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0578A -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0578A
CN103130578A CN2013100929121A CN201310092912A CN103130578A CN 103130578 A CN103130578 A CN 103130578A CN 2013100929121 A CN2013100929121 A CN 2013100929121A CN 201310092912 A CN201310092912 A CN 201310092912A CN 103130578 A CN103130578 A CN 103130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ella
bacterium chaff
thoroughly decomposed
peat
covering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29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红
韩梅琳
王敏
张海萍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GRICULTUR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R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GRICULTUR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GRICULTUR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R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GRICULTUR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RE
Priority to CN2013100929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0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0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0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该双孢菇覆土材料由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石灰粉与多菌灵组成。本覆土材料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和保水性且营养丰富,不仅充分利用了菌糠废料而且减少了泥炭的使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还涉及所述材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的大国,中国食用菌协会的2009年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全国食用菌产量约为173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食用菌培育栽植、同时拥有丰富真菌物种资源的国家,中国食用菌产量以年均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增长。在中国,食用菌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农林业产生的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及多种农作物秸秆等副产品,2008年中国用于食用菌生产的原料约为5800万吨,在食用菌出菇后,菌料的重量减少一半左右,既能产生2900万吨富含菌丝的干菌糠废料。但是,目前对于废菌糠的处理,除少数菌糠被进一步加工利用外,绝大多数菌糠仍然是废弃或进行就地燃烧,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由此可见,合理的利用菌糠不仅能够消除环境污染,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覆土是双孢菇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条件。至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双孢菇生产工艺仍需采用覆土技术。不同的覆土材料直接影响到双孢菇的产量。目前,国外多数采用含水量大、持水性好和孔隙度大的泥炭作为覆土材料,其成本较高,但双孢菇产量较高。而国内的覆土材料种类繁多,少量使用草炭(泥炭)土,大多数栽培就地取土,草炭土资源稀少,属不可再生资源;就地取土,则因通气性不好、有机营养不足、和对双孢菇有害病原菌等原因导致产量不稳定。将食用菌菌糠进行腐熟化处理,杀灭其中的活虫、虫卵和病原菌,同时在腐熟的过程中,菌糠中的营养物质被进一步分解、转化,成为易被食用菌菌丝利用的新的营养,将腐熟后产物用于制备双孢菇覆土材料,既可以实现菌糠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又可以缓解草炭资源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作用。
在我国已有关于蘑菇覆土材料的研究,如CN102511311A、名称为《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覆土材料的制作方法》公开了将食用菌菌糠晒干或烘干后粉碎并过筛,接着加水调整好食用菌菌糠粉的水分含量后,再放入挤压膨化机进行挤压膨化,然后将膨化食用菌菌糠粉碎,最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石膏粉和/或石灰粉,搅拌均匀后得到食用菌栽培用覆土材料的方法。但该方法的膨化菌糠过程耗能很大,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相比,其能耗高出5~6倍。CN101225001A、名称为《一种利用酒糟沼渣为原料的蘑菇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利用腐熟后的沼渣与耕作层土壤按比例混合,制备蘑菇覆土材料的方法;CN101239850A,名称为《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发酵土的制备方法》公开了利用疏松农田土、干牛粪或干猪粪通过厌氧发酵制备双孢蘑菇覆土材料的方法;题为《利用废菌糠提高覆土持水力和蘑菇产量的研究》的文章(《中国食用菌》2004,23(15),p15~17)公开了利用平菇、秀珍菇废菌糠经晒干、打碎和无氧发酵90d以上,以杀死可能依附在培养料上的杂菌孢子和虫卵,充分发酵后的废菌糠捞出,适当沥干,并调节pH值,使其保持在7.8~8.2之间,然后添加到已消毒处理的普通菜田土中,制备蘑菇覆土材料的方法。但直到目前尚未见到利用好氧发酵(腐熟)废菌糠后与草炭或黑土制备双孢菇覆土材料的研究或专利技术,为此,本发明人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终于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双孢菇覆土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
该双孢菇覆土材料组成如下:以重量份计
菌糠腐熟物          50~100份;
泥炭或普通土        0~50份;
石灰粉          1~2份
多菌灵          0.1~0.4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菌糠为栽培香菇、平菇、金针菇和百灵菇木腐食用菌后所剩余的栽培料。
所述的菌糠是食用菌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酶解,结构发生质变的粗纤维等成分的复合物。其菌糠主要基质是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等多种农业秸秆及酒糟、醋糟等。这些基质经过多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等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粗蛋白、粗脂肪均比不经过发酵前显著提高,粗纤维素明显降低,并且含有较丰富氨基酸、菌类多糖及Fe、Ca、Zn、Mg等微量元素。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是将废菌糠C/N比调到25~35:1与含水量调到55~65重量%以后的发酵产物。如果所述菌糠腐熟物的C/N比小于25:1,则会引起氨态氮挥发,导致氮素损失,如果所述菌糠腐熟物的C/N比大于35:1,则会导致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发酵时间长,因此,所述菌糠腐熟物的C/N比为25~35:1是合适的。如果所述菌糠腐熟物的含水量小于55重量%,则会因含水量低影响堆体内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腐熟效果;如果所述菌糠腐熟物的含水量大于65重量%,则会因透气性不良出现堆体温度上升慢,影响腐熟效率,因此,所述菌糠腐熟物的含水量为55~65重量%是合适的。
泥炭,又称为草炭、泥炭土、黑土、泥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也是腐殖煤系列最原始的状态。泥炭在自然状态下,呈块体,含水量一般为80~90%,泥炭的比重一般为1.20~1.60,组成物质横跨液相、气相和固相三种状态,其中固相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质(也是碳元素的主要来源)和矿物质两部分。泥炭中的有机质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腐殖酸、沥青物质等。泥炭中腐殖酸含量常为10~30%,高者可达70%以上。泥炭中的无机物主要是粘土、石英和其他矿物杂质。
多菌灵的化学名:N-(2-苯骈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carbendazim),其化学式如下: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它是目前市场上广泛销售的产品。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和普通土的粒径为≤2cm。
优选地,该双孢菇覆土材料组成如下:以重量份计
菌糠腐熟物          60~84份;
泥炭或普通土        10~42份;
石灰粉              1.2~1.8份。
多菌灵              0.1~0.3份。
更优选地,该双孢菇覆土材料组成如下:以重量份计
菌糠腐熟物          68~76份;
泥炭或普通土        18~34份;
石灰粉              1.4~1.6份。
多菌灵              0.2~0.3份。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的生产方法。
该生产方法的步骤如下:
A、菌糠腐熟
将废菌棒粉碎后,加入猪粪、牛粪或尿素使其C/N比为25~30:1,然后加入水,使其含水量为55~65重量%,再堆成料堆,在料堆自上而下打孔,当堆体中心温度达到65℃时,翻堆重复进行,直至堆体中心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得到所述的菌糠腐熟物。
猪粪、牛粪或尿素中的C与N测定方法是现有的常规测定方法。
优选地,所述料堆是堆宽1.5~~2米、堆高1.0~~1.2米的柱体,这种堆的长度是根据处理料量确定的。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能够获得孔直径为5~7cm的任何工具进行打孔,例如木棒或竹棒。这些孔的孔距为15~20cm。
如果使用翻倒机翻堆,可以每天翻倒一次,并使其堆体中心温度在55℃以上的时间不少于15天。
B、双孢菇覆土配制
分别让步骤A得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通过2cm的筛,再按照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石灰粉与多菌灵的重量比50~100:0~50:1~2:0.1~0.4,将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石灰粉与多菌灵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使含水率达到30~35重量%,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闷48~72小时,再使用酸或碱将其pH值调节为7.8~8.2,于是得到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
根据本发明,如果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石灰粉与多菌灵混合物的含水率低于30重量%,则会影响多菌灵的杀菌效果;如果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石灰粉与多菌灵混合物的含水率高于35重量%,则会因覆土的含水率高而影响双孢菇的产量;因此,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石灰粉与多菌灵混合物的含水率为30~35重量%是合适的。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酸是柠檬酸;所述的碱是生石灰。所述的酸或碱的浓度不是很关键的,只是在调节pH值时需要分多次逐渐进行。
本发明所涉及的以菌糠和草炭为主要组成原料的覆土材料的理化性质如下:
不同覆土材料的主要理化性质
Figure BDA00002949833700051
从上表可以看出,以菌糠为主要原料的覆土材料其的透气性优于以草炭为主要原料的覆土材料,吸水性和保水性虽略低于以草炭为主要原料的覆土材料,但总孔隙度大于60%,且通气孔隙度与持水孔隙度的比为1:1.68,仍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与保水性。本发明中覆土材料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的检测参照(王春雨.基于农业废弃物利用的茄果类蔬菜育苗基质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15-16)所提供的方法。
[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该覆土材料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和保水性且营养丰富,不仅充分利用了菌糠废料而且减少了泥炭的使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1:双孢菇覆土材料的生产
原料:菌糠来自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泥炭来自中国吉林省;普通土来自北京通州。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菌糠腐熟
将废菌棒粉碎后,加入猪粪使其C/N比为25:1,然后加入水,使其含水量为60重量%,再堆成堆宽1.6米、堆高1.0米的料堆,在料堆自上而下打孔,所述孔的直径为5cm、孔距15cm,当堆体中心温度达到65℃时,翻堆重复进行,直至堆体中心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得到所述的菌糠腐熟物;
B、双孢菇覆土配制
分别让步骤A)得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通过2cm的筛,再按照菌糠腐熟物、泥炭、石灰粉与多菌灵的重量比50:0:1:0.1,将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石灰粉与多菌灵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使含水率达到32重量%,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闷62小时,再使用柠檬酸酸或生石灰将其pH值调节为7.8,于是得到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按照常规的双孢菇栽培方法进行试验,同时,使用纯泥炭覆土进行对照试验。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厚度为5cm时,一潮双孢菇菇产量为4.8kg/m2,而对照试验为5.0kg/m2,此试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完全能够用于栽培双孢菇。
实施例2:双孢菇覆土材料的生产
原料:菌糠来自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泥炭来自中国吉林省;普通土来自北京通州。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菌糠腐熟
将废菌棒粉碎后,加入牛粪使其C/N比为30:1,然后加入水,使其含水量为62重量%,再堆成堆宽1.5米、堆高1.1米的料堆,在料堆自上而下打孔,所述孔的直径为6cm、孔距16cm,当堆体中心温度达到65℃时,翻堆重复进行,直至堆体中心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得到所述的菌糠腐熟物;
B、双孢菇覆土配制
分别让步骤A)得到的菌糠腐熟物、普通土通过2cm的筛,再按照菌糠腐熟物、普通土、石灰粉与多菌灵的重量比100:50:2:0.4,将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普通土、石灰粉与多菌灵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使含水率达到34重量%,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闷66小时,再使用柠檬酸生石灰将其pH值调节为8.2,于是得到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按照常规的双孢菇栽培方法进行试验,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厚度为5cm时,一潮双孢菇菇产量为4.6kg/m2,此试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实施例3:双孢菇覆土材料的生产
原料:菌糠来自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泥炭来自中国吉林省;普通土来自北京通州。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菌糠腐熟
将废菌棒粉碎后,加入尿素使其C/N比为26:1,然后加入水,使其含水量为55重量%,再堆成堆宽1.6米、堆高1.2米的料堆,在料堆自上而下打孔,所述孔的直径为7cm、孔距18cm,当堆体中心温度达到65℃时,翻堆重复进行,直至堆体中心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得到所述的菌糠腐熟物;
B、双孢菇覆土配制
分别让步骤A)得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通过2cm的筛,再按照菌糠腐熟物、泥炭、石灰粉与多菌灵的重量比60:10:1.2:0.1,将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石灰粉与多菌灵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使含水率达到30重量%,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闷72小时,再使用柠檬酸或生石灰将其pH值调节为7.9,于是得到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按照常规的双孢菇栽培方法进行试验,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厚度为5cm时,一潮双孢菇菇产量为5.2kg/m2,此试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实施例4:双孢菇覆土材料的生产
原料:菌糠来自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泥炭来自中国吉林省;普通土土来自北京通州。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菌糠腐熟
将废菌棒粉碎后,加入猪粪使其C/N比为28:1,然后加入水,使其含水量为65重量%,再堆成堆宽1.8米、堆高1.0米的料堆,在料堆自上而下打孔,所述孔的直径为5cm、孔距20cm,当堆体中心温度达到65℃时,翻堆重复进行,直至堆体中心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得到所述的菌糠腐熟物;
B、双孢菇覆土配制
分别让步骤A)得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通过2cm的筛,再按照菌糠腐熟物、泥炭、石灰粉与多菌灵的重量比84:42:1.8:0.3,将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石灰粉与多菌灵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使含水率达到32重量%,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闷48小时,再使用柠檬酸或生石灰将其pH值调节为8.0,于是得到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按照常规的双孢菇栽培方法进行试验,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厚度为5cm时,一潮双孢菇菇产量为4.7kg/m2,此试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实施例5:双孢菇覆土材料的生产
原料:菌糠来自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泥炭来自中国吉林省;普通土来自北京通州。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菌糠腐熟
将废菌棒粉碎后,加入牛粪使其C/N比为26:1,然后加入水,使其含水量为58重量%,再堆成堆宽2米、堆高1.2米的料堆,在料堆自上而下打孔,所述孔的直径为6cm、孔距16cm,当堆体中心温度达到65℃时,翻堆重复进行,直至堆体中心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得到所述的菌糠腐熟物;
B、双孢菇覆土配制
分别让步骤A)得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通过2cm的筛,再按照菌糠腐熟物、泥炭、石灰粉与多菌灵的重量比68:18:1.4:0.2,将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石灰粉与多菌灵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使含水率达到34重量%,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闷52小时,再使用柠檬酸或生石灰将其pH值调节为7.8,于是得到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按照常规的双孢菇栽培方法进行试验,。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厚度为5cm时,一潮双孢菇菇产量为4.8kg/m2,此试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实施例6:双孢菇覆土材料的生产
原料:菌糠来自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泥炭来自中国吉林省;普通土来自北京通州。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菌糠腐熟
将废菌棒粉碎后,加入尿素使其C/N比为28:1,然后加入水,使其含水量为60重量%,再堆成堆宽1..8米、堆高1.2米的料堆,在料堆自上而下打孔,所述孔的直径为7cm、孔距18cm,当堆体中心温度达到65℃时,翻堆重复进行,直至堆体中心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得到所述的菌糠腐熟物;
B、双孢菇覆土配制
分别让步骤A)得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通过2cm的筛,再按照菌糠腐熟物、泥炭、石灰粉与多菌灵的重量比76:34:1.6:0.3,将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石灰粉与多菌灵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使含水率达到35重量%,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闷58小时,再使用柠檬酸或生石灰将其pH值调节为8.2,于是得到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按照常规的双孢菇栽培方法进行试验,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厚度为5cm时,一潮双孢菇菇产量为5.6kg/m2,此试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备的双孢菇覆土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Claims (10)

1.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双孢菇覆土材料组成如下:以重量份计
菌糠腐熟物            50~100份;
泥炭或普通土          0~50份;
石灰粉                1~2份
多菌灵                0.1~0.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糠为栽培香菇、平菇、金针菇和百灵菇木腐食用菌后所剩余的栽培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是将废菌糠C/N比调到25~35:1与含水量调到55~65重量%以后的发酵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和普通土的粒径为≤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双孢菇覆土材料组成如下:以重量份计
菌糠腐熟物            60~84份;
泥炭或普通土          10~42份;
石灰粉                1.2~1.8份。
多菌灵                0.1~0.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双孢菇覆土材料组成如下:以重量份计
菌糠腐熟物            68~76份;
泥炭或普通土          18~34份;
石灰粉                1.4~1.6份。
多菌灵                0.2~0.3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产方法的步骤如下:
A、菌糠腐熟
将废菌棒粉碎后,加入猪粪、牛粪或尿素使其C/N比为25~35:1,然后加入水,使其含水量为55~65重量%,再堆成料堆,在料堆自上而下打孔,当堆体中心温度达到65℃时,翻堆重复进行,直至堆体中心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得到所述的菌糠腐熟物;
B、双孢菇覆土配制
分别让步骤A)得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通过2cm的筛,再按照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石灰粉与多菌灵的重量比50~100:0~50:1~2:0.1~0.4,将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石灰粉与多菌灵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使含水率达到30~35重量%,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闷48~72小时,再使用酸或碱将其pH值调节为7.8~8.2,于是得到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堆是堆宽1.5~~2米、堆高1.0~~1.2米的柱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直径为5~7cm、孔距15~20c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是柠檬酸;所述的碱是生石灰。
CN2013100929121A 2013-03-22 2013-03-22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3130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29121A CN103130578A (zh) 2013-03-22 2013-03-22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29121A CN103130578A (zh) 2013-03-22 2013-03-22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0578A true CN103130578A (zh) 2013-06-05

Family

ID=48491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29121A Pending CN103130578A (zh) 2013-03-22 2013-03-22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0578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4325A (zh) * 2013-06-22 2013-09-18 何寒 金福菇栽培时高养分覆盖土壤的制备方法
CN103360160A (zh) * 2013-07-17 2013-10-23 承德润隆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2138A (zh) * 2013-07-12 2013-11-06 山东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0977A (zh) * 2013-12-06 2014-03-26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干旱山地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CN105724055A (zh) * 2016-02-29 2016-07-0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
CN106008010A (zh) * 2016-06-15 2016-10-1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利用生活污泥及黄土配制的双孢蘑菇营养覆土
CN106718016A (zh) * 2016-11-15 2017-05-31 云南云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量的覆土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8444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CN106748445A (zh) * 2016-12-09 2017-05-31 李晓光 一种双孢菇覆土
CN107188644A (zh) * 2017-06-15 2017-09-22 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双孢菇覆土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512943A (zh) * 2016-06-15 2017-12-2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利用生活污泥及黄土配制的双孢蘑菇营养覆土的制备方法
CN108307929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的制作方法
CN111955281A (zh) * 2020-08-31 2020-11-20 济南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育苗废基质作为覆土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12602537A (zh) * 2021-01-11 2021-04-06 贵州百居关农旅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的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6A (zh) * 1989-12-23 1991-07-10 刘德科 用“特种四合土”作覆土材料的食用菌增产技术
CN101205148A (zh) * 2007-12-12 2008-06-25 王庆才 草腐生食用菌生产用的覆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9850A (zh) * 2008-03-14 2008-08-13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发酵土的制备方法
CN101642029A (zh) * 2009-09-01 2010-02-10 蛟河市黑土白云食用菌有限公司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CN102511311A (zh) * 2011-12-27 2012-06-27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覆土材料的制作方法
CN102924171A (zh) * 2012-11-12 2013-02-13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猪肚菇栽培用覆土材料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6A (zh) * 1989-12-23 1991-07-10 刘德科 用“特种四合土”作覆土材料的食用菌增产技术
CN101205148A (zh) * 2007-12-12 2008-06-25 王庆才 草腐生食用菌生产用的覆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9850A (zh) * 2008-03-14 2008-08-13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发酵土的制备方法
CN101642029A (zh) * 2009-09-01 2010-02-10 蛟河市黑土白云食用菌有限公司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CN102511311A (zh) * 2011-12-27 2012-06-27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覆土材料的制作方法
CN102924171A (zh) * 2012-11-12 2013-02-13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猪肚菇栽培用覆土材料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光祥等: "腐熟菌糠成分测定与提取物植物促长研究",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李国学等: "《固体废物堆肥化与有机复混肥生产》", 31 January 2000,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杜爱玲: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28 February 2006 *
王志强: "利用废菌糠提高覆土持水力和蘑菇产量的研究", 《中国食用菌》 *
王栩等: "鸡腿菇栽培工艺的研究", 《微生物学杂志》 *
王硕等: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对比试验", 《北方园艺》 *
胡应北: "鸡腿菇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项寿南等: "不同类型土壤覆土对鸡腿菇出菇影响的试验初报", 《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4325A (zh) * 2013-06-22 2013-09-18 何寒 金福菇栽培时高养分覆盖土壤的制备方法
CN103382138A (zh) * 2013-07-12 2013-11-06 山东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0160A (zh) * 2013-07-17 2013-10-23 承德润隆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0160B (zh) * 2013-07-17 2015-12-23 承德润隆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0977A (zh) * 2013-12-06 2014-03-26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干旱山地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CN103650977B (zh) * 2013-12-06 2015-06-17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干旱山地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CN105724055A (zh) * 2016-02-29 2016-07-0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
CN105724055B (zh) * 2016-02-29 2018-08-3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
CN107512943A (zh) * 2016-06-15 2017-12-2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利用生活污泥及黄土配制的双孢蘑菇营养覆土的制备方法
CN106008010A (zh) * 2016-06-15 2016-10-1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利用生活污泥及黄土配制的双孢蘑菇营养覆土
CN106718016A (zh) * 2016-11-15 2017-05-31 云南云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量的覆土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8444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双孢蘑菇高产覆土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和栽培方法
CN106748445A (zh) * 2016-12-09 2017-05-31 李晓光 一种双孢菇覆土
CN107188644A (zh) * 2017-06-15 2017-09-22 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双孢菇覆土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307929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的制作方法
CN111955281A (zh) * 2020-08-31 2020-11-20 济南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育苗废基质作为覆土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12602537A (zh) * 2021-01-11 2021-04-06 贵州百居关农旅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的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0578A (zh) 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518400B (zh) 一种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花卉基质的方法
CN102219573B (zh) 果蔬渣发酵有机肥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4261983B (zh) 一种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
CN103274775B (zh) 一种毛木耳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4987269A (zh) 一种生物有机型苹果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61367A (zh) 一种含有中药渣的育苗营养基质肥及其制法
CN101165008B (zh) 蔬菜残株微生物-蚯蚓分步接种转化法
CN101585724B (zh) 植物肥的生产方法
CN108658667A (zh) 酵素液态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3214315A (zh) 一种含采石场渣土、畜粪、秸秆和木炭粉的绿化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42669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
CN103387466B (zh) 一种黑木耳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2432393A (zh) 一种水稻育秧复合有机土
CN105237232A (zh) 一种利用酵素菌发酵废弃菌棒制备生态有机肥的方法
CN102503653B (zh)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复合土
CN103396182B (zh) 利用木薯加工废弃物生产茄果类蔬菜育苗基质的方法
CN103396178A (zh) 一种利用蚯蚓堆制处理玉米秸秆的方法
CN105638399A (zh) 一种以菌渣和沼渣为原料的功能型无土栽培基质
CN102718578A (zh) 一种食用菌菌糠微生物肥的制备方法
CN112806230A (zh) 一种水稻育秧专用有机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2414A (zh) 一种基于农林废弃物生产育苗轻基质的方法
CN106278752A (zh) 一种矿物质有机肥
CN106631434A (zh) 一种番茄人工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1003A (zh) 无草炭型基质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