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1137A - 具有废液室的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废液室的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1137A
CN102991137A CN2012100886738A CN201210088673A CN102991137A CN 102991137 A CN102991137 A CN 102991137A CN 2012100886738 A CN2012100886738 A CN 2012100886738A CN 201210088673 A CN201210088673 A CN 201210088673A CN 102991137 A CN102991137 A CN 102991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liquid
liquid chamber
ink
record head
record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86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91137B (zh
Inventor
村木基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91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1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91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1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3Waste ink transport from caps or spittoons, e.g.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3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vacuum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41J2/1728Closed waste ink col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具有废液室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头、泵、废液室和第一支撑件。记录头的喷嘴表面形成有喷嘴,从喷嘴表面喷射墨滴,以将图像形成到记录介质上。泵被构造成从记录头吸引墨。废液室被构造成容纳由泵吸引的墨。第一支撑件被构造成将废液室支撑在喷嘴表面的上方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具有废液室的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用于通过从记录头喷射墨滴以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本发明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用泵通过吸力从记录头吸出墨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本领域已知的常规喷墨记录装置通过输送记录介质并且在输送记录介质的同时将墨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一种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还设有清洗机构,该清洗机构通过吸力从记录头中形成的喷嘴吸入墨,以将喷嘴中的异物等与墨一起去除。清洗机构有时设有用于收集从喷嘴吸出的墨的废液室。
该类型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示例是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2009-262446中描述的打印机,该打印机包括用作记录头的头部、用作清洗机构的维护单元和用作废液室的废墨容器。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2009-262446中公开的打印机中,废墨容器设置在头部的下方和前方。
废墨容器必须具有用于储存废墨的足够容量。因此,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2009-262446中公开的打印机的废墨容器被构造成比头部等大。为了使废墨容器较大,增大废墨容器的前后与左右尺寸。然而,增大废墨容器的尺寸不可避免地增大打印机的安装面积。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头、泵、废液室和第一支撑件。记录头的喷嘴表面形成有喷嘴,从喷嘴喷射墨滴,以将图像形成到记录介质上。泵被构造成从记录头吸引墨。废液室被构造成容纳由泵吸引的墨。第一支撑件被构造成将废液室支撑在喷嘴表面的上方的位置处。
优选地,第一支撑件被构造成支撑废液室,使得废液室的至少一部分与记录头面对。更优选地,废液室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平面图中与记录头重叠。
优选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滑架和盖。上面安装有记录头的滑架能够沿着记录介质移动并能够移动至缩回位置,在该缩回位置中,滑架没有与记录介质面对。盖在滑架移动至缩回位置时与喷嘴表面面对地设置。盖能够在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移动,在该第一姿态中,盖覆盖喷嘴表面,在该第二姿态中,盖与喷嘴表面间隔开。泵与盖流体连通,以从被盖覆盖的喷嘴吸引墨。第一支撑件被构造成支撑废液室,使得废液室的至少一部分与已被盖覆盖的记录头面对。
优选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滑架和第二支撑件。上面安装有记录头的滑架能够沿着记录介质移动。第二支撑件被构造成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撑滑架。第一支撑件被构造成支撑废液室,使得废液室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支撑件面对。
优选地,第一支撑件包括旋转支撑单元,所述旋转支撑单元被构造成将废液室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在第三姿态与第四姿态之间,在该第三姿态中,废液室能够覆盖记录头,在该第四姿态中,记录头的上部暴露在外部。
优选地,废液室的一端以可枢转移动的方式连接至旋转支撑单元。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管和连接器。管被构造成提供从泵到废液室的流体连通。连接器设置在该一端处,并且所述连接器被构造成将管连接至废液室。
优选地,旋转支撑单元具有旋转轴。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配管单元。配管单元被构造成引导管,使得管在与旋转轴邻近的位置处通过。
优选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侧表面和底表面,侧表面面对旋转支撑单元,底表面垂直连接至所述侧表面。管沿底表面和侧表面延伸。
优选地,第一支撑件包括限制单元,该限制单元被构造成防止废液室从第三姿态朝记录头枢转移动。
优选地,记录装置还包括供墨单元,所述供墨单元将墨盒以可拆卸的方式接纳到供墨单元中。墨盒中容纳墨。供墨单元形成有供墨孔,所述供墨孔与记录头流体连通,以将墨盒中容纳的墨供应至记录头。废液室定位成比供墨孔高。
优选地,记录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和电路板。检测单元设置在废液室中,并且所述检测单元被构造成检测废液室中的墨量。电路板经由电线连接至检测单元。电路板被构造成基于墨量控制记录装置。电路板位于与废液室相同的高度处。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装置。多功能装置包括上述喷墨记录装置和上单元。上单元设置在废液室的上方,并且所述上单元的一个端部以可枢转移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废液室的一端以可枢转移动的方式连接至第一支撑件,并且所述废液室具有另一端。上单元的所述一个端部定位成离所述一端比离所述另一端近。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目的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变得明显,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的外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从向上、向右和向前的角度来观察的多功能装置的打印部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从向上、向右和向后的角度来观察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从第四主体侧的角度来观察的废液室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从第三主体侧的角度来观察的废液室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当废液室处于第四姿态时从向上、向右和向前的角度来观察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多功能装置中的废液室、记录部和清洗机构的示意性右侧视图;
图8A是示出当盖在多功能装置中处于第四姿态时的多功能装置的提升机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B是示出当盖在多功能装置中处于第三姿态时的提升机构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及
图9是示出从向上、向右和向前的角度来观察的打印部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10,在附图中,相同的零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以避免重复说明。
在整个说明书中,在假定多功能装置10设置在其要被使用的姿态的情况下使用术语“向上”、“向下”、“上”、“下”、“在……上方”、“在……下方”、“在……之下”、“右”、“左”、“前”、“后”等。使用中,多功能装置的设置如图1所示。
[多功能装置10]
如图1所示,多功能装置10具有大致薄的长方体形状。多功能装置10具有上部和下部,上部设有由图像传感器扫描文件上的图像以获取图像数据的扫描器部12,下部设有将扫描的图像形成在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张上的打印部11。扫描器部12设有扫描器壳15,扫描器壳15用于覆盖设置在该扫描器壳15中的图像传感器。打印部11与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对应,而扫描器壳15与本发明的上单元对应。
打印部11具有打印机壳14。打印机壳14的前表面52形成有装置本体开口13并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面板19。在打印部11中还设有纸盘20和排出盘21。纸盘20和排出盘21能够在前后方向8上被插入装置本体开口13和从装置本体开口13拆除。纸盘20保持期望规格的记录纸张。
扫描器部12被构造成平板扫描器。扫描器壳15支撑在打印机壳14上,使得扫描器壳15的前侧能够绕扫描器壳15的后侧上的边缘部(即在图1中箭头16指示的方向上)枢转移动。在此不详细地描述扫描器部12的结构。
打印部11包括:输送路径23(见图2和3),该输送路径23构成在打印部11内的路径,记录纸张沿着该路径被输送;供给辊(未示出),该供给辊用于将容纳在纸盘20中的记录纸张的片材供应到输送路径23中;至少一对辊(未示出),该至少一对辊沿着输送路径23设置,用于输送由供给辊供给到输送路劲23中的记录纸张的片材;和记录单元24(见图2和3),该记录单元配置有喷墨记录系统,用于基于由扫描器部12等从原稿读取的图像数据将图像记录在记录纸张上。
多功能装置10包括盖体(未示出),该盖体形成在扫描器部12的下方,用于将打印部11与扫描器部12分开。盖体覆盖打印部11的顶侧。通过提供盖体,打印部11的内部结构(稍后描述的记录单元24、废液室71等)在扫描器部12向上旋转时不被暴露。
[输送路径23]
从纸盘20的后端处的基点开始,输送路径23首先向上、然后向前延伸,以在记录单元24之下通过的同时通向排出盘21。输送路径23是由彼此对置并分开规定距离的两个引导构件(未示出)限定的空间。图3图示了输送路径23的在记录单元24之下通过的部分。
[辊对]
沿着输送路径23设置的用于输送记录纸张的片材的每对辊包括在输送路径23的顶部设置的上辊和在输送路径23的底部与上辊面对地设置的下辊。所述辊对夹持记录纸张并沿着输送路径23输送记录纸张。
[记录单元24]
如图2和3所示,记录单元24设置在输送路径23上。记录单元24包括滑架38和安装在滑架38中的喷墨记录头37。滑架38支撑在稍后描述的导轨43和44上,以便能够在与前后方向8正交的左右方向9上移动,其中前后方向8是输送记录纸张的方向。换句话说,导轨43和44以滑架38能沿着记录纸张的形成图像的表面移动的方式支撑滑架38。导轨43和44与本发明的第二支撑件对应。
记录头37设置在滑架38的底侧上。在记录头37的底表面中形成有多个喷嘴(未示出)。喷嘴在滑架38的底部中暴露。因此,记录头37具有喷嘴表面36(见图7),在该喷嘴表面36中形成喷嘴。
在稍后描述的盒安装单元41(见图2)中安装的墨盒(未示出)将图像记录操作中使用的每一种颜色的墨供应到记录头37。在滑架38在左右方向9上滑动的同时,记录头37选择性地从每一种墨颜色的喷嘴喷射微滴,以将图像记录在沿着输送路径23输送的记录纸张的片材上。
该一对导轨43和44布置成使得导轨43和44在前后方向8上彼此面对。导轨43和44沿着左右方向9延伸。更具体地说,导轨43和44安装在打印部11的设置用于支撑构成打印部11的各种部件的框架68中,并因而由框架68支撑。滑架38横跨导轨43和44设置,并支撑在导轨43和44上,以便能够在左右方向9上移动。框架68与本发明的壳体对应。
驱动皮带轮(未示出)、从动皮带轮48(见图3)和绕驱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48设置的无端皮带49(见图3)设置在导轨44的顶表面上。驱动皮带轮设置在导轨44的右端附近,而从动皮带轮48设置在导轨44的左端附近。无端皮带49以拉紧状态围绕驱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48成环状。用于驱动滑架38的滑架马达(未示出)具有与驱动皮带轮的轴联接的驱动轴。滑架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驱动皮带轮,以使驱动皮带轮旋转,并使无端皮带49以循环方式移动。
滑架38在其底表面侧联接至无端皮带49。因此,当无端皮带49以循环方式移动时,滑架38沿着导轨43和44在左右方向9上移动。因此,滑架38和安装在滑架38上的记录头37在左右方向9上移动。
[盒安装单元41]
如图2、图3和图9所示,盒安装单元41在打印部11的右底部中设置在打印机壳14的前表面52附近。墨盒以可拆卸的方式插入盒安装单元41。盒安装单元41与本发明的供墨单元对应。
墨盒中的每一个墨盒具有大体长方体形状。更具体地说,墨盒具有带有窄的宽度尺寸和较大的高度与深度尺寸的扁平长方体形状。
墨盒中的每一个墨盒具有形成为内部空间的墨室。墨室用于储存墨。当墨盒插入盒安装单元41时,墨盒以该墨盒的宽度尺寸在左右方向9上对准、该墨盒的高度尺寸在上下方向7上对准、和该墨盒的深度尺寸在前后方向8上对准的方式取向。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当墨盒处于安装状态时,墨出口形成在墨盒的在盒插入方向上最里面的壁中。墨出口通过墨通道连接至墨室。供应阀设置用于打开和关闭墨出口。
盒安装单元41为大体上成形为如长方体一样的箱状构件,其中开口42形成在一侧。如图2和图9所示,盒安装单元41在打印部11的打印机壳14中安装在装置本体开口13的右侧,使得开口42面向前。
墨盒通过开口42被插入盒安装单元41和从盒安装单元41拆除。导槽45形成在盒安装单元41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中,用于当盒被插入盒安装单元41和从盒安装单元41拆除时引导墨盒。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导槽45中的四根导槽形成在盒安装单元41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中的每一个中,用于以可拆除的方式插入设有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相应颜色的墨的四个墨盒。
墨针40(见图9)设置在构成盒安装单元41的后壁的内表面上。墨针40设置在后壁的内表面上的位置处,该位置在盒安装于盒安装单元41中时与在墨盒中形成的墨出口的位置对应。墨针40与本发明的供墨孔对应。
墨针40中的每根墨针连接至在形成盒安装单元41的内表面的壁的外侧上的墨管(未示出)。墨管中的每根墨管从对应墨针40向后引出,并在另一端处联接至记录单元24的记录头37。
当墨盒安装在盒安装单元41中时,设置在盒安装单元41上的对应墨针40通过对应墨出口插入,并打开对应的供应阀。因此,储存在盒的墨室中的墨通过墨通道流入墨针40,穿过墨管,并被供应到记录单元24的记录头37。
如图1所示,盖部47附接至打印机壳14上的盒安装单元41的外侧,并且能够绕靠近盒安装单元41的下边缘的轴线沿着由箭头46指示的方向旋转。盖部47能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旋转,在该打开位置中,盒安装单元41暴露,在该关闭位置中,覆盖盒安装单元41。
[清洗机构69]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清洗机构69设置在打印机壳14中,并适合于从记录头37将气泡和异物与墨一起吸取。清洗机构69包括:盖72,该盖72覆盖记录头37的喷嘴;泵70,该泵70连接至盖72,用于从记录头37吸引墨;提升机构74(图8A和图8B),该提升机构74使盖72在上下方向7上移动,以便与记录头37接触和离开记录头37;和泵管73,该泵管73为用于使泵70与稍后描述的废液室71连接的管。
[盖72]
盖72设置成在左右方向9上偏离输送路径23中的记录纸张通过区域,即,盖72设置在从滑架38的可往复移动范围离开的缩回位置。图3示出了滑架38位于缩回位置处的状态。在滑架38移动至缩回位置时,盖72面对记录单元24。
盖72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盖72适合于通过提升机构74与喷嘴表面36密封接触,以在盖72与喷嘴表面36之间形成间隙并覆盖喷嘴。盖72的底表面形成有抽吸孔75,该抽吸孔75经由泵管73连接至泵70和废液室71。
[泵70]
泵70经由泵管73与盖72流体连通。泵70为旋转型管泵。在实施例中,泵70包括具有内壁的壳体和沿着内壁滚动的旋转辊。泵管73设置在旋转辊与内壁之间。在使旋转辊旋转时,泵管73中的墨从上游侧(盖72)在墨流动方向上流动至下游侧(废液室71)。
[提升机构74]
提升机构74如图8所示设有第一框架56、第二框架57和滑动凸轮60。在图8以外的附图中省略了提升机构74的图示。提升机构74不局限于以下的构造,只要提升机构74竖直提升盖72即可。
第一框架56具有被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在滑动凸轮60上的箱形。滑动凸轮60被支撑在第二框架57上。第二框架57固定至框架68,或者可以是框架68的一部分。滑动凸轮60具有引导表面,第一框架56的底表面能够与该引导表面滑动地接触。引导表面包括设置在较低位置处的第一引导表面111、设置在较高位置处的第二引导表面112和将第一引导表面111与第二引导表面112连接的斜坡表面113。
第一框架56在被支撑于第一引导表面111、第二引导表面112和斜坡表面113上的同时能够在左右方向9上滑动地移动。第一框架56在左右方向9上滑动地移动,并且同时借助于斜坡表面113的支撑在上下方向7上移动。
第一框架56的右端部设有从第一框架56的底表面直立的杠杆58。杠杆58的顶端部与滑架38的移动区域重叠。
如图8A中的点划线所描绘地,盖72覆盖设置于在清洗机构69的正上方(图8B)的位置处的记录头37的喷嘴。在实施例中,盖72支撑在第一框架56上,并经由设置在第一框架56的内部底表面与盖72的底表面之间的第一螺旋弹簧65能够在上下方向7上弹性地移动。
在被支撑在第一引导表面111上时,盖72具有第二姿态,在该第二姿态中,记录头37的喷嘴表面36从盖72分开,如图8A所示。在被支撑在第二引导表面112上时,盖72具有第一姿态,在该第一姿态中,记录头37的喷嘴表面36与盖72接触并被盖72覆盖,如图8B所示。因此,盖能够在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移动。
第二框架57设有向上突出的突起57A。第二螺旋弹簧66介入第一框架56的左表面56A与突起57A之间。当第一框架56被支撑在第一引导表面111上时,第二螺旋弹簧66处于其自然长度,即盖72具有如图8A所示的第二姿态,然而,当第一框架56支撑在第二引导表面112上时,第二螺旋弹簧66处于其延伸状态,即盖72具有如图8B所示的第一姿态。也就是说,第二螺旋弹簧66是对盖72朝第一姿态弹性地推压的拉伸弹簧。
在图8A所示的状态下,滑架38往复移动至清洗机构69侧(向右),然后与杠杆58接触,以向右推杠杆58。因此,第一框架56克服第二螺旋弹簧66的弹性力向右滑动地移动。
在第一框架56连续地顺次支撑在第一引导表面111上、支撑在斜坡表面113上、然后支撑在第二引导表面112上的同时,第一框架56沿着引导表面移动并斜向右和向上移位,使得盖72将其姿态从第二姿态变成第一姿态。
[吸引墨]
将描述由清洗机构69执行的墨吸引(抽吸)过程。如图8A和图8B所示,盖72借助于提升机构74将盖72的姿态从第二姿态变成第一姿态。然后,记录头37用盖72覆盖。接着,泵70被启动以用于通过喷嘴表面36与盖72之间的间隙从喷嘴吸引墨。因此,由泵70吸引的墨经由泵管73流动至废液室71。
[废液室71]
废液室71用于收集由泵70从喷嘴吸出的墨。
如图4所示,废液室71包括主体90和安装在主体90上的吸墨构件95。
如图4和图5所示,主体90具有在平面图中的大体T形。主体90包括:第一主体部91,该第一主体部91在左右方向9上伸长并构成T形的水平部;第二主体部92,该第二主体部92在前后方向8上伸长并从第一主体部91的中央部分向前延伸,以便形成T形的竖直部;第三主体部93,该第三主体部93形成在第一主体部91的与第二主体部92相反的一侧上(即后边缘);和第四主体部94,该第四主体部94形成在第二主体部92的与第一主体部91相反的一侧上(即前边缘)。稍后将描述主体部91-94的构造。
如稍后将描述地,废液室71在其后端处由打印部11的框架68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并且在其前端处由金属遮蔽板87支撑。框架68和遮蔽板87与本发明的第一支撑件对应。
[废液室71的布局]
如图2和图3所示,框架68和遮蔽板87支撑废液室71,使得废液室71的第一主体部91设置在导轨43的上方。也就是说,第一主体部91位于导轨43设置在其中的空间的上方。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废液室71的第一主体部91设置其中设置有导轨43的空间的上方的同时,废液室71可设置为使得第一主体部91布置在其中替代地设置有导轨44的空间的上方。此外,废液室71的设置在该空间的上方的部分不局限于第一主体部91。例如,第二主体部92可设置在该空间的上方,或者第一主体部91和第二主体部92可设置在该空间的上方。换句话说,框架68和遮蔽板87支撑废液室71,使得废液室71的至少一部分面对导轨43和44。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主体部92设置在清洗机构69的上方并面对清洗机构69。废液室71还位于记录单元24的上方。因此,当滑架38移动至与清洗机构69对置的位置时,废液室71的主体部92在记录头37的上方并面对记录头37。因此,框架68和遮蔽板87支撑废液室71,使得废液室71被定位成在上下方向上比记录头37的喷嘴表面36高。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废液室71的第二主体部92设置在竖直面对记录头37的位置处,但废液室71的设置在记录头37的上方的部分不局限于第二主体部92。例如,第一主体部91可设置在记录头37的上方,或者第一主体部91和第二主体部92两者均可位于记录头37的上方。此外,不需要整个废液室71位于记录头37的上方,只要至少所述记录头37的用于收集废液的构件(例如,第一主体部91和第二主体部92)定位成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喷嘴表面36或者记录头37的上方。
如上所述,框架68和遮蔽板87支撑废液室71,使得废液室71的至少一部分面对记录头37,即废液室71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平面图中与记录头37重叠。框架68和遮蔽板87还支撑废液室71,使得废液室71的至少一部分在盖72覆盖喷嘴表面36时与记录头37对置。
废液室71还定位成比上述的墨针40高。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废液室71还设置成比墨针40进一步向后。因此,将墨针40连接至记录头37的墨管从墨针40朝记录头37向后和向上延伸。
如图2所示,框架68和遮蔽板87支撑废液室71,使得废液室71不与在图2中的虚线指示的区域30的上方的开放空间重叠。接下来将描述该开放空间。
如图2所示,在平面图中,滑架38能从其在图2中所示的位置(在区域30的右边缘的右侧上)移动至区域30的左边缘处的位置。在平面图中,图2所示的区域30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对应于穿过输送路径23的记录纸张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因此,在平面图中,区域30是记录纸张穿过并且滑架38往复移动穿过的区域。区域30与本发明的记录介质通过区对应。如上所述,开放空间是在区域30的上方的空间。如图2所示,没有部件布置在开放空间中,使得能够从上方观察到区域30。换句话说,开放空间提供在区域30的上方的开口,用于暴露区域30。
废液室71的第二主体部92设置于在前后方向8上与区域30相对的位置。在此,第二主体部92设置区域30的右边缘的右方,因此不与开放空间重叠。如上所述,框架68和遮蔽板87支撑废液室71,使得废液室71不与开放空间重叠。
[废液室71的结构]
接下来,将参考图4和图5描述废液室71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7、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被用于描述废液室71的如图2和3所示的布局。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主体部91和第二主体部92每个均为在顶部上开放的箱状构件。吸墨构件95通过第一主体部91和第二主体部92的开放顶部插入第一主体部91和第二主体部92的内部空间。吸墨构件95由诸如膨胀聚氨酯泡沫的多孔材料形成。墨通过进入多孔材料中形成的孔被吸收到吸墨构件95中。
弯板89从第一主体部91的底表面直立。弯板89从与第二主体部92的边界附近的点向后延伸,然后在主体部91的相对于前后方向8的大致中央处向左弯曲。
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桥接板96被设置在第一主体部91与第二主体部92之间的边界附近。桥接板96连接至弯板89。桥接板96仅在桥接板96连接至弯板89的连接点左方的区域中设置在第一主体部91和第二主体部92的的顶边缘附近。采用该结构,第一主体部91与第二主体部92在连接点的左方彼此连通。
然而,在桥接板96与弯板89之间的连接点的右方,桥接板96具有从第一主体部91和第二主体部92的顶边缘延伸至第一主体部91和第二主体部92的底边缘的壁板。因此,第一主体部91与第二主体部92在连接点的右方不连通。
采用该结构,墨如稍后将描述地通过联接至泵管73的联接部97(见图5)进入废液室71,并被吸墨构件95吸收。被吸墨构件95吸收的墨在吸墨构件95中沿着由图4中的虚线箭头98指示的流动路径扩散,该路径通向第二主体部92的前端。联接部97与本发明的连接对应。
第三主体部93从第一主体部91的在该第一主体部91的右端上的后表面向后突出,随后弯曲并向下延伸。第三主体部93包括右板82、左板83和底板84。板82、83和84限定第三主体部93中的凹槽85。
突起81形成在第三主体部93的末端上,其中在右板82和左板83中的每一块板上各一个。在右板82上形成的突起81向右突出,而在左板83上形成的突起81向左突出。如稍后将描述地,突起81插入在打印部11的框架68中形成的孔(未示出),以使得废液室71能够枢转移动。
第四主体部94设置在第二主体部92的前表面上。第四主体部94包括稍后描述的感测电极76。
[用于废液室71的泵管73的布局]
如图7中所图示地,泵管73从在盖72的底部中形成的抽吸孔75向下延伸,然后在打印部11的底表面附近弯曲并沿着底表面向后延伸。随后,泵管73在位于废液室71的后边缘上的第三主体部93的正下方的区域中再次弯曲,并沿着打印部11的后表面向上延伸。最后,泵管73沿着第四主体部94的凹槽85延伸,并连接至联接部97。如图5所示,凹槽85形成在位于突起81之间的在突起81的突出方向(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直线上和附近的空间中。因此,泵管73在突起81的轴线附近的位置处通过,所述轴线与废液室7的旋转轴线相同。限定凹槽85的第三主体部93的右板82、左板83和底板84中的各块板与本发明的配管单元对应。
如图5所示,联接部97设置在第一主体部91的后表面上在在第三主体部93从中突出的区域的上方。换句话说,联接部97设置在废液室71的后侧,即设置废液室71的突起81的那一侧。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联接部97包括从第一主体部91的后表面向后突出的两个突起。在每一个联接部97中设有孔86。孔86穿透联接部97并与第一主体部91的内部空间连通。泵管73连接至联接部97。采用该构造,泵70能从设置在记录头37中的喷嘴吸引墨,并能通过泵管73将墨压入废液室71。因此,联接部97用于将废液室71连接至泵管73。
由于泵管73布置成以便在邻近废液室71的旋转轴线的位置处通过,所以在以下说明的废液室71枢转移动时,泵管73的从其旋转轴线处的位置到联接部97的长度不改变。另外,当废液室71枢转移动时,泵管73的从旋转轴线处的点到泵70的长度不改变。因此,在废液室71枢转移动的同时,泵管73不会离开联接部97,并且不会离开泵70。因此,不必要提供较长的泵管73来防止废液室71枢转移动时泵管73脱离。
[废液室71的枢转移动]
废液室71通过将突起81插入在框架68中形成的孔被支撑在打印部11的框架68上。这样,设置在废液室71的后侧上的突起81用作旋转轴线,以允许废液室71绕突起81枢转移动,使得废液室71的前侧竖直移动。框架68与本发明的旋转支撑单元对应。也就是说,由框架68和遮蔽板87构成的第一支撑件包括由框架68构成的旋转支撑单元。
如上所述,废液室71的前侧是绕废液室71的后侧枢转移动的末端。类似地,扫描器壳15的前侧是绕扫描器壳15的后侧枢转移动的末端。换句话说,废液室71和扫描器壳15两者均在同一侧上即在后侧上具有本发明的旋转轴单元。因此,以下的程序用于替换记录头37。首先,用户提起扫描器壳15的前侧并使扫描器壳15的前侧向上旋转,以使覆盖打印部11的顶部的盖体暴露。换句话说,用户清除在废液室71的上方的空间。接下来,用户拆除盖体,以使废液室71暴露。接下来,用户提起废液室71的前侧并使废液室71的前侧向上旋转,以使记录单元24暴露。因此,用户此时能拆除记录单元24的滑架38和记录头37。如上所述,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能够拆除滑架38,以便于替换记录头37。
如图2和图6所示,废液室71能在第三姿态(图2)与第四姿态(图6)之间旋转,在该第三姿态中,废液室71能覆盖滑架38和记录头37的顶部,在该第四姿态中,废液室71从滑架38和记录头37向上缩回,以使滑架38和记录头37暴露。
当废液室71处于图2所示的第三姿态时,第一主体部91位于清洗机构69的上方。采用该构造,当滑架38位于清洗机构69的上方时,废液室71的第一主体部91覆盖安装在滑架38中的记录头37的顶部。还能够用废液室71的除了第一主体部91以外的部分诸如第二主体部92、第三主体部93或第四主体部94覆盖记录头37的顶部。
当废液室71处于图6所示的第四姿态时,不管滑架38在哪里,废液室71都不会覆盖滑架38和记录头37。
当废液室71处于图2所示的第三姿态时,第四主体部94的左侧从上方接触安装在打印部11的框架68上的遮蔽板87的后边缘和右端部。由框架68和遮蔽板87构成的本发明的第一支撑件设有与遮蔽板87对应的限制单元。采用与遮蔽板87接触的第四主体部94,限制废液室71从图3所示的第三姿态旋转得更远、即被限制朝记录头37旋转得更远。
[电路板80和感测电极76]
电路板80用螺钉等装配至上述的金属遮蔽板87的顶部。电路板80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印刷电路板,电子部件等安装在电路板80上。电路板80设有用于控制多功能装置10的操作的控制器。控制器由安装在电路板80上的微型计算机和各种电子部件构成。
如图2和图3所示,电路板80相对于上下方向7设置在与废液室71相同的高度处。电路板80和废液室71设置在相同的高度处,使得被由电路板80和设置在电路板80上的各种电子部件构成的电路板单元占据的区域在上下方向7上至少部分地与被废液室71占据的区域重叠。
如图4和图5所示,感测电极76设置在第四主体部94上,用于检测墨在第四主体部94与第二主体部92之间的边界处的存在。感测电极76与本发明的检测单元对应。感测电极76的执行实际感测的表面面对第二主体部92,而检测表面的相反侧面对第四主体部94。如图2所示,电线77从感测电极76的与检测表面相反的一侧朝电路板80延伸。电线77电连接至安装在电路板80上的控制器。
在墨到达感测电极76的时间(即大量墨储存在废液室71中的时间)和墨还没有到达感测电极76的时间(即储存在废液室71中的墨量低的时间),感测电极76的输出电压不同。这样,感测电极76检测储存在废液室71中的墨量。
安装在电路板80上的控制器基于感测电极76输出的电压大小确定墨是否以到达感测电极76。当控制器确定墨已到达感测电极76时,例如,控制器通过播放声音或者在显示面板19(见图1)上显示消息通知用户,以更换吸墨构件95。因此,控制器基于储存在废液室71中的墨量控制多功能装置10。
[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优选实施例,通过在多功能装置10内设置在记录头37的上方的空间,废液室71能够设置在该空间中。换句话说,不需要在记录头37的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上为废液室71分配空间。该构造能够使由于在多功能装置10中设置废液室71造成的多功能装置10的安装面积的增大最小。
此外,在优选实施例中,减小了从记录头37到废液室71的距离。该布置提供具有小的吸力的泵70的使用,并允许从喷嘴吸引墨的机构具有较简单的构造。
此外,当记录纸张在打印部11内变成被卡住时,在优选实施例中,能在不接触废液室71的情况下通过开放空间去除该记录纸张。
在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在打印部11内设置在导轨43和44的上方的空间,废液室71能够被设置在该空间中。换句话说,不需要在记录头37的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上为废液室71分配空间。该构造能够使由于添加废液室71造成的多功能装置10的安装面积的增大最小。
在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废液室71到第四姿态的枢转移动能够使滑架38和记录头37暴露。因此,该构造便于记录头37的更换。
通过扫描器壳15的枢转移动,废液室71能暴露于框架68的外部,以便于记录头37的替换。
当废液室71旋转时,废液室71的旋转轴线侧比废液室71的与旋转轴线相反的一侧旋转少得多。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由于废液室71的旋转轴线侧在旋转期间移动最少,所以联接部97设置于该侧。因此,该构造降低泵管73在废液室71枢转移动时离开联接部97的可能性。
此外,当废液室71枢转移动时,废液室71的与废液室71的旋转轴线同轴的部分比与废液室71的与旋转轴线分开的部分移动得少。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泵管73布置成以便穿过废液室71的旋转轴线。实施例的该构造减小泵管73在废液室71旋转时离开联接部97的可能性。
在优选实施例中,提供的遮蔽板87在废液室71旋转时能够防止废液室71接触滑架38、安装在滑架38上的记录头37等。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墨针40设置成比废液室71低。这样,在不使用泵70的情况下,墨难以经由记录头37从墨盒流动至废液室71。因此,即使喷嘴中形成的弯月面破裂、以允许墨从记录头37流动至废液室71的情况下,也能使经由记录头37从墨盒流动至废液室71的墨量最少。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电路板80设置在与废液室71相同的高度处。也就是说,电路板80位于与设置在废液室71上的感测电极76相同的高度处。因此,电路板80能设置在感测电极76的位置附近,从而减少与感测电极76和电路板80之间交换的信号叠加的噪声的量,并降低感测电极76与电路板80之间交换的信号包含噪声的可能性。
[实施例的变体]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尽管废液室71被构造成绕其后侧旋转,但废液室71可被构造成以不包括旋转的方式移动。例如,废液室71可由打印部11的框架68等以可拆卸的方式支撑。
尽管已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头,所述记录头具有喷嘴表面,所述喷嘴表面形成有喷嘴,从所述喷嘴喷射墨滴,以将图像形成到记录介质上;
泵,所述泵被构造成从所述记录头吸引墨;
废液室,所述废液室被构造成容纳由所述泵吸引的所述墨;以及
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被构造成将所述废液室支撑在所述喷嘴表面的上方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废液室,使得所述废液室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记录头面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废液室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平面图中与所述记录头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
滑架,在所述滑架上安装所述记录头,所述滑架能够沿着所述记录介质移动并能够移动至缩回位置,在所述缩回位置处所述滑架没有与所述记录介质面对;以及
盖,当所述滑架移动至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盖与所述喷嘴表面面对地设置,所述盖能够在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姿态中所述盖覆盖所述喷嘴表面,在所述第二姿态中所述盖与所述喷嘴表面间隔开;
其中所述泵与所述盖流体连通,以从被所述盖覆盖的所述喷嘴吸引所述墨;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废液室,使得所述废液室的至少一部分与已被所述盖覆盖的所述记录头面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开放空间,所述滑架在所述开放空间中移动,所述开放空间位于所述记录介质的通过区域的上方,并且所述开放空间允许所述记录介质对外部暴露;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废液室,使得排除所述废液室与所述开放空间的竖直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
滑架,在所述滑架上安装所述记录头,所述滑架能够沿着所述记录介质移动;以及
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被构造成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滑架;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废液室,使得所述废液室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支撑件面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旋转支撑单元,所述旋转支撑单元被构造成将所述废液室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在第三姿态与第四姿态之间,在所述第三姿态中所述废液室能够覆盖所述记录头,在所述第四姿态中所述记录头的上部暴露在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废液室的一端以可枢转移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旋转支撑单元,
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管和连接器,所述管被构造成提供从所述泵到所述废液室的流体连通,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一端处,并且所述连接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管连接至所述废液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支撑单元具有旋转轴,并且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配管单元,所述配管单元被构造成引导所述管,使得所述管在与所述旋转轴邻近的位置处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侧表面和底表面,所述侧表面面对所述旋转支撑单元,所述底表面垂直连接至所述侧表面,
其中所述管沿所述底表面和所述侧表面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限制单元,所述限制单元被构造成防止所述废液室从所述第三姿态朝所述记录头枢转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供墨单元,所述供墨单元将墨盒以可拆卸的方式接纳到所述供墨单元中,所述墨盒中容纳墨,所述供墨单元形成有供墨孔,所述供墨孔与所述记录头流体连通,以将所述墨盒中容纳的所述墨供应到所述记录头,所述废液室定位成比所述供墨孔高。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和电路板,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废液室中,并且所述检测单元被构造成检测所述废液室中的墨量,所述电路板经由电线连接至所述检测单元,所述电路板被构造成基于所述墨量控制所述记录装置,所述电路板位于与所述废液室相同的高度处。
14.一种多功能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以及
上单元,所述上单元设置在所述废液室的上方,并且所述上单元的一个端部以可枢转移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喷墨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废液室的一端以可枢转移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且所述废液室具有另一端,
其中所述上单元的所述一个端部定位成离所述一端比离所述另一端近。
CN201210088673.8A 2011-09-09 2012-03-29 具有废液室的喷墨记录装置 Active CN102991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7167 2011-09-09
JP2011197167A JP5906622B2 (ja) 2011-09-09 2011-09-09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1137A true CN102991137A (zh) 2013-03-27
CN102991137B CN102991137B (zh) 2015-11-18

Family

ID=47829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8673.8A Active CN102991137B (zh) 2011-09-09 2012-03-29 具有废液室的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07704B2 (zh)
JP (1) JP5906622B2 (zh)
CN (1) CN10299113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1558A (zh) * 2017-03-23 2018-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8819489A (zh) * 2018-07-27 2018-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CN111688354A (zh) * 2019-03-13 2020-09-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13386462A (zh) * 2020-03-11 2021-09-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4312020A (zh) * 2020-10-09 2022-04-12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和保持容器
CN115315352A (zh) * 2020-03-26 2022-11-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1914B2 (ja) * 2014-03-05 2018-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9233543B2 (en) * 2014-04-30 2016-01-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aste liquid container, attachment, waste liquid collection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6908139B2 (ja) * 2015-11-20 2021-07-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7140812A (ja) * 2016-02-12 2017-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573857B2 (ja) * 2016-09-27 2019-09-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保湿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6627934B2 (ja) * 2018-08-28 2020-01-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001142B2 (ja) * 2020-12-18 2022-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22157967A (ja) 2021-04-01 2022-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240092084A1 (en) * 2022-09-15 2024-03-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aste ink tank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2741A (zh) * 1997-08-28 2000-01-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具有废墨吸收功能的墨盒
US20020118987A1 (en) * 2001-02-28 2002-08-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188629A (ja) * 2002-12-09 2004-07-0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636750A (zh) * 2003-12-26 2005-07-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JP2006175747A (ja) * 2004-12-22 2006-07-06 Seiko Epson Corp 廃液回収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20080106572A1 (en) * 2006-11-08 2008-05-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storage portion of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2009262446A (ja) * 2008-04-25 2009-11-12 Seiko Epson Corp 廃液回収ユニット
US20100165040A1 (en) * 2008-12-29 2010-07-0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20634B2 (ja) * 1986-12-29 1999-07-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818194B2 (ja) 2002-03-28 2006-09-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3048328A (ja) * 2001-08-07 2003-02-18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及び該インクタンク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812477B2 (ja) 2002-03-29 2006-08-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5186476A (ja) * 2003-12-25 2005-07-1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595425B2 (ja) 2004-07-28 2010-1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4661114B2 (ja) * 2004-07-15 2011-03-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360864B2 (en) 2004-03-05 2008-04-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Waste ink tank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4215097B2 (ja) 2006-12-05 2009-01-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廃液回収機構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645682B2 (ja) * 2007-06-20 2011-03-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2741A (zh) * 1997-08-28 2000-01-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具有废墨吸收功能的墨盒
US20020118987A1 (en) * 2001-02-28 2002-08-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188629A (ja) * 2002-12-09 2004-07-0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636750A (zh) * 2003-12-26 2005-07-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JP2006175747A (ja) * 2004-12-22 2006-07-06 Seiko Epson Corp 廃液回収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20080106572A1 (en) * 2006-11-08 2008-05-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storage portion of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2009262446A (ja) * 2008-04-25 2009-11-12 Seiko Epson Corp 廃液回収ユニット
US20100165040A1 (en) * 2008-12-29 2010-07-0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1558A (zh) * 2017-03-23 2018-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8819489A (zh) * 2018-07-27 2018-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CN108819489B (zh) * 2018-07-27 2024-03-22 上海汉图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CN111688354A (zh) * 2019-03-13 2020-09-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11688354B (zh) * 2019-03-13 2022-03-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13386462A (zh) * 2020-03-11 2021-09-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5315352A (zh) * 2020-03-26 2022-11-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US12076981B2 (en) 2020-03-26 2024-09-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including guide member whose portion is aligned with and at the same height as storage body
CN114312020A (zh) * 2020-10-09 2022-04-12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和保持容器
CN114312020B (zh) * 2020-10-09 2023-10-24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和保持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63520A1 (en) 2013-03-14
JP2013056503A (ja) 2013-03-28
US8807704B2 (en) 2014-08-19
CN102991137B (zh) 2015-11-18
JP5906622B2 (ja)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1137B (zh) 具有废液室的喷墨记录装置
US7806524B2 (en) Platen for marginless image recording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such a platen mounted therein
US7425064B2 (en) Image-forming device
US9193185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recording-medium conveying mechanism
JP579035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02412940U (zh) 压板和图像记录装置
US11084294B2 (en)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11590760B2 (en)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175906A (ja) 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N100572229C (zh) 供纸装置及包括该供纸装置的记录设备
US11679592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619266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4600059B2 (ja) プラテン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527289B2 (en) Recording device
US10807375B2 (en)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030342A (ja) 廃インクタンク
US20240278576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593226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3152171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2115458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288750A (ja) キャ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617561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10201635A (ja) 画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