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3957A - 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3957A
CN102343957A CN2011101907436A CN201110190743A CN102343957A CN 102343957 A CN102343957 A CN 102343957A CN 2011101907436 A CN2011101907436 A CN 2011101907436A CN 201110190743 A CN201110190743 A CN 201110190743A CN 102343957 A CN102343957 A CN 102343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part
flexure member
dish
fue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07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3957B (zh
Inventor
八百川哲雄
立石清一
宫岛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43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3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3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3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对箱侧进行加工且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将挠性构件保持在箱上表面的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该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中,在包围箱(16)的补给口(16A)的周围的盘(81)上一体地设有保持配置在箱上表面上的挠性构件(102)的夹持部(86)。

Description

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贮存液体的箱的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日语:配索)结构。
背景技术
机动二轮车具有如下结构,即,在座椅前部的下方具备燃料箱,通气软管(蒸发燃料的排出管)的一端与该燃料箱的上部连接,该通气软管的另一端与配置在座椅前下部的罐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结构中,通气软管被沿着燃料箱的上表面布线。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40144号公报
其中,上述通气软管通常使用挠性配管(挠性构件),从组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设置保持通气软管的夹持件。
然而,若在燃料箱上安装夹持件,则燃料箱的加工部位增加而导致制造花费时间,且部件件数也增加,因此产生燃料箱的成本上升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对箱侧进行加工且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将挠性构件保持在箱上表面的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其具备:在内部贮存液体的箱(16);设置在该箱(16)的上部且用于将该液体向箱(16)内补给的补给口(16A);包围补给口(16A)的周围的盘(81);配置在箱上表面的挠性构件(102),所述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盘(81)上一体地设有保持所述挠性构件(102)的夹持部(86)。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包围箱的补给口的周围的盘上一体地设有保持挠性构件的夹持部,其中,该挠性构件配置在箱上表面上,因此能够在不对箱侧进行加工且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将挠性构件保持在箱上表面。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盘(81)通过模具成形而成,在所述盘(81)的底部设有将贮存在该盘(81)中的液体排出的排放孔(84),该排放孔(84)的轴向与所述夹持部(86)保持所述挠性构件(102)的方向一致。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向同一方向滑动的冲模来成形排放孔和夹持部,能够利用简单的模具成形。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排放孔(84)连接有排放软管(111)。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排放软管与挠性构件相互沿着而集中布线。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盘(81)具备底部(82)和从底部(82)竖立设置的壁部(83),在该壁部(83)的外表面设有所述夹持部(86)。根据该结构,即使设置夹持部也不会导致盘变高,能够将盘的高度抑制得较低。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盘(81)上一体地设置以与所述夹持部(86)不同的高度保持所述挠性构件(102)的另一夹持部(87),由各夹持部(86、87)保持的所述挠性构件(102)是供流体在内部流动的挠性配管。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挠性构件倾斜保持,能够使挠性构件内的流体顺畅地流动。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壁部(83)的外表面上的所述夹持部(86)与所述另一夹持部(87)之间设有支承台(88),该支承台(88)载置在所述箱(16)的上表面且从下方支承所述挠性构件(102)。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挠性构件的支承刚性,且也能够抑制因挠性构件的重量所引起的盘的变形。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壁部(83)的外表面中的所述夹持部(86)与所述另一夹持部(87)之间沿着以所述补给口(16A)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弧而形成。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盘来使挠性构件弯曲而布线,能够在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适当地对挠性构件进行布线。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构成为,上方开口的槽部(83G)在所述壁部(83)的外表面延伸,所述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具备覆盖所述箱(16)的上方的箱罩(71),该箱罩(71)具有进入所述槽部(83G)来限制所述盘(81)的移动的爪部(71B)。根据该结构,通过箱罩能够提高盘的保持刚性且防止因挠性构件的重量所引起的盘的变形。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包围箱的补给口的周围的盘上一体地设有保持挠性构件的夹持部,其中,该挠性构件配置在箱上表面上,因此能够在不对箱侧进行加工且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将挠性构件保持在箱上表面。
另外,若盘通过模具成形而成,在盘的底部设置将贮存在该盘中的液体排出的排放孔,且该排放孔的轴向与夹持部保持挠性构件的方向一致,则能够使用向同一方向滑动的冲模来成形排放孔和夹持部,能够利用简单的模具成形。
另外,若在排放孔连接排放软管,则能够使排放软管与挠性构件相互沿着而集中布线。
另外,若盘具备底部和从底部竖立设置的壁部,且在该壁部的外表面设置夹持部,则即使设置夹持部也不会导致盘变高,能够将盘的高度抑制得较低。
另外,若在盘上一体地设置以与夹持部不同的高度保持挠性构件的另一夹持部,且由各夹持部保持的挠性构件是供流体在内部流动的挠性配管,则能够将挠性构件倾斜保持,能够使挠性构件内的流体顺畅地流动。
另外,若在壁部的外表面上的夹持部与另一夹持部之间设置载置在箱的上表面且从下方支承挠性构件的支承台,则能够提高挠性构件的支承刚性且抑制因挠性构件的重量所引起的盘的变形。
另外,若壁部的外表面中的夹持部与另一夹持部之间沿着以补给口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弧而形成,则能够利用盘来使挠性构件弯曲而布线,能够在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适当地对挠性构件进行布线。
另外,若上方开口的槽部在壁部的外表面延伸,该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具备覆盖箱的上方的箱罩,且该箱罩具有进入槽部来限制盘的移动的爪部,则通过箱罩能够提高盘的保持刚性且防止因挠性构件的重量所引起的盘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从左上方观察车身后部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车身后部而得到的图。
图4是从图3取下侧罩后的图。
图5是从左侧方示出车身后部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6是将燃料盘(日语:燃料トレ一)与其周边结构一起示出的侧剖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剖视图。
图8(A)是燃料盘的加油口的开口方向视图,(B)是侧剖视图,(C)是C向视图,(D)是(C)的D-D剖视图,(E)是E向视图。
图9是搭载于车身时的燃料盘的主视图。
图10是从里侧观察燃料盘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11(A)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燃料盘的加油口的开口方向视图,(B)是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机动二轮车(车辆)
16燃料箱
16A加油口(补给口)
81燃料盘
82底部
83侧壁部
83G槽部
84排放用筒部(排放孔)
85、86、87夹持部
88支承台
102蒸发燃料排出管(挠性构件)
111排放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这些方向依照从车辆的乘客观察到的方向。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该机动二轮车1具备:车架2;由车架2的头管3支承为转动自如而构成转向系统的一部分的转向杆4;安装在该转向杆4的下部的左右一对的前叉5;与转向杆4的上端连结的转向用的车把6;由前叉5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轮7;由车架2的后部支承为上下摆动自如的摆动式的动力单元8;由动力单元8的后端部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后轮9;配设在动力单元8与车架2之间的后缓冲件10;支承在车架2的上部的座椅11。
车架2具备从头管3以侧视观察下U字形状延伸的主框架12、从主框架12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座椅轨道13,在座椅轨道13的上方前后地延伸的座椅11以前端为基准而安装成开闭自如。座椅11构成为一体地具备驾驶员所就座的前席座椅11A和搭乘者所就座的后席座椅11B的前后长的串列座椅。
在左右的座椅轨道13之间的座椅11下方前后排列地配置有能够收纳头盔14的收纳箱15和燃料箱16,上述收纳箱15及燃料箱16的上方被座椅11覆盖。
该机动二轮车1为动力单元8上下摆动自如支承在车架2上的小型摩托车型的鞍座型车辆,构成为在乘客所就座的座椅11的前下方具备底踏板20的低地板式车辆。
此外,在底踏板20的后方设有收纳自如的供就座在后席座椅11B上的搭乘者载置脚的左右一对的后座踏板21。
该机动二轮车1具备车身罩22,车身罩22具备:覆盖车把6的中央部的车把罩31;覆盖头管3及主框架12的前部的前罩32;与前罩32连设而覆盖乘客的腿前方的护腿罩33;从下方覆盖底踏板21的底罩34,其中,该底踏板21配置在成为主框架12的最下部的中间部的上方;在座椅11下方覆盖座椅轨道13的左右的侧罩35。另外,前轮7的上方被安装在前叉5上的前挡泥板37覆盖,后轮9的上方被安装在座椅轨道13上且从车身后端向后下方延伸的后挡泥板38覆盖。
在该机动二轮车1的前部设有构成前方照明装置的前照灯41及前转向指示灯42,上述前照灯41及前转向指示灯42安装在车把罩31上。另外,在机动二轮车1的后部设有构成后方照明装置的尾灯51。
动力单元8包括:气缸部61朝向前方水平地突出的水平发动机62;将该发动机62的输出向后轮9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63。在气缸部61的上方连接吸气通路65的一端,该吸气通路65从气缸部61向后上方延伸出,与配置在动力传递机构63的上方的空气滤清器单元67连接。通过该吸气通路65及空气滤清器单元67构成发动机吸气系统。另外,在气缸部61的下方连接有未图示的排气管,在该排气管的下游端连接有排气消声器68(参照后述的图4),通过排气管及排气消声器68构成发动机排气系统。
图2是在取下座椅11的状态下从左上方观察车身后部而得到的立体图,图3是从上方观察车身后部而得到的图,图4是从图3取下左右的侧罩35后的图。另外,图5是从左侧方观察车身后部的内部结构而得到的图。
如图2至图4所示,收纳箱15以从上方覆盖左右一对的座椅轨道13的前半部分之间的方式配设,箱罩71(参照图2)以从上方覆盖左右一对的座椅轨道13的后半部分之间的方式安装在该收纳箱15的后方。
该箱罩71是覆盖配置在座椅轨道13的后半部分之间的燃料箱16的上方的板状罩,通过左右一对螺栓73固定在车架2上(具体而言,安装在座椅轨道13上且支承座椅卡扣件55的支承板56(参照图3))。
另外,在该箱罩71上形成有开口部71A,该开口部71A用于使燃料箱16的加油口16A及包围加油口16A的周围的燃料盘81向外部露出。
在此,燃料箱16是贮存液体燃料的燃料箱,加油口16A作为用于将液体燃料向燃料箱内补给的补给口而发挥作用,在补给以外时由燃料盖16B闭塞。
如图4及图5所示,本结构的燃料箱16在收纳箱15的后方配置在左右一对的座椅轨道13之间,箱底面16C及箱上表面16D在侧视观察下形成为向后上方倾斜的倾斜面,燃料箱16整体形成为沿着座椅轨道13向后上方延伸的箱形状。
在该燃料箱16的箱上表面16D,在加油口16A后方配置有气液分离器90,并且在加油口16A前方配置有燃料泵91。
气液分离器90是将燃料箱16内的蒸发燃料与液体燃料气液分离的装置,其在燃料箱16的上端位置即后上部设置,该气液分离器90在比燃料箱上表面16D靠上方的位置具有朝向车宽方向一侧(在本结构中为右侧)突出的喷出管90A(参照图4)。
燃料泵91偏向燃料箱上表面16D的前侧且车宽方向另一侧(在本结构中为左侧)配置,将贮存在构成燃料箱16的最下部的前下部中的燃料经由喷射器69(参照图3)向发动机吸气系统供给。
与该燃料泵91相连的配线92A(参照图4)从燃料泵91的上表面向车宽方向一侧(右侧)延伸出,且与在车宽方向一侧(右侧)沿着车架2(座椅轨道13)前后延伸的主线束92汇集到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主线束92通过将搭载在车辆上的电气部件(照明装置类、蓄电池、传感器等)的电线捆束而成,在本结构中,集中配置在车宽方向一侧(右侧)。
如图3所示,构成发动机吸气系统的一部分的吸气通路65具备:调整向发动机62供给的空气的量的节气门区65A;将节气门区65A与气缸部61(更具体而言为气缸盖的吸气口)相连的进气管65B;将节气门区65A与空气滤清器单元67相连的连接管65C。喷射器69设置在节气门区65A下游的进气管65B上,与向发动机62供给的空气的量匹配而喷射燃料。
在燃料箱16中贮存有液体燃料,该液体燃料因外部气温等而被加热时,一部分蒸发。在本结构中,具备防止这些蒸发燃料向大气中放出的蒸发燃料控制装置100。
该蒸发燃料控制装置100是如下的系统,即,将存在于燃料箱16内的蒸发燃料暂时吸收到罐101(参照图4及图5)中,利用发动机62的吸气负压将吸收到罐101中的蒸发燃料向吸气系统供给,使这些蒸发燃料与混合气体一起燃烧。
如图4及图5所示,该蒸发燃料控制装置100具备:一端与设置在燃料箱16上的气液分离器90的喷出管90A连接的蒸发燃料排出管(也称作通气软管)102;与该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另一端连接的罐101;一端与该罐101连接的第一净化(purge)管103;与该第一净化管103的另一端连接的净化控制阀104;一端与该净化控制阀104连接且另一端与比节气门区65A靠下游的吸气通路(进气管65B或气缸盖的吸气口)连接的第二净化管105;将罐101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罐用排放管106;向罐101内导入新的气体的大气开放管10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结构中,第二净化管105与进气管65B连接(参照图3)。
上述配管102、103、105~107通过橡胶软管等具有柔性的挠性配管形成。
由于上述气液分离器90设置在燃料箱16的上端位置即后上部,因此能够将燃料箱16内的蒸发燃料顺畅地向气液分离器90内导入,能够使蒸发燃料在该气液分离器90内气液分离而顺畅地流向喷出管90A。
喷出管90A朝向车宽方向一侧(在本结构中为右侧)设置,与该喷出管90A连接的蒸发燃料排出管102从喷出管向车宽方向一侧即右侧延伸后向前方弯曲,进而向车宽方向相反侧即左侧延伸,并沿着左侧的座椅轨道13而向车身前侧延伸出,与罐101连接。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由于蒸发燃料排出管102中形成有从喷出管90A向车宽方向一侧(右侧)延伸后向另一侧(左侧)延伸的弯曲部W1,因此即使在车辆向车宽方向一侧(右侧)倾斜时液体燃料从气液分离器90的喷出口37A流出,也只是少量。
罐101具有在内部收纳活性炭等蒸发燃料吸附构件的圆筒形状,板状的罐支架101A以从车宽方向另一侧(左侧)的座椅轨道13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通过在该单一的罐支架101A上固定把持罐101的前后一对的把持构件101B,将罐101固定在座椅轨道13上。
这种情况下,罐101在侧视观察下沿着座椅轨道13而配置在后上方,在俯视下沿着座椅轨道13而配置在前后方向上,能够使罐101接近座椅轨道13而紧凑地配置。通过该配置,如图3及图4所示,罐101配置在由车宽方向另一侧(左侧)的座椅轨道13、侧罩35及收纳箱15围成的狭小的空置的空间内。
如图5所示,在该罐101的后壁101R上横向排列地连接有蒸发燃料排出管102和第一净化管103,第一净化管103从罐101向后上方延伸后弯曲而向前方延伸,并沿着座椅轨道13的车宽方向外侧向前下方延伸,与接近罐101的前方配置的净化控制阀104连接。
净化控制阀104是用于对将蒸发燃料向发动机62侧输送的时刻进行控制的阀,由搭载在车辆上的控制器(未图示)控制开闭。在该净化控制阀104的出口连接第二净化管105。
第二净化管105如图5所示那样从净化控制阀104向前下方延伸而沿着座椅轨道13上方延伸,之后如图4所示那样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而通过收纳箱15的下方,与发动机吸气系统连接。
另外,在罐101的前壁101F上横向排列地连接有罐用排放管106和大气开放管107。如图5所示,罐用排放管106从罐101向下方延伸,罐用排放管106的下端比座椅轨道13靠下方并配置在气缸部61的左侧方且下方。另外,如图5所示,大气开放管107在座椅轨道13上方向前下方延伸,并在规定位置与大气连通,将罐101内保持为大气压。
接下来,说明基于蒸发燃料控制装置100的蒸发燃料的流动。
当燃料箱16内的燃料的一部分蒸发,燃料箱16的内压变得比气压高(变成正压)时,蒸发燃料通过气液分离器90向蒸发燃料排出管102流入,并通过蒸发燃料排出管102流向罐101内,吸附在罐101的一端。
另外,当燃料箱16或罐101的内压变得小于大气压(负压)时,经由大气开放管107导入新的空气,将罐101、燃料箱16的内压调整为大气压。
另外,当净化控制阀104被控制成打开状态时,成为发动机吸气系统与罐101内经由第一及第二净化管103、105连通,允许蒸发燃料从罐101向发动机吸气系统的流动。因而,在规定值以上的发动机吸气负压作用的情况下,蒸发燃料从罐101向发动机吸气系统流动,蒸发燃料在发动机62中燃烧。
然而,在本结构中,如图4所示,蒸发燃料排出管102配置在燃料箱16上。在该配置下,若不设置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夹持件,则蒸发燃料排出管102会因车身振动等向意想不到的位置移动,并且,从组装性的观点出发也不优选。另一方面,若利用焊接等接合结构或螺钉等紧固结构来将上述夹持件设置在燃料箱16上,则燃料箱16的制造费工夫,部件件数也会增加,因此不优选。
因此,在本结构中,在包围燃料箱16的加油口16A的周围的燃料盘81上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
图6是将燃料盘81及其周边结构一起示出的侧剖视图,图7是从正面观察而得到的图(图6的VII-VII向视图)。另外,图8(A)是燃料盘81的加油口的开口方向视图,图8(B)是侧剖视图(图8(A)的B-B剖视图),图8(C)是C向视图,图8(D)是图8(C)的D-D剖视图,图8(E)是E向视图。
如图6及图7所示,燃料盘81是作为承接流落到加油口16A周边的液体(雨水或燃料等)的承接皿而发挥功能的部件,具有上方开口且包围加油口16A的周围的碗形状。
该燃料盘81具备板状的底部82和从底部82的周缘向上方竖立设置且环状相连的侧壁部83,其中,该底部82具有加油口16A嵌合的嵌合孔82A,上述底部82和侧壁部83由具有弹性的材料通过一体成形而形成。因此,通过将嵌合孔82A嵌入加油口16A,将燃料盘81弹性保持在加油口16A上(参照图6)。这种情况下,燃料盘81的底部82载置在燃料箱上表面16D,燃料盘81保持在燃料箱16上。
如图8(A)所示,燃料盘81的底部82在俯视下具有将圆板形状的板构件的一部分直线状地切去而成的形状,更具体而言,形成为如下形状,即,相对于嵌合孔82A,后侧的后缘82B形成为沿车宽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形状,且底部82还具备左右的直线侧缘82C和弯曲侧缘82D,该左右的直线侧缘82C从该后缘82B的两端向车身前方直线状地延伸,该弯曲侧缘82D与该直线侧缘82C的前端相连,沿着以嵌合孔82A的轴线(中心轴)X为中心的半圆的圆弧而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嵌合孔82A的轴线X是与加油口(补给口)16A的轴线一致的轴。
侧壁部83沿着底部82的周缘延伸,因此具备:从底部82的后缘82B向上方竖立设置,且沿着车宽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后壁部83B;从后壁部83B的左右端沿着底部82的直线侧缘82C而向车身前方直线状地延伸的左右的直线侧壁部83C;与左右的直线侧壁部83C的前端相连,且沿着以嵌合孔82A的轴线X为中心的上述半圆的圆弧而延伸的俯视下U字状的弯曲侧壁部83D。
因此,流落到加油口16A周边的液体贮存在被侧壁部83包围的底部82,贮存在该底部82中的液体经由一体地设置在底部82上的作为排放孔而发挥功能的排放用筒部84而向外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符号LA表示排放用筒部84的轴线。
该排放用筒部84位于底部82的前部,在靠近车宽方向另一侧(左侧)的位置贯通底部82,俯视下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另一侧直线状地延伸而比侧壁部83更靠外侧突出的筒形状。在该排放用筒部84的前端连接排放软管111的一端,由此,通过了排放用筒部84的液体通过排放软管111向车外排出。
在此,排放软管111通过橡胶软管等具有柔性的挠性配管(挠性构件)形成,如图5所示,排放软管111通过左侧的座椅轨道13的车宽方向外侧而被向下方引出。
这种情况下,如图8(A)所示,由于排放用筒部84的前端比侧壁部83更向外侧露出,因此排放软管111的装拆作业容易。
另一方面,在侧壁部83的外表面(外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沿着侧壁部83的外表面环状地延伸出且上方开口的槽部83G,并且在比该槽部83G靠外侧的位置一体地形成有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夹持部85。
如图6所示,从箱罩71的与燃料盘81对应的开口部71A的缘部向下方突出的爪部71B进入该槽部83G中,通过该爪部71B来限制燃料盘81相对于箱罩71的移动。由此,燃料盘81除保持在加油口16A上外,还保持在固定于车架2的箱罩71上,从而能够提高燃料盘81的保持刚性,防止燃料盘81的变形及燃料盘81的旋转。另外,通过该槽部83G能够实现包括侧壁部83在内的燃料盘81自身的刚性。
另外,在该槽部83G内设置有与排放用筒部84连通的开口83H(参照图8(A)),对于流落到槽部83G中的液体而言,也能够将这些液体经由排放用筒部84而向外排出。
如图8(A)所示,夹持部85具备在排放用筒部84的附近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第一夹持部86和在从该第一夹持部86离开的位置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第二夹持部(另一夹持部)87,通过上述夹持部86、87将蒸发燃料排出管102沿着弯曲侧壁部83D而保持。
第一夹持部86是如下所述的筒状保持构件,即,具有在与排放用筒部84相邻的位置沿车宽方向以规定宽度延伸的筒形状,通过使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穿过贯通孔86A来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
该第一夹持部86形成为与排放用筒部84平行地延伸的筒形状,即,第一夹持部86的轴线LC1与排放用筒部84的轴线LA平行。更具体而言,如图8(A)所示,在俯视下,第一夹持部86的轴线LC1比排放用筒部84的轴线LA向前方隔开间隔而平行地配置,如图8(C)所示,在前面观察下,第一夹持部86的轴线LC1比排放用筒部84的轴线LA稍靠下方而平行地配置。
这样,当使排放用筒部84的轴向与第一夹持部86的轴向一致时,能够使用向同一方向滑动的冲模来成形排放用筒部84和第一夹持部86,能够利用简单的模具成形。
并且,第一夹持部86在前后端具有与其它部分相比扩径的扩径部86B(参照图8(A)(B))。该前后一对的扩径部86B作为加强第一夹持部86的加强肋而发挥功能,并且作为将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穿过该第一夹持部86或取下时作业者把持的把持部而发挥功能,能够使装拆作业变得容易。
第二夹持部87是如下所述的筒状保持部件,即,具有在侧壁部83的车宽方向一侧(右侧)沿着车身前后方向以规定宽度延伸的筒形状,通过将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穿过贯通孔87A来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
该第二夹持部87的轴线LC2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第二夹持部87在比第一夹持部86稍高的位置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
这样,当第二夹持部87在比第一夹持部86高的位置处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时,能够使蒸发燃料排出管102内的蒸发燃料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
该第二夹持部87也与第一夹持部86同样,在前后端具有与其它部分相比扩径的扩径部87B(参照图8(A)(B)),通过该前后一对的扩径部87B来加强第二夹持部87,并且能够使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装拆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该第一夹持部86与第二夹持部87之间,载置在燃料箱上表面16D且从下方支承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支承台88(参照图8(A)(B))与侧壁部83一体地形成。
该支承台88设置在弯曲侧壁部83D的外表面,从第二夹持部87沿着弯曲侧壁部83D延伸出,从下方支承从第二夹持部87朝向第一夹持部86露出的蒸发燃料排出管102。通过该支承台88,能够防止蒸发燃料排出管102在第一夹持部86与第二夹持部87之间向下方挠曲,且能够提高第二夹持部87的刚性,另外,也能够避免第二夹持部等因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重量而发生变形。
图9是搭载于车身时的燃料盘81的主视图。
如图9所示,蒸发燃料排出管102被第一夹持部86和第二夹持部87保持,因此由第一夹持部86大致沿着车宽方向支承,由第二夹持部87沿着车身前后方向支承,即,以弯曲状态保持于燃料盘81,因此利用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回复力而将其保持在燃料盘81上,蒸发燃料排出管102不易从燃料盘81脱落,容易构成小组装体。
图10是从里侧观察燃料盘81而得到的立体图。
如该图所示,在燃料盘81的底部82的背面,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而一体地设置有多根(在本结构中为四根)第一肋89A,该第一肋89A沿前后方向延伸。
上述第一肋89A不仅作为加强燃料盘81的底部82的加强肋而发挥功能,在将燃料盘81安装于燃料箱16时,其载置在燃料箱上表面16D,还作为对燃料盘81相对于燃料箱上表面16D的高度进行定位的肋(与燃料箱上表面的高度对合用肋)而发挥功能。
另外,在第一夹持部86的贯通孔86A的前后端设置的一对扩径部86B如图10所示,朝向燃料盘81的贯通孔86A直线状地延伸出而与侧壁部83相连,从而提高第一夹持部86的刚性并抑制其变形。
另外,在第二夹持部87的贯通孔87A的前后端设置的一对扩径部87B也与第一夹持部86的扩径部86B同样,以与燃料盘81的侧壁部83相连的方式延伸,由此提高第二夹持部87的刚性并抑制其变形。
并且,在支承台88的背面一体地设置有沿着支承台88的边缘而延伸出的第二肋89B,通过该第二肋89B来提高支承台88的刚性并抑制其变形。
这样,由于通过肋构件(第一肋89A、扩径部86B、87B、第二肋89B)来提高第一夹持部86、第二夹持部87及支承台88的刚性,因此与将它们形成为厚壁来提高刚性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充分的刚性并实现轻量化。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结构中,由于在燃料盘81上一体地设有保持作为挠性构件的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夹持部86、87,因此能够在不对箱16侧进行加工且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将蒸发燃料排出管102保持于箱上表面16D。另外,由于能够将蒸发燃料排出管102接近燃料盘81配置,因此能够将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离开燃料盘81以外的部件配置,从而也不会妨碍周边部件的布局。
这种情况下,由于蒸发燃料排出管102配置在燃料箱16与箱罩71之间,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在燃料箱16与箱罩71之间形成的闲置的空间,从而能够将蒸发燃料排出管102布线。
另外,燃料盘81通过模具成形而成,在燃料盘81的底部82设置有排放用筒部84,该排放用筒部84构成排出贮存在该盘81中的液体的排放孔,由于该排放用筒部84的轴向与第一夹持部86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方向一致,因此能够利用向同一方向滑动的冲模来成形排放用筒部84和第一夹持部86,能够利用简单的模具成形。
另外,由于在排放用筒部84上连接排放软管111,因此如图4所示,能够使排放软管111与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相互沿着而集中布线。
另外,由于燃料盘81中,在从底部82竖立设置的侧壁部83的外表面设置夹持部86、87,因此即使设置夹持部86、87也不会导致燃料盘81变高,能够将燃料盘81的高度抑制得较低。
另外,由于在燃料盘81上一体地设有以与第一夹持部86不同的高度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第二夹持部87(另一夹持部),因此能够将蒸发燃料排出管102倾斜保持,能够使蒸发燃料排出管102内的流体顺畅地流动。
另外,在侧壁部83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夹持部86与第二夹持部87之间设置有载置在燃料箱16的上表面且从下方支承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支承台88,因此能够防止蒸发燃料排出管102在第一夹持部86与第二夹持部87之间意想不到地挠曲,且能够提高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支承刚性,还能够抑制因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重量所引起的燃料盘81的变形。
并且,侧壁部83的外表面中的第一夹持部86与第二夹持部87之间沿着以加油口(补给口)16A的轴线X为中心的圆弧而形成,因此如图8(A)所示,能够将蒸发燃料排出管102布线成沿着该圆弧顺滑地弯曲。从而能够将燃料盘81兼用作引导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引导构件,由此能够在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将蒸发燃料排出管102适当地布线在箱上表面16D。
并且,由于上方开口的槽部83G在侧壁部83的外表面延伸出,且覆盖燃料箱16的上方的箱罩71具有进入槽部83G来限制燃料盘81的移动的爪部71B,因此能够提高燃料盘81的保持刚性,能够防止因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重量所引起的燃料盘81的变形。并且,由于该爪部71B沿着箱罩71的与燃料盘81对应的开口部71A的缘部而形成,因此通过该爪部71B也能够实现箱罩71单件的刚性的提高。
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表示本发明的一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进行变形及应用。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设置沿着燃料盘81的侧壁部83的外表面环状地延伸且上方开口的槽部83G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该形状。
在此,图11(A)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燃料盘81的加油口的开口方向视图,图11(B)表示其侧剖视图(图11(A)的B-B剖视图)。该燃料盘81的侧壁部83与从底部82的周缘向上方竖立设置且环状相连的侧壁部83的形状不同,该侧壁部83具备:从底部82的周缘向上方竖立设置的下侧侧壁部83L;以形成比由该下侧侧壁部83L围成的开口大的大开口的方式从下侧侧壁部83L的上端经由台阶部83S向上方竖立设置的上侧侧壁部83U。
即,该燃料盘81除了上述实施方式的燃料盘81的槽部83G的内侧的壁部之外的形状,形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燃料盘81相同的结构。
在该结构中,流落到上侧侧壁部83U内的液体直接流入底部82或经由台阶部83S流入底部82,进而经由与底部82连通的排放用筒部84而向外排出。即,即使不设置槽部83G,将燃料盘81的上方开口形成为比底部82大的开口,也能够将流落的液体充分地回收到燃料盘81中。另外,通过将从箱罩71向下方突出的爪部71B钩挂到上侧侧壁部83U,从而也能够限制燃料盘81相对于箱罩71的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燃料盘81上设置多个夹持部86、8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单一的夹持部。另外,对由此种夹持部保持蒸发燃料排出管10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保持配置在燃料箱16上的其它挠性构件(例如,与燃料泵91相连的配线92A)。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适用于配置在燃料箱16上的挠性构件的布线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将在燃料箱16以外的搭载于车辆的箱(例如,贮存发动机冷却水的储水箱)上配置的挠性构件支承于设置在该箱上的盘的情况。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适用于图1所示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二轮车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包括其它鞍座型车辆在内的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需要说明的是,鞍座型车辆包括跨车身而乘坐的全部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还包括分类为ATV(不平路面行驶车辆)的三轮车辆或四轮车辆。

Claims (8)

1.一种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其具备:
在内部贮存液体的箱(16);
设置在该箱(16)的上部且用于将该液体向箱(16)内补给的补给口(16A);
包围补给口(16A)的周围的盘(81);
配置在箱上表面的挠性构件(102),
所述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盘(81)上一体地设有保持所述挠性构件(102)的夹持部(8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81)通过模具成形而成,在所述盘(81)的底部设有将贮存在该盘(81)中的液体排出的排放孔(84),该排放孔(84)的轴向与所述夹持部(86)保持所述挠性构件(102)的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放孔(84)连接有排放软管(1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81)具备底部(82)和从底部(82)竖立设置的壁部(83),在该壁部(83)的外表面设有所述夹持部(86)。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盘(81)上一体地设置以与所述夹持部(86)不同的高度保持所述挠性构件(102)的另一夹持部(87),由各夹持部(86、87)保持的所述挠性构件(102)是供流体在内部流动的挠性配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壁部(83)的外表面上的所述夹持部(86)与所述另一夹持部(87)之间设有支承台(88),该支承台(88)载置在所述箱(16)的上表面且从下方支承所述挠性构件(10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83)的外表面中的所述夹持部(86)与所述另一夹持部(87)之间沿着以所述补给口(16A)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弧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方开口的槽部(83G)在所述壁部(83)的外表面延伸,
所述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具备覆盖所述箱(16)的上方的箱罩(71),该箱罩(71)具有进入所述槽部(83G)来限制所述盘(81)的移动的爪部(71B)。
CN 201110190743 2010-07-14 2011-07-08 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 Active CN102343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9316A JP5420490B2 (ja) 2010-07-14 2010-07-14 車両の可撓性部材配索構造
JP2010-159316 2010-07-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3957A true CN102343957A (zh) 2012-02-08
CN102343957B CN102343957B (zh) 2013-10-09

Family

ID=45543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90743 Active CN102343957B (zh) 2010-07-14 2011-07-08 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20490B2 (zh)
CN (1) CN10234395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3112A (zh) * 2013-06-28 2016-05-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线束布置结构
CN104691672B (zh) * 2013-12-06 2017-04-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5764B2 (ja) * 2016-02-05 2019-06-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構造
JP6513631B2 (ja) * 2016-12-28 2019-05-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気液セパレータ配置構造
WO2020245919A1 (ja) * 2019-06-04 2020-12-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76738A (en) * 1971-10-12 1974-12-11 Piontek G J Spring clips
FR2711208A1 (fr) * 1993-10-15 1995-04-21 Metal Deploye Sa Eclisse pour assemblage de tronçons de chemins de câbles.
CN1499071A (zh) * 2002-10-30 2004-05-26 ���\�й�ҵ��ʽ���� 小型车辆中的燃料配管结构
CN101905722A (zh) * 2010-07-14 2010-12-08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箱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8001B2 (ja) * 2003-09-29 2009-05-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燃料配管構造
JP3940144B2 (ja) * 2004-11-25 2007-07-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系配置構造
JP2007055564A (ja) * 2005-08-26 2007-03-08 Yamaha Motor Co Ltd 燃料配管の配置構造
JP4991346B2 (ja) * 2007-02-27 2012-08-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タンク
JP2009051490A (ja) * 2007-07-26 2009-03-12 Yamaha Motor Co Ltd カバー、ホースの固定構造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JP2009161017A (ja) * 2007-12-28 2009-07-2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76738A (en) * 1971-10-12 1974-12-11 Piontek G J Spring clips
FR2711208A1 (fr) * 1993-10-15 1995-04-21 Metal Deploye Sa Eclisse pour assemblage de tronçons de chemins de câbles.
CN1499071A (zh) * 2002-10-30 2004-05-26 ���\�й�ҵ��ʽ���� 小型车辆中的燃料配管结构
CN101905722A (zh) * 2010-07-14 2010-12-08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箱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3112A (zh) * 2013-06-28 2016-05-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线束布置结构
CN105593112B (zh) * 2013-06-28 2018-07-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线束布置结构
CN104691672B (zh) * 2013-12-06 2017-04-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20633A (ja) 2012-02-02
CN102343957B (zh) 2013-10-09
JP5420490B2 (ja)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9297B (zh) 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
EP2258938B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CN101767622B (zh) 鞍乘型车辆
JP5721599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US8899367B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2019119292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abs配置構造
JP588968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ー配置構造
US9505460B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EP2216239B1 (en) Motorcycle
US9156513B2 (en) Front cowl stay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2343957B (zh) 车辆的挠性构件布线结构
CN104136312B (zh) 鞍乘型车辆
CN104691672A (zh) 跨骑式车辆
CN101934846A (zh) 机动二轮车
JP2010203313A (ja) 不整地走行車両の蒸発燃料制御装置
CN102656082A (zh) 带有增压器的摩托车
CN102695645A (zh) 骑乘型车辆的蒸发燃料控制装置
US8037958B2 (en) Layout of compact all terrain vehicle for fuel tank, intake duct, and exhaust duct positioning
CN102770332A (zh) 骑乘型车辆的蒸发燃料控制装置
CN103204206B (zh) 跨骑式车辆
JP5002351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CN101676171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3010354A (zh) 骑乘型车辆的碳罐配置构造
CN102001388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8248740A (zh) 跨骑式车辆的气液分离器配置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