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0323A - 光拾取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拾取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0323A
CN102810323A CN2012101699103A CN201210169910A CN102810323A CN 102810323 A CN102810323 A CN 102810323A CN 2012101699103 A CN2012101699103 A CN 2012101699103A CN 201210169910 A CN201210169910 A CN 201210169910A CN 102810323 A CN102810323 A CN 102810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picker
optical pickup
picker box
pickup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99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村里佳
盛山武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10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03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2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optical heads, e.g. assembl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Optical detector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相对于长期的环境的变化也能够抑制从粘结界面的剥离及光轴偏离的光拾取器装置。在具有光元件(1)、挠性印刷基板(2)、保持部件(3)、光拾取器盒(5)及粘结保持部件(3)和光拾取器盒(5)的粘结部(4)的光拾取器装置中,就光拾取器盒(5)而言,粘结剂进入其内部,粘结剂在光拾取器盒内部的截面积比在光拾取器盒的表面与内部连通的截面积大。

Description

光拾取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D(光盘)、DVD(数字多功能光盘)或BD(蓝光光盘)等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生所用的光拾取器装置。
背景技术
CD、DVD或BD等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生所用的光拾取器装置或组装了光拾取器装置的光盘驱动装置包括:使来自激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通过各种透镜及三棱镜、反射镜等导向物镜,并在光记录介质上收敛的光学系统;以及利用用于使来自光记录介质的返回光通过物镜及其他各种透镜、三棱镜、反射镜并将光输出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受光的光学系统。其中,在将安装有光电转换元件(以下称为受光元件)的挠性印刷基板固定在受光元件托架或加固板上的光学部件组件和光拾取器盒的粘结固定中,需要受光元件相对于光拾取器盒使用粘结剂固定在从光学的观点来看最适当的位置。因此,从位置稳定性的观点来看,光学部件组件的粘结固定为只粘结光学部件组件的前面或背面的结构。
在日本特开2009-14652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在以使由光记录介质反射来的反射光的光轴及焦点与受光元件的受光面的中心的位置一致的方式调整支撑受光元件的受光元件安装板(托架)相对于光学基座的位置后,在受光元件安装板为水平的状态下,将等量的粘结剂注入形成受光元件安装板和光学基座的间隙的部位的凹槽部,在两处凹槽部内填充粘结剂并涂敷,将受光元件安装板固定在光学基座上。由于能够使涂敷在各凹槽部的粘结剂的涂敷量及涂敷形状均等,因此由粘结剂固化时的收缩量及热变化产生的膨胀收缩的变化率均等,能够减少受光元件的位置偏离。
在日本特开2007-298700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述了在粘结固定透镜的透镜支撑结构中,抑制由热冲击引起的粘结剂的剥离的结构。透镜支撑结构具备具有光学上有效的光学有效部和形成在光学有效部的外周侧的固定部的透镜、支撑配置在透镜的外周侧的透镜的支撑部件、配置在透镜和支撑部件之间并相对于支撑部件对固定部进行固定的粘结剂。固定部具有以朝向内周侧的方式形成在光轴方向的两侧,并利用粘结剂至少覆盖一部分的多个固定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65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98700号公报
本发明者等以长期可靠性的观点对光学部件组件和光拾取器盒的粘结强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在使光学部件组件的前面或背面与光拾取器盒粘结的场合,由于由长期的环境变化产生的应力容易直接产生在粘结部上,因此尤其产生在光拾取器盒与粘结剂的面的粘结界面的剥离渐渐地进行而使粘结强度下降的问题、或光轴偏离之类的问题。因此,需要在使光学部件组件的前面或背面与光拾取器盒粘结的场合,粘结强度不会下降,且能够以高位置精度保持最适当的位置的粘结固定技术。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抑制光学部件的位置偏离,在光拾取器装置使用用于光元件的粘结那样的弹性率高的粘结剂的场合,粘结剂在与光拾取器盒的粘结界面剥离的可能性高,尤其在施加由长期的环境变化产生的应力的场合,可以预想粘结强度将下降。另外,若弹性率低则变软而容易产生位置偏离,不适合光元件的粘结。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无法对粘结剂的涂敷位置进行控制。在受光元件的粘结中,是在光学部件组件的前面或背面的至少一处以上进行固定粘结的结构,可以预想,由于粘结涂敷位置,将产生粘结强度的下降及受光元件的位置偏离。
由于以上原因,在通过粘结剂将由受光元件和支撑受光元件的托架或加固板构成的光学部件组件与光拾取器盒固定的结构中,为了确保长期的粘结可靠性,需要提供具有即使在来自外部的剪切、拉伸应力作用的场合,也不会从粘结界面剥离,能保持粘结强度的粘结结构的光拾取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相对于长期的环境的变化也能够抑制从粘结界面的剥离、光轴偏离的光拾取器装置。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例如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中记载的结构和处理顺序。本申请包括多个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例如在具有下述部件的光拾取器装置中:光元件;与该光元件连接的挠性印刷基板;支撑上述光元件及挠性印刷基板的保持部件;光拾取器盒;粘结上述保持部件和上述光拾取器盒的粘结剂;就上述光拾取器盒而言,上述粘结剂进入其内部,上述粘结剂在上述光拾取器盒内部的截面积比在上述光拾取器盒的表面与内部连通的截面积大。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光拾取器装置中,即使在将使受光元件组件化了的光学部件组件在前面或背面粘结在光拾取器盒的场合,也能够抑制相对于长期的环境变化产生的界面剥离,能够将粘结强度提高到粘结剂的内聚破坏强度,因此能够提供粘结强度不会下降,能够以高的位置精度保持最适的位置,稳定的品质的光拾取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装置的光学组件粘结部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装置的光拾取器盒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或图2所示的光学组件粘结部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装置的整体概略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装置的光学组件粘结部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装置的光拾取器盒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装置的光学组件粘结部的A-A’(与图3对应)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装置的光学组件粘结部的A-A’(与图3对应)剖视图。
图中:1-受光元件,2-挠性印刷基板,3-光学部件组件的加固板,4-利用粘结剂固定的粘结部,5-光拾取器盒,6-光轴,7-凹槽部,8-光学部件组件,9-用于成为隔离槽的突起部,10-剪切力矩,11-光栅透镜,12-耦合透镜,13-检波器透镜,14-光拾取器盒上表面的凹槽部,100-光拾取器装置,101-光盘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使用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使用图4对光拾取器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受光元件为例进行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发光元件等其他光元件。图4是将光学部件组件8、光栅透镜11、耦合透镜12、检测透镜(ディテクターレンズ)13等具有作为光学透镜的功能的光学部件粘结固定在光拾取器盒5上时的概略整体结构图。光学部件组件8及各种透镜向下方向的箭头的方向移动,相对于光拾取器盒5的光轴配置在规定的位置,光学部件组件8和光拾取器盒5利用粘结剂对光学部件组件8的与光轴平行的前面或背面进行粘结固定。另外,符号100表示光拾取器装置的结构,符号101表示光盘驱动装置的结构,上部的圆盘表示光记录介质。同一符号表示同一结构要素。
光拾取器装置的受光元件的托架及加固板材料是以Zn、Mg、Al、不锈钢为主要成分的压铸、冲压加工品或安装了受光元件的印刷配线基板,就光拾取器盒而言,以PPS(聚亚苯基硫醚)、PC(聚碳酸酯)等为主要成分的压铸及模制成型品是合适的,但也能够使用Zn、Mg、Al等。
另外,作为使光学部件与光拾取器盒粘结的粘结材料,普遍使用弹性率高的丙烯系或环氧系的紫外线固化型粘结剂或热固化型粘结剂。
作为本实施例的对象,当然包括这些结构,也能够应用于使用其他金属材料、玻璃等无机材料、树脂、粘结剂的场合。
接着,根据图1~图3对本实施例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由连接在光学元件1上的挠性印刷基板2和支撑该挠性印刷基板2的加固板3构成的光学部件组件8和光拾取器盒5的粘结部的俯视图。
光学部件组件8和光拾取器盒5的粘结面由光学部件组件8的背面构成,通过利用粘结剂固定了的粘结部4(以下省略为粘结部)在两处固定在光拾取器盒5上。在上述粘结面上,在光拾取器盒侧形成凹槽部7,为该凹槽部7的开口长度a和凹槽内部的最长长度b的关系为a<b的粘结结构。换言之,就光拾取器盒5而言,粘结剂进入其内部,粘结剂在其内部的截面积比在光拾取器盒5的表面与内部连通的截面积大。若采用该粘结结构,则在来自外部的剪切、拉伸力矩进行作用的场合,应以也集中在粘结剂自身,因此能够抑制、防止从粘结界面的剥离,能够将粘结强度保持、提高到粘结剂的内聚破坏强度。凹槽部能够使用包括上金属模和下金属模的模制金属模形成。另外,符号6表示光轴。
在凹槽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场合,即使凹槽的深度c浅也能得到效果,因此即使光拾取器盒5薄的部分也能保持粘结强度。
另外,在粘结部4为两点以上的场合,通过在凹槽部7上涂敷粘结剂,能将粘结间隔L总是控制为一定,能够抑制粘结强度不均。通过以粘结间隔L为2mm<L<10mm的方式进行粘结固定,成为拉伸强度也强的结构。
另外,即使在将光学部件组件8安装在托架上,且在前面粘结托架和光拾取器盒的场合,也得到同样的效果。
图2是上述粘结部4的光拾取器盒5的侧视图。在光拾取器盒5的粘结部4上沿与朝向受光元件的光轴6垂直的方向设有四点凹槽部7,粘结剂涂敷在其内部。在该图的场合,在凹槽部7内设有用于成为隔断槽(止まり溝)的突起部9而成为四点隔断槽,但作为贯通孔也可以设置两点。在贯通孔为两点的场合,期望为在对角线上对称的配置。
另外,凹槽部7在与光拾取器的物镜(未图示)垂直的方向上加工,期望为在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粘结剂的场合,在固化时紫外线能照射的结构。另外,符号10表示来自外部的剪切方向的力矩。
图3是图1或图2所示的A-A’剖视图。光拾取器盒5的凹槽部7的中间是用于成为隔断槽的突起部9。因此,在力矩10从剪切方向施加在粘结部4上的场合,能够抑制从光拾取器盒5的界面剥离,为能够将粘结强度提高到粘结剂的内聚破坏强度的结构。另外,由于加固板3与光拾取器盒5不同,不需要模制成型,因此能选定粘结性良好的材料(主要为金属),即使平坦,在粘结强度上也没有问题,能够使用比凹槽部7的深度薄的板。
使用了具有上述结构的光拾取器盒的光拾取器装置与粘结强度(剥离或轴偏离)的长期可靠性相关,可得到良好的结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光拾取器盒的粘结部上形成在其内部具有最长长度的凹槽部,能够提供即使相对于长期的环境的变化也能够抑制从粘结界面的剥离或光轴偏离的光拾取器装置。
(实施例二)
使用图5(a)、(b)对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例一中记载但在本实施例中未记载的事项只要没有特殊的情况,也能够应用于本实施例。图5(a)、(b)是本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装置的、光学部件组件8和光拾取器盒5的粘结部的俯视图。光学部件组件由与受光元件1连接的挠性印刷基板2和支撑挠性印刷基板2的加固板3构成。
在光拾取器盒侧的凹槽部中,为凹槽部7的开口长度a和凹槽内部的最长长度b的关系为a<b的粘结结构,凹槽部的结构即使在四边形、圆形、菱形或其他场合,也需要采用凹槽部7的开口长度a和凹槽内部的最长长度b的关系为a<b的粘结结构。
另外,如图5(b)所示,在凹槽形状为圆形的场合,也有容易将在涂敷粘结剂时使用的针插入凹槽的效果。
使用了具有上述结构的光拾取器盒的光拾取器装置与粘结强度(剥离或轴偏离)的长期可靠性相关,可得到良好的结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得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三)
使用图6(a)、(b)对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记载但在本实施例中未记载的事项只要没有特殊的情况就能够应用于本实施例。图6(a)、(b)是本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装置的光拾取器盒的侧视图。图6(a)是在对光学部件组件的背面进行粘结的场合,使作为粘结固定部的凹槽部为一处的实施例。
图6(b)是在对光学部件组件的背面进行粘结的场合,设置两处作为粘结固定部的凹槽部,在上下各设置一处光拾取器盒的凹槽部,并将其配置设为锯齿结构的实施例。
(实施例四)
使用图7(a)~图7(f)对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任一项记载但在本实施例未记载的事项只要没有特殊的情况就能够应用于本实施例。图7(a)~图7(f)是本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装置的光学组件粘结部的A-A’(与图3对应)的剖视图。作为隔断槽的凹槽部7沿与朝向受光元件的光轴6垂直的方向相对地设置在光拾取器盒5上,凹槽部彼此的中间是用于成为隔离槽的突起部9。图7(a)~图7(d)是为了不仅在施加来自剪切方向的力矩,即使施加来自拉伸方向的力矩的场合,也能够防止从光拾取器盒5的界面剥离,而将突起部9设为c<d的实施例。
在使突起部9为c<d的场合,根据形状,有光拾取器盒自身的强度低下的可能性,但由于图7(a)在槽的底面带倾斜而为c<d,因此能保持光拾取器盒自身的强度。
另外,图7(e)、(f)是设置上下一方的突起部,为c<d的实施例。在该场合也得到同样的效果。
使用了具有上述结构的光拾取器盒的光拾取器装置与粘结强度(剥离或轴偏离)相关,得到良好的结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得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效果。另外,在实施例一的结构中,具有其内部最长长度的边的数量是两边,但在本实施例中能增加到三边,能够提高相对于来自拉伸方向的力矩的粘结强度。
(实施例五)
使用图8对第五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任一项中记载但在本实施例中未记载的事项只要没有特殊的情况就能应用于本实施例。
图8是本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装置的光学组件粘结部的A-A’(与图3对应)的剖视图。是以在光拾取器盒上沿与光轴6垂直的方向设置能挂住粘结剂的凹槽部14为特征的实施例。
使用了具有上述结构的光拾取器盒的光拾取器装置与粘结强度(剥离或轴偏离)的长期可靠性相关,得到良好的结果。另外,通过与实施例1~4组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粘结强度。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得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效果。另外,通过与其他实施例组合,能进一步提高粘结强度。
另外,本发明未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为了容易明白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具备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能够将某一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另外,也能在某一实施例的结构上添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另外,能对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及置换。

Claims (9)

1.一种光拾取器装置,其具有:
光元件;
与该光元件连接的挠性印刷基板;
支撑上述光元件及挠性印刷基板的保持部件;
光拾取器盒;以及
粘结上述保持部件和上述光拾取器盒的粘结剂,
该光拾取器装置的特征在于,
就上述光拾取器盒而言,上述粘结剂进入其内部,
上述粘结剂在上述光拾取器盒内部的截面积比在上述光拾取器盒的表面与内部连通的截面积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元件和保持部件的面及上述光拾取器盒的具有上述粘结剂的粘结面沿上述光拾取器盒的厚度方向设置,
上述光拾取器盒在上述粘结面上具有上述粘结剂进入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拾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是从上述光拾取器盒的第一面贯通到相反侧的第二面的贯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拾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分别具有与上述光拾取器盒的第一面侧连通的第一槽和与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侧连通的第二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拾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槽和上述第二槽在上述光拾取器盒的平面方向设在相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拾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槽及上述第二槽的不与面连通的方向的端部具有在上述光拾取器盒的内部比其表面向上述光拾取器盒的厚度方向凹的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槽的与上述光拾取器盒的厚度方向正交、且上述粘结面的面方向所包含的方向的宽度在光拾取器盒的内部比在表面大,上述粘结剂在上述光拾取器盒内部的截面积比在上述光拾取器盒的表面与内部连通的截面积大。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拾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是金属制,上述光拾取器盒是树脂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拾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的被粘结材料粘结的粘结面大致是平面。
CN2012101699103A 2011-05-30 2012-05-28 光拾取器装置 Pending CN1028103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20232A JP2012248252A (ja) 2011-05-30 2011-05-30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11-120232 2011-05-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0323A true CN102810323A (zh) 2012-12-05

Family

ID=47234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99103A Pending CN102810323A (zh) 2011-05-30 2012-05-28 光拾取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307619A1 (zh)
JP (1) JP2012248252A (zh)
CN (1) CN10281032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7810A (ja) * 1984-01-11 1985-08-03 Kobe Steel Ltd 溶接ロボツトの制御装置
JPH02306485A (ja) * 1989-05-22 1990-12-19 Hitachi Ltd 情報ディスク
JPH04270645A (ja) * 1991-02-26 1992-09-28 Ricoh Co Ltd 無機酸化物厚膜を含む積層体とその製法
JP2001291272A (ja) * 2000-04-06 2001-10-19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光ヘッ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42111A (ja) * 2001-08-01 2003-0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部材接着構造
JP2007042168A (ja) * 2005-08-01 2007-02-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9146523A (ja) * 2007-12-14 2009-07-02 Sharp Corp 受光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11086358A (ja) * 2009-10-19 2011-04-28 Sharp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する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55220U (zh) * 1985-09-26 1987-04-06
JPH08329511A (ja) * 1995-04-27 1996-12-13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3059066A (ja) * 2001-08-23 2003-02-28 Sony Corp 光学ヘッド
JP2007333821A (ja) * 2006-06-13 2007-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学部品支持構造、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光学部品支持構造の製造方法
JP2010003394A (ja) * 2008-06-23 2010-01-07 Sharp Corp 光学部品の結合構造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10061771A (ja) * 2008-09-08 2010-03-18 Nidec Sankyo Corp 光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7810A (ja) * 1984-01-11 1985-08-03 Kobe Steel Ltd 溶接ロボツトの制御装置
JPH02306485A (ja) * 1989-05-22 1990-12-19 Hitachi Ltd 情報ディスク
JPH04270645A (ja) * 1991-02-26 1992-09-28 Ricoh Co Ltd 無機酸化物厚膜を含む積層体とその製法
JP2001291272A (ja) * 2000-04-06 2001-10-19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光ヘッ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42111A (ja) * 2001-08-01 2003-0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部材接着構造
JP2007042168A (ja) * 2005-08-01 2007-02-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9146523A (ja) * 2007-12-14 2009-07-02 Sharp Corp 受光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11086358A (ja) * 2009-10-19 2011-04-28 Sharp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する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307619A1 (en) 2012-12-06
JP2012248252A (ja) 201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69586A1 (ja) 光レセプタク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光モジュール
KR100688831B1 (ko) 광픽업의 렌즈홀더조립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810323A (zh) 光拾取器装置
KR101574153B1 (ko) 광학 부품의 고정 구조, 광학 부품의 고정 방법, 광픽업 장치, 및 rgb 3원색 광원 모듈 장치
EP1895525A2 (en) Optical pickup
US6980506B2 (en) Pickup apparatus for disk player having a frame for supporting a half-mirror
JP4312207B2 (ja) 光ヘッド、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H06274940A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46523A (ja) 受光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3110274U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における接着構造
US20130163400A1 (en) Optical Pickup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714832B (zh) 光学拾波器
CN103514913A (zh) 光学元件的粘合结构、粘合方法以及光拾取装置
US6473390B1 (en) Optical disk device
WO2004008446A3 (en) A compensated optical storage medium
CN205388905U (zh) 一种光学拾音头中受光元件的点胶结构
JP2013097841A (ja) 光学部品の接着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57637A (ja) 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03035261A (zh) 光拾取器
CN101127220B (zh) 光学拾取装置和光学记录/重放装置
JPS61236044A (ja) 円盤状記録担体
JP2721655B2 (ja) 複合光ディスク構造体
JP2009076130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JP2007184060A (ja) レンズホルダ、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光ヘッド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302334A (ja)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