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48444A -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48444A
CN106748444A CN201611125737.1A CN201611125737A CN106748444A CN 106748444 A CN106748444 A CN 106748444A CN 201611125737 A CN201611125737 A CN 201611125737A CN 106748444 A CN106748444 A CN 106748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jor ingredient
mushroom
sporophyte
cover soil
high y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257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48444B (zh
Inventor
王倩
黄建春
陈辉
张津京
宋晓霞
陈明杰
汪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111257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48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48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8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48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8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3/00Calcareous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50Treatments comb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s, e.g. anaerobic and aerobic treatment or vermicomposting and aerob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其包括第一主料,第二主料,以及辅料。所述第一主料为椰糠、木屑、珍珠岩、煤渣,其中各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所述椰糠0~60%,所述木屑0~60%,所述珍珠岩0~80%,所述煤渣0~60%,并且第一主料至少占主料总重10%。所述第二主料为泥炭,其中所述泥炭重量百分比为20~90%。所述辅料为石灰、石膏或碳酸钙。

Description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覆土材料栽培双孢蘑菇的方法,以降低覆土成本并提高双孢蘑菇产量及商品菇率,以及增加子实体单重。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属草腐菌类食用菌,其菌肉肥嫩,含有丰富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种氨基酸类物质。特别地,双孢蘑菇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热量低,高保健价值、具有拮抗人体的病毒、抑制人体中血清胆固醇上升等作用的高档蔬菜类食品。另外,因为双孢蘑菇所含多糖的醌类化合物与巯基结合,可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所以在医学上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可抑制肿瘤的发生。因此,普遍大众喜食双孢蘑菇,进而使双孢蘑菇成为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食用菌,也使双孢蘑菇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居食用菌鲜菇之首。
然而,在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栽培中,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必须覆土才能诱导形成子实体。因此,覆土是影响蘑菇产量、质量和出菇整齐度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大部分国家的覆土材料采用泥炭土和石灰或者石膏的混合物。对泥炭的挖掘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在许多没有泥炭土的蘑菇种植区域,只能用本地的、质量较差的泥土来作为覆土材料,制约了双孢蘑菇的生产,这导致了很有必要开发泥炭土的替代物。
在中国双孢蘑菇栽培由于栽培条件、栽培区域和运输成本因素的制约,对覆土材料的选择有较强的地域性,一般都就地采用混合土或河泥砻糠土作为覆土材料。这两种覆土材料的持水性及物理结构较差,制约了双孢蘑菇的生产量。中国境内优质泥炭主要分布在东北,在其它地区栽培双孢蘑菇时,远距离的运输优质泥炭到栽培地区将使成本大幅度提高,并且东北泥炭在物理特性上与国外泥炭相比有一定差距,因此双孢蘑菇覆土材料研究是当前双孢蘑菇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其用以提高双孢蘑菇覆土的含水量并改善其物理结构,并且使用所述配方覆土可以提高双孢蘑菇产量及商品菇率,增加子实体单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其有利于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可以显着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而言,本发明使用的覆土材料部分来源于工、农业生产的副产物,可降低覆土成本并实现工、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对于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提供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其包含:
第一主料,其为椰糠、木屑、珍珠岩、煤渣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主料,其为泥炭;以及
辅料,其为石灰、石膏或碳酸钙,其中主料中各材料占主料总量中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椰糠为0~60%,所述木屑为0~60%,所述珍珠岩为0~80%,所述煤渣为0~60%,所述泥炭为20~90%,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主料占主料总量中至少10%。
优选地,所述辅料用于将所述覆土材料的pH值调至7.5左右(如误差5%以内)。
优选地,所述椰糠实施为椰子外壳纤维粉末。
优选地,所述木屑的颗粒大小为10~20目。
优选地,所述珍珠岩颗粒大小为3~5mm。
优选地,所述煤渣的颗粒大小为10~40目。
本发明还提供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主料、第二主料和辅料依一定比例混合并加水搅拌,其中所述第一主料为椰糠、木屑、珍珠岩、煤渣中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主料为泥炭;所述辅料为石灰、石膏或碳酸钙,其中主料中各材料占主料总量中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椰糠为0~60%,所述木屑为0~60%,所述珍珠岩为0~80%,所述煤渣为0~60%,所述泥炭为20~90%,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主料占主料总量中至少10%。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使所述覆土材料的pH值至7.5左右(误差5%以内),最终含水量达到70%左右(如误差5%以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双使用高产覆土材料栽培双孢蘑菇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双孢蘑菇的发菌料进行覆土处理时,使用如下的覆土材料:其包含第一主料、第二主料和辅料,其中所述第一主料为椰糠、木屑、珍珠岩、煤渣中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主料为泥炭;所述辅料为石灰、石膏或碳酸钙,其中主料中各材料占主料总量中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椰糠为0~60%,所述木屑为0~60%,所述珍珠岩为0~80%,所述煤渣为0~60%,所述泥炭为20~90%,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主料占主料总量中至少10%。
该栽培方法更进一步地包括步骤:
常规的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
在二次发酵结束后,将双孢蘑菇麦粒种与二次料混合均匀,填料至菇架;
发菌14~17天后得到所述发菌料;
针对所述发菌料进行覆土处理;
覆土后,料温控制在25~27℃,相对湿度95~98%,并维持高浓度CO2促进菌丝在覆土中萌发;
覆土后4~7天浇水,使各处理的覆土材料的含水量接近其饱和含水量;
待菌丝长至覆土表面,将菇房空气温度逐渐降至16℃左右,增加通风,使二氧化碳浓度降至1200ppm以下,保持菇房相对湿度90%左右,诱导子实体形成;以及
维持上述二氧化碳浓度、相对湿度、空气温度,直至采收结束。
优选地,在步骤(2)中,二次料装料量为100-110kg/m2。
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覆土处理设多个重复步骤,覆土厚度3-6cm。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栽培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众多研究证明,覆土持水性的高低与双孢蘑菇产量密切相关。特别地,本发明的研究人员发现几点关于覆土特性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第一,优质覆土需具备的条件是持水量大且具有能够承受反复浇水而不被破坏结构;第二,覆土的持水性和孔隙度是决定双孢蘑菇产率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三,增加泥炭覆土的含水量可以增加双孢蘑菇产量;第四,覆土的物理结构是影响双孢蘑菇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五,具有开放结构的覆土比质地紧密的覆土,将使双孢蘑菇产量更高;第六,覆土的充气孔隙度和容重与双孢蘑菇产量和子实体单重显着相关;第七,改善覆土的物理结构,提高覆土的毛管作用,将使水分更容易吸收,可以提高培养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双孢蘑菇产量。
根据上述的条件和特性,本发明从17种覆土材料中筛选得到4种可以改善覆土持水特性和物理结构的覆土材料,其理化特性如下表1。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4种覆土原材料理化特性,其中与泥炭土相比,椰糠、木屑、珍珠岩具有良好的持水特性,可以提高覆土的含水量,煤渣的低孔隙度和高容重有助于改善覆土的物理结构。因此,将4种覆土材料单独或者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再与泥炭土一起搅拌,经石灰、石膏和碳酸钙调节pH值至7-8制作成双孢蘑菇覆土,可以提高覆土的含水量并改善覆土的物理结构,从而提高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更值得一提的是,对工厂化生产双孢蘑菇而言,采用该配方覆土比100%泥炭覆土可以节约覆土成本5-30%。本发明对促进我国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本发明的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以改善覆土材料的物理结构和提高覆土材料的含水量,从而增加双孢蘑菇的产量和质量,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如下,其中所述覆土材料包括第一主料、第二主料和辅料。所述第一主料为椰糠、木屑、珍珠岩、煤渣,其中各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椰糠0~60%,木屑0~60%,珍珠岩0~80%,煤渣0~60%,并且其中第一主料占主料重量百分比为至少10%。所述第二主料为泥炭,重量百分比为20~90%。所述辅料为石灰、石膏或碳酸钙,以用于调节覆土pH值至7.5左右。值得一提的,为方便计算,所述辅料的添加量不计入所述覆土材料总量中,即所述第一主料和所述第二主料总量为100%覆土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料的所述椰糠是椰子外壳纤维粉末,是加工后的椰子副产物或废弃物,是从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下的一种纯天然的有机质介质,具有良好的持水性。所述第一主料的所述木屑来源广泛,可以来源于木材厂的下脚料或绿化、果树废枝等农业废弃物,颗粒大小优选为10~20目,在使用之前需进行灭菌处理,可以使用蒸汽灭菌或化学灭菌或长时间发酵堆置灭菌。所述第一主料的所述珍珠岩,具有很好的持水性,在园艺上添加到土壤中可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本发明中所述珍珠岩优选颗粒大小为3~5mm。所述第一主料的所述煤渣,其为工业固体废物的一种,煤矿矿渣或火力发电厂、工业和民用锅炉及其他设备燃煤排出的废渣,其颗粒大小优选为10~40目。
如图1所示,根据一个具体示例,本发明还提供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主料、第二主料和辅料依一定比例混合;
(b)将步骤(a)混合后的材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1分钟(min);
(c)加水至所述搅拌机中持续搅拌5~10分钟(min);
(d)使pH值至中性如7.5左右;以及
(e)使最终含水量达到70%左右。
可以理解的是,辅料用于调节覆土材料的pH值,其可以按比例称重,并与第一主料和第二主料混合。也可以是第一主料和第二主料混合并加水搅拌以后,再加入并调节pH至7.5左右。
如图2所示,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栽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麦草和鸡粪作为主原料的培养料进行常规的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
(2)在二次发酵结束后,按照7‰的播种量将双孢蘑菇麦粒种与二次料混合均匀,填料至菇架;
(3)发菌14~17天后得到所述发菌料;
(4)针对所述发菌料进行覆土处理;
(5)覆土后,料温控制在25~27℃,相对湿度95~98%,并维持高浓度CO2促进菌丝在覆土中萌发;
(6)覆土后4~7天浇水,使各处理的覆土材料的含水量接近其饱和含水量;
(7)待菌丝长至覆土表面,将菇房空气温度逐渐降至16℃,增加通风,使二氧化碳浓度降至1200ppm以下,保持菇房相对湿度90%左右,诱导子实体形成;以及
(8)维持上述二氧化碳浓度、相对湿度、空气温度,直至采收结束。
根据步骤(2),其中所述菇架的尺寸为20m(长)×1.35m(宽)×0.2m(深),其中二次料装料量为100-110kg/m2。
根据步骤(4),其中覆土处理的所述覆土材料为透过本发明的所述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成。
根据步骤(4),其中所述覆土处理设多个重复步骤,如重复5次,每个重复栽培面积为2m2,覆土厚度3-6cm如5cm。
根据步骤(8),其中双孢蘑菇子实体长大后,马上进行采收,并且采收时,按照中国市场的需求将双孢蘑菇分为两个等级:(A)直接上市场的商品菇,菇体圆整、洁白、结实,未开伞,菇盖直径在3-5厘米,(B)用于制罐、盐渍、制干片等的鲜菇,菇体不圆整、或色泽微黄、或菇体松软开伞、或菇盖直径大于5厘米,或菇盖直径小于3厘米。
记录双孢蘑菇产量(A)、产量(B),计算总产量及商品菇率。每潮菇采收后,及时清理菇床上的菇根,适当补水,蘑菇采收期21天(三潮)。则在数值上,双孢蘑菇总产量=产量(A)+产量(B)。
其中,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和介绍。
实施例1、单独添加4种覆土材料
如表2可看出单独添加四种覆土材料对双孢蘑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大小的影响。
表2
进一步地,由表2可以看出,泥炭土中混合添加椰糠、木屑、珍珠岩、煤渣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双孢蘑菇产量。所述椰糠添加比例为40%时,双孢蘑菇增产最多,增产24.0%。所述木屑添加比例为40%时,双孢蘑菇增产最多,增产4.6%。所述珍珠岩添加比例为20%时,双孢蘑菇增产最多,增产25%。所述煤渣添加比例为40%时,双孢蘑菇增产最多,增产11.5%。另外,在所述泥炭土中添加所述椰糠、所述木屑、所述煤渣可以增加蘑菇子实体单重4.3~9.1%,改善蘑菇品质。
实施例2、混合添加椰糠、木屑、珍珠岩(提高覆土含水量)
如表3和表4可看出混合添加椰糠、木屑、珍珠岩对双孢蘑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大小和持水量的影响。表3阐明椰糠、木屑、珍珠岩的配方比例。表4阐明依据表3配方比例制备的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栽培双孢蘑菇的各种数值,像是产量、生物学效率、商品菇率、子实体单重、饱合持水量以及成本等。
表3
表4
进一步地,由表3、表4可以看出,将椰糠、木屑、珍珠岩按比例混合后添加到泥炭土中,覆土饱和含水量比100%泥炭覆土增加6.4%和6.0%。双孢蘑菇产量分别提高12.5%和10.7%。覆土原材料成本分别降低16.8%和26.4%。同时子实体单重分别增加8.5%和8.1%。商品菇率提高8.8%和10.9%。
实施例3、混合添加椰糠、木屑、珍珠岩、煤渣(提高覆土含水量并改善其物理结构)
如表5和表6可看出混合添加椰糠、木屑、珍珠岩、煤渣对双孢蘑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大小和持水量的影响。表5阐明椰糠、木屑、珍珠岩、煤渣的配方比例。表6阐明依据表5配方比例制备的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栽培双孢蘑菇的各种数值,像是产量、生物学效率、商品菇率、子实体单重、饱合持水量、通气孔隙度、干容重以及成本等。
表5
表6
进一步地,由表5、表6可以看出,将椰糠、木屑、珍珠岩、煤渣按比例混合后添加到泥炭土中,覆土饱和含水量比100%泥炭覆土增加4.1%和1.6%。同时覆土结构得以改善,通气孔隙度分别降低17.1%和21.4%,干容重增加22.9%和26.3%。双孢蘑菇产量分别提高8.0%和3.4%,覆土原材料成本分别降低22.4%和20.8%。同时双孢蘑菇的子实体单重分别增加11.1%和18.8%,商品菇率提高20.6%和23%。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1)

1.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主料,其为椰糠、木屑、珍珠岩、煤渣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主料,其为泥炭;以及
辅料,其为石灰、石膏或碳酸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其中主料中各材料占主料总量中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椰糠为0~60%,所述木屑为0~60%,所述珍珠岩为0~80%,所述煤渣为0~60%,所述泥炭为20~90%,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主料占主料总量中至少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其中所述辅料用于将所述覆土材料的pH值调至7.5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其中所述椰糠实施为椰子外壳纤维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其中所述木屑的颗粒大小为10~2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其中所述珍珠岩颗粒大小为3~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其中所述煤渣的颗粒大小为10~40目。
8.一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双孢蘑菇的发菌料进行覆土处理时,使用如下的覆土材料:其包含第一主料、第二主料和辅料,其中所述第一主料为椰糠、木屑、珍珠岩、煤渣中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主料为泥炭;所述辅料为石灰、石膏或碳酸钙,其中主料中各材料占主料总量中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椰糠为0~60%,所述木屑为0~60%,所述珍珠岩为0~80%,所述煤渣为0~60%,所述泥炭为20~90%,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主料占主料总量中至少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栽培方法,其中更进一步地包括步骤:
(1)常规的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
(2)在二次发酵结束后,将双孢蘑菇麦粒种与二次料混合均匀,填料至菇架;
(3)发菌14~17天后得到所述发菌料;
(4)针对所述发菌料进行覆土处理;
(5)覆土后,料温控制在25~27℃,相对湿度95~98%,并维持高浓度CO2促进菌丝在覆土中萌发;
(6)覆土后4~7天浇水,使各处理的覆土材料的含水量接近其饱和含水量;
(7)待菌丝长至覆土表面,将菇房空气温度逐渐降至16℃左右,增加通风,使二氧化碳浓度降至1200ppm以下,保持菇房相对湿度90%左右,诱导子实体形成;以及
(8)维持上述二氧化碳浓度、相对湿度、空气温度,直至采收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栽培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二次料装料量为100-110kg/m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栽培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覆土厚度3-6cm。
CN201611125737.1A 2016-12-09 2016-12-09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Active CN106748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5737.1A CN106748444B (zh) 2016-12-09 2016-12-09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5737.1A CN106748444B (zh) 2016-12-09 2016-12-09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8444A true CN106748444A (zh) 2017-05-31
CN106748444B CN106748444B (zh) 2021-03-23

Family

ID=58882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25737.1A Active CN106748444B (zh) 2016-12-09 2016-12-09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4844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929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的制作方法
CN108307925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的培菌工艺
CN109526563A (zh) * 2018-12-11 2019-03-29 江西志真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食药用菌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55283A (zh) * 2021-08-02 2021-10-01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适宜于卵孢小奥德蘑的新型覆土基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6A (zh) * 1989-12-23 1991-07-10 刘德科 用“特种四合土”作覆土材料的食用菌增产技术
US6073388A (en) * 1998-08-17 2000-06-13 Vlasic Farms, Inc. Mushroom casing spawn
CN101239850A (zh) * 2008-03-14 2008-08-13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发酵土的制备方法
CN101642029A (zh) * 2009-09-01 2010-02-10 蛟河市黑土白云食用菌有限公司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CN103130578A (zh) * 2013-03-22 2013-06-05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3992177A (zh) * 2014-05-20 2014-08-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CN104725103A (zh) * 2013-12-22 2015-06-24 重庆佰果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蘑菇栽培技术
CN104823720A (zh) * 2015-06-04 2015-08-12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6A (zh) * 1989-12-23 1991-07-10 刘德科 用“特种四合土”作覆土材料的食用菌增产技术
US6073388A (en) * 1998-08-17 2000-06-13 Vlasic Farms, Inc. Mushroom casing spawn
CN101239850A (zh) * 2008-03-14 2008-08-13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发酵土的制备方法
CN101642029A (zh) * 2009-09-01 2010-02-10 蛟河市黑土白云食用菌有限公司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CN103130578A (zh) * 2013-03-22 2013-06-05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4725103A (zh) * 2013-12-22 2015-06-24 重庆佰果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蘑菇栽培技术
CN103992177A (zh) * 2014-05-20 2014-08-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CN104823720A (zh) * 2015-06-04 2015-08-12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倩等: "泥炭覆土时的含水量对双孢蘑菇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929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的制作方法
CN108307925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的培菌工艺
CN109526563A (zh) * 2018-12-11 2019-03-29 江西志真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食药用菌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55283A (zh) * 2021-08-02 2021-10-01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适宜于卵孢小奥德蘑的新型覆土基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8444B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5248B (zh) 一种利用桑枝条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3274775B (zh) 一种毛木耳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5754613A (zh) 一种秸秆复合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7699A (zh) 一种利用烟梗栽培食用菌和生产人工草炭的方法
CN103819282B (zh) 一种柑橘皮渣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8444A (zh)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CN102907259A (zh) 一种设施内桑枝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05794530A (zh) 用牛粪生产植物栽培和育苗基质的方法及基质使用方法
CN102211966A (zh) 一种日光温室辣椒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4997A (zh) 一种生物发酵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6665085A (zh) 一种油茶林下套种太子参的方法
CN103250550A (zh)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料
CN105284419A (zh) 一种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栽培方法
CN106747797A (zh) 稻秸秆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的方法及其培养料配方
CN104041327A (zh) 一种利用土洞周年生产鸡腿菇的方法
CN104823720A (zh) 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
CN109479625A (zh) 一种滑子菇栽培基质及滑子菇栽培方法
CN104106374A (zh) 利用甘蔗渣、桑杆和玉米渣生产姬菇的方法
CN102246686A (zh) 一种烟草漂浮育苗基质生产方法
CN104381109A (zh) 大棚蔬菜离土栽培技术
CN104823708A (zh) 一种双孢菇反季节栽培工艺
CN104541981A (zh) 一种使用沼渣和沼液栽培春播香菇的方法
CN107129377A (zh) 一种用于花卉种植的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94648A (zh) 一种改良土壤的复配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8723A (zh) 利用替代原料生产杏鲍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901 Beiqu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6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No.1000 Jinqi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