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0995B - 显示出优异粘合力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粘合剂 - Google Patents

显示出优异粘合力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粘合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0995B
CN102770995B CN201080064783.XA CN201080064783A CN102770995B CN 102770995 B CN102770995 B CN 102770995B CN 201080064783 A CN201080064783 A CN 201080064783A CN 102770995 B CN102770995 B CN 1027709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acrylate
methyl
adhes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47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0995A (zh
Inventor
姜旼阿
金英玟
金春利
金玉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70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0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0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09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1Binders
    • H01M4/622Binders being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电极的粘合剂,其包括通过聚合以下组分得到的聚合物颗粒:(a)(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选自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和腈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和(c)(甲基)丙烯酰胺单体和不饱和单碳酸单体,以及两种以上具有不同分子量的交联剂。根据特定组分的组合,在制造电极的过程中,所述粘合剂从根本上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从而提供了具有优异循环性能的二次电池。

Description

显示出优异粘合力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粘合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电极的粘合剂。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电极的粘合剂,其包括通过聚合以下组分得到的聚合物颗粒:(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和腈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酰胺单体和不饱和单碳酸单体,以及两种以上具有不同分子量的交联剂。
背景技术
化石燃料的使用迅速增加,导致对使用替代或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鉴于这种趋势,使用电化学反应产生和存储电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使用电化学能源的电化学装置的代表性的例子是二次电池,且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最近,技术的发展以及与便携设备(如便携式电脑、手机和相机)相关的增加的需求为作为能源的二次电池带来进一步的需求增长。在这些二次电池中,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运行电位,长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的锂二次电池已被积极研究并已市售且已被广泛使用。
此外,对环境问题的兴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对作为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车(如汽油车和柴油车)的替代品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相关的研究。这些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普遍使用镍-金属氢化物二次电池作为能源。然而,与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放电电压的锂二次电池相关的大量的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且有一些已商业可用。
传统的典型锂二次电池使用石墨作为阳极活性材料。阴极的锂离子在阳极反复嵌入和脱嵌以实现充电和放电。电池的理论容量取决于电极活性材料的类型而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在电池的循环寿命过程中会导致充电和放电容量的恶化。
这种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当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由于电极的体积变化引起电极活性材料之间的分离或电极活性材料和集流体之间的分离,导致活性材料的作用不能充分实现。此外,在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嵌入到阳极中的锂离子不能充分脱嵌,且由此阳极的活性位点减少。由于这个原因,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寿命可能随着电池的循环而减少。
特别是,为了提高放电容量,在具有理论放电容量372mAh/g的天然石墨与具有高放电容量的材料(如硅,锡或硅-锡合金)结合使用的情况下,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材料的体积膨胀显著增加,从而导致阳极材料从电极材料分离。结果,电池容量随着反复循环而不利地迅速下降。
因此,在本领域中对于粘合剂和电极材料存在着这样的增加的需求:需要通过较强的粘合性而在电极的制备中能防止在电极活性材料之间的分离或者在电极活性材料和集流体之间的分离,并需要能通过较强的物理性能而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控制电极活性材料的体积膨胀,从而提高电极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池性能。
而传统的溶剂型粘合剂(solvent-based binder)聚偏二氟乙烯(PVdF)并不符合这些要求。近来,使用并商业实现了一种制备粘合剂的方法,其中,使丁苯橡胶(SBR)在水溶液体系中聚合以制备乳液粒子,且将所述乳液粒子与中和剂等混合。这种粘合剂的优势在于,它是环境友好的,且其减少了粘合剂的使用,从而增加了电池的容量。然而,此粘合剂由于橡胶的弹性而显示出改进的粘合持久性,但对粘合力并无显著的效果。
因此,对于改进电池的循环性能、增强电极的结构稳定性并显示出优异的粘合强度的粘合剂仍需要有更多的研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及其他尚未得到解决的技术问题。
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开发了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粘合剂,其包括通过聚合如下所述的特定组合的单体与两种以上具有不同分子量的交联剂而获得的聚合物颗粒,并确认了此粘合剂的使用有助于改进电池的循环性能和粘合强度。基于这一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技术方案】
据此,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电极的粘合剂包括:通过聚合以下组分得到的聚合物颗粒:(a)(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选自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和腈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和(c)(甲基)丙烯酰胺单体和不饱和单碳酸单体,以及两种以上具有不同分子量的交联剂。
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剂,特定的单体组合提供了优异的粘合强度和改进的粘合持久性,且具有低分子量的交联剂改进了粘合剂的物理性能,从而改进了循环性能,且具有高分子量的交联剂改进了粘合剂的柔性,从而改进了粘合强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粘合剂的总重量,(a)单体可以以10~98wt%的量存在,(b)单体可以以1~60wt%的量存在,且(c)单体可以以1~20wt%的量存在。更优选地,(a)单体可以以20~95wt%的量存在,(b)单体可以以3~50wt%的量存在,且(c)单体可以以2~15wt%的量存在。这些含量范围可以根据单体的特性和粘合剂的物理性能而适当地改变。
例如,作为(a)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单体: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n-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例如,作为(b)单体的丙烯酸酯单体可以选自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亚乙基脲、β-羧基乙基丙烯酸酯、脂肪族单丙烯酸酯、二亚丙基二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丙烯酸羟乙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六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
作为(b)单体的乙烯基单体可以是选自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及其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b)单体的腈单体可以是选自丁二腈、癸二腈、氟代腈、氯代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地,腈单体为选自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及其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c)单体的(甲基)丙烯酰胺单体可以是选自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及其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c)单体的不饱和单碳酸单体可以是选自马来酸、富马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戊烯二酸、衣康酸、四氢化邻苯二甲酸、巴豆酸、异巴豆酸、4-降冰片烯-1,2-二羧酸或其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c)单体中,基于重量,(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与不饱和单碳酸单体的比例优选为1:20至1:2,更优选为1:10至1:3。
如上所述,除了所述单体以外,本发明的粘合剂包括两种以上具有不同分子量的与所述单体聚合的交联剂。
其中,具有较低分子量的所述交联剂优选为具有两个以上末端双键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或者胺化合物,且其分子量不低于50且低于250。
例如,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是选自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芳基酯(AMA)和异氰脲酸三烯丙酯(TAIC)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例如,所述胺化合物可以是选自三烯丙基胺(TAA)和二烯丙基胺(DAA)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具有较高分子量的所述交联剂优选为具有两个以上具有氧化烯基的末端双键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且其分子量不低于250且低于20,000。
例如,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是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聚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同时,基于粘合剂的总重量,交联剂以1:0.1至1:20(基于重量,具有较低分子量的交联剂:具有较高分子量的交联剂)的混合比例,并以0.1至10wt%的含量存在。当具有较低分子量的交联剂的含量过低时,循环性能的改善无法实现,而当具有较高分子量的交联剂的含量过低时,粘合剂柔性的改善无法实现。此外,当交联剂的含量过低时,电极随充电/放电的体积变化不能得到控制,且因此容量保持率较低,而当交联剂的含量过高时,无法实现高粘合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剂可以使用所述单体和交联剂通过乳液聚合而制备。根据所使用的聚合方法或聚合引发剂,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可以适当确定,例如,聚合温度可以是从约50℃至200℃,且聚合时间可以是从约1小时至约20小时。
用于乳液聚合的乳化剂的例子包括油酸、硬脂酸、月桂酸、脂肪酸盐,如混合脂肪酸的钠或钾盐,以及常规的阴离子乳化剂,如松香酸。优选地,可以添加反应性乳化剂以提高乳胶的稳定性。所述乳化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
此外,乳液聚合的聚合引发剂,可以是无机或有机过氧化物,其例子包括水溶性引发剂,包括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以及油溶性引发剂,包括异丙苯过氧化氢和过氧化苯甲酰。此外,促进过氧化物的引发反应的活化剂可进一步包含在聚合引发剂中。例如,活化剂可以是选自甲醛合次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钠,硫酸亚铁,葡萄糖及其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上述电极粘合剂和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的电极活性材料的浆料。
所述浆料可以包含预定的溶剂,如水和NMP。以下将更加详细地描述电极活性材料。
电极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所述浆料涂覆到集流体,然后干燥并辊压。
据此,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其中,将所述浆料涂覆到集流体。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可以是阴极或阳极。
例如,通过向阴极集流体涂覆由阴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合剂组成的混合物并然后干燥来制备阴极。通过向阳极集流体涂覆由阳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合剂组成的混合物并然后干燥来制备阳极。在一些情况下,阳极可以不包含导电材料。
电极活性材料是在电极中引起电化学反应的材料,且其根据电极类型分为阴极活性材料和阳极活性材料。
阴极活性材料为包括两种以上过渡金属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且其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层状化合物,如由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取代的锂钴氧化物(LiCoO2)或锂镍氧化物(LiNiO2);由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取代的锂锰氧化物;由通式LiNi1-yMyO2(其中,M=Co、Mn、Al、Cu、Fe、Mg、B、Cr、Zn或Ga,且包含这些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0.01≤y≤0.7)表示的锂镍氧化物;由通式Li1+zNibMncCo1-(b+c+d)MdO(2-e)Ae,如Li1+zNi1/3Co1/3Mn1/3O2或Li1+zNi0.4Mn0.4Co0.2O2(其中,-0.5≤z≤0.5,0.1≤b≤0.8,0.1≤c≤0.8,0≤d≤0.2,0≤e≤0.2,b+c+d<l,M=Al、Mg、Cr、Ti、Si或Y,A=F、P或Cl)表示的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以及由通式Li1+xM1-yM'yPO4-zXz(其中M=过渡金属,优选Fe、Mn、Co或Ni,M'=Al、Mg或Ti,X=F、S或N,-0.5≤x≤+0.5、0≤y≤0.5且0≤z≤0.1)表示的橄榄石结构的锂金属磷酸盐。
阳极活性材料的例子包括碳和石墨材料,如天然石墨、人工石墨、膨胀石墨、碳纤维、硬碳、碳黑、碳纳米管、二萘嵌苯和活性碳;能够与锂形成合金的金属,如Al、Si、Sn、Ag、Bi、Mg、Zn、In、Ge、Pb、Pd、Pt和Ti,以及含有这些元素的化合物;碳和石墨材料与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复合材料;以及含锂的氮化物。其中,更优选基于碳的活性材料、基于硅的活性材料、基于锡的活性材料或基于硅-碳的活性材料。这些材料可单独使用或以两种以上的组合来使用。
导电材料用于进一步改进电极活性材料,基于电极混合物的总重量,其通常以0.01至30wt%的含量添加。只要其具有合适的导电性且在制备的二次电池中不引起不利的化学变化,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任何导电材料。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导电材料的例子包括导电材料,包括石墨产品,如天然或人工石墨;碳黑产品,如碳黑、乙炔黑、科琴黑、槽法碳黑、炉法碳黑,灯黑和热裂碳黑;碳衍生物,如碳纳米管或富勒烯;导电纤维,如碳纤维和金属纤维;金属粉末,如氟化碳粉末(carbon fluoride powder)、铝粉和镍粉;导电晶须,如氧化锌和钛酸钾;导电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钛;以及如聚亚苯基衍生物的导电材料。在电极中的集流体是引起电化学反应的材料,且根据电极类型,分为阴极集流体和阳极集流体。
阴极集流体通常制成3至500μm的厚度。对于阴极集流体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其具有合适的导电性且在制备的电池中不引起不利的化学变化即可。作为阴极集流体的例子,值得一提的有不锈钢、铝、镍、钛、烧结碳、以及表面由碳、镍、钛、银等处理的铝或不锈钢。
阳极集流体通常制成3至500μm的厚度。对于阳极集流体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其具有合适的导电性且在制备的电池中不引起不利的化学变化即可。作为阳极集流体的例子,值得一提的有铜、不锈钢、铝、镍、钛、烧结碳、以及表面由碳、镍、钛或银等处理的铜或不锈钢,以及铝-镉合金。
这些集流体在其表面上包括细微的不规则性,从而加强其对电极活性材料的粘合力。此外,集流体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使用,包括膜、片、箔、网、多孔结构、泡沫和无纺织物。
电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电极混合物)、导电材料和粘合剂可进一步包括选自粘度控制剂和填料中的至少一种。
粘度控制剂控制电极混合物的粘度,从而有助于混合电极混合物,以及其对集流体的涂覆,基于电极混合物的总重量,其可以以30wt%的量添加。粘度控制剂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和聚偏二氟乙烯。如果有必要,溶剂也可作为粘度控制剂。
填料是用于抑制电极膨胀的组分。对于填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其在制备的电池中不引起不利的化学变化且为纤维材料即可。作为填料的例子,可以使用烯烃聚合物,如聚乙烯和聚丙烯;以及纤维材料,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锂二次电池。
除了电极以外,锂二次电池通常可进一步包括隔膜和含有锂盐的非水性电解质。
隔膜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使用具有高离子渗透性和高机械强度的绝缘薄膜作为隔膜。隔膜通常具有0.01~10μm直径的孔和5~300μm的厚度。使用由具有耐化学性和疏水性的烯烃聚合物(如聚丙烯和/或玻璃纤维或聚乙烯)制备的薄片或无纺布作为隔膜。当固体电解质(如聚合物)被用作电解质时,该固体电解质可同时用作隔膜和电解质。
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质由非水电解质和锂盐组成。
作为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非水电解质溶液,例如,值得一提的有非质子有机溶剂,如N-甲基-2-吡咯烷酮、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γ-丁内酯、1,2-二甲氧基乙烷、四羟基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甲亚砜、1,3-二氧戊环、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氧戊环、乙腈、硝基甲烷、甲酸甲酯、乙酸甲酯、磷酸三酯、三甲氧基甲烷、二氧戊环衍生物、环丁砜、甲基环丁砜、1,3-二甲基-2-咪唑啉酮、碳酸丙烯酯衍生物、四氢呋喃衍生物、醚、丙酸甲酯和丙酸乙酯。
锂盐是易溶于上述的非水电解质中的材料,例如,其可包括,LiCl、LiBr、LiI、LiClO4、LiBF4、LiB10Cl10、LiPF6、LiCF3SO3、LiCF3CO2、LiAsF6、LiSbF6、LiAlCl4、CH3SO3Li、CF3SO3Li、(CF3SO2)2NLi、氯硼烷锂,低级脂肪族羧酸锂,四苯基硼酸锂和酰亚胺锂。
如果必要,可使用有机固体电解质或无机固体电解质。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有机固体电解质的例子,值得一提的是聚乙烯衍生物、聚环氧乙烷衍生物、聚环氧丙烷衍生物、磷酸酯聚合物、聚搅拌赖氨酸(poly agitation lysine)、聚酯硫化物、聚乙烯醇、聚偏氟乙烯,以及含有离子可离解基团的聚合物。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无极固体电解质的例子,值得一提的有锂的氮化物、卤化物和硫酸盐,如Li3N、LiI、Li5NI2、Li3N-LiI-LiOH、LiSiO4、LiSiO4-LiI-LiOH、Li2SiS3、Li4SiO4、Li4SiO4-LiI-LiOH和Li3PO4-Li2S-SiS2
此外,为了改善充/放电性能和阻燃性,例如,可以向非水电解质中加入吡啶、亚磷酸三乙酯、三乙醇胺、环醚、乙二胺、n-甘醇二甲醚、六磷酰三胺、硝基苯衍生物、硫、醌亚胺染料、N-取代噁唑啉酮、N,N-取代咪唑烷、乙二醇二烷基醚、铵盐、吡咯、2-甲氧基乙醇或三氯化铝等。如果有必要,为了赋予不可燃性,非水电解质可进一步包括含卤素的溶剂,如四氯化碳和三氟乙烯。此外,为了改进高温存储的性能,非水电解质可额外包括二氧化碳气体、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丙烯磺酸内酯(PRS)或氟代碳酸乙烯酯(FEC)。
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可用于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等需要长循环性能和高效率性能的能源。
【有益效果】
如前所述,显然,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电极的粘合剂包括通过聚合特定单体的组合与两种以上具有不同分子量的交联剂而得到的聚合物颗粒,从而提供了改进的循环性能和高粘合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下述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提供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内容。
[实施例1]
向含有作为交联剂的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5g)和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5g)、作为乳化剂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硫酸钾的水中加入作为单体的丙烯酸丁酯(60g)、苯乙烯(30g)、丙烯酸(5g)和丙烯酰胺(1g),并将这些成分混合,在70℃下聚合持续约5小时。通过聚合反应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电极的含有通过聚合单体与交联剂而得到的聚合物颗粒的粘合剂。
[实施例2]
除了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作为单体代替丙烯酸丁酯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电极的粘合剂。
[实施例3]
除了使用丙烯腈作为单体代替苯乙烯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电极的粘合剂。
[对比实施例1]
除了使用丙烯酸(5g)作为单体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电极的粘合剂。
[对比实施例2]
除了未使用丙烯酰胺(1g)作为单体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电极的粘合剂。
[对比实施例3]
除了未使用丙烯酸(5g)和丙烯酰胺(1g)作为单体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电极的粘合剂。
[实验实施例1]粘合强度测试
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物粘合剂作为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阳极粘合剂的情况下,测量了电极活性材料和集流体之间的粘合强度。
首先,对于实施例1至3的粘合剂和对比实施例1至3的粘合剂,以97:1:2的比例混合活性材料、粘度控制剂和粘合剂,以制备浆料,并在Al箔上涂覆浆料以制备电极。
将由此制备的电极的表面切割并固定在载玻片上,并在剥离集流体时测量180度剥离强度。由此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基于五个以上的剥离强度的平均值进行评估。
<表1>
  粘合强度(g)
 实施例1   41
 实施例2   44
 实施例3   40
 对比实施例1   33
 对比实施例2   35
 对比实施例3   32
从上表1可以看出,与使用对比实施例1至3的粘合剂的电极相比,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3的粘合剂的电极显示出相当高的粘合强度。可以看出,粘合强度可以通过加入不饱和单碳酸单体和(甲基)丙烯酰胺单体而大大改进。
虽然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出于说明的目的已被公开,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添加和替代。

Claims (16)

1.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电极的粘合剂,其包括通过聚合以下组分得到的聚合物颗粒:(a)(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选自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和腈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和(c)(甲基)丙烯酰胺单体和不饱和单碳酸单体,以及两种以上具有不同分子量的交联剂,
其中,所述交联剂包括具有不低于50且低于250的较低分子量的交联剂和具有不低于250且低于20,000的较高分子量的交联剂,且其以1:0.1至1:20(基于重量,具有较低分子量的交联剂:具有较高分子量的交联剂)的混合比例存在,其中,具有较低分子量的交联剂是具有两个以上末端双键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或者胺化合物,其中,所述胺化合物是选自三烯丙基胺(TAA)和二烯丙基胺(DAA)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基于所述粘合剂的总重量,(a)单体以10~98wt%的量存在,(b)单体以1~60wt%的量存在,和(c)单体以1~20wt%的量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是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单体: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n-乙基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n-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亚乙基脲、β-羧基乙基丙烯酸酯、脂肪族单丙烯酸酯、二亚丙基二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丙烯酸羟乙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六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所述腈单体是选自丁二腈、癸二腈、氟代腈、氯代腈、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所述乙烯基单体是选自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及其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酰胺单体是选自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及其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所述不饱和单碳酸单体是选自马来酸、富马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戊烯二酸、衣康酸、四氢化邻苯二甲酸、巴豆酸、异巴豆酸、4-降冰片烯-1,2-二羧酸或其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基于重量,所述(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与不饱和单碳酸单体的比例优选为1:20至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是选自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芳基酯(AMA)和异氰脲酸三烯丙酯(TAIC)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对交联剂而言,具有较高分子量的交联剂是具有两个以上具有氧化烯基的末端双键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是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聚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基于粘合剂的总重量,所述交联剂以0.1至10wt%的含量存在。
14.一种用于电极的浆料,其包括:
(a)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极的粘合剂;以及
(b)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的电极活性材料。
15.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其中,将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电极的浆料涂覆到集流体。
16.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
CN201080064783.XA 2010-02-26 2010-12-11 显示出优异粘合力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粘合剂 Active CN1027709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17560 2010-02-26
KR20100017560A KR101077870B1 (ko) 2010-02-26 2010-02-26 접착력이 우수한 이차전지용 바인더
PCT/KR2010/008876 WO2011105687A2 (ko) 2010-02-26 2010-12-11 접착력이 우수한 이차전지용 바인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0995A CN102770995A (zh) 2012-11-07
CN102770995B true CN102770995B (zh) 2015-08-26

Family

ID=4450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4783.XA Active CN102770995B (zh) 2010-02-26 2010-12-11 显示出优异粘合力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粘合剂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54382B2 (zh)
EP (1) EP2541658B1 (zh)
KR (1) KR101077870B1 (zh)
CN (1) CN102770995B (zh)
WO (1) WO2011105687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5830A1 (zh) * 2021-01-21 2022-07-2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粘结剂、使用该粘结剂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20260B2 (en) * 2009-08-14 2013-04-16 Lg Chem, Ltd. Binder for secondary battery exhibiting excellent adhesive force
WO2013080989A1 (ja) * 2011-11-28 2013-06-06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正極用バインダー組成物、二次電池正極用スラリー組成物、二次電池正極及び二次電池
JP6070570B2 (ja) * 2011-11-29 2017-02-01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スラリー組成物、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KR101941428B1 (ko) * 2011-12-06 2019-01-23 제온 코포레이션 2 차 전지 정극용 바인더 조성물, 2 차 전지 정극용 슬러리 조성물, 2 차 전지 정극 및 2 차 전지
CN104137311B (zh) * 2012-03-02 2016-05-11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正极及二次电池
TW201405924A (zh) * 2012-04-13 2014-02-01 Furukawa Sky Aluminum Corp 集電體、電極結構體、非水電解質電池及蓄電構件
EP2874212A4 (en) * 2012-07-11 2016-04-20 Lg Chemical Ltd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DE BINDER WITH GOOD LIABILITY AND LIFE
US9318743B2 (en) 2012-08-01 2016-04-19 Samsung Sdi Co., Ltd. Binder for electrode of lithium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electrode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comprising the same
US9263746B2 (en) 2012-08-01 2016-02-16 Samsung Sdi Co., Ltd. Binder for electrode of lithium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electrode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comprising the same
KR101637889B1 (ko) * 2012-11-29 2016-07-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접착력이 우수한 이차전지용 바인더
US9685678B2 (en) * 2013-02-05 2017-06-20 A123 Systems, LLC Electrode materials with a synthetic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KR101954240B1 (ko) * 2013-06-18 2019-03-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수계 바인더를 포함하는 양극을 구비한 리튬 이차전지
US20150280239A1 (en) * 2014-04-01 2015-10-01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Aqueous binder composition for lithium ion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s
JP6394696B2 (ja) * 2014-06-10 2018-09-26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電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101683387B1 (ko) * 2014-07-11 2016-12-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양극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1976218B2 (en) 2014-07-11 2024-05-07 Lg Energy Solution, Ltd. Catho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720877B1 (ko) * 2014-11-06 2017-03-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양극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694133B2 (ja) * 2016-03-01 2020-05-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全固体電池
KR102339491B1 (ko) * 2016-03-28 2021-12-14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기 화학 소자 전극용 바인더 조성물, 전기 화학 소자 전극용 슬러리 조성물, 전기 화학 소자용 전극, 및 전기 화학 소자
KR102351531B1 (ko) * 2016-05-13 2022-01-13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기 화학 소자 전극용 바인더 입자 집합체, 전기 화학 소자 전극용 슬러리 조성물, 및 그들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전기 화학 소자용 전극 및 전기 화학 소자
CN106220779B (zh) 2016-08-17 2018-08-31 四川茵地乐科技有限公司 丙烯腈共聚物粘合剂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KR102248864B1 (ko) * 2017-04-06 2021-05-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 전지용 음극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244914B1 (ko) 2017-11-30 2021-04-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리튬-황 전지의 양극 제조용 바인더 및 이를 사용한 양극의 제조방법
KR102049152B1 (ko) 2017-12-08 2019-11-26 울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리튬이차전지용 이중으로 가교화된 수계 바인더
ES2943030T3 (es) 2018-04-28 2023-06-08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mposición cementosa modificada con polímero
CN108832125B (zh) * 2018-05-28 2022-04-12 九江华先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负极水性粘结剂及制备方法、电极片制备方法
JP7090940B2 (ja) * 2018-07-24 2022-06-27 エルジー エナジー ソリュー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負極スラリー組成物
KR102173104B1 (ko) * 2018-09-07 2020-11-02 아라까와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리튬이온 전지용 바인더 수용액, 리튬이온 전지전극용 슬러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리튬이온 전지전극 및 리튬이온 전지
CN111106349B (zh) * 2018-10-26 2021-12-17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聚乙二醇基团的降冰片烯衍生物的应用及一种硅基负极片、锂离子电池
CN110003382B (zh) * 2019-04-18 2021-03-12 湖南高瑞电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专用水溶液型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18285B (zh) * 2019-05-09 2021-09-07 福建蓝海黑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0195B (zh) * 2019-06-24 2020-12-2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粘结剂及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0429280A (zh) * 2019-07-22 2019-11-08 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交联型水性粘合剂的硅基负极
WO2021253302A1 (en) * 2020-06-17 2021-12-23 Guangdong Haozhi Technology Co. Limited Conductive composition for secondary battery
CN115380096A (zh) * 2020-06-17 2022-11-22 广东省皓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二次电池的粘结剂组合物
EP4118704A4 (en) * 2020-06-17 2024-05-15 Grst Int Ltd COMPOSITE DELAMINATION PROCESS
WO2021253672A1 (en) * 2020-06-17 2021-12-23 Guangdong Haozhi Technology Co., Limited Binder composition for secondary battery
AU2020453922A1 (en) * 2020-06-17 2023-02-09 Grst International Limited Binder composition for secondary battery
CN112159636A (zh) * 2020-09-29 2021-01-01 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脂类水性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230085619A (ko) * 2021-12-07 2023-06-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의 음극용 바인더,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음극 및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14940720B (zh) * 2022-05-31 2024-03-12 深圳大学 一种高镍正极锂离子电池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正极
CN116200147B (zh) * 2023-04-27 2023-08-04 齐河力厚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0628A (zh) * 2003-03-05 2006-01-11 Lg化学株式会社 两相或多相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控制电池、粘合强度及涂敷性能的粘合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0826B2 (ja) * 1996-10-01 2005-10-26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ポリマー分散組成物
KR100582518B1 (ko) * 1997-03-04 2006-05-24 제온 코포레이션 전지용 바인더조성물, 전지 전극용 슬러리, 리튬 2차전지용 전극 및 리튬 2차전지
US6756153B1 (en) * 1999-01-28 2004-06-29 Zeon Corporation Binder composition for electrode for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utilization thereof
JP3627586B2 (ja) * 1999-09-03 2005-03-09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電極用バインダー、およびその利用
JP2003268053A (ja) 2002-03-13 2003-09-25 Hitachi Chem Co Ltd 電池用バインダ樹脂、これを含有する電極及び電池
JP4836781B2 (ja) 2004-03-30 2011-12-14 株式会社クレハ 球状炭素材の製造方法
KR100993129B1 (ko) * 2006-12-30 2010-11-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열적 안정성이 우수한 이차전지용 바인더
KR101145918B1 (ko) * 2007-08-16 2012-05-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도전성이 우수한 리튬 이온 2차 전지용 바인더 조성물 및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온 2차 전지
KR101113043B1 (ko) * 2007-08-21 2012-02-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비닐아세테이트 혹은 폴리비닐알코올계의 공중합체를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용 바인더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0628A (zh) * 2003-03-05 2006-01-11 Lg化学株式会社 两相或多相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控制电池、粘合强度及涂敷性能的粘合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5830A1 (zh) * 2021-01-21 2022-07-2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粘结剂、使用该粘结剂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05687A2 (ko) 2011-09-01
KR20110098111A (ko) 2011-09-01
EP2541658A4 (en) 2013-12-25
EP2541658A2 (en) 2013-01-02
KR101077870B1 (ko) 2011-10-28
US20120183848A1 (en) 2012-07-19
WO2011105687A3 (ko) 2011-11-03
CN102770995A (zh) 2012-11-07
EP2541658B1 (en) 2017-02-01
US9054382B2 (en) 2015-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0995B (zh) 显示出优异粘合力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粘合剂
CN102725890B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提供优异的粘合强度和循环性能的粘合剂
CN102959773B (zh) 具有优异粘合性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粘合剂
CN102971895B (zh) 显示出优异粘合力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粘合剂
CN102939676B (zh) 用于具有优异循环特性的二次电池的粘合剂
CN102473923B (zh) 具有优异胶粘力的二次电池用粘合剂
KR101637889B1 (ko) 접착력이 우수한 이차전지용 바인더
CN104981927A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粘合剂以及包含该粘合剂的二次电池
CN104471763B (zh) 具有优异胶粘强度和寿命特性的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
KR101483504B1 (ko) 레이트 특성과 사이클 특성이 우수한 이차전지용 전극 합제
CN103891016B (zh) 正极活性材料和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
JP7272272B2 (ja) 非水系電池電極用スラリーの製造方法
KR101616721B1 (ko) 접착력이 향상된 바인더 및 상기 바인더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KR101418780B1 (ko) 접착력과 레이트 특성이 우수한 이차전지용 바인더
KR101457541B1 (ko) 접착력과 수명 특성이 우수한 이차전지의 양극용 바인더
KR20160032877A (ko) 접착력이 우수한 이차전지용 바인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