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8980B - 非水性电池用的电极导线部件 - Google Patents

非水性电池用的电极导线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8980B
CN103258980B CN201310053321.3A CN201310053321A CN103258980B CN 103258980 B CN103258980 B CN 103258980B CN 201310053321 A CN201310053321 A CN 201310053321A CN 103258980 B CN103258980 B CN 103258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able
cable parts
film
sealing
der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33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8980A (zh
Inventor
饭塚宏和
武井邦浩
金田康宏
堀智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mori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mori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mori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mori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58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8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8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8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4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4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plate-like electrode stacks, e.g. electrode pole straps or brid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性电池用的电极导线部件,提供一种电极导线部件(18),其为从将层压膜层压体用于外装材料而形成的非水性电池用收纳容器中引出的电极导线部件(18),所述层压膜层压体至少具有金属箔和由密封剂树脂膜构成的第1密封剂层,电极导线部件(18)具备金属制的导出密封部(21),在该导出密封部(21)的表面上,顺次层压有耐腐蚀性的薄膜涂层(22)、由使用与上述第1密封剂层相同种类树脂的密封剂树脂膜构成并且热接合于上述第1密封剂层的第2密封剂层(23),薄膜涂层(22)在上述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上宽度至少为2mm以上,以和第2密封剂层(23)相比较窄的宽度或者同等以上的宽度形成带状的图案。

Description

非水性电池用的电极导线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二次电池的锂离子电池或双电层电容器(以下称之为电容器)等的在电解液中使用有机电解质的非水性电池用的电极导线部件。
背景技术
近些年,在全世界范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同时,电动汽车的普及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的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了课题。与之相伴随,在这些技术领域中,作为用于储存电能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的二次电池、电容器备受瞩目。另外,对于使用于电动汽车等的收纳锂离子电池的外装容器,使用将铝箔和树脂膜层压的电池外装用层压体作成的平口袋或通过冲压成型(絞り成形)或者膨胀成型形成的成型容器,谋求薄型轻量化。
另外,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具有不耐水分或光的性质。因此,对于锂离子电池用的外装材料,使用聚酰胺或聚酯构成的基材树脂膜和铝箔层压的、具有优异的防水性和遮光性的电池外装用层压体。
对于在用此类电池外装用层压体做成的收纳容器中收纳锂离子电池,例如,如图3(a)所示,预先用电池外装用层压体,通过冲压成型等形成具有凹部31的托盘状形状,在该托盘的凹部31处收纳锂离子电池(未图示)以及电极36等的附件。然后,如图3(b)所示,将由电池外装用层压体构成的覆盖材料33从上方覆盖而包裹电池,将托盘的凸缘部32和覆盖材料33的四面的侧缘部34热封而将电池密封。通过这种在托盘的凹部31载置电池的方法形成的收纳容器35中,因为能够从上方收纳电池,所以生产率高。
上述的图3(a)示出的锂离子电池的载置容器30中,托盘的深度(以下,有将托盘的深度称为冲压度的情况)在先前以来,对于小型的锂离子电池来说为5-6mm左右。另外,近些年在电动汽车用等用途中要求比以往更大的大型电池用的收纳容器。对于大型电池用的收纳容器的制造,必须要形成更深的冲压度的托盘,增加了技术上的困难。
另外,在水分侵入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的情况下,水分使得电解液分解,产生强酸。这种情况下,从电池外装用的层压体的内侧产生的强酸渗透,结果导致铝箔被强酸腐蚀损坏,发生电解液的泄漏,不仅电池性能降低,还会有锂离子电池可能起火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3574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构成上述的电池外装用层压体的铝箔和电极导线部件的表面层,作为防止强酸腐蚀的对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通过对铝箔的表面实施铬酸盐处理而形成铬化处理覆盖膜,提升耐腐蚀性的对策,但是由于铬酸盐处理使用为重金属的铬,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是个问题,因为六价的铬是对人体造成影响的有害物质,所以不能使用。因此,使用三价铬的铬酸盐处理液,或者使用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或含有氢氟酸水溶液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另外,存在通过铬酸盐处理以外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提升耐腐蚀性效果甚微的问题。
另外,现有的电极导线部件,正极和负极两个电极中,作为正极的电极部件的铝材的耐电解液性良好,作为负极的电极部件的铜板,即使在表层赋予镀镍层并且实施三价铬的铬酸盐处理,耐电解液性也很低劣。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以提供一种耐腐蚀性得到提升的非水性电池用的电极导线部件,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延长为目的。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是,在电池用收纳容器中,在外装材料的层压膜层压体和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接合的部分的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外表面,通过印刷或涂布,将薄膜涂层层压为带状的图案,提升对腐蚀性的电解液的耐腐蚀性。该薄膜涂层由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构成或由其共聚树脂构成。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导线部件,其为从将层压膜层压体用于外装材料而形成的非水性电池用收纳容器中引出的电极导线部件,所述层压膜层压体至少具有金属箔和由密封剂树脂膜构成的第1密封剂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导线部件具备金属制的导出密封部,在该导出密封部的表面上,顺次层压有耐腐蚀性的薄膜涂层、由使用与所述第1密封剂层相同种类树脂的密封剂树脂膜构成并且热接合于所述第1密封剂层的第2密封剂层,所述薄膜涂层在所述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上宽度至少为2mm以上,以和所述第2密封剂层相比较窄的宽度或者同等以上的宽度形成带状的图案。
另外,所述薄膜涂层由实施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而成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层构成,所述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为从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含有氢氟酸水溶液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铬酸盐处理、磷酸盐处理、锆处理、三嗪硫醇处理中选择的任意一种以上。
另外,优选在所述导出密封部中,在将所述导出密封部连接于非水性电池的电极体的集电部的部分和在将从多个非水性电池用收纳容器引出的电极导线部件串联或者并联地连结而连接的部分,不形成所述薄膜涂层,并且,在所述导出密封部的表面上的一部分,不实施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所述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为从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含有氢氟酸水溶液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铬酸盐处理、磷酸盐处理、锆处理、三嗪硫醇处理中选择的任意一种。
另外,优选所述薄膜涂层由含有羟基的树脂构成。
另外,优选所述薄膜涂层由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构成或由其共聚树脂构成。
另外,如上所述,优选所述薄膜涂层通过热处理进行交联或者非晶化,从而使其耐水化。
另外,优选所述第2密封剂层为马来酸酐改性的聚烯烃类的密封剂树脂膜,或者为通过环氧官能团改性的聚烯烃类的密封剂树脂膜。
另外,优选所述第2密封剂层的厚度为50μm以上300μm以下,并且所述薄膜涂层的厚度为0.2-5.0μm,所述薄膜涂层和在其上层压的所述第2密封剂层的层间剥离强度通过JISC6471中规定的撕离测定方法A测定,为10N/英寸以上。
且,N/英寸相当于N/25.4mm。
(发明的效果)
由于在将导出密封部接合于非水性电池内部的电极体的集电部的部分、和将从多个非水性电池用收纳容器引出的电极导线部件串联或者并联地接合的部分不实施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不附着耐电解液皮膜,在利用超声波进行的接合或利用电阻焊接的接合、或者是使用通过螺丝等的接触连接等的接合时,由于接合的界面上没有耐电解液性皮膜,所以接合性变得良好。
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由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构成或由其共聚树脂构成的薄膜涂层,通过热处理进行交联或者非晶化从而使其耐水化,能够抑制电解液从电极导线部件的、在截面上观察到的两端部的侵入。
当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在截面上观察到的两端部被碾压,相比截面中央部厚度薄时,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和层压膜层压体的紧密结合变好,空隙部变少,电解液的侵入减少。
由于对于每一个被截断的电极导线部件,通过涂布形成薄膜涂层,因此薄膜涂层包裹至电极导线部件的截断面,在整个外周形成薄膜涂层。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电池用收纳容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了使用于电池用收纳容器的电池用外装层压体的一个例子的概略截面图。
图3为依照顺序示出了将锂离子电池收纳于收纳容器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4(a)为示出了本发明涉及的电极导线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b)为(a)的沿S-S线的截面图。
图5为示出了本发明涉及的电极导线部件的其他的例子,为切去第2密封剂层的一部分表现出其截面的立体图。
图6为示出了本发明涉及的电极导线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L薄膜涂层的宽度
10层压膜层压体(电池外装用层压体)
11基材树脂膜
12铝箔
13第1密封剂层
15、16粘接剂层
17锂离子电池
18电极导线部件
19侧缘部
20电池用外装容器
21导出密封部
22薄膜涂层
23第2密封剂层
24在导出密封部的截面上观察到的两端部
25未实施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的部分
30电池用载置容器
35电池用收纳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从使用电池外装用层压体制造的锂离子电池用的收纳容器引出电极导线部件的情况为例,参照图1以及图2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极导线部件。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极导线部件18以及锂离子电池17内包于将电池外装用层压体10折叠而做成的电池用外装容器20。
此外,电池用外装容器20的三个方向的侧缘部19被热封而制成袋状。电极导线部件18如图1所示被从电池用外装容器20引出。并且,关于使用本发明涉及的电极导线部件18制造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用收纳容器的收纳方法,在图3中示出。
层压膜层压体构成的电池外装用层压体10,如图2所示,基材树脂膜11、铝箔12、第1密封剂层13分别通过粘接剂层15、16粘接。
如图4(a)所示,电极导线部件18具备金属制的导出密封部21,由与第1密封剂层13相同的密封剂树脂膜构成的第2密封剂层23通过耐腐蚀性的薄膜涂层22层压于该导出密封部21的表面上。接合电极导线部件18和电池外装用层压体10时,第2密封剂层23热接合于上述第1密封剂层。
另外,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由于在将导出密封部接合于电池内部的电极体的集电部的部分、和将从多个非水性电池用收纳容器引出的电极导线部件串联或者并联地接合的部分不实施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未实施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的部分25),通过不附着耐电解液皮膜,在利用超声波进行的接合或利用电阻焊接的接合、或者是使用通过螺丝等的接触连接等的接合时,由于接合的界面上没有耐电解液性皮膜,所以接合性变得良好。另外,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如图4(b)所示,优选在截面上观察到的两端部24被碾压,相比截面中央部厚度薄。
在图4(a)中,示出了形成有耐腐蚀性的薄膜涂层22的、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L以相比第2密封剂层23宽的宽度形成的状态。另外,形成有耐腐蚀性的薄膜涂层22的、在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L为2mm以上,在图5中,示出了以相比第2密封剂层23窄的宽度形成的状态。并且,虽然图5中以切去第2密封剂层23的一部分,露出薄膜涂层22的一部分的方式表示,实际上薄膜涂层22全体被第2密封剂层23覆盖。
另外,优选对耐腐蚀性的薄膜涂层22实施从通过三氟化铬化合物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三氟化铬化合物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氢氟酸水溶液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铬酸盐处理、磷酸盐处理、锆处理、三嗪硫醇处理中选择的任意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作为使用于导出密封部21的铝的表面处理方法,能够例举如下的处理方法: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含有氢氟酸水溶液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以铬酸盐或重铬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溶液处理的铬酸盐处理,通过含有磷酸盐的铬酸或者重铬酸水溶液处理的磷酸铬酸盐处理,通过含有磷酸盐的水溶液(含有普通氟化物)处理的磷酸盐处理,通过含有锆和水溶性高分子的无铬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液进行的锆处理,通过将三嗪硫醇衍生物溶解于水或者有机溶剂得到的溶液进行处理的三嗪硫醇处理等。也可以进行两种以上的这些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这些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层,在导出密封部21的表面上能够构成耐腐蚀性的薄膜涂层22。作为薄膜涂层22的水溶性树脂,能够例举含有羟基的树脂。作为三价的氟化铬化合物,能够例举氟化铬(III)。另外,上述的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也可以为三价的碳酸铬和三价的氢氧化铬的复合的化合物(碱式碳酸铬(III))。
另外,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材质为铝的情况下,对于薄膜涂层22,优选交联由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或由其共聚树脂构成的薄膜涂层,并且含有由氟化金属或者其衍生物构成、使铝的表面钝化的物质。然而,即使不含有氟化金属或其衍生体,也能够提升涂层的耐腐蚀性。在导出密封部21的表面形成的薄膜涂层22,通过热处理进行交联或者非晶化,从而使其耐水化。
也能够并用利用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层制成的耐腐蚀性的薄膜涂层和由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或由其共聚树脂构成的薄膜涂层。这种情况下,能够在金属制的导出密封部21的一部分的表面上实施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后,在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层上形成由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或由其共聚树脂构成的薄膜涂层。
另外,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材质为在铜板上通过镀镍而覆盖的金属的情况下,对于薄膜涂层,优选实施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含有氢氟酸水溶液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或者通过三嗪硫醇处理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或者优选交联由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或由其共聚树脂构成的薄膜涂层,并且含有由氟化金属或者其衍生物构成、使金属表面钝化物质。
另外,薄膜涂层22在导出密封部21的表面通过印刷形成带状的图案。另外,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如图4(b)所示,在截面上观察到的两端部24被碾压,厚度较截面中央部薄的情况下,优选在包含该两端部24的导出密封部21的整个外周上形成薄膜涂层22。薄膜涂层22以与第2密封剂层23的宽度相同或更大的宽度形成带状的图案。薄膜涂层22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为未实施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的部分25,在此不形成薄膜涂层22,并且在导出密封部21的表面上,不实施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含有氢氟酸水溶液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铬酸盐处理、磷酸盐处理、锆处理、三嗪硫醇处理中的任意一项。
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一般来说,正极使用铝板,负极使用在铜板上通过镀镍而覆盖的金属。为了使与作为电池外装用层压体10使用的铝层压膜的热接合变得容易,在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和电池外装用层压体10的第1密封剂层13的接合部分,事先形成由与电池外装用层压体10的第1密封剂层13相同的密封剂树脂膜构成的第2密封剂层23。
如果在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表层不形成耐腐蚀性的薄膜涂层22的话,由于电解液的渗透,会导致在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表层中水分与电解液反应,产生氢氟酸,通过腐蚀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造成电极导线部件18和电池外装用层压体10的粘接劣化。因此,优选至少使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电池侧的表层面,层压由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或由其共聚树脂构成的薄膜涂层22。有必要将薄膜涂层22层压于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截面的整个外周部。
作为防止电解液造成的对于铝制的电极导线部件的腐蚀劣化的对策,现有技术中铬酸盐处理为人们所知并被使用。和铝制的电极导线部件比较,对于在铜板上通过镀镍而覆盖的金属制的电极导线部件来说,铬酸盐处理的效果不明显也是已知的。但是,在本发明中,判明了在铜板上通过镀镍而覆盖的金属制的电极导线部件也有耐电解液性的效果。因此,具有和现有的铬酸盐方式相比防止腐蚀劣化的机制不同的可能性。
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或其共聚树脂为将乙烯基酯类单体的聚合物或者其共聚物皂化得到的树脂。作为乙烯基酯类的单体,能够例举甲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等的脂肪酸乙烯酯或苯甲酸乙烯酯等的芳香族乙烯基酯。作为共聚的其他的单体,能够例举乙烯、丙烯、α-烯烃类、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等的不饱和酸类、氯乙烯或偏二氯乙烯等的卤化乙烯类等。作为市售品,能够例举日本合成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Gポリマー樹脂(商品名)。
另外,对于薄膜涂层22,优选交联由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或由其共聚树脂构成的薄膜涂层,并且含有由氟化金属或者其衍生物构成、使铝箔的表面钝化的物质。氟化金属或者其衍生物为形成钝化的铝的氟化物的含有F-离子的物质,能够例举例如氟化铬、氟化铁、氟化锆、氟化钛、氟化铪、氢氟酸锆(ジルコンフッ化水素酸)及其盐、氢氟酸钛(チタンフッ化水素酸)及其盐等的氟化物。
对于在该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表面层形成薄膜涂层22,例如,使用将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非结晶聚合物(日本合成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ポリマー樹脂)以0.2-6wt%,以及将氟化铬(III)以0.1-3wt%溶解的水溶液,以干燥后的厚度为0.2-5μm左右的方式涂布后,通过进一步在烘箱中进行加热干燥以及烘烤附着粘接以及交联化,能够形成薄膜涂层22。
如此,在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表层面上层压薄膜涂层22的话,由于薄膜涂层22的耐压强度高,因此即使将作为第2密封剂层23的聚丙烯层或者聚乙烯层的厚度做薄也能够保持耐压强度,所以从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边缘部分(侧缘部)向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水分的侵入变少,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的经时劣化(経時劣化)减少,能够使电池的制品寿命变长。
即便在微量的水分侵入电池内部,电解液和水分反应进而分解电解液从而产生氢氟酸的情况下,层压于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表层面的由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或其共聚树脂构成的薄膜涂层22,由于自由体积少,阻气性高,即使沿着第2密封剂层23向外部扩散以及微量的氢氟酸接触作为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铝板的表面,也能够通过形成于铝板表面的钝化膜防止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腐蚀,确保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与第2密封剂层23的层间粘接强度,耐压强度保持变高,不发生电池的漏液等的问题。
优选事先接合的第2密封剂层23的厚度为50-300μm,考虑到防水性的话最优选50-150μm。如果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厚度为200μm以上,则在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边缘出现通孔,会有不能够密封电解液的情况。在此,通过对电极导线部件18的边缘进行碾压加工,能够使事先接合的第2密封剂层23的厚度变薄。
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或其共聚树脂构成的薄膜涂层22的厚度,优选为0.1-10μm,更优选为0.2-5.0μm,最优选为0.5-3μm。如果为上述的薄膜涂层22的厚度,则提高防湿性、粘接强度的性能。
通过印刷方法对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必要部分赋予薄膜涂层22。作为印刷方式,能够使用喷墨方式、分配器方式、喷涂方式等的公知的印刷方法。能够使用于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为任意的,不仅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正反的表层,而且在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截面上观察到的边缘部也需要印刷,因此优选喷墨方式和分配器方式。尤其是分配器方式中,通过使用能够薄地以大约10mm宽的宽度进行印刷的涂布头进行实验,判定分配器方式为最适合的方式。另外,对于环形的电极导线部件,从提高作业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通过印刷方法连续形成薄膜涂层。但是,将环形的电极导线部件截断成单个的电极导线部件时,具有薄膜涂层不形成于截断面的缺点。
另外,对于逐个截断的电极导线部件,通过涂布薄膜涂层而形成的方法,优选薄膜涂层包裹至电极导线部件的截断面,在整个外周形成薄膜涂层。
事先接合于电极导线部件18的导出密封部21的第2密封剂层23,使用密封剂树脂膜,所述密封剂树脂膜使用与电池外装用层压体10的第1密封剂层13相同种类的树脂。作为使用与在第1密封剂层13以及第2密封剂层23中使用的相同种类的树脂的密封剂树脂膜,在从通常使用的聚丙烯类树脂中进行选择的情况下,为马来酸酐改性的丙烯的单独的膜,或者使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的具有环氧官能团的单体改性的聚丙烯的单独膜、环氧树脂和聚丙烯树脂捏合进而被合金化的单独膜,也可以为其与聚丙烯的多层膜。在从聚乙烯类树脂中进行选择的情况下,也可以为马来酸酐改性的聚乙烯,或者使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的具有环氧官能团的单体改性的聚乙烯单一物质,或者环氧树脂与聚乙烯树脂捏合进而合金化的单独膜,此外也可以为其与聚乙烯或者聚乙烯的共聚物的多层膜。这种情况下,第2密封剂层23在与作为耐电解液层的薄膜涂层22接触的面上,也可以使用以马来酸酐或丙烯酸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改性的聚乙烯等。
第2密封剂层23如图6所示,也可以以横跨正极与负极的方式层压。由此,能够得到正极和负极一体化的电极导线部件。另外,由于对于铝板或镀镍铜板等的各种金属板能够获得薄膜涂层22的腐蚀防止效果,优选将薄膜涂层22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二者的导出密封部21。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非水性电池,能够例举为2次电池的锂离子电池、双电层电容器等的在电解液中使用有机电解质的物质。作为有机电解质,一般为以异丙二醇碳酸酯(P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亚乙酯等的碳酸酯类为媒质的物质,但是并不仅限定于此。
(实施例)
(测定方法)
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与第2密封剂层之间的粘接强度的测定方法:通过JISC6471“柔性印刷接线板用覆铜层压板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测定方法测定。
电解液强度保留率(電解液強度保持率)的测定方法:使用电池外装用层压体,制成50mm×50mm(热封宽度为5mm)的四方袋,向其中添加了1mol/升的LiPF6的PC/DEC电解液中添加0.5wt%的纯水,将其量出2cc填充包装。该四方袋中,在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一部分上以分配器方式印刷薄膜涂层,在该薄膜涂层之上通过热封放入层压第2密封剂层的电极导线部件,60°C的烘箱中储存100小时后,测定电极导线部件与第2密封剂层的层间粘接强度(k2)。
在此,将事先测定的暴露于电解液前的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与为第2密封剂层的聚丙烯(PP)膜的层间粘接强度(k1)与暴露电解液后的层间粘接强度(k2)之间的比作为电解液强度保留率K=(k2/k1)×100%
(测定装置)
粘接强度的测定装置:岛津制作所制造,型号:AUTOGRAPHAGS-100A拉伸试验装置
(实施例1)
作为锂电池用的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使用将厚度为200μm的铝板切割成宽度50mm×长度60mm的尺寸得到的铝片。对脱脂清洗后的铝片的表面,使用溶解有1wt%的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非结晶聚合物(日本合成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ポリマー樹脂)以及1wt%的氟化铬(III)的水溶液,利用分配器涂布于两面,使得加热干燥后的厚度为1μm,将宽度10mm的薄膜涂层以带状层压于导出密封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此外,通过200°C的烘箱加热干燥,在烘烤附着树脂的同时进行交联化,从而获得实施例1的电极导线部件。此时,确认不仅实施例1中的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正反的表面层,而且与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面上也涂布有薄膜涂层。
此外,在实施例1的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薄膜涂层之上,通过热封两面接合马来酸酐改性的聚丙烯膜的单层膜(使用通过膜制膜机将三井化学制造的聚丙烯类树脂(商品名/アドマーQE060)制膜为100μm厚度得到膜)。此外,在其之上,热封厚度为120μm的铝层压膜,所述厚度为120μm的铝层压膜由铝箔(厚度20μm)/马来酸酐改性的聚丙烯膜(厚度100μm)构成,制作成实施例1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
从该实施例1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中,裁切提取粘接强度测定用的试验片,测定铝层压膜与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之间的粘接强度,示出的粘接强度为46N/英寸。
另外,对于实施例1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测定的电解液强度保留率K的结果为K==88%。
此外,在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之一的末端部重叠铝箔(厚度20μm)10片或者15片,通过超声波(使用ブランソン制造的超声波接合机)进行接合,则两者均毫无问题地接合。
(实施例2)
作为锂电池用的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以2-5μm的厚度将氨基磺酸镍镀层镀于厚度为200μm的铜板片(尺寸为宽度50mm×长度60mm)的表面。对该镀有镍的导出密封部,使用溶解有1wt%的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非结晶聚合物(日本合成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ポリマー樹脂)以及1wt%的氟化铬(III)的水溶液,以使得加热干燥后的厚度为1微米的方式利用分配器涂布于两面,将宽度20mm的薄膜涂层以带状层压于导出密封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此外,通过200°C的烘箱加热干燥,在烘烤附着树脂的同时进行交联化,而获得实施例2的电极导线部件。
此外,在实施例2的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薄膜涂层之上,以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热封铝层压膜,得到实施例2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
从该实施例2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中,裁切提取粘接强度测定用的试验片,测定铝层压膜与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之间的粘接强度,示出的粘接强度为44N/英寸。
另外,对于实施例2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测定的电解液强度保留率K的结果为K=78%。
此外,在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之一的末端部重叠铜箔(厚度20μm)10片或者15片,通过超声波(使用ブランソン制造的超声波接合机)进行接合,则两者均毫无问题地接合。
(实施例3)
除了将薄膜涂层以2mm宽度层压于导出密封部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以外,以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实施例3的电极导线部件以及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
从该实施例3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中,裁切提取粘接强度测定用的试验片,测定铝层压膜与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之间的粘接强度,示出的粘接强度为48N/英寸。
另外,对于实施例3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测定的电解液强度保留率K的结果为K=86%。
此外,在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之一的末端部重叠铝箔(厚度20μm)10片或者15片,通过超声波(使用ブランソン制造的超声波接合机)进行接合,则两者均毫无问题地接合。
(比较例1)
除了将薄膜涂层形成于铝片的全表面以外,以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比较例1的电极导线部件以及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
从该比较例1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中,裁切提取粘接强度测定用的试验片,测定铝层压膜与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之间的粘接强度,示出的粘接强度为54N/英寸。
另外,对于比较例1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测定的电解液强度保留率K的结果为K=76%。
此外,在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之一的末端部重叠铝箔(厚度20μm)10片或者15片,通过超声波(使用ブランソン制造的超声波接合机)进行接合,则重叠10片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是若重叠15片,则在铝片和铝箔的界面剥离,判明其接合弱。
(比较例2)
将宽20mm的薄膜涂层层压于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后,除了不进行加热干燥处理以外,以和实施例2同样的方式,得到比较例2的电极导线部件以及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
从该比较例2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中,裁切提取粘接强度测定用的试验片,测定铝层压膜与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之间的粘接强度,示出的粘接强度为46N/英寸。
另外,对于实施例2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测定的电解液强度保留率K的结果为K=10%以下。发生了电极导线部件与第2密封剂层的剥离现象(层离)。
此外,在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之一的末端部重叠铝箔(厚度20μm)10片或者15片,通过超声波(使用ブランソン制造的超声波接合机)进行接合,则两者均毫无问题地接合。
(比较例3)
除了将薄膜涂层以1mm宽度层压于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以外,以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比较例3的电极导线部件以及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
从该比较例3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中,裁切提取粘接强度测定用的试验片,测定铝层压膜与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之间的粘接强度,示出的粘接强度为52N/英寸。
另外,对于实施例3的电池收纳容器的一部分,测定的电解液强度保留率K的结果为K=31%,对于电解液的耐受性弱。
此外,在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之一的末端部重叠铝箔(厚度20μm)10片或者15片,通过超声波(使用ブランソン制造的超声波接合机)进行接合,则两者均毫无问题地接合。
以上的结果在表1中示出。
【表1】
实施例1-实施例3使用混合了1wt%的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非结晶聚合物(日本合成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ポリマー樹脂)以及1wt%的氟化铬(III)的水溶液,涂布于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层压薄膜涂层。这些薄膜涂层加热干燥后的厚度为1μm,以至少2mm以上的宽度形成于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电极导线部件与第2密封剂层之间的粘接强度为40N/英寸以上。另外,在第2密封剂层之下形成薄膜涂层的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电解液强度保留率K为78%以上,对于锂电池的电解液也具有耐腐蚀性。
另外,实施例3为将薄膜涂层以宽度2mm层压于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情况,虽然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与第2密封剂层之间的粘接强度为48N/英寸,但是电解液强度保留率K高达86%,具有对电解液的耐腐蚀性。
另外,比较例1为在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中将薄膜涂层形成于铝片的整个表面的情况,虽然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与第2密封剂层之间的粘接强度的值高达54N/英寸,但是电解液强度保留率为76%,存在和铝箔的接合弱的问题。
另外,比较例2为将薄膜涂层涂布于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不进行加热干燥的情况,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与第2密封剂层之间的粘接强度为46N/英寸,电解液强度保留率却为10%以下,不具有对电解液的耐腐蚀性。
另外,比较例3为将薄膜涂层以宽度1mm层压于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情况,电极导线部件的导出密封部与第2密封剂层之间的粘接强度为52N/英寸,电解液强度保留率却小至31%,不具有对电解液的耐腐蚀性。
通过以上可以判明,电极导线部件必须为将薄膜涂层以至少2mm以上的宽度在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带状的图案的电极导线部件。本发明涉及的电极导线部件能够作为在非水性电池用的电极导线部件使用,所述非水性电池为作为2次电池的锂离子电池、双电层电容器(以下称之为电容器)等的电解液中使用有机电解质的非水性电池。

Claims (6)

1.一种电极导线部件,其为从将层压膜层压体用于外装材料而形成的非水性电池用收纳容器中引出的电极导线部件,所述层压膜层压体至少具有金属箔和由密封剂树脂膜构成的第1密封剂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导线部件具备金属制的导出密封部,在该导出密封部的表面上,顺次层压有耐腐蚀性的薄膜涂层、由使用与所述第1密封剂层相同种类树脂的密封剂树脂膜构成并且热接合于所述第1密封剂层的第2密封剂层,所述薄膜涂层在所述导出密封部的长度方向上宽度至少为2mm以上,以和所述第2密封剂层相比较窄的宽度形成带状的图案,
所述薄膜涂层由实施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而成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层构成,所述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为从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中选择的任意一种以上,
在所述导出密封部中,在将所述导出密封部连接于非水性电池的电极体的集电部的部分和在将从多个非水性电池用收纳容器引出的电极导线部件串联或者并联地连结而连接的部分,不形成所述薄膜涂层,并且,在所述导出密封部的表面上的一部分,不实施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所述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为从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通过含有三氟化铬化合物和三价的碳酸铬化合物以及水溶性树脂的处理液的化学转化型涂层处理中选择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导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涂层由含有羟基的树脂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导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涂层由具有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骨架的树脂构成或由其共聚树脂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导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涂层通过热处理进行交联或者非晶化,从而使其耐水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导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密封剂层为马来酸酐改性的聚烯烃类的密封剂树脂膜,或者为通过环氧官能团改性的聚烯烃类的密封剂树脂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导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密封剂层的厚度为50μm以上300μm以下,并且所述薄膜涂层的厚度为0.2-5.0μm,所述薄膜涂层和在其上层压的所述第2密封剂层的层间剥离强度通过JISC6471中规定的撕离测定方法A测定,为10N/英寸以上。
CN201310053321.3A 2012-02-21 2013-02-19 非水性电池用的电极导线部件 Active CN1032589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5456A JP5959878B2 (ja) 2012-02-21 2012-02-21 電極リード線部材を備えた非水系電池用収納容器
JP2012-035456 2012-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8980A CN103258980A (zh) 2013-08-21
CN103258980B true CN103258980B (zh) 2016-05-25

Family

ID=48962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3321.3A Active CN103258980B (zh) 2012-02-21 2013-02-19 非水性电池用的电极导线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59878B2 (zh)
KR (1) KR101462047B1 (zh)
CN (1) CN1032589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60138B1 (ja) * 2014-01-17 2015-08-05 ユケ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エネルギーデバイスの接続部材の製造方法、当該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接続部材および当該接続部材を備える電気化学エネルギーデバイス
JP6273461B2 (ja) * 2014-02-19 2018-02-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06834B2 (ja) * 2015-03-05 2019-11-2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及びリード端子
KR102517953B1 (ko) * 2017-10-26 2023-04-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리드 탭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파우치형 배터리
US20200358045A1 (en) * 2018-02-02 2020-11-12 Tdk Corporatio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JP7316755B2 (ja) * 2018-02-05 2023-07-28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電極リード線部材、及び電池
CN110190316A (zh) * 2019-05-17 2019-08-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WO2022172412A1 (ja) * 2021-02-12 2022-08-1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リード部材
CN114695896B (zh) * 2022-03-14 2023-07-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电子器件的自组装高阻隔薄膜封装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4008A (zh) * 1999-04-08 2001-09-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电池用包装材料、电池包装用袋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259C (zh) * 1996-04-23 2002-04-03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电池
CN101032043A (zh) * 2004-09-30 2007-09-05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电池用引线和非水电解质电池
CN102376933A (zh) * 2010-08-24 2012-03-14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非水电解质电池的电极导线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17043A1 (en) * 1999-08-27 2001-03-08 Mitsui Chemicals, Inc. Laminate,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JP3141021B1 (ja) * 1999-09-17 2001-03-05 株式会社エイ・ティーバッテリー 電 池
JP2002151024A (ja) * 2000-11-15 2002-05-24 Asahi Kasei Corp 扁平型電池
JP2003092088A (ja) * 2001-09-19 2003-03-2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電池用包装材料
JP4784236B2 (ja) * 2004-09-30 2011-10-0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電池用リード線及び非水電解質電池
KR101011807B1 (ko) * 2007-04-06 2011-02-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개선된 구조의 상단 실링부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이차전지
JP5515590B2 (ja) * 2009-10-06 2014-06-1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リード部材の製造方法
JP5617263B2 (ja) * 2010-02-03 2014-11-0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用金属端子
JP5289369B2 (ja) * 2010-03-26 2013-09-11 株式会社ネッツ 水溶性高分子皮膜形成剤並びに水溶性高分子皮膜形成剤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ブリード並びにタブリードの製造方法
JP5240223B2 (ja) * 2010-03-29 2013-07-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電池用包装材料
JP2013012468A (ja) * 2011-05-31 2013-01-17 Fujimori Kogyo Co Ltd 非水系電池用の電極リード線部材
JP5859604B2 (ja) * 2014-06-10 2016-02-10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系電池用の電極リード線部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59C (zh) * 1996-04-23 2002-04-03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电池
CN1314008A (zh) * 1999-04-08 2001-09-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电池用包装材料、电池包装用袋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32043A (zh) * 2004-09-30 2007-09-05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电池用引线和非水电解质电池
CN102376933A (zh) * 2010-08-24 2012-03-14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非水电解质电池的电极导线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8980A (zh) 2013-08-21
JP5959878B2 (ja) 2016-08-02
JP2013171738A (ja) 2013-09-02
KR101462047B1 (ko) 2014-11-14
KR20130096177A (ko) 201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8980B (zh) 非水性电池用的电极导线部件
CN102376933B (zh) 用于非水电解质电池的电极导线构件
TWI649191B (zh) Electrochemical device
CN104051678B (zh) 电池外包装用层叠体
CN102420291B (zh) 电池外包装用层压件
CN102343693B (zh) 电池外包装用层压件
JP6969892B2 (ja) 蓄電デバイス用外装材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KR102100628B1 (ko) 비수계 전지용 전극 리드선 부재
KR101657202B1 (ko) 비수계 전지용 전극 리드선 부재
CN106098969A (zh) 蓄电装置
JP6344874B2 (ja) 電極リード線部材を備えた非水系電池用収納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14186914A (ja) タブリード
JP5859604B2 (ja) 非水系電池用の電極リード線部材
JP6647349B2 (ja) 非水系電池用の電極リード線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16189337A (ja) 電極リード線部材を備えた非水系電池用収納容器の製造方法
EP4160635A1 (en) Sealing film, electrode lead member, and battery
EP4170786A1 (en) Sealing film, electrode lead member, and battery
JP2002298802A (ja) 薄型電池用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