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4062A - 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4062A
CN103004062A CN2010800682566A CN201080068256A CN103004062A CN 103004062 A CN103004062 A CN 103004062A CN 2010800682566 A CN2010800682566 A CN 2010800682566A CN 201080068256 A CN201080068256 A CN 201080068256A CN 103004062 A CN103004062 A CN 103004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adiator
rotating shaft
driving side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82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4062B (zh
Inventor
羽下诚司
皆川和人
前田忠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04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4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4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4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wherein gaseous cooling medium circulates between the machine casing and a surrounding mant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wherein gaseous cooling medium circulates between the machine casing and a surrounding mantle
    • H02K9/18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wherein gaseous cooling medium circulates between the machine casing and a surrounding mantle wherein the external part of the closed circuit comprises a heat exchange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machin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 H02K9/227Heat sin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0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7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openings in the ca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mbient ai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8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gaseous cooling medium circulating wholly within the machine casing

Abstract

本发明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具备:定子(13),转子(4),驱动侧托架(6),配置在机架(10)的另一端的驱动相反侧托架(8),支撑旋转轴(1)的驱动侧(1a)和驱动相反侧(1b)的一对轴承(7、9),配置在驱动相反侧托架(8)的外侧并架设在旋转轴(1)上、向定子(13)送风的外扇风扇(15),配置在机架(10)内、使机内的空气循环并向转子(4)和定子()13送风的内扇风扇(5),配置在驱动侧托架(6)的内侧并架设在旋转轴(1)上的圆盘状的散热体(17),架设在驱动侧托架(6)的外侧的防雪罩(20),使从外扇风扇(15)取入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不与机架(10)相接触地向驱动侧托架(6)诱导的风路(18),设置在驱动侧托架(6)与防雪罩(20)之间、与风路(18)连通、具有使穿过了风路(18)的冷却风向散热体(17)通风并向机外排出的排出口(19a)的风路(19)。

Description

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由配置在机外的外扇风扇对密闭的机内的定子进行冷却,由配置在机内的内扇风扇对转子进行冷却。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中,通过配置在驱动相反侧的外扇风扇向形成在定子中的第1通风路径送入冷却风对定子进行冷却,通过内扇风扇使空气在密闭的机内形成在转子铁心中的第2通风路径以及形成在定子铁心中的第3听力理解中循环。这样一来,机内的空气在通过第3通风路径的过程中通过第1通风路径,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进而,轴承被配置在驱动侧的散热体冷却(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124971号公报(图1~图3)
但是,在适于寒冷地区的主电动机中,为了保护连接主电动机与齿轮的连接器不因冻结而破损,需要用密闭式的防雪罩包覆。若用密闭式的罩包覆以往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驱动侧轴承、连接器、以及齿轮周边,则由于冷气不再向配置在驱动侧轴承中的散热体供给,所以存在驱动侧轴承的温度升高而引起轴承润滑脂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即使在用密闭式的防雪罩包覆了连接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配置在驱动侧的轴承的冷却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定子,配置在机架内;转子,安装在旋转轴上并与上述定子对向配置;驱动侧托架,配置在上述机架的一端,支撑上述旋转轴;驱动相反侧托架,配置在上述机架的另一端,支撑上述旋转轴;一对轴承,支撑上述旋转轴的驱动侧和驱动相反侧;外扇风扇,配置在上述驱动相反侧托架的外侧并架设在上述旋转轴上,将来自外部的冷却风向上述定子送风;内扇风扇,配置在上述机架内,使机内的空气循环并向上述转子和上述定子送风;圆盘状的散热体,配置在上述驱动侧托架的内侧并架设在上述旋转轴上;罩,架设在上述驱动侧托架的外侧;第1风路,使从上述外扇风扇取入的上述冷却风的一部分不与上述机架相接触地向上述驱动侧托架诱导;以及第2风路,设置在上述驱动侧托架与上述罩之间,与上述第1风路连通,具有使穿过了上述第1风路的上述冷却风向上述散热体通风并向机外排出的排出口。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从驱动相反侧的外扇风扇吹出口取出冷气并直接向驱动侧的轴承周边的空间送入的风路,将冷却风通过驱动侧托架的表面向上述散热体引导的风路,以及经由上述散热体从密闭式的防雪罩与驱动侧托架的间隙排出冷却风的排出口,即使将密闭式的防雪罩安装在电动机的驱动侧,也能够提高配置在驱动侧的轴承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全封闭为中心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散热体的构造的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散热体的构造的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旋转轴,1a:驱动侧,1b:驱动相反侧,2:转子铁心,2a、11a、11b:通风路径,3:转子导体,4:转子,5:内扇风扇,6:驱动侧托架,7、9:轴承,8:驱动相反侧托架,10:机架,10a、10b外气孔,11:定子铁心,12:定子线圈,13:定子,14a、14b:导管,15:外扇风扇,16:风扇罩,17、22、23:散热体,18:风路(第1风路),19、19b:风路(第2风路),19a:排出口,20:防雪罩(罩),21:连接器,22a、23a:圆盘部,22d:贯通孔,22c、23c:缺口部,24:风孔(第2风孔),25:风孔(第2风孔),26:罩(遮蔽板),30: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剖视图。在图1中,旋转轴1的驱动侧1a在例如是铁道车辆用的情况下经由连接器21(仅图示一部分)以及减速齿轮(未图示)与铁道车的车轴(未图示)相连,驱动安装在车轴上的车轮(未图示)而使车辆行驶。
在与旋转轴1一体化的转子铁心2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贯通旋转轴1的轴向的多个通风路径2a。而且,在转子铁心2的外周配置有转子导体3。
转子4由转子铁心2和转子导体3构成。内扇风扇5配置在旋转轴1的驱动相反侧1b,以吸引各通风路径2a内的空气,与旋转轴1一体化。另外,内扇风扇在图1中配置在驱动相反侧1b,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配置在驱动侧1a。
旋转轴1的驱动侧1a由配置在驱动侧托架6上的轴承7支撑而旋转自如。而且,旋转轴1的驱动相反侧1b由配置在驱动相反侧托架8上的轴承9支撑而旋转自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是用机架10连结驱动侧托架6和驱动相反侧托架8,并密闭成阻断收纳了转子4的机内与机外的空气流动。
定子铁心11在机架10的机内一侧配置成与转子铁心2对向,在该定子铁心11中沿旋转轴1的轴向配置有多个通风路径11a、11b。该通风路径11a、11b沿定子铁心11的圆周方向交错地配置。通风路径11a经由导管14a、14b与设在机架10上的外气孔10a、10b连通。另外,定子13由定子铁心11和定子线圈12构成。
配置在旋转轴1的驱动相反侧1b的机外的外扇风扇15与旋转轴1一体化,取入来自外部的冷却风。风扇罩16形成为将因外扇风扇15的旋转而产生的风的流动经由导管14a、14b向通风路径11a诱导。
并且在支撑旋转轴1的驱动侧1a的轴承7的机外一侧,在轴承7的附近设有与旋转轴1一体化的散热体17。
另外,作为一例,图1所示的散热体17形成有多个沟槽,但也可以是不具有这种沟槽的圆盘状。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散热效果稍有降低,但能够降低散热体17的制造成本。
而且,图1所示的散热体17是在散热体17的驱动侧1a的面上形成有多个沟槽,但并不仅限于此,该沟槽也可以形成在驱动侧1a的面以及驱动相反侧1b的面中至少一方的面上。
而且,图1所示的沟槽的旋转仅是一例,如果能够增加散热面积,也可以是与旋转轴1为同心圆状的沟槽以外的形状。
接着,进行与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特征部分的风路18(第1风路)以及风路19(第2风路)有关的说明。
在机架10的外侧设有连接驱动侧托架6的机外的空间(风路19)和风扇罩16的风路18。该风路18设在尽量避免与机架10相接触的位置。
在驱动侧托架6的机外一侧设有风路19,并且在风路19的外侧(驱动侧1a)设有防雪罩20(仅图示一部分)。
风路19成从驱动侧托架6朝向防雪罩20立设的短尺寸的圆筒状,在该风路19侧面的一部分设有喷出口19a。另外,在图1所示的风路19中仅表示了一处的喷出口19a,但也可以形成多个喷出口19a。这样则能够更有效地对散热体17进行冷却。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机内以及机外的冷却风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图1所示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中,由驱动侧托架6、驱动相反侧托架8、以及机架10密闭的机内的空气通过内扇风扇而沿箭头A所示的路径(通风路径11a、通风路径2a的顺序)循环。
由外扇风扇15取入风扇罩16内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以箭头B所示的路径(外气孔10a、通风路径11a、外气孔10b的顺序)流通。如上所述,通风路径11a和通风路径11b由于是沿定子铁心11的圆周方向交错地配置的,所以在机内的通风路径11b中流通的高温的空气与在路径B中流通的冷却风的之间进行热交换。因此,定子13的热有效地向机外散热。
而且,由外扇风扇16取入风扇罩16内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在因定子13以及这种4的发热而被加温前向风路18分支,保持低温状态向风路19引导,穿过散热体17从排出口19a排出。即,因外扇风扇15的旋转而产生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以风路18、风路19、散热体17、以及排出口19的路径流通。
在旋转轴1的驱动相反侧1b,由转子4产生的热向旋转轴1传递,同时经由外扇风扇发散。而且,在旋转轴1的驱动侧1a,由转子4产生的热向旋转轴1传递,同时经由散热体17发散。从散热体17发散的热与来自风路18的冷却风一同从排出口19a排出。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具备:配置在机架10内的定子13,安装在旋转轴1上并与定子13对向配置的转子4,配置在机架10的一端并支撑旋转轴1的驱动侧托架6,配置在机架10的另一端并支撑旋转轴1的驱动相反侧托架8,支撑旋转轴1的驱动侧1a和驱动相反侧1b的一对轴承7、9,配置在驱动相反侧托架8的外侧、架设在旋转轴1上并将来自外部的冷却风向定子13送风的外扇风扇15,配置在机架10内、使机内的空气循环并向转子4和定子13送风的内扇风扇5,配置在驱动侧托架6的内侧并架设在旋转轴1上的圆盘状的散热体17,架设在驱动侧托架6的外侧的防雪罩20,使从外扇风扇15取入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不与机架10相接触地向驱动侧托架6诱导的风路18(第1风路),以及设置在驱动侧托架6和防雪罩20之间、具有与风路18连通、使穿过了风路18的冷却风向散热体17通风并向机外排出的排出口19a的风路(第2风路),所以即使在将密闭式的防雪罩20设在旋转轴1的驱动侧1a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散热体17提高支撑驱动侧1a的轴承7的冷却效果。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体17上,由于在其驱动侧1a的面以及驱动相反侧1b的面的至少一方的面上形成有与旋转轴1为同心圆状的沟槽,所以能够将由转子4产生的热有效地向机外散热。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轴承7的冷却效果。
实施方式2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散热体22的构造的附图。图3(a)是表示图2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3(b)是图3(a)中Ⅳ-Ⅳ线的剖视图,图3(c)是后视图。以下,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在此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描述。
在图2中,在支撑旋转轴1的驱动侧1a的轴承7的机外一侧,在轴承7的附近设有与旋转轴1一体化的散热体22。
风路19、19b(第2风路)设置在驱动侧图6与防雪罩20之间,具有与风路18(第1风路)连通、使穿过了风路18的冷却风向散热体22连通并向机外排出的排出口19a。该风路19以及风路19a如图2所示形成在防雪罩20与托架6之间,构成在将来自风路18的冷却风向散热体22(包括后述的散热体23)附近诱导后从风路18与防雪罩20之间排出的双重构造。
另外,在图2所示的风路19、19b上设有两个排出口19a,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有利于设置三个以上的排出口19a,这样这能够更有效地对散热体22进行冷却。
在驱动侧托架6上形成有与形成在围绕轴承7的位置的风路19连通的风孔24(第1风孔),和形成在风孔24与轴承7之间的风孔25(第2风孔)。
进而,在驱动侧托架6上设置有能够密闭机内地配置在驱动侧托架6的内侧、围绕驱动侧的轴承7的外周面并使风孔24与风孔25连通的罩(遮蔽板)26。该罩26是不使定子线圈12和定子铁心2相接触地利用轴承7周围的空间形成的,并装配成以箭头A所示的路径循环的空气不直接吹到轴承7上。因此,罩26能够防止冷却风从风孔24、25进入机内,并且能够通过来自风路18的冷却风对轴承进行冷却。
如图3所示,散热体22形成有配置在支撑旋转轴1的驱动侧1a的轴承7一侧的圆盘部22a,和形成在驱动相反侧1b的多个缺口部,以及跨过驱动侧1a和驱动相反侧1b的面贯通的贯通孔22d,多个缺口部分别从旋转轴1向散热体22的外周一侧延伸并成在散热体22的外周一侧敞开的U字型。
如图3所示,通过在缺口部22a的根元附近(即散热体22的中心一侧)形成贯通孔22d,与在散热体22的外周一侧形成贯通孔22d的情况相比,由于穿过贯通孔22d的冷却风与缺口部22c的接触面积真假,所以能够提高散热体22的冷却效果。
另外,图3所示的贯通孔22d形成在缺口部22c的根元附近、即缺口部22c的底部,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形成在比缺口部22c的根元靠近散热体22的外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穿过贯通孔22d后的冷却液与缺口部22c相接触的比例减小,但与没有贯通孔22d的情况相比则能够提高散热体22的冷却效果。而且,图3所示的贯通孔22d形成在所有的缺口部22c上,但也可以例如相对于两个或三个缺口部22c形成一个贯通孔22d。在这种情况下,与在所有的缺口部22c上形成了贯通孔22d的情况相比,虽然散热体22的冷却效果稍有降低,但能够降低散热体22的加工成本。
这样构成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构成为,通过散热体22旋转,散热体22周围的冷却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排出口19a排出。更具体地说,散热体22能够使穿过了后述的风孔24、25的冷却风经由贯通孔22d向防雪罩20的内部供给。供给到防雪罩20的内部的冷却风通过防雪罩20而被冷却,之后,在散热体22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经由缺口部22c从排出口19a排出。其结果,散热体22被从风孔25供给的冷却风和来自防雪罩20的空气冷却。
另外,在风路18、风路19中流通的冷却风在外扇风扇15旋转而产生的正压和散热体22旋转而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向散热体22供给。因此,例如与仅是外扇风扇15和散热体22的某一方旋转的情况相比,其流量增加,能够高效率地对散热体22减小冷却。
接着,对穿过风路18、风路19、以及风路19b的冷却风的流动进行说明。
由外扇风扇15取入到风扇罩16内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在被定子13以及转子4的发热加温前向风路18分支,保持低温状态地向风路19引导。导入到风路19的冷却风穿过设在驱动侧托架6上的风孔24、25向散热体22供给。即,因外扇风扇15的旋转而产生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以箭头C所示的路径(按照风路18、风路19、风孔24、罩26、风孔25的顺序)向散热体22供给。
向散热体22供给的冷却风如上所述,穿过形成在散热体22上的贯通孔而一度向防雪罩20的内部侵入,对防雪罩20内的空气以及连接器21进行冷却。进而,防雪罩20内的空气在散热体22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向风路19b诱导并从排出口19a排出。即,向散热体22供给的冷却风以箭头D所示的路径(按照散热体22、防雪罩20、风路19b、排出口19a的顺序)向机外排出。因此,经由旋转轴1而从转子4传递到散热体22的热经由散热体22发散,从散热体22发散的热从排出口19a排出。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具备:定子13,转子4,驱动侧托架6,驱动相反侧托架8,轴承7、9,外扇风扇15,内扇风扇5,配置在驱动侧托架6的内侧并架设在旋转轴1上的圆盘状的散热体22,防雪罩20,风路18(第1风路),以及设置在驱动侧托架6与防雪罩20之间、具有将穿过了风路18的冷却风向散热体22通风并向机外排出的排出口19a的风路19、19b(第2风路),在驱动侧托架6上形成有形成在围绕轴承7的外周的位置并与风路19连通的风孔24(第1风孔),和形成在风孔24与轴承7之间的风孔25(第2风孔),并且设有能够密闭机内地配置在驱动侧托架6的内侧、围绕驱动侧轴承7的外周面并使风孔24与风孔25连通的罩(遮蔽板)26,所以不仅能够通过散热体22间接地对轴承7进行冷却,而且还能够通过罩26直接地对轴承7进行冷却。其结果,能够比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提高轴承7的冷却效果。
而且,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体22具有多个缺口部22,其形成在该驱动侧1a的面上,分别从旋转轴向散热体22的外周一侧延伸,成在散热体22的外周一侧敞开的U字型,在该缺口部22c上形成有跨过驱动侧1a和驱动相反侧1b贯通的贯通孔22d,所以通过写字台22旋转而将防雪罩20内的空气经由风路19b向机外排出。因此,即使例如在从旋转轴1传递到连接器21的热蓄积在防雪罩20内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散热体22将防雪罩20内的空气有效地向机外排出。其结果,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与使用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散热体17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轴承7的冷却效果。
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贯通孔22d形成在缺口部22c的底部。因此,与将贯通孔22d形成在散热体22的外周一侧的情况相比,散热体22被有效地冷却,能够提高轴承7的冷却效果。
由于排出口19a形成在散热体22延伸方向的延长线上,所以能够通过散热体22的离心力将从防雪罩20吸引的空气有效地向机外排出。
实施方式3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4所示的散热体23的构造的附图,图5(a)是表示图4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5(b)是图5(a)中Ⅴ-Ⅴ线的剖视图,图5(c)是后视图。以下,对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在此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图4,在支撑旋转轴1的驱动侧1a的轴承7的机外一侧,在轴承7的附近设有与旋转轴1一体化的散热体23。
如图5所示,散热体23形成有配置在支撑旋转轴1的驱动侧1a的轴承7一侧的圆盘部23a,和形成在驱动相反侧1b的多个缺口部23c,缺口部23c分别从旋转轴1向散热体23的外周一侧延伸,成在散热体23的外周一侧敞开的U字型。另外,由于在缺口部23d底部形成有图3所示的贯通孔22d,所以缺口部23c的形状也可以是U字型以外的形状,例如V字型。
在这样构成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中,通过散热体23旋转,散热体23周围的冷却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排出口19a排出。更具体地说,散热体23使穿过了风孔24、25的冷却风经由缺口部23c从排出口19a排出。此时,散热体23被从风孔25供给的冷却风冷却。另外,与实施方式2同样,由于在风路18、19中流通的冷却风通过外扇风扇的旋转而产生的正压和通过散热体23的旋转而产生的负压向散热体23供给,所以例如与仅通过外扇风扇15和散热体23中的某一方旋转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对散热体23进行冷却。
接着,对通过风路18、风路19、以及风路19b的冷却风的流动进行说明。
由外扇风扇15取入风扇罩16内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在被定子13以及转子4的发热加温前向风路18分支,保持低温状态地向风路19引导。导入到风路19的冷却风穿过设在驱动侧托架6上的风孔24、25向散热体23供给。即,因外扇风扇15的旋转而产生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以箭头C所示的路径(按照路径18、路径19、风孔24。罩26、风孔25的顺序)向散热体23供给。
向散热体23供给的冷却风被散热体23的离心力向风路19b诱导并从排出口19a排出。因此,经由旋转轴1从转子4传递到散热体23的热经由散热体23发散,从散热体23发散的热从排出口19a排出。
以上,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具备:定子13,转子4,驱动侧托架6,驱动相反侧托架8,轴承7、9,外扇风扇15,内扇风扇5,配置在驱动侧托架6的内侧并架设在旋转轴1上的圆盘状的散热体23,防雪罩20,风路18(第1风路),以及风路19、19b(第2风路),在驱动侧托架6上形成有风孔24(第1风孔)和风孔25(第2风孔),并且设有罩(遮蔽板)26,所以能够通过散热体23对轴承7进行冷却。其结果,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相比,能够提高轴承7的冷却效果,并且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散热体22相比,能够降低散热体23的制造成本。
而且,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体23具有形成在其驱动相反侧1b的面上的多个缺口部23c,该多个缺口部23c分别从旋转轴1向散热体23的外周一侧延伸,成在散热体23的外周一侧敞开的U字型,所以提高散热体23的旋转,能够将穿过了罩23的冷却风经由风路19b向机外排出。因此,能够将经由罩23的冷却风尽早向机外排出。其结果,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能够防止外部空气(由外扇风扇15供给的冷却风)向防雪罩20的内部以及连接器21周边侵入,并且与使用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散热体17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轴承7的冷却效果。
而且,由于排出口19a形成在散热体23延伸的方向的延长线上,所以能够通过散热体23的离心力将从风孔25供给到散热体23的冷却风有效地向机外排出。
实施方式4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剖视图,与实施方式2中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风路18而在风路19上形成有开口部30。以下,对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在此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风路19、19b具有设置在驱动侧托架6与防雪罩20之间并取入外气的开口部30,并且具有使从开口部30取入的冷却风向散热体22流通并向机外排出的排出口19a。另外,在图6所示的风路19、19b上分别表示了一个开口部30以及排出口19a,但开口部30以及排出口19a的数量并不仅限于一个。
在驱动侧托架6上设置有风孔24(第1风孔),风孔25(第2风孔),和罩(遮蔽板)26。
这样构成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构成为通过散热体22旋转,散热体22周围的冷却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排出口19a排出。更具体地说,散热体22将穿过了后述的风孔24、25的冷却风经由贯通孔24d(参照图3)向防雪罩26的内部供给。供给到防雪罩26的内部的冷却风通过防雪罩26而被冷却,之后,在因散热体22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经由缺口部22c(参照图3)从排出口19a排出。其结果,散热体22被从风孔25供给的冷却风和来自防雪罩20的空气冷却。
接着,对从开口部30取入的冷却风的流动进行说明。
从开口部30导入到风路19的冷却风穿过设在驱动侧托架6上的风孔24、25向散热体22供给。即,冷却风的一部分以箭头C所示的路径(按照开口部30、风路19、风孔24、罩26、风孔25的顺序)向散热体22供给。
向散热体22供给的冷却风如上所述,传递形成在散热体22上的贯通孔22d而一度向防雪罩20的内部侵入,对防雪罩20内的空气以及连接器21进行冷却。进而,防雪罩20内的空气在散热体22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向风路19b诱导并从排出口19a排出。即,向散热体22供给的冷却风以箭头D所示的路径(按照散热体22、防雪罩20、风路19b、排出口19a的顺序)向机外排出。因此,经由旋转轴1从转子4传递到散热体22的热经由散热体22发散,从散热体22发散的热从排出口19a排出。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具备:定子13,转子4,驱动侧托架6,驱动相反侧托架8,轴承7、9,外扇风扇15,内扇风扇5,圆盘状的散热体22,防雪罩20,以及设在驱动侧托架6与防雪罩20之间、形成取入外气的开口部30、同时具有使从开口部取入的冷却风向散热体22流通并向机外排出的排出口19a的风路19a、19b,在驱动侧托架6上设置有风孔24(第2风孔),风孔25(第2风孔),以及罩(遮蔽板)26,所以能够通过散热体22产生的吸引效果吸引外气并向散热体22供给。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中,由于外扇风扇15的旋转而形成的正压不作用在向散热体22供给的冷却风上,所以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相比,虽然向散热体22供给的冷却风量降低,但能够通过散热体22间接地对轴承7进行冷却。进而,能够通过罩26直接地对轴承7进行冷却。其结果,能够比实施方式1所示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提高轴承7的冷却效果,并且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相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5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剖视图,与实施方式3中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风路18,在风路19上形成有开口部20。以下,对于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在此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风路19、19b设置在驱动侧托架6与防雪罩20之间,具有取入外气的开口部30,并且具有使从开口部30取入的冷却风向散热体23流通并向机外排出的排出口19a。另外,在图7所示的风路19、19b上分别表示了一个开口部30以及排出口1a,但开口部30以及排出口19a的省略并不仅限于一个。
在驱动侧托架6上设置有风孔24(第1风孔),风孔25(第2风孔),以及罩(遮蔽板)26。
在这样构成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中,通过散热体23旋转,散热体23周围的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排出口19a排出。更具体地说,散热体23将穿过了风孔24、25的冷却风经由缺口部23c(参照图5)从排出口19a排出。此时,散热体23被从开口部30取入的冷却风冷却。
接着,对从开口部30取入的冷却风的流动进行说明。
从开口部30导入到风路19的冷却风穿过设在驱动侧托架6上的风孔24、25向散热体23供给。即,冷却风的一部分以箭头C所示的路径(按照开口部30、风路19、风孔24、罩26、风孔25的顺序)向散热体23供给。
向散热体23供给的冷却风在散热体23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向风路19b诱导并从敞开19a排出。因此,经由旋转轴1从转子4传递到散热体23的热经由散热体23发散,从散热体23发散的热从排出口19a排出。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具备:定子13,转子4,驱动侧托架6,驱动相反侧托架8,轴承7、9,外扇风扇15,内扇风扇5,圆盘状的散热体23,防雪罩20,以及设置在驱动侧托架6与防雪罩20之间、形成取入外气的开口部30、具有使从开口部30取入的冷却风向散热体22流通并向机外排出的排出口19a的风路19、19b,在驱动侧托架6上设置有风孔24(第1风孔),风孔25(第2风孔),以及罩(遮蔽板)26,所以能够通过散热体23产生的吸引效果吸引外气并向散热体23供给。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中,由于外扇风扇15的旋转而形成的正压不作用在向散热体23供给的冷却风上,所以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相比,虽然向散热体23供给的冷却风量降低,但能够通过散热体23间接地对轴承7进行冷却。进而,能够通过罩26直接地对轴承7进行冷却。其结果,能够比实施方式1所示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提高轴承7的冷却效果,并且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相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实施方式2~5中,作为罩(遮蔽板)26装配在托架6的内侧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例如使托架6自身为围绕轴承7的外周部并与风路19流通的凹状的形状。即使是这样,不仅能够直接地对轴承7进行冷却,也能够降低伴随着罩26的安装及风孔24、25的加工的成本。
另外,作为实施方式1~5所示的防雪罩20为密闭式的防雪罩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只要是能够防止雪的侵入,则也可以是局部具有开口。
另外,实施方式1~5所示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仅表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例,还能够与其它的公知技术进行组合,当然,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省略一部分等进行变更而构成。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中,尤其是作为即使在用密闭式的防雪罩包覆连接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配置在驱动侧的轴承的冷却效果的发明是有用的。

Claims (7)

1.一种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定子,配置在机架内;
转子,安装在旋转轴上并与上述定子对向配置;
驱动侧托架,配置在上述机架的一端,支撑上述旋转轴;
驱动相反侧托架,配置在上述机架的另一端,支撑上述旋转轴;
一对轴承,支撑上述旋转轴的驱动侧和驱动相反侧;
外扇风扇,配置在上述驱动相反侧托架的外侧并架设在上述旋转轴上,将来自外部的冷却风向上述定子送风;
内扇风扇,配置在上述机架内,使机内的空气循环并向上述转子和上述定子送风;
圆盘状的散热体,配置在上述驱动侧托架的内侧并架设在上述旋转轴上;
罩,架设在上述驱动侧托架的外侧;
第1风路,使从上述外扇风扇取入的上述冷却风的一部分不与上述机架相接触地向上述驱动侧托架诱导;
第2风路,设置在上述驱动侧托架与上述罩之间,与上述第1风路连通,具有使穿过了上述第1风路的上述冷却风向上述散热体通风并向机外排出的排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散热体上,在其驱动侧的面以及驱动相反侧的面的至少一方的面上形成有与上述旋转轴为同心圆状的沟槽。
3.一种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定子,配置在机架内;
转子,安装在旋转轴上并与上述定子对向配置;
驱动侧托架,配置在上述机架的一端,支撑上述旋转轴;
驱动相反侧托架,配置在上述机架的另一端,支撑上述旋转轴;
一对轴承,支撑上述旋转轴的驱动侧和驱动相反侧;
外扇风扇,配置在上述驱动相反侧托架的外侧并架设在上述旋转轴上,将来自外部的冷却风向上述定子送风;
内扇风扇,配置在上述机架内,使机内的空气循环并向上述转子和上述定子送风;
圆盘状的散热体,配置在上述驱动侧托架的内侧并架设在上述旋转轴上;
罩,架设在上述驱动侧托架的外侧;
第1风路,使从上述外扇风扇取入的上述冷却风的一部分不与上述机架相接触地向上述驱动侧托架诱导;
第2风路,设置在上述驱动侧托架与上述罩之间,与上述第1风路连通,具有使穿过了上述第1风路的上述冷却风向上述散热体通风并向机外排出的排出口;
在上述驱动侧托架上形成有第1风孔,其形成在围绕上述轴承的外周的位置,与上述第2风路连通;和第2风孔,其形成在上述第1风孔与上述轴承之间;并且设置有遮蔽板,其能够密闭机架地配置在上述驱动侧托架的内侧,围绕驱动侧轴承的外周面,使上述第1风路与上述第2风孔连通。
4.一种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定子,配置在机架内;
转子,安装在旋转轴上并与上述定子对向配置;
驱动侧托架,配置在上述机架的一端,支撑上述旋转轴;
驱动相反侧托架,配置在上述机架的另一端,支撑上述旋转轴;
一对轴承,支撑上述旋转轴的驱动侧和驱动相反侧;
外扇风扇,配置在上述驱动相反侧托架的外侧并架设在上述旋转轴上,将来自外部的冷却风向上述定子送风;
内扇风扇,配置在上述机架内,使机内的空气循环并向上述转子和上述定子送风;
圆盘状的散热体,配置在上述驱动侧托架的内侧并架设在上述旋转轴上;
罩,架设在上述驱动侧托架的外侧;
风路,设置在上述驱动侧托架与上述罩之间,形成有取入外气的开口部,并且具有使从上述开口部取入的冷却风向上述散热体送风并向机外排出的排出口;
在上述驱动侧托架上形成有第1风孔,其形成在围绕上述轴承的外周的位置,与上述第1风路连通;和第2风孔,其形成在上述第1风孔与上述轴承之间;并且设置有遮蔽板,其能够密闭机内地配置在上述驱动侧托架的内侧,围绕驱动侧轴承的外周面,使上述第1风路与上述第2风孔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散热体具有多个缺口部,其形成在上述散热体的驱动相反侧的面上,分别从上述旋转轴向上述散热体的外周面一侧延伸,成在上述散热体的外周面敞开的U字型。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散热体具有多个缺口部,其形成在上述散热体的驱动侧的面上,分别从上述旋转轴向上述散热体的外周面一侧延伸,成在上述散热体的外周面敞开的U字型,
在上述缺口部形成有跨过驱动侧的面和驱动相反侧的面贯通的贯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贯通孔形成在靠近上述旋转轴的位置。
CN201080068256.6A 2010-07-28 2010-07-28 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 Active CN1030040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62711 WO2012014293A1 (ja) 2010-07-28 2010-07-28 全閉外扇形電動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4062A true CN103004062A (zh) 2013-03-27
CN103004062B CN103004062B (zh) 2015-08-26

Family

ID=45475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8256.6A Active CN103004062B (zh) 2010-07-28 2010-07-28 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30064B2 (zh)
EP (1) EP2600504B1 (zh)
JP (1) JP4846073B1 (zh)
CN (1) CN103004062B (zh)
WO (1) WO201201429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9081A (zh) * 2014-05-12 2015-11-25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发电机及发电装置
CN105229902A (zh) * 2013-05-13 2016-01-06 西门子公司 用于电机的壳体
CN105591491A (zh) * 2014-11-06 2016-05-18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外扇型旋转电机
CN106738323A (zh) * 2017-02-21 2017-05-31 王宏保 便携式混泥土搅拌机
CN107742935A (zh) * 2017-10-17 2018-02-27 天津飞旋高速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新型风冷结构的磁悬浮高速电机
CN110545012A (zh) * 2018-05-29 2019-12-0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全封闭自然冷却牵引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98638B2 (en) * 2011-12-29 2017-07-04 Philip Totaro Electric machine cooling system
US20170097013A1 (en) * 2014-06-09 2017-04-06 Wall Global Llc Blower Apparatus for an Aerodynamic Fairing Assembly
KR101765583B1 (ko) * 2014-07-29 2017-08-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공기 압축기의 냉각유닛
CN105305732B (zh) * 2015-11-13 2017-10-31 中山市天虹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节能工业缝纫机电机
CN106981949B (zh) * 2017-05-06 2019-02-05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机
DE102017212798A1 (de) * 2017-07-26 2019-01-3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motor mit Kühleinrichtung
WO2019038436A1 (en) * 2017-08-24 2019-02-28 Ge Renewable (Switzerland) Gmbh FAN
EP3557081A1 (fr) * 2018-04-20 2019-10-23 Belenos Clean Power Holding AG Pile à combustible comprenant un compresseur de fluide
JP6956046B2 (ja) * 2018-06-07 2021-10-27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フレーム構造の設計方法
JP6976449B2 (ja) * 2018-09-07 2021-12-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
JP6725184B1 (ja) * 2019-06-28 2020-07-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N110739802A (zh) * 2019-11-07 2020-01-3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机电设备用电机
CN110729855A (zh) * 2019-11-08 2020-01-2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
KR20210153940A (ko) * 2020-06-11 2021-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터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청소기
FR3119278B1 (fr) 2021-01-26 2023-09-08 Alstom Transp Tech Moteur fermé refroidi par ventilateur amélioré par symétrisation
US11708837B2 (en) * 2021-01-26 2023-07-25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and electric machine assembly and methods therefor
FR3119277B1 (fr) 2021-01-26 2023-09-08 Alstom Transp Tech Moteur fermé refroidi par ventilateur à paroi froide
US20240088754A1 (en) * 2021-04-05 2024-03-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35218Y1 (zh) * 1964-07-06 1968-03-06
US3610975A (en) * 1969-07-30 1971-10-05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Dynamoelectric machine with improved cooling means
US3643119A (en) * 1970-11-05 1972-02-15 Gen Electric Ventilate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S51152606U (zh) * 1975-05-30 1976-12-06
JPS5424609U (zh) * 1977-07-22 1979-02-17
US4353002A (en) * 1979-06-27 1982-10-05 Hitachi, Ltd.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connected to high-temperature load
JPS58112440A (ja) * 1981-12-25 1983-07-04 Toshiba Corp 強制通風冷却形回転電機装置
JPH0946971A (ja) * 1995-07-24 1997-02-14 Toyo Electric Mfg Co Ltd 車両用の全閉形主電動機
JPH09154254A (ja) * 1995-11-28 1997-06-10 Toshiba Corp 車両用全閉形主電動機
CN1159089A (zh) * 1995-11-24 1997-09-10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有轨电车的全封闭牵引马达
JPH11285196A (ja) * 1998-03-26 1999-10-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電動機
CN1503433A (zh) * 2002-11-25 2004-06-09 ��ʽ���綫֥ 全封闭外扇冷却型电动机
WO2005124971A1 (ja) * 2004-06-21 2005-12-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全閉外扇形電動機
WO2005124972A1 (ja) * 2004-06-21 2005-12-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全閉外扇形電動機
JP2007300729A (ja) * 2006-04-28 2007-1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機
JP2007318919A (ja) * 2006-05-25 2007-12-06 Toshiba Corp 車両用全閉形電動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4609A (en) 1977-07-27 1979-02-24 Fujitsu Ltd Air bearing mechanism of mandrel part in rotary head type magnetic recorder
JPS5873421U (ja) 1981-11-13 1983-05-18 今野 素雄 山芋掘具
US4742257A (en) * 1987-01-29 1988-05-0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otally enclosed fan cooled induction motor with improved cooling
ES2041930T3 (es) * 1988-10-11 1993-12-01 Schorch Gmbh Un motor electrico.
US5114317A (en) * 1989-10-23 1992-05-19 Sundstrand Corporation Low weight fan with internal cooling
US5751079A (en) * 1996-10-17 1998-05-12 Ford Motor Company Alternator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ns
JP2001103704A (ja) * 1999-09-29 2001-04-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
JP3825679B2 (ja) 2001-10-31 2006-09-27 東芝トランスポート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両用全閉外扇形電動機
JP2010100198A (ja) 2008-10-24 2010-05-06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のセンサ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35218Y1 (zh) * 1964-07-06 1968-03-06
US3610975A (en) * 1969-07-30 1971-10-05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Dynamoelectric machine with improved cooling means
US3643119A (en) * 1970-11-05 1972-02-15 Gen Electric Ventilate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S51152606U (zh) * 1975-05-30 1976-12-06
JPS5424609U (zh) * 1977-07-22 1979-02-17
US4353002A (en) * 1979-06-27 1982-10-05 Hitachi, Ltd.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connected to high-temperature load
JPS58112440A (ja) * 1981-12-25 1983-07-04 Toshiba Corp 強制通風冷却形回転電機装置
JPH0946971A (ja) * 1995-07-24 1997-02-14 Toyo Electric Mfg Co Ltd 車両用の全閉形主電動機
CN1159089A (zh) * 1995-11-24 1997-09-10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有轨电车的全封闭牵引马达
JPH09154254A (ja) * 1995-11-28 1997-06-10 Toshiba Corp 車両用全閉形主電動機
JPH11285196A (ja) * 1998-03-26 1999-10-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電動機
CN1503433A (zh) * 2002-11-25 2004-06-09 ��ʽ���綫֥ 全封闭外扇冷却型电动机
WO2005124971A1 (ja) * 2004-06-21 2005-12-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全閉外扇形電動機
WO2005124972A1 (ja) * 2004-06-21 2005-12-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全閉外扇形電動機
JP2007300729A (ja) * 2006-04-28 2007-1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機
JP2007318919A (ja) * 2006-05-25 2007-12-06 Toshiba Corp 車両用全閉形電動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9902A (zh) * 2013-05-13 2016-01-06 西门子公司 用于电机的壳体
CN105229902B (zh) * 2013-05-13 2018-05-29 西门子公司 用于电机的壳体
CN105099081A (zh) * 2014-05-12 2015-11-25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发电机及发电装置
CN105099081B (zh) * 2014-05-12 2018-03-02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发电机及发电装置
CN105591491A (zh) * 2014-11-06 2016-05-18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外扇型旋转电机
CN105591491B (zh) * 2014-11-06 2018-06-19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外扇型旋转电机
CN106738323A (zh) * 2017-02-21 2017-05-31 王宏保 便携式混泥土搅拌机
CN107742935A (zh) * 2017-10-17 2018-02-27 天津飞旋高速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新型风冷结构的磁悬浮高速电机
CN110545012A (zh) * 2018-05-29 2019-12-0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全封闭自然冷却牵引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014293A1 (ja) 2013-09-09
JP4846073B1 (ja) 2011-12-28
CN103004062B (zh) 2015-08-26
WO2012014293A1 (ja) 2012-02-02
EP2600504B1 (en) 2015-08-19
US20130119795A1 (en) 2013-05-16
EP2600504A4 (en) 2013-10-30
EP2600504A1 (en) 2013-06-05
US9030064B2 (en) 2015-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4062A (zh) 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
CN1981421B (zh) 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
CN1848620B (zh) 全封闭外部风扇型电动机
CN101764468B (zh) 密闭式永磁同步电动机
US9431878B2 (en) Electric machine with enclosed, autonomous cooling medium circuit
JP4800111B2 (ja) 電動機
CN101617126B (zh) 汽车散热器的轴流风扇
RU242706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хлаждения вращающейс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ашины
CN110226279A (zh) 冷却装置
CN110460198A (zh) 高速永磁电机
CN113027820A (zh) 一种磁悬浮离心鼓风机风冷系统及风冷方法
KR101973554B1 (ko) 듀얼팬 일체형 팬 쉬라우드
CN110545012A (zh) 一种全封闭自然冷却牵引电机
CN104245237B (zh) 带有通风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
JP4891656B2 (ja) 車両用全閉形電動機
JP2016025718A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02611249A (zh) 无风扇的电机冷却结构
KR20150000248U (ko) 축류 팬을 위한 냉각장치
CN102420498B (zh) 水套冷发电机的风路
JP2001178079A (ja) 強制冷却式全閉形回転電機
JP2014525731A (ja) 電気機械を冷却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01970735B (zh) 用于生产花式纱线的具有冷却的动力单元的设备
JP2015137549A (ja) 電動過給機
CN213511254U (zh) 冷却效果好的压缩机结构及磁悬浮压缩机
CN211424588U (zh) 一种带循环功能的风扇叶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