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9886B - 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9886B
CN103039886B CN201310027593.6A CN201310027593A CN103039886B CN 103039886 B CN103039886 B CN 103039886B CN 201310027593 A CN201310027593 A CN 201310027593A CN 103039886 B CN103039886 B CN 1030398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sh
fixation
turnip
dry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75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9886A (zh
Inventor
罗享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275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98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39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9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9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98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 Storage Of Fruits Or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取鲜萝卜用红外线在110~120℃下预处理3~10min;然后将预处理后的萝卜先用红外线在120~130℃下烘干15~30min进行初期定色,然后再用红外线在115~125℃下烘干19~25min进行中期定色,最后用红外线在100~105℃下烘干23~33min进行末期定色;接着进行定型、复烤后即得干萝卜。本发明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以合理的红外线温度和处理时间,分多次对鲜萝卜进行处理,消除萝卜本身的辛辣味及生味,短时间内加工成一种具有特有萝卜香味、入口脆嫩无渣、甘甜的干萝卜,为鲜萝卜的后加工开拓出一种全新的处理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萝卜,又名莱菔,十字花科萝卜属,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大路蔬菜,具有多种菜用和药用价值,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萝卜的营养比较丰富,据分析,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6克、蛋白质0.6克、钙49毫克、磷34毫克、铁0.5毫克、无机盐0.8克、维生素C30毫克。萝卜及秧苗和种子,在预防和治疗流行脑炎、煤气中毒、暑热、痢疾、腹泻、热咳带血等病方面,有较好的药效。
鲜萝卜一经收获,光合作用即停止,干物质不能再增加,已积贮在萝卜中的各种物质,有的逐渐消耗于呼吸,有的则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过各种转化、转移、分解和重组合。萝卜没有生理上的休眠期,堆放时间过长遇有适宜条件便萌芽抽苔,这样使薄壁细胞组织中的水分和养分向生长点转移,从而造成糠心。萝卜堆积过大,温度过高以及机械损伤都能促使呼吸作用加强,水解作用旺盛,使养分消耗增大,也能促使糠心。萌芽和糠心不仅使肉质根失重,糖分减少,而且使组织绵软,风味变淡,降低萝卜干的品质。因此,生产中常把萝卜制成风萝卜和干萝卜,来延长萝卜的保藏时间、提高萝卜的品质。
目前,干萝卜的制备工艺一般为将鲜萝卜切片或切条,然后晒制、入缸腌制而成,不同的制备工艺可能在腌制调料、次数以及晒制顺序上略有差异,但大体上都是采用上述的工序来制备。然而这些传统的制备工艺制备时间较长,腌制条件难以控制,极易造成风味欠佳的现象。而且,现有萝卜干多为盐脱水研制,口味单一,已不能满足消费者追求新鲜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使得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能够快捷、简便、安全的加工鲜萝卜,同时要求所制成的干萝卜具有较佳风味、色泽等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取鲜萝卜洗净后用中波红外线在110~120℃下预处理3~10min;
步骤2、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萝卜先用中波红外线在120~130℃下烘干15~30min进行初期定色,然后再用中波红外线在115~125℃下烘干19~25min进行中期定色,最后再用中波红外线在100~105℃下烘干23~33min进行末期定色;
步骤3、将步骤2定色后的萝卜定型、复烤后即得干萝卜。
本发明针对现有萝卜干制备工艺耗时较长、工艺复杂等缺陷,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在对萝卜各营养成分组成情况的深入研究下,以合理的红外线温度和处理时间,分多次对鲜萝卜进行加工处理,消除萝卜本身的辛辣味以及生味,在较短时间内加工成一种具有特有萝卜香味、入口脆嫩无渣、甘甜的干萝卜。同时,本发明只采用鲜萝卜为加工材料,未添加任何额外物质,食用安全性得到保证。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预处理时间为6min。
作为优选,所述初期定色的烘干时间为20min,所述中期定色的烘干时间为25min,所述末期定色烘干时间为28min。
定色后的萝卜经过再次烘烤,可以使所有的萝卜都含有一致的水分含量,从而保持一致的口感、色泽。作为优选,所述复烤具体为,在温度为60~65℃下烘干15min。更优选为,在温度为63℃下烘干15min。
作为优选,所述中波红外线的功率为0.028~0.3千瓦。
本发明分别从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华北、东南、华中地区各年龄段、各行业人士中挑选共1080名被调查者,对本发明制备的干萝卜的风味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本发明所制备的干萝卜具有特有萝卜香味,入口脆嫩无渣,甘甜,受认可程度高达96%左右。同时,本发明针对各阶段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做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超出本发明工艺参数范围外的制备工艺所制备的干萝卜在色泽、风味上欠佳。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一改传统风脱水、盐脱水等加工鲜萝卜的方法,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以合理的红外线温度和处理时间,分多次对鲜萝卜进行加工处理,消除萝卜本身的辛辣味以及生味,在较短时间内加工成一种具有特有萝卜香味、入口脆嫩无渣、甘甜的干萝卜,为鲜萝卜的后加工开拓出一种全新的处理方式,带来一种别样风味的干萝卜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萝卜的加工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制备干萝卜的方法
取鲜萝卜洗净后,用中波红外线在120℃下预处理6min;
将预处理后的萝卜先用中波红外线在130℃下烘干20min进行初期定色,然后再用中波红外线在125℃下烘干25min进行中期定色,最后再用中波红外线在105℃下烘干28min进行末期定色;
将定色后的萝卜整理定型,然后在63℃下烘干15min即得色泽为中褐色或褐色干萝卜。
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制备干萝卜的方法
取鲜萝卜洗净后,用中波红外线在110℃下预处理10min;
将预处理后的萝卜先用中波红外线在120℃下烘干30min进行初期定色,然后再用中波红外线在115℃下烘干25min进行中期定色,最后再用中波红外线在100℃下烘干33min进行末期定色;
将定色后的萝卜整理定型,然后在65℃下烘干15min即得色泽为中褐色或褐色干萝卜。
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制备干萝卜的方法
取鲜萝卜洗净后,用中波红外线在115℃下预处理3min;
将预处理后的萝卜先用中波红外线在125℃下烘干15min进行初期定色,然后再用中波红外线在120℃下烘干19min进行中期定色,最后再用中波红外线在103℃下烘干23min进行末期定色;
将定色后的萝卜整理定型,然后在60℃下烘干15min即得色泽为中褐色或褐色干萝卜。
实施例4:风味口感调查
分别从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华北、东南、华中地区各年龄段、各行业人士中挑选共1080名被调查者,对本发明制备的干萝卜的风味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
表1风味口感调查结果
Figure BDA00002772208300041
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干萝卜具有特有萝卜香味,入口脆嫩无渣,甘甜,受认可程度高达96%左右。
实施例5:不同预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对比试验
1、不同预处理温度的对比试验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固定除预处理温度参数之外的其他参数,分别以100℃、105℃、110℃、115℃、120℃、125℃、130℃为预处理温度进行制备(以下分别简称试验组1-试验组7),评价各组制备的干萝卜的风味,
结果见表2。
表2不同预处理温度对比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2772208300051
由表2可以看出,在本发明预处理温度下(试验组3-5),所制备的干萝卜在成品率、色泽以及风味方面均要好于其余试验组。
2、不同预处理时间的对比试验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固定除预处理时间参数之外的其他参数,分别以1min、2min、3min、5min、7min、10min、12min、14min为预处理时间进行制备(以下分别简称试验组1-试验组8),评价各组制备的干萝卜的风味,结果见表3。
表3不同预处理时间对比试验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在本发明预处理时间下(试验组3-6),所制备的干萝卜在成品率、色泽以及风味方面均要好于其余试验组。
实施例6:不同初期定色温度和时间的对比试验
1、不同初期定色温度的对比试验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固定除初期定色温度参数之外的其他参数,分别以110℃、115℃、120℃、125℃、130℃、135℃、140℃为初期定色温度进行制备(以下分别简称试验组1-试验组7),评价各组制备的干萝卜的风味,结果见表4。
表4不同初期定色温度对比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2772208300061
由表4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初期定色温度下(试验组3-5),所制备的干萝卜在成品率、色泽以及风味方面均要好于其余试验组。
2、不同初期定色时间的对比试验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固定除初期定色时间参数之外的其他参数,分别以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35min、40min为初期定色时间进行制备(以下分别简称试验组1-试验组8),评价各组制备的干萝卜的风味,结果见表5。
表5不同初期定色时间对比试验结果
由表5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初期定色时间下(试验组3-6),所制备的干萝卜在成品率、色泽以及风味方面均要好于其余试验组。
实施例7:不同中期定色温度和时间的对比试验
1、不同中期定色温度的对比试验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固定除中期定色温度参数之外的其他参数,分别以105℃、110℃、115℃、120℃、125℃、130℃、135℃为中期定色温度进行制备(以下分别简称试验组1-试验组7),评价各组制备的干萝卜的风味,结果见表6。
表6不同中期定色温度对比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2772208300071
由表6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中期定色温度下(试验组3-5),所制备的干萝卜在成品率、色泽以及风味方面均要好于其余试验组。
2、不同中期定色时间的对比试验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固定除中期定色时间参数之外的其他参数,分别以5min、10min、19min、25min、30min、35min为中期定色时间进行制备(以下分别简称试验组1-试验组6),评价各组制备的干萝卜的风味,结果见表7。
表7不同中期定色时间对比试验结果
由表7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中期定色时间下(试验组3-4),所制备的干萝卜在成品率、色泽以及风味方面均要好于其余试验组。
实施例8:不同末期定色温度和时间的对比试验
1、不同末期定色温度的对比试验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固定除末期定色温度参数之外的其他参数,分别以90℃、95℃、100℃、105℃、110℃、115℃、120℃为末期定色温度进行制备(以下分别简称试验组1-试验组7),评价各组制备的干萝卜的风味,结果见表8。
表8不同末期定色温度对比试验结果
由表8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末期定色温度下(试验组3-4),所制备的干萝卜在成品率、色泽以及风味方面均要好于其余试验组。
2、不同末期定色时间的对比试验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固定除末期定色时间参数之外的其他参数,分别以13min、18min、23min、28min、33min、38min、43min为末期定色时间进行制备(以下分别简称试验组1-试验组7),评价各组制备的干萝卜的风味,结果见表9。
表9不同末期定色时间对比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2772208300082
由表9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末期定色时间下(试验组3-5),所制备的干萝卜在成品率、色泽以及风味方面均要好于其余试验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取鲜萝卜洗净后用中波红外线在110~120℃下预处理3~10min;
步骤2、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萝卜先用中波红外线在120~130℃下烘干15~30min进行初期定色,然后再用中波红外线在115~125℃下烘干19~25min进行中期定色,最后再用中波红外线在100~105℃下烘干23~33min进行末期定色;
步骤3、将步骤2定色后的萝卜定型、复烤后即得干萝卜;所述复烤具体为:
在温度为60~65℃下烘干15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预处理时间为6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定色的烘干时间为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期定色的烘干时间为2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期定色烘干时间为28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烤具体为在温度为63℃下烘干15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波红外线的功率为0.028~0.3千瓦。
CN201310027593.6A 2013-01-24 2013-01-24 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39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7593.6A CN103039886B (zh) 2013-01-24 2013-01-24 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7593.6A CN103039886B (zh) 2013-01-24 2013-01-24 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9886A CN103039886A (zh) 2013-04-17
CN103039886B true CN103039886B (zh) 2014-07-02

Family

ID=48052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759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39886B (zh) 2013-01-24 2013-01-24 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98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9050B (zh) * 2013-04-18 2014-07-09 黄继军 一种滋补萝卜深加工的方法
CN103315047B (zh) * 2013-07-05 2014-07-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利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法生产胡萝卜片的方法
CN103610007A (zh) * 2013-12-17 2014-03-05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红外线杀青灭菌腌制萝卜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2614A (zh) * 2011-08-24 2012-02-29 安徽国特农业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胡萝卜干制品的加工方法
CN102396682A (zh) * 2011-11-09 2012-04-04 陆菊芳 一种萝卜干的生产工艺
CN102823639A (zh) * 2012-08-27 2012-12-1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无氧热泵干燥胡萝卜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2614A (zh) * 2011-08-24 2012-02-29 安徽国特农业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胡萝卜干制品的加工方法
CN102396682A (zh) * 2011-11-09 2012-04-04 陆菊芳 一种萝卜干的生产工艺
CN102823639A (zh) * 2012-08-27 2012-12-1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无氧热泵干燥胡萝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9886A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2531B (zh) 一种南瓜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6565A (zh) 一种速冻调理牛肉制品的加工方法
CN104664400A (zh) 一种辣木面团的制备方法
CN103431444A (zh) 一种速发海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9886B (zh) 一种干萝卜的制备方法
CN105533668B (zh) 一种即冲即食的速食银耳羹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39006A (zh) 一种黑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54818A (zh) 一种非油炸雪莲果脆片及其加工方法
CN101744196A (zh) 一种脆枸杞的制作方法
KR101190239B1 (ko) 함초 추출액을 이용한 반건조 오징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360473A (zh) 一种冻干无花果的炮制方法
CN105961721A (zh) 一种刺梨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9773A (zh) 一种鸡排的制作方法及鸡排
CN108783367A (zh) 一种双歧杆菌发酵瓜子的加工方法
CN107927147B (zh) 一种马蹄笋干的制备方法
CN106070937A (zh) 一种杏鲍菇蜜饯糖的制备方法
CN111543532A (zh) 一种新型牛蒡茶制备工艺
CN105077304A (zh) 一种清爽腊香牛肉卷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2464A (zh) 一种发酵竹笋的制备工艺
CN104026492A (zh) 狗爪豆干的制备工艺
CN103844247A (zh) 一种香菇柄片
CN103549319A (zh) 即食免洗红枣的加工方法
CN109393320A (zh) 一种甜玉米干制食品的制备方法
CN107969639A (zh) 一种富含氨基酸口味佳的鸡肉排及其制备方法
KR102425300B1 (ko) 도라지식초를 이용한 젤리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도라지식초 젤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