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3054B - 片材运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运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3054B
CN103373054B CN201310140329.3A CN201310140329A CN103373054B CN 103373054 B CN103373054 B CN 103373054B CN 201310140329 A CN201310140329 A CN 201310140329A CN 103373054 B CN103373054 B CN 1033730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delivery unit
cylinder
keeper
conveying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03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3054A (zh
Inventor
近藤隼人
小川直辉
铃木靖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or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mor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ori Corp filed Critical Komor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73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3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3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3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1/00Devices for conveying sheets through 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 B41F21/10Combinations of transfer drums and grippers
    • B41F21/106Combinations of transfer drums and grippers for reversing sheets, e.g. for perfecting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22Clamps or grippers
    • B41J13/223Clamps or grippers on rotatable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grippers,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H5/10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grippers, e.g. suction or gripper t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grippers,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H5/12Revolving grippers, e.g. mounted on arms, frames or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85/00Recirculating articles, i.e. feeding each article to, and delivering it from, the same machine work-station more than o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3/00Arrangements for actuating or driving printing presses; 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 B41P2213/70Driv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particular installations or situ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10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 B65H2301/13Relative to size or ori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 B65H2301/132Relative to size or ori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single face or double 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1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10Speed
    • B65H2513/11Speed ang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7/00Means for control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51/00 - B65H2555/00
    • B65H2557/20Calculating means; Controlling methods
    • B65H2557/24Calculating methods; Mathematic models
    • B65H2557/242Calculating methods; Mathematic models involving a particular data profile or cur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5Digital prin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第一至第三传送单元、独立驱动单元、装置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的片材运送装置。第一传送单元包括保持片材的一边缘的第一保持件,并传送由第一保持件所保持的片材。第二传送单元包括保持片材的一边缘的第二保持件,并传送由第二保持件所保持的片材。第三传送单元被支撑成能够在第三传送单元接收来自第一传送单元的片材的接收位置和第三传送单元将片材传递给第二传送单元的传递位置之间摆动。第三传送单元还包括保持由第一传送单元所传送的片材的另一边缘的第三保持件,并传送由第三保持件所保持的片材。独立驱动单元独立地驱动第一传送单元。装置驱动单元驱动包括第二和第三传送单元的整个装置。控制单元控制独立驱动单元以基于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来调节第三传送单元传送片材的速度。

Description

片材运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片材的片材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地,作为一种传送片材的片材运送装置,如日本专利公开文献No.58-219058(文献1)中所描述的,已经提出一种包括片材翻转单元的用于装备有翻转机构的片材馈送偏置旋转印刷机的片材传送单元,所述印刷机能够在片材的两面中的一面或两面上进行印刷。在文献1中提出的印刷机中,包括翻转单元的片材运送装置介于第一和第二相邻的印刷单元之间,并执行对于由片材运送装置所传送的片材的选择性翻转操作以允许在片材上进行单面印刷和双面印刷。
在文献1中所描述的印刷机中,翻转单元包括传递滚筒(附图标记17)和压印滚筒(附图标记16)。在两面印刷中,在片材的引导边缘由传递滚筒夹持的同时被传送的片材的尾边缘由压印滚筒夹持从而以其尾边缘引导来传送片材并使片材反转。
然而,在文献1中所描述的印刷机中,当片材尺寸改变时,驱动压印滚筒的齿轮的接合在启动印刷机之前被取消,压印滚筒相对于传递滚筒的相位被改变以使得压印滚筒的夹具装置与保持在传递滚筒上的片材的尾边缘相对,并且然后齿轮必需重新接合。这增加了操作者的负担,其准备会花费很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易于处理片材的尺寸变化的片材运送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运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单元,其包括保持片材的一个边缘的第一保持件,并传送由第一保持件所保持的片材;第二传送单元,其包括保持片材的一个边缘的第二保持件,并传送由第二保持件所保持的片材;第三传送单元,其被支撑成能够在接收位置和传递位置之间摆动,在所述接收位置,第三传送单元接收来自第一传送单元的片材,在所述传递位置,第三传送单元将片材传递给第二传送单元,所述第三传送单元包括保持由第一传送单元所传送的片材的另一边缘的第三保持件,并传送由第三保持件所保持的片材;独立驱动单元,其独立地驱动第一传送单元;装置驱动单元,其驱动包括第二传送单元和第三传送单元的整个装置;和控制单元,其控制独立驱动单元以基于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来调节第三传送单元传送片材的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即使片材尺寸被改变,第一传送单元39的驱动也通过独立驱动单元254基于片材在运送方向上改变后的尺寸来进行控制。借助于该操作,经过尺寸变化的片材的尾边缘可以由以预定周期摆动的第三传送单元31b的第三保持件31bt保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当由运输滚筒39传送的片材的尾边缘由第三传送单元31b的第三保持件31bt保持时,运输滚筒39的速度被调节以使得以预定周期摆动的第三传送单元31b的第三保持件31bt与片材的尾边缘在接收位置处相对。借助于该操作,即使片材尺寸被改变,片材的尾边缘可以被可靠地从运输滚筒39传递至第三传送单元31b。运输滚筒39的速度也被调节成使得在片材由第三保持件31bt保持之后,第四传送单元37的第四保持件37a与运输滚筒39的第一保持件39a相对。借助于该操作,下一个新片材的引导边缘可以可靠地被从第四传送单元37传递至第一传送单元39。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如果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标准尺寸(参考尺寸),则运输滚筒39的旋转速度在片材从第四传送单元37被接收之后被控制成高于参考速度而在片材被从运输滚筒39传递至第三传送单元31b之后被控制成低于参考速度。借助于该操作,即使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大,从第四传送单元37传送的下一个新片材的引导边缘也可以在运输滚筒跟随第三传送单元31b的运动时、在片材的尾边缘被可靠地保持之后由运输滚筒39可靠地保持。然而,如果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标准尺寸,则运输滚筒39的旋转速度在片材从第四传送单元37被接收之后被控制成低于参考速度而在片材被从运输滚筒39传递至第三传送单元31b之后被控制成高于参考速度。借助于该操作,即使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从第四传送单元37传送的下一个新片材的引导边缘也可以在运输滚筒跟随第三传送单元31b的运动时、在片材的尾边缘被可靠地保持之后由运输滚筒39可靠地保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当片材从运输滚筒39传递至第三传送单元31b时以及当片材从第四传送单元37被接收时,运输滚筒39由独立驱动电机254以参考速度旋转。这允许片材的可靠的接收和传递而不管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如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如果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是标准尺寸,则运输滚筒39一直由独立驱动电机254以恒定的参考速度旋转。这允许具有标准尺寸的片材的可靠的接收和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字印刷设备的示意性布置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如图1所示的翻转机构部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如图2所示的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的圆周表面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如图1所示的数字印刷设备的控制框图;
图5A至5E是示出在如图1所示的数字印刷设备中的双面印刷过程(1)至(5)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图2所示的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的速度控制顺序的时序图;
图7是用于解释在片材尺寸是标准尺寸情况下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的片材夹持变化操作的侧视图;
图8是用于解释在片材尺寸大于标准尺寸情况下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的片材夹持变化操作的侧视图;
图9是用于解释在片材尺寸小于标准尺寸情况下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的片材夹持变化操作的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框图,其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的速度考虑片材尺寸的误差而被控制;以及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框图,其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的速度考虑片材尺寸的实际测量值而被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1)第一实施例
数字印刷设备的布置
根据该实施例的数字印刷设备1(片材处理设备)包括片材馈送装置2(片材供给装置)、数字印刷单元3(处理单元)和片材卸放装置4(片材释放装置),如图1所示。
片材馈送装置2包括堆板21和吸附器装置23,多个片材S1堆叠在所述堆板21上,所述吸附器装置23将堆板21上的顶部片材S1传送到馈送装置板FB上。吸附器装置23包括一对吸口23a和23b,所述吸口23a和23b经由连续供给阀26和间歇供给阀27连接至负压源25。
连续供给阀26和间歇供给阀27在不同的时刻能够使或不使吸口23a和23b利用来自负压源25的负压实现吸附操作。
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f在片材运送方向上置于馈送装置板FB的远端侧上。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f以可摇摆的方式支撑在数字印刷单元3的框架3a上,并包括夹具装置(未示出),该夹具装置将片材S1的作为其一个边缘的引导边缘(前边缘)夹住和保持。馈送侧传递滚筒32与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f相对,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3a上。夹具装置32a设置于馈送侧传递滚筒32上,所述夹具装置32a在夹持状态中保持由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f的夹具装置所传递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f和馈送侧传递滚筒32构成上游片材运送装置。请注意,在下文的描述中,夹具装置由多个夹具形成,所述多个夹具沿着滚筒轴线方向排布,在所述多个夹具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
印刷滚筒33(第二传送单元)用作下游运输滚筒被布置于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f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上,以与馈送侧传递滚筒32接触。所述印刷滚筒33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3a上,并具有三倍于馈送侧传递滚筒32直径的直径。印刷滚筒33包括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33b和33c(第二保持件)和支撑表面33d、33e和33f,所述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33b和33c在从馈送侧传递滚筒32的夹具装置32a接收片材S1时保持片材S1的引导边缘,所述支撑表面33d、33e和33f设置成与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33b和33c相对应,并支撑片材S1。印刷滚筒33由设置有三对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33b和33c和支撑表面33d、33e和33f的三倍直径滚筒实现。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33b和33c设置在沿圆周方向相互具有120度相差的位置处。
喷墨喷嘴部34在印刷滚筒33的与馈送侧传递滚筒32接触的接触部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上与印刷滚筒33的圆周表面相对。
喷墨喷嘴部34包括多个喷墨喷嘴喷头34a至34d(此后被称为喷墨头),所述喷墨头沿着印刷滚筒33的圆周表面在片材运送方向上并行布置,并存储不同颜色的墨水。每个喷墨头34a至34d取向成与印刷滚筒33的圆周表面垂直的方向。喷墨头34a至34d布置在印刷滚筒33附近以与其整个表面被支撑表面33d、33e和33f吸附的片材S1之间具有小间隙。印刷滚筒33和喷墨喷嘴部34构成片材印刷装置。
墨干燥灯35在由印刷滚筒33的喷墨喷嘴部34所印刷的印刷区域33K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上与印刷滚筒33相对,并用作以光(例如红外或紫外射线)辐射片材S1以干燥印刷到片材S1上的墨的干燥装置。注意到,干燥包括将热能施加于墨以使墨中的水分蒸发和使墨固化。
印刷滚筒33布置在喷墨喷嘴部34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上以与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3a上的卸放侧传递滚筒36接触。卸放侧传递滚筒36具有夹具装置36a,所述夹具装置36a在从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33b和33c接收由印刷滚筒33所传送的片材S1时,保持片材S1的引导边缘。
卸放侧传递滚筒37(第四传送单元)用作上游运输滚筒,布置在卸放侧传递滚筒36的与印刷滚筒33接触的接触部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上以与卸放侧传递滚筒36接触。该卸放侧传递滚筒37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3a上。该卸放侧传递滚筒37具有夹具装置37a(上游夹具装置),该夹具装置37a接收和保持由卸放侧传递滚筒36传送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
卸放滚筒38布置在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与卸放侧传递滚筒36接触的接触部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上以与卸放侧传递滚筒37接触。卸放滚筒38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3a上。卸放滚筒38具有夹具装置38a(下游夹具装置),该夹具装置38a接收和保持由卸放侧传递滚筒37传送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
传送片材S1的传送带形卸放带设置在卸放滚筒38下方。堆板41设置在片材运送方向上的卸放带40的引导边缘侧上,所述堆板41堆叠已经由数字印刷单元3进行过数字印刷处理的片材S1。卸放滚筒38、卸放带40和堆板41构成片材卸放装置4。而且,由卸放滚筒38和卸放带40传送片材S1的路径构成了片材释放路径。
用作运输滚筒的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第一传送单元)布置在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与卸放滚筒38接触的接触部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上以与卸放侧传递滚筒37接触。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3a上。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包括由直径两倍于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两倍直径滚筒形成的夹具装置39a(第一保持件),并接收和保持由卸放侧传递滚筒37所传送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也包括圆周表面39c(支撑表面),所述圆周表面39b支撑片材S1的整个表面,所述片材的引导边缘由夹具装置39a来保持。
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第三传送单元)具有翻转夹具装置31bt,所述翻转夹具装置31bt(第三保持件)在片材S1的另一边缘在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与卸放侧传递滚筒37接触的接触部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上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相对时接收和保持片材S1的尾边缘(后边缘),如图2所示。
多个摆臂轴202固定于翻转摆臂轴201,在它们之间沿滚筒的轴线方向具有预定的间隙。翻转摆臂轴201可枢转地支撑在框架3a上。摆臂夹具203以可枢转方式通过夹具轴203a附连至多个摆臂202中的每一个的远端。
夹具垫205设置在其与每个摆臂夹具203相对的位置处,并被附连至固定于摆臂202的远端的夹具垫保持部204。多组摆臂夹具203和夹具垫205构成翻转夹具装置31bt,所述翻转夹具装置31bt夹住和保持片材S1的尾边缘。翻转夹具装置31bt、摆臂202、翻转摆臂轴201和夹具垫保持部204构成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
通过使枢转翻转摆臂轴201枢转,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被支撑成能够在接收位置(图1中的虚线)和传递位置(图1中的实线)之间摆动,在所述接收位置处,其接收来自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片材S1,在所述传递位置处,其通过夹持变化将片材S1传递到印刷滚筒33上。
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在印刷滚筒33的与卸放侧传递滚筒36接触的接触部的沿印刷滚筒33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上、和在印刷滚筒33的与馈送侧传递滚筒32接触的接触部沿印刷滚筒33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上与印刷滚筒33相对。
多个沟槽形凹陷部形成于被可枢转地支撑在框架3a上的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圆周表面39c中,在它们之间具有沿轴向在圆周上延伸的间隙,如图3所示。所述凹陷部39b与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和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相对。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具有独立于例如印刷滚筒33、卸放侧传递滚筒37和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驱动系统的驱动系统,并由对其进行独立驱动的独立驱动电机254独立于其余滚筒而被驱动。注意到,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和印刷滚筒33构成了片材运送装置。
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的操作被控制成将片材S1选择性地传递至卸放滚筒38的夹具装置38a和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卸放滚筒38的夹具装置38a的操作被控制成选择性地接收由卸放侧传递滚筒37传送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
卸放侧传递滚筒36和37、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和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构成用于反转和传送片材S1的片材翻转路径。片材翻转路径用于从印刷滚筒33接收片材S1,并将片材S1反转和传递至印刷滚筒33上。
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和卸放滚筒38的夹具装置38a构成片材运送路径切换装置,所述片材运送路径切换装置在片材翻转路径和片材释放路径之间选择性地切换片材S1的路径。
用于数字印刷设备的控制系统的配置
数字印刷设备1包括具有控制整个印刷操作的CPU(中央处理单元)配置的控制单元251,如图4所示。控制单元251连接至接收片材S1的尺寸的片材尺寸输入单元252、选择单面或双面印刷模式的单面/双面印刷模式输入单元253(印刷条件输入单元)、对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进行独立驱动的独立驱动电机254(独立驱动单元)和驱动整个印刷机的原动机255(装置驱动单元)。原动机255互锁和驱动用于印刷机的驱动系统而不是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
数字印刷设备的印刷操作
如上所述配置的数字印刷设备1将针对于选择单面印刷模式的情况和选择双面印刷模式的情况进行分别描述。
当单面印刷模式通过由操作者操作印刷模式选择开关80而被选择时,连续供给阀26被激活。借助于该操作,吸口23a和23b吸附在堆板21上的片材S1,并将其传送到馈送装置板FB上,如图1所示。当单面印刷模式被选择时,独立驱动电机由控制单元251控制以使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停止。这抑制了功耗浪费以允许节约能量。
每当数量与印刷滚筒33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33b和33c的数量相同的片材S1在印刷滚筒33的360°旋转期间被供给时,即,在印刷滚筒33中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33b和33c和馈送侧传递滚筒32的夹具装置32a相互相对的每个时刻(周期),连续供给阀26打开。当连续供给阀26打开时,负压从负压源25供给至吸口23a和23b以执行吸附。使得印刷滚筒33的所有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33b和33c夹住片材S1的片材S1的供给此后将被称为连续片材馈送。而且,连续供给阀26在连续片材馈送中打开或关闭的周期此后将称为第一周期。借助于该操作,在第一周期,吸附器23将片材S1传送到馈送装置板FB上。
由馈送装置板FB传送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由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f保持,片材S1在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f的摆动时被传送到馈送侧传递滚筒32。被传送到馈送侧传递滚筒32上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通过夹持变化传递到馈送侧传递滚筒32的夹具装置32a。
随馈送侧传递滚筒32的旋转而被传送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通过夹持变化而被从馈送侧传递滚筒32的夹具装置32a传递到印刷滚筒33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33b和33c中的一个,且片材S1随印刷滚筒33的旋转而被传送。在印刷滚筒33中,吸附力作用在从吸附起始位置33i沿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上的吸附孔33g上,于是,当片材S1通过吸附起始位置33i时,片材S1的整个表面被吸附至支撑表面33d、33e和33f并与支撑表面33d、33e和33f形成紧密接触。
数字印刷过程通过将微小墨滴从喷墨喷嘴部34的喷墨头34a至34d排放在由印刷滚筒33传送的片材S1的正面上进行。片材S1与印刷滚筒33的支撑表面紧密接触,并因此在保持与喷墨头34a至34d的微小间隔的情况下被传送。在这些微小间隔被保持的同时释放的墨滴可以以高精度附着于片材S1,由此允许高质量印刷。
当片材S1在印刷滚筒33和墨干燥灯35之间通过时,由喷墨喷嘴部34印刷的片材S1上的墨用由墨干燥灯35发出的光进行干燥。片材S1然后被传送到卸放侧传递滚筒36上。
在印刷滚筒33和卸放侧传递滚筒36之间的接触部中,片材S1的引导边缘通过夹持变化从印刷滚筒33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至33c传送至卸放侧传递滚筒36的夹具装置36a,如图5A所示。在此时,片材S1的引导边缘通过吸附结束位置33j,于是,没有来自于吸附孔33g的吸附力作用。这使得能够容易地将片材S1从支撑表面33d、33e和33f剥离以允许平滑的夹持变化。然后,由卸放侧传递滚筒36的夹具装置36a保持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通过夹持变化在卸放侧传递滚筒36和37之间的接触部中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6的夹具装置36a传递至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如图5B所示。
在单面印刷模式中,在片材S1的引导边缘位于卸放侧传递滚筒37和38之间的接触部中的相位中,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取消片材S1的引导边缘的保持,且同时,卸放滚筒38的夹具装置38a夹住并保持片材S1的引导边缘。借助于这种操作,在其一面上印刷的片材S1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7传递到卸放滚筒38上并被传送。
由夹具装置38a对被传递到卸放滚筒38上的片材S1的保持在卸放滚筒38的夹具装置38a位于卸放带40的上方的时刻被取消,并被置于卸放带40上。
置于卸放带40上的片材S1随着卸放带40的行进而被传送,而已经在其正面上经过数字印刷过程的片材S1被释放到片材卸放装置4的堆板41上。
在单面印刷模式中,所有片材S1被切换至片材释放路径,因此没有片材S1被传送至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或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进而,在单面印刷模式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保持停止而不旋转,设置在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的卸放侧传递滚筒37和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操作,但是在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中的凹陷部39b与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和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相对,于是,夹具装置37a和31bt不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干涉。
另一方面,当双面印刷模式由至单面/双面印刷模式输入单元253的操作输入进行选择时,操作者将片材S1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输入到片材尺寸输入单元252。当印刷操作开始时,控制单元251激活间歇供给阀27以使吸口23a和23b将堆板21上的片材S1吸附和传送到馈送装置板FB上。
在交替地供给片材S1的时刻控制间歇供给阀27以便在连续供给时打开,关闭,打开,关闭,即在印刷滚筒33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33b和33c和馈送侧传递滚筒32的夹具装置32a相互相对的时刻,控制间歇供给阀27。该周期是连续供给的周期的两倍。以这种方式,使得印刷滚筒33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33b和33c交替地夹住片材S1的片材S1的供给此后将被称为间歇片材馈送,而间歇供给阀27在间歇片材馈送中打开或关闭的周期此后将被称为第二周期。以这种操作,吸附器23在第二周期将片材S1传送到馈送装置板FB。
由吸附器装置23馈送到馈送装置板FB上的片材S1通过馈送侧传递滚筒32的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f以与单面印刷模式中相同的方式被传递到印刷滚筒33上。在此时,由于片材S1在间歇片材馈送的时刻被馈送,所以印刷滚筒33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至33c接收从馈送侧传递滚筒32交替地传送的片材S1。
被传递到印刷滚筒33上的片材S1被传送到喷墨喷嘴部34,在一面(正面)上进行正面印刷。控制单元251基于来自旋转编码器84的相位信号在由印刷滚筒33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至33c交替地保持的片材S1上进行印刷。另一方面,喷墨喷嘴部34的喷墨头34a至34d被控制成使得不在与不保持片材S1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至33c对应的支撑表面33d至33f上进行印刷。
对于双面印刷,控制单元251控制运送路径切换装置82以使得正面被喷墨喷嘴部34印刷过的片材S1被传递到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上而不将其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7传递到卸放滚筒38上。
更具体地,在运送路径切换控制中,在其正面上已经被印刷的而在其另一面(反面)上还没有经过数字印刷过程的片材S1位于卸放侧传递滚筒37和卸放滚筒38之间的接触部中的相位中,卸放侧转移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的夹具保持闭合而不是打开以维持其中夹具装置37a保持片材S1的引导边缘的状态。在这时,卸放滚筒38的夹具装置38a的夹具被保持打开而不是闭合的。借助该操作,仅仅在其正面上印刷的片材S1在没有夹持变化的情况下继续由卸放侧传递滚筒37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7传送至卸放滚筒38。
由卸放侧传递滚筒37传送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通过在卸放侧传递滚筒37和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之间的接触部中闭合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的夹具来保持。同时,片材S1的引导边缘的保持通过打开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的夹具来取消。借助于该操作,片材S1的引导边缘通过夹持变化而被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传递到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如图5C所示。
在此时,由于沟槽形凹陷部39b(图3)形成在与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相对的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圆周表面39c中,所以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通过凹陷部39b的沟槽以防止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圆周表面遭受损坏。
随着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而被传送的片材S1随着预翻转两倍着直径滚筒39的旋转而被传送,如图5D所示。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从传递位置(实线)摆动至接收位置(虚线)以使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保持片材S1的尾边缘,且与此同时取消由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对片材S1的引导边缘的保持。借助于该操作,片材S1通过夹持变化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
在此时,由于沟槽形的凹陷部39b(图3)形成在与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相对的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圆周表面39c中,所以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通过凹陷部39b的沟槽以防止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圆周表面遭受损坏。
将详细地描述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7接收片材S1并将其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驱动控制)。如果被输入到片材尺寸输入单元252的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是标准尺寸(中间尺寸的纸),则控制单元251控制独立驱动电机254从而以参考速度旋转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参考速度意味着这样的旋转速度,在该旋转速度下,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旋转的外周速度等于印刷滚筒33和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外周速度。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以参考速度旋转,在印刷滚筒33和卸放侧传递滚筒37之间没有外周速度差。
将参照图6描述由控制单元251对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的控制操作。图6示出当数字印刷设备1以稳定速度操作时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即印刷滚筒33和卸放侧传递滚筒37以恒定速度旋转时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图6示出数字印刷设备1在横坐标上的时刻或相位以及在纵坐标上的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注意到,t0是片材S1的引导边缘通过夹持变化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7传递至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接收时刻,t1是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的第一调节开始时刻,t2是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的第一调节结束时刻,t3是片材S1的尾边缘通过夹持变化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传递时刻。再者,t4是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的第二调节开始时刻,t5是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的第二调节结束时刻,t6是片材S1的引导边缘通过夹持变化而再次被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7传递至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接收时刻。
注意到,上述时刻t0至t6表示数字印刷设备1的时刻或相位,接收时刻t6和t0在时刻被表示成相位时是相同的。再者,从第一调节开始时刻t1至第一调节结束时刻t2的间隔被定义为第一速度调节区域,而从第二调节开始时刻t4至第二调节结束时刻t5的间隔被定义为第二速度调节区域。
如果片材S1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是标准尺寸(中间尺寸的纸),当数字印刷设备1以稳定的速度操作时,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由独立驱动电机254以恒定速度v0(参考速度)旋转,从接收时刻t0至接收时刻t6没有速度变化,如图6中的粗线所示。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必需以与印刷滚筒33和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外周速度相等的外周速度旋转。于是,当数字印刷设备1以稳定的速度操作时,印刷滚筒33和卸放侧传递滚筒37由原动机255驱动,而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由独立驱动电机354以恒定速度v0旋转。然而,当数字印刷设备1不以稳定速度操作时,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由独立驱动电机254以与印刷滚筒33和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外周速度相等但不同于参考速度的外周速度旋转。
在该操作时,在接收时刻t0,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和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相互相对,于是,具有标准尺寸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通过夹持变化而被传递,片材S1被围绕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圆周表面39c缠绕并被传送,如图2所示。
在传递时刻t3,具有标准尺寸并由以恒定速度v0旋转的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传送的片材S1的尾边缘在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被设定于接收位置的预定周期与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相对,如图7所示。
当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夹住片材S1的尾边缘且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取消片材S1的引导边缘的保持时,片材S1通过夹持变化被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然后,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从接收位置摆动至传递位置,并将被反转的片材S1传递到印刷滚筒33上,如图8所示。
如上所述,如果片材S1具有标准尺寸,则控制单元251控制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以仅仅通过独立驱动电机254以参考速度旋转,于是,没有出现相对于参考速度的速度变化。
接下来将描述如果片材S1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标准尺寸的控制,如图8所示。将说明具有数字印刷设备1可以印刷的、在运送方向上具有最大尺寸的片材S1a(最大尺寸的纸)的情形。在接收时刻t0、传递时刻t3和接收时刻t6,控制单元251以与具有标准尺寸(中间尺寸的纸)的片材S1的情况中的参考速度相同的参考速度(v0)旋转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如图6中的实线所示。另一方面,在第一速度调节区域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速度被控制成从第一调节开始时刻t1相对于参考速度逐渐增加,并在第一调节结束时刻t2返回参考速度。然后,在第二速度调节区域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速度被控制成从第二调节开始时刻t4相对于参考速度逐渐减小并在第二调节结束时刻t5返回至参考速度。注意到,控制单元251在从接收时刻t0至第一调节开始时刻t1的间隔中、在从第一调节结束时刻t2至第二调节开始时刻t4的间隔中以及在从第二调节结束时刻t5至接收时刻t6的间隔中以参考速度(速度v0)旋转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
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时刻t0和传递时刻t3,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在以参考速度旋转的同时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7接收片材S1a并将其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这允许片材S1a的可靠的夹持变化。
通常,当具有大尺寸的最大尺寸的纸通过夹持变化被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时,随着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在其旋转速度保持在恒定速度v0(参考速度)的情况下旋转,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在传递时刻t3被设定在由图8中的虚线表示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片材S1a的尾边缘还没有到达设定在接收位置的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因此不能被翻转夹具装置31bt夹住。
然而,在该实施例的布置中,在第一速度调节区域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被从参考速度加速以使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相位前进得比数字印刷设备1的相位多,由此将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在传递时刻t3设定在由图8中的实线表示的位置。在该操作时,片材S1a的尾边缘与设定在接收位置处的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相对。
通过以这种方式控制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速度,片材S1a的尾边缘由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夹住,与此同时,通过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取消对片材S1a的引导边缘的保持。借助于该操作,片材S1a通过夹持变化被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然后,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从接收位置摆动至传递位置,并将被反转的片材S1a传递到印刷滚筒33上,如图5E所示。
在片材S1a(最大尺寸的纸)的尾边缘通过夹持变化在传递时刻t3被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之后,控制单元251以速度v0(参考速度)旋转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然后,在第二速度调节区域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被从参考速度减速以推迟已经领先于数字印刷设备1的相位的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相位。在这种相位控制时,在接收时刻t6,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与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相对,如图2所示。借助于该操作,片材S1a的引导边缘被通过夹持变化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传递至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
借助于该布置,控制单元251增加/减小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以控制(调节)在第一和第二速度调节区域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的相对于数字印刷设备1的相位的相位,这不影响片材S1a(最大尺寸的纸)的夹持变化已经完成的接收时刻t6、传递时刻t3和接收时刻t0。
如上所述,即使使用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标准尺寸的片材S1a,借助于增加/减小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片材S1a的引导边缘可以通过夹持变化被从卸放侧传递滚筒可靠地传递至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片材S1a的尾边缘也可以通过夹持变化被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可靠地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
接下来将描述片材S1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标准尺寸的情况,如图9所示。将说明数字印刷设备1可以印刷的具有在运送方向上的最小尺寸的片材S1b(最小尺寸的纸)的情况。在接收时刻t0、传递时刻t3和接收时刻t6,控制单元251以与具有标准尺寸(中间尺寸的纸)的片材S1的情况中的参考速度相同的参考速度(v0)旋转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如图6中的虚线所示。另一方面,在第一速度调节区域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速度被控制成从第一调节开始时刻t1相对于参考速度逐渐减小,并在第一调节结束时刻t2返回参考速度。然后,在第二速度调节区域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速度被控制成从第二调节开始时刻t4相对于参考速度逐渐增加并在第二调节结束时刻t5返回至参考速度。注意到,控制单元251在从接收时刻t0至第一调节开始时刻t1的间隔中、在从第一调节结束时刻t2至第二调节开始时刻t4的间隔中以及在从第二调节结束时刻t5至接收时刻t6的间隔中以参考速度(速度v0)旋转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
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时刻t0和传递时刻t3,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在以参考速度旋转的同时执行接收和传递操作,因此允许片材S1b的可靠的夹持变化。
通常,当具有小尺寸的最小尺寸的纸通过夹持变化被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时,随着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在其旋转速度保持在恒定速度v0(参考速度)的情况下旋转,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在传递时刻t3被设定在由图9中的虚线表示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片材S1b的尾边缘已经通过设定在接收位置的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因此不能被摆臂夹具203夹住。
然而,在该实施例的布置中,在第一速度调节区域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被从参考速度减速以使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相位推迟得比数字印刷设备1的相位多,由此将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在传递时刻t3设定在由图9中的实线表示的位置。在该操作时,片材S1b的尾边缘与设定在接收位置处的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相对。
通过以这种方式控制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速度,片材S1b的尾边缘由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夹住,与此同时,通过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取消对片材S1b的引导边缘的保持。借助于该操作,片材S1b通过夹持变化被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然后,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从接收位置摆动至传递位置,并将被反转的片材S1b传递到印刷滚筒33上,如图5E所示。
在片材S1b(最小尺寸的纸)的尾边缘通过夹持变化在传递时刻t3被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之后,控制单元251以速度v0(参考速度)旋转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然后,在第二速度调节区域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被从参考速度加速以使已经被推迟滞后于数字印刷设备1的相位的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相位前进。在这种相位控制时,在接收时刻t6,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与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相对,如图2所示。借助于该操作,片材S1b的引导边缘被通过夹持变化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夹具装置37a传递至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夹具装置39a。
借助于该布置,控制单元251增加/减小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以控制(调节)在第一和第二速度调节区域中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的相对于数字印刷设备1的相位的相位,这不影响片材S1b(最小尺寸的纸)的夹持变化已经完成的接收时刻t6、传递时刻t3和接收时刻t0。
如上所述,即使使用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标准尺寸的片材S1b,借助于增加/减小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片材S1b的引导边缘可以通过夹持变化被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7可靠地传递至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片材S1b的尾边缘也可以通过夹持变化被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可靠地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
然后,如图10所示,当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从虚线表示的接收位置摆动至由实线表示的传递位置时,以其尾边缘在前引导的片材S1(片材S1、S1a或S1b)被传送到印刷滚筒33上。在此时,被反转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通过夹持变化被从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传递至夹具装置33a至33c中的一个。
印刷滚筒33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至33c交替地保持从馈送侧传递滚筒32传送的新片材S1。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在其与没有保持新片材S1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至33c相对的时刻位于传递位置处,且片材S1的尾边缘被从翻转夹具装置31bt传递至印刷滚筒夹持装置33a至33c。借助于该操作,从馈送侧传递滚筒32传递的新片材S1以及从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传递的被反转的片材由印刷滚筒33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至33c保持,并被传送至喷墨喷嘴部34。
从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传递的被反转的片材S1的尾边缘由印刷滚筒33的夹具装置33a至33c保持和传送,同时,片材S1的已经经由喷墨喷嘴部34进行过数字印刷处理的该面(已经经过数字印刷处理的正面),与印刷滚筒33的支撑表面33d、33e和33f形成接触,而且,片材S1的还没有经过数字印刷处理的面(还没有经过数字印刷处理的反面)被暴露。喷墨喷嘴部34在与印刷滚筒33的圆周表面紧密接触的、以反转状态传送的片材S1的反面上进行数字印刷过程。
控制单元251控制喷墨喷嘴部34的喷墨喷嘴喷头34a至34d在被从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的翻转夹具装置31bt传递的被反转的片材S1上进行反面印刷,并在由印刷滚筒33的印刷滚筒夹具装置33a至33c交替地保持的新片材S1上进行正面印刷。借助于该操作,喷墨喷嘴喷头34a至34d对应于由印刷滚筒33交替地保持的新片材S1和经过反转的片材S1交替地执行正面印刷和反面印刷。
已经在其反面上进行过印刷的片材S1,如在单面印刷模式中那样,从卸放带40顺序地通过卸放侧传递滚筒36和37和卸放滚筒38释放到堆板41上。
根据该实施例,即使使用在片材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小于标准尺寸(中间尺寸的纸)的片材S1a或S1b,独立驱动电机254也被控制以基于在片材运送方向上的尺寸来增大/减小(调节)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因此,能够可靠地从卸放侧传递滚筒37将片材S1的引导边缘接收至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并将片材S1的尾边缘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这避免了对伴随片材尺寸的变化的机械调节的需要,降低了操作者的负担。这也避免了对准备操作的需要,从而提高了生产率。
而且,片材S1通过夹持变化由夹具装置被依次地传递至馈送侧传递滚筒32、印刷滚筒33、卸放侧传递滚筒36和37、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和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这使得能够获得高的定位精度以及片材S1在片材S1的运送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正面和反面的高的正面/反面定位精度,于是提高了片材S1的印刷品质。
(2)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除去数字印刷设备1的控制模块的配置之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下面将仅仅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字印刷设备200的控制模块。
用于数字印刷设备的控制系统的配置
数字印刷设备200包括具有控制整个印刷操作的CPU配置的控制单元351,如图10所示。控制单元351连接至将片材尺寸作为标准信息接收的片材尺寸输入单元252、包括布置在印刷滚筒33附近的光电传感器的片材尺寸误差检测单元255、选择单面或双面印刷模式的单面/双面印刷模式输入单元253、独立驱动电机254和原动机255。片材尺寸误差检测单元255检测片材尺寸(即,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的误差,其是实际印刷的片材尺寸相对于经由片材尺寸输入单元252输入的标准数据的误差。
控制单元351接收从片材尺寸输入单元252、片材尺寸误差检测单元255和单面/双面印刷模式输入单元253输出的信号以控制独立驱动电机254。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片材尺寸输入单元252接收片材尺寸,作为标准信息,并提供片材尺寸误差检测单元255。
调节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的旋转速度的操作
基于输入到片材尺寸输入单元252的片材S1的标准信息(中间尺寸的纸、最大尺寸的纸或最小尺寸的纸),控制单元351将片材S1识别成具有标准尺寸的片材S1(中间尺寸的纸)、在运送方向上具有大尺寸的片材S1a(最大尺寸的纸)以及在运送方向上具有小尺寸的片材S1b(最小尺寸的纸)。
片材尺寸误差检测单元255检测针对于为每个批次供给的第一片材S1(中间尺寸的纸)、片材S1a(最大尺寸的纸)或片材S1b(最小尺寸的纸)这三种类型的标准信息的片材尺寸的误差(片材运送方向),并将这些误差发送至控制单元351。控制单元351将从片材尺寸误差检测单元255输入的三种类型的误差数据之一(对应于输入标准信息的误差数据)加到标准信息(中间尺寸的纸、最大尺寸的纸和最小尺寸的纸中之一)/从标准信息(中间尺寸的纸、最大尺寸的纸和最小尺寸的纸中之一)减去从片材尺寸误差检测单元255输入的三种类型的误差数据之一(对应于输入标准信息的误差数据),并确定片材的实际尺寸。控制单元351控制独立驱动电机254的驱动以基于所获得的片材的实际尺寸来增大/减小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
借助于该操作,来自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片材S1a的引导边缘可以通过夹持变化由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可靠地接收,而不管片材尺寸如何。片材S1a的尾边缘也可以通过夹持变化被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可靠地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
注意到,通过预先将从控制单元351输入的标准信息发送到片材尺寸输入单元252,片材尺寸误差检测单元255可以仅仅检测针对于所发送的标准信息的误差信息并将其输出至控制单元351。
(3)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仅仅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数字印刷设备300的控制模块。
用于数字印刷设备的控制系统的配置
数字印刷设备300包括具有控制整个印刷操作的CPU配置的控制单元451,如图11所示。控制单元451连接至布置在印刷滚筒33附近的片材尺寸检测单元257、选择单面或双面印刷模式的单面/双面印刷模式输入单元253、独立驱动电机254和原动机255。片材尺寸检测单元257检测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尺寸)。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片材尺寸检测单元257被提供用于替代片材尺寸输入单元257。
调节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的旋转速度的操作
片材尺寸检测单元257检测由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传送的片材S1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并将其输出到控制单元451。控制单元451基于来自片材尺寸检测单元257的输出来识别每个片材S1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控制单元451控制独立驱动电机254的驱动以基于由片材尺寸检测单元257所检测到的片材S1的测量数据(即片材S1的实际尺寸)来增大/减小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借助于该操作,来自卸放侧传递滚筒37的片材S1的引导边缘可以通过夹持变化由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可靠地接收,而不管片材尺寸如何。片材S1的尾边缘也可以通过夹持变化被从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可靠地传递至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31b。
其他实施例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片材运送装置应用于数字印刷设备1(片材处理设备),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片材运送装置也可以应用于例如偏置印刷过程设备、检查过程设备、箔片传递过程设备和浮雕过程设备以及其它片材处理设备。
此外,假定片材S1(中间尺寸的纸)具有标准尺寸,则当传送在片材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和小于标准尺寸的片材S1a和S1b时,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增大/减小。本发明不限于此,假定在运送方向上具有最大尺寸的片材S1a具有标准尺寸,则当传送在片材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标准尺寸的片材时,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可以被调节。此外,假定在运送方向上具有最小尺寸的片材S1b具有标准尺寸,则当传送在片材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标准尺寸的片材时,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39的旋转速度可以被调节。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由三倍直径滚筒实现的印刷滚筒33,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由两倍直径、四倍直径或六倍直径滚筒实现的印刷滚筒。

Claims (6)

1.一种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送单元(39),其包括保持片材(S1、S1a、S1b)的一个边缘的第一保持件(39a),并传送由所述第一保持件所保持的片材;
第二传送单元(33),其包括保持片材的一个边缘的第二保持件(33a-33c),并传送由所述第二保持件所保持的片材;
第三传送单元(31b),其被支撑成能够在接收位置和传递位置之间摆动,在所述接收位置,所述第三传送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传送单元(39)的片材,在所述传递位置,所述第三传送单元将片材传递给所述第二传送单元(33),所述第三传送单元包括保持由所述第一传送单元(39)所传送的片材的另一边缘的第三保持件(31bt),并传送由所述第三保持件所保持的片材;和
独立驱动单元(254),其独立地驱动所述第一传送单元;
装置驱动单元(255),其驱动包括所述第二传送单元和所述第三传送单元的整个装置;和
控制单元(251),其控制所述独立驱动单元(254)以基于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来调节所述第一传送单元传送片材的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包括被可旋转地支撑的运输滚筒,且
所述独立驱动单元包括独立驱动电机,所述独立驱动电机以独立于装置驱动单元的方式驱动所述运输滚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还包括:
第四传送单元(37),其布置在所述运输滚筒(39)的在片材运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上,所述第四传送单元(37)包括保持片材的一个边缘的第四保持件(37a),并将由所述第四保持件所保持的片材传递至所述运输滚筒(39)的所述第一保持件(39a),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251)控制所述独立驱动电机以根据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来调节所述运输滚筒的旋转速度以使得:
由所述运输滚筒(39)所传送的片材的另一边缘在所述第三传送单元(31b)设定在片材接收位置时与所述第三保持件(31bt)相对,且
所述第四传送单元的所述第四保持件在片材被传递至所述第三保持件之后与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的所述第一保持件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中
如果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标准尺寸,所述控制单元(251)控制所述独立驱动电机以在片材从所述第四传送单元被接收之后将所述运输滚筒的旋转速度设定成高于参考速度,并且然后在片材被从所述运输滚筒传递至所述第三传送单元之后将所述运输滚筒的旋转速度设定成低于所述参考速度,以及
如果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标准尺寸,所述控制单元(251)控制所述独立驱动电机以在片材从所述第四传送单元被接收之后将所述运输滚筒的旋转速度设定成低于所述参考速度,并且然后在片材被从所述运输滚筒传递至所述第三传送单元之后将所述运输滚筒的旋转速度设定成高于所述参考速度;
所述第二传送单元是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印刷滚筒,
所述第四传送单元是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传递滚筒,
所述参考速度是以与所述印刷滚筒以及所述传递滚筒的外周速度相同的外周速度旋转的旋转速度,
所述标准尺寸是使所述运输滚筒以所述参考速度旋转的所述片材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251)控制所述独立驱动电机(254)以在片材被从所述运输滚筒(39)传递至所述第三传送单元(31b)时以及片材被从所述第四传送单元(37)传递到所述运输滚筒(39)上时将所述运输滚筒(39)的旋转速度设定成参考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中如果片材在运送方向上的尺寸为标准尺寸,所述控制单元(251)控制所述独立驱动电机(254)以参考速度来旋转所述运输滚筒(39)。
CN201310140329.3A 2012-04-25 2013-04-22 片材运送装置 Active CN1033730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9556 2012-04-25
JP2012-099556 2012-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3054A CN103373054A (zh) 2013-10-30
CN103373054B true CN103373054B (zh) 2016-03-02

Family

ID=48190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0329.3A Active CN103373054B (zh) 2012-04-25 2013-04-22 片材运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22126B2 (zh)
EP (1) EP2657025B1 (zh)
JP (1) JP6030979B2 (zh)
CN (1) CN1033730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45748B2 (ja) * 2014-02-12 2017-12-13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フレキシブル電子デバイス製造装置
US10052885B2 (en) 2015-04-30 2018-08-21 Koenig & Bauer Ag Method and printing press arrangements for sequential processing of sheet-like substrates
WO2016181914A1 (ja) * 2015-05-11 2016-11-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DE102016207398B3 (de) * 2015-09-09 2016-08-18 Koenig & Bauer Ag Maschinenanordnung zum sequentiellen Bearbeiten mehrerer bogenförmiger jeweils eine Vorderseite und eine Rückseite aufweisender Substrate
US9446612B1 (en) * 2015-12-11 2016-09-20 Xerox Corporation Multiple-gripper architecture for multi-sheet-length digital printing
DE102016207397A1 (de) 2016-04-29 2017-11-02 Koenig & Bauer Ag Vorrichtung zum Unterschuppen von Bogen
DE102016215792B4 (de) 2016-08-23 2020-07-16 Koenig & Bauer Ag Maschinenanordnung zum sequentiellen Bearbeiten mehrerer bogenförmiger jeweils eine Vorderseite und eine Rückseite aufweisender Substrate
JP6945000B2 (ja) * 2017-05-09 2021-10-06 株式会社Fuji 対基板作業機
CN117125457B (zh) * 2023-08-30 2024-01-23 江苏奕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视觉校验功能的电磁阀阀座输送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5689A (en) * 1975-07-24 1979-08-28 Officine Meccaniche Cigardi S.P.A. Device for sequential overturning of sheets in multi-color offset printing machines
CN1212926A (zh) * 1997-09-26 1999-04-07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一种利用多个解偶马达驱动印刷机的设备与方法
JP2002225227A (ja) * 2000-11-29 2002-08-14 Heidelberger Druckmas Ag 運動方向反転の際に枚葉紙状の材料の位置を適合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CN1846997A (zh) * 2005-02-07 2006-10-18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输送页张通过印刷机械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040008B (it) 1975-07-24 1979-12-20 Cigardi Omc Sa Sistema e dispositivo per il rove sciamento sequenziale dei fogli su machine da stampa offset da foglio a piu colori
JPS58219058A (ja) 1982-06-14 1983-12-20 Komori Printing Mach Co Ltd 反転機構付枚葉輪転印刷機
DE4231257C2 (de) * 1992-09-18 1998-02-26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Bog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JP3600727B2 (ja) 1997-03-28 2004-12-15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6827018B1 (en) * 1997-09-26 2004-12-07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printing machine with multiple uncoupled motors
US6311613B1 (en) * 1998-03-30 2001-11-06 Tohoku Ricoh Co., Ltd. Stencil printer
JP2002517016A (ja) 1998-05-24 2002-06-11 インデイゴ ナムローゼ フェンノートシャップ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US6912952B1 (en) * 1998-05-24 2005-07-05 Hewlett-Packard Indigo B.V. Duplex printing system
JP2002033641A (ja) 2000-07-17 2002-01-31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二重モード圧電フィルタ及び圧電振動子
JP4106249B2 (ja) 2001-07-30 2008-06-25 ハイデルベルガー ドルツクマシーネン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シート加工機械においてシート形の材料を裏返す装置
JP2003103753A (ja) * 2001-10-01 2003-04-09 Shinohara Tekkosho:Kk サテライト型印刷機
JP3624881B2 (ja) * 2001-12-19 2005-03-02 株式会社篠原鉄工所 サテライト型印刷機のシート反転装置
US6952993B2 (en) * 2003-12-02 2005-10-11 Shinohara Machinery Co., Ltd. Versatile satellite-type printing press
US20080092760A1 (en) * 2006-10-19 2008-04-2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Reversing Gripper in a Sheet-Processing Machine, Reversing Drum and Printing Press
DE102009048689C5 (de) 2008-11-04 2020-06-2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orrichtung zum Umstülpen eines Bogens um eine Querachse während der Förderns zwischen zwei Druckwerken einer Druckmaschine
JP2013241265A (ja) * 2012-04-25 2013-12-05 Komori Corp シート反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5689A (en) * 1975-07-24 1979-08-28 Officine Meccaniche Cigardi S.P.A. Device for sequential overturning of sheets in multi-color offset printing machines
CN1212926A (zh) * 1997-09-26 1999-04-07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一种利用多个解偶马达驱动印刷机的设备与方法
JP2002225227A (ja) * 2000-11-29 2002-08-14 Heidelberger Druckmas Ag 運動方向反転の際に枚葉紙状の材料の位置を適合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CN1846997A (zh) * 2005-02-07 2006-10-18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输送页张通过印刷机械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57025B1 (en) 2015-08-19
US20130300057A1 (en) 2013-11-14
US9422126B2 (en) 2016-08-23
JP6030979B2 (ja) 2016-11-24
CN103373054A (zh) 2013-10-30
EP2657025A1 (en) 2013-10-30
JP2013241266A (ja) 201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3054B (zh) 片材运送装置
CN107548358B (zh) 具有多个用于单张纸的加工站的机器结构和用于运行机器结构的方法
CN103373084A (zh) 数字印刷设备
JP6224919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2001058388A (ja) 枚葉紙処理装置のための給紙ユニット
CN103373625B (zh) 片材翻转装置
JP2016069188A (ja) シートを供給する装置
CN103373053A (zh) 片材处理设备
US8205548B2 (en) Method of winding up transfer film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transfer printing on printed sheets of paper
JP2013240989A (ja) 液体転写装置
JP6156908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2013241277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KR101800879B1 (ko) 디지털 프린팅 머신용 인쇄지의 이송장치
CN109311612B (zh) 印刷装置
JP4427232B2 (ja) シート状の被印刷材を搬送するための装置
JP5815618B2 (ja) 印刷機の制御装置
WO2022177015A1 (ja) 両面用プリンタ
JP6104690B2 (ja) 反転式シート処理装置
JP2013241267A (ja) 搬送装置
JP6067464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KR100906403B1 (ko) 시트의 인쇄면 전환장치
JP2005231111A (ja) 両面印刷機または両面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JP2011098525A (ja) プリンタ
JP2009269740A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該用紙処理装置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KR20200091296A (ko) 인쇄물 패키지 회전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