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6187U - 一种磁悬浮护腕托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悬浮护腕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6187U
CN206726187U CN201720184489.1U CN201720184489U CN206726187U CN 206726187 U CN206726187 U CN 206726187U CN 201720184489 U CN201720184489 U CN 201720184489U CN 206726187 U CN206726187 U CN 206726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force block
annular sidewall
wriste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844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雨
陈千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1844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6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6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6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磁悬浮护腕托。包括环形侧壁;第一受力块,所述第一受力块与所述环形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受力块,所述第二受力块与所述环形侧壁的下端可滑动配合;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一受力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受力块的底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形成有斥力。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悬浮护腕托,可配合鼠标使用,紧贴人们的手腕,与鼠标同步滑动,非常灵活,且较软,充分符合人体工程学。

Description

一种磁悬浮护腕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周边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可以预防鼠标手的磁悬浮护腕托。
背景技术
在人们长时间使用鼠标时,由于鼠标高度与桌面高度的不相等,或者是人们操作时的不良习惯等,常会造成手腕酸痛,身体不适的情况,时间久了还会形成“鼠标手”这种疾病。
而现有技术中为了预防此类情况,研发了鼠标托。现有技术中的鼠标托常常与鼠标垫结合,在平面的鼠标垫上设置凸起,在人们操作鼠标的时候,鼠标垫上的凸起可以支撑住手腕,以此来缓解人们手腕的疲劳,采用上述结构的鼠标托由于鼠标垫是几乎固定于桌面上的,无法滑动的,因此常会出现人们滑动多次后手腕便与鼠标托分离的情况,久而久之,“鼠标手”这样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这类鼠标托内部常是由填充物填充而成,比较硬,时间长了,手腕仍然会出现不舒适的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磁悬浮护腕托,可配合鼠标使用,紧贴人们的手腕,与鼠标同步滑动,非常灵活,且较软,充分符合人体工程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悬浮护腕托,包括:
环形侧壁;
第一受力块,所述第一受力块与所述环形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
第二受力块,所述第二受力块与所述环形侧壁的下端可滑动配合;
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一受力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受力块的底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形成有斥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磁悬浮护腕托,包括:
环形侧壁;
第一受力块,所述第一受力块与所述环形侧壁的上端可滑动配合;
第二受力块,所述第二受力块与所述环形侧壁的下端固定连接;
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一受力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受力块的底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形成有斥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磁悬浮护腕托,包括:
环形侧壁;
第一受力块,所述第一受力块与所述环形侧壁的上端可滑动配合;
第二受力块,所述第二受力块与所述环形侧壁的下端可滑动配合;
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一受力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受力块的底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形成有斥力。
有利地,所述第一受力块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记忆棉。
有利地,所述环形侧壁底部向内收缩形成有环形平台,所述第二受力块包括环形浮动环和环形凸缘,所述环形浮动环与所述环形平台可滑动配合,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环形平台卡接。
有利地,所述第一受力块包括圆形本体,所述圆形本体的半径不大于所述环形侧壁的内径。
有利地,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形成有斥力是指,所述第一磁铁的南极与第二磁铁的南极相对或者所述第一磁铁的北极与所述第二磁铁的北极相对设置。
有利地,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磁力或磁力作用面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磁悬浮护腕托的一种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磁悬浮护腕托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磁悬浮护腕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悬浮护腕托。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悬浮护腕托,包括:环形侧壁1、第一受力块2、第二受力块3、第一磁铁4、第二磁铁5和记忆棉6。
具体地说,环形侧壁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受力块2,环形侧壁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受力块3,第一受力块2的底面上固定有第一磁铁4,第二受力块3的底面的上表面上固定有第二磁铁5,且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为同性相斥。
其中,第一受力块2和第二受力块3与环形侧壁1的连接方式均为两种方式,即固定连接或者可滑动配合连接。
但是无论是哪种连接方式,第一受力块2和第二受力块3的最大直径均应小于等于环形侧壁1的内径。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磁悬浮护腕托可以有三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
第一受力块2与环形侧壁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磁铁4与第一受力块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详细地说,第一受力块2包括圆形本体,圆形本体的半径不大于环形侧壁1的内径,该圆形本体与环形侧壁1的上端固定连接,具体地说,可以是粘接、卡接或螺纹连接等,假设选择粘接,那么优选圆形本体的直径等于环形侧壁1的内径,用胶水沿着环形侧壁1的内径涂布一圈即可;假设选择卡接或螺纹连接,则优选圆形本体的直径小于环形侧壁1的内径,可在圆形本体的周边设置卡扣结构。
第二受力块3与环形侧壁1的下端可滑动配合,第二磁铁5与第二受力块3的底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此种实施例下,优选的,一般环形侧壁1底部向内收缩形成有环形平台7,详细地说,第二受力块3包括环形浮动环和环形凸缘8,该环形浮动环与环形平台7可滑动配合,该环形凸缘8与环形平台7卡接,也就是说,环形浮动环在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的斥力作用下可沿着环形侧壁1的环形平台7上下滑动,从而对整个护腕托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受力块2的上端面设置有记忆棉6。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之间形成有斥力是指,第一磁铁4的南极与第二磁铁5的南极相对或者第一磁铁4的北极与所述第二磁铁5的北极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的磁力或磁力作用面相同。
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之间形成同性相斥的原理,当手腕对第一受力块2以及环形侧壁1施加压力的时候,斥力对第二受力块3也产生作用力,同时,桌面对第二受力块3产生反作用力,因此挤压了第一受力块2和第二受力块3,使得手腕感受到了缓冲力,对手腕起到一个承托的作用,防止长期使用鼠标而形成的鼠标手。
该实施例中,最后环形浮动环会凸出于该环形平台7,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与桌面接触的是环形浮动环的下底面,大大地减小了护腕托与桌面的摩擦力,设置有的记忆棉6一方面也对手腕起到缓冲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与使用者手腕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手腕部分的摩擦力大于桌面部分的摩擦力,使得整个护腕托滑动比较灵活不费力。
实施例二:
第一受力块2与环形侧壁1的上端可滑动配合,第一磁铁4与第一受力块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详细地说,第一受力块2包括圆形本体,圆形本体的半径不大于环形侧壁1的内径,该圆形本体与环形侧壁1的上端可滑动配合。
第二受力块3与环形侧壁1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磁铁5与第二受力块3的底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受力块3的结构可以有多种,比如,第二受力块3也是圆形受力块,该圆形受力块与环形侧壁1的下端粘接、卡接或螺纹连接,可参照实施例一中第一受力块2。
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结构,比如,环形侧壁1底部向内收缩形成有环形平台7,详细地说,第二受力块3包括环形浮动环和环形凸缘8,该环形浮动环与环形平台7固定连接,该环形凸缘8与环形平台7卡接。
也就是说,在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的斥力作用下,第二受力块3与环形侧壁1固定,但是第一受力块2可以沿着环形侧壁1上下滑动,而对整个护腕托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受力块2的上端面设置有记忆棉6。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之间形成有斥力是指,第一磁铁4的南极与第二磁铁5的南极相对或者第一磁铁4的北极与所述第二磁铁5的北极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的磁力或磁力作用面相同。
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之间形成同性相斥的原理,当手腕对第一受力块2以及环形侧壁1施加压力的时候,斥力对第二受力块3也产生作用力,第二受力块3上的第二磁铁5对第一磁铁4产生反作用力,推向第一受力块2,使得手腕感受到了缓冲力,对手腕起到一个承托的作用,防止长期使用鼠标而形成的鼠标手。
该实施例中,最后环形浮动环会凸出于该环形平台7,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与桌面接触的是环形浮动环的下底面,大大地减小了护腕托与桌面的摩擦力,设置有的记忆棉6一方面也对手腕起到缓冲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与使用者手腕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手腕部分的摩擦力大于桌面部分的摩擦力,使得整个护腕托滑动比较灵活不费力。
实施例三:
第一受力块2与环形侧壁1的上端可滑动配合,第一磁铁4与第一受力块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详细地说,第一受力块2包括圆形本体,圆形本体的半径不大于环形侧壁1的内径,该圆形本体与环形侧壁1的上端可滑动配合。
第二受力块3与环形侧壁1的下端可滑动配合,第二磁铁5与第二受力块3的底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此种实施例下,优选的,一般环形侧壁1底部向内收缩形成有环形平台7,详细地说,第二受力块3包括环形浮动环和环形凸缘8,该环形浮动环与环形平台7可滑动配合,该环形凸缘8与环形平台7卡接,也就是说,环形浮动环在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的斥力作用下可沿着环形侧壁1的环形平台7上下滑动,从而对整个护腕托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受力块2的上端面设置有记忆棉6。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之间形成有斥力是指,第一磁铁4的南极与第二磁铁5的南极相对或者第一磁铁4的北极与所述第二磁铁5的北极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的磁力或磁力作用面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简单来说,第一受力块2和第二受力块3都可以上下滑动,只要在环形侧壁1的上端设置一个限位块,限制第一受力块2的活动范围即可。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之间形成同性相斥的原理,当手腕对第一受力块2施加压力的时候,斥力对第二受力块3也产生作用力,第二受力块3上的第二磁铁5对第一磁铁4产生反作用力,推向第一受力块2,使得手腕感受到了缓冲力,对手腕起到一个承托的作用,防止长期使用鼠标而形成的鼠标手。
该实施例中,最后环形浮动环会凸出于该环形平台7,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与桌面接触的是环形浮动环的下底面,大大地减小了护腕托与桌面的摩擦力,设置有的记忆棉6一方面也对手腕起到缓冲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与使用者手腕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手腕部分的摩擦力大于桌面部分的摩擦力,使得整个护腕托滑动比较灵活不费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磁悬浮护腕托,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侧壁;
第一受力块,所述第一受力块与所述环形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
第二受力块,所述第二受力块与所述环形侧壁的下端可滑动配合;
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一受力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受力块的底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形成有斥力。
2.一种磁悬浮护腕托,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侧壁;
第一受力块,第一受力块与环形侧壁的上端可滑动配合;
第二受力块,第二受力块与环形侧壁的下端固定连接;
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一受力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磁铁,第二磁铁与第二受力块的底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形成有斥力。
3.一种磁悬浮护腕托,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侧壁;
第一受力块,所述第一受力块与所述环形侧壁的上端可滑动配合;
第二受力块,所述第二受力块与所述环形侧壁的下端可滑动配合;
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一受力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受力块的底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形成有斥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护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块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记忆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护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底部向内收缩形成有环形平台,所述第二受力块包括环形浮动环和环形凸缘,所述环形浮动环与所述环形平台可滑动配合,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环形平台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护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块包括圆形本体,所述圆形本体的半径不大于所述环形侧壁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护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形成有斥力是指,所述第一磁铁的南极与第二磁铁的南极相对或者所述第一磁铁的北极与所述第二磁铁的北极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悬浮护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磁力或磁力作用面相同。
CN201720184489.1U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磁悬浮护腕托 Active CN206726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4489.1U CN206726187U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磁悬浮护腕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4489.1U CN206726187U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磁悬浮护腕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6187U true CN206726187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84489.1U Active CN206726187U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磁悬浮护腕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61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9240A (zh) * 2017-02-28 2017-06-30 陈小雨 一种磁悬浮护腕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9240A (zh) * 2017-02-28 2017-06-30 陈小雨 一种磁悬浮护腕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80983U (zh) 用于帮助沿表面行走的装置
CN206726187U (zh) 一种磁悬浮护腕托
CN106909240A (zh) 一种磁悬浮护腕托
USD939861S1 (en) Pillow with device pocket
USD582921S1 (en) Mouse pad
CN206699961U (zh) 一种多功能一次性快餐餐具
CN207540657U (zh) 一种电子秤秤盘的连接结构
CN203117921U (zh) 橡胶鼠标垫
CN204641492U (zh) 双层脚垫
CN204249677U (zh) 一种办公桌用双挂式笔筒
CN204105234U (zh) 悬挂式床上电脑桌
USD1023147S1 (en) Writing instrument
JP3221063U (ja) エレベーター三脚用シューティングレスト
CN203088485U (zh) 一种防烫防滑水杯
CN104516554A (zh) 一种新型鼠标垫
CN206605249U (zh) 一种零件的支撑工装
CN205942624U (zh) 带有新型防滑结构的3d鼠标
CN202879087U (zh) 笔筒
TWM429904U (en) Foot cushion and portable electric device
CN206822368U (zh) 一种多用途椅子
CN204647287U (zh) 组合式密封垫
CN103885618A (zh) 橡胶鼠标垫
CN202404550U (zh) 鼠标垫
CN110703932A (zh) 一种鼠标垫
CN204459377U (zh) 一种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