菇高产栽培培养料配方,包括培养基A、营养土A和营养液A,其特征在于:
培养基A用于菌丝培养,每1000g培养基A中含有棉籽壳460.0g、甘蔗渣319.0g、泥灰土100.0g、桉树锯木屑100.0g、石膏粉10.0g、过磷酸钙10.0g、海藻糖1.0g,培养基与水按1:1.65比例混合;
营养土A用于出菇期覆盖菌袋,每1000g营养土A中含有黄土540.0g、泥炭土230.0g、椰糠100.0g、直径1cm左右陶砾100g、过磷酸钙10g、石灰20g,使用前按1:1.5与水混合;
营养液用于菌丝后熟作用后喷施,每1000ml营养液A中含有硫酸镁3.7g、磷酸二氢钾1.7g、硝酸钙5.6g、硼酸0.08g、硫酸铜0.04g、氯化钴0.04g、腐胺0.10g、海藻糖2g。
3.一种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长满菌丝的菌袋经塑料袋剥离促进菌丝充分后熟,然后采用低温与变温刺激加速菇蕾集中形成,并通过喷施营养液、加盖营养土促进子实体形成与生长;
所述菌丝采用培养基A进行培养,每1000g培养基A中含有棉籽壳460.0g、甘蔗渣319.0g、泥灰土100.0g、桉树锯木屑100.0g、石膏粉10.0g、过磷酸钙10.0g、海藻糖1.0g,培养基与水按1:1.65比例混合;
所述低温与变温刺激前,将营养液A喷于菌袋表面,每1000ml营养液A中含有硫酸镁3.7g、磷酸二氢钾1.7g、硝酸钙5.6g、硼酸0.08g、硫酸铜0.04g、氯化钴0.04g、腐胺0.10g、海藻糖2g;
每1000g所述营养土A中含有黄土540.0g、泥炭土230.0g、椰糠100.0g、直径1cm左右陶砾100g、过磷酸钙10g、石灰20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杏鲍菇栽培种接种于装有培养基A的菌袋中,置于25-28℃下培养菌丝;
(2)待菌丝长满菌袋后,环剥塑料袋,置于25-28℃下后熟处理3天;
(3)后熟完毕,喷营养液A于菌袋表面,置于10-12℃低温下低温处理3天,然后升温至16-18℃继续处理3天;
(4)菌袋表面加盖营养土,在16-21℃下出菇生长至采收。
CN201410213075.8A 2014-05-20 2014-05-20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2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3075.8A CN103992177B (zh) 2014-05-20 2014-05-20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3075.8A CN103992177B (zh) 2014-05-20 2014-05-20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2177A true CN103992177A (zh) 2014-08-20
CN103992177B CN103992177B (zh) 2016-01-06

Family

ID=51306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307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2177B (zh) 2014-05-20 2014-05-20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92177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2872A (zh) * 2015-02-06 2015-06-10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促进杏鲍菇二次出菇的调理液及方法
CN104885787A (zh) * 2015-06-17 2015-09-09 桂林丰润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活性物含量高的蛹虫草子实体种植方法
CN104938213A (zh) * 2015-06-23 2015-09-30 广西大学 一种杏鲍菇无公害栽培方法
CN104961581A (zh) * 2015-07-06 2015-10-07 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海藻类制备的具有高生物转化值的海鲜菇培养基以及制备方法
CN105359836A (zh) * 2015-12-05 2016-03-02 刘晓红 野生松茸人工栽培过程中诱导出菇方法
CN105850506A (zh) * 2016-05-03 2016-08-17 师宗雨泽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05886409A (zh) * 2016-04-12 2016-08-24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提高侧耳属食用菌产量的培养基及方法
CN106187448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侧耳属食用菌快速增殖营养液及其栽培种的预处理方法
CN106336265A (zh) * 2016-08-29 2017-01-18 邵阳柳创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食用菌增产的生长助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06748444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CN107306664A (zh) * 2017-07-27 2017-11-03 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秀珍菇品质的栽培方法
CN107500808A (zh) * 2017-09-22 2017-12-2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香菇培养基
CN108812066A (zh) * 2018-07-06 2018-11-16 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工艺
CN111758552A (zh) * 2020-06-30 2020-10-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牛大力多倍体的诱导方法
CN111771609A (zh) * 2020-06-23 2020-10-16 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林下菌棒脱袋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11771608A (zh) * 2020-06-23 2020-10-16 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林下散料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12544341A (zh) * 2020-12-15 2021-03-26 贵州丰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冬荪快繁方法及其应用
IT201900024123A1 (it) 2019-12-16 2021-06-16 Giovanni Pacioni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sincrona e programmata di pleurotus eryngii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8814A (zh) * 2010-11-22 2011-02-2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缩短杏鲍菇出菇袋菌丝生长周期及提高产量的方法
CN103387446A (zh) * 2013-07-08 2013-11-13 安徽金麒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杏鲍菇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3408361A (zh) * 2013-07-31 2013-11-27 江苏惠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营养杏鲍菇培养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8814A (zh) * 2010-11-22 2011-02-2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缩短杏鲍菇出菇袋菌丝生长周期及提高产量的方法
CN103387446A (zh) * 2013-07-08 2013-11-13 安徽金麒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杏鲍菇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3408361A (zh) * 2013-07-31 2013-11-27 江苏惠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营养杏鲍菇培养基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2872B (zh) * 2015-02-06 2017-08-29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促进杏鲍菇二次出菇的调理液及方法
CN104692872A (zh) * 2015-02-06 2015-06-10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促进杏鲍菇二次出菇的调理液及方法
CN104885787A (zh) * 2015-06-17 2015-09-09 桂林丰润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活性物含量高的蛹虫草子实体种植方法
CN104938213A (zh) * 2015-06-23 2015-09-30 广西大学 一种杏鲍菇无公害栽培方法
CN104961581A (zh) * 2015-07-06 2015-10-07 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海藻类制备的具有高生物转化值的海鲜菇培养基以及制备方法
CN105359836A (zh) * 2015-12-05 2016-03-02 刘晓红 野生松茸人工栽培过程中诱导出菇方法
CN105886409A (zh) * 2016-04-12 2016-08-24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提高侧耳属食用菌产量的培养基及方法
CN105850506A (zh) * 2016-05-03 2016-08-17 师宗雨泽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06187448B (zh) * 2016-06-30 2020-03-1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侧耳属食用菌快速增殖营养液及其栽培种的预处理方法
CN106187448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侧耳属食用菌快速增殖营养液及其栽培种的预处理方法
CN106336265A (zh) * 2016-08-29 2017-01-18 邵阳柳创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食用菌增产的生长助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06748444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CN107306664A (zh) * 2017-07-27 2017-11-03 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秀珍菇品质的栽培方法
CN107500808A (zh) * 2017-09-22 2017-12-2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香菇培养基
CN108812066A (zh) * 2018-07-06 2018-11-16 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提高杏鲍菇谷氨酸含量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工艺
IT201900024123A1 (it) 2019-12-16 2021-06-16 Giovanni Pacioni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sincrona e programmata di pleurotus eryngii
CN111771609A (zh) * 2020-06-23 2020-10-16 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林下菌棒脱袋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11771608A (zh) * 2020-06-23 2020-10-16 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林下散料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11758552A (zh) * 2020-06-30 2020-10-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牛大力多倍体的诱导方法
CN111758552B (zh) * 2020-06-30 2022-02-1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牛大力多倍体的诱导方法
CN112544341A (zh) * 2020-12-15 2021-03-26 贵州丰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冬荪快繁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2177B (zh)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2177B (zh)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CN103918475B (zh) 秀珍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秀珍菇的培养基
CN102265754B (zh) 一种杏鲍菇工厂化瓶栽的方法
CN102318505B (zh) 一种灵芝盆景的栽培方法
CN103814713B (zh) 一种大顶苦瓜的种植方法
CN104987156B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4285664A (zh) 一种鸡腿菇高效栽培方法
CN104303830A (zh) 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CN104145716B (zh) 硬皮马勃菌根苗的合成方法
CN106508422A (zh) 一种海鲜菇的栽培方法
CN105794496A (zh) 一种黑牛肝菌工厂化瓶栽方法
CN105684728A (zh) 一种松茸的液体菌种繁育方法和大田仿生栽培方法
CN110122188A (zh) 食用菌栽培营养促进剂及其应用
CN104054507A (zh) 一种平菇高产栽培方法
CN107371711B (zh) 一种菠萝的盆栽方法
CN108293586A (zh) 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
CN103250638B (zh) 一种菊花组织培养栽培方法
CN104982178A (zh) 甘蔗地套种猪肚菇的方法
CN102487725A (zh) 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
CN104206170A (zh) 一种富集dnj成分的灵芝的培养方法
CN105493889A (zh) 平菇的种植方法
CN109006185A (zh) 一种富硒金针菇培养基质及其栽培方法
CN104663247A (zh) 利用桑枝屑种植茶树菇的方法
CN107691203A (zh) 一种富硒新垦莲藕的种植方法
CN104798483A (zh) 一种瓠瓜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