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8346B - 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 - Google Patents

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8346B
CN103318346B CN201310015523.9A CN201310015523A CN103318346B CN 103318346 B CN103318346 B CN 103318346B CN 201310015523 A CN201310015523 A CN 201310015523A CN 103318346 B CN103318346 B CN 103318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tanks
pedal
frame
arrangement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55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8346A (zh
Inventor
大久保克幸
中村正典
长山雅
岩本哲范
山中伯纯
菅野万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18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8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8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8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6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lubricant vapo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7/00Arrangements of fuel supply lines, taps, or the like, on motor 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54Details of the absorption canis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9Layout of the fuel vapour insta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容易地组装吸附罐的、生产率优异的吸附罐配置构造。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将吸附燃油箱(40)的蒸发燃料的吸附罐(43)配置在供乘坐人放脚的脚踏板(68)的下方,脚踏板(68)设置为左右一对,并且从下方将脚踏板(68)支承于在车辆的主车架(11)的侧方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脚踏板架,吸附罐(43)被支承于一方所述脚踏板架(23R)。

Description

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吸附罐配置在脚踏板的下方的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踏板式的骑乘型车辆中,公知一种在作为放脚台的脚踏板的下方,借助支承件将吸附蒸发燃料的吸附罐固定于主车架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462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吸附罐配置构造中,为了将吸附罐固定于主车架,在组装吸附罐的工序中需要主车架,在生产率方面存在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组装吸附罐的、生产率优异的吸附罐配置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将吸附燃油箱(40)的蒸发燃料的吸附罐(43)配置在供乘坐人放脚的脚踏板(68、68)的下方,其特征在于,上述脚踏板(68、68)设置为左右一对,并且从下方将上述脚踏板(68、68)支承于在上述车辆的主车架(11)的侧方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脚踏板架(23L、23R),上述吸附罐(43)被支承于一方上述脚踏板架(23R)。
采用该结构,供乘坐人放脚的脚踏板设置为左右一对,并且从下方将该脚踏板支承于在车辆的主车架的侧方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脚踏板架,吸附罐支承于一方脚踏板架,所以能够预先将吸附罐组装于一方脚踏板架,将吸附罐与一方脚踏板架一起组装于车身。因此,能够容易地组装吸附罐,提高生产率。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上述吸附罐(43)配置在比上述一方脚踏板架(23R)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由于吸附罐配置在比一方脚踏板架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所以能够利用一方脚踏板架保护吸附罐。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上述主车架(11)包括立管(12)和下降式管(13、13),该下降式管(13、13)构成为左右一对,在自上述立管(12)向下方延伸后弯曲,在比上述脚踏板架(23L、23R)靠下方的位置向后方延伸,从侧面观察,上述下降式管(13、13)位于上述吸附罐(43)的下方。
在该情况下,由于从侧面观察,主车架的下降式管位于吸附罐的下方,所以能够利用下降式管保护吸附罐。
此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上述车辆(1)的发动机(E)的散热器(41)设置在上述车辆的前部,上述散热器(41)的副水箱(reservoir tank)(46)设置在上述散热器(41)的后方,上述吸附罐(43)配置在上述副水箱(46)的后方。
在该情况下,由于副水箱设置在散热器的后方,吸附罐配置在副水箱的后方,所以能够利用副水箱降低散热器的废热对吸附罐产生的热影响。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从侧面观察,上述吸附罐(43)与上述燃油箱(40)重合。
在该情况下,由于从侧面观察,吸附罐与燃油箱重合,所以能够缩短用于连接吸附罐和燃油箱的配管。
此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上述车辆(1)具有与上述主车架(11)的后部相连结的摆式(unit swing type)发动机(E),上述燃油箱(40)被支承在上述主车架(11)的前部,从侧面观察,上述吸附罐(43)配置在上述燃油箱(40)与上述发动机(E)之间。
在该情况下,由于从侧面观察,吸附罐配置在燃油箱与发动机之间,所以能够缩短用于连接吸附罐和燃油箱的配管、以及用于连接吸附罐和发动机侧的配管。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上述主车架(11)包括:座椅轨(14、14),它们构成为左右一对,配置在上述下降式管(13、13)的上方,并且该座椅轨(14、14)的前端与上述下降式管(13、13)相连结而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上管(15、15),它们配置在上述下降式管(13、13)的上方,连结该主车架(11)的前部和上述座椅轨(14、14),上述车辆(1)的车身罩(C)具有中间风道部(126),该中间风道部(126)从上方覆盖左右的上述上管(15、15),并且该中间风道部(126)的下缘与左右的上述脚踏板(68、68)的上表面相连结,俯视观察,与上述一方脚踏板架(23R)相连结的上述中间风道部(126)的纵壁部(127)与上述吸附罐(43)重合。
在该情况下,车身罩具有中间风道部,该中间风道部从上方覆盖左右的上管,并且该中间风道部的下缘与左右的脚踏板的上表面相连结,俯视观察,与一方脚踏板相连结的中间风道部的纵壁部与吸附罐重合,乘坐人将脚放在脚踏板上时的纵壁部附近的挠曲量小。因此,能够使吸附罐尽量靠近脚踏板地将该吸附罐配置在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吸附罐的下方的部分的最小离地高度,所以能够将骑乘型车辆的倾斜角确保为较大。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俯视观察,上述吸附罐(43)与上述座椅轨(14)重叠。
在该情况下,由于俯视观察,吸附罐与座椅轨重合,所以能将吸附罐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内侧而将骑乘型车辆的倾斜角确保为较大。
此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上述脚踏板架(23L、23R)配置为前低后高,上述吸附罐(43)配置为轴线(123)沿上述脚踏板架(23L、23R)前低后高,使该吸附罐(43)与上述燃油箱(40)相连接的配管(113)与上述吸附罐(43)的后部相连接。
在该情况下,由于脚踏板架配置为前低后高,吸附罐配置为轴线沿脚踏板架前低后高,使吸附罐与燃油箱相连接的配管与吸附罐的后部相连接,所以能够利用配管将燃油箱的蒸发燃料容易地输送到配置为前低后高的吸附罐的后部。另外,不用专用的支承件等,利用脚踏板架的倾斜就能将吸附罐配置为前低后高。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中,从下方将脚踏板支承于在车辆的主车架的侧方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脚踏板架,将吸附罐支持于一方脚踏板架,所以能够预先将吸附罐组装于一方脚踏板架,将吸附罐与一方脚踏板架一起组装于车身。因此,能够容易地组装吸附罐,提高生产率。
另外,能够利用一方脚踏板架保护吸附罐。
另外,由于从侧面观察,主车架的下降式管位于吸附罐的下方,所以能够利用下降式管保护吸附罐。
此外,由于吸附罐配置在副水箱的后方,所以能够利用副水箱降低散热器的排热对吸附罐产生的热影响。
另外,由于从侧面观察,吸附罐与燃油箱重合,所以能够缩短用于连接吸附罐和燃油箱的配管。
另外,由于从侧面观察,吸附罐配置在燃油箱与发动机之间,所以能够缩短用于连接吸附罐和燃油箱的配管、以及用于连接吸附罐和发动机侧的配管。
另外,俯视观察,车身罩的中间风道部的纵壁部与吸附罐重合,乘坐人将脚放在脚踏板上时的纵壁部附近的挠曲量小。因此,能够使吸附罐尽量靠近脚踏板地将该吸附罐配置在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吸附罐的下方的部分的最小离地高度,所以能够将骑乘型车辆的倾斜角确保为较大。
此外,脚踏板架配置为前低后高,吸附罐配置为轴线沿脚踏板架前低后高,使吸附罐与燃油箱相连接的配管与吸附罐的后部相连接,所以能够利用配管将燃油箱的蒸发燃料容易地输送到配置为前低后高的吸附罐的后部。另外,不用专用的支承件等,利用脚踏板架的倾斜就能将吸附罐配置为前低后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两轮车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机动两轮车的内部构造的左视图。
图3是表示机动两轮车的内部构造的右视图。
图4是车身框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机动两轮车的前后的中间部的右视图。
图6是图5的VI VI剖视图。
图7是从下方观察机动两轮车的前后的中间部的图。
图8是吸附罐的附近的放大图。
图9是图8的IX IX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附罐配置构造的机动两轮车。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描述与相对于车身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附图标记FR表示车身前方,附图标记UP表示车身上方,附图标记LE表示车身左侧。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两轮车的左视图。
机动两轮车1(骑乘型车辆)是具有供落座于座椅10的乘坐人放脚的低台的脚踏板68的踏板型车辆,在车身框架F(图2)的前方具有前轮2,作为驱动轮的后轮3轴支承于配置在车辆后部的摆式发动机U(摆式动力装置)。车身框架F由树脂制的车身罩C覆盖。
图2是表示机动两轮车1的内部构造的左视图,图3是表示机动两轮车1的内部构造的右视图。图4是车身框架F的立体图。这里,在图2和图3中表示将车身罩C的一部分卸下了的状态。
如图2至图4所示,通过焊接将多个金属制的筒、管连结起来而形成车身框架F,主车架11包括:立管12,其设置在前部;左右一对下降式管13、13,它们在自立管12向后下方延伸后,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在后部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的座椅轨14、14,它们自下降式管13、13的下部向后上方延伸至车辆后部;左右一对的上管15、15,它们自立管12在下降式管13、13的上方向后下方延伸而与座椅轨14、14相连结。
下降式管13、13包括:下方延伸部70,其前端与立管12相连结而向后下方延伸;水平延伸部71,其自下方延伸部70的下端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斜上方延伸部72,其自水平延伸部71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
如图14所示,主车架11包括如下部分作为连结左右的车架的横梁:前上部横梁16,其连结下降式管13、13的下方延伸部70、70的上部间;前横梁17,其连结下方延伸部70、70的下部间;水平部横梁18,其连结下降式管13、13的水平延伸部71、71间;上部横梁19,其连结上管15、15间;中间横梁20,其连结座椅轨14、14间;后部横梁21,其连结座椅轨14、14的后部间。利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将水平部横梁18连结于水平延伸部71、71。
在下降式管13、13的斜上方延伸部72、72的上部设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左右一对串联脚踏板支承件22、22。
支承灯类零件、车身罩C等的筐状的前部车架24与立管12的前表面相连结。
另外,在主车架11的外侧设置有左右一对脚踏板架23L、23R,它们与下降式管13、13相连结且前后延伸,从下方支承脚踏板68(参照图2和图3)。
如图1至图3所示,使前轮2转向的转向系统包括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被立管12轴支承的转向轴(未图示)、以及与该转向轴的上部相连结的手把25。上述转向轴的下端与左右一对的前叉26、26相连结,前轮2轴支承于前叉26、26的下端,利用由手把25进行的操作使该前轮2转向。
摆式发动机U是一体设有发动机E、和收容有带式的无级变速机构(未图示)的传动箱M的摆式发动机,也具有作为支承后轮3的摆臂的功能。摆式发动机U借助与该摆式发动机U的前部相连结的连杆构件27与下降式管13、13的后部相连结,该摆式发动机U以设置于连杆构件27的枢轴28为中心上下摆动自如。借助连杆构件27支承摆式发动机U的左右一对的动力装置支承部85、85形成在各斜上方延伸部72的后表面。
发动机E是水冷式的4循环单气缸发动机,配置为使气缸轴线29大致水平地向前方延伸。在配置于摆式发动机U的前部的曲轴箱30的前表面,结合气缸31和缸盖32而构成发动机E。
传动箱M自曲轴箱30的后部在后轮3的左侧通过而向后方延伸。在曲轴箱30的后部设置有在后轮3的右侧通过而向后方延伸的臂部33(参照图3),后轮3支承于设置在传动箱M的后部与臂部33的后部之间的车轴3A。发动机E的输出经由上述无级变速机构传递到后轮3。
在传动箱M的后端及臂部33的后端与座椅轨14、14之间架设有左右一对的后悬架装置34、34。
在传动箱M的上表面设置有吸入外部空气的空气滤清器箱35。空气滤清器箱35借助未图示的连接管与节气阀体36相连接,该节气阀体36与缸盖32的上表面的进气口相连接。
与缸盖32的下表面的排气口相连接的排气管37在发动机E的下方通过而向后方延伸,与固定在臂部33的外侧面的消声器38相连接。
在传动箱M的后部的下部设置有能将车辆支承为直立状态的主支架39。
从侧面观察,储存发动机E用的燃料的燃油箱40形成为前表面沿下降式管13的下方延伸部70延伸,并且后表面沿上管15延伸,在上下方向上,该燃油箱40自立管12的下部的后方以上下较长的方式延伸至下降式管13的水平延伸部71附近。燃油箱40以前倾的方式配置在左右的下降式管13、13之间。
在前倾的燃油箱40的前部的下方的空间内设置有将发动机E的冷却水冷却的板状的散热器41。连接散热器41和发动机E的一对冷却水管42自散热器41的左侧部延伸,在车辆的左侧(一侧)的脚踏板架23L(参照图2)的下方向后方延伸,在下降式管13的内侧通过而与发动机E相连接。
在左侧的水平延伸部71安装有侧支架47。
储存散热器41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的副水箱46在散热器41的后方,配置在车辆的右侧(另一侧)的脚踏板架23R(一方脚踏板架)(参照图3)的下方。另外,吸附燃油箱40的蒸发燃料的吸附罐43在副水箱46的后方设置在脚踏板架23R的下方。
收纳物品的收纳箱44配置在座椅轨14、14之间,该收纳箱44自燃油箱40的后部附近沿座椅轨14、14以前低后高的方式延伸至传动箱M的上方。收纳箱44利用树脂成形的方式一体形成有:前部收纳部44A,其配置在燃油箱40与下降式管13的斜上方延伸部72之间;后部收纳部44B,其配置在摆式发动机U的上方。
收纳箱44的上表面遍布该收纳箱44的全长地开口,利用乘坐人用的座椅10(参照图1)以自由开闭该开口的方式封闭该开口。座椅10包括供驾驶人落座的前部座椅10A、以及形成为比前部座椅10A高一些而供同乘人落座的后部座椅10B。
在收纳箱44的后方,在座椅轨14、14的后部固定有扶手杆48。
如图1所示,车身罩C包括:前罩50,其覆盖立管12的前方及左右侧,并且在下方延伸部70的前方向下方延伸;前下罩51(参照图2和图3),其与前罩50的下部相连结,位于前轮2的后方;上部罩52,其在手把25的下方与前罩50的上部相连结;上部内罩53,其与前罩50的左右的缘部相连结,从后方及侧方覆盖立管12、上管15、15和下方延伸部70;左右一对下部内罩54、54,它们与上部内罩53的下缘相连结,覆盖上管15、15和下方延伸部70;左右一对脚踏板罩55、55,它们与前罩50的下部和下部内罩54、54的下缘相连结,从上方覆盖脚踏板架23L、23R;左右一对前部底板缘部56、56,它们与前罩50的下部和脚踏板罩55、55的下部相连结,从侧方覆盖脚踏板架23L、23R;左右一对后部底板缘部57、57,它们与前部底板缘部56、56连续地向后方延伸,覆盖下降式管13、13;底罩58,其从下方覆盖左右的水平延伸部71、71;左右一对车身侧罩59、59,它们与下部内罩54、54和脚踏板罩55、55的后部相连结,在座椅10的下方从侧方覆盖收纳箱44和座椅轨14、14;尾罩60,其与车身侧罩59、59的后部相连结。
在左右的脚踏板罩55、55的底部分别形成有供落座于前部座椅10A的驾驶人放脚的脚踏板68。
在前罩50的前部设置有向后上方延伸的风挡玻璃61。在前罩50的前端设置有前照灯62,左右一对转向指示灯63与前照灯62连续地设置在该前照灯62的上部。在前照灯62与风挡玻璃61之间设置有板状的装饰部64。
在前叉26、26设置有从上方覆盖前轮2的前挡泥板65。在车身侧罩59、59的下方设置有从后方覆盖后轮3的后挡泥板66。
供后部座椅10B的同乘人放脚的可翻倒式的一对串联双脚踏板67(参照图1)支承于串联脚踏板支承件22、22。
图5是表示机动两轮车1的前后的中间部的右视图。图6是图5的VI VI剖视图。图7是从下方观察机动两轮车1的前后的中间部的图。这里,在图5中用双点划线表示车身罩C的一部分。另外,在图7中,卸下了覆盖机动两轮车1的前后的中间部的车身罩C。
如图5至图7所示,脚踏板架23L、23R是在自主车架11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分开的位置、且比下降式管13、13的水平延伸部71靠上方的位置前后延伸的管状的框架,该脚踏板架23L、23R配置为前低后高。脚踏板架23L、23R的前端位于散热器41的侧方,脚踏板架23L、23R的后端位于斜上方延伸部72的侧方。
如图7所示,脚踏板架23L、23R包括:脚踏板架前部101,其以与下降式管13、13的水平延伸部71大致平行的方式,沿车宽方向扩展且向后方延伸;脚踏板架后部102,其沿车宽方向缩窄且向后方延伸,靠近斜上方延伸部72。
脚踏板架23L、23R在前部和后部具有向下降式管13、13侧突出在车宽方向的内侧的前部支承件103A和后部支承件103B。
在下降式管13、13的下方延伸部70的下部的外侧面和斜上方延伸部72的下部的外侧面,设有与脚踏板架23L、23R的前部支承件103A和后部支承件103B相匹配的固定部104A、104B(参照图4)。详细而言,固定部104A靠近将座椅轨14、14的前端和下方延伸部70连结起来的前部连结部82,设置在前部连结部82的上方。利用贯穿在前部支承件103A和后部支承件103B中的固定螺栓105、105(参照图5),将脚踏板架23L、23R紧固于固定部104A、104B。
通过将脚踏板架23L、23R配置为沿车宽方向与主车架11分开,在主车架11与左右的脚踏板架23L、23R之间,形成能配置零件等的空间S、S。利用脚踏板罩55、55的各脚踏板68覆盖空间S、S的上方,并且利用前部底板缘部56、56和后部底板缘部57、57覆盖空间S、S的侧部。
在左侧的空间S内配置有前后延伸的一对冷却水管42、42(参照图7)。在右侧的空间S内配置有副水箱46和吸附罐43。
脚踏板架23L、23R在前部支承件103A和脚踏板架后部102具有固定孔部(未图示),利用从上方贯穿脚踏板68、68的螺栓106、106,将脚踏板68、68螺纹配合于上述固定孔。另外,利用设置于外缘部的上表面的多个小螺钉107,使脚踏板68、68与前部底板缘部56、56和后部底板缘部57、57相连结。
如图5所示,散热器41设置在空间S、S的前方,在散热器41的上部设置有注水管110。冷却水的注入口(未图示)与注水管110的上端相连接。供冷却水流动的备用配管111与该注入口相连接,向下方延伸的备用配管111的下端与副水箱46的前部相连接。副水箱46是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水箱,配置在右侧的空间S内的前部,从侧面观察,该副水箱46与下降式管13和燃油箱40的下部重叠。
下面,详细说明吸附罐43的配置构造。
图8是吸附罐43的附近的放大图。图9是图8的IX IX剖视图。另外,在图9中表示车身罩C。
吸附罐43是暂时储存燃油箱40内的蒸发燃料,并且将该蒸发燃料供给到发动机E而使其燃烧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12的主要零件。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12是使筒状的吸附罐43暂且吸附作为燃油箱40内的蒸发燃料的成分的HC(碳化氢),利用发动机E的进气的负压将所吸附的该蒸发燃料供给到发动机E的进气系统,使该蒸发燃料与混合气体一起燃烧的系统,利用该系统能够防止蒸发燃料扩散到外部。
如图8和图9所示,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12包括:吸附罐43,其将蒸发燃料储存在设于内部的活性炭等吸附材料;供给配管113,其连接燃油箱40和吸附罐43;净化配管114,其连接吸附罐43和进气管(未图示),该进气管连接节气阀体36和发动机E的进气口;净化控制阀115,其设置在净化配管114的中途;大气开放配管116,其使吸附罐43与外部相连通;排液配管117,其将吸附罐43内的成为水或液体的燃料排出。
净化控制阀115是用于控制向发动机E侧输送蒸发燃料的时机的单向阀,利用装设在车辆中的控制器(未图示)控制该净化控制阀115的开闭。
吸附罐43包括圆筒状的主体部118、封闭主体部118的一端的前部盖部119、和封闭主体部118的另一端的后壁部120。
在吸附罐43的主体部118的前部和后部卷绕有橡胶制的一对固定带121、121,借助固定带121、121将吸附罐43固定于右侧的脚踏板架23R。固定带121、121具有突出在吸附罐43的径向外侧的一对卡定部121A、121A(参照图9)。
在脚踏板架23R的脚踏板架后部102的下表面设置有前端形成为钩状的一对支承件122、122,通过使设于固定带121、121的卡定部121A、121A的卡定孔从上方与支承件122、122嵌合,将吸附罐43固定于脚踏板架后部102。
通过将吸附罐43固定于以前低后高的方式配置的脚踏板架23R,将该吸附罐43的轴线123配置为以前低后高的方式倾斜。
如图6至图9所示,吸附罐43配置在空间S的后部,位于比脚踏板架23R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吸附罐43位于座椅轨14与水平延伸部71之间,并且吸附罐43的上表面的位置与脚踏板架23R的上表面的位置大致平致。在空间S的后部,由于座椅轨14前低后高,所以在座椅轨14与水平延伸部71之间确保有比较大的空间,使吸附罐43的后部进入该空间内地配置该吸附罐43。即,如图6所示,吸附罐43配置为轴线123越靠前方侧,越沿车宽方向扩宽,俯视观察,后部的内侧部与座椅轨14重合。这样,俯视观察,通过将吸附罐43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而与座椅轨14重合,在使机动两轮车1倾斜时,吸附罐43不会构成为障碍,能够确保倾斜角。
另外,由于吸附罐43位于脚踏板架23R的内侧且水平延伸部71的上方,所以能够利用脚踏板架23R和水平延伸部71保护吸附罐43。
另外,吸附罐43与副水箱46的后部相邻地配置在副水箱46的后方。因此,能够利用副水箱46的存在而抑制来自散热器41的废热到达吸附罐43,能够抑制散热器41的废热影响吸附罐43。
吸附罐43配置为使前部盖部119朝向车辆前方,在前部盖部119设有:开放配管连接部124,其与大气开放配管116的一端相连接;排液配管连接部125,其设置在前部盖部119的下部,与排液配管117的一端相连接。
大气开放配管116在自开放配管连接部124向后上方弯曲后,向下方压曲,大气开放配管116的另一端在主体部118的上方向下方开口。这样,由于使大气开放配管116的另一端向上方延伸后向下方开口,能够防止水、异物自大气开放配管116的另一端进入吸附罐43。
排液配管117自排液配管连接部125向后下方延伸,在主体部118的下方向后方开口。由于将排液配管连接部125设置在前部盖部119的下部,使排液配管117向下方延伸,所以能够将水等顺利地自吸附罐43排出。
供给配管113和净化配管114的一端与吸附罐43的后壁部120相连接。供给配管113自后壁部120在主体部118的上方通过而向前方的燃油箱40侧延伸,供给配管113的另一端与燃油箱40的上部的蒸发燃料排出口(未图示)相连接。
净化配管114自后壁部120沿斜上方延伸部72向发动机E侧延伸,与上述进气管相连接。
这样,由于使供给配管113和净化配管114与配置为后部增高的吸附罐43的后壁部120相连接,所以能够经由供给配管113将蒸发燃料顺利地输送到吸附罐43,并且能够将存积在吸附罐43的后部的较高位置的蒸发燃料经由净化配管114顺利地供给到发动机E。
如图8所示,吸附罐43配置为从侧面观察,前部与燃油箱40的后部重合。这样,由于将吸附罐43配置在燃油箱40的附近,所以能够缩短供给配管113。从侧面观察,吸附罐43的后部与前部收纳部44A的底部重合。
另外,从侧面观察,发动机E的前端与脚踏板架23R的后端重合,吸附罐43位于比发动机E靠前方的位置且位于燃油箱40的后方。因此,吸附罐43距发动机E和燃油箱40均较近,能够缩短净化配管114和供给配管113。
如图5、图6和图9所示,车身罩C具有在落座于座椅10的驾驶人的两脚间向上方鼓出的中间风道部126,驾驶人将脚分别放于设置在中间风道部126的左右的脚踏板68、68上。
利用上部内罩53的下部、下部内罩54、54和脚踏板罩55、55,从上方和侧方覆盖上管15、15和座椅轨14、14的前部,从而形成中间风道部126。
如图9所示,脚踏板罩55、55包括脚踏板68和纵壁部127,该纵壁部127自脚踏板68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缘部向上方延伸,与下部内罩54、54和车身侧罩59、59的下缘部相连结。如图6和图9所示,俯视观察,中间风道部126的纵壁部127与吸附罐43重合。供驾驶人放脚的场所是脚踏板68,由脚产生的载荷作用于脚踏板68时的纵壁部127附近的上下的挠曲量小。因此,能够防止纵壁部127与吸附罐43相接触,由于能尽量靠近脚踏板68的下表面地将吸附罐43配置在上方,所以能够提高吸附罐43的下方的部分的最小离地高度,能够将车辆的倾斜角确保为较大。
这里,说明吸附罐43的组装次序。
首先,使卷绕在主体部118上的固定带121、121与脚踏板架23R的支承件122、122嵌合,从而预先将吸附罐43组装于脚踏板架23R。
接着,在主车架11流通的生产线上,利用固定螺栓105、105将组装有吸附罐43的脚踏板架23R固定于下降式管13的固定部104A、104B,从而将吸附罐43与脚踏板架23R一起组装于主车架11。这样,能够在没有主车架11的状态下预先组装吸附罐43,所以提高生产率。另外,由于在主车架11流通的生产线上,省略将吸附罐43单体组装于主车架11的工序,所以能够提高主车架11流通的生产线的生产率。
如上所述,采用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供乘坐人放脚的脚踏板68、68设置为左右一对,并且从下方将该脚踏板68、68支承于在车辆的主车架11的侧方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脚踏板架23L、23R,吸附罐43被支承于一方脚踏板架23R,所以能够将吸附罐43预先组装于一方脚踏板架23R,将吸附罐43与一方脚踏板架23R一起组装于主车架11。因此,能够容易地组装吸附罐43,提高生产率。
另外,由于将吸附罐43配置在比一方脚踏板架23R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所以能够利用一方脚踏板架23R保护吸附罐43。
另外,从侧面观察,主车架11的下降式管13的水平延伸部71位于吸附罐43的下方,所以能够利用水平延伸部71保护吸附罐43。
此外,副水箱46设置在散热器41的后方,吸附罐43配置在副水箱46的后方,所以能够利用副水箱46降低散热器41的废热对吸附罐43产生的热影响。
另外,从侧面观察,吸附罐43与燃油箱40重合,所以能够缩短用于连接吸附罐43和燃油箱40的供给配管113。
此外,从侧面观察,吸附罐43配置在燃油箱40与发动机E之间,所以能够缩短用于连接吸附罐43和燃油箱40的供给配管113、以及用于连接吸附罐43和发动机E侧的净化配管114。
另外,车身罩C具有中间风道部126,该中间风道部126从上方覆盖左右的上管15、15,并且下缘与左右的脚踏板68、68的上表面相连结,俯视观察,与右侧的脚踏板68相连结的中间风道部126的纵壁部127与吸附罐43重合,乘坐人将脚放在脚踏板68上时的纵壁部127附近的上下的挠曲量小。因此,能够尽量靠近脚踏板68地将吸附罐43配置在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吸附罐43的下方的部分的最小离地高度,所以能够将机动两轮车1的倾斜角确保为较大。
另外,俯视观察,吸附罐43与右侧的座椅轨14重叠,所以能将吸附罐43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内侧而将机动两轮车1的倾斜角确保为较大。
此外,脚踏板架23R配置为前低后高,吸附罐43配置为轴线123沿脚踏板架23R前低后高,使吸附罐43与燃油箱40相连接的供给配管113与吸附罐43的后部相连接,所以能够利用供给配管113将燃油箱40的蒸发燃料容易地输送到配置为前低后高的吸附罐43的后部。另外,不用专用的支承件等,利用脚踏板架23R的倾斜就能将吸附罐43配置为前低后高。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动两轮车(骑乘型车辆);11、主车架;12、立管;13、13、下降式管;14、14、座椅轨;15、15、上管;23L、脚踏板架;23R、脚踏板架(一方脚踏板架);40、燃油箱;41、散热器;43、吸附罐;46、副水箱;68、68、脚踏板;113、供给配管(使吸附罐与燃油箱相连接的配管);123、轴线;126、中间风道部;127、纵壁部;C、车身罩;E、发动机;F、车身框架。

Claims (7)

1.一种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该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将吸附燃油箱(40)的蒸发燃料的吸附罐(43)配置在供乘坐人放脚的脚踏板(68、68)的下方,其特征在于,
车辆的主车架(11)包括立管(12)和下降式管(13、13),该下降式管(13、13)构成为左右一对,在自所述立管(12)向下方延伸后弯曲,向后方延伸,
所述脚踏板(68、68)设置为左右一对,并且,在所述车辆的主车架(11)的侧方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脚踏板架(23L、23R)从下方支承所述脚踏板(68、68),所述左右一对的脚踏板架(23L、23R)被紧固固定于所述下降式管(13、13),所述吸附罐(43)被支承于一方所述脚踏板架(23R),
所述吸附罐(43)在所述主车架(11)和所述一方脚踏板架(23R)之间配置在比所述一方脚踏板架(23R)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所述车辆(1)的发动机(E)的散热器(41)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部,所述散热器(41)的副水箱(46)设置在所述散热器(41)的后方,所述吸附罐(43)配置在所述副水箱(46)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降式管(13、13)在比所述脚踏板架(23L、23R)靠下方的位置向后方延伸,
从侧面观察,所述下降式管(13、13)位于所述吸附罐(4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从侧面观察,所述吸附罐(43)与所述燃油箱(40)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1)具有与所述主车架(11)的后部相连结的摆式发动机(E),所述燃油箱(40)被支承在所述主车架(11)的前部,
从侧面观察,所述吸附罐(43)配置在所述燃油箱(40)与所述发动机(E)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车架(11)包括:座椅轨(14、14),它们构成为左右一对,配置在所述下降式管(13、13)的上方,并且该座椅轨(14、14)的前端与所述下降式管(13、13)相连结而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上管(15、15),它们配置在所述下降式管(13、13)的上方,连结该主车架(11)的前部和所述座椅轨(14、14),
所述车辆(1)的车身罩(C)具有中间风道部(126),该中间风道部(126)从上方覆盖左右的所述上管(15、15),并且该中间风道部(126)的下缘与左右的所述脚踏板(68、68)的上表面相连结,
俯视观察,与所述一方脚踏板架(23R)相连结的所述中间风道部(126)的纵壁部(127)与所述吸附罐(43)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俯视观察,所述吸附罐(43)与所述座椅轨(14)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踏板架(23L、23R)配置为前低后高,所述吸附罐(43)配置为轴线(123)沿所述脚踏板架(23L、23R)前低后高,使该吸附罐(43)与所述燃油箱(40)相连接的配管(113)与所述吸附罐(43)的后部相连接。
CN201310015523.9A 2012-03-22 2013-01-16 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 Active CN1033183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4845A JP5889685B2 (ja) 2012-03-22 2012-03-22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ー配置構造
JP2012-064845 2012-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8346A CN103318346A (zh) 2013-09-25
CN103318346B true CN103318346B (zh) 2018-02-02

Family

ID=49187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5523.9A Active CN103318346B (zh) 2012-03-22 2013-01-16 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65731B2 (zh)
JP (1) JP5889685B2 (zh)
CN (1) CN1033183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90888C (en) * 2010-02-22 2014-10-07 Honda Motor Co., Ltd. Evaporated fuel control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s
JP5913030B2 (ja) * 2012-03-22 2016-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構造
AP2015008940A0 (en) * 2014-01-31 2015-12-31 Yamaha Motor Co Ltd Vehicle
US10668972B2 (en) * 2014-03-24 2020-06-0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JPWO2015146679A1 (ja) * 2014-03-24 2017-04-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US10767600B2 (en) 2016-12-22 2020-09-08 Polaris Industries Inc.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 for a vehicle
WO2018168223A1 (ja) * 2017-03-13 2018-09-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9105203A (ja) * 2017-12-12 2019-06-27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キャニスタの固定構造
JP2019177768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EP3831698B1 (en) * 2018-07-31 2022-10-12 Honda Motor Co., Ltd. Scooter-type vehicle
JP7012164B2 (ja) * 2018-07-31 2022-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ー型車両
US11390350B2 (en) * 2018-08-07 2022-07-19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Seat caddy for charging cable
US11512670B2 (en) 2019-07-03 2022-11-29 Polaris Industries Inc.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 for a vehicle
JP2021133758A (ja) * 2020-02-26 2021-09-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6287A (ja) * 2001-12-13 2003-09-02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用燃料系構造
CN101844597A (zh) * 2009-03-27 2010-09-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中的滤罐配置构造
CN101850812A (zh) * 2009-03-30 2010-10-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过滤罐的配置构造
CN101920744A (zh) * 2009-06-15 2010-12-2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CN102066735A (zh) * 2008-06-20 2011-05-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9568A (en) * 1985-08-07 1989-01-2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ront cover for multi-wheeled vehicles
JPH0811552A (ja) * 1994-07-01 1996-01-16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ルームの冷却構造
JP4149564B2 (ja) * 1998-05-15 2008-09-1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542516B2 (ja) * 2006-03-02 2010-09-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ニスタのドレンパイプ
JP2008215341A (ja) * 2007-02-06 2008-09-18 Aisan Ind Co Ltd キャニスタ及び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5039413B2 (ja) * 2007-03-30 2012-10-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キャニスタの取付構造
JP2008296658A (ja) * 2007-05-30 2008-12-11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
ES2542519T3 (es) * 2008-03-07 2015-08-0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ículo del tipo de montar a horcajadas
JP2010179744A (ja) * 2009-02-04 2010-08-19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2010203313A (ja) * 2009-03-03 2010-09-16 Honda Motor Co Ltd 不整地走行車両の蒸発燃料制御装置
JP5315109B2 (ja) * 2009-03-30 2013-10-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の大気開放構造
JP2011213229A (ja) * 2010-03-31 2011-10-27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6287A (ja) * 2001-12-13 2003-09-02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用燃料系構造
CN102066735A (zh) * 2008-06-20 2011-05-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
CN101844597A (zh) * 2009-03-27 2010-09-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中的滤罐配置构造
CN101850812A (zh) * 2009-03-30 2010-10-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过滤罐的配置构造
CN101920744A (zh) * 2009-06-15 2010-12-2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8346A (zh) 2013-09-25
US20130247881A1 (en) 2013-09-26
US9765731B2 (en) 2017-09-19
JP5889685B2 (ja) 2016-03-22
JP2013193626A (ja) 2013-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8346B (zh) 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
CN101659297B (zh) 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
CN101987642B (zh) 机动二轮车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JP3165481U (ja) 鞍乗型車両
CN101934846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1791997B (zh) 摩托车
EP2540602B1 (en) Evaporated fuel control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s
CN101925506B (zh) 踏板型车辆
WO2017018246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WO2015199106A1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蒸発ガス回収装置
CN103029780A (zh) 跨骑式车辆的炭罐配置结构
JP2011093530A (ja) 2輪車両
CN103950483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2343957A (zh) 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
JP7086220B2 (ja) 調整弁配置構造
CN110155225A (zh) 鞍乘型车辆
JP4414316B2 (ja) 自動二輪車
JP5386013B2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3067277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5907844B2 (ja) 鞍乗型車両
WO2017018292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801142B2 (ja) 自動二輪車
JP2009101890A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06103349A (ja) 自動二輪車
CN105764783B (zh) 跨骑型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