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32A - 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 Google Patents

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32A
CN1077332A CN 93110928 CN93110928A CN1077332A CN 1077332 A CN1077332 A CN 1077332A CN 93110928 CN93110928 CN 93110928 CN 93110928 A CN93110928 A CN 93110928A CN 1077332 A CN1077332 A CN 1077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ushroom
bag
fermentation
nutr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31109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湖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31109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其 工艺流程包括配料、发酵、制袋、灭菌、接种、营养培 育,脱袋摆场、覆土、出菇管理。其关键技术在于基料 选用棉壳基料菌糠,经补充部分辅料及低组分粪草短 期发酵制成基料;或者用鲜棉壳通过单一担胞子菌种 培育代替发酵制成基料。再将基料经处理后装入用 22×400×δ0.015的菌膜制作长为140—180mm, Φ130mm的菌袋内,然后进行灭菌、接种和营养培 育,能获得稳定高产优质的双胞蘑菇,而且成本大幅 度降低。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蘑菇栽培技术,尤其是高产双胞蘑菇栽培技术。
现有的双胞蘑菇栽培技术,主要是生料床栽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配料、前后发酵、建床、接种、定植管理、营养培育、覆土、出菇管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难以解决:
1.采用多类型粪草为基料,需要发酵,特别是二次发酵工艺,要配合隧道或密室进行机械化生产,这对于分散性菇农生产难于保证基料发酵质量而影响高产稳定性。
2.生料床栽的定植和营养培育管理技术难度较大,用种量较大,同样影响高产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的基料不需二次发酵,能稳定高产,采用保护性袋栽新工艺,降低了接种,定植及营养培育的技术难度,有利于低工艺配置的技术环境下大幅度提高产量和高产稳定性,并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技术为双胞蘑菇的保护性栽培技术,工艺流程包括配料、发酵、制袋、灭菌、接种、营养培育,脱袋摆场、覆土、出菇管理。其关键技术在于:
1.基料选用棉壳基料菌糠,经补充部份辅料及低组分粪草短期发酵,并按下列配比制成:
棉壳基料菌糠  55-85%
鲜棉壳  10-20%
干牛粪(猪、鸡、兔粪)  5-10%
稻草  5-15%
水份  50-60%
辅料:
油枯  2%  尿素  0.3%
石灰  1%  石膏  2%
或者用鲜棉壳通过单一担胞子菌种培育代替共生菌群发酵制成基料。再将基料经处理后装入用22×400×δ0.015的菌膜制作长为140-180mm,φ130mm的菌袋内,然后进行灭菌、接种和营养培育。菌袋为双头接种和制通气瓶颈并覆盖灭菌纸或棉塞。
2.脱袋摆场和覆土,将接种后经营养培育成熟的菌袋的菌膜撕开,取出营养菌丝生理成熟的基料,建立出菇床,基料轴向直立密布于床面上,表面覆一层2~3cm厚的团粒壤土,分期定量喷水,覆土含水量为45%左右,保持至出菇。菇床外罩薄膜棚,蔽光通风。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从图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包括有:配料、发酵、制袋、灭菌、接种、袋栽营养培育、脱袋摆场、覆土、出菇管理。下面再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1.基料配方
1)菌糠(棉壳基料)  57%;2)鲜棉壳  20%;3)干牛粪(猪、羊、鸡、兔粪)  10%;4)稻草  15%;5)砻糠  5%:
6)油枯  2%  7)尿素  0.3%
8)石灰(Ca2O) 1%(PH调节为准) 9)石膏(Ca2So4) 2%;
水份  60%  PH值6.5~7(灭菌后)
2.基料发酵
发酵期为12~15天。基料发酵顺序及发酵条件如下:
1)首先将稻草切碎与粉碎后的干牛粪拌均,加入用量60%的尿素,调整水份为60%堆集发酵4天。建堆规模以400斤以上为佳。
2)加入除石膏外的全部成份(尿素一次加完),调节水份50-60%,PH值6.5~7,建堆进行碱性发酵。
3)按4-2-2-2-2-1-1(天)间隔翻堆。
4)将发酵成熟的基料暴晒三天,暴晒时将基料摊开,厚度在6cm以下。暴晒后的基料当水份下降到20%以下后可以长期存放备用。
5)加入石膏并补充水份至55%~60%并调节PH值6.5~7后即可装袋灭菌。
本发明栽培基料PH值不宜过高,以6.5最适。PH值微偏碱可以增加酶的活性,但双胞蘑菇是好酸性真菌,碱性基料亦能抑制菌丝生长。晒料是一重要的工序,其目的是使游离氨大幅减量,并进一步分解菌糠中的干扰抑制成份。若遇阴雨天不能及时晒料应将基料避雨摊开。
本发明栽培不经二次发酵即能达到高产,且对基料发酵的成熟程度掌握的要求亦不高,因基料中的主要成份-菌糠已通过一次生物分解,氮碳比已经下降,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特别适宜于先天性营养代谢不良的双胞蘑菇培育。但发酵完毕后仍应进行一次试料。
3.制袋方法
制袋的规格对于栽培成败的应响是非常明显的。此条件已在试验中充分证明。
制袋规格:采用22×400×δ0.015(MM)的菌膜。
秋菇栽培时以袋长160~180为宜,春菇以袋长140MM为宜。秋菇的出菇周期较长(60天以上),增加袋长即增加料厚,可以充分提高单产,但最大长度不能超过180MM,并必须双头接种和制通气瓶胫和覆盖无菌纸或棉塞。装料不能过紧,以袋长160MM计宜装干料0.75kg,这样菌丝可以在30天左右满袋,若菌袋过长则明显增加细菌感染和逆生菌感染的机率造成营养培育不良而不能获得高产。
4.灭菌和接种
灭菌方法最好采用常温湿热灭菌,即在100℃左右蒸袋8小时,其目的是保存部分B族维生素不被分解,但灭菌应彻底以保持双胞蘑菇的“料面优势”。
接种的用种量为5%(每瓶棉壳接种15~20袋)。接种应在无菌室或接种箱中进行。试验选用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保持的淅农1号母种。
5.营养菌丝培育
营养菌丝培育的关键是温度控制问题。最适温度为22~28℃。营养培育在室内或温度适宜的场地进行。冬天(春菇栽培1~2月)除增加菌袋的堆放高度和密度利用生物热升温使袋温保持在22℃~25℃,以保证菌丝按期迅速满袋。夏季应增加通风和选择阴凉场地。
新法栽培由于通过灭菌,在不感染的情况下,袋温仅高于气温3~4℃。经试验情况来看秋菇栽培的营养培养可以提前到七月中旬开始,署热期中,试验并无制冷降温装置,菌袋放在通风较良好的室内(砖彻,预制板农房结构的底层),当气温超过28℃时菌丝,生长缓慢气温高于30℃经历数日未见明显的损伤或菌丝自溶死亡现象;但秋菇栽培为确保稳定高产应注意避开高温暑热期进行经营养菌丝培育。
营养菌丝培育的质量是除开种子优良性状外获得高产的关键条件。
当营养菌丝培育满袋后,仍需继续培养10~20天,使营养菌丝充分生理成熟,这个过程称之为“养菌”,试验证明“养菌”可以增加20%的产量。
6.脱袋摆场和覆土
营养培育工序完成后即进行脱袋摆场和覆土。
脱袋即将菌膜撕开取出营养菌丝生理成熟的基料,摆场即建出菇场。本发明采用建床出菇,菌袋基科在床面上来轴向直立密集布置,一般每平方米布袋36袋。
露地出菇的建床以1×5(m)的长方形造畦为宜,床面应高于地面8cm并由薄膜小棚保湿保温和用草扇棚避阳光直射。室内建床以利于采菇为准。
床面土要平整筑实,暴晒三日,两次喷药杀虫然后在床面上撒一薄层石灰(每平方米用量0.1公斤);然后铺平塑料薄膜,薄膜最好延伸将路道面覆盖。床面铺设薄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杀菌石灰因浸渍扩散使基料的PH值升高。
菌袋轴向直立密集排布,基料的排布宽度可以同床面等齐。新法栽培的子实体出土分布非常密集均匀,这与传统生料床栽的情况不同,后者基料宽度窄于床面宽度,子实体在床面边沿的密集度大于中心区域。
脱袋摆场后即可立即覆土,覆土层的厚度为2~3CM。新法栽培对一般有团粒结构壤土均可使用,并采取一次覆土法。覆土的粒度不宜过大,粗粒要求在8MM左右;细土成份不宜过多,应占粗粒的40%以下。覆土最好暴晒三天水份在20%为宜,覆土层在菇床的边沿呈自然安息角度。
覆土后可立即开始喷水,每次喷水量不能过大每天喷一次,要求三天后调节覆土层均匀含水量45%左右,以后保持此含水量直至出菇。
覆土后应加强通风管理,但应注意保持小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本发明的出菇管理和加工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但应自二潮菇始注重补充水份和基料营养。因菇潮过份汹涌,基料水份的下降速度很快,必须定期经常补水,否则将造成幼菇死亡和子实体提前开伞。
用本发明栽培产菇的颜色洁白,菇形园正,一级菇可达90%以上;栽培的成功率亦非常高,在与黄贝木耳生产配套的情况下,初学者的成功率估计应在90%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效果在于:
1.基料发酵的操作简单不经二次发酵。新法栽培的基料主成份是菌糠,基料已经历一次生物分解并残存有大量的菌丝体,营养成份仍然非常丰富,氮炭比合宜优于新鲜的粪草基料;经短期发酵后可直接提供蘑菇菌丝生长,而粪草基料必须在严格控制共生菌群发酵经分解后才能被蘑菇吸收。
2.采用保护性袋栽方法,能获得稳定性的高产,降低栽培技术难度,而且成本较低。因为袋栽的基料含空气量较高,通气性能良好,菌袋保护可使主体菌种脱离激烈的逆生菌群竞争充分占有基料营养。除简化了培育管理外并利于移动,动输。并大大降低了用种量。
3.覆土为普通团粒土,土质要求不高,而且出菇管理简化,也可大幅度降低成本。

Claims (3)

1、一种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其工艺流程包括配料、发酵、制袋、灭菌、接种、营养培育,脱袋摆场、覆土、出菇管理,其特征在于:
(1)基料选用棉壳基料菌糠,经补充部份辅料及低组分粪草短期发酵。并按下列配比制成:
棉壳基料菌糠          55-85%
鲜棉壳                10-20%
干牛粪(猪、鸡、兔粪)  5-10%
稻草                  5-15%
水份                  50-60%
辅料:
油枯  2%  尿素  0.3%
石灰  1%  石膏  2%
或者用鲜棉壳通过单一担胞子菌种培育代替共生菌群发酵制成基料。再将基料经处理后装入用22×400×δ0.015的菌膜制作长为140-180mm,φ130mm的菌袋内,然后进行灭菌、接种和营养培育。菌袋为双头接种和制通气瓶颈并覆盖灭菌纸或棉塞。
(2)脱袋摆场和覆土,将接种后经营养培育成熟的菌袋的菌膜撕开,取出营养菌丝生理成熟的基料,建立出菇床,基料轴向直立密布于床面上,表面覆一层2~3cm厚的团粒壤土,分期定量喷水,覆土含水量为45%左右,保持至出菇。菇床外罩薄膜棚,蔽光通风。
2、根据权利权要1所说的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其特征在于:
(1)首先将稻草切碎与粉碎后的干牛粪拌均,加入用量60%的尿素,调整水份为60%堆集发酵4天。建堆规模以400斤以上为佳。
(2)加入除石膏外的全部成份(尿素一次加完),调节水份50-60%,PH值6.5~7,建堆进行碱性发酵。
(3)按4-2-2-2-2-1-1(天)间隔翻堆。
(4)将发酵成熟的基料暴晒三天,暴晒时将基料摊开,厚度在6cm以下。暴晒后的基料当水份下降到20%以下后可以长期存放备用。
(5)加入石膏并补充水份至55%~60%并调节PH值6.5-7后即可装袋灭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其特征在于营养丝培养满袋后,仍需继续培养10-20天,使营养丝充分成熟。
CN 93110928 1993-03-30 1993-03-30 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Pending CN10773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110928 CN1077332A (zh) 1993-03-30 1993-03-30 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110928 CN1077332A (zh) 1993-03-30 1993-03-30 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2A true CN1077332A (zh) 1993-10-20

Family

ID=4988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3110928 Pending CN1077332A (zh) 1993-03-30 1993-03-30 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32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86C (zh) * 1994-06-07 2002-02-20 张湖泽 双孢蘑菇栽培方法
CN100386017C (zh) * 2005-07-27 2008-05-0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以鸡粪为原料的蘑菇专用基料
CN101642029B (zh) * 2009-09-01 2011-01-12 蛟河市黑土白云食用菌有限公司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CN101284750B (zh) * 2008-05-23 2012-01-11 贾恩茂 一种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2613004A (zh) * 2012-04-14 2012-08-01 河北荣珍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白灵菇废料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CN103288509A (zh) * 2013-05-27 2013-09-11 汉川市佳旺达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及堆置发酵方法
CN104396560A (zh) * 2014-09-28 2015-03-11 杜长青 利用残渣栽培白蘑菇的方法
CN105052535A (zh) * 2015-07-22 2015-11-18 陈能全 室内蘑菇的种植方法
CN106718016A (zh) * 2016-11-15 2017-05-31 云南云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量的覆土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8644A (zh) * 2017-06-15 2017-09-22 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双孢菇覆土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86C (zh) * 1994-06-07 2002-02-20 张湖泽 双孢蘑菇栽培方法
CN100386017C (zh) * 2005-07-27 2008-05-0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以鸡粪为原料的蘑菇专用基料
CN101284750B (zh) * 2008-05-23 2012-01-11 贾恩茂 一种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1642029B (zh) * 2009-09-01 2011-01-12 蛟河市黑土白云食用菌有限公司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覆土的制备方法
CN102613004A (zh) * 2012-04-14 2012-08-01 河北荣珍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白灵菇废料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CN103288509A (zh) * 2013-05-27 2013-09-11 汉川市佳旺达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及堆置发酵方法
CN104396560A (zh) * 2014-09-28 2015-03-11 杜长青 利用残渣栽培白蘑菇的方法
CN105052535A (zh) * 2015-07-22 2015-11-18 陈能全 室内蘑菇的种植方法
CN106718016A (zh) * 2016-11-15 2017-05-31 云南云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量的覆土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8644A (zh) * 2017-06-15 2017-09-22 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双孢菇覆土材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8666B (zh)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3931420A (zh) 一种桑黄的栽培方法
CN1246273A (zh) 北方保护地栽培双孢菇方法
CN102329171A (zh) 一种用菊花秸秆栽培香菇的培养基料及其栽培香菇方法
CN109588211A (zh) 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CN102613001A (zh) 利用修剪的芒果枝叶为主要原料在芒果树低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3503696B (zh) 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02498941A (zh) 一种利用茭白鞘叶栽培双孢蘑菇的方法
CN1282789A (zh) 一种利用桑枝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4541969A (zh) 一种双孢蘑菇生长菌剂及利用该菌剂的双孢蘑菇栽培方法
CN1079186C (zh) 双孢蘑菇栽培方法
CN110679389B (zh) 一种紫丁香蘑种植方法
CN1077332A (zh) 双胞蘑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CN1080463A (zh) 麦秸、稻草生料袋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CN105613043A (zh) 一种食用菌仿生栽培方法
CN1060573A (zh) 一种用稻草、麦草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9006282B (zh) 灵芝与水稻轮作休耕用养结合方法
KR20010108876A (ko) 버섯 톱밥배지 제조방법 및 이 배지를 이용한 버섯 재배방법
CN107926481B (zh) 一种草菇的纯稻草栽培方法
CN1099228C (zh) 一种用稻草、麦草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16267415A (zh) 一种利用竹片制备竹荪栽培培养基的方法
CN113207548B (zh) 一种低海拔大田生料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8990699A (zh) 一种大球盖菇与辣椒轮作的设施化栽培技术
CN115606449A (zh) 一种羊肚菌和香菇同棚轮作栽培方法
CN1027216C (zh) 应用农n菌剂生产草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