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1291A - 记录介质保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传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保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传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1291A
CN102431291A CN201110271212XA CN201110271212A CN102431291A CN 102431291 A CN102431291 A CN 102431291A CN 201110271212X A CN201110271212X A CN 201110271212XA CN 201110271212 A CN201110271212 A CN 201110271212A CN 102431291 A CN102431291 A CN 102431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recording medium
annular device
negative pressure
at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12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近藤博文
兼古佳明
土井正浩
海宝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31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2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2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air-blast or suction device
    • B65H5/22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air-blast or suction device by suction devices
    • B65H5/22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air-blast or suction device by suction devices by suction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22Clamps or grippers
    • B41J13/223Clamps or grippers on rotatable drums
    • B41J13/226Clamps or grippers on rotatable drums using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30Suction means
    • B65H2406/33Rotary suction means, e.g. roller, cylinder or dr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30Suction means
    • B65H2406/36Means for producing, distributing or controlling suction
    • B65H2406/361Means for producing, distributing or controlling suction distributing vacuum from stationary element to movable element
    • B65H2406/3614Means for producing, distributing or controlling suction distributing vacuum from stationary element to movable element involving a shoe in sliding contact with an inner section of the periphery of a rotat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30Forces; Stresses
    • B65H2515/34Pressure, e.g.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介质的保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的传送方法,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环形器件,具有形成在周面的多个吸引孔以及与该吸引孔连通的负压室;旋转机构,使得该环形器件沿预定方向旋转;吸引机构,排出所述负压室内的空气;开闭机构,具有开闭所述吸引孔的开闭部件;驱动机构,使得所述开闭部件移动至所述第1位置和第2位置;记录头部,在所述记录介质形成图像;供给机构,向所述环形器件的所述周面供给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控制器。所述开闭部件移动至所述第1位置时闭塞所述吸引孔。所述开闭部件移动至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吸引孔与所述负压室连通。所述控制器根据记录介质的尺寸驱动所述开闭机构。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保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传送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0年9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384074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保持片材(sheet)等记录介质的保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的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喷墨打印机(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等具有由旋转的鼓(drum)或带(belt)构成的环形器件、以及沿着该环形器件的周面(circumferential surface)配置的记录头部。片材被保持在所述环形器件的周面,通过该环形器件的旋转传送至记录头部。环形器件的一个例子是周面具有多个吸引孔的鼓。在该鼓的内侧设置与所述吸引孔连通的负压室。该负压室连接有吸引扇。使该吸引扇旋转从而排出所述负压室内的空气时,所述负压室变为负压,因此能够使片材吸附在鼓的周面。
具备环形器件的现有保持装置在鼓的内部具有沿该鼓的圆周方向分割的多个负压室。这些负压室与形成于鼓的周面的多个吸引孔连通。鼓的端面分别设置用于开闭各负压室的阀门(shutter)。阀门打开时,通过用吸引扇吸引具备该阀门的负压室内的空气,在该负压室中产生负压。通过根据片材的大小使得1个以上的负压室产生负压,可使得期望的大小的片材吸附在鼓的周面上。但是具备所述阀门的现有保持装置在开闭阀门时的冲击传给鼓,对图像形成动作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一般而言,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环形器件,以及使该环形器件沿既定的方向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环形器件具有形成于该周面的多个吸引孔、与该吸引孔连通的负压室。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排出所述负压室内的空气的吸引机构、具有开闭部件的开闭机构、使得所述开闭部件移动到第1位置和第2位置的驱动机构、记录头部、向所述环形器件的所述周面供给记录介质的供给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开闭部件移动至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吸引孔闭塞。所述开闭部件移动至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吸引孔与所述负压室连通。所述控制器根据记录介质的尺寸驱动所述开闭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的示意性侧面图;
图2是示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保持装置的剖面图;
图3A、图3B、图3C分别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鼓的周面、尺寸互不相同的片材的展开图;
图4是示出所述鼓的一部分和位于第1位置的开闭部件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所述鼓的一部分和所述开闭部件移动至第2位置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过程的流程图;
图8A、图8B、图8C分别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鼓的周面、尺寸互不相同的片材的展开图;
图9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7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示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10。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10具有壳体11,容纳在壳体11的作为环形器件的一例的鼓12、片材容纳部13、供给机构14、带电辊15、记录头部16、除电充电器17、片材排出机构18、具有显示器19a的操作部19、控制器20以及电源开关21等。
作为环形器件的一例的鼓12具有圆筒部12a,通过具有电机22(如图6所示)的旋转机构,以旋转轴25为中心,沿箭头R1所示的方向以预定的圆周速度旋转。鼓12的旋转方向的位置通过编码器等旋转角传感器26检测。鼓12的圆筒部12a由铝合金等导电材料构成。鼓12的圆筒部12a包括内侧周面12b与外侧周面12c。外侧周面12c上设置由例如树脂膜构成的介电层27。圆筒部12a接地。在采用带电辊15带电时,圆筒部12a作为对电极,其电势被保持在0伏特。
片材容纳部13容纳作为记录介质(recording medium)的多张片材S。片材S的一例是规定尺寸的纸,但也可以是树脂膜或标签等。供给机构14包括拾取辊28、给纸辊29、分离辊30、片材传送路径31以及抵制辊对32。通过抵制辊对32逐张取出的片材S被传送到片材传送路径31上。通过抵制辊对32对齐传送到片材传送路径31的片材S的前端。
带电辊15与鼓12的周面12c相对地配置。带电辊15与DC电源电路34连接。通过DC电源电路34向带电辊15施加DC电压时,在鼓12的周面12c产生静电吸附片材S的电荷。朝着记录头部16传送吸附在鼓12上的片材S。带电辊15、鼓12的介电层27、DC电源电路34等构成用于使片材S静电吸附在鼓12的周面12c上的静电吸附装置。
片材排出机构18包括剥离部件35、传送导向部36、排纸辊(多个)37和排纸托盘38。在剥离部件35与带电辊15之间配置用于清洁鼓12的周面12c的清洁器39。带电辊15、剥离部件35及清洁器39具有用于使其与片材S隔开的移动机构,以使得当图像形成后的片材S通过时不与片材S的形成有图像的面接触。
记录头部16具有能够进行彩色印刷的各颜色用喷墨头16a、16b、16c、16d。这些喷墨头16a、16b、16c、16d都是沿鼓12的轴线X1方向延伸的线头(line head),分别安装在框架16e上。喷墨头16a、16b、16c、16d具备用于吐出油墨的多个喷嘴孔(未图示)。
喷墨头16a、16b、16c、16d的一例作为驱动部件具备压电元件。通过向该压电元件施加电压,使得压电元件变形从而向油墨施加压力时,油墨从所述喷嘴孔吐出。此外,作为驱动部件的另一例子,也可采用发热元件。通过该发热元件加热油墨时,通过油墨气化而产生的气泡的压力将油墨从喷嘴孔吐出。
图2是示出打印机10的内部的剖面图。该打印机10具有包括鼓12的片材保持装置50。以下说明片材保持装置50。鼓12的圆筒部12a具有多个吸引孔51。这些吸引孔51从圆筒部12a的内周面12b贯通至外周面12c。在鼓12的内侧设置负压室52。负压室52与吸引孔51连通。鼓12被旋转轴25支撑在壳体11中,以轴线X1为中心旋转。沿着轴线X1的方向是鼓12的宽度方向即环形器件的宽度方向。
在鼓12的一个端部形成排气孔55。排气孔55与管道56连通。管道56设置吸引扇57。吸引扇57通过电机57a旋转。当吸引扇57旋转从而使负压室52内的空气从管道56排出至外部时,负压室52产生比大气压低的负压。吸引孔51、负压室52、排气孔55、吸引扇57、管道56等形成采用负压的吸引机构60。
图3A、图3B、图3C分别是本实施方式的鼓12的周面12c的展开图。作为片材的例子,图3A示出第1尺寸(例如A4尺寸)的2张片材S1。图3B示出第1尺寸(例如A4尺寸)的1张片材S1。图3C示出第2尺寸(例如明信片尺寸)的2张片材S2
这些片材S1、S2各具有相互平行的一对长边以及相对长边成直角(90°)的一对短边。这里,假设称片材的长边沿着鼓12的轴线X1的状态为横向位置,称片材的短边沿着鼓12的轴线X1的状态为纵向位置。图3A示出横向位置的第1尺寸的片材S1、图3B示出纵向位置的第1尺寸的片材S1、图3C示出纵向位置的第2尺寸的片材S2
如图3A、图3B、图3C所示,鼓12的圆筒部12a上形成有由多个吸引孔51构成的孔列51A、51B、51C、51D、51E、51F、51G。这些孔列51A~51G分别由在沿鼓12的轴线X1方向上间隔地形成的多个吸引孔51构成。这些孔列51A~51G形成于与所述片材S1、S2的移动方向的前端或后端对应的位置上。这里片材的“前端”是相对于鼓12的旋转方向即片材S的移动方向位于前侧的一端。片材的“后端”是相对于鼓12的旋转方向即片材S的移动方向位于后侧的一端。片材传送路径31上设置用于检测片材的尺寸的传感器65(如图1所示)。
第1孔列51A位于与片材S1、S2的前端对应的位置,以使得能够吸附各尺寸的片材S1、S2的前端。如图3C所示,第2孔列51B位于与纵向位置的小形状片材S2的后端对应的位置。如图3A所示,第3孔列51C位于与横向位置的片材S1的后端对应的位置。如图3B所示,第4孔列51D位于与纵向位置的片材S1的后端对应的位置。如图3A和图3C所示,第5孔列51E位于与第2张片材S1、S2的前端对应的位置。如图3C所示,第6孔列51F位于与第2张的纵向位置的小形状片材S2的后端对应的位置。如图3A所示,第7孔列51G位于与第2张的横向位置的片材S1的后端对应的位置。这些孔列的位置或数目根据打印机10的规格设定,因此并不限定于图3A~图3C所示的孔列51A~51G。
该打印机10具有用于开闭孔列51B~51G的开闭机构70。开闭机构70具有设置于各孔列51B~51G的多个开闭部件71。这些开闭部件71沿着鼓12的圆筒部12a的内周面12b在鼓12的轴线X1方向延伸。位于移动方向的最前侧的第1孔列51A被各尺寸的片材S1、S2的前端覆盖,因此能够省略开闭部件71。但是也可在该孔列51A上设置开闭部件71。
开闭部件71都设置在鼓12的圆筒部12a上,因此与鼓12一起绕轴线X1移动。而且这些开闭部件71各自可沿鼓12的轴线X1方向滑动。这些开闭部件71向图4所示的第1位置(闭位置)和图5所示的第2位置(开位置)移动。开闭部件71分别在与各孔列51A~51G的吸引孔51对应的位置形成通孔72。开闭部件71移动至第1位置(图4)时,通过使得吸引孔51和通孔72的位置相互偏移,封闭负压室52。开闭部件71移动至第2位置(图5)时,通过对准吸引孔51和通孔72的位置,使负压室52与鼓12的外部(大气一侧)连通。
开闭部件71通过驱动机构75沿着鼓12的轴线X1,向图4中箭头M1所示的方向和图5中箭头M2所示的方向移动。驱动机构75安装在相对于旋转的鼓12静止的一侧的部件(例如壳体11的框架)。驱动机构75包括例如由电机构成的致动器76、具有被致动器76驱动的驱动部77的驱动部件78以及例如使用架子(rack)和小齿轮(pinion)的动力传达单元79。驱动部77在通过鼓12的旋转将各孔列51B~51G的开闭部件71移动至与驱动部77对应的位置时,可与开闭部件71的卡合部71a卡合。致动器76也可使用螺线管。动力传达单元79可根据需要采用链条和链轮齿、金属线(wire)和滑轮、或正齿轮的组合等适当的动力传达部件。开闭部件71沿鼓12的轴线X1方向移动。因此驱动机构75能够使开闭部件71从长度方向的一侧向所述第1位置和第2位置往复移动。此外,驱动机构75也可配置在鼓12上。在该情况下驱动机构75与鼓12一起旋转。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的控制器20的结构的框图。控制器20具有作为处理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80。该CPU 80通过总线81与ROM(Read Only Memory)82、RAM(Random Access Memory)83、通信接口部84、除电剥离控制器85、带电辊用控制器86、清洁器用驱动器87、传感器输入输出端口88、输送辊电机用驱动器90、鼓旋转电机用驱动器91、排纸辊电机用驱动器92、开闭机构用驱动器93、喷墨头用控制器94、吸引扇电机用驱动器95、显示/操作控制器96等连接。
ROM 82存储用于控制CPU 80的程序或各种固定的数据。RAM 83形成用于存储图像形成所需的各种数据的各种存储区域。通信接口部84通过通信线路控制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的数据通信。除电剥离控制器85控制剥离部件35和除电充电器17。带电辊用控制器86控制向带电辊15供给的DC电压。清洁器用驱动器87驱动清洁器39。传感器输入输出端口88连接各种传感器(例如旋转角传感器26或片材尺寸传感器65)。
输送辊电机用驱动器90驱动拾取辊28的电机28a及给纸辊29用的电机29a,以及抵制辊对32的电机32a。鼓旋转电机用驱动器91驱动使得鼓12旋转的电机22。排纸辊电机用驱动器92驱动使排纸辊37旋转的电机37a。开闭机构用驱动器93驱动开闭机构70的致动器76。喷墨头用控制器94控制喷墨头16a、16b、16c、16d的油墨吐出动作。吸引扇电机用驱动器95驱动吸引扇57的电机57a。显示/操作控制器96控制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器19a或操作部19。通过操作操作部19,能够在RAM83中存储图像形成所需的信息、或片材的尺寸、片材的朝向(横向位置、纵向位置)等信息。
以下参照图7的流程图说明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的图像形成过程的动作(action)。在图7的Act1中,获得片材尺寸信息。片材尺寸的获得可通过对操作部19进行操作手动输入。还可通过片材尺寸传感器65检测出片材的尺寸或朝向(横向位置、纵向位置)。进而在Act2中,获得印刷张数信息。
在图7的Act3中,使得鼓12暂时以低速旋转,并根据片材尺寸移动开闭部件71。开闭部件71的初始位置(home position)为图4所示的第1位置(闭位置)。根据片材尺寸,通过开闭机构70将各孔列51B~51G中的与片材的后端对应的开闭部件71移动至图5所示的第2位置(开位置)。如图3A或图3C所示,在保持2张片材的情况下,使与第2张片材的前端对应的孔列51E的开闭部件71也移动至第2位置(开位置)。通过旋转吸引扇57,从管道56向外部排出负压室52内的空气,在负压室52产生比大气压低的压力(负压)。由此,将片材的前端和后端吸附至鼓12的准备完毕。
在Act3中,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前,通过使得开闭机构70动作,可使得与片材尺寸对应的位置的吸引孔51预先开口。因此,能够避免在采用记录头部16形成图像时产生冲击。
在图7的Act4中,鼓12的旋转恢复至原来的速度,鼓12高速旋转。在Act5中,通过DC电源电路34向带电辊15施加DC电压。在Act6中,片材S被供给至鼓12的周面12c与带电辊15之间。即容纳在片材容纳部13的片材S通过供给机构14朝着鼓12的周面12c与带电辊15之间的辊隙(nip)传送。控制器20以通过供给机构14传送的片材S的前端位于旋转的鼓12的第1孔列51A上的方式控制供给机构14动作的时刻等。使得片材S带第1极性的电荷,鼓12的介电层27带第2极性的电荷。
在Act7中,片材S的前端和后端通过吸引孔51的负压吸附在鼓12的周面12c上。并且该片材S静电吸附于鼓12上。因此供给至鼓12的周面12c的片材S与鼓12一起向鼓12的旋转方向R1移动而不与鼓12的周面12c分离。
在图7中的Act8中开始印刷。在彩色印刷的情况下,片材S到达第1喷墨头16a时,从第1喷墨头16a向片材S吐出第1颜色油墨。使得片材S吸附在鼓12上而旋转,到达第2喷墨头16b上。于是,从第2喷墨头16b向片材S吐出第2颜色油墨。进而通过旋转鼓12从第3喷墨头16c向片材S吐出第3颜色油墨。进而通过旋转鼓12从第4喷墨头16d向片材S吐出第4颜色油墨。这样在鼓12旋转的期间,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即该打印机10采用线头形的多通道方式进行彩色印刷。
在Act9中印刷结束时,除电充电器17向通过记录头部16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施加AC电压。由此,片材S对鼓12的吸附力变小。该片材S通过剥离部件35从鼓12被剥离,经由传送导向部36和排纸辊37排出至排纸托盘38上。
在图7的Act10中,通过用于检测有无片材的传感器或根据预先输入至控制器20的印刷张数信息,判断有无后续的片材,若没有后续片材则结束,有后续片材则再次返回Act5,进行后续片材的印刷。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片材保持装置50,片材S的整体通过静电吸附力吸附于鼓12的周面12c上,并且容易从鼓12剥离的片材S的前端和后端也通过吸引孔51的负压吸附在鼓12的周面12c上。并且各吸引孔51中未被片材S覆盖的吸引孔51的至少一部分被开闭部件71封闭。由此,抑制大气向负压室52内的吸入,从而防止负压的降低。因此,即使如鼓12的圆筒部12a那样具有曲率的周面12c高速旋转,也能将片材S可靠地保持在鼓12的周面12c上。片材S因从记录头部16吐出至片材S的油墨而吸湿时,片材S产生弯曲应力。这样的片材S能够牢固地保持在鼓12的周面12c上。因此,由于能以将片材S可靠地粘贴在鼓12的状态旋转鼓12,能够高速地进行高质量的图像形成,并且可避免片材堵塞情况发生。
图8A~图8C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片材保持装置50′的鼓12的圆筒部12a、对应于第1实施方式(图3A~图3C)的展开图。本实施方式的片材保持装置50′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也具有吸引机构60和开闭机构70。该片材保持装置50′以不进行静电吸附而仅靠负压将片材吸附于鼓12的方式构成。鼓12的圆筒部12a除了由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吸引孔51构成的孔列51A~51G以外,还形成用于吸附片材的前端与后端之间的中间吸引孔99。这些中间吸引孔99与负压室52连通。中间吸引孔99比构成孔列51A~51G的吸引孔51小。因此,即使中间吸引孔99不设置开闭部件71,也能够抑制大气从鼓12的外侧被吸入负压室52。此外,还可通过对中间吸引孔99设置开闭部件71来开闭中间吸引孔99。
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仅用因负压引起的吸引力将片材保持在鼓12上,因此不需要第1实施方式的介电层或带电辊、DC电源电路等,与并用静电吸附的情况相比,具有可简化结构的优点。至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和作用,由于该片材保持装置50′和第1实施方式的片材保持装置50是共通的,因此对两者共同的位置标记共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0示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10A。该打印机10A具有作为环形器件的一例的带100。片材保持装置的带100架设在第1旋转体101和第2旋转体102之间,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沿箭头R2所示的方向做环形的旋转运动(循环移动)。沿着带100的移动方向配置具有喷墨头16a、16b、16c、16d的记录头部16。通过供给机构103供给的片材S经由传送路径104供给至带100和带电辊105之间。带电辊105向设置在带100的周面上的介电层供给用于静电吸附的电荷。片材S通过带100沿箭头M3所示的方向传送,并通过喷墨头16a、16b、16c、16d形成图像。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从片材搬出机构106排出。在带100的内侧设置负压室52。通过用吸引机构排出负压室52内的空气,在负压室52中产生负压。
带100在片材S的至少与前端和后端对应的位置形成由吸引孔构成的孔列。这些吸引孔与负压室52连通。而且在带100设置开闭部件71。开闭部件71开闭所述吸引孔。在带100的记录头部16附近设置支持部件110,以防止带100因负压而弯曲。开闭部件71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通过驱动机构75移动至关闭所述吸引孔的第1位置和打开所述吸引孔的第2位置。至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和动作,该打印机10A和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是共通的,因此对两者共同的位置标记共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所述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在形成图像前通过开闭部件使得与片材尺寸对应的位置的吸引孔开闭,将片材吸附到环形器件的周面上。因此,能够抑制图像形成动作因振动而受影响,能够在供给至环形器件的记录介质上快速地进行图像形成动作。另外,可通过开闭部件闭塞无益于吸附片材的吸引孔的至少一部分,因此能够抑制空气向负压室的吸入,而可维持片材的吸附力。所述实施方式除了喷墨打印机以外,还可适用于感热式打印机或线点式打印机。
虽然上述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是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各种新颖的方法和系统可以通过其他各种形式体现。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方法和系统的形式作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实际上,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应该涵盖这些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形式或修改。

Claims (20)

1.一种记录介质的保持装置,包括:
环形器件,具有保持记录介质的周面、在该周面上形成的多个吸引孔以及与该吸引孔连通的负压室,并沿预定方向旋转;
吸引机构,排出所述负压室内的空气;
开闭部件,设置于所述环形器件上,在关闭所述吸引孔的第1位置和打开所述吸引孔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驱动机构,使得所述开闭部件移动至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的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环形器件在与保持在该环形器件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前端对应的位置上,具有沿该环形器件的宽度方向间隔地形成所述多个吸引孔而成的前侧的孔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的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环形器件在与保持在该环形器件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后端对应的位置上,具有沿该环形器件的宽度方向间隔地形成所述多个吸引孔而成的后侧的孔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的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环形器件具有在与第1尺寸的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后端对应的位置形成所述多个吸引孔而成的第1后侧的孔列、以及在与第2尺寸的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后端对应的位置形成所述多个吸引孔而成的第2后侧的孔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介质的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前侧的孔列始终开着口,在所述第1后侧的孔列和所述第2后侧的孔列上配置所述开闭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的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环形器件是鼓,所述开闭部件沿该鼓的轴线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介质的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开闭部件具有在所述鼓的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卡合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具有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驱动部的驱动部件、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驱动部相互卡合的状态下使得所述开闭部件向所述第1位置或所述第2位置移动的致动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的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环形器件的所述周面上设置有被供给用于静电吸附所述记录介质的电荷的介电层。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介质的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环形器件在所述前侧的孔列与所述后侧的孔列之间还具有与所述负压室连通的多个中间吸引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介质的保持装置,其中,
所述中间吸引孔小于所述前侧的孔列及所述后侧的孔列的吸引孔。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环形器件,具有保持记录介质的周面、在该周面上形成的多个吸引孔以及与该吸引孔连通的负压室;
旋转机构,使得所述环形器件沿预定方向旋转;
吸引机构,排出所述负压室内的空气;
开闭机构,设置在所述环形器件上,具有在关闭所述吸引孔的第1位置和打开所述吸引孔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开闭部件;
驱动机构,使得所述开闭部件移动至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
记录头部,与所述环形器件的周面相对地配置,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供给机构,向所述环形器件的所述周面供给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控制器,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尺寸驱动所述开闭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环形器件具有在该环形器件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地形成多个所述吸引孔而成的孔列,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供给机构,以使供给至所述环形器件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位于所述孔列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介电层,设置在所述环形器件的所述周面上,被供给用于静电吸附所述记录介质的电荷;
带电辊,向所述介电层供给所述电荷;以及
除电充电器,从形成有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除去所述电荷。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环形器件是鼓,所述开闭部件沿该鼓的轴线方向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环形器件具有:在与保持在该环形器件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前端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所述多个吸引孔而成的前侧的孔列、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后端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所述多个吸引孔而成的后侧的孔列以及形成于这些前侧的孔列以及后侧的孔列之间并与所述负压室连通的多个中间吸引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中间吸引孔小于所述前侧的孔列及所述后侧的孔列的吸引孔。
17.一种记录介质的传送方法,包括:
在周面具有多个吸引孔的环形器件的负压室中产生负压;
使得所述多个吸引孔中与记录介质的尺寸对应的位置的吸引孔开口;
封闭所述多个吸引孔中位于未被所述记录介质覆盖的位置的吸引孔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开口的所述吸引孔使得所述负压作用于所述记录介质上,将该记录介质吸附到所述环形器件的所述周面上,
通过旋转所述环形器件向记录头部传送所述记录介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传送方法,其中,
以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和后端位于开口的所述多个吸引孔的方式向所述环形器件的周面供给该记录介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传送方法,其中,
向所述环形器件的周面供给用于静电吸附的电荷;
使得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电荷静电吸附于所述环形器件的所述周面上;以及
使得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通过所述负压吸附到所述环形器件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传送方法,其中,
利用通过所述吸引孔而作用的所述负压,将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前端和后端吸附到所述环形器件上,同时利用通过比所述吸引孔小的吸引孔而作用的所述负压,将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吸附到所述环形器件上。
CN201110271212XA 2010-09-17 2011-09-14 记录介质保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传送方法 Pending CN1024312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407410P 2010-09-17 2010-09-17
US61/384,074 2010-09-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1291A true CN102431291A (zh) 2012-05-02

Family

ID=45817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1212XA Pending CN102431291A (zh) 2010-09-17 2011-09-14 记录介质保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传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68401A1 (zh)
CN (1) CN10243129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6448A (zh) * 2012-10-26 2014-05-14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56558A (zh) * 2015-06-22 2016-12-28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页张输送辊和具有这样的页张输送辊的印刷机
CN108177439A (zh) * 2017-12-28 2018-06-19 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鼓式喷墨打印机的喷头调整方法
CN108189558A (zh) * 2017-12-28 2018-06-22 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鼓式连续旋转喷墨打印机
CN108215489A (zh) * 2017-12-28 2018-06-29 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喷头调节的鼓式连续旋转喷墨打印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24619A1 (de) * 2012-12-17 2014-06-18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Saugluftanpassung auf Bogenformat
CN104512744B (zh) * 2013-09-27 2017-04-1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E102014002907B3 (de) * 2014-02-28 2015-03-0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akuumtrommelsystem einer Bedruckstoffbogen verarbeitenden Maschine
US9616689B2 (en) 2014-11-13 2017-04-11 Océ-Technologies B.V. Transport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 print medium in a printing system
IT201600077916A1 (it) * 2016-07-25 2018-01-25 Universal Tissue Tech S R L Rullo piegatore e macchina interfogliatrice impiegante detto rullo
DE102017217660A1 (de) * 2016-11-02 2018-05-0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Bogentransportelement mit integriertem Absperrschiebersystem für Saugöffnungen
CN107814228A (zh) * 2017-11-24 2018-03-20 佛山市南海区德昌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轴向负压控制的吸附辊
JP7069869B2 (ja) * 2018-03-13 2022-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搬送装置、印刷装置
JP2023006545A (ja) * 2021-06-30 2023-0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吸引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印刷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2894A (en) * 1996-12-05 2000-07-2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medium holding apparatus for a printer using air suction force
US6209867B1 (en) * 1999-08-18 2001-04-03 Hewlett-Packard Sliding valve vacuum holddown
CN1533889A (zh) * 2003-03-31 2004-10-06 �ֵܹ�ҵ��ʽ���� 成像设备和用于该设备中的馈纸台
US20090284561A1 (en) * 2008-05-13 2009-11-19 Takashi Fukui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0074B1 (en) * 1999-04-14 2001-08-0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int media vacuum holddown
JP4359373B2 (ja) * 2000-03-23 2009-11-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シート体の固定装置
JP5384121B2 (ja) * 2009-01-07 2014-01-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媒体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2894A (en) * 1996-12-05 2000-07-2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medium holding apparatus for a printer using air suction force
US6209867B1 (en) * 1999-08-18 2001-04-03 Hewlett-Packard Sliding valve vacuum holddown
CN1533889A (zh) * 2003-03-31 2004-10-06 �ֵܹ�ҵ��ʽ���� 成像设备和用于该设备中的馈纸台
US20090284561A1 (en) * 2008-05-13 2009-11-19 Takashi Fukui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6448A (zh) * 2012-10-26 2014-05-14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786448B (zh) * 2012-10-26 2017-07-14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56558A (zh) * 2015-06-22 2016-12-28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页张输送辊和具有这样的页张输送辊的印刷机
CN108177439A (zh) * 2017-12-28 2018-06-19 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鼓式喷墨打印机的喷头调整方法
CN108189558A (zh) * 2017-12-28 2018-06-22 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鼓式连续旋转喷墨打印机
CN108215489A (zh) * 2017-12-28 2018-06-29 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喷头调节的鼓式连续旋转喷墨打印机
CN108177439B (zh) * 2017-12-28 2019-06-21 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鼓式喷墨打印机的喷头调整方法
CN108215489B (zh) * 2017-12-28 2020-01-07 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喷头调节的鼓式连续旋转喷墨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68401A1 (en) 201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1291A (zh) 记录介质保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传送方法
US982779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cleaning unit for cleaning transport belt and roller
JP5864889B2 (ja) 記録装置
EP2319700B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EP1705024B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conveyor belt cleaning means
US20120038727A1 (en) Inkjet printer and ink ejecting method
US855625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lutch assembly
US8079699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801652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EP2402166B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555538A (zh) 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图像形成装置
EP3587129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866260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recording head for ejecting liquid droplets
US870846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recording head for ejecting liquid droplets
JP524599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199138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2017109348A (ja)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465616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10882335B2 (en) Liquid coating device, liquid-coating conveyance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8439479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14026748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apable of weakening electric field formed under printing head
US9033446B2 (en)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JP20112305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5926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ユニ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29649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