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9489A -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9489A
CN108819489A CN201810844402.8A CN201810844402A CN108819489A CN 108819489 A CN108819489 A CN 108819489A CN 201810844402 A CN201810844402 A CN 201810844402A CN 108819489 A CN108819489 A CN 108819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rotation section
connection structure
card base
backstop mus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444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9489B (zh
Inventor
王�锋
高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nnto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nttu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nttu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nt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444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9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9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9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9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9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该连接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转动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结构具有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在锁定过程,第一连接部竖直向下运动时能够驱动转动部转动,以由转动部同时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建立配合而锁定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解锁过程,第一连接部继续竖直向下运动时能够驱动转动部转动,以由转动部至少与第一连接部解除配合而解锁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因此,整个拆装过程简单快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通过具有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的连接结构将墨瓶安装到墨盒上,在打印机工作时,墨瓶内的墨水通过如输墨管道及时补充到墨盒中,避免因人工灌墨引起的墨水污染问题。

Description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包括该连接结构的供墨系统,以及包括该供墨系统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在例如连供喷墨打印机的相关技术中,墨瓶不能直接安装到墨盒上,用户买到墨瓶后,需要自行灌装操作,即将墨瓶的墨水通过加墨口挤入到打印机的墨仓中,灌装完毕后,扔掉墨瓶。此种方案的缺点是:灌装过程复杂,容易弄脏用户手部,或者墨水易漏出到用户环境中。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包括该连接结构的供墨系统,以及包括该供墨系统的打印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转动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结构具有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在锁定过程,所述第一连接部竖直向下运动时能够驱动所述转动部转动,以由所述转动部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建立配合而锁定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解锁过程,所述第一连接部继续竖直向下运动时能够驱动所述转动部转动,以由所述转动部至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解除配合而解锁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独立的零部件,并使用该连接结构安装如墨瓶和墨盒时,首先可以将第一连接部安装到墨瓶上,并将第二连接部安装到墨盒上,然后将第一连接部对准转动部后竖直向下按压墨瓶,带动转动部转动而使得第一连接部组装到第二连接部上,即实现墨瓶和墨盒的安装。当需要拆除墨瓶时,继续竖直向下按压墨瓶,带动转动部再次转动而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脱离,即实现墨瓶和墨盒的拆分。因此,整个拆装过程简单快捷,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另外,通过具有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的连接结构将墨瓶安装到墨盒上,在打印机工作时,墨瓶内的墨水可以通过如输墨管道及时补充到墨盒中,避免因人工灌墨引起的墨水污染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其中为清楚显示转动部的结构,省略了限位件;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连接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其中为清楚显示转动部的结构,省略了第一连接部;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连接结构处于锁定过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连接结构处于锁定过程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供墨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供墨系统的沿一个方向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供墨系统的沿另一个方向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第一连接部开始竖直向下运动时卡脚、止挡筋、导向齿和齿圈的配合示意图;
图10是在图9中的卡脚向下运动至止挡筋的下方时卡脚、止挡筋、导向齿和齿圈的配合示意图;
图11是在图10中的导向齿滑动至斜齿面的底部时卡脚、止挡筋、导向齿和齿圈的配合示意图;
图12是在图11中撤销施加到第一连接部上的外力后弹性件驱动卡脚竖直向上运动时卡脚、止挡筋、导向齿和齿圈的配合示意图;
图13是在图12中的止挡筋滑动至L型卡槽的底部时卡脚、止挡筋、导向齿和齿圈的配合示意图,即此时连接结构处于锁定过程;
图14是在图13中的第一连接部再次竖直向下运动时卡脚、止挡筋、导向齿和齿圈的配合示意图;
图15是在图14中的导向齿滑动至斜齿面的底部时卡脚、止挡筋、导向齿和齿圈的配合示意图;
图16是在15中撤销施加到第一连接部上外力后弹性件驱动卡脚竖直向上运动时卡脚、止挡筋、导向齿和齿圈的配合示意图;
图17是在图16中的止挡筋滑过加强凸台的第一导引斜面时卡脚、止挡筋、导向齿和齿圈的配合示意图,即此时连接结构处于解锁过程。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连接部 10卡脚 11L型卡槽
110斜底面 111槽侧面 12加强凸台
120第一导引斜面 13驱动斜面 2第二连接部
20齿圈 200斜齿面 201限位面
21连接盖板 22中心管柱 23环形凸缘
3转动部 30止挡筋 300楔形尖部
301第二导引斜面 31导向齿 310导向斜面
311止挡面 32推动环 4弹性件
5限位件 50限位基板 500通孔
501定位部 6弹性垫 7墨盒
8墨瓶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底、顶”通常是相对于打印机处于正常使用时的状态而言的,即,通常是相对于打印机处于工作体位时而言的,具体地,在图5至图17中,朝向纸面上方的一方为上方,朝向纸面下方的一方为下方。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通常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如图1至图17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转动部3和第二连接部2,连接结构具有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在锁定过程,第一连接部1竖直向下运动时能够驱动转动部3转动,以由转动部3同时与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建立配合而锁定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在解锁过程,第一连接部1继续竖直向下运动时能够驱动转动部3转动,以由转动部3至少与第一连接部1解除配合而解锁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提供的连接结构可以使用于任何需要有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的第一零部件和第二零部件的安装,例如,该连接结构可以应用于打印机供墨系统的墨瓶和墨盒的组装,或者,该连接结构可以应用于车辆上的烟灰盒和其安装座的组装,本公开对连接结构的应用领域不作限制。另外,第一连接部可以为安装到第一零部件上的独立零部件,也可以为该第一零部件上的不可分割的局部结构;相类似地,第二连接部可以为安装到第二零部件上的独立零部件,也可以为该第二零部件上的不可分割的局部结构。
这样,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独立的零部件,并使用该连接结构安装如墨瓶和墨盒时,首先可以将第一连接部安装到墨瓶上,并将第二连接部安装到墨盒上,然后将第一连接部对准转动部后竖直向下按压墨瓶,带动转动部转动而使得第一连接部组装到第二连接部上,即实现墨瓶和墨盒的安装。当需要拆除墨瓶时,继续竖直向下按压墨瓶,带动转动部再次转动而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脱离,即实现墨瓶和墨盒的拆分。因此,整个拆装过程简单快捷,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另外,通过具有解锁过程和锁定过程的连接结构将墨瓶安装到墨盒上,在打印机工作时,墨瓶内的墨水可以通过如输墨管道及时补充到墨盒中,避免因人工灌墨引起的墨水污染问题。
为方便如墨瓶8与墨盒7等需要连通以传输液体的两个不同零部件的安装,如图6至图8所示,该第二连接部2还包括用于连通如墨瓶与墨盒的输液管道22,且该输液管道22的靠近该第一连接部1的一端形成为尖锐端部。以此方式,在锁定过程,当竖直向下按压如墨瓶的第一零部件时,该墨瓶会带动第一连接部1朝向第二连接部2运动,直至输液管道22的尖锐端部戳破如墨瓶的第一零部件的封装膜后,即实现墨瓶与墨盒的导通,从而避免用户自行拆开封装膜,提升产品使用的便利性。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在锁定过程时,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连接更稳定,从而保证第一零部件可靠地安装到第二零部件上,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件4,连接结构可以包括用于阻挡转动部3向上运动的限位件5,转动部3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限位件5和第二连接部2之间,第一连接部1上设置有卡脚10,转动部3上设置有用于与卡脚10相配合的止挡筋30。如图9和图10所示,在锁定过程,第一连接部1向下运动直至卡脚10位于止挡筋30的下方时,即,此时弹性件4处于逐渐压缩的状态,如图10至图13所示,转动部3和第二连接部2相互配合以以使得转动部3转动,并使得卡脚10卡止于止挡筋30的下侧,且弹性件4向上偏压第一连接部1。如图14所示,在解锁过程,第一连接部1向下运动并克服弹性件4的偏压力,如图14至图17所示,转动部3和第二连接部2相互配合以使得转动部3转动,并使得卡脚10和止挡筋30相互分离。
换言之,在整个拆装过程中,限位件5和第二连接部2共同配合将转动部3限定在竖直方向上的一定范围内。因此,在锁定过程,只要第一连接部1的卡脚10卡止在转动部3的止挡筋30上时,即实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锁止,在解锁过程时,只要第一连接部1的卡脚10从转动部3的止挡筋30上脱离时,即实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解锁。在其他的变形方式中,在解锁过程时,该第一连接部1也可以同时解除与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配合关系,在锁定过程时,该第一连接部1同时与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建立配合关系。
在本公开提供的各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可以为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发生形变,且当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任意结构。例如,弹性件可以为弹性的橡胶。在一种变形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为保证弹性件具有足够可靠的弹性力,弹性件可以为压缩弹簧,例如该压缩弹簧可以为圆锥形的压缩弹簧。
在本公开中,限位件5可以为任何能够限制转动部3向上运动的限位部件,例如,该限位件5可以形成为设置于该转动部3上方的限位环,通过限位环止挡该转动部3向上运动。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为提高限位件5的功能集成度,该限位件5还可以具有定位功能。如图2所示,限位件5可以包括位于转动部3上方的限位基板50,限位基板50与第二连接部2相对固定,且限位基板50和第二连接部2之间的距离大于转动部3的高度,这样,转动部3可以在限位基板50和第二连接部2之间上下移动。限位基板50上可以形成有供第一连接部1穿过的通孔500,通孔500具有与卡脚10形状相匹配的定位部501。即,卡脚10还可以用作定位凸台。这样,卡脚10对准定位部501后,再将第一连接部1竖直向下插入,能够保证卡脚10进入到转动部3的预设位置,例如,保证卡脚10向下移动后能够与止挡筋相互接触,或者,保证卡脚10向下移动后不能与止挡筋相互接触。
在本公开中,转动部3可以为任意适当的能够同时沿上下方向移动和沿周向转动的结构,例如,在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转动部3可以为椭圆形或者腰形。为了保证转动部3能够做稳定的圆周运动,如图1所示,该转动部3可以形成为圆环结构。与之相适应地,为了保证第一连接部1与转动部3形成为稳定的配合关系,该第一连接部1可以形成为与圆环结构同轴布置的圆筒结构。相类似地,为了保证第二连接部2与转动部3形成为稳定的配合关系,该第二连接部2可以包括形成为与圆环结构同轴布置的环形凸缘23。
为了使得第一连接部1和转动部3受力均匀,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止挡筋30可以包括沿圆环结构的周向等间隔布置的多个,卡脚10包括沿圆筒结构的周向等间隔布置的多个,卡脚10的沿圆筒结构的周向尺寸小于相邻的止挡筋30之间的周向距离。其中,卡脚10的个数可以小于止挡筋30的个数,或者,卡脚10的个数可以等于止挡筋30的个数。以此方式,任意卡脚10均能从任意相邻的两个止挡筋30之间的间隙穿过,并通过转动部3的转动卡止在相对应的止挡筋30的下侧,从而方便了第一连接部1锁止到转动部3上。
在本公开中,第一连接部1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安装到第一零部件上,例如第一连接部1可以卡接到第一零部件上,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如墨瓶的第一零部件和第一连接部1的安装,该第一连接部1可以螺纹连接到第一零部件上,即,圆筒结构上可以形成有螺纹连接面。
为避免第一零部件和转动部干涉,如图5所示,圆筒结构的内环面和外环面中的一者布置有卡脚,另一者布置有螺纹连接面。进一步地,为方便加工,如图5所示,在锁定过程时,圆环结构可以套设于圆筒结构上,即,多个卡脚10可以设置于圆筒结构的外筒面上,多个止挡筋30可以设置于圆环结构的内环面上,且圆环结构的内径大于圆筒结构的外径。在其他的变形方式中,在锁定过程时,圆筒结构可以套设于圆环结构上,即,多个卡脚10可以设置于圆筒结构的内筒面上,多个止挡筋30可以设置于圆环结构的外环面上,且圆环结构的外径小于圆筒结构的内径。
在本公开中,第二连接部2和转动部3之间的配合结构可以为任意能够触发转动部3转动的合适结构,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7至图17所示,第二连接部2和转动部3中的一者具有齿圈20,另一者具有导向齿31,齿圈20包括沿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斜齿面200,多个斜齿面200的倾斜方向一致,导向齿31包括与斜齿面200相配合的导向斜面310,导向斜面310和多个斜齿面200可相对滑动以使得转动部3转动和上下移动。即,通过导向齿沿齿圈20的各个导向斜面310滑动,能够触发传动部3上下移动和周向转动。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多个斜齿面200的倾斜方向一致”是指在齿圈20周向上多个斜齿面200的倾斜方向是相同的,但是不局限于各个斜齿面200的斜率相同,即各个斜齿面的斜率也可以不同。这样,当固定齿可以顺次沿着齿圈的各个斜齿面200连续而稳定滑动,从而使得转动部3平稳转动。
为了使得导向齿与各个导向斜面310的相对滑动方向一致,从而便于转动部稳定转动,如图1、图7至图17所示,齿圈20还可以包括沿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限位面201,每个限位面20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位于相邻的斜齿面200之间,导向齿31还包括与限位面201相配合的止挡面311。即,如图10所示,齿圈20的每个齿具有竖直齿面和倾斜齿面,与此相配合的,导向齿31也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止挡面311,以及斜率与该倾斜齿面相同的导向斜面310。以此方式,通过齿圈20的限位面201与导向齿31的止挡面311的相互抵挡,可以限定导向齿只能沿着导向斜面310的倾斜延伸方向滑动,从而保证转动部稳定的转动。
在其他的变形方式中,齿圈20和导向齿31还可以为能够限定二者的相对滑动方向一致的其他形状。例如,齿圈20的每个齿可以具有两个倾斜方向相反的倾斜齿面,而与之相适应地,该导向齿31可以包括与其中一个倾斜齿面的斜率相同的导向斜面,以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止挡面。
为保证转动部转动更加平稳,该多个斜齿面200的斜率均相同,该多个限位面201的高度均相同。换言之,该齿圈20的各个齿的形状相同。
在本公开中,卡脚10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卡止于止挡筋30的下侧,例如,卡脚10的上侧面可以形成为平面,该止挡筋30的下侧面也可以形成为平面,即,通过该两个不同平面的相互抵顶,使得连接结构处于锁定过程时卡脚10不能向上越过止挡筋30。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连接结构在锁定过程时,卡脚10被止挡筋30牢牢地卡止,从而保证连接结构锁止的可靠性,如图9至图17所示,卡脚10的上侧可以形成有L型卡槽11,L型卡槽11包括与斜齿面200的倾斜方向一致的斜底面110,以及位于斜底面110的下部的槽侧面111,止挡筋30的下部形成有与L型卡槽11的形状相适配的楔形尖部300。即,该楔形尖部300包括与斜底面110的斜率相同的底壁,以及与槽侧面111相贴合的侧壁。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斜底面110与斜齿面200的倾斜方向一致是指二者的倾斜方向相同,而并不局限于二者的斜率相同,斜底面110与斜齿面200的斜率也可以不同。
为保证卡脚10的L型卡槽11处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避免卡脚10和止挡筋的卡止处因结构强度不足而失效,如图9至图17所示,卡脚10的上侧还可以包括位于斜底面110的下部的加强凸台12,加强凸台12的侧壁作为槽侧面111,加强凸台12的顶壁形成为与斜底面110的斜率相同的第一导引斜面120。以此方式,加强凸台12一方面可以用于强化卡脚10和止挡筋30的卡接处的结构强度,保证二者能够长时间卡接牢靠,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凸台12的第一导引斜面120可以便于止挡筋30的楔形尖部300滑过,方便卡脚10和止挡筋30的相互分离,从而便于连接结构从锁定过程切换到解锁过程。
如上所述,为了保证第二连接部2与转动部3形成为稳定的配合关系,在转动部3形成为圆环结构时,该第二连接部2可以包括形成为与圆环结构同轴布置的环形凸缘23。另外,如上所述,第二连接部2和转动部3中的一者具有齿圈20,另一者具有导向齿31。故二者结合后此处至少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情况:一、如图1所示,齿圈20形成于环形凸缘23的上端,即,转动部3具有导向齿31,为方便转动部3受力均匀,导向齿31包括沿圆环结构的周向等间隔设置的多个。二、齿圈20形成于圆环结构的下端,即,该第二连接部2具有导向齿31,为方便转动部3受力均匀,导向齿31可以包括沿环形凸缘23的周向等间隔设置的多个。
在上述第一种实施例中,为方便第二连接部2连接到如墨盒的第二零部件上,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部2还可以包括位于圆形齿圈的下方的连接盖板21。
为方便向第一连接部提供稳定的竖直向上的弹性力,使得在连接结构的锁定过程和解锁过程中,该弹性力能够驱动导向齿31和齿圈20相互分离,锁定过程,弹性件4的一端和连接盖板21相对固定,弹性件4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部1相对固定。例如,该弹性件4的一端可以嵌设于连接盖板21上形成有卡槽中,弹性件4的另一端可以为自由端,当第一连接部向下运动时,该弹性件4的另一端抵靠在第一连接部1上,或者抵靠在与第一连接部1相固定的第一零部件上。
为利于空间布置,如图5所示,弹性件4可以为穿过圆环结构设置的压缩弹簧。
如上所述,为方便如墨瓶8与墨盒7等需要连通以传输液体的两个不同零部件的安装,如图6至图8所示,该第二连接部2还包括用于连通如墨瓶与墨盒的输液管道22。为利于空间布置,该输液管道22可以穿过连接盖板21和圆环结构设置。
在本公开中,第一连接部1竖直向下运动直至卡脚10位于止挡筋30的下方,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两种方式来实现。在本公开提供的第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第一连接部1刚开始竖直向下运动时,如果止挡筋30和卡脚10在周向上有重叠部分,即,在卡脚10移动到止挡筋30的下方之前,第一连接部1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卡脚10会与止挡筋30接触。基于此,可以在卡脚10与止挡筋30的相互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斜面结构。
例如,卡脚10的下侧可以形成有与斜齿面200的倾斜方向一致的驱动斜面13,止挡筋30的上侧形成有与驱动斜面13相配合的第二导引斜面301,第一连接部1向下运动时,驱动斜面13能够沿着第二导引斜面301滑动以驱动转动部3转动。以此方式,当第一连接部1朝下运动时,通过卡脚10的驱动斜面13和止挡筋30的第二导引斜面301的相互配合,驱动转动部3转动,从而允许卡脚10移动到低于止挡筋30的位置,即,卡脚10位于止挡筋30的斜下方,为后续的锁止动作做准备。
在本公开提供的第二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连接部1刚开始竖直向下运动时,如果止挡筋30和卡脚10在周向上没有重叠部分,即,在卡脚10移动到止挡筋30的下方之前,第一连接部1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卡脚10不会与止挡筋30接触。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卡脚10与止挡筋30之间无需设计相互接触的上述斜面结构,第一连接部1竖直向下运动便能带动卡脚10移动到止挡筋30的斜下方,为后续的锁止动作做准备。
如图10和图14所示,为保证导向齿31能够自行沿着斜齿面200朝下滑动,从而触发转动部3自行转动,方便连接结构实现锁定过程和解锁过程,导向齿31可以由超润滑材料制成。相同地,如图12和图16所示,为保证止挡筋30能够自行沿着卡脚10的上侧滑动,从而实现连接结构的锁定过程和解锁过程的切换,导向齿31也可以由超润滑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超润滑材料是指任意能够较好地较低物体相互运动时的摩擦力的材质,例如,该超润滑材料可以为石墨烯或者POMpolyformaldehyde,聚甲醛或者POMpolyformaldehyde,聚甲醛和PEpolyethylene,聚乙烯的混合物。
不难理解的是,在上述两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要实现止挡筋30和卡脚10的相互锁止,还需要依靠导向齿31在其重力的作用下沿斜齿面200自动滑动,从而触发转动部3进行转动,即带动止挡筋30转动,进而将卡脚10从止挡筋30的斜下方移动到止挡筋的正下方,实现卡脚10卡止于止挡筋30的下侧。基于此,在上述两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为使得连接结构能够具有锁定过程,当第一连接部向下运动使得卡脚位于止挡筋30的斜下方时,导向齿31位于斜齿面200的上部。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导向齿31便能沿着斜齿面200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部2能够触发转动部3进行转动,最终实现连接结构的锁止。
例如,在第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第一连接部1刚开始竖直向下运动时,如果导向齿与斜齿面200接触,则转动环会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到斜齿面200的下部。基于此,将驱动斜面13的斜率设计大于斜齿面200的斜率,因此在卡脚10移动到低于止挡筋30的位置后,通过转动部的转动,使得导向齿可以从斜齿面的底部移动到斜齿面的上部,为后续触发转动部3的转动积蓄重力势能。
在本公开提供的各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因因用户插入如墨瓶的第一零部件的速度过快而造成转动部飞快转动,造成锁止过程紊乱的问题,或者造成转动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撞击力过大,影响到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如图1至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转动部3与第二连接部2之间的弹性垫6,以在第一连接部1向下运动时缓冲转动部3的运动。例如,弹性垫6可以采用海绵或橡胶等材质制成。
在转动部3形成为如圆环结构的环状结构的情况下,为了方便第一连接部1推动转动部3向下压缩弹性垫6,以使得转动部3缓慢转动,如图7所示,该环状结构的下端面可以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推动环32,该弹性垫6例如可以设置在上述的连接盖板21和推动环32之间。因此,该第一连接部1在穿过形成为环状结构的转动部3后可以与推动环32相接触,并进一步地推动推动环32挤压弹性垫6,使得弹性垫6吸收一部分外力施加给转动部3的动能,从而减缓转动部3的转动。
在本公开中,弹性垫6设置于转动部3和第二连接部2之间的情况下,在解锁过程时,导向齿31可以与齿圈20相互接触,为了避免由于驱动斜面13与斜齿面200的斜率差值过小,使得竖直向下推动第一连接部时转动部无法转动,在解锁过程时,通过增加弹性垫6可以抬高该转动部3使得述导向齿31与齿圈20脱离接触。这样,在上述的第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连接部竖直向下运动且在卡脚到达止挡筋的斜下方之前,只有卡脚10的驱动斜面13沿着止挡筋30的第二导引斜面301滑动以驱动转动部3转动,而导向齿31与齿圈20不会接触。以此方式,能够方便推动转动部3进行转动,避免因驱动斜面13与斜齿面200的斜率差值过小使得转动部3无法转动。换言之,增加弹性垫6之后,驱动斜面13可以小于或等于斜齿面200的斜率,二者的斜率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供墨系统,包括用于储墨墨水的墨盒7,用于为墨盒补充墨水的墨瓶8,供墨系统还包括上文介绍的连接结构,第一连接部1与墨瓶8相连,第二连接部2与墨盒7相连。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包括上述的供墨系统。
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墨瓶装入墨盒上实现锁止和墨瓶从墨盒上解锁取出的过程。
一、墨瓶装入墨盒上实现连接结构的锁定过程
如图9所示,在墨瓶向下装配的过程中,当卡脚10的驱动斜面13碰到止挡筋30的第二导引斜面301的时候,卡脚10对止挡筋30提供周向的驱动分力,使得转动环沿如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卡脚10位于止挡筋30的斜下方,同时,导向齿31爬行到齿圈20的斜齿面200的上部。如图10所示,当卡脚10与止挡筋30的脱离接触后,在重力作用下导向齿31沿齿圈20的斜齿面200向下滑动,从而带动转动部3自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直至导向齿31卡止于齿圈20的由斜齿面200和限位面201围成的齿槽中,同时,止挡筋30滑行至卡脚10的上侧的斜底面110上,参见图11。随后撤销施加到墨瓶上的外力,在弹性件4对卡脚10提供向上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转动部3跟随卡脚10竖直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导向齿31从齿圈20的齿槽中脱离,参见图12。如图13所示,在重力作用下,止挡筋30继续沿卡脚10的斜齿面200向下滑动,带动转动部3自行沿逆时针转动,直至止挡筋30卡止于卡脚10的L型卡槽11中,并且在如压缩弹簧的弹性件4对卡脚10提供向上的偏压力的作用下,使得卡脚被止挡筋30牢牢卡住,同时导向齿31悬空于斜齿面200上部的上方,即实现连接结构的锁定过程。
二、墨瓶从墨盒上取出实现连接结构的解锁过程
如图14所示,再次下压墨瓶,即,卡脚10相对于止挡筋30向下运动,使得止挡筋30脱离卡脚10的L型卡槽11中,故在重力作用下转动部3向下运动,使得导向齿31落到斜齿面200的上部。如图15所示,在重力作用下,导向齿31沿齿圈20的斜齿面200向下滑动,带动转动部继续沿逆时针转动,直至导向齿31卡止于齿圈20的齿槽中,同时止挡筋30滑动至加强凸台12的第一导引斜面120上。随后撤销施加到墨瓶上的外力,在弹性件4对卡脚10提供向上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驱动卡脚10带动转动部3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导向齿31从齿圈20的齿槽中脱离,参见图16。如图17所示,在重力作用下止挡筋30继续沿卡脚10的第一导引斜面120滑动,直至止挡筋30与卡脚10相互脱离,在弹性件4提供向上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驱动卡脚10从止挡筋30的侧方向上运动,从而实现连接结构的解锁。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1)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转动部(3)和第二连接部(2),所述连接结构具有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在锁定过程,所述第一连接部(1)竖直向下运动时能够驱动所述转动部(3)转动,以由所述转动部(3)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建立配合而锁定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在解锁过程,所述第一连接部(1)继续竖直向下运动时能够驱动所述转动部(3)转动,以由所述转动部(3)至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解除配合而解锁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用于阻挡所述转动部(3)向上运动的限位件(5),所述转动部(3)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件(5)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1)上设置有卡脚(10),所述转动部(3)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脚(10)相配合的止挡筋(30),在所述锁定过程,所述第一连接部(1)向下运动直至所述卡脚(10)位于所述止挡筋(30)的下方时,所述转动部(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相互配合以使得所述转动部(3)转动,并使得所述卡脚(10)卡止于所述止挡筋(30)的下侧,且所述弹性件(4)向上偏压所述第一连接部(1),在所述解锁过程,所述第一连接部(1)向下运动并克服所述弹性件(4)的偏压力,所述转动部(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相互配合以使得所述转动部(3)转动,并使得所述卡脚(10)和所述止挡筋(30)相互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包括位于所述转动部(3)上方的限位基板(50),所述限位基板(5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相对固定,且所述限位基板(5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转动部(3)的高度,所述限位基板(50)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连接部(1)穿过的通孔(500),所述通孔(500)具有与所述卡脚(10)形状相匹配的定位部(5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3)形成为圆环结构,所述止挡筋(30)包括沿所述圆环结构的周向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形成为与所述圆环结构同轴布置的圆筒结构,所述卡脚(10)包括沿所述圆筒结构的周向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卡脚(10)的沿所述圆筒结构的周向尺寸小于相邻的所述止挡筋(30)之间的周向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结构的内筒面形成为螺纹连接面,多个所述卡脚(10)设置于所述圆筒结构的外筒面上,多个所述止挡筋(30)设置于所述圆环结构的内环面上,且所述圆环结构的内径大于所述圆筒结构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和所述转动部(3)中的一者具有齿圈(20),另一者具有导向齿(31),所述齿圈(20)包括沿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斜齿面(200),所述多个斜齿面(200)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导向齿(31)包括与所述斜齿面(200)相配合的导向斜面(310),所述导向斜面(310)和所述多个斜齿面(200)可相对滑动以使得所述转动部(3)转动和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20)还包括沿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限位面(201),每个限位面(20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位于相邻的所述斜齿面(200)之间,所述导向齿(31)还包括与所述限位面(201)相配合的止挡面(3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脚(10)的上侧形成有L型卡槽(11),所述L型卡槽(11)包括与所述斜齿面(200)的倾斜方向一致的斜底面(110),以及位于所述斜底面(110)的下部的槽侧面(111),所述止挡筋(30)的下部形成有与所述L型卡槽(11)的形状相适配的楔形尖部(3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脚(10)的上侧还包括位于所述斜底面(110)的下部的加强凸台(12),所述加强凸台(12)的侧壁作为所述槽侧面(111),所述加强凸台(12)的顶壁形成为与所述斜底面(110)的斜率相同的第一导引斜面(12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脚(10)的下侧形成有与所述斜齿面(200)的倾斜方向一致的驱动斜面(13),所述止挡筋(30)的上侧形成有与所述驱动斜面(13)相配合的第二导引斜面(301),所述第一连接部(1)向下运动时,所述驱动斜面(13)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导引斜面(301)滑动以驱动所述转动部(3)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3)形成为圆环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2)包括与所述圆环结构同轴布置的环形凸缘(23),所述齿圈(20)形成于所述环形凸缘(23)的上端,所述导向齿(31)包括沿所述圆环结构的周向等间隔设置的多个,或者,所述齿圈(20)形成于所述圆环结构的下端,所述导向齿(31)包括沿所述环形凸缘(23)的周向等间隔设置的多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凸缘(23)的下方且与所述环形凸缘(23)相对固定的连接盖板(21),在所述锁定过程,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和所述连接盖板(21)相对固定,所述弹性件(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相对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为穿过所述圆环结构设置的压缩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还包括穿过所述连接盖板(21)和所述圆环结构设置的输液管道(22),所述输液管道(22)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一端形成为尖锐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6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定过程,当所述第一连接部(1)向下运动使得所述卡脚(10)位于所述止挡筋(30)的斜下方时,所述导向齿(31)位于所述斜齿面(200)的上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筋(30)和所述导向齿(31)均由超润滑材料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部(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间的弹性垫(6),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向下运动时缓冲所述转动部(3)的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结构的下端面还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推动环(32),所述推动环(32)和所述连接盖板(21)之间设置有弹性垫(6),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向下运动时缓冲所述转动部(3)的运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6)设置于所述转动部(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间,以使得在所述解锁过程时所述导向齿(31)与所述齿圈(20)脱离接触。
20.一种供墨系统,包括用于储墨墨水的墨盒(7),用于为所述墨盒补充墨水的墨瓶(8),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系统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1)与所述墨瓶(8)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2)与所述墨盒(7)相连。
21.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供墨系统。
CN201810844402.8A 2018-07-27 2018-07-27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Active CN108819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4402.8A CN108819489B (zh) 2018-07-27 2018-07-27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4402.8A CN108819489B (zh) 2018-07-27 2018-07-27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9489A true CN108819489A (zh) 2018-11-16
CN108819489B CN108819489B (zh) 2024-03-22

Family

ID=64152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44402.8A Active CN108819489B (zh) 2018-07-27 2018-07-27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94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0392A (zh) * 2019-10-12 2020-01-24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多功能设备
CN111791585A (zh) * 2019-04-03 2020-10-20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和墨罐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69351A (en) * 1987-09-09 1989-03-15 Sharp Kk Nozzle clogging preventive device in ink jet printer
CN1451899A (zh) * 2002-04-12 2003-10-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阀门装置
CN1636737A (zh) * 2003-12-22 2005-07-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安装/拆除设备、记录装置、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容器
US20080303857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zzle chip cleaning apparatus of inkjet printer, inkjet printer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991137A (zh) * 2011-09-09 2013-03-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废液室的喷墨记录装置
CN203780054U (zh) * 2014-02-28 2014-08-2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封闭式喷印机喷头清洗废液回收装置
CN204199871U (zh) * 2014-10-24 2015-03-11 江苏省电力公司金湖县供电公司 无源智能锁芯
CN106808799A (zh) * 2017-02-24 2017-06-09 广州易达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及其清洗方法
CN107108012A (zh) * 2016-10-27 2017-08-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无人飞行器的机臂及无人飞行器
CN107128070A (zh) * 2017-06-20 2017-09-05 深圳华云数码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喷头清洗机构、喷墨打印机及清洗方法
US20170259574A1 (en) * 2016-03-08 2017-09-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7939171A (zh) * 2017-11-16 2018-04-20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芯、锁具和解锁钥匙
CN208682350U (zh) * 2018-07-27 2019-04-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69351A (en) * 1987-09-09 1989-03-15 Sharp Kk Nozzle clogging preventive device in ink jet printer
CN1451899A (zh) * 2002-04-12 2003-10-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阀门装置
CN1636737A (zh) * 2003-12-22 2005-07-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安装/拆除设备、记录装置、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容器
US20080303857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zzle chip cleaning apparatus of inkjet printer, inkjet printer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991137A (zh) * 2011-09-09 2013-03-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废液室的喷墨记录装置
CN203780054U (zh) * 2014-02-28 2014-08-2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封闭式喷印机喷头清洗废液回收装置
CN204199871U (zh) * 2014-10-24 2015-03-11 江苏省电力公司金湖县供电公司 无源智能锁芯
US20170259574A1 (en) * 2016-03-08 2017-09-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7108012A (zh) * 2016-10-27 2017-08-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无人飞行器的机臂及无人飞行器
CN106808799A (zh) * 2017-02-24 2017-06-09 广州易达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喷头及其清洗方法
CN107128070A (zh) * 2017-06-20 2017-09-05 深圳华云数码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喷头清洗机构、喷墨打印机及清洗方法
CN107939171A (zh) * 2017-11-16 2018-04-20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芯、锁具和解锁钥匙
CN208682350U (zh) * 2018-07-27 2019-04-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1585A (zh) * 2019-04-03 2020-10-20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和墨罐
CN111791585B (zh) * 2019-04-03 2022-04-19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和墨罐
US11491796B2 (en) 2019-04-03 2022-11-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tank
CN110730392A (zh) * 2019-10-12 2020-01-24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多功能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9489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19489A (zh)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CN208682350U (zh) 连接结构、供墨系统和打印机
KR101559163B1 (ko) 자동 잠금 기능을 갖는 약제 포장 장치용 카트리지
JP3122047U (ja) ヘルメットのシールドと帽体結合の構造
US7793899B2 (en) Structure for a suction device
EP2896579A1 (en) Dispenser container comprising safety button structure
CN107956867B (zh) 轴向驻车机构
US10061228B2 (en) Stop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oner cartridge
CN110896650A (zh) 快拆组件及云台组件
CN1058226C (zh) 喷墨设备
CN205926549U (zh) 一种反应釜废气吸收装置
CN105935008B (zh) 固定结构及使用该固定结构的云台
KR102043839B1 (ko) 고속 믹서기
JP2003262661A (ja) 吸着パット、吸着ハンドおよびこれらを備えたicテストハンドラ
CN206792032U (zh) 一种便于放置饮水杯的桌子
CN210034905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计算机显示屏
TWI571391B (zh) 3d掃描列印複合設備及其煞車裝置
CN106438688A (zh) 芯包推力轴承
CN208594599U (zh) 一种壁吊上的花洒固定结构
CN207471037U (zh) 一种带保险的快速连接结构
CN216822858U (zh) 一种茶吧机
CN109767851A (zh) 燃料组件下部锁紧装置及其锁紧、解锁方法
CN105534309A (zh) 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CN206726187U (zh) 一种磁悬浮护腕托
CN212541351U (zh) 一种物流自动化扫描识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8

Address after: 200120 room 704, No.1, Lane 88, Shengro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HANNTO TECHNOLOGY Inc.

Address before: 100085, Haidian District, 68, Qinghe street, Huarun colorful city shopping center, two, 9, 01, room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HANNTO TECHNOLOGY Inc.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