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3995B - 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件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件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3995B
CN103203995B CN201310012893.7A CN201310012893A CN103203995B CN 103203995 B CN103203995 B CN 103203995B CN 201310012893 A CN201310012893 A CN 201310012893A CN 103203995 B CN103203995 B CN 1032039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ssembled
parts
axis
position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28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3995A (zh
Inventor
唐泽政弘
青木雄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228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4245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03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3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3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39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件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系统。安装部件包括:定位部件,其三个方向上的运动被安装部限制,由此被定位;被装配部件,所述被装配部件被装配到定位部件,其三个方向上的运动被定位部件限制,由此被定位;移动部件,其被装配到被装配部件上,并且能够伴随着内部流路的压力变化而至少在沿装卸坐标轴的方向上变位。移动部件被设置在与棒状部件的另一个端部相对的位置处,通过被配置在液体消耗装置上并用于检测液体供应源的液体余量状态的传感器来检测棒状部件的一个端部的变位,并且所述棒状部件被设置在液体消耗装置上,当安装部件被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上时,所述移动部件与另一个端部接触。

Description

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件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件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从印刷头向记录对象物(例如,印刷纸张)喷出墨水而进行印刷。经由内部容纳有墨水供应源的墨水盒(也简称为“墨盒”。)进行向印刷头的墨水供应。
为了使用者能够在墨水供应源的墨水用尽的时间点或墨水余量很少的时间点更换墨盒,存在设置用于检测墨水余量状态的传感器的情况(例如,专利文献1及2)。
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使用设置于墨盒的墨水余量检测单元来检测墨水余量状态。该墨水余量检测单元使用压电元件来检测墨水余量状态。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使用设置于补充单元的光学式的传感器和设置于墨盒内的被检测部来检测墨水余量状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2731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0-1554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压电元件被设置于墨盒侧,所述压电元件是用于检测墨水余量状态的传感器。因此,存在墨盒的成本变高的情况。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将用于检测墨水余量状态的传感器设置于补充单元侧,在墨盒侧无需设置传感器。但是,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未考虑用于将被检测部高精度地配置于墨盒内的预定的位置的定位单元。因此,使用了被检测部和传感器的墨水余量状态的检测精度有可能下降。
另外,上述的各种问题不限于容纳用于印刷的墨水的墨盒和印刷装置,被安装到具有传感器的液体消耗装置、并具有利用于液体余量状态的检测的部件的安装部件也存在上述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技术:在使用液体消耗装置侧的传感器来检测液体供应源的液体余量状态的技术中,能够抑制液体余量状态的检测精度的下降。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可以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一种安装部件,被可装卸地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
所述安装部件包括:
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的在与包括沿所述安装部件被装卸的方向延伸的装卸坐标轴并相互正交的三个坐标轴分别平行的三个方向上的运动被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部限制,由此所述定位部件被定位;
被装配部件,所述被装配部件被装配到所述定位部件,并且所述被装配部件的在所述三个方向上的运动被所述定位部件限制,由此所述被装配部件被定位,在所述被装配部件中形成有内部流路,所述内部流路是使来自容纳液体的液体供应源的液体向所述液体消耗装置流动的内部流路,并且所述内部流路的作为一个端部的液体供应口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连接;以及
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被装配到所述被装配部件,并且能够随着所述内部流路的压力变化而至少在沿所述装卸坐标轴的方向上变位,
所述移动部件被设置在当所述安装部件被安装到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上时与棒状部件的另一个端部相对的位置处,所述棒状部件被设置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上,通过用于检测所述液体供应源的液体余量状态的传感器来检测所述棒状部件的一个端部的变位,当所述安装部件被安装到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上时,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另一个端部接触。
根据应用例1所述的安装部件,包括通过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部来限制在三个方向上的运动的定位部件、以及通过定位部件来限制在三个方向上的运动的被装配部件。另外,移动部件被装配到被装配部件上。由此,能够降低移动部件与液体消耗装置的棒状部件的位置关系偏离正确的位置关系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抑制使用了移动部件、液体消耗装置具有的棒状部件以及传感器的液体余量状态的检测精度的下降。
[应用例2]如应用例1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所述定位部件是一个面开口的箱形状,
在所述定位部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限制部,所述多组限制部是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对所述被装配部件在所述三个方向上定位的多组限制部,所述多组限制部包括至少一部分在互不相同的方向上进行定位的两组以上的限制部。
根据应用例2所述的安装部件,通过在定位部件的内壁设置至少一部分在互不相同的方向上进行定位的多组限制部,能够容易对被装配部件进行定位。
[应用例3]如应用例2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沿所述箱形状的所述定位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开口对置的方向延伸的轴是所述装卸坐标轴,
当将沿所述装卸坐标轴的方向中的、从所述底部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沿所述装卸坐标轴的方向中的、从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底部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时,
所述多组限制部具有:
+Y轴抵接部,所述+Y轴抵接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被装配部件的所述+Y轴方向的运动;以及
-Y轴抵接部,所述-Y轴抵接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被装配部件的所述-Y轴方向的运动,
所述+Y轴抵接部的数量少于所述-Y轴抵接部的数量。
根据应用例3所述的安装部件,通过使+Y轴抵接部的数量少于-Y轴抵接部的数量,能够在将被装配部件从开口组装到定位部件时,降低+Y轴抵接部与被安装部件的摩擦阻力。由此,能够容易将被装配部件组装到定位部件中。
[应用例4]如应用例2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当沿所述箱形状的所述定位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开口对置的方向延伸的轴是作为所述装卸坐标轴的Y轴,将所述三个坐标轴中的与所述Y轴不同的两个轴设为X轴、Z轴时,
所述多组限制部具有:
多个X轴限制部,所述X轴限制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X轴方向的运动,并且被配置在所述被抵接部件的隔着所述Y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和所述Z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位置处;
多个Y轴限制部,所述Y轴限制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Y轴方向的运动,并且被配置在所述被抵接部件的隔着所述Z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和所述X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位置处;以及
多个Z轴限制部,所述Z轴限制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Z轴方向的运动,并且被配置在所述被抵接部件的隔着所述X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和所述Y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位置处。
根据应用例4所述的安装部件,即使是在被抵接部件为预定的大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X轴限制部、Y轴限制部、Z轴限制部来抑制被装配部件相对于定位部件的错位。
[应用例5]如应用例1至应用例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所述内部流路具有液体室,所述液体室是容积随着内部的压力变化而变化的液体室,所述液体室通过随着所述液体室内的压力变化而变形的变形部件来形成划分形成所述液体室的壁的一部分,
所述移动部件具有:
装配部,所述装配部被装配到所述被装配部件上,并形成转动支点,并且使所述移动部件至少在沿所述装卸坐标轴的方向上变位;
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从所述液体室的外侧与所述变形部件接触;以及
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隔着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与所述转动支点相反的一侧,所述棒状部件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
根据应用例5所述的安装部件,与棒状部件的另一个端部接触的移动部件的第二接触部隔着第一接触部位于与转动支点相反的一侧。由此,第二接触部的变位大于第一接触部的变位。因此,能够提高传感器对移动部件的一个端部的变位的检测精度,能够提高液体余量检测的精度。
[应用例6]一种液体容器,包括:
应用例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部件;以及
作为所述液体供应源的液体储存体,所述液体储存体储存经由所述液体供应口向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供应的所述液体。
根据应用例6所述的液体容器,能够提供可抑制液体余量检测的精度下降的液体容器。
[应用例7]如应用例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还包括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容纳所述液体储存体,
所述保护部件可移动地被组装到所述定位部件。
容纳液体储存体的保护部件侧与定位部件侧相比,重量一般较大。因此,保护部件侧由于重力的影响存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情况。但是,根据应用例7所述的液体容器,保护部件可移动地被组装到定位部件。因此,通过构成为与保护部件和定位部件之间的间隙的量相应地,保护部件相对于定位部件稍稍移动,由此即使是在保护部件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定位部件的倾斜。即,定位部件能够保持正确的姿势,能够降低移动部件和棒状部件的位置关系偏离正确的位置关系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抑制液体余量检测的精度下降。
[应用例8]一种液体供应单元,包括:
应用例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装部件;
作为所述液体供应源的外部液体储存体,所述外部液体储存体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及所述安装部件的外部储存经由所述液体供应口向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供应的所述液体;以及
液体输送管,所述液体输送管使所述外部液体储存体与所述安装部件连通。
根据应用例8所述的液体供应单元,能够提供可抑制液体余量检测的精度下降的液体供应单元。
另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现,除了作为上述的安装部件、液体容器、液体供应单元的构成以外,还能够以安装部件、液体容器、液体供应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安装部件、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单元中的至少任一者和液体消耗装置的液体消耗系统等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体消耗系统1的图。
图2是安装部6的第一外观立体图。
图3是安装部6的第二外观立体图。
图4是安装部6的第三外观立体图。
图5是墨盒4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墨盒4的主视图。
图7是墨盒4的侧视图。
图8是墨盒4被安装到安装部6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图8的F8-F8部分截面图。
图10是墨盒4的第一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安装部件40C侧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内部流路199的第一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内部流路199的第二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移动部件172的图。
图15是安装部6具有的棒状部件92和传感器138的简要构成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墨水余量状态的检测方法的第一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墨水余量状态的检测方法的第二图。
图18是以与Y轴和Z轴平行的平面截取定位部件40A的立体图。
图19是定位部件40A的后视图。
图20是以与X轴和Z轴平行的平面截取定位部件40A的图。
图21是图19的F19A-F19A截面图。
图22是图19的F19B-F19B截面图。
图23是表示被装配部件190的第一图。
图24是表示被装配部件190的第二图。
图25是表示被装配部件190的第三图。
图26是表示被装配部件190的第四图。
图27是表示被装配部件190的第五图。
图28是表示被装配部件190的第六图。
图29是表示各抵接部和被抵接部件190A的关系的第一图。
图30是表示各抵接部和被抵接部件190A的关系的第二图。
图31是表示各抵接部和被抵接部件190A的关系的第三图。
图32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例的图。
符号说明
1…液体消耗系统
4Xa1…抵接部
4X…第一限制部
4Y…第二限制部
4Z…第三限制部
6…安装部
7…装置侧端子部
8…液体供应机构
9…杆部件
10…打印机
11…前面盖
13…更换用盖
15…操作钮
18…盖部件
20…滑架
22…打印头
24…软管
30…驱动机构
31…控制部
32…正时带
34…驱动马达
40…壳体
40A…定位部件
40B…保护部件
40C…安装部件
40Ba…第一保护部件
40Bb…第二保护部件
41…开口
42…底部(前壁)
43…第一侧壁(上壁)
44…第二侧壁(底壁)
45…第三侧壁(右侧壁)
46…第四侧壁(左侧壁)
47…后壁
50B…保护部件
51…凹部
52…第一凸部
53…第二凸部
61…墨盒容纳室
62…装置侧前壁部
63…第一装置侧侧壁
64…第二装置侧侧壁
65…第三装置侧侧壁
66…第四装置侧侧壁
67…开口壁部
69…开口
72…装置侧端子组
74…连接器
82…液体供应针
84…液体容纳部
91…遮光部
92…棒状部件
92a…一个端部
92b…另一个端部
94…弹簧
100…电路基板
122…轴孔
102…墨盒侧端子组
138…传感器
172…移动部件
174…薄膜
176…受压板
178…止回阀
179…弹簧
180…轴孔
182…引导部
184…第二接触部
185…第一接触部
190…被装配部件
190A…被抵接部件
191…流出通路
192…液体室
193…流入通路
194…液体供应口
195…轴销
196…注入口
197…流出口
197p…引导销
198…流入口
199…内部流路
400…限制部
420…第二插入孔
421…第一部分
422…第二部分
430…液体输送管
440…第一插入孔
451…限制面
600…液体供应单元
602…第二导轨
604…板簧
610…外部液体储存体
612…限制部件
672…手柄
682…第一导轨
684…板簧
P…吸引泵
PB…突起部件
Cx…中心线
Cy…中心线
Cz…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按照以下的顺序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A.实施例:
B.变形例:
A.实施例:
A-1.液体消耗系统的整体构成:
图1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体消耗系统1的图。在图1中,描绘了相互正交的XYZ轴。对于之后示出的图也根据需要描绘了XYZ轴。其他的图中描绘的XYZ轴的方向与图1的XYZ轴对应。液体消耗系统1包括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打印机10、以及作为液体容器的墨盒4。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是从打印头22喷出墨水的喷墨打印机。该打印机10是对宣传画等大型纸张(A2~A0等)进行印刷的大型打印机。打印机10包括安装部6、控制部31、滑架20、打印头22、以及驱动机构30。另外,打印机10包括用于使用者操作打印机10的动作的操作钮15。
多个墨盒4分别被可装卸地安装到安装部6。在本实施例中,与四种颜色(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的墨水对应地,四种墨盒4、即总计四个墨盒4被分别安装到安装部6。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在前面(+Y轴方向侧的面)设置有更换用盖13。一旦将更换用盖13的+Z轴方向侧向跟前侧(+Y轴方向侧)放倒,则会出现安装部6的开口,从而能够装卸墨盒4。当墨盒4被安装到安装部6时,经由软管24向设置于滑架20的打印头22供应墨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打印机10的吸引泵(未图示)来吸引墨盒4内的墨水,从而墨水被供应到打印头22。另外,软管24针对墨水的各个种类而设置。另外,也将墨盒4被安装到安装部6的状态称为“安装状态”。
在打印头22上针对墨水的各个种类而设置有喷嘴。打印头22从喷射喷嘴向印刷纸张2喷射墨水来印刷文字或图像等的数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10是安装部6与滑架20的运动不连动的、被称为所谓的“离架型”的打印机。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安装部6设置在滑架20上并且安装部6与滑架20一起移动的被称为所谓的“上架型”的打印机。
控制部31进行打印机10的各部分的控制、与墨盒4的信号的交换。滑架20使打印头22相对于印刷纸张2相对地移动。
驱动机构30基于来自控制部31的控制信号使滑架往复运动。驱动机构30包括正时带32以及驱动马达34。通过经由正时带32将驱动马达34的动力传递给滑架20,从而滑架20在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另外,打印机10包括用于使印刷纸张2在副扫描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的运送机构。当进行印刷时,印刷纸张2通过运送机构向副扫描方向移动,印刷完成后的印刷纸张2经由开口12被输出到前面盖11上。
另外,在使滑架20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印刷区域之外的位置处,设置有被称为起始位置的区域,在起始位置搭载有进行维修的维修机构,以能够正常地印刷。维修机构由以下部件等构成:盖部件18,所述盖部件18被按压到在打印头22的底面侧(朝向印刷纸张2的那侧)形成有喷嘴的面(喷嘴面)上,以包围喷射喷嘴的方式形成封闭空间;升降机构(未图示),所述升降机构使盖部件18升降以按压到打印头22的喷嘴面;以及吸引泵(未图示),所述吸引泵向通过盖部件18按压到打印头22的喷嘴面而形成的封闭空间导入负压。
在本实施例中,在液体消耗系统1(打印机10及墨盒4)的使用状态下,假设沿运送印刷纸张2的副扫描方向的轴为Y轴,沿重力方向(上下方向)的轴为Z轴,沿滑架20的移动方向(左右方向)的轴为X轴。这里,“液体消耗系统1的使用状态”是指液体消耗系统1被设置在水平的面上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副扫描方向(前方向)为+Y轴方向,其相反方向(后方向)为-Y轴方向,从重力方向的下方向上方的方向(上方向)为+Z轴方向,其相反方向(下方向)为-Z轴方向。另外,当从前侧(+Y轴方向侧)观看液体消耗系统1时,假设从右侧向左侧的方向为+X轴方向,其相反方向为-X轴方向。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墨盒4被安装到安装部6时的插入方向为-Y轴方向,墨盒4从安装部6卸下时的方向为+Y轴方向。因此,也将安装部6中的-Y轴方向侧称为里侧,将安装部6中的+Y轴方向侧称为跟前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墨盒4的排列方向也为X轴方向。
A-2.安装部6的详细构成:
接着,使用图2~图4来说明安装部6的详细构成。图2是安装部6的第一外观立体图。图3是安装部6的第二外观立体图。图4是安装部6的第三外观立体图。图2也图示出被装配到安装部6的软管24。图3及图4为了进行安装部6的内部构成的说明,省略了划分形成安装部6的壁部的一部分的图示。
如图2所示,在安装部6中,通过下述的六个壁部,划分形成有容纳墨盒4的墨盒容纳室61。墨盒容纳室61是近似长方体形状。另外,将墨盒容纳室61中的、容纳四个墨盒4之一的部分也分别称为槽。
安装部6包括装置侧前壁部62、第一装置侧侧壁63、以及第二装置侧侧壁64。另外,安装部6包括第三装置侧侧壁65、第四装置侧侧壁66以及开口壁部67。通过这些六个壁部62、63、64、65、66、67划分形成了墨盒容纳室61。六个壁部62、63、64、65、66、67的外形分别是近似长方形形状。
装置侧前壁部62与开口壁部67相互对置。第一装置侧侧壁63与第二装置侧侧壁64相互对置。第三装置侧侧壁65与第四装置侧侧壁66相互对置。
在开口壁部67上形成有装卸墨盒4时通过的开口69。另外,在开口壁部67上设置有能够沿Z轴方向移动的手柄672。通过在墨盒4被安装了之后使手柄672沿-Z轴方向移动,从而手柄672卡在墨盒4上。由此,可防止墨盒4被错误卸下。墨盒4沿Y轴方向相对于安装部6装卸。即,Y轴方向为沿装卸墨盒4的方向延伸的装卸坐标轴。另外,+Y轴方向为墨盒4被卸下的方向,-Y轴方向为墨盒4被安装的方向。
在装置侧前壁部62的-Y轴方向侧配置有用于吸引墨盒4内的墨水的吸引泵P。吸引泵P与被安装的墨盒4的个数对应地设置。
如图3所示,第一装置侧侧壁63具有在安装状态下限制墨盒4的Y轴方向的运动的第一导轨682。另外,第一导轨682将墨盒4引导至安装位置。第一导轨682至少与被安装的墨盒4的个数对应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与实际安装的墨盒4的个数对应的四个和预备的一个、总计五个第一导轨682。第一导轨682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槽,插入墨盒4的一部分。另外,在第一导轨682的-Y轴方向侧端部设置有作为卡定部件的板簧684。通过在安装状态下板簧684对墨盒4进行卡定,可防止墨盒4从安装部6拔出。
如图4所示,第二装置侧侧壁64具有在安装状态下限制墨盒4的Y轴方向的运动的第二导轨602。另外,第二导轨602将墨盒4引导至安装位置。第二导轨602至少与被安装的墨盒4的个数对应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与实际安装的墨盒4的个数对应的四个和预备的一个、总计五个第一导轨682。第一导轨682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槽,插入墨盒4的一部分。另外,在第二导轨602的-Y轴方向侧端部,设置有作为卡定部件的板簧604。通过在安装状态下板簧604对墨盒4进行卡定,可防止墨盒4从安装部6拔出。即,限制墨盒4的-Y轴方向的运动。
另外,在第二装置侧侧壁64中的靠近装置侧前壁部62的位置处设置有限制部件612。限制部件612至少与墨盒4被安装的个数对应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限制部件612被设置五个,但是实际利用的个数是四个。限制部件612在墨盒4经由开口69(图2)插入到墨盒容纳室61并到达正确的安装位置时与墨盒4抵接。即,限制墨盒4的-Y轴方向的运动。
这里,当墨盒4从安装部6卸下时,使手柄672(图2)沿+Z轴方向移动,将墨盒4向-Y轴方向侧拉出。当墨盒4被向-Y轴方向侧拉出时,板簧604、684以被容纳在各导轨602、682内的方式变位,从而卡定被解除。
如图4所示,在装置侧前壁部62上设置有装置侧端子部7、液体供应机构8、以及杆部件9。装置侧端子部7包括由多个端子构成的装置侧端子组72和连接器74。装置侧端子组72与连接器74电连接。装置侧端子组72在安装状态下通过与设置在墨盒4上的电路基板(后述)接触而电连接。连接器74通过配线与打印机10的控制部31(图1)电连接。由此,能够在墨盒4的电路基板与控制部31之间进行信号的交换。
液体供应机构8包括液体供应针82。在安装状态下,液体供应针82与墨盒4连接。由此,容纳在墨盒4中的墨水能够向液体供应针82流动。另外,液体供应针82与软管24连通。
杆部件9包括棒状部件92。棒状部件92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部件。棒状部件92被设置成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棒状部件92被设置成贯穿装置侧前壁部62。棒状部件92构成用于检测墨盒4的墨水余量状态的检测机构的一部分。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机构来检测墨盒4的墨水用尽状态。这里,“墨水用尽状态”是指墨盒4的墨水用光的状态、或者墨盒4的墨水残留较少的状态。另外,后面对检测机构的详细情况进行叙述。
A-3.墨盒的外观构成:
接着,使用图5~图7来说明墨盒4的外观构成。图5是墨盒4的外观立体图。图6是墨盒4的主视图。图7是墨盒4的侧视图。
如图5所示,墨盒4的外形呈近似长方体形状。墨盒4包括壳体40。壳体40通过合成树脂成形。壳体40包括安装部6的液体供应针82和棒状部件92插入其中的定位部件40A以及被装配到定位部件40A的保护部件40B。保护部件40B以能够相对于定位部件40A稍稍移动的方式设置间隙地装配。壳体40内部容纳有:作为液体供应源的液体容纳部(液体储存体)84、以及形成有使液体容纳部84的墨水向液体供应针82流动的内部流路的被装配部件190。详细地说,在定位部件40A的内部装配有被装配部件190。另外,在保护部件40B的内部容纳有液体容纳部84。另外,后面叙述液体容纳部84及被装配部件190的详细构成。这里,定位部件40A和被装配部件190是后述的安装部件40C的构成部件。
墨盒4包括前壁42、后壁47、第一侧壁43、第二侧壁44、第三侧壁45、以及第四侧壁46。另外,第一侧壁43也称为上壁43,第二侧壁44也称为底壁44,第三侧壁45也称为右侧壁45,第四侧壁46也称为左侧壁46。前壁42和后壁47相互对置。第一侧壁43和第二侧壁44相互对置。第三侧壁45和第四侧壁46相互对置。
如图4及图5所示,在前壁42上形成有液体供应针82插入其中的供应针插入孔(也称为“第一插入孔”。)440、以及杆部件9插入其中的杆插入孔(也称为“第二插入孔”。)420。如图6所示,第二插入孔420具有如下的形状:-Y轴方向侧的第一部分421的、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平行的截面(XZ截面)为圆形,比第一部分421靠+Y轴方向侧的第二部分422在XZ截面中Z轴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X轴方向的最大尺寸。
如图5及图6所示,第一侧壁43具有第一凸部52。第一凸部52被插入到第一导轨682(图3)中。第一凸部52具有被设置在定位部件40A上的第一A部52A、以及设置在保护部件40B上的第一B部52B。第一A部52A和第一B部52B间隔预定的空间部配置。
在安装状态下,板簧684(图3)进入到第一A部52A与第一B部52B之间的预定的空间部。由此,板簧684对第一A部52A向装置侧前壁部62侧(墨盒4的插入方向侧、-Y轴方向侧)施力。
如图6及图7所示,第二侧壁44具有第二凸部53。第二凸部53被插入到第二导轨602(图4)中。第二凸部53具有被设置在定位部件40A上的第二A部53A以及被设置在保护部件50B上的第二B部53B。第二A部53A和第二B部53B间隔预定的空间部配置。在安装状态下,板簧604(图4)进入到第二A部53A与第二B部53B之间的预定的空间部。由此,板簧604对第二A部53A向装置侧前壁部62侧(墨盒4的插入方向侧、-Y轴方向侧)施力。
如上所述,板簧684对第一A部52A向-Y轴方向侧施力,板簧604对第二A部53A向-Y轴方向侧施力,由此限制了安装状态下的墨盒4向+Y轴方向的运动。
如图5所示,在前壁42与第一侧壁43交叉的角部形成有凹部51。在凹部51中配置有电路基板100。如图6所示,在电路基板100的表面配置有由多个端子构成的墨盒侧端子组132。在本实施例中,墨盒侧端子组132的端子为九个。另外,九个端子为矩形形状。另外,在电路基板100的背面配置有存储装置。在存储装置中存储有与墨盒4有关的信息(例如,墨水颜色)。墨盒侧端子组132与存储装置电连接。另外,凹部51被设置在定位部件40A上。
在前壁42与第二侧壁44交叉的角部设置有限制面451。限制面451是朝向-Y轴方向(插入方向)的面。当墨盒4被安装到安装部6时,通过限制面451与限制部件612(图4)抵接,来限制墨盒4的-Y轴方向的运动。
A-4.安装状态的说明:
在对墨盒4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之前,使用图8和图9来说明安装状态下的安装部6与墨盒4的关系。图8是墨盒4被安装到安装部6时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图8的F8-F8部分截面图。另外,图9图示了安装部6中的装置侧前壁部62,并且示意性地示出了限制部件612和板簧684、604。
如图8所示,在安装状态下,墨盒4的+Y轴方向侧的一部分从开口69露出而被安装到安装部6。如图9所示,在安装状态下,装置侧端子组72与电路基板100电连接。另外,液体供应针82被插入到第一插入孔440中。另外,液体供应针82与用于使液体容纳部84的墨水向外部流动的液体供应口194连接。另外,“与液体供应口194连接”是指变为液体容纳部84的墨水能够从液体供应口194向打印机10侧流动的状态。另外,用箭头示意性地示出从液体容纳部84至液体供应针82的墨水的流动。
另外,在安装状态下,杆部件9被插入到第二插入孔420中。另外,在安装状态下,棒状部件92的+Y轴方向侧端部92b(也称为“另一个端部92b”。)与墨盒4的移动部件172抵接。另外,移动部件172是检测机构的一部分,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另外,棒状部件92的-Y轴方向侧端部92a(也称为“一个端部92a”。)通过打印机10的光学的传感器138来检测位移。另外,传感器138是检测机构的一部分,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另外,在安装状态下,限制面451与限制部件612抵接。另外,在安装状态下,板簧684对第一A部52A向-Y轴方向侧施力,板簧604对第二A部53A向-Y轴方向侧施力。
在安装状态下,墨盒4(详细地说是定位部件40A)的、与包括装卸坐标轴(Y轴)的相互正交的三个轴(X轴、Y轴、Z轴)平行的三个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上的运动被安装部6限制。详细地说,在安装状态下,定位部件40A的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的三个方向上的运动被安装部6限制,由此定位部件40A被定位在安装部6。即,在安装状态下,第一A部52A被插入到第一导轨682(图3)中,第二A部53A被插入到第二导轨602(图4)中,由此限制定位部件40A的X轴方向的运动。另外,在安装状态下,定位部件40A的Y轴方向的运动如下地被限制。即,第一A部52A被板簧684向-Y轴方向侧施力,并且第二A部53A被板簧604向-Y轴方向侧施力,由此限制定位部件40A的+Y轴方向的运动。另外,通过限制面451与限制部件612抵接,来限制定位部件40A的-Y轴方向的运动。另外,在安装状态下,通过杆部件9被插入到第二插入孔420中来限制定位部件40A的Z轴方向的运动。
A-5.墨盒4的第一详细构成:
接着,对墨盒4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图10是墨盒4的第一分解立体图。图11是安装部件40C侧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用于说明内部流路199的第一图。图13是用于说明内部流路199的第二图。图12及图13示意性地示出内部流路199。另外,图12示出了吸引泵P未动作时的情况,图13示出了吸引泵P动作时的情况。另外,图12及图13省略了移动部件172的图示。
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墨盒4的壳体40中容纳有液体容纳部84、被装配部件190、以及移动部件172。这里,如图10所示,在保护部件40B中容纳有液体容纳部84。另外,如图11所示,在构成壳体40的一部分的定位部件40A中容纳有被装配部件190、以及被装配到被装配部件190上的移动部件172。被装配部件190包括在Y轴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厚度的平板状的被抵接部件190A。通过被抵接部件190A与定位部件40A抵接,来限制被装配部件190的三个方向上的运动。
定位部件40A是其一个面开口的箱形状。开口41在+Y轴方向侧形成。在作为前壁42的底部42形成有第一插入孔440和第二插入孔420。底部42与开口41相互对置的方向为装卸方向(Y轴方向)。
另外,从底部42朝向开口41的方向为+Y轴方向,从开口41朝向底部42的方向为-Y轴方向。
被装配部件190形成使液体容纳部84与外部(打印机10)连通的内部流路199(图12、图13)。移动部件172被设置在棒状部件92的面对另一个端部92b的位置。
如图10所示,保护部件40B通过组装第一保护部件40Ba和第二保护部件40Bb来形成。液体容纳部84例如通过在树脂薄膜层上层叠形成铝层而成的铝层压多层薄膜形成。液体容纳部84具有可挠性,其容积随着内部的墨水的减少而减少。
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内部流路199中的墨水从液体容纳部84向打印机10流动的流动方向中,上游侧与液体容纳部84连通,下游侧被插入液体供应针82。该下游侧部分(一个端部)也称为液体供应口194。液体供应口194为近似圆筒形状。
如图12所示,内部流路199在中途具有液体室192。在液体室192中开设有液体容纳部84内的墨水流入其中的流入口198以及墨水向液体供应口194流出的流出口197。另外,液体室192由薄膜174形成,所述薄膜174的作为一侧面的上端面由可挠性的材料形成。薄膜174随着内部压力的变化而变形,从而液体室192的容积发生变化。该薄膜174相当于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中记载的“变形部件”。
如图11~图13所示,在液体室192内配置有止回阀178和弹簧179。止回阀178阻止从流入口198流入到液体室192的墨水倒流。弹簧179对薄膜174向液体室192的外侧施力。即,弹簧179向液体室192的容积变大的方向对薄膜174施力。详细地说,弹簧179以压缩的状态被配置在液体室192中。另外,在弹簧179与薄膜174之间插入有受压板176。该受压板176将弹簧179的施加力传给薄膜174。
另外,移动部件172从液体室192的外侧与构成液体室192的一端面的薄膜174接触。移动部件172按照能够以预定的转动支点为中心变位的方式被装配到被装配部件190。如图11所示,移动部件172具有在-Z轴方向侧装配到移动部件172的安装部180A。安装部180A具有轴孔180。通过轴孔180与设置在液体室192的外表面的轴销195嵌合,移动部件172可转动地被轴销195枢轴支承。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移动部件172在+Z轴方向侧设置有引导部182。通过引导部182与设置在被装配部件190上的引导销197p接触,由此引导移动部件172的转动动作。在移动部件172中的、与接触薄膜174的面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有在安装状态下与棒状部件92的另一个端部92b抵接的接触部184(也称为“第二接触部184”。)。
另外,被装配部件190包括注入口196。为了使外部与液体容纳部84连通、并从外部向液体容纳部84注入墨水,而利用注入口196。另外,在向液体容纳部84填充完墨水之后,注入口196内的连通流路被堵塞。
使用包括上述构成的被装配部件190,墨水如下地从液体容纳部84被供应给打印机10。
如图12所示,当安装部6的吸引泵P未动作时,弹簧179推出薄膜174,以增加液体室192的容积。随着液体室192的容积的增加,墨水通过使液体容纳部84和流入口198连通的流入通路193而流入到液体室192。另外,图中的虚线的箭头表示墨水的流动。
当安装部6的吸引泵P动作时,墨水从液体供应口194被吸引,液体室192内的墨水通过使流出口197和液体供应口194连通的流出通路191被供应到安装部6。并且,在本实施例的墨盒4中,流出通路191的内径被设定为大于流入通路193的内径,因此流入液体室192的墨水流入量赶不上从液体室192流出的墨水流出量,液体室192内变为负压。因此,如图13所示,抵抗弹簧179的力,薄膜174以被拉向液体室192的内侧的方式变形。
在该液体室192内产生的负压通过液体容纳部84的墨水经过流入通路193而流入到液体室192而被逐渐消除。于是,通过弹簧179的力,薄膜174再次向液体室192的外侧推出,液体室192的容积复原。由此,在安装部6的吸引泵P停止之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之后,恢复到图12所示的状态。一旦安装部6的吸引泵P再次动作,则液体室192内变为负压,变成如图13所示的那样薄膜174被拉向液体室192的内侧的状态。另一方面,一旦液体容纳部84的墨水被消耗而用尽,则即使液体室192内变为负压,墨水也不会流入到液体室192。即,在吸引泵P的动作被停止之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之后,液体室192内的负压也不会消除,保持为如图13所示的那样薄膜174被拉向液体室192内的内侧的状态。
这样,一旦液体容纳部84内的墨水用尽,则液体室192的薄膜174保持为被拉向液体室192的内侧而变形的状态。即,通过检测薄膜174的变位,能够检测出墨水用尽状态。但是,由于薄膜174的变位量小,因此如下地使用移动部件172来放大变位量。
图14是用于说明移动部件172的图。移动部件172具有第一接触部185、第二接触部184、以及形成有轴孔180的安装部件180A。第一接触部185为半球体状的凸部并与薄膜174接触。第二接触部184与棒状部件92(图9)接触。另外,第二接触部184的外形是圆形的凸部。第二接触部184相对于与墨盒4的装卸方向(Y方向)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Z轴方向)位于隔着第一接触部185与轴孔180相反的一侧。即,从移动部件172的作为转动支点的轴孔180至第二接触部184的距离D2大于从轴孔180至第一接触部185的距离D1。由此,一旦与第一接触部185相接的薄膜174变位,则其变位量通过杠杆比R(=D2/D1>1,在本实施例中为3.1)放大,成为第二接触部184的变位量。这里,第二接触部184以轴孔180为转动支点在箭头Y1方向上变位。箭头Y1方向是包括沿装卸坐标轴(Y轴)的方向(Y轴方向)的成分的方向。
A-6.墨水余量状态的检测方法:
图15是安装部6具有的棒状部件92和传感器138的简要构成图。如图15所示,弹簧94被装配在棒状部件92上。弹簧94朝向被安装在安装部6上的墨盒4对棒状部件92施力。
传感器138是凹字形状的所谓的透过型光电传感器。未图示的受光部和发光部对置地设置在该传感器138上,受光部接受发光部发出的光。另外,图中的虚线的箭头示出了光的透过方向。
棒状部件92的一个端部92a具有遮光部91。当棒状部件92通过弹簧94的力向墨盒4侧(+Y轴方向侧)移动时,遮光部91被插入到传感器138的受光部与发光部之间,遮住来自发光部的光。其结果是,不能通过传感器138的受光部接受来自发光部的光,因此能够检测出棒状部件92的一个端部92a的变位。另外,本实施例的传感器138中使用了透过型光电传感器,但是只要是能够检测出棒状部件92的变位的装置即可,不限于光电传感器。
图16是用于说明墨水余量状态的检测方法的第一图。图17是用于说明墨水余量状态的检测方法的第二图。图16是表示液体容纳部84中容纳有足够的墨水的状态的图。图17是表示液体容纳部84的墨水为墨水用尽状态的情况的图。
如图16所示,一旦残留有足够的墨水的状态的墨盒4被安装到安装部6,则棒状部件92的另一个端部92b与设置在墨盒4侧的移动部件172的接触部184抵接。这里,通过墨盒4的弹簧179的施加力A而施加给移动部件172的接触部184的施加力A’被设定为大于弹簧94的施加力B。由此,一旦棒状部件92的另一个端部92b与移动部件172抵接,则棒状部件92抵抗弹簧94的施加力B而向安装部6的里侧(-Y轴方向侧)移动。于是,由于棒状部件92的遮光部91离开传感器138,因此传感器138成为光透过的状态。这样,传感器138能够基于通过棒状部件92的遮光部91的移动而从光的遮断状态变化为透过状态来检测出墨盒4被安装到了安装部6。在液体容纳部84内的墨水用光或残留较少之前,维持该状态。打印机10被控制为只要在该状态下墨盒4和打印机10内没有其他的异常,就能够印刷。另外,“其他的异常”的种类和与其检测方法相关的技术是公知的,因此这里省略说明。
如图17所示,一旦液体容纳部84内的墨水用光(或者,残留较少),则墨水不能从液体容纳部84流入到液体室192,负压在液体室192中起作用。这里,墨盒4的弹簧179的施加力A被设定为小于液体容纳部84中墨水用光时(或者,残留较少时)产生的负压带来的力C。因此,通过该力C,薄膜174保持为被拉向液体室192的内侧的状态。一旦薄膜174向减少液体室192的容积的方向变形,则棒状部件92通过弹簧94的施加力B向+Y轴方向变位。另外,随着该变位,棒状部件92追随薄膜174的变形而使移动部件172转动,移动部件172被保持为关闭的状态。其结果是,棒状部件92向墨盒4侧移动,棒状部件92的遮光部91被插入到传感器138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传感器138基于被棒状部件92的遮光部91遮住光(棒状部件92移动了的情况),来检测出液体容纳部84内的墨水用光或残留较少(墨水用尽状态)。并且,打印机10被控制为在该状态下不能印刷。另外,弹簧94对棒状部件92施加的力B通过移动部件172的杠杆比R放大。因此,在从图16的状态转变到图17的状态时,即使是较小的力,也能够顺畅地使移动部件172转动,能够尽早地检测出墨水用尽。
如上所述,液体消耗系统1使用设置在墨盒4上的移动部件172、设置在打印机10上的棒状部件92及传感器138来检测墨水余量状态。因此,一旦移动部件172和棒状部件92的位置关系偏离预先设计的正确的位置关系,则存在墨水余量状态的检测精度下降的情况。因此,如本实施例那样,在同时使用墨盒4侧的部件和打印机10侧的部件来检测墨水余量状态的检测方法中,通过将为了检测墨水余量状态而使用的部件之间配置为正确的位置关系,能够抑制墨水余量状态的检测精度的下降。
A-7.关于定位部件对被装配部件190的定位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18~图22来说明定位部件40A的详细构成。图18是以与Y轴和Z轴平行的平面截取定位部件40A的立体图。图19是定位部件40A的后视图。图20是以与X轴和Z轴平行的平面截取定位部件40A的图。图21是图19的F19A-F19A截面图。图22是图19的F19B-F19B截面图。
如图18所示,在定位部件40A的内壁形成有多个突起部件PB。通过多个突起部件PB的一部分,形成了对被装配部件190在三个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上定位的多组限制部400。这里,也将多组限制部400中的、通过限制被装配部件190的X轴方向的运动对定位部件40A进行定位的部件称为第一限制部4X。另外,也将多组限制部400中的、通过限制被装配部件190的Y轴方向的运动对定位部件40A进行定位的部件称为第二限制部4Y。另外,也将多组限制部400中的、通过限制被装配部件190的Z轴方向的运动对定位部件40A进行定位的部件称为第三限制部4Z。
如图18及图19所示,第一限制部4X包括:与被装配部件190抵接来限制+X轴方向的运动的+X轴抵接部4Xa1、4Xa2、以及与被装配部件190抵接来限制-X轴方向的运动的-X轴抵接部4Xb1、4Xb2。+X轴抵接部4Xa1、4Xa2和-X轴抵接部4Xb1、4Xb2被各设置两个。
如图18~图20所示,第二限制部4Y包括:与被装配部件190抵接来限制+Y轴方向的运动的+Y轴抵接部4Ya1、4Ya2、4Ya3、4Ya4(图20)、以及与被装配部件190抵接来限制-Y轴方向的运动的-Y轴抵接部4Yb1、4Yb2、4Yb3、4Yb4、4Yb5、4Yb6(图18、图19)。+Y轴抵接部4Ya1、4Ya2、4Ya3、4Ya4被设置四个,-Y轴抵接部4Yb1、4Yb2、4Yb3、4Yb4、4Yb5、4Yb6被设置六个。
如图18、图19、图21、图22所示,第三限制部4Z包括:与被装配部件190抵接来限制+Z轴方向的运动的+Z轴抵接部4Za1、4Za2、以及与被装配部件190抵接来限制-Z轴方向的运动的-Z轴抵接部4Zb1、4Zb2。+Z轴抵接部4Za1、4Za2以及-Z轴抵接部4Zb1、4Zb2被设置各两个。
各抵接部4Xa1、4Xa2、4Xb1、4Xb2、4Ya1~4Ya4、4Yb1~4Yb6、4Za1、4Za2、4Zb1、4Zb2通过与定位部件40A的内壁面不同的面形成。
图23是表示被装配部件190的第一图。图24是表示被装配部件190的第二图。图25是表示被装配部件190的第三图。图26是表示被装配部件190的第四图。图27是表示被装配部件190的第五图。图28是表示被装配部件190的第六图。在图23~图28中,被装配部件190在被容纳在定位部件40A中时,对于与定位部件的各抵接部4Xa1、4Xa2、4Xb1、4Xb2、4Ya1~4Ya4、4Yb1~4Yb6、4Za1、4Za2、4Zb1、4Zb2接触的部分,标注阴影,并且在括弧中标注各抵接部的符号。
如图23~图28所示,通过定位部件40A的与被抵接部件190A的面对应的抵接部4Xa1、4Xa2、4Xb1、4Xb2、4Ya1~4Ya4、4Yb1~4Yb6、4Za1、4Za2、4Zb1、4Zb2与被抵接部件190A抵接,由此进行被装配部件190在三个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上在定位部件40A上的定位。
图29是表示各抵接部与被抵接部件190A的关系的第一图。图30是表示各抵接部与被抵接部件190A的关系的第二图。图31是表示各抵接部与被抵接部件190A的关系的第三图。另外,在图29~图31中,以箭头和各抵接部的符号表示与被抵接部件190A抵接的各抵接部。
这里,为了限制被装配部件190的X轴方向的运动,需要一对+X轴抵接部和-X轴抵接部。另外,同样地,为了限制被装配部件190的Y轴方向的运动,需要一对+Y轴抵接部和-Y轴抵接部。另外,同样地,为了限制被装配部件190的Z轴方向的运动,需要一对+Z轴抵接部和-Z轴抵接部。也将一对+X轴抵接部和-X轴抵接部称为“X轴限制部”,将一对+Y轴抵接部和-Y轴抵接部称为“Y轴限制部”,将一对+Z轴抵接部和-Z轴抵接部称为“Z轴限制部”。在本实施例中,对X轴限制部标注符号“4X1”、“4X2”,对Y轴限制部标注符号“4Y1~4Y4”,对Z轴限制部标注符号“4Z1”、“4Z2”。
如图30所示,X轴限制部4X1、4X2处于被抵接部件190A的隔着Z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Cz的位置。如图29及图31所示,Y轴限制部4Y1~4Y4处于被抵接部件190A的隔着X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Cx及Z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Cz的位置。如图30所示,Z轴限制部4Z1、4Z2处于被抵接部件190A的隔着X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Cx的位置。
A-8.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状态下定位部件40A被安装部6限制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的三个方向的运动,由此定位部件40A被定位。另外,装配有为了检测墨水余量状态而使用的移动部件172的被装配部件190被定位部件40A限制三个方向的运动,从而被定位。由此,能够在安装状态下,降低移动部件172和为了检测安装部6的墨水余量状态而使用的棒状部件92的位置关系偏离正确的位置关系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抑制使用了移动部件172、棒状部件92、传感器138的墨水余量状态的检测精度的下降。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定位部件40A的内壁设置突起部件PB(图18),能够利用突起部件PB的一部分容易地形成多组限制部4X、4Y、4Z。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Y轴抵接部4Ya1、4Ya2、4Ya3、4Ya4的数量少于比+Y轴抵接部4Ya1、4Ya2、4Ya3、4Ya4位于-Y轴方向侧的-Y轴抵接部4Yb1、4Yb2、4Yb3、4Yb4、4Yb5、4Yb6的数量(图18、19、20)。由此,当将被装配部件190从定位部件40A的开口41(图11)安装到定位部件40A时,能够降低+Y轴抵接部4Ya1、4Ya2、4Ya3、4Ya4与被装配部件190的摩擦阻力。由此,能够容易将被装配部件190安装到定位部件40A。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X轴限制部4X1、4X2处于被抵接部件190A的隔着Z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Cz的位置(图30),Y轴限制部4Y1~4Y4处于被抵接部件190A的隔着X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Cx及Z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Cz的位置(图29、31),Z轴限制部4Z1、4Z2处于被抵接部件190A的隔着X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Cx的位置(图30)。由此,即使是在被抵接部件190A为在Z轴方向上具有厚度、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尺寸的平板状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被装配部件190相对于定位部件40A的错位。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容纳液体容纳部84的保护部件40B以可微小移动的方式被组装到定位部件40A。由此,保护部件40B构成为与保护部件40B和定位部件40A之间的间隙的量对应地,相对于定位部件40A稍稍移动,由此即使保护部件40B在水平方向上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定位部件40A的倾斜。即,定位部件40A能够保持正确的姿势,能够降低移动部件172和棒状部件92的位置关系偏离正确的位置关系的可能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墨水余量检测的精度下降。
B.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构成。例如,能够进行以下的变形。
B-1.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包括容纳作为液体供应源的液体容纳部84的保护部件40B和安装部件40C的墨盒4进行了说明(图10、图11),但是液体供应源无需与可相对于安装部6装卸的墨盒4成为一体。例如,也可以使用安装部件40C及配置在打印机10的外部的作为液体供应源的外部液体储存体将墨水经由安装部件40C供应到打印机10。
图32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例的图。图32示出了向打印机10供应墨水的液体供应单元600。液体供应单元600包括:安装部件40C、配置在打印机10及安装部件40C的外部的外部液体储存体610、以及使安装部件40C的内部流路199(图12)和外部液体储存体610连通的液体输送管430。外部液体储存体610容纳用于向打印机10供应的墨水。在第一变形例中,仅安装部件40C被安装到安装部6。由此,无论安装部6的槽的大小如何,均能够将大容量的墨水储存在液体供应源中。另外,在第一变形例的液体供应单元600中,也能够起到与包括安装部件40C的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效果。例如,能够抑制使用了移动部件172、棒状部件92和传感器138的墨水余量状态的检测精度的下降。
B-2.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多组限制部4X、4Y、4Z在互不相同的方向上对被装配部件190进行定位,但是多组限制部也可以在至少一部分互不相同的方向上对被装配部件190进行定位。例如,也可以在定位部件190的内壁上配置向底部42(图18)在+Y轴方向侧开口的圆筒部件,将被装配部件190的一部分(突起)嵌入到圆筒部件的内部。在此情况下,圆筒部件成为对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两个方向进行定位的限制部。另外,在此情况下,对Y轴方向定位的第二限制部4Y可以成为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构成。这样也能起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B-3.第三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及变形例中,作为液体容器和安装部件,以用于打印机10的墨盒4、10a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可向以下等液体消耗装置供应液体的液体容器和安装部件:例如,具有液晶显示器等的色料喷射头的装置;具有在有机EL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导电浆体)喷射头的装置;具有在生物芯片的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机物喷射头的装置;具有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头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分配器。另外,不限于墨盒,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各种液体容器和各种安装部件的安装部。当上述的各种液体消耗装置中使用液体容器或安装部件时,容纳与各种液体消耗装置喷射的液体的种类相应的液体(色料、导电浆体、生物有机物等)作为液体供应源即可。另外,本发明也能够作为包括具有安装部的各种液体消耗装置以及与各种液体消耗装置对应的安装部件的液体消耗系统应用。

Claims (20)

1.一种安装部件,被可装卸地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
所述安装部件包括:
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的在与包括沿所述安装部件被装卸的方向延伸的装卸坐标轴并相互正交的三个坐标轴分别平行的三个方向上的运动被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部限制,由此所述定位部件被定位;
被装配部件,所述被装配部件被装配到所述定位部件,并且所述被装配部件的在所述三个方向上的运动被所述定位部件限制,由此所述被装配部件被定位,在所述被装配部件中形成有内部流路,所述内部流路是使来自容纳液体的液体供应源的液体向所述液体消耗装置流动的内部流路,并且所述内部流路的作为一个端部的液体供应口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连接;以及
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被装配到所述被装配部件,并且能够随着所述内部流路的压力变化而至少在沿所述装卸坐标轴的方向上变位,
所述移动部件被设置在当所述安装部件被安装到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上时与棒状部件的另一个端部相对的位置处,所述棒状部件被设置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上,通过用于检测所述液体供应源的液体余量状态的传感器来检测所述棒状部件的一个端部的变位,当所述安装部件被安装到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上时,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另一个端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所述定位部件是一个面开口的箱形状,
在所述定位部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限制部,所述多组限制部是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对所述被装配部件在所述三个方向上定位的多组限制部,所述多组限制部包括至少一部分在互不相同的方向上进行定位的两组以上的限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沿所述箱形状的所述定位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开口对置的方向延伸的轴是所述装卸坐标轴,
当将沿所述装卸坐标轴的方向中的、从所述底部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沿所述装卸坐标轴的方向中的、从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底部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时,
所述多组限制部具有:
+Y轴抵接部,所述+Y轴抵接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被装配部件的所述+Y轴方向的运动;以及
-Y轴抵接部,所述-Y轴抵接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被装配部件的所述-Y轴方向的运动,
所述+Y轴抵接部的数量少于所述-Y轴抵接部的数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当沿所述箱形状的所述定位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开口对置的方向延伸的轴是作为所述装卸坐标轴的Y轴,将所述三个坐标轴中的与所述Y轴不同的两个轴设为X轴、Z轴时,
所述多组限制部具有:
多个X轴限制部,所述X轴限制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X轴方向的运动,并且被配置在被抵接部件的隔着所述Y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和所述Z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位置处;
多个Y轴限制部,所述Y轴限制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Y轴方向的运动,并且被配置在所述被抵接部件的隔着所述Z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和所述X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位置处;以及
多个Z轴限制部,所述Z轴限制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Z轴方向的运动,并且被配置在所述被抵接部件的隔着所述X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和所述Y轴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所述内部流路具有液体室,所述液体室是其容积随着内部的压力变化而变化的液体室,所述液体室通过随着所述液体室内的压力变化而变形的变形部件来形成划分形成所述液体室的壁的一部分,
所述移动部件具有:
装配部,所述装配部被装配到所述被装配部件上,并形成转动支点,并且使所述移动部件至少在沿所述装卸坐标轴的方向上变位;
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从所述液体室的外侧与所述变形部件接触;以及
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隔着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与所述转动支点相反的一侧,所述棒状部件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
6.一种液体容器,包括: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部件;以及
作为所述液体供应源的液体储存体,所述液体储存体储存经由所述液体供应口向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供应的所述液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还包括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容纳所述液体储存体,
所述保护部件可移动地被组装到所述定位部件。
8.一种液体供应单元,包括:
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装部件;
作为所述液体供应源的外部液体储存体,所述外部液体储存体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及所述安装部件的外部储存经由所述液体供应口向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供应的所述液体;以及
液体输送管,所述液体输送管使所述外部液体储存体与所述安装部件连通。
9.一种安装部件,被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上,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液体供应源内的液体余量的液体消耗装置侧检测机构,
所述安装部件包括:
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的包括所述安装部件被安装的安装方向并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上的运动被所述液体消耗装置限制,由此所述定位部件被定位;
被装配部件,所述被装配部件被装配到所述定位部件,所述被装配部件在所述三个方向上的运动被所述定位部件限制,由此被装配部件被定位,在被装配部件中形成有使来自所述液体供应源的液体向所述液体消耗装置流动的流路;以及
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被装配到所述被装配部件,并能够随着所述流路的压力变化而在所述安装方向上变位,并且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侧检测机构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在所述定位部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限制部,所述多组限制部是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对所述被装配部件在所述三个方向上定位的多组限制部,所述多组限制部包括在互不相同的方向上进行定位的两组以上的限制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所述定位部件是一个面开口的箱形状,
当将从所述定位部件的底部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从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底部的方向设为-Y方向时,
所述多组限制部具有:
+Y轴抵接部,所述+Y轴抵接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被装配部件的所述+Y轴方向的运动;以及
-Y轴抵接部,所述-Y轴抵接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被装配部件的所述-Y轴方向的运动,
所述+Y轴抵接部的数量少于所述-Y轴抵接部的数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所述定位部件是一个面开口的箱形状,
当沿所述箱形状的所述定位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开口对置的方向延伸的方向是Y方向,将所述三个方向中的与所述Y方向不同的两个方向设为X方向、Z方向时,
所述多组限制部具有:
多个X方向限制部,所述X方向限制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X方向的运动,并且被配置在被抵接部件的隔着所述Y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和所述Z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位置处;
多个Y方向限制部,所述Y方向限制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Y方向的运动,并且被配置在所述被抵接部件的隔着所述Z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和所述X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位置处;以及
多个Z方向限制部,所述Z方向限制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限制所述Z方向的运动,并且被配置在所述被抵接部件的隔着所述X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和所述Y方向的长度的中心线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位置处。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所述流路具有液体室,所述液体室是容积随着内部的压力变化而变化的液体室,所述液体室通过随着所述液体室内的压力变化而变形的变形部件来形成划分形成所述液体室的壁的一部分,
所述移动部件具有:
装配部,所述装配部被装配到所述被装配部件上,并形成转动支点,并且使所述移动部件至少在所述安装方向上变位;
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从所述液体室的外侧与所述变形部件接触;以及
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隔着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与所述转动支点相反的一侧,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侧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
14.一种液体容器,包括:权利要求9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装部件以及所述液体供应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还包括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容纳所述液体供应源,
所述保护部件可移动地被组装到所述定位部件。
16.一种液体供应单元,包括:
权利要求9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装部件;作为所述液体供应源的外部液体储存体;以及使所述外部液体储存体与所述安装部件连通的液体输送管。
17.一种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被安装到具有液体消耗装置侧检测机构的液体消耗装置上,并具有:
被装配部件,在所述被装配部件中形成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侧检测机构接触;以及
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决定所述被装配部件和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位置,
所述定位部件在所述安装部件被安装到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方向、以及与所述安装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决定所述被装配部件和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在所述定位部件中设置有多个限制部,所述限制部通过与所述被装配部件抵接来对所述被装配部件在所述三个方向上进行定位。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安装部件,其中,
在所述被装配部件上形成有液体室,所述液体室是容积随着内部的压力变化而变化的液体室,并且通过随着所述液体室内的压力变化而变形的变形部件来形成,
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侧检测机构及所述变形部件接触。
20.一种液体供应单元,包括:权利要求17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装部件、作为液体供应源的外部液体储存体、以及使所述外部液体储存体与所述安装部件连通的液体输送管。
CN201310012893.7A 2012-01-13 2013-01-14 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件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39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5347 2012-01-13
JP2012005347 2012-01-13
JP2012-013238 2012-01-25
JP2012013238 2012-01-25
JP2012022813A JP5942450B2 (ja) 2012-02-06 2012-02-06 装着部材、装着部材を備える液体容器、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2012-022813 2012-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3995A CN103203995A (zh) 2013-07-17
CN103203995B true CN103203995B (zh) 2015-07-08

Family

ID=48751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289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3995B (zh) 2012-01-13 2013-01-14 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件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960871B2 (zh)
CN (1) CN1032039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66337B2 (en) 2012-01-13 2016-02-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8960871B2 (en) 2012-01-13 2015-02-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ounting member, liquid container with mounting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US8931887B2 (en) 2012-01-13 2015-01-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liquid supply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US8646889B2 (en) 2012-01-13 2014-02-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US9440755B2 (en) * 2012-01-13 2016-09-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JP2015054457A (ja) * 2013-09-12 2015-03-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6311252B2 (ja) * 2013-09-20 2018-04-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収容体、基板支持部材およびユニット
CN106103108B9 (zh) * 2014-03-14 2018-08-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组件、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06103109B (zh) 2014-03-14 2018-01-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组件、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系统
US9522776B2 (en) 2014-03-14 2016-12-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luid container
JP2016187876A (ja) 2015-03-30 2016-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カートリッジ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8161759A (ja) 2017-03-24 2018-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WO2019098287A1 (ja) 2017-11-20 2020-1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1619852S (zh) * 2018-05-11 2018-12-10
JP1619853S (zh) * 2018-05-11 2018-12-10
JP7363420B2 (ja) * 2019-11-29 2023-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装置
CN214606596U (zh) * 2020-09-21 2021-11-0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量检测机构、墨盒以及打印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23533B1 (en) * 1995-12-04 2005-09-2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daptive ink supply for an ink-jet printer
US7244018B2 (en) * 2002-11-26 2007-07-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having retaining structure and memo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7434B2 (ja) 1995-01-05 2003-06-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10217499A (ja) 1997-02-10 1998-08-1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供給容器
ATE353764T1 (de) 1998-12-24 2007-03-15 Seiko Epson Corp Tintensack für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und packung zum verpacken eines solchen sackes
JP3667127B2 (ja) * 1998-12-24 2005-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の液体残量検出方法
JP2001001552A (ja) * 1999-06-24 2001-01-09 Canon Inc 液体吐出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JP2001063759A (ja) 1999-06-24 2001-03-13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TW541247B (en) * 2000-01-31 2003-07-11 Hewlett Packard Co Latch and handle arrangement for a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WO2001076974A1 (en) 2000-04-11 2001-10-18 The Coca-Cola Company Beverage pouch and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and use of such a pouch
US7132152B2 (en) 2000-10-30 2006-11-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exible barrier film structure
US6471333B1 (en) * 2001-04-30 2002-10-2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eying ink supply containers
JP3667283B2 (ja) 2002-01-25 2005-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US6609789B1 (en) 2002-03-11 2003-08-26 Banctec, Inc. Ink cartridge
MXPA03002490A (es) * 2002-03-20 2004-10-15 Seiko Epson Corp Cartucho para tinta y soporte de cartucho para tinta.
AR049674A1 (es) 2003-08-08 2006-08-30 Seiko Epson Corp Recipiente contenedor de liquido a suministrar a un aparato de consumo de dicho liquido
JP4058436B2 (ja) 2003-12-26 2008-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納容器
KR100612325B1 (ko) 2004-07-16 2006-08-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착성 절연층을 갖는 잉크 카트리지, 그 제조 방법 및이를 장착한 화상 형성 장치
WO2006019034A1 (ja) 2004-08-20 2006-02-23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083677A (ja) 2005-09-26 2007-04-05 Sony Corp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US7241001B2 (en) 2005-09-29 2007-07-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s
JP4973758B2 (ja) 2005-11-28 2012-07-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US8011768B2 (en) 2006-08-23 2011-09-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JP4806616B2 (ja) * 2006-09-29 2011-11-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KR101104475B1 (ko) 2006-11-06 2012-01-12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체 수용 용기
JP4946425B2 (ja) 2006-12-26 2012-06-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US8322835B2 (en) 2007-02-19 2012-12-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ealing structure of fl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reusing fluid container
JP2008230214A (ja) 2007-02-19 2008-10-02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導出部のシール構造体及びシール方法並びに流体収容容器、再充填流体収容容器及びその再充填方法
JP5018469B2 (ja) 2007-03-30 2012-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US8231192B2 (en) 2007-04-13 2012-07-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detection unit, and liquid container using liquid detection unit
JP5119719B2 (ja) 2007-04-13 2013-0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US8109619B2 (en) 2007-09-10 2012-02-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tainer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JP5141348B2 (ja) 2008-04-14 2013-02-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液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72704B2 (en) 2008-05-22 2012-09-25 Zipher Limited Ink containment system and ink level sensing system for an inkjet cartridge
US8091993B2 (en) 2008-05-22 2012-01-10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Ink containment system and ink level sensing system for an inkjet cartridge
JP4980998B2 (ja) 2008-07-31 2012-07-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髪ケア装置
JP5521604B2 (ja) 2010-02-12 2014-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端子間接続構造、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収容容器の組立方法
JP5521605B2 (ja) 2010-02-12 2014-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端子間接続構造、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収容容器の組立方法
JP4843112B1 (ja) 2010-06-11 2011-12-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着脱可能装置、現像剤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2077508B1 (ko) 2010-06-11 2020-02-1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정보 저장 장치가 탈착 장치로부터 이탈하는 것을 방지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5454377B2 (ja) 2010-06-17 2014-03-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
CA139527S (en) 2010-09-09 2011-10-18 Seiko Epson Corp Ink cartridge
JP5919737B2 (ja) 2010-12-08 2016-05-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検出システム、液体容器
JP6035724B2 (ja) 2010-12-22 2016-1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取付部材、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TR201802135T4 (tr) 2010-12-22 2018-03-21 Seiko Epson Corp Kartuş.
US8960871B2 (en) 2012-01-13 2015-02-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ounting member, liquid container with mounting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US8646889B2 (en) 2012-01-13 2014-02-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US8931887B2 (en) 2012-01-13 2015-01-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liquid supply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US9266337B2 (en) 2012-01-13 2016-02-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9440755B2 (en) 2012-01-13 2016-09-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USD682931S1 (en) 2012-01-31 2013-05-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USD682929S1 (en) 2012-01-31 2013-05-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USD682930S1 (en) 2012-01-31 2013-05-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JP2013159037A (ja) 2012-02-06 2013-08-1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収容体、液体収容体セッ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6051595B2 (ja) 2012-05-21 2016-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USD712466S1 (en) 2013-08-30 2014-09-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23533B1 (en) * 1995-12-04 2005-09-2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daptive ink supply for an ink-jet printer
US7244018B2 (en) * 2002-11-26 2007-07-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having retaining structure and memo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60871B2 (en) 2015-02-24
US20130194357A1 (en) 2013-08-01
CN103203995A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3995B (zh) 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件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JP640999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5942450B2 (ja) 装着部材、装着部材を備える液体容器、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CN202742815U (zh) 印刷材料盒
CN103419499B (zh) 打印原料收容容器
US8534801B2 (en) Liquid ejecting system and liquid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JP2013220650A (ja) 印刷流体収容装置及び印刷流体供給装置
JP2017056706A (ja) 端子接続部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US10759178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JP2017119369A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92795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装置
JP2017056686A (ja) 端子接続部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2016164003A (ja) 印刷材収容容器
JP6308245B2 (ja) 印刷材収容容器
CN203410164U (zh)
JP6161868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2013188983A (ja) 印刷装置
JP2018138333A (ja) 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