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2762A - 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2762A
CN101472762A CNA2007800231447A CN200780023144A CN101472762A CN 101472762 A CN101472762 A CN 101472762A CN A2007800231447 A CNA2007800231447 A CN A2007800231447A CN 200780023144 A CN200780023144 A CN 200780023144A CN 101472762 A CN101472762 A CN 101472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plate
seat
plate
cable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31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2762B (zh
Inventor
阿久津武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185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0297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185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0297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7/05868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123219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472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2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2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27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车辆座椅,具备:安装在座椅弹簧上的缓冲垫板、设置在上述缓冲垫板前侧的座椅缓冲垫以及设置在上述座椅缓冲垫与上述缓冲垫板之间并将上述座椅缓冲垫向前方推出的辅助板。该车辆座椅做成下述结构:在上述辅助板的上部设置有与形成在上述缓冲垫板上的多个卡合孔卡合的多个钩,上述钩构成为以能够相对上述卡合孔以左右方向为中心旋转但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不移动的方式卡合。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垫压力的调节机构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以往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缓冲垫,利用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侧框架之间的多个座椅弹簧弹力地被支承。座椅弹簧一般来说是蛇形弹簧或成形线弹簧。
此外,在座椅靠背缓冲垫的后方配置有缓冲垫板、用座椅弹簧将缓冲垫板支承在座椅靠背框架上的车辆座椅,也是公知的(例如,专利文献1)。
此外,在缓冲垫板上设置有前后地移动的辅助板、通过辅助板的移动来改变缓冲垫压力的车辆座椅,也是公知的(例如,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6-0216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2065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以往技术的问题是,将辅助板安装在上述缓冲垫板上时的行程复杂,不利于成本的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容易且合理地将辅助板安装在缓冲垫板上的车辆座椅。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与活动头枕机构的基本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缓冲垫板与辅助板安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上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侧框架和上述活动头枕机构的基本部件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缓冲垫板、上述辅助板及线缆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6组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上述辅助板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上述辅助板的上部的剖视图。
图10是上述缓冲垫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上述缓冲垫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将上述辅助板的上部连结到上述缓冲垫板上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将上述辅助板的上部连结到上述缓冲垫板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使上述辅助板处于与上述缓冲垫板平行的状态时的向后的钩与上部卡合孔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使上述辅助板处于与上述缓冲垫板平行的状态时的向前的钩与下部卡合孔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上述辅助板的下部卡合部和线缆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上述辅助板的上述下部卡合部的剖视图。
图18是上述辅助板的上述下部卡合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车辆座椅1,具有:座椅靠背2、座椅底座9以及设置在座椅靠背2上部的头枕6。座椅靠背2的座椅靠背框架3具有一对侧框架17、上部框架12及下部框架13,并且呈四边框状。此外,车辆座椅1具有由表皮部件5包围的缓冲垫4。
在上述上部框架12的附近,配设有能够相对座椅靠背框架3运动且横向延伸的头枕支承部10。在支承部10上固定有用于插入上述头枕6的支柱8的下部的纵卡合部11。支柱8通过纵卡合部11以自由调节高度的方式被支承。
在上述各侧框架17的上部或上部框架12的各端部处设置有托架24,在托架24上通过轴16旋转自如地安装有上部连杆或曲拐15。上部连杆15具有向上方延伸的上部长臂22及向前侧下方延伸的下部短臂23。上部连杆15借助上部弹簧14的弹力,被朝向图5中顺时针旋转方向施力。弹簧14具有与上部连杆15连结的第1端部及与侧框架17连结的第2端部。上述头枕支承部10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上部臂22、22连结。下部臂23通过销21而轴固定在纵长的连结杆20的上部。
上述上部连杆15通常借助弹簧14的弹力等而被保持在图5实线所示的位置上,从而头枕6也被保持在通常位置。然而,当上部连杆15向虚线所示的位置逆时针旋转时,头枕支承部10向前方移动,将头枕6向前方推出。
在上述侧框架17、17之间,配设有横向延伸的车辆后部碰撞检测体25。碰撞检测体25当由于后部碰撞而车辆座椅1相对乘坐者相对地向前方移动时,受到乘坐者的推压而向后方移动。检测体25的两侧分别通过销27、27与下部连杆26、26连结,下部连杆26、26通过轴28、28轴固定在侧框架17、17上。在下部连杆26上通过销29连结有上述连结杆20的下部。如图5所示,下部弹簧18的一端与下部连杆26连结,另一端与侧框架17连结,对下部连杆26朝向顺时针旋转方向施力。由此,将碰撞检测体25保持在前方的通常位置。
发生后部碰撞时,碰撞检测体25受到乘坐者的推压而向后方移动,使下部连杆26在图5中逆时针旋转,使连结杆20向下方运动。这时,销29与轴28的距离短于销27与轴28的距离,因此,将碰撞检测体25的向后移动高效地传递给连结杆20。杆20的向下移动使上部连杆15逆时针旋转,由此,头枕支承部10向前方移动。这时,由于上部连杆15的上部臂22比下部臂23长,所以通过连结杆20的向下移动,使头枕支承部10高效地向前方移动。借助于支承部10的向前移动将头枕6向前方推出,在后部碰撞时保护乘坐者的头部(颈部)。
上述侧框架17由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既定宽度的金属板形成,在侧框架17的附近位置配置有将碰撞检测体25的向后移动传递给头枕支承部10的传递机构。因此,座椅靠背2的缓冲垫4不干涉传递机构的运动。从碰撞检测体25到头枕支承部10的机构构成活动头枕机构。
在上述靠背框架3的内侧,如图4所示,配设有柔性缓冲垫板31。板31优选地用聚丙烯等合成树脂形成,实质上呈单一的四边板状。板31的背面由蛇形弹簧或成形线弹簧等座椅弹簧32支承。座椅弹簧32至少具有上部座椅弹簧32A和下部座椅弹簧32B。令形成在下部座椅弹簧32B的中央部的弯曲部32C如图6良好地示出的那样,能够卡合地位于形成在缓冲垫板31上的开口31A内。各弹簧32实质上沿横向延伸,其两端与座椅靠背框架3的侧框架17、17连结。缓冲垫板31设置在座椅靠背缓冲垫4的后方。
上述缓冲垫板31在受到来自乘坐者的负荷时挠曲并克服弹簧32的弹力而向后方移动,柔软地支承乘坐者。板31由于是以“面”支承缓冲垫4,因此,与只用座椅弹簧32支承缓冲垫4的以往结构相比较,能给乘坐者带来更好的稳定性及舒适性。
上述碰撞检测体25隔开既定间隔配置在缓冲垫板31的后方。缓冲垫板31由于是大面积地覆盖乘坐者后背的板状,所以在后部碰撞时大范围地承受乘坐者的载荷而向后方移动,但是缓冲垫板31的向后移动量在上下中间部分与稍稍下方部分之间最大。因此,碰撞检测体25优选地配置在缓冲垫板31的上下中间或比中间稍稍靠下方的位置,以便可靠地接受缓冲垫板31的向后移动。
若如上所述地组合缓冲垫板31和碰撞检测体25,则能够期望良好的乘坐感、保持感及可靠的后部碰撞的检测。
在上述座椅缓冲垫4与缓冲垫板31之间设有柔性辅助板40。辅助板40优选地用聚丙烯等合成树脂形成,呈小于缓冲垫板31的单一的四边板状。辅助板40安装在缓冲垫板31上,如图7所示,对应于乘坐者的操作而向前方弯曲。通过辅助板40的弯曲,将缓冲垫4向前方推出,调节对于乘坐者的缓冲垫压力。
在上述辅助板40的上部,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向后的钩41和多个向前的钩42。向后的钩41与形成在缓冲垫板31上的上部卡合孔43卡合,向前的钩42与形成在缓冲垫板31上的下部卡合孔44卡合。如图9良好地示出的那样,向后的钩41具有后方倾斜凸轮面45及与凸轮面45相连的后方圆弧卡合面46。向前的钩42具有前方倾斜凸轮面50及与凸轮面50相连的前方圆弧卡合面51。
上述上部卡合孔43的下缘如图10所示,呈向上方突出的圆弧边缘47,向后的钩41的圆弧卡合面46与圆弧边缘47配合。下部卡合孔44的上缘如图11所示,呈向下方突出的圆弧边缘52,向前的钩42的圆弧卡合面51与圆弧边缘52配合。上部卡合孔43的圆弧边缘47的轴心与下部卡合孔44的圆弧边缘52的轴心在中心线G上相互一致,由此,圆弧边缘47与圆弧边缘52如图12所示,外观上形成一根圆杆。该圆杆的直径设定成等于圆弧卡合面46与圆弧卡合面51的距离,或稍短于该距离。
如图12所示,令辅助板40为大致水平状态,当辅助板40向后方移动而将向后的钩41与向前的钩42分别插入缓冲垫板31的上部卡合孔43与下部卡合孔44中时,向后的钩41的倾斜凸轮面45与上部卡合孔43的圆弧边缘47抵接,向前的钩42的倾斜凸轮面50与下部卡合孔44的圆弧边缘52抵接,向后的钩41与向前的钩42的间隔弹性地扩大,接着,向后的钩41的圆弧卡合面46与向前的钩42的圆弧卡合面51如图13所示,分别与圆弧边缘47及圆弧边缘52紧密地配合,之后,若使辅助板40旋转以便平行于缓冲垫板31,则完成辅助板40的上部与缓冲垫板31的安装。
在上述辅助板40的下部形成有向后侧突出的下部卡合部55。令线缆56的内部缆线57的缆线头61卡合在下部卡合部55上。线缆56与车辆座椅1上所设置的操作部7连结。下部卡合部55具有可容纳缆线头61的容纳凹部55A和内部缆线57可通过的槽缝58。
在上述缓冲垫板31的下部,形成有上述下部卡合部55滑动自如地卡合的下部导向槽口60。若对应于乘坐者的操作而缆线头61上下运动,则下部卡合部55通过槽口60的导向而不带晃动地平滑地上下移动。因此,下部卡合部55的宽度和槽口60的宽度适当地设定成不引起晃动。
在上述缓冲垫板31上,设有用于保持线缆56的外部管62的前端63的管保持部65。优选地,管保持部65由形成在缓冲垫板31上的凹部67和一对保持臂66构成。在上述管保持部65和上述下部导向槽口60之间的缓冲垫板31的背面,形成有用于配设内部缆线57的凹陷通路68。
(作用)
如图12所示,令辅助板40为大致水平状态,使辅助板40向后方移动而将向后的钩41与向前的钩42分别插入缓冲垫板31的上部卡合孔43与下部卡合孔44中,则向后的钩41的倾斜凸轮面45与上部卡合孔43的圆弧边缘47抵接,向前的钩42的倾斜凸轮面50与下部卡合孔44的圆弧边缘52抵接,向后的钩41与向前的钩42的间隔弹性地扩大,接着,向后的钩41的圆弧卡合面46与向前的钩42的圆弧卡合面51如图13所示,分别与圆弧边缘47及圆弧边缘52紧密地配合。
之后,令辅助板40旋转以平行于缓冲垫板31,则完成辅助板40的上部与缓冲垫板31的安装。这时,圆弧边缘47的轴心与下部卡合孔44的圆弧边缘52的轴心在中心线G上相互一致,由此,圆弧边缘47与圆弧边缘52如图12所示,外观上形成一根圆杆。因此,辅助板40能够以圆杆为中心平滑地旋转。
此外,由于圆弧卡合面46和圆弧卡合面51相互从相反的方向与圆弧边缘47及圆弧边缘52抵接,所以辅助板40的上部在不会损害辅助板40的平滑的旋转功能的前提下,保持着充分的连结强度而与缓冲垫板31连结。而且,通过使用钩41、42与卡合孔43、44,可非常容易地将辅助板40的上部安装在缓冲垫板31上。
若将辅助板40的上部安装在缓冲垫板31,则令线缆56的缆线头61与辅助板40的下部卡合部55卡合。经由下部卡合部55的槽缝58向上方延伸的线缆56的内部缆线57配设在在缓冲垫板31背面所形成的凹陷通路68内,且使外部管62的前端63与管保持部65卡合。这时,由于将内部缆线57配设在缓冲垫板31背面的凹陷通路68内,所以缆线头61所卡合的下部卡合部55保留在缓冲垫板31的下部导向槽口60内,可合理地防止下部卡合部55从下部导向槽口60向前方脱离。
此外,若乘坐者对操作部7进行操作而使缆线头61向上运动,则下部卡合部55被槽口60导向而不带晃动地平滑地向上运动。
以上,将辅助板40与缓冲垫板31及线缆56连结时,可以省去独立的轴或销或螺纹件等的使用,所以实现了成本的降低。此外,用于保持外部管62的前端63的管保持部65形成在缓冲垫板31上,所以可将管前端63直接埋入缓冲垫板31中,此外,由于能将内部缆线57也容纳在缓冲垫板31的凹陷通路68内,所以可使缓冲垫板31与线缆56所需要的厚度减薄。此外,由于容纳在凹陷通路68内的内部缆线57实质上不会相对碰撞检测体25产生干涉,所以线缆56不会影响活动头枕机构的性能。
于是,通常辅助板40相对于缓冲垫板31处于平行状态,辅助板40产生的朝向前方的压力不会作用在缓冲垫4上。在这种状态下,辅助板40的下部卡合部55位于下部导向槽口60的最下部。若对操作部7进行操作而使缆线头61向上运动,则下部卡合部55被槽口60导向而不带晃动地光滑地向上移动,由此,辅助板40如图7所示,向前方突出,使缓冲垫4向前方移动。这样,通过操作部7使辅助板40弯曲,从而可提供接近乘坐者希望的座椅形状。
于是,若将辅助板安装在缓冲垫板上,则在以往技术中会影响活动头枕机构的性能,但是在本申请的结构中,由于将缓冲垫板31通过座椅弹簧32安装在侧框架17、17上,所以即使通过辅助板40改变缓冲垫压力,缓冲垫板31也会与碰撞检测体25独立地移动,因此,即使将辅助板40安装在缓冲垫板31上,也不会影响活动头枕机构的性能。

Claims (8)

1.一种车辆座椅,具备:具有一对侧框架的四边框状的座椅靠背框架;安装在所述侧框架之间的上部及下部座椅弹簧;安装在所述座椅弹簧上的一张板状的柔性缓冲垫板;设置在所述缓冲垫板前侧的座椅靠背缓冲垫;以及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缓冲垫与所述缓冲垫板之间且安装在所述缓冲垫板上的一张板状的柔性辅助板,所述辅助板构成为若一边弯曲一边向前方突出则将所述座椅靠背缓冲垫向前方推出,在所述辅助板的上部设置有与形成在所述缓冲垫板上的多个卡合孔卡合的多个钩,所述钩构成为以能够相对所述卡合孔以左右方向为中心旋转但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不移动的方式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具有向后侧突出的向后的钩和向前侧突出的向前的钩,所述向后的钩与形成在所述缓冲垫板上的上部卡合孔卡合,所述向前的钩与形成在所述缓冲垫板上的下部卡合孔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卡合孔的下缘形成向上的圆弧边缘,在所述下部卡合孔的上缘形成向下的圆弧边缘,在所述向后的钩上形成与所述向上的圆弧边缘配合的后方圆弧卡合面,在所述向前的钩上形成与所述向下的圆弧边缘配合的前方圆弧卡合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上的圆弧边缘的圆弧中心与所述向下的圆弧边缘的圆弧中心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板的下部设置有下部卡合部,在所述缓冲垫板上形成有所述下部卡合部上下滑动自如地卡合的下部导向槽口,令所述下部卡合部与连结到操作部上的线缆的缆线头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垫板的背面设置有凹陷通路,所述凹陷通路用于配设所述线缆的内部缆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垫板的背面设置有管保持部,所述管保持部用于保持所述线缆的外部管的前端。
8.一种车辆座椅,具备:具有一对侧框架的四边框状的座椅靠背框架;安装在所述侧框架之间的上部及下部座椅弹簧;安装在所述座椅弹簧上的一张板状的柔性缓冲垫板;设置在所述缓冲垫板前侧的座椅靠背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缓冲垫与所述缓冲垫板之间且安装在所述缓冲垫板上的一张板状的柔性辅助板;头枕;以及向后方移动时使所述头枕向前方移动的碰撞检测体,所述辅助板构成为若一边弯曲一边向前方突出则将所述座椅靠背缓冲垫向前方推出,在所述辅助板的上部设置有与形成在所述缓冲垫板上的多个卡合孔卡合的多个钩,所述钩构成为以能够相对所述卡合孔以左右方向为中心旋转但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上不移动的方式卡合,在所述辅助板的下部设置有下部卡合部,在所述缓冲垫板上形成所述下部卡合部上下滑动自如地卡合的下部导向槽口,所述下部卡合部与连结到操作部上的线缆的缆线头卡合,在所述缓冲垫板的背面设置有凹陷通路,所述凹陷通路用于配设所述线缆的内部缆线,所述碰撞检测体配置在所述缓冲垫板后方的与所述内部缆线对置的高度的位置。
CN2007800231447A 2006-04-21 2007-04-21 车辆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27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18585A JP5007067B2 (ja) 2006-04-21 2006-04-21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6118587A JP5102973B2 (ja) 2006-04-21 2006-04-21 車両用シート
JP118587/2006 2006-04-21
JP2006118586A JP5102972B2 (ja) 2006-04-21 2006-04-21 車両用シート
JP118586/2006 2006-04-21
JP118585/2006 2006-04-21
PCT/JP2007/058682 WO2007123219A1 (ja) 2006-04-21 2007-04-21 車両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2762A true CN101472762A (zh) 2009-07-01
CN101472762B CN101472762B (zh) 2012-02-22

Family

ID=38761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314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2762B (zh) 2006-04-21 2007-04-21 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07067B2 (zh)
CN (1) CN1014727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8581A (zh) * 2012-05-30 2013-12-18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12533791A (zh) * 2018-08-16 2021-03-19 西尔斯制造公司 车辆座椅的可调节腰部支撑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6652B (zh) * 2019-08-20 2023-09-29 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座椅靠背的靠背板安装结构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8294A (en) * 1993-04-05 1996-05-21 Ligon Brothers Manufacturing Company Variable apex back support
JP2001253282A (ja) * 2000-03-14 2001-09-18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
ITMI20030446A1 (it) * 2003-03-11 2004-09-12 Resal S R L Struttura anatomica con telaio e lastra-cuscino convessa per gli schienale, poggiatesta e sedile di poltrone in genere, in specie per autoveicoli con regolazione manuale e motorizzata della convessita' e della posizione della lastra-cuscino.
JP4450316B2 (ja) * 2004-07-07 2010-04-1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8581A (zh) * 2012-05-30 2013-12-18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3448581B (zh) * 2012-05-30 2016-08-2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12533791A (zh) * 2018-08-16 2021-03-19 西尔斯制造公司 车辆座椅的可调节腰部支撑
CN112533791B (zh) * 2018-08-16 2023-06-16 西尔斯制造公司 车辆座椅的可调节腰部支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07067B2 (ja) 2012-08-22
CN101472762B (zh) 2012-02-22
JP2007290454A (ja) 2007-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7961B (zh) 车辆座椅
CN100586343C (zh) 弹簧的安装构造
US6866339B2 (en) Head rest apparatus
CN100471722C (zh) 车辆座椅
CN101754883B (zh) 座椅靠背框架及车用座椅
CN100513228C (zh) 带头枕车辆用座椅
US8235467B2 (en) Vehicle seat
WO2006000203A3 (de) Kopfstütze für einen fahrgastsitz
EP1785070A1 (en) Chair with flexible backrest
US8287039B2 (en) Vehicle seat with a cush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WO2007026790A1 (ja) 車両シートおよび車両シートの組立方法
US20060273636A1 (en)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of supporting driver/passenger using the same
US20100164270A1 (en) Vehicle seat
JP454006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1300152B (zh) 车辆座椅及车辆座椅的组装方法
CN101472762B (zh) 车辆座椅
CN101166443B (zh) 座椅家具,特别是办公椅
CN101505996B (zh) 车辆座椅
JP378322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2507575Y2 (ja) 椅子の背もたれ装置
JP464096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および車両用シートの組立方法
JP3123994U (ja) ヘッドレスト
JP445835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4108321B (zh) 座椅装置
KR100494550B1 (ko) 자동차용 럼버서포트 장치 연동형 등판 지지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