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5142A - 一种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5142A
CN104855142A CN201510321154.5A CN201510321154A CN104855142A CN 104855142 A CN104855142 A CN 104855142A CN 201510321154 A CN201510321154 A CN 201510321154A CN 104855142 A CN104855142 A CN 104855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tail
annulata
medium
stropharia rugoso
b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211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谦
刘敏
齐悦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3211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55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55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5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3/00Calcareous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液体菌种的制备和培养;B.谷粒菌种的制备和培养;C.栽培用培养基的制备;D.无菌条件下,将步骤B制备得到的谷粒菌种接入步骤C制备得到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创新点是在步骤A或/和步骤B或/和步骤C的培养基中含有香蒲屑。本发明利用了湿地香蒲废弃物,减少对水体的生态破坏,降低了栽培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真菌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以及专用培养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也称酒红色球盖菇、皱环球盖菇,隶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大球盖菇是一种口感好,高蛋白低脂肪并具有保健作用的的珍稀食用菌。每100g大球盖菇子实体含粗脂肪5.8g,粗纤维13.3g,多糖49.3g,蛋白质23.2g。氨基酸含量达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大球盖菇多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对D-半乳糖所致氧化损伤小鼠血液和肝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大球盖菇除了其食用和药用价值外,还具有很强的木质素、纤维素降解能力。木质素降解过程中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漆酶起关键作用。
香蒲是国际上公认的湿地水生植物优势品种,编织等虽然能够消费部分蒲草,但用量有限。香蒲生长繁殖快且生物量大,在我国分布广泛,由于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优点,目前,香蒲在湿地的大量繁殖进而产生的残枝等废弃物,造成了对水体的破坏,并形成对湿地的内源污染。
纤维素是食药用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也是香蒲的主要成分,所以利用香蒲栽培菌类,扩大香蒲的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途径,不仅成为栽培菌类的新型基质,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的机遇,而且,有利于湿地生态的良性发展。
荆条(Vitex negundo var ineica)土名荆子、荆梢、条子等,分类属马鞭草科,牡荆属,黄荆的一个变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几遍全国,冀北山地、晋东南山地、太行山、豫西山地丘陵以及晋陕黄土高原等地均有分布。在河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分布极为广泛,属于优势灌木树种。河北太行山荆条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据调查多处于野生状态,尚无较大利用;就传统利用方式荆编来说,荆条的总利用量也不足资源量的10%,研究表明荆条中有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这些食药用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但是到目前为止,荆条一直被视为农林废弃物并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开发利用,严重地浪费了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香蒲为主料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为食用菌提供碳源,减小香蒲对水体的破坏。
为了实现本发明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这种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液体菌种的制备和培养;
B.谷粒菌种的制备和培养;
C.栽培用培养基的制备;
D.无菌条件下,将步骤B制备得到的谷粒菌种接入步骤C制备得到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出菇管理、采收;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或/和步骤B或/和步骤C的培养基中含有香蒲屑。
所述的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步骤A中大球盖菇的液体菌种培养基中作为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香蒲屑;其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重量百分比为:马铃薯20%,香蒲5%,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羧甲基纤维素0.3%,水1000mL,pH自然。
所述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步骤A中液体菌种的制备特征在于:
A.液体菌种的制备
a.一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将市售母种接入一级液体培养基中,25℃、160r/min恒温振荡培养7d,即制得一级液体菌种;
所述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20%,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CMC 0.3%,VB110mg/L;
b.二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将一级液体菌种以10%的接种量接入二级液体培养基中,25℃、160r/min恒温振荡培养7d,即制得二级液体菌种;
所述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为: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20%,香蒲5%,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CMC 0.3%,VB110mg/L。
所述的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步骤B中大球盖菇的谷粒菌种培养基中也作为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木屑状香蒲屑;其优化的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麦粒85%,香蒲14%,生石灰1%。
所述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步骤B中谷粒菌种的制备特征在于:
将步骤A得到的二级液体菌种接入谷粒菌种培养基,接种量为10%,22-25℃培养至满,得到谷粒菌种。
所述的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步骤C中香蒲屑作为栽培大球盖菇的主料,栽培培养基重量组成包括:香蒲60%、棉籽皮20%、荆条屑10%、麸皮9%、生石灰1%;制备方法是将香蒲粉碎成木屑状,配以荆条屑、棉籽皮、麸皮和生石灰,料水比为1∶1.4。
所述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步骤C中香蒲屑培养基的制备特征在于:
香蒲屑事先粉碎为木屑状,称取香蒲屑培养基的各组成成分,加水混合均匀后,堆闷30min,装入容器内,灭菌,冷却后备用。
所述利用香蒲屑培养基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步骤D中谷粒菌种的接种量为5-10%。
所述利用香蒲屑培养基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液体培养基中所用香蒲屑,事先粉碎并过80目筛。
所述利用香蒲屑培养基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步骤C中香蒲屑培养基的灭菌条件为100℃常压灭菌36h。
本发明创新点在于大球盖菇的栽培培养基主料为香蒲屑;在液体培养基中提前加入香蒲屑作为底物诱导物,并且采用了大球盖菇PDA母种-液体菌种-谷粒菌种-香蒲屑出菇袋工艺,可以缩短生产周期近三分之一。技术进步效果在于:
1、对于食用菌而言,为其提供生长所需碳源;
2、香蒲目前尚未得到开发利用,资源丰富,用于食用菌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3、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减少了对水体的破坏,为食用菌栽培提供了一种价格低廉的栽培原料,不仅避免了湿地的内源污染,而且大幅降低了栽培成本,解决了栽培食用菌资源的紧迫性,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利用香蒲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大球盖菇菌种为市场采购。
步骤A.液体菌种的制备
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CMC 0.3%,pH自然;
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香蒲屑5%,马铃薯20%,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CMC 0.3%,pH自然;其中香蒲粉碎过80目筛得末状,与马铃薯、麸皮共煮沸30min, 过滤去渣得浸提液。
一级液体菌种制备时使用500mL锥形瓶,装液量为200mL,121℃高压灭菌30min后,无菌条件下接入市售的PDA斜面菌种,每瓶接种量为4块0.5cm×0.5cm菌种块。接种后在25℃、160r/min的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7d。
二级液体菌种装液量规格、灭菌条件及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为10%。
在二级液体菌种制备阶段,测定优化液体菌种发酵液中漆酶酶活及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CMC酶活),以未添加香蒲粉末的培养基为对照,以发现香蒲末在液体菌种中是否有底物诱导作用的优势。酶活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漆酶酶活力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每分钟使反应液OD值增加0.001的酶量定义为一个漆酶酶活力单位(U)。
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力(CMC酶活)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每分钟酶解底物产生1μg葡萄糖的酶量定义为一个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力单位(U)。
表1 大球盖菇的酶活数据
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述二级液体培养基的漆酶酶活、CMC酶活均比对照组(未添加香蒲)的高,可见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香蒲、荆条枝屑对菌丝的漆酶与纤维素酶的分泌起到一定的底物诱导作用,让菌丝提前适应底物(香蒲),从而加快菌丝在栽培料上的长速,缩短栽培周期。
步骤B.谷粒菌种的制备
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麦粒85%,香蒲14%,生石灰1%。
准确称取培养基各组成成分,料水比1:1.4进行拌料,装入17cm×32cm×0.05cm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300g,制备120袋。将优化得到的二级液体菌种以及未添加香蒲的对照组液体菌种分别接入谷粒菌种培养基,分别接种60袋,测定菌长速,并记录满袋时间。
为了考察本发明所述谷粒菌种培养基的优势,本发明进行了对比试验,操作同上,对照组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麦粒99%,生石灰1%;
谷粒菌种培养基的优势对比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大球盖菇谷粒菌种的满袋时间
由表2可知,菌丝在“麦粒+香蒲屑”谷粒培养基比纯麦粒培养 基的长速快,这是因为麦粒间隙,随着香蒲屑的添加,更有利于菌丝生长,且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香蒲屑,使菌丝能够更快适应生长底物,从而加快发菌速度,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步骤C.香蒲培养料的制备
按质量比,称取香蒲60%、棉籽皮20%、荆条屑10%、麸皮9%、生石灰1%,料水比为1︰1.4进行拌料,混合均匀后,堆闷30min后装入容器中进行灭菌和接种工作。
将上述培养料装入聚乙烯袋、聚丙烯袋、箱子或玻璃瓶内,口径不限,常规扎口,常压灭菌一般以100℃灭菌,保持36-48h;冷却后接种。
香蒲的用量进行了试验分析,具体如下:
按表3所示准确称取各组成成分,将其混匀,加水,料水比为1︰1.4,把配置好的培养料装入试管,每个配方重复5次,100℃常压灭菌36-48h。将步骤B所述谷粒菌种分别接入含有培养料的试管中,进行试管营养生长试验。
表3 培养基配方(干料,%)
配方 香蒲 棉籽皮 荆条屑 麸皮 生石灰
P0 0 90 0 9 1
P1 30 50 10 9 1
P2 40 40 10 9 1
P3 50 30 10 9 1
P4 60 20 10 9 1
P5 70 10 10 9 1
P6 80 0 10 9 1
[0063] 每隔2天观察一次试管中菌丝的长速和长势情况,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测定菌丝的长速。菌丝长速长势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情况
配方 菌丝长速(mm/d) 菌丝长势
P0 2.86±0.01 +++
P4 2.79±0.02 +++
P5 2.65±0.03 +++
P6 2.62±0.05 ++
P3 2.61±0.02 ++
P2 2.59±0.01 ++
P1 2.51±0.01 ++
(注:列出长速均为平均值±标准误;+++表示生长致密,++表示生长较致密,+表示生长一般。)由表4可以看出,当随着香蒲添加量的增加,菌丝长势较好,洁白、较致密,P4比纯香蒲培养基P6长势好。与纯棉籽皮培养基具有可比性。
按表3中的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均匀,料水比1︰1.4进行拌料,装入17cm×32cm×0.05cm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约300g,观察并记录各个配方的生长情况并计算生物转化率。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生物转化率(%)=(子实体鲜重/培养料干重)×100%
上述大球盖菇生物转化率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大球盖菇的生物转化率
培养基编号 平均产量(g) 平均生物效率(%)
P0 186.33 62.11
[0072] 
P4 183.93 61.31
P5 180.09 60.03
P6 179.34 59.78
P3 177.42 59.14
P2 176.46 58.82
P1 171.99 57.33
从表5可以看出,当以香蒲为主要碳源达到60%,大球盖菇的生物转化率达到了61.31%,尽管未达到栽培料主料纯棉籽皮的生物转化率62.11%,但具有可比性。综上所述,香蒲屑可以部分代替棉籽皮成为大球盖菇菇种植中的主料,香蒲屑这一生态污染物也得到了资源化利用,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D.接种、培养、采收
将灭菌冷却后的出菇袋,无菌操作下按照5-10%的接种量接入步骤B所得谷粒菌种。菌丝生长阶段要求料温控制在22-27℃,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70%-75%,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
播种后每天早晨和下午要定时观测料温的变化,当料温在20℃以下时,在早晨及夜间加厚草被,并覆盖塑料薄膜,待日出时再掀去薄膜。菌丝生长阶段应适时适量的喷水。
香蒲粉碎后,粉较细,作为菌类栽培基质,影响呼吸作用,如果将荆条屑作为辅料拌入,不仅可以补充碳源,还可以因其物理形状,提高香蒲主料的透气性,用来栽培大肥菇,既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实现循环经济。
发菌30d左右,菌丝吃料2/3时开始覆土。覆土是促使大球盖菇高产的必要条件,虽然不覆土也能出菇,但出菇少、产量低。覆土要求用pH 5.7-6.0的沙壤土,含水量20%左右,覆土厚度为3-5cm。覆土后要将土调湿,达到手捏土粒能捏扁、不破碎为宜,第2次覆土在菌丝基本长透料面时。
覆土后菌丝向覆土层蔓延,当菌丝长出土面后应掀开地膜通风降湿、停止喷水,促使菌丝倒伏。菌丝倒伏后,土层内开始形成原基。此时应增加光照、加强通风、保持土壤湿润、空气相对湿度85%-95%,促进原基形成。
一般覆土后15-20d就可出菇,此期管理重点是保湿及加强通风透气,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90%-95%。在出菇期间可通过调节光照时间、喷水时间、场地的通风程度等使环境温度处于较理想的范围。出菇期间,若遇到霜冻,一要注意加厚草被,盖好小菇蕾,二要少喷水或不喷水,防止菇蕾受冻害。
通气和光照也影响菇的质量与产量,有大量子实体发生时,要注意通风,特别是采用塑料保护棚栽培,须增加通风次数,延长通风时间,有时可长达1-2h。场地通气良好,长出的菇菇柄短,菇体结实健壮,产量高。
子实体从现蕾,即露出白点到成熟大约5-10d。在菌褶尚未破裂或刚破裂,菌盖直径长至6-8cm,呈钟形时及时采收。若等到成熟,菌褶转变成暗紫色或黑褐色,菌盖平展时才采收就会降低商品价值。达到采收标准后,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菇体的下部,轻轻扭转 一下,松动后再向上拔起,注意避免松动周围的小菇蕾。采下菇,应切去其带泥土的菇脚。
采菇后,菇床上留下的洞口要及时补平,清除留在菌床上的残菇,覆盖草帘保湿,使菌丝恢复生长。2-3d后补足料中水分,重复上述管理。整个生长期可收3-4潮菇,一般以第2潮的产量最高,每潮菇间隔15-25d。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香蒲、荆条枝屑可用于栽培大球盖菇,因此,将香蒲作为新原料,用于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Claims (10)

1.一种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液体菌种的制备和培养;
B.谷粒菌种的制备和培养;
C.栽培用培养基的制备;
D.无菌条件下,将步骤B制备得到的谷粒菌种接入步骤C制备得到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出菇管理、采收;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或/和步骤B或/和步骤C的培养基中含有香蒲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包括:步骤A中大球盖菇的液体菌种培养基中作为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香蒲屑;其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重量百分比为:马铃薯20%,香蒲5%,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VB110mg/L,羧甲基纤维素0.3%,水1000mL,pH自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所述步骤A中液体菌种的制备特征在于:
A.液体菌种的制备
a.一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将市售母种接入一级液体培养基中,25℃、160r/min恒温振荡培养7d,即制得一级液体菌种;
所述一级液体菌种培养基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20%, 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CMC0.3%,VB110mg/L;
b.二级液体菌种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将一级液体菌种以10%的接种量接入二级液体培养基中,25℃、160r/min恒温振荡培养7d,即制得二级液体菌种;
所述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为:以重量百分比计,马铃薯20%,香蒲5%,麸皮3%,葡萄糖2%,KH2PO40.3%,MgSO40.15%,CMC0.3%,VB11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包括:步骤B中大球盖菇的谷粒菌种培养基中也作为底物诱导物、提前加入木屑状香蒲屑;其优化的谷粒菌种培养基配方:麦粒85%,香蒲14%,生石灰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所述步骤B中谷粒菌种的制备特征在于:
将步骤A得到的二级液体菌种接入谷粒菌种培养基,接种量为10%,22-25℃培养至满,得到谷粒菌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包括:步骤C中香蒲屑作为栽培大球盖菇的主料,栽培培养基重量组成包括:香蒲60%、棉籽皮20%、荆条屑10%、麸皮9%、生石灰1%;制备方法是将香蒲粉碎成木屑状,配以荆条屑、棉籽皮、麸皮和生石灰,料水比为1∶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所述步骤C中香蒲屑培养基的制备特征在于:
香蒲屑事先粉碎为木屑状,称取香蒲屑培养基的各组成成分,加水混合均匀后,堆闷30min,装入容器内,灭菌,冷却后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香蒲屑培养基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谷粒菌种的接种量为5-1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香蒲屑培养基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体培养基中所用香蒲屑,事先粉碎并过80目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香蒲屑培养基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香蒲屑培养基的灭菌条件为100℃常压灭菌36h。
CN201510321154.5A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 Pending CN104855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21154.5A CN104855142A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21154.5A CN104855142A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5142A true CN104855142A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01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21154.5A Pending CN104855142A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5514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0847A (zh) * 2017-10-20 2017-12-22 伊犁师范学院 一种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20258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一种具有漆酶活性的大球盖菇活性蛋白的制备方法
CN114158458A (zh) * 2021-12-02 2022-03-11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百合专用栽培介质及百合栽培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7089A (zh) * 2006-01-05 2006-08-16 李永林 大球盖菇的培养料
CN104262000A (zh) * 2014-09-25 2015-01-07 安徽天都灵芝制品公司 一种富锌的大球盖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1969A (zh) * 2014-09-25 2015-01-21 安徽天都灵芝制品公司 一种高效大球盖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8547A (zh) * 2014-11-03 2015-04-01 河北大学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黄伞的方法
CN104478546A (zh) * 2014-11-03 2015-04-01 河北大学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7089A (zh) * 2006-01-05 2006-08-16 李永林 大球盖菇的培养料
CN104262000A (zh) * 2014-09-25 2015-01-07 安徽天都灵芝制品公司 一种富锌的大球盖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1969A (zh) * 2014-09-25 2015-01-21 安徽天都灵芝制品公司 一种高效大球盖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8547A (zh) * 2014-11-03 2015-04-01 河北大学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黄伞的方法
CN104478546A (zh) * 2014-11-03 2015-04-01 河北大学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波等: "水生、药用植物香蒲", 《园林》 *
史忠良: "食用菌栽培新基质研究——蒲秆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初探", 《中外食品工业》 *
徐斌: "大球盖菇栽培新技术", 《食用菌》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0258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一种具有漆酶活性的大球盖菇活性蛋白的制备方法
CN107500847A (zh) * 2017-10-20 2017-12-22 伊犁师范学院 一种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58458A (zh) * 2021-12-02 2022-03-11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百合专用栽培介质及百合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5251B (zh)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在烟草大面积栽培中的应用方法
CN101870608B (zh) 一种抗重茬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4429591B (zh)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毛木耳的方法
CN102613054B (zh) 一种提高烟草抗寒、抗病能力的方法
CN103168668A (zh) 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瓜果类蔬菜育苗基质
CN106495912A (zh) 一种以腐熟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机插水稻育秧基质的方法
CN107493896A (zh)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促进甜高粱在盐碱地生长的方法
CN104478546B (zh)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猴头的方法
CN106187515B (zh) 利用食用菌菌渣制作的羊肚菌营养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4774B (zh) 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茶薪菇的方法
CN112385507B (zh) 一种含有丛枝菌根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80546A (zh) 一种蓝莓栽培基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84419A (zh) 一种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栽培方法
CN105165405A (zh) 东北林影地大球盖菇栽培方法
CN107602215A (zh) 一种瓜果蔬菜种植用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48233A (zh) 油茶苗接种am菌的方法及油茶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4541877A (zh) 一种富有机硒豇豆的生产方法
CN103351188B (zh) 以纯秸秆为原料的农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4303845B (zh)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灵芝的方法
CN104478547B (zh)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黄伞的方法
CN104855142A (zh) 一种利用香蒲屑培养大球盖菇的方法
CN104412893A (zh) 一种药用石斛的栽培方法
CN104844285A (zh) 一种提高樱桃番茄免疫力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4521562A (zh) 一种平菇再次出菇的栽培方法
CN109247178B (zh) 一种提高丝绵木盐碱地种植成活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