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8242A - 车辆电池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电池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8242A
CN103958242A CN201280058540.4A CN201280058540A CN103958242A CN 103958242 A CN103958242 A CN 103958242A CN 201280058540 A CN201280058540 A CN 201280058540A CN 103958242 A CN103958242 A CN 103958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access opening
along
longitudinal direction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85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8242B (zh
Inventor
大串尚也
寺尾佳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58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8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22Arrangement under the front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4Arrangement of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具有封闭检修孔(32)的检修孔盖(70),该检修孔盖(70)包括覆盖检修孔(3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端(32R)侧的后盖(72)和覆盖检修孔(3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32F)侧的前盖(102)。即,检修孔盖(70)沿车辆纵向方向分成后盖(72)和前盖(102)。前盖(102)通过螺栓(114)以可拆卸方式附接至设置在底板面板(14)上的底板上加强件(108)。

Description

车辆电池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电池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日本特许申请公报No.2009-083601(JP2009-083601A)描述了一种电动车辆,其中,具有检修插头的电池单元在底板面板下方安装在该电动车辆上。在JP2009-083601A中描述的电动车辆的底板面板具有用于操作检修插头的引导安装孔,并且封闭引导安装孔的帽构件通过螺栓紧固。这些引导安装孔和帽构件位于前座下方。
此外,日本特许申请公报No.2003-341373(JP2003-341373A)描述了一种电源单元安装结构,其中,具有检修插头的电源单元安装在底板面板与前座的座部之间。在JP2003-341373A中描述的电源单元安装结构中,覆盖检修插头的盖子附接至电源单元的后壁,并且前座能够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前滑动至露出盖子的位置。
然而,在JP2009-083601A中描述的电动车辆中,如上所述,引导安装孔和帽构件定位在前座下方,所以,当工人操作检修插头时,需要例如在底板面板与前座之间的狭窄的空间中移除帽构件,从而导致作业性欠佳。
为了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措施,可以想到的是使前座能够沿车辆纵向方向滑动至露出帽构件的位置,如JP2003-341373A中所描述的电源单元安装结构的情况。然而,为了露出整个帽构件,前座的滑动量可能会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电池安装结构,该车辆电池安装结构能够减小车辆座椅的滑动量,同时改进用于移除检修孔盖的工作的作业性。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电池安装结构。该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包括:车辆底板,所述车辆底板支撑车辆座椅使得所述车辆座椅能够沿车辆纵向方向滑动,并且在所述车辆底板中在下述部分处形成有检修孔:当所述车辆座椅定位在滑动方向上的中央处时所述车辆座椅的座垫定位在该部分上方;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车辆底板下方并且具有朝向所述检修孔突出的操作部;以及检修孔盖,所述检修孔盖封闭所述检修孔,并且所述检修孔盖包括第一盖和第二盖,所述第一盖设置在所述车辆底板的上部面上并且覆盖所述检修孔的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侧,所述第二盖以可拆卸方式附接至所述车辆底板的上部面并且覆盖所述检修孔的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侧。
通过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覆盖检修孔的检修孔盖包括覆盖检修孔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一个端侧的第一盖和覆盖检修孔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二盖,并且第二盖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车辆底板。因此,通过将车辆座椅朝向检修孔盖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一个端侧(与第二盖相反的那一侧)滑动以露出第二盖,与第二盖未露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从车辆底板移除第二盖。因此,改进了用于移除第二盖的工作的作业性。
此外,通过从车辆底板移除第二盖,能够在车辆座椅的座垫位于第一盖上方的状态下,即,在第一盖位于座垫下方的状态下,打开检修孔。因此,与露出第一盖和第二盖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朝向车辆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侧的车辆座椅的检修孔盖的滑动量。
通过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能够减小朝向车辆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侧的车辆座椅的检修孔盖的滑动量,同时改进用于移除第二盖的工作的作业性。
在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中,所述检修孔盖可以包括插入部和连接部,所述插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一者处,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另一者处,并且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以可移除方式插入在所述插入部中以及将所述第一盖连接至所述第二盖。
通过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通过将第二盖相对于设置在车辆底板上的第一盖朝向检修孔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一个端侧移动以因此将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中的另一者处的连接部插入至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中的一者处的插入部,第一盖和第二盖彼此连接。通过这样做,抑制了第一盖与第二盖之间的位置偏差。
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二盖相对于第一盖朝向检修孔盖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另一端侧移动以从插入部抽出连接部,释放了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的连接。因此,例如,与第一盖和第二盖通过螺栓等彼此紧固的构型相比,能够从车辆底板容易地移除第二盖,同时抑制第一盖与第二盖之间的位置偏差。
在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中,所述插入部可以具有插入端口,所述连接部插入至所述插入端口,以及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具有所述插入部的所述一者可以具有将所述连接部导引至所述插入端口的导引部。
通过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通过为第一盖和第二盖中的一者设置导引部,与不具有导引部的构型相比,能够将连接部容易地插入插入部。因此,例如,与第一盖和第二盖通过螺栓等彼此紧固的构型相比,改进了用于将第一盖和第二盖彼此连接的工作的作业性。
在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中,所述操作部可以穿过所述检修孔而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车辆底板上方。
通过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操作部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车辆底板上方,所以当从车辆底板移除第二盖时,操作部在车辆底板上方露出。因此,与操作部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车辆底板下方的构型相比,容易操作操作部。
在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中,所述电池单元可以包括储存电力的电池模块和容置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壳体,并且所述操作部在所述电池壳体中设置在顶壁部处,以及封闭所述车辆底板与所述电池壳体的顶壁部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间隙中从而围绕所述检修孔。
通过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在车辆底板与电池壳体的顶壁部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密封构件从而围绕检修孔。通过用密封构件封闭车辆底板与电池壳体的顶壁部之间的间隙,抑制了雨水等朝向检修孔侧进入。因此,抑制了操作部的失效等。
在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中,所述电池壳体的顶壁部可以具有基部,所述基部穿过所述检修孔而相对于所述车辆底板沿所述车辆竖向方向突出在所述车辆底板上方,并且所述基部支撑所述操作部,以及所述密封构件可以布置在所述基部的径向外侧从而与所述基部间隔开。
通过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密封构件布置在基部的径向外侧从而与基部间隔开,即使雨水等进入车辆底板上(进入车厢中),雨水等流至基部与密封构件之间,所以防止了操作部浸入雨水等。因此,抑制了操作部的失效等。
在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中,所述密封构件可以从所述电池壳体的顶壁部朝向所述车辆底板延伸、并且弯曲成使得所述密封构件的在所述密封构件的延伸方向上的远端部朝向与所述检修孔相反的一侧定向。
通过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密封构件的沿密封构件延伸的方向的远端部弯曲成使得朝向与检修孔相反的那一侧定向。通过这样做,与密封构件的沿密封构件延伸的方向的远端部未弯曲的构型相比,能够增加储存在基部与密封构件之间的雨水等的容量,同时抑制了雨水等通过车辆底板与电池壳体的顶壁部之间的间隙朝向检修孔侧进入。因此,进一步抑制了操作部的失效等。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能够减小车辆座椅的滑动量,同时改进用于移除检修孔盖的工作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上的和工业上的意义进行描述,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为当从车辆纵向方向上的前侧观察应用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的车辆时的侧部截面图;
图2为沿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检修孔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4A和图4B为用于示出将构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检修孔盖的前盖附接至底板面板的方法的平面图,其中,图4A示出了前盖附接至底板面板之前的状态,而图4B示出了前盖附接至底板面板的状态;以及
图5为对应于图2的截面图,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检修孔盖的替代性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进行描述。应注意的是,根据需要在附图中所示的箭头FR表示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侧(车辆前侧),箭头UP表示沿车辆竖向方向的上侧,以及箭头OUT表示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
图1示出了当沿车辆纵向方向从前侧观察应用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10的车辆12时的侧部截面图。车辆12可以是例如电动车辆、汽油混合动力车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辆等,其能够通过使用电动马达(马达)(未示出)作为驱动源而行驶。电池单元40沿车辆竖向方向安装在底板面板14下方。底板面板14构成车辆12的车辆底板。电池单元40储存电力以供应至电动马达。
如图1中所示,在底板面板14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个端侧(车身左侧)处设置有踏架16。踏架16构成车身下部的框架。踏架16沿车辆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封闭的截面结构。底板面板14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连接至沿车辆宽度方向位于踏架16内侧的内壁表面16A。此外,在底板面板14的下部面14L上与踏架16相邻地设置有底板侧构件18。底板侧构件18加强底板面板14。底板侧构件18沿车辆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为帽形截面使得与底板面板14相邻的那一侧敞开。通过将底板侧构件18连接至底板面板14,该底板侧构件18和底板面板14形成封闭的截面结构。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踏架和底板侧构件(未示出)设置在底板面板14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车身右侧)处。该踏架和底板侧构件分别与踏架16和底板侧构件18配对。
在底板面板14沿车辆竖向方向的上方布置有前座20。前座20用作构成前排乘客座椅的车辆座椅。前座20包括座垫22和座椅靠背25。座垫22支撑坐着的乘客(未示出)的臀部和大腿。座椅靠背25被可倾斜地支撑在座垫2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端部处,并且座椅靠背25支撑乘客的背部。
座垫22由垫材料24和座垫框架26形成。垫材料24被座椅表皮(未示出)覆盖。座垫框架26支撑垫材料24。应注意的是,在图1中,座垫22示出为处于垫材料24的下部被切去的状态。座垫框架26包括座椅管26B和一对侧框架26A。该对侧框架26A沿车辆纵向方向延伸。该座椅管26B沿车辆宽度方向联接这些侧框架26A。
该对侧框架26A由底板面板14经由一对座椅轨道28支撑。该对座椅轨道28固定至底板面板14的上部面14U。座椅轨道28沿车辆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分别支撑侧框架26A的下端部使得侧框架26A沿车辆纵向方向能够滑动。通过这样做,前座20能够相对于底板面板14沿车辆纵向方向滑动。应注意的是,为侧框架26A和座椅轨道28设置有限制侧框架26A相对于座椅轨道28沿车辆纵向方向的滑动的锁定机构(未示出),侧框架26A相对于底板面板14沿车辆纵向方向的位置能够通过该锁定机构进行调节。
在对前座20进行支撑的底板面板14处设置有凸出部30。凸出部30以凸出形状沿车辆竖向方向从底板面板14的主要部分(基准表面)向上凸出,并且在凸出部30的顶壁部30A处形成有检修孔32。检修孔32布置在下述位置处:在该位置处,在前座20位于沿滑动方向的中央处的状态下,前座20的座垫22在平面图中位于检修孔32上方。即,检修孔32形成在底板面板14的下述部分处:当前座20位于沿滑动方向的中央处时,前座20的座垫22位于该部分上方。应注意的是,前座20位于沿滑动方向的中央处的状态意味着前座20位于除了沿车辆纵向方向的最前侧和沿车辆纵向方向的最后侧之外的其它位置处的状态,并且不限于前座20位于前座20沿车辆纵向方向的最前位置与前座20沿车辆纵向方向的最后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的状态。因此,检修孔32适当地形成在底板面板14的下述部分处:当前座20位于除了沿车辆纵向方向的最前侧和沿车辆纵向方向的最后侧之外的预定位置处时,前座20的坐垫22位于该部分上方。检修孔32由检修孔盖70(稍后描述)沿车辆竖向方向从上方封闭。
电池单元40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底板面板14下方。电池单元40包含电池模块42、电池壳体44以及电路中断装置60。电池壳体44容置电池模块42。电路中断装置60设置在电池壳体44的上部上。电池单元40经由联接构件(未示出)连接至框架构件。框架构件构成车身下部的框架。电池模块42为储存待供应至上述电动马达(未示出)的电力的蓄电池,并且容置在电池壳体44中。应注意的是,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电池模块42、电池壳体44以及电路中断装置60。
在电池壳体44上部上沿车辆宽度方向在一个端侧(踏架16侧)处设置有突出部46。突出部46沿车辆竖向方向向上突出。如图2中所示,在突出部46的顶壁部46A处设置有基部48。基部48支撑电路中断装置60。基部48通过使突出部46的顶壁部46A沿车辆竖向方向向上升起而形成。基部48的顶壁部48A穿过检修孔32相对于底板面板14定位在车厢34侧。电路中断装置60安装在顶壁部48A上。
此外,在基部48径向外侧设置有环形内防风雨条50。内防风雨条50用作密封构件,并且封闭突出部46的顶壁部46A与底板面板14之间的间隙。内防风雨条50的截面形成为倒转的T形,并且包括固定部50A和延伸部50B。固定部50A通过粘合剂等固定至突出部46的顶壁部46A。延伸部50B从固定部50A朝向底板面板14(沿车辆竖向方向向上)延伸,并且与底板面板14的下部面14L接触。内防风雨条50设置在突出部46的顶壁部46A与底板面板14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围绕检修孔32。由内防风雨条50抑制了雨水等通过突出部46的顶壁部46A与底板面板14之间的间隙朝向基部48和检修孔32进入。
此外,内防风雨条50布置成与基部48间隔开,并且在基部48与内防风雨条50之间形成有用于储存雨水等的储集空间52。此外,在延伸部50B弯曲成使得延伸部50B的沿其延伸方向的远端部径向地向内防风雨条50的外侧——即朝向检修孔32相反侧——定向的状态下,延伸部50B与底板面板14的下部面14L接触。通过这样做,与延伸部50B不弯曲的构型相比,储集空间52是宽的。
此外,在内防风雨条50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外防风雨条54从而围绕内防风雨条50。突出部46的顶壁部46A与底板面板14之间的间隙由外防风雨条54封闭。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内防风雨条50和外防风雨条54形成双重密封结构。
安装在基部48的顶壁部48A上的电路中断装置60穿过检修孔32相对于底板面板14布置在沿车辆竖向方向的上侧(车厢34侧)上。如图3中所示,电路中断装置60包括检修插头62。该检修插头62用作使电池模块42的电路(未示出)电中断的操作部。检修插头62包括插头壳体64和设置在插头壳体64上的操作杆66。联接至操作杆66的插头端子(未示出)容置在插头壳体64中。此外,在插头壳体64中容置有连接端子(未示出)。插头端子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连接端子。连接端子通过在基部48的顶壁部48A中形成的接线开口68(参见图2)连接至容置在电池壳体44中的电池模块42(参见图1)的电路。
操作杆66布置在电路中断装置60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侧处,并且经由滑动机构(未示出)被支撑在插头壳体64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部处从而能够沿车辆宽度方向滑动。当工人将操作杆66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内滑动时,联接至操作杆66的插头端子与连接端子脱离。通过这样做,电池模块42的电路电气地中断,并且电池模块42与上述电动马达(未示出)等之间的电连接被断开连接。
如此构造的电路中断装置60从车辆竖向方向的上方被检修孔盖70覆盖,该检修孔盖70封闭检修孔32。检修孔盖70包括后盖72和前盖102。后盖72用作第一盖并且覆盖检修孔3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端32R(参见图2)侧。前盖102用作第二盖并且覆盖检修孔3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32F侧。即,检修孔盖70沿车辆纵向方向分成后盖72和前盖102。在前盖10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端部叠合在后盖7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部上的状态下,该后盖72和前盖102彼此连接。
后盖72包括凸缘部74和后容置部76。凸缘部74固定至围绕检修孔32的外周部。后容置部76相对于凸缘部74沿车辆竖向方向向上隆起,并且将电路中断装置60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部容置在内侧。凸缘部74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大致C形使得凸缘部74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侧敞开,并且沿围绕检修孔32的外周部布置成在周长的大致一半上围绕检修孔3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侧。凸缘部74通过焊接连接至围绕检修孔32的外周部分。
后盖72的后容置部76形成为半圆顶形使得后容置部76的沿车辆竖向方向的下侧和后容置部76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侧敞开。后容置部76包括大致平的上壁部76A和侧周壁部76B,该侧周壁部76B从凸缘部74的内周边缘部竖立。在后容置部76的上壁部76A处设置有连接支架80。连接支架80包括插入部82和导引部88。前盖102的连接部118(稍后描述)以可移除的方式插至插入部82。导引部88将连接部118导引至插入部82的插入端口84(参见图2)。
插入部82的截面形成为大致C形使得与后容置部76的上壁部76A相邻的一侧敞开。插入部82与后容置部76的上壁部76A一起构成封闭的截面结构。插入端口84(参见图2)形成在插入部8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侧处,并且前盖102的连接部118从插入端口84插入至插入部82中。此外,构成插入部82的上壁部的保持部82A布置成面对后容置部76的上壁部76A,并且使从插入端口84插入的连接部118保持与上壁部76A配合。
在插入部8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端部处设置有后固定部86。后固定部86沿后容置部76的侧周壁部76B在车辆竖向方向上向下延伸,并且通过焊接连接至侧周壁部76B。另一方面,在插入部8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部处设置有导引部88。导引部88的截面形成为大致C形使得与后容置部76的上壁部76A相邻的那一侧敞开,并且与后容置部76的上壁部76A一起构成封闭的截面结构。在导引部88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侧处形成有导引开口90。前盖102的连接部118通过导引开口90插入导引部88中。
如图2中所示,构成导引部88的上壁部的上导引壁部88A从插入端口84的上边缘部分(保持部82A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部)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前并且沿车辆纵向方向向上延伸,以及沿车辆竖向方向向下弯折使得远端部大致平行于后容置部76的上壁部76A。此外,后容置部76的上壁部76A的从插入端口84的下边缘部至上壁部76A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部的部分用作下导引壁部76A1,该下导引壁部76A1将连接部118导引至插入端口84。导引开口90形成在这些上导引壁部88A与下导引壁部76A1之间。导引开口90沿车辆竖向方向具有比插入端口84更宽的开口宽度(开口高度)。此外,与上导引壁部88A相比,下导引壁部76A1沿车辆纵向方向更向前延伸(更向前延伸了长度L)。连接部118通过下导引壁部76A1导引至导引开口90。
如图3中所示,导引部88的侧壁部88B沿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面对,并且倾斜成使得从上导引壁部88A朝向后容置部76的上壁部76A彼此间隔开。在每个侧壁部88B的下端部处设置有前固定部92。前固定部92向导引部88外侧延伸。该前固定部92通过焊接连接至后容置部76的上壁部76A。
另一方面,前盖102包括凸缘部104和前容置部106。凸缘部104可拆卸地连接至底板面板14。前容置部106相对于凸缘部104沿车辆竖向方向向上隆起,并且将电路中断装置60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部容置在内侧。凸缘部104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大致C形使得凸缘部104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侧敞开。凸缘部104沿检修孔32的外周部布置成使得在大致一半的周长上围绕检修孔3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侧,并且凸缘部104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端部叠合在后盖72的凸缘部74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部上。
此外,在凸缘部104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侧处设置有待安装至底板面板14上的安装部104A。安装部104A经由底板上加强件(下文中也简单地称作“底板加强件”)108安装在底板面板14上。底板加强件108布置在底板面板14的凸出部30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侧上。即,前盖102的凸缘部104布置在底板面板14的凸出部30和底板加强件108上方。两个安装孔110形成在安装部104A中从而沿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邻近。安装孔110沿厚度方向延伸穿过安装部104A。
底板加强件108的截面形成为帽形使得与底板面板14相邻的那一侧敞开,并且底板加强件108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底板加强件108通过焊接连接至底板面板14。这些底板加强件108和底板面板14构成封闭的截面结构。
此外,底板加强件108的上壁部108A位于与底板面板14的凸出部30的顶壁部30A大致相同的高度处。前盖102的凸缘部104的安装部104A叠合在上壁部108A上。此外,两个安装孔112形成在底板加强件108的上壁部108A中从而沿底板加强件108的纵向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邻近。安装孔112沿厚度方向延伸穿过上壁部108A。通过穿过这些安装孔112和在前盖102的安装部104A中形成的安装孔110插入的螺栓114和螺母(未示出),前盖102的安装部104A经由底板加强件108固定至底板面板14。应注意的是,螺母(焊接螺母)布置在底板加强件108内侧并且焊接至底板加强件108的上壁部108A。
前盖102的前容置部106形成为半圆顶形使得前容置部106沿车辆竖向方向的下侧和前容置部106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侧敞开。前容置部106包括大致平的上壁部106A和侧周壁部106B,该侧周壁部106B从凸缘部104的内周边缘部竖立。前容置部106的上壁部106A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端部叠合在后盖72的后容置部76的上壁部76A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部上。一对切口部116在前容置部106的后端部处形成为沿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设置在后盖72上的导引部88的侧壁部88B分别插在切口部116中。设置在后盖72上的插入部82和沿车辆纵向方向以可移除的方式插入至导引部88的连接部118设置在这些切口部116之间。
连接部118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大致矩形片状,并且连接部118的宽度(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略微地窄于插入部82的宽度和导引部88的宽度。在连接部118插入在插入部82中的状态下,凸缘部104的安装部104A通过螺栓114固定至设置在底板面板14上的底板加强件108的上壁部108A。
接着,将描述本实施方式中的附接检修孔盖的方法和移除检修孔盖的方法,并且将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的操作。
如图3中所示,封闭在底板面板14中形成的检修孔32的检修孔盖70包括后盖72和前盖102。后盖72覆盖检修孔32的后端32R(参见图2)侧。前盖102覆盖检修孔32的前端32F侧。后盖72的凸缘部74沿检修孔32的外周部布置成在大致一半的周长上围绕检修孔32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侧,并且连接至围绕检修孔32的外周部。电路中断装置60的后部从沿车辆竖向方向的上方被后盖72的后容置部76覆盖。
另一方面,前盖102经由底板加强件108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底板面板14。特别地,如图4A中所示,在设置在前容置部106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端部处的连接部118朝向后盖72的导引开口90定向的状态下,前盖102在沿底板面板14的凸出部30的顶壁部30A和底板加强件108的上壁部108A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向后滑动。然后,如图4B中所示,前盖102的前容置部106和凸缘部104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端部叠合在后盖72的后容置部76和凸缘部74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部上,并且前盖102的连接部118经由后盖72的导引开口90和插入端口84(参见图2)而插入至插入部82中。通过这样做,前盖102的连接部118保持在后盖72的插入部82的保持部82A与后盖72的后容置部76的上壁部76A之间,并且前盖102连接至后盖72。此外,电路中断装置60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部和检修孔32的前端32F侧被前盖102的前容置部106沿车辆竖向方向从上方覆盖,并且检修孔32被封闭。
在这种状态下,前盖102的凸缘部104的安装部104A通过螺栓114和螺母(未示出)紧固至底板加强件108的上壁部108A。通过这样做,前盖102固定至底板面板14。
另一方面,当前盖102从底板面板14移除时,首先,如图2中所示,前座20(参见图1)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后滑动以露出检修孔盖70的前盖102。随后,释放前盖102的凸缘部104的安装部104A通过螺栓114的至底板加强件108的上壁部108A的紧固。之后,前盖102沿底板面板14的凸出部30的顶壁部30A和底板加强件108的上壁部108A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向前滑动以将前盖102的连接部118从后盖72的插入部82抽出。通过这样做,前盖102从底板面板14移除,并且露出布置在检修孔32的前端32F侧处的检修插头62的操作杆66。
在这种状态下,工人使操作杆66相对于插头壳体64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内滑动。通过这样做,插头端子与容置在插头壳体64中的连接端子(未示出)脱开,并且电池模块42的电路(未示出)电中断。
以此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前座20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后滑动以露出检修孔盖70的前盖102,与前盖102未露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从底板面板14移除前盖102。因此,改进了用于移除前盖102的工作的作业性。
此外,通过从底板面板14移除前盖102,能够在前座20的座垫22在平面图中位于后盖72上方的状态下,即,在后盖72位于座垫22下方的状态下,打开检修孔32。因此,与露出整个检修孔盖70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前座20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后滑动的量。即,通过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10,能够减小前座20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后滑动的量,同时改进了用于移除后盖72的工作的作业性。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盖102沿底板面板14的凸出部30的顶壁部30A和底板加强件108的上壁部108A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向后滑动,并且前盖102的连接部118插入至后盖72的插入部82中。通过这样做,前盖102连接至后盖72。因此,抑制了前盖102与后盖72之间的沿车辆竖向方向的位置偏差(相对位移)。
另一方面,前盖102相对于后盖72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前移动,并且前盖102的连接部118从后盖72的插入部82抽出。通过这样做,释放后盖72与前盖102之间的连接。因此,例如,与后盖72与前盖102通过螺栓等彼此紧固的构型相比,能够在抑制后盖72与前盖102之间的位置偏差的同时容易地将后盖72和前盖102彼此连接,或者,容易地释放连接。
此外,例如,在后盖72和前盖102通过螺栓等彼此紧固的构型中,当螺栓等定位在座垫22下方时,难以操作螺栓等。与此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盖102沿车辆纵向方向滑动以将后盖72与前盖102彼此连接或者释放该连接。因此,即使当连接部118和插入部82定位在座垫22下方时,也能够容易地将后盖72与前盖102彼此连接或者容易地释放该连接。
此外,具有插入部82的后盖72包括导引部88,该导引部88将前盖102的连接部118导引至插入部82的插入端口84(参见图2)。如图2中所示,导引部88的上导引壁部88A从插入端口84的上边缘部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前并且沿车辆纵向方向向上延伸。通过这样做,沿车辆竖向方向具有比插入端口84更宽的开口宽度的导引开口90形成在上导引壁部88A与下导引壁部76A1之间。连接部118相对于插入端口84沿车辆竖向方向向上的位置偏差被上导引壁部88A吸收。因此,与不具有导引部88的构型相比,能够容易地将连接部118插入至插入部82。此外,下导引壁部76A1沿车辆纵向方向比上导引壁部88A更向前延伸(更向前延伸了长度L)。连接部118通过下导引壁76A1被导引至导引开口90和插入端口84,因此进一步容易地将连接部118插入插入部8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检修插头62的操作杆66定位成比底板面板14更接近车厢34(沿车辆竖向方向向上)。因此,当前盖102从底板面板14移除时,操作杆66暴露在底板面板14上方。此外,操作杆66定位在检修孔32的前端32F侧处。因此,与操作杆66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底板面板14下方的构型相比,易于操作操作杆66。
此外,内防风雨条50设置在电池壳体44的顶壁部46A与底板面板14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围绕检修孔32,并且电池壳体44的顶壁部46A与底板面板14之间的间隙由内防风雨条50封闭。因此,抑制了雨水等进入至检修孔32侧,所以抑制了检修插头62的失效等。
此外,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检修插头62的操作杆66定位成比底板面板14更接近车厢34(沿车辆竖向方向向上)。因此,如果内防风雨条50失效,则防止了检修插头62由于雨水等而变得潮湿。
此外,内防风雨条50布置成与支撑电路中断装置60的基部48间隔开,并且在内防风雨条50与基部48之间形成储集空间52。通过这样做,如果雨水等进入车厢34,那么雨水等流入储集空间52,因此防止检修插头62由于雨水等而变得潮湿。
此外,内防风雨条50弯曲成使得内防风雨条50的沿延伸方向的远端部50B1朝向与检修孔32和基部48相反的那一侧定向。通过这样做,与内防风雨条50沿延伸方向的远端部50B1未弯曲的构型相比,能够扩宽储集空间52,同时抑制雨水等通过底板面板14与电池壳体44的顶壁部46A之间的间隙朝向检修孔32侧进入。因此,能够储存在储集空间52中的雨水等的容量增加,所以进一步防止电路中断装置60浸入雨水等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防风雨条54设置在内防风雨条50径向外侧,并且这些内防风雨条50和外防风雨条54形成双重密封结构。因此,进一步抑制雨水等通过电池壳体44的顶壁部46A与底板面板14之间的间隙朝向基部48和检修孔32进入。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检修孔盖的替代性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后盖72固定至底板面板14,并且前盖102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底板面板14,然而,构型不限于此。例如,用作第一盖的前盖102固定至底板面板14并且用作第二盖的后盖72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底板面板14是适用的,或者用作第一盖的前盖102和用作第二盖的后盖72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至底板面板14是适用的。
通过示例的方式,在图5中所示的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前盖102的凸缘部104通过焊接连接至底板上加强件108。另一方面,后盖72的凸缘部74通过螺栓120固定至底板面板14,并且从底板面板14可拆卸。在该构型中,后盖72沿底板面板14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向前滑动以将后盖72的连接部122插入至设置在前盖102上的插入部82。通过这样做,前盖102和后盖72彼此连接。相反地,后盖72沿底板面板14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向后滑动以将后盖72的连接部122从前盖102的插入部82抽出。通过这样做,释放前盖102与后盖72之间的连接。应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检修插头62的操作杆66布置在检修孔32的后端32R侧处。
因此,通过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前滑动前座20(参见图1)以露出检修孔盖70的后盖72,能够改进用于移除后盖72的工作的作业性。此外,通过从底板面板14移除后盖72,能够在前座20的座垫22位于前盖102上方的情况下打开检修孔32。因此,与露出整个检修孔盖70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前座20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前滑动的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后盖72具有插入部82并且前盖102具有连接部118;相反,后盖72具有连接部并且前盖102具有插入部和导引部是适用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导引壁部76A1相对于上导引壁部88A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前延伸(延伸了长度L);替代地,上导引壁部88A可以相对于下导引壁部76A1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前延伸,或者下导引壁部76A1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和上导引壁部88A的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端可布置在相同位置处。此外,在适当的情况下,可省略这些上导引壁部88A和下导引壁部76A1。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修插头62的操作杆66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底板面板14上方(车厢34侧);替代地,检修插头62的操作杆66可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底板面板14下方。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检修插头62用作电池单元40的操作部的示例进行了描述;然而,该操作部不限于此。电池单元40的操作部只需要构造成包括通过检修孔32从车厢34侧可操作的操作构件、可替换的消耗零部件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前座20用作车辆座椅的示例进行了描述;替代地,车辆座椅可以是例如后座。
应注意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包括下列技术构思。即,如上所述,如果检修插头62沿车辆竖向方向位于底板面板14下方,那么当封闭电池壳体44的顶壁部46A与底板面板14之间的间隙的内防风雨条50失效时,检修插头62可能由于雨水等而变得潮湿而失效。可以想到以下模式作为针对该情况的措施。例如,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包括:在其中形成有检修孔的车辆底板;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具有操作部,操作部穿过检修孔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车辆底板上方,并且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车辆底板下方;以及设置在车辆底板与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围绕检修孔并且封闭该间隙的密封构件。
通过以该方式穿过检修孔将操作部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车辆底板上方,如果密封构件失效,则可防止操作部由于雨水等变得潮湿。因此,抑制了操作部的失效等。
此外,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中,电池单元包括:储存电力的电池模块;容置电池模块的电池壳体;以及设置在电池壳体的顶壁部处的基部,该基部相对于车辆底板穿过检修孔沿车辆竖向方向向上突出并且支撑操作部,其中,在基部径向外侧布置有密封构件从而与基部间隔开。
通过以该方式在基部的径向外侧布置密封构件从而与基部间隔开,即使雨水等进入车辆底板上(车厢内),那么雨水等流入基部与密封构件之间,所以防止操作部由于雨水等变得潮湿。因此,抑制了操作部的失效等。
此外,在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中,密封构件从电池壳体的顶壁部朝向车辆底板延伸,并且密封构件的沿密封构件延伸的方向的远端部弯曲成朝向与检修孔相反的那一侧定向。
通过以该方式使密封构件的沿密封构件延伸的方向的远端部弯曲成使得远端部朝向与检修孔相反的那一侧定向,与密封构件的沿密封构件延伸的方向的远端部未弯曲的构型相比,能够增加能够储存在基部与密封构件之间的雨水等的容量,同时抑制雨水等通过车辆底板与电池壳体的顶壁部之间的间隙进入至检修孔侧。因此,进一步抑制了操作部的失效等。
应注意的是,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检修孔盖并不总是需要沿车辆纵向方向分成前盖和后盖,并且可适用多种不同的已知的检修孔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上所描述;然而,本发明的方面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适当的情况下,实施方式和多种不同替代性实施方式可彼此组合使用,并且,当然,本发明的方面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以多种不同形式实施。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包括:
车辆底板,所述车辆底板支撑车辆座椅使得所述车辆座椅能够沿车辆纵向方向滑动,并且在所述车辆底板中在下述部分处形成有检修孔:当所述车辆座椅定位在滑动方向上的中央处时所述车辆座椅的座垫定位在该部分上方;
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车辆底板下方并且具有朝向所述检修孔突出的操作部;以及
检修孔盖,所述检修孔盖封闭所述检修孔,并且所述检修孔盖包括第一盖和第二盖,所述第一盖设置在所述车辆底板的上部面上并且覆盖所述检修孔的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侧,所述第二盖以可拆卸方式附接至所述车辆底板的上部面并且覆盖所述检修孔的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检修孔盖包括插入部和连接部,所述插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一者处,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另一者处,并且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以可移除方式插入在所述插入部中以及将所述第一盖连接至所述第二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插入部具有插入端口,所述连接部插入至所述插入端口,以及
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具有所述插入部的所述一者具有将所述连接部导引至所述插入端口的导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操作部穿过所述检修孔而沿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车辆底板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储存电力的电池模块和容置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壳体,并且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的顶壁部处,以及
封闭所述车辆底板与所述电池壳体的顶壁部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间隙中从而围绕所述检修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电池单元沿所述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车辆底板下方,所述操作部穿过所述检修孔而沿所述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车辆底板上方,并且所述密封构件沿所述车辆竖向方向布置在所述检修孔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电池壳体的顶壁部具有基部,所述基部穿过所述检修孔而相对于所述车辆底板沿所述车辆竖向方向突出在所述车辆底板上方,并且所述基部支撑所述操作部,以及
所述密封构件布置在所述基部的径向外侧从而与所述基部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密封构件从所述电池壳体的顶壁部朝向所述车辆底板延伸、并且弯曲成使得所述密封构件的在所述密封构件的延伸方向上的远端部朝向与所述检修孔相反的一侧定向。
CN201280058540.4A 2011-11-29 2012-11-12 车辆电池安装结构 Active CN1039582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0998A JP5887883B2 (ja) 2011-11-29 2011-11-29 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JP2011-260998 2011-11-29
PCT/IB2012/002610 WO2013080033A1 (en) 2011-11-29 2012-11-12 Vehicle battery mounting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8242A true CN103958242A (zh) 2014-07-30
CN103958242B CN103958242B (zh) 2016-08-24

Family

ID=47429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8540.4A Active CN103958242B (zh) 2011-11-29 2012-11-12 车辆电池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38757B2 (zh)
EP (1) EP2785548B1 (zh)
JP (1) JP5887883B2 (zh)
CN (1) CN103958242B (zh)
WO (1) WO201308003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9929A (zh) * 2015-11-05 2018-04-20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增强支撑部件的电池组
CN107972474A (zh) * 2016-10-25 2018-05-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CN108725603A (zh) * 2017-04-15 2018-11-02 奥迪股份公司 在具有底置电池的机动车的底板中封闭车身开口的布置结构和方法
CN110267836A (zh) * 2017-04-20 2019-09-20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车身上的车辆电池的固定组件以及用于将车辆电池安装在机动车中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84936A1 (ja) * 2011-12-09 2013-06-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車載構造
JP6118051B2 (ja) * 2012-08-31 2017-04-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プラグの浸水防止取付構造
JP5854012B2 (ja) 2013-09-13 2016-02-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ホールカバー及び車両用ユニット搭載構造
JP6291955B2 (ja) * 2014-03-26 2018-03-1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プラグのカバー構造
JP6515073B2 (ja) * 2016-08-24 2019-05-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機器ユニットのケース構造
JP6442451B2 (ja) * 2016-09-02 2018-12-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機器ユニットのケース構造
US10112470B2 (en) * 2017-01-11 2018-10-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tructural enhancements of an electric vehicle
JP6939126B2 (ja) * 2017-06-21 2021-09-2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891675B2 (ja) * 2017-07-05 2021-06-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搭載構造
JP6859933B2 (ja) * 2017-11-17 2021-04-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池ケ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44589B2 (ja) * 2018-03-05 2022-03-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の防水構造
DE102018206837A1 (de) * 2018-05-03 2019-11-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ittenverbinder für Fahrzeuge mit Hochvoltspeicher
DE102018206836A1 (de) 2018-05-03 2019-11-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ittenverbinder für Fahrzeuge mit Hochvoltspeicher
JP7035832B2 (ja) * 2018-06-13 2022-03-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下部構造
DE102018130505A1 (de) * 2018-11-30 2020-06-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ittenverbinder für Fahrzeuge mit Hochvoltspeicher
US11121427B1 (en) 2019-01-25 2021-09-14 Julian Enrique Bustamante Laparra Stabilizing electric battery system for vehicles
DE102019203044A1 (de) * 2019-03-06 2020-09-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ugruppe mit Fahrzeugbatterie und Fahrzeugsitz für ein Hybridkraftfahrzeug
FR3098451B1 (fr) * 2019-07-11 2023-06-30 Psa Automobiles Sa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 agencement compact d’une batterie et d’un support de batterie
US11325481B2 (en) 2019-10-15 2022-05-10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Cover assembly for service plug socket
US11670818B2 (en) 2019-12-10 2023-06-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rviceable battery pack assembly
EP4011708A1 (en) * 2020-12-10 2022-06-15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Motor vehicle with a box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extending below the floor of the cabin
JP2022131255A (ja) * 2021-02-26 2022-09-07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装部品の保護構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4950A (ja) * 1993-06-04 1994-12-20 Honda Motor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ブレーカーボックス周シール構造
JP2002046480A (ja) * 2000-07-31 2002-02-12 Nippon Yusoki Co Ltd ケースのカバー装置
JP2003341373A (ja) * 2002-05-30 2003-12-03 Toyota Motor Corp 電源装置搭載構造
US20040217630A1 (en) * 2003-04-10 2004-11-04 Yasuhiko Takeuchi Operator's room for work machine
CN1742396A (zh) * 2003-02-04 2006-03-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电池安装结构
JP2009083601A (ja) * 2007-09-28 2009-04-2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電気自動車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9296B2 (ja) * 1993-12-06 2001-08-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組立構造
JPH09226483A (ja) 1996-02-29 1997-09-02 Toyota Motor Corp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収納機構
JP3879339B2 (ja) 1999-11-17 2007-02-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4385020B2 (ja) * 2005-06-02 2009-12-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源装置
JP5151363B2 (ja) * 2007-09-28 2013-02-27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バッテリケース
JP5029263B2 (ja) * 2007-09-28 2012-09-19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
JP5092657B2 (ja) * 2007-09-28 2012-12-0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JP4386131B2 (ja) * 2007-12-05 2009-12-1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
JP4306783B2 (ja) * 2007-12-14 2009-08-0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JP4310663B1 (ja) 2008-01-31 2009-08-1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プラグの取付構造
US8006793B2 (en) * 2008-09-19 2011-08-30 Better Place GmbH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system
MY160553A (en) * 2009-02-24 2017-03-15 Nissan Motor Vehicle battery mounting structure
JP5640382B2 (ja) * 2009-05-26 2014-12-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バッテリアセンブリ冷却構造、および、ウォータージャケット付きバッテリアセンブリ
JP5531626B2 (ja) * 2009-05-26 2014-06-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バッテリアセンブリ冷却構造、および、ウォータージャケット付きバッテリアセンブリ
KR101104002B1 (ko) * 2009-11-30 2012-01-06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고전압배터리의 고전압 안전장치
FR2955077B1 (fr) * 2010-01-12 2012-04-27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Vehicule dote d'un plancher apte a recevoir une batterie et une poutre de renforcement
DE102010007054A1 (de) * 2010-02-06 2011-08-11 IAV GmbH Ingenieurgesellschaft Auto und Verkehr, 10587 Deckel zum Verschließen einer Öffnung
DE112011101835B4 (de) * 2010-05-29 2015-10-15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Hintere Struktur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DE102011102019B4 (de) * 2010-06-02 2014-05-28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Batteriemontagestruktur für ein Elektromotorfahrzeug
JP5648421B2 (ja) * 2010-10-26 2015-01-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JP5656071B2 (ja) * 2010-12-28 2015-01-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2013023163A (ja) 2011-07-25 2013-02-04 Toyota Motor Corp バッテリ搭載車両の構造
US9472791B2 (en) * 2011-08-11 2016-10-1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attery system, housing and vehicle including battery system
JP5913874B2 (ja) * 2011-09-12 2016-04-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JP5692019B2 (ja) * 2011-11-22 2015-04-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ホールカバー取付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4950A (ja) * 1993-06-04 1994-12-20 Honda Motor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ブレーカーボックス周シール構造
JP2002046480A (ja) * 2000-07-31 2002-02-12 Nippon Yusoki Co Ltd ケースのカバー装置
JP2003341373A (ja) * 2002-05-30 2003-12-03 Toyota Motor Corp 電源装置搭載構造
CN1742396A (zh) * 2003-02-04 2006-03-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电池安装结构
US20040217630A1 (en) * 2003-04-10 2004-11-04 Yasuhiko Takeuchi Operator's room for work machine
JP2009083601A (ja) * 2007-09-28 2009-04-2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電気自動車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9929A (zh) * 2015-11-05 2018-04-20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增强支撑部件的电池组
CN107949929B (zh) * 2015-11-05 2021-03-19 株式会社Lg化学 包括增强支撑部件的电池组
CN107972474A (zh) * 2016-10-25 2018-05-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CN107972474B (zh) * 2016-10-25 2020-10-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CN108725603A (zh) * 2017-04-15 2018-11-02 奥迪股份公司 在具有底置电池的机动车的底板中封闭车身开口的布置结构和方法
CN110267836A (zh) * 2017-04-20 2019-09-20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车身上的车辆电池的固定组件以及用于将车辆电池安装在机动车中的方法
CN110267836B (zh) * 2017-04-20 2022-10-04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车身上的车辆电池的固定组件以及用于将车辆电池安装在机动车中的方法
US11691492B2 (en) 2017-04-20 2023-07-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ssembly for securing a vehicle battery on a body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vehicle battery in a motor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38757B2 (en) 2015-05-26
JP2013112225A (ja) 2013-06-10
WO2013080033A1 (en) 2013-06-06
JP5887883B2 (ja) 2016-03-16
EP2785548A1 (en) 2014-10-08
US20140326524A1 (en) 2014-11-06
CN103958242B (zh) 2016-08-24
EP2785548B1 (en)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8242A (zh) 车辆电池安装结构
EP2214225A1 (en) Electric power source device for vehicle
CN103129360B (zh) 检修孔盖安装结构以及设有其的车用电池安装结构
JP5531478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JP5983054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パック冷却構造
JP5548576B2 (ja) 電池パック
CN104554480A (zh) 电池组的搭载构造
JPWO2013073464A1 (ja) バッテリの車載構造
CN117002412A (zh) 车辆
US9511657B2 (en) Replaceable battery module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JP2009083601A (ja) 電気自動車
JP2003118401A (ja) 燃料電池車両の燃料タンク搭載構造
CN103029555B (zh) 车体结构
JP2010153128A (ja) 電気自動車用バッテリケース
WO2016067670A1 (ja) 車両
CN110182262B (zh) 车辆下部构造
JP4609006B2 (ja) 電気自動車用バッテリパック装置
JP2013193611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
JP2005247064A (ja) 蓄電機構の搭載構造
CN214607049U (zh) 电源装置搭载结构
JP6629515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JP6530932B2 (ja) 車両
JP2021094925A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06062859A (ja) 電動式フォークリフトの電装品カバー
JP2019018679A (ja) 電池パックの設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