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2980B - 碳酸钙用分散剂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碳酸钙用分散剂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2980B
CN103002980B CN201180034812.2A CN201180034812A CN103002980B CN 103002980 B CN103002980 B CN 103002980B CN 201180034812 A CN201180034812 A CN 201180034812A CN 103002980 B CN103002980 B CN 103002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rsant
mentioned
acrylic acid
calcium carbonate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48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2980A (zh
Inventor
藤原正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a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a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a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a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02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2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2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2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04Polymerisation in solution
    • C08F2/10Aqueous solv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12Polymerisation in non-solvents
    • C08F2/16Aqueous medium
    • C08F2/20Aqueous medium with the aid of macromolecular dispers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6/0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6/0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s
    • C08F6/14Treatment of polymer emulsions
    • C08F6/20Concen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02Compounds of alkaline earth metals or magnesium
    • C09C1/021Calcium 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00Pigment pastes, e.g. for mixing in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45Anti-settl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00Use of substances as emulsifying, wetting, dispersing, or foam-producing agen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9/00Coated paper; Coating material
    • D21H19/36Coatings with pigments
    • D21H19/38Coatings with pig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s
    • D21H19/385Oxides, hydroxides or 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22Rheological behaviour as dispersion, e.g. viscosity, sedimentation stabil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mulsifying, Dispersing, Foam-Producing Or Wetting Agent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湿式粉碎得到的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低、而且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得到了抑制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包含通过具备如下工序而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4,500~8,500的丙烯酸系聚合物:聚合工序,其中使用异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相对于上述单体100质量份,在1.4~4.4质量份的次磷酸盐和0.3~1.5质量份的过硫酸盐的存在下,在反应温度68~82℃下使包含丙烯酸的单体聚合;中和工序,其中将构成得到的聚合物的来自上述单体的结构单元具有的羧基的15~95摩尔%中和。

Description

碳酸钙用分散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酸钙用分散剂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通过湿式粉碎得到的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低、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得到抑制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将碳酸钙进行湿式粉碎而得到的碳酸钙浆料已广泛地用于制纸用涂布剂和涂料用颜料等。该碳酸钙浆料的制造中,为了降低得到的碳酸钙浆料的粘度,使用碳酸钙用分散剂。
作为该碳酸钙用分散剂,为了得到粘度低的浆料,使用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分散剂。
作为得到该分散剂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以水为溶剂,大量使用次磷酸钠等分子量调节剂,从而制造分子量小的聚合物的方法。但是,使用了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分散剂的情况下,有时得到的碳酸钙浆料的粘度高,而且随着时间流逝,粘度显著地上升。
另一方面,作为不使用次磷酸钠等分子量调节剂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方法:使用过硫酸盐作为聚合引发剂以及使用异丙醇作为反应溶剂兼分子量调节剂,制造包括重均分子量为4,000~40,000、Mw/Mn为1.2~2.0的在结构单元中包含含有乙烯基的单羧酸(盐)的聚合物的分散剂。此外,专利文献3和4中,也与专利文献2同样地,公开了使用过硫酸盐作为聚合引发剂以及使用异丙醇作为反应溶剂兼分子量调节剂,制造分散剂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昭60-1747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3060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4-315359号公报
专利文献4:WO2004/0875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2~4中记载的制造方法中,只大量使用过硫酸盐作为聚合引发剂,因此得到的分散剂的性能仍不能充分地满足要求。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得到的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低、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得到抑制、长期分散稳定性优异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为了制成通过湿式粉碎等得到的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低、经时引起的粘度上升少的碳酸钙用分散剂,通过具备使用异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在次磷酸盐和过硫酸盐的存在下使包含丙烯酸的单体聚合的聚合工序和使构成得到的聚合物的来自上述单体的结构单元具有的羧基的15~95摩尔%中和的中和工序,从而获得得到的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低、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得到抑制的碳酸钙用分散剂。
本发明如下所述。
1.碳酸钙用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包含通过具备如下工序而得到的丙烯酸系聚合物:聚合工序,其中使用异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在次磷酸盐和过硫酸盐的存在下使包含丙烯酸的单体聚合;中和工序,其中将构成得到的聚合物的来自上述单体的结构单元具有的羧基的15~95摩尔%中和,
相对于上述单体100质量份,上述次磷酸盐的使用量为1.4~4.4质量份,
相对于上述单体100质量份,上述过硫酸盐的使用量为0.3~1.5 质量份,
上述聚合工序的反应温度为68~82℃,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500~8,500。
2.上述1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其中,在上述聚合工序后,具有将异丙醇馏出的浓缩工序。
3.上述2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其中,在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上述浓缩工序中通过上述馏出而回收的异丙醇。
4.上述1~3的任一项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其中,上述异丙醇水溶液的异丙醇浓度为15~55质量%。
5.上述1~4的任一项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其中,相对于上述单体总量100质量%,含有80~100质量%的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的丙烯酸。
6.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是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聚合工序,其中使用异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在次磷酸盐和过硫酸盐的存在下使包含丙烯酸的单体聚合;和
中和工序,其中将构成得到的聚合物的来自上述单体的结构单元具有的羧基的15~95摩尔%中和,
相对于上述单体100质量份,上述次磷酸盐的使用量为1.4~4.4质量份,
相对于上述单体100质量份,上述过硫酸盐的使用量为0.3~1.5质量份,
上述聚合工序的反应温度为68~82℃,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500~8,500。
7.上述6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聚合工序后,具备将异丙醇馏出的浓缩工序。
8.上述7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上述浓缩工序中通过上述馏出而回收的异丙醇。
9.上述6~8的任一项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异丙醇水溶液的异丙醇浓度为15~55质量%。
10.上述6~9的任一项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上述单体总量100质量%,含有80~100质量%的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的丙烯酸。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碳酸钙的分散性优异,特别是作为碳酸钙的湿式粉碎用的分散剂,发挥优异的分散性和长期分散稳定性。本发明的碳酸钙用分散剂,通过将具有分子量调节剂的作用的异丙醇用于溶剂,并且将分子量调节剂的次磷酸盐和聚合引发剂的过硫酸盐并用,能够制成由次磷酸盐副产的亚磷酸盐和磷酸盐以及由过硫酸盐副产的硫酸盐等副产物少的碳酸钙用分散剂。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碳酸钙用分散剂,能够制成得到的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低、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得到抑制的碳酸钙浆料。
此外,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的丙烯酸,相对于上述单体总量100质量%,含有80~100质量%的情况下,能够制成碳酸钙的分散性更优异的碳酸钙用分散剂。
本发明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能够高效率地制造碳酸钙用分散剂,该碳酸钙用分散剂形成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低、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得到抑制的碳酸钙浆料。
此外,上述聚合工序后具备将异丙醇馏出的浓缩工序的情况下,能够高效率地制造使异丙醇减少的碳酸钙用分散剂。
此外,在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上述浓缩工序中通过上述馏出而回收的异丙醇的情况下,将馏出的异丙醇在聚合工序中再利用,不必废弃,能够减少成本,能够成为生产效率优异并且环境保护优异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
此外,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的丙烯酸,相对于上述单体总量100质量%,含有80~100质量%的情况下,能够高效率地制造碳酸钙的分散性更优异的碳酸钙用分散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碳酸钙用分散剂(以下也简称为“分散剂”)和本发明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含采用具备如下工序的制造方法得到的丙烯酸系聚合物:聚合工序,其中使用异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在次磷酸盐和过硫酸盐的存在下使包含丙烯酸的单体聚合;中和工序,其中将构成得到的聚合物(以下也称为“第1聚合物”)的来自上述单体的结构单元具有的羧基的15~95摩尔%中和,相对于上述单体100质量份,上述次磷酸盐的使用量为1.4~4.4质量份,相对于上述单体100质量份,上述过硫酸盐的使用量为0.3~1.5质量份,上述聚合工序的反应温度为68~82℃,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500~8,500。
此外,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用于包含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一者或两者的含义。
本发明的分散剂通过具备上述聚合工序和上述中和工序而得到。对于用于本发明的分散剂的形成的原料进行说明。
上述聚合工序中,作为通过聚合反应聚合的单体,为至少包含丙烯酸的单体。因此,上述单体可使总量为丙烯酸,也可使单体的一部分包含丙烯酸。
作为丙烯酸以外的单体(以下也称为“其他单体”),只要是能与丙烯酸共聚的单体,则并无特别限定。具体地,可列举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的乙烯基系单体(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作为上述乙烯基系单体,可列举例如丙烯酸以外的烯键式不饱和羧酸、烯键式不饱和羧酸的中和盐、(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化合物、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酸酐、含有氨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含有酰氨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含有磺酸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含有聚氧化烯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含有烷氧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含有氰基的乙烯基化合物、氰化乙烯基化合物、乙烯基醚化合物、乙烯基酯化合物、共轭二烯等。这些可单独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这些中,从得到的分散剂的物性(分散稳定性、着色抑制等)的方面出发,优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化合物和含有聚氧化烯基的乙烯基化合物。
作为上述丙烯酸以外的烯键式不饱和羧酸,可列举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巴豆酸、用烷基醇将邻苯二甲酸酐半酯化的产物和用烷基醇将衣康酸酐半酯化的产物等。
作为上述烯键式不饱和羧酸的中和盐,可列举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和巴豆酸等的羧基被中和的烯键式不饱和羧酸盐。此外,作为该烯键式不饱和羧酸盐,可列举碱金属盐、碱土类金属盐、铵盐和有机胺盐等。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化合物,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戊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
作为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可列举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3-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2,4-二异丙基苯乙烯、4-叔-丁基苯乙烯、叔-丁氧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萘、卤代苯乙烯、苯乙烯磺酸、α-甲基苯乙烯磺酸等。
作为上述酸酐单体,可列举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等。
作为上述含有氨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可列举(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二-正-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基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二乙基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二-正-丙基氨基) 丙酯、(甲基)丙烯酸3-二甲基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二乙基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二-正-丙基氨基)丙酯等。
作为上述含有酰氨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可列举(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作为上述含有磺酸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可列举甲代烯丙基磺酸、丙烯酰胺-2-甲基-2-丙磺酸等。
作为上述含有聚氧化烯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可列举具有聚氧乙烯基和/或聚氧丙烯基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上述含有烷氧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可列举(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正-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正-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乙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正-丙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正-丁氧基)丙酯等。
作为上述具有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甲基)丙烯酸氰基甲酯、(甲基)丙烯酸1-氰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氰基乙酯、(甲基)丙烯酸1-氰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氰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氰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氰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氰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6-氰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氰基辛酯等。
作为上述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可列举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基丙烯腈等。
作为上述乙烯基醚化合物,可列举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乙烯基正丁基醚、乙烯基苯基醚、乙烯基环己基醚等。这些可单独使用,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乙烯基酯单体,可列举甲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
作为上述共轭二烯,可列举1,3-丁二烯、异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2-甲基-1,3-戊二烯、1,3-己二烯、 4,5-二乙基-1,3-辛二烯、3-丁基-1,3-辛二烯、氯丁二烯等。
此外,还可列举马来酰亚胺、N-甲基马来酰亚胺、N-丁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马来酸酯化合物;衣康酸酯化合物;乙烯基吡啶等N-乙烯基杂环化合物等。
这些其他的单体中,优选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通过将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与丙烯酸并用,从而得到着色的抑制优异的分散剂。
上述聚合工序中,单体还包含丙烯酸以外的其他单体的情况下,丙烯酸的含量相对于上述单体总量100质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地,为使作为100质量%的单体总量为丙烯酸的情形。如果丙烯酸的含量为70质量%以上,能够使得到的分散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得充分。
上述聚合工序中,作为链转移剂,使用次磷酸盐。该次磷酸盐只要是具有链转移作用的化合物,则并无特别限定,具体地,可列举次磷酸钠、次磷酸钾、次磷酸锂、次磷酸钙、次磷酸镁和次磷酸钡等。这些可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中,优选次磷酸钠。
上述次磷酸盐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质量份,为1.4~4.4质量份,优选为2.0~4.0质量份,更优选为2.5~3.5质量份。如果次磷酸盐的使用量为上述范围内,高效地得到重均分子量为4,500~8,500的聚合物。此外,次磷酸盐的使用量为4.4质量份以下的情况下,得到副产的亚磷酸盐和磷酸盐的含量少的分散剂,由此能够制成通过湿式粉碎得到的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低、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得到抑制、长期分散稳定性优异的分散剂。再有,如果次磷酸盐的使用量多(例如比4.4质量份多地使用),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升高,发生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推测这是作为由次磷酸盐生成的副产物的亚磷酸盐和磷酸盐增加,该副产物与碳酸钙形成难溶解性化合物,从而产生粘度上升。
此外,上述聚合工序中,作为聚合引发剂(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使用过硫酸盐。对该过硫酸盐并无特别限定,具体地,可列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过硫酸钾等。这些可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中,从聚合工序后进行的中和工序中难以产生挥发成分出发,优选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
上述过硫酸盐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质量份,为0.3~1.5质量份,优选为0.4~1.4质量份,更优选为0.6~1.2质量份。如果过硫酸盐的使用量为上述范围内,能够减少未反应的单体。此外,过硫酸盐的使用量为1.5质量份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制成副产的硫酸盐的含量少的分散剂。再有,如果过硫酸盐的使用量多(例如比1.5质量份多地使用),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升高,发生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推测这与次磷酸盐的情形同样地,由过硫酸盐生成的副产物的硫酸盐增加,该副产物与碳酸钙形成难溶解性化合物,从而产生粘度上升。
上述聚合工序中,作为溶剂,使用异丙醇的水溶液。
此外,异丙醇在上述聚合工序中也作为链转移剂发挥作用。因此,异丙醇水溶液用作反应溶剂和链转移剂。
异丙醇水溶液的异丙醇浓度,优选为5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8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60质量%,特别优选为15~55质量%,也可为20~50质量%或30~50质量%。
如果异丙醇的浓度为5质量%以上,异丙醇具有的作为链转移剂的链转移效果有效地发挥作用。此外,如果异丙醇的浓度升高,与其相伴,链转移效果的作用也变得优异。
此外,上述聚合工序中,异丙醇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质量份,优选为15~80质量份,更优选为45~75质量份。如果异丙醇的使用量为15质量份以上,异丙醇的链转移效果有效地发挥作用。此外,如果为80质量份以下,原料的溶解性提高。
上述聚合工序是对于包含丙烯酸的单体,使用异丙醇的水溶液作为反应溶剂,在次磷酸盐和过硫酸盐的存在下使包含丙烯酸的单体聚合而得到具有来自上述单体的结构单元的第1聚合物的工序。
作为上述聚合工序中的反应温度,为68~82℃,优选为70~80℃。通过使反应温度为82℃以下,使聚合顺利地进行,同时能够抑制分子量调节剂的次磷酸被氧化为亚磷酸盐、磷酸盐,能够制成副产物的亚磷酸盐和磷酸盐的含量少的分散剂。此外,通过使反应温度为68℃以上,能够得到未反应的单体少的分散剂。
上述聚合工序可以是间歇聚合法,也可以是连续聚合法。间歇聚合法的情况下,供给包含单体的原料(原料组合物)等的工序的所需时间优选为2~12小时,更优选为3~8小时。如果所需时间为2小时以上,聚合热的除热变得容易,如果为12小时以下,生产率提高,因此优选。
反应装置能够使用在间歇式的聚合中公知的反应器,优选具有搅拌器和温度调节用装置的反应器。搅拌器只要是设置有公知的搅拌叶片的搅拌器,则并无特别限制,作为该搅拌叶片,可列举锚式叶片、桨式叶片、螺旋桨式叶片、涡轮桨式叶片、螺带式叶片或大型平板叶片等。此外,作为上述温度调节用装置,能够采用夹套、内部盘管或板式热交换器等公知的内部和/或外部热交换器。进而,为了提高搅拌效率等,可在反应器中根据需要设置挡板等。
此外,连续聚合法的情况下,工艺优选采用多段CSTR(具有多个反应槽的连续搅拌槽型反应器)进行。这种情况下,各反应槽的平均滞留时间优选60~240分钟,更优选80~180分钟。如果平均滞留时间为60分钟以上,能够使未反应的单体减少。此外,如果为240分钟以下,能够使反应槽的尺寸变小。
连续聚合的情况下,搅拌器和温度调节用装置等也能够使用与上述间歇式同样的搅拌器和温度调节用装置等。
对上述聚合工序中得到第1聚合物的聚合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以下的(1)~(3)的方式。
(1)在反应容器中保持规定量的异丙醇水溶液。然后,将由单体、异丙醇水溶液和次磷酸盐组成的原料混合物以及过硫酸盐滴入反应容器,进行聚合反应。
(2)制备由单体、异丙醇水溶液和次磷酸盐组成的原料混合物,将上述原料混合物和过硫酸盐滴入反应容器,进行聚合反应。
(3)将异丙醇水溶液投入反应容器,在与反应温度相同的温度或与其接近的温度下保持。然后,将单体和次磷酸盐和过硫酸盐滴入该反应容器,进行聚合反应。
这些中,从得到均一的聚合物出发,优选上述(1)的方式。
此外,作为上述(1)的具体例,可以是如下方法:在反应容器中预先在与反应温度相同的温度或与其接近的温度下保持规定量(总使用量的20~80质量%)的异丙醇水溶液,另一方面,制备投入上述反应容器的剩余的异丙醇水溶液、单体和次磷酸盐组成的原料混合物,然后,向保持着异丙醇水溶液的上述反应容器中滴入上述原料混合物和过硫酸盐,进行聚合反应。
上述聚合工序中,通过将具有分子量调节剂的作用的异丙醇用于溶剂,并且将分子量调节剂的次磷酸盐和聚合引发剂的过硫酸盐并用,使用了该分散剂的情况下,能够制成得到的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低、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得到抑制的碳酸钙浆料。这使使用的次磷酸盐和过硫酸盐的添加量减少,由次磷酸盐副产的亚磷酸盐和磷酸以及由过硫酸盐副产的硫酸盐等副产物少,因此上述副产物与碳酸钙的难溶解性化合物的形成得到抑制,由此浆料的初期粘度低,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得到抑制。
通过上述聚合工序,得到由包含丙烯酸的单体形成的第1聚合物。该第1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4500~8500。上述重均分子量能够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使用聚丙烯酸钠等标准物质来测定。如果上述第1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500~8500,能够使后面的中和工序后得到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500~8500。
上述中和工序是将构成由上述聚合工序得到的第1聚合物的来自上述单体的结构单元具有的羧基中和的工序。通过该中和工序,能够将上述羧基的一部分中和,得到分散剂中含有的丙烯酸系聚合物。
上述中和工序中的上述羧基的中和能够采用碱性化合物进行。作 为上述碱性化合物,只要是能够将羧基中和的化合物,则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无机碱性化合物、有机碱性化合物。这些可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上述无机碱性化合物,可列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等碱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等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以及氨水等。
作为上述有机碱性化合物,可列举一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等有机胺化合物。这些碱性化合物中,优选挥发成分的产生少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更优选氢氧化钠。
上述中和工序中,使上述第1聚合物具有的上述羧基中和的量(中和率)为15~95摩尔%,优选为20~90摩尔%。如果上述中和率为15~95摩尔%,能够制成使碳酸钙分散的分散性能优异的分散剂。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是将包含丙烯酸的单体聚合、将来自上述单体的羧基的一部分中和而成的聚合物,也有时在其末端等的一部分包含来自用于上述聚合的次磷酸盐和过硫酸盐的构成。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500~8500,优选为5000~8000。上述重均分子量与上述同样地能够采用GPC、使用聚丙烯酸钠等标准物质测定。如果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成为使碳酸钙分散的分散性能优异的分散剂,能够制成得到的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低、而且经时引起的粘度上升少的分散剂。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分散剂,除了上述聚合工序和上述中和工序以外,在上述聚合工序之后可还具备浓缩工序。此外,优选在上述聚合工序和上述中和工序之间具备上述浓缩工序。
对于上述浓缩工序,是从包含由上述聚合工序得到的第1聚合物的反应液中将异丙醇馏出、得到使异丙醇减少的浓缩组合物的工序。
对于上述浓缩工序,通过将反应系减压和/或将反应系加热,能够将异丙醇馏出到体系外。由此,能够从反应液将异丙醇馏出。此外,馏出的异丙醇通常为与水的共沸混合物。因此,上述浓缩工序中,异丙醇作为水溶液从反应液中馏出,成为使异丙醇和水减少的浓缩组合 物。
此外,对上述浓缩工序中的异丙醇的馏出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通过将反应系供于减压,将其内温保持在异丙醇的共沸温度以上,从而能够将水和异丙醇馏出到体系外。此外,也可通过将反应液通入减压的薄膜蒸发器,从而将水和异丙醇馏出到体系外。
通过浓缩工序,得到的浓缩组合物中所含的异丙醇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0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质量ppm以下,特别优选为1000质量ppm以下。
此外,能够将浓缩工序中馏出的异丙醇水溶液回收。然后,能够将该回收的异丙醇水溶液在聚合工序中反复使用。将异丙醇水溶液再利用的情况下,不必将馏出的异丙醇废弃,使成本减少,能够成为生产效率优异并且环境保护优异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及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
此外,将异丙醇水溶液回收的情况下,异丙醇的浓度有时在回收前和回收后变化。这是因为,回收的异丙醇作为异丙醇与水的共沸混合物,在馏出后被回收,因此即使在聚合工序中使用了高浓度的异丙醇水溶液的情况下,被回收的异丙醇水溶液的异丙醇浓度也通常为60质量%程度以下。
另一方面,上述聚合工序中,为了制造工序的效率化,即使将回收的异丙醇水溶液再利用的情况下,也优选异丙醇水溶液的浓度在一定的浓度下使用。即,使异丙醇的浓度为60质量%以上的高浓度下进行聚合工序的情况下,被回收的异丙醇水溶液的浓度通过馏出有时比回收前低。这种情况下,必须将回收的异丙醇水溶液浓缩以成为这样的高浓度。此外,因异丙醇水溶液的浓度,也有时回收的异丙醇水溶液的浓度比回收前高。回收的异丙醇水溶液的浓度比回收前高的情况下,可新添加水,调节浓度。但是,将回收的异丙醇水溶液浓缩以成为这样的高浓度的情况下,浓缩设备变得必要,制造效率变差。
因此,异丙醇水溶液的异丙醇的浓度,通过在浓缩工序中成为比回收的异丙醇水溶液的异丙醇的浓度低的浓度,能够将异丙醇水溶液 再循环利用。作为用于将该异丙醇水溶液回收使用的异丙醇的浓度,优选为15~55质量%,更优选为20~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50质量%。再有,将回收的异丙醇水溶液再利用的情况下,对于异丙醇水溶液,优选地调节异丙醇浓度,在聚合工序中再利用。
将由上述浓缩工序得到的浓缩组合物供给上述中和工序,将上述第1聚合物具有的羧基的一部分中和,能够得到分散剂中含有的丙烯酸系聚合物。
本发明的分散剂包含通过具备上述聚合工序和上述中和工序等而得到的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能够制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在水系介质中溶解的溶液或者丙烯酸系聚合物在水系介质中分散的分散液。再有,所谓上述水系介质,是包含水的介质,可以只是水,也可以是含水的混合物。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分散剂,能够使通过具备上述聚合工序和上述中和工序而得到的反应生成物形成的反应液(a)、或者、通过具备上述聚合工序、上述浓缩工序和上述中和工序而得到的反应液(b)作为本发明的分散剂。这些中,从高效率地得到分散剂的观点出发,优选使反应液(b)为分散剂。此外,这些分散剂可以是进一步加入水系介质的产物。
此外,上述反应液(b)成为了丙烯酸系聚合物在水系介质中溶解的水溶液,有时含有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的、次磷酸盐和/或其副产物、过硫酸盐和/或其副产物、中和工序中使用的碱性化合物。此外,在反应液(b)中,有时也含有异丙醇,即含有浓缩工序后的含量分的异丙醇。
再有,反应液(b)中所含的异丙醇的含量可为1质量%以下,优选为500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200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质量ppm以下。
本发明的分散剂为上述反应液(b)的情况下,对pH和固形分浓度并无特别限定。作为pH,优选为3~8,更优选为3~7。此外,作为固形分浓度,优选为35~55%,更优选为40~50%。
此外,本发明的分散剂可还含有消泡剂和防腐剂等其他成分。
作为上述消泡剂,可列举聚醚系、矿物油系、有机硅系和酰胺系等。本发明的分散剂含有上述消泡剂的情况下,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质量份,其含量优选为0.01~1.0质量份。
作为上述防腐剂,可列举异噻唑啉系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等。本发明的分散剂含有上述防腐剂的情况下,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质量份,其含量优选为0.001~1.0质量份。
本发明的分散剂可以是在水系介质中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和根据需要配合的上述其他成分的溶液或分散液。
此外,本发明的分散剂含有上述其他成分的情况下,添加其他成分进行混合。再有,对上述混合并无特别限定,能够采用公知的方法进行。
使用本发明的分散剂得到碳酸钙浆料的情况下,作为分散剂的配合量,并无特别限定,相对于碳酸钙100质量份,优选以丙烯酸系聚合物为0.1~10.0质量份以及水系介质为25~100质量份的方式配合。
然后,采用公知的方法将如上所述配合的、碳酸钙和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分散剂的混合物进行湿式粉碎,从而能够得到碳酸钙浆料。
本发明的分散剂,适合作为碳酸钙的分散性优异、将碳酸钙进行湿式粉碎而得到碳酸钙浆料时的碳酸钙用分散剂使用。使用本发明的分散剂得到的碳酸钙浆料能够成为初期粘度低、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得到抑制、长期分散稳定性优异的浆料。
此外,本发明的分散剂含有上述其他成分的情况下,能够将丙烯酸系聚合物和根据需要添加的其他成分混合。此外,本发明的分散剂为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采用水系介质形成的水溶液或分散液的情况下,在该水溶液和分散液中根据需要添加其他成分并混合。再有,对上述混合并无特别限定,能够采用公知的方法进行。
实施例
以下与比较例一起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当然,不应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应予说明,以下内容中“份”和“%” 如无特别说明则以质量为基准。
此外,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Mw”意味着重均分子量。该“Mw”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该GPC的测定条件为:作为GPC的装置,使用HLC8020システム(东ソー株式会社制造),柱是将G4000PWxl、G3000PWxl和G2500PWxl(柱均为东ソー株式会社制造)连接而使用。此外,洗脱液为0.1MNaCl+磷酸缓冲液(pH7),校正曲线使用聚丙烯酸Na(创和科学株式会社制造)作成。
此外,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湿式粉碎后的重质碳酸钙的浆料的粘度和在25℃下静置7天后的浆料的粘度是使用B型粘度计在25℃、60rpm的条件下测定。
此外,湿式粉碎后的重质碳酸钙的浆料的中值粒径和浆料的湿式粉碎后的浆料的小于1.32μm的积分值是使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LA-910(堀场制作所株式会社制造)测定。
<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备和重质碳酸钙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1-1(分散剂1-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1的浆料的制备)
在具备搅拌器和冷凝器的烧瓶中装入异丙醇(以下也简称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500g,保持在80℃。接下来,向该烧瓶中用4小时通过滴入供给将丙烯酸(以下也简称为“AA”)600g、次磷酸钠20g和IPA浓度36%的水溶液270g混合的混合液和15%过硫酸钠水溶液40g,使其反应(聚合)。进而,滴加结束后,将反应液在80℃保持1小时使其反应(聚合)。接下来,对于得到的反应液,边投入脱离子水边将IPA减压馏出直至IPA浓度达到1000质量ppm以下。接着,将IPA减压馏出的反应液保持在80℃,供给32%氢氧化钠水溶液以使中和率达到22摩尔%。由此得到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1。分散剂1-1中所含的丙烯酸系聚合物1-1的Mw为6000。此外,将分散剂的制备中使用的、各原料的使用量、各原料的浓度以及相对于单体100份的原料的比例等示于表1。
将17g由上述得到的分散剂1-1、离子交换水320g和重质碳酸钙 (丸尾钙株式会社制、“炭カルA”)900g投入圆筒形容器中,轻轻地搅拌,混合均匀。接下来,将介质(1mmφ陶瓷珠粒)3000g投入上述圆筒形容器中,以1000rpm搅拌50分钟,从而将重质碳酸钙湿式粉碎。然后,通过200目(目,日本古代的单位,每0.303m的网孔数)滤布,回收浆料,添加离子交换水,将固形分调节为75%,得到了重质碳酸钙的浆料。然后,如上所述测定该浆料的湿式粉碎后即刻的粘度和在25℃下静置7天后的粘度,结果湿式粉碎后即刻的粘度为210mPa·s,7天后的粘度为1800mPa·s。
此外,如上所述测定湿式粉碎后即刻的浆料的中值粒径和小于1.32μm的积分值,结果中值粒径为0.67μm,小于1.32μm的积分值为100%。将这些的结果示于表1。
再有,将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用于分散剂的制备的、各原料的使用量、各原料的浓度和相对于单体100份的原料的比例等示于表1~6。此外,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与实施例1-1同样地测定分散剂中所含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Mw、湿式粉碎后的重质碳酸钙的浆料的粘度、25℃下静置7日后的浆料的粘度、湿式粉碎后的重质碳酸钙的浆料的中值粒径和浆料的湿式粉碎后的浆料的小于1.32μm的积分值,将各自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6。
实施例1-2(分散剂1-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1-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1-1中分散剂1-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水溶液制备分散剂1-2。
测定上述实施例1-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1-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2,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 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2-1(分散剂2-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2-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IPA浓度36%的水溶液替换为IPA浓度为48%的水溶液使用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2-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2-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2-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2-2(分散剂2-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2-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2-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2-1中分散剂2-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水溶液,制备分散剂2-2。测定上述实施例2-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8%。由于该IPA水溶液的浓度与实施例2-1中使用的IPA的浓度相同,因此没有进行浓度的调整。然后,使用了该回收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2-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2-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2-2,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3-1(分散剂3-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3-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次磷酸钠的量从20g变为17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3-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3-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3-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3-2(分散剂3-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3-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3-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3-1中分散剂3-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水溶液,制备分散剂3-2。
测定上述实施例3-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3-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3-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3-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3-2,与实施例3-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4-1(分散剂4-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4-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过硫酸钠水溶液的量从40g变为30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4-1、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4-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4-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4-2(分散剂4-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4-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4-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4-1中分散剂4-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4-2。
测定上述实施例4-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4-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4-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4-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4-2,与实施例4-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5-1(分散剂5-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5-1的浆料的制备)
将实施例1-1中的IPA的烧瓶中的保持温度、聚合中的反应温度、中和时的温度从80℃变为75℃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5-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5-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5-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5-2(分散剂5-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5-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5-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5-1中分散剂5-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5-2。
测定上述实施例5-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5-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5-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5-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5-2,与实施例5-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6-1(分散剂6-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6-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使实施例1-1中的采用32%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中和率从22摩尔%变为中和率40摩尔%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6-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5的分散剂6-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6-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6-2(分散剂6-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6-2的浆料的制 备)
实施例6-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6-1中分散剂6-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6-2。
测定上述实施例6-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6-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6-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6-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5的分散剂6-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6-2,与实施例6-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7-1(分散剂7-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7-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IPA浓度36%的水溶液替换为IPA浓度为20%的水溶液使用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7-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7-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7-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7-2(分散剂7-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7-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7-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7-1中分散剂7-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7-2。
测定上述实施例7-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25%。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7-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20%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7-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7-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7-2,与实施例7-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8-1(分散剂8-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8-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IPA浓度36%的水溶液替换为IPA浓度为53%的水溶液使用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8-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8-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8-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8-2(分散剂8-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8-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8-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8-1中分散剂8-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8-2。
测定上述实施例8-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53%。由于该IPA水溶液的浓度与实施例8-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因此没有进行浓度的调整。然后,与实施例8-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8-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8-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8-2,与实施例8-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9-1(分散剂9-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9-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次磷酸钠的量从20g变为9.5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9-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9-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9-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9-2(分散剂9-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9-2的浆料的制 备)
实施例9-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9-1中分散剂9-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水溶液,制备分散剂9-2。
测定上述实施例9-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9-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9-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9-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9-2,与实施例9-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0-1(分散剂10-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0-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次磷酸钠的量从20g变为26.5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0-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0-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0-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0-2(分散剂10-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0-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10-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10-1中分散剂10-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水溶液,制备分散剂10-2。
测定上述实施例10-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10-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0-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9-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0-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0-2,与实施例10-1同样地得到了重 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1-1(分散剂11-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1-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过硫酸钠水溶液的量从40g变为12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1-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1-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1-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1-2(分散剂11-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1-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11-2中,使用了上述实施例11-1中分散剂11-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11-2。
测定上述实施例11-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11-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1-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1-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1-2,与实施例1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2-1(分散剂12-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2-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过硫酸钠水溶液的量从40g变为60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2-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2-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2-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2-2(分散剂12-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2-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12-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12-1中分散剂12-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12-2。
测定上述实施例12-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12-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2-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2-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2-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2-2,与实施例12-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3-1(分散剂13-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3-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采用32%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中和率从22摩尔%变为中和率18摩尔%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3-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3的分散剂13-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3-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3-2(分散剂13-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3-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13-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13-1中分散剂13-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13-2。
测定上述实施例13-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13-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3-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3-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3的分散剂13-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3-2,与实施例13-1同样地得到了重 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4-1(分散剂14-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4-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使实施例1-1中的采用32%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中和率从22摩尔%变为中和率90摩尔%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4-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7的分散剂14-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4-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4-2(分散剂14-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4-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14-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14-1中分散剂14-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14-2。
测定上述实施例14-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14-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4-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4-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7的分散剂14-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4-2,与实施例14-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5-1(分散剂15-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5-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IPA浓度36%的水溶液替换为IPA浓度为65%的水溶液,将次磷酸钠的量从20g变为15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5-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5-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5-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5-2(分散剂15-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5-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15-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15-1中分散剂15-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水溶液,制备分散剂15-2。测定上述实施例15-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55%。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15-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进行浓缩,调整为IPA浓度为65%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5-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5-2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5-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5-2,与实施例15-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6-1(分散剂16-1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6-1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使实施例1-1中的由丙烯酸600g组成的单体变为丙烯酸575g和丙烯酸甲酯25g,在丙烯酸以外还使用了丙烯酸甲酯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6-1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6-1。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6-1,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实施例16-2(分散剂16-2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6-2的浆料的制备)
实施例16-2中,使用上述实施例16-1中分散剂16-1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16-2。
测定上述实施例16-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实施例16-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6-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6-2的、固 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6-2。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6-2,与实施例16-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1-1(分散剂1-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IPA浓度36%的水溶液替换为IPA浓度为10%的水溶液使用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1C,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1-2(分散剂1-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1-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1-1中分散剂1-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1-2C。
测定上述比较例1-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2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1-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10%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2C,与比较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2-1(分散剂2-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2-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IPA浓度36%的水溶液替换为IPA浓度为65%的水溶液使用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2-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2-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2-1C,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2-2(分散剂2-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2-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2-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2-1中分散剂2-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2-2C。
测定上述比较例2-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55%。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2-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进行浓缩,调整为IPA浓度65%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2-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2-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2-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2-2C,与比较例2-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3-1(分散剂3-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3-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次磷酸钠的量从20g变为6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3-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3-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3-1C,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3-2(分散剂3-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3-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3-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3-1中分散剂3-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3-2C。
测定上述比较例3-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3-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3-1同样地 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3-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3-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3-2C,与比较例3-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4-1(分散剂4-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4-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次磷酸钠的量从20g变为33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4-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4-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4-1C,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4-2(分散剂4-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4-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4-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4-1中分散剂4-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4-2C。
测定上述比较例4-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4-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4-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4-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4-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4-2C,与比较例4-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5-1(分散剂5-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5-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过硫酸钠水溶液的量从40g变为7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5-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5-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5-1C,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 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5-2(分散剂5-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5-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5-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5-1中分散剂5-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5-2C。
测定上述比较例5-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5-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5-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5-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5-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5-2C,与比较例5-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6-1(分散剂6-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6-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过硫酸钠水溶液的量从40g变为80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6-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6-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6-1C,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6-2(分散剂6-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6-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6-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6-1中分散剂6-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6-2C。
测定上述比较例6-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6-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6-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6-2C的、固 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6-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6-2C,与比较例6-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7-1(分散剂7-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7-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IPA在烧瓶中的保持温度、聚合时的反应温度、中和时的温度从80℃变为60℃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7-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7-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7-1C,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7-2(分散剂7-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7-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7-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7-1中分散剂7-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7-2C。
测定上述比较例7-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7-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7-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7-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7-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7-2C,与比较例7-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8-1(分散剂8-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8-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IPA在烧瓶中的保持温度、聚合时的反应温度、中和时的温度从80℃变为89℃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8-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8-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8-1C,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8-2(分散剂8-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8-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8-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8-1中分散剂8-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8-2C。
测定上述比较例8-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8-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8-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8-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8-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8-2C,与比较例8-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9-1(分散剂9-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9-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采用32%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中和率从22摩尔%变为中和率10摩尔%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9-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2的分散剂9-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9-1C,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9-2(分散剂9-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9-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9-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9-1中分散剂9-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9-2C。
测定上述比较例9-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9-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 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9-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8-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2的分散剂9-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9-2C,与比较例9-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10-1(分散剂10-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0-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采用32%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中和率从22摩尔%变为中和率98摩尔%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0-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9的分散剂10-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0-1C,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10-2(分散剂10-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0-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10-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10-1中分散剂10-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10-2C。
测定上述比较例10-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10-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0-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0-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9的分散剂10-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0-2C,与比较例10-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11-1(分散剂11-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1-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IPA浓度36%的水溶液变为IPA浓度为10%的水溶液,以及将过硫酸钠水溶液的量从40g变为80g以外,与实施 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1-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1-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1-1C,与实施例1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11-2(分散剂11-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1-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11-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11-1中分散剂11-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11-2C。
测定上述比较例11-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2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11-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10%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1-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1-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1-2C,与比较例1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12-1(分散剂12-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2-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次磷酸钠的量从20g变为6g,以及将过硫酸钠水溶液的量从40g变为80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2-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2-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2-1C,与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12-2(分散剂12-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2-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12-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12-1中分散剂12-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12-2C。
测定上述比较例12-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 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12-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2-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2-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2-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2-2C,与比较例12-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13-1(分散剂13-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3-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IPA浓度36%的水溶液变为IPA浓度为10%的水溶液,以及将次磷酸钠的量从20g变为33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3-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3-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3-1C,与实施例13-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13-2(分散剂13-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3-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13-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13-1中分散剂13-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13-2C。
测定上述比较例13-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2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13-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10%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3-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3-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3-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3-2C,与比较例13-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14-1(分散剂14-1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4-1C的浆料的制备)
除了将实施例1-1中的IPA在烧瓶中的保持温度、聚合时的反应温度、中和时的温度从80℃变为60℃,以及将过硫酸钠水溶液的量从40g变为80g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4-1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4-1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4-1C,与实施例14-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比较例14-2(分散剂14-2C的制备和使用了分散剂14-2C的浆料的制备)
比较例14-2中,使用上述比较例14-1中分散剂14-1C的制备时馏出、回收的IPA,制备分散剂14-2C。
测定上述比较例11-1中回收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结果IPA浓度为40%。为了使该回收的IPA水溶液与比较例14-1中使用的IPA水溶液的浓度相同,添加脱离子水,调整为IPA浓度36%的水溶液。然后,使用了该经浓度调节的IPA水溶液,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4-1同样地进行聚合、减压馏出和中和,得到了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14-2C的、固形分浓度为40%以及pH为4的分散剂14-2C。
然后,使用得到的分散剂14-2C,与比较例14-1同样地得到了重质碳酸钙浆料。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实施例1-1~16-2中,次磷酸钠和过硫酸钠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质量份,分别为1.4~4.4份和0.3~1.5份的范围内,聚合工序的反应温度为68~82℃的范围,并且得到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500~8,500,以及羧基的中和率也为15~95摩尔%。而且,由上述的结果可知,实施例1-1~16-2的分散剂是通过湿式粉碎得到的碳酸钙浆料的初期粘度低、经时引起的粘度的显著的上升得到抑制的分散剂。
另一方面,比较例1-1和1-2中,由于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大达11000,因此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高,而且对于7日后的浆料粘度,也看到了显著的上升。此外,比较例2-1和2-2中, 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小,但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过小,为4300和4200,因此对于7日后的浆料粘度,看到显著的上升。此外,比较例1-1和1-2中,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大,比较例2-1和2-2中,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小。对于该丙烯酸系聚合物(第1聚合物)的分子量,在限定了次磷酸盐和过硫酸盐的使用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IPA的量进行调节。即,比较例1-1和1-2的IPA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份,为13份,比实施例1-1的46份少,比较例2-1和2-2的IPA使用量多达83份,由此影响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分子量。再有,比较例2-1和2-2中使用的IPA水溶液浓度为65%的高浓度,因此将回收的IPA再利用时,该回收的IPA水溶液(共沸混合物)必须浓缩。
此外,比较例3-1和3-2中,次磷酸钠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份,少达1份,因此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变大,为10900和10800,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高,而且对于7日后的浆料粘度,看到了显著的上升。
此外,比较例4-1和4-2中,次磷酸钠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份多达5.5份,因此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小,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高,而且对于7日后的浆料粘度,也看到了显著的上升。
此外,比较例5-1和5-2中,过硫酸钠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份少达0.2份,因此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大达9100和9900,而且未反应的丙烯酸增多,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高,而且对于7日后的浆料粘度,也看到了显著的上升。而且,在比较例5-1中,发现在回收的IPA水溶液中混入丙烯酸,认为该回收的IPA的再利用不适合。
此外,比较例6-1和6-2中,过硫酸钠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份多达2.0份,因此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适当的范围内,但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高,而且对于7日后的浆料粘度,也看到了显著的上升。
此外,比较例7-1和7-2中,聚合工序中的反应温度低达60℃, 因此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变得略大,而且未反应的丙烯酸变多,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高,而且对于7日后的浆料粘度,看到了显著的上升。而且,在比较例7-1中,在回收的IPA水溶液中发现混入丙烯酸,认为该回收的IPA的再利用不适合。
此外,比较例8-1和8-2中,聚合工序中的反应温度高达89℃,因此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适当的范围内,但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高,而且对于7日后的浆料粘度,也看到了显著的上升。
此外,比较例9-1和9-2中,羧基的中和率低达10摩尔%,因此不能进行碳酸钙的粉碎,未得到浆料。此外,对于比较例10-1和10-2,由于羧基的中和率高达98摩尔%,因此能够进行碳酸钙的粉碎,但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高,而且对于7日后的浆料粘度,也看到了显著的上升。
此外,比较例11-1和11-2中,使过硫酸钠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份多达2份,另一方面,为了使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在适当范围内,因此使IPA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份为13份。由此,得到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7400左右的适当范围内,但由于过硫酸钠的使用量多,因此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高,而且对于7日后的浆料粘度,也看到了显著的上升。
此外,比较例12-1和12-2中,使过硫酸钠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份多达2份,另一方面,为了使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在适当范围内,因此使次磷酸钠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份为1份。由此,得到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6900左右的适当范围内,但仍由于过硫酸钠的使用量多,因此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高,而且对于7日后的浆料粘度,也看到了显著的上升。
此外,比较例13-1和13-2中,使次磷酸钠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份多达5.5份,另一方面,为了使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在适当范围内,使IPA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份为13份。由此,得到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7100左右的适当范围内,但由于次磷酸钠的使用量多,因此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高,而且对于 7日后的浆料粘度,也看到了显著的上升。
此外,比较例14-1和14-2中,使过硫酸钠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100份多达2份,另一方面,使聚合工序中的反应温度为60℃。由此,得到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7300左右的适当范围内,但仍由于过硫酸钠的使用量多,因此碳酸钙的粉碎时的浆料粘度高,而且对于7日后的浆料粘度,也看到了显著的上升。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由于发挥优异的碳酸钙分散性和长期分散稳定性,因此能够特别有效地作为碳酸钙的湿式粉碎用分散剂使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能够高效率地制造上述碳酸钙用分散剂。进而,在聚合工序中使用本发明的浓缩工序中回收的异丙醇的情况下,不必将馏出的异丙醇废弃,能够降低成本,能够成为生产效率优异并且环境保护方面也优异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

Claims (10)

1.碳酸钙用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该丙烯酸系聚合物通过具备如下工序的制造方法而得到:聚合工序,其中使用异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在次磷酸盐和过硫酸盐的存在下使包含丙烯酸的单体聚合;中和工序,其中将构成上述聚合工序中得到的聚合物的结构单元具有的羧基的15~95摩尔%中和,所述结构单元来自上述包含丙烯酸的单体,
相对于上述单体100质量份,上述次磷酸盐的使用量为1.4~4.4质量份,
相对于上述单体100质量份,上述过硫酸盐的使用量为0.3~1.5质量份,
相对于上述包含丙烯酸的单体总量100质量%,在上述包含丙烯酸的单体中包含70质量%以上的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的丙烯酸,
上述聚合工序的反应温度为68~82℃,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500~8,50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其中,在上述聚合工序后具备将异丙醇馏出的浓缩工序。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其中,在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在上述浓缩工序中通过上述馏出而回收的异丙醇。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其中,上述异丙醇水溶液的异丙醇浓度为15~55质量%。
5.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其中,相对于上述包含丙烯酸的单体总量100质量%,在上述包含丙烯酸的单体中含有80~100质量%的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的丙烯酸。
6.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是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聚合工序,其中使用异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在次磷酸盐和过硫酸盐的存在下使包含丙烯酸的单体聚合;中和工序,其中将构成在上述聚合工序中得到的聚合物的结构单元具有的羧基的15~95摩尔%中和,所述结构单元来自上述包含丙烯酸的单体,
相对于上述单体100质量份,上述次磷酸盐的使用量为1.4~4.4质量份,
相对于上述单体100质量份,上述过硫酸盐的使用量为0.3~1.5质量份,
相对于上述包含丙烯酸的单体总量100质量%,在上述包含丙烯酸的单体中包含70质量%以上的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的丙烯酸,
上述聚合工序的反应温度为68~82℃,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500~8,500。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聚合工序后具备将异丙醇馏出的浓缩工序。
8.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在上述浓缩工序中通过上述馏出而回收的异丙醇。
9.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异丙醇水溶液的异丙醇浓度为15~55质量%。
10.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碳酸钙用分散剂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上述包含丙烯酸的单体总量100质量%,在上述包含丙烯酸的单体中含有80~100质量%的上述聚合工序中使用的丙烯酸。
CN201180034812.2A 2010-07-15 2011-06-27 碳酸钙用分散剂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0029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1049 2010-07-15
JP2010-161049 2010-07-15
PCT/JP2011/064687 WO2012008294A1 (ja) 2010-07-15 2011-06-27 炭酸カルシウム用分散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2980A CN103002980A (zh) 2013-03-27
CN103002980B true CN103002980B (zh) 2015-09-09

Family

ID=45469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4812.2A Active CN103002980B (zh) 2010-07-15 2011-06-27 碳酸钙用分散剂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240411B2 (zh)
KR (1) KR101800918B1 (zh)
CN (1) CN103002980B (zh)
WO (1) WO20120082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9309B (zh) 2012-07-23 2016-08-24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丙烯酸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其用途
WO2014189020A1 (ja) * 2013-05-24 2014-11-27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炭酸カルシウム用分散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23613B2 (ja) * 2015-08-18 2019-12-25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水溶性重合体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利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0132A (zh) * 2006-05-31 2007-08-22 北京盖雅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碳酸钙分散剂
CN101323651A (zh) * 2008-07-24 2008-12-17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丙烯酸系聚合物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7640A (ja) 1995-07-24 2001-04-03 Sanyo Chem Ind Ltd 分散剤
JPH11128715A (ja) * 1997-11-04 1999-05-18 Nippon Shokubai Co Ltd 無機顔料分散剤
JP2000038491A (ja) * 1998-07-23 2000-02-08 Toagosei Co Ltd 無機顔料分散剤及び分散方法
JPWO2004087574A1 (ja) * 2003-03-31 2006-06-29 サンノプコ株式会社 重質炭酸カルシウム湿式粉砕工程用分散剤
KR101561719B1 (ko) 2008-05-21 2015-10-19 도아고세이가부시키가이샤 안료 분산제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0132A (zh) * 2006-05-31 2007-08-22 北京盖雅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碳酸钙分散剂
CN101323651A (zh) * 2008-07-24 2008-12-17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丙烯酸系聚合物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08294A1 (ja) 2012-01-19
CN103002980A (zh) 2013-03-27
KR101800918B1 (ko) 2017-11-23
KR20130089251A (ko) 2013-08-09
JP5240411B2 (ja) 2013-07-17
JPWO2012008294A1 (ja) 2013-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5569B (zh) 制备聚合物的方法
CN102131832B (zh) 聚合物分散体
CN101384646A (zh) 制造阳离子稳定化且水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组合物的方法
CN103002980B (zh) 碳酸钙用分散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94947A (zh) 一种造纸用高性能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
CN101778872B (zh) 连续的聚合方法
CN101628953A (zh) 一种高分子量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7849185B (zh) 水溶性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利用
KR101933748B1 (ko) 아크릴산계 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의 용도
CN103025416B (zh) 碳酸钙用分散剂及其连续生产方法
CN104169309A (zh) 丙烯酸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其用途
CN102858709A (zh) 矿棉纤维毡及其生产和用途
CN103415538A (zh) 在喷射环流反应器中通过乳液聚合或悬液聚合生产聚合物的方法
JP6119850B2 (ja) 炭酸カルシウム用分散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234093A (zh) 丙烯酸系聚合物颗粒及其制造方法、油墨组合物以及涂料组合物
KR20170008966A (ko) 그라프트 구조의 양쪽이온성 폴리아크릴아미드계 지력증강제의 제조방법
CN102358766B (zh) 一种粘土改性室温自交联核壳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方法
CA2839978C (en) Polymer product and the use of the same as a dispersing agent
CN113661189B (zh) 树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树脂颗粒的亲水性赋予剂
JP3637709B2 (ja) カチオン系重合体含有水性液の製造法
CN101228317A (zh) 疏水性聚合物及其在制备纤维素纤维组合物中的用途
CN101007859A (zh) 高橡胶含量的mbs乳液后处理工艺
CN108912266A (zh) 一种造纸用乳液型阴离子干强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7986426A (zh) 一种防水乳液用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4685717A (zh) 一种阳离子中和剂、高固含丁苯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