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9855B - 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9855B
CN103079855B CN201180041491.9A CN201180041491A CN103079855B CN 103079855 B CN103079855 B CN 103079855B CN 201180041491 A CN201180041491 A CN 201180041491A CN 103079855 B CN103079855 B CN 1030798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opening
refrigerant pressure
refrigerant
dampe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14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9855A (zh
Inventor
佐藤大介
牧秀隆
大西宏征
远藤正寿
大岛义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79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9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9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98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71Air directing means, e.g. blades in an air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9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failure of detection or safety means; Diagnostic 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60K11/085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with adjustable shutters or bli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2001/3236Cooling devices information from a variable is obtained
    • B60H2001/3255Cooling devices information from a variable is obtained related to temperature
    • B60H2001/326Cooling devices information from a variable is obtained related to temperature of the refrigerant at a condensing un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能够短时间高精度地进行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在车辆(V)的发动机室内,设有空调(32)用的制冷循环的冷凝器(11),在车辆(V)的前格栅(42)上,设有用于通过格栅挡板(47)的开放而将冷却冷凝器(11)的外部空气导入发动机室的格栅挡板装置(41)。根据该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1),将从冷凝器(11)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作为制冷剂压(PD)检测,根据检测的制冷剂压(PD)判定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图4的步骤4、11)。根据与格栅挡板(47)的开放/关闭相应地以较大速度进行变化的制冷剂压(PD)来判定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因此,能够短时间且高精度地进行该故障判定。

Description

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其对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于车辆的前开口部并将外部空气导入发动机室的挡板的故障进行判定。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在该车辆的发动机室内设有散热器,在前开口部,设有用于将冷却散热器的外部空气导入的格栅挡板。该格栅挡板,当检测到的内燃机的冷却水的温度(以下称为“发动机水温”)为规定温度以上时开放,当不足规定温度时关闭。由此,被导入发动机室的外部空气的量与发动机水温相应地得到控制,散热器被保持为适当的温度。
另外,该故障判定装置中,当向格栅挡板的指令从闭指令切换为开指令之后经过规定时间时的发动机水温为第一规定温度A0以上时,由于发动机水温没有降低,因此作出格栅挡板处于关闭侧并固定的判定。另外,当针对格栅挡板持续输出开指令时的发动机水温比高于第一规定温度A0的第二规定温度B高时,由于格栅挡板作为处于开放状态时的发动机水温过高,因此仍然作出格栅挡板处于关闭侧并固定的判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177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化速度小,即使将格栅挡板从关闭状态开放,此时的发动机水温的降低量也小,因此容易导致误判定,无法高精度地判定格栅挡板的关闭侧的固定。在该情况下,格栅挡板实际上处于关闭侧且固定,由此散热器不被冷却,因此存在产生内燃机的过热、发动机室内的机器的劣化等的不良情况。另外,对于格栅挡板,在使其同时具有通过其开度来控制车辆的空气动力特性的功能的情况下,无法发挥其功能,车辆的操纵性恶化。
为了避免这样的误判定,例如,考虑了使用高精度的水温传感器来检测发动机水温的方案,该情况下,由于水温传感器变得昂贵,所以成为成本升高的原因。或者,还考虑到在格栅挡板的开放后,等待直至经过发动机水温充分地变化所需的时间,然后再进行故障判定的方案,但该情况下,由于故障判定所需时间变长,因此存在无法充分确保故障判定的执行频率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为解决以上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能够以短时间高精度地进行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1,用于判定挡板装置(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在车辆V的发动机室内设有空调32用的制冷循环的冷凝器11,并且,挡板装置在车辆V的前开口部(实施方式中的(以下,与本项相同)前格栅42)设有能够自由开闭的挡板(格栅挡板47),该挡板装置用于通过挡板的开放将冷却冷凝器11的外部空气导入发动机室,其特征在于,具备:将从冷凝器11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作为制冷剂压PD进行检测的制冷剂压检测机构(制冷剂压传感器21);根据检测的制冷剂压PD判定挡板装置的故障的故障判定机构(ECU2,图4的步骤4、11、图21的步骤257、264)。
该车辆的发动机室内,设有空调用的制冷循环的冷凝器,在车辆的前开口部,设有用于通过挡板的开放而将冷却冷凝器的外部空气导入发动机室的挡板装置。根据该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将从冷凝器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作为制冷剂压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制冷剂压判定挡板装置的故障。本发明基于以下的观点。即,在空调的工作中,若挡板开放,则通过经由挡板而导入的外部空气将冷凝器冷却,由此,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凝缩,其压力降低。另一方面,若挡板关闭,则外部空气被断开,由此冷凝器内的制冷剂的凝缩程度降低,其压力上升。这样的与挡板的开闭相应的制冷剂压的变化,明确地表现出与前述的以往技术中的冷却水的温度的情况不同。
根据以上的观点,根据本发明,根据与挡板的开放/关闭相应地以较大速度变化的制冷剂压,判定挡板装置的故障,因此,能够高精度且短时间地进行该故障判定。基于相同的理由,即使作为检测制冷剂压的压力检测机构不使用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由于能够确保故障判定的精度,由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1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开闭控制机构(ECU2、图9的步骤95、96、图12的步骤157、158,图16的步骤227、228),其将开指令或者闭指令作为开闭指令对挡板装置输出,由此控制挡板的开闭,故障判定机构,空调32的工作中,当从开闭控制机构输出闭指令时检测的制冷剂压即闭指令时制冷剂压与输出开指令时检测的制冷剂压即开指令时制冷剂压之差(判定用制冷剂压差DDPD、判定用峰值差DDPDP)为规定值Thr以下时,判定为挡板装置发生故障(图9的步骤105、图13的步骤168、图17的步骤238、图27的步骤367)。
根据该构成,当挡板装置正常时,挡板与从开闭控制机构输出开指令相应地开放,与输出闭指令相应地关闭。另外,空调的工作中,输出闭指令时检测的闭指令时制冷剂压与输出开指令时检测的开指令时制冷剂压之差为规定值以下时,判定为挡板装置发生故障。如前述那样,空调的工作中的制冷剂压,在挡板关闭的状态下更高,在挡板开放的状态下更低。因此,通过上述的故障判定,当闭指令时制冷剂压与开指令时制冷剂压之差为规定值以下时,能够适当地判定为发生了基于挡板的固定的挡板装置的故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1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基准定时设定机构(ECU2),其设定对来自开闭控制机构的开闭指令进行切换的基准定时;开闭指令切换机构(ECU2、图25的步骤332~334),其以设定的基准定时在闭指令与开指令之间对开闭指令进行切换,制冷循环具有对制冷剂升压后将其排出的压缩机13,空调32具有将压缩机13与压缩机13的驱动源(发动机3)连接/断开的空调离合器14,基准定时设定机构将空调离合器14断开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进行设定(图25的步骤331)。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空调离合器断开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设定,与空调离合器断开同时地,来自开闭控制机构的开闭指令在开指令与闭指令之间切换。因此,即使在挡板的开闭伴随有延迟的情况下,从开闭指令被切换起直至空调离合器连接,能够使挡板的开闭可靠地完成。由此,能够避免挡板的开闭的延迟的影响,并且能够适当地取得挡板的开闭的切换后的空调工作中的制冷剂压。其结果是,能够更适当地进行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1中,其特征在于,故障判定机构,在基准定时的前后,将空调离合器14连接后制冷剂压PD达到各峰值时检测的制冷剂压(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作为闭指令时制冷剂压以及开指令时制冷剂压使用(图27的步骤354、360)。
如前述那样,空调的工作中的制冷剂压,在挡板关闭的状态下更高,在挡板开放的状态下更低。另外,制冷剂压,在空调离合器连接时暂时上升,达到峰值后降低,并收敛为与此时的运转条件相应的恒定值。根据该构成,在基准定时的前后,即,在开闭指令的切换的前后,将空调离合器连接后制冷剂压达到各峰值时检测的制冷剂压作为闭指令时制冷剂压以及开指令时制冷剂压使用,进行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因此,根据能够成为伴随空调离合器的连接而上升的制冷剂压的基准这点,能够适当地取得用于判定的制冷剂压闭指令时制冷剂压一级开指令时制冷剂压的任一个,由此,能够确保故障判定的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1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基准定时设定机构(ECU2、图6),其设定对来自开闭控制机构的开闭指令进行切换的基准定时;开闭指令切换机构(ECU2、图9的步骤94~96、图12的步骤156~158、图16的步骤226~228),其在该设定的基准定时在闭指令与开指令之间对开闭指令进行切换,故障判定机构,将以基准定时切换开闭指令后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检测的制冷剂压PD作为闭指令时制冷剂压或者开指令时制冷剂压使用(图9的步骤100、图12的步骤163、图16的步骤233)。
根据该构成,设定基准定时,并且以设定的基准定时对来自开闭控制机构的开闭指令在开指令与闭指令之间进行切换。另外,将以基准定时切换开闭指令后经过规定时间时检测的制冷剂压作为闭指令时制冷剂压或者开指令时制冷剂压使用,进行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如以上所述,将切换开闭指令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设定,并且,将该基准定时作为基准,设定制冷剂压的取样定时,因此,能够将用于判定的制冷剂压的取样条件统一,由此,能够更适当地进行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5记载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1中,其特征在于,制冷循环具有将制冷剂升压后将其排出的压缩机13,空调32具有将压缩机13与压缩机13的驱动源(发动机3)连接/断开的空调离合器14,基准定时设定机构将空调离合器14连接后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0sec)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设定(图9的步骤93~96)。
如前述那样,若空调离合器连接,则压缩机工作,与之相伴地制冷剂压开始上升。根据该构成,将空调离合器的连接定时作为基准,设定基准定时。因此,能够在制冷剂压实际上升的状态下切换开闭指令,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故障判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5记载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1中,其特征在于,制冷循环具有将制冷剂压缩并使其升压的压缩机13,空调32具有将压缩机13与压缩机13的驱动源(发动机3)连接/断开的空调离合器14,基准定时设定机构将空调离合器14连接后制冷剂压PD收敛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设定(图16的步骤224~228)。
如前述那样,制冷剂压伴随着空调离合器的连接而上升,达到峰值后降低,并收敛为与此时的运转条件相应的恒定值。根据该构成,将空调离合器连接后制冷剂压收敛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设定。因此,通过在制冷剂压稳定的状态下切换开闭指令,能够排除基于制冷剂压的变动的影响,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故障判定的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5记载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1中,制冷循环具有压缩制冷剂并使其升压的压缩机13,空调32具有将压缩机13与压缩机13的驱动源(发动机3)连接/断开的空调离合器14,基准定时设定机构将空调离合器14连接后制冷剂压PD达到峰值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设定(图12的步骤154~158)。
根据该构成,将空调离合器连接后制冷剂压达到峰值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设定。因此,与将制冷剂压收敛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快地以短时间进行故障判定。另外,基于制冷剂压的峰值能够成为伴随空调离合器的连接而上升的制冷剂压的基准这点,通过以其作为基准定时,能够确保故障判定的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5记载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1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取得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状态的持续时间(空调运转时间Tcl)的持续时间取得机构(ECU2、图4的步骤3),基准定时设定机构与取得的持续时间相应地设定基准定时(图6)。
空调离合器的连接时间,通常,与发动机转速、外部空气温等相应地变更并设定。当设定的空调离合器的连接时间比较长时,例如,将制冷剂压收敛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设定,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故障判定,另一方面,当连接时间较短时,存在以下问题:在制冷剂压收敛之前,或者制冷剂压达到峰值之前,空调离合器被断开,无法完成故障判定。根据该构成,取得空调离合器的连接状态的持续时间,与取得的持续时间相应地设定基准定时。因此,能够与空调离合器的连接时间相应地设定最佳的基准定时,能够适当地进行故障判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5记载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1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平均值计算机构(ECU2、图8的步骤84、图11的步骤147、图15的步骤217),在来自开闭控制机构的开闭指令维持为开指令以及闭指令的一方的状态下、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断开重复多次时,该平均值计算机构计算在空调离合器14连接的状态下分别检测的多个制冷剂压的平均值(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故障判定机构,当开闭指令从维持为开指令以及闭指令的一方的状态切换为另一方后,根据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检测的制冷剂压(制冷剂压偏差JudDPD)与计算的平均值之差(判定用制冷剂压差DDPD),判定挡板装置的故障(图9的步骤103、105、图13的步骤166、168、图17的步骤236、238)。
根据该构成,在开闭指令维持为开指令以及闭指令的一方的状态下、空调离合器的连接/断开重复多次时,计算在空调离合器的各连接状态下分别检测的多个制冷剂压的平均值。而且,然后,当开闭指令从维持为开指令以及闭指令的一方的状态切换为另一方后,根据经过规定时间时检测的制冷剂压与上述的平均值之差,判定挡板装置的故障。这样,对于开闭指令的切换前的制冷剂压,使用检测的多个制冷剂压的平均值,由此能够排除制冷剂压的暂时的变动或差别的影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故障判定的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1,在技术方案1~10的任一项记载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1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运转条件取得机构(ECU2、图5的步骤26,27),其取得空调32的运转条件;故障判定禁止机构(ECU2、图5的步骤26、27、34,图7的步骤52),当该取得的空调32的运转条件在输出闭指令时与输出开指令时之间不同时,该故障判定禁止机构禁止基于故障判定机构进行的对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
在空调的运转条件变更的情况下,例如,进行空调的温度设定的变更、内气循环/外部空气导入的切换的情况下,与之相应地,制冷剂压发生变化。根据该构成,当空调的运转条件在输出闭指令时与输出开指令时之间不同时,禁止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因此,能够可靠地避免起因于空调的运转条件的变化的误判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格栅挡板为关闭的状态的车辆的通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格栅挡板为开放的状态的车辆的通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格栅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格栅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格栅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的检测条件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一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一切换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一切换后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二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切换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切换后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第二切换后处理的剩余的部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三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切换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第三切换后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图16的第三切换后处理的剩余的部分的流程图。
图18是对于通过第一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一切换后处理而得到的动作例,在开闭指令从开指令被切换为闭指令的情况下进行表示的定时图。
图19是对于通过第二切换后处理而得到的动作例,在开闭指令从开指令被切换为闭指令的情况下进行表示的定时图。
图20是对于通过第三切换后处理而得到的动作例,在开闭指令从开指令被切换为闭指令的情况下进行表示的定时图。
图21是表示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格栅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制冷剂压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开指令时的制冷剂压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闭指令时的制冷剂压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切换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切换后处理的流程图。
图28是对于通过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切换前处理以及切换后处理而得到的动作例,在开闭指令从开指令被切换为闭指令的情况下进行表示的定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安装有适用了本发明的故障判定装置1的车辆V,在其前部具备通风装置40。该通风装置40,从车辆V的前侧(图的左侧)起按顺序具备格栅42、管道43以及格栅挡板装置41,在其后方,设有后述的空调32的冷凝器11以及散热器12。
格栅挡板装置41具有:挡板基部44;在挡板基部44内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承部件45;被支承部件45支承的多个水平的轴46;以能够的转动方式安装于各轴46的格栅挡板47。各格栅挡板47经由联轴器5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动连杆48。滑动连杆48被弹簧(未图示)向上方推压,由此,在通常时,滑动连杆48的上端与上止挡部53抵接,格栅挡板47以轴46为中心向关闭侧(顺时针方向)转动。另外,滑动连杆48经由连接销49以及臂连杆54,与马达31的旋转轴31a连接。另外,在格栅挡板47为关闭的图1的状态中,滑动连杆48的下端与下止挡部52抵接。
马达31由旋转轴31a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的DC马达构成。若从图1所示的状态起旋转轴31a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则臂连杆54与之一体地转动,并且与之相伴地,滑动连杆48向上方移动直至与上方的上止挡部53抵接。伴随该滑动连杆48的移动,各格栅挡板47以轴46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成为图2所示的开放状态。马达31的动作通过来自ECU2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由此,控制格栅挡板47的开闭。以下,将这样的用于开闭格栅挡板47的来自ECU2的控制信号称为“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或者仅称为“开闭指令”。
在该格栅挡板47的开放状态中,在车辆V的行驶中,从格栅42流入的外部空气通过管道43被引导,并通过冷凝器11以及散热器12之后被放出至大气。当外部空气以上述方式通过时,将冷凝器11中流动的制冷剂以及散热器12中流动的冷却水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冷却。
如图3所示,在车辆V上,安装有用于对驾驶室(未图示)内制冷的空气调节器(以下称为“空调”)32。上述的冷凝器11是与压缩机13以及蒸发器(未图示)等一同构成空调32的制冷循环的机构。
压缩机13经由电磁式的空调离合器14等与发动机3的曲轴3a连接。在连接有空调离合器14的状态下,压缩机13被发动机3的动力驱动,将低温低压的气体状的制冷剂压缩,作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管15送至冷凝器11。空调32的负荷越大,则基于压缩机13的发动机3的负荷越大。
在发动机3的各气缸(未图示)中,设有燃料喷射阀(未图示),燃料喷射阀通过对气缸内喷射燃料来生成混合气。另外,燃料喷射阀的开阀时间以及开闭定时通过ECU2来控制,由此,对燃料喷射量QINJ以及燃料喷射时期进行控制。
另外,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断开,与设于驾驶室的空调开关(未图示)的操作状态相应地设定,并且,通过ECU2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当空调开关通过驾驶员的操作而成为关闭状态时,空调离合器14被断开,空调32保持为停止状态。当空调开关为接通状态时,ECU2以驾驶室内的温度(以下称为“室内温”)成为由驾驶员设定的设定温度的方式将空调离合器14连接/断开,由此控制空调32的工作/停止。另外,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断开状态,通过离合器开关23进行检测,该检测信号被输出至ECU2。
另外,在制冷剂管15的冷凝器11的下游侧,紧挨着地设有制冷剂压传感器21。制冷剂压传感器21对在制冷剂管15内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以下称为“制冷剂压”)PD进行检测,并将该检测信号输出至ECU2。并且,对ECU2,从外部空气温传感器22输出表示外部空气的温度(以下称为“外部空气温”)TAM的检测信号,并从车速传感器24输出表示车辆V的速度即车速VP的检测信号。
ECU2由微型计算机(未图示)构成,该微型计算机由CPU、RAM、ROM以及输入输出接口(均未图示)等构成。ECU2与上述的传感器21、22、24以及离合器开关23的检测信号相应地,根据ROM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等,执行各种运算处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ECU2相当于故障判定机构、开闭控制机构、基准定时设定机构、开闭指令切换机构、持续时间取得机构、平均值计算机构、运转条件取得机构、以及故障判定禁止机构。
接下来,参照图4~图20对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处理进行说明。该故障判定处理是根据制冷剂压PD来判定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的处理,图4相当于主程序,图5~图17相当于子程序。各处理按照每规定时间dT执行。
在图4的主程序中,首先,在步骤1(以“S1”图示。以下相同)中,执行检测条件判定处理。该检测条件判定处理是对发动机3的状态或空调32的状态是否适于检测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进行判定的处理,图5表示其子程序。
本处理中,首先,在步骤21~32中,分别对以下的(a)~(l)的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判别。
(a)发动机转速NE的变化量的绝对值|ΔNE|为规定值ThrNE以下
(b)燃料喷射量QINJ的变化量的绝对值|ΔQINJ|为规定值ThrQINJ以下
(c)发动机3的运转区域标志F_ENGMD为“1”
(d)发动机水温TW处于规定范围(TWLL≤TW≤TWLH)
(e)外部空气温TAM处于规定范围(TAMLL≤TAM≤TAMLH)
(f)空调模式变更标志F_ACMD为“0”
(g)空调设定变更标志F_ACTEMP为“0”
(h)发动机转速NE处于规定范围(NELL≤NE≤NELH)
(i)燃料喷射量QINJ处于规定范围(QINJLL≤QINJ≤QINJLH)
(j)车速VP处于规定范围(VPLL≤VP≤VPLH)
(k)空调冷却判定标志F_ACCD为“1”
(l)空调运转时间Tcl为规定的最小时间TclLL以上
通过检索规定的图谱(未图示),当发动机3处于与发动机转速NE以及燃料喷射量QINJ相应的规定的运转区域时将上述的运转区域标志F_ENGMD设定为“1”。另外,空调模式变更标志F_ACMD,当空调32的设定从内气循环以及外部空气导入的一方被切换为另一方时被设定为“1”,空调设定变更标志F_ACTEMP,当空调32的温度或者风量的设定发生变更时被设定为“1”。另外,空调冷却判定标志F_ACCD,当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状态的持续时间以规定次数以上连续地低于断开状态的持续时间时设定为“1”,表示空调32被置于接通状态之后的高负荷运转结束的状态。另外,空调运转时间Tcl,是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状态的持续时间,根据发动机转速NE、外部空气温TAM以及空调32的设定温度等设定。
这些步骤21~32的全部的回答为YES,即(a)~(l)的条件全部成立时,认为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的检测条件成立,为表示该情况,在步骤33中,将检测条件成立标志F_MCND设定为“1”,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若步骤21~32的回答的某一个为NO,即(a)~(l)的条件的某一个不成立时,判定为检测条件不成立,在步骤34中,将检测条件成立标志F_MCND设定为“0”,并结束本处理。
回到图4,在与步骤1连续的步骤2中,判别检测条件成立标志F_MCND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的回答为YES即检测条件成立时,在步骤3中,读出空调运转时间Tcl。
接下来,在步骤4中,执行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的检测处理。图6表示其子程序。本处理中,首先,在步骤41中,判别空调运转时间Tcl是否比大于最小时间TclLL的第一规定时间TCLR1小。若该回答为YES,即Tcl<TCLR1时,在步骤42中,执行后述的第一检测处理,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41的回答为NO时,在步骤43中,判别空调运转时间Tcl是否比大于第一规定时间TCLR1的第二规定时间TCLR2小。当该回答为YES即TCLR1≤Tcl<TCLR2时,在步骤44中,执行后述的第二检测处理,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43的回答为NO即Tcl≥TCLR2时,在步骤45中,执行后述的第三检测处理,结束本处理。
以下,参照图7~图9对图6的步骤42中执行的第一检测处理进行说明。本处理中,首先,在图7的步骤51中,判别检测结束标志F_DONE是否为“1”。该检测结束标志F_DONE,当后述的第一切换后处理暂时结束时被设定为“1”。当该步骤51的回答为YES时,在步骤56~63中,将后述的初始值PDini的最小值PDinimn重置为与能够取得该初始值PDini的最大值相当的规定值PDiniLH,将初始值PDini的最大值PDinimx重置为0,将终期值PDend的最小值PDendmn重置为与该终期值PDend能够取得的最大值相当的规定值PDendLH,将终期值PDend的最大值PDendmx重置为0,并且,将后述的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时间Ton、制冷剂压偏差的累计值∑DPD、计数值k以及检测结束标志F_DONE分别重置为0,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51的回答为NO时,在步骤52中,判断检测条件成立标志F_MCND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NO即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的检测条件不成立时,执行上述步骤56~63,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52的回答为YES时,在步骤53中,判别在空调离合器(ACCL)14被连接后、经过规定时间Tend之前,空调离合器14是否切换为断开状态。当该回答为YES时,执行上述步骤56~63,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53的回答为NO时,在步骤54中,判别初始值的最大值PDinimx与最小值PDinimn之差(=PDinimx-PDinimn)是否为规定值ThrPDini以下。当该回答为NO时,由于初始值PDini不稳定,故执行上述步骤56~63,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54的回答为YES时,在步骤55中,判别终期值的最大值PDendmx与最小值PDendmn之差(=PDendmx-PDendmn)是否为规定值ThrPDend以下。当该回答为NO时,终期值PDend不稳定,故执行上述步骤56~63,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55的回答为YES时,在步骤64中,判别计数值k是否达到规定次数C(例如3)。当该回答为NO时,执行第一切换前处理(步骤65),而当该回答为YES时,执行第一切换后处理(步骤66),并结束本处理。该第一切换前处理,在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被切换之前,当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断开重复多次时,对空调离合器14的各连接状态下检测的多个制冷剂压PD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另外,第一切换后处理,在开闭指令被切换后,根据检测的制冷剂压PD和上述的切换前的平均值,进行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的临时判定。
图8表示第一切换前处理的子程序。本处理中,首先,在步骤71中,判别空调离合器14是否连接。当该回答为NO时,在步骤72中,将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时间Ton重置为0,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71的回答为YES时,在步骤73中,判别在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空调离合器14是否被切换为连接状态。当该回答为YES即空调离合器14刚被连接后,在步骤74中,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初始值PDini存储。接下来,在步骤75中,执行初始值的最小值PDinimn以及最大值PDinimx的计算处理,进入步骤76。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73的回答为NO时,跳过步骤74以及75,进入步骤76。
上述计算处理,对步骤74中存储的这次的初始值PDini与到前次为止计算、存储的初始值的最小值PDinimn以及最大值PDinimx进行比较,当初始值PDini比最小值PDinimn小时,将最小值PDinimn更新为初始值PDini,当初始值PDini比最大值PDinimx大时,将最大值PDinimx更新为初始值PDini,在除此以外时,维持最小值PDinimn以及最大值PDinimx。这些初始值的最小值PDinimn以及最大值PDinimx,在图7的步骤54中,被用于初始值PDini的稳定性的判定。
在与上述步骤73或75连续的步骤76中,通过对连接时间Ton加上本处理的执行周期dT而计算连接时间Ton。接下来,在步骤77中,判别连接时间Ton是否达到规定时间Tend(例如3sec)。当该回答为NO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77的回答为YES即从空调离合器14被连接起刚经过了规定时间Tend时,在步骤78中,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PDend存储。
接下来,步骤79中,执行终期值的最小值PDendmn以及最大值PDendmx的计算处理。该计算处理,与上述的初始值的最小值PDinimn以及最大值PDinimx的计算处理同样地进行。这些终期值的最小值PDendmn以及最大值PDendmx,在图7的步骤55中,被使用于终期值PDend的稳定性的判定。
接下来,在步骤80中,将该终期值PDend与步骤74中存储的初始值PDini之差(=PDend-PDini)作为制冷剂压偏差DPD计算,并且,将其加到目前为止计算的制冷剂压累计值∑DPD中,由此,计算制冷剂压累计值∑DPD(步骤81)。
接下来,在步骤82中,增加计数值k,在步骤83中,判别计数值k是否达到规定值C。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83的回答为YES时,在步骤84中,将对制冷剂压累计值∑DPD以规定值C除得的值(=∑DPD/C)作为切换前的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进行计算,并结束本处理。
如上所述,若计数值k达到规定值C,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的计算结束,则图7的步骤64的回答变为YES,第一切换后处理开始。图9表示其子程序。本处理中,首先,在步骤91中,判别空调离合器14是否被连接。当该回答为NO时,在步骤92中,将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时间Ton重置为0,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91的回答为YES时,在步骤93中,判别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空调离合器14是否被切换为连接状态。当该回答为YES即空调离合器14刚被连接时,在步骤94中,判别开指令标志F_SOPEN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YES即目前为止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开指令时,在步骤95中,将开指令标志F_SOPEN切换为“0”。由此,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94的回答为NO即目前为止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闭指令时,在步骤96中,将开指令标志F_SOPEN切换为“1”。由此,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闭指令切换为开指令。
在与上述步骤95或96连续的步骤97中,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初始值JudPDini存储,并进入步骤98。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93的回答为NO即不是刚连接空调离合器14后时,跳过上述步骤94~97,进入步骤98。
该步骤98中,对连接时间Ton加上执行周期dT,由此计算连接时间Ton。接下来,在步骤99中,判别连接时间Ton是否达到规定时间Tend。当该回答为NO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99的回答为YES即从空调离合器14被连接起刚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在步骤100中,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JudPDend存储。
接下来,在步骤101中,将该终期值JudPDend与步骤97中存储的初始值JudPDini之差(=JudPDend-JudPDini)作为制冷剂压偏差JudDPD进行计算,并且,将计算的制冷剂压偏差JudDPD与图8的步骤84中计算的切换前的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之差(=JudDPD-AveDPD)作为开闭指令的切换前后间的判定用制冷剂压差DDPD进行计算(步骤102)。
接下来,在步骤103中,判别判定用制冷剂压差的绝对值|DDPD|是否为规定的阈值Thr1以下。当该回答为NO即|DDPD|>Thr1时,由于空调32的工作中的、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闭指令的输出时与开指令的输出时之间的制冷剂压PD之差较大,因此格栅挡板47与开闭指令相应地开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正常,为表示该情况,在步骤104中,将正常判定标志F_TempOK置于“1”。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103的回答为YES即|DDPD|≤Thr1时,由于空调32的工作中的、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闭指令的输出时与开指令的输出时之间的制冷剂压PD之差较小,因此格栅挡板47没有与开闭指令相应地开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为表示该情况,在步骤105中,将正常判定标志F_TempOK置于“0”。
在与上述步骤104或105连续的步骤106中,为表示前述的一系列的第一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一切换后处理已结束的情况,将检测结束标志F_DONE置于“1”,并结束本处理。若这样将检测结束标志F_DONE置于“1”,则图7的步骤51的回答变为YES,与之相应地,在步骤63中检测结束标志F_DONE重置为“0”,其后,反复进行第一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一切换后处理。
回到图4,在与步骤4的检测处理连续的步骤5中,判别检测结束标志F_DONE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NO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5的回答为YES即一系列的第一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一切换后处理刚结束时,在步骤6中,判别正常判定标志F_TempOK是否为“1”。
当该回答为YES即在检测处理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正常时,在步骤7中,将计数值N重置为0,并且,确定格栅挡板装置41正常,为表示该情况,在步骤8中,将故障确定标志F_ERR置于“0”,并结束本处理。此外,作为该计数值N,当点火开关(未图示)为OFF状态时也重置为0。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6的回答为NO及在检测处理中判定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时,在步骤9中,增加计数值N,在步骤10中,判别计数值N是否达到规定值NThr。当该回答为NO时,保持原样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10的回答为YES即计数值N达到规定值NThr时,即,虽然在检测处理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但当连续得到与规定值NThr相等的次数时,确定格栅挡板装置41出现故障,为表示该情况,步骤11中,将故障确定标志F_ERR置于“1”,并结束本处理。
图18是对通过前述的第一检测处理的第一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一切换后处理而得到的动作例,表示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的情况的定时图。该例中,在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维持为开指令的状态下,将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断开重复三次。另外,每一次中,在空调离合器14刚连接之后分别检测的制冷剂压PD作为初始值PDini1~3被存储(图8的步骤74),从此时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分别检测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PDend1~3被存储。这些终期值PDend1~3与初始值PDini1~3的各个差作为制冷剂压偏差DPD1~3被计算(图8的步骤80),计算出这些值的平均值即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DPD1+DPD2+DPD3)/3)。
其后,在第四次的空调离合器14刚连接之后,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图9的步骤95),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初始值JudPDini被存储(图9的步骤97),从此时起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检测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JudPDend被存储(图9的步骤100)。
另外,该终期值JudPDend与初始值JudPDini之差作为制冷剂压偏差JudDPD被计算(图9的步骤101),制冷剂压偏差JudDPD与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之差作为判定用制冷剂压差DDPD被计算(图9的步骤102)。而且,当判定用制冷剂压差的绝对值|DDPD|为阈值Thr1以下时,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图9的步骤105)。
以下,参照图10~图13,对空调运转时间Tcl为TCLR1≤Tcl<TCLR2时,图6的步骤44中执行的第二检测处理进行说明。本处理中,首先,在图10的步骤111~124中,执行与前述的图7的步骤51~64相同的处理。而且,当步骤124的回答为NO即计数值k未达到规定值C时,步骤125中,执行第二切换前处理,当上述步骤124的回答为YES即计数值k达到规定值C时,步骤126中,执行第二切换后处理,并结束本处理。
在前述的第一检测处理的第一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一切换后处理中,空调离合器14连接后,将经过了规定时间Tend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PDend、JudPDend设定,与之相对地,在第二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二切换后处理中,空调离合器14切换为连接状态、制冷剂压PD达到峰值后经过了规定时间Tend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PDend、JudPDend设定。
图11表示第二切换前处理的子程序。本处理中,首先,步骤131中,判别空调离合器14是否连接。当该回答为NO时,将峰值标志F_PEAK重置为“0”(步骤132),将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时间Ton重置为0(步骤133),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131的回答为YES时,步骤134中,判别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制冷剂压PD是否达到峰值。该判别例如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随时计算制冷剂压PD的变化量(制冷剂压PD的本次值与前次值之差),根据该变化量是否从正转为负来进行。当该步骤134的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刚达到峰值时,将峰值标志F_PEAK置于“1”(步骤135),并且,步骤136中,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初始值PDini存储,步骤137中,执行初始值的最小值PDinimn以及最大值PDinimx的计算处理,并进入步骤138。这些初始值的最小值PDinimn以及最大值PDinimx,在图10的步骤114中,被用于初始值PDini的稳定性的判定。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134的回答为NO即不是制冷剂压PD刚到达峰值之后时,跳过步骤135~137,进入步骤138。
该步骤138中,判别峰值标志F_PEAK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NO即制冷剂压PD尚未达到峰值时,执行前述的步骤133,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138的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已达到峰值时,步骤139中,对连接时间Ton加上执行周期dT,由此计算连接时间Ton。接下来,步骤140中,判别连接时间Ton是否达到规定时间Tend。当该回答为NO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140的回答为YES即从制冷剂压PD达到峰值起刚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步骤141中,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PDend存储,步骤142中,执行终期值的最小值PDendmn以及最大值PDendmx的计算处理。这些终期值的最小值PDendmn以及最大值PDendmx,在图10的步骤115中,被用于终期值PDend的稳定性的判定。
接下来,步骤143中,将该终期值PDend与步骤136中存储的初始值PDini之差(=PDend-PDini)作为制冷剂压偏差DPD进行计算,并且,将其加在目前为止计算的制冷剂压累计值∑DPD上,由此计算制冷剂压累计值∑DPD(步骤144)。
接下来,步骤145中,增加计数值k,步骤146中,判别计数值k是否达到规定值C。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步骤146的回答为YES时,将对制冷剂压累计值∑DPD以规定值C除得的值(=∑DPD/C)作为切换前的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进行计算(步骤147),并结束本处理。
如上所述,若计数值k达到规定值C,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的计算结束,则图10的步骤124的回答变为YES,开始第二切换后处理。图12以及图13表示其子程序。本处理中,首先,步骤151中,判别空调离合器14是否连接。当该回答为NO时,在步骤152以及153中,将峰值标志F_PEAK重置为“0”,将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时间Ton重置为0,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151的回答为YES时,步骤154中,判别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制冷剂压PD是否达到峰值。当该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刚达到峰值时,将峰值标志F_PEAK置于“1”(步骤155),并且,步骤156中,判别开指令标志F_SOPEN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YES即目前为止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开指令时,步骤157中,将开指令标志F_SOPEN切换为“0”,由此将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156的回答为NO即目前为止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闭指令时,步骤158中,将开指令标志F_SOPEN切换为“1”,由此,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闭指令切换为开指令。
在与上述步骤157或158连续的步骤159中,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初始值JudPDini存储,进入步骤160。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154的回答为NO即不是制冷剂压PD刚达到峰值时,跳过上述步骤155~159,进入步骤160。
该步骤160中,判别峰值标志F_PEAK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NO即制冷剂压PD尚未达到峰值时,执行前述的步骤153,由此,将连接时间Ton重置为0后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160的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已经达到峰值时,步骤161中,对连接时间Ton加上执行周期dT,由此计算连接时间Ton。
接下来,步骤162中,判别连接时间Ton是否达到规定时间Tend。当该回答为NO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162的回答为YES即从制冷剂压PD达到峰值起刚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步骤163中,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JudPDend存储。
接下来,步骤164中,将该终期值JudPDend与步骤159中存储的初始值JudPDini之差(=JudPDend-JudPDini)作为制冷剂压偏差JudDPD进行计算,并且,将计算的制冷剂压偏差JudDPD与图11的步骤147中计算的切换前的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之差(=JudDPD-AveDPD)作为开闭指令的切换前后间的判定用制冷剂压差DDPD进行计算(步骤165)。
接下来,步骤166中,判别判定用制冷剂压差的绝对值|DDPD|是否为规定的阈值Thr2以下。当该回答为NO即|DDPD|>Thr2时,由于空调32的工作中的、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闭指令的输出时与开指令的输出时之间的制冷剂压PD之差较大,所以格栅挡板47与开闭指令相应地开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正常,为表示该情况,步骤167中,将正常判定标志F_TempOK置于“1”。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166的回答为YES即|DDPD|≤Thr2时,因为空调32的工作中、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闭指令的输出时与开指令的输出时之间的制冷剂压PD之差较小,所以格栅挡板47没有与开闭指令相应地开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为表示该情况,步骤168中,将正常判定标志F_TempOK置于“0”。
在与上述步骤167或168连续的步骤169中,将峰值标志F_PEAK重置为“0”。另外,步骤170中,为表示前述的一系列的第二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二切换后处理结束的情况,将检测结束标志F_DONE置于“1”,并结束本处理。若这样将检测结束标志F_DONE置于“1”,则与图10的步骤111的回答变为YES相应地,步骤123中将检测结束标志F_DONE重置为”0”,其后,反复进行第二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二切换后处理。
图19是对目前为止说明的通过第二检测处理的第二切换后处理而得到的动作例,表示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的情况的定时图。该例中,当制冷剂压PD达到峰值时,将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图12的步骤157),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初始值JudPDini被存储(图12的步骤159)。其后,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JudPDend被存储(图12的步骤163),该终期值JudPDend与初始值JudPDini之差作为制冷剂压偏差JudDPD被计算(图12的步骤164)。
另外,虽未图示,在先于该第二切换后处理执行的第二切换前处理中,在开闭指令维持为开指令的状态下,重复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断开时,当制冷剂压PD达到峰值后,将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分别检测到的三次制冷剂压PD作为第二切换前处理的终期值PDend1~3使用,计算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图11的步骤147)。
另外,切换后计算的制冷剂压偏差JudDPD与切换前计算的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之差作为判定用制冷剂压差DDPD被计算(图12的步骤165)。而且,当判定用制冷剂压差的绝对值|DDPD|为阈值Thr2以下时,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图13的步骤168)。
以下,参照图14~图17对空调运转时间Tcl为Tcl≥TCLR2时在图6的步骤45中执行的第三检测处理进行说明。本处理中,首先,图14的步骤181~194中,执行与前述的图7的步骤51~64相同的处理,当步骤194的回答为NO时,步骤195中,执行第三切换前处理,YES时,步骤196中,执行第三切换后处理,并结束本处理。
在前述的第一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一切换后处理中,将空调离合器14切换为连接状态起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PDend、JudPDend设定,在第二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二切换后处理中,将空调离合器14切换为连接状态、从制冷剂压PD达到峰值后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PDend、JudPDend设定,与之相对地,在第三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三切换后处理中,将空调离合器14切换为连接状态、制冷剂压PD收敛后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PDend、JudPDend设定。
图15表示第三切换前处理的子程序。本处理中,首先,步骤201中,判别空调离合器14是否连接。当该回答为NO时,将收敛标志F_SATU重置为“0”(步骤202),将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时间Ton重置为0(步骤203),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01的回答为YES时,步骤204中,判别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制冷剂压PD是否收敛。该判别,例如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随时计算制冷剂压PD的变化量(制冷剂压PD的本次值与前次值之差),根据该变化量的绝对值比规定值小的状态是否持续规定时间而进行。当该步骤204的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刚收敛时,将收敛标志F_SATU置于“1”(步骤205),并且,步骤206中,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初始值PDini存储,步骤207中,执行初始值的最小值PDinimn以及最大值PDinimx的计算处理,进入步骤208。这些初始值的最小值PDinimn以及最大值PDinimx,在图14的步骤184中,被用于初始值PDini的稳定性的判定。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04的回答为NO即制冷剂压PD不是刚收敛之后时,跳过步骤205~207,进入步骤208。
该步骤208中,判别收敛标志F_SATU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NO即制冷剂压PD尚未收敛时,执行前述的步骤203,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08的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已经收敛时,步骤209中,对连接时间Ton加上执行周期dT,由此计算连接时间Ton。接下来,步骤210中,判别连接时间Ton是否达到规定时间Tend。当该回答为NO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10的回答为YES即从制冷剂压PD收敛开始刚经过了规定时间Tend时,步骤211中,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PDend存储,步骤212中,执行终期值的最小值PDendmn以及最大值PDendmx的计算处理。这些终期值的最小值PDendmn以及最大值PDendmx在图14的步骤185中,被用于终期值PDend的稳定性的判定。
接下来,步骤213中,将该终期值PDend与步骤206中存储的初始值PDini之差(=PDend-PDini)作为制冷剂压偏差DPD计算,并且,将其加在目前为止计算的制冷剂压累计值∑DPD上,由此计算制冷剂压累计值∑DPD(步骤214)。
接下来,步骤215中,增加计数值k,步骤216中,判别计数值k是否达到规定值C。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步骤216的回答为YES时,将对制冷剂压累计值∑DPD以规定值C除得的值(=∑DPD/C)作为切换前的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进行计算(步骤217),并结束本处理。
如上所述,若计数值k达到规定值C,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的计算结束,则图14的步骤194的回答变为YES,开始第三切换后处理。图16以及图17表示其子程序。本处理中,首先,步骤221中,判别空调离合器14是否连接。当该回答为NO时,在步骤222以及223中,将收敛标志F_SATU重置为“0”,将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时间Ton重置为0,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21的回答为YES时,步骤224中,判别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制冷剂压PD是否收敛。当该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刚收敛之后时,将收敛标志F_SATU置于“1”(步骤225),并且,步骤226中,判别开指令标志F_SOPEN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YES即目前为止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开指令时,步骤227中,将开指令标志F_SOPEN切换为“0”。由此,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26的回答为NO即目前为止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闭指令时,步骤228中,将开指令标志F_SOPEN切换为“1”,由此,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闭指令切换为开指令。
与上述步骤227或228连续的步骤229中,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初始值JudPDini存储,进入步骤230。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24的回答为NO即不是制冷剂压PD刚收敛之后时,跳过上述步骤225~229,进入步骤230。
该步骤230中,判别收敛标志F_SATU是否为“1”。若该回答为NO即制冷剂压PD尚未收敛时,执行前述的步骤223,由此,将连接时间Ton重置为0后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30的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已经收敛时,步骤231中,对连接时间Ton加上执行周期dT,由此计算连接时间Ton。
接下来,步骤232中,判别连接时间Ton是否达到规定时间Tend。当该回答为NO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32的回答为YES即从制冷剂压PD收敛开始刚经过规定时间Tend之后时,步骤233中,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JudPDend存储。
接下来,步骤234中,将该终期值JudPDend与步骤229中存储的初始值JudPDini之差(=JudPDend-JudPDini)作为制冷剂压偏差JudDPD进行计算,并且,将计算的制冷剂压偏差JudDPD与图15的步骤217中计算的切换前的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之差(=JudDPD-AveDPD)作为开闭指令的切换前后间的判定用制冷剂压差DDPD进行计算(步骤235)。
接下来,步骤236中,判别判定用制冷剂压差的绝对值|DDPD|是否为规定的阈值Thr3以下。当该回答为NO即|DDPD|>Thr3时,由于空调32的工作中、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闭指令的输出时与开指令的输出时之间的制冷剂压PD之差较大,因此,格栅挡板47与开闭指令相应地开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正常,为表示该情况,步骤237中,将正常判定标志F_TempOK置于“1”。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36的回答为YES即|DDPD|≤Thr3时,由于空调32的工作中、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闭指令的输出时与开指令的输出时之间的制冷剂压PD之差较小,所以格栅挡板47没有与开闭指令相应地开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为表示该情况,步骤238中,将正常判定标志F_TempOK置于“0”。
在与上述步骤237或238连续的步骤239中,将收敛标志F_SATU重置为“0”。另外,步骤240中,为了表示前述的一系列的第三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三切换后处理结束的情况,将检测结束标志F_DONE置于“1”,并结束本处理。若这样将检测结束标志F_DONE置于“1”,则与图14的步骤181的回答变为YES相应地,步骤193中将检测结束标志F_DONE重置为“0”,其后,反复进行第三切换前处理以及第三切换后处理。
图20是对目前为止说明的通过第三检测处理的第三切换后处理得到的动作例,表示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的情况的定时图。该例中,当制冷剂压PD收敛时,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图16的步骤227),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初始值JudPDini进行存储(图16的步骤229)。其后,将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JudPDend存储(图16的步骤233),该终期值JudPDend与初始值JudPDini之差作为制冷剂压偏差JudDPD被计算(图16的步骤234)。
另外,虽未图示,在先于该第三切换后处理执行的第三切换前处理中,在开闭指令维持为开指令的状态下,重复进行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断开时,当制冷剂压PD收敛后,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将分别检测的三次制冷剂压PD作为第三切换前处理的终期值PDend1~3使用,计算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图15的步骤217)。
另外,切换后计算的制冷剂压偏差JudDPD与切换前计算的制冷剂压平均值AveDPD之差作为判定用制冷剂压差DDPD计算(图16的步骤235)。而且,当判定用制冷剂压差的绝对值|DDPD|为阈值Thr3以下时,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图17的步骤238)。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与格栅挡板47的开放/关闭相应地以较大速度变化的制冷剂压PD,判定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图4的步骤4,11),因此,能够高精度且短时间地进行该故障判定。由于相同的理由,作为检测制冷剂压PD的制冷剂压传感器21,即使不使用高精度的传感器也能够确保故障判定的精度,因此能够谋求成本降低。
另外,空调32的工作中,根据开闭指令的切换前后间的制冷剂压PD的压力差即判定用制冷剂压差DDPD(=JudDPD-AveDPD)判定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因此,能够适当地判定该故障。该情况的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表示格栅挡板47没有与开闭指令相应地正常地开闭,因此,该故障中,除格栅挡板47本身的固定以外,还包括从ECU2向马达31的指令系统的遮断、马达31本身的故障、或连结马达31与格栅挡板47的臂连杆54以及滑动连杆48的故障等。
并且,当该判定用制冷剂压差的绝对值|DDPD|为阈值Thr以下时,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产生故障(图9的步骤105、图13的步骤168、图17的步骤238),因此,在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以及从闭指令切换为开指令的任一情况下,都能够适当地判定格栅挡板47的故障。
另外,将切换开闭指令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将从此时起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检测的制冷剂压PD作为终期值PDend设定,并用于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因此,能够将用于故障判定的制冷剂压PD的取样条件统一,由此,能够更适当地进行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
另外,在第一检测处理的第一切换后处理中,将空调离合器14连接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在该基准定时切换开闭指令(图9的步骤93~96),因此,能够在制冷剂压PD实际上上升的状态下切换开闭指令,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
另外,第二切换后处理中,将空调离合器14连接后、制冷剂压PD达到峰值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在该基准定时切换开闭指令(图12的步骤154~158),因此,与在第三切换后处理中将制冷剂压PD收敛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快地以短时间进行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
另外,第三切换后处理中,将空调离合器14连接后、制冷剂压PD收敛的定时作为基准定时,并在该基准定时切换开闭指令(图16的步骤224~228),因此,在制冷剂压PD稳定的状态下切换开闭指令,由此,能够排除基于制冷剂压PD的变动的影响,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的精度。
并且,当空调运转时间Tcl比第一规定时间TCLR1短时,选择第一检测处理,当其为第一规定时间TCLR1以上且比第二规定时间TCLR2短时,选择第二检测处理,当其为第二规定时间TCLR2以上时选择第三检测处理(图6)。因此,能够以与空调运转时间Tcl相应的最佳的定时切换开闭指令,能够适当地进行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
另外,在进行空调的温度设定的变更、内气循环/外部空气导入的切换的情况下,禁止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图5的步骤26、27、34、图7的步骤52),因此,能够可靠地避免起因于空调的运转条件的变化的误判定。
接下来,参照图21~图28对基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处理进行说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故障判定处理,当空调离合器14连接时切换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之后根据经过规定时间Tend时的制冷剂压PD与切换开闭指令时的制冷剂压PD之差,判定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故障判定处理,当空调离合器14断开时切换开闭指令,根据开闭指令的切换前后的制冷剂压PD的峰值之差,判定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图21相当于其主程序,图22~图27相当于子程序。各处理,按照每规定时间dT执行。
在图21的主程序中,首先,步骤251中,执行前述的图5的检测条件判定处理。接下来在步骤252中,判别在检测条件判定处理中设置的检测条件成立标志F_MCND是否为“1”。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52的回答为YES即检测条件成立时,步骤253中,执行制冷剂压判定处理。该制冷剂压判定处理对制冷剂压PD是否处于适于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的稳定状态进行判定,图22表示其子程序。
本处理中,首先,步骤271中,判别制冷剂压判定结束标志F_PDJUD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判定已经结束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71的回答为NO时,步骤272中,判别开指令标志F_SOPEN是否为“1”。
当该回答为YES即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开指令时,步骤273中,执行开指令时的制冷剂压判定处理,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72的回答为NO即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闭指令时,步骤274中,执行后述的闭指令时的制冷剂压判定处理,并结束本处理。
图23表示上述步骤273中执行的开指令时的制冷剂压判定处理。本处理中,首先,步骤281中,判别空调离合器14是否连接。该回答为YES时,步骤282中,判别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制冷剂压PD是否达到峰值。当该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刚达到峰值时,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α存储(步骤283),并且,步骤284中,增加计数值α,进入后述的步骤288。另一方面,当步骤282的回答为NO即制冷剂压PD没有刚达到峰值时,跳过步骤283以及284,进入步骤288。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81的回答为NO即空调离合器14被断开时,步骤285中,判别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制冷剂压PD是否达到谷值。该判别例如通过制冷剂压PD的变化量是否从负值转为大致0来进行。当该步骤285的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刚达到谷值时,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开指令时谷值压PDBOα存储(步骤286),并且,步骤287中,增加计数值α,进入步骤288。另一方面,当步骤285的回答为NO即制冷剂压PD没有刚达到谷值时,跳过步骤286以及287,进入步骤288。
该步骤288中,判别计数值α是否达到规定的自然数A的2倍(=A×2)。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88的回答为YES时,步骤289中,将上述步骤283中存储的A个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α中的最大的值作为最大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MAX进行计算,并将最小的值作为最小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MIN进行计算。另外,步骤290中,将这两个值之差(=PDPOMAX-PDPOMIN)作为开指令时峰值偏差DPDPO进行计算。
接下来,步骤291中,将上述步骤286中存储的A个开指令时谷值压PDBOα中的最大的值作为最大开指令时谷值压PDBOMAX进行计算,将最小的值作为最小开指令时谷值压PDBOMIN进行计算。另外,步骤292中,将这两个值之差(=PDBOMAX-PDBOMIN)作为开指令时谷值偏差DPDBO进行计算。
接下来,步骤293中,判别开指令时峰值偏差DPDPO是否比规定值ThrDPO小,步骤294中,判别开指令时谷值偏差DPDBO是否比规定值ThrDBO小。当这些回答都为YES时,判定为制冷剂压PD处于适于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的稳定状态,为表示该情况,步骤295中,将制冷剂压稳定标志F_PDOK置于“1”,进入步骤297。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93以及294的回答的某一个为NO时,判定为制冷剂压PD不处于适于故障判定的稳定状态,为表示该情况,步骤296中,将制冷剂压稳定标志F_PDOK置于“0”,进入步骤297。
在与上述步骤295或者296连续的步骤297中,为了表示开指令时的制冷剂压判定处理结束的情况,将制冷剂压判定结束标志F_PDJUD置于“1”,并结束本处理。
图24表示图22的步骤274中执行的闭指令时的制冷剂压判定处理。本处理中,首先,步骤301中,判别空调离合器14是否连接。该回答为YES时,步骤302中,判别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制冷剂压PD是否达到峰值。当该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刚达到峰值时,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α进行存储(步骤303),并且,步骤304中,增加计数值α,进入后述的步骤308。另一方面,当步骤302的回答为NO即制冷剂压PD不是刚达到峰值时,跳过步骤303以及304,进入步骤308。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01的回答为NO即空调离合器14断开时,步骤305中,判别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制冷剂压PD是否达到谷值。当该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刚达到谷值时,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闭指令时谷值压PDBCα进行存储(步骤306),并且,步骤307中,增加计数值α,进入步骤308。另一方面,当步骤305的回答为NO即制冷剂压PD不是刚达到谷值时,跳过步骤306以及307,进入步骤308。
该步骤308中,判别计数值α是否达到规定的自然数A的2倍(=A×2)。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08的回答为YES时,步骤309中,将上述步骤303中存储的A个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α中的最大的值作为最大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MAX进行计算,并将最小的值作为最小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MIN进行计算。另外,步骤310中,将这两个值之差(=PDPCMAX-PDPCMIN)作为闭指令时峰值偏差DPDPC进行计算。
接下来,步骤311中,将上述步骤306中存储的A个闭指令时谷值压PDBCα中的最大的值作为最大闭指令时谷值压PDBCMAX进行计算,将最小的值作为最小闭指令时谷值压PDBCMIN进行计算。另外,步骤312中,将这两个值之差(=PDBCMAX-PDBCMIN)作为闭指令时谷值偏差DPDBC进行计算。
接下来,步骤313中,判别闭指令时峰值偏差DPDPC是否比规定值ThrDPC小,步骤314中,判别闭指令时谷值偏差DPDBC是否比规定值ThrDBC小。当这些的回答都为YES时,判定为制冷剂压PD处于适于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的稳定状态,为表示该情况,步骤315中,将制冷剂压稳定标志F_PDOK置于“1”,进入步骤317。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13以及314的回答的某一个为NO时,判定为制冷剂压PD不是适于故障判定的稳定状态,为表示该情况,步骤316中,将制冷剂压稳定标志F_PDOK置于“0”,进入步骤317。
在与上述步骤315或者316连续的步骤317中,为了表示闭指令时的制冷剂压判定处理已结束的情况,将制冷剂压判定结束标志F_PDJUD置于“1”,并结束本处理。
回到图21,在与步骤253的制冷剂压判定处理连续的步骤254中,判别制冷剂压判定结束标志F_PDJUD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NO即制冷剂压判定尚未结束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54的回答为YES时,步骤255中,判别制冷剂压稳定标志F_PDOK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为YES时,步骤256中,读出空调运转时间Tcl。
接下来,步骤257中,执行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的检测处理。图25表示其子程序。本处理中,首先,步骤321中,判别空调运转时间Tcl是否为比最小时间TclLL大的第一规定时间TCLR1以上。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21的回答为YES即Tcl≥TCLR1时,步骤322中,判别检测结束标志F_DONE是否为“1”。作为该检测结束标志F_DONE,当后述的切换后处理暂时结束时被置于“1”。当该步骤322的回答为YES时,将前述的计数值α以及后述的计数值β分别重置为0(步骤323,324),将存储的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α、PDPOβ、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α、PDPCβ、开指令时谷值压PDBOα以及闭指令时谷值压PDBCα全部清空(步骤325),将制冷剂压判定结束标志F_PDJUD、开闭指令切换标志F_CHANGE以及检测结束标志F_DONE分别重置为“0”(步骤326~328),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22的回答为NO时,步骤329中,执行切换前处理。
图26表示该切换前处理的子程序。本处理中,首先,步骤341中,判别开指令标志F_SOPEN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YES即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开指令时,计算图23的步骤283中存储的A个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α的总和∑PDPOα(步骤342),并且,计算其相加平均值AvePDPO(=∑PDPOα/A)(步骤343),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41的回答为NO即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闭指令时,计算图24的步骤303中存储的A个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α的总和∑PDPCα(步骤344),并且,计算其相加平均值AvePDPC(=∑PDPCα/A)(步骤345),并结束本处理。
回到图25,在与步骤329连续的步骤330中,判别开闭指令切换标志F_CHANGE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NO时,步骤331中,判别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空调离合器14是否被切换为断开状态。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31的回答为YES即空调离合器14刚被断开时,步骤332中,判别开指令标志F_SOPEN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YES即目前为止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开指令时,步骤333中,将开指令标志F_SOPEN切换为“0”。由此,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32的回答为NO即目前为止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闭指令时,步骤334中,将开指令标志F_SOPEN切换为“1”。由此,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闭指令切换为开指令。
在与上述步骤333或者334连续的步骤335中,为了表示当切换前处理结束后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被切换的情况,将开闭指令切换标志F_CHANGE置于“1”,进入步骤336。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30的回答为YES时,跳过上述步骤331~335,进入步骤336。
当上述步骤330的回答为YES时,或者在与上述步骤335连续执行的步骤336中,执行切换后处理,结束图25的处理。图27表示切换后处理的子程序。本处理中,首先,步骤351中,判别空调离合器14是否连接。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51的回答为YES即空调离合器14连接时,步骤352中,判别开指令标志F_SOPEN是否为“1”。
当该回答为NO即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闭指令时,即,当切换前处理后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开指令被切换为闭指令时,步骤353中,判别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制冷剂压PD是否达到峰值。当该回答为NO即制冷剂压PD不是刚达到峰值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53的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刚达到峰值时,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β进行存储(步骤354),并且,步骤355中,增加计数值β。
接下来,步骤356中,判别计数值β是否达到规定值B。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56的回答为YES即计数值β达到规定值B时,步骤357中,将上述步骤354中存储的B个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β中的最大的值作为最大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MAX进行计算,并且,步骤358中,将该最大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MAX与图26的步骤343中计算的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α的相加平均值AvePDPO之差(=PDPCMAX-AvePDPO)作为峰值差DPDP进行计算并进入后述的步骤365。
这样,作为用于故障判定的制冷剂压PD,切换前处理中,计算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α的相加平均值AvePDPO,与之相对地,切换后处理中,计算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β的最大值(最大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MAX)。这是基于以下的理由。
例如如图28所示,在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的情况下,在该切换前,在维持格栅挡板47的开放的状态(~t1)下,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时得到的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α(PDPO0~2)稳定,二者的差别小。与此相对,当开闭指令刚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后,由于格栅挡板47从开放状态变化为关闭状态,所以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时得到的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β具有延迟地增加直至达到本来的值(PDPC2),因此,是为了排除这一延迟的影响。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52的回答为YES即对格栅挡板装置41输出开指令时,即,在切换前处理后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闭指令切换为开指令时,步骤359中,判别从前次时到这次时的期间内制冷剂压PD是否达到峰值。当该回答为NO即制冷剂压PD不是刚达到峰值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59的回答为YES即制冷剂压PD刚达到峰值时,将此时的制冷剂压PD作为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β进行存储(步骤360),并且,步骤361中,增加计数值β。
接下来,步骤362中,判别计数值β是否达到规定值B。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62的回答为YES即计数值β达到规定值B时,步骤363中,将上述步骤360中存储的B个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β中的最小的值作为最小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MIN进行计算,并且,步骤364中,将图26的步骤343中计算的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α的相加平均值AvePDPC与最小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MIN之差(=AvePDPC-PDPOMIN)作为峰值差DPDP进行计算,并进入步骤365。
这样,作为用于故障判定的制冷剂压PD,切换前处理中,计算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α的相加平均值AvePDPC,与之相对地,在切换后处理中,计算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β的最小值(最小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MIN)。这是由于:与前述的从开指令向闭指令切换时相同地,刚切换之后,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时得到的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β具有延迟地减少直至达到本来的值,因此需要排除该延迟的影响。
在与上述步骤358或者364连续的步骤365中,使用计算的峰值差DPDP,通过下面的式(1)计算判定用峰值差DDPDP的本次值。
DDPDP=DPDP×(1-Knam)+DDPDP×Knam   …(1)
这里,右边的DDPDP是判定用峰值差的前次值,Knam是规定的相关系数(0<Knam<1)。
根据该式(1)可知,判定用峰值差DDPDP是峰值差DPDP与判定用峰值差DDPDP的前次值的加权平均值,退火系数Knam是加权平均的加权系数。因此,对于判定用峰值差DDPDP的本次值而言,退火系数Knam越小,越以接近峰值差DPDP的方式被计算,退火系数Knam越大,越以接近判定用峰值差DDPDP的前次值的方式被计算。
接下来,步骤366中,判别判定用峰值差DDPDP是否为规定的阈值Thr4以下。当该回答为NO即DDPDP>Thr4时,由于空调32的工作中的、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闭指令的输出时与开指令的输出时之间的制冷剂压PD的峰值之差较大,因此格栅挡板47与开闭指令相应地开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正常,为表示该情况,步骤368中,将正常判定标志F_TempOK置于“1”。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366的回答为YES即DDPDP≤Thr4时,由于空调32的工作中的、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闭指令的输出时与开指令的输出时之间的制冷剂压PD的峰值之差较小,所以格栅挡板47没有与开闭指令相应地开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为表示该情况,步骤367中,将正常判定标志F_TempOK置于“0”。
在与上述步骤367或者368连续的步骤369中,为了表示前述一系列的切换前处理以及切换后处理已结束的情况,将检测结束标志F_DONE置于“1”,并结束本处理。若这样将检测结束标志F_DONE置于“1”,则与图25的步骤322的回答为YES相应地,步骤328中检测结束标志F_DONE重置为“0”,其后,反复进行切换前处理以及切换后处理。
回到图21,在与步骤257的检测处理连续的步骤258中,判别检测结束标志F_DONE是否为“1”。当该回答为NO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58的回答为YES即一系列的切换前处理以及切换后处理刚结束时,步骤259中,判定正常判定标志F_TempOK是否为“1”。
当该回答为YES即检测处理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正常时,步骤260中,将计数值N重置为0,并且确定格栅挡板装置41正常,为表示该情况,步骤261中,将故障确定标志F_ERR置于“0”,并结束本处理。此外,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对于该计数值N而言,当点火开关处于OFF状态时也被重置为0。
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59的回答为NO即在检测处理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时,步骤262中,增加计数值N,步骤263中,判别计数值N是否达到规定值NThr。当该回答为NO时,直接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步骤263的回答为YES即计数值N达到规定值NThr时,即,检测处理中,以与规定值NThr相等的次数连续得到格栅挡板装置41为异常的判定时,确定格栅挡板装置41故障,为表示该情况,步骤264中,将故障确定标志F_ERR置于“1”,并结束本处理。
图28是对通过前述切换前处理以及切换后处理得到的动作例以切换前处理与切换后处理之间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的情况进行表示的定时图。该例中,直至定时t1,在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维持为开指令的状态下,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断开重复三次。该期间,每次得到的制冷剂压PD作为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0~2以及开指令时谷值压PDBO0~2进行存储(图23的步骤283、286),使用这些值进行开指令时的制冷剂压判定(图23的步骤293~296),并且计算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0~2的相加平均值AvePDPO(图26的步骤343)。
其后,当第三次的空调离合器14刚断开之后,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从开指令切换为闭指令(图25的步骤333),在开闭指令维持为闭指令的状态下,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断开进一步重复三次。该期间,每一次得到的制冷剂压PD作为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0~2进行存储(图27的步骤354),其中的最大值即PDPC2作为最大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MAX被计算(图27的步骤357)。
另外,该最大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MAX与相加平均值AvePDPO之差(=PDPCMAX-AvePDPO)作为判定用峰值差DDPDP被计算(图27的步骤358),当判定用峰值差DDPDP为阈值Thr4以下时,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图27的步骤367)。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切换前处理结束后、空调离合器14刚断开后,将对格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在开指令与闭指令之间切换,因此,从开闭指令被切换起到空调离合器14连接,能够使格栅挡板47的开闭可靠地完成。由此,能够避免格栅挡板47的开闭的延迟的影响,并且能够适当地取得格栅挡板47的开闭的切换后的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β以及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β。其结果是,能够更适当地进行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
另外,在对栅挡板装置41的开闭指令的切换的前后,存储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α、PDPOβ以及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α、PDPCβ,并使用这些值进行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因此,根据能够成为伴随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而上升的制冷剂压PD的基准这点,能够适当地取得用于判定的切换前处理中的制冷剂压PD以及切换后处理中的制冷剂压PD的任一个,由此,能够确保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的精度。
另外,作为切换后处理中的制冷剂压PD,使用最大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MAX以及最小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MIN,因此,能够避免空调离合器14的连接时得到的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β的增加的延迟、以及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β的减少的延迟的影响,能够更适当地进行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
另外,作为判定用峰值差DDPDP,使用峰值差DPDP与判定用峰值差DDPDP的前次值的加权平均值,因此,能够避免发动机转速NE的变动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提高格栅挡板装置41的故障判定的精度。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已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处理中,当空调离合器14连接时切换开闭指令,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空调离合器14连接后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时切换开闭指令。
另外,实施方式中,对于表示检测处理中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的次数的计数值N,说明了当点火开关为OFF状态时重置为0的情况,但此时也可以保持计数值N。
另外,实施方式中,当计数值N达到规定值NThr时,即检测处理中,以与规定值NThr相等的次数连续得到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的判定时,确定格栅挡板装置41故障,但也可以例如,通过设定为规定值NThr=1,当判定为格栅挡板装置41异常时立即确定格栅挡板装置41故障。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确定终期值PDend、JudPDend的取样定时的规定时间Tend,在切换前处理与切换后处理之间使用相互相同的值,但也可以使用不同值,或者,也可以根据空调运转时间Tcl等设定规定时间Tend。另外,作为成为终期值PDend、JudPDend的取样定时的基准的定时,在第一切换前以及切换后处理中使用空调离合器14连接的定时,在第二切换前以及切换后处理中使用制冷剂压PD达到峰值的定时,在第三切换前以及切换后处理中使用制冷剂压PD收敛的定时,但对于切换前处理,也可以从这三个定时之中挑选与切换后处理不同的定时而使用。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故障判定的切换后处理中的制冷剂压PD的峰值,使用最大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MAX以及最小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MIN,但只要是根据切换后处理中存储的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β以及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β计算的值即可,也可以是闭指令时峰值压PDPCβ以及开指令时峰值压PDPOβ本身。
另外,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用于安装有汽油发动机的车辆的例子,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用于安装有除汽油发动机以外的柴油发动机等的各种的发动机的车辆,还可以用于并用发动机以及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或仅使用电动机的电动汽车。此外,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细节部分的构成。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基于本发明的故障判定装置,在以短时间高精度地进行用于对车辆的发动机室导入外部空气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时有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故障判定装置
2 ECU(故障判定机构、开闭控制机构、基准定时设定机构、开闭指令切换机构、持续时间取得机构、平均值计算机构、运转条件取得机构、故障判定禁止机构)
3 发动机
11 冷凝器
13 压缩机
14 空调离合器
32 空调
41 格栅挡板装置(挡板装置)
42 前格栅(前开口部)
47 格栅挡板(挡板)
V 车辆
PD 制冷剂压
DDPD 判定用制冷剂压差(闭指令时制冷剂压与开指令时制冷剂压之差、与平均值之差)
Thr 规定值
Tend 规定时间
Tcl 空调运转时间(空调离合器的连接状态的持续时间)
PDPO 开指令时峰值压(制冷剂压达到峰值时检测到的制冷剂压)
PDPC 闭指令时峰值压(制冷剂压达到峰值时检测到的制冷剂压)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其判定挡板装置的故障,在车辆的发动机室内设有空调用的制冷循环的冷凝器,并且,所述挡板装置在所述车辆的前开口部具有能够自由开闭的挡板,且该挡板装置用于通过该挡板的开放将冷却所述冷凝器的外部空气导入所述发动机室,其特征在于,具备:
制冷剂压检测机构,其将从所述冷凝器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作为制冷剂压进行检测;
故障判定机构,其根据该检测的制冷剂压来判定所述挡板装置的故障,
还具备开闭控制机构,其通过将开指令或者闭指令作为开闭指令对所述挡板装置输出,从而控制所述挡板的开闭,
所述故障判定机构,在所述空调的工作中,当从所述开闭控制机构输出所述闭指令时检测的制冷剂压即闭指令时制冷剂压与输出所述开指令时检测的制冷剂压即开指令时制冷剂压之差为规定值以下时,判定为所述挡板装置发生故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基准定时设定机构,其设定切换来自所述开闭控制机构的开闭指令的基准定时;
开闭指令切换机构,其在该设定的基准定时在所述闭指令与所述开指令之间对所述开闭指令进行切换,
所述制冷循环具有压缩所述制冷剂并使其升压的压缩机,
所述空调具有将所述压缩机与该压缩机的驱动源连接/断开的空调离合器,
所述基准定时设定机构将所述空调离合器断开的定时作为所述基准定时进行设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判定机构,在所述基准定时的前后,将所述空调离合器连接后所述制冷剂压达到各峰值时检测的制冷剂压作为所述闭指令时制冷剂压以及所述开指令时制冷剂压使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基准定时设定机构,其设定对来自所述开闭控制机构的开闭指令进行切换的基准定时;
开闭指令切换机构,其在该设定的基准定时在所述闭指令与所述开指令之间对所述开闭指令进行切换,
所述故障判定机构,将以所述基准定时切换所述开闭指令后经过规定时间时检测的制冷剂压作为所述闭指令时制冷剂压或者所述开指令时制冷剂压使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具有压缩所述制冷剂并使其升压的压缩机,
所述空调具有将所述压缩机与该压缩机的驱动源连接/断开的空调离合器,
所述基准定时设定机构,将所述空调离合器连接后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的定时作为所述基准定时进行设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具有压缩所述制冷剂并使其升压的压缩机,
所述空调具有将所述压缩机与该压缩机的驱动源连接/断开的空调离合器,
所述基准定时设定机构将所述空调离合器连接后所述制冷剂压收敛的定时作为所述基准定时进行设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具有压缩所述制冷剂并使其升压的压缩机,
所述空调具有将所述压缩机与该压缩机的驱动源连接/断开的空调离合器,
所述基准定时设定机构将所述空调离合器连接后所述制冷剂压达到峰值的定时作为所述基准定时进行设定。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持续时间取得机构,其取得所述空调离合器的连接状态的持续时间,
所述基准定时设定机构,根据取得的所述持续时间设定所述基准定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平均值计算机构,在来自所述开闭控制机构的所述开闭指令维持为所述开指令以及所述闭指令的一方的状态下、所述空调离合器的连接/断开重复多次时,该平均值计算机构计算在所述空调离合器连接的状态下分别检测的多个制冷剂压的平均值,
所述故障判定机构,当所述开闭指令从维持为所述开指令以及所述闭指令的所述一方的状态切换为另一方后,根据经过所述规定时间时检测的制冷剂压与所述计算的平均值之差,判定所述挡板装置的故障。
10.如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运转条件取得机构,其取得所述空调的运转条件;
故障判定禁止机构,当该取得的空调的运转条件在输出所述闭指令时与输出所述开指令时之间不同时,该故障判定禁止机构禁止基于所述故障判定机构进行的对所述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
CN201180041491.9A 2010-08-31 2011-08-10 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98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3810 2010-08-31
JP2010-193810 2010-08-31
PCT/JP2011/068259 WO2012029521A1 (ja) 2010-08-31 2011-08-10 車両のシャッタ装置の故障判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9855A CN103079855A (zh) 2013-05-01
CN103079855B true CN103079855B (zh) 2015-07-08

Family

ID=45772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149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79855B (zh) 2010-08-31 2011-08-10 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03599B2 (zh)
EP (1) EP2594420B1 (zh)
JP (1) JP5536219B2 (zh)
CN (1) CN103079855B (zh)
WO (1) WO20120295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1623A (zh) * 2014-05-27 2015-12-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进入车辆发动机室的空气流动的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2602A (zh) * 2005-10-18 2007-04-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空间中为用户定向的方法和装置
US8903599B2 (en) * 2010-08-31 2014-12-02 Honda Motor Co., Ltd. Failure determination device for shutter device of vehicle
JP5807486B2 (ja) * 2011-09-28 2015-11-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装置
US9573458B2 (en) * 2012-10-03 2017-02-21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Spring operated back-up/fail-safe module for active grille shutter systems
KR101360441B1 (ko) * 2012-10-31 2014-02-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액티브 에어플랩 장치
JP2014189245A (ja) * 2013-03-28 2014-10-06 Fuji Heavy Ind Ltd 可変ダクト装置
JP5895893B2 (ja) * 2013-04-02 2016-03-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182965B2 (ja) * 2013-05-09 2017-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KR101481270B1 (ko) * 2013-05-22 2015-0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US10363811B2 (en) * 2013-06-13 2019-07-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peed controlled active grille shutter system
US9409474B2 (en) * 2013-11-27 2016-08-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grille shutters based on temperature and position feedback
US10364735B2 (en) * 2013-11-27 2019-07-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adjusting vehicle grille shutters based on vehicle speed and direction of grille shutter adjustment
KR101490957B1 (ko) * 2013-12-18 2015-02-06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 엔진 룸 공기 유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5862692B2 (ja) 2014-01-10 2016-02-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KR101518961B1 (ko) * 2014-05-20 2015-05-1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 엔진 룸 공기 유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335104B2 (ja) * 2014-11-17 2018-05-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圧力センサの故障検出装置
US9840144B2 (en) * 2015-08-19 2017-12-1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Front air-rectifying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US9828044B2 (en) * 2015-09-25 2017-11-2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eedback control of vehicle aerodynamics
US10081400B2 (en) * 2016-12-14 2018-09-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nboard diagnostics of an active air dam assembly
US11512623B2 (en) 2017-07-17 2022-11-29 Kohler Co.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oling airflow to an intenr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engines and methods utilizing the same
JP6801623B2 (ja) * 2017-10-04 2020-12-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制御装置
JP6879175B2 (ja) * 2017-11-14 2021-06-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装置
FR3076496B1 (fr) * 2018-01-05 2020-05-2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Guide d'air pour module de face ava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18215024B4 (de) * 2018-09-04 2021-01-07 Audi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Kälteanlage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Kälteanlage
FR3112103B1 (fr) * 2020-07-03 2022-09-09 Renault Sas véhicule possédant une façade avant dotée d’une pièce de structure multifonction
DE102021106115B4 (de) * 2021-03-12 2023-09-28 Hbpo Gmbh Luftklappenvorrichtung zur Verbesserung einer Fehlererkennung
KR20230089087A (ko) * 2021-12-13 2023-06-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동화 차량의 공조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그 제어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2565B2 (ja) * 2001-12-05 2006-07-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CN101484672A (zh) * 2006-06-30 2009-07-15 斯堪尼亚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冷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71035A (en) * 1975-12-10 1977-06-14 Hitachi Ltd Cooling apparatus for car
DE3625375A1 (de) * 1986-07-26 1988-02-04 Porsche Ag Kuehlluftklappen- und geblaesesteuerung fuer kraftfahrzeuge
JP3117797B2 (ja) * 1992-06-25 2000-12-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用可変グリルユニット
FR2807975B1 (fr) * 2000-04-25 2002-07-12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regulation du debit d'un flux d'air circulant sous un capo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03035224A (ja) * 2001-07-25 2003-02-07 Denso Corp 内燃機関装置
US6701738B2 (en) * 2001-09-05 2004-03-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Wire fixing structure, electrical equipment mount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 same
JP2004268778A (ja) * 2003-03-10 2004-09-30 Calsonic Kansei Corp エアコン制御装置
JP2007139269A (ja) 2005-11-16 2007-06-07 Denso Corp 超臨界冷凍サイクル
JP5072493B2 (ja) * 2007-09-05 2012-11-14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機制御装置および洗濯機
JP2009184377A (ja) * 2008-02-01 2009-08-20 Denso Corp 車両用屋上装着型空調装置
JP2009298274A (ja) * 2008-06-12 2009-1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換気空調装置
JP4661941B2 (ja) * 2008-11-06 2011-03-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256387B2 (en) * 2009-04-28 2012-09-04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Radiator shutter using film door technology
US8439276B2 (en) * 2010-02-25 2013-05-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erodynamic shutte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JP5298239B2 (ja) * 2010-05-06 2013-09-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の開閉制御装置
JP5005073B2 (ja) * 2010-07-20 2012-08-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ャッタ装置
US8903599B2 (en) * 2010-08-31 2014-12-02 Honda Motor Co., Ltd. Failure determination device for shutter device of vehicle
RU2554040C2 (ru) * 2010-09-27 2015-06-20 ЭсАрДжи ГЛОУБАЛ, ИНК. Система жалюзи для решетки радиатор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5772764B2 (ja) * 2011-10-05 2015-09-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統合弁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
US20130223980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Shape Corp. Active grill shutter vane design and vehicl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2565B2 (ja) * 2001-12-05 2006-07-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CN101484672A (zh) * 2006-06-30 2009-07-15 斯堪尼亚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冷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1623A (zh) * 2014-05-27 2015-12-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进入车辆发动机室的空气流动的系统
CN105201623B (zh) * 2014-05-27 2019-04-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进入车辆发动机室的空气流动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94420A4 (en) 2013-10-23
WO2012029521A1 (ja) 2012-03-08
EP2594420A1 (en) 2013-05-22
US8903599B2 (en) 2014-12-02
JPWO2012029521A1 (ja) 2013-10-28
JP5536219B2 (ja) 2014-07-02
CN103079855A (zh) 2013-05-01
US20130184943A1 (en) 2013-07-18
EP2594420B1 (en)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9855B (zh) 车辆的挡板装置的故障判定装置
JP5298239B2 (ja) グリルシャッタの開閉制御装置
EP2483539B1 (en) Thermostat diagnostic apparatus
US6588380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closing unit for the cooling airflow
US6343572B1 (en) Method for regulating heat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5457965A (en) Low refrigerant charge detection system
US6532808B1 (en) Thermostat failure diagnosis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U2693399C1 (ru) Способ (варианты)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20050087152A1 (en) Thermostat malfunction detecting system for engine cooling system
CN102001272B (zh) 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
US8692662B2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failure of active air flap
JPH10176534A (ja) エンジン冷却系のサーモスタット故障検出装置
JP3811342B2 (ja) 車両用空調制御装置
CN101376337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6161767A (en) Method of sensing failure of thermostat in vehicle
CN103994540A (zh) 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
US11028793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 system
US20030205052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0344914C (zh) 发动机驱动式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4385492B2 (ja) サーモスタットの故障診断装置
US7085671B2 (en) Abnormality detection apparatus of engine temperature adjusting thermostat
JP5263084B2 (ja) 外気温推定装置
US11204005B2 (en) Method for diagnosing sealing in a fuel vapour recircul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recirculation system
JP2020094590A (ja) 診断装置
JP4557828B2 (ja) エンジン駆動式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