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9310B - 一种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9310B
CN103059310B CN201110322605.9A CN201110322605A CN103059310B CN 103059310 B CN103059310 B CN 103059310B CN 201110322605 A CN201110322605 A CN 201110322605A CN 103059310 B CN103059310 B CN 1030593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prepolymer
reaction
double bond
aliph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26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9310A (zh
Inventor
郑柳春
李春成
王晋
肖耀南
张栋
朱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to CN2011103226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93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9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9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9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9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29C47/92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多嵌段共聚物为AB型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5,000-500,000,分子量分布为1~5。制备方法如下:1)将C2-C12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进行反应,之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得到预聚物A;2)将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进行反应,之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得到预聚物B;3)将预聚物A、B在扩链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多嵌段共聚物。本发明的多嵌段共聚物生产成本低,工艺简便,易于操作。其可用作环境友好性高分子材料以及PBS、PLA和PHB等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抗冲改性剂和结晶促进剂,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时。但是由于传统的高分子材料本身不具有可降解性,其使用后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国内外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致力于可生物降解材料研究与开发。脂肪族聚酯由于其综合性能优异,且可完全生物降解,而成为最重要的一类生物降解材料。
但是,目前脂肪族聚酯的成本明显高于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另外,脂肪族聚酯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也不够好。脂肪族聚酯的熔点一般都比较低,热稳定性也不够好,热形变温度普遍偏低,均在100℃以下。这就严重限制了脂肪族聚酯的应用领域。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脂肪族聚酯中的综合性能最好的,其力学性能与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相近。专利CN1424339A,US5391644,US5348700,US5525409公开的PBS的成本较高,强度有限,这就极大地限制其应用范围。
与之相比,芳香族聚酯是一类价格低廉,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引入刚性的苯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脂肪族聚酯的力学性能。巴斯夫公司的专利US6458858和EP1183303公开了一种脂肪族/结晶性芳香族共聚酯,并已经将其工业化生产。但是由于芳香族聚酯的生物降解性能很差,几乎不可生物降解,芳香族聚酯的引入使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能严重下降。
与C-C单键相比,C=C双键刚性明显要强。在大分子链中引入C=C双键有望提高材料的热性能(如熔点和热形变温度)和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同时双键的存在还提供了新的活性反应点,为材料的后加工和改性提供了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是由A链段和B链段构成的AB型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5,000-500,000,分子量分布为1~5;A链段占整个多嵌段共聚物链段的摩尔百分数为5~95%,B链段占整个多嵌段共聚物链段的摩尔百分数为5~95%;
其中,所述A链段为羟基封端的聚酯预聚物;所述B链段为羟基封端的含有双键的聚酯预聚物;
所述A链段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0,优选1,000~20,000,由C2-C12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反应得到;
所述B链段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0,优选1,000-20,000,是通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反应而得。
上述A链段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为草酸、草酸二甲酯、丙二酸、丙二酸二甲酯、琥珀酸、琥珀酸二甲酯、琥珀酸二酰氯、琥珀酸酐、戊二酸、戊二酸二甲酯、己二酸、己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酰氯、辛二酸、辛二酸二甲酯、癸二酸、癸二酸二甲酯、十二碳二酸和十二碳二酸二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草酸、草酸二甲酯、琥珀酸、琥珀酸二甲酯、琥珀酸二酰氯、琥珀酸酐、己二酸和己二酸二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R-1,2-丙二醇和/或S-1,2-丙二醇)、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2-戊二醇、2,2-二甲基戊二醇、2,2,4-三甲基戊二醇、1,6-己二醇、1,2-己二醇、2-乙基-1,3-己二醇、1,8-辛二醇、1,2-辛二醇、1,9-壬二醇、1,2-壬二醇、1,10-癸二醇、1,2-癸二醇、1,12-十二二醇、1,2-十二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一缩乙二醇和二缩三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B链段中,所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为衣康酸、衣康酸二甲酯、衣康酸酐、衣康酰氯、富马酸、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乙酯、富马酰氯、富马酸酐、马来酸、马来酸二甲酯、马来酸二乙酯、马来酰氯和马来酸酐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富马酸、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酐、马来酸和马来酸酐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R-1,2-丙二醇和/或S-1,2-丙二醇)、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2-戊二醇、2,2-二甲基戊二醇、2,2,4-三甲基戊二醇、1,6-己二醇、1,2-己二醇、2-乙基-1,3-己二醇、1,8-辛二醇、1,2-辛二醇、1,9-壬二醇、1,2-壬二醇、1,10-癸二醇、1,2-癸二醇、1,12-十二二醇、1,2-十二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一缩乙二醇和二缩三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上述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C2-C12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在常压或加压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再在真空度为1Pa~3×104Pa的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羟基封端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A;
2)将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在常压或加压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再在真空度为1Pa-3×104Pa的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得到含有双键的羟基封端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B;
3)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与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在扩链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C2-C12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为草酸、草酸二甲酯、丙二酸、丙二酸二甲酯、琥珀酸、琥珀酸二甲酯、琥珀酸二酰氯、琥珀酸酐、戊二酸、戊二酸二甲酯、己二酸、己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酰氯、辛二酸、辛二酸二甲酯、癸二酸、癸二酸二甲酯、十二碳二酸或十二碳二酸二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草酸、草酸二甲酯、琥珀酸、琥珀酸二甲酯、琥珀酸二酰氯、琥珀酸酐、己二酸或己二酸二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R-1,2-丙二醇和/或S-1,2-丙二醇)、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2-戊二醇、2,2-二甲基戊二醇、2,2,4-三甲基戊二醇、1,6-己二醇、1,2-己二醇、2-乙基-1,3-己二醇、1,8-辛二醇、1,2-辛二醇、1,9-壬二醇、1,2-壬二醇、1,10-癸二醇、1,2-癸二醇、1,12-十二二醇、1,2-十二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一缩乙二醇和二缩三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合1,4-环己烷二甲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步骤1)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酯或其酸、酰氯、酸酐的摩尔比为3.0-1∶1,优选2.0~1∶1,更优选1.6~1∶1。该步骤制备得到的羟基封端的预聚物A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0,优选1,000~20,000。
步骤2)中,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为衣康酸、衣康酸二甲酯、衣康酸酐、衣康酰氯、富马酸、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乙酯、富马酸酐、富马酰氯、马来酸、马来酸二甲酯、马来酸二乙酯、马来酸酐和马来酰氯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富马酸、富马酸酐、马来酸和马来酸酐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R-1,2-丙二醇和/或S-1,2-丙二醇)、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2-戊二醇、2,2-二甲基戊二醇、2,2,4-三甲基戊二醇、1,6-己二醇、1,2-己二醇、2-乙基-1,3-己二醇、1,8-辛二醇、1,2-辛二醇、1,9-壬二醇、1,2-壬二醇、1,10-癸二醇、1,2-癸二醇、1,12-十二二醇、1,2-十二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一缩乙二醇和二缩三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步骤2)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与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酯或其酸、酰氯、酸酐的摩尔比为3.0-1,优选2.0-1,更优选1.6-1。该步骤制备得到的含有双键的羟基封端的聚酯预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0,优选1,000-20,000。
上述步骤1)和步骤2)中,每步均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反应为常压或加压(优选为0.05~0.5MPa)反应。第一步反应的温度为100-300℃,优选110-260℃,更优选110-250℃;反应时间为2-20小时,优选3-15小时。第二步为负压反应。负压反应温度为100-300℃,优选110-260℃,更优选110-250℃;反应时间为1-20小时,优选1-15小时;真空度为1Pa-3×104Pa,优选1Pa-2×104Pa。
另外,上述两步骤的反应中,均可加入催化剂促进反应进行。其中,用于第一步反应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对甲苯磺酸、氯化亚锡、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二氧化锗、氯化锗、氯化锌、四氯化锡、醋酸镁、醋酸锰、醋酸锌、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钛、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钛、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锡、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锡、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锗和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锗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对甲苯磺酸、氯化亚锡、三氧化二锑、氯化锌、钛酸四丁酯、钛酸四异丙酯、碳酸钾、碳酸氢钾、二氧化锗、醋酸锌、醋酸锰和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对甲苯磺酸、氯化亚锡、三氧化二锑、氯化锌、钛酸四丁酯、醋酸锌和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用于第二步负压反应的缩聚催化剂为浓硫酸、对甲苯磺酸、氯化亚锡、醋酸锌、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二氧化锗、氯化锗、氯化锌、四氯化锡、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钛、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钛、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锡、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锡、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锗、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锗、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锌、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锌和乳酸亚铁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对甲苯磺酸、氯化亚锡、三氧化二锑、氯化锌、钛酸四丁酯、碳酸钾、碳酸氢钾、二氧化锗、醋酸锌、醋酸锰和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对甲苯磺酸、氯化亚锡、三氧化二锑、氯化锌、钛酸四丁酯、碳酸钾、醋酸锌、碳酸钾和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步骤1)和步骤2)中,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缩聚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与所述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酸的摩尔数之比为0-0.1∶1,优选0.00003-0.03∶1;
上述步骤2)中,为防止双键的自由基反应造成凝固和胶凝,需要加入本领域已知的自由基反应抑制剂,所加入的自由基反应的抑制剂为苯基-β-萘胺、对亚硝基-二甲苯胺苯胺、苯酚、氢醌、四氯氢醌、甲基氢醌、甲苯氢醌、氢醌单甲醚、一叔丁基氢醌、二叔丁基氢醌、三叔丁基氢醌、丁基甲苯氢醌、苯醌、四氯苯醌、甲基苯醌、甲苯苯醌、苯醌单甲醚、一叔丁基苯醌、二叔丁基苯醌、三叔丁基苯醌、丁基甲苯苯醌、环烷酸铜溶液、硫代二苯胺、次甲基兰、二苯基苦基肼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硝基苯、二硝基苯、二硝基氯苯、一氧化氮、醋酸乙烯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铁盐(如氯化铁)、亚铁盐(如氯化亚铁)、铜盐(如氯化铜)、硫代氨基甲酸酯和对-亚硝基-二甲苯胺中的一种或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其中,自由基反应的抑制剂与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酸的摩尔数之比为0-0.3,优选0.0003-0.03。
步骤3)中,扩链剂为二环氧化合物、二噁唑啉、二异氰酸酯、聚碳化二亚胺、双邻苯二甲酰亚胺、羧酸酐、双环亚胺酯、有机硅氮烷和二酰基双内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具体可为EpikoteTM(购自ResolutionTM)、己二酸双(3,4-环氧环己基甲酯)、N,N-二环氧丙基苯甲酰胺、脲嘧啶、巴比土酸、N-N-二环氧丙基二酰亚胺、N-N-二环氧丙基咪唑啉酮、2,2-双(2-二噁唑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合MDI、异亚丙基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含磷异氰酸酯、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丙叉基双(环己烷二异氰酸酯-4)、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N,N’-对苯二酰双(邻苯二甲酰亚胺)、1,2,4,5-苯四羧酸二酐、邻苯二酸酐、琥珀酸酐、双二噁唑酮、双苯并噁嗪、八甲基环四硅氮烷、六苯基环三硅氮烷、N,N’-碳酰双吡咯烷酮、N,N’-碳酰双己内酰胺、N,N’-碳酰双十二内酰胺、N,N’-草酰双吡咯烷酮、N,N’-草酰双己内酰胺、N,N’-草酰双十二内酰胺、N,N’-丁二酰双吡咯烷酮、N,N’-己二酰双吡咯烷酮、N,N’-己二酰双内酰胺、N,N’-邻苯二甲酰双吡咯烷酮、N,N’邻苯二甲酰双十二内酰胺、N,N’-对苯二甲酰双吡咯烷或N,N’-对苯二甲酰双十二内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己二酸双(3,4-环氧环己基甲酯)、2,2-双(2-二噁唑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HDI)、N,N’-对苯二酰双(邻苯二甲酰亚胺)、1,2,4,5-苯四羧酸二酐、邻苯二酸酐、琥珀酸酐、六苯基环三硅氮烷和N,N’-己二酰双内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步骤3)中所述预聚物A和预聚物B的摩尔比为1∶19-19∶1;扩链剂与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与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的摩尔数之和的比值为0.3-4∶1,优选0.5~3∶1,更优选0.5~2∶1。
另外,可加入催化剂促进步骤3)的反应进行,所用催化剂为叔胺类化合物、无机酸、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氯化物、金属醋酸盐、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钛化合物、有机锗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有机铁化合物,具体可为三亚乙基二胺、三乙胺、二甲基十六胺、纯双(二甲氨基乙基)醚、二甲基环己胺、N-甲基吗啉、氯化三丁基锡、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辛酸亚锡、钛酸四丁酯、膦酸钙、氯化锂、无水乙酸锌、十一烯酸锌和锌皂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该催化剂的用量与步骤1)所得羟基封端的预聚物质量之比为0-0.05,优选0.00001-0.04,更优选0.00002-0.03。
该步骤3)采用熔融法扩链。熔融法是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和所述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在熔融状态下扩链,得到产物。该步骤3)可以在反应釜或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
在反应釜中制备上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时,反应温度为80-200℃,优选90-190℃;时间为2-240分钟,优选5-120分钟。
双螺杆挤出机中反应挤出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时,螺杆温度为100-280℃,螺杆转速为5-500r/min,停留时间为0.5-30min。该方法具体可为: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扩链剂、催化剂分别通过进料器与计量泵加入双螺杆反应器,进料量是通过调节进料器与计量泵的频率来控制物料的,物料经反应挤出后熔体通过水浴直接冷却成条、切粒。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在制备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抗冲改性和结晶改性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生产成本低,工艺简便,易于操作。该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嵌段共聚物可用作环境友好性高分子材料以及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乳酸(PLA)和聚羟基丁酸酯(PHB)等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抗冲改性剂和结晶促进剂,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的1H-NMR谱图及其归属。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的1H-NMR谱图及其归属。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多嵌段共聚物的1H-NMR谱图及其归属。
图4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降解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具体说明如下:
一、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化学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聚酯预聚物、含双键的聚酯预聚物的分子量和多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均通过400M核磁共振仪(Bruker DMX-400)测定得到。其中聚酯预聚物以氘代氯仿为溶剂,四甲基硅烷为内标;含双键的聚酯预聚物的分子量和多嵌段共聚物均以氘代四氯乙烷为溶剂。测定的温度均为室温。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利用凝胶色谱仪(GPC,Waters公司)测定。具有窄分子量分布的系列分子量的聚苯乙烯作为矫正标样,四氯乙烷作为淋洗相,测定温度为40℃。
二、拉伸和冲击性能的测试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多嵌段共聚物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按照ISO 527、ISO 178和ISO 180的测试标准测定得到。
三、生物降解性能测试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含双键的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能用Pseudomonas sp.酶测定,聚合物的膜样品(10×10×0.1mm)浸入含有1mg的酶的磷酸缓冲溶液(pH=6.86)中,于45℃做降解实验,定时将样品取出45℃真空干燥3小时后称重测称重。样品的失重量用[100(W0-Wt)]/W0计算。每24小时换一次缓冲溶液。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羟基封端的预聚物A
室温下先将琥珀酸、1,4-丁二醇与钛酸四丁酯以摩尔比1∶1.5∶0.00003共2500g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控制在170℃,通氮气搅拌反应至出水量到理论出水量的95%后,将温度升至230℃,将压力缓慢降至60Pa,再缩聚8小时。得到白色蜡状的低聚物,即为式I结构式所示的羟基封端的聚丁二酸丁二酯预聚物(HO-PBS-OH)。图1为其核磁氢谱图及其归属,根据核磁氢谱的积分面积从下式可以计算其数均分子量为4,365。
(式I)HO-PBS-OH
M n = 90 + A δ = 4.1 A δ = 3.5 - 3.7 × 172
2)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B
室温下先将富马酸、1,4-丁二醇、氯化锌和氢醌以摩尔比1∶3∶0.01∶0.005共2500g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控制在150℃,通氮气搅拌反应至出水量到理论出水量的95%后,将压力缓慢降至50Pa,再缩聚9小时。得到羟基封端的含有双键的聚富马酸丁二酯预聚物(HO-PBF-OH),其结构式如式II所示。图2为其核磁氢谱图及其归属,根据核磁氢谱的积分面积从下式可以计算其数均分子量为5226。
(式II)HO-PBF-OH
M n = 90 + A δ = 4.24 A δ = 3.6 - 3.7 × 170
3)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在100℃下干燥3h。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MDI和辛酸亚锡,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其中预聚物A、预聚物B和MDI按照摩尔比1∶1∶1.7共2500g,预聚物和辛酸亚锡的质量比为1∶0.0002。将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到145℃,反应30min。得到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双键的聚富马酸丁二醇酯多嵌段共聚物(PBF),其结构式如式III所示,其数均分子量为96,300,分子量分布为2.6,拉伸强度为45MPa,断裂伸长率为150%,冲击强度为680J/m,该多嵌段共聚物的1H-NMR及其归属图3所示,该多嵌段共聚物的降解性能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
(式III)PBS-b-PBF
实施例2、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羟基封端的预聚物A
室温下先将琥珀酸酐、1,2-丁二醇与对甲苯磺酸以摩尔比1∶1.2∶0.03共2500g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控制在180℃,通氮气搅拌反应至出水量到理论出水量的90%后,加入催化剂醋酸锌,其与己二酸的摩尔比为0.00003∶1,将温度升至240℃,将压力缓慢降至5Pa,再缩聚1小时。得到预聚物A,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
2)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B
室温下先将马来酸二甲酯、1,2-丙二醇、氯化亚锡和苯基-β-萘胺以摩尔比1∶1.6∶0.03∶0.0003共2500g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160℃,压力控制在0.5MPa,搅拌反应至出液量到理论量的90%后,加入催化剂三氧化二锑,其与富马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0.01∶1。将温度升至200℃,将压力缓慢降至1Pa,再缩聚3小时。得到预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
3)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在100℃下干燥3h。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HDI按照摩尔比8∶1∶4.5共2500g,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将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到155℃,反应15min,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180,600,分子量分布为5.0,拉伸强度为28MPa,断裂伸长率为190%,样品冲不断。
实施例3、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在100℃下干燥3h。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HDI和辛酸亚锡,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其中预聚物A、预聚物B和HDI按照摩尔比1∶8∶11共2500g,预聚物和辛酸亚锡的质量比为1∶0.05。将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到200℃,反应120min,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249,600,分子量分布为3.2,拉伸强度为43MPa,断裂伸长率为190%,冲击强度为160J/m。
实施例4、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在100℃下干燥3h。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HDI和三亚乙基二胺,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其中预聚物A、预聚物B和HDI按照摩尔比19∶1∶60共2500g,预聚物和三亚乙基二胺的质量比为1∶0.00002共1000g。将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到18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240min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488,100,分子量分布为1.0,拉伸强度为40MPa,断裂伸长率为430%,样品冲不断。
实施例5、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羟基封端的预聚物A
室温下先将己二酸与1,6-己二醇按摩尔比1∶1共2500g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控制在190℃,通氮气搅拌反应至出水量到理论出水量的98%后,加入催化剂碳酸钾,其与琥珀酸的摩尔比为0.03∶1,将温度降至160℃,将压力缓慢降至4,000Pa,再缩聚20小时。得到预聚物A,其数均分子量为6,978。
2)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B
室温下先将富马酸二酰氯、乙二醇、三氧化二锑和硝基苯以摩尔比1∶1∶0.003∶0.003共2500g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控制在100℃,通氮气搅拌反应至出副产物量到理论量的90%后,加入氯化锌,其与富马酸二酰氯摩尔比为0.1∶1。将温度升至110℃,将压力缓慢降至1Pa,再缩聚20小时。得到预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20,000。
3)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在100℃下干燥3h。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2,2-双(2-二噁唑啉)和氯化锂,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其中预聚物A、预聚物B和HDI按照摩尔比1∶19∶20共2500g,预聚物与氯化锂的质量比为1∶0.00001。将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到153℃,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5min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82,700,分子量分布为2.9,拉伸强度为63MPa,断裂伸长率为390%,冲击强度为510J/m。
实施例6、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羟基封端的预聚物A
室温下先将琥珀酸、1,6-己二醇与碳酸钾按摩尔比1∶1.4∶0.001共2500g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控制在150℃,通氮气搅拌反应至出水量到理论出水量的98%后,加入催化剂三氧化二锑,其与琥珀酸的摩尔比为0.1∶1,将温度升至270℃,将压力缓慢降至1Pa,再缩聚6小时。得到预聚物A,其数均分子量为20,000。
2)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B
室温下先将马来酸酐、1,10-癸二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按摩尔比1∶2∶0.3共2500g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260℃,压力控制在0.05MPa,搅拌反应至出水量到理论出水量的95%后,加入碳酸钾,其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0.03∶1,将压力缓慢降至500Pa,再缩聚1小时。得到预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2,968。
3)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在100℃下干燥3h。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HDI和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其中预聚物A、预聚物B和HDI按照摩尔比19∶3∶24共2500g,预聚物与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的质量比为1∶0.03。将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到1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10min,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数均分子量为500,000,分子量分布为1.5,拉伸强度为31MPa,断裂伸长率为390%,冲击强度为100J/m。
实施例7、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采用与实施例6完全相同的反应物和制备条件,仅将扩链剂由HDI改为琥珀酸酐,催化剂由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改为膦酸钙,该催化剂与预聚物的质量比为0.003∶1,预聚物的A、预聚物B和琥珀酸酐的摩尔比为19∶6∶25,反应完毕后,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237,500,分子量分布为3.2,拉伸强度为13MPa,断裂伸长率为390%,样品冲不断。
实施例8、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羟基封端的预聚物A
室温下先将癸二酸与1,2-己二醇以摩尔比1∶2.1∶0.003共2500g,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控制在100℃,通氮气搅拌反应至出甲醇量到理论量的95%后,将温度升至220℃,加入辛酸亚锡,其与琥珀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0.001,将压力缓慢降至3×104Pa,再缩聚4小时。得到预聚物A,其数均分子量为500。
2)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B
室温下先将富马酸二甲酯、1,3-丙二醇、钛酸四丁酯、苯醌以摩尔比1∶1.45∶0.0001∶0.03共2500g,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140℃,压力控制在0.2MPa,搅拌反应至出液量到理论量的95%后,加入辛酸亚锡,其与马来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0.0001∶1。将压力缓慢降至1,000Pa,再缩聚4小时。得到预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50,000。
3)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在100℃下干燥3h。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HDI和二甲基十六胺,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其中预聚物A、预聚物B和HDI按照摩尔比19∶9∶22共2500g,预聚物与二甲基十六胺的质量比为1∶0.0004。将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到1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8min,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478,500,分子量分布为2.6,拉伸强度为39MPa,断裂伸长率为95%,冲击强度为110J/m。
实施例9、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中所用预聚物A由实施例6的步骤1)制备得到,所用预聚物B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室温下先将马来酸、1,2-十二二醇、碳酸钾、二苯基苦基肼基以摩尔比1∶2.5∶0.005∶0.009共2500g,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控制在300℃,通氮气搅拌反应至出液量到理论量的95%后,加入钛酸四丁酯,其与马来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0.003∶1,将压力缓慢降至3×104Pa,再缩聚15小时。得到预聚物,数均分子量为500。
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在100℃下干燥3h。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六苯基三硅氮烷和无水乙酸锌,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其中预聚物A、预聚物B和六苯基三硅氮烷按照摩尔比19∶14∶66共2500g,预聚物与无水乙酸锌的质量比为1∶0.0001。
将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到1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2min,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88,600,分子量分布为2.5,拉伸强度为35MPa,断裂伸长率为195%,冲击强度为150J/m。
实施例10、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中所用预聚物由实施例8的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
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在100℃下干燥3h。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N,N’-草酰双己内酰胺和锌皂,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其中预聚物A、预聚物B和N,N’-草酰双己内酰胺按照摩尔比4∶19∶24共2500g,预聚物与锌皂质量比为1∶0.04。将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到18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12min,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5,000,分子量分布为1.5,拉伸强度为16MPa,断裂伸长率为155%,冲击强度为170J/m。
实施例11、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中所用预聚物由实施例2的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
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在100℃下干燥3h。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N-N-二环氧丙基咪唑啉酮和辛酸亚锡,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其中预聚物A、预聚物B和N-N-二环氧丙基咪唑啉酮按照摩尔比9∶19∶112共2500g,预聚物与辛酸亚锡质量比为1∶0.00003。将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到1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120min,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122,200,分子量分布为4.8,拉伸强度为38MPa,断裂伸长率为380%,冲击强度为420J/m。
实施例12、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中所用预聚物由实施例6的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
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在100℃下干燥3h。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双(邻苯二甲酰亚胺),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其中预聚物A、预聚物B和双(邻苯二甲酰亚胺)按照摩尔比15∶19∶11共2500g。将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到20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25min,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18,600,分子量分布为1.5,拉伸强度为26MPa,断裂伸长率为75%,冲击强度为270J/m。
实施例13、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羟基封端的预聚物A
室温下先将草酸二甲酯、1,2-癸二醇和催化剂乙二醇锑以摩尔比1∶1.6∶0.0003共2500g,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控制在240℃,通氮气搅拌反应至出甲醇量到理论量的95%后,将温度升至210℃,加入氯化亚锡,其与琥珀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0.0003∶1,将压力缓慢降至2×104Pa,再缩聚4小时。得到预聚物A,其数均分子量为50,000。
2)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B
室温下先将衣康酸、1,2-壬二醇、对甲苯磺酸以摩尔比1∶1.5∶0.001共2500g,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同时反应釜装备高纯氮进气口、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将上述反应体系控制在170℃,通氮气搅拌反应至出液量到理论量的95%后,加入氯化亚锡,其与马来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0.006∶1倍,将压力缓慢降至4,000Pa,再缩聚8小时。得到预聚物,数均分子量为3,500。
3)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在100℃下干燥3h。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己二酸双(3,4-环氧环己基甲酯)和三乙胺,依次加入到高纯氮置换过的5L的反应釜中。其中预聚物A、预聚物B和己二酸双(3,4-环氧环己基甲酯)按照摩尔比17∶19∶47共2500g,预聚物与三乙胺的质量比为1∶0.006。将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到1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8min,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为98,500,分子量分布为1.9,拉伸强度为29MPa,断裂伸长率为295%,冲击强度为190J/m。
实施例14、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采用与实施例13完全相同的反应物和制备条件,仅将扩链剂由HDI改为N,N’-草酰双己内酰胺,催化剂由三乙胺改为钛酸四异丙酯,该催化剂与预聚物的质量比为0.001∶1,反应完毕后,得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118,500,分子量分布为3.9,拉伸强度为42MPa,断裂伸长率为200%,样品冲不断。
实施例15、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用双螺杆挤出机采用熔融法进行制备,所用预聚物由实施例6的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该双螺杆挤出机的参数设定如下:
将所用预聚物、MDI、催化剂三乙胺分别通过进料器与计量泵加入双螺杆反应器,通过调节进料器与计量泵的频率来控制物料,预聚物A、预聚物B、HDI的摩尔比为17∶19∶47,共2000g,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其与预聚物的质量比为0.05∶1,双螺杆挤出、冷却、切粒,得到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79,400,分子量分布为1.9,拉伸强度为35MPa,断裂伸长率为170%,冲击强度为320J/m。
实施例16、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中所用预聚物由实施例1的步骤1)和步骤2)制备得到。
将所用预聚物、琥珀酸酐、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分别通过进料器与计量泵加入双螺杆反应器,通过调节进料器与计量泵的频率来控制物料,预聚物A、预聚物B、琥珀酸酐的摩尔比19∶13∶96,共2000g,催化剂与预聚物的质量比为0.006∶1。双螺杆挤出机的参数设定如下:
双螺杆挤出、冷却、切粒,得到本发明提供的高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39,200,分子量分布为3.7,拉伸强度为59MPa,断裂伸长率为510%,冲击强度为642J/m。
实施例17、制备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该实施例中各反应物的配比与实施例9相同,所用双螺杆挤出机的参数设定如下:
双螺杆挤出、冷却、切粒,得到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67,600,分子量分布为4.9,拉伸强度为37MPa,断裂伸长率为370%,冲击强度为420J/m。

Claims (12)

1.一种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是由A链段和B链段构成的AB型多嵌段共聚物;其中,所述A链段为羟基封端的聚酯预聚物,其由C2-C12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反应而得;所述B链段为羟基封端的含有双键的聚酯预聚物,其由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反应而得;
所述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500,000,分子量分布为1~5;
所述A链段占所述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链段的摩尔百分数为5~95%,所述B链段占所述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链段的摩尔百分数为5~95%;
所述A链段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0;所述B链段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0;
所述A链段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为草酸、草酸二甲酯、丙二酸、丙二酸二甲酯、琥珀酸、琥珀酸二甲酯、琥珀酸二酰氯、琥珀酸酐、戊二酸、戊二酸二甲酯、己二酸、己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酰氯、辛二酸、辛二酸二甲酯、癸二酸、癸二酸二甲酯、十二碳二酸和十二碳二酸二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A链段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2-戊二醇、2,2-二甲基戊二醇、2,2,4-三甲基戊二醇、1,6-己二醇、1,2-己二醇、2-乙基-1,3-己二醇、1,8-辛二醇、1,2-辛二醇、1,9-壬二醇、1,2-壬二醇、1,10-癸二醇、1,2-癸二醇、1,12-十二二醇、1,2-十二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一缩乙二醇和二缩三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B链段中,所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为衣康酸、衣康酸二甲酯、衣康酸酐、衣康酰氯、富马酸、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乙酯、富马酰氯、富马酸酐、马来酸、马来酸二甲酯、马来酸二乙酯、马来酰氯和马来酸酐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B链段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2-戊二醇、2,2-二甲基戊二醇、2,2,4-三甲基戊二醇、1,6-己二醇、1,2-己二醇、2-乙基-1,3-己二醇、1,8-辛二醇、1,2-辛二醇、1,9-壬二醇、1,2-壬二醇、1,10-癸二醇、1,2-癸二醇、1,12-十二二醇、1,2-十二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一缩乙二醇和二缩三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链段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0;所述B链段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链段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为草酸、草酸二甲酯、琥珀酸、琥珀酸二甲酯、琥珀酸二酰氯、琥珀酸酐、己二酸和己二酸二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A链段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B链段中,所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为富马酸、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酐、马来酸和马来酸酐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B链段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4.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C2-C12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在常压或加压下进行第一步反应,反应完毕后再在负压下进行第二步缩聚反应,得到羟基封端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A;
2)将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在常压或加压下进行第一步反应,反应完毕后再在负压下进行第二步缩聚反应,得到羟基封端的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B;
3)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物A与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B在扩链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
步骤1)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酯或其酸、酰氯、酸酐的摩尔比为3.0-1:1;所述羟基封端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A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0;
步骤2)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与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酯或其酸、酰氯、酸酐的摩尔比为3.0-1;所述羟基封端的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B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0;
步骤3)中所述预聚物A和预聚物B的摩尔比为1:19-19:1;所述扩链剂的摩尔数与所述预聚物A和所述预聚物B的摩尔数之和的比值为0.3-4:1;
步骤3)中,所述扩链剂为二环氧化合物、二噁唑啉、二异氰酸酯、聚碳化二亚胺、双邻苯二甲酰亚胺、羧酸酐、双环亚胺酯、有机硅氮烷和二酰基双内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第一步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0-300℃;反应时间为2-20小时;
所述第二步缩聚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0-300℃;反应时间为1-20小时;所述第二步缩聚反应的真空度为1Pa-3×104Pa;
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步骤2)中所述第一步反应中加入自由基反应抑制剂;
所述自由基反应抑制剂为苯基-β-萘胺、对亚硝基-二甲苯胺苯胺、苯酚、氢醌、四氯氢醌、甲基氢醌、甲苯氢醌、氢醌单甲醚、一叔丁基氢醌、二叔丁基氢醌、三叔丁基氢醌、丁基甲苯氢醌、苯醌、四氯苯醌、甲基苯醌、甲苯苯醌、苯醌单甲醚、一叔丁基苯醌、二叔丁基苯醌、三叔丁基苯醌、丁基甲苯苯醌、环烷酸铜溶液、硫代二苯胺、次甲基兰、二苯基苦基肼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硝基苯、二硝基苯、二硝基氯苯、一氧化氮、醋酸乙烯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铁盐、亚铁盐、铜盐、硫代氨基甲酸酯和对-亚硝基-二甲苯胺中的一种或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自由基反应抑制剂与所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的摩尔数之比为0-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与C2-C12的脂肪族二元酯或其酸、酰氯、酸酐的摩尔比为2.0~1:1;所述羟基封端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A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0;
步骤2)中,所述C2-C12的脂肪族二元醇与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酯或其酸、酰氯、酸酐的摩尔比为2.0-1;所述羟基封端的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酯预聚物B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0;
步骤3)中所述扩链剂的摩尔数与所述预聚物A和所述预聚物B的摩尔数之和的比值为0.5~3:1;
步骤3)中,所述扩链剂为己二酸双(3,4-环氧环己基甲酯)、2,2-双(2-二噁唑啉)、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N,N’-对苯二酰双(邻苯二甲酰亚胺)、1,2,4,5-苯四羧酸二酐、邻苯二酸酐、琥珀酸酐、六苯基环三硅氮烷和N,N’-己二酰双内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第一步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10-260℃;反应时间为3-15小时;
所述第二步缩聚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10-260℃;反应时间为1-15小时;所述第二步缩聚反应的真空度为1Pa-2×104Pa。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向步骤1)和步骤2)的第一步反应中加入催化剂,第二步缩聚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向步骤3)的反应中加入催化剂;
其中,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步反应中加入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对甲苯磺酸、氯化亚锡、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二氧化锗、氯化锗、氯化锌、四氯化锡、醋酸镁、醋酸锰、醋酸锌、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钛、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钛、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锡、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锡、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锗和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锗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二步缩聚反应中加入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对甲苯磺酸、氯化亚锡、醋酸锌、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二氧化锗、氯化锗、氯化锌、四氯化锡、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钛、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钛、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锡、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锡、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锗、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锗、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基锌、碳原子总数为4-40的烷氧基锌和乳酸亚铁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缩聚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与所述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酸的摩尔数之比为0-0.1:1;
步骤3)中加入的催化剂为叔胺类化合物、无机酸、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氯化物、金属醋酸盐、有机金属化合物;
步骤3)中催化剂的用量与所述预聚物A质量之比为0-0.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步反应中加入的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氯化亚锡、三氧化二锑、氯化锌、钛酸四丁酯、钛酸四异丙酯、碳酸钾、碳酸氢钾、二氧化锗、醋酸锌、醋酸锰和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二步缩聚反应中加入的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氯化亚锡、三氧化二锑、氯化锌、钛酸四丁酯、碳酸钾、碳酸氢钾、二氧化锗、醋酸锌、醋酸锰和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缩聚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与所述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酸的摩尔数之比为0.00003-0.03:1;
步骤3)中加入的催化剂为三亚乙基二胺、三乙胺、二甲基十六胺、纯双(二甲氨基乙基)醚、二甲基环己胺、N-甲基吗啉、氯化三丁基锡、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辛酸亚锡、钛酸四丁酯、膦酸钙、氯化锂、无水乙酸锌、十一烯酸锌和锌皂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步骤3)中催化剂的用量与所述预聚物A质量之比为0.00001-0.04。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反应抑制剂与所述含有双键的脂肪族二元酸或其酯、酰氯、酸酐的摩尔数之比为0.0003-0.03。
10.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以熔融法在反应釜或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
所述反应在反应釜中进行,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80-200℃;反应时间为2-240分钟;
所述反应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的螺杆温度为100-280℃,螺杆转速为5-500 r/min,停留时间为0.5-3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90-190℃;反应时间为5-120分钟。
12.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在制备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抗冲改性剂和/或结晶改性剂中的应用。
CN201110322605.9A 2011-10-21 2011-10-21 一种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0593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2605.9A CN103059310B (zh) 2011-10-21 2011-10-21 一种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2605.9A CN103059310B (zh) 2011-10-21 2011-10-21 一种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9310A CN103059310A (zh) 2013-04-24
CN103059310B true CN103059310B (zh) 2015-04-29

Family

ID=48102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2605.9A Active CN103059310B (zh) 2011-10-21 2011-10-21 一种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93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8565B (zh) * 2013-10-23 2016-06-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制备长支链聚乳酸树脂的方法和由其制备的聚乳酸树脂
CN103952911B (zh) * 2014-04-21 2016-02-24 张家港市德宝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纤维材料用染色同浴耐还原清洗多功能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6975A (zh) * 2014-05-07 2014-07-2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磺酸根阴离子功能化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A2987326C (en) * 2015-05-28 2023-09-12 Basf Se Polyurethane-polyisocyanurate compound comprising outstand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CN105566617A (zh) * 2016-02-01 2016-05-11 中山大学 一种不饱和聚酯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组合物
CN107793592B (zh) * 2016-09-06 2020-08-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降解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增韧热塑性聚多糖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薄膜
CN108102081B (zh) * 2017-12-06 2020-07-07 广东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辐射固化聚酯二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28644A (zh) * 2018-02-09 2019-08-16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可生物降解聚碳酸酯-聚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1005B (zh) * 2019-02-27 2021-12-2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耐低温耐油生物基聚酯弹性体及制备方法
CN114524926A (zh) * 2020-11-23 2022-05-2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抗菌性阳离子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36929B (zh) * 2021-05-18 2023-07-11 中山大学 一种可降解光交联三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621424B (zh) * 2022-01-07 2023-06-13 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衣康酸的脂肪族-芳香族线性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JP7480925B1 (ja) 2022-07-22 2024-05-10 Dic株式会社 1,6-ヘキサンジオール組成物、ポリマー、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塗料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133A (zh) * 1998-09-29 2001-10-31 奈斯特化学公司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应用
CN1646595A (zh) * 2002-04-22 2005-07-27 诺瓦蒙特股份公司 无定形-结晶嵌段共聚物
CN101367983A (zh) * 2007-08-16 2009-02-18 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脂肪族聚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108962A1 (en) * 2009-03-25 2010-09-30 Dsm Ip Assets B.V.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CN101896533A (zh) * 2007-12-12 2010-11-2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脂肪族聚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55588A (zh) * 2009-07-14 2011-01-26 施乐公司 聚酯合成
CN102060986A (zh) * 2010-11-30 2011-05-1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芳香族—脂肪族嵌段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123610A1 (en) * 2010-04-01 2011-10-06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High functionality polyesters and coatings compri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133A (zh) * 1998-09-29 2001-10-31 奈斯特化学公司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应用
CN1646595A (zh) * 2002-04-22 2005-07-27 诺瓦蒙特股份公司 无定形-结晶嵌段共聚物
CN101367983A (zh) * 2007-08-16 2009-02-18 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脂肪族聚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6533A (zh) * 2007-12-12 2010-11-2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脂肪族聚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WO2010108962A1 (en) * 2009-03-25 2010-09-30 Dsm Ip Assets B.V.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CN101955588A (zh) * 2009-07-14 2011-01-26 施乐公司 聚酯合成
WO2011123610A1 (en) * 2010-04-01 2011-10-06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High functionality polyesters and coating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2060986A (zh) * 2010-11-30 2011-05-1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芳香族—脂肪族嵌段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9310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9310B (zh) 一种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9282B (zh) 含有双键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均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0449B (zh) 一种3d打印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0772B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芳香族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649045B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聚酯-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796251B (zh) 可生物降解聚酯-聚碳酸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429256C (zh) 可生物降解的线性无规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74977B (zh) 一种固化剂1,6-己二异氰酸酯预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28965C (zh) 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1929B (zh) 一种制备耐水解聚酯薄膜的方法
CN103819621B (zh) 一种大分子网状结构的衣康酸类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1146846B (zh) 连续和/或间断的聚酯固相聚合的活性气氛及其应用方法
CN102229702A (zh) 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的生产方法
CN101508771B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多元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1302284A (zh) 一种高分子量高性能化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CN104558549A (zh) 一种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3842403B (zh) 生物可降解的聚酯共聚物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3788352B (zh) 一种聚草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687A (zh) 一种桥链结构生物基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O2024077921A1 (zh) 一种废弃pet的回收利用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生物可降解共聚酯
CN101516965B (zh) 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JP2012097164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JP3122659B1 (ja) 生分解性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968466B2 (ja)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08084056A (zh) 一种嵌段共聚型碳化二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