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2029A -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2029A
CN101642029A CN200910067473A CN200910067473A CN101642029A CN 101642029 A CN101642029 A CN 101642029A CN 200910067473 A CN200910067473 A CN 200910067473A CN 200910067473 A CN200910067473 A CN 200910067473A CN 101642029 A CN101642029 A CN 101642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covering
portabella
mushroom
ear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67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2029B (zh
Inventor
杜丽华
金顺姬
王波
刘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OHE BLACK EARTH WHITE CLOUDS EDIBLE FUNGUS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JIAOHE BLACK EARTH WHITE CLOUDS EDIBLE FUNGUS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HE BLACK EARTH WHITE CLOUDS EDIBLE FUNGUS Ltd Co filed Critical JIAOHE BLACK EARTH WHITE CLOUDS EDIBLE FUNGUS Ltd Co
Priority to CN2009100674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2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2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2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2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20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覆土由下列体积份的原料制成:泥炭土40-90份、粘土20-40份、碳酸钙5-20份、珍珠岩3-15份,并根据栽培品种的特性、市场需求,调整覆土辅助材料的添加比例,结合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内循环量的调节,控制双孢菇的密度和大小。本发明有利于工厂化栽培的覆土操作,覆土一次性,节省劳动力成本,减少病虫害传播;覆土原料易得,均为无机成分,保水性能好,不含有机质,不易发生病虫害,提高了覆土层持水量、通透性,有利于覆土层小气候控制;覆土原料都可粉碎成细小微粒,为下脚料的再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同规格双孢菇的采收率,在相同栽培周期中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Description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孢菇的栽培技术,具体说是一种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nge)Sing]又称蘑菇,双孢菇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是世界上栽培地域最广、生产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一种著名食用菌,有“世界菇”之称;也是我国目前出口量最大、创汇最高的食用菌产品。因最早栽培源于西欧,始于法国,所以又叫“西洋蘑菇”;又因子实体肥厚,亦称“肉荤”。它肉质细嫩,鲜美爽口,营养丰富,深受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青睐。
影响双孢蘑菇栽培优质高产的因素很多,其中覆土是尤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双孢菇在整个栽培过程中与其他食用菌最大的一个不同点。
覆土的作用有:为蘑菇子实体和菌丝体的生长提供水分;通过加水、通风循环蒸发,维持栽培房间的相对湿度;抑制培养料水分过度蒸发,提供子实体形成发展的小气候;为蘑菇子实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有益的微生物群,如臭假单孢杆菌等;对子实体有支撑作用。
覆土材料可分为两大类,即天然土和改造土。天然土包括田园土、泥炭土、草甸土、河泥土等。改造土按制作方法不同又可分为合成土和发酵土。多年来,覆土材料逐年改进,各地的覆土配方也不尽相同。
目前国内主要的覆土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和问题:
(1)田园土主要是由粗细土和粘土为主要材料覆土需要过筛分粗细土,过程繁琐,不适合工厂化作业的需要。而且出菇密度小,在相同的栽培周期内产量低,经济效益低。
(2)河泥稻糠土透气性差,含有过多的有机质,消毒困难,是后期造成感染病虫害的重要因素;而且薄厚不易掌握,影响产量。
(3)泥炭土,国内工厂化生产双孢菇常用的泥炭土配方大都含有15-20%的砂石,砂石不能超细粉碎,这就导致废料不能制备成特殊的有机肥,造成浪费。
(4)常用改造土需要发酵,由于有稻糠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如果发酵不彻底,覆土中有机质含量过高会使菌丝徒长,不能出菇;而且进行甲醛熏蒸,更容易造成污染,引起病虫害,降低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本方法采用泥炭土作为主要原材料,同时加入不同比例的碳酸钙、珍珠岩、粘土等成分,调节覆土材料的结构,同时调整栽培室内小气候,根据栽培品种特性、产品规格和市场需求控制蘑菇规格大小,在相同的栽培周期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本发明的双孢菇覆土,由下列体积份的原料:泥炭土40-90份、碳酸钙5-20份、珍珠岩3-15份,用石灰调节pH值,并按下述方法制备,
(1)覆土材料的要求
为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泥炭土取50-100厘米以下的深层泥炭土,晾干、粉碎;碳酸钙为普通碳酸钙,也可由熟石灰加水,晾晒至pH值下降到7.5-7.8,进行粉碎后使用,覆土中碳酸钙的添加非常有利,不仅能提高pH值,还能和过量的钾、镁对抗,菌丝生长分泌的草酸将由它吸收并产生草酸钙结晶体,附着在菌丝体表面对菌丝起保护作用;珍珠岩可采用一般建筑用珍珠岩,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质体轻,可明显改善覆土透气性,保水性,另外,珍珠岩具有超细粉碎性,可作为油漆、石墨的添加剂,这一特点为双孢菇下脚料的再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2)覆土的处理
按体积比加入粉碎的泥炭土、碳酸钙、珍珠岩,并充分混合,添加石灰粉调pH值达到7.5-8.2,放置一天,第二天按每立方米覆土1升福尔马林,均匀喷洒消毒、搅拌,调整含水量50-70%,使覆土成团粒结构,大如蚕豆,小如谷粒,看起来有点黏,装袋在15℃以上条件下,密封存放48小时备用。
消毒覆土的目的是杀死有害的霉菌和其它有害微小生物,包括疣孢霉产生的干泡病、马氏轮枝孢霉产生的湿泡病、树枝状轮指孢霉产生的蛛网霉病、托拉氏假单孢杆菌产生的细菌性斑点病、线虫、螨虫等。
pH值的确定:双孢菇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6.3左右,成弱酸环境,由于加入的石灰粉在福尔马林消毒作用及覆土上到菇床后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使pH值逐渐呈下降趋势,并且覆土前期pH值在7.5左右将会抑制绿霉(木霉的一些种类)的生长,即使pH值8.2,对菌丝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
(3)覆土后的管理
菇床覆土厚度3.5-5厘米,根据培养料的厚度进行灵活调整,覆土层就像一个储水器,房间内的湿度靠覆土层水分的不断蒸发和对其不断地补水来实现;菇床覆土后,不通新鲜空气,以每200平方米的栽培面积,循环量控制在每小时1000立方米的通风量开启内循环,保持二氧化碳浓度4500-5500ppm,料温22-27℃,不得长期超过30℃,湿度90-95%,当菌丝长入覆土层1厘米时,进行大量喷水,使水分含在覆土层中,但不渗入培养料中,菌丝入土80%后喷一次杀菌剂,用机械将覆土层重新扒散、整平,改善覆土层环境、增加菌丝繁殖量,在此期间减少循环量每200平方米的栽培面积,循环量控制在每小时500立方米,提高室内空气温度2-3℃,菌丝恢复生长后开启新鲜空气,逐步降低室内空气温度至15-18℃,二氧化碳浓度600-1500ppm,相对湿度90-95%,通风量以二氧化碳和相对湿度调节,此期间不喷水,直到菇蕾豌豆大小,再进行适量喷水以保证成品质量;
采收时降低室内相对湿度到85%,第一潮菇结束后,略降低室内温度,与初始通气量相似,保持1-2天,可刺激新的菇蕾扭结发生,一旦新一潮菇蕾扭结发生,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刺激生长,至采收前再次降低室内气温、相对湿度,以保证质量,可获得较大的子实体,第三潮菇适当提高室内空气温度至18-19℃,合理控制喷水量及时间,以保证后续菇潮的需要。
在双孢菇覆土的原料中,还可加入20-40体积份的不含病虫害的粘土。
本发明的覆土及管理,主要是根据双孢菇品种的差异制备出结构不同的覆土材料,覆土结构的不同造成了菌丝束在覆土中量的不同,通过控制二氧化碳含量、风速的大小增加或抑制菇蕾产生的密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有利于工厂化栽培的覆土操作,覆土一次性,不分粗细土,节省了劳动力成本,由于覆土速度快,减少了病虫害传播,在相同的栽培周期内为采菇赢得了时间;
2、覆土原料及添加的成分易得,并均为无机成分,保水性能好,不含有机质,解决了因添加有机成分在栽培后期带来的易发生病虫害的难题。提高了覆土层的持水量、通透性,改善了覆土层结构,有利于覆土层小气候控制;
3、覆土原料都可以粉碎成细小微粒,为栽培下脚料的再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下脚料经干燥、细粉碎后,可用于制造有机复合肥、EM菌有机肥等;
4、可以根据栽培品种的特性、市场需求的不同,调整覆土辅助材料的添加比例,结合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内循环量的调节,控制双孢菇的密度、大小,提高同规格采收率,在相同栽培周期中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作某些修改,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适合较大子实体双孢菇品种,菌盖直径4厘米以上,(褐色菌株SB65,国内S2796等)的双孢菇覆土的制备
双孢菇覆土的配方(体积份):泥炭土50%、粘土30%、碳酸钙15%、珍珠岩5%,石灰根据pH值调节添加,最终pH值为7.5-8.2。
制备方法:按体积比加入粉碎的泥炭土50%、粘土30%、碳酸钙15%、珍珠岩5%充分混合,取样测量pH值是否达到7.5-8.2,如果不足添加石灰粉调节到要求范围,加水搅拌,放置一天,第二天按每立方米覆土1L福尔马林均匀喷洒消毒、搅拌,调整含水量60%左右,此时覆土已成很好的团粒结构,大如蚕豆,小如谷粒,看起来有点黏,装袋15℃以上密封存放48小时备用。
管理方法:菇床覆土厚度一般为3.5-5厘米,根据培养料的厚度进行灵活调整,覆土层就像一个储水器,房间内的湿度就是靠覆土层水分的不断蒸发和对其不断地补水来实现的。菇床覆土后,不通新鲜空气,开启内循环(以200平方米栽培面积循环量控制在1000立方米/小时)保持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5000ppm左右,料温22-27℃,不得长期超过30℃,湿度90-95%,当菌丝涨入覆土层1厘米时进行大量喷水,原则是水分含在覆土层中,不得渗入培养料中,菌丝入土80%后,喷一次杀菌剂利用机械将覆土层重新扒散、整平改善覆土层环境、增加菌丝繁殖量,在此期间减少循环量(200平方米栽培面积循环量500立方米/小时),提高室内空气温度2-3℃,菌丝恢复生长后开启新鲜空气,逐步降低室内空气温度至17℃,二氧化碳浓度至1200-1500ppm,相对湿度92%,通风量以二氧化碳和相对湿度调节,此期间不喷水,直到菇蕾豌豆大小,再进行适量喷水,喷水量根据蘑菇量的多少,棕色菇SB65对大水敏感,原则是菇水同量,并在蘑菇临近采摘时不喷水以保证成品质量。采收时降低室内相对湿度到85%。第一潮菇结束后,略降低室内温度,与初始通气量相似,保持1-2天,可刺激新的菇蕾扭结发生,一旦新一潮菇蕾扭结发生,可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刺激生长,至采收前再次降低室内气温、相对湿度,以保证质量,可获得较大的子实体,第三潮菇适当提高室内空气温度至18-19℃。合理管理喷水量及时间,以保证后续菇潮的需要。
实施例2:
适合中等大小的子实体双孢菇品种,菌盖直径2-3.5厘米,(国外F56、A15)的双孢菇覆土的制备
双孢菇覆土的配方(体积份):泥炭土80%、碳酸钙10%、珍珠岩10%,石灰根据pH值调节添加,最终pH7.8-8.2。
制备方法:取符合要求的已粉碎泥炭土80%、碳酸钙10%、珍珠岩10%、搅拌混合,具体制作方法、消毒同实施例1,制备好的覆土团粒直径在0.5厘米左右。
管理方法:覆土后到耙平前管理同实施例1。耙平后的菌丝恢复期要比实施例1延长4-8小时,降温时菇床表面喷水0.5升/平方米,空气温度16℃,室内相对湿度92-95%,二氧化碳800ppm,通风量和循环量以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量为依据,当菇蕾长到黄豆粒大小时进行喷水,喷水量大小根据每潮菇产量确定,一般与产量等同,注意在临近采摘前不喷水,每次喷水量最好不超过1升/平方米,有大量喷水需求时分多次喷入,为防止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应在大量喷水后提高室温1℃,增加通风量,尽快使蘑菇表面水吹干,采摘时降低空间相对湿度到85%,提高蘑菇质量。第二、三或四潮管理基本同第一潮,由于后期培养料活性降低,可适当减小通风量,提高室温12℃。
实施例3:
适合较小子实体双孢菇品种,菌盖直径1.5-2厘米,(国外F62等)的双孢菇覆土的制备
双孢菇覆土的配方(体积份):泥炭土85%、碳酸钙10%、珍珠岩5%,石灰根据pH值调节添加,最终pH7.8-8.2。
制备方法:取符合要求经粉碎的泥炭土85%、碳酸钙10%、珍珠岩5%,混合搅拌,制作及消毒方法同实施例1,制作合格后的覆土颗粒,应略小于实施例2。
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处为降温后二氧化碳量控制在600-800ppm,采收及时,每到菇潮末期应彻底清理菇床表面。

Claims (2)

1、一种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双孢菇覆土,由下列体积份的原料:泥炭土40-90份、碳酸钙5-20份、珍珠岩3-15份,用石灰调节pH值,并按下述方法制备,
(1)覆土材料的要求
泥炭土取50-100厘米以下的深层泥炭土,晾干、粉碎;碳酸钙为普通碳酸钙,也可由熟石灰加水,晾晒至pH值下降到7.5-7.8,进行粉碎后使用;珍珠岩采用一般建筑用珍珠岩,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2)覆土的处理
按体积比加入粉碎的泥炭土、碳酸钙、珍珠岩,并充分混合,添加石灰粉调pH值达到7.5-8.2,放置一天,第二天按每立方米覆土1升福尔马林,均匀喷洒消毒、搅拌,调整含水量50-70%,使覆土成团粒结构,大如蚕豆,小如谷粒,看起来有点黏,装袋在15℃以上条件下,密封存放48小时备用;
(3)覆土后的管理
菇床覆土厚度35-5厘米,根据培养料的厚度进行调整;菇床覆土后,不通新鲜空气,以每200平方米的栽培面积,循环量控制在每小时1000立方米的通风量开启内循环,保持二氧化碳浓度4500-5500ppm,料温22-27℃,不得长期超过30℃,湿度90-95%,当菌丝长入覆土层1厘米时,进行大量喷水,使水分含在覆土层中,但不渗入培养料中,菌丝入土80%后喷一次杀菌剂,用机械将覆土层重新扒散、整平,改善覆土层环境、增加菌丝繁殖量,在此期间减少循环量每200平方米的栽培面积,循环量控制在每小时500立方米,提高室内空气温度2-3℃,菌丝恢复生长后开启新鲜空气,逐步降低室内空气温度至15-18℃,二氧化碳浓度600-1500ppm,相对湿度90-95%,通风量以二氧化碳和相对湿度调节,此期间不喷水,直到菇蕾豌豆大小,再进行适量喷水以保证成品质量;
采收时降低室内相对湿度到85%,第一潮菇结束后,略降低室内温度,与初始通气量相似,保持1-2天,可刺激新的菇蕾扭结发生,一旦新一潮菇蕾扭结发生,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刺激生长,至采收前再次降低室内气温、相对湿度,以保证质量,可获得较大的子实体,第三潮菇适当提高室内空气温度至18-19℃,合理控制喷水量及时间,以保证后续菇潮的需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双孢菇覆土,由下列体积份的原料制成:泥炭土40-90份、粘土20-40份、碳酸钙5-20份、珍珠岩3-15份,用石灰调节pH值。
CN2009100674732A 2009-09-01 2009-09-01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2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74732A CN101642029B (zh) 2009-09-01 2009-09-01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74732A CN101642029B (zh) 2009-09-01 2009-09-01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2029A true CN101642029A (zh) 2010-02-10
CN101642029B CN101642029B (zh) 2011-01-12

Family

ID=41654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6747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2029B (zh) 2009-09-01 2009-09-01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2029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0578A (zh) * 2013-03-22 2013-06-05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3360160A (zh) * 2013-07-17 2013-10-23 承德润隆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2138A (zh) * 2013-07-12 2013-11-06 山东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3743A (zh) * 2013-10-29 2014-02-05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一种培养基顶肥物质
CN104823720A (zh) * 2015-06-04 2015-08-12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
CN106034739A (zh) * 2016-06-02 2016-10-26 蚌埠市蚌山区海上明珠家庭农场 一种双孢菇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6748444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CN106748299A (zh) * 2017-02-16 2017-05-31 嘉兴市归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双孢菇覆盖基质土的制作方法
CN108307929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的制作方法
CN108307925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的培菌工艺
CN109769588A (zh) * 2019-02-25 2019-05-21 黔西县盛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香菇废料种植双孢菇的方法
CN111820075A (zh) * 2020-08-11 2020-10-2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通过调整覆土中的微生物以促进双孢蘑菇增产的方法
CN113330983A (zh) * 2021-05-14 2021-09-03 上海大学 一种双孢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32A (zh) * 1993-03-30 1993-10-20 张湖泽 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CN1685792A (zh) * 2005-04-29 2005-10-26 朱元弟 杏鲍菇大棚覆土栽培技术
CN1875680A (zh) * 2005-06-06 2006-12-13 梅跃明 鸡腿蘑工厂化生产二次覆土栽培方法
CN101239850B (zh) * 2008-03-14 2012-05-30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发酵土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0578A (zh) * 2013-03-22 2013-06-05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3382138A (zh) * 2013-07-12 2013-11-06 山东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0160A (zh) * 2013-07-17 2013-10-23 承德润隆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0160B (zh) * 2013-07-17 2015-12-23 承德润隆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3743A (zh) * 2013-10-29 2014-02-05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一种培养基顶肥物质
CN104823720A (zh) * 2015-06-04 2015-08-12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
CN106034739A (zh) * 2016-06-02 2016-10-26 蚌埠市蚌山区海上明珠家庭农场 一种双孢菇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6748444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CN106748299A (zh) * 2017-02-16 2017-05-31 嘉兴市归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双孢菇覆盖基质土的制作方法
CN108307929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的制作方法
CN108307925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的培菌工艺
CN109769588A (zh) * 2019-02-25 2019-05-21 黔西县盛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香菇废料种植双孢菇的方法
CN111820075A (zh) * 2020-08-11 2020-10-2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通过调整覆土中的微生物以促进双孢蘑菇增产的方法
CN111820075B (zh) * 2020-08-11 2021-12-1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通过调整覆土中的微生物以促进双孢蘑菇增产的方法
CN113330983A (zh) * 2021-05-14 2021-09-03 上海大学 一种双孢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2029B (zh) 201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2029B (zh)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CN103724122B (zh) 一种蔬菜无土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
CN102351594B (zh) 大叶栎容器苗的无土栽培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4478594A (zh) 一种蔬菜育苗专用有机土的制作方法
CN102875227A (zh) 屋顶绿化用轻质生态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8668A (zh) 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瓜果类蔬菜育苗基质
CN104478591A (zh) 一种空中绿化轻型基质的制作方法
CN104478593A (zh) 一种蔬菜育苗专用有机土
CN106220298B (zh) 一种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及质量的双孢蘑菇覆土及制备方法
CN104478596A (zh) 一种盆栽花卉有机颗粒基质的制作方法
CN104541969B (zh) 一种双孢蘑菇栽培方法
CN106831206A (zh) 一种供农作物幼苗发育的凹凸棒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TWI432135B (zh) The cultivation method of the fecal umbrella and the culture of the bed
CN102498941A (zh) 一种利用茭白鞘叶栽培双孢蘑菇的方法
CN104973894A (zh) 一种非地面立体绿化有机复合基质的制作方法
CN107980263A (zh) 一种园林种植的土壤改良方法
CN108575672A (zh) 一种水稻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42065B (zh) 双菇渣全有机栽培基质
CN106866233A (zh) 一种赤松茸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81109A (zh) 大棚蔬菜离土栽培技术
CN103804039A (zh) 一种机插水稻育秧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13179854A (zh) 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CN108207548A (zh) 一种盆栽柿子的轻型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9721A (zh) 一种有机稻专用育秧基质的制作方法
CN114853515B (zh) 一种有机营养土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