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3109A - 水性液态组合物、水性涂布液、功能性涂布膜、及复合材料 - Google Patents

水性液态组合物、水性涂布液、功能性涂布膜、及复合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3109A
CN103403109A CN2012800102485A CN201280010248A CN103403109A CN 103403109 A CN103403109 A CN 103403109A CN 2012800102485 A CN2012800102485 A CN 2012800102485A CN 201280010248 A CN201280010248 A CN 201280010248A CN 103403109 A CN103403109 A CN 103403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cid
coated film
fluid composition
based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02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03109B (zh
Inventor
饭岛义彦
林孝三郎
一宫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nichiseika Color and Chemicals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nichiseika Color and Chemicals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chiseika Color and Chemicals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ichiseika Color and Chemicals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03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3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3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3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4Electrically-conducting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D1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D133/06
    • C09D133/066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D133/06 containing -OH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4Paints containing biocides, e.g. fungicides, insecticides or pestic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3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6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 H01B1/1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1/122Ionic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32Carbon-based
    • H01G11/38Carbon pastes or blends; Binders or additive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5Composites
    • H01M4/667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layers, e.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3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bound to oxygen and to carbon only
    • C08K5/5317Phosphonic compounds, e.g. R—P(:O)(OR')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22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 C08K7/24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54Aqueous solutions or dispers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51Of polyamidoester [polyurethane, polyisocyanate, polycarbamate, etc.]
    • Y10T428/31623Next to polyamide or polyim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51Of polyamidoester [polyurethane, polyisocyanate, polycarbamate, etc.]
    • Y10T428/31645Next to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51Of polyamidoester [polyurethane, polyisocyanate, polycarbamate, etc.]
    • Y10T428/31645Next to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649Ester, halide or nitrile of addition poly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78Of met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78Of metal
    • Y10T428/31681Next to polyester, polyamide or polyimide [e.g., alkyd, glue, or nylon,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78Of metal
    • Y10T428/31692Next to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78Of metal
    • Y10T428/31692Next to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699Ester, halide or nitrile of addition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液态组合物,其包含:含有水的水系介质、具有羟基和/或氨基的聚合物以及膦酸基丁烷三羧酸。根据上述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形成功能性涂布膜的水性液态组合物,所述功能性涂布膜含有对环境负荷小的廉价材料,即使长时间保存也能够保持适度的粘度,对于基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密合性、耐久性、耐溶剂性、及耐水性,并且可发挥以导电性及亲水性为代表的各种功能。

Description

水性液态组合物、水性涂布液、功能性涂布膜、及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负荷小的水性液态组合物。进一步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可形成在各种产业领域中有用的功能性涂布膜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及水性涂布液、由该水性涂布液形成的功能性涂布膜、以及将该功能性涂布膜和基体材料一体化而成的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进行了如下尝试:以具备各种功能的溶液、浆料或糊(以下,总称为“浆料”)等液态组合物作为功能性涂布液,对通过涂布该功能性涂布液而形成的涂布膜的各种功能加以利用。这样的尝试在涂料、油墨、涂层剂、磁性体、陶瓷、建材、粘接剂、液晶彩色滤光片、医药品、电子材料、及蓄电装置等各种领域中进行。
例如,由导电性材料、粘合剂树脂、固化剂、及溶剂等构成的糊状导电性涂布液可用作导电性粘接剂、导电性涂布液、导电性油墨等(非专利文献1)。另外,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软盘等涂布型的磁记录介质可通过将使亚微米级的磁性粒子均匀地分散在高分子溶液中而成的磁性涂料涂布于聚酯等基体材料膜上来制作。另外,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可通过下述方法制作:将混合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及粘合剂(粘结材料)而制备的浆料涂布于集电体箔上,并进行干燥(非专利文献2)。
如上所述的各种功能性涂布液为了充分发挥其功能性,所形成的涂布膜需要兼具牢固性和对基体材料的高密合性。换言之,必要条件为涂布液的状态适于表现出功能性,并且可以形成对基体材料的密合性高、具有耐久性的涂布膜。因此,作为涂布液的溶剂(分散介质),显示出对基体材料的高亲和性,并且易于干燥的非水系(有机溶剂系)溶剂具有绝对优势,实际一直被广泛使用。
然而,一般而言,有机溶剂的挥发性高。因此,不仅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负荷大,而且还要考虑其遗传毒性,在安全性及作业性方面也存在问题。近年来,在许多产业领域中,针对环境保护及防止健康损害的意识正不断提高。因此,针对具有如上所述问题的有机溶剂的使用,对VOC降低及无溶剂化等的要求正不断提高,寻求转换为对环境及人优异的制品。
作为对环境及人优异的制品,水系制品及由生物来源原料构成的制品备受瞩目。这些制品因担负着无溶剂化或脱离石油制品的部分任务而备受期待。然而,在使用水作为溶剂代替有机溶剂的情况下,会产生各种问题。例如,水系涂布液存在涂膜形成能力比有机溶剂系涂布液差的问题。另外,含有填料的浆料状水系涂布液存在填料处于荷电状态时容易在浆料中发生凝聚的问题。进而,由于溶剂和填料的比重差大,因此,也存在填料容易沉降、难以均匀地分散的问题。进而,不容易发现可代替现有的石油来源原料且能够发挥涂膜形成能力及分散能力的生物来源原料。
在尝试水系浆料中填料的分散及稳定化的情况下,认为有下述各方法:分散剂的使用、填料的表面处理、微胶囊化、超声波处理、向聚合物导入极性基团等。在这些方法中,若考虑制造工艺及涂布体系的简化、以及成本,则使用分散剂较有利。作为水系浆料中所使用的分散剂,认为有:涂布液领域中所使用的多羧酸盐及磷酸系胺盐(非专利文献3),作为高分子分散剂的聚丙烯酰胺(非专利文献4)等。但是,若考虑降低环境负荷,则分散剂优选为对环境优异的天然物系的物质。在制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极时,提出了使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水系分散剂(专利文献1)。然而,羧甲基纤维素在其分散效果方面尚存改善的余地。另外,为了形成牢固的涂布膜,需要使用石油系的粘合剂树脂。因此,期望一种虽为生物来源的物质即天然系聚合物,但可表现出不逊色于使用石油系粘合剂树脂时的密合性的天然系聚合物的利用技术。
作为所期待的水系浆料的用途,近年来,考虑了发展尤为显著的二次电池、电容器等蓄电装置电极板用涂布液。电极板是将电极层及集电体等单元部件一体化而成的、大幅影响蓄电装置性能的电极部件。因此,为了延长蓄电装置的充放电循环寿命、并且实现高能量密度化,提出了将电极板薄膜大面积化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2及3中记载了一种通过下述方法得到的正极电极板:将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等正极活性物质粉末、导电性材料、及粘合剂分散或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将得到的糊状涂布液涂布于由铝等金属箔制成的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涂布膜层。
另外,电池的负极电极板及电容器的分极性电极板通过如下方法得到:将碳质材料等活性物质和使粘合剂溶解于适当的溶剂而成的溶液混合,将得到的糊状涂布液涂布于集电体,形成涂布膜层。涂布液的制备中所使用的粘合剂需要相对于非水电解液电化学稳定、不会在电池或电容器的电解液中溶出、不会因电解液大幅溶胀、可溶于任何溶剂等。
另一方面,涂布各种树脂溶液,形成集电体的原料金属即铝等金属材料表面的保护薄膜。但是,所形成的保护薄膜虽然相对于金属表面的密合性优异,但存在相对于有机溶剂的耐久性不充分的问题。
进而,将上述糊状涂布液涂布于集电体而得到的电池或电容器的电极板的涂布膜层存在相对于集电体的密合性及可挠性不充分的问题。另外,相对于集电体的接触电阻大,在电池或电容器的组装时或充放电时,有时产生涂布膜层的剥离、脱落、裂缝等。
在现有的电池或电容器中,如上所述,存在电极层和集电体(基板)的密合性低、电极层和集电体之间的电阻高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开了各种涂布液。利用由所公开的各种涂布液形成的涂布膜层,密合性不良的问题不断得到改善。然而,由于电极层和集电体之间的电阻变得更高,因此,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另外,近年来,对于所述蓄电装置、及它们的相关制品,也需要考虑到环境的制造工序。因此,寻求一种所用成分对环境的负荷小的涂布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87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104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3-28526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藤山光美::第一章、导电性填料混炼、分散不良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第一章、導電性フィラーの混練·分散不良要因とその対策)”、“导电性填料的新的混炼、分散技术及其不良对策(導電性フィラーの新しい混練·分散技術とその不良対策)”技术信息协会(技術情報協会)、第20页、2004年
非专利文献2:立花和宏:“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浆料的制备、涂布、干燥和电极工作的理解(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スラリーの調整と塗布·乾燥と電極動作の理解)”、Material stage、技术信息协会(技術情報協会)、第8卷、第12号、第72页~第75页、2009年
非专利文献3:城清和:“水系涂料用分散剂的技术开发(水系塗料用分散剤の技術開発)”、JETI、第44卷、第10号、第110页~第112页、1996年
非专利文献4:神谷秀博:“水系中微粒凝聚、分散行为的评价和控制(水系における微粒子凝集·分散挙動の評価と制御)”、Material stage、第2卷、第1号、第54页~第60页、2002年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功能性涂布膜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以及水性涂布液,所述功能性涂布膜含有对环境负荷小的廉价材料,即使长时间保存也能够保持适度的粘度,对于基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密合性、耐久性、耐溶剂性、及耐水性,并且可发挥以导电性及亲水性为代表的各种功能。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性涂布膜、以及其形成方法,所述功能性涂布膜对于基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密合性、耐久性、耐溶剂性、及耐水性,并且可发挥以导电性及亲水性为代表的各种功能。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功能性涂布膜密合于基体材料而成的复合材料,所述功能性涂布膜具有耐久性、耐溶剂性、及耐水性,并且可发挥以导电性及亲水性为代表的各种功能。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耐久性及耐溶剂性优异、并且导电性良好的导电性涂布膜密合于集电体而成的电极板用部件及电极板;以及备有该电极板且具有放电容量大或者内部电阻低等特性的蓄电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上述目的可通过以下所示的本发明来实现。即,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水性液态组合物,其包含:含有水的水系介质、具有羟基和/或氨基的聚合物和膦酸基丁烷三羧酸。
在本发明中,还含有高分子酸,所述高分子酸优选为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均聚物和/或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与不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所述高分子酸优选为选自聚丙烯酸、聚马来酸、及聚衣康酸中的至少一种。另外,优选还含有聚亚烷基二醇和/或聚环氧烷烃。
所述聚合物优选为选自多糖、聚氨基酸、聚乙烯醇、聚烯丙基胺、聚乙烯基胺、聚脒、聚乙烯亚胺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糖优选为选自海藻酸、淀粉、纤维素、壳多糖、壳聚糖、果胶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氨基酸优选为选自聚赖氨酸、聚鸟氨酸、聚精氨酸、聚组氨酸、鱼精蛋白、明胶、及胶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聚合物(A)和所述膦酸基丁烷三羧酸(B)的质量比优选为A/B=1/5~5/1;所述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200万;所述聚合物和所述膦酸基丁烷三羧酸的总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0.1~40质量%。
优选还含有导电性材料;所述导电性材料优选为选自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炉黑、单层或多层碳纳米纤维、及单层或多层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水性液态组合物的水性涂布液。另外,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由所述水性涂布液形成的功能性涂布膜。功能性涂布膜根据JIS K7194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3,000Ω/□以下。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包含将上述水性涂布液加热至80℃以上的工序的功能性涂布膜的形成方法。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其备有:基体材料和一体地配设在所述基体材料上的上述功能性涂布膜。基体材料优选为选自金属、玻璃、天然树脂、合成树脂、陶瓷、木材、纸、纤维、无纺布、织布、及皮革中的至少一种;基体材料优选为选自铝、铜、镍、及不锈钢中的至少一种。
进而,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电极板用部件,其具备集电体和配设在所述集电体表面上所的导电性涂布膜,所述导电性涂布膜是将所述集电体表面上所涂布的上述水性液态组合物进行加热处理而形成的。另外,集电体优选为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集电体、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或锂离子电容器用集电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电极板,其具备上述电极板用部件和配设在所述导电性涂布膜表面上的活性物质层。进而,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具备所述电极板的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优选作为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双电层电容器、或锂离子电容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及水性涂布液含有对环境负荷小的廉价材料,即使长时间保存也能够保持适度的粘度。而且,能够形成功能性涂布膜,对于基体材料,该功能性涂布膜具有优异的密合性、耐久性、耐溶剂性及耐水性,并且可发挥导电性、亲水性、耐污染性、防霉/抗菌性、防臭性、及加工性等功能。
另外,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及水性涂布液即使在含有导电性材料等填料的情况下,填料也能够良好地分散,不易产生沉降分离。进而,可以期待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及水性涂布液在电池、电子材料涂料、油墨、调色剂、橡胶/塑料、陶瓷、磁性体、粘接剂、液晶彩色滤光片等多方面中的利用。
对于基体材料,本发明的功能性涂布膜具有优异的密合性、耐久性、耐溶剂性、及耐水性,并且可发挥导电性、亲水性、耐污染性、防霉/抗菌性、防臭性、及加工性等功能。另外,本发明的功能性涂布膜可以制成相对于集电体和电极层的密合性高、耐电解液性优异、与集电体的接触电阻也得到改良的导电性涂布膜。进而,本发明的电极板用部件及电极板的耐久性及耐溶剂性优异,并且导电性良好的导电性涂布膜密合于集电体。因此,若使用本发明的电极板用部件及电极板,则可以提供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双电层电容器、或锂离子电容器等具有放电容量大或者内部电阻低这样的特性的高性能的蓄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电极板用部件及电极板的一实施方式的层结构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集电体
12:导电性涂布膜
14:电极板用部件
16:活性物质层
20:电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包含:含有水的水系介质、具有羟基和/或氨基的聚合物(以下,也记为“OH/NH2聚合物”)和膦酸基丁烷三羧酸(以下,也记为“PBTC”)。通过含有这些成分,可以进一步抑制有时含有的导电性材料等填料的沉降分离,并且可以确保高亲水性。
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通过含有对于导电性材料等填料具有粘结能力、分散能力、及亲水功能等的OH/NH2聚合物和PBTC,可保持相对于填料的粘结性、分散性、及亲水性等功能性,同时环境性能也优异。另外,由于含有适量的水、优选包括水和水溶性醇类等有机溶剂的水系介质作为溶剂或分散介质,因此,可抑制OH/NH2聚合物、PBTC的析出,且可保持适当的粘度。因此,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不仅能够确保涂布时的有效期,而且能够抑制填料的沉降分离,且实现涂布性及分散稳定性。
本发明中的“水性液态组合物”是指填料等微小的固体粒子在水系介质中高浓度地分散而成为浆料状或糊状的物质。
(水系介质)
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含有水系介质。该水系介质是作为溶剂或分散介质起作用的成分。水系溶剂可以仅为水,也可以为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水优选蒸馏水,但根据用途,也可以为通常的自来水。
有机溶剂优选为可与水混和的溶剂。作为这样的有机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IPA)、正丁醇、仲丁基醇、异丁醇、叔丁醇等醇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正丙酯、醋酸异丙酯、醋酸正丁酯、醋酸异丁酯、醋酸甲氧基丁酯、醋酸溶纤剂、醋酸戊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等酯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二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类;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等酰胺类;二甲基亚砜等亚砜类。其中,优选醇类,进一步优选IPA。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二种以上。
水系介质的pH优选为7以下。若水系介质的pH超过7,则OH/NH2聚合物的交联有时不易进行。
在使用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作为水系介质的情况下,混合溶剂中所含的有机溶剂的比例优选为1~7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60质量%。例如在使用IPA和水的混合溶剂的情况下,混合溶剂中所含的IPA的比例优选为1~40质量%,更优选为5~40质量%。
(OH/NH2聚合物)
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所含的OH/NH2聚合物和PBTC通过加热进行反应来交联。因此,在加热前的状态下,从反应效率的方面考虑,优选均匀地混合两者。因此,OH/NH2聚合物优选在100℃以下可溶于pH1~14的水、或含有水和有机溶剂的水系介质。
作为OH/NH2聚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多糖、聚氨基酸、聚乙烯醇、聚烯丙基胺、聚乙烯基胺、聚脒、及聚乙烯亚胺等聚合物;它们的聚合物的衍生物;它们的混合物等。
作为上述衍生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上述聚合物的羧基化物、二醇化物、甲苯磺酰化物、硫酸化物、磷酸化物、醚化物、烷基化物、及它们的盐等。它们的衍生物可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来合成。取代基的导入率优选相对于构成聚合物的每个单体单元为0.1~6。若低于0.1,则导入的取代基的特性不易显现,若超过6,则有时聚合物的交联不充分。
在上述OH/NH2聚合物的具体例中,多糖具有为天然物或源自天然物这样的优点。特别是,在多糖中,从容易大量获得的方面考虑,优选海藻酸、淀粉、纤维素、壳多糖、壳聚糖、及果胶。多糖可以为天然物,也可以为合成物。作为天然来源的多糖,可以例示,源自海草的海藻酸、马铃薯淀粉、棉花纤维素、源自甲壳类的壳聚糖等。
在OH/NH2聚合物中,优选壳多糖、壳聚糖、纤维素、及它们的衍生物,进一步优选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阳离子化壳聚糖、及它们的盐(以下,也简记为“壳聚糖类”)。特别优选壳聚糖类,因其具有下述特性:(i)其自身具有抗菌性等各种独特的特性、(ii)利用PBTC的交联性良好、(iii)容易与由纤维、金属、或玻璃等构成的基体材料相互作用且密合性高。
壳聚糖例如可通过对在蟹或虾的甲壳类外皮中存在的壳多糖进行脱乙酰化而得到,其自身为众所周知的材料。可以制造各种脱乙酰化度、各种分子量的壳聚糖类,也可以从市场容易地获得。
作为聚乙烯醇(以下,也简记为“PVA”),可以使用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制造的任一物质,聚合度及皂化度等没有限定。另外,也可以为与其它的单体的共聚物。进而,关于聚烯丙基胺、聚乙烯基胺、聚乙烯亚胺、及聚脒,也可以使用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制造的任一物质,聚合度等没有限定。另外,也可以为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聚氨基酸可以为天然物,也可以为合成物。作为聚氨基酸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聚赖氨酸、聚鸟氨酸、聚精氨酸、聚组氨酸、鱼精蛋白、明胶、及胶原等。
在使用聚乙烯基胺、聚脒、壳聚糖、及纤维素衍生物等在分子内具有氨基的聚合物的情况下,通过在这些聚合物中加入酸并使其与氨基进行成盐反应,抗菌性及水溶解性提高。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这些聚合物的盐。
作为用于上述成盐反应的酸,只要为可某种程度溶解于水系介质的酸即可。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盐酸、甲酸、醋酸、丙酸、丁酸、牛磺酸、吡咯烷酮羧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羟基丙二酸、丙二酸、琥珀酸、己二酸、苯甲酸、水杨酸、氨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维生素C等有机酸。其中,优选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天然存在的有机酸。
这样的酸的使用量根据壳聚糖的脱乙酰化度、聚乙烯基胺及聚脒的碱度、或者酸的当量发生变化,因此,无法笼统规定。但是,优选为生成的盐可以保持水溶性的使用量。相对于聚乙烯基胺、聚脒、壳聚糖、或纤维素衍生物中一个氨基,酸的使用量优选为约0.8~2摩尔的范围。
OH/NH2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200万。若低于5,000,则存在交联生成物变脆的倾向。另一方面,若OH/NH2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超过200万,则在将水性液态组合物用作涂布液的情况下,有时难以形成均匀的涂膜。
在OH/NH2聚合物为壳聚糖类的情况下,壳聚糖类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万~100万。若重均分子量低于5,000,则有时所形成的薄膜的强度不充分。另外,在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情况下,有时导电性材料的分散性不充分。另一方面,若壳聚糖类的重均分子量超过100万,则水性液态组合物的粘度变得过高,有时不得不将壳聚糖类的浓度抑制为较低水平。另外,浆料的粘度上升,不易提高导电性材料的固体成分浓度,故不优选。
关于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所含的OH/NH2聚合物的比例,优选每100质量份水性液态组合物中含有0.1~4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0.5~20质量份。
(PBTC)
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含有PBTC。PBTC作为OH/NH2聚合物的交联剂起作用。因此,在将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用作涂布液时,PBTC有助于提高所形成的涂布膜的牢固性。另外,除作为交联剂的功能以外,也可有助于表现出所形成的涂布膜的亲水性、抗菌/防霉性、防臭性等。PBTC为公知的物质,一般而言,可用于络合剂、水垢防止剂、清洁剂、漂白剂、防腐剂、消毒剂、掺杂剂等用途。另外,PBTC可以以Dequest7000(Samofosu公司制)等商品名从市场获得。
关于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所含的PBTC的比例,优选每100质量份水性液态组合物含有1~4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1~20质量份。
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所含的OH/NH2聚合物(A)和PBTC(B)的质量比优选为A/B=1/5~5/1。若A/B的值低于1/5,则存在OH/NH2聚合物的交联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若A/B的值超过5/1,则有时在价格性能比方面不利。
在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OH/NH2聚合物和PBTC的总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0.1~40质量%。在OH/NH2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大且溶液粘度高的情况下,有时,需要将上述固体成分浓度设为0.1质量%左右。但是,若上述固体成分浓度低于0.1质量%,则有时难以稳定地形成涂布膜。另一方面,若上述固体成分浓度超过40质量%,则有时难以得到均匀的水性液态组合物。
(高分子酸)
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优选进一步含有高分子酸。该高分子酸为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均聚物和/或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与不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通过含有这样的高分子酸,可以进一步提高所形成的涂布膜相对于基体材料的密合性,并且所形成的涂布膜的亲水功能也进一步提高。
高分子酸优选含有20摩尔%以上的源自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构成单元,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以上。若源自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构成单元的含有比例低于20摩尔%,则存在水溶性降低,并且所形成的涂布膜相对于基体材料的密合性降低的倾向。另外,若重均分子量低于5000,则有时所形成的涂布膜的强度不充分。
作为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富马酸、巴豆酸、β-羧乙基丙烯酸酯、β-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不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可以使用苯乙烯类、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酰胺类、链烷酸乙烯酯、及丙烯腈类。作为苯乙烯类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乙基苯、乙烯基萘等。作为丙烯酸酯类及甲基丙烯酸酯类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等脂肪族(C1~C30)的醇酯类;(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环己烷等脂环族醇的酯类;(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等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等含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丙烯酰胺类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二丙酮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等。作为链烷酸乙烯酯的具体例,可以举出: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等。另外,作为丙烯腈类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
高分子酸优选为选自聚丙烯酸、聚马来酸、及聚衣康酸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含有这样的高分子酸,可以进一步提高所形成的涂布膜对于基体材料的密合性,并且,所形成的涂布膜的亲水功能也进一步提高。
关于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所含的高分子酸的比例,优选每100质量份水性液态组合物含有0.1~4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0.5~20质量份。
(聚亚烷基二醇、聚环氧烷烃)
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优选含有聚亚烷基二醇和/或聚环氧烷烃。聚亚烷基二醇为通过对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环氧烷烃进行开环聚合而得到的非离子性化合物。另外,聚环氧烷烃为聚亚烷基二醇中聚合度更高的高分子量型的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含有聚亚烷基二醇和/或聚环氧烷烃,可赋予所形成的涂布膜以更高的可挠性及亲水性。
作为聚亚烷基二醇,优选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另外,作为聚环氧烷烃,优选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氧丁撑、聚环氧乙烷和聚环氧丙烷的无规或嵌段共聚物等。这些可以以Peo(住友精化公司制)、Alcox(明成化学工业公司制)等商品名从市场获得。
关于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所含的聚亚烷基二醇和聚环氧烷烃的总含有比例,优选每100质量份水性液态组合物含有0.1~4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0.5~20质量份。
(导电性材料)
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优选含有导电性材料。通过含有导电性材料,可以形成电接触性提高的涂布膜。如上形成的涂布膜优选作为锂二次电池、电容器等蓄电装置中所使用的集电体的涂布膜。即,由于可以形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涂布膜,因此,可以降低电极层的内部电阻,并且可以提高容量密度。
导电性材料优选为选自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炉黑、单层或多层碳纳米纤维、及单层或多层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关于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中所含的导电性材料的比例,优选每100质量份水性液态组合物含有0.1~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1~20质量份。
(水性液态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通过选择含有适当的OH/NH2聚合物、高分子酸、聚亚烷基二醇、及聚环氧烷烃等,可以用作环境负荷小且具有优异的功能性的水性涂布液。具体而言,可以期待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在涂料、油墨、磁性体、陶瓷、蓄电装置、粘接剂、电子材料、液晶彩色滤光片、医药品、化妆品、香料等各种领域中利用。例如,通过含有炭黑等导电性材料,可以用作导电性涂布液,用于形成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电容器等蓄电装置的集电体表面上所形成的导电性涂布膜。
(水性涂布液)
本发明的水性涂布液含有上述水性液态组合物。另外,也可以仅将上述水性液态组合物直接用作涂布液。另外,也可以根据用途,用水系介质进行稀释后使用,以达到适当的稀释倍率。
若将本发明的水性涂布液涂布于金属材料等基体材料表面后形成的涂布膜加热干燥,则PBTC作为OH/NH2聚合物的交联剂起作用,相对于基体材料表面具有非常优异的密合性,并且可形成具有耐溶剂性及耐水性的涂布膜。
在将水性涂布液的整体设为100质量份的情况下,水性涂布液中所含的各成分的比例分别如下所述。OH/NH2聚合物优选为0.1~4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20质量份。PBTC优选为1~4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20质量份。高分子酸优选为0.1~4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20质量份。聚亚烷基二醇和聚环氧烷烃的总量优选为0.1~4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20质量份。导电性材料优选为0.1~3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20质量份。另外,水性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比例优选为0.1~40质量%。
若OH/NH2聚合物的比例低于0.1质量份,则有时所形成的涂布膜的强度及密合性不足,存在构成涂布膜的成分容易脱落的倾向。另一方面,若OH/NH2聚合物的比例超过40质量份,则存在不易得到均匀的溶液的倾向。若PBTC的比例低于1质量份,则有时交联的程度不充分,所形成的涂布膜的交联密度低,在对于基体材料的密合性、对于有机溶剂的不溶解性、非溶胀性方面存在不充分的倾向。另一方面,若PBTC的比例超过40质量份,则存在所形成的涂布膜的可挠性降低的倾向,并且有时在成本方面不利。若导电性材料的比例低于0.1质量份,则有时所形成的涂布膜的导电性不足。另一方面,若导电性材料的比例超过30质量份,则有时其它的成分不足,所形成的涂布膜的性能降低。
在形成导电性涂布膜的情况下,在将水性涂布液的整体设为100质量份时,优选含有OH/NH2聚合物1~10质量份、PBTC1~10质量份、高分子酸0.1~20质量份、聚亚烷基二醇和聚环氧烷烃的总量0.1~10质量份、及导电性材料1~15质量份。
水性涂布液中可以含有PBTC以外的交联剂(其它的交联剂)等成分。作为其它的交联剂,可以举出:PBTC以外的多元酸类。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多元酸;多元酸的酸酐;多元酸的部分或全部羧基的盐(铵盐或胺盐);多元酸的部分或全部羧基的烷基酯、酰胺、酰亚胺、或酰胺酰亚胺;将这些化合物的一个以上羧基利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N-羟基磺基琥珀酰亚胺或它们的衍生物进行修饰而成的衍生物等。作为多元酸的衍生物,优选进行加热时生成多元酸的化合物。
更具体的而言,优选使用以下所示的多元酸或其衍生物(例如酸酐)。
<二元酸>
草酸、丙二酸、琥珀酸、甲基琥珀酸、戊二酸、甲基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马来酸、甲基马来酸、富马酸、甲基富马酸、衣康酸、粘康酸、柠康酸、戊烯二酸、乙炔二羧酸、酒石酸、苹果酸、刺孢青霉酸、谷氨酸、谷胱甘肽、天冬氨酸、胱氨酸、乙酰基胱氨酸、二甘醇酸、亚氨基二醋酸、羟基乙基亚氨基二醋酸、硫代二甘醇酸、亚硫酰二甘醇酸、磺酰二甘醇酸、聚环氧乙烷二甘醇酸(PEG酸)、吡啶二羧酸、吡嗪二羧酸、环氧琥珀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四氯邻苯二甲酸、萘二羧酸、四氢邻苯二甲酸、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羧酸、二苯基砜二羧酸、二苯基甲烷二羧酸
<三元酸>
柠檬酸、1,2,3-丙烷三羧酸、1,2,4-丁烷三羧酸、2-膦酰基-1,2,4-丁烷三羧酸、偏苯三酸、1,2,4-环己烷三羧酸
<四元酸>
乙二胺四醋酸、1,2,3,4-丁烷四羧酸、均苯四酸、1,2,4,5-环己烷四羧酸、1,4,5,8-萘四羧酸
<六元酸>
1,2,3,4,5,6-环己烷六羧酸
另外,也可以组合使用以下所示的其它多元酸。例如可以举出:异柠檬酸、乌头酸、氮川三醋酸、羟乙基乙二胺三醋酸、羧乙基硫代琥珀酸、均苯三酸等三元酸;乙二胺N,N’-琥珀酸、1,4,5,8-萘四羧酸、戊烯四羧酸、己烯四羧酸、谷氨酸二醋酸、马来化甲基环己烯四羧酸、呋喃四羧酸、二苯甲酮四羧酸、酞菁四羧酸、1,2,3,4-环丁烷四羧酸、环戊烷四羧酸等单环式四羧酸类;双环[2,2,1]庚烷-2,3,5,6-四羧酸、双环[2,2,2]辛烷-2,3,5,6-四羧酸等多环式四羧酸类四元酸;二乙三胺五醋酸等五元酸等。
水性涂布液中所含的其它多元酸的比例优选相对于OH/NH2聚合物为0.01~200质量%。
作为多元酸以外的其它交联剂,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等环氧化合物;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苯基二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化合物;将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用酚类、醇类、活性亚甲基类、硫醇类、酰胺类、酰亚胺类、胺类、咪唑类、脲类、氨基甲酸类、亚胺类、肟类、亚硫酸类等封闭剂进行了封闭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乙二醛、戊二醛、二醛淀粉等醛化合物;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羟甲基三聚氰胺、二羟甲基脲等羟甲基化合物;醋酸锆、碳酸锆、乳酸钛等有机酸金属盐;三甲氧基铝、三丁氧基铝、四乙氧基钛、四丁氧基钛、四丁氧基锆、二丙氧基乙酰丙酮铝、二甲氧基双(乙酰丙酮)钛、二丁氧基双(乙基乙酰乙酸)钛等金属醇盐化合物;乙烯基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咪唑硅烷等硅烷耦联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硅烷化合物;碳二酰亚胺化合物等。这些交联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OH/NH2聚合物的0.01~200质量%。
另外,通过在水性涂布液中含有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和/或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提高对纤维处理的适应性、或者提高处理物的手感。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总含有比例为OH/NH2聚合物的1~50质量%左右。
作为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甘油、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葡萄糖、果糖、甘露醇、乳糖、及海藻糖等。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及两性表面活性剂。更具体而言,可以列举,氯化胆碱、聚氧乙烯十二烷基胺、聚氧乙烯十八烷基胺、二甲基十二烷基甜菜碱、烷基二氨基乙基甘氨酸、乙基硫酸羊毛脂脂肪酸氨基乙基二甲基铵、氧乙烯烷基醚、烷基葡萄糖苷、烷基聚葡萄糖苷、蔗糖脂肪酸酯、甘油烷基醚、甘油烷基酯等。另外,也可以组合使用二种以上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及表面活性剂。
相对于OH/NH2聚合物(例如壳聚糖类),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总含有比例优选为1~50质量%。另外,相对于OH/NH2聚合物(例如壳聚糖类),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的含有比例优选为1~20质量%。另外,相对于OH/NH2聚合物(例如壳聚糖类),表面活性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1~20质量%。通过设为上述含有比例,所形成的涂布膜的耐水性和经济效果的平衡提高。
本发明的水性涂布液可以在不妨碍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添加作为OH/NH2聚合物的溶解助剂的低级单羧酸、己二酸二酰肼等二酰肼类、防腐剂、防霉剂、有机溶剂、微粒填料、油剂等。
本发明的水性涂布液尽管含有交联成分,但在5~30℃的温度下放置1个月以上也不易增粘或凝胶化。因此,可确保有效期,并且可用作一液型处理剂。另外,通过将本发明的水性涂布液涂布于物品(基体材料)表面而形成的涂布膜加热干燥,可以形成耐水性优异的功能性涂布膜。另外,通过在80℃以上、优选120℃~200℃的达到温度下进行加热干燥,可以形成牢固地密合于物品(基体材料)表面的功能性涂布膜。
在水性涂布液为不含填料等的溶液的情况下,通过在水系介质中添加OH/NH2聚合物、PBTC、高分子酸、聚亚烷基二醇和/或聚环氧烷烃等,可以制备水性涂布液。将各成分添加于水系介质(溶剂)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定。搅拌可以在室温下进行,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热。
另一方面,在为分散有导电性材料的水性涂布液的情况下,通过在水系介质(分散介质)中添加OH/NH2聚合物、PBTC、导电性材料、高分子酸、聚亚烷基二醇和/或聚环氧烷烃并使其为上述比例,使用现有公知的混合机进行混合分散,可以制备水性涂布液。作为混合机,可以使用球磨机、砂磨机、颜料分散机、擂溃机、超声波分散机、均质器、行星式混合机、霍巴特混合机等。另外,也优选使用混合机预先将导电性材料混合,接着添加OH/NH2聚合物、PBTC、及其它的任意成分,均匀地进行混合的方法。通过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容易地制备均匀的水性涂布液。
(功能性涂布膜)
本发明的功能性涂布膜通过下述方法形成:将上述水性涂布液涂布于被涂布物(基体材料)表面,并对形成的涂布膜进行加热干燥。水性涂布液的涂布量没有特别限制,所形成的功能性涂布膜的厚度通常只要为0.05~100μm、优选0.1~10μm,进一步优选为0.1~5μm,特别优选为0.1~2μm的量即可。作为基体材料,可以举出,铝及铜等金属、玻璃、天然树脂、合成树脂、陶瓷、木材、纸、纤维、织布、无纺布、皮革等。其中,优选铝箔或铜箔等蓄电装置用集电体。
利用凹版涂布、凹版逆转涂布、辊涂、Meyer棒涂布、刮板涂布、刀涂、气刀涂布、逗点涂布、狭缝模涂布、滑动模涂布、浸渍涂布、挤出涂布、喷涂、刷涂等各种涂布方法将水性涂布液涂布于基体材料的表面。然后,通过加热干燥形成功能性涂布膜。若功能性涂布膜的膜厚低于0.05μm,则有时难以均匀地涂布水性涂布液。另一方面,若超过100μm,则有时功能性涂布膜的可挠性降低。
加热干燥优选在80℃以上进行1秒以上、更优选在80℃以上且250℃以下进行1秒以上且60分钟以下。若为这样的条件,则可以使涂布液中的OH/NH2聚合物等聚合物类充分地交联,可以形成相对于基体材料的密合性及电化学稳定性提高了的功能性涂布膜。加热处理条件低于80℃或短于1秒时,有时所形成的功能性涂布膜的密合性及电化学稳定性降低。
(导电性涂布膜、电极板用部件、电极板、及蓄电装置)
在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及水性涂布液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情况下,优选作为构成二次电池及电容器等蓄电装置用电极板的导电性涂布膜的形成材料。另外,通过对涂布于集电体10表面的水性液态组合物或水性涂布液进行加热干燥,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那样的具备集电体10和配设在该集电体10表面的导电性涂布膜12的电极板用部件14。导电性涂布膜12的厚度通常为0.1~10μm,优选为0.1~5μm,进一步优选为0.1~2μm。通过在形成的导电性涂布膜12上形成电池用正极电极层、电池用负极电极层、电容器用正极电极层、电容器用负极电极层、或分极性电极层等活性物质层16,可以制造如图1所示那样的电极层-集电体间的电阻小、环境负荷小的蓄电装置用的电极板20。
另外,通过使用如上制造的电极板,可以得到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双电层电容器、及锂离子电容器等的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由于具备在集电体的表面配设有导电性涂布膜的电极板用部件,因此,该蓄电装置具有放电容量大或者内部电阻低这样的优异特性。
导电性涂布膜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3,000Ω/□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Ω/□以下。若表面电阻率超过3,000Ω/□,则由于内部电阻变高,难以得到高效率且长寿命的电池或电容器。
导电性涂布膜的表面电阻率可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进行测定。将水性涂布液涂布在玻璃板上后,在200℃下干燥1分钟,形成干燥膜厚4μm的导电性涂布膜。然后,根据JIS K7194利用四探针法测定表面电阻率。另外,利用四探针法进行的表面电阻率测定可以使用三菱化学Analytech公司制的Loresta GP、MCP-T610在25℃、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实施。
(亲水性涂布膜)
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及水性涂布液优选作为设置于玻璃等基体材料表面的亲水性涂布膜的形成材料。通过形成亲水性涂布膜,可赋予防雾性。亲水性涂布膜的厚度通常为0.1~10μm,优选为0.1~5μm,进一步优选为0.1~2μm。
亲水性涂布膜与水的接触角(θ)优选为40°以下。亲水性涂布膜与水的接触角(θ)可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进行测定。将水性涂布液涂布在基体材料上后,在200℃下干燥10秒,形成干燥膜厚0.7μm的亲水性涂布膜。然后,根据JISK2396利用液滴法测定水相对于亲水性涂布膜的接触角。另外,利用液滴法进行的接触角测定可以使用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的接触角计Drop Master100在25℃、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实施。
(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备基体材料和一体地配设在该基体材料上的上述功能性涂布膜。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为亲水性、导电性、抗菌/防臭性、手感、防雾性、耐久性(紙力)、染色性、耐水性、防污染性等优异的材料。另外,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对在基体材料上涂布上述水性液态组合物或水性涂布液而成的涂布膜进行加热干燥等来制造。
作为基体材料,可以举出:金属、玻璃、天然树脂、合成树脂、陶瓷、木材、纸、无纺布、织布、及皮革等。另外,作为基体材料,若使用铝、铜、镍、及不锈钢等金属,则可提供一种作为蓄电装置集电体有用的复合材料。
实施例
下面,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另外,以后“份”或“%”为质量基准。
<各种水性液态组合物的制备>
将各种水性液态组合物的组成示于表1-1及1-2。另外,将羟基丙基壳聚糖简称为“HPC”、羟丁基壳聚糖简称为“HBC”、甘油基化壳聚糖简称为“GLYC”、膦酸基丁烷三羧酸简称为“PBTC”、异丙醇简称为“IPA”。
(例1-1)
在离子交换水81份中加入壳聚糖(脱乙酰化度85%、重均分子量10万)5份和50%PBTC水溶液(Samofosu公司制、Dequest7000)14份后,在室温下搅拌溶解4小时,制备100份的水性液态组合物。
(例1-2~1-20)
组成如表1-1及1-2所示,除此以外,与上述例1-1同样地制备水性液态组合物。
(例1-21)
在离子交换水65份中加入壳聚糖(脱乙酰化度85%、重均分子量10万)10份和聚丙烯酸水溶液(东亚合成公司制、Julimar AC-10L(固体成分40%、MW25,000))25份后,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然而,壳聚糖不溶解,无法得到均匀的水性液态组合物。
表1-1
聚丙烯酸:东亚合成公司制、Julimar AC-10L
聚马来酸:Samofosu公司制、Dequest9000
聚衣康酸:磐田化学工业公司制
GLYC:甘油化壳聚糖
    表1-2
Figure BDA0000371101520000201
PEO:住友精化公司制、PEO-1Z
PPG:旭硝子公司制、Preminol
<导电性涂布液、导电性涂布膜的制作及评价>
(实施例1)
(1)导电性涂布液
配合乙炔黑10份和例1-1的水性液态组合物90份,使用行星式混合机以转速60rpm搅拌混合120分钟,制备导电性涂布液。
(2)导电性涂布膜
将制备的导电性涂布液使用逗点涂布机涂布于由厚度20μm的铝箔制成的集电体的单面。用110℃的烘箱加热干燥2分钟,进一步用180℃的烘箱加热干燥2分钟,在集电体的单面上形成膜厚1μm的导电性涂布膜。
(3)溶解/溶胀性
在以EC(碳酸亚乙酯):PC(碳酸亚丙酯):DME(二甲氧基乙烷)=1:1:2(体积比)配合而成的混合溶剂中溶解作为支持电解质的1摩尔的LiPF6,制备溶液。将导电性涂布膜在70℃的溶液中浸渍72小时后,观察状态。将导电性涂布膜没有变化的情况评价为溶解/溶胀性“良”。另外,将导电性涂布膜层发生剥离或溶胀的情况评价为溶解/溶胀性“不良”。将结果示于表2。
(4)表面电阻率
使用逗点涂布机将导电性涂布液涂布在PET膜上后,用180℃的烘箱进行5分钟干燥处理,形成导电性涂布膜(干燥膜厚4μm)。依据JIS K7194利用四探针法测定形成的导电性涂布膜的表面电阻率。将结果示于表2。另外,利用四探针法测定时使用三菱化学Analytech公司制的Loresta GP、MCP-T610在25℃、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实施。
(实施例2~19、比较例1~2)
使用表2所示的水性液态组合物代替例1-1的水性液态组合物,除此以外,与上述的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导电性涂布液。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溶解/溶胀性的评价及表面电阻率的测定。将结果示于表2。另外,在比较例2中,使用聚偏氟乙烯的5%NMP溶液(PVDF溶液)。
表2
Figure BDA0000371101520000211
AB:乙炔黑(电气化学工业公司制、Denka Black HS-100)
KB:科琴黑(Lion公司制、ECP600JD)
FB:炉黑(三菱化学公司制、#3050B)
CNT:碳纳米管(东京化成工业公司制、多层型、直径40-60nm、长度1-2μm)
<在电池中的应用>
(实施例20)
(1)正极电极板
使用逗点涂布机将实施例1的导电性涂布液涂布于由厚度20μm的铝箔制成的集电体的单面。用110℃的烘箱加热干燥2分钟,进一步用180℃的烘箱加热干燥2分钟,在集电体的单面上形成膜厚1μm的导电性涂布膜。
将LiCoO2粉末(粒径1~100μm)90份、乙炔黑5份、及聚偏氟乙烯的5%NMP溶液(PVDF溶液)50份混合并用行星式混合机以转速60rpm搅拌混合120分钟,由此,得到含有浆料状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液。将得到的正极液用逗点涂布机涂布于导电性涂布膜的表面后,用110℃的烘箱进行2分钟干燥处理,再用180℃的烘箱干燥2分钟除去溶剂,在导电性涂布膜上形成干燥膜厚为100μm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在5,000kgf/cm2的条件进行压制使膜厚均匀,然后在80℃的真空烘箱中陈化48小时,充分地挥发成分(水或溶剂等),得到正极电极板。
(2)负极电极板
使用逗点涂布将实施例1的导电性涂布液涂布于铜箔集电体的单面。用110℃的烘箱加热干燥2分钟,再用180℃的烘箱加热干燥2分钟,在集电体的单面上形成膜厚为1μm的导电性涂布膜。
将煤焦炭在1200℃下进行热分解而得到的碳粉末90份、乙炔黑5份、及聚偏氟乙烯的5%NMP溶液(PVDF溶液)50份混合并用行星式混合机以转速60rpm搅拌混合120分钟,由此得到含有浆料状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液。将得到的负极液用逗点涂布机涂布于导电性涂布膜的表面后,用110℃的烘箱进行2分钟干燥处理,再用180℃的烘箱干燥2分钟除去溶剂,在导电性涂布膜上形成干燥膜厚为100μm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在5,000kgf/cm2的条件下进行压制使膜厚均匀后,在80℃的真空烘箱中陈化48小时充分地除去挥发成分(水或溶剂等),得到负极电极板。
(3)电池
将正极电极板和负极电极板经由比具有三维空孔结构(海绵状)的正极电极板宽的由聚烯烃系(聚丙烯、聚乙烯、或它们的共聚物)的多孔性膜制成的隔板卷绕成螺旋状制作电极体。将制作的电极体插入兼具负极端子的有底圆筒状不锈钢容器内,以AA尺寸组装定格容量500mAh的电池。在该电池中注入如下形成的电解液:在以EC(碳酸亚乙酯):PC(碳酸亚丙酯):DME(二甲氧基乙烷)=1:1:2(体积比)且总量为1L的方式制备混合溶剂,在该混合溶剂中溶解作为支持电解质的1摩尔的LiPF6
(4)充放电容量保持率
使用充放电测定装置在25℃的温度条件下测定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每20单元以充电电流0.2CA的电流值从充电方向充电至电池电压4.1V,停止10分钟后,用相同电流放电至2.75V,停止10分钟后,在以下相同条件下重复100循环的充放电,测定充放电特性。将第1次循环的充放电容量值设为100时,第100次的充放电容量值(充放电容量保持率)为99%。
(实施例21~25、比较例3)
使用表3所示的导电性涂布液代替实施例1的导电性涂布液,除此以外,与上述的实施例20同样地制作电池。另外,与实施例20同样地测定充放电容量保持率。将结果示于表3。
表3:正极电极板、负极电极板、电池
<在电容器中的应用>
(实施例26)
使用逗点涂布机将实施例1的导电性涂布液涂布于由厚度20μm的铝箔制成的集电体的单面。用110℃的烘箱加热干燥2分钟,再用180℃的烘箱加热干燥2分钟,在集电体的单面上形成膜厚为0.5μm的导电性涂布膜。
将比表面积1,500m2/g、平均粒径10μm的高纯度活性炭粉末100份、及乙炔黑8份装入行星式混合机,加入聚偏氟乙烯的5%NMP溶液(PVDF溶液)使总固体成分浓度为45%,混合60分钟。然后,用NMP进行稀释使固体成分浓度为42%,再混合10分钟,得到电极液。将得到的电极液使用刮板涂布在导电性涂布膜上,在80℃下用鼓风干燥机干燥30分钟。然后,使用辊压机进行压制,得到厚度80μm、密度0.6g/cm3的电容器用分极性电极板。
将得到的电容器用分极性电极板切割为直径15mm的圆形,制作2张这样的电极板,在200℃下干燥20小时。使2张电极板的电极层面对置,在其间夹持直径18mm、厚度40μm的圆形纤维素制隔板,收纳在设置了聚丙烯制衬垫的不锈钢制的硬币型外装容器(直径20mm、高度1.8mm、不锈钢厚度0.25mm)中。将电解液注入硬币型外装容器中使其中不残留空气,隔着聚丙烯制衬垫向外装容器覆盖厚度0.2mm的不锈钢帽并固定,将容器密封,制造直径20mm、厚度约2mm的电容器。另外,作为电解液,使用使四乙基四氟硼酸铵以1摩尔/L的浓度溶解于碳酸亚丙酯而成的溶液。将得到的电容器的静电容量及内部电阻的测定结果示于表4。
(实施例27~31)
使用表4所示的导电性涂布液代替实施例1的导电性涂布液,除此以外,与上述实施例26同样地得到电容器。另外,测定得到的电容器的静电容量及内部电阻。将测定结果示于表4。
(比较例4)
使用表4所示的导电性涂布液代替实施例1的导电性涂布液,除此以外,与上述实施例26同样地得到电容器。测定得到的电容器的静电容量及内部电阻,作为评价实施例26~31的电容器的基准。
以电流密度20mA/cm2测定电容器的静电容量及内部电阻。以比较例4的电容器的静电容量及内部电阻作为基准,将实施例26~31的电容器用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静电容量越大、或者内部电阻越小,表示电容器的性能越好。
(静电容量的评价基准)
A:静电容量比比较例4大20%以上。
B:静电容量比比较例4大10%以上且不足20%。
C:静电容量为比较例4的同等以下。
(内部电阻的评价基准)
A:内部电阻比比较例4小20%以上。
B:内部电阻比比较例4小10%以上且不足20%。
C:内部电阻为比较例4的同等以下。
表4:电容器的特性
Figure BDA0000371101520000251
<亲水性涂布液的制备>
将各种亲水性涂布液的组成示于表5-1及5-2。另外,将膦酸基丁烷三羧酸简称为“PBTC”、丁烷四羧酸简称为“BTC”、聚丙烯酸简称为“PAA”、聚马来酸简称为“PMA”、聚乙烯醇简称为“PVA”、聚乙二醇简称为“PEG”、聚环氧乙烷简称为“PEO”。
(实施例32)
在离子交换水79份中分散壳聚糖(脱乙酰化度85%、重均分子量10万)5份,得到分散液。在得到的分散液中加入50%PBTC水溶液(Samofosu公司制、Dequest7000)16份后,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制备100份的亲水性涂布液。
(实施例33)
在离子交换水64份中分散壳聚糖(脱乙酰化度85%、重均分子量6万)6份,得到分散液。在得到的分散液中加入50%的PBTC水溶液(Samofosu公司制、Dequest7000)20份后,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接着,在搅拌下加入聚丙烯酸水溶液(东亚合成公司制、Julimar AC-10L(固体成分40%、MW25,000))10份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制备100份的亲水性涂布液。
(实施例34~47)
组成如表5-1及5-2所示,除此以外,与上述实施例32及33同样地制备亲水性涂布液。
(比较例5)
将离子交换水90份和甘油基化壳聚糖10份混合,在室温下搅拌溶解4小时,制备亲水性涂布液。
(比较例6)
在离子交换水37.5份中添加10%的PVA水溶液(KURARAY公司制、KURARAY POVAL PVA117)50份后,在搅拌下添加聚丙烯酸水溶液(东亚合成公司制、Julimar AC-10L(固体成分40%、Mw25,000))12.5份。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制备100份的亲水性涂布液。
(比较例7及8)
组成如表5-1及5-2所示,除此以外,与上述实施例32同样地制备亲水性涂布液。
表5-1:各种亲水性涂布液的组成
Figure BDA0000371101520000261
PBTC:Samofosu公司制、Dequest7000
BTC:新日本理化公司制:Rikacid BT-W
PVA:Kuraray公司制、Kuraray Poval PVA117(皂化度98.5%、聚合度1700)
CYLC:甘油基化壳聚糖
表5-2:各种亲水性涂布液的组成
Figure BDA0000371101520000272
PAA:东亚合成公司制、Julimar AC-10L
PEO:住友精化公司制、PEO-1Z
<在玻璃表面的亲水化处理中的应用>
(1)亲水性涂布膜的形成
使用棒涂机(No.3)在板厚1mm的玻璃板(100×100mm)表面涂布实施例32~47及比较例5~8的亲水性涂布液,使干燥膜量为1g/m2。接着,将涂布了亲水性涂布液的玻璃板在表6所示条件下加热干燥,得到在玻璃板上形成有约0.7μm的亲水性涂布膜的供试材料。
(2)供试材料的清洗
将供试材料用自来水冲水清洗(流量1L/分钟)1小时后,在80℃下进行1小时鼓风干燥。将该冲水清洗和80℃干燥处理作为1循环,进行总计10个循环的重复清洗。
(3)接触角的测定
向水平状态的供试材料表面滴加2μl的纯水。依据JIS K2396使用接触角计(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DropMaster100)测定水滴的接触角。另外,接触角的测定在供试材料清洗前和经过10个循环的重复清洗后都进行。
(4)亲水性评价基准
由测定的接触角依据以下基准评价亲水性涂布膜清洗前后的亲水性。将结果示于表6。
5:接触角低于10°。
4:接触角为10°以上且低于20°。
3:接触角为20°以上且低于30°。
2:接触角为30°以上且低于40°。
1:接触角为40°以上且低于50°。
0:接触角为50°以上。
表6:亲水性评价结果
工业实用性
使用本发明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可形成对于基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密合性、耐久性、耐溶剂性、及耐水性,并且可发挥导电性、亲水性、耐污染性、防霉/抗菌性、防臭性、及加工性等功能的功能性涂布膜。具备这样的功能性涂布膜的复合材料可以作为蓄电装置用的集电体等使用。

Claims (24)

1.一种水性液态组合物,其包含:
含有水的水系介质、具有羟基和/或氨基的聚合物、以及膦酸基丁烷三羧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其还含有高分子酸,
所述高分子酸为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均聚物、和/或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与不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其中,所述高分子酸为选自聚丙烯酸、聚马来酸、及聚衣康酸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其还含有聚亚烷基二醇和/或聚环氧烷烃。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为选自多糖、聚氨基酸、聚乙烯醇、聚烯丙基胺、聚乙烯基胺、聚脒、聚乙烯亚胺、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其中,所述多糖为选自海藻酸、淀粉、纤维素、壳多糖、壳聚糖、果胶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其中,所述聚氨基酸为选自聚赖氨酸、聚鸟氨酸、聚精氨酸、聚组氨酸、鱼精蛋白、明胶、及胶原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A)和所述膦酸基丁烷三羧酸(B)的质量比为A/B=1/5~5/1。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200万。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和所述膦酸基丁烷三羧酸的总固体成分浓度为0.1~40质量%。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其还含有导电性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其中,所述导电性材料为选自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炉黑、单层或多层碳纳米纤维、及单层或多层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13.一种水性涂布液,其含有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
14.一种功能性涂布膜,其由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性涂布液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功能性涂布膜,其中,通过JIS K7194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3,000Ω/□以下。
16.一种功能性涂布膜的形成方法,其包含将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性涂布液加热至80℃以上的工序。
17.一种复合材料,其具备:基体材料和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功能性涂布膜,其中,
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功能性涂布膜一体地配设在所述基体材料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基体材料为选自金属、玻璃、天然树脂、合成树脂、陶瓷、木材、纸、纤维、无纺布、织布、及皮革中的至少一种。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基体材料为选自铝、铜、镍、及不锈钢中的至少一种。
20.一种电极板用部件,其具备:集电体和导电性涂布膜,其中,
所述导电性涂布膜配设在所述集电体的表面上,
所述导电性涂布膜是将涂布在所述集电体表面上的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水性液态组合物进行加热处理而形成的。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极板用部件,其中,所述集电体为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的集电体、双电层电容器用的集电体、或锂离子电容器用的集电体。
22.一种电极板,其具备: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电极板用部件和活性物质层,其中,所述活性物质层配设在所述导电性涂布膜的表面上。
23.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极板。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为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双电层电容器、或锂离子电容器。
CN201280010248.5A 2011-02-23 2012-01-31 水性液态组合物、水性涂布液、功能性涂布膜、及复合材料 Active CN1034031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7626 2011-02-23
JP2011-037626 2011-02-23
PCT/JP2012/052128 WO2012114834A1 (ja) 2011-02-23 2012-01-31 水性液状組成物、水性塗工液、機能性塗工膜、及び複合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3109A true CN103403109A (zh) 2013-11-20
CN103403109B CN103403109B (zh) 2015-12-23

Family

ID=46720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0248.5A Active CN103403109B (zh) 2011-02-23 2012-01-31 水性液态组合物、水性涂布液、功能性涂布膜、及复合材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0115B2 (zh)
EP (1) EP2679637B1 (zh)
JP (1) JP5134739B2 (zh)
KR (1) KR101521036B1 (zh)
CN (1) CN103403109B (zh)
TW (1) TWI454521B (zh)
WO (1) WO2012114834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3826A (zh) * 2013-12-10 2014-04-02 江苏绿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除臭剂及除臭方法
CN104086786A (zh) * 2014-07-17 2014-10-08 厦门大学 一种水凝胶电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583333A (zh) * 2012-08-21 2015-04-29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水性液态组合物、水性涂覆液、功能性涂覆膜、和复合材料
CN105814717A (zh) * 2014-01-29 2016-07-2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电化学元件用电极及电化学元件
CN107086303A (zh) * 2017-03-27 2017-08-22 湖北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
TWI664125B (zh) * 2014-09-17 2019-07-01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水溶性包裝用膜
CN110506085A (zh) * 2017-04-07 2019-11-26 日涂表面处理化工有限公司 亲水化处理剂和亲水性皮膜的形成方法
CN110718677A (zh) * 2018-07-12 2020-01-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具有化学附着至其的电活性材料的聚合物网络的高性能电极
CN111033815A (zh) * 2017-08-31 2020-04-1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电化学元件功能层用组合物、电化学元件用功能层以及电化学元件
CN111902969A (zh) * 2018-03-29 2020-11-06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储能器件用电极和储能器件
CN112863889A (zh) * 2021-01-13 2021-05-28 吉林大学 一种以杂多酸复合导电胶为电极的柔性超级电容器
CN115160845A (zh) * 2022-02-17 2022-10-11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水性涂覆液、蓄电装置用电极以及蓄电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14834A1 (ja) 2011-02-23 2012-08-30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水性液状組成物、水性塗工液、機能性塗工膜、及び複合材料
GB2512480B (en) * 2013-03-13 2018-05-30 Avx Corp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CN103554301B (zh) * 2013-10-18 2015-09-30 青岛大学 一种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JP6092797B2 (ja) * 2014-02-20 2017-03-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483386B2 (ja) * 2014-09-25 2019-03-13 学校法人 関西大学 電極、および電気化学キャパシタ
JP6735205B2 (ja) * 2016-10-06 2020-08-05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ラフネスを低減させるために用いられる被覆剤、及びラフネスが低減された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JP7114226B2 (ja) * 2017-06-15 2022-08-08 スターライト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性塗工液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塗工方法
US11005101B2 (en) * 2018-01-19 2021-05-11 Ut-Battelle, Llc Block graft copolymer binders and their use in silicon-containing anode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US10868307B2 (en) 2018-07-12 2020-12-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igh-performance electrodes employing semi-crystalline binders
KR102284844B1 (ko) 2018-08-31 2021-08-03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식회사 먼지 생성을 억제하는 방법, 토양안정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분무 장치
KR102280739B1 (ko) * 2018-08-31 2021-07-27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식회사 라벨용 점착 조성물, 이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점착 시트 및 물품
JP7269810B2 (ja) * 2019-07-11 2023-05-09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導電性高分子分散液、並びに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062876B (zh) * 2020-08-28 2021-06-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磷酸化壳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335476B (zh) * 2021-12-31 2023-08-11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7327232B (zh) * 2023-11-30 2024-02-02 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一种无磷非氮型绿色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52A (zh) * 1994-07-13 1996-01-17 韩允志 多元复合阻垢缓蚀剂的配制方法
CN1781971A (zh) * 2004-11-30 2006-06-07 花王株式会社 研磨液组合物
CN101698542A (zh) * 2009-11-17 2010-04-28 上海依科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镀锌管材质开放式冷却水复合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333B2 (zh) 1974-09-18 1982-04-05
DE3605800A1 (de) 1986-02-22 1987-08-27 Bayer Ag 2-phosphonobutan-1,2,4-tricarbonsaeurederivate als emulgatoren
JPS6310456A (ja) 1986-07-02 1988-01-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
JPS6391292A (ja) 1986-10-04 1988-04-21 Nippon Parkerizing Co Ltd 平版印刷用アルミニウム板
JPH0231894A (ja) * 1988-07-22 1990-02-01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冷却水系のスケール防止剤
JPH03285262A (ja) 1990-03-30 1991-1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の正極の製造法
JP4043551B2 (ja) * 1997-05-23 2008-02-06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スケール防止剤及びスケール防止方法
JP3112015B1 (ja) * 2000-01-07 2000-11-27 大崎工業株式会社 ニッケル粉末の製造方法
US6706214B2 (en) * 2001-07-16 2004-03-16 Gerald Wojcik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substrates
JP2003206409A (ja) * 2002-01-11 2003-07-22 Nippon Parkerizing Co Ltd 加熱架橋性組成物、水性溶液組成物および複合材
JP5249258B2 (ja) * 2005-02-10 2013-07-31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用集電体、二次電池用正極、二次電池用負極、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US7935274B2 (en) * 2005-03-25 2011-05-03 Bulk Chemicals, Inc. Phosphonic acid and polyvinyl alcohol conversion coating
JP2009238720A (ja) 2008-01-10 2009-10-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252941B1 (ko) 2008-06-02 2013-04-12 다이니치 세이카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공액, 전극판 제조용 도공액, 언더코트제 및 그 사용
JP5407348B2 (ja) 2009-01-14 2014-02-05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カ系スケール抑制剤及び防止方法
JP5570127B2 (ja) 2009-02-13 2014-08-13 日本パーカライジング株式会社 親水化処理剤、アルミニウム含有金属材及び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熱交換器
JP5695563B2 (ja) 2009-05-28 2015-04-08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
WO2011024799A1 (ja) 2009-08-27 2011-03-03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電極板用の水系塗工液、蓄電装置用電極板、蓄電装置用電極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蓄電装置
JP5663174B2 (ja) * 2010-02-15 2015-02-04 日本パーカライジング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皮膜を有するアルミニウム又は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材料及びその表面処理方法
WO2012029618A1 (ja) 2010-08-31 2012-03-08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電池又は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集電体コート用導電性組成物、電池又は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集電体、電池および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WO2012114834A1 (ja) 2011-02-23 2012-08-30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水性液状組成物、水性塗工液、機能性塗工膜、及び複合材料
EP2889335B1 (en) 2012-08-21 2017-02-01 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fg. Co., Ltd. Aqueous liquid composition, aqueous coating liquid, functional coating film and composite materia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52A (zh) * 1994-07-13 1996-01-17 韩允志 多元复合阻垢缓蚀剂的配制方法
CN1781971A (zh) * 2004-11-30 2006-06-07 花王株式会社 研磨液组合物
CN101698542A (zh) * 2009-11-17 2010-04-28 上海依科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镀锌管材质开放式冷却水复合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3333A (zh) * 2012-08-21 2015-04-29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水性液态组合物、水性涂覆液、功能性涂覆膜、和复合材料
CN103693826A (zh) * 2013-12-10 2014-04-02 江苏绿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除臭剂及除臭方法
CN103693826B (zh) * 2013-12-10 2015-04-29 江苏绿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除臭剂及除臭方法
CN105814717A (zh) * 2014-01-29 2016-07-2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电化学元件用电极及电化学元件
CN104086786A (zh) * 2014-07-17 2014-10-08 厦门大学 一种水凝胶电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TWI664125B (zh) * 2014-09-17 2019-07-01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水溶性包裝用膜
US10351685B2 (en) 2014-09-17 2019-07-16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Water-soluble packaging film
CN107086303A (zh) * 2017-03-27 2017-08-22 湖北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0506085A (zh) * 2017-04-07 2019-11-26 日涂表面处理化工有限公司 亲水化处理剂和亲水性皮膜的形成方法
CN110506085B (zh) * 2017-04-07 2022-08-02 日涂表面处理化工有限公司 亲水化处理剂和亲水性皮膜的形成方法
CN111033815A (zh) * 2017-08-31 2020-04-1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电化学元件功能层用组合物、电化学元件用功能层以及电化学元件
CN111033815B (zh) * 2017-08-31 2023-04-28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电化学元件功能层用组合物、电化学元件用功能层以及电化学元件
CN111902969A (zh) * 2018-03-29 2020-11-06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储能器件用电极和储能器件
CN110718677A (zh) * 2018-07-12 2020-01-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具有化学附着至其的电活性材料的聚合物网络的高性能电极
CN110718677B (zh) * 2018-07-12 2023-05-2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具有化学附着至其的电活性材料的聚合物网络的高性能电极
CN112863889A (zh) * 2021-01-13 2021-05-28 吉林大学 一种以杂多酸复合导电胶为电极的柔性超级电容器
CN115160845A (zh) * 2022-02-17 2022-10-11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水性涂覆液、蓄电装置用电极以及蓄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17879A (ko) 2013-10-28
EP2679637A1 (en) 2014-01-01
CN103403109B (zh) 2015-12-23
EP2679637B1 (en) 2017-05-10
US10400115B2 (en) 2019-09-03
EP2679637A4 (en) 2015-08-05
KR101521036B1 (ko) 2015-05-15
US20130316231A1 (en) 2013-11-28
TW201241070A (en) 2012-10-16
JPWO2012114834A1 (ja) 2014-07-07
TWI454521B (zh) 2014-10-01
WO2012114834A1 (ja) 2012-08-30
JP5134739B2 (ja)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3109B (zh) 水性液态组合物、水性涂布液、功能性涂布膜、及复合材料
CN104583333B (zh) 水性液态组合物、水性涂覆液、功能性涂覆膜、和复合材料
CN103384697A (zh) 水性液态组合物、水性涂布液、功能性涂布膜、及复合材料
CN102498175B (zh) 水系浆料组合物、蓄电装置用电极板及蓄电装置
TWI519614B (zh) Aqueous liquid compositions, aqueous coating liquids, functional coating films and composi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