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6448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86448A CN103786448A CN201310509796.9A CN201310509796A CN103786448A CN 103786448 A CN103786448 A CN 103786448A CN 201310509796 A CN201310509796 A CN 201310509796A CN 103786448 A CN103786448 A CN 1037864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unit
- image processing
- closed position
- process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4—Simultaneously, alternately, or selectively 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two or more pi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30—Supports; Subassemblies; Mountings thereof
- B65H2402/31—Pivoting support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60—Coupling, adapter or lock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40—Toothed gearings
- B65H2403/42—Spur gea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70—Clutches; Coupl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4—Roller pair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rollers to / from each oth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 B65H2404/6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具有用于馈送介质的第一馈送部件的第一单元、具有用于馈送介质的第二馈送部件的第二单元、以及设置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之间的介质馈送路径。第二单元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关闭位置,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之间形成介质馈送路径,在打开位置,第二单元与第一单元分开以便打开介质馈送路径。第一馈送部件具有第一齿轮。第二馈送部件具有第二齿轮,当第二单元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移位机构。当第二单元移动到关闭位置时,移位机构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一个保持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彼此不啮合的缩回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构造成馈送介质(例如,记录介质或读取介质)并且形成图像。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便于移除卡住介质的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的图像形成装置构造成使用一对馈送辊来馈送介质,该一对馈送辊将介质夹在其间。例如,日本专利公开第H08-72344号(见图1)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构造成当馈送厚的介质或多个堆叠的介质时防止馈送辊的齿轮分开。
然而,在通常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介质可能卡住。具体而言,如果介质损坏(例如,撕开),则介质可能卡在介质馈送路径的引导部件之间,并且可能被切割为较细的几片。在这种情况下,从图像形成装置移除介质(即,较细的几片)是麻烦的。
为了便于移除卡住的介质,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构造成在介质馈送路径分为两个单元。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两个单元结合时,馈送辊(安装到相应单元)的齿轮可能相互碰撞。因此,馈送辊的齿轮可能被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意在提供一种能够便于移除卡住的介质并且防止齿轮损坏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具有用于馈送介质的第一馈送部件的第一单元、具有用于馈送介质的第二馈送部件的第二单元、以及设置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之间的介质馈送路径。第二单元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关闭位置,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之间形成介质馈送路径,在打开位置,第二单元与第一单元分开以便打开介质馈送路径。第一馈送部件具有第一齿轮。第二馈送部件具有第二齿轮,当第二单元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移位机构。当第二单元移动到关闭位置时,移位机构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一个保持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彼此不啮合的缩回位置。
利用这种构造,卡住的介质能够容易地从图像形成装置移除,并且能够防止对第一和第二齿轮的损坏。
本发明的可应用的其它范围将从以下提供的详细描述变得清楚。然而,应该懂得,尽管详细说明和特定实施例指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其仅以说明的方式给出的,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详细描述而清楚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变型。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形的透视图;
图2是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从该图像形成装置移除了上罩、侧罩、下罩以及台面;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4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上框架单元处于打开状态;
图5A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上框架单元的侧视图;
图5B是显示与图5A相反方向看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上框架单元的侧视图;
图6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倾斜杆的示意图,其中,上框架单元处于关闭位置;
图7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倾斜杆的示意图,其中,倾斜杆从图6中所示的状态沿正常方向旋转;
图8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倾斜杆的示意图,其中,上框架单元从图7中所示的状态旋转到打开位置;
图9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倾斜杆的示意图,其中,倾斜杆从图8中所示的状态沿正常方向旋转;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馈送辊的齿轮的安装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馈送辊的齿轮的安装结构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凸轮部件的透视图;
图13A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凸轮部件的前视图;
图13B是显示图13A中所示的凸轮部件的凸轮轮廓的示意图;
图14A和14B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部上辊的齿轮、后部下辊的齿轮和凸轮部件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和平面图;
图15A和15B是显示凸轮部件从图14A和14B中所示的状态沿正常方向旋转的状态的透视图和平面图;
图16A、16B和16C是显示凸轮部件从图15A和15B中所示的状态沿正常方向旋转的状态的透视图、平面图和前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18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上框架单元处于打开状态;
图1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凸轮部件的透视图;
图20A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凸轮部件的前视图;
图20B是显示图20A中所示的凸轮部件的凸轮轮廓的示意图;
图21A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上框架单元的侧视图;
图21B是显示与图21A相反方向看到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上框架单元的侧视图;
图22A和22B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部上辊的齿轮、后部下辊的齿轮和凸轮部件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和平面图;
图23A和23B是显示凸轮部件从图22A和22B中所示的状态沿正常方向旋转的状态的透视图和平面图;以及
图24A、24B和24C是显示凸轮部件从图23A和23B中所示的状态沿正常方向旋转的状态的透视图、平面图和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皮带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第一实施例
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形的透视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主体罩,其包括上罩1,侧罩2和3,以及下罩4。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长的形状。
在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纵向方向被称为X方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宽度方向被称为Y方向。XY平面(平行于X方向和Y方向)是水平的平面。垂直于XY平面的方向被称为Z方向(即,竖直方向)。X、Y和Z方向被提供用于解释的方便,不限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定向。
介质插入开口6设置在上罩1的前表面上(即,面向+Y方向的表面)。介质插入开口6设置成用于将介质(例如,打印介质)7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下罩4上设置有台面5。台面5作为引导部件,用于引导被插入通过介质插入开口6的介质7。
图2是显示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透视图,从该图像形成装置100移除了上罩1、侧罩2和3、下罩4以及台面5。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作为第一单元的下框架单元8、以及作为第二单元的上框架单元9。上框架单元9安装到下框架单元8,以便可绕着沿X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A旋转。
用于馈送介质7的介质馈送路径F形成在下框架单元8和上框架单元9之间。馈送机构(即,稍后描述的馈送驱动单元17)安装在下框架单元8上。馈送驱动单元17(图3)构造成沿着介质馈送路径F馈送介质7。托架单元11(图4)安装在上框架单元9上。托架单元11(即,托架)包括打印头10(即,头单元),该打印头10在沿着介质馈送路径F馈送的介质7上形成图像。以此方式,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两个上和下单元,即,上框架单元9和下框架单元8。
图4是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透视图,其中,上框架单元9处于向上位置(即,打开位置)的状态。前部上辊12和前部下辊13安装到下框架单元8。前部下辊13(图4中未示出)设置在前部上辊12的下侧(即,-Z侧)。前部上辊12和前部下辊13构成前部辊(或前部辊对)。前部上辊12具有布置在沿X方向延伸的公共旋转轴上的多个辊部件。前部下辊13具有布置在沿X方向延伸的公共旋转轴上的多个辊部件。前部上辊12与前部下辊13沿相反的方向旋转。换句话说,在前部上辊12面对前部下辊13的部分,前部上辊12的周向表面与前部下辊13的周向表面沿相同的方向移动。
后部下辊15(即,第一馈送部件)安装到下框架单元8,并且设置在前部辊12和13的-Y侧。后部上辊14(即,第二馈送部件)安装到上框架单元9,并且设置在后部下辊15的上侧(即,+Z侧)。后部下辊15和后部上辊14构成后部辊(即,后部辊对)。后部上辊14具有沿着在X方向延伸的公共旋转轴布置的多个辊部件。后部下辊15具有沿着在X方向延伸的公共旋转轴布置的多个辊部件。后部上辊14与后部下辊15沿相反的方向旋转。换句话说,在后部上辊14面对后部下辊15的部分,后部上辊14的周向表面与后部下辊15的周向表面沿相同的方向移动。
如图3所示,齿轮16a、16b、16c和16d固定到前部辊12和13以及后部辊14和15的相应旋转轴的端部(在-X侧)。在此方面,齿轮16c在图3中未示出,但在图4中示出。前部上辊12的齿轮16a和前部下辊13的齿轮16b彼此啮合。后部上辊14的齿轮16c(即,第二齿轮)和后部下辊15的齿轮16d(即,第一齿轮)彼此啮合。
如图3所示,传动齿轮16e设置在前部下辊13的齿轮16b和后部下辊15的齿轮16d之间。传动齿轮16e与前部下辊13的齿轮16b和后部下辊15的齿轮16d啮合。传动齿轮16e通过减速齿轮16f与馈送马达18连接。馈送马达18设置在下框架单元8中。利用这种布置,馈送马达18的驱动力传递到齿轮16a、16b、16c和16d,并且前部辊12和13以及后部辊14和15旋转,以便沿+Y方向或-Y方向馈送介质7。馈送马达18和齿轮16a、16b、16c、16d和16e构成图3中虚线所示的馈送驱动单元17。
如图4所示,压板19沿介质7的馈送方向(即,Y方向)设置在前部辊12和13以及后部辊14和15之间。压板19具有沿着X方向的长形状。
托架轴21(即,轴)安装到上框架单元9,并且设置在压板19的上侧(即,+Z侧)。托架轴21的轴向方向平行于X方向。托架单元11安装到托架轴21,以便能够沿着X方向移动。
打印头10安装在托架单元11上。打印头10(即,头单元)构造成在介质7上形成图像。打印头10具有面向压板19的机头。
墨带盒51(图2)可拆卸地安装到上框架单元9。墨带盒51在其中存储墨带。墨带由可拆卸地安装到托架单元11的带引导件52(图2)引导,并且在打印头10的机头和压板19之间通过。打印头10和墨带盒51的结构是已知的,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解释。
皮带本体28、驱动皮带轮29和从动皮带轮(未示出)设置在上框架单元9上,用于使托架单元11沿X方向移动。皮带本体28围绕驱动皮带轮29和从动皮带轮拉伸。皮带本体28固定到托架单元11。驱动皮带轮29由安装到上框架单元9的托架驱动马达27(图2)所旋转。
当驱动皮带轮29被托架驱动马达27的驱动力所旋转时,皮带本体28运动,并且托架单元11在X方向上沿着托架轴21移动。在托架单元11的可移动范围内设置待命位置。待命位置沿X方向设置在介质馈送路径F之外。
当托架单元11沿X方向移动时,线从打印头10的机头突出,并且撞击压板19。介质7和墨带介于压板19和线之间,因此墨带的墨水通过由线所施加的撞击而转印到介质7。以此方式,沿X方向的线图像(即,一维图像)形成在介质7上。在介质7由前部辊12和13以及后部辊14和15沿Y方向馈送时,沿X方向的线图像形成在介质7上。结果,在介质7上形成两维图像。
接下来,将描述使上框架单元9相对于下框架单元8旋转(即,打开和关闭)的构造。
如上所述,上框架单元9能够围绕沿X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A旋转。上框架单元9能够在关闭位置(图2)和上部位置(图4)之间旋转。在关闭位置,上框架单元9落座在下框架单元8上。在打开位置,上框架单元9从下框架单元8向上旋转。当上框架单元9在关闭位置时,在上框架单元9和下框架单元8之间形成介质馈送路径F。当上框架单元9位于打开位置时,介质馈送路径F被打开。
倾斜杆22(即,旋转锁定机构)安装在上框架单元9的+X侧(即,图4中的左侧)。锁定杆23(即,旋转保持部件)安装在上框架单元9的-X侧(即,图4中的右侧)。
图5A是显示从+X侧看到的上框架单元9的侧视图。图5B是显示从-X侧看到的上框架单元9的侧视图。
如图5A所示,倾斜杆22通过未示出的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到上框架单元9的侧板91的外侧。倾斜杆22固定到托架轴21,该托架轴21安装到上框架单元9。托架轴21的+X方向的端部形成为具有D形横截面(见图6)。倾斜杆22具有D形的接合孔,以便接合托架轴21的端部。利用这种布置,倾斜杆22与托架轴21一起围绕托架轴21的中心轴线B旋转。
倾斜杆22具有凹槽部22a、22b和22c,它们接连地接合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即,接合部)。凸起部24a形成在下框架单元8的+X侧。当凹槽部22a、22b和22c接连地接合凸起部24a,倾斜杆22引导上框架单元9的旋转或者锁定上框架单元9的旋转。
当倾斜杆22处于图5A中实线所示的旋转位置时,倾斜杆22使上框架单元9相对于下框架单元8锁定在关闭位置,如下所述。当倾斜杆22处于图5A中虚线所示的旋转位置时,倾斜杆22释放上框架单元9的锁定,如下所述。
如图5B所示,锁定杆23通过未示出的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到上框架单元9的侧板92。锁定杆23固定到托架轴21。托架轴21的-X方向的端部形成为具有D形横截面。锁定杆23具有D形的接合孔,以便接合托架轴21的端部。利用这种布置,锁定杆23与托架轴21一起围绕托架轴21的中心轴线B旋转。
锁定杆23具有接合凹槽23a,该接合凹槽23a接合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b(即,接合部)。凸起部24b形成在下框架单元8的-X侧。当接合凹槽23a接合凸起部24b时,锁定杆23锁定上框架单元9的旋转。
当锁定杆23处于图5B中实线所示的旋转位置时,接合凹槽23a接合凸起部24b,使上框架单元9相对于下框架单元8锁定在关闭位置。当锁定杆23处于图5B中虚线所示的旋转位置时,接合凹槽23a与凸起部24b脱离接合,释放上框架单元9的锁定。
图6是显示倾斜杆22的示意图,其中上框架单元9处于从侧板91的内侧看到的(即,从-X侧看到的)关闭位置的状态。倾斜杆22具有第一凹槽部22a(即,第一部分),该第一凹槽部22a接合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第一凹槽部22a围绕托架轴21的中心轴线B沿着圆弧延伸。
当上框架单元9处于关闭位置时,倾斜杆22的第一凹槽部22a接合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当使用者将围绕旋转轴线A而向上旋转上框架单元9时,由倾斜杆22的第一凹槽部22a与凸起部24a之间的接合来防止上框架单元9的向上旋转。换句话说,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关闭位置。
图7是显示倾斜杆22的示意图,其中倾斜杆22处于从图6中所示的状态顺时针旋转预定角度(例如,25度)的状态。倾斜杆22具有第二凹槽部22b(即,第二部分),该第二凹槽部22b从第一凹槽部22a的末端延伸。第二凹槽部22b围绕旋转轴线A沿着圆弧延伸。
当第一凹槽部22a通过倾斜杆22的旋转而与凸起部24a脱离接合时,上框架单元9的锁定被释放,上框架单元9变得能够朝向打开位置旋转。随着上框架单元9围绕旋转轴线A向上旋转,倾斜杆22的第二凹槽部22b沿着凸起部24a移动。
图8是显示倾斜杆22的示意图,其中,上框架单元9旋转到打开位置。当上框架单元9旋转到打开位置,第二凹槽部22b的末端(即,下端)到达凸起部24a。
图9是显示倾斜杆22的示意图,其中倾斜杆22处于从图8中所示的状态顺时针旋转预定角度(例如,5度)的状态。倾斜杆22具有第三凹槽部22c(即,第三部分),该第三凹槽部22c从第二凹槽部22b的末端(即,下端)延伸。第三凹槽部22c围绕托架轴21的中心轴线B沿着圆弧延伸。
在上框架单元9到达打开位置之后,当倾斜杆22旋转预定角度时,倾斜杆22的第三凹槽部22c接合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倾斜杆22的第三凹槽部22c与凸起部24a之间的接合防止上框架单元9的向下旋转。换句话说,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打开位置。
此处,图6至图9中的倾斜杆22的顺时针方向是指正常的方向(即,D1方向)。图6至图9中的倾斜杆22的逆时针方向是指反向方向(即,D2方向)。
接下来,将描述当上框架单元9返回到关闭位置时防止齿轮彼此碰撞的构造。
如上所述,前部上辊12和前部下辊13都安装到下框架单元8。相反,后部上辊14安装到上框架单元9,但后部下辊15安装到下框架单元8。因此,有必要防止后部上辊14的齿轮16c和后部下辊15的齿轮16d彼此碰撞。以下所描述的构造是为此目的而提供的。
图10和11是显示了齿轮16c的安装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和透视图。后部上辊14的齿轮16c被支撑为可以沿X方向移动。这是因为,通过允许齿轮16c沿着X方向移动,当上框架单元9返回到关闭位置时,齿轮16c和16d可以被防止彼此碰撞。
更具体而言,后部上辊14的轴14a(即,旋转轴)具有端部(即,齿轮保持部),其形成为具有D形横截面。齿轮16c具有D形的接合孔。齿轮16c的接合孔接合轴14a的端部(具有D形横截面),使得齿轮16c能够沿轴14a的轴向方向滑动。轴14a的端部(具有D形横截面)具有足够的长度覆盖齿轮16c沿X方向的移动范围。利用这种构造,齿轮16c能够在X方向上沿着后部上辊14的轴14a移动,并且能够与后部上辊14一起旋转。
螺旋弹簧26(即,偏置单元)被设置成围绕后部上辊14的轴14a。螺旋弹簧25构造成沿着-X方向偏置齿轮16c。螺旋弹簧26的卷绕轴线沿着X方向延伸。螺旋弹簧26的端部接触轴14a。螺旋弹簧26的另一端部接触设置在上框架单元9上的轴保持部9a。
此外,上框架单元9具有止动件9b(图11),该止动件9b限定了齿轮16c沿-X方向的移动界限。止动件9b防止齿轮16c掉出后部上辊14的轴14a。
凸轮部件25(图4)设置在托架轴21的-X方向的端部附近。凸轮部件25(即,移位机构)构造成根据上框架单元9的旋转(即,打开和关闭)沿X方向移动齿轮16c。
图12是显示凸轮部件25的透视图。凸轮部件25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其轴向方向平行于X方向。更具体而言,凸轮部件25具有外周表面25(基本上圆柱形的)以及设置在外周表面25a的+X方向的端部上的圆形板25b。接合孔25c设置在圆形板25b的大致中心。接合孔25c是D形的,并且接合托架轴21的端部(具有D形横截面)。通过接合孔25c和托架轴21的端部之间的接合,凸轮部件25与托架轴21一起围绕托架轴21的中心轴线B旋转。
凸轮部件25与托架轴21一起旋转(即,还与倾斜杆22一起旋转)。因此,当倾斜杆22沿着正常方向(D1)旋转时,凸轮部件25也沿着正常方向(D1)旋转。当倾斜杆22沿着反向方向(D2)旋转时,凸轮部件25也沿着反向方向(D2)旋转。
凸轮部件25具有凹入部25e,其沿着径向方向从外周表面25a向内缩回,还具有突出部25f,其沿着径向方向从外周表面25a向外突出。在凹入部25e和突出部25f之间形成凸轮表面25d。凸轮表面25d具有倾斜度,使得当凸轮25沿着正常方向(D1)旋转时,凸轮表面25d上的位置沿着+X方向移动。
图13A是显示从+X侧看到的凸轮部件25的前视图。图13B是显示凸轮表面25d的凸轮轮廓的示意图。当倾斜杆22处于图6所示的位置(当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关闭位置)时,凸轮部件25的旋转角度被限定为0度,即,基准角度。此处,线L被限定为连接中心轴线B和凸轮部件25的最低点。在凸轮部件25的旋转角度为0(即,基准角度)的状态下,凸轮表面25d相对于线L从-5度延伸到25度。
图14A是显示后部上辊14的齿轮16c、后部下辊15的齿轮16d和凸轮部件25之间关系的透视图。图14B是显示从上方(即,从+Z侧)看到的凸轮部件25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及其周围的平面图。
后部下辊15的齿轮16d通过万向接头15b(即,连接部件)安装到后部下辊15的轴15a(即,旋转轴)。这是为了当厚的介质7被引入后部上辊14和后部下辊15之间时(即,当后部辊14和15之间的间隙增加时)保持齿轮16c和16d彼此啮合。
图14A和14B显示了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关闭位置的状态。凸轮部件25的旋转角度是如图13A和13B所示的0度(即,基准角度)。当凸轮部件25的旋转角度是0度时,齿轮16c在凸轮部件25的凹入部25e中,并且面对凸轮表面25d。在该状态下,齿轮16c接触止动件9b,但不接触凸轮表面25d,如图14A和14B中圆圈A和B所示。
图15A是显示凸轮部件25从图14A所示的状态沿正常方向(D1)旋转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5B是显示从上方(即,从+Z侧)看到的凸轮部件25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及其周围的平面图。当凸轮部件25从基准角度沿正常方向(D1)旋转2度时,凸轮部件25的凸轮表面25d接触齿轮16c,如图15A和15B中圆圈C和D所示。
当凸轮部件25进一步沿正常方向(D1)旋转时,凸轮部件25的凸轮表面25d沿+X方向推动齿轮16c。因此,齿轮16c抵抗螺旋弹簧26的偏置力沿+X方向移动。
图16A是显示凸轮部件25进一步沿正常方向(D1)旋转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6B是显示从上方(即,从+Z侧)看到的凸轮部件25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及其周围的平面图。图16C是显示从前方(即,从+Y侧)看到的凸轮部件25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及其周围的前视图。当凸轮部件25(从基准角度)的旋转角度达到20度时,被凸轮部件25的凸轮表面25d推动的齿轮16c被释放脱开与齿轮16d的啮合。当凸轮部件25的旋转角度达到25度时,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被完全释放,如图16A和16C中圆圈E和F所示。换句话说,齿轮16c和16d彼此分开。
在此方面,当凸轮部件25的旋转角度达到25度时,倾斜杆22的第一凹槽部22a与凸起部24a脱离接合,如图7所示,并且锁定杆23的接合凹槽23a(图5B)与凸起部24b脱离接合。换句话说,上框架单元9在关闭位置的锁定被释放。因此,在上框架单元9在关闭位置的锁定被释放的状态下,确保了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被释放。
此后,当上框架单元9从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旋转时,倾斜杆22不被操作(不被旋转),因此凸轮部件25围绕中心轴线B的旋转位置不改变。因此,齿轮16c被保持沿+X方向与齿轮16d偏离。
另外,在上框架单元9到达打开位置之后,当倾斜杆22如图9所示沿正常方向(D1)旋转(操作)以便将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打开位置时,凸轮部件25旋转。在凸轮部件25的该旋转期间,凸轮部件25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从凸轮表面25d的末端移动到突出部25f的平坦表面(图13),因此齿轮16c的位置不改变。因此,齿轮16c被保持在沿+X方向与齿轮16d偏离的位置。
另外,当上框架单元9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旋转时,倾斜杆22不被操作(不被旋转),因此凸轮部件25围绕中心轴线B的旋转位置不改变。因此,齿轮16c被保持在沿+X方向与齿轮16d偏离的位置。
因此,当上框架单元9到达关闭位置时,上框架单元9的齿轮16c被保持为沿+X方向与下框架单元8的齿轮16d偏离。因此,齿轮16c和16d被防止彼此碰撞。
此后,当倾斜杆22沿方向方向(D2)旋转(操作)以便将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关闭位置时,凸轮部件25沿反向方向(D2)旋转,如图15A所示。当凸轮部件25沿方向方向(D2)旋转时,凸轮表面25d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沿-X方向移动,并且齿轮16c通过螺旋弹簧26的偏置力沿-X方向移动。
当凸轮部件25(从基准角度)的旋转角度返回到20度时,齿轮16c和16d开始彼此啮合。当凸轮部件25(从基准角度)的旋转角度返回到2度时,齿轮16c接触止动件9b。在该状态,齿轮16c和16d彼此完全啮合。当凸轮部件25的旋转角度返回到基准角度(0度)时,凸轮部件25与齿轮16c分开预定距离。
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
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即,打印操作)。
在图1中,使用者将介质7(诸如打印片材)沿着台面5插入通过介质插入开口6。当插入的介质7被设置在介质插入开口6的后侧的介质传感器(未示出)所检测到时,馈送马达18开始旋转。馈送马达18的旋转传递到图3和图4中示出的齿轮16a、16b、16c和16d,并且前部辊12和13以及后部辊14和15开始旋转。前部辊12和13以及后部辊14和15沿-Y方向(即,向后)馈送介质7。
在介质7的前边缘通过压板19的时刻,托架驱动马达27(图3)开始旋转,并且沿X方向移动托架单元11(图4)。当托架单元11沿X方向移动时,线从打印头10的机头突出,并且撞击压板19。墨带通过撞击而转印到介质7上。以此方式,沿X方向的线图像(即,一维图像)形成在介质7上。
在打印头10沿X方向形成线图像的同时,前部辊12和13以及后部辊14和15沿Y方向馈送介质7。结果,在介质7上形成两维图像。
当介质7的后边缘通过介质传感器后经过预定时间时(即,当介质7的后边缘通过压板19时),托架单元11移动到待命位置。然后,前部辊12和13以及后部辊14和15沿+Y方向馈送介质7,并且从介质插入开口6排出介质7。以此方式,完成对介质7的打印操作。
当介质卡住时的操作
在上述打印操作期间,可能发生介质7的卡住。如果这种卡住发生,使用者首先将上罩1(图1)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拆下。当上罩1被拆下时,倾斜杆22被露出,变得能够旋转(操作)倾斜杆22。
接下来,使用者通过沿-Y方向(向后)推动倾斜杆22而使倾斜杆22围绕托架轴21的中心轴线B沿正常方向(D1)旋转。随着倾斜杆22沿正常方向(D1)旋转,倾斜杆22的第一凹槽部22a(具有围绕中心轴线B的圆弧形)沿着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移动,然后倾斜杆22的第二凹槽部22b接合凸起部24a。
在倾斜杆22的旋转之下,锁定杆23(图5B)围绕托架轴21的中心轴线B旋转。在倾斜杆22的第一凹槽部22a与凸起部24a脱离接合的几乎同时,锁定杆23的接合凹槽23a与凸起部24b脱离接合。结果,上框架单元9在关闭位置的锁定被释放。
当上框架单元9在关闭位置的锁定被释放时,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被切换,如下所述。
首先,当倾斜杆22沿着正常方向(D1)旋转时,托架轴21也围绕中心轴线B旋转。因此,安装到托架轴21的凸轮部件25也围绕中心轴线B沿着正常方向(D1)旋转。
当凸轮部件25从基准角度(即,图13B中所示的0度)沿正常方向(D1)旋转2度时,凸轮部件25的凸轮表面25d接触后部上辊14的齿轮16c。当凸轮部件25进一步沿正常方向(D1)旋转时,凸轮部件25的凸轮表面25d沿+X方向推动齿轮16c。因此,齿轮16c抵抗螺旋弹簧26的偏置力沿+X方向移动。
当凸轮部件25(从基准角度)的旋转角度到达20度时,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开始被释放。当凸轮部件25的旋转角度达到25度时,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被完全释放,如图16A至16C所示。
以此方式,与上框架单元9在关闭位置的锁定被释放的几乎同时,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被释放。
此后,使用者使上框架单元9绕着旋转轴线A向上旋转,如图7所示。在该状态下,倾斜杆22的第二凹槽部22b沿着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移动。然后,当上框架单元9进一步向上旋转时,第二凹槽部22b的下端到达凸起部24a。
然后,当倾斜杆22的第二凹槽部22b的下端到达凸起部24a时,如图8所示,上框架单元9被防止进一步向上旋转。在该状态下,使用者使倾斜杆22围绕托架轴21的中心轴线B沿正常方向(D1)旋转。
当倾斜杆围绕中心轴线B沿正常方向(D1)旋转5度时,倾斜杆22的第三凹槽部22c接合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因此,上框架单元9的旋转被锁定,上框架单元9被保持在打开位置。在该状态下,倾斜杆22作为撑杆,用于将上框架单元9支撑在打开位置。
在上框架单元9被保持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后部上辊14和后部下辊15彼此分开,并且托架单元11和压板19彼此分开。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将卡住的介质7从后部上辊14和后部下辊15之间或者从托架单元11和压板19之间移除。
当完成卡住的介质7的移除时,使用者将上框架单元9从打开位置旋转到关闭位置。
更具体而言,使用者使倾斜杆22从图9所示的状态围绕托架轴21的中心轴线B沿反向方向(D2)旋转。随着倾斜杆22沿反向方向(D2)旋转,倾斜杆22的第三凹槽部22c与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脱离接合,并且倾斜杆22的第二凹槽部22b接合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因此,上框架单元9在打开位置的锁定被释放。
然后,使用者使上框架单元9绕着旋转轴线A向下旋转。当上框架单元9如图8所示向下旋转时,倾斜杆22的第二凹槽部22b沿着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移动。
当上框架单元9到达关闭位置时,倾斜杆22的第二凹槽部22b的上端到达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如图7所示。
当上框架单元9返回到关闭位置时,齿轮16c处于以上所述的沿+X方向与齿轮16d偏离的位置。因此,安装到上框架单元9的齿轮16c的齿尖端与安装到下框架单元8的齿轮16d的齿尖端不彼此碰撞。因此,防止齿轮16c和16d损坏。
然后,使用者沿反向方向(D2)旋转倾斜杆22。当倾斜杆22沿反向方向(D2)旋转时,倾斜杆22的第一凹槽部22a接合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
锁定杆23与倾斜杆22联动地围绕托架轴21的中心轴线B旋转。在倾斜杆22的第一凹槽部22a与凸起部24a接合的几乎同时,锁定杆23的接合凹槽23a与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b接合。因此,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关闭位置。
当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关闭位置时,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被切换,如下所述。
当倾斜杆22沿着反向方向(D2)旋转时,凸轮部件25也围绕中心轴线B沿着反向方向(D2)旋转。当凸轮部件25围绕中心轴线B沿方向方向(D2)旋转时,凸轮表面25d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沿-X方向移动,因此齿轮16c通过螺旋弹簧26的偏置力沿-X方向移动。
当凸轮部件25(从基准角度)的旋转角度返回到20度时,齿轮16c和16d开始彼此啮合。当凸轮部件25(从基准角度)的旋转角度返回到2度时,齿轮16c和16d完全地彼此啮合。当凸轮部件25的旋转角度返回到基准角度(0度)时,凸轮部件25的凸轮表面25d与齿轮16c分开预定距离。
由于齿轮16c和16d彼此啮合,因此馈送马达18的驱动力变得能够传递到齿轮16a、16b、16c和16d。因此,能够利用前部辊12和13以及后部辊14和15馈送介质7并且在介质7上打印。
当上框架单元9被打开和关闭用于更换(即,拆下和附接)墨带盒时也执行上述操作。
第一实施例的优点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当上框架单元9相对于下框架单元8移动到关闭位置时,凸轮部件25(即,移位机构)将齿轮16c保持在齿轮16c不与齿轮16d啮合的位置(即,缩回位置)。因此,齿轮16c和16d被防止彼此碰撞。结果,防止齿轮16c和16d损坏。
另外,凸轮部件25与倾斜杆22的释放上框架单元9的锁定的操作联动地将齿轮16c移动到缩回位置。因此,使用者没有必要单独地执行操作将齿轮16c移动到缩回位置。
另外,凸轮部件25与倾斜杆22将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关闭位置的操作联动地将齿轮16c移动到齿轮16c与齿轮16d啮合的啮合位置。因此,在上框架单元9返回到关闭位置之后可以立即开始打印操作。
此外,凸轮部件25沿轴向方向(即,X方向)移动齿轮16c,因此能够以相对简单的构造来实现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的切换。
另外,倾斜杆22可旋转地安装到上框架单元9并且具有与下框架单元8的凸起部24a接合的凹槽部22a、22b和22c。因此,上框架单元9的旋转可以使用倾斜杆22来控制。
此外,倾斜杆22用作撑杆,将上框架单元9支撑在打开位置,因此不需要提供专用的支撑部件将上框架单元9支撑在打开位置。
此外,凸轮部件25安装到引导托架单元11的托架轴21,因此使用倾斜杆22来锁定和释放上框架单元9的操作以及使用凸轮部件25来移动齿轮16c的操作可以彼此联动地执行。
第二实施例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凸轮部件25和锁定杆23结合在一起。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相同的构造,除了锁定杆23和凸轮部件25结合在一起。
图1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如图17所示,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锁定杆23不设置在上框架单元9的侧部92的外侧。
图18是显示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上框架单元9处于打开状态。也用作锁定杆的组合的凸轮部件(称为凸轮部件75)设置在上框架单元9中。凸轮部件75构造成用作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凸轮部件25和锁定杆23。
图19是显示凸轮部件75的形状的透视图。图20A是显示凸轮部件75的前视图。图20B是显示凸轮部件75的凸轮轮廓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凸轮部件75包括具有基本圆柱形状的圆柱形部分75A,其轴向方向平行于X方向,以及从圆柱形部分75A向外突出(基本上沿径向方向)的锁定杆部分75B。圆柱形部分75A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外周表面75a以及设置在外周表面75a的+X方向的端部上的圆形板75b。接合孔75c设置在圆形板75b的大致中心。接合孔75c是D形的,并且接合托架轴21的端部(具有D形横截面)。通过接合孔75c和托架轴21的端部之间的接合,凸轮部件75与托架轴21一起围绕托架轴21的中心轴线B旋转。
锁定杆部分75B(即,锁定部)从中心轴线B(即,凸轮部件75的旋转轴线)沿凸轮部件75的径向方向延伸。接合凹槽75g形成在锁定杆部分75B的端部上。接合凹槽75g围绕中心轴线B沿着圆弧延伸。
当上框架单元9在关闭位置时,锁定杆部分75B的接合凹槽75g接合如图18所示的设置在下框架单元8上的凸起部74。即,接合凹槽75g接合凸起部74,将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关闭位置。
凸轮部件75具有凹入部75e,其沿着径向方向从外周表面75a向内缩回,还具有突出部75f,其沿着径向方向从外周表面75a向外突出。在凹入部75e和突出部75f之间形成凸轮表面75d。凹入部75e、突出部75f和凸轮表面75d分别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凹入部25e、突出部25f和凸轮表面25d相同。
图20B中所示的凸轮表面75d的凸轮轮廓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凸轮表面25d的凸轮轮廓(图13B)相同。即,当凸轮部件75从基准角度(0度)沿正常方向(D1)旋转2度时,凸轮部件75的凸轮表面75d接触齿轮16c。当凸轮部件75(从基准角度)的旋转角度达到20度时,被凸轮部件75的凸轮表面75d推动的齿轮16c被释放脱开与齿轮16d的啮合。当凸轮部件75(从基准角度)的旋转角度到达25度时,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被完全释放。即,齿轮16c和16d彼此分开。
图21A是显示从+X侧看到的上框架单元9的侧视图。图21B是显示从-X侧看到的上框架单元9的侧视图。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当倾斜杆22处于图21A中实线所示的旋转位置时,倾斜杆22将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关闭位置。当倾斜杆22处于图21A中虚线所示的旋转位置时,倾斜杆22释放上框架单元9的锁定。
当凸轮部件75的锁定杆部分75B处于图21B中的下部位置时,接合凹槽75a接合凸起部74,并且将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关闭位置。当凸轮部件75的锁定杆部分75B处于图21B中的上部位置时,接合凹槽75a与凸起部74脱离接合,并且释放上框架单元9的锁定。
在此方面,第二实施例的凸起部74位于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凸起部24b(图5)沿+Y方向和+Z方向偏移的位置。这是因为第二实施例的锁定杆部分75B设置在上框架单元9的侧板92的内侧。凸起部74被定位成使得锁定杆部分75B(能够与凸起部74接合)不与齿轮16c相干涉。
图22A是显示当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关闭位置时的后部上辊14的齿轮16c、后部下辊15的齿轮16d和凸轮部件75之间关系的透视图。图22B是显示从上方(即,从+Z方向)看到的凸轮部件75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及其周围的平面图。
在图22A和22B所示的状态下,凸轮部件75的旋转角度是参考图20A和20B所述的0度(即,基准角度)。当凸轮部件75的旋转角度是0度时,齿轮16c在凸轮部件75的凹入部75e中,并且面对凸轮表面75d。在该状态下,齿轮16c不接触凸轮表面75d,如图22A和22B中圆圈G和H所示。
上框架单元9在关闭位置的锁定被释放,如第一实施例所述。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被切换,如下所述。
图23A是显示凸轮部件75从图22A所示的状态沿正常方向(D1)旋转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3B是显示从上方(即,从+Z侧)看到的凸轮部件75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及其周围的平面图。当凸轮部件75从基准角度沿正常方向(D1)旋转2度时,凸轮部件75的凸轮表面75d接触齿轮16c,如图23A和23B中圆圈I和J所示。
当凸轮部件75进一步沿正常方向(D1)旋转时,凸轮表面75d沿+X方向推动齿轮16c。因此,齿轮16c抵抗弹簧26的偏置力沿+X方向移动。
图24A是显示凸轮部件75进一步沿正常方向(D1)旋转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4B是显示从上方(即,从+Z侧)看到的凸轮部件75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及其周围的平面图。图24C是显示从前方(即,从+Y侧)看到的凸轮部件75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及其周围的前视图。
当凸轮部件75(从基准角度)的旋转角度达到20度时,被凸轮部件75的凸轮表面75d推动的齿轮16c被释放脱开与齿轮16d的啮合。当凸轮部件75的旋转角度达到25度时,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被完全释放,如图24A和24C中圆圈K和L所示。换句话说,齿轮16c和16d彼此分开。
在此方面,当凸轮部件75的旋转角度达到25度时,倾斜杆22的第一凹槽部22a与凸起部24a脱离接合(见图7),并且凸轮部件75的锁定杆部分75B的接合凹槽75g与凸起部74脱离接合(图18)。换句话说,上框架单元9在关闭位置的锁定被释放。因此,与上框架单元9在关闭位置的锁定被释放的操作联动地,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被释放。
此后,当上框架单元9从关闭位置旋转到打开位置时,倾斜杆22不被操作(不被旋转),因此凸轮部件75的旋转位置不改变。因此,齿轮16c被保持沿+X方向与齿轮16d偏离。
另外,在上框架单元9到达打开位置之后,当倾斜杆22如图9所示沿正常方向(D1)旋转(操作)以便将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打开位置时,凸轮部件75旋转。在凸轮部件75的该旋转期间,凸轮表面75d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从凸轮表面75d的末端移动到突出部75f的平坦表面(图19),因此齿轮16c的位置不改变。因此,齿轮16c被保持在沿+X方向与齿轮16d偏离的位置。
此外,当上框架单元9从打开位置旋转到关闭位置时,倾斜杆22不被操作(不被旋转),因此凸轮部件75的旋转位置不改变。因此,齿轮16c被保持在沿+X方向与齿轮16d偏离的位置。
因此,当上框架单元9到达关闭位置时,上框架单元9的齿轮16c被保持为沿+X方向与下框架单元8的齿轮16d偏离。因此,如同第一实施例,齿轮16c和16d被防止彼此碰撞。
此后,如同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齿轮16c和16d之间的啮合被切换。
更具体而言,当倾斜杆22沿着反向方向(D2)旋转时,凸轮部件75也沿着反向方向(D2)旋转。当凸轮部件75沿方向方向(D2)旋转时,凸轮表面75d和齿轮16c之间的接触部沿-X方向移动,并且齿轮16c通过螺旋弹簧26的偏置力沿-X方向移动。
当凸轮部件75(从基准角度)的旋转角度返回到20度时,齿轮16c和16d开始彼此啮合。当凸轮部件75(从基准角度)的旋转角度返回到2度时,齿轮16c和16d完全地彼此啮合。当凸轮部件75的旋转角度返回到基准角度(0度)时,凸轮部件75的凸轮表面75d与齿轮16c分开预定距离。
第二实施例的优点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当上框架单元9相对于下框架单元8移动到关闭位置时,凸轮部件75(即,移位机构)将齿轮16c保持在齿轮16c不与齿轮16d啮合的位置(即,缩回位置)。因此,齿轮16c和16d被防止彼此碰撞。因此,如同第一实施例,防止齿轮16c和16d被损坏。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例,凸轮部件75具有锁定杆部分75B。因此,使用相同的构件(即,凸轮部件75)实现齿轮16c和16d的啮合的切换和上框架单元9的锁定(释放)。结果,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构造成馈送介质7(即,打印介质)并且使用打印头10在介质7上打印图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构造成馈送读取介质(诸如文件)并且使用读取头来读取该读取介质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上框架单元9由倾斜杆22和锁定杆23锁定在关闭位置。然而,如果图像形成装置不是大尺寸的,则还可以仅使用倾斜杆22(即,不使用锁定杆23)将上框架单元9锁定在关闭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后部上辊14的齿轮16c沿X方向移动,以便防止齿轮16c和16d彼此碰撞。然而,还可以移动后部下辊15的齿轮16d而不是齿轮16c。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上框架单元9被下框架单元8可旋转地支撑。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构造成能够在设置于其间的介质馈送路径处分开(可打开)。
在上述实施例中,其构造用于防止后部上辊14的齿轮16c和后部下辊15的齿轮16d彼此碰撞。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构造成防止第一单元的第一馈送部件的齿轮与第二单元的第二馈送部件的齿轮彼此碰撞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在图13B和20B中示出的凸轮部件25和75的凸轮轮廓仅是示例,能够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具体构造来修改。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并且其中之一能够打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多功能外围设备)。
尽管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清楚的是,在不偏离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变型和改进。
Claims (1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
包括用于馈送介质(7)的第一馈送部件(15)的第一单元(8);
包括用于馈送介质(7)的第二馈送部件(14)的第二单元(9);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元(8)和所述第二单元(9)之间的介质馈送路径(F),
其中,所述第二单元(9)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关闭位置,在所述第一单元(8)和所述第二单元(9)之间形成所述介质馈送路径(F),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二单元(9)与所述第一单元(8)分开以便打开所述介质馈送路径(F);
其中,所述第一馈送部件(15)具有第一齿轮(16d);
其中,所述第二馈送部件(14)具有第二齿轮(16c),当所述第二单元(9)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齿轮(16c)与所述第一齿轮(16d)啮合;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移位机构(25,75);以及
其中,当所述第二单元(9)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移位机构(25,75)将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中的一个保持在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彼此不啮合的缩回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旋转锁定机构(22),该旋转锁定机构(22)将所述第二单元(9)至少锁定在所述关闭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其中,与所述旋转锁定机构(22)将所述第二单元(9)锁定在所述关闭位置的操作联动地,所述移位机构(25,75)将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中的所述一个从所述缩回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彼此啮合的啮合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其中,与所述旋转锁定机构(22)释放所述第二单元(9)在所述关闭位置的锁定的操作联动地,所述移位机构(25,75)将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中的所述一个移动到所述缩回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其中,所述移位机构(25,75)使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中的所述一个沿着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中的所述一个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
齿轮保持部(14a),所述齿轮保持部(14a)保持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中的所述一个,使其能够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以及
偏置单元(26),所述偏置单元(26)将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中的所述一个偏置到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彼此啮合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旋转锁定机构(22),该旋转锁定机构(22)将所述第二单元(9)至少锁定在所述关闭位置,
其中,所述旋转锁定机构(22)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第二单元(9)的杆(22),以及
其中,所述杆(22)接合所述第一单元(8)的接合部(24a)。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轴(21),所述轴(21)沿着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中的所述一个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轴(21)与所述旋转锁定机构(22)的杆(22)一起旋转,
其中,所述移位机构(25,75)包括安装到所述轴(21)的凸轮部件(25,75),所述凸轮部件(25,75)能够接触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中的所述一个,所述凸轮部件(25,75)具有凸轮表面(25d,75d),以及
其中,当所述轴(21)旋转时,所述凸轮部件(25,75)的凸轮表面(25d,75d)沿轴向方向推动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中的所述一个。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其中,所述杆(22)包括:
当所述第二单元(9)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接合所述接合部(24a)的第一部分(22a);
当所述第二单元(9)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时引导所述接合部(24a)的第二部分(22b);以及
当所述第二单元(9)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接合所述接合部(24a)的第三部分(22c)。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其中,所述凸轮部件(75)包括锁定部(75B),所述锁定部(75B)将所述第二单元(9)锁定在所述关闭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其中,当所述旋转锁定机构(22)将所述第二单元(9)锁定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锁定部(75B)也将所述第二单元(9)锁定在所述关闭位置。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其中,所述轴(21)是托架轴(21),该托架轴(21)构造成引导具有头单元(10)的托架(11)。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其中,所述杆(22)作为撑杆,将所述第二单元(9)支撑在所述关闭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连接部件(15b),该连接部件(15b)将所述第一齿轮(16d)和所述第二齿轮(16c)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馈送部件(15)或所述第二馈送部件(14)连接以便能够沿着所述第一馈送部件(15)或所述第二馈送部件(14)彼此啮合的方向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其中,所述第二单元(9)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元(8)之上并且由所述第一单元(8)可旋转地支撑。
1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其中,所述第一馈送部件(15)和所述第二馈送部件(14)分别包括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36471 | 2012-10-26 | ||
JP2012236471A JP5732022B2 (ja) | 2012-10-26 | 2012-10-26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86448A true CN103786448A (zh) | 2014-05-14 |
CN103786448B CN103786448B (zh) | 2017-07-14 |
Family
ID=50546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09796.9A Active CN103786448B (zh) | 2012-10-26 | 2013-10-25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40109B2 (zh) |
JP (1) | JP5732022B2 (zh) |
CN (1) | CN103786448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345277C2 (de) * | 1992-09-16 | 2000-11-30 | Fujitsu Ltd | Druckvorrichtung |
EP1995072A2 (en) * | 2007-05-23 | 2008-11-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missing nozzle detection unit |
CN102431291A (zh) * | 2010-09-17 | 2012-05-02 | 株式会社东芝 | 记录介质保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传送方法 |
CN103129171A (zh) * | 2011-12-02 | 2013-06-0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能够稳定进给记录片材的图像形成装置 |
US8662770B2 (en) * | 2010-03-15 | 2014-03-0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4224B2 (ja) * | 1978-06-22 | 1983-01-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歯車の解放装置 |
JP3212186B2 (ja) * | 1993-06-18 | 2001-09-25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用紙搬送装置 |
JP3079910B2 (ja) | 1994-09-06 | 2000-08-21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水平プリンタのフィードローラ駆動機構 |
JPH09202489A (ja) * | 1996-01-26 | 1997-08-05 | Canon Inc |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760597B2 (ja) * | 1997-10-02 | 2006-03-29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の開閉カバー機構 |
US7384043B2 (en) * | 2005-01-05 | 2008-06-10 | Carestream Health, Inc. | Imaging apparatus with sheet transport system employing cam actuating system |
JP4591578B2 (ja) * | 2008-08-29 | 2010-12-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記録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89125B2 (ja) * | 2010-03-23 | 2013-04-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181956B2 (en) * | 2010-04-21 | 2012-05-2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Sheet transport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8348273B2 (en) * | 2011-03-29 | 2013-01-08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Nip separator device for a roll assembly |
SG184600A1 (en) * | 2011-03-31 | 2012-10-30 | Cal Comp Prec Singapore Ltd | Depinching mechanism for paper jam removal in printer |
-
2012
- 2012-10-26 JP JP2012236471A patent/JP5732022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10-24 US US14/061,909 patent/US8840109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0-25 CN CN201310509796.9A patent/CN1037864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345277C2 (de) * | 1992-09-16 | 2000-11-30 | Fujitsu Ltd | Druckvorrichtung |
EP1995072A2 (en) * | 2007-05-23 | 2008-11-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missing nozzle detection unit |
US20080291230A1 (en) * | 2007-05-23 | 2008-11-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missing nozzle detection unit |
US8662770B2 (en) * | 2010-03-15 | 2014-03-0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CN102431291A (zh) * | 2010-09-17 | 2012-05-02 | 株式会社东芝 | 记录介质保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传送方法 |
CN103129171A (zh) * | 2011-12-02 | 2013-06-0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能够稳定进给记录片材的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732022B2 (ja) | 2015-06-10 |
JP2014084223A (ja) | 2014-05-12 |
US20140117613A1 (en) | 2014-05-01 |
CN103786448B (zh) | 2017-07-14 |
US8840109B2 (en) | 2014-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6326990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US10369819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2011131435A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18158835A (ja) | 記録装置 | |
JP5573538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6260760B2 (ja) | 記録装置 | |
CN103786448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4777267B2 (ja) | 消耗品カセット及び記録装置 | |
CN104691115A (zh) | 图像记录装置 | |
US9505242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6136997B2 (ja) |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
JP6264769B2 (ja) |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
JPH0713305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594463B2 (ja) | 記録装置 | |
US10214035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receiving tray having projecting sections | |
JP2007245707A (ja) | 消耗品カセット及び記録装置 | |
JP2007055726A (ja) | 手差し給紙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380607B2 (ja) |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
JP6081956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09143020A (ja) | 被印字媒体供給装置 | |
JP2009073152A (ja) | 被記録材支持装置、記録装置 | |
JP6201512B2 (ja) | 記録装置 | |
JP2008247593A (ja) |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このシート供給装置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
JP5549016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6492946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9 Address after: Tiger gate, 1, 7, 12, Tokyo harbour, Japan Patentee after: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ki Data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