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1932B - 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 - Google Patents

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1932B
CN103911932B CN201310215499.3A CN201310215499A CN103911932B CN 103911932 B CN103911932 B CN 103911932B CN 201310215499 A CN201310215499 A CN 201310215499A CN 103911932 B CN103911932 B CN 1039119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ctor
pad body
neonychium
visually impaired
impaired per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54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1932A (zh
Inventor
草竹晃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SATAKE CONCRE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SATAKE CONCRE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SATAKE CONCRETE Corp filed Critical KUSATAKE CONCRE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11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1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1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1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专用的保护垫,在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铺设后的固化或与该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的行人等通行时,在保护诱导板上表面以获得良好的铺设状态的同时,提高通行的安全性。是装卸自由地覆盖在上表面上排列有点状及/或线状的诱导突起(9)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8)的上表面上的保护垫(1),其中,在覆盖所铺设的所述诱导板(8)的上表面的规定厚度的垫本体(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凹部(3),所述凹部(3)能与各诱导突起(9)大致对应地嵌合在该突起(9)上、或者能与诱导突起(9)的阵列大致对应地嵌合在由多个突起(9)构成的突起列上。此外,在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设置防滑的适当凸部(4),优选使该凸部(4)与诱导板(8)的诱导突起(9)大致对应或至少包含与诱导突起(9)对应的部分而形成为适当形状,从而实现垫本体(2)耐久性的提高,确保在保护垫(1)上的安全通行。

Description

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如下所述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用的保护垫:在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被铺设在人行道或屋内外的通道等各种场所时覆于其上表面供行人等通行,在共用前的固化(養生)期间保护诱导板以获得良好的铺设状态。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上表面上以规定间隔排列有点状或线状的多个诱导突起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例如俯视时为方形且为混凝土制等的上述诱导板在路基上隔着底层砂浆等以规定间隔排列。此外,向相邻的诱导板之间或其周围的铺设材料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接缝砂浆等从而来铺设所排列的上述诱导板。
目前,在其铺设后的固化或与该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的行人等在诱导板上通行时,例如跨各诱导板的边缘部上表面、与其相邻的接缝部、铺设位置周边而粘贴胶带。或者,在橡胶或布等通用保护片材跨相邻的诱导板上表面并进行覆盖的基础上,胶带跨该片材的边缘部上表面与铺设位置周边来进行粘贴。然而,并没有特别用于诱导板的保护覆盖的专用品。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跨各诱导板的边缘部、接缝部、铺设位置周边而粘贴胶带时,诱导板的上表面在较大范围内呈露出状态。因此,露出部分由于行人等的通行而容易弄脏、或者容易损伤,从而无法实现诱导板上表面的保护。进而,如果在诱导板的固化结束后剥离胶带,则存在上表面的被弄脏的露出部分和被胶带覆盖的没有被弄脏的部分的边界醒目、有损美观的问题。
另外,在使用橡胶或布等通用保护片材的时候,虽然能够保护诱导板的上表面,但诱导板上表面的诱导突起间与通用保护片材之间会产生很多空间。因此,通用保护片材由于行人等的通行而容易拱起(たわみ),存在行人被该拱起牵绊进而失去平衡跌倒的危险性。并且,存在通用保护片材容易错位,会在通用保护片材上滑倒的担忧等,存在难以实现通用保护片材上的安全通行的问题。另外,如果通用保护片材被覆盖在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上,则还存在视觉障碍者通过足底感觉难以感知通用保护片材下的诱导板的种类(导向信息),从而妨碍安全通行的问题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完成的,以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为课题:在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铺设后的固化、或与该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的行人等的通行时,在保护诱导板上表面并获得良好的铺设状态的同时,提高通行安全性。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是装卸自由地覆盖在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上表面上的保护垫,其中,在覆盖所铺设的上述诱导板的上表面的规定厚度的垫本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凹部,该凹部能与各诱导突起大致对应地嵌合在该诱导突起上、或者能与诱导突起的阵列大致对应地嵌合在由多个诱导突起构成的阵列上。
另外,在上述保护垫中,可以采用在垫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的适当凸部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保护垫中,可以采用凸部与诱导板的诱导突起大致对应、或者包含至少与诱导突起对应的部分而形成为适当形状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各保护垫中,可以采用在垫本体的至少沿着一边缘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朝向边缘部倾斜下降的倾斜边缘部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各保护垫中,可以采用在垫本体的上表面上、或者在凸部的顶面及/或倾斜边缘部上设置有凹凸状的防滑部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各保护垫中,可以采用在垫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跨相对的两边缘部的排水槽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各保护垫中,可以采用在垫本体的下表面的相邻的凹部之间设置有槽条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各保护垫中,可以采用垫本体的大小为跨隔着铺设时的接缝部的相邻的多个诱导板的大小的结构。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上,在覆盖所铺设的诱导板上表面的指定厚度的垫本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凹部,该凹部与诱导板上表面的各诱导突起大致对应并能够与该诱导突起嵌合、或者与诱导突起的阵列大致对应并能够与由多个诱导突起组成的阵列嵌合。由此,在诱导板的铺设后,通过垫本体下表面的凹部能够与诱导突起或者其阵列嵌合,能够没有错位地容易地在诱导板上表面上覆盖垫本体。因而,能够使其操作性提高,在诱导板的固化或与诱导板的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的行人等通行时,能够防止因通行而造成的诱导板上表面的污损或损伤,并确保诱导板的良好铺设状态。并且,在上述凹部与诱导突起或阵列嵌合的防止错位作用下,不会发生如现有技术那样的垫的拱起等,能够使通行的安全性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护垫上,在垫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的适当凸部,因此,在诱导板的固化或与诱导板的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的通行时,垫本体上表面成为凹凸面,由于凸部能够防滑、足底的踢踏会更加敏锐,行人或轮椅、自行车等能够安全地在垫上通行。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护垫上,上述凸部与诱导板的诱导突起大致对应或者至少包含与诱导突起对应的部分而形成为适当形状,换言之在垫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凹部大致对应的凸部或者至少包含与凹部对应的部分而形成为适当形状的凸部,因此能够使与垫本体的凹部对应的部分的厚度加强,并能够使垫本身的耐久性提高。
另外,在覆盖在诱导板上表面时,即使在凹部与诱导突起或其阵列的嵌合部产生空隙,如上所述通过与垫本体的凹部对应的部分的厚度加强,能够对垫上的负荷发挥加强效果,能够提高通行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垫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诱导板的诱导突起大致对应的凸部的情况下,在垫上通行时视觉障碍者能够容易地感知垫本体下的诱导板的种类(导向信息),能够取得与通过足底的感觉来获得信息的诱导板同样的效果并确保安全通行。
另外,在垫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至少包含与诱导突起对应的部分而成为适当形状的凸部的情况下,凸部的形状为例如表示前方正在施工等标示的形状或图案,从而视觉障碍者通过该凸部获得前方正在施工等适当信息,能够安全地通行。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护垫上,在沿着垫本体至少一边缘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朝向边缘部倾斜的倾斜边缘部。由此,在诱导板的固化或与诱导板的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的行人等的通行时,能够防止行人在垫本体边缘部的绊倒。并且,使轮椅或婴儿车、自行车等在垫上的跃上顺畅且缓和跃上时的冲击,还起到防止垫的错位作用。另外,用胶带固定垫本体的边缘部时,跨倾斜边缘部上表面与诱导板的铺设位置周边进行粘贴的胶带容易与各处密合,缓解胶带的折断或弯曲,能够确保胶带的耐久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护垫上,在垫本体的上表面或者在凸部顶面及/或倾斜边缘部设置有凹凸状的防滑部。由此,在诱导板的固化或与诱导板的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的行人等的通行时,行人或轮椅、婴儿车、自行车等防滑或足底的踢踏很敏锐,能够在垫上安全地通行。另外,在倾斜边缘部设置有凹凸状的防滑部的情况下,并且在用胶带在诱导板的铺设位置周边固定垫本体边缘部时,胶带与倾斜边缘部上表面的接合面积增加,能够坚固地粘贴固定。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护垫上,在垫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跨相对的两边缘部的排水槽。由此,在诱导板的固化或与诱导板的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的行人等的通行时,即使垫本体的上表面被降雨或洒水等淋湿,水通过排水槽从上表面排到垫外,水难以在上表面滞留。因而,在行人等的通行时能够防止容易滑倒的情况,能够有利于垫上的安全通行。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护垫上,在垫本体的下表面的相邻的凹部间设置有槽条。由此,在诱导板的固化或与诱导板的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的行人等通行时,通过槽条的开口边缘部被按压在诱导板上表面上,垫本体与诱导板上表面间的摩擦增大,起到保护垫的防止错位效果,同时,起到缓冲作用,能够提高步行感。
另外,由于槽条的存在,垫本体的弯曲性提高,与排列的诱导板的施工误差导致的诱导板上表面的凹凸或铺设位置的倾斜等适应而发生弯曲。因而,保护垫能够以为稳定的良好状态来进行使用。
并且,覆盖诱导板的保护垫由于雨水或施工中的某些原因而被水浸泡时,对应于通过设置槽条而产生的垫本体的体积减少量,垫本体受到的浮力也减少。由此,保护垫难以从诱导板上表面上浮起,槽条在垫本体与诱导板间起到排水槽的作用,还有益于防止保护垫的错位。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护垫上,垫本体形成为跨夹着铺设时的接缝部相邻的多个诱导板的大小。由此,则与凹部与诱导板的诱导突起或阵列嵌合相配合,能够跨多个诱导板而无错位,可以容易地覆盖在规定位置上。因此,其操作性提高,使用情况良好,同时,在保护垫上通行时,由于上述嵌合以及垫自身的自重增大的作用,防止错位效果进一步提高,能够确保安全通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a)示出俯视图,图1(b)示出仰视图,图1(c)示出放大正视图,图1(d)示出局部切除放大截面图。
图2(a)示出图1(a)的A-A放大截面图,图2(b)示出图2(a)的D部放大图。
图3(a)示出图1(a)的B-B放大截面图,图3(b)示出图3(a)的E部放大图。
图4(a)示出图1(a)的C-C局部切除放大截面图,图4(b)示出图4(a)的F部放大图。
图5(a)示出表示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铺设状态的局部俯视图,图5(b)示出表示该部分上覆盖有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护垫的状态的局部俯视图。
图6(a)示出图5(b)的G-G放大截面图,图6(b)示出该H-H局部切除放大截面图。
图7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第二实施方式,图7(a)示出俯视图,图7(b)示出仰视图,图7(c)示出放大正视图。
图8(a)示出图7(a)的I-I放大截面图,图8(b)示出图8(a)的L部放大图。
图9(a)示出图7(a)的J-J放大截面图,图9(b)示出图9(a)的M部放大图。
图10示出图7(a)的K-K放大截面图。
图11(a)示出表示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铺设状态的局部俯视图,图11(b)示出表示在该部分上覆盖有该实施方式的保护垫的状态的局部俯视图。
图12(a)示出图11(b)的N-N放大截面图,图12(b)示出该O-O放大截面图。
图13(a)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变形例的仰视图,图13(b)示出图13(a)的P-P放大截面图,图13(c)、图13(d)及图13(e)分别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该变形例的局部仰视图。
图14(a)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其他变形例的局部仰视图,图14(b)示出图14(a)的Q-Q放大截面图,图14(c)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该变形例的局部仰视图。
图15(a)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另外的其他变形例的局部仰视图,图15(b)示出图15(a)的R-R放大截面图,图15(c)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该变形例的局部仰视图。
图16(a)及图16(b)分别示出表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另外的其他变形例的局部分仰视图。
图17(a)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另外的其他变形例的局部分仰视图,图17(b)示出图17(a)的S-S放大截面图,图17(c)示出表示在具有点状的诱导突起的诱导板上覆盖了该保护垫的状态的局部切除截面图,图17(d)示出图17(c)的T-T放大截面图,图17(e)示出表示在具有线状的诱导突起的诱导板上覆盖了该保护垫的状态的局部俯视图,图17(f)示出图17(e)的U-U放大截面图。
图18(a)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另外的其他变形例的局部俯视图,图18(b)示出图18(a)的V-V放大截面图。
图19(a)及图19(b)分别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另外的其他变形例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表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4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第一实施方式,保护垫1为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垫,由橡胶、合成树脂、优选弹性合成树脂制成。保护垫1装卸自由地覆盖在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8(下表面简称为诱导板8)上,用于保护例如如图5(a)所示的在上表面上以等间隔规则排列了大致25个点状(大致圆锥台形)诱导突起9的诱导板8的上表面。
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垫1包括如图1(a)所示的长方形的垫本体2,如图5(a)及(b)所示,形成为跨夹着铺设时的接缝部10而邻接的两块诱导板8的大小。
垫本体2形成为指定厚度。此外,如图1(b)、图2(a)及图4(a)所示,在垫本体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上述诱导板8的各诱导突起9大致对应并能与该诱导突起9嵌合的凹部3。具体而言,垫本体2如后述的图6(a)及图6(b)所示地在与诱导突起9嵌合时,至少具有能够用垫本体2大致堵塞相邻的诱导突起9之间的空隙的厚度。
另外,如图1(b)所示,上述凹部3沿垫本体2的长边方向形成为长的椭圆形(大致锥台状的凹陷),形成为可以沿垫本体2的长边方向具有若干富裕地与诱导板8的诱导突起9嵌合。由此,在凹部3与诱导突起9的嵌合位置灵活且易于嵌合,使用情况非常良好。
如图1(a)、图1(c)、图1(d)及后述的图6(a)、图6(b)所示,在上述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包含与诱导板8的至少诱导突起9对应的部分(换而言之,是与凹部3对应的部分)并成为接近星号(※号)形状的一对凸部4。此外,在包含凸部4的顶面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形成为细小的凹凸状粗糙面的防滑部6。即、如图2(a)或图4(a)所示,通过设置凸部4,加强与垫本体2的凹部3对应的部分的厚度,提高耐久性。另外,还可以不一定必须设置上述防滑部6。
另外,如图1(a)、图1(c)及图2(a)、图2(b)所示,在沿着垫本体2的长边侧的相对的边缘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分别朝向边缘部倾斜下降地和缓倾斜状的倾斜边缘部5。此外,在倾斜边缘部5上设置有包括阶梯状的凹凸的防滑部6。在这种情况下,垫本体2的短边长度稍长于诱导板8的宽度(用于覆盖在铺设时的诱导板8的相邻的接缝部10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然而还可以与诱导板8的宽度大致相同。另外,倾斜边缘部5的防滑部6也可以不一定必须设置。
另外,如图1(a)、图3(a)、图3(b)及图4(a)、图4(b)所示,在垫本体2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部(相邻的凸部4之间),跨相对的两边缘部(倾斜边缘部5)设置有沿着垫本体2的短边方向的排水槽7,排水槽7在倾斜边缘部5处成为朝向垫本体2的边缘部倾斜下降的倾斜槽。
另外,排水槽7形成为狭幅的浅槽,但并不限定于此,是适当宽度、深度即可。另外,排水槽7还可以在垫本体2的短边方向上深度发生变化、在槽底附加斜度。
如果对上述保护垫1的作用进行说明,则例如如图5(a)所示,混凝土制等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8隔着接缝部10以规定间隔多个排列并进行铺设。然后,在其固化或与该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的行人等的通行时,隔着接缝部10并跨相邻的两块诱导板8覆盖应保护诱导板8的上表面的如图5(b)所示的保护垫1。此时,如图6(a)、图6(b)所示,垫本体2的下表面的凹部3与诱导板8的上表面的诱导突起9嵌合,从而保护垫1位于规定位置。
接着,根据需要与上述同样地,保护垫1依次覆盖在诱导板8的上表面上,同时胶带跨垫本体2的长边侧的倾斜边缘部5的上表面与诱导板8的铺设位置周边并进行粘贴,固定垫本体2。
因而,通过将垫本体2下表面的凹部3与诱导突起9嵌合,上述保护垫1能够容易地无错位地覆盖在诱导板8的上表面上。而且,其操作性良好,在诱导板8的固化或与该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防止行人等的通行造成的诱导板8上表面的污损或损伤,保持良好的铺设状态,在垫本体2上不会发生拱起,能够利于提高通行的安全性。
另外,垫本体2的倾斜边缘部5防止在垫本体2边缘部的行人等的跌倒。具体而言,垫本体2的倾斜边缘部5使轮椅或婴儿车、自行车等顺利跃上垫本体2上,并且不仅由于凸部4自身的形状,还利用凸部4和倾斜边缘部5上表面上设置的防滑部6,从而不会滑倒,能够确保保护垫1上的安全通行。
另外,使人车的跃上顺利进行的倾斜边缘部5缓和跃上时的冲击,发挥垫本体2的防止偏离的效果。
另外,即使垫本体2的上表面被降雨或洒水等淋湿,水也会通过排水槽7从上表面排水至保护垫1外,水难以在上表面上滞留,可以防止行人等的通行时容易滑倒的情形。
图7~图10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垫1也可以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材料制作,是应保护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8的上表面、且装卸自由地覆盖在诱导板8上的部件,在该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8的上表面上例如如图11(a)所示、以大致等间隔平行地排列有四个的线状(俯视时为长方形中截面大致为梯形)的诱导突起9。
如图7(a)所示,本发明的保护垫1由长方形的垫本体2形成,如图11(a)、图11(b)所示,形成为跨隔着铺设时的接缝部10而邻接的六块诱导板8的大小。
如图7(b)、图7(c)所示,在具有规定厚度的垫本体2的下表面上,槽状的凹部3沿着垫本体2的长边方向大致平行地设置,该槽状的凹部3能与上述诱导板8的诱导突起9的阵列大致对应的多个诱导突起9所形成的阵列嵌合。即、如后述的图12(a)、图12(b)所示,与上述描述同样地在凹部3与诱导突起9嵌合时,垫本体2至少具有能够用垫本体2大致堵塞相邻的诱导突起9之间的空间的厚度。
如图7(a)、图7(c)及后述的图12(a)、图12(b)所示,在上述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设置与诱导板8的诱导突起9的位置大致对应的凸部4(俯视时为长方形),通过包含凸部4的顶面的上表面形成为细小的凹凸状粗糙面,从而形成防滑部6。即、如图8(a)、图8(b)所示,通过设置凸部4,与上述同样地加强与垫本体2的凹部3对应的部分的厚度,提高耐久性。另外,还可以不一定必须形成上述防滑部6。
另外,如图7(a)、图7(c)及图8(a)、图8(b)所示,在垫本体2的长边侧的相对的边缘部设置与上述同样的倾斜边缘部5,在倾斜边缘部5设置有由阶梯状的凹凸构成的防滑部6。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垫本体2的短边长度稍稍长于诱导板8的宽度,但是还可以与诱导板8的宽度大致相同。另外,还可以不一定必须设置倾斜边缘部5的防滑部6。
另外,如图7(a)、图9(a)、图9(b)及图10所示,在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在垫本体2的长边方向上相邻的凸部4之间,沿着垫本体2的短边方向的排水槽7在垫本体2的长边方向上以规定间隔设置有六条。该排水槽7设置为跨垫本体2的相对的两边缘部(倾斜边缘部5),在排水槽7的倾斜边缘部5处形成为朝向垫本体2的边缘部倾斜下降的倾斜槽。
另外,排水槽7形成狭幅浅槽,但并不限定于此,是适当的宽度、深度即可,另外,排水槽7还可以在垫本体2的短边方向上深度发生变化、并在槽底附加斜度。
如果对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垫1的作用进行说明,则例如如图11(a)所示,混凝土制等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8隔着接缝部10以规定间隔多个排列并铺设。然后,在其固化或与该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的行人等的通行时,覆盖(跨)夹着接缝部10而相邻的六张诱导板8而覆盖应保护诱导板8的上表面的、如图11(b)所示的保护垫1。此时,如图12(a)、图12(b)所示,垫本体2下表面的槽状的凹部3与诱导板8上表面的诱导突起9嵌合,保护垫1位于规定位置。
接着,根据需要而与上述同样地,保护垫1依次覆盖在诱导板8的上表面上。并且,胶带跨垫本体2的长边侧的倾斜边缘部5的上表面与诱导板8的铺设位置周边而粘贴,从而固定垫本体2即可。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护垫1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提供垫本体2下表面的凹部3与诱导突起9嵌合,从而不会错位,且容易地覆盖在诱导板8上表面上。另外,其操作性良好,能够防止在诱导板8的固化或与该铺设一起进行的各种施工期间、由于行人等的通行造成诱导板8上表面的污损或损伤,在垫本体2不会发生拱起,有利于通行安全性的提高。另外,凸部4、倾斜边缘部5或防滑部6、排水槽7的作用效果也会发挥与上述同样的作用。
另外,由于垫本体2上表面的凸部4被设置为与诱导板8的诱导突起9大致对应,所以有以下优点:在保护垫1上通行时,视觉障碍者容易感知垫本体2下的诱导板8的种类(导向信息),起到与用足底的感觉来获得信息的诱导板8同样的效果,能够实现安全的通行。
另外,本发明的保护垫1不一定必须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意图范围内还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垫本体2为覆盖(跨)夹着铺设时的接缝部10而相邻的两块或六块诱导板的大小,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垫本体2可以是覆盖(跨)夹着接缝部10而相邻的适当的多个诱导板8的大小,或至少足以覆盖一块诱导板8的大小等。即、垫本体2可以是足以适当地覆盖铺设状态的诱导板8的上表面的大小。
另外,垫本体2如果是跨上述适当的多个诱导板8的大小,则与凹部3与诱导板8的诱导突起9或阵列嵌合相配合,能够跨多个诱导板8而无错位,可以容易地覆盖在规定位置上。另外,其操作性提高,使用情况良好,在保护垫1上通行时,由于上述嵌合以及垫1自身的自重增大的作用,防止错位效果进一步提高,更能够确保安全通行,因而优选。
垫本体2具有如下所述的厚度即可:在如上所述的垫本体2下表面的凹部3与诱导板8的诱导突起9嵌合时,通过垫本体2至少能够大致堵塞相邻的诱导突起9间的空隙。另外,垫本体2具有拥有适当弹性(缓冲性)的厚度,垫本体2上行走时,还可以提高快感。
另外,例如如图13~图15所示,在垫本体2的下表面上设置凹部3的同时,还可以设置沿垫本体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适当槽条12。
在如图13(a)、图13(b)所示的保护垫1上,在垫本体2下表面上设置有与图1(b)同样的凹部3,在相邻的凹部3之间大致左右对称状地设置有沿垫本体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槽条12。在该槽条12上,在垫本体2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各凹部3之间各配置两条沿上述长边方向笔直延伸的直线状槽部,同时,在上述长边方向上相邻的各凹部3之间在各直线状槽部的一侧,延伸出倾斜枝状的槽部。槽条12的倾斜枝状的槽部在垫本体2的短边方向的端侧处,其前端形成为开放端,配置为在短边方向的中央部侧连接夹着凹部4而相邻的上述直线状槽部之间。
另外,图13(c)、图13(d)所示的保护垫1是以图13(a)为基础的变形例。
另外,在图13(e)所示的保护垫1上,在垫本体2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各凹部3之间,沿着长边方向设置有三条直线状的槽条12。
接着,在如图14(a)、图14(b)所示的保护垫1上,在垫本体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图7(b)同样的凹部3,在垫本体2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各凹部3之间沿着长边方向间断地设置有槽条12。该槽条12在垫本体2的短边方向的端部侧,在笔直的直线状的槽部的一侧倾斜枝状的槽部以规定间隔延伸而出,在短边方向的中央部侧,在笔直的直线状的槽部的两侧倾斜枝状的槽部以规定间隔延伸而出,设置为草木的形状。
另外,图14(c)所示的保护垫1是以图14(a)为基础的变形例。
并且,在图15(a)、图15(b)所示的保护垫1上,在垫本体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图7(b)相同的凹部3,在垫本体2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各凹部3之间沿着长边方向设置有四条直线状的槽条12,为了在图15(c)所示的保护垫1上使图15(a)的各槽条12在其长边方向上间断而以适当间隔设置有隔离部12a。
另外,槽条12不限定为上述内容,其形状、条数、槽宽、深度等适当即可。
如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槽条12,则在保护垫1上通行时,由于槽条12的开口边缘部(边缘部)被按压在诱导板8的上表面上,垫本体2与诱导板8上表面之间的摩擦增大,起到保护垫1的防止错位效果,同时发挥缓冲作用,有提高步行感的优点。
另外,由于槽条12,会提高垫本体2的弯曲性,与所排列的诱导板8的施工误差造成的诱导板8上表面的凹凸或铺设位置的倾斜等相适应而发生弯曲,具有能够使保护垫1处于稳定的良好状态来进行使用的优点。
并且,覆盖诱导板8的保护垫1由于雨水或施工中的某些原因而浸泡在水中时,由于设置槽条12,从而对应于垫本体2的体积减少量,垫本体2受到的浮力也减少,难以从诱导板8上表面浮起,而且槽条12在垫本体2与诱导板8之间起到排水槽的作用,还有益于防止保护垫的错位。
另外,在垫本体2下表面的凹部3适用于具有点状的诱导突起9的诱导板8时,凹部3除了上述椭圆形之外还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角形等适当形状的凹陷,并被设置为与诱导板8的诱导突起9大致对应地嵌合。另外,在凹部3适用于具有线状的诱导突起9的诱导板8时,凹部3为上述槽状,除了可以与诱导突起9的阵列嵌合之外,如图16(a)、图16(b)所示,还可以设置为了使上述槽状在其长边方向上间断的适当隔离部3a,隔离部3a位于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诱导突起9之间。由此,可以可靠地防止使用时垫本体2的长边方向的错位。
并且,凹部3如图17(a)、图13(b)所示那样是多个宽度不同的槽状物大致平行地排列,在适用于具有点状诱导突起9的诱导板8的情况下,如图17(c)、图17(d)所示,凹部3与由多个诱导突起9(在图17(c)中纵向排列)组成的阵列嵌合,在适用于具有线状诱导突起9的诱导板8的情况下,如图17(e)、图17(f)所示,除了中央部的凹部3,其他的凹部3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诱导突起9的阵列嵌合,能够在具有点状或者线状诱导突起9的诱导板8这两种情况下都可以适用。
即、凹部3设置为适合于诱导板8的点状及/或诱导突起9的形状和数目、或者适合于阵列,设置为可以与各诱导突起9或由多个诱导突起9组成的阵列嵌合即可。
另外,如上所述,优选垫本体2上表面的凸部4与诱导板8的诱导突起9大致对应、或者至少包含对应于诱导突起9的部分而形成为适当形状。另一方面,除上述情况以外,该凸部4还可以与诱导突起9的对应无关地设置在垫本体2上表面的适当位置、优选扩展到上表面的大致整体上,设置成为点状、线状、适当图案或形状等。由此,凸部4本身即可使垫本体2上表面为凹凸面,起到通行时的防滑作用。
并且,例如在垫本体2的厚度在整体范围内都很充分且具有耐久性的情况下,可以不一定必须设置凸部4,垫本体2上表面形成为大致平坦(优选上表面为粗糙面且具有凹凸状防滑部6)。
另外,在保护垫1适用于具有点状诱导突起9的诱导板8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8(a)、图18(b)所示,凸部4设置为在与诱导板8的各诱导突起9大致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大致圆锥台形。在这种情况下,视觉障碍者能够在保护垫1上通行时容易地感知垫本体2下的诱导板8的种类(导向信息)。由此,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发挥与所谓用足底感觉来获得信息的诱导板8同样的效果,确保安全通行。
凸部4的形状也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可以形成适当标示、或形成单纯的图形或图案等,只要形成为适当的各种形状即可,优选在其顶面设置有粗糙面等凹凸状的防滑部6,但是也不一定必须设置该防滑部6。
另外,沿着垫本体2的长边侧相对的边缘部设置有垫本体2的倾斜边缘部5,但是也可以至少沿着垫本体2的一边缘部设置倾斜边缘部5。另外,倾斜边缘部5优选为上表面朝向边缘部形成为和缓倾斜状。该倾斜边缘部5如被设置则具有上述效果,因而优选,如在其上表面设置凹凸状的防滑部6则具有上述效果,更为优选,但是也可以不一定必须有该倾斜边缘部5或防滑部6。
上述凸部4或倾斜边缘部5的防滑部6也可以通过适当多个的突起或突条、槽和凹陷、粗糙面或者这些的适当组合等形成为适当凹凸状。
另外,优选垫本体2上表面的排水槽7如上所述地跨垫本体2的相对的两边缘部而设置为直线状,但是排水槽7还可以设置为适当曲线状或与垫本体2的短边方向不平行而形成为倾斜状。另外,排水槽7还可以适当变更其方向和条数。排水槽7的槽宽或深度、斜度可以适当地形成为不损坏垫本体2的强度的程度。另外,通过设置排水槽7,如上所述垫本体2上表面的排水性好转,所以优选,但是也可以不一定必须设置排水槽7。
并且,为了实现在夜间或昏暗场所的安全通行,例如如图19(a)、图19(b)所示,还可以在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适当设置蓄光材料11。在图19(a)的保护垫1上,与上述图18的保护垫1大致相同地在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设置与诱导板8的各诱导突起9大致对应的大致圆锥台形的凸部4,在凸部4的旁边设置蓄光材料11,从而蓄光材料11散布在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在图19(b)的保护垫1上,与上述图7的保护垫1大致相同地,在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设置与诱导板8的诱导突起9大致对应的俯视时为长方形的凸部4,在一部分的凸部4旁边沿其设置细长状的蓄光材料11。由此,蓄光材料11散布在垫本体2上表面上。
上述蓄光材料11还可以设置在垫本体2的倾斜边缘部5或其近旁的上表面上。由此,蓄光材料11能够进行旨在提醒垫本体2与其周边地面之间存在高低差异的唤起注意,利于保护垫1上的安全通行。
上述蓄光材料11并不限定于此,以适当形状在适当位置设置适当数目即可。并且,垫本体2的上表面也可以设置有适当凸部4,还可以没有凸部4而形成为大致平坦。此外,进一步取代蓄光材料11还可以与上述同样地使用反射材料、发光材料等。
另外,适用保护垫1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8可以是在上表面上排列线状及/或线状的诱导突起9的物体,但并不限定于此。
附图标记说明
1保护垫2垫本体
3凹部4凸部
5倾斜边缘部6防滑部
7排水槽8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
9诱导突起10接缝部
12槽条

Claims (8)

1.一种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是装卸自由地覆盖在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8)的上表面上的保护垫,所述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8)的上表面上排列有点状及/或线状的诱导突起(9),其中,在覆盖所铺设的所述诱导板(8)的上表面的规定厚度的垫本体(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凹部(3),所述凹部(3)能与各诱导突起(9)对应地嵌合在该诱导突起(9)上、或者能与诱导突起(9)的阵列对应地嵌合在由多个诱导突起(9)构成的阵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其中,在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的凸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其中,所述凸部(4)形成与诱导板(8)的诱导突起(9)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其中,在垫本体(2)的至少沿着一边缘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朝向边缘部倾斜下降的倾斜边缘部(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其中,在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或者在凸部(4)的顶面及/或倾斜边缘部(5)上,设置有凹凸状的防滑部(6)。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其中,在垫本体(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跨相对的两边缘部的排水槽(7)。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其中,在垫本体(2)的下表面的相邻的凹部(3)之间设置有槽条(1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其中,垫本体(2)的大小为跨隔着铺设时位于相邻诱导板(8)之间接缝部(10)的相邻的多个诱导板(8)的大小。
CN201310215499.3A 2012-12-28 2013-05-31 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 Active CN1039119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9499 2012-12-28
JP2012289499A JP5283029B1 (ja) 2012-12-28 2012-12-28 視覚障害者用誘導板の保護マ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1932A CN103911932A (zh) 2014-07-09
CN103911932B true CN103911932B (zh) 2016-05-11

Family

ID=49273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5499.3A Active CN103911932B (zh) 2012-12-28 2013-05-31 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83029B1 (zh)
CN (1) CN1039119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0322B2 (ja) * 2018-01-05 2022-09-21 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点字ブロック被覆マット
JP6777328B2 (ja) * 2018-09-26 2020-10-28 大光ルート産業株式会社 視覚障害者誘導用ブロックの視認性向上のために設ける側帯部の設置構造、及びこの側帯部の設置方法
JP7311762B2 (ja) 2019-07-23 2023-07-20 スターライト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物、及び、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
CN114575280B (zh) * 2022-03-18 2023-06-30 重庆科技学院 浮沉式道路减速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2469A (ja) * 2003-05-12 2004-11-25 Chiba Super Resin Kk 視覚障害者誘導用ブロ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99276A (ja) * 2008-06-10 2009-12-24 Hitachi Chem Co Ltd 視覚障害者誘導用突起フィルム及びその敷設方法
JP2010172648A (ja) * 2009-02-02 2010-08-12 M & F:Kk マ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視覚障害者誘導用ブロック並びにマット構造体
CN201614536U (zh) * 2009-12-24 2010-10-27 李平 盲道贴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35506B2 (ja) * 1996-03-09 1998-12-14 杉晃 草竹 盲人誘導板
JPH09250114A (ja) * 1996-03-18 1997-09-22 Daido Steel Co Ltd 歩行者用案内ブロッ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355213A (ja) * 2000-06-14 2001-12-26 Fujikon Tec Kk 高視認性点字ブロッ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2469A (ja) * 2003-05-12 2004-11-25 Chiba Super Resin Kk 視覚障害者誘導用ブロ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99276A (ja) * 2008-06-10 2009-12-24 Hitachi Chem Co Ltd 視覚障害者誘導用突起フィルム及びその敷設方法
JP2010172648A (ja) * 2009-02-02 2010-08-12 M & F:Kk マ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視覚障害者誘導用ブロック並びにマット構造体
CN201614536U (zh) * 2009-12-24 2010-10-27 李平 盲道贴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83029B1 (ja) 2013-09-04
JP2014129711A (ja) 2014-07-10
CN103911932A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1932B (zh) 视觉障碍者用诱导板的保护垫
CN208859068U (zh) 一种园艺绿化施工用道路衬板
HUP0104995A3 (en) Bitumen and filled resin emulsion for road surfacing emulsion
CN208517778U (zh) 道路布置结构
KR101191138B1 (ko) 미끄럼 방지용 맨홀 뚜껑
KR101075405B1 (ko) 차량 과속방지턱
CN204125876U (zh) 行人安全岛
EP3543404B1 (en) Road stud
JP3897615B2 (ja) 排水性舗装の側溝構造
KR101643343B1 (ko) 도로 포장용 블럭 및 이를 이용한 블럭 설치방법
US4402627A (en) Runner to keep off snowplows
KR100662543B1 (ko) 버스전용차로
CN212279124U (zh) 保护盘
KR101606424B1 (ko) 도로포장의 측구 구조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로포장공법
CN211079968U (zh) 一种用于道路的振动标线
JP3155083U (ja) コンクリート成型ブロックおよびこの成型用型枠
CN212426611U (zh) 一种道路沥青铺筑中路牙防粘染覆盖材料
JP2012127142A (ja) 道路鋲
CN211972952U (zh) 一种防滑公路结构
CN210760264U (zh) 一种踏板总成
CN104746448A (zh) 减速块
CN205529774U (zh) 一种集防擦和反光于一体的道牙
KR200194045Y1 (ko) 복공판 구멍용 커버
CN107458470B (zh) 一种防滑防水的乘用车后背门门槛护板
KR20180006090A (ko) 도로의 노면 표지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64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964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