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8581A - 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8581A
CN103448581A CN2013102093909A CN201310209390A CN103448581A CN 103448581 A CN103448581 A CN 103448581A CN 2013102093909 A CN2013102093909 A CN 2013102093909A CN 201310209390 A CN201310209390 A CN 201310209390A CN 103448581 A CN103448581 A CN 103448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line
gasket material
hole
strength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93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8581B (zh
Inventor
坂元范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48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8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8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85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002/5808Seat coverings comprising opening zones for airba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诸如座垫和座椅靠背的座椅部件,该座椅部件包括:衬垫材料,该衬垫材料构成车辆座椅的外形;通孔,该通孔在衬垫材料的厚度方向上穿透衬垫材料;和蒙皮材料,该蒙皮材料被构造成覆盖衬垫材料,其中强化线分别在通孔的两侧处嵌入衬垫材料中。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5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123476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构成车辆座椅的外形的衬垫材料、衬垫材料的通孔和强化线(嵌入在衬垫构件中的棒状构件)。
背景技术
作为该类型的车辆座椅,已知包括座垫和座椅靠背(座椅部件)的车辆座椅(见日本专利申请No.3335849)。座椅部件包括构成座椅框架的框架构件、构成座椅的外形的衬垫材料、衬垫材料的通孔和具有袋形状的且覆盖衬垫材料的蒙皮材料。
在此,座椅靠背包括气囊和与之相关的构造(例如,开裂部和套)。开裂部是蒙皮材料的薄弱区域,所述薄弱区域形成在座椅靠背的侧部(就座侧)上并且气囊可隆起通过开裂部。套是具有根据气囊的尺寸的布材料(相对大的布材料)。通孔是如下孔部:该孔部在厚度方向上穿透衬垫材料并且形成在座椅靠背的侧部附近。
在现有技术中,套被缝合到蒙皮材料的背面侧,以强化蒙皮材料的除了开裂部之外的其他部分。此时,套通过衬垫材料的通孔并且被固定到框架构件,同时被定位在蒙皮材料的背面侧上。并且,由于在车辆碰撞时的撞击,气囊隆起通过开裂部以保护乘员。此时,气囊的隆起方向(通过以套强化蒙皮材料的除了开裂部之外的其他部分)被调节,并且因此应力集中在开裂部上,使得气囊能够可靠地隆起通过开裂部。
此外,在以上所述的座椅部件中,蒙皮材料的一部分能够以收回的形式附接到衬垫材料。座椅部件包括悬挂线、固定线(强化线的示例)和环形构件(大体上C形的构件)。
悬挂线是以直线形式延伸的棒状构件,而固定线是可与悬挂线相对的棒状构件。固定线在中间部分处以大体上横向的U形弯曲。另外,环形构件是大体上C形的构件,且能够通过工具等以大体上O形的形状封闭。
在现有技术中,固定线嵌入在衬垫材料中,并且通过衬垫材料的沟槽部分而部分地暴露。固定线在座椅的竖直方向上延伸。此时,由于固定线的弯曲部分可防止固定线与通孔的干涉。
因而,悬挂线附接到蒙皮材料的一部分并且布置为与固定线相对。悬挂线和固定线通过环形构件相互连接,同时蒙皮材料的一部分收回到衬垫材料的沟槽部分中。相应地,蒙皮材料的所述部分能够以收回的形式固定到衬垫材料。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衬垫材料的强度由于该衬垫材料的通孔而部分地降低,因此存在座椅的就座特性恶化的风险。
的确,可通过将固定线布置在通孔附近而略微强化衬垫材料。然而,因为固定线具有弯曲的形状,所以其刚性不足。
发明内容
已经根据以上情况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最佳地强化具有通孔的衬垫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诸如座垫和座椅靠背的座椅部件,所述座椅部件包括:衬垫材料,该衬垫材料构成车辆座椅的外形;通孔,该通孔在衬垫材料的厚度方向上穿透衬垫材料;和蒙皮材料,该蒙皮材料被构造成覆盖衬垫材料,其中强化线分别在通孔的两侧处嵌入衬垫材料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部件,所述座椅部件包括:衬垫材料,该衬垫材料构成车辆座椅的外形;通孔,该通孔在衬垫材料的厚度方向上穿透衬垫材料;和蒙皮材料,该蒙皮材料被构造成覆盖衬垫材料,其中第一强化线在通孔的第一侧处嵌入在衬垫材料中,并且第二强化线在通孔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嵌入在衬垫材料中。
因此,可适当地强化具有通孔的衬垫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座椅的透视图;
图2A是衬垫材料的前视图,图2B是衬垫材料的示意性视图,示出了线材料的布置位置;
图3是示出了座椅靠背的一部分的纵截面视图;
图4是示出了座椅靠背的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并且
图5A至图5D是分别示出线材料的变型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5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各图中,合适地,车辆座椅的前侧以附图标记F指示,车辆座椅的后侧以附图标记B指示,车辆座椅的上侧以附图标记UP指示,并且车辆座椅的下侧以附图标记DW指示。
图1中的车辆座椅2包括座垫4和座椅靠背6。车辆座椅的这些部件分别包括构成座椅框架的框架构件(4F、6F)、构成车辆座椅的外观的衬垫材料(4P、6P)以及覆盖衬垫材料的蒙皮材料(4S、6S)。
<第一实施例>
座椅靠背6包括基本构造(6F、6S、6P)、主部6a、侧部6b、气囊10及其相关构造(开裂部20、套30、支架40)和多个附接部分24至26(见图1和图2;将在下文中合适地论述每个部分的细节)。
在此,主部6a是座椅靠背6的中央平坦区域,且可与乘员的躯干部分(背部或腰部等)相对。此外,侧部6b是如下区域:该区域位于主部6a的侧面上且朝向座椅靠背6的就座侧突出。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衬垫材料6P布置在框架构件6F(拱形框架本体)上。以蒙皮材料6S覆盖衬垫材料6P,且蒙皮材料的一部分(外翻部分16)被以悬挂的形式设置且在附接部分24至26中的每个附接部分处附接到衬垫材料6P(见图1至图3)。
此外,由于车辆碰撞时的撞击,气囊10隆起通过开裂部20,以保护乘员(见图4)。此时,气囊10的隆起方向(通过借助于套30强化蒙皮材料的除了开裂部20以外的其他部分)被调节,使得气囊10可靠地隆起通过开裂部20。
虽然衬垫材料6P形成有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其中设有套30的通孔6H,但希望在该构造中能够适当地强化衬垫材料6P(在形成通孔6H的位置处)。
因此,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更适于由如下所述的构造强化具有通孔6H的衬垫材料6P。在后文中,将详细描述每个部件。
[蒙皮材料]
通过将多个蒙皮块(第一块16a、第二块16b、第三块16c、第四块16d)缝合成袋形(见图1、图3和图4)而构成蒙皮材料6S。
第一块16a和第二块16b是覆盖了衬垫材料6P的中央(主部6a)的构件。另外,第三块16c和第四块16d分别是覆盖了衬垫材料6P的侧面(侧部6b)的构件。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块的彼此相邻的端部分别向内以重叠的方式后折,以形成外翻部分16(见图3)。外翻部分16(所述蒙皮材料的一部分)向车辆座椅的内侧突出,且在车辆座椅的宽度方向(或前后方向)上线性延伸。外翻部分16被以悬挂的形式设置并且在下文中所描述的附接部分24至26中的每个附接部分处附接到衬垫材料6P。
[衬垫材料(通孔)]
衬垫材料6P是弹性地支承乘员并且设有多个沟槽部分21至23和通孔6H的构件(见图1至图3)。
在此,虽然不特别地限制衬垫材料6P的材料,但希望的是使用可弹性拉伸的树脂。作为该树脂的示例,可使用聚氨酯泡沫(密度:10kg/m3至60kg/m3)。同时,可通过将平面的垫材料6PA放置在衬垫材料6P的就座表面侧上来改进座椅的就座特性。
另外,通孔6H是在厚度方向上穿透衬垫材料6P的孔部,且与在后文中描述的气囊10的安装相关(见图4)。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通孔6H形成在侧部6b的中部(在与主部6a相邻的位置处)且被放置成靠近在下文中描述的侧向沟槽部分23。
多个沟槽部分(中央沟槽部分21、22和侧向沟槽部分23)是线性凹陷区域,且形成在衬垫材料6P的就座侧上(见图2和图3)。
中央沟槽部分21、22是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凹陷区域,且侧向沟槽部分23是在座椅的竖直方向(相对于处于竖立状态的座椅靠背6)上延伸的凹陷区域。中央沟槽部分21、22和侧向沟槽部分23包括多个孔部H(更深一级的部分),所述孔部H允许每个线材料(在后文中描述)部分地暴露(见图3)。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一对侧向沟槽部分23分别形成在主部6a和侧部6b之间。一对中央沟槽部分(第一中央沟槽部分21和第二中央沟槽部分22)则分别形成为平行地越过主部6a,并且中央沟槽部分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侧向沟槽部分23连通。第二中央沟槽部分22处在主部6a的上部处,而第一中央沟槽部分21处在主部6a的下部处(处在低于第二中央沟槽部分22的位置处)。
[附接部分]
多个附接部分(一对中央附接部分24、25和一对侧向附接部分26)是如下区域:蒙皮材料的一部分(外翻部分16)通过该区域以悬挂的形式附接到衬垫材料6P(见图2和图3)。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附接部分24至26的中每个附接部分可分别沿相对应的沟槽部分(中央沟槽部分21、22和侧向沟槽部分23)形成。第一中央附接部分24沿第一中央沟槽部分21形成且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此外,第二中央附接部分25沿第二中央沟槽部分22形成且布置在第一中央附接部分24上方。在此,第一中央附接部分24和第二中央附接部分25相互平行地布置。一对侧向附接部分26分别沿侧向沟槽部分23形成且在座椅的竖直方向(相对于处于竖立状态的座椅靠背6)上延伸。
(固定线、悬挂线以及强化线中的一条强化线)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附接部分24至26中的每个附接部分包括在衬垫材料侧上的线材料Y1至Y3(固定线)、在蒙皮材料侧上的线材料Y4至Y7(悬挂线)和环形构件RM(见图2和图3)。环形构件RM是大体上C形的构件,且可通过工具等以大体上O形形状封闭。
在此,第一线材料Y1是具有大体上矩形形状(覆盖两个中央沟槽部分21和22的形状)的棒状构件,并且包括上部线Ya、下部线Yb和将上部线Ya与下部线Yb(见图3)的端部连接的一对连接线Yc(强化线中的一条强化线)。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线材料被布置成覆盖两个中央沟槽部分21、22。以该方式,上部线Ya布置在第一中央沟槽部分21内,而下部线Yb布置在第二中央沟槽部分22内。此外,连接线Yc(强化线中的一条强化线)布置在主部6a的端部中,同时嵌入在衬垫材料6P中。以该方式,连接线Yc被布置为靠近通孔6H(见图4)。
(第一中央附接部分)
第一中央附接部分24包括多个线材料(下部线Yb和第四线材料Y4)和环形构件RM(见图2和图3)。
下部线Yb(具有直线形式)具有可沿第一中央沟槽部分21设置的长度尺寸。此外,第四线Y4是具有与下部线Yb相同的形状和尺寸的棒状构件。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下部线Yb嵌入在第一中央沟槽部分21中,第四线Y4附接到蒙皮材料的一部分(外翻部分16)。此时,大体上矩形的布材料17向内折叠并且附接到第一块16和第二块16b的端部(外翻部分16)。然后,第四线材料Y4插入到布材料17中并且被布置成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布置成与下部线Yb相对)。
(第二中央附接部分)
第二中央附接部分25包括多个线材料(上部线Ya和第五线材料Y5)和环形构件(未示出)(见图2)。
上部线Ya(具有直线形式)具有可沿第二中央沟槽部分22设置的长度尺寸。此外,第五线材料Y5是具有与上部线Ya相同的形状和尺寸的棒状构件。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上部线Ya嵌入到第二中央沟槽部分22中,第五线材料Y5附接到蒙皮材料的一部分(外翻部分16)。此时,第五线Y5附接到第二块16b和第三块16c的端部(外翻部分)并且被布置成与上部线Ya相对。
(侧向附接部分和强化线中的另一条强化线)
每个侧向附接部分26包括第二线材料Y2(第三线材料Y3)、第六线材料Y6(第七线材料Y7)和环形构件(未示出)(见图2)。
第二线材料Y2(第三线材料Y3)是大体上线性的构件并且具有可沿侧向沟槽部分23设置的长度尺寸。此外,第六线材料Y6(第七线材料Y7)是线性的棒状构件并且具有与第二线材料Y2(第三线材料Y3)大体上相同的长度尺寸。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线材料Y2(第三线材料Y3)嵌入在侧向沟槽部分23中,且第六线材料Y6(第七线材料Y7)附接到蒙皮材料的一部分(外翻部分)。此时,第六线材料Y6附接到中央蒙皮块16a至16c和第四块16d的端部,且被布置成与第二线材料Y2相对。类似地,第七线材料Y7附接到每个蒙皮块的端部且被布置成与第三线材料Y3相对。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线材料Y3(强化线中的另一条强化线)由于途中的弯曲部分可避开衬垫材料6P的通孔6H。此外,如上所述,因为第三线材料Y3(强化线中的另一条强化线)嵌入在衬垫材料6P中,所以第三线材料位于侧部6b的端部上且被布置成靠近通孔6H(见图4)。
[气囊]
气囊10在未膨胀状态下是大体上立方形构件,并且可通过车辆碰撞时的撞击而膨胀以保护乘员(见图1和图4)。
在此,气囊10可与空气供给装置(图4中所示的气筒10a)连通,或可被构造成封闭气体生成剂。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气囊10在未膨胀状态下被布置在座椅靠背6的侧面(侧部内部,等)(见图4)。
(开裂部)
开裂部20是蒙皮材料6S的设置在座椅的侧面上的薄弱区域,且可通过气囊10的膨胀而裂开(打开)(见图1和图4)。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开裂部20以沟槽形状形成且在竖直方向(在座椅的竖立状态下)上延伸。此时,可通过将第三块16c和第四块16d一起缝合为向内折叠的形状(外翻部分)来形成薄弱的缝合部分(开裂部20)。开裂部20可根据气囊10的隆起方向而形成在侧部6b的中央处(见图4)。
(套)
套30是具有根据气囊10的尺寸的布材料(纺织织物、编织织物、无纺布等),并且该套30被划分为两个区域(第一区域30f和第二区域30s)(见图1和图4)。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套30放置在蒙皮材料6S的背面侧上(即,以套30强化蒙皮材料的除了开裂部之外的部分),并且因此应力集中到开裂部20。
第一区域30f是覆盖了气囊10的朝向乘员的上部膨胀的部分的区域。第一区域30f包括一对固定部分31a、31b(都具有窄条的形状)。另外,第二区域30s是覆盖气囊10的朝向乘员的下部膨胀的部分的区域。第二区域30s包括固定部分32(具有窄条的形状)。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套30的一侧(第一区域30f和第二区域30s)缝合到蒙皮块的缝合部分(开裂部20的两端),以不与以上所述的开裂部20的裂开干涉(见图1和图4)。第一区域30f仅布置在座椅靠背6的侧表面(上侧)上,而侧部6b和第二区域30s布置在座椅靠背6的侧表面(下侧)上。
(支架)
支架40是相对长的板形构件并且具有对应于气囊10的长度尺寸(见图1和图4)。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套30的另一侧(固定部分31a、32b、32)通过支架40固定到框架构件6F。
此时,气囊10的上部覆盖有第一区域30f且一个固定部分31a通过衬垫材料6P的通孔6H固定到支架40。另外,另一个固定部分31b通过衬垫材料6P的侧向上侧处的通孔H1固定到支架40。类似地,气囊10的下部覆盖有第二区域30s,并且固定部分32通过衬垫材料6P的侧向下侧处的通孔H2固定到支架40。
接下来,通过插入螺栓构件BM来将支架40固定到框架构件6F,套30可设置在座椅内。
[蒙皮材料的覆盖操作]
参考图1、图3和图4,衬垫材料6P覆盖有蒙皮材料6S,并且外翻部分16以悬挂的形式分别附接到多个沟槽部分21至23(形成每个附接部分24至26)。
此时,在当前示例实施例中,分别在每个附接部分24至26处通过环形构件RM连接在衬垫材料6P侧上的线材料(例如,Yb)和在蒙皮材料6S侧上的线材料(例如,Y4)(见图3)。以该方式,蒙皮材料的一部分(外翻部分16)被以悬挂的形式设置并且可在多个沟槽部分21至23处附接到衬垫材料6P。
在以上的构造中,衬垫材料6P的强度由于衬垫材料6P的通孔而部分地降低,并且因此存在座椅的就座特性恶化的风险(见图2和图4)。
相应地,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强化线(Yc、Y3)分别嵌入到通孔6H的两侧中。具体地,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线材料Y1布置在每个附接部分24、25中,连接线Yc(强化线中的一条强化线)位于主部6a的端部中并且被布置成靠近通孔6H。另外,通过将第三线材料Y3(强化线中的另一条强化线)嵌入在衬垫材料6P中,第三线材料Y3位于侧部6b的端部中并且被布置成靠近通孔6H。
通过以该方式分别将强化线(Yc、Y3)嵌入在通孔6H的两侧中,能够更合适地强化衬垫材料6P(在形成通孔6H的位置处)。另外,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连接线Yc(强化线中的一条强化线)和第三线材料Y3(强化线中的另一条强化线)彼此相对且在其间带有通孔6H,所以能够进一步合适地强化衬垫材料6P。
如上所述,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通过使用多个强化线(Yc、Y3)强化通孔6H所形成的位置来合适地维持衬垫材料6P的强度。
进一步地,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通过固定线(Y1、Y3)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以上强化结构,所以车辆座椅具有相对简单的构造。
因此,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能够合适地强化具有通孔6H的衬垫材料6P。
[变型示例]
除以上所述的构造外,每个线材料可采用多种构造(见图5)。
虽然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单独的构件形成第一线材料Y1,但是可通过多个线材料形成第一线材料Y1。例如,通过参考图5A,第一变型例的第一线材料Y1a可被构造成使得上部线Ya、下部线(一对线YB)和连接线Yc(强化线中的一条强化线)分别形成为单独的构件(可通过三个线材料形第一线材料成)。另外,第二变型例的第一线材料Y1b可被构造成使得上部线Ya和连接线Yc一体地形成,而下部线(一对线YB)形成为单独的构件(见图5B)。
另外,在第三变型例中,可通过上部线Ya和连接线Yc形成第一线材料Y1c(下部线可省略)(见图5C)。
在第四修改例中,可通过一对线材料X1、X2(单独的线材料)构成第一线材料Y1d(见图5D)。每个线材料X1、X2是大体上横向的U形线材料,并且包括上部线Ya的一部分(YA)、下部线的一部分(YB)和连接线Yc。并且,可通过将一对线材料X1、X2彼此相对地布置来构造第一线材料Y1d。
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不限制于以上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可采用多种实施例。(1)虽然在本发明中图示了强化线的构造,但不意图于限制该线的构造。例如,可别地由固定线形成强化线。另外,强化线材料可嵌入到衬垫材料中,或强化线材料的一部分可嵌入且该强化线材料的一部分可暴露。一对强化线可在座椅的前后方向、座椅的宽度方向和座椅的竖直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上布置为平行于通孔。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一对强化线彼此相对且通孔处于其间,但强化线可在衬垫材料的厚度方向上略微偏移地布置。虽然不特别地限制每个线材料的材料,但可希望使用诸如金属或刚性树脂的硬材料(比衬垫材料硬的材料)。(2)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了通孔6H的构造(形状、尺寸、形成数目等),但不意图于限制通孔的构造。每个通孔可取决于座椅的构造而形成在单个或多个合适的位置处。另外,通孔可用于安装除气囊外的诸如传感器构件的多种构件。
(3)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了每个沟槽部分和每个附接部分的构造(形状、尺寸、形成数目等),但不意图于限制这些部分的构造。例如,可形成单个或多个沟槽部分和附接部分。(4)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线和悬挂线间接地通过布材料17相互连接,但是固定线和悬挂线可不使用布材料相互直接连接。(5)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了使用固定线和悬挂线的附接部分的构造示例,但不意图于限制附接部分的构造。例如,作为附接部分的构造示例,构造(悬挂器结构)可图示为其中切口部分设置在外翻部分的外周边缘中,并且树脂构件(线性形式)固定到外翻部分的端部。环形构件连接到固定线同时插入到切口部分中。(6)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了座椅靠背6,但本实施例的构造可应用于多种部件,例如座垫4、头枕等。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说明性的非限制性的方面:
(1)在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诸如座垫和座椅靠背的座椅部件,所述座椅部件包括:衬垫材料,该衬垫材料构成车辆座椅的外形;通孔,该通孔在衬垫材料的厚度方向上穿透衬垫材料;和蒙皮材料,该蒙皮材料被构造成覆盖衬垫材料,其中强化线分别在通孔的两侧处嵌入在衬垫材料中。
在车辆座椅中,希望能够合适地强化具有通孔的衬垫材料。就此,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座椅,因为强化线分别在通孔的两侧处嵌入在衬垫材料中,所以能够更合适地强化衬垫材料(形成通孔的位置处)。
(2)在第二方面中,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座椅,其中座椅部件包括固定线和悬挂线,该固定线被设置在衬垫材料的沟槽部分中,而该悬挂线被设置到蒙皮材料并且被构造成与固定线相对地布置,其中通过将固定线和悬挂线连接,蒙皮材料的一部分被构造成以悬挂的形式附接到衬垫材料,并且其中通过固定线的至少一部分构造强化线。
根据第二方面,因为通过固定线的至少一部分构造强化线,所以车辆座椅可具有相对简单的构造。
(3)在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部件,所述座椅部件包括:衬垫材料,该衬垫材料构成车辆座椅的外形;通孔,该通孔在衬垫材料的厚度方向上穿透衬垫材料;和蒙皮材料,该蒙皮材料被构造成覆盖衬垫材料,其中第一强化线在通孔的第一侧处嵌入在衬垫材料中,第二强化线在通孔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嵌入在衬垫材料中。
(4)在第四方面中,提供了根据第三方面的车辆座椅,其中第一强化线和第二强化线彼此相对且通孔处于其间。
(5)在第五方面中,提供了根据第三方面的车辆座椅,其中第一强化线和第二强化线被布置成平行于通孔。
(6)在第六方面中,提供了根据第三方面的车辆座椅,其中第二强化线相对于第一强化线设置在外侧处,并且其中第二强化线包括避开通孔的弯曲部分。
(7)在第七方面中,提供了根据第三方面的车辆座椅,其中第一强化线和第二强化线位于在衬垫材料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处。

Claims (7)

1.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座椅部件,所述座椅部件例如为座垫和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部件包括:
衬垫材料,所述衬垫材料构成所述车辆座椅的外形,
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衬垫材料的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衬垫材料,以及
蒙皮材料,所述蒙皮材料被构造成覆盖所述衬垫材料,其中,强化线分别在所述通孔的两侧处被嵌入所述衬垫材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
其中,所述座椅部件包括固定线和悬挂线,所述固定线被设置在所述衬垫材料的沟槽部分中,而所述悬挂线被设置到所述蒙皮材料且被构造成与所述固定线相对地布置,
其中,通过连接所述固定线和所述悬挂线,所述蒙皮材料的一部分被构造成以悬挂的形式附接到所述衬垫材料,并且
其中,通过所述固定线的至少一部分来构造所述强化线。
3.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座椅部件,所述座椅部件包括:
衬垫材料,所述衬垫材料构成所述车辆座椅的外形,
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衬垫材料的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衬垫材料,以及
蒙皮材料,所述蒙皮材料被构造成覆盖所述衬垫材料,
其中,第一强化线在所述通孔的第一侧处被嵌入所述衬垫材料中,并且第二强化线在所述通孔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被嵌入所述衬垫材料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
其中,所述第一强化线和所述第二强化线彼此相对,其中所述通孔处于所述第一强化线和所述第二强化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
其中,所述第一强化线和所述第二强化线被布置成平行于所述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
其中,所述第二强化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强化线设置在外侧处,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强化线包括避开所述通孔的弯曲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
其中,所述第一强化线和所述第二强化线位于在所述衬垫材料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处。
CN201310209390.9A 2012-05-30 2013-05-30 车辆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485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3476A JP5867295B2 (ja) 2012-05-30 2012-05-30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2-123476 2012-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8581A true CN103448581A (zh) 2013-12-18
CN103448581B CN103448581B (zh) 2016-08-24

Family

ID=49579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939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48581B (zh) 2012-05-30 2013-05-30 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74004B2 (zh)
JP (1) JP5867295B2 (zh)
CN (1) CN103448581B (zh)
DE (1) DE10201321006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4884A (zh) * 2014-04-25 2015-11-11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5711462A (zh) * 2014-12-19 2016-06-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5907B2 (en) 2010-12-24 2015-02-17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5966791B2 (ja) * 2012-09-13 2016-08-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976511B2 (ja) * 2012-11-26 2016-08-23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パッド
JP6102880B2 (ja) * 2014-10-07 2017-03-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25877B2 (ja) * 2014-10-22 2017-11-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29807B2 (ja) * 2014-10-28 2017-05-1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DE102015201216A1 (de) * 2015-01-26 2016-07-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tzanordnung mit Seitenairbag
DE102016205472A1 (de) * 2016-04-01 2017-10-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lsterelement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JP7080717B2 (ja) * 2018-05-08 2022-06-06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カバー吊り部材の深留め防止サスペンダ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シート
US10808336B2 (en) 2018-05-31 2020-10-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seat trim covers with knitted attachment structures formed with heat-activated yarns
US10532675B2 (en) * 2018-05-31 2020-01-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seat trim cover with integrally knitted attachment features
US10843600B2 (en) 2018-07-12 2020-11-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seat trim covers including integrally-knit back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vehicle seat trim covers
DE102020104233A1 (de) * 2019-08-05 2021-02-11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Sitzpolsterelement und Fahrzeugsitz
CN114683984B (zh) * 2022-03-31 2023-11-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侧气囊的汽车座椅靠背和汽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1204A (en) * 1995-02-08 1997-06-24 Bertrand Faure Equipements Sa Vehicle seat back cover and a seat including such a cover
US6003939A (en) * 1996-09-03 1999-12-2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air bag-carrying seat structure
US7017997B2 (en) * 2002-07-08 2006-03-28 Nhk Spring Co., Ltd. Seat
CN101472762A (zh) * 2006-04-21 2009-07-01 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9974A (en) * 1969-12-15 1972-03-21 Universal Oil Prod Co Vehicle seat
US3632164A (en) * 1970-04-02 1972-01-04 Universal Oil Prod Co Vehicle seat having an improved seat cover attachment system
US3639002A (en) * 1970-04-06 1972-02-01 Gulf & Western Metals Forming Seat construction
US3669498A (en) * 1970-08-03 1972-06-13 Hoover Ball & Bearing Co Seat structure
US4317591A (en) * 1980-05-27 1982-03-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bolster wire assembly
US4337931A (en) * 1980-08-25 1982-07-06 Flex-O-Lators, Inc. Spring base for upholstered seating
US4452488A (en) * 1981-12-11 1984-06-0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SE445818B (sv) * 1984-02-23 1986-07-21 Tachikawa Spring Co Fordonssete
US4579389A (en) * 1984-04-30 1986-04-01 Tachikawa Spring Co. Ltd. Vehicle seat
JPH068748Y2 (ja) * 1988-07-29 1994-03-09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表面開口部構造
JPH0353146A (ja) 1989-07-20 1991-03-07 Fujitsu Ltd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の耐久性試験方法
AT399488B (de) * 1991-04-22 1995-05-26 Greiner & Soehne C A Sitzpolster, insbesondere flugzeugsitz
US5338098A (en) * 1993-04-23 1994-08-16 Tachi-S Co., Ltd. Seat back of an automotive seat
AU714345B2 (en) * 1996-11-08 1999-12-23 William W. Chow Therapeutic sling seat
JP3646982B2 (ja) * 2001-05-21 2005-05-11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自動車のリア・シートに用いるリア・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US8099837B2 (en) * 2007-09-07 2012-01-24 Hope Global, Division Of Nfa Corporation Low-profile upholstery clip for attaching a bead to a foam substrate
US8371655B2 (en) * 2008-10-20 2013-02-12 Nhk Spring Co., Ltd. Seat cushion frame structure of seat for vehicle and seat for vehicle with seat cushion frame structure
US7703855B1 (en) * 2008-12-30 2010-04-27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eat assembly
DE102010007052A1 (de) * 2010-02-06 2011-08-11 Sitech Sitztechnik GmbH, 38442 Rückenlehne aus Kunststoff mit aus Kunststoff gebildeten oder beschichteten Funktionselementen
JP5535690B2 (ja) * 2010-03-04 2014-07-02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シートバックのフレーム構造体
JP5757084B2 (ja) 2010-12-06 2015-07-2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粉末原料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1204A (en) * 1995-02-08 1997-06-24 Bertrand Faure Equipements Sa Vehicle seat back cover and a seat including such a cover
US6003939A (en) * 1996-09-03 1999-12-2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air bag-carrying seat structure
US7017997B2 (en) * 2002-07-08 2006-03-28 Nhk Spring Co., Ltd. Seat
CN101472762A (zh) * 2006-04-21 2009-07-01 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4884A (zh) * 2014-04-25 2015-11-11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5711462A (zh) * 2014-12-19 2016-06-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5711462B (zh) * 2014-12-19 2021-07-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3210069A1 (de) 2013-12-05
US20130320743A1 (en) 2013-12-05
JP2013248026A (ja) 2013-12-12
JP5867295B2 (ja) 2016-02-24
US8974004B2 (en) 2015-03-10
CN103448581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8581A (zh) 车辆座椅
US8474858B2 (en) Vehicle seat
TW550199B (en) Seat for vehicle
CN103448592B (zh) 车辆座椅
JP590408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78290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7963557B2 (en) Airbag for protecting a vehicle occupant
JP5276304B2 (ja) 椅子の背もたれ構造
CN105916739A (zh) 安装部件及安全气囊模块装备座椅
EP2783911B1 (en) Base net and seat structure
DE102010060863B4 (de) Vorhangairbagkissen und Vorhangairbagmodul, welches das Vorhangairbagkissen verwendet
JP6623677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427025B2 (ja) シート
JP6593291B2 (ja) 車両のシート
JP645097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KR101633092B1 (ko) 헤드레스트 패치 재봉용 지그
CN104325959B (zh) 气囊装置
JP6558193B2 (ja) 乗物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カバー
DE102019115360A1 (de) Gewirkter sitzbezug mit integrierter airbagtasche
JP2007283956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9127663A (ja) 皮革製品
JP7053237B2 (ja) 皮革製品
JP6098388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WO2022270394A1 (ja) 車両用シート、および車両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659510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